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1:22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1

儿童玩具质检调查报告:

1.CnaS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orConformityassessment,CnaS)颁发,是正式表明检测实验室具备实施特定检测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2.Cma证书:中国计量认证(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Cma),计量认证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法制性强制考核,是政府权威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规定类型检测所给予的正式承认

3.CaL证书: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符号,国家授予的权威性标志。(授权认可,带有执法性)CaL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依法授权或依法设置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进行合理规划、界定检验任务范围,并在对其公证性和技术能力进行考核后,准予其承担法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行政行为。

什么是质检报告?所谓质检报告,就是针对产品进行的安全和性能检测,以LeD灯具为例,主要是做GB7000检测,检测内容有标记,潮湿,爬电距离,高压等安规内容。环测威检测中心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能提供CnaS和Cma质检报告,包您顺利入驻天猫和京东商城。质量检查报告,大多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将问题展开。第一,提出问题。介绍被检查者的一般情况,如隶属关系,检查的目标对象,检查的时间、地点,检查的经过。第二,分析问题。先列举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的构成、性质和程度,根据三级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自己的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作出基本评价。第三,分析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这是质量检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它对于采取改进对策,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分析质量高低的原因,主要方法是揭示影响质量高低的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也就是找出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辨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就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提出解决质量问题的建议。这是质量检查报告的最终目的所在。

京东和天猫的电子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哪里办理-很多电子电器行业的朋友都会面临一些商城和超市对产品认证的要求,一般会要求出具质检报告,比如淘宝,天猫和京东。我们是第三方的授权质检机构,为很多企业操作了入驻天猫和京东的质量检测报告,注意一下问题:

1,标识清晰,有基本参数和符号,商标;

2,能接受跌落测试,不会一掉就碎掉

3,电池性能检测要过关

天猫质检报告

入驻天猫需要提供天猫质检报告,选择好了第三方质检机构,要多久才能拿到质检报告,天猫质检报告的流程是什么样的?以天猫商城第三方质检机构CtB为例,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方法/步骤

和第三方质检机构协商好价格等问题后,填写申请单

将样品、吊牌等材料快递到HQtS实验室

CtB对质检材料和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成功后通知客户付款

付款成功后,实验室开始对产品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出来后,出具质检报告(不同的质检机构出具报告的时间不同,CtB为四个工作日内)

6

将质检报告和发票快递给客户

enD

注意事项

一般产品进行测试需要做破坏性测试,就是说实验结束,产品就无法正常使用了

快递给实验室的样品1~3件不等,具体需要几件需要和业务员沟通了解

吊牌信息错误的情况很常见,可以让第三方质检机构提供正确的吊牌信息,进行更改

质检报告出具的时间快慢有别,一般测试项目多的出的比较慢。而对于一般产品,如果质检报告要的急,CtB还提供一个质检报告加急服务。

深圳市环测威检测成立于2009年是大陆民营较大emCSaFetY实验室,拥有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测试人员。目前在中国共计有46家分支机构组成的业务网络全面为中国企业服务,在08年成立业务部门。CtB检测有三大实验室,Safety两间、化学检测室(8千平米)、电磁兼容实验室3间,每个实验室都投资上千万。有德国tUV莱茵,美国FCC,CpSC,UL,etL等机构的授权认可,可直接进行RoHS、ReaCH、UL、etL、Ce、CCC等的全部测试,协助客户一次申请获得多国的认证证书。

业务范围:

亚洲:中国CCC认证,CQC认证,韩国eK认证,新加坡pSB认证,日本pSe认证,台湾BSmi认证

欧洲:Ce认证,eUp认证,Rtte认证,GS认证,e-maRK认证;

美洲:美国FCC认证,UL认证,加拿大CSa认证,德国tUV认证,墨西哥nom认证;FDa认证。

澳洲:C-tiCK认证,Saa认证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2

第一条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技术创新计划管理办法》、《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实施细则(试行)》,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是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评价,作出相应的结论,并颁发《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三条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产品。

第四条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及新工艺装备等,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五条南京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委)归口管理全市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验收工作。

第二章鉴定验收的范围和原则

第六条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开发单位要求组织鉴定的,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须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验收。

第七条对于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等涉及人身和社会安全以及国家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其他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申领生产许可证(准产证)、组织技术推广应用和转让、参加重大项目招投标、获得奖励以及享受有关扶持政策的依据。

第九条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具体分为新技术鉴定、新产品样品鉴定和新产品投产鉴定三类。

第三章新技术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条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

(二)、审查新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技术任务书的要求,评价其技术水平;

(三)、审查新技术推广应用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申请新技术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技术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新技术经过与相关技术的对比测试。

(二)、具备技术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新技术应用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四)、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申请新技术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技术名称、规格型号、研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技术任务书:提出技术指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三)、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技术方案概述、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对比,技术成熟程度,各项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五)、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需附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六)、技术测试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用户出具的检测报告,或鉴定委员会专家现场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或在鉴定委员会专家监督下企业质检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以上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七)、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四章新产品样品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三条新产品样品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提供鉴定的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

(二)、审查样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评价其技术水平;

(三)、考核新产品试产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申请新产品样品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样品试制计划,样品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

(二)、具备样品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样品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四)、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五条申请新产品样品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试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计划任务书:提出试制数量、进度安排、责任人、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三)、技术任务书:提出样品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技术文件要达到的要求;试制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四)、试制总结:主要内容为项目来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试制数量和时间;试制各阶段解决的问题;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试制技术方案概述、样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各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六)、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七)、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需附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八)、检测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九)、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写清新产品的种类、用途、特点;标准化系数及经济效果;贯彻各类标准及法令、法规的情况,未予贯彻哪些标准及原因和相应的过渡办法;标准化综合评价及结论(含与国际标准对照程度)。

(十)、产品图样:需要产品图样用于指导生产和订货的新产品应提供全套设计图样和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及外购、外协件汇总表备查。

(十一)、工艺文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程、配方概要及工艺流程等。

(十二)、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五章新产品投产鉴定的内容、条件和技术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新产品投产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生产管理用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评价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基础标准,作出是否可以指导批量生产的结论;

(二)、审查试制产品是否符合产品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评价其先进性;

(三)、审查生产设备、工艺工装、检测手段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申请新产品投产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或试产计划,试产的新产品已经法定检测单位按产品标准进行过全项型式试验,经2家以上用户试用。

(二)、具备投产鉴定所需的全套技术文件资料。

(三)、具备投产所需的工艺装备、产品出厂的测试设备及相关的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设备。

(四)、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已执行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八条申请新产品投产鉴定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一)、鉴定验收工作大纲:应写出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试制单位、项目来源、鉴定性质、鉴定依据、鉴定内容以及鉴定验收的组织与主持单位等。

(二)、计划任务书:提出试产数量、进度安排、责任人、资金的筹措与使用。

(三)、技术任务书:提出试制产品要达到的技术指标,技术文件要达到的要求,设备、工装、检测手段要达到的要求,试产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各阶段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四)、试制总结:主要内容为项目来源,市场前景分析预测;试制数量和时间、试验数量和时间、试用数量和时间;试制各阶段解决的问题;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技术总结:主要内容为试制技术方案概述、试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各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及结论,尚存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研制时间及进度。

(六)、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评价本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总额、成本、利润、社会效益、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进一步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及内容。

(七)、产品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经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

(八)、检测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抽样检测报告(全项型式试验)。检测报告用于鉴定验收的有效期为一年。

(九)、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写清新产品的种类、用途、特点;标准化系数及经济效果;贯彻各类标准及法令、法规的情况,未予贯彻哪些标准及原因和相应的过渡办法;标准化综合评价及结论(含与国际标准对照程度)。

(十)、用户使用报告:分析用户使用过程中产品的技术性能,评价是否满足用户的技术要求。须提供2家以上用户提供的使用报告。

(十一)、产品图样:需要产品图样用于指导生产和订货的新产品应提供全套设计图样和产品零部件明细表及外购、外协件汇总表备查。

(十二)、全套工艺文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操作规程、检验规程、配方概要及工艺流程等。

(十三)、其他:

1、涉及到鉴定结论在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须出具查新报告。

2、涉及到列入国家、省、市经济管理部门技术创新计划并获得财政资金补助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项目验收的,须出具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投资财务决算书。

3、涉及到环保、劳保、安全、卫生的,须出具相应的法定检测报告或证明。

第六章鉴定验收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鉴定验收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一)、列入国家、省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由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并由国家、省经济管理部门统一编号核发鉴定验收证书。

(二)、列入市级技术创新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项目,以及计划外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可申请省经贸委或市经委组织鉴定验收工作,并由省经贸委或市经委统一编号核发鉴定验收证书。

(三)、国家、省级鉴定,市经委可接受委托主持鉴定;市级鉴定,由市经委直接主持鉴定或委托县区计经局主持鉴定。

第二十条鉴定的申请: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申请填写《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申请表》(见附件一)一式三份、全套鉴定验收技术文件资料和《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草案)》(见附件二)各一份,经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并签署意见后报市经委;

部、省、市直属企业直接向市经委申请。

第二十一条鉴定申请的审批:

市经委收到企业鉴定申请表和鉴定技术文件资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对全套鉴定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经审查合格后,分下列两种情况对鉴定作出安排:

(一)、对于申请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转报省经贸委审批;

(二)、对于申请市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由市经委确定鉴定类别、主持单位、鉴定委员会成员以及鉴定时间。

第二十二条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鉴定委员会由鉴定组织单位组织七至十五位(单数)技术经济专家组成。专家必须具有高级职称。项目开发单位的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鉴定委员会。

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的技术评议过程,并最后形成鉴定结论及证书报批文件。

第二十三条鉴定会议议程:

(一)、鉴定主持单位主持:宣布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和主任委员;

(二)、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

1、由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宣读有关鉴定技术文件资料。

2、专家进行现场考察、观看演示或监督检测。

3、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审查的鉴定技术文件资料,提出质疑,新产品开发单位必须据实给予回答。

4、专家评议:由鉴定委员会独立评议,起草鉴定意见。鉴定组织主持单位列席会议,了解评议情况,但不发表评价意见。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原则上应回避专家评议会议。

5、鉴定委员会意见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项目计划或合同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正确、统一并符合规定,新产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投产(推广)的条件、价值与前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6、鉴定委员会评议未通过的,鉴定委员会应写出未通过的理由。

7、主任委员在鉴定委员会意见原稿上签字,全体专家在鉴定委员会委员签字栏签字。

(三)、鉴定主持单位主持:由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宣读鉴定意见。

第二十四条鉴定证书的审批: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3

二、市检测中心必须严格按《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进行检验,检验中应执行被抽查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和该产品涉及安全卫生方面的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市检测中心在抽样前,应准确把握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情况,如发现该企业标准在涉及安全卫生的技术要求上未达到或未采用强制性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规定的,应立即终止相关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市局质量监督科报告。

三、若企业已经接受省局安排抽查的,《任务书》中对该企业同种产品的检验任务自行取消。

四、市检测中心按《任务书》规定到企业抽取样本时,抽样人员应出示本人工作证、由市局统一印制并盖有市检测中心印章的抽样单、本通知和受检《目录》,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抽样。《抽样通知单》中的第三联与检验情况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内交回市局质量监督科备案。

五、《任务书》中每一序号栏内所列受检产品,只能对其抽取一个规格(或型号)的样本,各产品抽样三份,一份用以检验,二份备样。

六、市检测中心具体抽样时间,不得事先通知企业。不得由企业自行抽样、封样、送检,样品应在企业成品库房抽取。企业成品库房没有受检产品的,可以在流通领域抽取同种产品,但需经该生产企业对所抽产品确认。

七、用于检验后的样品,应按规定处理。

八、《任务书》规定的检验任务,市检测中心不得自行随意进行增减项目和时间变动。如确需变动,需报市局质量监督科批准后,才能执行。企业因转产、停产及其它原因不能抽取样品的,应由受检企业写出情况说明和申请报告,市检测中心核实情况后及时报告市局质量监督科。

九、受检企业应配合检验机构的抽查工作,凡无正当理由拒绝抽查的企业,检验机构应告知拒检企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拒检产品将被判为“不合格品”,并当场书写拒检企业拒检情况说明,说明应由拒检企业签字或由现场抽查工作人员两人以上签字方能生效。

十、市检测中心应加强检验工作管理,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准确。对检验结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十一、市检测中心不得在承担监督检验任务期间接受被抽查企业同类产品的委托检验,不得要求受检企业签订委托检验协议。

十二、市检测中心必须按《任务书》的规定按时完成任务,并严格执行资料管理和统计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局质量监督科上报检验结果。对检验出的不合格产品,必须在检验结束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报告上报市局质量监督科。

十三、市检测中心要严格遵守工作保密制度,对其负责检验产品的合格或不合格结果,一律不得擅自向受检企业和任何单位或个人泄漏、通报或公布。

十四、市检测中心在执行《任务书》中遇到本单位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应及时向市局质量监督科报告。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XXXXXXXX工程建设中的工程试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采购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合同要求,严格现场施工控制,降低消耗及节约成本,适应公司质量体系要求,特制订本《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二条工程试验管理是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试验工作是实现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手段,必须确保试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严禁任何行政或其它利益对试验工作的干预。

第三条试验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积极完成《质量手册》规定的试验内容,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提供的试验数据力求科学、经济、合理。严禁过程检验出现量差,产生漏检和缺检。

第二章基本任务

第一条试验室负责试验鉴定工程中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合同要求,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选择、填料鉴定、标准击实。混凝土、砂浆试件强度试压、抗渗试件性能测试等。负责对全管段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对各施工队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抽查指导。

第二条进货检验、试验与正确使用,按标准、规范及规程要求进行检验、试验,做好试验过程控制,保存试验资料记录。做好计量试验仪器设备周期检定和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

第三条积极开展试验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试验资料和技术依据,积累试验成果。

第四条各级试验人员必须遵守条规,服务工程,处事礼貌,尊重领导,尊重监理。各工程队试验人员应配合项目检测员负责本队的施工控制(检查试件制作、编号、送试件、路基密实度检测等)、原始资料填写,向试验室及时申请本队检测项目,配合试验室人员检测与取样。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人员技术要求

第一条试验室,设主任X人,副主任X人,试验员X人共编制X人。

第二条各拌合站、工程队设专职试验员1名。试验人员必须按有关标准、规程和工作程序文件完成试验检测工作。

第三条所有试验人员必须经过本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确认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章试验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第一条试验室职责

1、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试验施工细则、承包合同和工作程序文件,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本级和派出机构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2、制定本试验室试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本级试验管理,提出本试验室试验设备的购置、送检、校验和维修报告。

3、参加所属工程原材料产源调查和选择,取样鉴定试验;指导原材料正确保管与使用,熟悉试验状态标识。

4、按时完成试验工作,及时解决试验中的问题,做好试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按派出机构的要求及时总结上报。

5、监督指导按规定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其它施工参数和方案进行施工,做好施工控制。

6、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7、全面了解所属工程的试验要求,对不能承担的试验项目提出委托申请或请求协调指导建议。

8、监督检查指导队级的试验业务工作,必要时予以适当培训。

9、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第二条试验室主任职责

1、贯彻执行试验工作有关的政策、法令条款和制度,负责本室试验工作计划编制,并负责检查、落实和总结。接受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2、做好本室职能范围的全面管理,对所属试验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协调安排有关工作,解决试验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4、了解有关工程质量的情况,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参与有关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5、办理试验室设备的申购、维修、封存和报废事宜。

6、掌握日常工作情况,审核并签字发送试验报告。

7、检查落实本室有关制度和iSo9002标准的执行情况。

8、做好所属工程计量工作,对本项目部试验室工作全面负责。

第三条试验检测人员工作职责

1、熟悉有关专业的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性能,严格执行产品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确保在试验设备和环境条件正常状态下进行试验。

2、按照标准对试验项目(参数)做出结论,并提出试验报告。

3、掌握仪器设备精度和计量周检情况,负责自校设备的检验工作。

4、熟悉所属施工队试验情况,并进行帮助、指导、抽查。

5、负责工程材料、试件样品抽取、保存、试验项目的检验工作,收集整理测试资料并归类。

6、对本试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检测工作负责联系或对外的委托试验。

7、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必要时做好有关记录,如实向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反映,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四条试验员职责

1、了解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及试验材料的用途与性能。

2、熟悉本专业各种试验仪器的用途、性能、操作方法和维护方法。

3、负责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清洁工作。

4、完成本专业的试验和施工控制任务。

5、根据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本专业的设备,做好计量器具的周期送检和试验设备的校验。

6、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常识,做到安全生产。

7、完成材料的加工,制作及试验,并提出完整的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第五章试验设备管理

第一条试验室配置的试验仪器设备,应基本满足工程项目对试验检测参数的要求,试验设备配备率不低于90%,完好率达到100%,且应具有数据准确、性能可靠、速度快捷、轻便灵活及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进行计量器具标识,仪器操作规程上墙,保持室内仪器清洁,每天清扫擦拭,每周彻底清除实行包干责任制。

第二条试验设备的管理按《检验和试验设备程序》执行。试验仪器按《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tXG001-086-2008(铁路)进行校验。

第三条各工程队应配置试验用房不少于10m2和工作台。各施工队应配置必备的试验仪器。

第六章施工控制

第一条试验人员要严格进行施工控制,有关的施工工序应有施工工艺、试验参数、配合比等资料,按规定对工程材料和设备进行抽样检验或复检,并收集质量证明书。

第二条为有效地控制生产产品质量,材料(砂、石土料场)料源由试验室会同物资设备部联合调查。各队根据施工具体要求,由试验员和物资采购人员按试验要求取样送检,经试验室鉴定后再确定。

第三条原材料进场,由物资设备部向试验室填写《材料试验委托单》后,试验室试验人员应及时对原材料按规定的频率取样进行试验,并及时向物资设备部发出《材料检验反馈单》。室内样品要进行标识。

第四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配料和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参数,配料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定,每个混凝土搅拌点按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每次混凝土施工时,在混凝土浇注前应进行砂、石含水量测试,并按《砂、石含水率测定记录》进行记录,填写《混凝土(砂浆)施工配料通知单》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配料标识牌,如砂、石含水变化较大时,及时测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通知班组施工,重新填写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标识牌,做好记录。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原材料计量(采用质量比)。

第五条积极推广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外加剂,掺用前应经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置方法和最佳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搅拌均匀,并定期检查。

混凝土施工中,各队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派专人掺配各种外加剂,特别是针对水泥、各种外加剂、外掺剂的用量,项目部每月将进行复查、核对,如发现有偷工减料者,项目部按配合比进行换算,除按标准扣除节省材料费外,将另给予2000——5000元的罚款,严重者将清退出场。

第六条砌体工程所用水泥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保证砌缝充分填满和压实。

第七条建筑钢筋必须在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用于施工;钢筋焊接检验样品应从成品中切取,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钢筋取样方法,原材去掉钢筋两头置少50cm,

拉伸试验:长度等于5d+20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冷弯试验:长度等于5d+150mm,二根在同批量中的不同根数中切取。

第八条填土施工控制应以土工试验为依据,其内容包括填料复查、填料试验、掌握填料使用情况以及压实施工时检验填层的含水量及密度。

第七章取样与试验

第一条对工程材料应坚持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未经试验和经试验为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暂时来不及试验而施工急需的原材料,在确保能够追回和更换的情况下,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按《程序文件》作紧急放行处理。

第三条在工程使用中对外观有变质迹象的材料应进行复检。

第四条按《建筑工程样品抽样方法》规定取样数量和检验频率,做好检验试验工作,试验工作检测环境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当需对外委托送检试验时必须详细填写委托试验申请单,送受委托单位。

第六条对各工程队来样检验时,应由专人负责收样,按要求保存样品。所有来样逐项验收,并作好《试验收样记录》、《样品登记记录》分类存放。

第七条应保存好所有试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以作为不同试验状态的材料或产品标识的依据。

第八条按规定随机取样进行试验,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物资设备部和安全质量,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第八章试验资料、报表和总结

第一条各种试验资料、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所有报告采用铁道部或业主统一制式表格,应填写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简洁,字迹清楚,应按规定复核,复核者应具备3年以上从事产品试验经历,复核后签名认可,报告经技术负责人签名后,加盖检测公章、“Cma”章方能生效。

第二条各种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审核范围包括报告外观质量、数据及结论的准确性,在审核中发现错误,由原填写人重新填写,任何人不得重新更改。

第三条报告应按《技术文件和资料发文登记簿》登记发送。

第四条每月截止25日,按《工程试验工作报表》统计当月的试验资料;每年截止12月25日将统计当年试验资料、计量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人员动态等情况、试验工作总结。

第五条单位工程竣工后,各种试验报告、质量评定、原始记录必须分类分项目,分别装订成册。

第九章试验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试验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1、试验室主任编制试验检测计划、按照计划安排工作。

2、试验工作必须按国家、铁道部行业或地方标准进行。

3、试验过程的每道工序必须申报监理工程师旁站

4、试验工作完成后,由检测人员将检测结论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

第二条标养室管理制度

1、保证不停电,项目部驻地房管部门已备有发电机,一但停电,在半小时之内可送电,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2、标养室已备有水池,自来水一停使用备用水。

3、钢架放置试件,摆放整齐,块与块、组与组之间间距2cm。

4、进出标养室人员必须随手关门,非试验室人员不得入内,确保恒温、恒湿。

5、工作人员进入要穿水鞋,带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6、每天做好温、湿度记录,看与控制箱温、湿度显示是否相符。

7、加温、加湿箱每天要检查水位(早上7点、下午14点、晚上21点),以防停电停水,烧坏加热器。

8、每星期做卫生、安全检查。

第三条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事故处理。

(1)试样丢失或损坏。

(2)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由于人员、试验仪器和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检验方法错误;采用错误判断标准等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5)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凡违反本规定而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事故等级按有关文件分类。

一般重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项目部。

对混凝土试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在二日之内,如实填写事故报告单,逐级上报。并采用回弹法或钻孔取芯法进行复测。

第四条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1、技术资料由专人保管。

2、应长期保存的资料有:

(1)国家、行业和地方各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标准、产品技术标准、相关标准和参考标准。

(2)试验检测规范、规程、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含国家和自编规定)

(3)计量试验设备档案(按《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办理)。

(4)产品图纸,施工图、工艺文件及其它技术文件。

3、应定期保存的资料有:

(1)各类试验检测原始记录的报告(按《程序文件》规定办理)

(2)样品委托申请单、收样记录,报告发送登记,保管期不少于三年。

第五条样品保管制度

1、样品上有明显的标识,分门别类存放确保不错样、不混样、不丢失、不变质、不改变其性能。

2、样品保管应作到帐、物相符。

3、样品检验后处理:

(1)破坏性样品不保存。

(2)有特殊要求的样品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安全管理制度

1、试验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定,不得违章作业。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防火、防毒、安全用电和人身安全教育。经常检查安全操作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3、试验室内应备有灭火器具,任何人不得挪动位置,并定期检查。对易燃品和放射性物品等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指定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第十章奖励与处罚

第一条奖励

工程试验人员及试验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对试验仪器设备、人员的素质、检测工作的质量、施工控制过程的质量、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环境条件的保证等方面进行年度检查评比,并对先进个人奖励200元。

第二条处罚

1、工程试验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进行检测,施工控制不严,工作不认真,对造成质量检测事故和严重质量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罚,调离工作岗位。

2、对各工程队的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造成设备的锈蚀、丢失和损坏情况,应按仪器损坏情况的大小,给予原值的80%——200%罚款处理。

3、对不按规定制作试件和填土密实度的单位和试验人员,按试件组数和填筑层数进行罚款,单位罚款1000元,试验人员罚款50元。

4、计划部及财务部对以上的奖罚应给予积极配合。

第十一章附则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单一饲料。

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第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参照本办法规定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农业部公告作为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但不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

(一)饲料添加剂扩大适用范围的;

(二)饲料添加剂含量规格低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的,但由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除外;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自获证之日起超过3年未投入生产,其他企业申请生产的;

(五)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组织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

第六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请资料和样品。

第七条申请资料包括:

(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

(二)产品名称及命名依据、产品研制目的;

(三)有效组分、化学结构的鉴定报告及理化性质,或者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报告;微生物产品或发酵制品,还应当提供农业部指定的部级菌种保藏机构出具的菌株保藏编号;

(四)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用量,必要时提供最高限量值;

(五)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六)质量标准草案及其编制说明和产品检测报告;有最高限量要求的,还应提供有效组分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的检测方法;

(七)农业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有效性评价试验报告、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包括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毒理学安全评价报告、代谢和残留评价报告等);申请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还应当提供该新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产品中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评价报告;

(八)标签式样、包装要求、贮存条件、保质期和注意事项;

(九)中试生产总结和“三废”处理报告;

(十)对他人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声明。

第八条产品样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来自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

(二)每个产品提供连续3个批次的样品,每个批次4份样品,每份样品不少于检测需要量的5倍;

(三)必要时提供相关的标准品或化学对照品。

第九条有效性评价试验机构和安全性评价试验机构应当按照农业部制定的技术指导文件或行业公认的技术标准,科学、客观、公正开展试验,不得与研制者、生产企业存在利害关系。

承担试验的专家不得参与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工作。

第十条农业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资料和样品交评审委进行评审。

第十一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采取评审会议的形式。评审会议应当有9名以上评审委专家参加,根据需要也可以邀请1至2名评审委专家以外的专家参加。参加评审的专家对评审事项具有表决权。

评审会议应当形成评审意见和会议纪要,并由参加评审的专家审核签字;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第十二条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科学、客观、公正提出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与研制者、生产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评审会议原则通过的,由评审委将样品交农业部指定的饲料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复核。质量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样品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质量复核,并将质量复核报告和复核意见报评审委,同时送达申请人。需用特殊方法检测的,质量复核时间可以延长1个月。

质量复核包括标准复核和样品检测,有最高限量要求的,还应当对申报产品有效组分在饲料产品中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申请人对质量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质量复核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检。

第十四条评审过程中,农业部可以组织对申请人的试验或生产条件进行现场核查,或者对试验数据进行核查或验证。

第十五条评审委应当自收到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申请资料和样品之日起9个月内向农业部提交评审结果;但是,评审委决定由申请人进行相关试验的,经农业部同意,评审时间可以延长3个月。

第十六条农业部自收到评审结果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发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决定。

决定核发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由农业部予以公告,同时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后,按照公告中的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和监督抽查。

决定不予核发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在生产前,生产者应当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新饲料添加剂的,还应当取得相应的产品批准文号。

第十八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监测期为5年,自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核发之日起计算。

监测期内不受理其他就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提出的生产申请和进口登记申请,但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超过3年未投入生产的除外。

第十九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收集处于监测期内的产品质量、靶动物安全和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信息,并向农业部报告。

农业部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状况组织跟踪监测,必要时进行再评价,证实其存在安全问题的,撤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从事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工作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需要保密的技术资料保密。

第二十一条从事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工作的相关人员,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农业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由农业部撤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以欺骗方式取得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是指农产品(除渔产品外的食用农产品,下同)产地环境及质量控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定合格,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农产品生产产地。

第三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工作由省农林厅负责。省农林厅成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管理工作;设立粮油、园艺、畜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评审专业组,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现场检查和评审推荐等工作。

县(市、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申请受理、初审、推荐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积极鼓励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经认定的产地产品在放心肉菜市场准入过程中免予检测。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第二章产地条件与质量控制

第五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灌溉水(畜禽饮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要求,产地周围3公里以内没有污染企业,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

第六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集中连片、产品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规模:粮油作物达2000亩以上,露地蔬菜(含西甜瓜)500亩以上,设施蔬菜200亩以上,茶、果300亩以上,食用菌1万平方米以上;蛋用家禽栏存5000羽以上,肉用禽年出栏2万羽以上,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奶牛栏存100头以上,羊栏存500只以上。

第七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能确保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并有相对稳定的产销组织形式。

第八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配备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依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病虫测报、动物疫病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及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

第九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应具备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一)按照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操作规范并组织生产。

(二)建立严格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生物制剂等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和动物用药记录、休药期记录,建立生产过程台帐,规范使用限用农(兽)药,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畜禽产品产地应提供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测的无法定一、二类动物疫病及其它人畜共患病的监测报告。

(三)建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点、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点)和产品快速检测点(站),对产地环境和上市前的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

第十条产地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进入市场的产地产品逐步实施包装上市,实行标识管理,包装物上标明产地证书号、地址、生产经营主体、采收(出栏)日期、品种、数量等。畜禽逐步实施免疫标识管理。

第三章申请与认定

第十一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均可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及产销组织形式等;

(二)产地生产情况,包括产品名称、地理位置、区域范围、生产(饲养)规模、产量(出栏)及生产计划等;

(三)产地环境说明,包括产地农用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及周围3公里以内工厂分布情况;

(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技术人员资质证书,执行的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申请人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或规程制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动物防疫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台帐,兽(农)药休药期记录等;

(五)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承诺声明;

(六)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二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按下列程序认定。

(一)受理、初审。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申请受理,在10个工作日内就申报主体资格、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进行初审,推荐上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省直属单位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由省认定管理办公室直接受理。

(二)复核。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上报材料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提出推荐意见,上报省认定管理办公室。

(三)检查。省认定管理办公室将收到的申报材料分交各产地认定评审专业组。各产地认定评审专业组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材料的审核。符合要求的,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对产地环境质量、区域范围、生产规模、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动物防疫记录、免疫标识使用、农(兽)药休药期记录等内容进行现场检查,出具书面检查报告。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四)检测。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进行检测。检测机构按无公害农产品环境检测采样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检测,并按检测结果,出具产地环境检测报告。

(五)评审推荐。各产地认定评审专业组在收到现场检查和环境检测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进行综合评审,提出专家评审推荐意见,提交省认定管理办公室。

(六)认定。申报材料、产地现场检查报告、产地环境检测报告符合要求的,由省农林厅作出认定,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自认定管理办公室收到专家组评审推荐意见之日起至省农林厅作出认定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省农林厅对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根据申报情况,原则上每季度认定公告一次。

第十四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期满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重新办理。有效期满后未办理申请手续的,视为自动撤销认定。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行证书和标牌管理。

第十六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树立标志牌,并标明范围、生产产品、主要安全生产措施、责任人,以接受监督。

第*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认定的产地进行监督管理,实行跟踪检查。省产地认定管理办公室对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受理有关的咨询、投诉、申诉工作。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不得随意树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志牌。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并可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个人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农林厅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公告: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的;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7

关键词:质检机构过程管理因素分析

一、加强质检机构业务流程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质检机构产品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质检机构内部业务流程管理的好坏最终会体现在检测数据准确性和服务质量上,良好的业务管理流程是质检机构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

质检机构的业务流程管理往往是作为一个业务受理和业务流转的过程,不是最终的检验结果,不被人们所重视,作为质检机构的管理者们也常常注重于具体的专业检测部门数据检测的管理,常常忽视业务受理流程和检测流转流程的管理,其实业务受理和业务流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差错,常常会造成最终检测数据的误差;作为处于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质检机构,其目的是为客户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和公正的检测报告,用户的满意就是质检机构的最终目标。由此可见,加强质检机构业务流程的管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对质检机构数据的准确可靠,用户的满意,自身社会声誉的提高和经济利益都密切相关,最终关系到质检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二、质检机构业务流程对检测数据准确性影响分析

质检机构各个业务受理和检测流转流程,最终是为出具公正的检测报告服务的,检测报告是质检机构的最终“产品”。下面就从其产品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探索各个业务流程可能对检测数据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一)质检报告的形成过程分析

首先我们对质检机构“产品”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质检机构的检测数据形成流程可见下图1:

从质检机构的检验流程图看,质检机构检测报告出具主要有六个过程:1、业务受理过程;2、样品入库保管过程;3、样品检验过程,这一过程是关键过程,4、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5、检测报告的出具过程;6、客户取样过程,涉及到客户的满意度;为此我们需要对涉及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各个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控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影响质检机构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要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首先要从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主要阶段分析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全过程质量控制来保障产品质量。从上述质检机构检测数据出具的几大过程,对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受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质检机构检测样品复杂多样,针对综合样品的受理,对业务受理人员专业化知识要求较高,有时还需要针对特殊检测样品进行特殊处理的业务技能,需要进行合同评审,合同的评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它要求受理人员要精通相关的专业知识,熟知有关产品的检验标准、检测方法,并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然而目前大部分质检机构的业务受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没有相关检测样品的专业知识,针对综合性样品受理,业务受理人员的知识面的广度和精度同样不能满足要求;此外样品受理过程中样品的完整性、完好性、配件是否齐全、是否有特殊要求,质检数据的法律效力需要进行相关取证、受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质检机构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所以说业务受理过程就好像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采购质量控制,业务受理的质量是影响质检机构“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

2、检测样品管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测样品的有效管理关系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顾客的权益。检测样品的管理分两大类进行管理:a、待检测样品的管理,业务受理收样后样品的存放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数据存在直接影响,特别是对保存的环境条件、保存方式有影响的样品,如一些生鲜食品,一旦保存不当,势必给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可能将合格产品判断为不合格产品,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b、检测完成后样品的管理、保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质检机构的检测报告和数据,具有第三方公正的法律效力,检测后的样品,特别是监督检测样品,在企业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情况下,需要对样品或者备样进行复测。所以依据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来进行有效管理。

3、样品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样品的检测过程的业务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在该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从硬件方面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计量器具的定期溯源性、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精确度等级、环境条件的温度、湿度是否达到试验环境要求;从软件方面看,检测人员的专业化知识的精度和广度、所使用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质检机构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我们曾经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送检计量器具,检测人员由于检测过程马虎,出具检测合格的报告,企业依据该器具进行产品生产出口,结果产品遭遇退回,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起客户的抱怨。所以加强检测过程的业务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4、数据分析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验数据的处理就是运用数学方法对测量、检查、试验、计量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计算等处理,找出被测量、影响量和干扰量的相互关系,从而给出准确的被测量结果及评价,出具科学准确的检测报告。在该过程中,原始数据的记录处理、检测点的正确确定、针对数据中异常值的剔除、有效位数的正确选择、数据的不确定性评估、临界值数据处理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5、检测报告出具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质检机构的质检报告最终形成需要经过复检和批准,它的作用就是一个“把关”过程,防止把不合格的报告交付给客户。但是仅靠事后的把关并不是质检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检验报告的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检验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所以在检测报告出具之前对各个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对检测报告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检测报告的统一、规范、结论准确、对不同形式检测报告的格式、编制、签发、报告的编号、样品名称、检测报告的更正的规范性等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6、检测报告发放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测报告的发放,相当于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售后维护过程。一个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好坏,最终的检验者是顾客,顾客的满意是对产品质量的确认。质检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就是质检机构的“产品”,客户对检测数据的认可就是对质检机构“产品”的认可。制定必要的管理措施,对顾客的投诉进行管理、分析,以此来不断修正质检机构的业务管理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所以该过程中客户的满意度是质检机构“产品”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应充分重视顾客意见的反馈,并根据顾客建议,不断修正我们的业务管理程序,以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三)加强质检机构各业务流程管理提升质检机构检测质量

从前面对质检机构检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我们认为主要从制度、物、人三个方面加强业务流程管理来提升质检机构的检测质量。

1、建立业务流程管理制度有效进行业务管理

依据业务管理的几个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开展业务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质检机构业务流程管理中,我们认为加强业务受理合同和客户满意度的管理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相辅相存、十分重要的,业务受理过程中如果对客户需要检测数据的范围、精度和检测方法、要求等业务受理合同不清楚,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而数据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质检机构为实现其所规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需要设置必要的组织结构程序,明确各组织结构的职责、权利、义务和相关的奖罚责任制度。其最终目的以顾客的满意为标准,顾客的投诉和抱怨是质检机构前进的推动力,只有通过顾客抱怨不断修正改进我们的业务活动,才能使质检机构的检测数据更加公正准确。

2、加强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的质量管理

仪器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是保障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硬件,但是仪器设备的溯源、保养维护、环境条件的保证需要人为因素控制,所以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不仅涉及到硬件,同时也涉及到人为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此我们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硬件方面: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计量器具是否按期溯源、器具的精确等级等对检测数据的准确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质检机构应充分重视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建立从设备验收、评审、保管、使用、维护、记录、核查制度,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需要。同时,需要重视实验环境条件要求,制定相关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

2)软件方面:根据检测数据要求,选择正确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树立检测人员良好的操作习惯,认真科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出具的检测数据才能科学准确。

3、加强人员管理提升业务流程管理质量

在质检机构业务流程中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只有员工对业务流程的质量管理有了认知,才会产生质量信念,自觉自愿执行各项管理制度,1)首先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以培养质量意识;2)加强业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业务受理能力和检测能力;3)加强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培训,确保检测数据的法律效力。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质检机构业务各流程的管理,对质检机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是质检机构的生存立足之本。对质检机构业务流程及时作出诊断,对已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潜在的问题及时预防,才能使质检机构业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形成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改进的机制,不断改进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缺陷,才能更准确、高效的出具检测数据,更好的为企业产品质量把好关,才能在科技迅猛发展及市场变幻莫测的今天有生存立足之地,从而确保质检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政府,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王冬梅,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论检品机构管理与质量提升》,季远全张裕,中国纤检,2011.1

3、《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周妍蕾,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11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8

第一部分:个人年度工作盘点

一、岗位认识及自我评价

1、岗位认识:作为一名检测分析员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质检标准,负责生产车间产品检验(成品、半成品)等抽检,完成检测分析工作,完成各种原始记录,并出具检验报告。依照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过程检验并且指导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负责定期向质量主管上报质量简报及质量事故。参与建立和完善公司的质检标准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检测分析方法与检测精度,确保检测数据真实有效。

2、自我评价:在2020—2021经营年度里,在工作中,能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明确自己的检测目标,认真完成各项检测,并及时做好数据记录,对异常数据进行复检,出具相应报告,把好原酒及糟醅质量关,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在生活上,团结同事,在检测过程中同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在学习上,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重点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

1、完成8890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开发改进工作:2020年8月,对已有两台色谱进行方法修改、优化,独立完成新进8890气相色谱的方法验证及开发、优化标样配制、调整柱温程序,为公司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①药品用量得到大幅度减少。②相较之前每个样节约30分钟检测时间。

2、参与在线近红外验证实验阶段性数据收集整理。结论:出窖糟醅模型的水分、淀粉较上次检测结果基本持平,准确度无明显的提升;酸度检测结果相对准确度提升1.920%,准确度有明显的提升;还原糖检测结果相对准确度上升0.564%,准确度有一定的提升,目前此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3、完成聚光科技台式近红外光谱对糟醅检测模型建立。对糟醅检测数据进行了收集并根据数据建立了糟醅模型,大大缩减了糟醅检测时间,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4、完成总部样品对标工作。目前已对己酸乙酯、乙酸乙酯、总酸、总酯、酒精度、甲醇等指标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准确性趋于稳定。2020年9月:与总部甲醇对标,对标结果在10个实验室中排名第二位。公司检测技能及水平得到认可。

5、完成中国白酒贮存陈酿变化规律研究项目酒样理化检测工作并对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该项工作持续进行中。

6、参与并完成公司黄水回窖实验项目的黄水、酒样检测工作。

7、帮带工作完成情况:本经营年度完成5名新进员工白酒色谱及糟醅、白酒理化检测帮带工作。

8、保质保量完成白酒、糟醅、生产生活用水的常规检测工作,并每月进行数据汇总、编写汇报材料及质量简报。

9、积极参加部门技能竞赛分别获第三名、第一名、第一名。参加总部第五届检测技能竞赛获第四名。

10、本年度完成对检测分析全部药品的盘存清点工作(除危化品盐酸、硫酸、丙酮以毫升记录外,其余药品均按瓶进行记录)。并按要求制定了相关药品、化玻仪器盘点台账,每月核实药品使用情况并提交月度药品盘存记录及月度药品物资申报。

11、完成临时性检测工作(品评室并罐酒样、工艺实验酒样及糟醅检测)。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在学习方面,还存在浮躁情绪,有急用、实用思想。

2、在工作上做事有欠考虑,解决问题过于片面不能从全局去考虑问题。

3、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在工作中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不懂如何解决,导致问题长时间存在。

4、沟通能力欠缺:遇到需跨部门协助完成的任务时,不能及时与其他部门人员做好沟通,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5、文字功底较差:书写分析报告时存在逻辑不清,重点偏离等问题。

第二部分:下年度的改进方向和工作计划

一、个人能力提升方面

1、完成学历提升学习。

2、自学高效液相色谱相关操作方法。

3、熟悉并掌握各项检测标准,针对现阶段还未进行检测的项目或已配置的仪器使用方法进行学习,并对已有的检测技能操作进行巩固。

二、工作改进方面

1、熟知各类检测标准,时刻训练检测技能,保证检测准确性,同时对检测标准及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检测成本。

2、培养大局观,不可只顾眼前问题,要客观、冷静分析,从人机料法环进行分析解决。增强个人处理及分析数据的能力,熟悉酿酒生产工艺,找到实验中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9

一、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检验检测活动是商品交换活动中供需双方出于各自利益需要或产品质量判定,依托技术机构按相关标准、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测试的活动。如果企业(或机构)把这项活动外包给其他企业(或机构)来做,便产生了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与其它服务外包业一样,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发生发展的动因机制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笔者认为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便是破解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

检检测服务外包作为加快提升我国检测技术报告公信力的有效载体,在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起到直接作用。近年来,国外多家媒体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蓄意炒作,恶意制造中国商品,引发了多个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连锁反应,先后对我国出口食品、玩具等产品采取严格检验措施,并不断扩大对我国产品的制裁,给我国出口造成了极大影响和损失。另外,国外层出不穷的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限制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检测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还不够,许多国家和地区还不能完全认可我们的报告结果。通过承接国外检验检测机构或跨国公司的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我们可以直接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要求,一方面帮助企业跨越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技术报告的公信力。

当前,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合6000亿元人民币,且每年保持15%左右的快速增长,检测承接方大多是欧美国家。我国2010年检验检测产业规模达到650亿元,已经成为居美国之后第二大的市场,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十二五”末期预计将达1300亿元。同时,国务院在2011年将检验检测服务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之一,彰显了检验检测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迎来崭新的机遇。目前,以SGS、BV为代表的检验检测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外资实验室承接境外订单检验检测为显著特征的商业检验检测在我国总的检验检测市场中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外资检测机构在国内检测市场上的占有率达30%以上,而我国在国际上承接的检测服务外包额却微乎其微。如何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检测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起步于2006年,无锡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由政府认定的“国际质量技术服务集聚园”,以自身拥有的6大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分别采用国际合作合资和国际认可、授权等方式,承接了国际技术组织和英国intertek、德国莱茵tUV和pStUV、日本KaKen和QteC、美国UL、香港StC和Cma等世界著名的检验公司,以及鳄鱼恤、皮尔卡丹、ott、默罗尼、富士通、索尼等数百家跨国经销商的产品检验、检测、鉴定、验货等各类外包业务,形成了质量技术外包服务的产业集群。2008年3月,江苏检验检疫自行车(昆山)检测中心承接了产自波兰的44辆自行车检测任务,这是我国自行车检测机构首次承接来自欧盟的外包测试服务,也是昆山所承接的欧盟服务外包业务第一单,开创了国内检测机构接受国外货物检测业务的先河。但从全国范围看,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承包国际服务外包业的规模相对有限,国际外包业务主要源于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承接的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内容局限,承接方式单一,外包服务流程亟待优化,检测报告公信力亟待提高。

(二)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的另一基本特征。根据一些新闻报道可知,东部沿海地带率先开展了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工作。宁波自2006年开始试点了食品检测检测服务外包业,广东、山东等地试点了部分环境检测服务外包工作,江苏省2008年率先建立了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基地,杭州、重庆等多个地市发展了医疗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其他地区则很少有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相关报道。

(三)检验检测机构的接包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国外的测试机构不仅可以测试客户样品和出具测试报告,而且还可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而我国检验检测接包机构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特别是伴随十二五期间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检验检测需求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检测需求方在国内却很难找到能解决问题的服务机构。而且我国全能型检测专家稀缺和精良检测设备缺乏已成为检验检测接包机构服务效率难以保证的重要因素。此外信誉、品牌和网络建设的相对薄弱也成为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发展的主要壁垒。

(四)产业特性为后起者“预留”了发展空间

尽管我国的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发展滞后,但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产业特性为后起者“预留”了发展空间。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具有区域性、分散性和客户粘滞性等特点,因此该产业的市场分散,客户需求多元。与一般产业相比,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不高。从全球检测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来看,全球最大的检测企业SGS2007年收入约300亿元,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左右,前十二大检测企业的收入份额也只有25%。因此,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起步虽然晚于发达国家,但我们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外包能力的举措

(一)多渠道培养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人才

检测服务外包行业是人力和技术密集的行业,技术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检测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产品是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检测数据和报告的质量高度依赖检测人才。因此,高级专业人才是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应鼓励与支持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借鉴印度it外包人才培养经验,根据检验检测外包人才在企业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差异,构建由高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优惠政策,鼓励雇佣国外人员,鼓励引进国外的中高端人才,包括聘请退休的国外专家等,同时鼓励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机构将优秀的技术工程师派到国外进行培养。鼓励建立示范性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学院,为检验检测外包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用型检验检测人才。

(二)拓展服务内容与服务能力

权威机构认为,未来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是链条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树立以“客户满意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提供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新产品开发鉴定检验、产品准用认证检验、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人员培训、质量咨询、数据库信息查询等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但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种类日趋增加,如韩国对我国出口的食用水生动物药物残留检测项目,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从13项急剧增加至60余项。近三年仅wto成员出台的SpS措施达3500多项。上述背景客观上要求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的内容和能力不断扩大和提高,才能在承接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三)建立相关方联动网络

相关方联动网络是指检验检测机构加强纵横联合,与委托方、国际权威认证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外贸企业、国内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合作,构建多主体之间无障碍的网络联通系统,增强承接检验检测服务的能力和实验室的知名度,为品牌创立奠定基础。首先,构建与发包方的联动网络至关重要。由于检验检测服务活动具有连续性,一旦检验检测服务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客户就会对接包方产生一定的依赖,并继续保持业务来往。因此,检验检测机构要与客户建立近距离的“服务零售”网络。由于客户的检测需求具有多样性,需求差异明显,检测机构需要丰富的产品线,需要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因此,构建多元服务网络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可通过并购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便迅速进入新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网络资源附带的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其次,要加强与国际检测机构的业务交流,及时了解美国、欧盟的产品标准,为承接外包业务做好技术准备。加强检验检测系统与企业、高校的合作范围。促进检验检测服务外包业走出国门,通过海外并购、合作、合资、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支持重点实验室积极开拓国际及港澳台服务外包业市场。第三,积极推动实验室国际互认,积极参与国际检测实验室的能力验证和检测结果比对活动,大力推进检测数据国际互认,促进部级重点实验室与tUV、itS、SGS等国外检测认证机构认可授权或数据互认,充分发挥检测实验室在解决进出口贸易纠纷、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积极承接衍生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检验检测服务外包

战略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是未来的主导产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的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必将发展迅速,所以检验检测机构应抓住机会积极抢滩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些重点领域(见表1)。

参考文献:

[1]赵沛楠.检验检测服务:图谋千亿市场.中国投资[J].2012:60

[2]赵松渭,高颖,周荃.科技强检助腾飞---写在江苏检验检测服务外包基地成立三周年之际.中国国门时报[n].2011年/9月/23日/第002版.

[3]乔东.中国检验检测体系发展思考.中国科技投资[J].2012(19):31.

第三方产品检测报告篇10

艾美特电压力锅复检合格,对消费者健康无危害

据悉,本次被认为铬含量超标的产品是艾美特牌CY203J电压力锅。这款产品是艾美特于2011年12月委托“中山市金广家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生产共1000个成品。据艾美特相关人员介绍,这款产品本身产量少,且有相当部分库存,涵盖的消费者范围有限。

今年2月,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例行抽检中,监测艾美特牌CY203J电压力锅铬超标,并出具产品不合格报告。“高层十分重视此次抽检结果,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调查清楚的指示,要求第一时间给消费者准确的答复”,艾美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随即展开了产品自检、送检工作,同时将内锅送国际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检测报告显示,CY203J电压力锅的铬萃取测试表现为合格;随后5月份,艾美特又将同一型号产品向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请复检。经过专业检测,艾美特CY203J电压力锅各项指标合格,其中包括对铬含量的检测,并于6月25日向艾美特签发合格报告,复检合格报告也实了该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无害。

既然产品复检合格,为什么还要无条件退换货?对此措施,艾美特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始终是艾美特的生存之本,虽然产品复检合格,而且本身流向市场的数量就少,但消费者或多或少还是会存在一些困惑和疑虑,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决定无条件退换。艾美特不仅照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同样顾及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可以安心、放心地使用我们的产品。”

坚持品质家电20年,精益求精把控质量

自1993年在中国注册商标“艾美特”以来,旗下已囊括电风扇、电暖器、换气扇、养生机、加湿机、空净机、电压力锅、电饭煲、电磁炉等系列精致小家电,已经成为小家电行业的领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