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4:06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321-02

effectevaluationofDiseasesReportinglnformationSysteminZhoukouCity

ZhangLixiaZhangShugongLuoHongwei

(XihuaCounty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Xihua,Henan466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reviewtheprocessofDiseasesReportinglnformationSystem(DRiS)constructandtoevaluatetheperformanceofthissystemduring2004-2009inZhoukouCity.thisstudywasconductedtoevaluatetheinteract-basedinformationqualityofinfectiousdiseaseofZhoukoufrom2006to2009,andsupportscientificbasetoimprovethequalityinthenextwork.methodsthecaseinvestigationdataofinfectiousdiseasescasesreportedby10county(city,district)throughDRiSwereanalyzedforperformanceindicatorscalculation.DatawasconsultedfromtheDiseaseSurveillanceinformationReportandmanagementSystem.ResultstheaverageratesofinfectiousdiseasesofZhoukouwithtimelyreportfailure,timelycheckingfailure,repeatedreportandnoreportduring2006-2009were1.03%,0.52%,0.01%and0.00%.performanceindicatorsincreasedsteadily.Conclusioningeneral,thequalityofdireeldetwerkyeportingsystemforinfectiousdiseasesofZhoukoufrom2006to2009showstobegood,acquiredmarkedlysocialbenefits.

[Keywords]DiseasesReportinglnformationSystem;effect;evaluation

我国于2004年1月1日启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直报系统)进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周口市自2004年初建设和运行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有了根本保证,信息报告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为使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及时有效,现对2004-2009年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资料来源于现场督查和网络审核资料;传染病数据资料来源于周口市各医疗卫生机构2004-2009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1.2方法对全市所有乡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和疾控单位的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和网络审核,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网络直报系统运行评价指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制订的评价指标:直报用户网络直报率。凡年度各月有1例及以上传染病个案病例信息网络报告卡者既视为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2006版)修订的质量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率)对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4。综合指数(率)越小,说明该地区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越高。

1.3统计学分析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质量统计模块中“质量综合评价”中的相关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通过对现场督查资料和网络审核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于2004年1月开始,截止2006年10月底,全市232家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包括37家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195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在2004-2009年的运行中,网络直报单位不断增加,网络直报传染病病例逐年提升。见表1。

表1周口市2004~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

2.2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类型构成2004年1月1日0时-2009年12月31日24时,全市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205410张,其中有36.17%来自县级以上综合医院,29.05%来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68%来自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者共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90%,8.55%来自专科防治院,2.51%来自妇幼保健院,3.04%来自其他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以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卡逐年减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逐年增多(表1)。

2.3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效果

2.3.1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在2004年之前的传统的报告模式中,从医院发现传染病例到县级卫生防疫站收到疫情报告,平均5天时间。在2004-2009年的网络直报模式中,传染病发病诊断平均0.66天,诊断报告平均0.45天,录入审核平均0.02天。从医院发现传染病例到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疫情报告,平均为0.45天时间。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提高了10.11倍。

2.3.2传染病报告的准确性实行网络直报前6年,全市共报告甲类传染病1种4例,乙类传染病16种84589例,丙类传染病未报告。总传染病报告发病为2类17种84593例,年均发病率为161.82/十万;实行网络直报后6年,全市共报告甲类传染病0种0例,乙类传染病15种178434例,丙类传染病6种26976例,总传染病报告发病为2类21种205410例,年均发病率为294.06/十万。实行网络直报前后6年的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55.8,p

2.3.3传染病报告的完整性我市1953年建立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病种为13种。1989年颁布《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我市报告病种为甲、乙2类共17种。2004年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我市报告病种病种为甲、乙、丙三类共21种。全市于2004-2009年所发生的法定传染病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全部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了网络直报。实行网络直报后2004-2009年中,全市共报告甲类传染病0例,乙、丙类传染病21种205410例。

2.4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自2006年以来运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2006版)进行报告信息质量的综合评价。

2.4.1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2006-2009年,150696张传染病报告卡,从诊断到网络报告平均间隔时间为11小时。未及时报告的传染病卡片1558张,平均未及时报告率1.03%,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每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报告卡未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情况,但逐年减少(表2)。

2.4.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的及时性2006-2009年,150696张传染病报告卡,从报告到审核平均间隔时间为47分钟。未及时审核卡片790张,平均未及时审核率0.52%,全市部分县(市、区)每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报告卡未及时审核情况,但逐年减少(表2)。

2.4.3重卡和县区零缺报的情况2006-2009年,周口市的10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及时删除重复传染病报告卡共3736张,主要是肺结核和乙肝。2006-2007年周口市的个别县(市、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网络报告卡未及时进行删除,重卡率分别为0.04%、0.02%,2008-2009年无重卡现象;2006-2009年周口市的10个县(市、区)均有传染病报告,无县区零缺报现象(表2)。

2.4.4信息质量综合评价20062009年,全市平均综合指数0.39%。各年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1.15%、0.39%、0.14%、0.06%。2006-2009年的网络直报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427.42,p

表2周口市2006~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综合评价

3讨论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依托互联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立起了基于网络模式下的“在线、个案、直报”的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建立起了统一、高效、快速、准确、贯通上级疾控机构与本地医疗机构、触角延伸乡村基层卫生单位的互联互通的传染病管理网络,形成构建了一个适合形势发展的疾病监测工作体制。成功实现了传染病由传统报表格式向个案实时报告的根本性改变,带来了疾病监测控制工作质的飞跃,与既往研究[1-6]一致。

周口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6年来的实际应用,有效保障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高质量的疫情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的疫情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动态快速统计分析与疾病爆发信息的早期监测预警,为重大疫情控制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情报服务,为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并经过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最好也最恰当的体现了公共卫生的成本―效益。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应用效益表现在为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做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这在实际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09年入春以来,周口市的手足口病开始迅速蔓延,疫情快速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社会公众广泛关心的状态,我们及时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努力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工作,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时监视全市疫情,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情报。编发了全市手足口病疫情日、周、月不同时段的疫情动态分析238期,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准确预测预报发展趋势,提出合适的工作建议,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做到了情况明、信息灵,数据准、分析透,预测准、建议正,措施硬、效果好,保障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科学规范,及时高效。2009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608例,报告发病率为76.31/十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2.54/十万),未出现社区水平的集中暴发局面,全市的疫情控制在了平稳状态,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参考文献

[1]马家奇,戚晓鹏,施小明,等.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J].疾病监测,2006,21(11):600-603.

[2]王丽萍,郭岩,郭青,等.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07,22(6):412-414.

[3]陆小军.南京市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疾病监测,2007(3):210-212.

[4]朱正平,李建平,苏晶晶.南京市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61-263.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2

为了解东胜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趋势和流行规律,现对2005-2010年东胜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东胜区疾控中心,由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生成的年度报表,人口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东胜区2005-2010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85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57.04/10万,死亡率为0.26/10万。病死率为0.04%。6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7551例,占发病总数的88.10%;丙类传染病6种1020例,占发病总数的11.90%。6年间共报告死亡病例4例,其中艾滋2例、乙肝1例、肺结核1例(表1)。

表12005-2010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

2005-2010年发病位于前3位的病种主要是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这三个病种发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2)。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以6-10月发病数较多(图1),从每年报告的病例分析,麻疹、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发病时间都有明显的季节性。麻疹的发病高峰时间是每年的1-5月和12月,腮腺炎的发病高峰时间是4-7月,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时间是5-7月,乙肝、肺结核、梅毒及淋病等传染病无明显季节性。

2.2.2地区分布各街、乡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鄂尔多斯街(46.24/10万),其次为伊煤路(33.76/10万)、宝日陶亥街(29.72/10万)。鄂尔多斯街为东胜区最主要街道,人口密集,流动人口最多,发病率较高。

2.2.3人群分布报告8571例中男性4946例,女性3625例,男女性别比为1.36:1。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工人936例,占10.92%;农民776例,占9.05%;散居儿童353例,占4.1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手足口病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共报告829例,以0-5岁组为主,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最多(787例),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94.93%;麻疹6年间共报告363例,以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最多(240例),占麻疹发病总数的66.11%;肺结核6年间共报告1630例,以2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为主(974例),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59.75%。

2.3各类传染病构成

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基本持平。

2.3.1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报告乙肝、丙肝、淋病、梅毒、HiV、艾滋病6种。6年累计报告52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1.70/10万,占总发病数的61.29%。居各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1位。发病以乙肝为主,共4201例,年均发病率为273.26/10万,占该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9.97%。其次是梅毒,发病517例,年均发病率为33.63/10万,占该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84%。第三是淋病,发病292例,年均发病率为18.99/10万,占该类传染病的5.56%。

2.3.2呼吸道传染病报告麻疹、肺结核、百日咳、猩红热、流脑、甲型H1n1流感6种,6年累计报告2093例,年均发病率为136.14/10万,占病例总数的24.42%。居各类传染病总数的第2位。发病以肺结核为主,发病1630例,年均发病率为106.03/10万,占该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7.88%。其次为麻疹,报告363例,占该类传染病17.34%。2009年新增了甲型H1n1流感,共报告44例。

2.3.3其他传染病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其他感染性腹泻、包虫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7种,6年累计报告1020例,年均发病率为66.34/10万,占总发病数的11.90%,居各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3位。发病以手足口病为主,报告829例,占该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1.27%。

2.3.4肠道传染病报告有甲肝、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戊肝、肝炎未分型共5种,6年累计报告193例,占病例总数的2.25%,年均发病率为12.55/10万,居各类传染病第4位。发病以痢疾为主,发病137例,占该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0.98%,年均发病率为8.91/10万。

2.3.5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报告有布病、疟疾、出血热3种,6年累计报告12例,占病例总数的0.14%,年平均发病率为0.78/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5位。发病以布病为主,报告10例,占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83.33%,疟疾1例,出血热1例。

3讨论

3.16年来东胜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上升原因:一是从2004年开始各医疗机构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直接上报传染病病例,减少了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传递丢失,减少了病例漏报;二是通过不断强化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培训、督导、反馈等,使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报告意识增强,减少了传染病漏报;三是由于结核病、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专项防治的实施,严格执行了项目业务工作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扩大了传染病监测的覆盖面,传染病病例发现增加[1];四是随着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业的繁荣,大量人员涌入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传染病报告的增加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3.2乙肝、肺结核、手足口病、淋病、梅毒及痢疾,成为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传染病,其中乙肝连续6年发病居第1位,手足口病由原来的第4位逐年上升到第2位,而肺结核由原来的第2位下降到第3位。以乙肝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全区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发病率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乙肝上升的可能原因:一是由于城乡建设导致人口的频繁流动,增加了免疫接种的相对空白,增加了易感人群[2];二是乙肝、梅毒、淋病等性病的检测列入了各医疗机构手术前及治疗用药的常规检测项目,使上述传染病检测机会增多,查出阳性结果也增多,同时实验室诊断能力增强使病毒性肝炎分型率提高、监测系统日趋完善使乙肝报告敏感性增强等有关;三是乙肝病人反复到不同医院重复就诊次数较多,导致乙肝病例重复报告现象严重;四是医务人员对乙肝诊断、报告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按标准执行情况不一,影响了乙肝的报告发病率[3]。以痢疾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可能的原因与东胜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人文、社会地位有关,由于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流动性大,加之生活条件欠佳,生活的不良习惯和卫生意识相对薄弱,都是造成肠道传染病发病较高的原因。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趋于平稳,这可能与:2003年开始使用世行贷款和全球基金实施结核控制项目,几年来肺结核的就诊率、转诊率、发现率不断提高,使临床报告率上升,2006年以后通过项目实施的落实,肺结核免费、规范治疗等使治愈逐年提高,显示肺结核报告病例有所下降。因此,今后应继续实行DotS策略,加强防治力度,严格执行规范化治疗,不断提高治愈率,降低发病率。

综上所述,东胜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应重点放在疫情监测,不断完善疫情报告的质量,特别是乙肝、性病等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加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

参考文献

[1]吴少波.2005-2008年云南省临沧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6):426-428.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 疾病监测

提高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疫情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本文对湖北省有代表性的市县2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调查,了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疫情监测、资料分析以及预警决策方面的现状,评估其利用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决策分析的能力,找出进行有效疫情预警决策分析中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3~4月份分别对随州、黄石2个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水、大冶2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业务领导和疫情监测分析人员进行访谈。共访谈20名专业人员,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业务领导8人,其中市级4人,县级4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分析人员12人,其中市县2级各6人。

12  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根据事先确定的访谈提纲,由1名主持人进行访谈,1名记录员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在对象同意情况下录音。每次访谈约15h。访谈内容包括: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从事疫情监测分析人员状况、监测内容和报告管理方式、监测数据利用、提高决策分析能力的途径等。

13  统计分析  访谈完成后,对录音资料进行整理,根据提纲的问题,对资料中所有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

2  结果

21  访谈对象学历职称专业现状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以大专水平为主,多为中级职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专业方向多为预防医学专业,但多未受过专门的现场流行病学和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培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分析管理人员中有计算机专业人员,其工作主要是为了疫情报告系统的维护。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只能简单操作疫情报告系统进行数据的报告。

22  监测数据的来源和内容  目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数据是通过管辖区所设节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等)的监测数据上报。监测内容主要是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还设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为设备和人员素质的原因还未开展相关监测,只能简单完成国家规定的疫情报告任务。健康相关事件监测如学校卫生、食品卫生、水质卫生均由其他单位负责,监测数据尚未与疾病监测数据相整合。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4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4、卫生部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可增加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部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本辖区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6)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三)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四)采供血机构。

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本规范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报告病种。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三)填报要求。

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3、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信息的报告

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按照有关要求执行。

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

(四)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1、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

3、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按照本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三、报告数据管理

(一)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二)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三)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四)。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四、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

1、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当地统计部门数据为准)。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每日对通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动态监控,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按周、月、年进行动态分析报告。当有甲类或按甲类管理及其他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随时作出专题分析和报告。

市(地)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需要,建立地方疫情分析制度。

3、用于对外公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按审核日期和现住址统计。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疫情分析结果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反馈到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应向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上年报告的个案数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将辖区内疫情分析结果反馈到辖区内的医疗机构。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等未治愈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离开报告所在地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其到达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

五、资料保存

(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六、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信息报告系统用户权限的维护,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信息报告系统的帐户安全管理。

(二)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各地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使用制度。未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扩大系统使用的范围和权限,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传染病疫情信息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七、考核与评估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本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5

目的对2006年吉林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进行查询与分析。结果2006年全省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72931张,未及时审核卡片数为499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68%,重复报告率为0.05%,累计重卡数为33张,无零缺报县区,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审核之间时间为0.66d。结论2006年吉林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和审核均很及时,对于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早期识别有重要意义。另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报告卡的审核质量需要加强。

【关键词】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自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截止目前,网络直报工作已运行了3年,随着网络直报医院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彻底改变了长期的以来疫情数据收集、处理手段落后、不及时分析、利用能力有限的状况。为了更好地提高吉林省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现将2006年吉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汇总评价,找出网络直报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年吉林省法定管理传染病网络直报的个案资料。

1.2 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个案数据,导出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网络直报情况 

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453家,2006年底实现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数为453家,直报率为100.00%,全省共有乡镇卫生院880家,实现网络直报的乡镇卫生院数为94家,网络直报率为10.68%。

2.2报告单位类型分析 

2006年吉林省传染病报告卡有73.65%来自县及县以上综合性医院,2.55%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9.69%来自专科医院,1.84%来自乡镇卫生院,这几种类型的报告单位构成吉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总体,报告病例总数占全部报告卡总数的97.73%。

         

2006年全省共收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42起,全部结案。其中综合性医院报告4起,占9.52%;疾控中心(防疫站)报告25起,占59.52%;卫生监督所报告12起,占28.57%;乡镇卫生院报告1起,占2.38%。

2.3 传染病疫情信息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评价

2.3.1 报告卡未及时审核情况 

2006年1~12月份全省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72931张,有499张未及时审核,占0.68%;全年10、11、12月份为未审核报告卡数最低的月份。由于未审核报告卡不参与当月传染病资料的统计,报告卡审核时间过长,势必影响对传染病的控制和决策。

2.3.2重复报告情况 

根据传染病报告卡的6个基本查重变量,对2006年全省9个市州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查重,共有33张重报卡,占报告卡总数的0.05%,9个市州中的重卡数分别为松原11张、吉林7张、白城7张、四平3张、通化2张、白山、辽源各1张。传染病报告卡的重复报告可直接影响疫情报告的真实性,也影响政府行政部门的决策。出现重卡的病种主要集中在肺结核(占90.91%)、病毒性肝炎(占9.09%)。出现重卡的主要原因为病程较长,患者反复就诊、反复报告所致。

2.3.3 报告及时性分析 

从“诊断到审核”是描述传染病患者就医、医院报告到疾控系统对报告卡审核的全过程,是评价传染病报告及时性的重要指标。按从诊断到审核的时间统计,2006年全省的平均时间为0.66d,其中乙类传染病为0.66d,丙类传染病0.67d,9个市(州)中审核报告卡最短时间为0.65d(吉林、白山),最长时间为0.75d(辽源)。

         

突发事件的发生到报告平均间隔时间为0.17d,从发生到录入的时间为0.63d,从录入到结案的时间为6.71d,从录入到审核为0.08d。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接到报告后2h内进行网络直报的突发事件有12起,占全部事件的28.57%。

2.3.4 报告的完整性 

通过对报告卡的一些关键变量的缺漏项进行分析来评价报告的完整性。如将“出生日期”、“姓名”、“性别”、“发生日期”、“诊断日期”等关键变量设置为必须输入项,医生填卡日期、报告卡生成时间、各级审核时间等变量按系统的生成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所有报告卡无缺、漏项。

         

突发事件报告的完整性主要从上传附件数、进程报告次数、经济损失报表填写情况和公共数据填报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2006年全省报告的42起事件中,有40起突发事件附件上传,占95.24%;上传附件有利于各级疾控机构更全面地掌握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进程报告数为1次的有21起,占50.00%,2次的有3起,占7.14%,3次的有4起,占9.52%,4次以上的有14起,占33.33%;自9月1日起,卫生部要求报告突发事件时要填写系统经济损失报告,全省从9月1日起共报告突发事件28起,其中经济损失报表各项数据项均为0(即经济损失报表缺项)的共20起,占71.43%;公共数据项填写完整的共有38起,占90.48%;公共数据项填写完整和准确,有利于影响因素的分析,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总结。

2.3.5成效 

实行网络直报后,吉林省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准确性和及时性有了很大提高,诊断到审核的平均时间为0.66d,与2003年的平均4.9d相比,缩短了86.53%,很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

3讨论

3.1虽然整体上吉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但各地区存在着对传染病报告卡审核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着一些报告卡未得到及时审核,重报卡未及时排查等问题。各网络报告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力度,明确报告责任和时限,尤其注重对县区级疾控中心以及直报单位的管理,这是评价数据质量的源头,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3.2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长短是影响传染病报告及时性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接诊医生未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或疫情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将报告卡录入到网络直报系统中的现象,在诊断到审核的时间中,诊断到报告所用的时间占87%[1],故应相应缩短报告卡诊断到报告的时间,可大大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3.3从吉林省2006年疫情报告情况看,肺结核、乙肝等慢性传染病仍是影响疫情报告总体趋势的主要病种,这类疾病由于病程长,反复就诊、反复报告,诊断标准混乱的问题十分突出,对分析和评价传染病实际发病率和预防控制政策造成较大的困难。应加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报告标准和实施细则。加强对专病报告系统的监测资料的质量评价,提高诊断水平,减少重复报告的现象。

3.4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督导检查,开展传染病报告及漏报调查工作。

3.5 加强对网络直报单位及县、区级疾控机构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尤其应加强对应急预案和规范方面的培训。加强审核权限的管理,对报告的每一起突发事件都要认直核实、确认、并保留书面报告。

【参考文献】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6

目的对佛山市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在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开发“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从2007年1月1日起,学校通过信息系统网络报告因病缺勤、发热、腹泻、呕吐、咳嗽、皮疹、红眼症等7个症状指标数据以及异常情况事件。结果113间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入该监测信息系统,2007年1~50周,109间(占96.46%)学校及托幼机构坚持每周及时上报症状监测信息;57间(占50.4%)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基于爆发疫情早期的异常情况事件498起,平均每起小事件报告病例2.5例。结论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在本地区成功建立并正常运作,对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疫情早期预警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症状监测;学校;信息系统

establishmentofschoolstudentsymptommonitoringinformationsystemandrunningstatus.

liangzi-mian,huangzu-xing,chenshu-hao,etal.

foshanmuncip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foshan528051,guangdong,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aschoolsyndromicmonitoringinformationsystemin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nschoolsandchildcarecentersinfoshancity.methodsaschoolsyndromicmonitoringinformationsystemwasestablishedandsevenmainsymptomsincludingillness,fever,diarrhea,vomiting,cough,skinrsh,conjunctivitisoccurredtochildreninschoolsandchildcarecenterswerereportedfromjan1,2007.resultsthere113schoolsandchildcarecenterswereaddedtothissyndromicsurveillanceinformationsystem.109ofthem(accountedfor96.46%)werekeptreportingofthemonitoringdata.,and57ofthem(accountedfor50.40%)report498earlyoutbreaksofsymptomsfromweek1toweek50,2007.conclusionthesyndromicmonitoringsystemhasbeenestablishedandruninsmoothwayinfoshan,itplaysactiveroleinpreventionandtreatmetnoftheillnesses.

keywords:syndromicmonitoring;school;informationsystem

症状监测(也称为症候群)监测,是指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特定疾病临床症候群的发生频率的数据,及时发现疾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异常聚集,以期对疾病爆发进行早期探查、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1]。为建立敏感、高效的学校传染病预警监测系统,早期发现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疫情,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或托幼机构的发生,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开发“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用于学校症状监测及传染病疫情的实时网络报告,并于2007年1月起在全市113间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中实施,现将该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作情况分析如下。

1方法与内容

1.1监测指标

包括常规监护指标及异常情况事件报告。其中,常规监护信息包括因病缺勤、发热(≥38℃)、咳嗽、腹泻、呕吐、皮疹、红眼症(2007年5月新增)等7个指标。异常情况报告则根据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65号)的要求,对学校班级或宿舍在短期内出现聚集性病例、传染病疫情、严重病例及其它异常情况进行事件报告。

1.2监测资料收集方法

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由学校疫情报告人(校医或卫生老师担任)负责每天对全校学生因病缺勤及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排查,相关资料登记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本”。每天或至少每周将7个常规监测信息指标通过“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进行逐日网络报告。一旦发现聚集性症状或爆发疫情早期的异常情况,24h之内进行异常情况事件的网络报告。异常情况的报告包括事件的班级或宿舍、发病人数、事件发生的时间段、病例的症状及人数、选择疑似传染病的名称(非必选项)以及其它备注信息,如处理情况等;异常情况分首次报告及新增报告,新增报告为动态报告事件后续发展情况,直至事件平息。

1.3异常情况报告的反应

基层防保机构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浏览“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及时审核辖区或地段内的学校、托幼机构报告的异常情况。对事件进行点击“审核”后,将在“审核情况”中显示审核单位的名称及审核时间。对于报告的小事件,疾控部门首先通过电话指导学校自行进行处理,视报告事件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并通过信息系统监测事件的发展情况。

1.4常规监护信息统计

信息系统对因病缺勤、发热、腹泻等7个指标提供按区域统计、按时间段统计以及按照学校类别等多种复合统计汇总模式,基础数据及统计数据均可导出excel文档。

1.5用户类型

监测信息系统包括三级用户;管理员用户,为市和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新增用户、浏览、审核、数据维护、统计等权限;浏览用户,含各级卫生局、教育局、教育组、学生保健所、基层防保及专家、领导等单位及个人,具有浏览、统计权限、部分具有审核权;学校用户,即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及特殊学校、中专等单位,具有数据录入、统计等权限。以上各用户的权限有镇、区、市等级别的地域限制。

1.6系统使用

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安装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上,用户计算机上不需要安装本系统和任何特殊的软件,只要具备一般硬件及上网条件,通过ie浏览器输入指定的网址,即可使用监测信息系统。2006年12月,全市五区分别对辖区用户进行了使用培训。

2结果

2.1用户数量

截至2007年12月15日,系统注册用户有164个。其中,包括管理员用户6个,即市和五区疾控中心;包括各级卫生局、教育局、教育组、学生保健所、基层防保等单位的浏览用户45个;中学、小学及托幼机构等学校用户113个,含托幼机构小学35间、小学31间、中学44间、特殊学校1间、中专2间,监测覆盖学生人数近15万人。

2.2常规监测信息上报情况

2007年1~50周,109间(占96.46%)学校及托幼机构坚持每周及时上报“因病缺勤、发热、咳嗽等症状监测信息,累计报告因病缺勤41789人次、发热20186人次、咳嗽22956人次、腹泻2262人次、呕吐1473人次、皮疹1412人次、红眼症651人次,初步掌握各种症状的时间分布基线水平。

2.3异常情况报告

2007年1~50周,57间(占50.4%)学校及托幼机构报告异常情况事件498起;其中,首次报告219起,新增报告179起;累计报告病例1057例;平均每起小事件报告病例2.5例;报告病种较多的依次为水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疑似流感、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疱疹性咽峡炎、甲肝等多个病种。报告的异常情况中,发展为符合局部暴发疫情判定标准的有1起;同期,非纳入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16起传染病局部暴发疫情。

2.4监测信息反馈及预警

2007年前50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累计向各级用户不定期发出流感、水痘、红眼病、登革热、霍乱、手足口病等预警防控信息31次,及时指导各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此外,各级别用户通过信息平台互相交流传染病防控信息1758条。

3讨论

回顾近年来本地发生的传染病局部暴发疫情,每年约八成发生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对这些重点部门、重点人群实施高效、敏感的传染病流行监测一直以来都具有较强的迫切性。通过以上分析数据表明,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在本地区已较好地建立并运作正常;基本掌握相关传染病及症状指标在本地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流行规律及基线水平;异常情况小事件的及时报告,为后续及时调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切实做到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四早";信息系统也为卫生与教育管理部门、三级疾控防保部门、学校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之间搭建了一个传染病防控信息交流的良好平台。

学校症状监测信息系统的成功运作,我们总结有四点经验:①《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及时颁布为整项工作奠定了法规依据;②“学生健康监护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对症状监测及传染病报告的实质内容、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综合机制予以了统一及规范;③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良好沟通合作是整项工作的关键;④通过不断的培训和信息交流,壮大和巩固了校医防疫队伍,提高了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的能力,也保障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下一步,将继续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广泛铺开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通过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对症状监测数据异常信号做到快速、准确判断,以进一步发挥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着手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与现有的各种监测系统有机结合,从对事件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分析[2],从而为科学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院诊疗数据的不断激增,目前几乎所有大型医院都建立了庞大的HiS系统(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但由于信息安全的需要以及各医院HiS系统的差异化,目前多数医院对公共卫生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临床医生需要手工填报传染病卡片,人工统计信息,不仅信息利用不足,也影响了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水平。

因此,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在HiS系统中建设公共卫生管理软件模块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安贞医院是一所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专业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自2004年开始探索在HiS系统中建设公共卫生管理内容,以此实现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自动化,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

1.设计思路

将医院储存公共卫生信息所用的数据库集成于HiS系统的大型数据库,根据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要求,对于医院使用报卡方式报告的公共卫生信息,按照纸质报卡的格式、填写内容及逻辑要求,尽可能自动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信息,并在医院管理部门端口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2.运行方法

通过将公共卫生监测和管理模块集成在HiS系统中,实现对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发生信息的自动化监测、报告和管理功能(见图)。

结果

1.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监测模块

(1)自动化监测和报告传染病功能。在HiS系统中建立“自动化监测和报告传染病”模块,临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可登陆该模块填报传染病电子卡。填报卡片时,计算机自动从HiS系统中提取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基础信息;当报卡项目填写不全时自动出现提示框,督促报卡人纠正;报卡完成后,系统显示该卡片处于“待审核状态”,并提醒医院专职传染病管理人员即时登陆审核;通过审核后,系统提醒报卡人“该卡片已审核通过,请尽快打印形成纸质卡片,并签名”。管理人员每周前往各科室统一收取纸质卡片。通过HiS系统实现此功能后,保证了纸质卡片与电子卡片的双重管理。既可以永久保存卡片,又杜绝了传统手工报卡中字迹不清、项目不全、传递过程中卡片丢失或重复报告现象。直接打印形成纸质卡片,也减少了临床医生的工作量。

(2)自动化监测和报告群体疾病功能。在HiS系统的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中,集成“聚集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报告”模块、“慢性病报告”模块、“死因报告”模块,遇有上述公共卫生事件或死亡事件时,计算机自动提取信息,可按照国家规定的报卡要求上报病例。

(3)自动化查漏补缺功能。在HiS系统中建立“门诊日志查询”、“出入院登记查询”模块,对每日就诊的所有患者进行监测。传染病专职管理人员每日逐一核查,只要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初步诊断中出现“传染病相关字段”,HiS系统自动报警提示。再与当日实际报卡情况对比后,可100%杜绝传染病患者的漏报现象。“化验结果监测”模块中还可实现对检验结果的100%监测。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监测项目,系统将自动提示诊断。如检验结果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40以上”时,系统自动提示诊断为“病毒性乙型肝炎”,并在电子化验单上注明“注意传染病诊断和报告”。传染病专职管理人员以提示诊断为据,与当日实际报卡情况对比,可有效防止出现医生漏诊传染病的现象,从而为提高传染病的报告质量增添了一道关卡。

2.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块

(1)职业暴露高危部门自动警示功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的过程中,职业暴露是威胁医务人员健康安全的严峻问题。病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介入导管室等部门由于医疗操作相对较多,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场所。为此,在HiS系统中建立“职业暴露高危部门查询”模块,手术室、介入导管室在每日开始工作前,首先查询患者的传染病患病情况,根据系统提示的该患者的传染性管理分级,采取不同级别的消毒防护措施。

(2)公共卫生事件统计分析功能。在HiS系统中实现了自动查询功能,可按不同的要求,对各类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直观详细的统计和动态监测图表。

(3)公共卫生疫情和培训功能。医务人员对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识别能力是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水平的基础。通过HiS系统定期最新疫情动态信息、传染病诊疗指南和防控知识,供医务人员随时查询学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识别诊断能力、分析能力和防护能力。

讨论

很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由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有散发患者等早期征兆的出现,由于这些早期散发的患者在感到身体不适时多到附近的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接诊机构能否及时、准确地观测到这些早期征兆就成为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医疗机构中建立高效、灵敏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采集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发生信息并进行预警,使指挥机构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较正确的预先判断,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处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塔塔”为你整理了这篇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

一、督查内容和方法

(一)督查范围。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自查实施。

自市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庆市202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通知》,由县卫生健康委疾控办组织县疾控中心组成调查组,严格按照《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进行自查。

二、自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此次共督查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实查病例登记数442例,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率99.55%。

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及时440例,报告及时率100%。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填写完整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100%。

4.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实查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135张,同时与门诊或住院登记信息一致,填写字迹清晰且无明显逻辑错误,无涂改的传染病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100%。

5.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电子卡必填信息完全相符的135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100%。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身份证号填写完整135张,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

1.疾控机构。

(1)辖区传染病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每日做好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记录,每日至少4次以上,记录完整;建立了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并能有效付诸实施;针对传染病报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指导,每月至少开展1次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1-11月份传染病报告报告质量评价综合率均值为100%。

(2)数据分析与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每月进行月分析,年终有年分析;重点控制传染病有专题分析;每月将常规分析报告通过纸质和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反馈;根据疫情流行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与评估。开展了辖区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有检查方案和原始工作记录,实行辖区全覆盖,督查结束后有总结和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二次督导;21家网络直报单位,2020年1-11月有5家全年没有传染病报告,分别是4家民营医疗机构和县血吸虫防治站;县直医疗机构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1家,为县妇计中心;乡镇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4家,为雷池乡卫生院、凉泉乡卫生院、鸦滩镇、高士镇卫生院;县级疾控中心每年对下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至少2次以上,每次都有指导记录。

(4)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均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及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相关技术培训,有文件通知、有签到、有总结、有考核;培训的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版)》重点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疟疾、登革热等诊治知识培训。

(5)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疾控中心配备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专职人员2人,实行a、B岗位制。配有专用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为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了可实时连接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无线网卡,对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加班补助,并可以调休。

(6)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建有辖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授权安全管理制度,对直报用户和本级用户均有备案,并对系统用户开展了信息安全相关培训。

2.医疗机构。

(1)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相关工作制度齐全;但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纸质版本普遍缺少有效证件号登记栏,但县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均设有该栏;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检查结果门诊和住院医生可以实时浏览打印。每月定期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有记录,县医院并能落实奖惩措施;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部分单位对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了培训。

(2)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各单位均指定专门科室负责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配备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兼职人员,并对直报人员有一定的加班补助,加班后可以适时调休。

(3)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系统,除县级医院外,其他单位都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县级医院放射和检验结果门诊医院可浏览,但乡镇一级系统不具备该功能;目前也不具备导出功能。

(4)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直报用户在县疾控中心均有备案,各单位均配有传染病报告专用计算机,并安装了杀毒软件。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工作,但大部分缺少传染病诊断标准方面的内容,缺少培训考核,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和发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电子病历系统尚不完善。虽然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但乡镇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需要。临床医生登记意识和传染病报告意识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规范培训,丰富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考核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9

一、目的

1、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的规范管理;

2、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病例;

3、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病例定义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见附件2),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2、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三、工作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负责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

(一)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应立即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县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不具备相应诊治条件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诊治,由接收病例的医院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网络直报。

各级疾控机构在日常疫情监测中,要每日主动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数据,分析是否有同一时间、空间或特定职业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

(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县级疾控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详见附件3),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调查时重点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主要包括:周围有无聚集性发病现象,有无相应的高危职业史(例如从事SaRS-CoV检测、科研相关工作或可能暴露于动物和人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实验室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家禽人员及从事禽病防治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处置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诊治、护理人禽流感或SaRS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接触禽类或野生动物或暴露于这些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的情况等内容。

县级疾控机构接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组织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追踪和医学观察。

县级疾控机构应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三)病例的会诊与排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组织县级专家组进行会诊。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应订正为已明确诊断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并报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织市(地)级专家组进行审核。县级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病例,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

市(地)级专家组会诊后,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应订正为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其它不明原因疾病”,并由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省级专家组进行最终审核。市(地)级专家组无法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省级专家组进行会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要立即组织本级专家组进行会诊。

各级专家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人禽流感和SaR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在会诊结束后应提出书面会诊意见,如诊断为其它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将专家组会诊意见逐级通知到原报告单位,由原报告单位订正报告。

在各级专家组会诊的基础上,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应在发病后1个月内订正报告。

(四)病例管理

县级以上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将病人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

医务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诊治时,要采取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等)。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者,须按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处置工作。

(五)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县级专家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后,仍不能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时,县级疾控机构和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尽快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检测。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相关标本进行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和血清标本等。如病人死亡,应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

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相关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应事先进行危害评估。若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应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的要求,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经省级专家组会诊不能明确诊断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省级疾控机构要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必要时,省级疾控机构要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将省级及以下专家组会诊后已做出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

四、相关单位的职责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如下。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辖区内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保障工作经费,组织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组织专家组对医疗机构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将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的调查资料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根据需要,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进行审核。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二)医疗机构

1、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工作。医务人员在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史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

2、医务人员在做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报告;医院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

3、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4、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及资料上报;

5、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

6、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或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7、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9、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县(区)级疾控机构

(1)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3)指导医疗机构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采取隔离措施,指导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指导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标本采集;

(5)将采集到的病例标本及时运送到有条件的市(地)级或省级实验室;

(6)及时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至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

(7)定期分析、汇总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并报告监测结果。

(8)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备案。

2、市(地)级疾控机构

(1)定期分析、汇总、上报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并反馈监测结果;

(2)指导县级疾控机构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有条件的实验室开展SaRS、禽流感病毒(H5n1)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相关检测;

(4)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县级疾控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

(5)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备案。

3、省级疾控机构

(1)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并报告、反馈实验检测结果;

(2)定期分析、汇总、上报、反馈本省的监测结果;

(3)定期对市(地)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4)对全省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

(5)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组织对省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

(2)指导、参与各省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调查和处理;

(3)对各省运送的标本或分离物进行相关检测或复核、鉴定;

(4)组织对全国监测系统的督导、检查和评价;

(5)对实验室网络进行考核和质量控制;

(6)建立、管理、维护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数据库;

(7)定期分析、汇总、反馈全国监测结果。

(四)卫生监督机构

按有关规定及本方案要求对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相关工作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日常性监督检查。

五、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

(一)信息收集内容

监测系统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卡、个案调查表、会诊记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送检表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等。

(二)定期报告、反馈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医疗机构保存,相关资料及时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存档,根据需要将复印件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调查处理报告应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医院组织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记录原件保存在病历中,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会诊记录原件作为部门工作文件归档。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会诊记录的复印件应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病例标本送检表应由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填写。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

5、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填写、汇总,并及时逐级报告至省级疾控机构。

6、各级疾控机构定期将监测系统的分析结果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并反馈给辖区内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

六、附件

附件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报告、处理流程

附件2.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附件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调查表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301-02

为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为更好地制定今后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龙陵县2007―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作一综合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县疾控中心信息科每年度的传染病疫情资料。

2结果

2.1发病、死亡概况2007―2009年龙陵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2244例,其中甲类无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1855例,两类传染病7种389

2.2发病、死亡位次2007―2009年龙陵县发病率居前5位的疾病是疟疾(508例)、肝炎(400例)、肺结核(376例)、伤寒及副伤寒(210例)、风疹(147例),分别为60.33/10万,47.51/10万,44.66/10万,24.94/10万和17.46/10万。前5位疾病发病数共为1641例,占总传染病发病数的73.13%。艾滋病死亡数最高为36例,占死亡总数85.71%;其次为肺结核5例,占死亡数11.90%;疟疾1例,占死亡数2.38%/

2.3流行特征

2.3.1季节分布全年均有病例发生,5月份发病最高,321例;12月份最低为119例。3―8月份为发病高峰,为1423例,占全年发病为64.41%。

2.3.2地区分布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乡镇是:龙山镇(500例),镇安镇(316例),勐糯镇(258例),龙江乡(218例),龙新乡(209例),分别占报告数的22.28%,14.08%,11.50%,9.71%和9.31%;发病率最高是勐糯镇为494.7/10万,其次是木城乡384.5/10万,象达乡最低147.78/10万。

2.3.3性别年龄分布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1473例,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65.64%,女性发病771例,占总数的34.36%,男女之比为1.91:1。各年龄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10―65岁年龄组,共1553例,占报告总数的69.21%。

2.3.4职业分布发病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60.34%(1354/2244),14.26%(520/2244),8.65%(194/2244),学生发病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发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疟疾、肺结核为主;学生发病主要以风疹、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肺结核为主;散居儿童主要以痢疾、伤寒副伤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风疹、手足口病为主。

2.4各类传染病的构成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总发病数的23.4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2.95%,呼吸道传染病占19.03%,肠道传染病占17.20%,丙类传染病占17.34%。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007―2009年共收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5起,病例数451人,死亡1人。其中:中毒2起(中毒285人,死亡1人);传染病疫情2起(发病89例);群体不明原因疾病1起(发病77例)。

3讨论

3.1发病情况龙陵县2007―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与前3年(260.29/10万)相比基本持平,主要传染病为疟疾、肝炎、肺结核、伤寒及副伤寒、风疹为主,目前威胁我县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HiV、疟疾等传染病,应作为今后我们防治工作的重点。

3.1.1呼吸道传染病以肺结核和麻疹为主。结核病的控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随着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启动和实施,结核病发现率得到了较大提高,故报告发病数较项目启动前有较大增多,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现在肺结核的控制工作应重点做好规范治疗,避免耐药结核病的发生,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肺结核的防护意识,减少传染源,发现传染源不是根本目的,项目目的是发现一个治愈一个,如果只发现不治愈,项目本身就没有意义[1]。麻诊3年共报告26例,说明计划免疫工作还存在问题,下一步应加强对乡、村两级督导管理,特别由于近几年村医更换太频繁,应加大培训力度,让新村医尽快掌握计划免疫相关知识,让适龄儿童及时得到接种。

3.1.2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主要是乙型肝炎和艾滋病/HiV,HiV/aiDS报告数在龙陵正逐年增多,原因一是监测制度不断完善,监测范围、人群数量不断扩大;二是领导重视,部门合作得到加强。三是流动人口增多,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龙陵地处边境,与艾滋病流行重灾区德宏州紧邻,与缅甸隔江相望,3年共报告HiV/aiDS245例,其中,缅甸人就有12例,占报告数的4.89%。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相关部门应充分配合,对外来人员艾滋病抗体化验应作为必查项目,并发放宣传处方,对该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近年来重报比较多,主要是病人到不同医院检查用不同姓名导致的。

3.1.3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是疟疾,疟疾一直是我县的重点防控传染病之一,通过多年努力,发病数正在逐年减少,特别是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启动后,采取综合性的疟疾、防治措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疟疾疾病监测,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遏制疟疾行动计划,外源性感染疟疾病例大幅下降,3年来无内源性病例发生。

3.2发病特征资料显示:每年的3―8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时期。发病人群主要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占83.24%。各年龄段均有病例发生,主要在10―65岁年龄组。发病主要以血源及性传播性疾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农民人数众多,健康意识差,疾病知晓率低,生存环境卫生状况恶劣,故发病高。因此,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仍在广大农村,应加强对农村环境及生活饮用水的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加大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诊疗水平。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以中毒及传染性疫情为主,与全省报告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致[2]。随着社会发展新的传染病会不断出现,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和预测,按照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等及时、准确报告和掌握信息,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