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6:12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1

【关键词】军事院校任职教育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e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19-02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建立完善以岗位任职教育为主体、岗位任职教育与生长干部学历教育相对分离、军事特色鲜明的新型院校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五次院校会议后,军队院校教育开始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这一转变促使培训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发生一系列有别于学历教育的深刻变化,需要解决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其中培训体系是任职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石,研究和探索任职教育中培训体系的构成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人对军事任职教育还存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那么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军事任职教育不能等、靠、要,必须抓住机遇,迎头赶上。美军在实施任职教育培训方面起步较早、培训体系划分较为明确,建章立制较为完善。研究和分析美国军事院校任职教育培训体系,借鉴其任职教育的主要做法,对我军任职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美军事院校任职教育培训理念对比

美国军事院校根据军队建设和战争的需要,来确定任职教育的目标,并且根据现代战争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军事人才的培训目标,以适应其岗位任职的需要。美国的军事人才培训体制基本与军官生长、任职和晋升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美军规定,军官的学历教育在军队院校或地方高校完成后,都要进入任职教育院校进行岗位任职培训。而且每晋升一次职位都要经过院校的相应培训,做到“先训后晋,晋训结合,不训不晋”。美军军官职务的每一次变动,军衔的每一级晋升,不仅要求相应的资历、经验、功绩,而其必须接受规定的任职培训。

我国军事院校任职教育是按照岗位任职资格和条件的要求,为使培养对象获得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区分不同的职级层次和岗位类别进行的专业教育培训。为适应武器装备发展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新形势,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明确指出,对指挥军官实施以排、团、军三级为重点的逐级培训。“先训后用、不训不用、训用一致”成为我军干部培训使用的一项基本制度。另外,我军在组建5所综合大学的基础上,对步兵、部分炮兵、装甲兵以及海军、空军和二炮等军兵种本科层次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的组训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初级指挥军官科学文化教学和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矛盾。

从任职教育培训理念方面看,中美有着共同之处,即都将军官的晋升与任职培训紧密结合。但从培训理念落实的实效上讲,两国还有着一定差距。比如“先训后用、训用一致”是我军始终坚持与倡导的干部政策。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就被安排转业,有的干部未经本级培训就提拔使用,这也造成了干部参加院校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是部队派送的“公差”学员,有的求知欲望不强、学习标准不高,只图培训经历,不求能力有所提高。

二中美任职教育院校体系结构对比

美国对生长军官的培养采用“两段制”,即先完成地方普通大学本科的学历教育,获得军官任命,再接受初级职业军事教育及更高级别的军事教育。在美国承担大学本科学历教育任务的军事院校不承担初级职业军事教育任务。各级职业军事教育院校不承担学历教育任务,只讲授军事知识、技能。美国各军种的生长军官的大学本科学历教育都是在军官学校、地方大学后备军官训练团完成的。在完成学历教育后,获得理工文科学位,并获得军官任命,然后再到各兵种专业技术院校接受初级职业军事教育。毕业后,担任某一具体职务。美国现有军事院校(训练中心)113所,其中担负学历教育的院校,只有4所军种军官学校和三军医科大学、海军研究生院、空军技术学院等7所,其余106所均为任职教育院校,占院校总数的93.8%。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建立起了新型的院校体系,按照培训的任务,把军队院校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院校和任职教育院校。任职教育院校主要是指以实施任职教育为主的院校。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以后,军队院校总数由82所调整为67所,其中学历教育院校22所,包括综合大学5所和单科院校17所;任职教育院校45所,其中高级1所、中级18所、初级22所和士官院校4所。任职教育院校占院校总数的67%。目前,我军的这些任职院校中有不少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为一体,融中级培训与初级培训于一身,有的仍包含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应该说我军目前的任职教育院校体系设置还不够合理。而且在现有的军官培训院校中,初中级院校偏多,高级院校少,三级教育机构的比例不够协调,不符合军官发展的需求规律。同时,院校属性的确定缺乏科学性,造成课程设置较随意和培训层次难以衔接的问题。我军要建立合理的任职教育体系,就要在现有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搞好全军院校体系的顶层设计,充分考虑任职岗位需求的三级教育层次,按照军官职业发展的需求确定不同级别院校的数量结构,调整院校任务、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培训任务重新确定军队任职教育机构的属性。

三中美任职教育培训类别对比

美国军事院校任职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在军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与军人的职务、级别相对应。初级军事任职教育以本兵种排、连级军官培训为主,兼顾营、旅级军官和准尉、士官、士兵。初级职业教育院校的任务是对新任命的军官进行担任排级职务的兵种专业技术训练,对在职的中、上尉军官和少数军官进行晋升连级职务前的进修和专业技术提高训练。学制一般一年以下,个别复杂专业可达两年。中级军事任职教育以本军种营(团)、旅级军官为主,兼顾其他军种军官和连、师级军官和中级文职官员。美国军队的中级任职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训本军种的中级指挥参谋军官,对本军种的少校、中校级军官进行晋升前的部队指挥与参谋业务训练。高级军事任职教育以各军种师、军级军官为主,兼顾军以上军官和高级文职官员和其他国家相同级别的军官、文官。美军高级职业军事教育的任务是培训国家与军队的高级指挥、参谋、决策与领导人才。对各军种的中校、上校级军官以及相应级别的政府官员进行晋升前的指挥、领导、管理、决策方面的训练。学制都较短,为几天至几个月。

我国指挥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的培训,分别在指挥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完成。指挥院校实行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分别培训排、团、军职指挥军官。初级指挥院校,培训初级指挥军官,即各类排职军官。对入校的青年学生和优秀士兵,按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三个教育层次,实施系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完成从青年学生或优秀士兵向合格军官的转变。学制分别为二年、三年、四年。中级指挥院校,培训团职指挥军官及相应参谋人员。对入学的、经初级指挥院校培训的营职军官,实施进修性专业教育,学制1~2年。高级指挥院校,即国防大学、培训集团军(军)职以上指挥军官及高级参谋人员。招收经中级指挥院校培训的陆军、海军、空军师、旅职指挥军官,实施高层次的军事、政治、后勤综合教育,学制1年以内。

专业技术院校,分中等和高等两类。按照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五个层次,培训专业技术军官和文职干部。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招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和青年学生及部分军官,实施系统的基础教育,学制2~6年,分别完成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及相应职务的基础训练,毕业后担任各类技术使用、装备维修和医务军官及文职干部。专业技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招收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的部队和地方专业人员,学制2~3年,实施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训练,进行科学研究,培养装备论证、使用维修高级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高级医务人员和院校教员。

对比两国任职教育培训体系可以发现,尽管我军实施了岗位任职培训,但实际上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干部培训目标的界定不明确、不精细、可操作性不强,各级干部对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标准概念比较模糊,不能形成自觉行为。学非所用、训用脱节、训练内容重复、目标层次不明显、缺乏超前性,培训还在重体能、重经验的低层次阶段徘徊。院校与部队实际衔接不紧密,培训质量提升较慢。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区分不同的层次和职级,制定科学明确的培训标准,努力培养既懂指挥又懂技术,既懂军事又懂政治,既有知识又有谋略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新世纪美国军事转型计划——美型“路线图”文件汇编[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436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2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新编教材的特点,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4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尤其初中开设美术科目以后,初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我省开始实施普通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我作为一名初中的一线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作了许多新尝试,但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在把问题摆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一、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1.学校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决定了新课改的成功与否。

课程实施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支持,特别是美术这一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的充分支持,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比如学校的工作策略、经费、人力、活动上的支持、教师培训等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学校,特别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初中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包括课堂讨论、收集资料、调查、考查、参观等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而师生的参与度则要学校有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机制与策略;其中的调查、考查、参观等活动需要学校提供经费保障、人力保障。这一条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来说显然很困难。

在平时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学校对美术课改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实施方案,认为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就完事了,整个新课改就是教师的事情。由于初中仍以中考为最终目标,所以很多学校美术课程安排抛开了选修内容,只排了必修的美术鉴赏,这与课改之前相比,除了教材重换了一本,几乎没什么区别。还有相关的美术教学设施不达标,没有美术活动室,没有多媒体平台,只有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班有六、七十人,上鉴赏理论课的时候问题不大,但进行活动和实践练习时,每个人的桌面放十六开的画纸就显得非常挤,如果要开展美术活动就更难了。有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存在教室空间不够开展活动的问题。

2.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是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由于高校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不够严谨,师范生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美术课程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在岗美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加强。但是就目前而言,针对新课改相关内容的美术教师培训非常少,即便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大部分学校会因经费问题不一定派老师去学习,也就无从谈及专业化发展意识。

3.学生基础教育与初中脱节。

由于我国美术教育初、高级中学教材缺乏严谨的体系,在教学内容形式衔接上尚欠整合,加上各个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力度往往不统一,使学生学习不系统,很多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甚至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这与初中开课不正常,或是一些学校根本没开课有很大关系,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或没有基础,老师就需要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学习被动,甚至有些茫然,这势必又影响了课程应有的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美术教育的观念。发展美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教研网络,配备专职美术学科教研员,提高教学实践指导力度,要对初中美术教学和学分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对于初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培训工作,加强美术教师知识的广博性,补充和完善美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专业素养。各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应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在美学、美术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学习活动。尤其要在雕塑、计算机平面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新增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以便将来条件成熟时开足选修课程。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成人;职业培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58-03

一、西方世界培训模式的演变

(一)西欧的“师徒制”培训

西方教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美国也不例外。古希腊时代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三哲”久负盛名。“希腊三哲”之首的“苏格拉底一生的主要事业是探讨伦理哲学和从事公众教育”。这里的公众教育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意义广泛的成人教育或成人培训。而他本人在从事教育培训之前,也曾是位跟随从事手工业雕刻的父亲学习雕刻的学徒。后来,他凭借自学拥有了很好的学问,此后还免费从事教育事业,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问答法,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苏格拉底自身的求学经历就体现了成人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体现在他身上的“学徒制”和“问答法”可以归为早期的培训方法。“自学法”是苏格拉底的成人学习法。而苏格拉底“问答法”培训的目的在于激发成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培训的场地要求也十分简单,随处都可以进行;在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收费意识的情况下,培训是完全免费的,唯一需要支付的是受训者的时间,因为培训者苏格拉底随时都欢迎别人与他探讨问题。这种看似随意的培训教育带来了良好的成效。苏格拉底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了柏拉图,并间接地教育了亚里士多德。可以说,西方最早的职业培训应该是教师培训,因为自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之后,也培养了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更把其导师的思想贯穿于实践当中,教育了亚历山大,成就了现实社会中的第一个“哲学王”。

(二)早期资产阶级的职业学校培训

从十一二世纪开始,由于生产和城市的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成为城市的主要活动。手工业者与商人构成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的前身广泛活动在城市中。他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及政治需要,逐渐向当时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世俗学校发起挑战。当时由市民阶层兴办的学校被称为“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这类学校种类较多,规模不一。在当时,手工业行会兴办的学校称之为“行会学校”;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之为“基尔特学校”;从教育内容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从培养目标看,城市学校作为初等学校,“它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可以说,这是最早成规模的职业学校教育培训。

(三)工业资产阶级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美国特殊的历史决定了它和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美国经济的发展,却是逐步摆脱欧洲经济的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缔造了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实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毅然成就了美国的工业发展。18世纪末期,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它结束于19世纪中期的“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西欧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方式逐步为美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所取代,但此时的职业教育并未形成制度,职业教育类似“职工培训”。1862年,美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莫雷尔法》(themorrillact)颁布后,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才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职业院校而存在。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案》为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法律上进一步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thomas)与美国教育学、社会学家福斯特(philipJ.Forster)在国际职教理论界分别成为“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的代表。“主流派”倡导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反主流派”则支持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但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当时的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主流派”的观点。但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1991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文件,提出了全新的职业发展战略。该文件指出:“政府应加强初等和中等教育,鼓励发展由企业和雇主承办的职业教育。”随后,世界银行将投资的重点转向了基础教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趋势,即由学校职业教育向企业职业教育转化。虽然当代美国政府仍因诸多原因在劳动者培训方面做出了较多努力,但美国的企业大学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潮流,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的现代企业里,企业大学的发展已经由“企业内部培训”(如Ge克劳顿学院)为主转变到“内外兼顾”(如摩托罗拉大学)的整个价值链培训,有些如惠普商学院等企业大学,立足于为美国整个社会提供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美国当代企业大学发展注入的新元素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的发展则成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当代最能表现企业专业培训实力的是企业大学。当代美国企业大学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在美国,著名的企业大学主要有:1956年成立的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Ge克劳顿学院、麦当劳大学;爱立信学院、摩托罗拉大学和惠普商学院等。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预测,在今后50年里,企业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教育和职业培训。数以百计的公司将具有授予学位之权,最常见的是高技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学位。企业在该方面的最新设备和研究超过了多数高校的水平,处于该项目的领先地位。二战前,美国只有3所企业学院可以授予学位,现在已经增加了21所,授予博士学位的达到了4所。但企业学院的学位标准并没有因为由企业颁发而质量下降,其学位标准也必须通过教育机构的鉴定。

当代企业介入职业培训早已屡见不鲜。企业大学从最早的专业技术培训到提升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入手,不断拓宽培训领域。但企业介入教育,却为培训带来了新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者存在根本的不同。职业培训立足于企业的利润空间,一切以企业的利益为准绳;培训实效性要求高,一般以短期培训为多;但教育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实效性差,一般是长期的培养过程。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论题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该会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职业技术教育要朝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而世界银行在1991年的大会上又逐渐要求企业承担培训,政府不断减少培训中的投入,这就对企业培训及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大学根据学员自身情况设计培训课程或企业大学对职员进行梯度培训都是很好的借鉴。以美国兰德公司为例,他们在该问题的解决方面近乎完美。

三、美国优秀企业大学中的教育培训案例分析

(一)兰德公司发展历史简介

美国兰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智囊机构。它是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美国的科学、教育、公共福利事业及国家安全事务。1970年成立的帕迪兰德研究院,曾分别于1987年和2004年更换学院名称,现在的学院全称为弗雷德里克·帕迪兰德研究院。这所私立的研究院专门培养政策分析、研究方面的人才。从建立以来,兰德研究生院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90%的学生来自国外。目前,该院拥有53名教授和90名学生。兰德公司的博士学位水平可以和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相同学科的博士水平相提并论,特别是兰德培养的哲学博士,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兰德学生通过工作培训而成为兰德公司的各个学科间的研究小组成员,他们以此来获取实践经验和赚取奖学金。最初,兰德学生是作为学徒和为今后进人角色增加责任感和独立性而进行培训的。兰德学生能够申请从事基于民众的当前项目研究,包括私人的和非营利性部门。兰德的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和家庭、教育和艺术、能源和环境、健康和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和运输、国际事务、法律和商业、国家安全、人口和年龄、公众安全、科学和技术,以及恐怖主义和国家安全。

(二)兰德公司的教育培训模式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院培训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半开放式的实践学习模式。半开放是指企业既对本公司研究员进行培训,又向美国其他高校学生开放一定的短期培训和科研名额;实践主要分为三个过程,即行政、产业部门锻炼、国内外留学和了解政府决策过程;学习是指研究人员的理论拓展。兰德要求研究人员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提倡每人学习专业以外的新兴学科知识,自然科学家必须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各类专业人员都要学点哲学。这样的学习能够满足公司对研究人员的知识的需要,但这种要求并非自我发展模式,而是基于外在强大压力下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兰德毕业生也广泛分布在政府、私有部门、学术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高级管理职位。2007年,兰德研究生院的毕业生有32%进入研究所,18%担任大学教员;进入非军事类政府机构的有13%,非政府组织的4%,军事类政府机构的4%;进入私营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分别占27%和2%。这表明,兰德研究生院不仅为兰德公司培养人才,更为美国政府和其他部门培养人才。他们这种超越单个公司利益的培训指导理念是非常难得并值得学习的。

兰德公司的企业大学特色十分明显,而其非营利性机构的性质,又使其企业大学与其他公司的企业大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它毕竟代表了企业大学发展的较高水平,其高等教育师资和培养方式甚至超越了美国的一些高校水平,这对学校高等教育和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它的非营利性的培训理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企业办大学的这种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行业。有别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只能采取联合办学或委托公共教育机构来培训员工。

四、关于美国当今职业培训模式的总结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创造美;思维能力

本文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去解析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及活动,以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为出发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明确美术教育的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人知道这句话,但并没有静下心来体味过这句话,也没有真真正正地用眼睛去发现美。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处处存在美。在学校教育中,美术是进行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但光靠这一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学科的教学来共同承担。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我认为,美术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无疑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美术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在美术教育教学中认识“美”

遵循美术新课改的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一个人可以不会画画,但要学会欣赏。形式美,就是我们用肉眼初见的形状美感,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方面。

我在上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三、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高雅的情趣“美”

热爱生活,陶冶高雅情趣,正是合格中学生所必须的,影响到学生的一辈子。从字面的含义理解,情趣必定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趣。情是情绪、情感,趣是兴趣、爱好、好奇,二者合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美术鉴赏教学特有的情感境界。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因此,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从而学生更好的体验这种感受。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四、在美术教育教学中鉴别“美”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五、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创造“美”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6

关键词:士官培训;气象水文;美军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被美军誉为军队“脊梁”的士官队伍在美军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能够使用和维护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高技能士官更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美军高技能士官培养呈现出理念务实、目标明细、内容实用、平台优质等特点。士官队伍作为我军人才建设“五支队伍”之一,是部队战备训练、教育管理的基本骨干,是操作和维护武器装备的一线人才,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事气象水文专业技术性很强,地面观测、高空探测、雷达操纵等关键岗位均由士官担任,他们服务在基层一线,是开展基础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分析和研究美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的主要特点,对我军气象水文士官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一、学习美军贯穿土官生涯的培养理念,进一步完善气象水文士官培训体系

美军高技能士官培养注重将岗位任职需要与个人前途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体现军人职业生涯的顶层设计理念。培养内容和方法在首要满足岗位任职需要的同时,将继续教育融入士官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将培训培养贯穿士官军事生涯的全过程。目前,气象水文士官培训有预提士官培训、业务骨干集训、学历学位教育等形式,但“一训管终生”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象水文士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因此,应注重在士官成长进步的不同阶段,根据任职需要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完善形成“预提士官集训——业务骨干轮训——装备专业培训——学历学位教育——地方继续教育”多轨并进的气象水文士官培训体系。

(一)预提士官集训

根据岗位需求,遴选文化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愿在部队长期服役的士兵参加统一组织的气象水文预提士官培训。在培训中对基础数学和物理等学科知识、观测探测和雷达操纵等基本技能逐项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综合成绩作为士官选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二)业务骨干轮训

采取“小专业大集中”的方式,分层次、分专业组织业务骨干集训,人数相对较多的专业可按初级士官、中级士官和高级士官的分类方法,三年内实现一遍轮训。人数相对较少的专业可按地面观测、高空探测、雷达操纵等专业分类,三年内实现一遍轮训。其中,拟晋升中级的初级士官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业务骨干轮训,并将考核成绩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装备专业培训

根据气象水文新装备配备使用需要,组织装备操作和维修士官到装备生产厂家或科研单位进行接装培训,或在训练机构以轮训方式组织部分队士官全员培训,确保成建制、成系统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

(四)学历学位教育

遴选部分基础条件较好,且具有向中、高级士官培养发展潜力的初级士官,采取个人报名、部队推荐、统一考核的方法步骤,参加军事院校或地方高校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毕业后自动晋升高一级士官军衔并授予国家统一认证的学历学位证书。

(五)地方继续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帮助士官参加国家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成人考试,参加地方相关院校的函授、进修课程,在气象水文士官成长进步的全过程中提供参加地方继续教育的信息和机会。

二、学习美军分类逐级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气象水文士官培训内容

为适应士官岗位任职实用性、时效性、针对性的要求,美军采取“分类逐级”教育与晋升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按照士官军衔级别的不同逐级递进施训,在“逢晋必训,训晋合一”的原则下,将士官培训分为5个层次,并统一规定了每一级要达到的等级标准。目前,气象水文士官培训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文件,对预提士官培训和业务骨干集训内容作了初步的区分,但在各类培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老的吃不饱、新的吃不了”的矛盾。因此,应学习美军分类逐级细化培养目标的方法,区分专业,按预提士官、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4个层次细化培训目标和内容。

(一)预提士官以“知”为目标

无专业基础的预提士官培训要重在“会”上下功夫,观测探测专业以气象基础知识,地面要素观测、高空探测、制氢等基本操作技能为培训内容,雷达操纵专业以雷达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为培训内容。

(二)初级士官以“熟”为目标

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初级士官要重在“快”上下功夫,地面观测专业以快速操作装备仪器、快速编发报为培训内容,高空探测专业以熟练掌握探空、测风、制氢等操作技能,快速制作气象通报为培训内容,雷达操纵专业以熟练掌握雷达操纵技能,快速提供雷达资料为培训内容。

(三)中级士官以“专”为目标

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中级士官要重在“准”上下功夫,地面观测专业以难点天气观测、准确编发报为培训内容,高空探测以提高跟球精度、准确制作气象通报为培训内容,雷达操纵专业以能独立准确完成复杂技术保障工作为培训内容。

(四)高级士官以“通”为目标

作为气象水文士官队伍的尖子人才要重在“全”上下功夫,即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人才转变,地面观测要以经纬仪、测风雷达等装备原理和维修为培训内容,高空探测专业要以探空测风装备基本原理和维修为培训内容,雷达操纵专业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和维修为培训内容。

三、学习美军优质健全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拓展气象水文土官培训渠道

美军建立了以士官院校为主导,训练中心和教导机构为辅助的专业齐全、分布广泛的士官教育机构体系,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设远程学习计划、网络课堂、数字图书馆、网上大学等远程教育手段鼓励广大士官加强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地方大学开展合作,提供优质教育平台,帮助士官学习专业和技术课程,攻读单科证书和美国劳工部认可的专业技能证书。目前,气象水文士官培养主要有依托军队院校和部队训练机构两个渠道,加之气象水文专业性较强,导致士官受训机会较少、知识面较窄。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教育资源,构建“部队训练机构——军队院校——装备厂家——地方院校”等多方合作共享的教育平台。

(一)部队训练机构

发挥部队了解需求、熟悉情况的优势,以预提士官培训、业务骨干集训、晋级晋升短训为主要培训方式,以预提和初级士官为主要培训对象,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和目标。

(二)军队院校

发挥军事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等优势,以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要培训方式,以初、中级士官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帮助初、中级士官晋升中、高级士官为主要培训内容和目标。

(三)装备厂家

发挥装备厂家熟悉装备原理和性能,掌握装备维修技能等优势,以新装备接装单位装备操作和维修士官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各型气象水文装备维修技能为培训内容和目标。

(四)地方院校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7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创意性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设定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等,培养学生的创意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了解美、感受美,并能够表述和描绘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激情。要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有趣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的新奇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学生创意性的目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美术教育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性方法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原动力,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意性就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包括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人格特点、学习基础等。只有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找到学生

学习兴趣的突破口。

与其他学科不同,美术具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等特点,使学生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经典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景和自然之美,并通过课后学生的自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意性。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性

1.由实验导入新课

在美术教学中,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更有说服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作用下,完成自己的美术创作。

2.音乐引入

美术是从视觉上给人带来心灵震撼,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引入听觉因素,让学生聆听自然中的声音,然后让学生通过图画来描绘自己的感受,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意性。

3.营造宽松的创作氛围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师生间应当有情意交流,共同营造宽松和谐的创作氛围。同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使美术的情境教学多种多样,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

三、加强对学生创意性思维的训练

在美术教学环节中,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发散、聚合、逻辑、创新等思维的强化培养,并通过一些临摹、联想、对比等具体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实现学生创意性的培养。例如《边吃边看的艺术》一课,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与创意制作。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从美学的角度将二者结合,这样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创意性的培养。

初中的美术教学不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为主要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不断地探寻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课堂的主题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在画中,从而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参考文献:

[1]管磊.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J].读与写,2012(6).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8

1)专业人才队伍素质普遍偏低:一是,学历层次较低、农业专业技术水平低。在农村农业专业人才队伍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绝大多数,拥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较少。二是,懂技术青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在农村大多数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才因农村环境和经济状况、个人发展等原因选择外出打工谋生,使农村专业人才本来就缺乏的现象愈加严重。2)水平参差不齐,比例失调:从行业分布看,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农村懂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年轻人才较少:学历结构不够合理,低学历人才占多数曰专业结构和分布也不够合理,农村农业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他行业如加工业、经营能手和能工巧匠比较匮乏。3)培训对象认知不明确,积极性不高:随着农民培训工作的推进,国家先后推出了各种培训工程。虽然承担这些培训项目的各级各类部门保证了国家资金安全运作,对培训的各环节也进行了严格把关,教学和培训完全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运作。但对培训者对象个人状况几乎很少考虑,接受培训的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为凑人数勉强入班学习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培养对象与国家政策还存在着不配套。4)培训规模小,局限性较大:对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方式单一,在农村培训的对象主要是通过组织选送、集中培训,由于受规模、经费的影响,培训人数和人员都具局限性,培训目标掌握专业技术水平的深度不够,引导和带动作用不大,不利于专业农民培养和成长。5)培训资源不集中,结构不合理:由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还处于初级阶段,培训机构相对分散,各级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职责不够明确,各个部门举办各类农业相关培训较多,种类繁杂,缺乏系统性规划,培训内容出现重复、多头管理的现象,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效应难以显现。6)专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不完善:师的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会对学员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不少参与农民培训的教师不是本专业,自身专业技术也有待加强,而且未承担过面向农民的教学任务,在面向农民的培训中认知和教学方式上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影响了教学质量。

农业强国职业农民培养的先进机制

1.日本职业农民培训状况

日本的农业高中是以培养青年农民从事自营农业或农业关联产业为目的的职业高中。农业高中设置农业、畜产、园艺、养蚕、食品加工、农业机械等专业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学习考取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操作技师、园艺装饰、造园行业技师等职业资格曰农业继续教育由国家及各省市农业和民间进修培训机构组成,分为培养、研究、进修3种模式,招收高中毕业生、务农青年和农业骨干,此类培训重视学生实践,邀请农业经营成功人士担任教师,其教学内容大多与当地所需农业生产紧密相结合曰日本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由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农协和农业青年俱乐部所3种形式组成,对农民的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曰国内外研修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务农青年派到国内具有野指导农业士冶资格的先进农户或欧美等先进国家的农户、团体去学习,在实践中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2.法国职业农民培训状况

法国的大部分农民都是农场主,拥有较好的福利待遇,不仅有丰厚的收入还享有政府的劳动保险。法国的农民教育制度较为成熟,政府规定:凡18岁以上的农民,每人都必须参加农业知识培训渊课时需要达到1年冤。所以,法国每年约有80000农民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对18岁以下务农者要求更为严格,须先参加相关培训3个月,再到农场进行为期3年的实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者才可获得政府颁发的绿色教育证书。凭此证书能享有政府的低息、无息贷款,用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买地建房、购置机械等费用。法国的农民培训教育机构是一个完善的培养高、中、初3级农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承担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机构有: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成人培训中心、农业职业教育中心。其中农业成人培训中心主要是承担培训职业农民的工作曰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职业教育中心主要以招收刚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为主,此外还从事一些农民培训工作。培训形式也丰富多样,不仅有集中在校学习,也有付诸实践的农场实习。培训基本免费,培训经费一部分由政府承担,政府直接拨款资助各种农民培训机构或组织曰或者以征税形式作为教育培训经费。

3.美国职业农民培训状况

在美国大部分的农场主和农业劳动者都受过高等教育。美国的农业教育有140多年历史,从1862年著名的《莫雷尔法案》野增地学:冶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形成了完善的农业教育法规体系,保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美国的高中和高校都提供农业教育,其课程包括农业生产、补给、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林业以及相关服务。美国农业部研究教育和经济司是主管农业科研和教育的核心部门,全州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合作推广工作由农学:统管。各级政府颁布的法律不仅在法律上肯定了农业教育的作用,还特别在经济上给予农业教育以极大的支持。为实施地方农民教育,美国各州每年固定经费资助。

4.韩国职业农民培训状况

韩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过和中国极为相似的农业劳动力问题,农业野老龄化冶、野妇女化冶现象严重。韩国只有460万农村人口,但对农民教育培训相当重视,1949年的《教育法》就有农业教育的相关条款。1962年制定的《农村振兴法》是农民教育的重要法律之一,该法明确了农村指导事业和教育训练事业是农业振兴厅的职能。农业振兴厅的培训对象包括对从事农业的科技人员、公务员、教员、学生、农村领导者、农民、农村青少年和妇女等。还明确了可通过农业专业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巡回教育等各种形式的讲座培训对农民开展培训教育。此后,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要求根据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不同进行不同的农业教育。2000年开始执行的《农业、农村基本法》是韩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大法,里面也对农民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6]。针对有意从事经营农业的后继农业人和在农业发展中能够发挥中枢及先导作用的专业农业人,给予必要的支援曰针对女性农业人的培育,制定和施行了提高女性农业人地位和专门化程度所需的政策。韩国的农业教育网遍布全国,除政府和部分私立学校外农业教育培训大部分都是由农协举办。农协开展不同层次、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培训的突出特点就是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韩国政府充分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教育实习条件、教学设备、奖学金等经费,农民接受培训全部免费,所有费用都由政府补贴。

对中国培养专业农民的启示与借鉴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9

1、调研工作

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推广经验。本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于3、4、5月期间开展1次集中调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以及高中课改样本校。适时开展对课改教研工作的调研。本学期继续选择部分区县与市教研室联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活动。使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将于3月、4月进行两次调研活动,初中3月将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高中将于4月下旬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调研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全力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初中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小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协助本室与北辰区教研室共同指导普育小学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

2、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做好本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本着把培训工作融入教研工作中的思路将举办一些培训研讨会,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3、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经验推动高中模块开设工作

认真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的经验,结合本市高中学段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情况,重点解决教学评价和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举办一次小学“一节好课的标准”研究的讨论活动;举办一次初中课改课堂评价的研究活动;将于2012年5月下旬在区县举办一次高中课改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协助大港区搞好本学期4月份举办的“大港区小学六年课改总结活动”。本学期计划举办两场市级小学美术学科高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本学期计划举办一次市级小学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并做好推广工作。

4、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指导

学习研制美术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科德育。

5、研制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积极进行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修订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适时下发。

二、课改专题的研究工作

6、作好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两次全市课程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7、做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子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

8、作好区县小学、初中学科专题及综合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9、作好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阶段性总结工作和结题准备活动。

三、做好美术学科教研、服务、指导工作

11、继续学习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法规》,推进各区县的学习和贯彻。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学科日常教研工作。

13、认真研究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美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形成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校本教研模式。

四、做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与指导工作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坚持作好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开展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创新研究活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2012年4月编写完成高中美术教学案例集。

五、中小学双优课评比工作

认真作好中小学双优课的评比准备工作,作好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内容。

六、研信息化建设

14、加强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oa网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的作用。

初中美术教育培训篇10

关键词:师范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结构

师范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发展,是师范教育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为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重要的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课程结构模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本着以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有特长、受欢迎”的小学教师为目标,根据师范专业特点、学科特点、课时情况,以及教材提供给任课教师展示教学智慧提供的空间,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于美术学科的课程结构应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编排组合,科学地安排高中起点三年制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公共必修课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一个系统、严密、科学的组织,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了解学生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课程结构的安排应该从教育心理学、专业学科特点等角度考虑。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打好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通过对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对高中起点大学专科初等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结构做分析。

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高中起点初等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同美术学科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美术基础普遍比较差,学生也存在美术课程对于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师范教育的职业教育功能等方面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如果本着突出师范专业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地安排美术课程结构,学生就会在这一学习阶段受益匪浅。

首先,课程结构内容的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互协调,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无论何种教学内容,自始至终都贯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过程中,需要自觉养成美术观察习惯,即整体观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整体观非常重要,这种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能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能力的形成,对于满足学生美术课堂学习的需要及满足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的绘制、素描写生、中国画的学习、版画、手工制作等这些美术技能课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对于学生整体观的培养、造型能力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职业意识的尽早确立、完善学生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应具备的造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师范院校非美术专业的美术课时有限,不宜过多采取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在师范专业美术课程结构的前期阶段,如果过早进入很专业化的美术学习训练模式,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应该充分发挥简笔画、美术字、色彩知识、图案基础、板报绘制、教学挂图、手工制作等几种美术技法、实用技能方面的学习训练在本专业、本阶段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帮助师范专业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学会更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此方法作为一种理念,自觉养成良好的美术观察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师范学生了解简笔画、教学挂图、电脑课件、手工制作教具、板报这些具有描述知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形象直观、要素特征明显等特点的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以平面形的造型技能训练为主,对于增强师范专业学生学好美术学科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在下一步素描写生、中国画、版画(纸版画、实物版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如何解决造型艺术中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方面,如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平面与立体空间的关系表现等学习内容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相对会比较顺利。

这一阶段美术技能课的教学课程结构的科学安排,在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掌握观察与表现的基础造型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色彩艺术修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师范专业学生尽早明确,学好美术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用好用活课堂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合理安排美术课程结构。

人文性是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作为造型艺术的美术,早已成为社会思想传播的媒体和工具,甚至包括观念意识的形成和确立。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担当的使命。蔡元培先生对美育下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重要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对艺术美的感受和评析能力,是师范教育专业开设美术鉴赏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由于中外美术史论、美术鉴赏等课程大部分师范专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触得很少,因此在高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美术鉴赏课,一直被美术教师们认为是较难讲授的一门课程。我认为,美术课堂上的技能技法训练课同美术鉴赏课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课程结构安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途径。比如在素描写生课、色彩性能练习课期间穿插西方绘画名作鉴赏,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及重要绘画作品的概况;在装饰色彩画、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中国绘画名作鉴赏,提高学生对民族绘画的欣赏能力;在图案基础、手工制作课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实用美术的鉴赏知识,等等。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通过技法课的学习,在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线条、形状、结构、色彩、明暗、工具材料等美术基本要素技巧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外,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以课题方式,增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互动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学生积极进行课下思考、自学、拓展,有利于培养主动思考、勇于表述的学习精神及对于古今中外美术文化的思考认识能力,从强调学生被动接受间接经验的学习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学习。

师范教育专业美术鉴赏课的这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在培养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主动精神及艺术修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针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的学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胜任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优化美术课程结构。

国家的兴盛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教师,注重培养、发展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美术教育被公认为培养创造力的颇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美术教育在技巧训练和情操陶冶的教学背景下,任课教师应在注意引导师范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强调课内外实践方面做足文章。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的运用。学生通过美术课上技能技巧的学习训练,明确了技能是成就一切的工具,在具备基础造型能力的前提下,教师应本着基础知识和技能只有与小学教育教学密切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手段的教学宗旨,优化美术课程结构。如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应用的简笔画创编、创作及自由设色练习;在培养、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色彩艺术感知力、色彩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色彩艺术创意等方面有很大帮助的色彩教学中的发挥色彩性能练习活动;板报设计、制作的教学活动;在师范高年级阶段的手工制作课上,教师配合学生试讲、教法课的学习,指导学生创作手工教具的教学活动。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美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是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相信,敢于联想、善于表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未来教师,今后才能正确引导、启发儿童的创造性。

另外,学校可以广泛开展美术兴趣小组以补充课内美术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还会起到“小先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班级、年级其他同学学习美术、学好美术发挥着积极作用。美术评价也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定期举办学生美术作业、作品展,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保护学生的艺术个性,通过美术展览的艺术活动平台,对学生产生激励、鼓舞作用,进一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加强课程结构内容设置要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美术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更好地推进师范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建设,在加强学生美术综合学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师范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