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6:2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势,做好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布局,提升发展体系、行政管理机制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力,使各地区能运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更好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环境。

1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出:“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1]。”至此,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及文化发展体系,提升农村地区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及市场资源整合能力,为未来阶段农村发展创造更优质的环境及发展条件,成为新时代农村地区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发展需求角度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传统城乡融合发展结构,提高了农村地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网络构建的主导能力。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弥补早期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改革存在结构性缺失,解决使农村地区行政管理职权分化问题,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卫生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夯实基础。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单一在原有体系上进行改革优化,而是从发展结构上作出调整,将农村地区农户衣食住行与城镇地区进行对接,在不改变原有生产劳动方式及社会基础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升农户总体生活质量,强化农户生活幸福感及获得感,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环境经济及产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予以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两个方面,做好对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并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案,有助于深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

2.1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要求在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做好协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将多个行政村进行合并的基本模式。其中,各地区社区服务、管理调度及社会福利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制定福利补贴标准、规范社区服务体系及优化管理调度模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思考的问题。从经济结构上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使农村产业建设形成发展合力,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其社会福利标准、社区服务质量及管理调度执行性势必有所提升。但从实现环境的发展视角分析,部分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解决农村发展融合行政管理权限重叠的问题,加速农村发展环境现代化治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上限。但各地区乡村发展存在内部矛盾,仍然未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得以有效解决,内部矛盾的产生必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影响[2]。新型农村社区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单一,管理调度时效性不足等问题,仍然困扰了后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应在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本特征的同时,做好对各项建设发展、管理工作的优化,进一步建立长效化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时展接轨,并有效吸纳城乡融合发展经验,提升新时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水平。

2.2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人力资源配置及市场资源调度四个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机构与企业提供支持。但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分析,上行经济固然对农村建设创造便利条件,但政府机构及企业同样面临经济转型及市场产业升级的压力,如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划分,并在合理范围内为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考虑的问题。利益分配主要指农户之间居住资源及经济资源的分配。部分地区大刀阔斧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基于大拆大建进行农村改造。该方式的确加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但不利于对农户核心利益诉求的满足,容易促使农户与政府机构之间产生嫌隙,从而,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各个乡村产业优势及产业发展需求不尽相同,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以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居住条件等作为底层建筑。因此,有效发挥不同地区产业优势,强化产业集约化发展,对于缓解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调配矛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诸多便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产业化、中心化及统筹化三个方面。其中,不同建设特征也代表了不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模式。未来阶段,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要充分做好对不同发展模式下建设经验的积累,开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视角,为未来阶段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总体实效性提供有利保障[3]。

3.1产业化

产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产城联动为主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该模式利用对产业资源的聚集优化,优化本地区产业资源配置,降低传统模式对产业发展的限制,使各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一体化联动。通过对人口资源的社区化集中,提升农村地区对部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改变农村土地资源闲置及居住资源紧缺的问题。基于产城联动模式的构建,充分加速土地资源的流转,优化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生态,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则给予农户更多的居住选择权,帮助农村环境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单一土地资源结构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限度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需求,为后续阶段强化各地区产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中心化

中心化是指由乡镇企业与政府机构协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产业资源、服务资源及配套设施的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打造以农村地区中心发展为载体的舒适生活圈,围绕对优美环境、良好服务体系及多元市场生态的建立,实现对农村地区发展面貌的改善[4]。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中心化发展模式,实现将资源共享理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效运用。中心资源的共享可以更好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位一体发展,使政府资源、民间资本及商业资本等均可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民间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加入,将为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及改造生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需求与企业利益诉求充分契合。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3.3统筹化

统一协调、统筹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传统模式下农村行政管理,存在管理结构单一及管理覆盖范围不足问题,部分地区由于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缺乏合理性,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形成三不管地带,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改造因此受限。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管理,则将管理职权进行统一分配,提升各地区行政管理执行力,实现行政管理全面性覆盖,为农村地区市场发展统一规划、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及产业资源协同配置等奠定良好根基。因而,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效化视角来看,统筹化管理是基于大局观视角,为农村社区建设及环境发展改造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及生态治理等多方面提升,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农村地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对接。

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及科学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定程度改变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提升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突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势,强化对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优化,明确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定位,提升新型农村社区总体社会服务质量,有效为农户及企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以此,排除农户及企业的后顾之忧,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为后续阶段政府机构进一步从多个视角提供发展政策的支持创造条件。

4.1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

面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助于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农村发展资源的整合提供良好机遇。因此,各地区应围绕协同共助、合力助推的中心思想,优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基于充分发挥农村产业发展优势及助力产业融合,改变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结构,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能持续为优势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进一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另外,新型农村社区对于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不应采用一以贯之的发展改革理念,要在不影响当前产业独立发展的前提下,做好多方面产业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试点改革,适时做好对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基于产业发展中弹性化策略的运用,为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5]。从而,化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经济矛盾。

4.2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精准定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面向提升农户生活质量及为农户生产劳作创造便利条件两个方面做好行政管理规划,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内容制定科学方案。在此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摒弃传统行政管理及社区服务理念,面向农村发展的城镇化对接构建行政管理新体系,并根据各个行政村行政管理工作现状,统一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及内容,实现各个不同行政村之间行政管理工作的步调一致。避免在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及管理调度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差异化问题,使农户能真正意义上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受益者,降低外部因素干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的影响,促使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达到更高水平。

4.3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面向企业、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及农户等提供经济、人力资源及市场资源方面支持,降低新型农村社区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结构性阵痛问题,使企业、教育机构及农户等能尽快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排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存在阻碍。为此,政府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第一,政府机构应面向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等做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卫生发展、文化建设及环境治理等要求,做好与企业、医疗机构及教育机构的对接,缓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改革中存在压力。第二,政府机构应为农户及农村就业人员发放住房、失业及医疗等方面经济补贴,加速农户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政府兜底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6]。

4.4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功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传统农村发展结构,提升农村地区信息化及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更好提升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户生活品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注重对社会服务功能及行政服务功能的完善,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有效性,确保相关水、电建设及治安管理水平能达到较高标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铺垫。另外,丰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功能,不仅要面向外部发展做好合作,同时,也应针对内部经济发展循环及本地区农业资源开发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优势,从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提升农户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同感,使农户在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下能更好履行自身义务及社会责任,提高农户基础生活幸福感。

4.5强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与政府支持

政府做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可以更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降低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制约,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多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推进。对此,新型农村的社区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合理做好行政村管理融合的决策,最大限度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农户核心权益。在充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上限,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为未来农村发展转型做好充足准备。除此之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根据当前发展需求,持续做好合村并点工作的深化,既要发挥各个机构及各个部门社会服务功能,也要维持良好发展改革秩序,进而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视角下的良性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迈入时代新纪元。各地区应紧抓时代机遇,积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管理协调及发展优化,加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改革,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7):6.

[2]王生章,崔佳慧.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初探[J].行政科学论坛,2018(10):47-50.

[3]张艺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转型路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8.

[4]魏文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探究[J].南方农业,2021(17):3.

[5]王思瑶,马秀峰.新型职业农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应然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1(8):76-8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2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信阳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对策研究”(132400410809)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厉有国(1966-),男,河南罗山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末端节点”。对农民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场域,对农民身份的影响意义重大。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有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上,而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农民市民化转身的影响研究则不足。因此,了解和考察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居民身份转化的作用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我是谁”是一个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与角色的问题。农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人住在楼房或独栋别墅里,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与土地的联系,从事建筑、服务等非农工作,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支出构成也与城里人大致相同,其突出特点是正在“去农民式生活”,但其市民化转身仍然面临许多障碍。

1.习惯于农村生活方式。新型农村社区拥有全新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既与城市社区不同,与传统村庄社区也不可同日而语。确切地说,它具有城市特质――高楼大厦、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共设施。从公共服务设施等器物上看,如建设规模和社区公共设施的品种和质量而言,新型农村社区都不是传统村庄社区的翻版,也不是旧村庄社区的再造,这类社区的硬件设施可以和城市社区相媲美。但由于生活在这里的农民对成为城市市民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之习惯于自在自由的农村生活,这就使得散漫、规则意识缺失的农村生活习惯,在社区生活中随时表现出来,如占用公共绿地种植蔬菜、在公共场地乱堆乱放、在公共场所随意乱丢垃圾等等。这些不文明、不科学、不卫生的农村陈规陋习在新型农村社区随处可见,在管理缺失时表现得特别突出,这都是他们还没有适应新环境的表现。农村生活方式的惯性,是农民市民化转身的重要影响因素。

2.非农化就业转换艰难。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土地,从事建筑、制造、加工、服务、修理等非农工作或成为农业工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大多学历低、年龄大,转岗能力差,导致他们的就业领域十分有限,且大多是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种。新型农村社区的许多居民由于就业困难,不得不选择设点摆摊,从事一些回报少、技术含量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有的甚至不得不又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巨大的城乡差距,高昂的生活成本,艰辛的就业历程,冷却了农民的“市民热情”,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因此,很多人内心里并没有认同自己社会身份的转变。

3.市民身份认同比较模糊。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一般来说,从农民转变到市民是一个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过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同却并不一定如此。例如,他们对自己究竟是“市民”还是“农民”的看法就有疑问。尽管已经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镇化的最后一级的组成部分,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使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社会权利,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仍然游离于城市社会保障之外,与城市市民相比,他们的社会保障仍然是“低覆盖、低标准、低起点”。由于这种保障对于他们来说与农民并没有什么差异,因此,许多社区居民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种社会权利的“二元制”,在客观上强化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社会层面的失落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难以认同自己新的社会身份。

4.市民人格精神缺失。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模式改变了居民的聚居模式,集中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以往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人口、家族结构异质化,形成了“大杂聚,小聚居”新的人际关系,并为人们提供了城市化的公共服务,目的是以城市性取代乡土性、以现代性取代传统性,逐步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使其拥有“城市性”,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但是,村庄社区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不管是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都会对现今的社会关系产生约束”,[1]致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农民情结,突出表现就是一些人拒交物业管理费,对城市文明生活难以适应,缺乏独立性、自主性、责任性、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价值观和法治精神、自治精神。

二、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市民化的社区文化因素

文化具有“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缺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影响社区农民市民化转身的重要因素。

1.社区文化设施、组织和人才缺失,影响了农民对新生活的预期。基础设施是社区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没有这些硬件设施,社区文化就无从谈起。因为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在一定的载体下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由于政府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时标准低,准备不足,多将其定性为“安置社区”,没有将其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导致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公共财政经费支持,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齐全,很多新型农村社区缺少居民图书室、公共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没有电影院、KtV、娱乐场所等,更缺乏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人才,导致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农民在闲暇之时主要以看电视、、打麻将等方式消遣时间,或者做“宅男”“宅女”。这样的文化氛围、文化生活和休闲娱乐方式跟农村生活并无区别,社区的文化生活与城市文化生活的巨大差距,直接增加了农民心理层面的失落感,阻碍了社区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2.社区文化活动缺失,影响了社区凝聚力和农民归属感。公共文化活动,是人们增加彼此联系和了解,提高人们的公共精神和社区意识,培育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平台。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入住社区后,由于住房缺乏开放性,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而随意地相互串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断裂,以往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被解构。在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网络成员相互认识的可能降低,社会关系功能结构趋于开放、松散,其亲密程度大不如以前。同时,社区内的农民为维持生计,每天忙于奔波,缺乏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同时,人们也因为工作差异而缺少共处的时间和空间,人们交往频率变低,即使是前村后屯的邻里,也逐渐变得陌生,社区除了居住功能外,其情感、文化、精神的沟通功能都在弱化。但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的体育活动、棋艺活动、演唱活动、科技教育、节庆文化等公共文化活动供给严重不足,更缺乏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庙会等“节场”文化。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不足,弱化了其情感、文化、精神的沟通功能,在客观上导致邻里互动和群体意识缺失,导致社区居民社区认同感不强。

3.社区民主管理缺失,影响了农民市民身份的转换。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模式改变了居民的聚居模式,一般规模比较大,多者上万人,少者也几千人,异质化的社区人口和家族结构,导致了复杂的利益格局和多元的利益诉求,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并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新型农村社区或委托于物业管理,或是由传统农村社区管理者继续管理。前者,只是对物业管理负责,注重的是经济利益。后者,由于缺乏协商等现代社区治理思想和技能,在实践中仍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推进社区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措施和行为。如此以来,导致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方式陈旧混乱,造成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冲突时有发生,这种冲突在婚丧嫁娶、利益分割、人情往来、社区治理活动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些冲突造成社区居民心理上的不适,阻碍了他们市民人格的形成。

4.社区制度文化教育缺失,影响了农民市民化转身的进程。制度是文化的重要形态,表现为一系列影响人类行为的规则或规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而言,社区管理无疑被注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要求”,目的是再造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等,促使社区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民向市民转化。但目前制度文化建设也存在着缺失的问题,既没有把城市化的规则和制度纳入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对社区群众的消费观、时间观、娱乐观、价值观和信仰观等进行集中培训,也缺乏将遵章守纪等意识渗透到社区文化活动、学习活动之中,更缺乏处罚措施。一些新型农村社区虽然制定了新的规范,但往往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缺乏硬性规定和处罚措施。因为社区的人们大多是前村后屯的,因此,对于一些违反市民生活准则、文明规则等行为,也大多因为是熟人,不愿得罪人而熟视无睹,制度制定的初衷并不能够完整实现,结果导致社区内许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如乱牵乱拉、乱挖乱建等随处可见。制度文化教育不足,影响了农民市民化转身的进程。

5.公共文化服务缺失,影响了农民对新市民角色的认同。物化的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会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当他们共同趋向某一类文化实物、器用时,他们直接就被相同的习惯选择和文化认同所联系起来。新型农村社区一般规模较大,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购物等公共服务不足,特别是学校、医院较少,更缺乏酒吧、电影院、咖啡厅、KtV和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机构等具有城市生活标志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资源的短缺,就造成城市生活方式缺乏对农民的引领。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建设,制约了社区居民城市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的形成。据统计,有超过65%以上的受访居民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表示很不满意,认为他们是“二等”市民,没有享受到城市市民的待遇,这阻碍了他们对新市民身份的认同。

三、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助推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民的“新型社会空间”。[2]它的建设宗旨在于对接城市社区、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应当积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

1.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组织和人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首先,地方政府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规划管理,把居民图书室、公共活动室、活动场地、体育健身、托幼教育设施等基本设施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其二,各级政府要完善财政预算,安排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预算经费,社区文化管理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社区与企业的联合,争取企业支持。其三,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基于共同爱好和兴趣的社区文化团体,积极组织人员申请文化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带动的形式支持群众性的文化组织建设,培植业余文化队伍;采取多种途径培训文艺骨干,开发社区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提高社区文化人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储备文化力量。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农民构筑市民价值观。“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当下社区发展的目标主要在人,在于人精神层面的满意度、归属感、凝聚力。”[3]为此,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农民构筑市民价值观。首先,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各种体育比赛、棋艺比赛、演唱比赛等活动,引导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聚集起来,减少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的失落感,使他们在享受到文化活动乐趣的同时,也不断地积累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观念。其次,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交流学习活动。如社区科技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高)校(社)区联合等文化交流活动等,传播居民精神风貌和城市生活方式,彰显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营造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引导社区农民逐步构筑市民价值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思考

党的十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之一就是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其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规划先行,注重特色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核心是新型二字,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平改楼,小并大,而应是农村城市化理念,新村新貌新气象,在本土上实现公共服务覆盖农村,具备新功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的新家村,农民自主创业,就近择业,使农民不离乡土而过上城市化生活,建设农村成为自我发展充满新活力的新型农村社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是什么,到底建成什么样子,成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核心问题,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高低不等,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也不尽相同,另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也不同,那么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就必须因地制宜,先行规划,并注重体现其区域特色。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应把握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把农村纳入所在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二是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使农民可就近择业。三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社区发展、土地向规模经营发展、产业向园区发展。四是实现农村社区服务、居住、组织、经济等相融合。五是结合实际努力打造城中村改造、功能区整合、中心村融合等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具体到某个社区,则要结合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规划建设,传承农村文明,凸显田园风光,打造特色社区,不搞一刀切。

2、产业支撑,统筹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农民生产方式转变需同步,使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既可从事农业生产,也可进行第二三产业,就近就业。建设产业支撑的新型农村社区,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使农民实现就地居民化,农村实现农村城镇化。

3、改革攻坚,多元筹资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最为关键,钱从哪里来?除了开发带动、市场运作实现资金平衡外,对于资金缺口,应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等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筹集社区建设资金。二是政府统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重点支持传统农村社区建设。三是财政给予新型农村社区、特色产业园区专项资金补助。四是完善利益回报机制,进行区域整体开发,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五是整合部门资源,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六是通过改革,将农村各种资源尽可能资产化、资本化,把资源盘活用好。

4、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居民需求、促进居民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社区文化、加强社区管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居民幸福感、符合居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便利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使之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产有序、生活便捷,生态良好的“宜居、宜业、有保障”的新型农村社区,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通过建设“八有”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水、电、路、气、暖、排污、通讯等设施,引导政府公共服务下沉,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使农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优美的环境、适宜的居所、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及来自于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政府和社区集体的各项福利逐步完善到位,必将大大提升住进新社区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总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总体上要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先易后难、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在有条件的社区先行一步,做出样板。要将新型农村住房和特色经济园区一起规划、一起建设,统筹解决好建设资金和建设用地等问题,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4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培训班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本期培训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部署周密,达到了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明确方向、增强信心的预期目的。

今天的会议,主要就是对这次培训学习进行总结,对如何做好下步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一会儿,市委书记张笑东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五个方面问题,就是通过学习培训,要达到五个目的:理解要深刻、认识要提高、任务要明确、措施要到位、能力要提升。

一、理解要深刻,就是通过学习培训,充分理解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和特点

具体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一)要充分理解新型农村社区究竟“新”在哪里。一是新在它的标准上,它是用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的农村社区,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二是新在它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而是城市生活的“简易读本”,具备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社区服务等城市基本功能。三是新在它让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过上城镇生活,共享现代文明。一句话,城市社区有什么,新型农村社区也应该有什么。

(二)要充分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何区别。新农村只能带来居住条件的改善,只能“造新房”;而新型农村社区,造就的是“新生活”,带来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用卢展工书记的话讲,新型农村社区“房子按照城市标准建起来了,服务体系也很健全,最关键的是农民的房由无产权变成了有产权,老百姓有了真正的恒产”,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区别。

(三)要充分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好处是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居住条件城市化。就是社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农村“脏、乱、差、陋”的面貌,基本达到了城市社区的标准。二是公共服务城市化。就是社区的各项公共服务实现全面覆盖,很多在城市才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群众在社区内也可以享受。三是就业收入市民化。就是绝大多数农民可以到农民创业园、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基地打工赚钱,实现就地就业、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舞钢市有个社区远离城市、远离县城,但房子是别墅,江南水乡特色,1—2公里之内就是产业集聚区,下班的时候电动摩托蜂拥而至,不拥堵交通,低碳环保,居住在比城市好的房子,就业在家门口,何乐而不为?四是生活方式市民化。就是彻底改变农民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社区内充分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带来的美好新生活。

二、认识要提高,就是通过学习培训,充分认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要从“六个有利于”来认识。一是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城市组织管理模式向农村拓展,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村。二是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布局,改变农村建房点多、面广和占地规模较大的状况,实现节约集约用地,解决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三是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四是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有利于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建房消费,引导社区群众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每增加1个社区居民,可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六是有利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培养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从“四个就地”来认识。一是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新型农村社区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可以增加人均耕地,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农民改社区居民、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村级集体经济改股份合作制经济,也实现了农民身份的就地转换。如平顶山的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很多农民房子都变成了宾馆、农家乐,带动了旅游,带动了收入,带动了三产,带动了人气。三是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可以就近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通过产业的有效集中布局,可以充分带动二、三产业发展;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招引高科技农业项目提供用地保障,进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前提。四是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任务要明确,就是通过学习培训,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明确工作的任务和重点

(一)要明确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即“四个率先”、“两个鼓励”、“十个提升”。一是“四个率先”。就是城市近郊、县城近郊、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内所有村庄率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9大产业集聚区3年内要全部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城中村”要全部改造。二是“两个鼓励”。就是鼓励具备条件的乡镇整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鼓励平原农区、偏远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十个提升”。就是要在水、电、路、气、垃圾处理、文、教、体、卫、商十个方面有大的提升。

(二)要明确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一是远期目标。大力实施“52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到2015年,率先将具备条件的500多个村庄整合为200多个新型农村社区,腾出和节约10万亩土地。到2020年,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二是近期目标。今年年底前,__新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内所有村庄、城郊村必须全部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各乡(镇)政府所在地至少启动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安东新城、安汤新城至少启动建设1个3—5万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各县(市、区)至少启动1个1万人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通过锦和新城一定要认识到什么是整合,什么是大型新型现代化社区。坚决摒弃拆旧村建新村的理念,集约节约土地。

(三)要明确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具体要坚持做到以下8方面:

第一,政策是“指挥棒”,要坚持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解决民愿怎么引的问题。人叫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补充意见》,确定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奖惩措施、任务指标等。各县(市、区)也要尽快出台破解土地、资金、就业等各类瓶颈的政策,出台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实惠、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让农民有恒产、有恒业、更有恒心,真正实现“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第二,规划是“生命线”,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规划是思路,是蓝图。坚决做到“两不原则”: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一要摸清家底。就是摸清规划区内人口、住房、用地、产业等基本情况,了解产业和劳动力分布情况,掌握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情况。二要“四规合一”。切实做到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四规合一”。三要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在建筑设计上要体现当地自然和人文特点,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特色凸显的建筑风貌。

第三,保障是“稳定器”,要坚持土地经营政策不变,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解决权益如何保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我们可以借鉴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留地安置”、“土地入股”、“土地分红”、“土地年租”、“土地债券”等模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专户,专项用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真正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广大农民,让农村社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产业是“发动机”,要坚持产业支撑,就业为本,解决收入怎么增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是基础。要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培育特色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结合起来,原则上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都要依托一个产业集聚区,或在周边培植一个专业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同时,在每个社区,要培育一个主导产业或高效农业园区,至少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一区一业”的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第五,土地是“牛鼻子”,要坚持集约利用、节约土地,解决耕地不减少的问题。“两不三新”中,“两不”就是不牺牲粮食和农业,不牺牲生态和环境,粮食安全必须保障。在当前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环境下,土地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要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建设用地有效利用和配置机制。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出来的土地要及时复垦,确保耕地不减少;一部分可以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和其他集体经济,一部分可以把用地指标异地调整利用,支持城镇建设。

第六,资金是“加速器”,要坚持整合项目,多方融资,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靠财政。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打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市里已经出台政策,省、市要拿钱,县、乡也要拿钱。二靠经营。创新经营理念,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收益,促使土地溢价升值。三靠融资。着力打造有效的融资平台,把资源、资产、资本市场化,从银行和市场中找钱。四靠民间。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五靠市场。采取bt、bot等有效融资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第七,试点是“金钥匙”,要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解决如何建的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根本出路在于大胆探索和总结。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建成一个、展示一个”的思路,以点带面。以区位条件好、群众基础好、起步比较早的重点社区为突破口,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使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

第八,管理是“桥头堡”,要坚持创新机制,完善服务,解决如何管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管理服务要及时跟上,将政府公共职能逐步向农村延伸,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改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建设,统筹推进农民安全饮水、农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管理不能让农民掏钱,用土地增值部分解决公共服务问题。

四、措施要到位,就是通过学习培训,找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迅速抓出成效

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提升标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四个标准:

一是设计标准。高标准规划建设,是最大的节约;低标准规划建设,是最大的浪费。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一定要超前谋划、合理布局、高标要求、一步到位,要充分考虑这里的学校能容纳多少人、有没有卫生和娱乐场所、有没有超市等问题。舞钢新型农村社区在前期都是花重金聘请国内著名的规划设计院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建成后的社区精致美观、品位很高,甚至比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还要好。所以说,要根据自然文化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惯等不同情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点建设,确保规划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后悔。

二是配套标准。要达到“四配套”标准。即: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就业项目配套,让社区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服务。

三是产业标准。要合理确定社区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确保入住社区的每户居民至少有1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开展进城、进厂、进店、进棚、进园“五进”活动,确保不少于30%的社区居民有自己的创业项目,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总劳动力人数的80%以上,提高群众收入。

四是管理标准。要做到“四同步”:一是同步进行村级组织向社区服务组织模式的转换。二是同步完成社区群众由村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三是同步建立健全社区社团、协会等群众组织。四是同步开展社区群众综合素质培训。

(二)讲究方法。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规律,重点推进、分类实施。

一要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时序。对基础条件较好的,必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继续完善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具备异地共建条件的社区,必须参照城市社区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重点推进;对暂时不具备大规模建设农民住宅的,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对规划的一般村,严格控制宅基地审批,不允许村庄外延式扩张,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异地并村建设新房。

二要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坚持“转、并、改、迁”的原则,认真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转”是将城中村、产业集聚区中的居民直接转成城市居民;“并”是在城市新区中,合理规划都市村庄;“改”是指对不具备迁村条件的要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迁”是设法将生活在偏远山区、深山老林的散户迁出。

(三)细化措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但一切都是暂时的,大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只要理清思路,考虑得全面,方案制定得周密,就能够赢得大多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一要落实“四项权利”。即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过程,无论大事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都要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的要求进行决策,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拥护,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要实行“四个不准”。第一,不准强迫命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搞强迫命令,靠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群众,调动群众建设社区的积极性。第二,不准平调资产。要坚持“三不平”、“三不变”的原则,做好合村并区中集体资产的管理、监督和保护。“三不平”,即资产不平调、资产不平分、债务不平摊;“三不变”,即资产所有权不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根据合并前各村集体资产的实际状况,在尊重民意、积极协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妥善予以调整和处置,坚决防止变卖、私分或转移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第三,不准呼隆刮风。必须克服浮躁心态、急躁情绪和应付思想,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第四,不准强制拆迁。坚决做到“依法、阳光、和谐”拆迁和“零违规、零强拆、零事故”,绝不允许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影响恶劣的案件和。

三要算好“五笔细账”。一是投入账。就是算清楚从哪些渠道筹集资金,怎么实现农民少投入住新房。二是土地账。就是算清楚节约多少建设用地、流转多少耕地,这些土地的用途是什么。三是产业账。就是算清楚发展什么产业最合算、靠什么产业支撑最有效。四是就业账。就是要算清楚安排多少农民就业、怎么安排农民就业。五是收入账。就是算清楚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从哪里来。

五、能力要提升,就是通过这期培训,切实提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能力和水平

要着力提升四种能力:

(一)着力提升理解、掌握、运用政策的能力。卢展工书记指出,做任何事情,都要“学明白,想明白,讲明白,做明白”。学什么?就要学习理论、掌握政策、提高能力,积极想办法、出点子、找路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这次培训班上,虽然大家学到了不少知识,但还远远不够,回去以后还要认真学,并且要带领班子成员学、带领党员干部学、带领广大群众学。只有学明白了、想明白了,才能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把事情办好。

(二)着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研究,细致分析,吃透情况,逐一破解,扎实推进。一要破解好用地紧张的难题。国土部门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结合起来,争取更多的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省里要给予每个试点市一定补助。这是一个大好机遇,务必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趁势而上,争取上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支持。二要破解好产权不明晰的难题。对符合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村社区内的住房,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土地性质,依法核发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进行权属确认,允许以转让、抵押、出租、互换等多种形式流转。鼓励将新型农村社区集体建设用地转换为国有建设用地,并经过征收、出让等用地程序,依法为居民办理国有建设用地房产证。三要破解好建新拆旧的难题。拆除旧宅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制定了合理的拆旧补偿标准,才能调动农民主动拆除旧村旧宅的积极性。财政、国土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拆除旧村旧宅补偿的办法。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旧村旧宅拆迁补偿标准,避免出现村庄增加、土地浪费的现象。

(三)着力提升综合管理的能力。如何把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好、使用好,是摆在我们各级干部面前最紧迫的事情。一方面,要健全各项制度。城市社区管理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要建立各种相关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管理。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每个村庄的风俗习惯、经济发展、自然条件、所处位置等各不相同,管理方法也应有所差别。要因地制宜摸索出适合自己社区的管理形式、管理办法,真正使社区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四)着力提升组织领导和狠抓落实的能力。这项工作能不能完成,关键是看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关键看能不能明确责任,真抓实干。要突出“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主动担负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保障机制。在领导机制上要突出一个“强”字。各级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必须亲自指挥。在协调机制上要突出一个“快”字。建立高效、快捷的协调工作机制。制定方案要快,组织力量要快,沟通协调要快,解决问题要快,完成任务要快。在投入机制上要突出一个“硬”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硬性任务,要确保投入到位。财政部门要将每县(市)从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中拿出1500万元,纳入市财政专户,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国土部门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部纳入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规划部门要帮助社区搞好规划,绝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能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金融部门要制定信贷扶持优惠政策,对参与农村住房建设、资信优良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优先提供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自建房农户提供小额贷款,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其他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将所涉及到的项目、资金等资源统筹安排,捆绑使用,优先投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是强化宣传声势。宣传开路很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日星期四

调查地点:虞城县乔集乡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和高中的文化程度

调查方式:是以走访的形式调查的

调查的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本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被我们县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上,也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社区,又在农村,如果简单一点儿,可以理解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在农村建的社区,但它又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加上新型两个字,其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新型是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的一个提高,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指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是较低层次的农村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通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就商丘而言,近年来,市区和各县(市、区)城区变化很大,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虽有改善但变化不大,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相同步。就是说,广大农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年,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但这些都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于改善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城市,这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现状有关。政府财政有限,如果投向农村,点多面广、居住分散、蜻蜓点水,根本不解决问题,所以集中用于城市发展。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这就造成了政府对农村的历史欠账太多。比如,政府投资修建城市道路很正常,不可能让居民垫资,但在农村就不一样了,要群众集资一部分,还要争取列入省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那就更难了,专家曾经测算过,市区居民所占有的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在6万元以上,而在农村不到1万元。这就造成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生活质量差,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三农问题的突出。基础设施落后还带来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农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滞后,农民就业难、收入增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中国占大多数的农村和农民就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政府财力的增强,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迫在眉睫,而且也到了能够逐步解决这一难题的程度。所以说,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推动城镇化,否则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我们商丘市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也作了调整,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个层面,明确要求要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改革。过去的城镇化是单纯的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被城镇化路子,现在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农民自主进城的新机制。目前,四个层面的新型城镇化在全国逐步达成共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逐步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现代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我们商丘市已经实现了八连增。在目前的基础上,要使农业粮食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实现继续增收、继续增效,专家论证,实践也证明了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要构筑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实现土地流转,把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支撑二、三产业发展。通过农业公司、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利用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使他们从生活理念上脱离传统的农村、农业观念,便于土地流转。我省农村土地利用呈现一高一低的态势,耕地利用率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小,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商丘市更是如此。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可以集中集约利用原村庄占地,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重新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从而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根据初步测算,如果全市全部建设成新型农村社区,可节约土地70万亩左右。这些土地其建设用地指标可以飘移到城区或工业集聚区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复耕留下的土地,可用于粮食高产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三化协调发展上走在全省前面。如何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对商丘来讲,就是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两者也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新型工业化发展到今天,面临两个方面的瓶颈制约,一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二是劳动力的缺乏。目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两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可供工业发展用地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出现了用工荒、用工难问题。我们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问题带来的,像原来在深圳办厂的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发展,就要求在一年时间内提供10万个劳动力。而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撤村并点,可以腾出大量的原村庄占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把建设用地指标飘移到工业集聚区,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另外,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制定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目前,我省的城镇化率才刚过40%,如果按2个点的较高增长速度,到2020年还达不到60%。也就是说,我省还有40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谋生,这不能叫全面实现小康。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农民就地城镇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使生活质量、生活理念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小康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同样迫切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全面提高广大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得问题,可是这些配套设施谁来完善。

投资商只是为了赚钱,建起了一排排的楼房。等待着农民购买和入住,可是新型社区内没有建设医院和学校以及公共娱乐场所。农民们看病和上学和生活环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致使农民的购房思想意识不高。

我认为在建房的同时,应该把医院、学校以及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同时建设。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提高农民的购房意识。

(二)加大依法治理双违建设

目前,我县虽然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虽有明显的成效,但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综合整治工作的力度,要全面开展违法违规建设的综合整治力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目前的宣传,仅限于宣传车和过街条幅以及宣传标语进行宣传。我认为这些宣传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能否通过电视台,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宣传。通过学习和培训,首先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群众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转变。

(四)群众购房能力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在各乡镇都已不成程度的有所规模,但群众的购买能力已经成了严重的问题。目前,并不是每一户农民都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楼。针对这些农户,政府能不能制定优惠政策。我们公务员,教师等工人阶层可以用公积金实施贷款按揭购房。我们农民群众是否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政府制定出方针政策让群众也能按揭购房。同时开发商的利益应该最小化、政府的政策合理化、群众得利益最大化。这样既解决了群众购不起房的问题,也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

(五)村庄合并,补偿资金哪里来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将面对着一场村庄合并和拆迁的攻坚战。有的群众认为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地方不愿意搬迁,这就面对着一场新的思想革命。村庄合并,对于农户的一些房屋是不要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能否整合资金,对于村庄合并的拆迁户给于一定的补偿和鼓励。

(六)安置自建问题

面对一层层的别墅和洋楼,不少群众发了愁。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岁数大了上楼不方便怎么办?像这样的大龄弱势群体,住在楼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我认为,各个社区在建设的同时。应该规划出一定的自建区域,让群众按照规划自己去建。这样既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拆迁难的问题。

(七)安置就业问题

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农民工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村庄的合并,民对着社区人口增多。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但一部分农闲时候的群众怎么就业。这就要求我们政府加强组织和招商引资力度,在社区周围和附近招商办厂。组织群众多学栽培技术和手工业技术,种植果业的同时发展蔬菜种植和手工业作坊。这样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学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心得体会

10月30日随我县县委党校的领导和学员到城郊乡、王集乡、利民镇考察学习,他们在项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气魄和成果,令人震撼,很受鼓舞。特别是听了各乡镇领导的点评,对他们的基本做法、主要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重新认识。

现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这两项工作,汇报这次考察学习的几点感受。

1、主要感受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些经验大家都知道,但他们能联系本地实际,通过具体的途径解决难题,推进工作顺利开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点高。新型农村社区要实行城市管理模式,这就要求设计标准高、建设起点高。城郊乡的和谐,北大花园社区三十几栋楼同时开工,王集乡、利民镇的社区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社区规模大,设施档次高,施工要求严,质量标准高,很受鼓舞。

三个人体会

这次考察学习,让我受益非浅。不仅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认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群众有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切实体会到党的优惠政策和惠农政策。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深感解放思想对社区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思想解放应成为工作创新的永恒动力,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思想解放永不停滞。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概念,做到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但最根本的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新则思路广,思路广则发展快,必须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社区工作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提高为居民服务的形式与质量。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6

随着国家形势的快速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被称为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管理、城市化服务、城市化保障的城镇化。目前我县拥有商业、住宅、生活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正在按规划建设,如此高度密集的用电负荷,将促使农村电网供电格局发生较大改变,确保大负荷优质供电,给我们供电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根据宜阳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拟将全县所有行政村,按近、中、远三个时期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90个,涉及353个行政村73000户人家,总人数高达30余万。根据《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宜阳县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均为超过6000人以上居住的特大型社区,其配套设施齐全。因此农村供用电结构将发生大的改变。

1、新型农村社区供电存在问题

1.1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电气化步伐加快,居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需按照城市配网规划进行设计,新型社区用电负荷高度集中,加之负荷峰谷波动较大,对现有供电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设备选型不先进,容量小。过去农村台区设备都是针对农村负荷分布布点新建,变压器容量决大多数都在30~80KVa,大容量变压器很少,这种小容量、密布点的配电格局与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大负荷用电显然不相匹配。新型社区需考虑按照“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的规划理念实施科学建设。

2、解决新型农村社区供电办法

2.1加快变电站建设。目前,宜阳农村地区基本以35KV变电站为主网架辐射供电,布点少且供电能力有限,其中大部分变电站10KV出线已没有备用间隔。随着以新型农村社区闲散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以社区为辐射中心的新增负荷将增长较快,现有10KV网络已不能满足用电发展需求。如:宜阳灵山新型社区附近新建灵山风景区和莲花公司,集旅游、商业、娱乐为一体;牌瑶新型社区附近新建牌瑶产业园,一、二期工程落户企业近二十家,这些项目均对现有供电网络提出更高要求。

2.2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改善,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需积极构建电网与用电客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的新型供用电关系,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用户信息,促进供电结构优化,保障可靠供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7

[关键词]统筹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01-02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强调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1]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就需要努力探求一个有效的契合点,而新型农村社区正可以担负此重任。

一、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契合点

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方法是统筹兼顾”[2],而统筹城乡发展则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能否做到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还很突出,城乡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任务还很艰巨。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客观上需要一个在农村能够与城镇相沟通的有效契合点,来承载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而新型农村社区正好可以担负此重任。

那么,为什么新型农村社区能承担如此重任呢?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自身所具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这一功效。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旧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它突破原来的依靠传统维系的社会共同体的界限,经过统一规划和要求,形成了具有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的现代化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本身就属于城镇的范畴,同时又把更多的居民聚居在一起,所以它就易于同城镇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总量相对较少,分布密度也相对较小,所以它就可以为城市各种资源要素向农村的流动提供可能。全国大约有68万个大大小小的行政村,要把相对集中的城市资源要素覆盖到这些村落,投入是十分庞大的,且效率也会十分低下,而新型农村社区的总量就相对较少,且分布密度小,所以就有利于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的覆盖,投入也会较小,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新型农村社区所具有的承载功能决定了其具有这一功效。新型农村社区是基于城镇化的理念所建设起来的,所以它区别于传统的行政村、自然村,具有很强的承载功能。它不仅聚集了更多的居民,而且也使他们拥有了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它能很好地推动社区与城镇在人口、资源、生产要素等方面进行合理流动,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一次深刻变革

我国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也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期。随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内在地要求我们要突破生产力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伴随着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大批农民转变了传统的单纯务农的观念,在坚持家庭承包土地的前提下,向合作组织进行转型,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农业从传统的粗放经营的小农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转型。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三农”工作的落实力度,但要把这些政策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基层,让农民真正受益,必须依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力配合,使政府和社会通过把服务送给农民,从而把建设的主动权交予农民,使社会各种资源不断流向农村,进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有很大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在区域间、城乡间的流动性增强,劳动力也在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民主法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如何解决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落后与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今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通过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农村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倡导社会互帮互助,推动农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帮”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三、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刻反映了我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努力满足群众的利益要求,将工作重心放在社区规划、建设模式、资金保障等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可以真正得到实惠。

(二)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做好整合资源的系统工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各地农村经济政治发展又不平衡,必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方针,把政府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力量的投入等有效资源加以科学整合,有序规划,形成一股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农村社区的有效建设。

(三)鼓励机制创新,加快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健全的城乡一体化机制,要健全并完善这个机制,一方面要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和保障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等体制与政策的协调发展,来维护社会公平;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城市对农村社区的带动作用和新型农村社区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促使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人口、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的有效流动,使二者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彼此的融合。

三、结语

总之,要通过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构建机制,为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开辟渠道,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局面,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努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2010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主要载体,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要目标,以加强和改进新型农村社区金融服务为手段,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农户建房信贷需求,积极创造贷款条件,筛选优质农户,创新贷款投放模式,真正解决农户建房时贷款难的问题。

(二)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粮食生产、高效农业、畜禽养殖、运输加工等行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出发,积极提供各类贷款支持,帮助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

(三)围绕新型社区水、电、路、气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设的速度和城市化水平的具体要求,予以择优支持,进一步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社区承载功能。

(四)围绕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积极投放流动资金贷款,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加就业机会,逐步实现社区就业结构的城市化。

(五)充分利用农行的产品和服务优势,积极向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提供各类综合产品,让广大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种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

(六)与农行联手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对其中的讲诚信的优秀代表给予奖励。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新乡市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王晓然副市长任组长、贾祥聚副秘书长、蔡丽行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行,具体负责农行信贷资金投放方向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确保资金收回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研究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创造条件,迅速行动

农业银行要加大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力度,强化考核,实行有针对性的奖罚机制,确保有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贷款的迅速推进。同时,各县(市)、区要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银行加快贷款投放,要按照农业银行的贷款基本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筹措资金,尽快设立农户建房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的比例不低于申请贷款总额的2%,用于贷款出现风险时代偿债权。风险补偿基金主要从市、县当年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预算资金中筹措,原则上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市级财政出资30%,县(市)、区财政出资70%;对于风险补偿基金的管理,由市财政局、市农办、市政府法制办、市人民银行等部门会商拿出具体的实施细则。资金到位后,要分头与地方农业银行签订协议,明确基金的缴存、补充、账户监管、扣划等规则。

(三)强化宣传,营造环境

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政策措施,使广大农户和企业充分了解农行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具体政策、有关信贷方面的具体优惠措施,积极宣传和推荐农行相关信贷产品。要在全市积极筛选信誉程度好、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企业和农户,作为择优发放贷款的对象,通过层层推荐把关,力求做到“成熟一批、发放一批”。同时,要加强对广大农户、企业法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诚信宣传,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公众信用意识,净化信用环境,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对信用较差的农户、企业或单位,特别是逃废债行为,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实行联合制裁,形成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被动”的失信联防机制。

(四)择优扶强,培育特色

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壮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认真筛选、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产业聚集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聚集,大力培育专业社区、专业户和优势产业群。要根据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对贷款对象把关后,积极推荐给农业银行,农业银行要认真调查和审核,快速投放。

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切实为农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建立健全贷款对象的服务保障体系,成立各类贷款对象跟踪服务组织,在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多方面搞好服务,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农业银行贷款资金发挥效益并如期归还。

(五)创新形式,畅通渠道

要建立健全以政府、农行、担保公司和客户四位一体的融资服务体系,解决我市贷款担保瓶颈,切实改善融资环境。积极推进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政府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组建政策性、商业性和互等多元化的贷款担保机构,缓解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一是各县(市)、区政府要尽可能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出资组建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的专业信用担保公司,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农行、担保公司、农户和企业沟通与交流,切实解决农户及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二是引导保险公司创新开发新产品,把养殖和种养大户和有资质的农业生产企业引入保险覆盖范围。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种养大户和有资质的农业生产企业通过投资“信贷+保险”和信托理财产品,有效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

(六)部门联动,全力推进

做好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司法机关、中介机构、银行、企业、农户等多个主体的一项系统工程,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推动农行开展中小企业财务辅导工作,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削减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为中小企业取得农行贷款支持做好服务。农行办理贷款业务要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农行要建立快速通道或提供上门服务,尽最大努力方便客户;要认真做好农户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和监管,防范贷款风险。土地、房产、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办理贷款担保发放、管理、收回过程中的相关事项时,要尽可能地简化办事程序,降低收费标准。司法机关要对恶意逃废债的贷款户强化依法执行力度,快受理、快审结、快执行,维护好国家资金安全。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部门要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对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银行的“黑名单”,对逃废债企业和个人实行定期通报和公开曝光制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对逃废债企业实行联合制裁。

(七)强化督导,严格考核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加大督查力度,深入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督导工作进度,了解工作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明显成效。

要建立健全信贷资金投放收回考核机制,把服务质量、信贷资金投放、到期收回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贡献情况等,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体系。对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要给予一定荣誉和物质奖励;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业绩不佳,损害我市信用形象的,要给予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要严肃处理,确保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以上意见,望遵照执行。附件:新乡市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

小组成员名单

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

新乡市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王晓然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贾祥聚市政府副秘书长

蔡丽中国农业银行新乡市分行行长

成员:刘思江市农办主任

赵秀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王雁伦市发改委副主任

熊西庆市财政局局长

聂聚市农业局局长

李志铭市水利局局长

闫玉福市林业局局长

郭其祯市畜牧局局长

王炎明市统计局局长

朱云卿市粮食局局长

张忠臣市农科院院长

刘贵珍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分行行长

高海军中国农业银行新乡市分行副行长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9

目前,桐柏县已启动建设24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7个被列入南阳市试点。他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清思路,科学谋划

2011年以来,桐柏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来抓。在建设思路上,打破原有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平房向楼房转变、由村庄向社区转变),实施“三个加强”(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主导产业培育),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目标上,把215个行政村3251个自然村规划整合为8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两个整体推进乡镇,计划利用5~10年或更长的时间,使全县农村全部实现社区化。在工作部署上,按照“政府引导、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多元投入,典型引路,积极稳妥推进。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坚持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以科学规划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一)坚持突出特色

桐柏县先后聘请多家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在具体规划上,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因势而建;建设规模、建筑风格灵活多样,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各具特色。如月河镇西湾社区,依山势建特色民居,同时为适应旅游度假、农家乐产业发展,建有以商住楼为主的“风味小吃一条街”。在建筑风格上,着眼于长远发展,体现高标准、先进性、有特色、有品位。如依托桐柏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金果园社区,依托毛集镇“百年莲花堰”自然人文景观建设的南湖社区,临近淮河之滨而建的城郊临淮社区等,既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建筑风格。

(二)坚持节约土地

桐柏县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五规合一”,使各种规划相互衔接。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必须少于原有居住用地,农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等统筹规划,同步建设,科学合理用地。预计全县各类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5.6万亩。

(三)坚持生态宜居

在社区功能区划分上,除完善各种常规功能区以外,要有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适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社区选址上,临近主要道路选址,方便出行,适应农民耕作习惯,保持耕作半径在2公里左右;在居住环境上,充分结合山区、丘陵、平原的特点,建设生态型社区。如程湾乡依托石步河水库风景区,规划建设山区生态旅游型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迁移居住吸引力很大。在社区户型设计上,高、中、低档均有,偏重中、低档房建设,以适应农民消费需求水平。如月河镇西湾社区的居民,每座两层小楼仅需10万元左右就可以入住,农民称赞社区房屋“好而不贵”。

三、完善机制,形成合力

(一)建立宣传发动机制

他们在县电视台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宣传报道专栏,开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访谈”节目,由各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和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等,逐人录制访谈节目,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规划设想、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桐柏县营造出浓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他们还在桐柏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今日桐柏》上,开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解读专栏,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政策进行详细解答。

(二)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桐柏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激励扶持办法(暂行)》《关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利用暂行办法》《关于整合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对各类社区设定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相应的奖补标准,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推行政策性项目资金备案制度,将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项目资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接,集中项目资金投入社区建设。2011年以来,桐柏县共争取投放到社区建设上的项目60多个,共计2亿元。

(三)启动市场化运作机制

桐柏县坚持多元化投入,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共吸引各类投资商投资6.3亿元,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的70%,社会力量投资逐步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做强产业,激活动力

桐柏县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和各个社区的区位优势,坚持集约经营、集聚发展、产业融合、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建立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创新组织形式,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提升促进社区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截至目前,桐柏县启动的24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中已确定茶叶、中药材、特种养殖、旅游服务、编织加工、名贵花木、碱硝产品营销七类支柱产业,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如月河镇西湾社区的生态旅游产业,程湾乡邓河社区的茶叶、中药材产业,安棚镇利民社区的编织加工业等。全县24个试点社区从事支柱产业的劳动力2万余人,年创产值逾4000万元,已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收入80%以上来自支柱产业。

五、示范带动,加速推进

桐柏县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分批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启动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2011年以来,把安棚镇的利民社区、城郊乡的临淮社区、月河镇的西湾社区等7个社区作为桐柏县重点试点社区,予以重点扶持,倾力打造。

为加快试点社区建设,县财政投入启动资金1500多万元,支持重点试点社区先期开工建设。同时整合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集中捆绑到重点社区。目前,7个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各类投资1.5亿元,建成新型住宅1100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篇10

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

             黄岛区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黄岛区274.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8个城市社区、176个农村社区,常住人口31.7万,农村户籍人口15万,具有明显的城郊地域特色。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规律,躬身实践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活动,着眼于“一体化”发展,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位,努力争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区,推进了城乡社区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社区差距,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2006年首创《和谐社区标准》,城郊特色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被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荣获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中央新闻联播连续3期进行了宣传报道;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2008年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在全国会议交流;2009年被评为七个“全国农村社区实验全覆盖示范区”之一;2010年被评为全省居务公开示范区越。

一、着眼城乡一体,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一)建立与“一体化”相适应的领导机制

从2005年起,我区就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区、街、居三级社区建设领导机制。一是联动机制。成立了区委书记为主任,五大班子领导为副主任的社区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社区党建、文化、自治、财政等10个社区建设专业指导小组;街道成立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建设指导小组;社区成立了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小组。二是考核机制。以“六型社区”(管理型、自治型、服务型、物化型、平安型、文明型)和“八个民心工程”(民治工程、民强工程、民基工程、民健工程、民聚工程、民安工程、民乐工程、民舒工程)为重点,对41个部门、单位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设置党组织建设、自治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规划建设、环境建设、卫生计生建设、财政保障、综合治理、经济体制改革等14项内容79条指标,季度督查,年终考核。三是奖励机制。区财政投资10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激励农村社区建设,对达到和谐社区初、中、高三级标准的社区,分别给予5万、10万、20万元的奖励,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互动自觉、联动有力的社区建设新格局。目前,全区有126个达到了初级和谐社区标准,40个达到中级标准,3个达到高级标准,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80%。

(二)建立村居合一的发展体制

在深入调研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法将176个村委会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村居体制合一。一是构建村居合一的社区设置模式。结合我区城郊社区特色和多年来城乡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确定了“一居一社区”的城乡社区建设模式。适应我区农村城市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行大社区制,以每个社区2000-3000户为标准,结合地域性、认同感、历史现状等社区构成要素,推行了农村社区之间、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城市社区之间的范围调整。二是构建城乡兼容的社区体制模式。实施了农村经济合作制、股份制、协会制等多种类型的社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因居而异,创立模式,形成了农村社区旧城改造、组团建设的“薛家岛模式”社区37个,城乡交叉社区兼并融合、一体发展的“丁家河模式”社区54个,城乡社区资源整合、优势发展的“高岛路模式”社区26个。三是构建城乡一体的愿景发展模式。目前,全区59个正在或计划改造的城乡社区,既参照已有模式,又不囿于模式限制,着眼特色逐步探索。城郊自治组织建设的黄岛模式荣获国家民政部理论成果一等奖。

(三)建立城乡共循的自治机制

把建立城乡共循的自治机制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按照“两推一选”办法建立社区党组织;实行民主选举,完善社区居委会、居民会议、居民议事会议等社区决策协商机构,以4到5个社区为一个片区,由街道党政成员包片指导,形成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城乡社区自治体制。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和《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基本程序》,在城乡社区设立了居务公开监督小组、理财小组,实行社区财务“六笔会签”入账制度,采取公开栏、明白纸等方式定期公开居务项目,使社区政务、财务、事务等置于广大居民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之下,从而理顺管理程序,实现了民主听证。三是完善决策内容。将城市和农村社区民主决策内容相结合,把社区发展规划、公共事业建设、土地征用、公益性岗位开发、福利待遇等12项增补为决策事项,还权于民,听计于民。凡社区自治的事情,由大家说了算,居民心平气顺,参与事务热情高涨。2010年,我区204个社区“两委”换届率100%、一次性成功率100%,实现了无群体访、无越级访、无重复访的“三无”目标。

二、着眼城乡均衡,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一)同向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打破城乡差别,整合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资源。一是全面实施为民服务。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行为民服务制的通知》,开展“温馨港湾”服务品牌创建活动,社区为民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全面实施居民医疗保险。出台了《关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40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非医疗保险人员医疗保险制度,户籍人口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三是全面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出台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推进区域性农村社会基本养老,解决了15万农民的养老问题,参保农民达到社会养老年龄每人每月养老金最少322元。四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出台了《关于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意见》,开展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实现城乡大龄就业困难群体政策扶持就业90%以上,有就业需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率80%以上。五是全面实施城乡社会救助。建立无缝隙全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符合条件的城市和农村低保人员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为保证城乡低保居民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实施了包括农村低保居民在内的物价上涨与低保居民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水平增长制度,稳步提升保障水平,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70元和230元。

(二)同幅改善社区基础设施

打破传统7:3的城乡投资比例结构,按照社区实有人口比例进行投入。一是改善文化活动设施。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19亿元改造农村社区,建设了市民文化、健身、娱乐等10个大型文体场所,实施“西海岸文化家园”工程,以奖代补2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形成了以区文化艺术中心为龙头,以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为骨架,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二是改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投资5000万元规范城乡社区“四室三站一校一场所”即: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站、社区社会保障站、社区学校、群众室内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改建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4个市规范化社区卫生室、43个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70%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三是改善就业培训服务设施。投资900余万元,建成总面积7800余平方米的第一、第二公共实训基地,财政每年补贴培训经费700余万元,实现了城乡社区居民就业免费培训。

(三)同步充实社区服务内容

完善城乡社区为民服务制度,构建政务、事务、服务3大服务功能板块,将低保救助、老年人优待、残疾人帮扶、家政服务等58项内容纳入服务范围,使居民85%的服务需求在社区内得到解决。一是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将22600余名退休人员纳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认真落实《***市社区居委会十项服务承诺》,切实满足居民在家政服务、就业指导、文体活动、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二是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发展农村便利连锁店137处,打造了10分钟社区服务圈,方便城乡社区居民生活。三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公开招聘素质好、能力强、热爱社区的1800名协管员到城乡社区工作;发展培育以“两站两所两队”为主的社区民间组织1000余家,社区专业服务人员1000余人,开通了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招募1万名在校大学生和1000余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进入社区,畅通了群众参与、诉求、服务渠道。

三、着眼城乡共融,营造社区生活环境

(一)建设相同的生态环境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权衡政府、社区和居民整体利益,统一按照“精品化、人性化、景观化”要求,努力营造城乡共融的社区生态环境。一是科学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开发”的方针,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将全区176个农村社区整合为20多个居住片区,实行成片开发建设,从建筑设计、经济测算和补偿安置等各方面进行控制和指导,确保每个改造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二是综合配套。注重建筑工程质量、室外生态环境和设施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气、热、数字电视、互联网、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三是强化治理。投资1.2亿元,开展了以“亮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等“五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使新建小区生态优美,原建小区清洁舒适(注:此部分为2009年农村“五化”情况)。10多万农民住进花园式小区,社区绿地率33%、楼前硬化率95%、垃圾收集率99%、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率96.5%。

(二)打造相同的安居环境

城乡社区警务与社区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进驻同步。一是跟进硬件。投入5000余万元改善社区警务室、封闭小区和安装小区电子监控设施,在小区附近的商业区、繁华街道、重要路口设立治安监控摄像头480余个。二是跟进软件。社区均完善了社区“打、防、控”机制,深化“平安社区”创建、“法律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实施“联控互动、平安三包、有效监控、快速应急”安全措施,确保居民生活安全。三是跟进队伍。健全群防群治组织,设立社区联防岗哨,组建社区巡逻分队204支,每年举办社区治安讲座300余场,动员群众参与社区治安并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营造美好家园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安全局面。

(三)构筑相同的文化环境

制定实施了《城乡社区和谐文明公约》,开展促进社区文明进步活动。一是开展多种主题相衔接的精神文明活动。以“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同迎奥帆赛、共建文明城”、“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等为主题,在城乡居民中开展各种规模的演讲比赛、征文评比、书画会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了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凤凰岛文化旅游节”等全区性大型文娱活动为载体,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开展“文化进楼院”、“健身进社区”等活动,打造了一批“科普社区”、“巾帼社区”、“文化社区”等特色社区。全区培育社区腰鼓队、秧歌队、拳剑扇、茂腔剧团、协会、书法团队等文体队伍500多支,队队有绝活,居居有特色。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评比活动。援建社区图书室110个、图书30余万册,带动社会向社区捐书8万余册。开展“书香社区”、“书香家庭”评选,举办“市民读书月”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居民受教育面达95%。高岛路社区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我区被评为“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区”。全区60%的社区城乡融为一体,催化了城乡居民在价值取向、民俗理念、文化品位等方面相互融合,认同相处,邻里和睦率达到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