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6:40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1

关键词:传统体育;社区体育;特点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132-02

作者:张广容,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教师;湖南,长沙,410002

一、前言

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依靠自己的心灵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养生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武术、划龙舟、舞龙舞狮、踢毽子、拔河、扭秧歌等几十种项目。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艺术性于一体。而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必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它是社区群众针对自身锻炼需要,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标的社会体育现象。它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综合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社区体育还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活动场地不足、器械设施不健全;经济投入少,活动保障泛力;社区体育人才不精,活动指导不到位等问题。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参与者的不同需求。而且群众基础好,经费投入又少,正好解决了社区体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够有效地将传统体育融入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并且蓬勃开展,不但可以使社区居民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改善社区环境、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沟通邻里关系、陶冶社区居民情操、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二、社区体育的特点与现状

(一)社区体育的特点

1、健美性和娱乐性

社区体育的对象包括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他们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都有所不同。考察他们的参与动机,不难发现:他们不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是或为了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或为了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或为了生活舒畅,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使心情愉快;或为了促进邻里和睦,增进彼此感情,使精神更好,生活更快乐,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动机有时单一,有时多位一体,相得益彰。完全由具体的人,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具体的特定环境条件来决定。他们的这些需求和参与动机决定了社区体育必须符合人们的需求,必须具有健美性和娱乐性。

2、自控性与个人针对性

社区体育的实践活动是社区成员在业余时间,自觉自愿地、主动坚持经常的基础上开展的,由于社区所管辖成员的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体质健康、个人需求、业余时间以及所处的地位、社会环境等均存在差异,给社区体育实践中的集体性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社区成员以其身体运动实现“健、美、乐”目标,由主要表现为针对个人体质、健康、需求、心情、兴趣爱好等为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在允许的时间与环境条件下的自我调控。换言之,虽然社区也不时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性体育活动,激发人们的兴趣与热情,交流体育信息,推动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显得很有必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社区成员,“健、美、乐”目标的实现,则主要不是依靠他人控制(即他控性),而是靠自己针对自己的需求,自我调节与控制来实现。

3、随意性与自觉性

社区体育的存在极其复杂,其内容极其丰富,形式不拘一格,千变万化,反映其实施过程十分复杂,难以集中统一。而社区成员中的个体则十分随意,前提自然是人们的自觉性。换言之,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无论是在体育场馆、公园绿地,还是在高山草原、厂矿机关还是街道、乡村,只要是人们具有浓厚的健身意识,就可随意选择与之相应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身体锻炼。因此,随意性与自觉性也是社区体育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社区体育的现状

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设施是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社区体育活动经常化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大多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体育场地设施都存在严重的不足。

2、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不足

体育经费是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大多数社区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较少,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实行的是公益型管理方式,靠多渠道等筹措经费:主要靠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资助社区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经费存在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经费投入相对较大的体育项目的开展。只能选择体育经费投入较少的项目。

3、社区体育的组织困难

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对象非常复杂,他们包含不同的年龄阶层,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锻炼目的,他们对体育的需求不同,他们的参与的动机也不一样,并且他们参与的时间也没有规律。因此,不便于组织和管理。

三、传统体育的特点

(一)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包括武术、舞龙舞狮、划龙舟、扭秧歌、踢毽子、拔河等内容,这些活动大多来自于生活,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便于组织,便于推广;同时,传统体育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生活习惯的各阶层的人们的不同体育需求,而且其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深受各个阶层的喜爱,对丰富社区成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体育的开展经济实惠

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譬如:传统体育中的武术项目就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很好的说明了其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同时,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对资金投入,不像高尔夫、网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一特点,正好解决了社区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因此,传统体育项目的低投入为其成为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可能。

(三)传统体育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其开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深受群众的喜爱。能够激发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素质、陶冶社区居民情操,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体育项目符合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要求,解决了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将传统体育融入社区体育活动中,并很好的开展起来。将有利于改善社区的环境,有利于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质,增进健康,有利于构建和睦邻里关系,增进彼此感情,从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二)建议

1、社区应加大对社区体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多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捐助社区体育活动经费和捐赠体育设施;鼓励社区成员购置家庭健身器材。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2

关键词:长沙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九条指出:“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社区体育是以街道辖区为组织单元,以社区成员为参与主体,以增进社区成员身体健康、促进交流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区体育得到了发展和重视。笔者访谈调查了长沙市内岳麓区、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和开福区的20个社区体育活动点,了解了长沙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长沙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长沙市的20个社区的体育活动点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收集国内体育期刊相关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对长沙市20个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83份,回收736份,回收率为94.00%,其中有效问卷713份,有效率为96.88%。

1.2.3访谈法。走访了长沙市高校3位在该领域卓有建树的体育教授、专家,就本课题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广泛听取意见,并对城区主要街道办事处进行调查,取得了一些实地访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1.2.4数理统计法。问卷回收后,对各类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作为分析的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方式是以锻炼者自发组织为主,街道办事处帮助组建为辅,在体育行政部门的帮助下或者其他方式形成的活动点所占比例甚少(见表1)。这说明目前长沙市锻炼者自发组织和街道办事处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点的状况较好。根据访谈得知,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场主要在公园、广场,街头巷尾、街道办事处所属场地设施或社区空地,利用体委系统公共场地、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和辖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较少;社区体育活动缺乏科学指导,管理者和指导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结构不合理;社区体育活动点的组织形式已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但是活动点的人员进出有随意性。

表1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形成方式

2.2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成员构成

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成员构成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有明显的差异性和职业倾向性;受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有三个群体:一是老年群体,调查显示有68.8%的老年人能够常年参加锻炼,老年群体已成为社区体育的主力军。二是中年群体,他们把体育锻炼作为解除工作疲劳,丰富业余生活的手段,而且愿意花钱买健康。三是青年、学生、儿童群体,这个年龄段的群体由于成长、发育和兴趣等原因,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比较高。

2.3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时间频率

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其中以早晨为多,其次是没有固定时间,主要是由单位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一些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从社区体育活动点活动的频率上看,有大部分的活动点基本上每天都活动,少部分的活动点每周活动三次。由于活动点自由型和松散型的特点,因此活动人数往往不固定。居民自发形成的社区体育活动点基本上都是天天活动的,而不定期或每周三次活动的活动点大多数是在街道(社区)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形成的活动点。

2.4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项目与内容

目前,由于体育设施条件、消费水平、饮食结构、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形式等因素的影响,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具有传统性、韵律性、非器械类运动、场地要求低、运动量小、群体性活动较多、低消费等特点。从表2可以看出,位列于前3位的活动项目依次是:健身跑、散步类,太极、武术类,健身(美)操类。调查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健身项目和内容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中青年人选择的健身项目较多,强度较大,以对抗性的项目为主,对健身项目要求高;老年人选择的健身项目少,强度小,以休闲非对抗性项目为主。

表2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项目与内容

2.5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目的与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长沙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目的与动机依次是:增强体质与健康,占49.26%;减肥、健美,占27.42%;休闲娱乐、减压,占15.73%;社会交往,占6.18%;其他,占1.41%(见表3);这与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现状调查基本一致。从价值取向方面看,长沙市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追求具有生物性价值第一、心理性价值第二、社会性价值第三的特点。

表3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目的动机

2.6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消费水平

目前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点大部分没有活动经费,即使有经费,也是以锻炼者交纳的会费为主。调查得知:长沙市社区居民家庭年平均体育消费额为586.9元,人平消费151.3元,其中体育实物消费占61.58%,体育劳务消费占28.37%,体育信息消费占10.15%。可见长沙市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相符合;体育实物消费稍高于体育劳务消费,人们注重的主要是经济实惠与时尚相结合的体育消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长沙市社区体育的活动目的与动机具有多样性,对体育价值的追求体现出生物性价值第一、心理性价值第二、社会性价值第三的特点。

3.1.2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项目具有传统性、韵律性、非器械类运动、场地要求低、运动量小、群体性活动较多、低消费等特点。

3.1.3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主要受体育设施条件、消费水平、饮食结构、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意识与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3.2建议

3.2.1加强长沙市社区体育的领导与管理,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动机。

3.2.2完善长沙市社区体育网络系统,发挥社会体育指导作用,推广科学实用、简便易行的体育健身方法,开展各种体育培训,提高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3.2.3改善长沙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条件,开发群众体育消费市场,举办形式灵活多样的各类比赛,形成具有长沙市特色的社区体育,使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崔丽丽.天津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9):26-29.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3

关键词:镇(乡)成人学校;特点与功能;发展趋势

一、镇(乡)成人学校的时代意义

(一)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首先提出;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肯。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制订法规,倡导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在中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第一次正式明确“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并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行动目标。终身教育不仅仅是指每个个体在他的一生当中都要接受教育,而且是指全社会的所有人都要终生学习。世界各国之所以接受并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是与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分不开来的教育。

(二)知识经济时代与终身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范围迅速扩大,种类成倍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不再是目光所及的范围,而是整个地球,甚至包含着宇宙空间的一切领域。因此,联合国对现代文盲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识字;不会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包括文字、图表符号;不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理。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科盲或信息盲。即不懂得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就是“文盲”。新的科学进展和信息爆炸使得终生不间断学习成为必须。对于常人即使终身不间断学习也很难把握新的知识和信息的万一。

(三)教育功能的拓展与终身教育体系

一般说来,中国的教育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构成的。

于是一些人把成人教育视为普通教育的补充与延伸。也有人把成人教育视同职业教育。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下,甚至有人主张成人教育产业化。它们至少可以说明,镇(乡)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主导环节。

镇(乡)成人教育是属于社区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人德威(deway,1915年)使用,他提出学校是社会基础的思想。一些学者在美国进行了实验。这一实验内容庞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特殊教育。包括成立低成就教学班、成立天才儿童教学班,以及对残疾儿童实施的特殊教育。

二是辅助或补充教育。包括为青年、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推行职业合作教育,辅导部分学生在上课的同时,给予每周15小时的就业训练,并安排其毕业后的工作。与各大学合作,开办给予学分的夜间大专补习教育等。

三是自我完善教育。包括推行社区辅导计划,征募热心的义务工作人员、学校与地方的卫生机构合作,推行社区保健活动、训练各种运动技能,推行社区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社区运动会、推行社区福利活动,注意社区环境的美化和公害污染的预防等。

这一实验把学校与社区协调起来,学校成为社区的资源,被社区所用,为社区服务。最初在欧美流行起来,并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成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

毫无疑问,这种教育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人本身完善以及与环境的和谐,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大。

二、镇(乡)成人学校的功能特点

(一)国内外关于社区教育的几种见解

马丁(J.martin,1987)认为,社区教育主要针对社区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使他们认识自己,改善他们的政治地位;哈格雷斯(d.hargreaves,1985)则主要从社会角度看待社区教育。他认为:社区教育有利于创造教育公平,促进地方政府与志愿者之间的和谐,使人们更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鼓励社区获得教育资源,使教育成为民主和社会和谐的促进剂;弗莱彻(C.F.Fletcher)则从教育本身来看待社区教育。他认为:社区教育就是教育领域内的社区参与、是把教育中心纳入为社会生活的主动服务中、社区教育就是把中、小学和高等学校转变为适合一切年龄人的教育中心和娱乐中心的过程。

可见,由于对社区教育看待角度不同,人们对社区教育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同的。

在中国,人们主要从与传统教育的区别的角度看待社区教育,有两个不同的角度。

王文轩、陈格从多角度看待成人学校。认为:镇(乡)成人学校有如下特点:它集教育培训、生产示范、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于一体,以投入少,效益高、直接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镇(乡)成人学校处在县、镇(乡)、村三级成人学校网络中的居中位置,起着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桥梁作用;镇(乡)成人学校在“科教兴农”、“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等农村教育改革中发挥基地作用;镇(乡)成人学校既可以办学历教育,又可以办各种短期培训,层次多样,形式灵活,最贴近实际。

曾法松、王朝利则从成人学校本身体现的特点来看待成人学校。认为镇(乡)成人学校有如下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了文化教育为基础,以技术教育为重点的综合性教育特点;在办学形式上,体现了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特点;在办学规格和时间上体现了以短为主,长短结合的灵活性特点;在办学性质上,体现了横向联系,联合办学的特点;在管理体制上,体现了教育部门宏观指导,镇(乡)政府具体领导,部门协作、统筹规划等特点。

(二)镇(乡)成人学校的功能

镇(乡)成人学校无疑是一个地域-社区概念。因为镇(乡)本身就是一个地域概念。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社区居民。其布局、组织、协调以本地行政辖区为基本范畴。当然,镇(乡)政府并不是唯一主体,社区以及社区成员也是镇(乡)成人学校的主体。其多主体性还包括镇(乡)成人学校服务与被服务对象的多主体性,镇(乡)成人学校协调的多主体性;因为服务对象的多主体性,使得镇(乡)成人学校的目标也是多样的。至少包括社会目的,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员;社区目的,实现社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居民目的,满足社区居民自我完善的需要。因而,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多功能性。镇(乡)成人学校服务于社区内部的各个群体。凡能够满足各个群体的活动都可以是成人学校的功能。例如,王文轩、陈格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如下功能:扫盲功能、培训功能、学历教育功能、科技推广功能、辐射功能和自学考试功能。外国的一些专家认为社区教育有6个功能:社区公共资源利用功能、无差别服务功能、反映服务对象需求功能、多种教育计划功能、组织协调功能、经费筹集功能。

综合各方意见,镇(乡)成人学校具有如下功能:第一是自我完善功能。社区和居民都需要自我完善。社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自我完善;第二是技能提高功能。为职业服务的技能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得到提升;第三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功能,―是通过提高人本身的素质来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第四是净化社区环境功能―主要是通过教育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第五是社区资源利用功能。社区教育大多利用公共设施和资源,主要是借助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来实施计划。实际上目前的中国镇(乡)成人学校,教学基础设施都是由镇(乡)政府提供的。而教员主要是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一些成人学校还具有经费筹集、自我完善造血功能。

经费来源是判断镇(乡)成人学校性质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主要是私人捐助和政府资助。多数是私人捐助为主而政府资助为辅。这保证了社区教育的社区自我组织特征。在中国,由于正在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过程中,目前政府仍然在社会中起着主导作用。私人捐助很少,政府拨款成为镇(乡)成人学校生存的基础。也许,正因为如此,目前镇(乡)成人学校还不太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组织教育体系。

三、国内学术界对于社区教育性质的看法

(一)社区教育的性质

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体制。是一定地域内,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促进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包括教育与社会两个方面。另一种相近的看法认为,社区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概念。它包括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动力机制、教育体制和社区教育的本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并认为社区教育是实现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途径。

(二)镇(乡)成教在教育分类系统中的位置

目前,中国对于教育的分类有4种方式。

1、按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划分。有人把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于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学校教育。

2、按地域空间划分。有人把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是认为社区教育属于社会教育;是校外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

3、按规范性程度划分。有人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把社区教育划分为非正规教育。

4、按教育系统划分。把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系统、行业(企业)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社区教育属于社会教育系统。

基本结论是,无论怎样分类,镇(乡)成人教育既不属于传统的教育系列,又不属于狭义的社会范畴,而是教育与社会结合的范畴。

国家教委把镇(乡)成人学校的任务确定为“镇(乡)成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农民开展广泛的适用技术,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等进行岗位培训。”镇(乡)成人教育的性质界定为“镇(乡)成人学校是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镇(乡)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体、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

四、镇(乡)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成人教育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扩展到县、镇(乡)、村各个层面。宁波市现有3个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城区100%的街道、社区都已经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已经走进城市、走进乡村、走进山区。成人教育成为覆盖城乡,形成全新教育体系;经费筹集趋向多元化,但经费支持主要依靠政府。虽然有的镇(乡)成人学校也开展一些婴幼儿早期教育、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老年教育,但短期的技能培训仍是镇(乡)成人学校的主要业务。目前,镇(乡)成人学校的管理人员都是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以宁波象山县为例,镇(乡)一级的成人学校管理人员,是以镇(乡)为单位设置的,是镇(乡)政府的在编人员,实行所谓“编制在校,工作在镇,管理在县”管理体制;通过政府组织的检查评比强化了政府作用。为了促进各个镇(乡)成人学校开展工作,各级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都会进行各类评比和检查。国教委颁布了“示范镇(乡)化技术学校规程”,浙江省教委要对镇(乡)化技术学校进行等级评估,通常制定教育强县标准,各市、县又制定教育强镇标准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年审达标工程,还需要检查、评比。镇(乡)成人学校都是检查、评比的对象之一。这些检查、评比既关系到各地的荣誉,还关系到经费的拨付。结果是镇(乡)成人学校的日常活动也纳入到镇(乡)政府的计划之中。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仍然会继续,直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到小政府大社会的阶段,真正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才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

2、王文轩,陈格.谈谈镇(乡)成人学校的几个功能[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3、曾法松,王朝利.镇(乡)化技术学校的办学特点[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4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两大功能,牢牢把握“丰富内涵、创新载体、提升层次、打造品牌”的社区教育发展主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型社区教育体系,切实为居民创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构筑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

二、工作目标

2013年街道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八个字,即“巩固、完善、拓展、提升”。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区社教委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本着“以人为本,教育惠民”的宗旨,进一步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夯实教育基础。努力依托社区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全面建成,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在社区教育的参与面、载体创新和工作机制上有新突破,全面实施特色课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建设人文社区中的功能,提升街道、社区教育品位,使街道的社区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工作要点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整合资源。

1、强化领导组织。2013年社区教育要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力度,建立和健全街道社区四点钟学校管理委员会、社区学习团队指导委员会、社区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等组织管理队伍,确保各层次、各类型社区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积极吸纳热心社区教育的人士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确保社区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2、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寻找亮点。加强与市、区成人学校、图书馆的合作,进一步夯实街道数字化教育,争取数字图书馆进入各个社区。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学习实际,策划设计“学习日”制度,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

3、完善创新载体。街道机关以“网上学习城”、“学习论坛”、“高层论坛”、“中心组报告会”为主要载体,开展领导干部和机关公务员学习;楼宇企业以专项学习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等为主要载体,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学习;各个社区以“文化楼道”、“文明夜话”、“小巷论坛”、“谈心角”、“流动借书车”等载体开展学习活动;使广大居民处于共享、开放、自由、互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加强培训,丰富载体,提高实效。

1、根据需求提高居民参与率。针对老年人、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人群,积极举办娱乐型、养生型、知识型、技术型等培训。调整各类团队、兴趣小组,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知识含量,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提高培训质量与居民的参与率。

2、依托重点实现三结合。努力实现业务培训、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三结合”,以“学习创新、学习创业”为主题深入推进市场、楼宇学习型团队的创建工作,以“读书工程拥抱文明”等主题活动,全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在社区内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破除迷信、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风尚。

3、结合节假日开展主题活动。以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日、终身学习周等为契机,引导各社区开展“社区邻里节”、“社区科普节”、“时尚生活节”、“健康教育节”等群众喜闻乐见,内涵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增进团结、互助、互爱的精神。

4、着眼创新开展教育献策活动。以“我为社区教育献计策活动”,面向教师、家长、社区居民、学生开展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征集关于社区教育发展的金点子,以增强大家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激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发挥优势,深化内涵,服务社会。

1、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小助理走进大社区”和“社区小伙伴之家”为平台,引导青少年们主动策划参与活动,开拓创新,发挥特长、提升素质,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锻炼成材。推出“亲子1+1”十大实践活动(即学习、劳动、心理教育、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磨难教育、勤俭节约、科普、文艺10项实践活动)。倡导家长孩子互学互动,共同提高。在中兴邻里中心设立独生子女培训服务基地,开展针对独生子女的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和德育拓展系列活动。依托辖区各类培训学校的教育资源在锦苑社区成立“爱心家教”校外教育辅导站。

2、进一步加强四点钟学校的管理。出台《街道推进四点钟学校建设方案》,进一步推进各社区四点钟学校规范化运作。在确保东海花园、华侨城、幸福苑社区四点钟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创新载体,丰富内涵,重点培育好东柳坊社区和中兴社区四点钟学校,真正把四点钟学校办成孩子们的开心园,家长们的放心园和社会的称心园。

四、注重研讨,优化课程,凸显亮点。

1、努力开辟社区教育新空间。针对辖区内十小行业从业人员、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和辖区部分特殊群体的学习需求,开辟特色流动课堂,定期组织社区教育志愿者进店铺、进楼宇、进企业、进福利院、进学校等进行政策法规、健康常识、科普教育、安全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社区教育送教上门、送学到家、送书到人。以赶教育大集日的学习方式,引导各社区开展迎新春培训大集、社区读书大集、社区美德宣教大集等,让学习更生动、更灵活、更有趣,使社区教育的侧重点真正落到社区居民急需而正规学校教育还覆盖不到或不能很好解决的内容上,真正发挥社区教育的宣传、服务、引导、帮教、提升等功能。

2、加强教育特色课程及课题的研究。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针对街道社区教育发展状况,2013年社区教育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依托街道健康教育中心,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日常健康教育。开展《建立卫生、教育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居民日常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同时,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主导,把社区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拓展适应社区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务领域,继续开发社区教育课程,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深入实施“阳光驿站”智障残疾人教育课程,及时总结课程成果。

五、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季度:

1、制定2013年社区教育工作计划。

2、召开社区兼职辅导员会议。

3、落实各社区四点钟学校工作。

4、与瑞思学科英语合作开展“东柳之星欢乐家庭”才艺大赛。

5、安排街道视频教育课程。

6、开展“迎世博、知世博、弘扬世博精神”的主题讲座。

7、深化“一街数特、一社一品”建设工程。

8、申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课题。

第二季度:

1、做好第四届社区教育节筹备工作。

2、制定街道新市民教育培训方案,开设新市民培训班。

3、举办街道社区教育特色工作推进会。

4、成立“爱心家教”校外教育辅导站。

5、组织社区教育干部培训。

6、制定2013年暑期主题活动计划。

7、组织做好第三期早教免费服务券发放和第三个早教宣传周活动。

8、开展迎世博,培优瑞思英语普及月活动。

第三季度:

1、开展第四届社区教育节活动。

2、开展暑期青少年教育活动。

3、开展各社区学习型团队经验交流会。

4、0-3岁婴幼儿“金色摇篮”教育培训。

第四季度:

1、参加区第三批优秀市民学习团队经验交流表彰会。

2、法制主题宣传活动。

3、总结2013年度社区教育工作,制定2011年度工作意见。

4、做好2013年社区教育各项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审工作。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5

关键词:趣味田径;社区体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78-03

一、前言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我们在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看到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社区体育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关系,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社区体育必将成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主要形式[1]。据统计,我国从事各类田径活动的人口并不多,不同阶段的不同等级、系统、层次和多形式的田径竞赛活动相应较少。究其原因田径运动的参与性不高、枯燥乏味、管理不合理等等。然而趣味田径运动能发挥其优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也为我国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的来源有中外文图书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电子文献三类,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依中文图书分类系统和《全国体育中文期刊目录》(1994年―至今)进行检索;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检索。共计检索到相关文献有57篇(本),有效文献35篇(本)。

2.综合比较分析法: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1.趣味田径活动的定义。就“趣味田径活动”而言没有明确的定义,为了使更多的青少年重新回到田径场,让他们跑起来、跳起来,重新喜欢田径运动,增加田径运动的基础人口,国际田联在2000年推出了“趣味田径”,旨在以灵活有趣的田径运动形式,吸引青少年参加田径锻炼。这项计划一经推出便在欧洲地区中小学广为开展,深受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然而我国现目前社区田径活动发展的现状是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青睐,说明了“终身体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共识,体育锻炼的价值正在得到体现。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多样化。目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社区组织的体育辅导形式、锻炼者根据相同兴趣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活动形式、个体活动形式、家庭型活动形式、朋友型活动形式。其中,兴趣相同自发形成群体活动形式数量最多,占57.5%。由此可见,社区体育部门组织管理的社区体育辅导站、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体育活动的需要,社区居民以兴趣为纽带自发形成活动群体,自我管理,活动时有序而灵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的特点,是社区居民普遍喜欢的形式。这样就产生了社区的“趣味田径活动”。

2.趣味田径活动的特点。趣味田径活动除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具有促进身体运动能力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1)趣味田径活动的运动规则简单易懂,动作也易被掌握,因此易被接受并喜爱。(2)趣味田径活动的器械多种多样、新颖安全,不易造成伤害事故。(3)趣味田径活动的裁判员可由居民自己来充当,可以发挥参加者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活动是一种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计的田径练习手段的组合,其基本特征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和提高田径兴趣,并在愉悦、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练习。然而,趣味田径不应局限于理解为一种练习手段的组合,更恰当地理解应该说趣味田径是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们可以设计、创编出多种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练习手段。这对于促进趣味田径进入社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不同年龄等级体育健身活动特点。(1)老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老年人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是社区体育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家庭负担减弱,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身体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参加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老年人群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表现出保健、养生的特点,活动项目多以运动量和强度小,休闲非对抗性项目为主,如散步、健身跑步、、钓鱼、太极拳、舞蹈等,非竞技性、韵律性、传统性特点较明显[2]。(2)成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成年人群体可分为青壮年(20~40)和中年人(40~退休)。这一群体因年龄结构跨度大,所以兴趣爱好差别大、活动强度差距大、选择项目多,这个群体是较难“伺候”的。30岁以下的青年,身上还留有青少年的特点,有不少人活跃在全民健身的舞台上。30岁以上,尽管社会给他们创造了不少锻炼的条件,开展了适合这个群体的活动项目,但他们自身参与锻炼的愿望不强烈,所以参加健身的人并不多,是所有群体中参与率最低的。[3]重视中年人群体的健身活动。然而就妇女而言又有其特点:女性对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范围较窄,运动量较小,非竞技性,注重娱乐性、群体性、大众性,如舞蹈,健美操等。此外,女性还希望通过体育健身活动保持健美的身材,优美的体态,高雅的气质,也是她们选择舞蹈、健美操、瑜伽、舍宾等活动项目的原因,而男性选择这些项目的较少。(3)儿童、少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儿童(6、7~12、13岁)、少年(13~17岁)正处在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不仅身高体重有明显变化,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在迅速地发展完善。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使儿童、少年的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就应该引导儿童、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活动有助于儿童长高、增加肌力和关节力量、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大脑功能,人变得聪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强健等等。

4.趣味田径运动能有效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的不断提高需要趣味田径活动。我们对社区内居民的体育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居民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们有极大的帮助,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健身、健心,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保持头脑清醒,并有益于身心健康,大部分居民已把体育活动视为每天的必修课,他们认为体育运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保持思维的灵敏,有利于提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效率。意识的提高促进趣味田径活动的开展空间回更大。(2)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8个城近郊区63.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场地设施,其余36.5%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室、门球场等小型场地;上海市人均只有0.1m2的体育设施,城区的街道社区根本无场地;山东省济南市对14个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只有3个小区的公共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3)活动项目的枯燥化无法激发练习者的兴趣。现在许多人参加运动都是以长跑、散步或是一些活动肢体的简单动作为主,没有什么新颖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练习者就失去了练习兴趣,放弃了再去练习的想法,这样就对社区体育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动作的创新,创造出容易激发练习者兴趣的运动项目,以满足练习者的要求。什么是趣味呢?就是提高人们的兴趣,让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4)体育消费能力与欲望背反,也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增强,但昂贵的体育场所收费让人们望而却步。据有关方面统计,仅沿海城市就有休闲康乐体育场所893所,总投资额达37.5亿多元,平均投资额为419万元,这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的趋势导致了消费者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背反的矛盾,许多人难以承受而放弃健康投资的愿望,这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5)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和指导人才短缺。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以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天津为例,2003年,天津初步建成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全市组建327个社区体育协会,5000余个群众健身辅导站和54个群众体育团体。但社区体育组织水平差别较大,先进社区中社区体育组织“初具规模”和“已成规模”者分别为33.33%和66.67%,普通社区中分别为7.14%和33.33%,社区体育组织“没有组织”或“数量很少”者占28.57%和11.9%,可见,相当多社区的社区体育组织尚不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社会化水平更低。大部分社区体育组织是由街道、区行政单位组建的,社区组建的体育组织的比例较低,由驻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与住宅小区等组建的社区体育组织的比例更低。2003年,天津市86.67%的社区体育组织是由街道办事处组建,社区居委会组建的占42.22%,区体育行政部门组建的占31.11%,由驻区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占11.11%,由项目人群组建的占8.89%,由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组建的占4.44%。社区体育管理和指导人才缺乏。根据2003年江苏省的调查,24个街道社区体育协会中专职管理者仅占25.5%,兼职管理者占71%,3.5%的管理者为离退休人员。体育指导员平均每个街道6~8人,大部分社区体育指导员是非专业人员,晨练和晚练活动站体育指导员中受过专业体育健身培训者不足25%。社区体育指导方式单一落后,体育项目多为适应于老年群体的项目,适合青壮年参加的项目较少;活动方式重视大型运动竞赛或表演,忽视对居民日常性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指导内容多为传统锻炼方法推广、运动技术传授和外在动作评价,轻视现代体育健身知识传播、运动处方指导与内在体质监测。促进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然而趣味田径活动对指导员的要求不是很高,有时候仅仅社区居民自己也可以充当指导员,所以趣味田径活动能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5.趣味田径活动对社区不同人群的作用。(1)趣味田径活动对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扩大交往、适度休闲的作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无论是以哪种形式(或者说哪个运动项目与内容),都是在充实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的过程中达到防病治病、适度休闲、保持健康体魄的根本目的。适宜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项目。就运动项目而言,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中度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增强肌力的运动等[4]。根据调查的结果:走、跑类,舞蹈类,太极拳类,保健类等都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依据趣味田径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有非对抗性等特点,适合老年人身体锻炼走、跑类的要求,对田径活动在社区的普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也有长足的发展。(2)趣味田径活动对成年人的作用。这个阶段人群出现了工作繁重、家务多、社会压力大、对健身锻炼缺乏足够的认识,休闲方式也不尽合理,兴趣爱好差别大、活动强度差距大、选择项目多等特点。就趣味田径活动特点而言,能够创编出多种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练习手段并且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能够消除疲劳、减轻社会压力等等。(3)趣味田径活动对儿童、少年的学生的作用。我们知道,体育游戏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课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尤其是在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占整个教学内容近14%。事实也证明了游戏的特点和固有的乐趣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体育游戏作为运动技术教学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和环节。

四、结论

通过对趣味田径运动有关材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得出趣味田径运动符合社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健身运动发展趋势和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目前体育健身的一些问题,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国家《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使趣味田径运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等级、系统、层次和多形式的参与并作为全民健身中的一项好的运动形式得到更好推广,这不仅能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带动其他健身运动的发展,而且对推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所以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发展的空间极大,将趣味田径活动推进社区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田径运动的普及。

参考文献:

[1]陈东.趣味田径的概念及创编原则与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6).

[2]张平.浅谈娱乐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促进作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示范区;再实验

作者简介:宋亦芳(1959-),男,广东蕉岭人,上海开放大学长宁分校副校长、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专项课题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编号:a1318),主持人:宋亦芳。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55-07

为深入推动我国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确定在部分大城市的区(县)和部分中小城市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2001年起先后分5批确立了177个社区教育实验区①,2008年、2010年和2014年又分别在实验区的基础上命名了90个社区教育示范区②。社区教育示范区是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展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示范区的本质属性是先进性和示范性,既强调它是一个荣誉称号,更强调它对其它地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影响效果和辐射作用。”[1]因此,命名社区教育示范区并不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旨在推动社区教育新的变革和创新。所谓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再实验,是指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社区教育示范区开展的新一轮社区教育科学实验,又叫示范性实验,或二次实验等。

一、社区教育示范区再实验的价值

(一)有助于突出示范区的引领作用

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设立,既体现了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我国社区教育的推动模式,即通过发挥示范区的辐射作用来带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2008年,教育部在命名第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文件中(教职成函(2008)1号)明确提出,“各社区教育示范区要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开拓进取,把社区教育工作推向新阶段,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期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4]10号)在提出社区教育发展任务时特别强调,“总结推广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成果,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机制。”

实验区阶段的实验,主要是围绕区域内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展开,实验的着眼点以立足区域为主,以便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经验。早在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2001年教育部确立第一批社区教育实验区。但是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社区教育显得相对落后与无序,社区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经费保障,办学网络不够完善,师资队伍严重短缺,课程难以满足社区教育需求等等。多年来,通过围绕上述问题的实验,各实验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了以社区学院为龙头的社区教育三级办学网络,社区教育办学更加规范有序,办学能力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这是“社区教育从自发行为走向自觉行动;从无序步入规范有序;由单纯活动型向制度化、实体化、网络化转变;由经验型转为注重科学研究、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时期。”[2]这些,都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示范区的建立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与实验区阶段实验不同的是,示范区阶段的再实验,是要进一步拓展示范区的外延,着眼点是以示范和辐射为主,形成在面上更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如果把实验区的实验作为初级实验的话,那么示范区的再实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实验。综合现状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形成并转化了一些典型的做法和经验,凝聚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力量,成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我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也出现发展乏力、后续不足等问题,在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不足,面对瓶颈问题不是积极应对而是有所回避,创新精神明显不足,有的示范区甚至出现“牌子到手、发展到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示范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此,教育部曾于2011年、2012年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进行了督查,对示范区予以了高度关注,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示范区的美好期盼。

(二)有助于促进示范区的内涵发展

内涵是示范区立足和发展的基础,是示范区发挥示范效应的前提,“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意味着社区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必须加强诸如队伍、基地、制度和体制改革。”[3]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社区教育示范区评估标准(试行)》(教职成厅〔2010〕7号),明确了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基本标准,并在“领导与管理、条件与保障、教育培训与学习活动、社区教育成效、特色与创新”5个一级指标中作了明确规定,示范区标准是对示范区内涵的最好诠释。具体来说,示范区需要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需要在社区教育环境、经费、队伍等方面形成有效的保障,需要完善面向各类人群的社区教育活动,突出社区教育的成效等。

现实是,示范区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示范区之荣誉并不是无懈可击。从示范区的评选机制来看,由于全国存在地区性的差别,示范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并未达标。从示范区的实验过程来看,有的示范区并未开展过全面的实验工作,基础不牢;有的示范区开展了相关实验,但并没有解决好急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关系到社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在领导体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依然缺乏;有的示范区开展的实验项目,还停留在低水平,如对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学习方式拓展等方面并未取得重大的进展。从示范区发展的时限来看,有的示范区开展的实验项目取得过重大成果,但时过境迁,面对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变革的新要求,需要示范区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鉴于此,示范区的设立,不是实验工作的终结,而是新的实验的重启。着力提升内涵,各示范区的再实验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一是补课性实验,那些尚未全面开展过实验的示范区,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补上实验这一课,并达到相应的实验水平;二是延续性实验,那些已经开展了社区教育实验、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示范区,需要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开展实验并有新发展、形成新成果;三是提升性实验,那些已取得较丰富实验成果的示范区,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新情况、新问题,把示范区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应该指出,上述三种不同要求的再实验,并不是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要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2013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了422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教职成司函[2013]191号),并指出,“实验项目是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有助于推动社区教育持续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伴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区教育的开展,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社区教育的兴起不过30年时间,本世纪开始,我国社区教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2001年起,社区教育通过实验区带动逐步拓展,实验区从28个发展到177个;2008年起,社区教育通过示范区引领不断提升,示范区从34个发展到90个;展望2015年,社区教育将进一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其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延伸。在此背景下,作为社区教育的领头羊、先行者,示范区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实验,进一步探索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律,激发社区教育新的活力,增强社区教育发展动力,才能确保社区教育向纵深持续发展。

在我国社区教育的实验阶段,社区教育遵循了自身发展规律。“社区教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的规律,既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有其本身的特性”[4]。一是与经济发展协调,我国社区教育首先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展,比如第一批28个实验区,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发展逐步扩展;二是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政府管理的重心下移,社区功能不断增强,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并有了更加广阔的运行空间,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三是与社区教育现状匹配,就是立足社区教育实际,依据市民需求、办学现状等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形成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固的“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又将面临新的变革与创新,社区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示范区的再实验如果能够主动对接新形势、揭示新规律,必将大有可为。

社区教育发展的活力在于不断创新,示范区的再实验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实验阶段,各地通过创新管理,健全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创新载体,建立了社区教育多元学习模式;通过创新机制,完善了社区教育的资源体系,等等。这些,都有力助推了我国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社区教育能否持续发展,显著标志在于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是否不断增强,学习的人群能否不断扩大,学习的效应能否不断放大等等。教育部等七部门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4]10号)指出,要“培育多元社区教育主体,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进一步激发城乡社区教育活力。”因此,社区教育能否改变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多元学习模式,满足市民不同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增强学习者对学习的认知度,必将成为示范区再实验的重要内容。

二、社区教育示范区再实验的重点

(一)示范区如何加强示范的实验

所谓示范性实验,是指示范区围绕自身的社区教育特色,不断探索、提升而进行的实验,也叫示范点实验。示范区特色是示范区的标志、灵魂和引擎,已经成为示范区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我国前三批社区教育示范区,除了具备良好的社区教育基础外,一般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示范点。比如,杭州市上城区“终身教育券”调动居民学习积极性示范,深圳市宝安区社区教育督导制度示范,上海市杨浦区三区联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示范,上海市普陀区以终身学习推进员提升居民参与率示范,长沙市岳麓区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协会创新队伍建设模式示范,上海市长宁区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示范,上海市静安区打造白领学堂拓展社区教育覆盖面示范,上海市闸北区首创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配备模式示范,北京市西城区创设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示范,上海市徐汇区提升社区学院指导力促进内涵发展示范等。

上述示范点,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区教育特色,也从不同侧面对社区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示范效应。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示范点,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示范点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涉及到社区教育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示范点还相当有限,比如农村社区教育、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教育治理创新等成功的示范点很少;二是示范点缺乏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停留在原地的较多,有些示范点的内容已经陈旧或过时,不具备示范性;三是示范点的发展还不平衡,有的示范点价值一般,影响力有限,有很多示范区还没有形成可作示范的示范点。由此,将会严重影响示范区示范效应的发挥。从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示范区都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示范性实验。

开展示范性实验,把握好示范区的区域特征是基础,包括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经济特征等,不管是城市型的、乡村型的、经济发达型的还是经济欠发达的示范点,一定要牢牢扎根在本地区才有生命力。当前,涉及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示范点非常缺乏,示范区对这些地区的影响还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这类地区的示范区比例很少。同时,把握好发展性是示范性实验的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国家治理体系转变必将促进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新的变革,各种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将使社区教育更具持续力,学习方式的创新将使社区教育更具活力。为此,示范区应该以超前的思维、更宽的视野开展好示范性实验。从面上来看,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广大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示范性实验,服务全国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示范区如何破解难题的实验

我国社区教育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实验区的不断实验,解决了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夯实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社区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办学网络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数字化学习推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只是初步的,因为有的问题只是初步得到解决而没有完全解决,有的问题还有一定反复,比如管理体制的长效性问题、数字化学习的持续性问题等。同时,这些成就只是局部的,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在很多地区社区教育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地区的问题、难题会更多,并且尚无从解决。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成就也只能代表过去,社区教育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由此可见,社区教育既存在长期困扰其发展的难题,也会面临许多新难题,示范区的再实验必须直面这些难题。

比如,关注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实验。所谓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就是要求政府的角色逐步淡化,主要是在政策和法规层面发挥好指导、引导作用,而把社区教育的自回归民间,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下而上的社会教育。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指出,“完善社区教育多元参与协商、合作机制,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就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现状来看,政府比较强势,非政府组织和各种民间力量的参与比较薄弱,既没有参与到社区教育决策中来,也没有提供和占有明显的社区教育资源,只是一种点缀性而不是结构性的力量。国外社区教育主要以民间组织为主,我国台湾的社区大学是民办的,而大陆的社区大学(学院)都是政府办的。由此可见,如何实现治理体系的转变,是今后社区教育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关注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验。所谓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指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所涉及到的培训、生涯发展等一系列专业发展问题。由于社区教育专职人员大多数来自中小学或其它教育领域,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都亟需提升。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缺乏完整规范的社区教育人才专业培训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制度保障机制、职称评定体系等,社区教育专职人员发展方向不明,导致社区教育人才难以挽留,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不愿进入社区教育领域。上海近年来开展了社区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研究,已经取得了成效,但在更多领域,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依然是一个难题,值得示范区不断开展实验。

关注提升社区教育参与率的实验。社区教育参与率是参加社区教育实体化学习(如社区学校等)、虚拟化学习(如网上学习、移动学习等)以及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人员的占比。上海作为社区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统计参与社区学校学习的比例约占上海常住人口13%-15%。从面上来看,社区教育参与率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参与者“老面孔”居多,并且人数一直难以突破。社区教育如何服务于“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在参与率上必须要有大的改变。参与率问题一直是社区教育难以回避、又难以突破的大难题,如何通过多途径、多方法提高参与率,是示范区再实验的重点。

(三)示范区如何创新方式的实验

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社区教育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还包括利用社区各种场所获得知识的非正式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可以是学校型的,也可以是活动型的;可以是组织型的,也可以是自发型的;可以是计划型的,也可以是临时型的。因此,其教学方式更加开放、灵活与个性化。社区教育能否吸引更多市民的参与,不仅与学习资源有关,更与学习方式密切相关。近年来,为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学习方式,比如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数字化学习、运用各种社会资源的体验式学习、适合市民交流的团队化学习等等,这些都为社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鲁昕副部长指出,要关注学习者对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和远程学习提供服务。[5]目前,社区教育各种方式的运用还很不成熟,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探索与创新,才会有新的突破,这也为示范区的再实验创造的机会。鉴于此,示范区开展学习方式的实验,可重点关注新技术、新媒体、新资源、可体验、可交流等手段的运用。

比如,关注数字化学习方式的实验。数字化学习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社区教育中,努力拓展社区教育的空间,未来将引领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数字化学习具有媒体时效性、交互协作性、自主创新性和开放共享性等特点。”[6]数字化学习在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不过几年,运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深化,运用的成效还尚未充分体现,数字化学习平台如何建设、学习资源如何有效整合、学习方式如何吸引市民参与学习、移动学习如何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如何建设等问题,都为实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注体验学习方式的实验。体验学习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实践开展学习的过程,就是充分运用社区的信息资源、场馆资源、生产资源等开展社区教育的一种方式,由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导的i实验室,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很好范例。体验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如何开展基于网络的“网上体验”(onlineexperience)和“网下体验”(off-lineexperience)学习方式、如何开展基于社会实践基地及社区场馆的体验学习方式、如何开展基于工作场所的体验学习方式等,都具有很高的实验价值。

关注团队学习方式的实验。社区中的团队学习是指一种集体性的学习,便于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团队成员主要由志趣相投的朋友组成。形成团队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团队,主要指非正式的组织。近年来,团队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广大市民所喜欢和接受,但学习团队如何形成、团队带头人如何发挥作用、团队学习如何有效组织、团队学习形式如何实现多元化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实验。

此外,近年来还涌现了其它更贴近市民的学习组织方式,如5分钟学习圈、居民睦邻学习点、农村中心学习户、宅基课堂、读书会等方式,都是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但发展还不够健全,都可以通过实验不断提升。

三、社区教育示范区再实验的举措

(一)项目引领,提升实验的专业水平

“社区教育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社区教育实践中进行,运用必要而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7]实验项目是社区教育实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操作方式,具有独立的主题、明确的目标、具体的过程与步骤等要素构成,“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探索、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断推动和深入社区教育实践创新,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品质。”[8]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从实验到示范的推进过程,重要的抓手就是设立了实验项目,通过多年的实验全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实验项目。2008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选出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实验项目,全面展示了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成果。

然而,基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示范区的再实验并不是对原来工作的重试,也不是进行低水平的重复,需要突出新特点。一是前瞻性,面对国家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国际、国内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的新局面以及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实验项目的选择需要有更宽的视野、超前的思维;二是创新性,创新是再实验的灵魂,再实验只有坚持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坚持有新突破,才具有生命力;三是关联性,再实验既要体现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发展需要,也要与文化建设、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有效对接;四是发展性,再实验不仅体现社区教育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更要探寻新规律、反映新进展。

社区教育实验是一种主动性的、变革性的教育实验过程,注重实验项目的过程性以及过程的科学性,是实验价值的关键。所谓过程性,首先强调实验来源于社区教育的实践,实验立足社区教育工作展开,并随着社区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呈现动态性的变化过程。同时,实验项目并不等同于一般性的工作,而是通过对工作施加一定条件控制(外部影响因素),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结果变量)的相互联系,从而找出相关规律。比如,在“以网上学习为载体,提高社区居民信息化素养”的实验中,“网上学习”是实验的“自变量”,“社区居民信息化素养”则是在自变量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变量,而条件控制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或“在政府推动下”等假设。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验反馈,及时调整实验过程并重新进行分析,最后检验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反观以往的实验项目,实验的过程性还不明显,类同于一般的工作过程,实验表现化、形式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示范区的再实验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的专业化培训,实行专业化指导,从而提高实验的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协同,形成实验的长效机制

示范区的再实验,所涉及的面更广,实验要求更高。很多实验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不可能仅由一个示范区就能完成,也不可能仅由社区教育部门就能完成。很多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比如开展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实验,一定要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教师,这样的实验才能得出比较全面而正确的结论。同时,社区教育实验是一个既有实践性又具有专业性的教育活动,不管是社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还是教育实验专业人员,单独开展实验都有失偏颇。所谓协同,就是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通过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一是加强区域协同,是指示范区与示范区之间、示范区与实验区、非实验区之间在开展实验项目中的相互合作。2013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设立6个社区教育研究专题(中成协社教[2013]20号),动员了全国50多个区(县)共同参加,每个专题请1到2个区(县)牵头,这是一次涉及面较广的社区教育协同研究范例。实验项目开展区域协同,可以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个地区开展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有利于集中人力优势,避免重复实验,提高实验质量。通过协同实验,其成果更便于推广,影响力将会更大。

二是加强社会协同,是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参加方,不仅是社区教育部门,还应该包括文化、科普、民政、企事业、各类院校以及民间组织等部门和组织。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新型教育,其发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9]也就是说,社区教育不仅从属于教育,同时也是社区发展的一部分。实验项目实行社会协同,有利于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更好地集中人力、物力的优势,有利于提高社会各方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实验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背景下,社区教育更需要顺势而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高度融合。

三是加强多方协同,是指由社区教育管理者、教师、研究人员(高校、科研等机构专业人员)、学习者等分工协作、共同参与开展实验工作。其中,社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具有实践经验,能接“地气”;研究人员具有实验的专业知识,能使实验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学习者是社区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可主动性参与实验行动。然而从以往的实验来看,实验队伍主要由一线人员组成,专业性普遍较弱,学习者也处于被动位置。多方协同开展示范区再实验,不但有利于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的提高,也有利于实验队伍的稳步提升。

(三)注重推广,扩大实验的辐射效果

社区教育实验的价值,不仅有助于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而且能够在其它地区乃至全国具有推广的可能性,能对其它地区起引导、示范作用。一个实验项目的结题并非意味着实验的终结,实验成果只有通过推广才能使其价值提升、效果放大,目前很多地区都把可推广性作为重要内容列入项目验收标准中。因此,“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选择要考虑项目的示范性、推广性、延续性,以便为今后的社区教育发展积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10]在前几年的实验中,很多项目有过一定推广,比如关于社区教育机制建设、课程建设等项目,在全国作过交流推广,但总体推广力度不大,这是示范区再实验需要更进的一步。

一是加强成果推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载体把实验成果出去。上海在前几轮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已经建立了很好的推广机制,实验项目结题以后,市教委都组织项目交流活动,推广优秀项目,并通过实地考察、召开现场会等形式让大家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通过年会、专题交流会等形式,推广交流社区教育的成果和经验,也形成了很好的交流氛围。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实验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项目成果的检查、验收,更要加强指导,搭建平台,建立成果推广机制。同时,各协会作为群体团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还有,区域之间带着问题对流更加具有针对性。此外,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助于积极营造实验氛围,提高大家对实验项目的认识。

二是加强成果转化,就是依据实验形成的一般规律、借鉴实验成果指导社区教育工作,从而把实验成果转化成可以操作的具体工作,同时在转化过程中还可以对成果进行再创新,从而进一步放大实验的效应,这种转化体现了实验项目具有“可复制”的基本特征。实验成果转化,既可以在本地区进行,也可以在其它地区开展。上海市闸北区是全国第一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他们早期开展的关于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对上海其它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成果在其它区得到了转化,各区在此基础上又各具本区的特色。因此,成果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抓住成果的一般规律这一关键,切忌照搬照抄。示范区的再实验作为一种示范性实验强调“示范性”,应该在更大范围进行转化,尤其要在全国这个大平台上进行转化。

注释:

①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总数依据教育部文件教职成函[2001]5号、教职成「20037号、教职成〔2006〕10号、教职成函〔2007〕5号、教职成函〔2009〕4号、教职成厅函[2013]8号确定。

②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总数依据教育部文件教职成函[2008]1号、教职成函[2010]9号、教职成函[2014]2号确定。

参考文献:

[1]宋亦芳.我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60-65.

[2]李斌,杨红娟,杨浩.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及实施流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40-43.

[3]陈乃

林.社区教育发展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成才与就业,2010(9):23.

[4]王宏,杨东.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律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25-31,36.

[5]鲁昕.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1.

[6]林亮亮,腾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软件导刊,2010(7):184-186.

[7]楼一峰.社区教育实验与实验项目管理[m].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7.

[8]程仙平.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若干问题之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12-15.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7

摘要:过渡型社区是从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的中间型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就是在过渡型社区内开展的教育活动。过渡型社区教育不仅具有服务性、针对性、现实性等社区教育的基本特性,还具有示范性、传承性、融合性等特点。过渡型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形式、时间安排、成效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为顺利开展过渡型社区教育,可以从特色化社区建设、师资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针对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迎接挑战。

关键字:过渡型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挑战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动迁户农民转变为居民,进入社区生活和工作,过渡型社区即城市化过程中由动迁户居民构成的中间型社区,它既有农村社区的特性,又有城市社区的特征。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文明,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厘清过渡型社区教育的特点并阐明分析过渡型社区教育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利于澄明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而且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内涵

过渡型社区是指在社会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由动迁户居民组成的社区,它是区别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特定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指在过渡型社区内开展的教育活动。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教育的服务性、针对性、现实性等基本特点,同时它还具有一些自身独有的特征,如示范性、传承性、融合性等。

首先,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服务性。过渡型社区教育是非盈利性质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过渡型社区的居民提高综合素质及精神境界,培养其归属感及主人翁精神。也就是说,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使“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1]其次,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针对性。是指过渡型社区教育是有目标指向的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和谐是过渡型社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但和谐社区不是同一社区,而是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过渡型社区教育的目标是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一个“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等各个层次关系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2]第三,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现实性。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可以引导社区居民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扎根于现实实际,逐步规范和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模式。第四,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示范性。示范性主要是指过渡型社区教育对其他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积极来讲,一个过渡型社区的教育工作开展的好,组织的好,就会为以后类似的社区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反之,以后类似的社区建设就会遇到阻力,甚至会降低政府在民众心中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第五,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传承性。就是说过渡型社区教育在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过程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据调查,过渡型社区中外来人口高达50%左右。[3]因此,过渡型社区居民自然要承受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冲击。通过过渡型社区教育,他们积极地吸取精华,扬弃糟粕,在社区转型过程中传承、保存了传统文化。第六,过渡型社区教育具有融合性。在过渡型社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相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撞击,这些必然存在的矛盾造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过渡型社区教育有助于促进文化与文化的融合,满足不同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二、过渡型社区教育面临的挑战

过渡型社区居民一方面为了适应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又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展现自我人生价值,对过渡型社区提出了较高的教育需求。并且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对过渡型社区教育提出了挑战。

1、教学内容层面

过渡型社区居民多来自分散的农村,他们在地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生活经验的不同,使得整个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意愿与受教育目的呈多元化状态。据调查,过渡型社区居民鼓励开展并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科学常识、法律知识、卫生保健以及家庭安全知识上。大多数居民选择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目前过渡型社区开办的课程并没有征求居民的意见,只是社区教育组织者的个人想法或是政府部门的硬性规定,主要有“职业谋生型、文化消费型和主体发展型”三个层次。[4]过渡型社区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挑战。

2、教学形式层面

过渡型社区大多是由农村动迁新建的,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些居民呈现一定程度的文盲状态,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或是主题研讨对他们来说,听不懂、学不会,当然就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居民在选择教学形式时更倾向于直观性教学手段,如通过专题讲座、观看录像以及文体活动等。换句话说就是多数居民希望通过新颖、生动、精彩的方式获取知识,这与当前单一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3、教学时间层面

过渡型社区居民在教育活动时间上呈现零散性要求。对过渡型社区居民来讲,有的人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就变成了无业人员――时间相对充裕;有的人在失去土地后找到了其他的工作――时间相对较少。虽然超过半数的社区居民愿意在白天参加社区教育活动,但也有四分之一左右愿意在周六、周日参加,还有一些居民由于工作关系只能选择在晚上参加社区的教育活动。过渡型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必须兼顾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它必须在协调好教育时间与生活时间的前提下开展。

4、教学成效层面

农民出身的过渡型社区居民职业技能水平差,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他们接受再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学一技之长,为再就业做准备。从这样的学习目的看来,过渡型社区居民更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与技能性,对他们而言,“他们的要求是真真切切的,所以他们也希望这些需求能够得到的的确确的满足与实现。”[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可否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个人技能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缺乏实用性的社区教育,只能是满足少数人的经济利益需求,不可能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欲望和激情。

5、师资建设层面

目前看来,在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建设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工作者,都缺乏对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思想上的不重视严重影响了资金投入、人员保障以及教育成效的评估;其次,教师本身素质不高。过渡型社区教育从教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可想而知,有相当部分的人没有或很多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教育培训,其培训效果自然无法达到社区居民的需求;第三,过渡型社区的师资相关制度不健全。社区教育在我国开展只有十年,过渡型社区更是近几年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所以没有可直接借鉴的过渡型社区教育相关的师资制度。管理、培训以及奖励等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会造成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的不稳定。

三、过渡型社区教育的路径澄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过渡型社区居民对过渡型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过渡型社区顺利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过渡型社区教育进行路径澄明,以适应过渡型社区居民的教育多元化需求。

1、建设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进行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建设的首先任务是开发本土化过渡型社区课程,本土化过渡型社区课程是指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地域性、乡土性的课程,它一方面积极挖掘本土资源,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资源课程化,另一方面又针对不同过渡型社区的具体现实,有助于实现过渡型社区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其次,建设特色化过渡型社区教育还应认真分析社区特点,在完成基本知识性教学的同时,进行特色化社区文化建设。如江苏省胜浦镇新盛社区结合社区内老人较多――约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7.9%――的特点,开展的“阳光老人”工程,把其作为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再如江苏省胜浦镇最大的社区――浪花社区,根据其外来人口众多――本地居民约4500,外来居住人口已超过7000人――的特点,成功启动并坚持的“互动型”社区建设,不仅体现了社区的人性化管理,而且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社区氛围。

2、建设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共享

要进行过渡型社区教育,必须全面完善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派专人负责社区教育的师资建设,积极扶持并培养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其次,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培训机制。完善的保障体系,可以为建设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提供有力支撑。第三,在培养专职教师的同时,积极聘用兼职教师,发掘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源。潜在的教育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指社区内部人员;二是指过渡型社区附近的高校资源。对于前者,可以通过社区聘用、公考公招等形式进入教师队伍;对于后者,则可以通过社区聘用,专家讲座等方式引入。这样一来,既能缓解过渡型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压力,又能引入先进的科研成果,推动社区建设。

3、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便于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为过渡型社区教育提供了便利。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还原教师上课的情境。录制下来的教学光盘,可以为不同时间段的社区居民提供同等的教学,便于社区居民灵活安排个人学习时间。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远程教学的实现,也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

4、开展多类别、针对性教学活动,体现社区教育的实用性

过渡型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目的在于提升社区整体的居民素质。然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接受社区教育的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形式都不尽相同。如,对老年人而言,重在休闲娱乐;对青少年而言,则以提升个人素质为主;对失业者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重新获得一份工作,所以学习重点是一技之长,或是技能培训;对在业者而言,重点是从业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技能;对家庭主妇而言,目的在于获悉生活常识,掌握安全信息;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则重在学习地方法律法规,以及个人生理卫生知识等。结合社区的建设目标,针对性地展开个性化的教育,过渡型社区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3]、[5]郭彩琴,丁立新主编.过渡型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20、18、95.

[4]张广斌.价值定位与内容选择――社区教育研究新视野[J].职业与技术教育,2005(31).

作者简介: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8

关键词电大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05-03

1引言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和社区工作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都是以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实现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联手与合作,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为了加快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区,电大远程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电大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服务,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电大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特有的积极作用。

2开展社区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今天,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人们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也成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知识更新和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享受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的生活乐趣。社区教育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平台。社区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各种教育方式,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抓好社区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开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区,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综合素质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在社区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是社区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寓教于生活,既弘扬中华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又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

3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大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必要条件。电大教育的大众化特点与社区教育为居民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远程教育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课堂环境,跨越时空局限进行的开放性教育,体现和代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电大远程教育依托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顺应我国人民对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把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以培养新生劳动力为主,转向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电大远程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开放教育,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具有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充分利用电大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将现代远程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引入社区教育中,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础,开展对社区居民的各类技能培训及各种素质教育,是值得探索的一条教育发展的新路。这样,一方面为社区教育找到了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又为电大远程教育找到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电大将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4呼和浩特市电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构想

呼市电大社区教育工作,始终以围绕人的终身教育为理念,以不断提高社区群众自身的各项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各项工作有新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创造虚拟的课堂环境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表现。

1)确立为社区教育提供服务的理念。为了响应中央电大提出的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号召,在呼市政府社区办的支持下,呼市电大从2009年开始积极投身社区教育。学校领导多次走进社区深入调研,与社区办联合组织召开“呼市社区教育工作研会”“全市社区学习中心座谈会”等,认真学习研究,统一思想认识。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制订《呼和浩特电大拓展地区社区教育规划》,确立电大为社区教育体系提供支持服务的理念。在这一理念引导下,实现电大教育功能向基层社区的延伸,并不断实现服务功能的拓展。

2)构筑为社区教育服务的远程教育平台。电大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尽快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根据呼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精神,2010年5月,呼市电大提出《加快发展呼市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意见》。2010年11月,呼市电大挂牌成立“内蒙古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呼和浩特中心”,承担对全市远程开放教育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及服务等职能。远程开放教育中心的设立,对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深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成立以呼市电大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社区学院。在市政府社区办、内蒙古电大、呼职院领导的关怀下,在呼市电大领导和教师及社区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经呼市政府批准,以呼市电大为核心的呼和浩特社区学院挂牌成立,于2013年11月29日在玉泉区小西街社区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这是内蒙古第一所由政府批准成立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成立为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奠定了基础。

4)构建全新的支持服务体系。为充分发挥电大网络平台优势,为社区教育提供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呼市电大在市政府社区办支持下,选择了条件较成熟的5个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在这些社区普遍配备多台电脑,建成网上学习室,供社区居民学习使用。目前,呼和浩特电大已开通社区教育资源学习平台,以视频教学资源为特色,设置“医疗卫生”“书法绘画”“历史传统”“文学经典”“艺术欣赏”“科普知识”等几百门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电大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拓展办学空间和服务社会领域。

与此同时,呼市电大在许多社区以网络视频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电脑、养生、花卉、园艺、绘画、书法、烹饪等课程,免费供居民学习,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感到,虽然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目前社区教育的体系建设还处在一个起始性、初创性的阶段,信息网络建设也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基地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建设,以推进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整体提升社区教育网络基地的地位与功能,进一步发挥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工作体会,笔者设想今后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充分发挥以呼市电大为龙头的社区学院的作用。呼市电大具有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中国社区教育网、老年开放大学网等教育资源,以此为基础组建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教育的龙头单位,在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等方面具有办学优势。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的作用,树立样板,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全市的社区教育活动,要在市社区办和社区教育学院的统筹领导下进行。

2)继续完成和完善网络平台建设。社区教育的网络平台应以丰富的电大系统网络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社区学习网站为基点,进一步拓展教育网络的应用和推广。要加大硬件的建设和覆盖,加强软件的开发和升级,并建立强大的课程、资料、案例等数据库。网络平台要真正体现社区教育开放、便捷、自主的特性。

3)继续开展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近年来,电大对社区居民开展了计算机培训课程,但培训人数和课时还远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学员中年龄偏大者居多,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利用远程教育推广优质教育资源还不尽如人意,尚须进一步开展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能力的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广泛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居民的电脑操作水平。

4)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居民的社会分工是多样化的,老年人口逐年增多,其学习需求也呈现多样化格局。因此,教育资源应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社区居民喜欢布艺DiY、丝网花制作、书法、绘画、上网操作等强调动手能力和实用性的课程,电大应加强这方面课程资源的建设,如各种实用性的微课程等。目前,社区教育网站和老年大学网站的开通,对丰富社区教育内容起到积极的作用。

5)政府应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从长远来看,社区教育应逐步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普惠教育,是一种公益活动。政府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逐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列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尤其在开展社区教育的初始阶段,网络学习室的建立、社区学习网站的开通、部分培训项目的师资等,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电大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可以给予社区教育一定的人力支持、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部分的教育资源共享,但不是社区教育的全部。社区教育的主体仍在社区,在各级政府,在办事处、居委会。社区教育活动开展得是否有声有色,是否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也主要在于各级政府及办事处、居委会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资金的投入状况如何。当然,电大与社区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很重要。

5展望

2016年7月,教育部等9部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下发,其中对如何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容、社区教育的ο蟆⑸缜教育要达到的效果等做了阐述。《意见》同时提出,到2020年,全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要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600个,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个。相信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教育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呼市电大将借《意见》下发的东风,一如既往地投身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去,为提高全民素质、创建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光辉.探索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发展研究,

2010(12):8-11.

[2]鲍东梅.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4-18.

[3]陈木斯,万娟.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探索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之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9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内涵

品牌的理念来源于企业竞争,又在企业竞争中得到迅速发展。“品牌”一词在辞海中没有查到,它起源于19世纪早期盛威士忌酒的木桶上的区别性标志,当时只是作为产品之间的区别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品牌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复杂的象征,它以无形资产为主要对象、以文化为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为原则,并据此设定自身的运行轨迹,逐步发展为商品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成为公众对于组织或产品认识的总和,成为承诺、信誉的代名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相继诞生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区学院。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品牌建设逐步被引入社区教育,并被人们认可、深入人心,其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所谓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指被受教育者所认可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教育标识,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的教育服务以及培养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院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和,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在品牌意识的强烈驱使下的现代教育系统形成和教育个性的彰显。

1、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独特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应具有个性化的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特色化发展的教育标识,是这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区别于其它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独特标志。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形成在办学目标上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指向性,能够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区域性定位构成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个性特色的价值属性,成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2、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表象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教育的无形资产,不具有独立的实体,不占有空间,是人们通过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形式来记住某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教育。因此,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必须有丰富的内涵,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有形化。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直接载体主要是文字、图案和符号,间接载体主要有教育质量、教育服务、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等。

3、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扩张性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具有识别功能,代表一个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利用这一优点展示品牌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给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带来实质性的附加值,并形成品牌效应,有助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利用品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社会化的供求机制,是推动区域化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突破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本位模式、拓展特色办学空间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选择。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办学机制的扩张,是推动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最为快捷的举措,通过合作、联办、共建等多种互动形式,整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集约化、区域化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共享的办学规模优势,实现局部区域一体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使办学效益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实力日益增强。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定位

1.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目标定位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地讲,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方面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社区教育特征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培养目标计划,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区域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教育的特定功能,培养目标应区别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而定位于为区域内人的发展需求。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区域人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发展目标的定位则主要是规模发展目标的定位,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规模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使用效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在同等的教育质量下,规模大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比规模小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具有更低的生均成本;在同样的生均成本水平下,规模大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达到改善办学条件的目的。当然,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超过了适度规模反而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规模和层次定位,将精力放在办学质量和特色发展上。盲目追求高层次,抛弃自己的特色,很难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应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为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的机会,满足区域内人的多样化需求。

2.品牌的特色选择

第一,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出特色的灵魂。办学理念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院长和教师队伍。杰出的院长是形成科学的办学理念的关键,是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灵魂和引路人。北京大学是在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使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形成今天的“北大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教师则是办学的支柱和形成科学办学理念的基础。第二,主干学科特色。主干学科建设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学特色的核心,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形成的重要基础。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和质量,学科的特色和质量取决于该学科的教师团队的力量。第三,培养特色。培养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根本任务。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构筑具有现代特点的发展培养模式,必须改变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培养的倾向,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培养对象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发挥。第四,育人环境特色。育人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是指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院容院貌和与其办学有关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院园建筑、雕塑,大楼、花木、草地以及教学实验设施等,物质文化的差异导致各个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之间的形象差别,它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形象的缩影,体现着该院的特色。非物质文化环境包括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院风、教风、学风、教研活动、社团活动、管理方式和风格等,它对人的心理、行为及教育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调适作用。品牌必须集中力量选择并形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特”。一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就会有了竞争优势。有了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才会有自己的真正品牌,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的目的。

3.品牌建设的规划

品牌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工作,既需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需要搞好与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还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品牌建设要因院而异、因地制宜。对于资源有限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最佳也最易成功的路径就是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有限的特定领域建设属于自己的品牌。对定位于普通品牌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其教育的重心应该是“贴近服务”,选择一至两个突破口,形成自身的优势。对定位于精品品牌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该将品牌建设的核心确定在办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上。因此,成功创建自己的品牌,要有品牌建设规划。品牌建设要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品牌建设规划要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院园建设规划三大规划紧密结合,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不断提高品牌在政府、社会、群众中的认可度是获益最高的品牌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必须立足院园,放眼全局、立体规划,整体把握,和谐发展。坚持整体发展原则应注意整体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统一,因为特色发展不等于单项的、局部的发展,整体发展的目的在于特色的辐射和穿透,只有特色广泛地辐射开来和深入地穿透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方方面面,才能显示特色的力量,才能形成和谐的整体发展态势。

2.院本特色原则

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应着力打造院本特色,因为院本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名片”。脱离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客观实际和现有条件去发展品牌,只能是空想。应当立足院本综合开发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充分利用院内外的有利条件去营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发展特色。可以说,营造院本特色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院本特色原则应注意:

(1)立足院内与放眼院外相结合。创建院本特色要在对院内教育资源“深挖细掘”的基础上,将发展思维扩展到社会,充分发挥社会上的有利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发展的资源优势,形成院内外齐心协力打造品牌的态势。在创建品牌的合力中,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应该发挥主体引导和凝聚的作用。

(2)立足现状与放眼未来相结合。创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不是对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现有成绩和优势进行简单的积累,而是要在对现有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将发展的目标瞄向未来。因为品牌的指向是投向未来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创建自己的品牌,应当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应当着力于品牌的“最近发展区”和“最近生成区”的研究。

3.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原则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能立足于社会并保持长久不衰,其根本在于能保持品牌内在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对外要加强品牌宣传、扩大影响,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形象逐步在社会上得以树立和强化,从而扩大和提高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知名度。对内的宣传是使全体师生员工清楚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意义和任务,并能成为他们自觉努力追求的行为。克服浮躁,坚守诚信,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将品牌质量和品牌宣传有机结合,做到相得益彰。

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的举措

1.培育院园文化

任何文化,都有其自己的核心。院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教育理念。文化品位不高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就像一个暴发户,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底气,缺乏底蕴。院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显现文化和隐现文化,涉及到物态、制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培育院园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1)制度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的智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师生、人和自然均处于平等地位,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一切制度的出台均要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智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一切管理行为不带有任何的歧视,管理更多的是一种关爱、一种尊重,而不单单是一种约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开放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的宽广胸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胸怀开阔,心底坦荡,包容并收,及时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和先进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优秀文化的成果,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扬弃,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创新性文化的建立,体现管理者与时俱进的品质。结合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传统文化特点和现实社会的主流文化精华以及对未来社会文化建设走势的把握,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创造本院独特的文化。

2.强化品牌意识

强化院内全体人员特别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管理者的品牌意识,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实施品牌战略的根本前提,也是提升品牌价值的先决条件。从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必须牢固确立品牌意识这个层面讲,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发展要认清国内、省内、市内、区域内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突破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围墙,用全面系统的视角来考虑目前制约发展的资金、师资、管理等问题;加大开放、创新、合作的力度,探索和学习先进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办学经验,以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

3.树立品牌形象

如何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实施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内容。首先,创立―个独立的容易识别与记忆的标志系统,有效地对社区教育培训学院进行包装宣传。它包括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办学理念、院名、院旗、院徽、院歌、院服等,以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精神,反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特色,使全院的师生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院园环境。院园的建筑、设施、景观等能体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品位和特色,既可向社会展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形象,又可对置身其中的广大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激励、熏陶作用。再次,就是必须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强化整体实力的同时,要借助现代传媒,向社会广泛宣传,让公众和广大消费者了解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以通过院庆、教研活动、社团活动、招生及新闻等,推销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确立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公众形象,提高社区教育培训学院的社会声誉,加大品牌形象宣传。

4.提升科研含量

打造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那就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或者说只有科研才能为品牌打造提供源动力。要以现代社区教育科研注入品牌的打造过程之中,以关注社区教育现实的视角来研究与探索社区教育改革创新之路,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可根据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发展方向和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具体情况,设计一至两个主课题,全院以主课题为核心,让教师围绕主课题申请若干个子课题开展研究,使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品牌的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充盈与丰富。

社区体育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职业培训;功能

作者简介:宋亦芳(1959-),男,广东蕉岭人,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上海电视大学长宁分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管理等。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教育服务业背景下区域成人高校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B11107)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张东平。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41-04

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本社区各种教育资源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社区教育的认识,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各种文化休闲活动的教育,并将这些视为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还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以本社区组织为主体开展的教育,并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执行主体。不可否认,社区教育具有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但如果仅限于此,社区教育的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的。笔者认为,社区教育是区域教育的重要阵地,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将社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对于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社区教育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取向

(一)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人的全面提升

社区教育的本质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根本,是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本位,是社区人力资源的一种再造性开发过程。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可理解为指人的体质状况、品格修养、生活情趣和技能水平等的总和,这些素养的提高可以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的体质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改善,人的品格修养可以通过学习修炼得到内化,人的生活情趣可以通过文化教育得到充实,人的技能水平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得到提高,而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随着城镇人员结构的变化,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增多,技能培训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如果这一群体的人员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是无法承担区域发展的的重任的。研究发现;“全国各地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坚持社区教育以民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方向,积极面向社区转岗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障人员开展成人职业技能培训。”①

因此,将社区教育仅视作是一种休闲教育或体锻教育的观点具有偏面性,应该将社区教育与社区休闲教育区分开来。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该将生活水平改善、职业技能提升、个体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内容,并进行重新定义。社区教育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尤其是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整个社区成员的素质,并经过这样的培训,使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尤其劳动职业技能得到大大的提高。所以,社区教育应该成为社区成员就职、创业本领,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关乎民生、提高社区成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人力资源开发本位,是社区教育“姓教”的质的规定性。

(二)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社区整体发展

社区教育的任务是以社区发展为根本,是以社区和谐共生为本位,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动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社分开将成为现代社区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社区正在逐步成为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而也要求社区教育回归为社会发展行为,恢复它姓‘社’的本来面貌,与社区发展纳入同步发展轨道。”②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立足社区、依托社区、服务社区,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社区的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和提升;社区的进步,需要各种人力资源的支持,既包括管理人才,更包括各类职业技能人才。

社区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符合区域要求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瞄准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时时刻刻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使社区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从整体上协调发展,以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将一些职业培训项目纳入到社区教育中去,才有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使社区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现。近年来,各地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以区域定位为特点,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教育,尤其在社区教育中,依托区域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通用的专业人才,鼓励社区力量教育培训向高层次发展,创造现代教育品牌。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大教育观念,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才培养,建立起了与区域建设及功能定位相匹的、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满足市民学习需要,具有开放化、社会化、终身化为特点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这些也正是现代社区教育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所以,在社区教育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区域教育整合

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也就是社区教育将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统一于社区之中,是现代社区“大教育”观的体现。基于这一特征,社区教育是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在这个教育综合体中,各类教育形态、各种教育机构、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育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教育合力,共同为社区发展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自然成为综合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社区教育向促进社区建设的方向发展。

不难看出,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社区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整合。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培训机构的作用,社区需要加强与各个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包括体制内的社区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有关职业培训单位,也包括体制外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民办非企业培训机构及培训集团等,还包括相应的职业培训管理机构。通过在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社区通过与各种机构相互合作、协调,激活了社区的教育资源,发挥了社区教育资源最大效用,对于推动区域“大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区教育推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制约因素

(一)人们对社区教育的思想认识还不全面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就是休闲教育,或者认为是老年人的娱乐教育,管理层面也有轻视社会教育和非正规学习的观念,职业技能培训很难进入到社区教育的视野,无法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客观上,很多地区社区教育的内容主要还是局限在休闲娱乐上,从近几年全国各地所列社区教育课程就可见一斑。据上海2011年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比统计来看,参评的社区教育课程有80%是休闲类课程。

人们认为社区教育主要就是老年人的教育,忽视了社区教育对辖区内各个层面人员的重要性,尤其忽视社区教育对在职人员、下岗人员、外来人员教育培训的作用。由于这样,在大多数地区参加社区教育的人群均以老年人为主,社区教育没有就业谋生的取向,缺乏技能培训的特征。从这点来看,社区教育把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的倾向相当严重,社区教育的受众面严重局限。

人们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的事,是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的事,社区教育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的事,所以没有必要。在对各社区进行调研中了解到,社区层面对职业技能培训普遍采取不涉及、不投入的态度,社区也很少与当地学校挂钩对本地区待业人员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在很多地区的社区教育中处于真空化的状态。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倾向,有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把乡镇成人学校开展的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同于社区教育,认为这就是社区教育的全部。

(二)社区对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还不健全

把职业技能培训融入社区教育,需要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提高资源的整合力度。应该看到,社区教育的办学场地条件是远远无法满足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单靠社区本身的条件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可用的培训资源。在很多社区,一方面国家投资建立了高标准的职业培训基地但利用率并不高,另一方面培训资源就在身边但社区教育不去有效利用。究其原因,就在于社区对资源整合力度相当薄弱,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仍然各自为政。

同时,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力量整合不力,也是影响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因素。显然,要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教师是关键。社区不可能自已拥有大量的培训师资,但需要有稳定的师资队伍,这完全依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社区各单位的支持。没有健全的整合机制,就不会有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更不会有适合社区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市民对社会培训的认同程度还不够高

一方面,社区居民认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不高,这也是造成市民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应该看到,鉴于目前的社区教育现状,社区教育中的职业技能培训还没有受到市民的充分信任,就是有的农村地区以乡镇成人学校为阵地开展技能培训,也限于条件和师资等因素,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所以人们认为,去社区接受技能培训都是低水平的。

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项目相当有限,难于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的地方,项目主要就是本地原有的一些传统技能培训项目。如有的农村地区,也只有农作物种植等培训项目,其它项目很少或根本没有。随着社区的发展和人们就业需求的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培训项目会更受市民的欢迎。

还有,培训奖励机制和就业导向机制配套缺失,激励不足。目前很少有社区对参与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的市民实施奖励措施,劳动部门也没有将社区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挂钩,所以这方面的机制还较为薄弱,影响了社区市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社区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探索

(一)发挥社区学院终身教育整合平台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以上海为例,2006年市委、市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居民小区办学点、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明确,对于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全国各地建设社区学院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社区学院作为社区教育的龙头,理应在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好协调作用。首先,社区学院可以实现与区县一级层面政府机构的沟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和服务,推荐政府培训项目;其次,社区学院可以加强与区县层面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协会等联系,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为社区提供培训教育服务;还有,社区学院可以开展各种培训业务指导,加强社区师资培训,开展培训课程统合,提供教研工作指导。总之,要开展好社区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社区学院处于指导和协调的中心位置。

社区学院本身也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应该在办学内容和层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是可行的。以上海为例,各区社区学院基本上是由业余大学、电大分校、职业培训机构整合而成的,具有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资质和办学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在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培训格局。近几年来,社区学院面向社区、服务社区,把各类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整个社区,正在成为社区一支不要缺少的主要培训力量。同时,依托社区学院开展职业培训也是必要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高等学府,具有高层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区域职业培训中具有引领作用。要发挥社区学院在区域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

(二)加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协调

整合区域内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是开展社区职业技能培训重要基础和前提。社区教育是大教育概念,不可能靠几所培训机构或几所高校来完成,教育资源整合是各级人民政府对社区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的主要内容,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直接影响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

要充分发挥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投资力度,制定了有利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各项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上海为例,90年代开始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使各区县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而上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面临逐年减少的状况,有必要充分调配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另外,利用好区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资源或其它培训机构资源,会产生教育资源的倍增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充分利用地区各类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培训需要应合理调动各类人力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以上海为例,各区各类高等院校云集,各种培训机构较多且层次较高,培训教师较为充足。同时,随着各类学校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服务社区的愿望也很强烈,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共荣,正在成为上海各类学校的办学思想。利用好这些学校的教师资源,已经成为社区和学校的共识。

要充分进行区域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整合。一方面,社区可以运用现有的培训专业课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办学资质,为社区培训所需要的人才。方法上,可利用送出去、请进来、联合办等形式,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社区发展的要求,借助各种职业培训资源优势,开发新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并遵循学以致用、按需施教和注重实践的原则,使培训课程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课程的通识性、应变性,使课程内容达到量身定制的效果。

(三)把握区域特征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点

在社区教育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功能,扩展了社区教育的外延,弥补了社区教育的不足,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民大教育,所以要正确把握职业技能培训与区域特征的关系。

首先,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要适应地区特征。由于社区历史上的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职业培训背景,有不同职业培训层次的需求,把握好地区特征,就能找准职业技能培训的定位,使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其次,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要适应经济特征。社区经济的发展历史,使各社区形成了各自的经济特征。社区的经济特征决定了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能否把握好重点,是检验社区职业技能培训效能的关键。作为政府主导、社区各方参与的社区教育,理应把区域经济放在重要位置。还有,社区职业技能培训要适应人才特征。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同要求,人才特征将不尽相同。一方面是人才基础的特征,另一方面人才提升的特征,这两方面的特征决定了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教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其教育内涵,尤其要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社区教育的轨道。只有这样,社区教育才能在推动社区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才能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真正体现其价值。

注释:

①朱新均,等.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子课题报告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7.

②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25.

参考文献:

[1]谢国东,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成人教育的使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陈乃林,等.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楼一峰,等.创建学习型城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