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督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7:52

工程监督报告篇1

一、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发生违法行为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全市建设系统违法违纪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20*年至20*年的*年间,我市建设系统共发生各类违法违纪案件44件,53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其中有25人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利用手中权力,为请托人谋取私利,收受了贿赂,而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这些违法人员分布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各个关键环节,这些人的手中,多少都握有工程建设管理某一方面的权力,而成为了行贿者“主攻”的对象,由于自身把握不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教训是深刻的。

通过对我市建设系统违法案件的剖析,我们发现,建设系统行贿受贿犯罪,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关键环节:

(一)项目业主环节

倪某,19*年9月至*年初,利用担任某解困房公司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业主代表的便利,在规划设计、提供平面设计方案等工作中,为他人谋福利,先后收受工程承包人贿赂14万元。20*年11月7日案发,20*年11月15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3万元。

陈某,20*年至20*年期间,利用担任某污水处理厂筹建处基建科副科长、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副经理,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进度款拨付审核等环节的便利,9次收受7位工程承包人贿赂4.4万元。20*年7月14日案发,20*年12月8日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

另外,借用到某投资公司的黄某、王某,也都是作为业主项目现场管理负责人,手中握有工程隐蔽签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进度管理,工程进度款拨付管理等权力:成为重点贿赂对象。因收受贿赂,而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勘察设计环节

傅某,1*9年—20*年期间,利用担任某建筑设计院勘察室主任、勘察所所长之便,在工程桩基钻芯、基础验槽等过程中,为他人谋利,先后4次收受4位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贿赂款2.4万元,20*年10月27日案发,于20*年7月17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三)项目承包环节

尹某,20*年6月至20*年初期间,利用担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级企业)经理便利,先后为9个工程项目的承包人挂靠该企业提供便利,先后收受贿赂4.8万元。20*年7月14日案发,20*年11月23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四)中介服务环节

王某,*年2月至20*年春节期间,利用担任建设工程招投标事务所所长、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中心经理的便利,采取违规泄露标底等方式,先后收受工程投标人贿赂10.5万元,使投标企业顺利中标。20*年8月8日案发,20*年4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万元。

(五)质量监督环节

杨某,1*9年至20*年期间,利用担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的便利,在工程验收、抽查和评定等级等过程中为他人谋利,先后15次收受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贿赂2.5万元。20*年6月15日案发,20*年1月14日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该单位还另有一位副站长利用审查报批优质工程的便利,一位检测员利用负责桩基检测工作的便利分别收受了贿赂,先后被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六)行政审批环节

程某,1*3年至20*年间,利用担任某房管局局长的便利,在解困房建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审批等环节,先后十几次共收受4位包工头、6位开发商的贿赂款39.3万元,美元2千元。20*年5月23日案发,20*年4月2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陈某,19*年—20*年期间,利用担任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管理、监督工程建设招标活动的职便,为他人谋利,先后收受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贿赂共计10.2万元,3000美金,索贿20万元。20*年9月3日案发,于20*年4月6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

二、关键环节管理人员违法行为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近几年,我市建设系统发生的收受贿赂违法违纪行为显著增加,且是发生在手中握有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款审批等大权的各类管理人员身上,值得我们深思。

(一)建设领域关键环节人员违法案件的显著特点

1、领导干部、重要岗位发案率高。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到建设领域的多个行业和部门,从工程立项、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开工审批、承包建设、质量监督、资金拨付直至验收评优,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都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关键环节。在这些重要环节、重要岗位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是谋取不当利益者必须迈过的“关卡”,是容易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人群。分析建设领域发生违法行为的人群,我们发现,在受到法律追究的25人中,有20人为共产党员,占到80%;25人中各级领导干部有22人,其中既有处级干部也有科股级干部,占到了88%,真是触目惊心。

2、临时机构、借用人员产生问题多。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一个项目上马,就成立一个指挥部或筹建处,从一些单位抽调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管理班子,负责项目的筹备、规划、管理等工作,工程结束指挥部解散,借用人员又回到原单位。这就使得他们产生自己是临时人员不是监督重点,工程结束大家各奔东西不会出事等错误心理,较易发案。如上例中筹建处陈某、投资公司的黄某、王某等发案都有这种心理做崇。

3、违法时间跨度长、受贿金额大。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一次性投资金额较大,项目建设中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包工头,一是为了在今后的项目承接中,能得到建设部门管理人员的关照和帮助;二是为使他们在工程管理中“高抬贵手”,以朋友往来、年节拜访等方式,借感情交流进行行贿,且“下手”较重,单笔行贿金额较大。另外,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岗位交流困难,一些身居建设项目管理岗位的人员,没有特殊原因工作岗位较为固定,手中权力不断强化,造成违法的时间跨度较长、违法金额较大现象。如:陈某违法时间长达8年,其他人少的也在3—5年间;程某受贿最大一笔金额达10万元,少的也有几千元。

(二)产生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原因

1、自身不够清醒。主要表现在:一是放松学习,不思改造。他们总认为:自己有学历、有职务,受党教育多年,廉政知识不缺。总借口平时工作忙,各类学习活动没空参加,就是参加了也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学不进去;更不会主动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树立正确“三观”。二是淡忘宗旨、。一些人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忘了,把服务基层群众的工作变成了权钱交易的手段,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个人谋私的工具。三是随波逐流,心存侥幸。部分违纪违法人员认为,现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员交往频繁,互相帮助、相互之间表示谢意,送送“红包”非常普遍,是人之常情,别人都收,我为何不收?而没有清醒地认识到送礼人的真实目的和自身所处的位置。有的人是心存侥幸,认为不会查处到自己,而收受了贿赂。四是私欲膨胀,防线崩溃。他们看到一些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都比自己差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快速致富,心里失去了平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作崇,造成私欲膨胀,防线崩溃,大肆受贿索贿,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2、管理不够到位。一是有的部门上级对下级只注重抓业绩,廉政方面倾注精力较少;对干部任期中的廉政表现也关注不够,尤其是对下属或基层一线单位人员存在着“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使得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群众有目共睹,而上级领导却视而不见,直至出了问题。二是干部管理部门仅注重对干部任前考核,缺乏任职期间的动态管理,以致于对下属干部的思想、行为情况了解不够,对其任职期间的实际表现不清楚,对群众的意见和看法无法及时掌握。三是关键岗位人员易岗交流机制未形成,使部分岗位在位人员权力不断强化,埋下犯罪的隐患。

3、监督力度不够。一是业主单位一般是企业或者临时机构,纪检监察部门较少将其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更不要说延伸到对临时借用人员的监管,造成监管方面出现“空档”;二是对勘察设计、工程承包、中介服务机构等,因为体制改革的原因,这些单位都基本与原主管部门脱钩,出现无上级主管的现象,而行业主管只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对他们的廉洁自律教育管理基本空缺;三是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本部门人员的监督作用很难发挥。由于有为本单位保驾护航的职责,发现了问题也只是事务性地处理,缺乏强有力的惩处手段和魄力,普遍存在不敢监督和不愿监督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一般只体现在事后监督,即对各类职务犯罪人员的处理上。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采取的措施还不够有效。四是群众的监督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业务工作的特点的不一致性,群众的监督很难触及问题的要害,并且这种监督具有滞后性、不稳定性和局限性。

4、制度不够落实。一是民主集中制不落实。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可是有的单位对人、财、物等的管理,重大事项由个人决定,造成领导干部权力太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有章不循的问题屡有发生。二是规章制度不落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单位也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但是大多是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有的没有认真根据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有的没有认真执行,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三是公开制度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公开内容没有针对性;公开的透明度不够,内容不规范。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公开多少,由单位领导定,群众没有决定权,造成群众希望公开的内容没有公开,群众希望了解的情况还是无法了解,“公开与不公开一个样”。

三、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的对策

(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着力构建拒腐防变的教育机制

教育是廉政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创新教育机制体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一是思想教育不松懈。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贯穿教育工作始终,教育建设系统的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采取多种形式在党员干部中,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关键岗位人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二是条规教育要加强。使党员干部学习熟记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纪政纪条规。要定期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法律、法规、党纪、政纪知识进行授课,讲清违法违纪的利害关系。三是警示教育要坚持。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运用反面典型进行教育,使各级党员干部得到触动、受到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四是法律教育要到位。把建筑市场的运行和竞争纳入法制轨道。着重抓好《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会计法》等相关建设法律法规学习,通过法制教育,建设健康有序、公平竞争、规范操作的市场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类行政权力和相关人员的行为

要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保证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规定。纪检监察部门要时刻关注建设领域容易发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建立和健全约束权力运行的规章制度。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政现状定期分析、述职述廉、群众测评、重大事项报告、定期谈话和诫勉谈话等制度。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打招呼、敲警钟,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全面推行“阳光工程”,构建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要将建设系统各项工作都纳入公开范围。特别是重点加强对工程招投标、设备材料采购、资金拨付、人事安排等重要环节和重大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保证决策决定透明公开。三是建立和完善部门单位管理制度。要针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不断调整充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制度网络。要采取“人盯人战术”,让完善的制度覆盖到包括班子成员在内的全体员工。四要要建立上级按期审查制度。由纪检监察、财务、核算中心等部门组成内审组,对资金使用拨付,财务开支报销等方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监督,以确保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通过健全制度、阳光政务、民主决策的实施,切实解决研究问题“一言谈”、审批事项“一支笔”、拍板决策“一句话”的“三个一”的粗放管理模式,铲除违规违纪现象滋生的土壤。

(三)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对社会中介单位的监管

要针对中介机构改制后与主管部门脱钩;施工企业走向市场无主管等,失去有效监管后,容易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现状,加强对这些单位的监督指导,督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一是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办公、部门联审,细化审批内容和自由裁量权明细等工作,使审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二是加强企业资质管理。通过资质审批、审查环节,保证企业自由施工技术人员班子的稳定,减少人为挂靠、出卖图章等行为。三是加强招标投标后期监管。通过建立两场联动机制,解决投标申报队伍为本企业自有人员,施工队伍为包工头等挂靠人员的“两张皮”现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安全。四是规范临时借用人员的考核评定制度。对临时借用人员要实行工作有阶段,任务有时段,廉洁自律不分段,与原单位一道共同将借用人员的工作考核、廉政考核抓实抓好。

工程监督报告篇2

2020年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范,结合单位工作实际,统筹安排,明确责任,重点监管,通过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年度工程汇报如下:

(一)、监督概况

2020年,我站受监工程项目个,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竣工验收项,建筑面积平方米;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项,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监督工作

1、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监督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突出以政府投资项目、保障性住房工程、安置房住宅工程为重点监督管理项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

2、对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

在质量监督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强制性标准及设计文件,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严控主体质量安全,坚决杜绝工程质量责任事故,在施工工程中清除质量隐患,确保了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坚决不让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

3、监督巡查、检查工作

根据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要求及检查(巡查)工作规定,工作责任监督员负责日常巡查检查,分管副站长组织开展大检查以及对基础、主体、保温节能等阶段性专项验收检查。同时,日常加大对建筑材料、构配件、钢筋安装、混凝土质量的抽查力度,严格见证取样制度,加大对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

工程监督报告篇3

“常规武器”的力量

在人大历史上,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一直是监督的“常规模式”。

说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是“常规武器”,是因为使用频率高,为各级人大常委会使用,并且还是监督法中四种经常性手段之中的“经常”。资料显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中共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41个专项工作报告,15个决算、审计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而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五年中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达到130项。

当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步入常态时,人们更关注其实效,即如何走出“蜻蜓点水”的仓促和“说了白说,一审了之”的窘境。

可喜的是,近年来人大常委会审议渐渐成了一种实质性讨论,对报告内容的具体审查也更加广泛而深刻,通过交办和督办审议意见等形式,努力提高监督实效。比如说,从2003年10月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开始整理、交办《审议意见》,使人大监督工作更有深度、更具实效。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报告后,积极向国务院提出建议,促进了出口退税拖欠问题的解决。根据常委会的建议,国务院连续四年从超收收入中共拿出2422亿元用于解决出口退税历史欠账,及时作出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有力地推动了拖欠出口退税问题的解决。

建立通畅的监督系统

用好人大监督的“常规武器”,关键是监督“入口”和“出口”能够通畅。“入口”不通,议题不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缺乏针对性,缺乏民意基础;出口不通,审议意见落地无声,监督缺乏实效。

监督法规定,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根据七种途径反映的问题来确定,包括常委会执法检查、人大代表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反映、各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调研、信访、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一府两院”要求报告专项工作。

在监督议题来源的路径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专委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调研的问题和“一府两院”要求报告专项工作往往受青睐。而代表建议、信访反映的问题没有与监督议题对接到位。这就造成代表建议年年提、群众重复信访比较集中的倾向性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资料显示,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共受理群众来信47万多件次,接待来访21万批次。在省级人大,一次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建议有上千件,群众每年的信访达上万件次。代表建议、信访反映的问题事实上成了人大监督的信息资源库,这里面包含监督法所提“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利用好这些信息资源,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更有现实针对性,可以促进社会关注问题的解决。因此,应充分发挥专委会、办事机构归集信息的作用,注意分析、综合代表建议、信访、舆论反映比较集中的信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人大监督的议题,以便从制度上、源头上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近年来,有的地方流行通过媒体在短期内向社会征集建议议题,这种做法引起了公众关注,也起到了收集一些社情民意的效果。但是,匆匆征集民意也有量少、面窄、质量不高的问题。笔者认为,人大监督应着重用好制度内的信息渠道,重视民意舆情的日常归集和分析,而不是另辟蹊径,大路不走抄“小路”收集监督议题。

按照监督法规定,处理审议意见是人大常规监督的一着重棋。审议意见是联结监督程序与监督结果的纽带。处理审议意见是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出口”,直接关系到监督实效。监督“出口”若遭遇“瓶颈”,监督效能就很难释放。因此,交办审议意见、处理审议意见、督办审议意见、报告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这些环节应当见诸实效。

对于特别重要的专项工作报告,常委会可以直接作出决议,要求政府、“两院”执行,解决问题的力度和成效更大。比如说,200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了决议,要求“举全国之力,扎扎实实做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实践中,人大常委会就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的次数极少,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另外,监督法设定了监督公开原则,要求常委会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及审议意见,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或者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应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保证公众对人大监督的知情权,促进人大监督不断增强实效。监督公开原则,尤其是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公开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启动,这是执行监督法、保障监督系统通畅的应当填补的空间。

表决报告及问责之争论

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听取和审议的专项工作报告进行表决在一些地方渐渐推开。一项调查表明,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直管市中,有9个城市实施了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并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中作了相应的规定。

因为表决不“过关”,常委会否决工作报告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说,在2006年,有甘肃省金昌市、夏河县,湖北省荆州市,河南省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否决了交警、检察院、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看病难代表议案办理等报告。当年2月,因政府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严重问题,海南省临高县人大常委会否决了政府关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报告。而更由于一些单位和部门敷衍了事,不做实质性整改,该县人大常委会于一个月后又否决了县政府的整改工作报告。郑州市政府办理看病难议案的专项工作报告未被通过事件更是位列“2006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之中。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还规定,对被否决工作报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将启动质询、辞职、撤职等问责程序。

这些表决和否决专项工作报告的案例,为媒体和民众所称赞。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表决专项工作报告是否合乎法理之争。

有人认为,常委会对报告进行表决,是完善人大监督工作程序的制度创新,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监督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表决工作报告与监督法并不相悖。

有人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表决专项工作报告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要慎重行事。

应该说,地方人大常委会这种提高监督效能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监督法在规范人大监督的同时,也为人大监督工作创新预留了空间。如果把表决专项工作报告简单定性为“违背监督法”恐怕不够审慎。但是,表决单项工作报告确实面临着“妥当”、“科学”与否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如果对法律实施主管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启用质询等监督手段,表决专项工作报告应慎用;对于事关大局、需要大力整改或推动的专项工作,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有关机关必须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决议。这样一来,既没有法律障碍,又可以解决审议疲软的问题。

2002年8月底,首次提交审议的《监督法》草案曾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未批准工作报告的,可以由大会主席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大会决定。”草案中还规定“工作报告未被批准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应当于两个月内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提出报告的机关根据代表审议意见再作的报告”。

但是,2006年8月通过的监督法却没有工作报告“未通过”的规定。对于工作报告未获通过是不是启动问责程序这一问题,200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针对某省人大拟在《议事规则》中作出“工作报告在省人大或者常委会会议上两次未获批准,报告机关负责人应当提出辞职请求的规定”作出的答复是:“法律没有规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暂不做规定为宜。”

工作报告未被通过,说明人大常委会对政府某一方面的工作不满意,而不是说报告的形式要件、文字表达有问题。有专家认为,若工作报告两次仍不被通过,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应立即提出辞职,“这是一个责任制政府和一个负责任的官员应当做的。”

笔者认为,工作报告未被通过,有很多情形,比如说工作条件、法制环境等等,有的并不完全是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工作原因。人大应区别对待,不宜断然启动问责程序。

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的“真空”导致“未通过”案处理棘手的同时,也为地方人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空间。可以预见,在监督实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对“一府两院”报告“未通过”及处理程序,相关法律会作出更加规范而成熟的回应。

审议意见的效力和形成

工程监督报告篇4

一、办理质量监督登记手续

1、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建设单位应携带下列资料到园林质监站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用。

(1)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申报表;

(2)施工合同;

(3)施工单位资质证书;

(4)工程概(预)算;

(5)施工总平面图及图纸目录清单。

2、园林质监站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建设单位提交的全部文件资料,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签发“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书”;对文件资料漏缺、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签发“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申报补充通知书”;达不到规定要求,不得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二、制定质监计划

质监员接到监督项目后,根据工程特点,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定“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书”,并通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收到质监计划书后应及时转交施工单位,质监计划书一式三份,建设、施工单位和园林质监站各存一份。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1、园林质监站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定位监督和不定期抽查,每次监督检查均应有书面质量监督记录。

2、施工单位应会同建设单位按质量监督计划书的要求,及时通知园林质监站监督员对实物质量进行到位监督检查,未经园林质监站监督检查或同意,施工单位不得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园林质监站在实物质量抽查的同时,还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抽查。

3、监督员制定事先不通知的突击抽查的内控计划,报站长同意后按计划实施。

4、园林质监站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巡查。

四、竣工阶段质量监督

1、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条件:

(1)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达到竣工标准;

(2)施工单位提出工程质量竣工报告;

(3)工程竣工资料整理齐全;

(4)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有工程款支付证明;

(5)市绿化局、园林质监站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2、建设单位收到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竣工报告后,应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向园林质监站提交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验收通知单,并申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园林质监站监督员应在4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成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符合要求的发给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不符合要求的,通知建设单位整改,并重新确定竣工验收时间。

4、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必要时设计单位一起参加)对实物质量进行竣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作出恰当的评价。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及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5、园林质监站质监员对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进行监督,质监站负责人或主任工程师视情况参加竣工验收的监督。质监站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竣工验收合格的工程向备案管理部门提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改正。

五、工程竣工备案

工程监督报告篇5

关键词:岭澳二期工程;制造质量监督;趋势分析;偏差分析

1前言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以下简称:岭澳二期工程)是中广核集团继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一期核电站成功建设和运营后,按照国务院“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三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也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的核电项目,是国家核电自主化的依托项目。项目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16万千瓦,主体工程于2005年12月15日开工,一号机组于2010年9月20日正式商业运行,二号机组预计2011年5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按照国家提出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目标,岭澳二期工程管理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设计、设备采购、质量监督、工程施工、系统调试与技术服务等均由国内企业为主承担。

在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过程中,质量监督工作对确保设备制造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形成质量趋势分析报告,该报告按项目每季度一次,为设备制造过程中各层次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反馈和决策依据。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工作从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每季度编制一次,至2010年第一季度结束,前后共编制20期。在这20期质量趋势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整个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质量监督工作相关各类报告的汇总、统计和分析,探讨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工作对岭澳二期工程及后续核电工程设备制造质量监督工作的指导意义。

2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体系

在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针对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监督员编写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向总部汇报,同时向供应商观察意见单要求其对较为重要的质量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制造厂不符合项报告来正式处理违反了合同及其技术附件要求的质量问题。

核电站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可按核级、非核级来划分设备类型,也可按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来划分。为体现核电站设备特点,在设备制造质量趋势分析过程中,结合核安全性和可用性来划分,将核电站的各类设备划分为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核电站其他设备):

核岛主设备,主要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安注箱、硼注箱、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泵、主管道等重要的核级设备;

常规岛主设备,主要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汽水分离再热器、除氧器、高加、低加、常规岛主给水泵等重要的非核级设备;

Bop设备,包括环吊、板式热交换器、管道、阀门、泵、小型起吊设备、电气仪控类设备等核电站其他核级、非核级设备。

首先,从宏观上分析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每季度监督行动报告不满意率、观察意见单发生数及不符合项报告的发生数。然后,针对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产生的不符合项报告,按“人”、“机”、“料”、“法”、“环”和“测”六大要素划分的偏差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对设备制造过程中反馈的质量问题以偏差的形式进行划分,根据导致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结合“人”、“机”、“料”、“法”、“环”相关要素,划分为六大类偏差,每大类可再细化为若干小类:

“人”类偏差,包括项目管理问题、供应商内部QC不力、人员资质和操作失误;

“法”类偏差,包括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图纸、程序及报告缺陷;

“机”类偏差,包括机具问题等;

“料”类偏差,材料化学成分、组织、性能、尺寸、外观等不满足技术要求;

“环”类偏差,主要是环境条件影响,由于外界条件不适宜造成设备质量不确定,如焊接时穿堂风、雨水、焊材贮存条件不当、探伤条件不具备等;

“测”类偏差,包括检验器具问题等。

3监督行动报告及其不满意率

在岭澳二期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累计编制监督行动报告26061份,其中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为551,总体不满意率为2.1%。每季度通过统计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产生的监督行动报告的季度不满意率和总体不满意率来反应设备制造质量监督的总体状况,其中季度统计曲线以每季度三个月的数据为计算基准,体现当季度的监督不满意程度;趋势统计曲线以截止本期报告的所有数据为计算基准,体现对整个设备制造质量监督的不满意程度。

在岭澳二期核岛主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产生了监督行动报告14704份,其中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数为217份,总体不满意率为1.5%,其监督行动报告不满意率趋势图见图1。

在岭澳二期常规岛主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产生了监督行动报告3543份,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76份,总体不满意率为2.1%,其监督行动报告不满意率趋势图见图2。

在岭澳二期Bop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产生了监督行动报告7814份,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258份,总体不满意率为3.3%,其监督行动报告不满意率趋势图见图3。

通过对比和分析岭澳二期工程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监督行动报告的季度不满意率和总体不满意率,在设备制造初期的一年内(四个季度),监督行动报告的季度不满意率和总体不满意率都在高位运行,并由高向底逐步回落,从第五个季度开始,季度不满意率和总体不满意率区域平稳,并保持在一定水平,核岛主设备总体不满意率维持在1.4%~1.6%、常规岛主设备总体不满意率维持在2.1%~2.2%,Bop设备总体不满意率维持在3.3%~3.5%,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在设备制造初期,供应商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暴露,监督员的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相对较多;在工程公司的管理和要求下,问题一一解决,到设备制造中后期,供应商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和完善,出现的质量问题相对固定,主要是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核电站设备中,核岛主设备决定了核电站的核安全性和可用性,工程公司和制造厂投入的资源最大,出现的问题相关最少,总体不满意率最低;常规岛主设备决定了核电站的可用性,工程公司和制造厂投入的资源相对较大,其总体不满意率居中;Bop设备与核电站的核安全性和可用性相关,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工程公司和制造厂投入资源相对较少,其总体不满意率最高。

4设备制造观察意见单

在岭澳二期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累计产生观察意见单322份。

通过对比和分析岭澳二期工程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观察意见单数量的按季度分布图,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一年为核岛主设备观察意见单为第一次集中发生期,第三年为核岛主设备观察意见单为第二次集中发生期、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观察意见单为的集中发生期。主要与设备制造高峰期相关:

核岛主设备锻件等原材料的制造活动从2004年开始,先于主体工程开工日期,从2005年第二季度就开始产生观察意见单;到2009年第二季度,核岛主设备基本都已发货,不再发生观察意见单;从2006年至2008年,即主体工程开工后三年内为其制造高峰期,也是核岛主设备观察意见单集中发生时期;

常规岛主设备制造期间产生的观察意见单数量相对较少,从2007年至2009年,及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二至第四年为其制造高峰期,也是常规岛主设备观察意见单集中发生时期;

Bop设备观察意见单主要发生在2008年,即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三年为其制造高峰期。

5设备制造不符合项

5.1设备制造类外部不符合项数趋势分布

在岭澳二期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共产生制造类外部不符合项866个。

核岛主设备制造类外部不符合项293个,其趋势分布详见图7。

通过对比和分析岭澳二期工程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制造外部不符合项数量的按季度分布图,2008年至2009年,即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三年为外部不符合项集中发生期,与观察意见单集中发生期基本吻合,这至少体现了以下两点:

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三年至第四年为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的高峰期,外部不符合项的数量与设备制造活动的数量成正比,这就要求质量监督部门在设备制造高峰期投入更多人力,每个质量监督人员也应投入更多精力,及时发现设备制造质量问题;

质量监督人员在实施设备制造质量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以观察意见单等形式要求供应商开出外部不符合项来处理质量问题,体现了质量监督人员的价值和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活动的重要性。

5.2设备制造类外部不符合项偏差分析

设备制造外部不符合项用于处理违反合同及其技术附件要求的质量问题,每一个外部不符合项的产生都可以归结为与“人”、“机”、“料”、“法”、“环”六元要素相关的偏差;而且引起每个不符合项的原因可能是一元要素,也可能是多元要素;这里主要抓住其中最关键的一元要素来统计和分析,具体偏差情况的统计表详见表1。

在导致设备制造外部不符合项产生的各大要素中,“法”类偏差占据近四分之三,“人”类偏差占据近四分之一,“机”类偏差、“料”类偏差和“测”类偏差合计不到百分之三,而“环”类偏差没有发生。

“法”类偏差和“人”类偏差是导致设备制造外部不符合项产生的主要要素,这是设备制造质量监督工作关注和分析的重点,结合对这两类偏差的定义,进一步细分这两项偏差,详细统计见表2。

在“法”类偏差中主要是“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人”类偏差中主要是“操作失误”,这两类偏差占据了总偏差的百分之九十一。“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工艺过程控制不严或工艺方法不合理造成的,需加强对工艺实施过程的控制和改进工艺方法。“操作失误”主要是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高其责任心。

6总结

通过岭澳二期工程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和Bop设备监督行动报告的不满意率、观察意见单数和外部不符合项数按季度分布的宏观分析,以及外部不符合项相关偏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体现了质量监督人员的价值和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活动的重要性:

在设备制造初期,监督员的不满意的监督行动报告相对较多,供应商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步暴露;在工程公司的管理和要求下,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到设备制造中后期,供应商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和完善;

主体工程开工后第三年至第四年为岭澳二期工程设备制造的高峰期,也是设备制造观察意见单和外部不符合项发生的高峰期,这就要求质量监督部门在设备制造高峰期投入更多人力,每个质量监督人员也应投入更多精力,及时发现设备制造质量问题,供应商/制造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些质量问题;

设备制造外部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法”类偏差和“人”类偏差,集中体现在“工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操作失误”,需加强对工艺实施过程的控制和改进工艺方法,并通过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随着核电事业大发展,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供应商/制造厂逐步增加并趋于稳定,通过开展对这些供应商的定期质量趋势分析和总结工作,帮助供应商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所在,并结合供应商各自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从而促进核电站设备供应链的长足发展和设备国产化能力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成虎,段旭珍.国产化设备制造QC监督管理与实施[a].岭澳核电工程实践与创新-设计自主化与设备监造卷[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工程监督报告篇6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协调配合下,州人大常委会法律知识培训班今天下午圆满结束了。

这次培训班时间虽短,但是人员到得很齐,培训内容很充实,专家的讲课很精彩,大家的学习很认真,培训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三位专家的讲座!

这次培训主要是听三位专家讲课,没有安排大家交流发言,会后,请州人大大常委会机关、各县市人大常委会把这一课补上,纳入整个学习活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同志回去以后,要将这次培训精神向县市党委进行汇报,在人大常委会机关进行传达,切实抓好监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保障监督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和监督法的规定,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对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借此机会,我就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有关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深刻领会监督法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施监督法的基本要领

第一、人大监督要坚持依法监督。人大监督,包括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与维护。人大监督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

第二、人大监督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虽然职责不同,但目标完全一致,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人大的监督工作,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结合起来,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把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与支持结合起来。

第三、人大监督要坚持集体行使职权。人大监督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很强。集体行使职权,民主决定事项,讲究法定程序,既是人大工作的显著特点,又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任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不能,也无权避开常委会集体,个人决定问题或指示。只有常委会集体的决议决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紧紧围绕地方工作大局,努力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

人大的监督工作,不是为监督而监督,而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监督,为了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而监督。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解决好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的问题。要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根据工作实际选择恰当的监督方式,努力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把握监督的重点,紧紧围绕地方工作的大局开展监督。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监督的职权很大、范围很广、内容很多,但由于人力和精力的局限,人大的监督不可能事无巨细、四面出击。监督法明确要求,人大监督工作要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就我州的情况而言,人大监督就是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重点,围绕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族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监督;并且根据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确定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只有这样,人大的监督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更有深度、更具实效,也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支持与欢迎。

第二、要根据实际选取恰当的监督形式,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效能。监督法明确规定的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形式有七种,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和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五个结合”的方式进行,即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把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结合起来;把初次监督与跟综监督结合起来;把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结合起来;把推动自行整改与依法纠正结合起来。只有坚持以提高监督效能、增强监督实效为出发点,讲求监督艺术,不搞形式主义,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严格监督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从本质上讲,监督法是一部主要规范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法律。监督法在赋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等以法律地位和效力的同时,又从实施监督的程序和方法上作出了一些新的严格的制度规定,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比如,明确规定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执法检查的内容应当从“六个途径”所反映的问题中选择确定;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要重点审查“七个方面”的内容;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等五个方面报告的审议意见,要交由本级“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处理情况要向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等等。这些规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禁止了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州县市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绝不能我行我素,随意打折扣。

监督法还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比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年度计划、常委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经主任会议通过后,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并向社会公布;常委会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一府两院”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或执行决议情况的报告,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这些规定体现了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常委会既是监督“一府两院”的主体,又是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客体。这种双重法律身份,决定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必须强化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既要有所作为,又必须依法而为;既要监督别人,又要接受别人监督。

工程监督报告篇7

【摘要】英美行政机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是以CoSo报告书为基础的,其共同特征是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法律、法规框架,同时都配有内部监督自我评价机制和内部监督的外部审计机制;不同点是美国侧重于“资产保全”,而英国侧重于“风险管理”。其目标都是为了便于对政府机构业绩考核,使政府财务管理更加高效、廉洁、透明化。

关键词内部监督:监督准则;监督制度

【作者简介】陶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组委会(the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s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即CoSo)的主要工作是针对私人公司内部控制的改善和评估,同时该组委会还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标准框架”(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称为“CoSo报告书”),并逐渐被各国确认为适用于私营部门内部控制的财务制度。而如何建立完善的公共部门的内部控制并形成国际性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欧美发达国家行政机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的发展过程

(一)最高会计审计国际组织机构关于内部监督制度的概念和框架

根据最高审计机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Supremeauditinstitutions:in?to-Sai:into-Sai)出版的《公共部门内部控制准则》指导建立内部控制标准,把公共部门单独划定出来,称为intoSai准则(Guidelinesforin?ternalControlStandardsforthepublicSector)。in?toSai准则是以CoSo报告书内部监督内容为基础形成的,经过使用,可进一步认识到其评估的有效性。

(二)intoSai内部监督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组织的管理和对职员实施的综合风险评价,同时对组织的任务提供合理的保证。其目的一是有序、伦理、经济、效率、有效完成工作业务;二是说明权力与责任;三是以相关法令依据为标准;四是为了避免损失、滥用、损害,进行资产保全。另外,内部监督由相互关系的5个要素构成,一是控制环境;二是风险评估;三是控制活动;四是信息传达;五是监督检查。这被认为是intoSai准则树立的内部监督良好形象的基础。

(三)intoSai准则同CoSo报告书的不同

与CoSo报告书相比,intoSai准则对内部监督的定义有所不同。比如,在CoSo报告里,内部监督中的一个目的是“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但在intoSai准则里被改为“问责”。在这里,“问责”对象不但有政府机构,也包括公共管理的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财务过程负责,包括使用、创建和维护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及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报告内部报表的可靠信息,使人们认识到政府机构必须公开公正地开展服务工作。在这里,非财务信息包括经济信息、效能信息,目的是保证机构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便于公共监督。

另外,intoSai准则比CoSo报告书多了一个内部监督目的,即因为损失、滥用、损害资产必须给予保全和追查。这是因为公共部门的资产是公共资金的具体化,要严格遵循“公益资产使用,要求保证资产的取得、利用及处置的安全”的原则。公共部门各机构所有资产必须经常保持最新的会计记录,高度重视各机构所持有的资产,从取得资产到资产处置为止的资产管理相关活动必须始终处于被监督过程中。

二、美国行政机构财务的内部监督制度

(一)Gao内部监督准则

美国各州、部官员以《联邦管理者财务健全法》(Federalmanager’sFinancialintegrity,以下称为《FmFi法》)为基础,执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审计院院长以《FmFi法》为审计基础准则,对各州、部官员进行内部监督。为此,会计审计院(Generalaccountingoffice,简称Gao)公布了联邦政府内部监督准则(Standardsinter?nalControlintheFederalGovernment,以下称Gao内部监督准则)具体见表1,以引起对内部监督的重视,并把Gao内部监督准则定为内部监督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首席财务官法》(ChiefFinancialoffi?cers。以下称为《CFo法》)和《政府管理改革法》(GovernmentmanagementReform,以下称为《GmR法》)公布执行,各州、部官员有编制财务报表义务,财务报表要有高度可靠性。

2.《政府业绩·结果法》(Governmentperfor?manceandResults,以下称为《GpR法》)并且公布执行,以各州、部官员目标管理、组织运营和为了建立科学绩效评价制度为目的。

3.《联邦财务管理改善法》(FederalFinan?cialmanagementimprovementactof1996,以下称为《FFmi法》)并公布执行。各州、部官员执行满足一定条件要求的财务管理系统义务,执行完全监督下的财务业务处理流程。

(二)内部监督自我评价机制

1.自我评价标准。各州、部官员在《FmFi法》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评价,然后omB官员、会计审计院长通过协商对各州、部官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2006年,美国通过了对内部监督管理者的责任条例,用于评价各州、部官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评价方法;二是缺陷的纠正;三是报告有关规定的手续是否合法。

2.报告书的公开。内部监督全部有效性报告书,是每年各州、部官员在实施《FmFi法》的基础上,以Gao内部监督准则为依据进行的该部门自我评价,主要是提供鉴定报告书(Statementofassurance)。包括资产保全在内的内部监督,一是对重要的缺陷无保留意见鉴定报告书;二是重要的缺陷报告限定鉴定报告书;三是如重要的缺陷不能自我评价的话,则提供无鉴定报告书。

财务报告的内部监督有效性报告书。各州、部官员在实施FmFi法的基础上,每年6月30日以前对财务报告的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完成保证财务报告内部监督的鉴定报告书。这个报告书要求保证各州、部官员提供高度可靠性的财务报告。

财务管理系统报告书。各州、部官员在实施《FmFi法》的基础上,每年对部门的财务管理系统根据《FFmi法》规定的三个标准进行评价:一是根据omB财务管理系统规定的联邦财务管理系统标准;二是联邦会计基准咨询委员会(Feder?alaccountingStandardsadvisoryBoard)公布财务报告书时采用的联邦会计准则;三是各项交易处理应适用联邦政府标准会计处理准则(U.S.Govern?mentStandardGeneralLedger)。

(三)内部监督的外部审计机制

各部门监察总监(inspectorGeneral,简称iG)或者有iG权限的外部审计人员,在《首席财务官法》的基础上,对该州、部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其财务审计报告内容包括该部门的业绩、向总统及联邦议会提交的财务报告。这些外部审计师以政府审计基准(GenerallyacceptedGovern?mentauditingStandards,简称GaGaS)为基础,完成财务检查报告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对财务报表的适用性方面表明意见;二是对财务报告系统内部监督中重大不足或重要的缺陷的事态报告;三是是否遵守相关法令。

三、英国行政机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一)英国行政机构内部监督机制概况

在欧洲,英国行政机构的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建立得比较早,也比较完善,在欧洲具有代表性。英国依据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主任通知:内部治理财务监督制度系统报告书》(CorporateGov?ernance:StatementontheSystemofinternalFinan?cialControlDao(Gen)13/97)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估并考察其财务内部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后来,英国根据支出审查制度(Comprehen?siveSpendingReview,简称CSR)公布了公共服务协议(publicServiceagreements,简称pSa),通过目标管理,对各州、部组织运作、评估所取得的成绩、设定的绩效目标和政策目标进行考核。

此后,英国政府的《资源和会计法》(Resourc?esandGovernmentaccountsactof2000,以下简称《GRa法》)采用发生主义会计核算制,突出对固定资产和折旧的核算,每个部委建立高度可靠的财务报表。考虑到内部监督环境的变化,英国政府又出台了《会计主任通知:治理内部监督报告书》(CorporateGovernance:Statementoninter?nal,ControlDao(Gen)13/00),要求各部委机构的会计人员必须执行规定。为促进各部委的风险管理程序的开发和运营,英国财政部了指导意见(managementofRisk-principlesandCon?cepts,以下简称《英国财政部准则》),见表2。

(二)内部监督自我评价机制

1.自我评价标准。英国财政部的政府会计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风险管理的定义;二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三是内部监督报告书记载事项等相关规定。另外,英国财政部为了对各州、部的风险管理运用状况进行评估,2004年公布了《风险管理评价范围》及对各州、部的要求(RiskmanagementassessmentFramework:atoolfordepartments),并在5年后进一步进行了修订。

2.报告书公布。各州、部的会计执行官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每年对内部监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公布内部监督报告书。报告书内容有财务报表及该部门的资源会计决算报告并且向议会下院报告。报告书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责任范围;二是内部监督系统目的;三是风险管理能力;四是风险控制机制;五是有效性的评价;六是内部监督上发生的重大问题的记述。

(三)内部监督的外部审计机制

1.内部监督报告书。会计审计院长在《GRa法》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资源会计决算书及执行的决算书有审计义务。该财务审计报告须向议会下院报告。会计审计院长根据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委员会(auditingpracticesBoard:apB)按照国际审计标准(英国·爱尔兰)(inter?nationalStandardsonauditing(UKandireland):iSa(UK/iR))制作的报告,同时在与财政部协议的基础上,对各州、部及执行的内部监督报告进行审计检查,财务审计过程中如果得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则将该事态在财务审计报告书中记载。

2.业绩报告。会计审计院长对各部门的业绩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会计审计院长每年至少一次对审查对象进行支出审核,根据设定的业绩目标每年两次对各州、部的数据系统进行检测调查,对审核和检测结果出具证明报告书(Validation?CompendiumReport)并且向议会下议院提出报告,以防止各州、部的数据系统中评价指标与实际业绩值发生重大的偏差。

四、总结与启示

为了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英美均设计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政府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其特点是以CoSo报告为依据,形成内部监督的制度框架,由政府和国家机构建立一个标准制度,统一适用于政府机构内部监督。同时,充分认识到行政活动接受评估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原则,单纯依靠财务信息系统远远不够,评估其公共服务性能不仅依赖于财务信息,也需要引入非财务信息,这样才可以全面评价政府工作的经济性和效率性。而问责制是在充分财务监督结果下对公众展现透明政府工作的财务制度。

政府机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是依照法律规定的会计执行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条例来实施的。政府的国家机构财务评估活动也要根据内部监督的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的内部监督报告来证明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因此,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有层次的系列制度才是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基础。

参考文献

[1]atkinson,tony.atkinsonReview:FinalReport:measurementofGovernmentoutputandproductivityforthenationalaccounts[m].palgravemacmillanLtd.,2005.

[2]Barker,Lynton.BuildingeffectiveBoards:enhancingtheeffectivenessofindependentBoardsinexecutivenon-DepartmentalpublicBodies[R].Hmtreasury,2004.

[3]FinancialReportingCouncil.internalControl:RevisedGuidanceforDirectorsontheCombinedCode[R].FinancialReportingCouncil,2005.

[4]Gershon,Sirpeter.ReleasingResourcestotheFrontLine:independentReviewofpublicSectorefficiency[R].Hmtreasury,2004.

[5]Higgs,Derek.Reviewoftheroleandeffectivenessofnon-executivedirectors[R].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2003.

[6]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R].Hmtreasury,CorporateGovernance:StatementontheSystemofinternal2003.

[7]FinancialControl,Dearaccountingofficer(Dao)letter,Dao(Gen)13/97[R].Hmtreasury,1997.

工程监督报告篇8

一、工作目标

在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充分利用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前哨作用,解决基层卫生监督相对薄弱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建成城乡全覆盖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及时发现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等行为,切实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民生工程项目,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安排

(一)食品安全信息报告

各单位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要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科,协助调查及保护现场。各单位要加强本单位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食物中毒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对食物中毒等相关病例发现能力,规范报告程序。

(二)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1、各单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应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发现职业病患者、可疑职业病患者,应及时向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报告。

2、各单位要协助做好放射防护监督工作,检查基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辖区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落实放射人员体检、个人剂量送检及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上级部门的培训等工作,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三)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1、各单位要每季度对辖区内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为:是否取得集中式供水卫生许可证、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及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水源上游是否存在污染源、水源防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制水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要求、净化消毒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混凝剂投加是否规范及是否索证、常规检验项目是否开展及记录等。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下达书面指导意见,并要跟踪复查,督促整改。检查情况应及时汇总,按照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关于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同时书面报告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西津、南山、河沥三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辖区内城市二次供水进行巡查(一年不少于2次),发现水质异常变化情况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

3、督促供水单位每年定期对制、管水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业务知识培训。

4、协助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四)学校卫生服务

1、各单位每年要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含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托幼机构、村小)传染病防控(预案、晨检午检实施及记录、因病缺课记录、学生健康档案等)、生活饮用水等开展两次(4—5月份、10—11月份各1次)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中要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及指导意见书,并按要求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于发现为学校供水的乡镇自来水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或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存在安全隐患的,同时要书面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2、指导学校定期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五)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1、对辖区内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的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并按相关要求将摸排信息及时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每季度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1次卫生监督巡查,巡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等,工作中要做好监督检查记录及指导意见书,并按要求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3、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校验情况进行督查,根据统一安排,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集中进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年度校验。

4、对辖区内村卫生室集中进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2次;对辖区内各村卫生室进行业务督导,每单位每季度不少于1次。

5、门诊部以及一级以上的医疗机构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直接管理。

(六)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巡查

1、各单位要对辖区内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宾馆旅店住宿业、足浴店、理发店、美容店、公共浴室、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KtV、舞厅)组织开展巡查,全年覆盖率100%,户均巡查次数全年不少于2次,巡查要以公共场所单位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明等为重点,并要下发体检通知书,督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按时进行健康检查,对发现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每月汇总后报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并协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调查。

2三个街道办事处市区范围内的公共场所由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直接管理。

上述各项卫生监督协管巡查工作情况,各单位要在检查后的5个工作日内登录国家卫生监督报告系统上报,并整理归档文字、图片等资料,填报工作信息。

三、工作要求

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纳入民生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借助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契机,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职能作用,通过深入推进项目实施,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享受到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

2、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本单位卫生监督检查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并要以《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为标准逐项对照,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指导,每季度对乡镇(街道)卫生监督协管室督导频次不少于1次,定期将督导结果上报市卫生局,并与下拨经费挂钩。

工程监督报告篇9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履职情况;监督现状;可行性;设计

一、人大常委会对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的现状

检察机关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以下简称“两长两员”)由人大选举或任命,但人大却没有对“两长两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司法实践中亦鲜有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两长两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的事例。

(一)监督的立法不健全

虽然作为具有统领性、总括性质的《宪法》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监督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不可能对人大常委如何监督人民检察院作出细则性的规定,但作为检察机关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也只是对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表述为“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监督检察工作的途径除“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外,还把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人大代表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等六种情形作为检察机关向人大作专项报告的议题,但如此规定也只是以监督中发现问题要求检察机关接受询问和质询而己,没有对要求“两长两员”定期向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二)司法实践中的空白

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以《专项报告》或定期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检察工作的方式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这种报告主要侧重于检察机关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或某项专项工作的情况。然而,人大常委会任命“两长两员”后,“两长两员”如何履行职责、是否正确履行职责,由于没有相关机制、没有相关法律明示要求,人大常委会没有、也不可能掌握“两长两员”的实际履行职责情况,“两长两员”也无法主动向人大报告其个人履行职责情况。

二、建立人大常委会对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工作机制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一是人大监督的概念来看。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1)。而人大监督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一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行为进行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查活动(2)。这里无论是监督、还是人大监督的概念都包含了对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

二是从检察人员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来看。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工作由具体的检察人员实施完成,检察人员的行为是否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直接影响着检察职能的行使。而处于监督者的人大常委会,监督检察工作,也同样应该包括对检察人员行为的监督,对“两长两员”的监督就完全属于其监督范畴。

三是监督的类型来看。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是纵向监督,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向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那么只要是属于检察工作范围内的事项,有必要的都可以、也应该向人大常委报告。

(二)宪法和法律依据

一是《宪法》依据。第62、67条分别规定,全国人大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此条说明“两长两员”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大常委会监督同级检察院的工作,同样也应该包括对检察人员的监督。

二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大和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21-23条,明确省级以下检察长的选举,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同级检察长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两长两员”由人大及常委会产生,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行职责情况就应该成为必然。

三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第9条规定了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报告议题范围:一是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二是本级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三是本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四是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委委员会工作机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五是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六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此条描述的六种情形只能从检察执法主体即检察人员个体行为中得到反映,接受询问和质询的主体是检察人员,甚至还可能是“两长两员”,因此,在上述情形下“两长两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其履行职责的行为(不论正确与否)就当然接受了常委会的监督。

(三)现实可行性

一是有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的机制。目前,检察机关建立了每半年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检察工作接受审议的制度,同时结合检察工作实际或专项活动,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此制度的前提下,以专项报告的形式将“两长两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并接受审议,使人大常委会对检察工作进行监督的同时,对“两长两员”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二是有要求检察机关接受询问和质询的规定。人大常委会审议检察工作报告时,检察机关派有关负责人员到会,听取意见,接受询问。一定数量的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名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检察院的质询,就启动了检察机关相关人员接受质询的程序,使检察人员个人履职行为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不可避免。

三是有年度考核述职的机制。检察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检察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成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向全院干警述职,处以上领导干部要向组织部门报告履职情况,“两长两员”就更加应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情况。

三、构建人大常委会对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工作机制的设计

(一)健全和完善立法,明确规定“两长两员”定期报告履职情况

一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在法条中增加一条作为第28条: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情况。二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在第9条“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的专项报告议题”范围中,增加一项为: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的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报告。三是《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在第7条“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中增加一项为: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四是《检察官法》。在第8条“检察官的义务和权利”中增加一项为: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定期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情况。

(二)启动履职专项报告

一是专项报告的时间。以人大常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委员会议为标准,“两长两员”向人大专项报告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二是专项报告的人员。“两长两员”的人数在各级检察院占大多数,全部人员每年报告履职情况难以成为现实,因此,可按照每年3-5人的比例向常委会作1-2次专项报告。三是专项报告的形式。既可以每次以1-2人个人履职专项报告,也可分别以检察长履职专项报告、副检察长履职专项报告、检察委员会委员履职专项报告、检察员履职专项报告的形式进行。四是专项报告的内容。专项报告的内容一般是指“两长两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情况,也可以结合各个时期上级机关开展的专项活动进行报告。五是及时上报,精心准备。形成书面的专项报告,按照《监督法》规定的时限报告人大常委会,以便委员及时掌握专项报告的情况。同时相关人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数据,以便顺利回答委员的询问或接受质询。

(三)人大常委会监督程序

一是了解专项报告。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前了解专项报告人员的个人简历、工作成绩等,熟悉“两长两员”需要履行哪些法律规定的职责,以便会上根据需要进行询问或质询。二是特定问题调查。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特定调查、特别是要求对质询的特定事项进行调查才能作出决定、决议的,由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议组织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开展调查,检察机关和相关人员有义务提供必要的材料。三是专项报告。单个专项报告的,报告人在会上先作自我介绍,然后宣读个人履职的专项报告;非单个专项报告的,可派代表介绍相关人员简历后,再宣读报告,但其他报告人须例会,听取意见,接受询问或质询。四是审议和决定、决议。对于“两长两员”的日常专项报告,委员对照“两长两员”的职责范围和法律规定对专项报告人是否履行职责、是否正确履行职责进行审议,并对履职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决定是否通过。对特定问题调查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审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或决定,同时要求专项报告人就决定或决议落实的情况限期上报人大常委会。

参考文献:

[1]监督学概述,http://。

工程监督报告篇10

一、完善机制,规范行为,以制度建设作为监督工作的有力保障

为扎实做好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区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和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贯彻实施《监督法》的意见,在修改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情况的跟踪督办制度》、《关于对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处理情况跟踪检查的规定》、《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监督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流程。20*年,为进一步提高专项工作报告的质量,切实增强“一府两院”的责任感,在外出学习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实施意见》,送区委和“一府两院”征求意见后,报区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再经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印发相关单位。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进行票决的规定,明确了专项工作报告未获通过的责任追究内容等。监督工作的效果进一步得到了制度保障。

二、以加强跟踪监督为关键环节,扎实做好经常性监督工作,认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

在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下,*区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认真听取和审议区“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扎实做好常规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了这一主要监督形式经常性、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的特点。20*年,*区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律规定的六条途径,认真制定年度监督议题计划,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一年来,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在经济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三农”工作、社会事业、热点难点问题等5个方面的20个专项工作报告,会前认真组织议题调研,了解相关情况,会中认真审议,注重审议质量,并对各专项工作报告分别作出了决议、决定、审议意见或会议纪要。区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对议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盯住不放,切实加强对归口专项工作报告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和会议纪要的跟踪督查督办,“一府两院”认真执行和办理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和会议纪要,并分别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落实情况,落实情况的报告还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印发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做到了“事事有跟踪,件件有回音”,监督效果明显增强。

例如,20*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区人民政府关于修志工作情况的报告,会后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工委及时进行跟踪监督,督促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主任会议纪要。区人民政府及时召开区长办公会议,明确区地方志办公室聘用修志人员由3人增加到6人,聘用人员工资为每月1000元,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经费由每年5万元调整为10万元,修志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又如,20*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在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调研和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后,为切实解决招商落户的老城新街、沃尔玛超市等企业的实际困难,区人大常委会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召开协调会议,并到现场查看,针对区人大常委会前期开展调研过程中有关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督促协调,促成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再如,20*年9月和11月,区人大常委会在对南部新城年度重点城建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时和人大代表视察过程中,发现贵州久联企业有限责任集团公司开发的“南岭山水”房地产项目违规改变土地用途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门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向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了调查情况。根据主任会议的要求,区人民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本级政府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就此开发项目存在的严重问题专题上报市人大常委会,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市人大城建环保资源委员会对此进行了再次调查,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进行了汇报,认定了该项目存在局部扩地、部分房屋间距不够、随意移植树木、违反承诺修建南侧通道、批建面积不符、违法用地等六个问题。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议对调查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四点意见,一是由区国土局找土地评估公司对该项目用地进行评估,对超出规划的用地抓紧追收土地出让金;二是协调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其修建的南大门进行封闭或责令其改建为紧急疏散通道;三是委托律师对该公司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修建商住楼和别墅的违约责任进行追究;四是明确由区园林部门对该公司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移植树木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经过规范的监督机制和程序,区人大常委会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及时根据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突破年初议题计划,适时增加议题,大胆运用有效的督查督办方式,发挥了很好的监督效果。在20*年听取和审议的20个专项工作报告中,19个是年初制定的议题计划,1个是在有关议题调研中发现问题后增加的。20*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在招商引资工作调研中,个别企业反映的有关遵义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发展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常委会立即组成专门调查组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责成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园区建设发展管理的情况。在会前,区人大常委会曾三次建议区人民政府修改补充该报告,但报告虽几经修改仍然不够真实客观和全面,很多真实情况并未反映在报告当中,没有引起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第一次报告时会议票决未获通过。常委会向区人民政府提出了若干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责成区人民政府对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整改后,重新向区人大常委会作报告。今年4月,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重新听取和审议该报告,切实敦促区人民政府认真抓好园区建设发展管理工作。

由于区人大常委会切实把跟踪督查督办作为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和主任会议纪要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既增强了监督实效,又提升了人大工作的权威。

三、多渠道行使监督权,依法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工作

为深入贯彻实施《监督法》,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区人大常委会在做好经常性监督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以法律监督带动工作监督,多渠道履行监督职责,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监督工作。

一是以执法检查为重点,不断强化法律监督。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和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为切实做好我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年4月至8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33名人大代表深入城市社区、农村、学校和机关,对我区贯彻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要求区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规划》,并作出审议意见交区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如,针对网吧非法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督促文化、工商等部门加强了对网吧经营者的守法教育和对网吧的监管、巡查力度,对部分违法网吧进行了严肃查处。今年4月召开的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将听取区人民政府落实该审议意见的情况。通过执法检查和跟踪督促,使我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格局逐步形成。

二是认真开展工作评议,深化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监督。区人大常委会于20*年8月至10月,对区卫生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质监分局开展了工作评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加强对市民关注而长期反映强烈的餐饮业和煤炭销售等行业的计量监管、标准化和认证等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医保管理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店以及参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办法,真正建立起“方便群众、监管有效、符合实际、管理科学”的医保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修改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卫生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的跟踪督促下,三个部门已制定整改方案,正在整改过程中。

三是寓支持于监督当中,认真召开联席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努力在改善监督方式上下功夫,寓支持于监督当中,认真执行《区人大常委会与区“一府两院”联系会议制度》,定时召开与区“一府两院”的联席会议,相互交换意见,将区人大常委会在组织调研和代表视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区“一府两院”反馈,提出当前我区工作中一些重要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帮助和督促“一府两院”进一步做好各方面的工作。20*年12月,区人大常委会与区“一府两院”召开联席会议,向区人民政府就政法工作、工业经济、财政经济、农业农村、城建城管、社会事业、干部人事、向区人大代表通报重大事项等8个方面,提出了36条建议意见。向“两院”提出了加强对干警的教育,提高干警的素质,在办理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涉法涉诉件时,对当事人不能态度生硬,要以理服人,要坚决制止部分干部语言不当现象的发生等建议,帮助和支持“一府两院”及时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联席会上还向他们通报了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的议题计划,便于他们早安排早准备,认真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四是把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渠道,切实加大督办工作力度。

区人大常委会把工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不断强化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对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修改完善并制定了《遵义市*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暂行办法》、《遵义市*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接待办理制度》,形成“一个窗口对外、集合内部资源、增强监督合力”的格局,加大了督办力度。同时,积极参加“区委书记大接访”和机关下访活动,认真做好全国“两会”和*奥运期间的维稳工作,及时督办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在督办遵义市大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房屋产权纠纷案中,该公司50多名职工代表敲锣打鼓,向区人大常委会送来了内容为“监督执法,正本清源,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辞辛劳,回应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的牌匾。在*奥运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区委提出的包案责任制,带领维稳工作组,强化工作措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协调处理*山庄(大厦)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千方百计做好维稳工作。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共接待群众来访616人次,受理人民群众来信195件,其中,全国人大交办件3件,省人大交办件9件。全年案件办结率达100

%。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接访包案83件,现场处理39件,交办处理4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