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0:01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1

社区各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人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人对其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订安全生产年度规划。及时召开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落实实施《安全生产法》,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效果;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每月组织安排一次全面或专项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办,并保存整理好检查整改工作记录。

2、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成立安全生产管理专班,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配齐必要的安全设施,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运转良好。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按照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具体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

4、认真开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安全培训考核工作。

5、扎实做好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监控工作。对本单位安全危险源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对安全隐患要认真制定整改计划,严格落实措施、整改期限、责任区域及责任人。

6、建立和完善事故报告制度,做好事故分析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发生事故后按规定及时上报,无漏报、误报、迟报、瞒报现象。

7、按照区、办事处统一部署,扎实有效地按期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考核与奖惩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2

一、总体要求

扎实开展规章制度“清废改立”工作,密切结合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社区工作实际和发展变化,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清废改立”工作要体现科学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提高规章制度约束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建立起规章制度的长效机制。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社区规章制度“清废改立”工作的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经社区支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插旗山社区规章制度“清废改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黄光友(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张国全(社区党支部纪检委员)

徐瑞(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

谢莲玉(社区党支部宣传委员)

陈万国(社区党支部发展委员)

成员:田静(社区居委会委员、计生主任)

张贵发(社区居委会委员、微机员)

敖彦芬(社区综合治理主任)

谭娟(社区民政主任)

黄胜(社区工作者)

王志群(社区城管卫生主任)

徐建斌(社区人口信息员)

周敏(社区远教管理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由黄光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徐瑞、周敏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

召开社区两委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党委“清废改立”专项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工作任务,制定“清废改立”工作实施方案。

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有关法律条款或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研究梳理,清理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完善有欠缺的规章制度,增加符合社区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

四、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开展此项工作。按照要求设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管理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及成效

(一)评价方法新。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高管的履职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价,为自治区联社任用、管理干部队伍提供了参考。

(二)关注新趋势。充分关注各行社发展情况,促进各行社战略目标的实现。审计不仅仅局限于揭示风险、查错纠弊、评价业绩,还对各行社的持续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管理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咨询、增值功能。

(三)关注重大风险点。首先重点关注社团贷款风险,对2015年末全区存量社团贷款进行100%的检查,对社团贷款的风险底数有了基本的判断和认识,发现了全区社团贷款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为摸清风险底数、化解风险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化解社团贷款的风险从三个管理层面提出管理建议;其次重点关注行社“三重一大”决策的合规性,揭示了固有风险。

二、新疆农村信用社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高管人员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

一是部分高管人员决策意识模糊,分工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粗放。重贷轻管,重经营指标考核轻内部风险控制,致使具体操作人员养成为上面咋说,下面就咋干的坏习惯,将制度规定束之高阁、置之不理。充分反映出行社高管人员与操作人员职业道德和风险识别能力差,个人意愿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合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合规意识与文化。

(二)违规行为问责不够、违规成本低是造成有章不循,制度执行力差,操作风险突出、问题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审计发现部分行社制度执行力差、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行社领导到中层以及一般员工未能培养起按章办事的理念,制度化规范化观念淡薄,靠关系、感情、惯性办事,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操作风险突出,检查出的大部分问题均是屡查屡犯问题。究其原因是违规成本太低,出了问题之后大多以经济处罚为主,纪律处分较少,从而在县市行社中逐渐形成无视规章制度、敢于与制度、规章抗衡的心理。

(三)财务预算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是财务预算管理、指导不到位。审计发现,县市行社能做到年初制定财务预算,但仍存在财务预算依据不充分,营运费用预算内容不详细,未根据变化情况定期调整财务预算,对预算控制-执行差异未进行详细分析,无相关考核资料,费用列支未执行预算管理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费用预算和资源配置对战略发展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二是部分制度不完善或缺乏细化的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如部分制度缺乏相应的操作流程。

四、政策建议

(一)落实责任追究,加大对责任人的处理力度

一是对部分有章不循、屡查屡犯、风险隐患高、负面影响大的问题所在行社的高管进行责任追究,有重点、抓典型,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相结合,加大违规成本切实起到威慑作用。二是修订员工违规处理规定,明确违章违规的高压线。制定“新疆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十不准”。如有违反,绝不姑息,进行纪律处分直至免去高管职务或移送司法机关,对漠视内控管理制度、屡查屡犯的高管人员“动真格”,形成“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一是实施财务分类管理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新农信办〔2016〕25号)文件精神,对不同类别的联社进行区别对待、差别管理、重点关注、侧重帮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财务管理亟须加强辅导、规范,不断强化县市行社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监督作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全面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和业务发展能力。推行财务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自治区联社应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预算约束机制,完善财务预算的工作程序,实施分类申报、分项审核、定期研究、集中审批,逐步建立起公平透明、平衡稳固、高效有序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情况考核力度,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努力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提高行社财务管理的经济性,评估经营的效益性,建立长效激励考核机制。部分县市行社管理层经营行为过于短期化,甚至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自治区联社应定期评估资金投入的长效性,资产配置的经济性,加大对经济资本考核力度。通过期权、延期支付等方式,督促县市行社高管人员逐步树立长效性的经营管理意识。

(三)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责任制,避免经营行为短期化的问题

对造成风险损失的责任人可实行个人赔偿制度,同时对造成重大风险和损失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强化源头管理,再造信贷业务操作流程,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信贷管理与服务部门按照流程银行的理念,对原有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适当补充和完善,在既要控制信贷风险,又要提高操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审贷分离、定岗定责、权利制衡、责任追究的流程原则,依据的基本信贷流程架构,打造适合农村信用社管理特点和信贷品种的信贷管理流程模式。

(五)继续推进合规文化与制度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风险管理理念和机制能够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章制度要随着业务的发展创新不断补充完善;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情况的考评奖惩机制。

(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特别是对县市行社高管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从源头上树立合规经营意识,力促财务工作走向正规化管理。

参考文献: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4

二、为有效遏制村民在家前屋后私自乱搭乱建现象,村(社区)委会建管员(负责土管、建设的委员)应定期与不定期地对本辖区的建设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劝阻、制止,对继续实施违章搭建的行为要积极主动承担责任及时制止并及时上报镇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应及时到现场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对建管员失职或不巡视造成邻里矛盾发生及违章搭建现象泛滥的,政府将对该村(社区)委会和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考核。

三、对辖区内有危房、紧房、缺房的村民提出要求原地修建或补建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必须先由村民向所在村(社区)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社区)委会派员实地了解情况后,将意见书面上报镇建设管理所,经镇政府研究,作出决定后由镇建设管理所与所在村(社区)委会一起监督实施。如违反此操作规程,村民私自动工的,由村(社区)委会派员制止;经多次制止仍然违章搭建的上报镇建设管理所,并由镇建设管理所牵头组织成员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如村(社区)委会私自同意村民动工的,上级主管部门将查明情况,严肃处理当事人及村(社区)委会当事人,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在违章搭建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

四、对村(社区)辖区内企业拟新建、翻建、扩建厂房,要求企业拿出设计方案,由村(社区)委会签署意见报镇建设管理所审核,经镇政府研究,符合建设规划要求的,须办理好相关开工手续方可实施。如企业私自动工建设,一经查实,政府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将追究当事人及村(社区)委会责任。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5

一、指导思想

社区财务和资产规范化管理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构造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明确集体资产产权、理顺集体分配关系、规范财务收支为工作切入点,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财务管理

(一)严格实行社区财务预决算制度

年初,各社区要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优先、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方案。编制预算时,不准隐瞒收入,不准虚增支出。预算编制程序按以下步骤进行:社区召开“两委”会议,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起草并通过预算(草案);各社区将预算(草案)报街道经管统计服务中心审批;各社区将街道批准的预算(草案)提报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讨论通过,形成正式的预算方案;社区将预算方案加盖公章,由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主管会计、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工作片总支书记签字,并附社区“两委”会会议记录和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记录,于当年1月20日前报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

年中,由于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时,要严格按照上述民主决策程序进行调整。

年末,社区应按照“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及时编制社区财务决算报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提交社区“两委”会全体成员讨论并向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议通报后张榜公布,并在次年的1月15日前报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核、备案。

(二)财务支出实行联签制

社区每笔支出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事由清楚,事项明细),由经办人、报账员审查签字,报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共同审签,并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方可入账。对于党组织书记、居委员会主任意见不一致的开支单据,提交社区“两委”会和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表决,预算内的开支,程序民主、手续合法,社区书记、主任应予签字,一方拒不签字的,经社区总2/3以上其他“两委”成员和民主理财小组开会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签字并附集体研究意见,可以入账报销。重大事项开支须召开“两委”会和居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研究表决支出。

(三)严格控制各类非生产性开支

1、严格付款审查制度。对有下列问题之一的不予付款:未按程序审批的;“白条”开支的;单据涂改的;内容不完备、手续不齐全的;购买物品未验收登记、用途不明的;购买大额物品无购销合同的;户头、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不相符的。

2、工资支出。按照街道对社区年终考核确定的工资和奖金标准,在不超标准的前提下,由各社区按程序进行研究以确定发放金额,并经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核核定后发放。禁止社区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发放其他补贴和奖金。

3、严格控制通讯费(指干部、工作人员,不包括办公电话)开支。通讯费采取固定补贴形式,不允许实报实销。社区主要负责人通讯补贴每月不能超过300元,其他两委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由各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研究确定,明确到人,并报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核、备案。

4、根据上级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社区招待费支出。按照社区集体经济状况对其招待费实行总额控制,社区年可支配财力在100万以下的按不超过7%比例列支招待费;社区年可支配财力在

100万元(不含100万元)—200万的按不超过6%比例列支招待费;社区年可支配财力在200万元(不含200万元)以上的按不超过5%比例列支招待费,且总额不超过20万元。年内因洽谈项目等涉及招商引资、旧村改造和重大工程建设等事项需要招待的,社区“两委”要根据项目提前制定预算,提交社区党员会议和居民代表会或全体居民会讨论通过,经工作片总支书记审签后报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备案执行。

5、严格控制车辆管理费用开支(含租车费、正常差旅费),车辆管理费用必须按照年初预算核定执行。各社区在未经民主程序和街道批准的情况下不得购买汽车,否则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将不予出账。租车费需提供用车明细,租用3个月以上的需签订租车协议。社区书记、主任自购车辆经民主决策程序同意用于办公并报销费用的严格按照核定标准报销,每人总费用不超过5万元,且必须报工作片总支书记批准后方可报销。

6、严禁用公款购买手机及安装住宅电话,否则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将不予出账,情节严重的将移交街道纪工委进行处理。

7、加强对公款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的管理。各社区因工作需要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程序研究通过后报街道审批,费用报销时需将街道批准的书面申请一同入账,作为费用开支依据。

8、报刊征订费,应优先确保党报、党刊的订阅。

9、严格福利费申请及发放管理。社区福利发放的资金来源、开支范围、发放标准、发放要求和程序要严格按照(城政发[]17号)《关于社区福利发放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发39号)《关于严格社区福利发放的通知》的规定,发放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年可支配财力的30%以内,并由街道根据社区实际确定具体标准。社区福利发放前申请报告须经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核把关后,经工作片总支书记签字批准发放,否则一律不予入账。对未经批准擅自发放福利和通过借款、垫付等方式发放福利的社区,取消其评选先进的资格并由社区相关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对通过私设小金库、挪用专项资金等方式滥发福利的,由纪检部门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并追究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10、其他开支。社区日常管理的其他正常开支,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预算执行。临时及突发性开支由社区经民主决策程序研究决定后列支。

(四)严格加强票据、现金、银行账户和对外投资的管理。

1、社区使用由农业局统一印发的收据,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建立“收据使用登记簿”,负责收据的保管和监督使用。各社区所需的收据由报账员到街道财务中心签字领取、使用和管理。原则上每个社区只能领取一本收据,用完后将收据存根交回存档,然后登记领用新收据。各社区所用收据实行月审和季度联审制度,以杜绝社区私设小金库和收入坐支。

2、严格执行账款分离管理制度。报账员不得由社区主要负责人的直系亲属担任,各社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抵库,不准坐支现金,严格执行备用金限额核定制。除报账员以外其他任何人一律不得管理现金。

3、禁止出租、出借账户和支票,禁止私设账户,禁止以任何名义为私人或企业单位贷款作保,凡私自决定担保的,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承担,并严肃追究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党纪和法律责任。

4、凡属集体收入和收益的现金或票据等必须在两日内交存街道财务中心或银行,及时纳入集体账内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得在账外登记,严禁搞假帐和私设小金库,严禁匿报收入、谎报支出,骗取公款公物,否则将视为挪用或贪污公款,并依法追究社区主要负责人和报账员的法律责任。

5、各社区对发生的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事项,必须当月纳入帐内管理,并及时登记债权债务登记簿,不准打白条。

6、严格加强各社区公款出借的管理。各社区严禁随意向外借款,如向外借款则必须经社区“两委”会研究决定,100万元以上的借款必须提交社区党员和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签订借款合同才能出借资金。

7、社区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或购买有价证券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无论数额大小,须经“两委”会研究和党员会议、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街道工作片监督,报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查后方可实施。

(五)对有下列问题之一的,不予办理付款入账:

1、未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或超预算开支的;

2、原始单据不符合入账要求的;

3、开支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的;

4、报账单据审批手续不全的;

5、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资金未专款专用的;

6、超出规定福利发放上限的;

7、大额财务事项未提供相关民主决策会议记录的;

8、未按规定提供工程招投标、预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的;

9、有其他违规、违法问题的。

三、加强社区集体资产管理

(一)社区集体资产主要包括:

1、社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滩涂、水面和荒地等资源性资产。

2、社区集体投资形成的厂房、农业机械等生产性设施

和教育、文化、公共管理等公益性设施。

3、社区集体接受资助或捐赠等形成的资产。

4、社区集体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无形资产。

5、依法属于社区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社区要建立资产台账。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情况。

(二)社区以各类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或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社区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评估结果要及时向全体居民公示。

(三)以社区集体资产投资并在公司控股或在公司股份中占股的社区,社区集体研究制定对上述公司资产经营及财务管理办法,报街道办事处备案。并及时掌握该部分集体资产经营与财务管理的重要事项及运转情况,并形成财务报表,于每年7月份和次年1月份定期报街道办事处备案,每半年召开党员会议和全体居民(代表)会议,通报该部分集体资产本年度使用及盈亏情况。社区民主理财小组履行对该部分资产的监督职责,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和审计所定期对上述资产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建立社区土地使用登记制度。社区要安排专人登记土地的出租、出让、发包、收益和存量情况,每半年向街道上报一次土地使用情况。

(五)建立社区集体财产清查制度。清查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各项债权、固定资产等财产物资,土地、滩涂、山林等资源性资产及各项债务。各社区的财产清查工作要在每年的财务决算之前完成。

(六)加强社区固定资产购建及基本建设投资管理。

社区固定资产购置在不突破年初预算预算的前提下,入账时必须出具购销合同和发票。购置公务用车和大宗固定资产必须报街道办事处批准同意,否则一律不予入账。社区建设项目要按规定进行招投标,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由社区“两委”、民主理财小组会议研究,工作片监督,并召开居民代表和党员会议通过,报街道办事处审核备案后实施。社区基本建设投资在不突破年初预算的前提下,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向农业经管服务中心提报工程招投标书、预算书和合同书,否则一律不予付款。工程完工交付使用1个月内必须进行决算,并及时上报。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要按照《区社区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向街道办事处提出审计申请。

对固定资产购建及建设项目的投资,无论是以预付款形式或直接列支形式支付,都需要提供正规发票方可入账,禁止白条列支。

(七)严格加强社区清产核资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1、社区处置资产要经过民主程序,处置集体资源、资产时要有评估、有审批、有合同、有公示,报农业经管服务中心审查,经街道办事处审批后执行。

2、建立社区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社区集体固定资产根据类别每年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集体资产折旧。

(八)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各社区严禁举债购买非生产性用车、建办公楼、发放福利等。凡用于非生产性举债,无论数额大小,必须经居民代表和党员会议讨论通过,报工作片把关,方可实施。因招商引资发展集体经济等生产性投资确需举债的,须召开社区“两委”会、民主理财小组会议进行可行性讨论,经居民代表和党员会议通过,报工作片审核把关后实施。

(九)加强经济合同管理。

1、社区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街道社区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暂行)》(处发[]12号)要求执行。

2、各社区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帐,将所有合同纳入账内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每年年底要及时归档。如有人员变动,应按规定进行交接。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要定期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督促履约方履行责任,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对无力履约或恶意拖欠的,要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防止合同资金沉淀失。对发生重大合同纠纷案件的,要及时报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3、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会同审计所每年对各社区的经济合同进行一次集中清查。

(十)加强土地“三项资金”使用管理

各社区要严格执行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关于加强农村土地三项资金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将土地三项资金全部纳入街道专户管理,按规定划拨使用。社区要将每笔三项资金到位后三日内全部纳入街道专户管理。

1.三项资金管理范围包括:征用土地补偿费、土地租赁费和厂房租赁费。

2.三项资金的使用要优先确保民生保障性支出:包括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支出,为居民补贴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年人补助、低保户补助、残疾人补助和其他公益性支出。

3.三项资金的划拨:各社区将三项资金纳入街道专户管理后,按照规定的比例作为生活保障基金专户储存,对生活保障基金以外的资金按程序划拨使用,不准挪作他用。划拨程序是:社区上报三项资金申请报告,注明申请金额、具体用途,社区主要负责人、主管会计(报账员)签字后,由街道各工作片审核,办事处批准后使用。

四、完善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

(一)继续完善民主理财制度

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定期举行理财活动,并作好民主理财活动记录。社区每月要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手续完备的财务收支凭证整理好,由民主理财小组逐份审查,并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在“民主理财单据审核单”上填签意见,方可入账。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理财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可提请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的批准予以调换。

(二)严格实行财务公开制度

1、社区财务公开应坚持多渠道公开。要按照“实用、方便、明确、节俭”的原则,采取会议、公开栏、网络、入户等多种形式进行逐笔公开。

2、社区财务实行“五榜”(财务计划榜、财务收支榜、集体资产榜、经济往来榜、收益分配榜)公开。每年1月31日前公布本年度的财务预算;每月15日公布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每年1月15日前公布上年度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经济往来和收益分配情况。

3、中心定期向社区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资料,由社区书记、主任、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确认后,按照财务公开的相关规定向居民进行公布。

4、社区要在显要位置、人员集中区域设置公开栏,300户以下(含300户)的社区应至少设置一处公开栏,300户—500户(含500户)的社区至少设置两处,500户—1000户(含1000户)的社区至少设置三处,1000户以上的社区至少设置四处,各社区要根据情况合理设置公开栏,方便党员群众阅览、监督。

5、社区财务公开应保持全年连续公开,上月财务公开内容应当保留到次月公开日。

6、社区应安排专门时间解答居民提出的疑问,具体时间安排要在居务公开栏内公示。

7、财务公开内容一式三份,由社区主要负责人、报账员、理财小组组长审核签字,加盖公章,报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一份)审核备案后公布,并拍照,与财务公开底稿一并存档。

五、严格印章管理

1、社区居委会印章由社区办公室、主管会计或报账员保管,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不得保管印章。各社区在收支业务往来中,不得使用社区行政公章,必须使用财务专用印章。

2、财务专用印章由街道农业经管服务中心会计保管,民主理财小组印章由社区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保管。

3、建立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备案制度。使用印章时,管理人员要做好使用的时间、事由、使用人、批准人记录备查。

4、公章在街道管理的要按照街道统一规定的程序审批使用。

六、加强社区会计管理

1、社区会计(报账员)设一名,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规章制度,依法履行职责。

3、及时向社区主要领导提出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有权拒付社区不合理开支。

4、选拔使用社区专管会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街道对社区招录工作人员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执行。社区书记、主任的直系亲属不得从事本社区的会计工作。

七、加强对社区财务和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

(一)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采取财务收支审计、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及专项审计的形式,对社区财务和资产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二)扩大审计范围。

重点审计:预算执行情况、社区集体净资产增值情况、可支配财力实现情况;不良债务化解情况;经济合同兑现情况;土地“三项资金”收支情况;专支拨款使用情况;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和重大建设项目投资情况等。

八、责任追究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对有如下行为者,将依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的经济、党纪和法律责任:

(一)使用非领用收据、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

(二)社区主要负责人参与形成的债务,不及时入账,逃避监管等;

(三)社区财务人员知情不报、隐瞒经济问题的;

(四)超过规定标准和权限开支的;

(五)未经集体研究,私用印章签订合同的,使集体资产遭受损失的;

(六)乱举债,形成不良债务的;

(七)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的;

(八)藏匿财务账目、会计凭证、拒不交出或故意销毁财务账目、会计凭证的。

(九)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专项拨款的;

(十)其它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九、职责分工

农业经管服务中心负责社区财务和资产规范化管理的监督指导及社区日常账务处理工作;审计所负责社区财务审计工作;街道纪工委和各工作片负责对本文件涉及到的民主程序进行监督。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管理体制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35-01

城市规划与管理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运用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管理,这是时代进步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应用。现在很多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管理与监督管理,因此,本论文尝试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从城市规划管理和监督管理的体制与方式入手,详细探讨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模式与方法,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1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政府换届,规划改样”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治。

二是高大全思想盛行,各地竞相攀比高、大、全。

三是建筑师缺乏话语权。建筑的决策权不在建筑师的手里,建筑师往往只能起到参谋、陪衬的作用。

四是非洋莫取。近年来,我们对外国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总认为洋和尚会念经,瞧不起中国建筑师。

五是被破坏的近现代建筑和被不断复制的假古董。在城市大发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相反,各地却热衷于造假古董,“明清一条街”等不一而足。

六是建筑质量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年。

七是献礼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仍大量存在。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和准备,匆匆上马,刚剪完彩又花大钱改造,老百姓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

1.2城市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出现了我国城市管理很多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是我国城市管理“人治”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城市管理民生参与的途径和渠道十分有限。

四是城市监督体制沦为形式,城市的规划管理往往是个别领导个人意愿体现,而城市监督机制对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监督则流于形式。

2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体制与方法探讨

2.1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完善建议与措施

(1)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

在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从各行各业、各行政管理部门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规划管理委员会,任期3年或者5年不等,如要对城市规划管理做出修改,必须经过规划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方可实施。这样,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个别领导随意修改城市规划管理的现象,真正发挥了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

(2)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

结合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办法,城市规划管理监督办法的落实等,只有把法律法规完善起来了,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法治”而不是“人治”,进而保障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效应。

(3)拓展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途径与渠道。

大力拓展目前人民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途径与渠道,例如可以开通市长热线,扩大市领导接待群众的比例和时间,设立百姓问题专栏等等。只有大力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

(4)实施管治结合制度。

对于城市规划管理,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同时也要和治理结合起来,对于老城区的改造,污染工厂的取缔,农业用地的归还等等,都要依靠强有力的治理措施保障实施。治理与管理双管齐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良性运行。

2.2规划审批后的监督管理具体措施与建议

(1)对于房地产公司违章建筑的监督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迅速,开发力度加大,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缺乏法制意思,为利益驱使,加上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不严,从而滋生了违法建筑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城市规划,扰乱了正常的城市建设管理秩序。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取缔制止。

①在依法打击和整治违法建筑行动中,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提高房地产开发商守法意识,使其知道违法建筑属违法行为,以及违法所应负的后果,积极引导违法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拆除违法建筑。②加大打击力度,依法拆除违法建筑,统一执法尺度,一视同仁,坚决做到发现一间依法查处一间,并对违法建筑者处以重罚。③对违法建筑现象的监督和防范要持之以恒,执法切勿一阵风。有关部门可以公布举报电话,重奖举报者,以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和抵制违法建筑非法占地行为。

(2)对于社区个人和私宅违章建筑的监督管理措施。

对于社区个人和私宅的违章建筑,目前最常见的违章建筑是楼顶公共平台搭建和加层。为此,可将规划执法工作走进社区,结合社区管理工作一并纳入落实违章建筑的监督管理工作中。

①规划执法部门可制定方案,狠抓落实,遏制违建,严控到位,实施制度化、规范化。②与社区搭建服务平台,形成联动机制。通过举办现场咨询会,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发放《社区居民公开信》,引导居民自律;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同时做好办证、报批服务的引导工作,减少违法抢建行为。③将进社区工作向精细化推进:建立巡查制度,规定规划执法队员每周至少主动联系社区一次、定期开展巡查,并形成书面记录。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规划、城管、国土、居委、物业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对策,提高工作实效。⑤建立督察考核制度,规划执法内部将队员进社区工作绩效作为队员考核项目,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使“规划管理进社区”工作接受社区居民监督。

3结语

城市规划监督管理是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不仅要落实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而且也要从监督机制落实,只有管理与监督两手抓,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合理化、合法化实施。本论文就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体制问题,探讨了城市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与监督管理的效率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当然,更多有效的管理措施还有待于广大城市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水平更上一层楼,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获得广大老百姓的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峰.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规划研究,2004(8):9~19.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7

第一章保障对象管理与服务

第二条对申请低保家庭入户调查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入户调查表填写规范,家庭收入数据无涂改。保障对象按照家庭人平收入与保障线标准之差足额享受补助。

第三条建立健全城市低保公示公开制度。新增(调整)对象三榜公示,续保对象长期公示。

第四条新增(调整)保障对象在入户调查基础上,必须进行民主评议、评审,评议评审小组成员原则上全部同意后才能公示(宜采用无记名投票)。评议、评审情况记录准确、完整。

第五条建立保障对象分类管理、定期入户核查制度。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保障对象,主要掌握减员情况,可一年核查一次;第二类是收入来源比较明确且变化不大的保障对象,半年入户核查一次;第三类是家庭收入波动幅度大或家庭成员就业结构易变动的保障对象,至少每季度核查一次。

第六条建立低保对象续保登记制度。第二、第三类保障对象

每个月在规定时间到社区进行登记,提出续保申请,连续二次或一年内累计三次不进行续保申请登记的,取消低保待遇。

第七条建立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制度。每个社区要组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每人每月不少于一次。连续三次不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取消低保待遇。

第八条做好来信来访举报投诉工作。做到来信来访举报投诉有记录,对举报投诉人有答复,举报投诉问题处理有结果。

第二章资金管理与发放

第九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科学合理,原则上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0%-55%。

第十条本级财政安排低保资金预算不低于上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8%,且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低保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直接拨付到单位。

第十一条按月发放低保金,保障对象在每月25日以后能够足额领取低保金,街道、乡镇均实行社会化发放。

第三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二条低保管理服务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并按规定悬挂低保管理机构名称标牌。低保基本政策规定、职责和申办程序、管理工作人员守则等相关制度按统一规定上墙公开。

第十三条县(市、区)、街道(镇)低保管理机构设立公开的低保咨询投诉专用电话、举报箱。社区居委会(不设社区的乡镇、有条件的居民小组)按统一规范设置固定的城市低保公示通报栏。

第十四条县(市、区)、街道办事处、中心城区社区配备计算机,实现低保信息微机管理,通过宽带(电话)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传输。低保管理服务机构配备专用档案柜。

第四章档案建立

第十五条县(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低保管理服务机构(含乡镇)建立低保文字档案,县(市、区)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县级低保管理机构档案包括:

保障对象个人档案:包括户主申请、家庭成员户口复印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入户调查表、个人及家庭收入情况证明、其它相关资料,按一户一档装订,专用档案盒保管。

综合档案:包括上级来文,本地制定的城市低保政策和法规,城市低保工作的请示、报告、批文,城市低保工作的有关统计表、汇总表,享受、调整、停发保障金的通知,来信来访记录,等等。

财务档案:包括每月低保金发放汇总表、低保金收支台帐、划拨低保金批文。

街道(镇)低保管理办公室(含乡)档案包括:发放花名册、来信来访举报及处理结果记录、评审记录、综合统计资料。

社区低保管理服务站档案包括:低保对象家庭台帐(包括基本情况、核查记录、低保金调整变更情况)、发放花名册、社区居民申请来访登记表、定期核查情况登记表、公益劳动登记表、每月续保登记表、评议小组评议记录表。

第十六条县(市、区)、街道办事处、中心城区社区建立低保信息电子档案,保障对象个人信息由社区按照全国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录入,按月汇总,逐级上传。

第五章机构、人员配备

第十七条县(市、区)设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专门机构,机构批复、人员编制到位;保障人数超过1万人的,工作人员配备不低于3人。

第十八条街道办事处(镇)设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公室(简称低保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低保人员,成立低保评审委员会,其组成人员按《工作规范》配备。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社区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1社区工作与社区档案管理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区工作面对的对象日益复杂且范围越来越大,社区工作的职能也呈上升趋势,社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工作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党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社区,是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媒介,社区档案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它可以规范社会管理,也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小型组织,能反映出基层民众的意愿,凝聚着基层民众对居住地社区的认同与归属感,社区具备了实现政治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福利与服务等功能,可以实现民情上传和政情下达的途径,而通过社区档案,可以将最真实可靠的民众信息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社区规范化的管理乃至推动社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从政治、社会、经济3个方面来看,社区档案的作用均不容忽视,帮助政府体察民情、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传承了历史文化。社区档案是反映基层生活的,但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有社区档案的作用发挥,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社区档案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时刻需要更新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社区档案记录的内容有关各种人群、各类事项,具有庞大且复杂的特征。社区档案的研究类文章出现过两次峰潮:第一次在2004年,当时我国正大力主张建设社区,所以在这一时期以研究分析社区特点、介绍社区档案概念的文章居多。第二次是在2007—2008年期间,这期间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故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类文章又出现一次高峰。在这两次峰值之后,趋于平淡但总体保持上升,关于社区和社区档案管理的文章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文章中,以健康档案、卫生服务、体质检查等为内容的文章居多,卫生服务类的文章则是其中比例最大的。据资料显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高校和一些行政部门在研究社区档案中成为主力,而社区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收入不高疲于应对等原因,对于本职工作的研究反而较少。

2社区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社区档案按照档案的内容,可以分为科技类、会计类、文书类3种;按照档案的载体,可以划分为实物、电子、声像3类。由于社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发展的时间也较短,所以社区档案工作还不完善,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1社区档案管理设施不完善

我国实行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在现实中往往不能落实,社区档案的建设资金款项到位很少,导致社区资料管理条件差,资料管理没有专用的橱柜更没有相应的办公室供工作人员办公。这种没有专门的社区档案管理办公室,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的情况并不罕见,很多社区都是只挂牌应付上级检查。

2.2社区档案管理不切实际

社区,包含许多乡镇村中的居委会,而居委会也是政府的延伸部门,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行使职权造成形同虚设的现象严重。居委会由乡镇村的居民选举,但社区的负责人不是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府直接指派,居委会公章居委会保管,而社区公章政府保管,导致与群众分离且社区档案迎合检查的现象凸显。

2.3社区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很对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仅仅针对档案管理开展工作,更有甚至只当档案管理为额外的“副业”,做完主要工作后将需要整理的档案带回家,在有上级检查的时候才将受检胆敢带回工作地。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很常见,档案管理部门逐级检查督导的工作也很匮乏,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不仅缺乏检查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同时,档案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是因地而异,各有各的规定,规范性差。

2.4社区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

社区工作多而繁,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存在缺编现象,所以每个人的工作量较大,在入职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档案管理的培训,更是重视程度不足。很多社区工作人员既是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统计人员,也是综合治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常见。档案管理的工作在众多工作中是最被忽视的,加之人员专业性差,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2.5社区档案内容分类不清

在有相应条件的、配备了档案管理设施的社区中,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对应的档案管理就能有序一些,但大多数的社区都仅仅依靠人力来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将档案分类时凭个人判断放入大致的分类中,遇到不知道如何分类的情况时就暂时搁置,导致档案不仅分类不清而且丢失遗忘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说,无论在什么地方,迎合检查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有上级检查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档案,于是将需要迎检的档案从各类档案中分离出来供检查所用,但在检查完毕后的整理归档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6民众对社区档案的观念有偏差

档案的政治色彩一直比较浓,在单位中的人员档案管理部门都是重点部门,保密性高不对群众开放。现如今,档案工作普及,民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也在逐渐回归正轨,但认识有偏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档案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有人员档案,还有各类统计、各类数据,大到人口、土地,小到照片、文件,它具有法律效力,可为社会服务。

3提高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快建立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步伐

目前,我国社区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文件极少,在档案管理这个问题上,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第一,将社区档案管理依照《中国档案法》做好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规划,行动系统化,这样才能保障社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第二,各地区因地制宜,指定的档案管理规范必须可行并且可操作,才能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第三,在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后,必须加大落实力度,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话。

3.2成立专业的社区档案管理部门迫在眉睫

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这与管理领导对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也与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定期检查督导有关。针对没有专门的社区档案管理部门的现状,应该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依靠政府补助,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办公室,配备专业的经过培训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同时,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吸纳民间投资,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经济支持,进一步推动地方社区建设信息化的发展。

3.3明确社区档案详细分类及归档范围

为了使社区档案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作用,真正为社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对档案的分类和归档范围必须明确。第一,各社区所制定的归档范围应当把所有的档案范围纳入其中,避免遗漏和散失;第二,详细划分档案的分类,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经由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专业指导;第三,建立健全档案内容,对有变更的及时对档案相应内容进行修改,以便更有效为民众提供服务。

3.4确定社区档案管理人员的分工和责任

明确社区档案的总体管理目标,并依照总体目标制定小目标,实现层级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档案管理的整个流程和每个环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有详细记录、有变更登记、有工作准则。健全社区档案管理体系,公开承诺、公开服务热线、公开举报电话,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接受民众的监督。

作者:孙一鸣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社区工作站

参考文献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9

这个仅有13名工作人员的社区,依托像宠物协会这样的10个组织的602名会员,“管”住了辖区内53栋居民楼的6020人,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草根自治”。有人将这样的治理模式称之为“王家垅模式”。

“草根”协会因势而生

王家垅社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老城区,密密麻麻的旧房子多建于上世纪60至80年代,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居民多,他们对社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2003年,长沙市取缔了拉客的“叭叭车”,残疾人赖以生存的饭碗丢了。王家垅社区80名残疾人到上级政府上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社区主任王雄球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几乎用尽了法子劝阻,但收效甚微。

“堵,不是办法。”王雄球觉得应该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反复琢磨后,她牵头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聘请了在残疾人的圈子里名号很响的曾辉作为副会长。

曾辉果然不凡,驾著助残车跑到现场,喊几声“兄弟”,传达了从社区了解来的情况,本来要把“地板坐穿”的十几个人,很快各自回了家。

“有些工作,干部去做工作和‘圈子’里的人去做工作,效果会大不一样。”王雄球从这件事里受到启发,花了几个月时间组织大家“公推直选”,相继诞生各大协会。

当记者走进王家垅社区办公楼时,“麻将协会”、“宠物协会”、“护绿协会”、“平安志愿者协会”等牌子钉在门框上,令人眼前一亮。

王家垅社区办公室主任胡成伟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社区相继成立了老妈妈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麻将协会、宠物协会等10个“草根”协会,协会会长都是由居民推选出来的,他们帮社区解决了不少“扯不清的麻烦事”。

经过几年摸索,社区“草根自治”渐渐成形。10个协会都是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而成立的自治组织,办的都是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可以说从幼到老,从文化到娱乐,一应俱全。通过居民们自己协商,社区各协会订立了《麻将馆自治公约》、《饲养宠物公约》、《门店经营公约》等一系列自律性公约。

“居民的积极性都很高,从候选人的提名,到选举,再到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下了很大功夫。”胡成伟说,“自律结合他律,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自治能力。”

自己定的规矩要遵守

记者到王家垅社区采访时,一出《麻将新风》的小品正在王家垅社区排练。演员在唱:“我,不好意思我还当上麻将协会会长,我跟你们讲咯,哪一家再打那个转转麻将、搞么子地下,搞点空头路,那我麻将协会会长就对你们不客气……”

《麻将新风》的主创人名叫周小娟,是一位患鼻咽癌的退休中学教师。2010年王家垅社区“麻将协会”成立时,从不打麻将但被大家尊敬的周小娟,高票当选为会长。“我由一个高中教师转型为全国首家民间选举产生的麻将协会会长,更感到肩负的责任。”周小娟幽默地告诉记者。

不会打麻将,会不会影响管理呢?周小娟回答,“完全没问题”。因为协会成立的目的,并不是教大家怎么打麻将,而是引导麻将活动文明化、健康化。一上任,她就带领协会工作人员对社区内的麻将室进行了摸底调查,最后统计为30户麻将室。协会成员协商后制定了“麻规”:麻将馆不能扰民,须在每天的24点时关门;老板要制止馆内打架、大声喧哗行为和违法活动,并制定了规范麻将经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刚开始,周老师他们上门去各家麻将室贴规章制度的时候,曾遭到过不少人的白眼、讽刺。

“协会不干涉你开的麻将室赚钱,但是你必须严格遵守协会制定出来的规则:因为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周小娟告诉麻将经营者。

协会的耐心和坚持使得麻将室业主们和社区麻将协会最终签约,如有违反约定规则的,业主将接受协会的警告、罚款,甚至会被勒令关门。麻将协会的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地上麻将室查访,并找麻将馆周围的居民了解情况,对反映的情况一一登记。措施到位后,以前半夜麻将响,大声喧哗,惹得居民扔煤球、倒水抗议的现象没有了。

宠物狗满街跑,带来最恼人的问题是社区居民时不时会踩一脚狗屎。王家垅社区宠物协会会长周孝白告诉记者,之前社区里的宠物都是自由放养,居民将宠物牵到楼下就解开绳子让其满院子跑。

“小学就在附近,就怕小孩子在路上被狗咬。”周孝白说,自己的小孙子就曾被小区的宠物狗咬伤过,“出门经常被狗追,一不留神还会踩中‘地雷’。邻里关系就被这‘狗事’给破坏了。”

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出面牵头召集居民成立宠物协会,周周孝白因为负责心强、热心为大家服务被推选为宠物协会会长。“现在小区里有156只狗,每只狗都有了‘身份证’。”周孝白笑著说,宠物协会年前就开始对饲养宠物的家庭进行摸底统计,并对宠物进行拍照登记。

周孝白告诉记者,协会成立后,有宠物的居民都签订了承诺书,出门给狗套上狗绳,随手带纸巾和塑料袋清理狗拉的粪便。居民在社区里遛狗,宠物协会的会员们都要遵守规则。现在,小区里狗乱跑、乱咬人的现象少了,因宠物狗问题居民闹矛盾的事情也少了。

有没有不遵守协会规童制度的?居民林小红表示:“我是宠物协会会员,协会章程的制定我也有份,自己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矩,不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脸吗?”

胡成伟感慨道:“因为制度都是居民自己定的,所以居民基本上都能自觉遵守,现在的社区工作,比以前要好做多了。”

采访后记

社区自治呼唤长效机制

王家垅社区的“草根组织”为什么能处理好一些老大难问题?社区主任王雄球认为秘诀之一就是“自己的规矩自己定”;其次是功夫在服务之中;最后,在于“自己的领导自己选”。

当然,也有通过劝导、协会评议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王家垅社区还设立了法律氧吧,聘请律师当法律顾问,帮助协会从法律的层面协调矛盾。

但社区的居民如何制约管理者,如何让管理者能真正为居民服务?这恰恰是王家垅能否真正长久实现社区自治的制度性关键。

有专家指出王家垅的“草根自治”模式只是社区自治的雏形,在理论支撑、财力物力保障等方面都还很欠缺。

“各协会的人员都没有工资,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王雄球说。

周小娟认为,虽然自己是退休人员有固定的退休收入,“但我们在义务为社区做事,终究会慢慢变老,也希望社区能给予些补贴,毕竟搞活动需要钱啊”。

这似乎是个两难的命题,显然与国际上通行的社区自治方式存在矛盾。

社区管理规章制度篇10

一、认真实行民主自治,着力提升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

社区坚持从建组织、定规章、强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社区建立和完善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业主大会、社区四方联席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事务顾问团为主体的社区民主管理组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四方联席会,讨论议定社区内的阶段性重大问题,针对居民在生活、居住、社区需求方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研究解决措施办法;每季召开一次社区事务顾问团会议,发挥社区事务顾问团的协商、议事、监督的工作职能;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社区居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对社委会各项工作以及社区工作者进行评议,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务。二是制订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制订了《社区事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四方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四方分工负责制度》、《社区联席会议工作通报制度》、《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证社区各个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社区完善了事务顾问团、四方联席会议活动机制,将社区知名人士、民主党派、居民代表、驻区单位代表等人员纳入到社区事务顾问团,增强社区居民和成员单位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社区事务意见征询表收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设,以及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排查时间表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反馈。社区事务顾问团先后就社区雨污分流社区停车位改造、文明养狗、社区绿地的分片包干管理、社区汽车智能化管理、社区文体场所改建等议题展开讨论,并将协商、讨论结果公布在社区中。

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居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近年来,社区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学法用法守法氛围,社区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的建设。依托社区事务工作站设立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接待联络点,并开设妇女维权、法律宣传、价格法规等法律宣传角,让法律服务走进社区、贴近百姓,使社区居民在有法律服务需求时能及时、就近得到帮助。每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六定期组织法律志愿者和法律专业人员进入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制教育、民事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以社区法制学校为基地,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担任普法宣讲员,每二个月为社区居民上一堂法制教育课,讲解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法律常识、禁毒知识等,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学习法律的场所;聘请上海《新老娘舅》柏万青为社区人民调解特别法律顾问,提高了社区调解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在社区图书室设立法律之窗,有近xx0册的法律书籍和10份报刊杂志、法制宣传资料供社区居民阅读;设立社区法制宣传专栏,开辟社区廉和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导向性,定期将国家新出台的,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编写宣传材料载入专栏,内容涉及到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包括今年即将出台的侵权法等,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学到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二是加强社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建立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社区有法律志愿者60余人,有效保证社区法制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xx年,社区以培训的方式组织居民小组长、青少年、党员志愿者、计生信息员、城管巡逻队员等学习了《物业管理条例》、《交通安全法规》、《党章》、《艾滋病防治条例》、《xx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食品安全法》、《妇女维权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共xx次,共计参与人数超过xx00人次。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采取文艺演出、青少年摸拟法庭、庭外调解、法制图片展览、法律咨询服务、法律个案服务等形式,为居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在社区每年一届的和睦节上,通过将社区普法宣传典型事例编写成文艺节目,用小品、说唱等形式表演出来,使法制教育融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之中,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效果。xxXX年社区自编说唱《纳税为民共和谐》、歌伴舞《和谐家园法捍卫》在第三届中国xx法制建设论坛文艺演出中荣获三等奖;xx年说唱《和谐xx和谐风》获得了新区文艺汇演优秀演出奖。

三、狠抓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提升社区和谐文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