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3:14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1

关键词: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运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管主责”,近年来,中国电建股份公司在系统内推行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以下简称“四个体系”)建设,即通过建立以项目一把手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以项目主管生产副经理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以项目总工程师为责任人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以项目安全总监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监督体系。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确保“四个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实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各类安全风险受控的重要措施。

2.建设初期“四个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由于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属海外建设项目,当地政府和各参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缺少对项目的监管,项目建设初期各单位虽建立了“四个体系”,但只停留在文件纸面上,并未真正将“四个体系”有效运行下去。各参建单位“一把手”对“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态度、所给予的精力和手段上还很欠缺,大多存在应付的心理。而作为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实施及责任监督体系的各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履行“一岗双责”与执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与监督承包商关于安全生产要求”方面还处于粗放阶段,大多注重工程质量而忽略安全生产监管,缺少可追溯的过程监督记录。

施工承包商安全监督体系责任人因受工程进度影响及所处管理层级,对安全实施体系及技术管理体系的监督不够,特别对实施及技术体系责任人的工作监督因管理级别缺少基本监管,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全部由安全员去做的不良局面,导致施工现场隐患常出、“三违”现象常见。施工承包商在安全生产实施体系上还没有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与工作职责落实在工区主任与施工班组长身上,在执行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方面较差,常出现各类安全防护设施不能与施工进度同步等现象。而对施工方案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能清晰理解,建设初期曾出现施工方案未编制及交底就组织安排施工的情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与承包商技术部门缺少对执行施工方案的过程监督和控制,未能充分发挥安全技术管理的作用。

3.“四个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采取的措施

为解决“四个体系”建立初期存在的普遍问题,确保各体系有效运行,让各体系责任人由被动变为主动,南欧江流域公司采取了如下措施:

3.1建立“四个体系”组织框架、明确各相关责任人职责

第一,各参建单位按照“中国电建”要求重新建立了本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按照机构的领导分工建立了“安全生产实施体系、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安全责任监督体系”;同时,完善了各体系内部管理和监督组织框架,明确了各管理层级相关责任人及相互工作接口关系。承包商安全生产工作实施体系已延伸至作业班组长乃至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和每名员工,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已延伸至最基层技术员或施工员,安全生产责任监督体系已延伸至班组兼职安全员。

第二,业主项目部、监理部、设代处、承包商明确了各体系内责任人安全生产职责,“四个体系”责任人按照安全职责分工,对分管的体系内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正确履行体系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监督、指导、纠正,建立日常工作记录;

第三,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每年初南欧江流域公司与各梯级电站参建单位“一把手”均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当年各自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管理目标和工作任务,实施系统监督管理与考核工作,促进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各单位分别对内进行了安全责任和目标指标分解。

通过明确各体系框架责任人及其职责,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安全的工作氛围。

3.2策划“四个体系”管理重点

第一,各梯级电站参建单位“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责任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法人授权范围内代替法人正确履行《合同》中安全生产职责,全面主持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各类资源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实施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责任监督体系有效运行。

第二,按照各梯级电站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结合项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各梯级电站建立了年度《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及《重大危险点清单》;各梯级业主项目部、监理部、承包商根据两个清单的内容及管理职责制定了完整的计划、管理、控制、监督措施,明确责任人及时间和工作安排。

第三,各梯级电站参建单位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责任人组织实施本单位内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及控制措施》专项交底,逐项落实专项方案编制时间、交底时间、过程监督检查内容、专项方案验收内容及相关责任人。业主项目部、监理部、施工承包商总工程师逐级监督各项工作实施情况并保留工作记录;各梯级设代处在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评审及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安全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四,施工承包商安全生产实施体系责任人按经监理部审批的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组织施工、明确要点,对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实施情况全面负责;充分发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职能要求,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层层传递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第五,各梯级电站参建单位由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责任人组织内部基层管理人员进行《重大危险点清单及管控措施》交底,逐项落实各处重大危险点中不可接受风险的管控措施、管控时间、过程监督检查内容、实施责任人及监督责任人。由各单位安全总监结合项目实施情况,组织对重大危险点控制情况及相关过程进行检查,每月至少覆盖一次对项目重大危险点的检查,形成检查记录。充分发挥安全总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队安全员三级安全监督的作用,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协调各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

3.3实施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各梯级电站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平台、安全通道、安全爬梯、走台、栈桥、安全标识等必须与作业项目施工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由承包商技术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方案监督控制,安全设施完成后先由承包商自行验收,后报监理部组织验收,安全设施不合格不可进入下一工序。

承包商认真组织开展了各施工班组“班前五分钟”活动,根据每天工作内容安排和部署施工生产任务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加强班前及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交接班等工作内容记录;监理部副总监(监理部安全生产实施体系责任人)负责监督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作业面实施“开工”或“开仓”验收签字时应对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安全设施”符合性进行验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允许签字;对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负责监督检查,即现场监理对所负责监理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状况、对存在违章行为而采取的纠正方式、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是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并在监理日志中予以完整记录;业主方现场代表对监理工程师履行“一岗双责”进行监督。

3.4采取多种监督检查方式

按照“隐患就是事故”的原则,严格对待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各梯级电站监理部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安全检查通报等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的人身事故隐患、管理隐患、违章行为等必须由承包商分析原因,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承包商上报的《隐患整改复查申请书》必须列入以上内容,未明确责任人、原因分析不清的监理部不得予以闭合验证签字。对存在各类事故隐患及多次发现违章行为的有关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及监理责任的应由各单位负责人约谈问责,并在相关工作记录中予以记录,同时应在本部内部人员安全考核中根据隐患等级和责任大小列入日常考核结果并“一票否决”不予参加“个人先进”评比。

而业主公司及各梯级电站业主项目部结合日常巡视检查、安全生产效能监察、季度综合检查、年中及年末考核等内容对“四个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通报;业主公司将通过收集各类安全工作信息,不定期的进行现场巡视、电话、网络、面谈等方式对各梯级电站参建单位“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的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3.5考核分析及持续改进

为了确保“四个体系”运行管理绩效,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施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的责任人牵头每季度对体系的运行管理绩效进行一次考核,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持续改进,促进安全生产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施工承包商将根据每月由安全责任监督体系进行的履职打分表作为各岗位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各体系责任人及岗位安全生产履职;监理部建立安全监理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具体的履责考核内容,制定了内部安全监理工作履责考评表,每季度末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考评工作,安全考核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严格“安全问责”和“责任倒查”,从而将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四个体系责任人”每季度末按时编制和提交季度安全生产履职报告,按照监管层级逐级上报(承包商-监理部-梯级业主项目部-流域公司)。

每年年中及年末由南欧江流域公司组织对各梯级电站各单位“四个体系”责任人进行年度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年度安全生产奖励。

4.取得的成效

通过安全生产四个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南欧江流域各梯级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行成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自开工以来,未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可控、在控,同时得到了老挝政府、中国电建股份公司以及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2

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进一步夯实我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现就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对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的有效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实行“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统筹规划,健全机构,完善镇(街)属各部门、驻镇(街)各单位的安全监管职责,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加快形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新模式。

二、明确重点,强化基础,倾力打造务实高效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一)构筑立体安全监管框架。在各镇、街道、园区行政负责人兼任辖区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镇级安委会)主任的基础上,增设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设安全、农村安全、文教卫生安全、服务业安全等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由分管领导担任专委会主任,相关牵头部门负责人为专委会办公室主任,明确由牵头部门承担专委会日常工作、专委会其他组成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各行业、各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二)明晰安全监管职责。各镇、街道、园区要进一步落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要求,由镇级安委会统筹指挥下设的各专委会,全面指导和组织协调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各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负责做好行业条线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文件要求,抓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各镇、街道、园区安监机构承担镇级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情况;指导督促辖区内村(社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三)配足基层安监机构力量。高度重视基层安监机构队伍建设,要把政治思想过硬且具备较强业务素质、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生产监管一线队伍中去,充分保持基层安监队伍的稳定性,激发基层安监机构工作人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各镇、街道、园区要按照“三定”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且配备不少于9名专职人员。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在各镇、街道、园区派驻监察中队,监察中队与镇(街、园区)安监机构合署办公;中队长兼任安监机构负责人;各镇、街道、园区对安监中队长、安监机构负责人任免具有否决权;监察中队与镇(街、园区)安监机构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各镇、街道、园区要为监察中队、安监机构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人员车辆和活动经费的保障;监察中队的人员待遇、经费保障等具体做法参照市城管执法局城管执法中队模式执行。建立镇、街道、园区安监人员流动审批备案制度,镇、街道、园区安监人员原则上3年内不得变动工作岗位(因工作失职或发生责任事故被追究责任等情况除外);若确需变动的,组织人事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应会同安监部门按人事调配相关程序和办法,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四)完善村级安全监管网络。全市所有行政村必须设置安保办,名称统一为“市XX镇(街道)XX村安保办”,每个村安保办至少配备2人,其中1人为安保办主任,可由村主任(或副主任)兼任,1人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各村可根据本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辖区面积等实际情况增加人员;村级安保办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取得“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证”。各村安保办应建立村安全管理网络、村安保办职责、村主任和村安保办主任职责并做到制度上墙;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台帐资料,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台帐、检查台帐、辖区内企业基本信息台帐、文件台帐等。各村安保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必须向市安监局进行报备;经市安监局审核合格、成为村安保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市财政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每人每年15000元的补贴;市安监局对村级安保办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奖金挂钩,并在年底一次性发放给个人。

(五)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加快安全生产监管智能一体化平台建设步伐,通过手段创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加大事前监管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企业约谈、企业诚信、企业荣誉制度等安全生产约束机制,并把企业的安全诚信记录与注册年检、金融信贷等挂钩,增加企业违反安全法律法规的成本。

三、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一)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工作措施。各镇、街道、园区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动员大会,并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班子,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2012年12月1日前,全面完成各地安委会及专委会机构调整、安监人员配备等工作,并将完成情况报市政府和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3

(一)建立五级网格。全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划分为区、镇(街道)、片、村居(社区)、企业(单位)五级网格,实行分级管理,网格划分在空间上无空白、无重叠,各层级网格实行规范化建设。

(二)落实“五定”措施。按“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纵横两条线,对每一个网格落实“五定”措施。1、全员定责:明确各级各类人员所负责的行业领域及对象;2、排查定级:根据风险辨识标准,确认隐患等级和治理方案;3、应急定制: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强化演练,及时处置事故;4、培训定岗:对网格负责人和网格内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5、信息定时:及时汇总上报执法监察、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按规定时限逐级如实报告安全事故。

(三)实施五项制度。安全生产定期检查、监督抽查、工作报告、通报及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顺利推行。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深化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分线管理、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原则,建立五级网格、落实“五定”措施、实施五项制度,通过规范化建设,形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任务和内容

(一)区安委办工作任务和内容。

1、制定办法。制定全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并组织落实。2、建立区级监管网格。根据《台州市*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建立区级安全监管网格。3、绘制网格化安全监管地图。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区分各安全管理责任区,标明各网格责任区位置、面积、责任领导,重点单位标记明显符号。4、指导建立并推进全区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

(二)各部门工作任务和内容。

1、建立网格。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镇(街道)为基本单位,按照本行业(系统)安全监管职责、范围(含直接监管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实际,划分并建立安全监管网格。2、明确领导。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网格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安全监管网格确定1名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3、责任到人。每个监管网格落实1名或数名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负责本行业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督促所属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4、落实措施。各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制订本行业(系统)《网格化安全监管方案》,绘制网格化安全监管地图或树状图。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各安全监管责任区,标明每个责任区的位置、面积、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安全管理责任人,同时建立相关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三)各镇(街道)工作任务和内容。

1、建立网格。各镇(街道)建立本辖区片、村(居)安全监管责任区网格。2、明确领导。每个片有1名镇(街道)领导负责本网格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不少于1次的一线安全检查。各分管线领导对本分管线的安全生产网格负责。3、责任到人。明确驻村干部为网格责任区内各办(站、所、队)、村居(社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人,明确各自的安全监管职责,强化驻村干部的网格监管责任。4、落实监管。各镇(街道)要制订本辖区《网格化安全监管方案》,绘制网格化安全监管地图。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各安全监管责任区,标明每个网格责任区的位置、面积、联系领导、安全生产管理员、重点隐患单位(注明单位地址、隐患内容、整改措施和时限,跟踪责任人)及所监管的重点单位。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网格监管正常运行。5、督促辖区内村居(社区)建立健全村级监管网格。

(四)村居(社区)工作任务和内容。

村居(社区)在所属镇(街道)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1、建立网格。各村居(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划分本辖区安全管理责任范围,落实村居(社区)干部或安全管理员职责。2、落实监管。各村居(社区)要制订本社区《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编制网格化安全管理地图或树状图。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各安全管理责任范围,标明每个责任范围的位置、面积、村居(社区)干部、重点隐患单位(地址、隐患内容、整改措施和时限,跟踪责任人)、主要建筑、场所等。所管辖的重点单位必须标记明显符号。

(五)生产经营单位工作任务和内容。

1、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企业法定代表人负总责,单位、车间、班组、岗位、员工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对企业中每个区域、场所、部位、环节和设施设备、工艺流程,逐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对所有在岗人员都明确规定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建立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责任体系。2、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安全用电、厂区交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危险场所、特种设备、危险(动火)作业、劳动保护、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安全值班、安全奖惩、特种作业安全、设施“三同时”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3、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认真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按规定每季度、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每季度第三个月25日前向当地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4、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责任,确保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形成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四、责任追究制度

区安委会负责对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实施网格化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报,并在区政府委托下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责任追究。

(一)通报批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1、网格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细,留有安全管理死角、盲点或出现安全管理空白区域的;2、责任区安全管理责任人、联系领导工作不落实的;3、责任区域或管理内容发生变化,不调整安全管理相关事项,不上报备案的;4、经过抽查,发现报送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与事实不相符的;5、对安全隐患整治牵头部门要求给予协助而推诿或不予协助的;6、对本意见规定的工作职责、内容、要求落实不到位的。

(二)责任追究。对发生安全事故实施责任倒查和追究。1、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或原因之一是应发现而未发现的安全隐患,根据责任划分,追究末端网格各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2、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或原因之一是已发现且已上报的安全隐患,追究隐患整治负责单位和协办单位的责任,并追究隐患上报单位的安全隐患监控责任。

五、实施步骤

(一)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准备阶段(2009年8月):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及村居(社区)要按照本意见要求,制定实施办法,召开动员大会,合理划分网格,各镇(街道)可以结合辖区实际进行网格层级划分,必要时可先选择村(居)、企业试点,再在面上推开。

(二)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实施阶段(2009年8月-11月):建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采集并完善各类安全信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运行机制,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对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突出问题和监管薄弱环节等进行排查登记,建立完善检查台帐和档案,确定各级网格、各个责任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措施。设置不同课题和情况,集中进行应急演练,检验网格运行成效。

(三)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12月):组织检查验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是我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的具体举措,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将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安排专门力量和资金,全力抓好落实。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安排班子成员下挂下级网格,同时要明确各级的联系领导、直接责任人的aB角人员,避免因责任人休、病、事假及出差、培训等原因所出现的安全管理责任空白。

(二)培树典型,示范带动。

区安委办根据“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从监管部门、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及企业中分别选择先进典型,进行重点培养。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分别确定示范单位,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示范带动,加快网格化监管、规范化建设进程。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4

关键词:pmC;epC;安全管理;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31-03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关注苍生,造福于民,除隐患,安事,抓违章,安人,搞合作,安心;安事不安心,事故永远生;安心不安事,低老坏永存;安人制度生,安事连安心;心人事俱安,平安与保全;求安非一时,长治方久安。项目大型化,推动了管理一体化,pmC、epC的出现,项目管理呈现出系统化、网络化、节点化、标准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传统简项目管理模式的安全管理方法,难以满足业主+pmC+epC模式的安全管理需要,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一、遵循项目管理五项原则理清安全管理链接关系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各级管理机构要求越来越完善,形成的管理界面越来越多,使得工程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难以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北京兴油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陕京二线监理总部、西部管道监理总部、兰银管道pmC、大连LnG项目pmC、乌海华油节能减排pmC等具有中石油特色的项目,在管理的实践中,面对不断扩充的业务范围和越来越复的管理,我公司不断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项目过程管理应遵循控制依权、监督依势、确认依规、协调依情、考核依约五项原则。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是通过控制权分解和控制权分解伴生的监督、确认、协调、考核权而产生链接关系。在业主+pmC+epC模式下,控制权分解产生的安全链接管理责任为:业主对pmC实施控制权,pmC对epC实施控制权,epC对分包商实施控制权,即:控制权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上一层对控制权分解的完整性负责,下一层对上一层分解的控制权履行负责,当分包商不作为时,epC应追究分包商的责任,当epC和分包商不作为时,pmC应追究epC的责任,当分包商、epC和pmC不作为时,业主应追究pmC的责任,当分包商、epC、pmC不作为时,业主应追究业主相应管理人员的责任。控制权分解伴生的监督、确认、协调、考核权产生的安全链接管理责任为:业主对pmC、epC和分包商实施监督,对pmC实施确认、协调与考核;pmC对epC和分包商实施监督,对epC实施确认、协调与考核;epC对分包商实施监督、确认、协调与考核。如下图所示:

在兰银管道业主+pmC+epC管理的实践中,当时发现epC,总承包商未产生控制权的伴生权――监督、确认、协调、考核等,经与epC,总承包商沟通协调,epC增派了现场代表,履行监督、确认、协调职责,完善了epC管理体系,理清了安全控制链接关系,增强了epC总承包商的管理能力,实现了零伤亡的安全管理目标。随着epC,总承包模式的深入开展,集成化、一体化、链接式管理成为工程建设的主流,项目管理的五项原则是理清各种安全管理链接责任的基础。

二、明确属地化管理划定安全责任的范围

属地化管理最容易与地域化管理相混淆,在长期工程管理的实践中,pmC与epC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如何界定,一直困扰着pmC和epC的发展,现场安全是pmC负责、epC负责,还是分包商负责?只有分清责任范围,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化解安全风险。

通过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安全过程管理遵循“控制依权、监督依势、确认依规、协调依情、考核依约”的管理规律。按照过程管理的要求,属地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未分解的控制权管理,二是分解后的控制权衔接管理,三是控制权分解后的伴生权履行管理。通过深入研究属地化管理,分清了管理属地和地域属地的概念,例如,在业主+pmC+epC模式下,业主、pmC、epC和分包商各自的管理属地为:

业主的管理属地是:一是对自身工作的管理,二是对pmC的控制、确认、协调和考核,三是对pmC、epC和分包商的监督管理,即对自身安全承担全部责任,对pmC安全管理承担控制、监督、确认、协调和考核等责任,对epC及其分包商安全管理承担监督责任。

pmC的管理属地是:一是对自身工作的管理,二是对epC的控制、确认、协调和考核,三是对epC和分包商的监督管理,即对自身安全承担全部责任,对epC安全管理承担控制、监督、确认、协调和考核等责任,对分包商安全管理承担监督责任。

epC的管理属地是:一是对自身工作的管理,二是对分包商的控制、确认、协调和考核,三是对分包商的监督管理,即对自身安全承担全部责任,对分包商安全管理承担控制、监督、确认、协调和考核等责任。

分包商的管理属地是:对自身安全承担全部责任。

通过以上管理属地的划分,分清和界定了各级管理层各自的安全责任范围,强化了各级安全管理意识,也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例如:在业主+pmC+epC模式下,一个施工现场安全不符合项,如果分包商及时处理,在第一管理链不符合项处理终结;如果分包商未履行责任,epC协调分包商处理,在第二管理链不符合项处理终结;如果分包商未履行责任,epC也未履行责任,pmC协调epC处理,在第三管理链不符合项处理终结;如果分包商未履行责任,epC、pmC也未履行责任,业主协调pmC处理,在第四管理链不符合项处理终结。属地化管理,既明确了全员安全管理原则,划清了安全链接管理界面,使全员安全管理与个体安全管理统一,又激活了各级管理体系,促进了各级管理层积极主动抓安全,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在属地化管理过程中,未履行属地安全管理的全部工作就以包代管理,另外,总承包商把工作任务分解后,对分包商放弃管理;超越管理属地履行职责,就是以管代包,另外,pmC代行epC管理分包商的安全,无论是以包代管理,还是以管代包,均会使安全管理体系失去应有的活力,最后往往是小概率,大事故。

三、控制伴生监督保障安全体系运行

随着控制权的分解,而伴随产生监督权,这是控制与监督的基本关系。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有时为了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把安全监督从安全生产中独立出来,设置安全总监,实施专业化管理,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全部由安全总监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往往在项目开工之初,效果良好,随着时问的推进,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困难,工程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为遏制不断上升的安全隐患,往往不得不调整管理思路,即谁主管生产,谁主管安全。在业主+pmC+epC管理模式中,pmC发现的安全不符合项,是告知epC的控制层――产生管理人员,还是监督层――安全监督人员,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安全不符合项告知安全监督人员,认为这是epC安全监督人员的事,按照这种管理思路,pmC得到的回报是:epC安全监督人员或者是没办法,或者是找不到epC安全监督人员,安全隐患不断,业主批评不断。随着隐患的增多,各方的批评增多,无论是pmC还是epC没有人愿意搞安全,安全管理缺乏人力资源的支持,安全管理形势更加严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产生困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分清安全控制权与安全监督权之间的关联关系,监督人员没有放下控制责任,监督人员没有认清控制责任,导致在复杂的安全管理体系中,没有找对下一棒的执行人,使得安全管理断链,没有实现安全管理闭循环。

既然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控制权,在业主+pmC+epC管理模式中,pmC发现的安全不符合项,发送给epC的安全管理人员,不符合项就难以落实,为此,pmC根据监督者“逢错必报”,控制者“有错必纠”,执行者“知错必改”的管理思路,改变了安全不符合项的管理流程,将不符合项报告给epC项目经理或者epC生产管理部门,epC指令分包商整改与确认,并将整改结果报pmC确认,实现安全管理闭循环。通过流程的改变,现场安全形势很快得到改观。pmC安全管理人员的行动也赢得了业主的笑脸,使得安全管理人员更加坚信控制与监督的伴生关系,努力做好监督工作,促使安全监督成为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健因素。

四、搞好交流培训提升安全风险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本质在人,提升每一个员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倡导开放启迪进步,交流促进互信,约束造就和谐,合作实现共赢的安全交流与培训管理理念,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因素,纳入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安全风险过程管理;二是已发生的安全隐患过程动态管理。

对于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因素,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建立项目安全不符合项管理手册,构筑已识别安全不符合项管理基础,二是实施开工审计,从开工启动,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开局良好,三是班前安全不符合项清单项确认,事前管理安全风险,四是实施作业许可,有效防范安全风险,五是组织实施已识别安全风险应急管理。

针对已发生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安全不符合项管理的五项原则,即:本位管理、主体责任管理、系统化管理、明示管理和反馈管理,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隐患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每周组织安全例行检查,每月组织安全交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风险,根据发生机率,适时组织安全专项检查,并要求检查有计划、过程有记录、结果有报告、整改有确认,检查后有交流,通过交流,实践了让各方认清安全责任,让各方履行安全责任的安全管理理念。统计分析,持续改进,重点剖析,提高认识,通过未遂事件,抓隐患治理,不断促进工程建设本质安全。

以人为本,建立安全管理文化,引导全员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办理工程简报、巡检报告,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取长补短,鼓励先进,鞭策先进,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关注力度,提升各方主体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五、拓展安全管理思路造就核心竞争优势

在现阶段,集成化、一体化、链接式的总承包管理正处发展时期,必然存在安全风险,随着人们对生命的高度关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必将逐步从传统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为安全专业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为此,建议如下:

1.培养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扩大在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影响,为未来安全管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开展工程建设安全技术与管理策划与设计,强化安全技术管理,走专业化安全发展之路,创新安全管理思路。

3.开展工程建设安全评价,为工程建设安全提供指导,不断总结和分享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集

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兰州-银川输气管道工程

pmt/pmC项目管理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7.

[2]周德军,吴庆善.安全第一的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

版社.2009.

[3]曾仕强.从管人到安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何自华.现代工程建设复杂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石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监管部门;协调;标准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8000102

1前言及概念说明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安全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三鹿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冲击人们的心灵;《2010-2011年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94.5%的人认为食品安全有问题,67.9%的人对食品安全现状缺乏“安全感”;2012年两会代表热议食品安全问题……总之,食品安全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涉及到的概念如下:

(1)食品和食品安全。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是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一定主体依据法律等规则,制定规格、标准,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进行管理的活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法律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等多个相互独立且紧密联系的体系组成。根据多年来的食品安全工作实践和学者们主流的看法,对食品安全监管影响最大的是前三个体系。故本文将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行政组织体系角度)、标准体系三个方面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

2.1法律法规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了众多包括《食品安全法》在内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表是其中几例:

包含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流通环节等内容在内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也存在如下问题:

(1)法律法规之间协调性不足、配套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

《食品安全法》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核心法律,确实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但多为原则性、方向性规定;其配套法律也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是定性条文多、定量规定少,仅有吊销许可证年限、罚金范围等,且不够细化。针对食品生产链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不同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足。《食品安全法》第98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配套条例中也找不到什么程度算构成犯罪。(《刑法》自然对犯罪有规定,但明显针对性不强)。

(2)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大,执法成本高,但处罚力度不足。

2004年广州白云区黑作坊毒酒事件致使55人中毒,14人死亡;2006年上海瘦肉精事件,300多人中中毒住院;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造成29万余婴幼儿患病,6死亡……。然而处罚力度不够:

对相应的事件责任人。《食品安全法》规定,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在行政处罚方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以及十倍以下罚款,“吊销许可证”等。民事责任方面规定除一般民事责任外,消费者可向违法经营者收取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对刑事责任的规定则不明确。如此惩戒难以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违法者有二次犯罪的可能性。而执法成本却不低,尤其是小作坊生产,以其流动性,隐蔽性使得执法难度很大。找到一个黑工厂、黑作坊的成本和这类行为造成的危害比,这样的处罚微不足道。

对监管不力人员的处罚。照《食品安全法》第95条规定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对相关监管部门责任人“记大过、降级”处分;最严重也不过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撤职或开除”;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这还是建立在监管过程中“未尽职责、、、”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基础上的。姑且不论什么是严重后果,没有刑事责任的规定就很令人费解。

2.2行政组织体系

自2003年成立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就形成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督机制。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新的调整阶段。按其规定: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2010年2月成立)是“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性、统筹性工作,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工作,是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核心部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分别负责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另外,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商业部也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管理工作。铁道部、公安部、交通部、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粮食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也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总之,在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下,突出了卫生部的核心作用,其他各部门协同监管,使得“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都有相应部门来监管,这就分散了监管压力并发挥了各部门本身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整体监管效果。然而这样的监管组织也有不合理之处: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6

abstract:withcontinuous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inrecentyears,thenumberofspecialequipmentisalsoincreasingyearbyyear,andthusthesafetysupervisionhasagreaterpressure.asspecialequipmentishigh-riskandspecial,howtodoagoodjobinspecialequipmentsafetysupervision,toavoidsecurityincidentshasbecomeaveryimportantissue.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问题

Keywords:specialequipment;safetysupervision;issue

中图分类号:X9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60-03

0引言

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既有与一般安全工作相一致的共同属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工作特点,比如设备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安全隐患多,事故损失惨重等等。目前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存在有诸多薄弱环节,比如监管责任意识不强,存在监管盲区,“保姆式”分级监管模式削弱了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本文从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现状入手,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在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分类监管、执法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改善现状,切实提高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

1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综述

1.1特种设备的概念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类设备。

1.2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任务和意义

参照管理的定义,结合特种设备的特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可归纳为:国家授权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为了降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护、使用、检验检测七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特种设备通常在高温度、高速度以及高压力的环境下运行,在运行当中具有易翻坠、易爆炸的特征,对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

特种设备监管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和预防设备在不安全状态下的继续使用,促进操作人员依规操作使用,防止事故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种设备监管职责范围除受法律法规约束外,还有《特种设备目录》、安全技术规范等的要求。因此,质监部门对特种设备实施监督管理是在有限的领域范围内开展的技术性较强的具体工作,应承担有限责任。

2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现状

2.1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式――分级管理体制下的“保姆式”监管方式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在我国隶属于公共安全,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体制。在具体监管方式上主要实行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两项基本制度。201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依法行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但是分级管理体制下容易出现“保姆式”监管盲区,大部分质量监管任务都由质监安全监察部门承担,相对来说,企业反而逐渐丧失了能动性,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质监安全监察部门在特种设备监管中费了大力却收效甚微。

2.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特种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监管难度不断加大,设备安全监管压力不断加大,并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质监部门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保姆式”监管方式削弱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动性

从近几年的工作看,质监部门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职责定位不十分清晰,片面强调“保安全”、“全过程”、“全覆盖”,监管过宽、过细、过度的问题,既有越位、错位,又有缺位、失位的问题。由于工作定位上的偏差,客观上形成了“保姆式”的监管方式,削弱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动性、行业管理部门的主动性,模糊了安全责任界限,淡化甚至替代了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导致自身承担“无限责任”。因此,质监部门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首先应找准自身定位,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三定方案”规定,履职尽责,依法监管。特别是在质监系统新的体制条件下更应进一步理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责,界定好工作边界,确保工作到位不越位、正位不缺位。

理清质监业务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关系,发挥整体优势,是提升监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2.2.2责任意识不强

在企业运行中,很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在企业安全方面并没有形成高度重视,不仅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缺乏情况,在制度、管理以及思想层面也存在缺少合理机制的情况。对于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以及监管工作,部分企业存在不配合的情况,对监管企业提出的意见以及建议并没有形成高度的重视,在生产当中,在对特种设备进行重大改造以及修理时,在没有经过告知、许可、检验的情况下就直接使用,都因此对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2.2.3监管存在盲区

就目前而言,特种设备监管部门职能具有着多而分散的特征,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强度都在不断增大,并因监管面方面的限制使其监管工作在开展中存在盲区情况。企业方面,很多企业往往通过办理特种设备虚假停用的方式逃避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监督检查,但实际上还对这部分报停的特种设备进行使用,而对于监管部门,由于获得的为虚假信息,就不能够正常开展检验以及监督检查工作。

2.2.4忽视培训教育

在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其由于侥幸心理的存在,往往认为安全事故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仅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也没有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该种情况下,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由于没有对特种设备的操作方式产生清晰的了解,再加上安全意识方面的缺乏,在实际操作当中则会存在具有较强随意性的情况,很可能因此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3问题成因

2.3.1责任落实不到位

首先,政府同企业间存在责任模糊现象。在具体生产当中,企业可以是重要的安全生产主体,不仅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性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监管责任的主体。而受到我国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往往习惯与将该项工作交给政府管理,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缺乏情况较为严重。作为新闻舆论,在日常当中也对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过于强调,在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以及宣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忽视情况;其次,企业责任不落实。虽然在生产当中,企业也在安全责任书上签字,并由于没有将该项工作落实到责任制当中、没有对企业内部人员在安全方面的职责进行落实,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则存在着没有做好安全内容真正检查、跟踪以及管理的情况。

2.3.2执法力度不足

第一,监管力量薄弱。受到资金以及人员数量方面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区监管力量同压力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且缺少优良监管队伍的建设,并因此使监管工作不能够同现今经济环境相适应;第二,监管手段落后。现阶段,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过于主动的情况,不仅具有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人员培训以及设备的使用许可,且包括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组织宣传与违规查处等工作。这部分工作内容不仅强度大、且十分繁琐,而与此相对,很多监管部门在措施同力量方面存在跟不上工作要求的情况,并因此不能够保障工作开展效果。

2.3.3安全培训不完善

在安全培训工作中:第一,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业人员岗前培训以及教育存在忽视情况。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说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一项重点方式,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其目标应当包括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等,对此,就需要能够从技术以及安全意识层面做好普及。而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工作予以重视,操作人员也没有在经过考核之后上岗,并不能够满足工作安全需求;第二,人员素养不够。从现实情况看来,很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都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安全意识以及专业知识方面存在较为淡薄的情况,在操作技术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经常因此出现违章操作情况;第三,培训机制不灵活。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队伍中,流动性大是其主要的特点,当持证人员出现离岗情况时,企业很可能因在短时间不能够找到持证人员,而存在无证上岗情况。对于很多工人的操作证来说,其都是由企业出资培训的,如果工人辞职,其证件则会被扣押,而到了新的企业,其又成为了无证上岗人员,并因此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

3国外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经验

3.1美国监管模式

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特种设备在法规制定方面具有非统一性的特征,即国家同地方在法规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说,其对特种设备实施分类型管理,对于压力容器以及锅炉设备,由保险公司以及监管部门管理,对于压力容器等方面违法违章的检查以及安全事故查处,则由州政府特种设备监管机构负责。民间方面,其对全国特种设备的生产标准、检测标准以及设计标准实现统一,国家对能够从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生产的人员以及企业也将开展资格认证。即在将政府强制性同民间灵活性特点实现充分结合的情况下取长补短,以此使监管体系具有更为多元以及立体的特征。

3.2欧洲监管模式

欧洲方面,德国是整个欧盟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其通过《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制定,在其中明确了由联邦经济与劳动部专门对特种设备的监管工作进行负责。同时,其也在特种设备方面具有一整套的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其中具有管理规定、法律以及行业规范标准这几个层次,在对长期有效规定具有较高重视的情况下将更新的具体规定不断纳入到技术标准以及规范当中。

4国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对我国监管工作的启示

经过对上述发达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部分国家在监管模式方面存在较多的共同点:第一,这部分国家都以法律为主要手段实施特种设备的监管,属于政府监督职能范畴,即通过对不同法律法规的制定实现特种设备的监管,包括有设备的组装以及研发等方面,且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详细规则的制定;第二,在安全监管过程中,政府对部分职能进行了分散,即授权不同行业协会对具体的检测工作执行。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不仅是对政府监管成本的节约,且能够在实现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获得工作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以在借鉴国外监管经验的前提下,对国内监管环境中的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4.1增强责任意识

第一,要加强员工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的应用使其能够对特种设备隐患的危害性形成正确认识,并能够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形成更高的自律意识。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安全监管部门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加大教育力度,督促企业严格管理,做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并通过安全责任书签订的方式对法人安全责任意识进行增强;第二,要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求,首先,通过责任书的签订,要求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生产细则的使用说明。其次,要有主体责任意识,在对相关保障措施积极实施的基础上做好人员、组织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对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维护保养,做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第三,作为主管部门,也需要对该项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在以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要求各相关机构从严监管,检测部门做好把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形成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的工作力度以及责任意识。

4.2加大执法力度

第一,实施考核责任制。所谓执法考核责任制,即当辖区当中发生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时,将受到上级部门的问责与查处。该制度建立的目的,即为了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该项工作的监管意识,尤其是对特种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以及薄弱环节,则需要在加大管理力度的情况下做好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查处,通过法律除法以及舆论曝光的方式强行整改,彻底消灭安全隐患;第二,整合监管资源。特征设备安全监管这项工作具有很多个环节,从设备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都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在具体执法当中,监管部门需要能够做好资源方面的整合,在对集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加强不同部分间的合作与交流。

4.3加强培训教育

加强培训教育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对特种设备维修保养、安装以及操作人员实施规范、科学的评估以及培训,在保证其经过行业考试通过之后才能够上岗。对于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人,更是需要能够接受系统化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在对其安全管理水平以及主体意识进行积极提升的情况下使其获得更高的安全技能以及职业水平。同时,要做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通过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的方式加强不同部分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救援队伍整体能力,除了政府部门之外,企业也需要成立起专业的救援队伍,并加强日常的演练。

4.4基于互联网科技开发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借鉴天津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

随着质检监察机构合并与信息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目前已有许多质检机构引入了特种设备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通过联网操作进一步精简人员和部门,实现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和生产、食品等监督检查一体化监管模式,大大提高了质检监察工作效率。图1为天津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该系统可以作为其他省份、机构实现进行特种设备动态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的范例。

要在系统内部提供统一的沟通和共享平台,进一步明确特种设备许可程序(见图2),同时加强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

5结论

在上文中,我们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各级质监部门应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创新方式,以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展好各项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韩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44-46.

[2]梁峻,陈国华.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9):111-112.

[3]张响光.中外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安全监察及立法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2009(04):77-78.

[4]曹霞.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法创新的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09(06):99-100.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工程”动员大会,目的是安排部署“双创”的各项具体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清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监管模式、有效的工作举措,确保圆满完成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工程”的各项任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刚才,严局长对“双创”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这些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围绕“双创”工作,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双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是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按照“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精心组织”的原则,开展了以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旅游景区餐饮业和农家乐等为重点的集体用餐单位专项整治,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了各项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完善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二是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各类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了药品监督抽检力度,实现了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及镇(开发区)卫生院监督抽验总体覆盖面100%、药品零售企业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抽验总体覆盖面90%以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对照“双创”的标准,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个别突出问题。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正确分析,把握大局,掌握主动,进一步增强做好“双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双创”工作在当前大时代背景下具有的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要加快推进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战略部署。我们要立足当前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形势和专项整治取得的成果,积极抢抓国家、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开展争创活动。二是保障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开展“双创”工作,关键在于创建过程,这个过程将是对餐饮和医药卫生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对安全饮食和健康用药的一次宣传,同时也是进一步弘扬的生活底蕴和养生文化,增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次契机。三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愿望的具体体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食品药品安全,迫切希望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等问题,而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着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们要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平安。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双创”各项工作的开展

创建工作要求严、验收标准高,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我们要围绕《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积极部署,扎实开展“双创”各项工作。重点要以突出五个“抓”为主体,全面提升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要突出抓基础,提升科学监管水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监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当前的“双创”工作要以加强“三项建设”为基础保障,着力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一是加强执法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继续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配齐行政执法装备,夯实监管工作基础。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广大干部职工务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行政执法专业队伍。三是加强监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网络建设,对全区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管,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品种监管档案和经营企业数据库。继续完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系统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继续推行行政权力阳光运行系统,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二)要突出抓整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一是要继续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全方位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大力规范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单位、大中型餐饮企业以及农家乐、旅游餐饮企业的经营行为,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稳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和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二是要扎实开展餐饮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创建工作,切实加强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全面强化餐饮药械监督抽验,严格餐饮药械市场准入,坚决取缔不具备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的餐饮药械企业。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完善指挥决策体系和信息预测预警系统,强化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处置。四是要把加强专项整治与加强制度规范紧密结合,不断完善餐饮药械监管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隐患和苗头,不忽视每一个薄弱环节,不放过每一处安全隐患。

(三)要突出抓责任落实,提升监管执行力水平。一是要抓好责任体系的落实。严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落实一级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链条。研究探索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督察督办和绩效考评机制,对本辖区内出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实施“问责”制度,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确保监管工作的统一、高效和权威。二是要抓好部门监管责任的落实。“双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比如,药品广告问题涉及到食药监、工商和文广等部门,餐饮服务食品质量监管涉及到食药监和城管等部门。各监管部门要按照“双创”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各自职责,主动谋划。要切实发挥创建领导小组在“双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各司其责、协调一致,防止缺位、主动补位,形成监管的强大合力。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双创”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切实担负起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三是要抓好企业监管责任的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是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的重要责任,各监管部门要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规范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四)要突出抓体系建设,提升长效监管保障水平。一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实施餐饮服务食品、药品的监督抽验计划,及时查找薄弱环节,依法检测信息和通报有关问题。加大对餐饮服务食品和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抽验力度,启动餐饮食品及药械不良反应数据库建设,研究探索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检测、抽验、监测、评估、控制“五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模式。二是完善诚信自律体系。以注重产品质量、杜绝制假售劣行为,严格按Gmp、GSp管理为核心内容,在已有的信用创建基础上,选择一批经营企业,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将日常监管情况、群众反映意见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机结合,深入开展企业信用创建活动,并实施跟踪监督和动态评价,完善失信企业退出机制。对失信企业要提出警示,必要时要对外公布和曝光。三是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进一步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药品电子监管信息体系,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四是完善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常态化管理模式,强化网络平台建设,畅通群众沟通渠道,有效处置投诉举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机制,适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及时通报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情况,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加强领导,强化落实,确保示范区创建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双创”工作列入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按照方案,认真分析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研究制订本单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措施和工作意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协调工作机构,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双创”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机构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整合监管资源,创新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忠于职守,认真履责,主动工作。部门之间、部门与镇(开发区)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相互拆台,防止出现监管空档。区创建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协调运行机制。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切实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建立监管模式合理、监管资源统一、监管对象平等、监管标准一致的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全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维护人员群众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构建安全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人口计生、经信、派出所、财政、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宣传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食品药品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工作责任,镇政府与各村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年度综合考核。

(二)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完善监管网络。建立镇、村、组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在各行政村(社区)挑选并培训1名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负责在辖区内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协助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收集、汇总和报告本辖区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三)构建诚信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严控质量风险。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警示制度,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和购买使用广告药品和医疗器械。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对全镇食品药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划分,实施分类管理。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11月1日至11月15日)。印发《镇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成立镇食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和部署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研究制定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二)全面推进阶段(11月16日至12月15日)。镇召开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会,明确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责,配置工作设备,制定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建立镇食品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工作台账。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6日至12月31日)。迎接区政府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项目考评验收检查,听取意见,进一步提高全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四、组织领导

成立镇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日常工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五、工作职责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9

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如果一个地区、一个行业,重特大事故不断,今天这里死人,明天那里爆炸,老百姓没有基本的安全感,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执政形象就会受到影响。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摆上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部署、落实、检查的内容,切实落实各个层面上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政府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督促地方和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是各有关部门层面上。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强化安全基础。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反安全法律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三是生产经营单位层面上。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扎实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四是社会层面上。全社会应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形成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机制。重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这四个层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体系,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总体推进。

二、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确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体系,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对于目前承担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安全等专项监管职能及部分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则应淡化带行业主管部门性质的直接监管的色彩,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任的作用。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省、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设置,或在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也可以对现有乡镇的安办实行双重领导,由县(市、区)级安监机构进行业务领导,在对其现有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对乡镇安办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鉴于现行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行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配套必要的安全防范、施救设施;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帐。加大对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等高危行业的安全投入。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应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测和防范设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绝不能以节省投资为借口削减安全生产的必要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政府的日常强制管理,通过监察督促等方式,确保企业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只有通过现场执法,才能消灭事故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五是严格事故查处,强化责任追究。要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

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监理、安全、控制。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epeningofsupervisionoftheconstructionprojectquality,progressandinvestment.Safetysupervisionwasincludedinthesupervisionofcontrolrange.Supervisioninthesuccessofthe"control"atthesametime,itisimportanttopropersafetysupervision.icombinethepracticeofengineeringexperience,totalkaboutconstructionsafetysupervisionandcontrolpoints,onlysuppliesthereference.

Keywords:civilengineering;thesupervision;Security;thegripe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14(2012)08(中旬)

工程概况:

同科.汇丰国际二期D区由D1#、D2#、D16#~D18#楼及2#商业组成,其中D1#、D2#楼均为26F+1层,D16#~D18#楼均为28+1层,总建筑面积为139573m2,外架使用悬挑式脚手架。

一、安全监理工作特点:

安全监理推广时间不长,总体上来说还处于培育、探索、发展过程中,对安全监理的认识也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化。

要对安全监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可以从其特点上来分析,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责任体系、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三个方面。

(一)安全监理的责任体系(特点之一)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对监理的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在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上,实行的是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1、总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1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一般包括项目的环境、规模、承包方式、管理模式、危害性较大工程情况等),明确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不光是设置专职安全监理员,而是所有的监理人员都有相应的安全监理责任和工作)。

2建立安全监理管理制度。

3负责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签字。

2、专业工程师的安全监理主要职责

1编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监理实施细则。

2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得中的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监督施工单位方案组织施工,必须符合强制性条文要求,要求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及时制止违规施工。

3指导监理员做好关键部位的检查。

3、安全员的安全监理主要职责

1在专业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

2关注所管专业范围内的施工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4、专职安全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二类人员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2核查安全设施、起重机械验收手续。

3参加和组织各种安全检查。

4负责安全监理资料。

综上所述,可以粗略地反映出安全监理的责任体系,从监理单位到项目监理机构,从总监理工程师到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相应的安全监理责任。由于从业人员资历、能力不同,承担什么职责,承担多少职责,要设几个专职安全监理人员,这都要求总监理工程师根据《条例》规定的监理职责,结合工程及项目监理机构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这是总监理工程师的重要职责,是项目监理机构正常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基础。有一健全的责任体系是安全监理的第一个特点。

(二)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特点二)

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实质上与监理的三方面责任有关,即法律责任,合同责任和社会责任。首先是法律责任,即法律规定的责任。目前,规定监理安全责任的最高法规是《条例》,在《条例》第十四条中监理工作内容也是很明确的,至少可以反映出不是涉及全部施工安全工作。这一点上,各方面的认识差异是很大的,有的监督部门认为,安全监理什么都要管,那显然是不对的。施工单位有施工单位的责任,有其必要要做好的工作。监理有监理的责任,有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从《条例》要求看,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抓住一个重点和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就是抓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两个关键就是方案审核和实施监督必须符合强制性条文和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施工单位自己管好自己。

建设部248号文安全监理工作内容中,尽管涉及的面比《条例》广,但工作深度要求不一样,比如对施工起重机械的核查,强调的是验收手续,而不是机械性能。

安全监理工作内容还涉及合同责任。如果在业主的委托监理合同中,写上了法规和建设部248号文中未明确的工作内容,监理又不据理力争,认可了这个合同就要受到合同的约束。这也是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注意的。

总之,安全监理特点之二,就在于工作内容有特指,有依据,不是想当然地认为安全监理对所有施工安全工作都要管理。

(三)安全监理的方法和手段(特点之三)

《条例》明确了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要求监理单位发现事故隐患后需提出、停工、报告,在施工方案审核和实施过程中,强调要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例》没有要求监理单位去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去主动排除隐患。因为已经非常明确了这是施工单位的责任。所以,安全监理的特点也应在安全监理方法和手段上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