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教育职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3:57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1

开车抢道、过斑马线闯红灯,甚至去风景名胜地旅游随手刻“到此一游”……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说“根儿在公民教育的缺失”。本刊本期刊发的通讯《面向未来的奠基工程》,介绍长沙市开福区在全区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的一系列有益探索,为我们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如下启示。

精心做好设计,是顺利推进公民教育的制度保障。开福区教育系统在推进公民教育过程中,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实施意见》,专门编写了分为“校长卷”“教师卷”“学生卷”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启动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制定了《开福区中小学公民教育项目评估及细则》。这些制度层面的设计,为学校开展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定好了基调。

科学选取公民教育的渗透渠道和载体,是顺利推进公民教育的必要条件。开福区教育系统将课堂作为公民教育渗透的主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公民教育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还建立了公民教育的学科渗透机制,让公民意识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为了让公民教育的渗透有更多的载体,不少学校还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开设国情教育、全球教育等公民教育课的校本课程。此外,开福区还将公民教育渗透在学校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无疑为学校开展公民教育明确了科学的渗透渠道与载体。

与社区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顺利推进公民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该区育德小学的橘洲烟花燃放问题听证会,东风二小与湖南大学法学院、砚瓦池社区举办的社区模拟法庭,北雅中学以增进学生公民知识、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志愿者活动、精品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是该区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些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将公民教育与学校民主管理、队团活动、综合实践等方面整合起来,将公民知能、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渗透到各种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亲子交往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颇见成效的。

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应承担起公民教育的神圣职责。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像开福区这样持之以恒地致力于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教育梦想终将早日实现。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2

从校长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校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侧重教学到侧重管理的变化过程。最初由于校长工作内容简单,校长职业往往都是兼职,以后随着学校规模和职能的扩大,校长的职责逐渐增多,校长才真正从教师队伍里独立出来。社会进入近现代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学校再也不是一片封闭的净土,学校与社会越来越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和学校赋予校长越来越多的职责和任务。

其实许多国家对校长的职责都有明确的规定。美国学校校长有三项持久的基本职责,即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教学的监督和领导、学校跟社区关系的协调和维护。日本的《学校教育法》对校长的职责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校长掌管校务,监督所属教职员的工作。”校长的具体职责是“四项管理”和“两项监督”。“四项管理”包括学校教育的管理、所属职员的管理、学校设施的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管理;“两项监督”包括职务上的监督和身份上的监督。与美、日制度不同、文化迥异的朝鲜,它规定的中小学校长职责有八条:第一,把师生紧密团结在党和领袖周围,认真贯彻党的方针路线;第二,有计划地管理好学校;第三,指导教学;第四,提高教师水平,第五,让师生参与学校环境管理;第六,指导学生课外生活;第七,组织后勤工作;第八,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根据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国情和学校教育工作实际,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政治职责,即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指令,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方面负有责任。②管理职责,即带领学校领导班子,依靠教职工,建设良好的学校秩序,严格履行学校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③业务职责,是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肩负的责任。④法律职责,即校长作为单位法人,在依法治校和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方面负有的责任。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具体岗位职责,根据有关教育法规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这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二)团结、依靠教职工,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鼓励支持教职工参加培训和进修,使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努力建设德能双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依靠党组织,积极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充分发扬民主,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广大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1、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寓德育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

2、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引导教师在为学生奠定良好科学文化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3、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

劳动及课外教育活动,确保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及课外教育活动生动活泼、有成效地开展,建好学生劳动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基地。4、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总务工作为教书育人和教职工服务的方向。严格执行学校财务制度,管好校产和财务工作。加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关心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保护他们的健康,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群众福利。

5、配合党组织,支持和指导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建立与社区及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合作,形成协调一致、积极配合的良好育人环境。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学生安全。

中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也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育人的职责。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是校长职责的核心内容,育人的方向、育人的质量是衡量校长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

2、管理的职责。管理的职责是校长的基本职责,因为校长就是管理学校的,是学校的主要组织者。

3、建立队伍的职责。建立队伍包括两方面:一是干部队伍,二是教师队伍。这两支队伍是学校办学的支柱。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三项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把我县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促进我县职业教育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发展县内中职教育为主,充分利用县内外中职教育资源,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为明年我县突破高中阶段教育接受省人民政府验收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市2012年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为认真做好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搞好今年中职招(送)生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招(送)生任务,确保完成今年我县4800人的中职招生任务,努力实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6.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63%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四、落实招(送)生责任制

今年,我县高中阶段教育要完成12000人的招生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要实现4800人的中职招(送)生目标,工作十分困难,必须明确任务,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招(送)生责任制,确保目标的实现。把中职招生任务落实到乡(镇)和学校,将“招生任务”以“送生任务”的形式进行安排,采取“行政、教育两条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学习。

行政一条线:乡(镇)长为中职送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完成本乡(镇)中职送生工作任务。要将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中职送生任务分解到各村、落实到具体的人,确保完成任务。

教育一条线:各初中学校校长为中职送生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完成本校送生任务,要将本校送生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组织师生扎实开展中职教育宣传工作,确保完成送生任务。

县教育局要提供中职学校招生信息,指导各学校做好高中阶段招(送)生工作,收集和上报工作进度。

五、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4月15日前。明确工作任务,召开中职教育招生工作会议。

组织召开县2012年中职教育招生工作会议,部署本年度中职招(送)生工作。一是联系市内外有资质、具有合法手续的中职学校前来我县参会,与县内职业高中洽谈联合办学事宜,与各初中学校洽谈中职招(送)生事宜;二是分解今年中职招(送)生任务,签订责任书;三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学校将送生任务进行分解,以学校为单位填写《县2012年乡(镇)(学校)高中阶段送生任务包保名单》交县教育局;四是组织已办好相关手续的部分学生就读中职学校。

第二阶段:2012年4月16日——6月15日,组织未参加中考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为平山职中和县综合职高送生,要与抓“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职业教育送生结合起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如数完成向平山职中和县综合职高送生任务。

5月15日前集中为平山职中送生,6月15日前集中为县综合职高送生。

各乡(镇)要联系办学实力强,能减免学费的中职学校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

从本阶段起实行半月一报告制度,每月15日、30日由乡(镇)人民政府安排专人报告本乡(镇)中职送生进度,县教育局汇总上报县政府办公室通报全县。

第三阶段:中考后到普通高中开学工作结束前,集中宣传,组织学生就读中职学校。

中考结束后一周内,各学校利用座谈会、毕业典礼等活动集中开展中职教育宣传,邀请相关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家长参加。稳定生源,扎实开展送生工作。

各学校在核定普通高中录取情况后,统计高中阶段送生任务完成情况,做好最后冲刺,动员未录取普通高中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争取为今年中职送生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四阶段:秋季学期开学到10月31日,统计中职送生任务完成情况。

各招生学校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我县新生名册,以生源学校为单位造册,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后,于10月30日前同时邮寄到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和我县教育局职成教股。各学校要提供送生依据,到教育局职成教股核实本校的中职送生情况。县教育局汇总后上报市教育局职成教科。

六、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突破我县教育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是持续快速推进高中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是三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我县劳动力素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完成今年4800人的中职招(送)生任务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一件惠民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局、各学校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前安排、周密部署,确保完成中职招(送)生任务。

(二)严格实行招生准入制度。在我县进行中职招生的市外职业学校,必须经省招生考试院、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审核批准、县教育局签署意见,否则不能在我县招生。各校要根据日报、市教育局信息综合平台公布的招生学校名单和《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宣传手册》上公布的招生学校名单进行核实,严禁无资质的学校到我县招生。

(三)严禁不经市、县教育局许可输送生源。生源学校组织输送学生必须经县教育局许可,及时向县教育局报送送生名单,县教育局向市教育局报告备案。

(四)要优先完成“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职业教育送生任务。要在学校大力宣传“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职业教育项目《招生简章》和“三免一资助一就业”政策。优先完成县、市送生任务,严禁给县属、市属职业学校招生设置障碍。

(五)各乡(镇)要将送生任务分解给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和学校教师来包保完成。各学校要将初中毕业生名单分村造册提交给各村,把送生任务分解给学校领导、毕业班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包保完成。学校包保人要与行政包保干部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确保完成送生任务。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责任教育

作者简介:俞立军(1966-),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二类课题“高职院校责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4JDSZ2021),主持人:俞立军。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6-0018-04

责任问题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问题。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帮助大学生确立责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当前部分高职学生责任感趋于淡化的现实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入开展以责任意识培育和责任行为践行为主要内容的责任教育,对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样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可见,责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职学生责任感的匮乏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有些高职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滋生。在利益取舍、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义利选择上,高职学生有着明显的个人倾向,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辨别是非能力差,公德意识弱,应变能力差,难以适应工作环境。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家庭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国家责任意识、环境责任意识淡薄[4]。这些现象均暴露出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薄弱和缺位。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责任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虽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着手开展了类似的专题教育,但总体而言还存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尚未从传统大学通识教育的知识讲解、案例分析模式中解脱出来等问题。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别以不同标准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内涵,但目前有关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研究,大多缺乏实际调查,很多结论往往因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而说服力不强,仅凭感性臆测或经验而来;在对策研究上,宏观的原则性研究成果较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明显匮乏;同时,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大多是某一方面的研究,有关“高职院校责任教育体系”构建的系统研究尚未破土。这些问题和不足为本文留下了可供研究的空间。

二、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育人理念和目标

文化育人的有效开展和独特的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指出的,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因此,责任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面向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把责任感作为职业核心素质和人才培养第一质量的理念;基于行为态度表现的能力本位素质教育理念;社会与职业角色转型的实践活动育人理念;学校、社会、企业、家庭密切配合,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活动全过程的全员全程化育人理念。

责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对环境负责的公民。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践行责任行为的自觉,成为一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而积极奋斗的高素质公民。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统筹

[作者简介]姜小军(1974-),男,河南焦作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河南济源459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2SJGLX046)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26-03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包括一个过程的五个步骤,即统一筹测(预测)、统一筹划(计划)、统筹安排(实施)、统一运筹(指挥)、统筹兼顾(掌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①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目前校企合作还存在着机制不活、深度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这其中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内部机制的因素;有政策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有操作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统筹问题。要解决校企合作问题,必须统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职能,厘清政、行、企、校四方各自职责,②建立和实行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一、关于政府职责问题――政府必须肩负起推动职责

各级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必须转变职业教育的工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应当发挥“主导者、保障者、服务者”的作用。“主导”,就是要主动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标准规范、督导监管、依法治教”等工作;“保障”,就是要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氛围营造”等方面提供支撑;“服务”,就是要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等。

(一)落实组织职责

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校企合作相关组织,负责统筹协调本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工作,推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各级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国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等部门,以及部分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参加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具体负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

(二)落实行政职责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定期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督导,对校企合作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学校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通过主流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对校企合作不作为、进展缓慢的企业和学校进行通报。各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改革、科技等有关部门应出台政策,对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项目建设上予以优先支持。国资、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可将企业的校企合作情况作为考核与评价企业和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内容。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应对校企合作成绩突出的职业院校,在品牌示范性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上予以优先支持;同时,应制定《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管理办法》,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促进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兼任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鼓励与支持有企业工作或生产一线服务经历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优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有辅导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经历的企业职工优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各地政府还要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库,探索职业院校之间“双师型”教师互聘互用机制。

(三)落实投入职责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各级财政部门要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给予资助和奖励,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民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③各级政府应整合职业教育相关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用于:对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如共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等进行资助;对高等职业院校为实习实训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资助;对企业接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发生的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给予适当资助;资助或奖励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等表彰、奖励其他。④

二、关于行业协会作用问题――行业协会要发挥协调监督作用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加强行业指导、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作用,是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行业协会应在政府的主动推动下,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依靠力量、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

(一)发挥引导作用

各行业协会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牵头支持下,成立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引导、协调、指导本行业的校企合作工作,发挥在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预测本行业用人信息;向职业院校推荐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组织行业内员工培训;参与制定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标准及实习指导教师能力标准;参与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举办等工作;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发挥协调作用

各行业协会要牵头成立由有关职业院校和企业参加的全国、全省性的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在校企合作促进会的推动下,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载体作用,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统筹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就业指导等,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发挥监督作用

行业协会要对企业职业教育的运行实施监督,向参与校企合作的培训企业和学生提供咨询。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查企业的培训或教育大纲,保证校企双方制定出的培训教育大纲内容一致、相辅相成。对校企合作运行进行监控,对校企合作不好的企业进行惩罚。对职业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教育部门反映,并进行相应的交涉协调。行业协会之间的协调则由行业协会会议加以解决。

三、关于企业参与问题――企业要承担职教主体责任

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和重要参与力量,在校企合作中应承担职教主体责任。企业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接纳职业院校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顶岗实习、实践锻炼和岗位体验。企业应从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等角度出发,重视校企合作工作,通过“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以参与管理、直接投资等方式参建、改组职业教育集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企业要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职业院校共建对口专业,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组建产学研联合体等,搭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平台。企业还可以通过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职业院校联合组建办学实体或独立举办职业院校。企业应及时向行业协会和职业院校反馈人才需求和岗位技术变化信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指导委员会,积极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并将与职业院校的合作诉求反映给行业协会。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捐助形式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可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奖研金、奖教金、创业就业基金等资助项目。

(二)妥善组织相关合作活动

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合理确定实习环节和实践内容,接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并给予顶岗实习学生适当的劳动报酬。企业应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⑤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实习工作,主动参与学生实习实训的组织和管理,主动参与制订顶岗实习实训计划,提供顶岗实习的场地和设备设施,并安排负责任、有经验的能工巧匠或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切实做好学生实习前的安全培训,以及实习期间的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工作。企业应安排实习学生从事符合实习特征或与实习内容一致的劳动生产。⑥企业要积极接纳职业院校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或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帮助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实践锻炼和岗位体验;企业可以与教师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工作。企业应严格遵守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可以优先录用与合作职业院校共同培养的人才。

(三)享受国家相关税收减免政策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符合税收减免税条件的企业,享受有关税收减免政策。一是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所支付给实习学生的报酬,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和用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委托职业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⑦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机构或设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的,可以参照执行公益事业用地的有关政策,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接纳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的,根据接纳的人数及岗位的特殊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补贴政策;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费用等可列入企业教育培训经费,作为企业成本列支,享受有关税收减免政策。企业为职业培训开发的培训教材,经相关机构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可以在职业院校中使用,按教育部门相关规定享受补贴政策。

四、关于职业院校的主体性问题――职业院校要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必须要有行业、企业等各种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因此,职业院校要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一)主动寻求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社会需求,主动与企业开展多个领域的合作,如学生顶岗实习、专业设置与调整、核心课程开发、教材开发、订单培养教育、学生就业推荐、师资培训交流、职工培训培养、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⑧

(二)拓展创新合作形式

一是职业院校应积极实行“双证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教学中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接,并向合作企业优先推荐毕业生。二是职业院校应吸纳企业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校企合作联席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合作企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论证、课程教材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主动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到校任教或参与管理工作,承担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四是利用学校的智力和资源优势,优先安排与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职工进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五是积极参与企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升级改造、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等,推进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六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通过参股、入股的形式,与相关企业联合组建经济实体或独立举办经济实体。

(三)完善相关制度

职业院校应建立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推行分时段、多学期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学分制;组织在校学生按有关规定应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参加上岗实习,实习成绩计入规定的学分;加强对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并指派指导教师,按照《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专任教师应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进行实践,并将实践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评先评优和晋升技术职务的重要指标。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应遵守企业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五、结论

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责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建立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陶济东.从国家示范校建设看《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缺陷与完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17.

②朱春瑜,徐铭,李大洪.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征与内涵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1(10):13.

③田蕾.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2008019.nh

&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jQ0nzQzbV

Vmm0twRji2SexpneZ0Se5wce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

RnJDVVJmbwZZt1p0Rnk=,2011-05-01.

④⑥⑧沈剑光,严新乔.健全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3):20,21,20.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6

【论文关键词】法律关系;校园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在我国,随着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受害人主张的赔偿金额日渐攀升,校园伤害事故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工作和困拢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侵权学生家长或受害学生家长往往不问任何理由均把矛头指向了学校。由于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学校已经难以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竟然采取了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修的实验、实践课或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显然相悖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人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海市人大2001年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江苏省人大2006年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但是,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在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是学校与学生之间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妥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确定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基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法律上,对于中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监护关系论

该论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就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代替家长成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就自然转移给学校。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只要被监护人遭受或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无论监护人有无过错,学校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主要理由是:

监护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监护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在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这种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得到实现,从而使他们得到生存和发展,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得到法律的强制性的保障。”“因而监护人将被监护人送人学校求学,送人医院就医,不仅是履行其监护职责,也是履行‘公法’上的法律义务。”,“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时的当然监护人。

2委托监护论

该论主张学校虽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是可以成为按受监护人委托履行一定监护职责的被委托人,监护人与被委托人既可以由书面形式确定相互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口头约定而成立。学校一旦正式接受未成年学生入学,未成年学生实际上已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学校已经接受了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实际上已经存在委托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是监护人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学校对学生应当负有监护职责。其理由是:

从现代学校的功能来看,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特殊的保护职责。这种保护的重要性仅次于家庭,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学生,这就是学校这种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的本质区别,学校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保护。面对容易受外力伤害,身心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学生,教师对他们应该有类似的家长般的责任,这种特殊保护可以理解为部分监护。

3准行政关系论

该论的直接理论依据是l9世纪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说。该说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与公共团体是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人享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另一方负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这一理论为学校获得对学生概括的支配权提供了依据,即学校是负有教育目的的,提供专门服务的行政机构,只要校方认为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行为符合教育目的,就能任意地对学生课以各种义务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必受行政一般原则的约束,与之相应的,学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各种义务,而无法获得司法救助。这表明“高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行政组织,又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它与学生之间部分是行政法律关系。”因此,中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属于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

4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论

根据《教育法》第5条之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学校履行教育职能是国家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因此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其理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既不是特别权力关系,也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

综合评议以上四种观点,较少有人赞同准行政关系论与监护关系论这两种观点;相反,对委托监护论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赞同者较多,但争议较大。

5笔者观点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理由如下:

5.1学校的职责与监护的职责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别。

我国《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当负有保护、照顾和管理学生的职责。学校对学生负有三项职能:一是教育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三是保护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管理服务于教育职能,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保护则是学校行使教育和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学校这种基于教育机构的设置而产生的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与基于亲权而产生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职责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监护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置专人保护其利益.监护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没立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缺陷,着眼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管理和保护”是区分学校职能部门与法律意义上监护职责的关键。当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保护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要将学生的一切活动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使学校这种为教育教学目的而实施的辅助管理、保护无限放大到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范围。

5.2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法定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0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有权处理其财产等。而学校则不具备对未成年学生行使只有其监护人才有权行使上述行为的资格。

监护又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事实上,家长将未成年人交给学校时,并没有将监护职责中的权力部分转移给学校,如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管与处分等,只是把监护的义务推给学校,一旦发生事故强求学校对在校学生承担监护责任,这明显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即使是家长将监护职责的全部权利与义务转移给学校,对学校也是不公平的。

5.3学校承担监护职责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们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是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人民法院判决学校承担监护责任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第39条、《教师法》第8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16条以及《意见》第160条等法律规定是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上述法律规范只规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保护责任,并没有规定学校的监护责任。依照上述规定让学校承担监护责任只能说是对法律的曲解。

也有学者试图根据《意见》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认为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了委托监护关系。这也是毫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监护责任的转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项,对学校而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对监护人而言是责任的减轻,学校与监护人都应该慎重考虑。”然而,委托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与家长达成这种意思表示一致的。

法定的监护关系是以亲权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四个序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等)是按血缘关系亲疏的顺序来排列的,这种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列入法定监护人范围的未成年人的亲属,只要具备监护能力,必须按法律规定履行监护义务,如不履行,则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监护与被监护是《民法通则》133条设定的法律关系,我国著名法学家杨立新教授在对本条款进行解释的时候提道:“之所以否定监护义务的存在是因为.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监护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其一,认定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人校以后产生监护权,没有任何法律对此作出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根据这样认定。其二,监护权的成立,要么是法定,要么是指定,除此之外没有监护权产生的根据。其三.监护权转移,需要有转移的手续,即在当事人之间订立监护权转移的合同,该合同根本不存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本条款是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监护关系。

5-4学校不具备担任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能力。

家庭履行监护是1:1或n:1的形式,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或在一定情形下替代未成年人父母对该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而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是1:n的形式,学校每位教师一般要负责教育管理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像家长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每一位活泼好动的未成年学生,保证他们不发生任何伤害事故。因此,要求学校为数甚少的教师对为数甚多的学生承担监护责任难免不合情理.事实上也难以做到。

5.5学校不具有充当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经济条件。

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讲.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需要昂贵的成本.是不可行的。因为,要履行监护责任,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聘任足够数量的专兼职教育和照管学生的教职工,全面改善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这一系列条件是难以实现的。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7

【论文关键词】法律关系;校园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在我国,随着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受害人主张的赔偿金额日渐攀升,校园伤害事故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工作和困拢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侵权学生家长或受害学生家长往往不问任何理由均把矛头指向了学校。由于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学校已经难以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竟然采取了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修的实验、实践课或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显然相悖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人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海市人大2001年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江苏省人大2006年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但是,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在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是学校与学生之间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妥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确定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基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法律上,对于中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监护关系论

该论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就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代替家长成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就自然转移给学校。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只要被监护人遭受或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无论监护人有无过错,学校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主要理由是:

监护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监护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在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这种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得到实现,从而使他们得到生存和发展,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得到法律的强制性的保障。”“因而监护人将被监护人送人学校求学,送人医院就医,不仅是履行其监护职责,也是履行‘公法’上的法律义务。”,“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时的当然监护人。

2委托监护论

该论主张学校虽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是可以成为按受监护人委托履行一定监护职责的被委托人,监护人与被委托人既可以由书面形式确定相互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口头约定而成立。学校一旦正式接受未成年学生入学,未成年学生实际上已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学校已经接受了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实际上已经存在委托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是监护人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学校对学生应当负有监护职责。其理由是:

从现代学校的功能来看,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特殊的保护职责。这种保护的重要性仅次于家庭,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学生,这就是学校这种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的本质区别,学校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保护。面对容易受外力伤害,身心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学生,教师对他们应该有类似的家长般的责任,这种特殊保护可以理解为部分监护。

3准行政关系论

该论的直接理论依据是l9世纪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说。该说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与公共团体是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人享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另一方负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这一理论为学校获得对学生概括的支配权提供了依据,即学校是负有教育目的的,提供专门服务的行政机构,只要校方认为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行为符合教育目的,就能任意地对学生课以各种义务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必受行政一般原则的约束,与之相应的,学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各种义务,而无法获得司法救助。这表明“高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行政组织,又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它与学生之间部分是行政法律关系。”因此,中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属于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

4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论

根据《教育法》第5条之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学校履行教育职能是国家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因此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其理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既不是特别权力关系,也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

综合评议以上四种观点,较少有人赞同准行政关系论与监护关系论这两种观点;相反,对委托监护论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赞同者较多,但争议较大。

5笔者观点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理由如下:

5.1学校的职责与监护的职责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别。

我国《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当负有保护、照顾和管理学生的职责。学校对学生负有三项职能:一是教育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三是保护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管理服务于教育职能,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保护则是学校行使教育和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学校这种基于教育机构的设置而产生的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与基于亲权而产生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职责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监护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置专人保护其利益.监护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没立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缺陷,着眼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管理和保护”是区分学校职能部门与法律意义上监护职责的关键。当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保护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要将学生的一切活动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使学校这种为教育教学目的而实施的辅助管理、保护无限放大到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范围。转贴于

5.2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法定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0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有权处理其财产等。而学校则不具备对未成年学生行使只有其监护人才有权行使上述行为的资格。

监护又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事实上,家长将未成年人交给学校时,并没有将监护职责中的权力部分转移给学校,如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管与处分等,只是把监护的义务推给学校,一旦发生事故强求学校对在校学生承担监护责任,这明显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即使是家长将监护职责的全部权利与义务转移给学校,对学校也是不公平的。

5.3学校承担监护职责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们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是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人民法院判决学校承担监护责任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第39条、《教师法》第8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16条以及《意见》第160条等法律规定是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上述法律规范只规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保护责任,并没有规定学校的监护责任。依照上述规定让学校承担监护责任只能说是对法律的曲解。

也有学者试图根据《意见》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认为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了委托监护关系。这也是毫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监护责任的转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项,对学校而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对监护人而言是责任的减轻,学校与监护人都应该慎重考虑。”然而,委托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与家长达成这种意思表示一致的。

法定的监护关系是以亲权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四个序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等)是按血缘关系亲疏的顺序来排列的,这种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列入法定监护人范围的未成年人的亲属,只要具备监护能力,必须按法律规定履行监护义务,如不履行,则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监护与被监护是《民法通则》133条设定的法律关系,我国著名法学家杨立新教授在对本条款进行解释的时候提道:“之所以否定监护义务的存在是因为.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监护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其一,认定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人校以后产生监护权,没有任何法律对此作出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根据这样认定。其二,监护权的成立,要么是法定,要么是指定,除此之外没有监护权产生的根据。其三.监护权转移,需要有转移的手续,即在当事人之间订立监护权转移的合同,该合同根本不存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本条款是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监护关系。

5-4学校不具备担任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能力。

家庭履行监护是1:1或n:1的形式,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或在一定情形下替代未成年人父母对该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而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是1:n的形式,学校每位教师一般要负责教育管理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像家长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每一位活泼好动的未成年学生,保证他们不发生任何伤害事故。因此,要求学校为数甚少的教师对为数甚多的学生承担监护责任难免不合情理.事实上也难以做到。

5.5学校不具有充当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经济条件。

从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的角度讲.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需要昂贵的成本.是不可行的。因为,要履行监护责任,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聘任足够数量的专兼职教育和照管学生的教职工,全面改善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这一系列条件是难以实现的。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

作者简介:张晨(1973-),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助理研究员;郭扬(1961-),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20-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4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和措施: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职业教育汇聚更多资源”。因此,迫切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传统的单纯由政府主导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下的举办者投入问责和学校资助办学面向市场筹资的多元经费保障机制。概言之,从“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为主”,转向“政府引导为先、举办者投入和面向市场筹资并举”的新机制。

一、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设计思路

(一)关于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相关概念

一般而言,“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其中,“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等条件的机制。

什么是“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们认为,一般是指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经费支撑的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以我国教育经费领域中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例,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就明确了四大政策举措:一是“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呢?由上推论,我们在本课题中所专指的,就是能够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的经费保障的一整套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旨在使我国职业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能够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改革需求相匹配。目前,我国现行政策已经对“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出了目标性的要求,但尚未出台类似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那样具体的政策性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要求“完善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明确“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二)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设计原则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更加注重”的基本原则:

1.改变“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为主”的单线思维,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两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相关政策文件都对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有所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作为政府履职的重要内容。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要求“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发展活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以及“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等。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认为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关键,就是要依法落实“(多元)举办者的投入责任”。

2.“政府引导”贵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重在更加注重解决现行经费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造成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个不匹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举办者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其根源在于“政府认识”责任不到位。首先,由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职业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中“职业教育经费总量与事业规模不匹配”:无论是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还是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相比,生均拨款均处于明显弱势;其次,政府认识不足导致履职不够,使得职业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缺失,一方面使得各级政府在编制各级各类教育经费预算拨款时,没有相对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另一方面,标准缺失成为职业教育与同级教育之间经费结构失衡的重要技术原因,中职生均经费的实际投入水平低于普通高中,违背实践教学需高成本投入的基本办学规律;高职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普遍低于本科,未能体现公平原则;最后,由于政府自身对职业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履职不够的问题,不仅导致职业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中被边缘化,而且导致职业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拨款)标准缺失,因此,政府亦难以监管企业办学和民办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出资责任”不到位。

3.更加注重学校自主办学,引导和“倒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如果一味强调“政府主导”将不利于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事实上,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引导学校甚至倒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办学,才能切实提升职业院校自身的服务能力。而面向市场获取“技术服务收入”,不仅是职业院校经费筹措的重要渠道,更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办学质量的一块“试金石”。

(三)构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构建新型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是要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转变为“政府引导为先,举办者投入问责与面向市场筹集并重”的多元经费保障机制,具体而言,这种新型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三大内容: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宏观层面,强调政府履职、率先引导:在教育经费总量分配中,尤其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中,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建立起“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与事业规模相匹配的协调机制”。

二是强化规范督导,建立起以生均经费标准拨款制度和举办者投入问责机制。在中观层面,强调政府部门的规范和督导作用:一方面是在各地职业教育经费预算编制中实行“生均经费标准拨款制度”;另一方面是建立能负责、能问责的“举办者投入问责机制”。

三是拓宽经费渠道,鼓励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相互提供服务与支持。在微观层面,强调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办学和筹措经费: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行业企业办学,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获取经费收入;同时,激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投入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

二、建设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政策安排

(一)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中职业教育经费的比重,形成“投入总量与事业规模相匹配的协调机制”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总体要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

1.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比重至少要从目前的6%-7%左右恢复到1999年的10%左右(高中和中职在校生规模相当)。按照2010年的经费投入水平测算,在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减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每年至少需增加800亿元财政性经费。

2.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要对高等职业教育给予与普通本科“同等待遇”。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中,“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要参照普通本科,而不应受“歧视”。按照2010年经费结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应从42%提升到51%。以当年经费投入水平测算,每年高等职业教育约需新增100亿元财政资金。

(二)强化规范和督导:依法抓紧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生均经费标准拨付制度”及问责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条规定“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按时、足额履行出资义务”。结合上海等地的实践,在技术层面,我们建议先制定“分专业类型”的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以满足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运行成本需求,而不是直接建立“生均经费”标准;在机制层面,形成能负责、能问责的“举办者投入责任问责机制”。

一要建立依法制定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的问责机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抓紧制定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国家标准)或者出台指导性意见和原则,指导和推动各省市制定各地标准,以明确职业学校举办者的出资责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各地依法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的情况进行督查,推进各地科学合理地研制经费标准。

二要建立举办者出资责任落实的检查机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先从对各级政府(省、地市和县市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督导和问责开始,落实各级政府“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和公办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出资责任;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对企业办学和民办职业教育举办者的“出资义务”进行依法监管;最终形成“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和“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三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的监督评价机制。建议国家教育和财政部门定期对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比如,对全国和各地职业教育在教育经费分配中的比重进行排序,对各地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制定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方式,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责任,构建起“政府主导和举办者投入责任并重”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拓宽经费渠道:通过税收优惠,鼓励职业院校面向市场获取服务性收入,激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和支持职业教育

以改革的思路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逐步让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总结和提炼借鉴山东等地区的改革实践,我们建议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政策方面:

第一,鼓励学校组织开展实习实训及其他勤工俭学活动。对学生勤工俭学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学徒,企业为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支付的报酬等费用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符合相关政策的,给予免征营业税。

第二,支持学校开展教学、技术研究和培训活动。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提供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政府举办的高等和中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税。学校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符合相关规定的免征增值税(营改增)。对于一个纳税年度内符合规定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比如500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三,支持社会力量资助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对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教育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第四,职业学校被认定为具有免税资格非营利组织的,其接受捐赠收入、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收取的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2.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印花税等方面的政策:

第一,支持学校校区建设。对国家拨付事业经费的学校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财产所有人将房产、土地等财产赠给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对学校占用的耕地,符合规定条件的,免征耕地占用税。

第二,学校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科研的,免征契税。

第三,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办学许可证,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其承受的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的,免征契税。

3.在关税和其他政策优惠方面:

第一,支持境外组织和个人捐助教育事业。对境外捐赠人无偿捐赠的直接用于各类职业学校教育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一般学习用品,除国家明令不予减免进口税的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二,支持学校更新设备。学校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仪器、设备,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三,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相关的思考及其展望

概括起来,构建“政府引导为先,举办者投入问责与面向市场筹资并举”的多元投入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管理方式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一项重大改革。具体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公共财政先行投入引导;二是政府建立生均拨款标准,规范预算编制并建立举办者投入问责机制;三是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和激励学校面向市场提供服务获取收入,鼓励和激励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9

 

因此,政府责任的落实是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保证,对职教校企合作起着协调管理、平台保障、监督评价作用。针对政府在落实责任中存在的权力不明、责任不清、缺乏监督等问题,应从明确权力、厘清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着手改进,从而实现以政府为基点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发展的根本举措,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形成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其中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职业学校层面上,职业学校仍在千方百计寻找与企业的合作途径与方法,存在着合作层次浅、合作企业少、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次,企业层面上,企业缺乏合作兴趣,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合作流于表面形式,合作动力不足;最后,政府层面上,对职业校企合作建设缺乏科学认识,主导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深化职教校企合作需要合作各方通力合作,要实现合作主体间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必须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履行好政府的职责,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各项法规,改革管理体制,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一、落实政府责任是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保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和部门协调配合,加强行业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政府责任,从权利与义务的法律逻辑特征出发,可界定为“政府依法履行的法律义务”,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范畴中,实际上是指政府如何处理与企业、学校的关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一)国外政府履职保障校企合作的表现

 

从国际上看,落实政府责任是深化职教校企合作的通用做法。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权威性、强制性,使合作更加稳定,政府通过立法、设立基金参与合作,从而平衡校企关系。英国政府主要是通过投入参与校企合作,将资金拨给“继续教育经费理事会”按照行业标准和地区对全国职业学校进行统一分配。德国《职业教育法》具体规定了培训企业的义务、培训者的资格及培训的程序以及联邦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的权利。而各州颁布的《学校法》则明确了学校的行为[2]。美国政府在职教校企合作中主要通过立法来确定职教地位,设立专门的职教预算,设置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并形成完整的监督评价体系。美国政府于1962年便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加强校企合作,后又颁布和修订了《卡尔.D.珀金斯法案》。日本政府通过立法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确定企业的主体地位、保障学员的就业等来支持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政府在履职中的做法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来看,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落实责任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1.行政立法,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政府重视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通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包括学校法、职业教育法、经济法、行业法、税法等。法律通过明确各合作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校企合作能够有法可依、有序进行。

 

2.管理协调,政府不仅通过政策、法规对校企合作进行监控,同时还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校企合作,如英国成立了“行业技能委员会”(SectorSkillsCouncils,SSCs),建立起围绕雇主要求的技能体系来深化校企合作[3]。同时政府还重视协调各方的利益,如澳大利亚成立国家培训局理事会、各种行业培训指导与协调组织,加强政府与行业间的协调。

 

3.拨款资助,西方政府重视对教育等公共资源的投入与扶持,通过财政预算等形式,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德国政府联邦法律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经费来源等作了明文规定,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中各主体的权力与义务[4]。

 

(二)我国政府落实责任、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

 

从国内来看,我国政府经过探索,在深化校企合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1.中央政府开始出台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法规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也开始建立。如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此条例分别规定了实习单位、学校、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有利于规范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工作,保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5];《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保护和促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6]。

 

2.职教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取得了一些突破,开始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带的对话协作机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提出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7]。为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及时有效地研究、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有关问题,督促、检查、指导职业教育工作,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中央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于2004年6月成立,到2007年,每个省区市都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为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推进机制的一个重大举措,联席会议制度对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职业学校与企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地缓解了政府部门间管理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8]。

 

3.各级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政府通过税收倾斜、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式来鼓励企业行业组织参加校企合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到2009年,中央财政共投资建设了1720个实训基地,仅2009年中央财政就安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5亿元。

 

无论从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都可以看出政府履职在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从是组织、协调、支持、保障、监督、评价等方面发挥自身功能。政府能否落实责任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政府落实责任的程度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责任的内涵

 

政府责任是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不同学者对其具体定义不同。美国行政管理学者斯塔林(GroverStarling)认为:“政府责任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9]刘军宁认为政府责任就是政府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宪法和法律的作用之一就是为政府的行为设定好各种责任和义务[10]。张成福把政府责任定义为社会回应力、政府的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整体概念[11]。本文中的政府责任是从广义的角度界定的,把其视为政府出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的要求做出的行为[12],将政府责任界定为“政府依法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主要是指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所起的作用。政府通过履行其责任,保证相关职教校企合作法律的有效实施,发挥其保障作用,协调合作各方的利益分歧,从而来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其对于校企合作的价值主要有:

 

(一)能够保证相关法律的有效实施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权力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期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行动指南或准则,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纵观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立法保障。政府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主体之一,主要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决议和命令规章制度,包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办学制度、投入制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校企合作质量评价制度等。履行政府责任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相关法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自身的权威性能更好地确保相关法律的执行和实施。如政府将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纳入企业的法定社会责任之一,并制定相应法规,颁布相应条文,这远比职业学校单方面寻找合作对象有效得多。同时在法律政策执行上,政府通过行政有段,出面管理干预,能够给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稳定、有效的政策支持,会促进校企合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

 

政府主要是通过统筹规划、管理监督、信息服务、财政支持等方式来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履行政府责任,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关系,实现“校”与“企”的协调发展。政府监督管理校企合作运作情况,对合作企业资质进行鉴定,对合作学校进行监督,对合作经费进行监督,对合作质量进行评价,确保合作规范、合法、有效。政府可以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行业、企业的最新信息,提供全面、权威的信息,构建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师资建设、教材发展、实训基地、就业安置、科学研究、评估服务、学术社团、传播与宣传、评奖活动等各种职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通过提供财政资助,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校企合作能顺利开展。因此,政府责任的履行能够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三)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关系

 

尽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校企合作层次不深、企业认识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变。要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并发挥其职能,协调合作主体间的利益纷争。政府应大力宣传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加强舆论引导使企业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功能,认识到除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责任感,积极主动的参与校企合作。政府通过颁布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给予企业政策和税收等优惠,通过激励和奖惩机制,从正负两个方向来激励企业积极投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同时规范管理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主体间的沟通对话交流平台,使职业学校和企业间实现无阻沟通,双方职能实现对接,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开展。政府作为校企合作中“校”和“企”的中间媒介,可以充当双方的介绍人、润滑剂等,更好地处理好其与学校和企业间的关系。

 

三、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责任缺失的表现

 

当前校企合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职业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不协调局面。造成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多样,但政府责任的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落实其自身责任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力不明

 

尽管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但“重文轻技”现象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自身的主导意识缺乏,对校企合作缺乏路径建设经验,相关校企合作的法律和政策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层面,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法律主要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13],但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专门法律尚未颁布,且大多是政策性文件,号召性强,无强制力,表述简单、笼统,涵盖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

 

首先,法律制度层面未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力,未明确表明政府的职责和分工,权力不明。政府部门未能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企业参与、学校自主三者间的关系,未明确市场与政府各自的分管区间,没厘清企业、学校、政府各自的职责范围。其次,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法规缺乏沟通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尤其是对于企业行业组织缺乏约束和惩罚机制。最后,政府部门责任边界不清,服务内涵偏小,权力规划不明确,这些都造成政府服务不到位。

 

(二)责任不清

 

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科学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参与校企合作管理的各级政府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权限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我国目前没有设立从上至下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各级管理机构间缺乏沟通,导致矛盾重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级管理上存在传达不准确的问题,并导致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同级政府不同的管理部门间存在着不配合或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的管理缺乏统一一致性;同一单位间各不同职权部门间存在着协调性差、权责重叠的问题,导致校企合作管理中各部门间职能“缺位”、“错位”。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设立权威统一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和同级政府存在外部和内部的配合不当,使得校企合作管理错乱,致使出现“管理部门多,审批程序长”和“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的局面并存。政出多门,分管部门多,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操作制度,部门众多但缺乏沟通与协调,导致出现问题却不知找谁解决的尴尬局面。各级政府部门间权责不清晰,责任不清,协同性缺乏,职能“错位”,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多头管理与沟通不畅并存。

 

(三)缺乏监督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于合作过程和主体行为的监督评价极为重要。作为合作主导的政府应该承担起监督评价职责,但较之国外行业组织等参与的多方监督评价机制,我国政府未能引进多方评价监督机制,评价主体单一,社会化评价监督机制不健全,行业参与度极为不够。政府在促成职业学校和企业间合作后,便不再关注合作过程、合作效果,未能履行其自身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的调适、运行机制的健全、运行结果的监督评价的职责。

 

政府很少深层次介入校企合作过程,去了解合作主体的需求,造成评价监督中客观性、科学性受到影响。对于参与合作的企业资质缺乏明确规定和认定,企业参与资格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不够,校企合作的教育规范和标准不够成熟。此外,参与评价监督的政府各部门协同不够,科学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宏观管理体制框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尽管在实践中政府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如设立企业突出贡献奖,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助学金制度,给予参与企业优先招聘毕业生的权利等,但是科学完备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的缺失仍是造成校企合作开展不顺的重要原因。

 

四、以落实政府责任为基点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政府职责能否落实、落实程度如何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尽管我们一直提倡要建立多元化教育办学主体的格局,但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的办学主体仍然是政府。仅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共18760所,其中公办的为13796所,占74%,民办的为4964所,占26%[14]。

 

而我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仅靠政府包办教育是行不通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也是一样的,必须要吸引企业等组织的参与。在政府的主导下,必须坚持多条腿走路、多主体办学的方针,在依靠政府资助办学的同时还需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投身职业教育,举办校企合作,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行业积极发挥作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的多主体办学格局。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既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条件,更需要自身作用的发挥。要促进校企合作,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校自身的自主性,政府积极开展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还需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能过多干预学校内部事物,适当放权,激发学校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发挥自主权创造必要的条件。

 

政府通过舆论宣传、政策、经费投入、激励监督机制等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而校企合作具体实践还需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自主性,开展具有不同学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要在落实政府责任的基础上推进校企合作进程,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明确权力

 

政府管理权限过大,会导致校企合作的行政束缚太多;权限过小,则会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所以政府手中的权力是相对的,统得过死或放任自由都是不可行的,不能事无巨细、统抓统管,应当从控制者转变为服务者,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对校企合作进行间接控制。落实政府责任、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权力限度和责任范围,在履职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哪些方面由政府统筹管理,哪些由市场调节。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个秩序化的环境,必须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市场规律对于校企合作的调节作用,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政府主导与学校自主之间的关系。

 

校企合作的职教模式涉及到企业和学校两个主体,因此它既是准公共事业,又具有产业属性[15]。应该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在校企合作发展的方向、政策和措施、财政投入等一些大的方面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作用,而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办学模式、教学内容、办学规模等具体事宜上则应由市场调节为主,主要是给予校企合作政策支持、宣传引导、监督评价、财政支持等。在充分发挥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的前提下,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尊重合作各方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厘清责任

 

较之德国职教法明确指出主管机构的名称,我国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职教校企合作,且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参与校企合作管理的政府各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权限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的混乱现象。要推进职教校企合作进程,政府必须要改革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构体系,明确政府各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明确职责划分,并将其作为各部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政府应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并定期开展活动,包括会议、交流项目等,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鉴于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等“责任不清”的问题,应明确各部门各自管理的权限范围,实行“归口管理”,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效仿德国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来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跨企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明确规定企业的主体地位[16]。

 

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完善校企管理体系。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教育部门与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但各自分工不太明晰,多头管理引发各种矛盾,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政府应当划清教育部门与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的管辖范围,厘清各自的职能,明确分工协作,做到该管的有人管,有人管的管的好。

 

(三)建立监督机制

 

校企合作的监督,是保证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环节。我国职教校企合作未能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评价监督机制,评价主体单一,影响了监督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使得监督评价过程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方面共同参与,建立校企合作监督机制。一要建立监督体系,包括监督内容、监督评价标准等。

 

二要成立监督机构,确定监督机构成员、完善监督方式。三要实施监督过程,主要是监督校企合作各主体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情况,给予未能履职机构惩罚等。四要反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校企合作成效,并找出解决措施。监督机制应纳入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业组织、职业学校、职校学生及家长、第三方组织,组成专门的监督评价机构,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企业进行公开公正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核参与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资质,进行资质认定,只有合格的企业和学校方能参与校企合作;二是对职业学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进行监督,对最终的合作成效进行考核,将双方参与程度及合作成效作为经费资助、评优评奖的参考依据。整个监督评价机制应通过政府适当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运作为主的方式来进行。

 

履行政府监督职能可以保证校企双方较为顺利地沿着既定目标、方式开展合作,保证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政府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承担协调管理、平台保障、监督评价等责任。通过与职业学校对话、与企业对话,交换合作双方的意见和想法,协调合作各方的利益,实现双方坦诚合作。通过建立合作委员会,吸引合作各方的参与,促进校企合作进程,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实训条件,为学校提供实践技能训练支持[17]。同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把握大的方向,通过资金、政策法规等的支持,保障合作顺利开展。

 

另外要充当校企合作过程的监督者和评价者,监督合作过程,评价合作成果、检验校企合作成效。保证合作双方沿着既定的合作目标、内容、方式等运行,督促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基于当前存在的责任不清、权力不明、缺乏监督的问题,政府需要从明确自身权力、厘清责任、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来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的教育职责篇10

一、指导思想

学校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抓预防就是抓安全、除隐患就是保安全、强责任就是保稳定”的理念,通过全员“一岗双责”制的全面实施,达到全体教职工岗位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安全管理更加细化到位,校内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能够及时被发现、及时被消除,努力形成学校安全工作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人人尽职的安全工作局面,彻底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二、岗位职责

“一岗双责”是指某一具体岗位兼有双重责任:即该岗位的本职工作职责和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全员“一岗双责”制所指对象包括全体学校行政领导和教职工。“一岗双责”制是指具体岗位责任人员因疏忽、渎职或违规、疏于管理、未尽职尽力等等情况,导致本职工作任务未能顺利完成或造成安全事故的,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一项制度。

三、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成立圣井中心学校“一岗双责”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邓化平

副组长:欧亚南、齐振煜、曹春云、何刚芝、陈胜波、张锐敏

成员:蔡由忠、黄俊、陈素国、欧江华、肖晓胜、许飞燕

(二)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1、组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主抓全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健全、预案完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经费有保障、安全工作考核公平、公正、公开、奖惩兑现,积极支持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化解教职工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干群、教师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

2、副组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的具体责任人,负分管责任,具体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出谋划策、修订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预案、落实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组织实施好安全工作考核、兑现奖惩、积极支持相关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学校各项活动的安全防范措施等,积极化解教职工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干群、教师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

3、组员:是学校条块方面安全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分管责任,具体负责条块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有出谋划策、修订完善分管条块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预案、落实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条块内的教职工安全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积极支持教职工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措施等,积极化解教职工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教职工之间的关系融洽。

四、工作目标

1、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山东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学校领导和教师安全意识强,安全工作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措施扎实,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2、学校管理: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校舍安全事故和重大财产失窃事件,学生无违纪、违法和犯罪现象,无重大打架斗殴、逃学出走等不良事件,学校周边环境状况好,学生非正常死亡率为零。

3、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活动场地设施设备无安全事故隐患,各种内部保卫制度健全,保安设施齐全。

4、安全教育: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针对有效的活动,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五、工作措施

1、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开展“一岗双责”制活动是新形势下学校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班会课、黑板报、宣传窗等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宣传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积极引导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2、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重点是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要注意防电、防火、防水、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3、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结合学校“一岗双责”工作目标,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完善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诸如:安全工作制度、治安保卫工作制度、防火安全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校舍维护管理检查制度、校园卫生岗位责任制度、值周值日制度、应急预案、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等,使得相关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4、排查隐患,安全工作防患未然。

为确保师生安全,按照上级要求每月一次全面排查安全和卫生隐患,对存在的安全和卫生隐患在校教师会通报,并一一登记,逐一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消除隐患。

5、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将尽全力协调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村和村民的关系,争取他们全方位地支持。加强警校共建工作,严厉打击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家长的配合。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和无证摊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