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5:57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摘要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实践,分析了县级农业行政执法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并确保依法行政、突出重点并强化源头监管等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县级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中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目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进入一个重要时期,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1县级农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绝大多数专职执法人员原来从事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法律、法规系统学习时间较少,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执法技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执法人员不善执法和不敢执法的现象。

1.2管理相对人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的舆论氛围不浓

在市场检查过程中,管理相对人受到处罚时,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为由,推卸责任,逃避处罚,干扰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目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属于行政机关的比例不高,均是按“不增编制、理顺体系”的办法组建起来的,属事业性质,农业行政执法分散于各个基层单位。有的没有解决农业执法办案经费,农业行政执法没有专项经费保障,导致执法手段落后,执法检查、调查取证和实施处罚困难。缺乏相应的配套和保障,以致于影响了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4行政执法面临的难点

农业行政执法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相对人、执法人和行政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不同,导致执法难,难执法。有些由于认识不到位,行政执法难以放到应有位置,执法中取证难,处罚决定难以实施,执法机构履职无法独立完成,干扰因素多,法律法规未能有效落实;在少数地区,农资产品质量问题日趋严重,管理机构重标识、轻质检,重处罚、轻管理,重外地、轻本地产品现象普遍存在。

2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2.1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将分散在各事业单位的执法职能统一起来,单立机构,专司执法工作,单独行使职能;把农业行政执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人头经费、日常办公经费和执法办案经费,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清政廉洁、秉公执法、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2.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管理相对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只有努力学法,真正懂法,才能守法。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一些长期有效的制度。使普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标语、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推动全社会依法治农氛围的形成。

2.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通过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重大案件审批、查处、备案制度、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人。依靠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行为合法、程序合法。

2.4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明确执法机构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向全社会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投诉电话,接受管理相对人的监督,接受人大的监督检查,接受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纠正本位主义和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论文关键词公安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

公安行政执法工作范围大,领域广,包括“黄、赌、毒”案件的查处,公共秩序管理,危险民爆物品管理,娱乐场所管理,旅业出租屋管理,废品回收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近些年,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笔者曾在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分局法制部门、市局治安部门工作,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深感基层公安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及问题。公安行政执法流程可归纳为获取有价值治安情报、有效的取证和正确地适用法律、有效的执法监督这四个方面,以下就试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其问题及对策:

一、公安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情报来源较为缺乏

1.治安民警的工作性质导致其缺乏相关情报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可见执法情报的获得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衡量一个警察是否优秀的标尺。但是,基层治安民警除了担负繁重的治安打击任务外,日常还要处理打架斗殴、纠纷调解、场所管理等治安案事件,所以对社区情况人口情况了解不足,而抓吸毒人员和团伙则主要依靠这方面的信息,没有这些情报,公安行政执法将是无水之源无木之本,缺乏治安情报,将严重影响了对治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效率。

2.技术侦查手段未应用于治安案件

当前,多数公安机关领导认为治安案件是小案件,对治安案件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技术侦查手段仅限于在刑事案件中使用,从未应用于治安案件之中。因此导致有的打架案件中的受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完全有能力抓获打人者,但迟迟未将其抓获,从而引发了各类信访投诉。

(二)取证手段的问题

1.口供仍为证据之王,取证方式单一,对口供依赖性强

翻开行政案件的卷宗,口供仍占绝大部分,而物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则极为少见,基层民警在办案中习惯于在口供中突破,少数甚至不惜冒着法律风险进行轻微程度的刑讯逼供,从取证或通过高科技手段取证极为少见。在基层治安民警办理的团伙案件时,因基层派出所关押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违法人员分别关押,很多赌徒相互之间交流反侦查经验,甚至进行串供,导致案件难以确凿。现实中也不少人员蒙混过关而坦白交待的被行政处罚,起了“逆向淘汰”的效果,导致后面的办案难度越来越高。

2.证人证言获取困难

基层警察几乎每天都能碰到这中情形:抓到了小偷或抢夺者,别说在场的路人躲得远远的,不愿意挺身作证,就连受害人,往往一拿到了被偷被抢的东西,就“我赶时间”,“你们不是已经抓到他了吗,还调查什么呢”,好一点的留下个电话,更甚者直接扬长而去。结果,小偷的罪行没有人指证,那只好放了,继续他“无本无险”的勾当。百姓又不理解了,“刚抓了个小偷,警察转身就把他放了”,“警察有问题”。

3.取证工具缺乏

基层的录音笔,秘密拍摄机很多还没有配备,高科技的取证手段更无从谈起。另在对金银首饰厂等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检查中缺乏应有的设备,去那些单位检查时“看了也是白看,再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即使其真的使用了氰化物等剧毒品,你也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来发现。

(三)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1.执法依据复杂分散、效力层次低、陈旧

公安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来源非常多,有法律、行政法规、公安部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深圳经济特区的特别立法权所制定的特区法规,运用最多的当属《治安管理处罚法》,基层民警运用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但对于《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治安管理办法》等效力层次较低,出台时间较早的法规及规章则在工作中不大敢用,因这些部门规章受新出台的《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影响比较大,有些规定因于上位法或新法抵触而失效,但也因此“连累”了其他尚未失效的规定的执行。在具体执法中感觉到好像许多法律和法规都涉及到公安行政执法,似乎警察该管的事情很多,但具体到执法实践中往往缺乏有效、准确和便于执行的法律法规,造成该管的事没有管,不该管的事却管了,做了许多无效劳动,使执法本身呈现无序状态,进而影响了对行业的规范及公安行政执法活动的有效开展。

2.对盗窃、诈骗刑事追诉标准过高,治安处罚起不了惩戒作用

在深圳市,盗窃公私财物的追诉标准为2000元以上,诈骗是4000元,追诉标准均为过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各地对盗窃罪的追诉标准可在500-2000之间确定,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当地的经济水平,二是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深圳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社会治安较差,人民群众对公共场所的小偷小摸等犯罪行为民愤极大,进而对公安机关的工作感到不满意,给公安机关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位基层民警的比喻真是精当,说:“如今打击犯罪,有点像是在割韭菜,猛割一阵子,不久又长出来了,警察就像是辛勤的菜农,要不停地割下去。”

在内地公安机关往往对不够追诉标准的偷窃犯罪处以劳动教养,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环境,但在深圳法制较为严格的大环境下,法院要求公安机关对劳动教养人员应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中的第十条第三项体现出“屡教不改”来,细化下来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要求是第二次受行政处罚并且前后两次的违法行为必须一样,即如果第一次是偷窃被拘留15天第二次是抢夺仍不能处以劳动教养。对于专业的犯罪团伙,往往懂得钻法律的空子在每次被抓时报上不同的姓名及住址,利用不同公安办案部门信息未共享的缺陷逃避被劳动教养的处罚,使得拘留15天对这些惯偷成了“度工休假”,而偷窃则成为一种高回报低风险的职业。

(四)执法监督方面的问题

当前,对公安机关的外部监督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检察机关及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因管辖的范围较广,且公安工作的专业性较高,监督的力度及强度不够;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并不强,提起复议诉讼的案件占整个行政处罚案件的比例较低,无法实行有效的监督。而内部监督因同属一个机关部门,相应的力度有限。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拓展情报来源渠道

1.建立社区民警和治安民警信息通报制度

社区民警作为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其在日常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提供应急救助服务等活动当中,掌握了大量的社区信息及灰色人员,因此,由社区民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将此纳入社区民警的绩效考核中,真正实现情报互通,情报共享,做到打管结合,以打促管,在有效打击治安违法的同时,有效净化社区环境。

2.引入技术侦查措施

在办理重大治安案件,或其他可能涉嫌犯罪的聚众、组织卖淫的案件时,应果断使用技术侦查措施,扩大技术侦查在治安案件中应用,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同时,公安机关的治安情报信息的采集应在治安耳目、跟踪守候等传统侦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视频监控、人员轨迹等新型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拓展采集渠道和途径。

(二)提升取证能力的对策

1.更多使用视听设备进行取证

在前期侦查摸底的阶段,公安机关就应当更多得使用录音录像等设备,虽然这些东西要成为呈堂证据要经过比较复杂的程序,但如果在审讯中配合运用,出示给嫌疑人看,嫌疑人也很多会自觉“理亏”而放弃侥幸心理承认违法事实。同时应当通过教育改变民警的取证习惯,培育现代的证据意识,以办“零口供”铁案为荣,适应时代的潮流。

2.建立证人保护及误工补偿制度

公安机关应当在媒体上多进行法制意识的宣传,鼓励群众勇敢地和犯罪份子做斗争,积极地指认犯罪。同时对证人的身份进行严格的保密,在被处罚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注意在举证时对相关证人的关键信息进行覆盖,严格对证人进行保护;对因为作证而造成的误工及路费损失的,可拨出专门的经费来进行补偿,保证证人的积极性。

(三)用足相关法律法规打击治安违法行为

1.降低侵财类犯罪的追诉标准

在当前,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的就是盗抢、抢夺、诈骗等侵财类犯罪,多数群众对治安环境的直观印象也来自这些方面。因此,要根据中央政法委书记、公安部原部长孟建柱同志“民意引领警务”的理念,协同有关部门降低此类的追诉标准,在行政处罚难以有些惩治此类违法行为的时候及时运用刑事措施予以严厉打击。

2.对治安违法行为的打击实现“积分制”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开辟治安拘留所和戒毒所成为第二战场,进行指纹比对大会战,核实相关违法人员的身份及违法前科,对违法行为实行“积分制”,对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通知办案单位及时处理。在当前劳教制度将被其他制度取代的形势下,对多次实施盗窃但数额较少或未遂的,公安机关应积极运用《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盗窃罪的修改予以打击。

3.及时开展法规清理及强化民警执法能力的培训

公安法制部门及时进行法规清理,对公安机关执法范围内所存在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法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是否继续适用或是否需要加以变动,并将编印成资料并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培训,使得基层民警明白哪些法规可以用,哪些不能用,做到心中有底,并在一线执法时予以贯彻实施。

(四)强化执法监督及民警教育

1.强化公安机关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具有及时、全面、有效的优势,当前公安机关内部的监察、法制、预审等部门对基层派出所的执法活动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但因同属一个机关单位,监督的深度不足。因此要深化监督部门的考核,不能“管好管坏一个样”,建立起监督部门失管、脱管的责任倒查机制,在发挥其监管优势的同时有效强化其监督深度及力度。

2.加强民警法治理念思想的教育

要通过加强对民警的教育,一是让民警树立法律至上观念,通过法治理念教育,使其对法律心存敬畏,认识到身为执法人员,要确立和坚定法律信仰,增强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自觉接受法律制度的约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并以此实现奖惩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关键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县级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中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目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进入一个重要时期,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1县级农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绝大多数专职执法人员原来从事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法律、法规系统学习时间较少,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法律知识及相关的执法技能,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执法人员不善执法和不敢执法的现象。

1.2管理相对人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的舆论氛围不浓

在市场检查过程中,管理相对人受到处罚时,往往以不懂法、不知法为由,推卸责任,逃避处罚,干扰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往往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或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目前,县级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属于行政机关的比例不高,均是按“不增编制、理顺体系”的办法组建起来的,属事业性质,农业行政执法分散于各个基层单位。有的没有解决农业执法办案经费,农业行政执法没有专项经费保障,导致执法手段落后,执法检查、调查取证和实施处罚困难。缺乏相应的配套和保障,以致于影响了执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1.4行政执法面临的难点

农业行政执法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相对人、执法人和行政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不同,导致执法难,难执法。有些由于认识不到位,行政执法难以放到应有位置,执法中取证难,处罚决定难以实施,执法机构履职无法独立完成,干扰因素多,法律法规未能有效落实;在少数地区,农资产品质量问题日趋严重,管理机构重标识、轻质检,重处罚、轻管理,重外地、轻本地产品现象普遍存在。

2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2.1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将分散在各事业单位的执法职能统一起来,单立机构,专司执法工作,单独行使职能;把农业行政执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人头经费、日常办公经费和执法办案经费,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清政廉洁、秉公执法、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2.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管理相对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只有努力学法,真正懂法,才能守法。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一些长期有效的制度。使普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标语、印发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推动全社会依法治农氛围的形成。

2.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通过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重大案件审批、查处、备案制度、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人。依靠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行为合法、程序合法。

2.4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一是加强行政机关内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明确执法机构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向全社会公布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投诉电话,接受管理相对人的监督,接受人大的监督检查,接受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监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纠正本位主义和地方及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2.5突出重点,强化源头监管,促进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相关措施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近年来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但在基层单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从本质而言,是由于部分相关人员对行政执法的内涵和特征存在认识偏差。因此,解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规范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提高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者的执法水平,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谈谈个人的浅见:

1.行政执法的内涵与特征

具体而言,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其他享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其特征为:

第一,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定性。行政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有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才是法定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主体。

第二,行政执法的职权性。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中,只有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的事务才是计生行政部门职权所辖,而其他领域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不能越权行政。

第三,行政执法过程的程序性。在实际工作时,不能为了效率而放弃程序,导致违反程序执法。

第四,行政执法保障的强制性。行政执法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实施的。当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可以依据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

2.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在计划生育执法工作中,有部分不是依法,而是依据个人的情感、情绪、以及依据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等因素开展工作,执法随意性倾向比较明显。由此,也就把法律所赋予的“职权”逾越为“个人权利”,并最终导致了行政侵权、违反程序执法,乃至腐败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2)违反程序执法时有发生。法律的执行要求执行者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一整套程序和步骤来展开。然而在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由于长期以来的认识偏差: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计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条框框太多,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太繁琐;执法就是凌驾其上等等。这些错误认识使一部分计生执法者无视计生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为了追求工作的效率,不依法定程序,甚至违反程序执法。

(3)“自费执法”现象仍有存在。由于一些腐朽思想冲击着部分计生执法人员,在其执法过程中往往因利益的驱动,使其执法行为扭曲,导致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以“利益”为指向,出现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自费执法”现象造成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的严重背离,并衍生出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近两年,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但仍未得到完全遏制,基层在执法过程中打法律球现象仍时有发生。

(4)职权异化。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的执法是一种职权,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职权往往被异化为个人权利或者特权。一是以“人情”作为执法的尺度。常常出现面对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其执法尺度依据是违法者与自己是否有人情关系及这种关系的亲密程度。二是钱权交易。有些执法人员难以抵制金钱的诱惑,把职权蜕变为个人私权,并将其作为筹码进行交易,使得违反计生法规者逃避了法律的追究。三是滥用权力。、该罚不罚、处罚程序和征收社会抚养费标准随意而定的现象时有出现。

(5)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现有计生执法队伍的素质不容乐观,目前计生行政执法人员绝大多数是原来行政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缺乏行政执法所必备的较高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正式经过系统业务和法律培训的人员也不多,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着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

3.解决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一是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才能促使他们去理解行政执法的内涵,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增强他们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观念。二是法律对群众而言,并不仅仅是对其违法行为的制裁,同时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才知道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才能对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推动他们提高依法执法的自觉性。

(2)切实强化计生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针对执法人员而言的。计生行政执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与未能很好贯彻这一精神有关,比如“自费执法”、违法程序执法就是没有贯彻“有法必依”,而以“人情”为执法的尺度则是对“执法必严”的违背。因此,必须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切实强化计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

(3)健全和完善计生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进一步拓展外部监督渠道,坚持主动申请当地人大进行执法检查和政协进行执法调研等方式,自觉接受监督。完善自我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公信力。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关键词:农业执法问题对策

一、陆良农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结合陆良产业结构调整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具有农业行政执法主体或授权委托的单位有5家,农业局所属的农业执法大队,植保植检站、渔政监督执法大队,畜牧局所属的畜牧执法大队,农机局所属的农机监理站,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宣传,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切实开展种子,农药、畜牧、农机、渔业、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依法打击无证经营及经营假劣种子,农药、兽药和渔药,坚决取缔非法电捕鱼作业行为,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农业持续,健康、稳步协调发展。

(一)理顺关系,确保行政执法主体合法。

执法主体合法是行政执法的首要条件。县委、政府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机构改革精神,依据相关农业法律法规,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需要出发,理顺行政执法主体关系,明确职能,委托授权实施农业行政执法权,相应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植保植物检疫站,畜牧执法大队,农机监理管理站,渔政监督执法大队,明确职能,依法授权进行农业种子,农药、化肥、畜牧、农机、渔业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主体合法化。

(二)强化学习,加强市场管理。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县法制局分别根据要求,组织学习考试,做到持证上岗,培训6次200余人。重点开展种子市场和农药市场的整理。加强农机市场的整顿及农机安全监理的管理,对农机加油站点,修理经营网点,无牌无证,私改乱拼机车,超载超速,违章搭客载人,客货混装,酒后驾车和驾驶操作安全失灵的车辆进行安检。

(三)深入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的高残留化学药品,对人畜影响较大,根据省有关要求,集中农业执法人员,对全县11个乡镇(场)的集镇,集贸市场进行拉网式清查,加大清查收缴力度,共收缴毒鼠强化学药品7公斤,有效的阻止了剧毒化学药品向社会漫延,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大渔政监督管理工作。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针对农业部启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逐步在全国大中城市实行市场准入制,确定了蔬菜、粮食、水产、畜牧生产上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兽药、渔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严打击非法电捕鱼的行为,现场查获非法电捕鱼人员300人,没收电捕鱼器300台套,并依法进行处理。同时依法开展养殖使用证办理工作,共办理150户,面积7000亩,颁发养殖使用证151本,确定养殖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走上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共立案查处3276件,其中违法经营种子,农药案52件,结案48件,结案率92%;畜牧法案件22件,结案20件,结案率90%;农机违法案件3182件,结案率93%;渔业违法案件10件,结案10件,结案率100%。其中实施听证处罚程序的2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0件,没收种子1万多公斤,销毁假冒劣种子2800公斤,病死畜肉460公斤,查处假劣过期农药、兽药、渔药2000公斤。执行的案件手续基本齐全,程序合法,主体合法,村料证据充实,裁量恰当,条款依据判断准确,为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行政执法由于起步晚,经验少,人员少,办案不多,涉及的法律法规专业性强,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多,要实施好农业行政执法这个重要职能,并熟练地操作、运用和执行如此多的农业法律法规是不容易的,仍存在许多问题。

1、农业行政立法迟,起步晚,执法水平不高。

2、农业行政执法管理职能部门较多,职权重叠,导致好事争着做,承担义务的事忙着推。

3、农业行政执法队伍不专,素质不高。

4、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增加行政执法的难度。

5、农业行政执法有机构,无经费、人员编制少,设备落后,难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三、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对策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它由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完成。因此,农业行政执法处在行政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同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和影响着行政执法的效果,关联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党和部门的形象。所谓“人民利益无小事”,这是“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履行知法、普法、守法依法维权,公正廉洁,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

(一)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治法进程。

监于目前农业行政执法职能部门多,法律法规多,专业性强,且机构重叠,人员较少形不成合力,执法不规范,政企和政事不分的特点。结合机构改革的实际,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农业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能,减少交叉扯皮,积极探索实践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方法,努力造就一支高起点,严要求,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综合执法专职队伍,培养大农业系统坚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正规军,从法制建设,执法监督,质量检测等建立完善的分工合作的有机整体,行成一套“快速、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农业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保障农业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基础。农业执法工作是面向社会,重点在农村,在基层,要让全社会了解,重视和支持农业执法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领导干部了解掌握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规范,限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销售活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以及检举揭发危害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业生产秩序的行为。农业行政执法机关或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将有关农业法律法规普及到农村,到农民心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是做好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保障。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要严格建立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报告制度,对重大案件及时上报。二是要建立回避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或电话。四是农业行政执法的实施必须遵守基本的法律制度。五是基本的工作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一系列工作纪律才能保证整个执法过程顺利开展。

(四)强化学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

要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率,执法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做为农业专业执法人员,不仅要政治合格,而且要业务精通,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独挡一面的能力,才能够充分行使国家法律赋予农业部门的权力职能。

(五)加强协调,通力合作。

农业执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协调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执法的种类和形式是多样化的。因此,一方面要求农业行政执法内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又要求农业行政执法与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法院、环保、土地、水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既要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执法活动,又不可失职,更不可以越权,否则其行为将构成违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烟草专卖执法办案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机构建设和专卖执法队伍建设,国务院和烟草行业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并多次召开全国性行业会议,烟草专卖执法的队伍的执法水平、机构设置、执法工具的配置、执法依据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看到行政执法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烟草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烟草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各种具有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予相应建议。

一、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专卖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不高

近几年来,随着烟草专卖管理网络的建立运行,烟草专卖执法队伍不断扩

大,聘用人员不断增多,专卖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不高,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历层次低。在我国,烟草执法队伍中的人员比较复杂,有一些合同工人员的基础学历比较低,很多人仅仅是初中毕业,这就使得执法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执法能力和方式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其次是思想守旧,业务能力较差,执法艺术、执法技巧不够。有的人员思

想保守,工作中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员有

勇无谋,把握不住执法的“度”;有的人员说话辞不达意,不会向执法对象和消费者宣传;有的人员对市场管理无从下手,或者不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就匆忙“上阵”,没有找准进攻点,最终久攻不下;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很多人员不懂执法艺术,造成执法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矛盾,破坏了执法环境,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还未深入人心,烟草执法冲突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烟草行业在烟草法律法规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烟草专卖的舆论氛围越来越好,经营户和老百姓的专卖意识逐渐增强。但烟草行业在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烟草行业在宣传法律法规方面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15”等几个特殊的

时期,平常时间则忽视了宣传工作。让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是普法工

作的目标之一。我们国家并不缺少法律,缺少的是执法和守法、用法律保护自

己的观念。很多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不懂法就更谈不上用法律的武器

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

烟草行业法律法规是特殊法,老百姓对其的了解就更少了,这就给依法执法的

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烟草行业在宣传法律法规的方式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公民的综合素质

还比较低,文化水平层次比较低,这就使得公民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比较困难。

法律是有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员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并由国家相关机关认可的由

专业严密的语言组成的信息符号。法律条文的专业性给老百姓接触并理解它带

来了困难,同时也给普法宣传部门带来了挑战。如何把烟草行业法律法规变成

活泼生动并容易被老百姓认知和理解的宣传品就成为烟草执法和宣传部门的重

要工作。现在烟草行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依然比较单调,缺少可操作性。

(三)假烟屡禁不止,打假办案任重道远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200%的利润,他就敢冒上绞刑架的风险”。假烟的制作成本很低,利润却很高,高额利益正是假烟屡打不止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近年来,烟草部门在打假工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随着交通的发达和托运业的逐渐兴起,托运站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假烟贩运渠道,通过托运方式人货分离,可以逃避监管,制假者可以随便以电脑配件、办公用品等名目进行托送,而且现在高速公路难在运输途中查处。就是在某个环节查处了,我们专卖管理部门的取证也是非常困难。

二、烟草专卖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加强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建设

专卖执法队伍中还存在着有些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等现象,甚至还发生执法犯法,野蛮执法,假公济私,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纪律松散,“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丑恶现象,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十会强烈。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好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实践表明,提高专卖执法队伍素质是做好专卖执法工作的基础,只有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专卖执法总体水平。

二是抓好纪律整顿树立执法形象。专卖执法事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事关烟草行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与形象,为抓好专卖执法队伍建设,各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部门应狠抓纪律整顿,严格清理执法队伍,严厉查处违纪国法及烟草专卖执法“六条纪律”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随意野蛮执法,滥施处罚行为,有效净化执法队伍,优化执法环境。

(二)应充分运用行政执法的技巧

烟草专卖稽查人员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处理得当,矛盾得以缓和、化解,处理不当,矛盾有可能激化而向相反方面转化。因此,执法中要尽可能运用技巧;如一是形象展示技巧。烟草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减少管理相对人的心理对抗,缩短管理过程,从而使执法工作顺利地开展。二是规范管理,文明用语。烟草执法是烟草行政管理机关以国家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并通过执法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本质,执法人员一言一行要文明有礼貌,严肃而庄重,说话有分寸,不能说脏话、粗话。作为受处罚者,在一般情况下,其心态是抵触的。当管理相对人内心感受到执法人员对其人格的尊重时,会唤起其理性的思考,促使其抵触情绪的弱化,乃至消除。

三是法律意识,规范用语。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用语一言体现法律意识,也是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任何被处罚者,都要始终保持法律意识,用规范的语言,对管理相对人讲清楚其需要提供的有关证据,交待清楚其违法事实和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本机关处理、处罚的决定情况等。

(三)实行“四管”齐下,加大打假打私执法力度

“四管”齐下即查、堵、端、拔,四种办法同时并用也是被各地工作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查即查市场,就是以烟草为执法主体,不等不靠,主动出

击,对辖区卷烟市场开展大力度、不间断的清理检查,并做到四个结合:全面查

与重点查相结合,突击查与日常查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自查与联查相结

合;堵即堵源头,在规范执法和部门协作的前提下,加强对交通要道的监控,摸

清非法活动规律,实行有效查处;端即端“窝点”、通过对大烟贩子的排查摸底,

利用有价值的举报线索,准确判断,快速出击,逐个捣毁其非法经营“窝点”;拔即拔“钉子”,在掌握较充分违法事实的前提下,由有关部门配合,对一些重点违法户和公然抗法户进行严厉打击,有效惩处。违法事实已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绳之以法,避免以罚代刑,不给对方以重犯的机会。同时,以此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教育广大卷烟零售户。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与时俱进,严格规范烟草专卖执法行为,烟草专卖执法部门才能更好地代表国家行使烟草专卖管理职能,履行好“监督、执法、保障、服务”的职责以更好地维护党、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形象,为国为民谋福利。

参考文献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林业行政执法是指林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林业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相对行为人,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使国家林业行政管理职能得以具体实现的活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将依法治林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的确立,体现了依法治林的重要性,赋予了林业行政执法机关更加神圣的使命。林业行政执法机关能否依法行政是确保林业跨越、持久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依法治林的关键所在。《决定》将林业行政执法作为林业的四项改革之一,说明目前林业行政执法在相应的环节已制约着林业的发展,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势在必行。

1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1多头执法,杂乱无序

从目前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的状况看,除林政部门作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代表其执法外,其他如森林公安机关、森林植物检疫站、野保站、林业工作站在执行林政处罚时都需要林业行政机关的委托。由于这些单位大都是事业单位,办案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未取得合法委托或超越委托职权、职责范围的情况下,查处涉林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于打击违法行为,有损于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1.2相关部门执法职权重合

森林公安机关是国家公安机关派驻林业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其享有林业刑事侦破权和森林法授权的林政处罚权。林政部门是林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是林业综合执法部门。林木检疫站、野保站、林业工作站都是按照各自的职权,根据林业行政机关的委托,履行各自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部门均有超出管理、委托职权范围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为,即使发现本不该属自己部门管辖的林政案件,也不按林政处罚程序的规定移交有管辖权的执法部门处理,而是违规行政,降低处罚标准。有的单位为了本部门小团体的利益相互之间不是互相补台,而是互相拆台,不能形成合力,从而失去了战斗保垒作用,不能够起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目的,从而失去了“严管林”的真正意义。

1.3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法制机构不健全

根据林业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确立1个内部机构,统一管理林业行政处罚工作。林业行政案件在调查结束后由林业行政执法人员送至法制工作机构提出初步意见后,由本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决定或集体讨论决定。而实际中,因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未设立专门统一的林业法制机构,现行的林政股没有确实起到真正的审查把关、监督作用,致使林业各执法部门执法的自由裁量权随意性扩展,使得林政执法的标准质量降低。

2治理对策

2.1建立健全林业综合执法机构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林业行政处罚程序的要求建立、健全林业执法机构,统一负责林政案件的把关、审核、监督工作,统一执法标准、程序,以从根源上堵塞执法漏洞。通过考核、测评的方式,成立以森林公安为龙头、由林业主管部门的各股、站、室业务骨干组成的林业执法综合队伍,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森林公安机关这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的作用。

2.2加强执法制度建设

一是林业行政机关要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过错追究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二是上级机关采取明查、暗访,结合查阅卷宗、开座谈会等方式,查摆、指导基层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使林业行政执法制度日趋合理。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苏锐静,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管理学院。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策执行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开始,其推动力量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伴随着权力的下放,使得政策执行问题日益突出,而政策执行是政策生命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对政策执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政策

政策执行是一种政策决策过程,特别是上下级关系中的下级机构,在政策执行中并不只是按照上级采纳的政策来简单的实施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其细化成可实施的具体政策,这就涉及到了下级利益问题,目标群体利益问题,而正是因为过去忽视了这一点,才导致对实际政策执行理解有些简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换言之,判断政策执行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就应当有两种:一个是政策执行达到了政策原本目标;另一个是政策执行没有达到政策原本目标,但是符合目标群体的利益。这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执行主体来说,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达到政策的本来目标,从目标群体来说,政策执行偏离了他们的需求。

一、政策执行问题

政策执行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目前的有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第一个方面。陈振明在《政策科学》一书中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有专门的论述,他将其表现归纳为替换性执行(你有政策,我有对策)、选择性执行(曲解政策,为我所用)、象征性执行(软拖硬抗,拒不顺从)和附加性执行(搞“土政策”)。金太军等则把问题归结为“梗阻”,十分系统的阐述了其观点,他们认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政策认知的梗阻和政策落实的梗阻。此外,像刘熙瑞在2003年出版的《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中》也总结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把它们总括为机械执行、野蛮执行、扩大执行、中断执行。最近还有人提出“寻租式执行”,“主要是指执行主体在政策的过程中以权力为筹码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一种执行方式”[3]。事实上,除了用“梗阻”来归纳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外,还有用政策异化[4]、政策异变、政策偏差、政策失效、政策失范等等不一而足,总的来看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的研究总的来说不可不谓细致,并且从现实来看也是比较到位的。但同时又容易陷入琐碎,而且他们的研究出发点都主要集中在政策主体身上,并且这种主体主要是指政府,即基于狭义的公共政策概念,而广义的公共政策的主体中还包括非政府的政党、“第三部门”等,在我国,有关政党在政策执行问题当中的作用还是有研究价值的。

二、政策执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基本上,提出这些问题的学者都有试图去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从文献来看,基本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第一、政策本身。有代表性的如金太军、钱再见等,他们认为政策质量因素和政策所处理的问题的特点可能会导致政策执行梗阻,如,政策缺乏合法化、合理性、明晰性、稳定性与连续性、科学性以及政策目标缺乏弹性和公共政策缺乏良性循环都会导致政策执行梗阻,如果政策处理的问题本身很复杂、涉及范围很广或者要求目标群体行为调适量大的话,那么这样也会导致政策执行梗阻。其对策就是讨论如何克服这些不足。

第二,政策执行主体。从掌握的文献看,可以将政策执行主体造成政策执行梗阻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地造成的,这种观点从理性经济人的观点出发,运用利益作为分析原则,采用博弈理论、公共理性理论等来分析。如丁煌借用道德风险概念和博弈理论中的斗鸡博弈、智猪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间以及同级政府间的利益博弈,探讨产生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并认为对策是进行“利益整合”。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的何周富则借用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概念,强调构建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以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形成公共理性,从而达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共性。从基本对策来看,许多学者强调政策监督和考核的作用,金太军等在《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中专门论述了监督问题,对人大、群众、新闻舆论优劣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但这些监督在当前的中国政治生态下,很难有所作为。除以上这一种情况,另一种就是认为执行问题是主体无意识地造成的,这主要涉及执行主体的能力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政策认知、执行力等方面。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力?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执行力则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为达到政策目标,通过对各种政策资源的调度、控制和使用,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效力”。“主要内容包括执行战略力、执行主体优化力、执行资源调配力、执行环境支持力和执行效力”。因此,这方面对策就强调加强执行主体能力培育,如提高人员素质等。

第三、政策执行环境。这一方面主要从制度、文化方面探讨,制度方面如利用委托――理论来分析政策执行失效发生的层级,探讨执行主体的多元性和单一性,分析组织间关系因素等等;同时涉及政策协调机制、宣传机制等等。文化方面主要探讨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政策执行消极因素的影响。因为政策执行要根据环境变化而做相应调整,所以政策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关系就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有些政策执行问题正是因为这种弹性空间导致的。陈振明讲到:“在政策执行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就是要把政策的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要创造性地实施政策,又要正确地把握政策的界限”。其实这也是政策变通的指导原则,但却不容易做到。此外,还有人借用德洛尔“逆境”概念分析逆境中的政策执行,认为逆境对政策执行有两个主要约束,一是对政策资源刚性约束了,二是导致政策执行环境混乱及监督不到位,因此这方面对策就强调加强和完善政策执行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目标群体。这一方面有利用公民不服从理论、利用国外合法性危机理论等来解释,如丁煌认为合法性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基础,主张通过提高政府绩效、搞好政府公共关系来提高政府合法性,克服合法性危机。(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详见丁煌,公共政策执行中道德风险的成因及规避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何周富,公共理性:公共政策执行不可忽视的问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3)

[3]申喜连,论公共政策的执行力: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关键词:地方政府;执行力;公共行政。

自公共行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执行力便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是行政学研究的主要范畴。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执行力”这一概念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综合治理的范畴。中央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性。

一加强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政府执行力即是指政府组织内所存在的通过准确理解政府的目标及方向,精心设计方案并通过对政府的各种组织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法例、制度等进行集中有效地使用、调度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执行实施公共政策、政府政策、法令、战略、计划以及完成政府既定目标的政策内在的能力和力量。①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将中央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它的强弱关系到政策的得失。

1.维系地方政府存续的内在要求。政府的根本职能之一就是执行国家意志,而执行力则是政府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作为政府的子系统,执行是其最重要的职能,是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2.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执行活动作为执行主体将观念形态的决策付诸实践的过程,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决策目标最直接、最重要的活动。②在政策一致的情况下,之所以会产生地方差异,正是由于各个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不同。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意志在地方的输出终端,其执行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政策的实施状况。

3.维持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组织,其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利益。政府决策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维持其应有的公信力,都要依靠于政府的执行力。如果政府执行力弱,便会使政策无法准确执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使百姓丧失对政府的信任。

二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升执行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执行力弱化的问题普遍存在。

第一,执行不力,政令不畅。我国地方政府对于中央的政策时常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严重,致使许多政策无法落实,诸多问题久拖不决。第二,执行效率低下。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执行效率低下的现象,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往往是执行不全面也不准确,执行效果不佳,整体质量较低,有效性无从发挥。

2.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对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行政文化建设滞后。所谓“行政文化”,是政府部门及其行政人员应共同具备和遵守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模式、及人际关系等各种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③当前,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尚在探索,行政文化建设还很滞后。

首先,公共精神的缺失是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因素。所谓公共精神,是指公民具有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④由于公共精神的缺失,我国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缺乏正确的信念指导,为了自身利益而放弃公共利益,从而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其次,当前我国政府仍带有浓厚的传统行政文化色彩,官僚作风和“人治”现象严重,执行方法机械单一、僵化保守,缺乏创造性,常常导致政策执行走样。

(2)执行人员素质不高。决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执行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决策目标。⑤近年来,由于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我国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人员仍存在着素质较低的问题。

首先,执行主体的消极态度阻碍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执行态度,对执行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个别执行人员执行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责任感,往往减缓执行速度,产生执行偏差。其次,“经济人”假定认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执行者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替换性、象征性、选择性地执行甚至是不作为,导致执行偏差。最后,我国地方政府执行主体的能力不足,客观上削弱了执行力。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许多执行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认知理解能力和业务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往往无意识地歪曲政策意图,产生执行偏差,使执行力弱化。

(3)行政体制缺失。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方面还很不健全,存在着许多缺陷。纵向而言,组织层次过多,信息传递链过长,降低了信息上传下达的速度,执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极易受到干扰而出现信息失真,导致执行偏差。别外,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配置缺乏规范性,权责划分不清,经常产生摩擦,降低了政府执行力。横向而言,我国政府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部门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

(4)监督机制乏力。监督制度对于政府高效率地履行其管理职能具有重要作用,监督制度不健全使执行者有了“不执行”的客观条件,监督不力容易导致执行不力。⑥当前,我国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尤其在地方政府,很难形成对政策执行者的监督制约,执行偏差的行为得不到及时遏制,严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首先,我国现存的各监督主体普遍存在监督乏力的现象。在我国的政治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是对政府最根本、最有效的监督。⑦但实际上,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机关却有“权”无“力”。同时,我国政府的内部监督机构面临着双重领导,缺乏独立性。此外,我国地方政府还存在着社会监督乏力的现象,新闻媒体受到了严格地管制。

其次,我国地方政府缺乏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机制。

三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对策思考。

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当前,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1.加强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建设。有效执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政府内部建立一种执行力文化,以影响执行员的思想和行为,这也是维持政府执行力长久性的保证。

首先,要强化执行意识,塑造正确的执行理念。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公务员对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全社会树立“以民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思想,强化“为人民服务”

的指导行政文化,通过广泛的教育宣讲,以抓典型树先进的方式,激励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培养其公共观念和服务理念。

其次,对于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民本”、“仁政”等思想,逐步建立起与传统美德相衔接的执行文化。同时要改变其负面因素,消除官僚作风,减低“官本位”的消极影响。

2.大力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活动中的第一位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和最活跃的因素。”⑧高素质的公务员是保证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内因。

首先,要逐步完善道德教育机制,通过思想教育、宣传道德典型等方式培养公务员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切实提高公务员的思想素质。

其次,要建立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对公务员进行物质激励,增加激励性报酬,实行以晋升机会、荣誉称号等为主的精神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更好地完成政策执行工作。

第三,要完善公务员的用人机制,坚持“凡进必考”,实行竞聘上岗,确保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并得到恰当的安排。同时,要健全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明确执行人员的责权,使公务员主动提升自身素质。

3.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建设。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是保证政策执行的前提。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必须进行行政体制建设,优化行政组织架构,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事权。

纵向设置上尽量减少执行层次,实现政府组织扁平化,精简冗员,减少执行的中间环节,以减少因传递链过长而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真和执行偏差。同时,要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管理权限,达到各级政府的职责权相统一。横向上要优化职能部门的配置,按照具体的管理事务设立职能部门,避免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同时,要合理划分政府内部各组织职能部门间的执行权限,杜绝出现重复执行、多头执行及无人执行的情况。

4.完善政府监督机制。为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必须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及时纠偏。监督是政府执行力的保证,必须要完善政府监督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监督网络,要形成和完善以党的监督为先导、人大监督为主体、舆论监督为压力的监督体系,并保证监督系统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⑨第一,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人大的监督职能,理顺权力机关与政府间的关系,增强人大对政府执行活动的约束力。第二,改变监督机构与同级政府间的隶属关系,使其获得独立的地位,增强其权威性。第三,要加强社会监督,发挥人民群众最广泛、最直接的监督作用,放松对新闻媒体的管制,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次,要建立执行过程的监督机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跟踪、评估、反馈,强化监督控制。还应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不定期地政务信息,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增强执行的透明度,将政府的执行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注释。

①莫勇波:《政府执行主体的不利心态及政府执行力:制约分析与治理策略》,《理论导刊》,2007年第4期,第19页。

②⑤⑥方小愈:《政府执行力研究———理论、问题与对策》,厦门大学,2007年,第12页,第21页,第24页。

③朱翠斓:《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南昌大学,2008年,第46页。

④薛瑞汉:《地方政府执行力: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5页。

⑦潘瑾:《乡镇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南大学,2007年,第19页。

⑧程迪:《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第31页。

⑨唐海波:《转型期我国政府执行力探析》,吉林大学,2009年,第28页。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徐珂。政府执行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昌:武汉大学,2008.

[5]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刍议[J]。上海大学学报,2005,12(5):79-83.

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政策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13)02-0046-08

一、引言

作为一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救助政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以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救济方式纳入政府治理视域。尤其是2007年以来,随着全国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普遍实施,截止2012年10月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已经惠及5300多万农民,在保障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生存权、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实现城乡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政策效果仍不容乐观,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低保覆盖面窄,城乡保障不平衡,保障水平不高,贫困户脱贫能力低,返贫问题较突出,“错保、漏保”与“关系保、人情保”等突出困难与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目标的实现,又违背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不利于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及政策的成败。正如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所说的:“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然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政策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厘清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多侧面的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于提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力与实现政策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

政策科学是二战后在西方兴起的一个全新学科。而公共政策的执行研究最早兴起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政策科学创始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就比较重视政策执行在政策研究中的地位,他认为“政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学问的科学”。但此后的十几年中,美国的政策研究中更强调政策咨询对政策制定的价值与意义,政策执行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策学家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1973)针对奥克兰计划(okalandproiect)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奥克兰计划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政策执行不当引起的。此后,公共政策的执行研究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并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政策执行”运动。纵观西方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政策执行研究,可以将其研究的文献分为两个领域:一是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二是政策执行的模型分析。早期的政策执行研究比较关注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而且积极借鉴行政学的研究成果。例如学者盖恩(Gunn)在总结与融合胡德、普雷斯曼与韦达夫斯基等学者政策执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影响政策最优执行的因素或前提条件有:执行外部环境、时间与资源保障、因果关系的论证、执行机构、对政策目标的理解及分解、执行中的沟通与合作与执行机构人员的认同等十大因素。学者Danielamazmanian和paulaSabatier则更系统地提出了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由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政策执行过程与良好政策执行的前提条件等三个组成部分。根据他们的研究观点,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一是政策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技术难度、目标群体的差异性与要求改变行为的程度等。二是法令控制政策执行过程的能力,如政策目标的清晰性与准确性、财政资源的分配机制与执行官员对法令的认同等。三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非法令因素,如社会与经济环境、政策目标群体的支持与认同与执行人员的管理技能与公共精神等。通过以上对西方已有的公共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政策本身、政策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及政策机制等都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不仅体现了政策执行的特质,更构成了西方学界政策执行模型的基本分析单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作为一项农村公共政策,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陆续推广实施以来,已经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归纳起来,国内学界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研究观点集中以下几方面:(1)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描述。蔡昉、都阳、邓大松、刘昌平等学者普遍认为农村低保政策有利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避免两极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等。(2)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与整理。邓大松、王增文等学者指出,农村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认识偏差、覆盖面狭窄及低保标准低等方面的问题。张时飞、唐钧则指出低保对象的识别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低保政策能否发挥政策效果的首要因素。李春根基于对江西农村低保的调研,认为目前农村低保政策在社会投入与支持、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及相应的配套措施等方面明显不足。陈治东认为,农村低保政策运行中的资金缺乏保障问题与管理运行工作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强化管理等。(3)对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提出建议与对策。针对问题,学界从认识低保政策的价值意义、低保对象的准确识别、资金筹集、管理运行工作、配套政策及政策未来走向等多个层面与角度进行分析。(4)对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绩效进行总体分析。例如,关信平比较分析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取得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效益。王增文引入生活救助系数和农村低保救助力度系数对中国农村低保政策的济贫绩效进行了评析。谢东梅以福建省为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分配效果与瞄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学界关于农村低保政策的已有文献主要从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完善的对策与建议、政策实施的总体绩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但是,学者们基于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来深入分析农村低保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因素,不仅涉及得较少,而且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农村低保政策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政策的有效执行。因此,本文借鉴西方公共政策执行分析的理论成果以及国内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现实场域,从政策本身、政策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机制与政策环境等多角度与多层面探究农村低保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政策并推进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分析

(一)政策本身方面的因素

1政策目标的设计问题。政策的目标设计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价值诉求与政策目的,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西方众多学者的政策执行模式也研究表明,政策目标设计的清晰与否成为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首要因素。根据2007年国务院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里明确提出了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其政策目标即包含了既要维持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又要体现出其他较高的政策目标追求。但是这些较高的政策目标追求是原则性,如何具体化,如何通过具体的制度建设以有效落实等问题,有待于理论上的探究与实践中的探索,这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如何在实践中具体执行带来了一定的模糊性与困难。与此同时,从当前我国农村低保政策的实际运行过程来看,其政策的目标定位仅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其对象一般限于出现生存危机的贫困农民,是典型的吃饭、穿衣、用水与用电所必须费用的生存保障,有的地区还仅是保障吃饭的问题,并未涵盖医疗、教育、技能与社会交往等当今社会生存的最基本内容,政策目标层次明显偏低。这种过低的保障标准难以保障贫困人群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权利主体的地位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难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任何一项政策的目标设计都应有其针对性,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

2政策规定的操作性问题。政策目标转变成具体的政府计划,涉及到政策规定的操作性问题,政策的操作方案的有效落实要求执行组织及人员拥有公共性的价值取向、良好的精神面貌及前瞻性的分析能力等。中央在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之前,涉及到农业、民政、财政等多个政策相关部门,需要对这些部门进行协调与均衡,结果导致低保政策的文本往往采取较为宏观的指导性表达,给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再规划与再细化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2007年的国务院《通知》为农村低保的对象框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实行属地管理。这虽然赋予了地方政府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中较大的行政弹性,但是,过多的行政弹性容易使基层民政人员根据自身的特殊性与地区性利益随性提供公共服务,这样不仅损害公平性原则,还会扭曲政策原意。因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地方政府到村级场域的执行过程中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地方性知识”特征。与此同时,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可计量化的遴选标准由于遭遇了难以计量化的村庄生活,即农村的收入不具备货币化、信息化与稳定性等特征,使得农村低保对象的选择显得困难重重,给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中“错保、漏保及关系保”等现象留下较大的空间。

(二)政策执行主体方面的因素

1执行主体的认知缺陷。首先是思想认知上的缺陷,思想态度作为一种理念,是确立一项政策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农村长期的反贫困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即政府权利本位和公民义务本位。某些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将政府提供的农村低保救助视为对贫困者的“福利和恩赐”,同时,由于受助者的权利意识尚未觉醒,农村贫困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施舍和怜悯”。由于受这种救助意识和理念的影响,各级管理人员很难正确地认识到享受低保是低收入者的权利,对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未能从以人为本、社会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高度来认识,这不仪导致各级民政管理人员在农村低保对象的审批与发放等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现象,而且还会造成政策的被动与消极执行。其次是对政策认知水平上的缺陷,表现为政策执行主体对低保政策的实质缺乏正确的理解,同时其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政策水平,很容易造成低保政策执行中的扭曲与变形。

2执行主体的“经济人”本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自利的倾向,政策执行者也不例外。由于政策执行主体具有多重身份,他们在理解和执行公共政策时,不仅本着社会整体利益、地区利益与部门利益的考量,甚至追逐与谋求个人的利益。布坎南认为,政府部门的官员和政治家与其他人一样,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满足个人需要的“经济人”本质。在做出一项决策或决定时,他们也将更加趋向于选择那种能够为自己带来更多收益和好处的方法。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践中,其“经济人”本性的突出表现为村干部把低保政策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即税费改革后,村庄社会在缺乏资源与权威的背景下,村干部把一些与其关系较好的农户列为低保对象,变通式的将一些自上而下的资源转化为一种治理手段,从而获得受惠一方的支持。农村基层干部这种变通式的治理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我所用,最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盟友,以将个人意志或村委决定贯彻下去。

3执行主体的工作力量明显不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是一项政策性与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否具有专业化的低保工作人员参与到政策实践中,直接关系到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因为,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的合理确定及其家计调查的标准方法选择都需要专业化人员。然而,在目前的农村地区,具有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极为缺乏。而且,现阶段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人员数量有限,大部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低保工作的配套管理资金不足,工作队伍不够稳定。但是,低保工作冗繁复杂,程序较多,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在县级以上低保工作一般由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分担,但在乡村一级一般都是由乡村干部兼任或承担相应工作。低保工作人员匮乏,直接影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运行。

4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农村基层政府中还缺乏一套规范的考核奖惩机制,尚未建立起农民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干和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职务晋升与薪酬待遇影响较小,基层政府组织内部“吃大锅饭”的分配机制还普遍存在。但是,农村低保工作冗繁复杂,程序较多,工作量大。如果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其低保工作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因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在办理繁琐的低保事务时,既不能得到现时的物质激励,又没有任何手续费或经营管理费用,同时其绩效津贴也不会因为是否落实了农村低保工作而增减,更不会因为应开展而未开展的政策执行活动而受到责任追究或惩罚。在对政策执行主体的监督方面,也是很欠缺的。农村低保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牵涉面广,涉及农户多。现阶段对政策执行主体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如主要表现在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法律监督不够健全,审计监督难以到位,财政监督方式落后,社会监督渠道较少等方面。由于监督机制存在这些缺陷,很容易导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偏差的扩大,从而影响了农村低保资金的效用。

(三)政策目标群体方面的因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目标群体是贫困农户。一项公共政策是否有效执行,能否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支持、接受与认可程度。如果农户能积极参与农村低保政策,可以及时发现并矫正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保证政策执行的廉洁及政策目标的实现。相反,如果农户对低保政策的实施采取冷漠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对政策进行消极抵制。那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就大打折扣。当前,农户与低保政策执行者的相互作用中,对政策有效执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低保政策的认知度不高。由于信息不对称、政策的宣传流于形式及沟通存在障碍等方面因素,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对低保政策的内容与意义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同,经常会出现对政策理解的片面与偏差。(2)对低保政策执行的参与能力欠缺。现在的农村地区仅剩下老人、妇女与儿童,大部分青壮年已外出务工。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多方面因素制约,农村社会远未形成“公民社会”,呈现出“碎片化”。低组织化的现状使得大部分农户很难清楚地表达自己政策观点,也无法形成对政策的判断,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低保政策实施中的各项工作。(3)对低保政策的政治负向心理。由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导致了一些农户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与不支持的政治负面心理,有的甚至采取抵触手段,制约与阻碍了政策的顺利实施。(4)对低保政策的“趋利”心理。由于享受低保可以带来一定的实惠,一部分农户呈现出较强的“经济人”特征,通过瞒报等虚假手段骗取低保资格,这给政策的执行增加难度。

(四)政策环境方面的因素

政策环境是指对公共政策执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政策的顺利执行,不利的政策环境则阻碍政策的执行。因此,环境因素对政策的执行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政策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1)宏观环境。就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的宏观环境而言,主要是指农村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环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经济落后、观念陈旧与政策资源的有限等问题与困难,再加上中国长期以来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如“人治”传统、“臣民”文化等等,都会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发生相应的变异。而且,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涉及面大,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而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在自然条件、人口素质、、利益诉求等方面差异性很大,同样也会影响政策的顺利执行。(2)微观环境。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微观环境而言,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必要的资源准备缺乏,如低保资金、人力、信息及权威等。没有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保障,缺乏必要的权威资源,信息资源不充分,信息渠道不畅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四、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提升政策的公平性与可操作性

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首要应该考虑的是政策对象即农户的认同度、满意度及对政策的需求状况,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绩效奠定重要基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农户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起主导性作用。因此,建立农民对低保政策的需求表达机制,是有效执行政策的基本前提。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一方面需要通过深入农村社会,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相关部门的资料统计分析等方式展开实地调研,发现农民尤其是贫困人群等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与特殊问题,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盼,了解他们对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认知度、认可度与满意度。另一方面,应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各个环节召开专门的听证会或者利用村民大会、恳谈会等形式,让农民把对低保政策执行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基层政府也应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农民的想法、意见与建议,并汇报上级政府,尤其是贫困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应做出及时的回应与解决。

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运行过程来看,其低保政策以基本生存维持为保障目标,农村低保的对象一般限于出现生存危机的贫困农民。事实上,仍有大量的处于低保标准贫困线边缘的贫困群体未被纳入农村低保的范畴。救助标准显然只能满足贫困低保户基本生存需要的维持,对有的家庭来说,最低保障资金还很难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那就更莫奢谈精神抚慰等心理需求满足了。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贫困和社会排斥问题导致的贫困的代际传递性,在制度设计上,除了保障基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保障子女的教育机会和促进就业,并根据低保对象的不同情况因户制宜的救助。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目标定位的层次较低问题,我们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行目标设计应体现人性,应当能保证个人价值与尊严的实现,整个政策设计应基于以人权保障为出发点,以责任政府为保障,以保障公民权为目标,而非仅仅限于维持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实现政策的公平性。

针对政策实践过程出现的行政弹性问题,我们认为,上级政府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时,重在制定好政策与监管好政策。制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就是对关键性的政策细节做出明确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如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对象、资金、标准、受益水平等做出详尽的规定,避免留下政策“盲点”。监管好政策就是通过备案、审查等方式监督其下辖各级政府不得变更这些关键性细节,确保政策目标上下一致,从而真正提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二)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素质,加强基层民政干部的队伍建设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及其队伍建设,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针对农村低保工作中人员匮乏,素质偏低等问题,以下工作亟待落实与强化:(1)加大对基层低保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法规、管理服务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政策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政策解读能力、专业技能与工作效率,从而为农村低保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组织保障。(2)加强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各级政府民政部门需要自上而下设立对应的农村低保工作机构,实行定员定岗定编。现阶段尤其需要在基层民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农村低保管理机构,并对管理机构的职能、权利、责任、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清晰的界定。其次,在加快调整充实市、县低保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同时,尽量扩充乡镇村低保工作人员队伍,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我们可以借鉴城镇低保工作在社区设立事业性编制的做法,吸收社会保障等专业性较强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基层力量。并切实解决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以保证低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完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任用机制,通过搜集和听取农村群众评估,将有能力、办实事的德才兼备型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来,

(三)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的初始环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准确理解与认同支持,能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政策目标的完整实现。鉴于农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认知度不高以及存在的政治负向心理与趋利心理等问题。同时,目前农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与村干部,而广播、报纸与网络等传播媒介的普及率与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开展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透彻了解政策,对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基层政府民政工作人员自身要树立新型的社会救助理念,从传统的“施恩”理念向“义务与责任”理念转变,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其次,要重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积极宣传,在保证政策宣传的影响面及客观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低保政策宣传的渠道,注意发挥不同传播媒介的优势与作用。如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会、张贴标语、村委公开栏、印发相关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等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宣传并深化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同时,加强村委会基层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的互动,使农民的政策意愿与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能有效地向上传递,并转化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再次,要注意发动农民参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农村低保工作中的农民参与包括很多内容,其中最常见的是群众评议制度。低保工作中群众评议的内容主要是农民对低保申请者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比较选择更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广大群众对贫困户的日常生活知根知底,能较客观地进行评议和选择。

(四)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效果

健全的监督与激励机制是农村低保工作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政策执行缺乏监督与激励,政策执行很容易流于形式。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低保工作监督机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应及时地跟踪评估与监督,当前尤其应加强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法律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从而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农村低保工作监督网络。如执纪执法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落实检查,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惩处。而社会各种媒体要通过真实及时地报道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对低保工作的公平公开性进行指正。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低保工作的监督,可以通过开展村民代表评议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实行农村低保工作信息公开等方式,以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民政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热情。二要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农村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把农村低保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及其社会影响与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绩效津贴挂钩,并作为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为此,必须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绩效目标,包括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中各申请、审查、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科学合理的时间限制设置,各工作岗位的执行效率指标,各申请审批程序上的申请者满意率,以及审批过程中的平均单位成本等。注重采用普查、受惠群体调查、书面反馈、网络反馈、抱怨监测、独立机构评估、媒体监测、标杆比较等方法加强申请者满意度监测。

(五)加强政策资源的投入,优化政策执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