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6:59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1

(一)明确重点项目。年,各行政执法机关要结合区委、区政府近期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择取自身职责范围内通过单一执法效果不明显,需要通过联动执法方式完成的若干重点执法项目,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内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总结去年执法联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各行政执法机关报送的执法联动项目应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矛盾问题;二是影响我区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焦点、难点问题;三是执法机关已经开展过专业执法,但取得效果仍不明显的事项;四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关注的需要由多个执法机关集中联合开展专项整治的事项。此外,对于共同处置突发事件等涉及行政执法联动的其他事项由各行政执法机关按照《意见》规定进行处理。

(二)落实工作要求。执法联动是对行政执法机关专业执法的补充与强化,为此,一方面,各行政执法机关在思想上要正确把握行政执法联动效能发挥与资源整合、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与“跨前一步”、行政机关日常监管与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联动的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以及行政执法的刚性执法方式与柔性执法方式等“五个关系”,牢固树立“优先专业执法、加强执法联动”的理念,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各行政执法机关在举措上要不断完善专业执法各项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快速、高效执法,时时体现“联”、处处运用“联”,实现全面、有效执法,确保社会管理问题“发现得早、落实得了、处理得好”。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行政执法机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作风,落实工作责任,有效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完成任务;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重大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下好“一盘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更要加强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牵头作用,按照“职能最相近、处理最有利”的原则,及时确定主要执法部门和配合执法部门,在第一时间制定周密、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规则及方案,及时组织实施执法联动,破解相关执法难题。

理顺工作机制,保障执法联动工作顺利开展

(一)明确职责分工。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的职责,对涉及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将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责任具体分解落实到相关内设机构、科室和责任人,做到明确分工到边;各行政执法机关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不同执法职权的法定义务和履职要求,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依法确定不同执法机构、不同执法岗位,以及包括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所有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责任和承担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做到明确责任到底,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二)梳理事项依据。各行政执法机关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依据梳理这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员。一是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梳理、调整行政执法事项和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职权、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二是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去年初步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行政执法的动态发展和工作实践,进一步梳理相关部门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的职责、工作内容、适用依据等;三是把梳理出来的具体执法职能、具体执法事项,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明确相关执法人员的职责和责任,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

(三)细化执法流程。各行政执法机关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通过加强程序制度建设,对日常执法工作中的基本程序、标准、要求进行具体细化,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和践行《意见》规定的程序,并根据工作实践的动态发展,不断予以规范和细化。对于需要各方配合的执法事项,主要执法机关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善于借力各方执法资源,充分发挥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有关问题发现、研判、处置的功能。对于专业执法无法解决、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执法事项,相关执法机关要根据法律原则,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工作实际的执法程序和流程,实现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实效化。

固化经验方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联动水平

(一)总结实践经验。去年,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别墅整治、北京西路1400弄内设摊位整治和静江建材市场整治等工作中积极探索实践行政执法联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为此,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去年执法联动实践案例中的具体方法、成功经验、得到的启示、提升的理念等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案例解剖“麻雀”,进一步巩固前期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同时,今年的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也要突出对各部门落实执法联动机制的检查,对全区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运行机制、制度方法、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督办考核等作出评估,总结好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对存在不足的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二)开展教育培训。在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区府法制办要结合新上岗执法人员基础法律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培训,进一步加深执法人员对执法联动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实务的理解和把握,提升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使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落实和运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同时,要结合执法联动工作实践开展案例培训,以案例教育促行政执法,以个案解析促整体把握,从而提高行政执法机关破解执法难题、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使执法联动工作进一步规范、高效。

(三)固化有效做法。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行政执法机关要注重对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实践的调查研究和成功经验的总结积累,第一时间报送有关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和相关信息,对好的实践经验和做法要适时进行推广,将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及时总结提升为常态化长效机制,不断健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各项相关制度,特别要重视对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程序、流程等的优化和完善,进一步巩固提高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成效,保障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合法、规范、有效,从而推动我区行政执法联动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步。

具体安排和要求

(一)关于学习讨论

1、组织学习讨论。各行政执法机关在本机关内组织开展本部门的集中学习及自学

2、开展特色活动。各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征文、案例评选、意见征询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各自领域内相关部门的征文、案例先进行自评,再开展互评,并将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及案例材料报送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编(时间:年5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府法制办、各行政执法机关)。

3、“大学讨论”。在各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府法制办联合组织开展有关行政执法联动的“大学讨论”活动(时间:年6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府法制办)。

4、举办主题研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一次“主题研讨”活动,邀请区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法律专家、学者等共同参加(时间:年7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

5、报送总结材料。各行政执法机关、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自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及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材料报送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总

6、报送工作项目。各行政执法机关须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1项以上的执法联动工作项目(原则上应区别于去年已上报的项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总(时间:年3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行政执法机关)。

7、确定执法项目。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相关执法机关所报送的工作项目的基础上分别择取3项以上的重点执法工作项目,报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总(时间:年3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府法制办)。

8、实施执法联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意见》规定的工作流程确定今年需要实施的工作项目,并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时间:年12月底前,责任部门:各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执法机关)。

(三)关于机制保障

9、明确职责分工。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今年确定的重点执法项目,制订执法联动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相关执法机关及其在行政执法联动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任务、时间节点及要求,报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总。

10、报送梳理情况。各行政执法机关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根据有关要求报区府法制办;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相关重点领域内的执法事项、依据进一步细化、完善,并将梳理结果报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编。

11、报送工作流程。各行政执法机关对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的流程进行细化;各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行政执法机关细化流程的基础上,对各自领域内实施行政执法联动工作的流程予以完善,制订相关流程图后报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进行汇编。

(四)关于培训、检查与总结

12、新上岗人员培训。区府法制办负责组织对各行政执法机关新上岗人员的基础法律知识培训工作,重点加强《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时间:年3月底前,责任部门:区府法制办、各行政执法机关)。

13、专题教育培训。区府法制办会同区人保局等部门共同组织全区范围内行政执法人员专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执法理念、实务操作、案例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时间:年6月底前,责任部门:区府法制办、区人保局、各行政执法机关)。

14、行政执法检查。各行政执法机关按照要求对自身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同时,由区府法制办会同区监察局组织实施对相关部门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并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政风行风监督员共同参与检查工作。

15、收集优秀案例。各领导小组办公室至少选择1至2个典型案例,并完成1至2篇案例分析,报送区府法制办,由区府法制办对报送的优秀案例进行汇编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2

关键词:联合执法依法行政执法责任制

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针,行政执法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行政案件的复杂性、行政管辖权的限制性以及法律依据的交叉等原因,很多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开展了“联合执法”工作。

一、联合执法的表现形式

通过了解本地公安、工商、技术监督、高速交警、烟草专卖等行政执法机关(部门)联合执法实践活动,笔者归纳出当前的联合执法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组成联合执法队伍

由多个相关部门派出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共同参加联合执法工作。这种形式多适用于以下二种情况:一是突发事件,不及时查处事后无法办理的,例如群众举报的、正在进行中的违法行为;二是某些需要集中处理的事件,例如房屋拆迁纠纷等。

2、召开联席会议

由多个相关协作单位共同召开联席会议,形成联合执法长效协作机制,日常执法活动中按照联席会议的要求或协作机制的规定进行操作。

3、派驻

某个行政执法机关派出专人进驻协作单位,或几个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相互派出人员进驻对方单位,共同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例如,公安机关向税务、工商等行政执法机关派驻专门人员,及时打击暴力抗法活动。

4、联动

在涉及多个执法领域的执法活动中,各个行政执法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联合执法模式。例如保定市烟草专卖局对全市范围内废弃的厂房、民房以及使用三相电的单位进行排查,各地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供电所与烟草专卖管理所实行“五所联动”,工商所、税务所负责清查废弃工厂的情况,派出所负责清查废弃民房的情况,供电所负责清查使用三相电单位的情况,专卖管理所负责实地检查。

二、联合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联合执法有利于提高执法效率,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效果,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但是,联合执法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执法主体问题,容易造成执法权责不清。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容易忽视各执法机关之间的分工、权限和责任。一些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有利就去抢,有麻烦就推,谁也不愿担责任。久而久之,会使那些应该负有管理责任的机关养成一种惰性――小问题不去处理,等停靠,直到问题积攒多了、严重了,就由联合执法队来集中处理。这种执法方式必然导致推诿扯皮,该管的不去管,不该管的却要管的怪现象发生,这样就违背了联合执法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行政机关相应的管理职责,形成合力”的本意。

二是执法程序问题。联合执法过程中由于多个执法机关参与,盲目追求“高效率”,一些执法机关忽视执法程序甚至随意简化执法程序,容易产生执法程序混乱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于案件处理程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某些执法机关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往往违反法律规定,将立案、调查取证等程序颠倒,在没有立案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违反了法定程序。

三是容易产生简单粗暴执法,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由于联合执法行动参与部门多、执法人员多,给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果相对人有抵触情绪或抗拒执法,一些执法人员情绪激动,容易产生简单粗暴执法行为,例如“罚的就是你”之类的话语,反映出一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情绪不稳、方法简单。

三、对完善联合执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了做好联合执法工作,增强联合执法的效能,避免联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法律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法律在不断发展与完善,若不学法,不懂法,就容易造成执法滞后于立法,更谈不上依法行政了。因此执法机关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在各种业务培训中,都应当有法律课程,保证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相适应。不同部门根据执法岗位的实际需要,实行执法资格考试制度。要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2.严守执法程序,确保依法行政

严格遵守执法程序是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程序正义、减少事后纠纷的需要。联合执法工作必须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办案程序,彻底抛弃“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杜绝办案程序中的“瑕疵”。执法机关应当经常组织执法人员到法院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庭审,学习如何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依法行政,避免因为程序违法而败诉。

3.完善联合执法责任制度

要顺利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必须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建立规范化、体系化的联合执法责任制度,使联合执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明确联合执法中各单位的职责。虽然是联合执法活动,但是各单位仍然要依照法定的管辖权行使各自职权,联合执法工作制度中要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并严格贯彻执行,便于明确责权,更好的分工合作。

(2)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宪法和法律、法规已经规定了许多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制度。对于联合执法行动,本人建议加强和完善内部、外部监督制度。内部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邀请一些法律专家、热心群众和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参与联合执法行动,全程进行监督。联合执法行动结束后,应向各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并在公示栏将行动予以公示,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或执法机关发言人,向社会进行公告,由特邀监督员进行评述,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完善外部监察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广泛监督。建立领导公开接访制度,参与联合执法的行政机关领导应在接待日公开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听取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并以群众反映属实的情况作为执法人员考核、晋升、末位调整、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主要包括参与部门的责任追究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发生违法行为,首先应确定是那个参与部门的责任,其次再确定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责任追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执法过错的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根据《公务员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及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纪律规定给予辞退、限期调离、停止执行职务、延期晋级晋职、扣发岗位津贴、奖金等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

执法过错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给予行政或者刑事处罚。

执法过错造成国家赔偿的,除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外,还应依照《国家赔偿法》向责任者追偿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金。

执法过错后果特别严重或影响特别恶劣的,除追究直接人员责任外,还应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综上所述,联合执法工作顺应当前的法制和执法环境,在执法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做到文明执法、依法行政,“联合执法”工作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发展和完善,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参考书目:

[1]姜明安.行政程序研究[m].北京:北大出版社,2006.156-162.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3

近年来针对这个存在的问题,较为流行的一种主张是:与行政执法单位建立联系协作机制,使之得到有效的运行。这样既可以在学习涉及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各个罪名立案标准,司法解释时,邀请这些单位进行专项业务辅导与培训。也可以在全面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犯罪时,依靠这些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选准突破口。因此,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有效运行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应该在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大力提倡,而且将来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及工作人员对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有效运行。即使表面上有这种机制,往往也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那么什么是联系协作机制;联系协作机制的运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和要求;怎样才能使这种机制得到有效的运行。下面笔者就想在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什么是联系协作机制

在社会实践和司法实践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有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单位按照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双方各司其职,名负其责,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制度。从狭义上来讲就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行政执法单位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制度。

二、联系协作机制的运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和要求

1、必须掌握行政执法单位的特点与规律。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查办案件,通过与这些单位的联系和接触,总结出了行政执法单位具有四个主要特点:①职务的特殊性。绝大多数的行为与主体身份直接相对应,身份、职务不同,行为性质不同。只有特定职务岗位,才能构成相应的犯罪。②职业、行业的特殊性。某些行为只能发生在特定的行政执法单位和从事特定的公务活动中。具体到某种犯罪,发案的行业,部门和部位相对同一、固定,行为表现形式及其构成大体一致。③行为带有“公务”性。行为往往与公务活动密切相关,或发生在履行公务过程中,或以“公务”名义实施非公务行为。④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与其他犯罪不同,行政执法单位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总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往往涉及大局,其社会危害主要不是体现在数量上,有时几起甚至一起案件就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行政执法单位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很有必要。

2、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有效运行的保证。一是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要形成“这种机制不能有效的运行,就是失职”的共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措施,解决问题。促使这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二是工作要到位。做到领导有人分管,具体工作有人抓,要调动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志积极性,为他们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打下基础。

3、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建立联系协作机制要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从而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把党委关注的“难点”,群众关心“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

4、要摆正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在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中的位置。人民检察院要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同时结合检察任务,建立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但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一定要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积极参与不能包办代替,要尊重行政执法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联系协作工作中不能具有生硬、蛮横等官老爷的态度。

三、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如何建立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使之有效运行

怎样建立与行政执法单位联系协作机制,使它有效的发挥作用,正常的运行,实践中,各地渎职侵权检察部门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综合这些经验和我们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的一些做法,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一定要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文件的要求和规定,联合成立联系协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行政执法单位的紧密联系与配合,领导和推进联系协作进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具体日常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包括规划、实施、考核。在具体运作上,应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一是正常活动制度;二是目标考核制度;三是经验推广制度;四是立表建档制度;五是奖惩制度。

2、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与行政执法单位均要将联系协作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每年目标责任制要考核的内容之一。

3、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促使这一机制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积极查处行政执法单位的渎职犯罪案件,行政执法单位在工作中发现或者收到群众举报行政执法人员渎职等职务犯罪线索,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应结合办案,为这些单位积极挽回经济损失。二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结合办案,积极向行政执法单位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双方应加强工作联系、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增强控制和防范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能力。三是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针对行政执法单位的特点,开展上法制课,举办培训班,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为行政执法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作为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应经常聘请行政执法单位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授课,传受专项业务的法规及有关知识。

4、渎职侵权检察部门要与行政执法单位签订联系协作的工作协议,并根据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不断加以修订、补充。关键联系协作机制的运行不能流于形式,更要注重联系协作的各项具体工作措施的落实。对协议中规定的各项职责要求,双方应该认真加以遵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真正使联系协作机制得到实实在在的有效运行。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4

关键词: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锰三角”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54-03

环境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对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环境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政党、公民对各级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是否合法、适当进行监督、审查以及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的总称[1]。在行政边界区域,如“锰三角”地区,由于跨行政区立法、管辖权、监督权的差异,环境行政执法监督面临诸多法律困境。

一、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特殊性

就单一行政区域而言,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相对容易界定。在单一行政区域内,由于监督主体范围――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主体范围――相对确定;监督对象――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相对确定;以及监督内容――本行政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查与评价――相对确定,这些因素使得单一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相对易于分辨与实施。而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则不同,更多地体现了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特殊性。

首先,监督主体的范围不易确定。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对边界行政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和公民等。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往往涉及到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由于行政区划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分割,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的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管辖权以及执法权很容易产生冲突,从而导致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范围不易确定。

其次,监督对象的差异性。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作出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常常由于行政上的条块分割而不同。而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对这些有差异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很难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与评价。

最后,监督行为的复杂性。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复杂性是由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复杂性决定的。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较其他行政执法的法规体系庞杂,执法依据复杂多样,而且常呈现区域性差异。

二、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必要性和法律困境

“锰三角”地带位于湘渝黔三省市交界处,主要是指湖南湘西州花垣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和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电解锰企业集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基地[2]。近年来,由于当地锰业迅速扩张,“锰三角”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同时也带来了“锰三角”环境污染治理难题和“锰三角”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法律困境。

(一)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必要性

以“锰三角”地区为例,首先,“锰三角”地区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对自然环境进行了人为分割,但是一衣带水的环境整体性关系使得该地区的环境治理不再只是一个县的环保监管部门的责任。其次,“锰三角”环境治理中存在着环境行政执法的简单、粗暴做法,环保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的排污行为作出收取高额排污费、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环境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存疑。最后,“锰三角”地区的环境行政执法由于缺乏综合性的区域环境法律和统一的标准,行政执法的规范程度不高。可见,建立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困境

我国虽然有不少关于跨行政区的区域环境法律规范,但均分散于法律法规之中,缺乏综合性的区域环境法律[3]。各行政区地方立法主体都有权对本行政辖区内环境事务进行立法,这会产生相邻行政区环境立法差异甚至冲突,如2007年实施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在全国首次明确规定了“倍罚制”和“日罚制”,可是,湖南省和贵州省却并没有类似规定,这样,对同一性质和程度的违法排污行为的执法和司法,三省市边界的“锰三角”区域会产生差异悬殊的结果[4]。类似的,由于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对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权的规定各有所异,也为有关机关、个人和其他组织行使监督权设置了障碍。

“锰三角”地区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法律困境,从根本上来说是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特殊性在特定区域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监督主体的确定。对于“锰三角”地区某环境保护监管部门作出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哪些主体有监督权?其次是对监督对象的评价标准。如前所述,与重庆市不同,湖南省和贵州省并没有制定“倍罚制”和“日罚制”等类似规定。假设依照重庆市的规定,对湖南省境内的企业作出“倍罚”或“日罚”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有监督权的机关、个人和其他组织对此应如何评价?最后是对监督行为的界定。对于“锰三角”地区某一具体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应作出怎样的监督行为?

三、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本质属性

《环境保护法》第20条虽然在法律上为行政边界区域的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也为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突破法律困境提供了思路。2011年,在环保部环境监察局的推动下,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环保部门共同见证了“锰三角”地区三县人民政府《“锰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治理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共同应对区域性环境问题。

(一)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程序性

《“锰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治理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三县人民政府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的举措。其中,定期联席会商机制要求,建立三县人民政府区域环境联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轮流由三县人民政府举办和主持至少一次。交流经验,通报信息,共同对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这不仅为三县联合治理“锰三角”环境问题提供了程序保障,同时,“交流经验,通报信息”也可以作为环境行政执法信息获取、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的重要途径。

因而,在该《协议》下,可以通过程序上的设置以完善“锰三角”地区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程序性。比如,会议上应当列席三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要求对“锰三角”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进行监督的相关监督主体。

(二)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建议性

2012年4月13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发表新闻调查文章称,当时花垣县共有14家电解锰企业,其中6家尾矿库存在无资质设计、施工的问题,占总数的43%;有11家尾矿库无排洪泄渗设施,占总数的86%;尾矿库坝体偏薄、外坡坡度比达不到要求占总数50%以上;3家尾矿库坝址选择不合理,尾矿库建在村庄和居民区上游;半数以上的尾矿库已满库,无调洪库容,隐患突出。对于这种现状,下游的松桃县环保监管部门预见到汛期将至,立即向花垣县环保监管部门发出了行政建议,督促其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切实保证电解锰企业在汛期来临前排除安全隐患,避免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对花垣县及下游的松桃县造成损失。

联防联控长效机制旨在通过三县环境保护监管部门的合作治理“锰三角”环境问题,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建议性表明,当行政边界区域发生环境问题,而当地环境保护监管部门对此没有管辖权时,通过行政建议的形式监督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进行环境行政执法,是合法而有效的。

(三)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协商性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20条规定,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上,主要表现为协商性。根据该《协议》建立跨界生态环境事故协商处置机制,“积极协调处理纠纷,跨界水污染纠纷发生后,应立即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商处理,并按照协商处理意见予以落实”。另外,根据湘渝黔三省(市)行政执法监督的一般性规定中均有关于行政执法监督协商性的规定。

2012年5月,重庆秀山县某电解锰企业发生尾矿泄露事故,造成严重水污染,直接影响到下游湖南花垣县水质。事故发生后,三县决定立即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商处理,会议决定由秀山县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处置此次事故,花垣县和松桃县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联合监督秀山县的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最终此次事故在花垣县和松桃县的联合监督指导以及秀山县环境行政执法部门正确处置下得到妥善处理。

四、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的构建

综上所述,“锰三角”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应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之下,以《“锰三角”区域环境联合治理合作框架协议》为核心,遵循建议性、程序性、协商性的特点,从而发挥其监督作用。以“锰三角”为引例,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推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立法

在我国,行政相对人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立法机关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对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上级环境行政机关对其下级环境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监督以及社会团体和公众对环境执法行为的监督[5]。如果不明确彼此的职责,众多的监督主体便难以形成合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从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大环境上看,应制定统一的《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法》,为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其别包括:监督机关及其职责权限;监督的内容和形式;监督程序;相关的法律责任。

(二)建立健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

为适应环境保护任务不断加重的形势,加强规范环境行政行为,应健全系统内部监督机制[6]。首先,通过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其次,加强行政监察遏止环保违法。通过进一步加强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纪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行政监察权是法律赋予的公权力的认识,必须依法行使,放弃行使是失职行为,要承法律和行政责任。最后,要完善环境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机制。深化政务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完善环境执法的司法监督机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外部监督机制。

(三)探索建立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机制

“锰三角”地区可以区域环境联合治理联席会议为契机,研究设立“锰三角”地区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小组,确定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专门机构和人员。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小组组长由三县环保监察部门负责人轮流担任,每届任期一年,负责牵头制定当年三县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在每年的区域环境联合治理联席会议期间,“锰三角”地区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小组应组织召开工作会议,通报、交流三县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信息,有关监督主体也可以在会议上提出监督意见。经共同研究决定,对“锰三角”地区具体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确有监督必要的,确定监督主体,明确监督方式,如下达行政命令,向环保监管部门提供行政建议,提起行政诉讼等,务求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落到实处[7]。

在保障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合法权益方面,“锰三角”地区环境行政执法联合监督小组可以根据相对人的实际需要,召开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听证会;对于具体环境行政执法行为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可以建议其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监督部门联动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健全区域、流域环境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完善与其他相关行政执法监督部门的联合执法,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构建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密切专业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之间的配合。加大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公开力度,健全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健全环境听证制度。建立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新闻会制度,在舆论监督方面完善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环保履职的监督检查机制。新闻媒体可以全程参与区域环境行政执法过程,对环境行政执法进行全程实时报道,必要时这些报道内容可以作为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的证据。最后,应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法制宣传力度,树立环境行政相对人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行政执法监督社会氛围,充分调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力量的积极性,形成行政边界区域环境行政执法社会监督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5〕李祝才.加强和改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监督初探[n].闽西日报,2005-11-14(1).

〔2〕蒋辉.民族地区跨域治理之道:基于湘渝黔边区“锰三角”环境治理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3):74-79.

〔3〕肖爱.区域环境法治:困境与对策[J].求索,2011,(3):164-166.

〔4〕肖爱.论区域环境法治中的权力结构[J].法学杂志,2011,(9):118-120.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5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存在的问题

1人员编制少,执法设备欠缺

矿产资源丰富和矿山分布面积广阔的两个特点造成阿勒泰地区容易发生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问题,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任务多且重,相应的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编制问题,部分基层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因人员编制限制,不得不雇佣社会临时人员,但这又需要相应的经费,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执法的动力;二是执法设备的缺乏,这也是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包括一些日常办公所必需的设备缺乏直接影响的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的欠缺,使得矿产资源执法强制执行的难度加大,甚至存在产生暴力抗法的可能;四是体制“垂直”、办公“属地”,虽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执法过程仍然会存在外部干扰。但总的来看,地方矿产资源执法人员普遍认为人员编制和执法设备仍然是基层矿产资源执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图1)。一个县(市)几个人的人员编制需要负责全县的矿产资源执法工作,人员配备捉襟见肘。

2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法律的有效授权

根据《矿产资源法》第11条的规定,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该法没有授权其他组织或机构行使此项职权。因此,作为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工作之一的执法监察的主体应该是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而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行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执法监察的实际主体是事业单位性质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不符合《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规定。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执法主体不明确,一方面造成执法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底气不足,直接影响执法行为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执法行为的法律效力。严格说来,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成部门的执法监察总队及总队垂直领导的大队、支队未经有效授权实施的执法监察行为属于无效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如果不服提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将会处境尴尬。

3执法监察没有法定的强制措施,违法查处难

《矿产资源法》没有赋予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机构法定的强制措施,对于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只能现场制止,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然后才是立案和处罚。由于无权行使查封、扣押相关设备和物品的行政强制措施,在立案和处罚的过程中,违法行为人如果对责令停止通知书置之不理,仍有条件继续进行违法行为。即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往往不是执行不了,就是时间拖得很长,加大了执法的对抗性和查处的难度。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矿产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在违法案件发现、制止还是在查处方面都会遭遇困难或阻力。但相比较而言,普遍认为在违法查处环节遇到的困难最大。调查结果显示,78%的被调查者认为矿产资源执法的主要困难集中在查处环节(图2)。这也与我们在实际座谈中得到的结论一致,地方矿产资源执法部门最终对案件查处的方式基本上以经济处罚为主,手段单一,这一方面是地方经济利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查处方式和手段缺乏密切相关。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选择的查处方式,往往以经济处罚告终,并不能有效遏制违法活动的继续进行。

4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缺少制度化的法律规定和具体的问责制度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土资源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4号)、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3号,各地纷纷建立由政府牵头领导的、各相关职能部门为主体的国土资源执法联动机制,有效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取得效果的同时,当前的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有关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的法律文件位阶不高,执法联动机制的法律依据不强。当前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文件,只能在本部门领域内有效,对其他部门的效力大打折扣,并且这些法律文件对国土资源执法联动机制的规定比较分散,也不够全面,缺少制度化的规定,造成现有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只是随机的,难以常态化。实践中只能由地方党委或政府出面协调,要求相关部门协助国土资源执法。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矿产资源执法联动机制中,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不明确,缺少具体的问责制度。各地多是出台文件规定建立矿产资源执法联动机制,但对于在联动机制中各相关主体的应承担的责任却少有规定,即使有所涉及,往往也只是寥寥几句,没有实施问责的实质性内容。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的开展缺少了问责机制的保障,造成各相关部门合作的主动性不够,联合执法的效果也差强人意。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的执法地位研究

鉴于《矿产资源法》对于执法监察主体已有规定,法律效力在其之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无权设定新的执法监察主体,如若设立,只有通过修订两法,才可明确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但如若依照此现行规定,地方上现行的执法体制将存在不合法的成分。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的规定,法律、法规可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这里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因此,可以探讨是否在修订《矿产资源法》过程中补充规定: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体制的地区,可授权各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统一行使执法监察职能。

2增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手段

增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手段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是建议国土资源部争取全国人大法工委通过立法解释,对《矿产资源法》中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行为“有权制止”作出解释,赋予强制制止权(图3),以解决普遍反映的执法手段软弱的问题;另一种是修订《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机构为制止正在或可能发生的矿产资源违法行为,有权对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性限制,或者对违法行为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暂时性控制措施。《行政强制法》已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在特定条件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部分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这为通过立法解释或者修订《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途径来明确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的强制措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3将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制度化

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的制度化,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相关行政法规中规定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为其开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矿产资源联合执法中的具体分工和配合,变矿产资源“一家管”为“大家管”。二是要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中切实落实共同责任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矿产资源执法监察联动机制中,各相关主体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以联合执法的国土资源事项为单位,分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同时,要规定如何启动问责程序、谁向谁问责以及构成问责条件的标准等实施问责的具体操作内容。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6

关键词: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具体制度

200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如何建立与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研究的课题。在烟草领域,加强与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是有效打击涉烟犯罪的重要保障。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内涵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被授权或受委托的组织,为实现行政目标,维护社会经济与生活秩序,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程序实施法律规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采取管理和处罚的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处理刑事案件的专门话动。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是指对于涉嫌犯罪的行政违法案件,有关查处部门在各尽其职,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依法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犯罪行为首先是违法行为,是已经触犯刑法,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当罚性的违法行为,是不仅属于其他部门法调整并且必须得由刑法调整的违法行为,因此,有些犯罪行为就具有了双重属性,如烟草领域生产、销售假烟销售金额较大的行为既是行政违法行为,也是犯罪行为,因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常常联系紧密,在执法对象上存在竟合,相互衔接,需要过渡。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是及时移送与处理犯罪案件的重要保障。

二、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的法律依据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二者之间具有性质不同、不可替代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7条第2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案件时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01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行政法规,确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制度。

此外,在2001年4月9日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关于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联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清查“有罪不纠、以罚代刑”现象。在2006年3月27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在《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的基础上联合制定《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防止有案不送、以罚代刑。

在烟草领域,某些性质严重的行政违法行为会构成犯罪,对此的处理法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38条规定:“倒卖烟草专卖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0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上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提供了法律依据,其衔接机制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

三、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重要意义

1、能够严厉打击涉烟违法犯罪,遏止涉烟违法犯罪活动。

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能够整合与调动社会各界各方面力量,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涉烟经济犯罪,以根除假冒伪劣卷烟生存土壤,规范、整顿烟草市场秩序。虽然烟草行政执法对于维护卷烟市场秩序起着主要作用,但是基于行政执法行为的局限性,对一些涉烟违法行为不能予以严厉打击,因此,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使公安机关提早介人涉烟案件的调查,及时对某些涉烟违法行为进行刑事追究,对深入开展卷烟打假工作,更为有效地打击卷烟违法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2、能够进一步规范烟草行政执法行为。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的有效衔接,使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对于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工作、移交工作及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使检察机关充分行使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制约机制防止行政权的滥用,充分保证行政执法权规范有序运行。

四、完善烟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具体制度

烟草专卖部门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方面应进行尝试探索。2007年,烟草专卖分局与工商局、公安局、检察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烟草纷卖管理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的意见,并以此为平台有序地开展了对涉烟经济犯罪的依法执法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整体工作目标以及各白自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7

【关键词】联查联管;运政执法;工作应用

随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对道路运输管理、运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运政执法工作为适应现代运输业发展的要求,在强化和完善运政管理、维护道路运输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运政执法工作中相应也存在一些滞后效应。为保证运政执法的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和长效化管理,笔者现就联查联管机制在运政执法中的应用,浅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运政执法实施联查联管的几个障碍

运政执法是运输市场监管的主要抓手,运政执法人员是运输政策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最主要群体。规范运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形象、树立运政执法队伍新风貌对开创运管执法新局面和实现道路运输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运政执法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约联查联管机制建立的因素分析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效、有序地组织联合运政执法或调片执法,既有助于运政执法相互交流效验,提高办事效率,又能相互监督,消除执法“盲区”和“灯下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践中,少数基层局(运管处)以区域管理为借口,划地为界,人为设置障碍,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不敢跨区执法,怕违法行使职权受追究;其二,不想跨区执法,怕自找麻烦自惹事;其三,不会跨区执法,怕引发矛盾难收场。

2.智力、人力资源的配置影响办案质量

在运政执法工作中,虽不见硝烟,但每查处一起违法案件,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力作支持。从理论上讲,每一个执法机构的人员配置都应达到智力、人力的完美组合,但在

作者单位:224005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交通运输局

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资源配置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序上削弱了执法机构的战斗力。

3.执法尺度不一导致执法天平的倾斜

公平公正是执法办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执法办案工作的生命线。尽管运政执法中采取了若干措施以实现公平公正的目标,但依然会发现少许执法不公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对”造成的不公,比如,在甲地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与在乙地查处的同一类型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的尺度不一样,造成处罚的力度不一样;另一类是“因人而异”造成的不公,比如,同样的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在不同的执法人员手中,处理的结果也许不一样,有人会处理得重一些,有人会处理得轻一些。

二、联查联管在运政执法中的作用

运政执法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行业管理部门与被管理群众、道路运输经营业户的和谐统一,使各方真正告别“零和”状态,步入共赢坦途。对此,笔者建议整合执法力量、聚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树立执法形象和构建联查联管平台对于实现上述目的大有裨益。

1.跨区执法,可改变“划地为界”局面。

运政执法中的“划地为界”问题,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想联不会联的,要帮助他们找对象、接对子,适时授权、派员指导,提高跨区执法的积极性。

2.资源组合,可纠正“孤军作战”做法。

依据县级道路运输行业市场集约化程度低,矛盾纠纷突出,若协调不及时,处理不妥,很容易引发群体性冲突事件,畅通反映渠道,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受理举报案件,可确保行业稳定。对此,要积极以机关职能科室和运政执法队伍为主力,实施纵向联合、组团作战,主攻新案,重查大案,突破难案。

3.体现公正,可消除“尺度不一”现象。

运政执法不能满足于案件互审、调卷审查等事后监督,而要通过推行联查联管交移监督关口。在联查联管中推进“横向比对”,促进量罚尺度的统一,解决内宽外严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违法案件,无论大小,都要经过“三堂会审”,形成处理意见,避免因自由裁量权尺度不一带来的负面作用。

三、联查联管在运政执法中的应用

联查联管是对传统执法办案机制的继承和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执法办案的规律,以制度、机制创新促进执法办案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和执法办案水平,打造联查联管优势。

1.建立案源共享机制,为联查联管创造条件

联查联管,首先要解决好有事可管、有案可查,案源能否真正共享,关系到联查联管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要配套三项制度:一是案件线索备案制度。对群众举报以及工作人员巡查、设点检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由受理人员、巡查人员和检查人员负责登记,形成档案;二是定期会商组对制度。认真分析每一件线索调查处理的难易程度,并实行以案组队,拓展案源共享效果;三是案件线索督办制度。以下交办的案件线索,经检查发现承办机构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结的,采取加派执法人员联合办理的办法,以加大办理力度,提高办案效率。

2.建立指挥协调机制,为联查联管提供保障

根据运政执法的个案特点,有针对性采取以下三种联查联管办法:一是根据案件的线索、特点,由局单位直接指定承办机构和承办人;二是根据就近联合办案的原则,由有管辖权的单位提出,交由局机关指定承办机构和承办人;三是根据分片执法的要求,采取局机关科室与有关单位结对联查联管的办法,按照事先划分的责任区,事先确认相关科室、相关局单位的联管权。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8

第一,建立公安、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提前介入是指公安、检察司法机关有条件地介入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对可能涉及到犯罪的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在环境监管部门调查处理的同时,请公、检、法及时介入调查,有利于案件线索和证据的收集、固定。第二,建立完善环境案件移送机制。各级环境保护、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关于案件移送的职责、时限、程序和监督的要求,积极做好案件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工作,环保部门经认定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移送,若决定移送,应当在决定当日内进行移送,同时移交案件调查报告、相关证据材料。决定不移送的,应当说明理由,并记录在案。第三,建立环境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环境监管“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一是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将查处的所有环境违法案件情况根据办案流程,及时录入环境监管信息管理系统,接受上级主管机关与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制约;二是公安机关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的受理、立案、销案情况;三是人民检察院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立案监督、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的情况,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查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两会衔接”的情况,提出加强两法衔接的对策。第五,建立联动执法联络员制度。各级环境保护、公安、检察部门应明确内部机构在环境违法案件查处中的职能分工,分别确定具体牵头部门及联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信息互通、协调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制定联动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联动执法专项行动,依法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综合惩处力度。③

二、加强“两法衔接”机制的运行监督

第一,加强对环境监察部门移送案件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关要重点监督环境监管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发现的违法事实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否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是否妥善保存并固定所收集的证据,是否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移送。第二,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是否存在该立案不立案、该侦查不侦查的行为;对于移送的证据公安机关是否履行相应手续并妥善保管,对不予立案的涉嫌犯罪案件是否说明理由并报检察机关备案;对于公安机关未及时受理或者立案的,应当依法开展立案监督,督促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受理或者立案侦查;对立案后久侦不结的案件,要加强侦察监督;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结案件。第三,加强对环境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监督。检察机关发现环境执法人员,对依法应当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不移送,情节严重,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介入调查,依照刑法有关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利用职权干预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执法,阻挠案件移送和刑事追诉,构成违纪、犯罪的,同样依法追究其纪律责任、刑事责任。

三、提升环境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专业水平

执法人员作为“两法衔接”制度执行者,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决定着制度落实的力度。环保部门、司法部门要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宣传“两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将“两法衔接”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从而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鼓励执法人员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环保部门、公安部门要树立证据意识,及时收集、提取、监测、固定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等证据。环保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应当运用实习教学、典型案例研讨、专题讲座、跨部门学习锻炼等形式,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重点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破换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相关司法解释、“两法衔接”的规章制度以及专业鉴定技能、环境案件侦查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四、小结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9

关键词:中部地区崛起;立法协调;执法协调;司法协调

中部崛起论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亟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化单个省份的优势为区域优势,为中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法制协调机制是“补救抽象规则所想象的情形和现实存在的情形之间不可避免之裂隙的方式”①,是整个协调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法制协调机制,整个协调机制就难以有效运转,区域的协调发展就可能会时时受阻。因此,坚持法制优先,加强法制协调,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保障。而构建中部地区法制协调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立法、执法、司法、法制宣传教育及法制监督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立法、执法与司法协调机制三方面作些探讨。

一、立法协调机制的构建

所谓立法协调机制,就是为促成立法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而建立的一些制度与采取的一些方式的总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建立、健全区域立法协调机制和立法透明机制,从而提高区域立法质量。通过立法协调,可以维护法制统一,消除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就目前而言,成立一个跨省的区域性立法机构存在制度上的障碍;让中部地区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或地方政府,联合起来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府规章,既无实体法上的依据,也无程序法上的保障。因此,只能建构中部地区的立法协调机制,以保障区域的协调发展。建立立法协调机制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1.建立中部地区立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部地区立法协调委员会。

由中部六省的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定期举行中部地区立法协调联席会议,就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关立法事项进行交流与协调,通过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并在各自的立法活动中尊重和反映协调的意见。在举办立法协调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可以联合成立中部六省立法协调机构,名称可定为“中部地区立法协调委员会”。它是一个非常设性机构,由中部六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或者政府法制办主任以及有关法律专家组成。通过“中部地区立法协调委员会”,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的立法合作,保障区域的和谐发展。立法协调委员会还可以就中部六省以及区域内其他有立法权的较大市在立法中可能出现的立法冲突进行协调,以将立法冲突降至最低限度。

2.构建中部地区立法信息交流平台。

中部六省及其他有立法权的较大市要建立一个立法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日常信息交流与反馈,相互借鉴各自在立法工作中的技术和经验,促进资源共享。各地在制定或修改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时,要基于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认识,事先与区域内的其他省、市立法机构进行沟通,力求使各自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与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以更好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3.创新中部地区地方立法程序。

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在立法前将立法的信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公开,不仅让本省、市范围内的公众知晓,也要让利益相关的其他省、市的公众知晓。第二,在地方立法中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不限于本省、市行政区范围,对涉及省、市际关系的,可邀请对方相关代表参与、磋商,听取意见,扩大利益表达的范围。第三,建立公众评价机制。对拟要通过的立法或其他规范性文件草案文本,可以在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上,鼓励中部地区相关省、市的公众参与评价,广泛吸收各方面的合理意见,使出台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善。第四,尝试建立地方立法交叉备案制度。中部六省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除了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进行备案以外,还应向利益相关的中部其他省的省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当其他省的省级人大常委会发现该立法有可能损害本省利益时,可以提交中部六省立法协调委员会进行审查判断,再由中部六省立法协调委员会向有权机关提出纠正或处理的建议。

4.加强中部地区地方立法的清理工作,整合现有的地方立法资源。

中部地区立法协调还需要完成一项重要工作,即加强地方立法的清理工作,对不符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依法予以修改或废止。目前中部六省及其区域内有立法权的较大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数量众多,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由不同的立法主体分别立法,其规定可能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阻碍了统一、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形成,对此必须进行系统清理。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建立中部六省区域立法的相互认可和立法资源共享机制,以解决目前中部六省区域法制不统一的问题。

5.积极推动和协助中央立法机构制定有关中部地区的法律文件。

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需要立法支持,不少跨省立法事项属于中央立法的权限,例如行政区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均需要由中央进行立法。为促进和保障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各省、市的立法机构也需要积极推动和协助中央立法机构制定诸如《中部崛起促进法》、《中部地区经济合作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加强中部地区区域立法,出台一些保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法律规范,为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6.加强中央立法机关对地方立法的备案审查工作。

这是对地方立法进行事后监督的一种方式,以保障中央立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统一执行。各地在进行地方立法时,由于立法者对法律的理解不尽相同,加之每个地方又有其自身特点,因此,为实施同一部法律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之间,可能出现相互矛盾的规定,也可能出现越权立法的现象。遇到这些情形,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审查地方性法规,纠正地方立法出现的偏差,以保证法律、尤其是区域性法律得到统一实施。

二、执法协调机制的构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中央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均需要相应的行政执法机关本着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理念与原则加以执行。执法协调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法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实现执法的统一与高效,有利于解决行政执法中产生的各种冲突与争议,有利于提高执法的整体能力与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执法协调机制,如在日本,有些事情牵涉到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权限,或引起各机关的管辖之争,在此情况下,便由各有关机关相互协议定夺。若各有关机关的主任大臣经过协议仍无法解决,则由内阁总理大臣召开内阁会议进行裁定②。在英国,地方政府所设立的联合机构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ttee).1972年的地方政府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政府可以选派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调彼此之间的工作或执行相互委托的事务。联合委员会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征税,经费由成员政府议决负担。二是联合会(jointboard)。英国有些法律规定,为了实施某一特定事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政府必须或者可以组织联合会。联合会具有法律人格,但只能依据法律的规定才能成立③。法国1982年的地方组织法第65条规定:“两个或若干个大区为行使它们的职权,可以签订协议或组建共同利益机构。”德国的“合作联邦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关系的机构和委员会网络。而美国的州际协定和行政协定是重要的区域法制协调方式。在我国,中部地区执法协调主要包括省级或市级政府在有关重大事务处理上的统一协调,不同省、市的同类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由国务院法制工作机构主持的行政执法争议协调等。执法协调可以建立下列机制:

1.联席会议和行政协议制度。

实践中,联席会议与行政协议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行政协议是不同地域的行政机关之间为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管理职能,通常以举行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方式,为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在意思表示一致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如行政事项管辖协议、行政协助协议、行政合作协议、行政联合执法协议等。行政协议在性质上是一种对等性行政契约;行政协议的缔结主体是不同地域的行政机关,即省、市人民政府或其职能部门;行政协议的缔结方式是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行政协议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宣言”、“意见(向)书”或“协议”。有学者认为,行政契约制度在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和法制协调中具有重要地位④。泛珠三角区域内也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规定了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重大合作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

中部地区可以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行政协议,以加强中部各省、市之间的联动与协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省省长、市长以及省级政府的职能部门首长对中部六省联动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以及对行政执法中重大问题进行沟通、磋商。经协商一致,联席会议可就有关执法事项达成行政协议,以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到相互配合,形成省际间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保障行政执法的正常高效运转。事实上,中部地区在此方面已经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如2006年8月11日,在国家建设部的指导下,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建设厅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市规划调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有序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中部六省城市规划会商合作机制协议书》。按照协议要求,中部六省还将建立城市规划会商合作机制,在建设部规划司指导下,六省建设厅、规划处及省会城市规划局负责同志每年会商一次,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协调具体合作事项。

2.联合执法与行政协助制度。

联合执法,是指多个执法部门联合组成执法机构,统一对相对人进行监督检查,但分别以各自的名义对相对人实施处理或处罚的活动⑤。我国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采用联合执法的方式。据悉,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等国务院九部门联合组成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旨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联合执法模式避免了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一个部门单独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由各省政府办公室或综合治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加强对联合执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使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活动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以克服各自为政、相互牵制的问题,形成执法的整体合力。

行政协助,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向与其无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机关提出协助请求,被请求机关依法提供职务上的帮助以支持请求机关实现其行政职能的制度⑥。通常情况下,行政主体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时就产生了行政协助的需要。如果行政协助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则依法律的规定进行;如果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单独不能完成行政任务而需要其他行政机关协助的,则需要通过签订协助协议的方式进行。行政协助有利于减少和消除执法内耗,克服各自为政,整合各行政机关的执法优势。

3.跨地区的案件移送和信息通报机制。

跨地区的案件移送制度是区域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各地区可以按照职责分工、归口管理、相互协助的原则,建立跨地区的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本区域内的行政执法案件,依法进行及时、公正的处理。当本地行政执法机关着手办理的行政执法案件涉及异地行政执法机关管辖时,本地行政执法机关应将案件及时向有管辖权的异地机关移送,不得拖延。受移送的异地执法机关应依法及时办理并反馈情况。本地行政执法机关故意拖延,不移送案件或逾期移送案件的,有权机关应责令限期移送,并对其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异地行政执法机关无故不接受移送案件,或接受移送案件后不依法及时办理并反馈情况的,由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向有权机关反映情况,由该机关作出处理。通过规范跨地区的案件移送的程序与责任,形成异地行政执法案件移送、接收、处理、反馈的协作机制。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在每个地区成立一个案件移送中心,具体负责案件的移送和接收工作。各地区行政执法机关之间,不管有无协议在先,都应主动配合、积极协作,在信息沟通、案件移送、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强制执行等各个方面予以相互支持配合。

中部各地区行政执法机关在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避免出现重复执法或者执法空白等不利于行政执法顺利进行的情形,还可以建立和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和交流各地执法工作情况,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情况汇报会,开展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和执法水平。

4.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

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是指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根据行政执法部门的提请,或者依职权,对行政执法争议进行协调处理的活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应当遵循维护法制统一、保证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原则。行政执法争议协调的范围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是否有管理权发生争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都有管理权,但在执法环节、标准等事项发生争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联合执法时出现争议;行政执法部门因行政执法协助而发生的争议;行政执法部门在案件移送时出现争议;其他涉及行政执法争议的事项。不同地区的行政机关之间发生上述行政执法争议时,先由双方协商解决;经自行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由发生争议的任何一方向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提出解决争议的请求。

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对争议事项,应当按下列规定分别处理:经协调,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达成一致意见的,制作《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意见书》,载明协调事项、依据和结果,加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和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印章,发送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经协调,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争议事项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对其他枝节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制作《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意见书》,载明协调事项、事实状态、各方意见、法律依据、协调意见,加盖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印章,发送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经协调,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无法形成一致意见的,应当提出书面建议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三、司法协调机制的构建

在司法协调方面,现阶段主要取决于各地司法机关之间的协调,具体体现在统一司法标准、加强司法协助、排除地方保护等方面。

1.统一司法标准。

(1)建立区域司法鉴定协作机制。中部地区的有关部门在遵循平等、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可协商签署司法鉴定合作协议。在符合国家有关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将区域内的司法鉴定机构准入资格、司法鉴定人员执业资格、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认定标准逐步统一。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监督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做到标准一致、结论互认、信息互通。

(2)统一司法适用标准,确保司法公正。第一,尽管区域内各司法机关无司法解释权,但对于在区域内司法适用的标准,可以达成某些共识或意见,以指导区域内司法机关的司法适用。当然,这种意见只具有参考价值而无法律约束力。第二,对于区域性立法,各地司法机关可提出法律解释建议,由有权机关作出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统一区域内的司法适用标准。

(3)统一证据公开的标准。在司法活动中,证据公开无论对保障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还是提高诉讼效率、制约权力滥用与遏制司法腐败,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证据公开标准不一致导致了证据认定与采信上的混乱,所以证据公开的标准应当统一。在区域司法协调中,可以建立统一的证据公开标准,包括证据公开的对象统一、证据公开的范围统一和证据公开的途径统一等。

2.加强司法协助。

(1)司法文书的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助。第一,建立司法文书异地委托送达机制。对区域内需异地送达的司法文书,可协商采取委托转送,并规定相应的送达时效和协助责任。第二,建立异地司法文书执行协助机制。对司法文书的执行,可协商委托异地司法机关代为执行,如查封、扣押财产,异地执行司法拘留;或者是提供协助,如协助维持执行现场秩序、提供交通工具和警用装备等。通过建立相应的协助机制,促进区域内各司法机关积极协作,形成合力,改变“跨区域执行难”的状况,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以提高执行效率,缩短案件的执行周期,遏制跨区域转移财产、跨区域逃避执行的现象。

(2)案件调查取证方面的协助。健全系统内的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需要异地调查取证的案件,可协商确定由当地的司法机关代为完成,并对委托调查取证的一般时限、取证情况汇报、证据移交等具体事项作出规定。

(3)案件管辖方面的协助。各地司法机关对区域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可达成协议,由最先收到申请材料的司法机关进行初步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如果经审查发现案件涉及到共同管辖问题,则通知共同管辖机关,由共同管辖机关协商确定由哪一个司法机关管辖该案件;如果经审查发现自己对本案无管辖权的,则直接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

(4)区域法律服务方面的协助。第一,通过律师协会建立合作平台,加强区域内法律服务信用标准、评比等方面的交流,加强区域内法律服务分支机构的管理监督,维护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区域间统一的诚信体系。第二,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可异地互设分所,允许机构之间合作组建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目前,律师在异地调查取证或申办执业手续方面较为繁琐,今后各地相关业务部门应加强合作、简化手续,对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律师身份证明予以确认,平等对待本地律师和外地律师。

(5)区域法律援助。第一,健全和简化系统内的委托调查取证制度,节省办案成本和时间。第二,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即案件可以在一个城市受理,然后转给其他省市的法律援助机构办理,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奔波劳累之苦。

3.排除地方保护。

我国司法机关的设置与行政区划相一致,其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政府,导致各地司法机关在办案中产生地方保护现象,司法功能出现“错位”。在寻求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必须排除和抵制地方保护,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1)各地司法机关应当遵循公平、公开与非歧视原则,对本地、外地当事人平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维护社会诚信,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2)对跨区域案件,可以组成联合调查与执行机构,协同办案,以减少干扰,排除阻力。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及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履行能力等及时调查,互相公布,克服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异地司法机关提供便利。

(3)搞好社会联动,寻求全方位支持。对跨区域案件,可及时向当地党委、纪检、监察、人大等部门汇报,取得它们的信任、支持。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四、结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实施中部整体崛起战略,必须重视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尤其是要充分重视法制协调问题,为中部地区协调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软环境,建立起一套长效保障机制,破除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壁垒、职能重叠的弊端,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形成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次级区域大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应对发展的外来压力,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冯凯、高志新主编《中国行政程序法:起草资料汇编》(下),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页。

②[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杨建顺、周作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③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4-75页。

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篇10

关键词:基层环境执法;三大悖论;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110-02

一、基层环境执法现状

环境保护的生命力源于基层环境执法的有效性。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基层环境执法存在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诸多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面对环境违法行为“打而不绝”的现象,浙江省台州市首开全省先河,建立了由纪检、公安、法院等7部门参与的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派基层环境执法的新景象。数据显示,2012年,台州全市环保行政部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4460人次,完成监察4860家次,共关停违法排污企业632家,实施行政处罚408家,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73人。2013年上半年,全市环保行政部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5610人次,完成监察9602家次,共关停违法排污企业265家,实施行政处罚290家,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78人。2012年,公众对生态环保满意度为62.5%,2013年上半年达到64.35%。环境执法效果显著,但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环境执法三大悖论

国内许多学者将环境执法的困境归咎于人民环保意识淡薄、人事财政受制、处罚强制力不够、环境部门垂直体系未能建立等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几乎是无法改变的,目前基层环境执法瓶颈性问题实为以下三大矛盾。

(一)执法资源与企业数量的矛盾

在执法第一线,工作人员压力非常之大。台州属于典型的发展中沿海城市,在全市一万多家企业中,超过60%属于小微企业,大部分为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小作坊等个体经济。然而目前台州市环保机关正式编制的环境监督人员仅为132人,即便加上临时工也不到三百个,这其中还掺杂许多不做事的领导亲属与热情高技术不足的人员。因此面对大型企业,执法部门还较好处理,而面对个体经济户却往往力不从心。一家企业标准流程下来检查至少需要2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执法压力堪比法院。

(二)处罚权限与守法成本的矛盾

我国现有24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50项行政法规,但普遍存在着规定软、权力小、手段弱等问题。目前基层环境执法部门对污染企业的监管有以下两条途径:行政处罚,如责令企业停止生产、罚款等八种处罚手段。行政命令,如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限期治理等。而这两条途经对于严峻的监管形势来说不够有力。若须关闭污染企业,执法部门需经过“限期治理―逾期不过关―提请当地人民给予关闭的行政命令”这一程序。若企业逾期不交罚款,只有在相对人超过15天未,超过60日未申请复议,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才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一个严重超标的排污企业来说,如果在60天以后才可对其施以强制措施,已无任何意义可言。因此当下环境执法部门只能依靠停水、停电这样的变相处罚来弥补“手段软”的问题,这显然是缺乏处罚手段所形成的倒逼机制。

(三)联动机制与运动执法的矛盾

目前,在台州环境执法制度创新中盛行着联合执法模式,即纪检、监察、检察、公安、法院、工商、环保等7部门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据统计,2013年度台州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350人次,检查企业6600家次,依法取缔、关闭企业949家,处罚环境违法企业548家,罚款金额2642万元,88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行政拘留,征收排污费5300余万元。

这新制度看似卓有成效,却被台州9个环保执法部门中的5个形容为“创新不足,运动有余”。其成效往往来自于突击执法、运动执法,其长效性根本无法保障,而在台州,此类运动式执法在2010年和2011年刚刚出台时效果显著,却在2012、2013年逐步下滑,可见长效性机制的缺失将极大地削弱联动执法的效果。

三、妥协中求索环境执法之进路

前文已提到,目前我国众多学者认为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增加环保体系人员编制、建立环保部门垂直体系、增强处罚强制力乃突破环境执法瓶颈的有效方法。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目前的环保体制之下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改革绝非一蹴而就,相反,缓和矛盾、循序渐进,在缺乏可能性的建议与急迫的现实之间找到一条不会过多影响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路,才为基层环境执法未来十数年之发展方向。

(一)建立企业分类监管模式

目前台州环保部门在面对一万多家企业的监管,应将有限的人员发挥出最大效能。

首先,企业分类,将全市污染企业分为3类,即根据企业排污总量大小、环境管理诚信度、环境安全危害程度、环境管理自律行为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分类。根据这一分类,a类监管企业主要为化工类、重金属类、防盗门、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行业;B类监管企业为除a类外已安装在线监控的企业以及其他企业;C类监管企业为废水排放量较小的企业。为突出污染企业的管理,同样在浙江的永康市环保部门还将污染轻微、基本无污染企业归纳成一类为D类。

其次,对工业废水排放企业a、B、C三等污染企业分不同频次进行日常监管。对废水排放企业D类企业一般以抽查形式进行监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出错时巡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突击检查、反复检查等不同方式无规律检查,并将日常监察工作落实到环境监察大队的数个中队,实行分区域进行监察。

(二)推进大部门体制变革

联动执法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省去了众多流程,极大加强了执法、处罚、执行的效率,然目前由于联动执法却因运动化致使效率下降,因此,应使联动执法转变为常态化,这主要通过出台具体行政文件确认各部门职权归属加以实现。建议如下。

1.环保部门职责。负责对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环境犯罪的,以及涉嫌违法排污行为单位责任人员涉及党员干部的,在依法做出行政处罚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联系,做好案件移送工作。重点做好:现场调查,固定有关证据材料,制作现场勘验报告;确定污染源,做好污染监测工作;制作案件各相关人员的调查询问笔录;协调有关评估鉴定机构;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并制作案件调查报告;向被移送部门提供有关违法活动的情报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

2.公安机关职责。负责对环保领域涉嫌违法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犯罪案件进行查处,同时负责对涉嫌妨碍环保部门执法职务案件进行查处。

3.检察机关职责。负责对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建议移送、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查逮捕、审查工作。对疑难复杂的重大案件,可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并就案件定性提出建议。对涉嫌不移交刑事案件等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立案侦查,督促法院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人民法院职责。负责对检察机关移送的环境犯罪案件,严格按照法定期限审查受理,依法做出判决。对在审理中发现依法应追究行政责任的,建议环保部门依法处罚。

5.工商部门职责。负责对县政府做出关闭决定的违法排污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变更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以此将联动执法规范化、常态化,从而大大提升执法效能。

(三)适当强化强制执行权

不可否认,基层环境执法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强制权的缺失。《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中有如下规定“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对执法部门强制执行权进行了非常大的限制,虽然通过联动管理机制,执法部门、法院合作可以大大加快行政流程,简化程序,但基层法院事务非常繁重,事事报请法院不仅不方便执法部门亦不利于法院。因此适当地强化环境执法部门的强制执行权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执法部门使用较多的处罚手段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拘留等。而其中如罚款;查封、扣押、没收;责令停产整顿这样处罚力度不大的强制执行权却完全可以由环境执法部门享有。故目前,应首先出台相应办法落实强制执行权归属,以摆脱执法部门只能通过停水、停电实现执法目的的尴尬现状。

四、结语

着眼基层环境执法瓶颈性问题,理智的做法是在妥协中求索环境执法之进路,定将帮助突破目前困境,有效化解基层地区“行业发展与可持续”、“执法资源与企业数量”、“执法资源与企业数量”、“联动机制与运动执法”的四大矛盾。

参考文献:

[1]袁浩,陆军.环境保护基层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完善[J].北方环境,2011(4):31-32.

[2]宋宪宾,姜林.环境行政执法的阻力及对策[J].政法论丛,2000(3):34-38.

[3]马波.论环境行政执法中行政奖励的构建[J].茂名学院学报,2005(5):10-15.

[4]戴京.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4).

[5]李清宇,蔡秉坤.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2(3):158-162.

[6]顾保国.环境要素禀赋下的小城市科学发展分析[J].环境经济,201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