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十篇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十篇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7:54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1

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的意见》,焦作市重点针对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深化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和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等热点问题积极决策并有效部署,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紧盯突出短板,在优化机构、“减县补乡”、赋权放权、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方面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动真刀子,全力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有效破解县乡基层两级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综合治理难题。

一、乡镇(街道)基层机构的职能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决定了深化改革必须要向纵深方向发展,乡镇(街道)等基层机构的职能定位也应该相应地做出转变:一是实现从硬性管理到柔性服务的转变;二是从全能型选手向有边界的服务员转变;三是从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增长到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职能定位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其应然作用的发挥。从现实来看,新时代的基层政府机构必须坚持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1、坚持依法施政的方针

各级政府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总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乡镇(街道)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最终得以贯彻执行的最强有力组织保障,只有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确保所有党规政令的畅通无阻。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结合乡村工作实际,积极深化村级事务公开、公推公选等基层民主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村民自治管理不断走向深入,进而自下而上推进乡镇(街道)的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为村(社区)党支部配齐人员以方便开展工作,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切实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人民群众率先实现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重点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和脱贫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特别是讲好讲透“三农”政策方针,做好政策的解读及具体的落实工作,切实维护好基层广大百姓的合法权益。必须树立长远清晰的工作目标,目的是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广大群众的一贯认识,推动乡镇(街道)提高自身的依法执政能力,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转变。

2、坚持与人民共享的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三农服务的各项事业发展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必须积极发展与农村、农民和农业相关的各项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为全面小康“打通最后一公里”。因此,一要搞好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是小城镇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二要发展好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特别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所有成果;三要大力加强综合治理工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重点是调解好与农民利益相关的民事纠纷,将可能的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同时制定并完善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处突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司法公正、社会廉明,唯此才能有效维护好社会秩序稳定。

3、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本方针,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来说,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科学制定好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产业经济结构的改革与调整,加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必须努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更为关键的是,基层政府还要组织引导好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4、坚持以服务便利化为宗旨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必须积极推动政务公开,扩大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为此,必须建立政务公开信息栏或采取走街入巷发放宣传材料的形式为老百姓公开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结果、收费标准并及时向群众和社会公开,从而让老百姓能够依法依规享受到乡镇(街道)基层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但凡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使用,以及重要的人事任免和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则必须要主动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民主评议与议事监督。

二、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自上到下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和监管事项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的清理规范工作,县级及以上行政权力事项基本实现了纵向、横向的统一化、规范化和法定化,但乡、村两级承担的职责任务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虽然各地自行梳理了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但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乡镇(街道)、不同村(社区)之间的事项差别还比较大,不利于基层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便民服务。结合近期最新调研的焦作市修武县五里源乡,笔者把基层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四点。

1、乡镇(街道)体制机制运行不畅

2005年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提出以来,随着党建、信访、综治、环保、城管、扶贫、便民服务等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卫生和计生、工商和食药监部门的整合等工作形势的变化,乡镇和街道承担的职责任务有很大的转变,原有的机构设置已不能适应职能变化,也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多数乡镇(街道)实际运行的机构与“三定”设置的机构严重不符。

乡镇和街道人员编制力量严重不足是长期困扰基层、影响基层工作效率的最大难题。据调研,改革前,焦作市乡镇和街道平均核定行政事业编制仅60名左右,这与近年来乡镇(街道)增加的职责任务不相匹配,远远不能满足基层工作需求。再加上基层工作任务重、环境差、待遇低、晋升渠道窄、缺少激励机制等原因,乡镇和街道普遍存在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基层空编较多,焦作市每个乡镇和街道平均缺编12名左右。另外,由于县(市、区)人员编制总量小,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往往从基层长期抽调、借调工作人员(平均4名),乡镇和街道实际在职在岗人员平均仅45名左右,基层干部“一人多岗、一人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转。

机构设置方面,五里源乡的5个必设机构已经全部成立。县级政府核定的行政编制为32名,实有在编人员23名,缺编9名,比例为28%,事业编制增加8名但还没到位,整体缺编人数为15名,编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是,与其他乡镇相比,该乡实属缺编严重单位,人员负担最为严重。

2、乡镇(街道)权责关系矛盾突出

乡镇(街道)是党的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线前沿,是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最终阵地。改革前,乡镇和街道政府权小责大、有责无权、权责不匹配、权责脱节现象比较突出。上级党委政府或部门往往以“属地管理”原则为依据,与乡镇和街道签订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违建拆迁、食药品监管、城市管理、信访稳定等各类目标责任书,将本应由上级职能部门承担的责任转嫁到了基层。“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导致乡镇(街道)政府变成了“万能政府”“兜底政府”“无奈政府”,基层不堪重负、效率低下。但实际上,乡镇(街道)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除规划等极少一部分领域外,多数领域缺乏独立的行政执法权,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活动。再加上财政、税务、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司法、公安等部门实行派驻机制、垂直管理,乡镇(街道)并不具备相关领域的管理权限。如遇疑难问题,乡镇(街道)没有能力和手段进行执法和有效管理,导致基层治理出现不少薄弱和空缺环节,乡镇(街道)干部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被问责、被追责的风险。

权责一体对等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工作来看,五里源乡的工作人员就认为,对于广大乡镇来说,仍然只是委托赋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执法的行为归乡镇,乡镇是责任主体,真正的权力仍然属于县直部门,权力主体并没有发生转移。同时,在经费下拨和税收征管方面,责远大于权。主要表现为依旧采用按人头下拨经费的办法,而且还与税收征缴直接挂钩,任务数额年年递增,只有超出限额才有奖励,导致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招商引资工作更是有赶鸭子上架的嫌疑,基层干部感觉非常无奈,甚至有较大的怨言。

3、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难度较大

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和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近年来,乡镇(街道)政府的行政执法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多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均明确规定,县级或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乡镇(街道)政府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不是法定的执法主体;而另一方面,乡镇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处于社会管理的第一线,也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在实际执法实践中,乡镇(街道)政府总是被推到最前沿、被推到一线去执法、“冲锋陷阵”,乡镇(街道)由于违法执法而导致被起诉、败诉就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公共管理悖论。乡镇(街道)政府在模糊行政、模糊执法中干了许多不应干、干不好,也不合法的事情,严重损害了基层政权的形象和公信力。

可喜的是,据调研,五里源乡工作人员的依法执政意识已经大大提高,大家普遍认为综合执法是个大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自己没有执法资格,同时,已经下放的16项权力基本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随着基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基层权力存在继续下放的可能性,但是乡镇(街道)政府主观认为自己根本接不住这沉甸甸的权力,工作起来仍然会非常被动,原因在于乡里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没有具备相关技术和素质的骨干力量,更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日常工作的支撑。

4、乡镇(街道)便民服务质量不高

乡镇(街道)作为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的行政管理末梢,承担了大量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基层管理和服务职责。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要统筹推动党政机构改革和审批服务便民化,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找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审批服务方式创新,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因此,对乡镇(街道)而言,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据悉,五里源乡的便民服务机构建成有3个,对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综治和社保等工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为继续方便群众,下一步技术含量不太高的服务项目都要下放到乡镇(街道),网络化办公、特殊设备购置等方面的压力预期不小。然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群众意见也会较多。

三、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焦作经验”

1、优化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针对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焦作市围绕乡镇(街道)的职能定位、职责转变、县级权力下沉等情况,统筹考虑各类乡镇和街道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管理任务大小等因素,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综合化、扁平化的改革方向,将乡镇和街道现有的行政和事业机构进一步优化整合,对乡镇和街道行政、事业机构进行分类设置。各乡镇和街道设置机构8-12个不等,除省定的党建工作办公室、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综合执法大队、退役军人服务站5个必设机构外,各乡镇和街道还因地制宜设置一些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机构:一是农业比重较大的乡镇(街道)设置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扶贫工作办公室)等机构,着重加强基层服务“三农”的能力;二是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大的乡镇(街道)设置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等机构,着力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三是常住人口多、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街道)设置规划建设办公室、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等机构,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等工作;四是旅游业发达、生态环保任务突出的乡镇(街道)设置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美学经济办公室、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等,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因地制宜设置机构,焦作市的试点乡镇(街道)理顺了乡镇和街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增强了乡镇和街道内生动力和执行力,切实提高了基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效能,为在全市深化基层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针对基层人员编制力量不足的问题,焦作市多措并举推动编制下沉,通过“减县补乡”、下沉人员、公开招聘、选派挂职等方式,积极推动人员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基本解决了基层人员编制力量不足顽疾。一是按照“减县补乡”要求,坚持“优化资源、协同高效”原则,将县(市、区)直职能弱化、空编较多、人浮于事的部门行政事业编制调剂到乡镇和街道,一方面补充了基层编制力量,另一方面也优化了县(市、区)直事业单位结构。全市共向101个乡镇和街道(不含示范区)下沉编制1225名,其中行政187名、事业1038名,向每个乡镇(街道)平均下沉编制12名。二是研究制定事业编制人员下沉具体政策,在学历、年龄、专业等方面设置一定的条件和要求,通过自愿报名、组织审查、笔试、面试等方式,选派县直事业单位差额补助和自筹自支人员到乡镇和街道工作,有效化解了基层“有事无人干”和县(市、区)直事业单位“有人无事干”的突出矛盾。如孟州市从市直事业单位选拔了85名人员下沉到乡镇和街道工作。三是对市县两级职能部门从乡镇和街道抽调、借调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全市共清理并回归乡镇和街道工作的干部职工达344人。市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市县两级不得随意从乡镇和街道借调、抽调工作人员”,这从制度上切断基层干部流失渠道,确保了基层干部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四是有计划地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街道任职、挂职,同时赋予乡镇和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鼓励支持基层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力量,切实解决基层人员编制力量不足问题。焦作市通过“减县补乡”等有效措施,有效解决了基层长期存在的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但乡镇和街道待遇较低、晋升渠道较少,乡镇和街道仍普遍存在“招不来人、留不住人、干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焦作市虽然实施了“乡镇待遇比街道高,街道待遇比县区高”的政策,但由于没有国家、省相关工资福利政策支撑,市、县两级制定的提高基层人员待遇的地方政策经受不住考验,要想彻底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需要国家、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2、下放管理权限,破解权责矛盾顽疾

此次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焦作市从三个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基层权责脱节、权责不匹配等难题。一是分批向乡镇和街道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重心下移、依法下放、权责一致”原则,各县(市、区)分批向乡镇和街道赋予了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首批赋权事项主要集中在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规划、城管等领域。同时各县(市、区)直部门制定了赋权事项的具体操作细则和技术指标,并采取业务培训、跟踪指导、以干代训等形式,对乡镇(街道)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指导,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二是落实乡镇和街道对派驻机构的属地管理权。健全县(市、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双重领导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乡镇和街道对派驻机构的指挥、调度、管理、考核权以及派驻机构负责人任免前征求意见权等,破解乡镇和街道对派驻机构“无权管、不好管、管不住、管不好”等难题。三是建立乡镇和街道权责清单制度。按照乡镇和街道强化党建、维护稳定、发展经济、优化服务等职能定位,梳理形成乡镇和街道权责清单,作为乡镇和街道行使职责的依据。权责清单之外的事项,县(市、区)职能部门不得随意下放或转嫁给乡镇和街道承担,确需乡镇或街道协助办理的阶段性、临时性任务,要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走”的原则,给予乡镇和街道相应的人员、经费、技术等保障。坚决防止县级职能部门借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向基层推卸责任、转移风险。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基层政府有责无权、权责不对等、责权不匹配的现状,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重新界定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重塑基层政权组织架构,除公安等特殊部门外,其他经济社会管理部门原则上要实行属地管理,从而真正建立健全基层政府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从法律范畴思考,通过立法或修改法律、法规的方式,赋予乡镇和街道一级政府管理权限,从而彻底改变基层政府管理权限缺失的现状。

3、探索综合执法,破解基层执法困境

此次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焦作市把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按照“建立一个机构、构建一个平台、完善一套机制”的总体要求,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执法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了基层执法存在的执法主体缺失、“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九龙治水、多头执法”等顽疾。一是“建立一个机构”。在全市107个乡镇和街道统一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统筹本行政区域所有派驻和基层执法力量实行综合执法。将乡镇和街道现有站所、派驻机构的执法机构和人员进行整合,全部入驻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初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二是“构建一个平台”。选择孟州市西虢镇、武陟县西陶镇两个经济发达镇为试点,启动综合执法体制试点改革。按照“一室两中心四中队”模式,即办公室(法制室)、投诉举报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四个中队,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机构。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派驻机构负责人分别兼任综合执法中队队长职务,相关资源和力量接受综合执法大队的统一指挥、调度,初步构建了“资源统筹、联合执法”的综合行政执法平台。三是“完善一套机制”。建立委托执法机制,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政府签订委托协议书,将部分行政执法事项委托给乡镇(街道),乡镇(街道)以县直部门名义开展执法活动。建立综合执法机制,以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派驻机构执法人员为主体,综合执法大队其他人员配合,定期开展集中检查、综合执法,并一次性进行教育、整改、取缔或行政处罚,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发生。另外,还初步建立了投诉举报机制、联合巡查机制、指挥调度机制、案卷归档机制、人员考核机制、车辆管理机制等保障机制,缩短执法半径,提高管理效率。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解决了乡镇和街道行政执法权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执法错位等问题。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切的改革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顶层设计,要及时进行相关法律的立、改、废、释,通过科学立法、确保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依法施政,从而全面、彻底地解决乡镇和街道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4、推进便民服务,破解群众办事难题

此次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焦作市在成功创建部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的基础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基层企业和群众办理频度较高的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大厅,并通过整合党建资源、下沉政务审批事项,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捷化服务。一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全市107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均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围绕更好、更快、更直接服务群众,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让群众跑一次”目标,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办事需求,明确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信息咨询、政策宣传、信访接待、公共服务等职责任务,让群众办事就像“网购”一样便捷,着力打造“宽进、严办、严管、便民、公开”的便民服务模式。二是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选择温县为试点,探索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在该县11个乡镇(街道)的262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村级便民服务站,全程代办便民服务事项;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将信息数据传递至乡镇、县统一办理,让群众“少找一次人,少进一道门、少进一次城”,初步实现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自主研发便民服务“一网通办”智慧系统,实现6大类28项便民服务事项在村办理,737项审批事项村内网上直接办理,初步实现群众办事“足不出村”、企业办事“足不出乡”,解决了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近年来,焦作市以建设农村党建综合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建设。按照“标识亮起来、功能聚起来、服务沉下来”的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布点、聚焦作用发挥、整合功能布局,构建集聚政治引领、文化教育、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党建综合体,引导村级卫生室、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幸福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向党群服务中心聚集,建设集开放、集约、共享于一体的区域化党建综合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真正做到党建落到实处,服务落地生根。

四、余论

目前为止,乡镇(街道)基层机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层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宏观层面看,下一步必须坚持顶层设计、高层推动、基层主动,有所作为的基本原则。综合执法问题在所有问题中的难度最大,矛盾最为集中,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然会经历较长一段痛苦的磨合期和成长期。

综合执法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执政,这一点必须要始终坚持。同时,还要加快研讨以形成委托书和刻制2号章等形式下放有关执法权力。对于城管、国土、环保、市场监管等综合执法队伍,则要坚持不占编制、归口管理和事实派驻的原则努力下沉,但是,派出所、电管所等管理特殊的部门则仍需要县级政府统一协调管理,不能一概而论,搞一刀切。事实上,如何管理上述队伍和相关人员,也是一个十分敏感问题,下一步仍需继续研究探索,比如,可以通过党组织关系先行归口管理,人员业绩写入年终考核大纲、组织提拔和人事任命环节有所占比等形式对其进行变通式管理。另外,环保、食品检测等事项虽然已经下放到乡镇,但技术含量较高,故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寻求第三方支持。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最为关键的问题则在于执法主体的资格问题。这一问题是基层干部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为此,国家和省级人大的法律工作专门委员会理应及时跟进、广泛调研,在适当的时机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基层工作的法律需求。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还欣喜地发现:乡镇(街道)干部大都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他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自嘲“不能闲、不能停、不能病”的工作状态,他们坚持“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原则,着实让笔者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乡镇(街道)干部的人员老化和青黄不接苗头已经出现。因此,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公务员必须要优先充实到乡镇(街道)一级,特别是综合执法队伍中间来。

参考文献:

[1]章秀华:农村民主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党史博采(理论),2016年第5期。

[2]黄婷: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制度逻辑与进路探析——以湖南省部分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研数据为样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3]奉贤区金汇镇:关于设立乡镇环境综合整治队伍的思考,《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0卷。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2

一、主要做法

新常态、新局面呼唤新的发展方式,如何发挥试点强镇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基层政府管理由管控型全能式向现代化服务型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由指标式粗放化向宜居型综合式转变,要靠改革创新。为此,东营市编办综合施策,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加快推动试点强镇权力、责任清单式管理;以调整完善机构设置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基层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以强化安监、环保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基层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凝聚起了强大动力。

(一)做好接续文章,推动改革举措持久发力。一是印发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试点强镇建设的通知》(东办字〔2015〕40号),明确自2015年起继续实施为期3年的试点强镇建设,并对相关扶持政策和改革举措进行了调整完善。二是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形式,对2012年以来试点强镇建设考核评价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大王镇、胜坨镇被评为全市试点强镇综合发展先进单位,新户镇、牛庄镇、史口镇被评为全市试点强镇跨越发展先进单位。三是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东编发〔2014〕30号文件进一步优化试点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东编办发〔2015〕47号),对前期试点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四是推动管理权限动态调整。指导县区在前期试点强镇下放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按照有增有减的原则,对已下放权限进行了调整,切实提高了下放权限的使用效率。例如,东营市河口区印发了《关于调整河口区试点强镇放权目录的通知》(东河编发〔2015〕24号),对新户镇、仙河镇提报的21项权限进行了调整;垦利县取消了胜坨镇23项权限,为永安镇新增了2项权限。

(二)借足改革东风,实现试点强镇权力、责任清单式管理。一是针对基层政府长期存在的权责不对等现象,按照“权力法定、权责统一”的基本思路,指导试点强镇两张清单一并编制。二是编制了试点强镇“权责清单”参考目录和模板,并及时下发各县区参照执行。与此同时,还指导各县区充分借鉴市直、县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编制流程,通过技术共享、人员共享、平台共享的方式,借足改革东风,切实做好了试点强镇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编制公布工作。三是指导广饶县、垦利县在试点强镇“权责清单”制定工作中先行一步,积累经验、示范推进。广饶县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进行了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了大王镇行政权力事项目录。垦利县召开了全县推行镇(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工作启动大会,出台了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规范,在镇(街道)成立了审核小组,采取“三审三回”的方式,切实做好了“权责清单”的编制工作。截止目前,东营市各县区试点强镇“权责清单”均已编制完成,并向社会公布。

(三)适应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基层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一是指导县区对试点强镇及其他乡镇(街道)党政工作机构、事业单位进行优化调整,明确试点强镇事业单位结合实际整合为3―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所在乡镇(街道),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镇区一体”模式综合设置管理机构;一般乡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对现有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不含教育、卫生)进行适当整合。二是考虑乡镇(街道)开展工作的实际,制定出台文件鼓励试点强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打破行政、事业界限,探索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切实提高了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安监、环保等重点领域监管力量。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的通知》(东编办发〔2015〕96号),对基层安监机构人员配置、领导配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环保监管的工作特点,指导县区以试点强镇为核心区,分片派驻了环保执法队伍,并将其纳入综合执法范围。截至目前,东营市安监、环保领域已初步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监管执法体系。

(四)抓牢重点环节,做好试点强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一是确定改革方向。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东营市编办积极创新、分步推进,组织人员先期对试点强镇进行了认真调研,切实摸清了试点强镇执法队伍和机构设置现状。二是明确改革路径。结合试点强镇及其他乡镇(街道)党政工作机构、事业单位优化调整,明确要求试点强镇统一设置综合执法办公室。拟订了《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了《关于贯彻东编发〔2014〕30号文件进一步优化试点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东编办发〔2015〕47号)文件,对试点强镇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范围、平台建设、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三是抓好改革落实。指导广饶县、垦利县在推进试点强镇综合执法方面先试先行,广饶县制定了《关于开展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的实施意见》,探索将城镇管理、规划建设、土地管理、道路交通等4个领域的53项县级行政执法权下放并纳入大王镇、稻庄镇综合执法范畴;垦利县印发了《关于开展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药监管等9个领域开展综合执法或联动执法试点。通过上述试点带动,有效促进了相关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改革举措,试点强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5年,大王镇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13.2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1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财政收入9.3亿元。胜坨镇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84.3亿元,同比增长0.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7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其他试点强镇,特别是史口镇、新户镇和陈庄镇,相关指标也有不同程度地增长。总体来看,试点强镇发展呈现出向好一面。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从前期的改革实践来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体制不顺,部分职能履行存在障碍。近年来,按照扩权强镇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要求,大量管理权限下放到了基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试点强镇与县区直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配合机制,权限下放后没有得到较好履行,成为了“僵尸权限”。另外,试点强镇与派驻机构之间,相关体制机制也不够顺畅;例如,前期各试点强镇虽然都成立了综合执法办公室,但由于综合执法机构与各派驻机构的隶属关系不同,工作衔接不够顺畅,无法形成工作合力,实践效果暂时不够理想。

(二)监管薄弱,重点领域力量有待加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试点强镇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诸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都需要大量人员力量。但目前来看,试点强镇的人员编制仍是2010年乡镇机构改革期间,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情况核定的,历经六年的发展变化,不管是从编制总量还是从编制结构上来看,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试点强镇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资源短缺,综合发展能力受到限制。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试点强镇在城镇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与此同时,发展也带来了人才、土地和资金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来看,前期的优惠政策在试点强镇发展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发展规模和层次的不断延伸,试点强镇在人才、土地和资金等方面的短板愈发明显,其带头发展、跨越发展的能力受到了一定限制。

三、对策建议

(一)结合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试点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针对试点强镇与县区直相关部门、派驻机构之间存在的配合张力问题。结合下步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制度设计,抓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实行重点突破。比如可以探索建立由县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强镇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完善试点强镇职能配置。可以根据基层发展实际,探索将部分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权直接赋予强镇政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切实补齐试点强镇发展短板。

(二)根据基层发展形势需要,增强试点强镇重点领域人员力量。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加强基层乡村安全生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等领域监管力量。可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试点强镇的管理内容、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下一步,一是省编办根据基层发展实际,调整优化指标体系,重新核定试点强镇及其他乡镇(街道)人员编制,进一步优化基层编制资源配置。二是根据试点强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药监管等重点领域工作需要,下达一部分专项编制,用于解决发展亟需。三是探索将部分适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服务事项交由社会承担,同时将有限编制资源向监管执法领域集中。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3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宜居城乡和全省“首善之区”建设为目标,以创新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进综合执法状况、提高行政执行力为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行政资源,下移管理重心,解决基层综合执法中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权责分割、执法效率不高、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综合执法队伍,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责权一致。合理划分市、区、街(镇)相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的权力和责任,强化市、区两级的管理监督职能,按照责由权定的原则,实行重心下移,明确各自事权范围,落实管理责任,在强化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相应加强基层的执法权限,创新基层执法手段和方式。

(二)坚持精简统一,高效便民。合理配置行政资源,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科学界定各级职能,确保纵向不重叠、横向不交叉;扩充、优化综合执法队伍,节约行政成本,提高综合执法效率,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坚持整体运作,协调推进。将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与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政府管理方式、调整街(镇)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市、区、街(镇)上下联动,相互协调,发挥整体效能。

(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街(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三、综合执法模式

(一)各区城管分局在区属各街(镇)设立执法队,作为区城管分局的派出机构,街(镇)执法队以区城管分局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二)街(镇)执法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街(镇)执法队接受区城管分局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业务工作接受区城管分局的领导和监督,人事、财务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管理,日常工作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指挥、调度和考核,行政执法责任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承担。

(三)街道党工委(镇党委)和区城管分局党委(党支部)共同负责街(镇)执法队主要领导的考察、考核工作。调整领导班子时,街道党工委(镇党委)要事先函告区城管分局党委(党支部),区城管分局党委(党支部)要积极配合,共同考察。

(四)街(镇)执法队领导班子成员和执法人员要定期轮岗交流,轮岗交流方案由区城管分局报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

(五)街(镇)执法队所需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在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总额内,由各区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执法情况合理配备。街(镇)执法队的领导职数与机构设置由区有关部门报区机构编制部门审批。

(六)街(镇)执法队的具体工作职责是:

1.以区城管分局的名义,在辖区内行使省政府公告的综合执法事项,如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城乡规划、市政、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2.根据《印发广东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2004〕10号)和《关于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通告》(穗民〔2004〕37号)的有关规定,协助民政、公安、卫生部门对市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服务管理。

3.执行区城管分局组织的综合执法活动和应急任务。

4.配合处理以区城管分局名义执法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市、区相关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增加街(镇)执法队的执法事项,在无法律、法规授权或政府委托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扩大执法范围。各区政府确需扩大街(镇)综合执法范围的,须报市政府批准。

市、区和街(镇)综合执法机构要按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对列入街(镇)综合执法的事项,应以街(镇)执法队查处为主。市、区城管机构在街(镇)辖区内发现的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交由街(镇)执法队依法处理。

(七)综合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轻微或未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违法行为,在依法纠正的同时,要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施综合执法。

(八)市法制办根据《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条例》牵头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执法人员经考试合格持《行政执法证》上岗执法。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市综合执法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负责召集,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市城管局、法制办和其他相关行政机关的分管领导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综合执法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协调解决街(镇)综合执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法律依据、执法权限、执法区域、管理部门和执法队伍关系等方面问题。市综合执法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市城管局负责。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参照市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运作。

(二)建立公安保障机制。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支持、保障街(镇)执法队的执法工作,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做好预防和打击阻碍执法或暴力抗法行为,对妨碍城管综合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公安机关应及时依法处置,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顺利进行。

(三)建立执法协调机制。街(镇)综合执法发生的争议,属于不同行政主体之间争议的,按照《*市行政执法协调规定》处理;属于同一行政主体之间争议的,由区城管分局先行组织协调;区城管分局难以协调的,提请市城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在解决争议期间,相关行政管理事项由最先发现的执法机构受理,待争议协调解决后再由协调确定的执法机构负责处理。

(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市城管局会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负责建立、开发全市街(镇)综合执法信息系统。市城管局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应在网上及时公布、更新有关行政许可及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供街(镇)执法队调阅。街(镇)执法队要及时采集和整理各自的执法信息及相关社情、动态并在网上公布,供市、区相关行政机关调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五)健全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机制。

市城管局负责对各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综合考评;区城管分局对各街(镇)的综合执法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和综合考评。街(镇)综合执法机构要切实做到文明执法、人本执法、规范执法和严格执法。市政府行政执法督察办和市城管局分别设立投诉举报电话,负责受理人民群众对街(镇)综合执法的投诉举报,对街(镇)执法队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当事人对街(镇)执法队以区城管分局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按照《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向区政府或市城管局申请行政复议。市行政复议办要加强对区政府、市城管局复议案件的指导,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监督作用。

(六)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与责任倒查制度。

街(镇)执法队对以区城管分局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街(镇)执法队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对于本方案确定的执法事项,没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正确的,或在执法过程中、、的。

2.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违法行为移送有处理权的执法主体而没有移送的。

3.没有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意见进行整改,造成不良后果的。

4.街(镇)执法队的工作管理不力或指挥调度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

市、区城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生行政执法过错行为的,按照《*市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

五、具体步骤

全面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试点阶段(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

在1至2个区先行试点。各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选3至5个条件不同的街(镇)进行试点,探索总结经验;已开展试点的区可在辖区内先行推进。

(二)展开阶段(2009年7月1日至12月30日)。

市城管局汇总各区试点经验,指导各区全面推进。各区政府在试点基础上,以点带面,在辖区内组建街(镇)执法队,按规定时间完成职责交接,实现工作责任的无缝衔接。

六、工作要求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4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要求

首先,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解决社会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揽社会治理的传统模式,创造各种有效方式,由人民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其次,围绕“效率高、服务优”,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效率高、服务优的政府管理体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要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推行大部制改革为抓手,重点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心镇”管理体制,完善“一队三中心”(综合执法队伍和政务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为主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二、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行政管理体制障碍

近年来,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已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大部制”改革上有所突破,但是整个职能转变仍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短板。

(一)“管制型政府”仍占据主导地位,“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待加强从目前新型城市化发展来看,政府职能的转变距离“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职能更多体现为“管制行政”而没有将适度的“管制”寓于无限的“服务”之中,“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并非是一种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由“管制”因素和“服务”因素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而引起政府职能的质变。而相当一部分新型城市化政策的落实部门仍旧以“控制、审批、监督、处罚”等手段充当着“经济的计划者”、“市场的控制者”、“社会的管制者”、“公共的所有者”等角色,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搞经济建设,直接参与微观经济运行,就会出现与民争利的现象,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总体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相悖,进而出现“职能越位”、“职能错位”和“职能缺位”的不良现象,政府的这种“全能”在本质上是以“管制型政府”混淆“服务型政府”。

(二)“大部制”改革只是“物理运动”,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大部制”改革属于政府职能转变中政府职能权限及履行职能方式的调整,在推进“大部制”的改革中解决了机构设置过多、职能重叠、职责分工过细、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对政府部门关系,减少政府层级,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地方大部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出多门、部门职能交叉、扯皮推诿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第一,机构精简幅度难有实质性突破。按照《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文件指示,精简后的市政府机构为40个,与原有的42个机构相比只精简了两个。差不多同一时期,市大部制改革后,该市政府部门从46个减少至31个,减少局级领导职数56个,减少人员编制492个,此外还减少事业单位60个,是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作为“大部制”改革“明星”的顺德,政府部门由29个调整为10个;党委机构由12个减为6个,党政机构由41个精简到16个,精简幅度接近2/3。“大部制”改革的成效虽不能简单地以直观上的机构数量精简来衡量,但裁撤冗余给政府“瘦身”毕竟是“大部制”改革让政府“跑起来”的重要前提。

第二,机构精简后又出现内部协调的难题。长期以来,部门设置上的职能交叉一向被认为是政府机构管理效率低下的客观原因,而各部门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则是造成不良结果的主观因素。而大部制则能够明确部门职责、有效避免政府职能交叉、降低政府整体协调成本,但大部制改革单单依靠对政府机构设置的“拼接式”重组,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机构重组后的“发酵”运转难题。自2009年以来启动以“大城管”、“大交通”、“大规划”、“大林业”等9个“大部门”为主体的大部制改革,其“‘大’的初衷,在于减少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精简政府机构与人员;‘大’的关键,在于建立职责有机统一的行政部门,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既相互分离又相互配合;‘大’的归宿,是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但实际情况是部分改革后的“大部门”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大协调”,大都面临着“大部门组织内聚力不足;大部门部内组织要素增多;大部门组织内部整合度低;部门内部综合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弱;大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博弈张力增大”等内部协调难题。

(三)市、区(县级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简政强区、事权下放”仍未落实2013年3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正式启动了以进一步事权关系,优化垂直(双重)管理部门管理机制,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创新用人制度为主要任务的简政强区、事权改革政策。此项改革就是要确保64项事权100%由市级向区级下放,实现“放得下、接得住、干得好”的改革目标,但时至今日,改革仍呈现出“事权下放不够到位、事权承接不够到位、配套措施不够到位”的局面。首先,尚未全面完成既定任务,做到64项事权100%下放,配套措施未落实,整改情况的绩效评估也未启动。其次,在放权范围、放权力度、放权层次上尚未做到进一步拓展。再次,下级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如越秀区等少数区一级政府尚未建立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信息、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行政投诉受理、电子监察等于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

(四)“特大镇”管理体制严重制滞后于发展需要街镇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尤其是相当于中型城市规模的特大镇,其强大的辐射能力,是农村城镇化的先行地带,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但是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和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特大街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其“小马拉大车”的既有行政管理体制已显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职能机构设置缺位,人员编制数量不足。根据常住人口、土地面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项数据,将全市35个镇分为一般镇、较大镇、特大镇,特大镇有18个。特大镇无论是在综合性办事机构的设置、还是在机关行政编制配备上都已有相当大的试行权,但诸如公安派出所、国土所、城管(城监)中队、环保所、司法所、交通管理所等职能部门仍只是区县的派驻机构。另外,特大镇按照当地户籍人口数进行公务员编制配备,已经不能满足对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实施有效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在用人制度上,机关雇员制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又存在着执法身份模糊和频繁辞职的双重风险。所以,特大镇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然负担着县一级甚至是内地地级市一级的管辖区域和高强度管理,但落后的镇级职能机构设置导致很多职能机构不能建立,编制人员短缺,造成了推动发展的能力、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政权运行力量的下降。

2.执法地位尴尬,缺乏相应的财权。根据《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要求,市、区两级政府要着力下放管理权限,尤其是加大行政执法改革的力度。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我市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意见》,决定在花都区花东镇、番禺区大岗镇、萝岗区九龙镇、增城市新塘镇等4个中心镇进行试点,将区、县级市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水务、建设、工商、规划、质监等部分职能单位的执法工作委托给镇政府。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拥有完全执法权的只能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特大镇虽在经济和社会发育程度上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县级政权,但还是难以逾越完全拥有行政执法权的身份地位,作为权宜之计的临时执法工作队也只能是协助执法的身份,这样很容易就造成了镇政府对问题“看得见,摸得着,管不了”,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对问题则是“看不到,管不到”的尴尬局面。同样,特大镇又缺乏相应的财权,《意见》要求要加强镇级财力保障,调整和优化区(县级市)和镇的财政收支结构,财政分配关系,进一步加大对8个贫困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但对特大镇的财权如何如何赋予却未提及,同时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违反规定,硬性下达不合理的税收上缴指标、进行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都将使上级政府的“事权下放”变为“负担”下放。

(五)“一队三中心”的基层社会管理平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必须“沉淀”于基层、“升华”在基层。作为基层主体的132个街道办事处和34个镇在体制创新中必然首当其冲,而街道社会管理依托的“一队三中心”在机制运行上与预期目标存在着偏差。主要表现为:街道综合执法机制与区(县级市)有关执法队伍未能实现联动;市、区相关职能部门与“一队三中心”权责不清;违背了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得硬性要求街道对应设立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指标”的文件指示精神,肆意修订对街道的考核内容,使部分街道在推进“一队三中心”工作中无所适从,影响了机构、人员整合的力度和进度;与制度配套的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使“一队三中心”机制的运行受制于该项保障机制的缺失。

三、新型城市化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创新,最终目标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起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障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部署得以贯彻执行。

(一)以行政审批为突破口,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2013年8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正式批准广东行政审批先行先试。进行行政审批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的办事规则,改进经济管理方式,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和当好裁判。按照国务院的会议精神,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都要退出。同时结合广东省《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完成规定的本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把适合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和管理服务事项,通过委托、招标、合同外包等方式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承担。抓紧培育相关行业组织,推动行业组织规范。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激活社会的自治功能,形成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打造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格局,建设“大社会”。

(二)以整体政府为手段,构建协商式组织结构从整体政府视角看,大部制改革关键在于把相近职能部门整合,形成统一领导、运转协调的新部门,消除政府部门碎片化倾向。在大部制改革中应该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协同治理。一方面是合并部门之间的磨合与整合,强调内部“联合供给”,另一方面是强调政府与社会主体的整合,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市场中介组织,此外还包括自治性组织和广大民众。前者是指大部制改革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本着力点就是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而“内联”的治理结构要求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和监督有力、和谐协调的政府运行机制;后者是指按照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强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整合、政府与公众的整合,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参与,通过决策民主化吸引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改变由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因此,大部制改革不能停留在机构和人员等“物理”变化层面,更强调通过改革整合多元主体力量形成“联合共治”的“化学”反应。

(三)以“简政强区”为目标,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管理体制挖掘现有行政区划的绩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短期内并无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向现有行政区划要效率。合理划分事权,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关系。按照《关于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要求,落实在二级政府事权关系、优化垂直管理部门管理机制、改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创新用人制度五大方面的任务,而核心举措就是在城市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三个方面完成69项管理权的下放,实现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事权划分的合理重构,完成“行政性”事权下放向“法治性”事权下放的转变。加快制定与事权下放相关的法律制度,以清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职能,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巩固《决定》关于69项管理权下放的成果。结合《决定》的要求,在监督体系上做出进一步的尝试,即在行政问责式的行政监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和财政监督相结合的形式。

(四)以放权为契机,持续改革“特大镇”管理体制首先,下放管理权限,扩大人员编制。落实《市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依法赋予特大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上级部门在特大镇的派出机构改为特大镇的职能部门。适时对规模较大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特大镇,整合设立为市辖区。在人员编制上,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适当增加特大镇编制。其次,执法体制,赋予财权自主。市职能部门应在执法力度上针对特大镇予以加强,在特大镇单独设立分支机构,以加强对特大镇的业务辐射力。建立市镇之间的联动机制,当镇政府遇到执法事项时,应该主动告知市级政府职能部门;市级政府各职能部门执法需要镇政府协助的,应当及时告知镇政府,避免在产生行政诉讼时,诉讼被告不清的弊病。市镇两级财权分配关系,赋予特大镇更大的财权自主,明确市镇两级在公共服务中的分担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大对特大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第三,“片区管理,服务下沉”,实现镇、村管理无缝连接。在保留各村建制的基础上,将各村划分为几个“大片区”,并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各片区负责人,同时设置相关管理服务机构,将服务下沉到村,解决特大镇规模大、无街道办事机构、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实现管理服务的无缝连接。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5

试点两年多来,黄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又获得了怎样的经验与启示?2017年1月中旬,人民论坛杂志社特邀中央编办、住建部、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法理学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三赴黄岛区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专题调研。

作为中央编办和山东省编办确定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以获批第九个部级新区为契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自2014年11月正式启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两年多来,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机构组建到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从分散的六支专业执法队伍到打造作风过硬、一专多能的综合执法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黄岛模式”,并在成熟完善中向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岛范本”实现新的提升。

回顾两年多的改革试点实践,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王波感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复制,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勇担当、坚持法治思维敢作为、坚持为民理念尚实干,才能建设一流的执法队伍、提供一流的执法保障、营造一流的新区环境”。

改革举措:实现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全覆盖

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以来,黄岛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确定综合执法范围,规范综合执法机构,归并执法职权,整合执法队伍。2014年11月,黄岛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实现联合执法模式向综合执法模式转变,确立综合执法主体资格。2015年3月,全面推行综合执法模式:“一综到底”,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跨领域综合执法;“双重管理”,在26个镇街派驻综合执法中队,推进执法重心下移。2016年4月,山东省政府批复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执法,黄岛综合执法范围将环保执法划出、旅游执法纳入,调整为城管、文化、国土、海洋、交通、旅游等六大领域,执法权限增至1510项。试点以来,黄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直面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综合执法长效机制,具体如下:

“六个统一”,打造规范化执法队伍。围绕加快执法队伍融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目标,黄岛综合执法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加强统一管理、指挥和调度;建立了50余项涵盖行政管理、执法业务、监督考核、作风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体系,统一了办公场所和办公车辆等方面的执法标识与执法着装、车辆装备,统一了综合执法领域的法律文书规范;每年组织两期全员性的封闭军事训练和法律知识考试,举办两期全局中层以上干部赴重点高校培训,同时实地学习考察上海、杭州、苏州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同步学习,促进了综合执法队伍向复合型、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提升。在青岛国际啤酒节黄岛主会场执法保障、党风政风社会评议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巡察队伍形象,赢得了党政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大片区”,优化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在机构设置上,设立17个专业执法中队和26个镇街派驻执法中队。将青岛西海岸新区全域划分为五大片区,由综合执法大队一分为五驻片区办公,实行专业执法中队以专业执法为主、以综合监管为辅和镇街派驻中队以简易事项综合执法为主、以属地监管为辅相结合,厘清了专业执法中队和镇街综合执法中队的职责,大力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形成了“指挥在机关,执法在大队,管理在镇街中队”的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提高科技化执法办案水平。按照“互联网+综合执法”思路,黄岛综合执法局研发推行“四位一体”的执法办案智能系统,该系统包括执法办案管理系统、案件审批手机app终端、移动执法终端、移动执法箱。以科技化、智能化、快捷化的方式为优化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改进办案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方衔接”,建立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的衔接,设立公安派驻大队,派驻行政执法巡回法庭,派驻检察室。以派驻检察室为例,通过检察人员巡回办公,一方面加强了对综合执法局执法行为的监督监察,有效防范执法办案违法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执法办案中涉及相关部门党政干部失职渎职行为的防范处置力度。2016年3月,黄岛综合执法局突击开展“3・16”盗采海砂处置行动,一举查获进入新区琅琊海域盗采海砂的外地采砂船4艘,将7名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予以逮捕,由黄岛区法院从快审理判决,成为全国首例因盗采海砂以破坏环境资源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该案的办理,充分彰显了综合执法与公检法机关衔接机制的优势和实效。

改革成效:树立执法权威性,彰显专业性,提升执法效率

发挥综合执法队伍优势,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树立了执法的权威性。黄岛综合执法局共有近800名巡察人员,综合执法大队的一线执法人员占80%以上。2016年3月至5月,针对全国各地难以根治的非法洗砂场、采石场、石子加工场等问题,黄岛通过“拉网式”排查和“地毯式”清理,将全区151处非法洗砂场、采石场、石子加工场全部关停取缔,并全面清理拆除场地机械设备及其他构筑物,并持续保持“零容忍”“零懈怠”“零反弹”的高压态势。不仅有效解决了非法“三场”的大气扬尘、水源和噪声污染,而且还强化了国土资源安全和山体生态保护。

2016年6月,针对全国各地头痛难除的“代步车”顽疾,黄岛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由综合执法部门牵头开展三轮车、四轮“代步车”综合整治,面对整治范围广、难度大、时间长的三个制约难题,在新区范围实施全覆盖、多方位、立体化的全过程整治。同时针对把“代步车”作为谋生和出行工具的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扎实做好回购补偿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截至2016年底,共劝导上缴、查扣收缴、拆解报废“代步车”1万余辆,治理效果非常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发挥综合执法职权优势,实现“集中职权破难题”,彰显了监管的专业性。改革以来,黄岛创新了综合领域执法职权的“组合执法”“连贯执法”等模式,彻底解决了以往的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执法瓶颈。黄岛区将城管、国土和海监的执法事项集中行使,实现了陆海统筹执法,根除了以往部门执法边界模糊重叠、推诿扯皮的问题,同时,原有专业执法领域的执法功能得到了彰显。2016年3月,黄岛在全国率先启动“蓝色海湾整治三年行动”,组织相关镇街拆除存量违建28万平方米,清理胶州湾和唐岛湾海域非法养殖设施5000余亩,改善了海洋环境,保护了新区的“黄金岸线”。

发挥综合执法机制优势,实现“集中治理出合力”,提升了执法效率和群众满意度。通过执法重心下移,建立健全网格化巡查机制,加强了源头治理,消除了执法盲区,实现了无缝覆盖,提高了事中事后o管水平。针对夜间烧烤和夜间建设施工扰民这一全国性的“老大难”问题,黄岛组建夜间执法专项队伍,提前介入,主动出击,全面发力,采取无缝巡查、反复巡查、错时巡查等方式,严格“递进式执法”模式,做好教育引导、限期整改或依法查处。举报投诉量同比锐降90%,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黄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启示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在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来判断综合执法改革的成效:是否达成了改革初衷,是否获得了满意成效,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为此,黄岛区综合执法改革给出了如下富有成效的“范本”启示:

一是试点过程中应有效处理改革与管理的关系。综合执法改革的初衷是要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等一系列问题,一些试点将人员、组织编制、职责合起来,制定出台了一个文件,就算完成了改革。其实不然,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原先分设的执法队伍所面临的问题要通过改革得以解决。“黄岛模式”非常关键一点就是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和管理的关系。

黄岛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中,科学的管理对改革形成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行动上的军事化、规范化,管理上的扁平化、素质化,指挥上的智能化、可视化,考核上的人性化、梯次化,办案上的法制化、程式化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考核培训体系使得原属不同领域的专业执法队员迅速成长为“全能型”综合执法人员,城管、海洋、文化等领域的执法功能进一步加强,彰显了监管的专业性,这一试点经验具有可复制的普遍意义。

二是主动开展执法规模化、规范化建设。之前,部门执法力量过于分散,部分人员实力相对薄弱的部门,仅能处理查处举报这类工作,规范化的、有规模的、全覆盖的监督机制难以建立起来,执法自由裁量权较大。“黄岛模式”综合执法改革,把分散的力量综合起来,形成有规模的、规范化的综合执法。黄岛综合执法局设计了一整套严密的考核机制、内部管理激励机制、考核监督机制,促使执法队员一直绷紧学习这根弦,执法自由裁量权、执法随意性都得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制。队伍建设、法制建设不仅是“控制人”,更是控制权力。黄岛综合执法局通过“依法治队”,让执法人员的权力不敢乱用;“依纪治队”,按照党规党纪来治理队伍;“以学治队”,培养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

三是积极解决综合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问题,实现执法权威与执法效率的有机结合。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执法工作中要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原则性较强,需要地方做出很多因地制宜的政策设计。黄岛综合执法局加强与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的衔接,形成了一套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工作流程和模式。比如设立派驻行政执法巡回法庭,集中办理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实现了行政处罚与强制执行、刑事处罚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执法效率。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orneau”为你整理了这篇深化基层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理论工作学习心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成都市郫都区围绕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在镇(街道)职能转变、优化完善机构设置、创新编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与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相适应的简约高效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

突出职能转变,重构镇(街道)职能体系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配置镇(街道)职能。强化镇(街道)抓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五大职责”,推进镇(街道)工作重心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转变,全面推动镇(街道)承担的产业发展职能向产业功能区转移,解决镇(街道)职能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应对治理难点,统筹推进权限下放。着眼理顺条块关系,赋予镇(街道)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对派驻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权、对辖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解决基层治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难题;三是坚持权责匹配,合理制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依清单履职、按清单问效、照清单追责。

统筹优化镇(街道)机构设置,促进基层高效顺畅运转

一是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推进镇(街道)职能有效履职。对镇(街道)原有的机构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设置综合、党群、营商环境、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综合执法协调、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8个必设内设机构,满足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允许差异化设置双创服务、产城融合、项目服务、社区统筹等1个“个性”内设机构,突出区域特色;二是推进服务机构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直接面向群众、企业量大面广的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三是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健全镇域执法运行机制。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和资源进行下沉,构建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格局,实现基层“看得见、管得住”。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7

关键字:扩权强镇行政体制改革基层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镇(街)发展明显增速,一些发达地区镇(街)的经济实力、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已经基本接近一个小型城市的规模。但是,由于政府层级和政治体制带来的行政职权、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诸多牵制和矛盾开始逐渐成为这些镇(街)后续发展的瓶颈和障碍。笔者认为区域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国家层面没有重大政策突破的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还是顺应宏观政策的走势而不是寻求地方政策的突破。所以,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还是可以继续聚焦到扩权强镇的方向上来。

1镇(街)经济发展需要扩权强镇

1.1市场经济发展成为扩权强镇的源动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镇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繁荣发展,经济要素对政府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构建配套服务体系、推动组织创新等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要素成为扩权强镇最为根本的源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

1.2镇(街)政府的政治需求是扩权强镇的主导力

镇(街)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建制政府,在现实的体制环境背景下,也是理性的利益主体,对于政绩和发展的追求是必然的,更是主动实践的。镇(街)政府成为行政管理制度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1.3现实问题的压力是扩权强镇的驱动力

随着镇(街)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集聚、产业的提升,传统的镇(街)行政管理体制在基建、户籍、土地、行政服务、综合执法等方面无法全面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和公众的要求。由各种因素促动和现实矛盾倒逼的合力直接驱动治理模式的改变。

2扩权强镇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2.1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在权力下放过程中,“依法”是放权的前提,所有的放权,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但是,现实中又普遍存在“明放暗不放、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差不放好,先放后收”等现象,扩权强镇改革放权亟待规范。这也是我们在放权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尴尬问题。

2.2政策资源支持问题

土地、财税、人力资源等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要素指标实行自上而下的等级化配置或集聚,更多地向部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城倾斜集中,同时即便有政策也存在市(县、区)和镇反复博突和磋商而导致执行中产生问题,使得经济发达镇的要素支撑远远无法满足其发展所需。

2.3权责利匹配问题

县(市、区)政府职能部门的权限逐步下放,但相应的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没有“人随事转”,基层的工作人员数量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素质与要求不相称之间就会突出。同时,对乡镇放权,在极大地提高基层镇政府行政效能的同时,给基层镇党委和政府的用权方式、用权能力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权力的直接性、利益性和终端性使得用权风险明显增大。

2.4各部门协调问题

乡镇重要的职能应该是用掌握的权力不断加强社会管理,用不断增加的财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但对上级部门而言,放权不是放弃责任、放弃服务、放弃指导,一放了之、放之不管。

2.5体制保障问题

扩权强镇改革是一种地方治理,公众参与制度创新应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实践中公众在政府制度改革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制度创新层次较低,公众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改革的政策和结果。

3以扩权强镇思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3.1依法依规稳步推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扩权强镇要按照“依法推动、稳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要把扩权强镇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管理水平、依法依规保障推动相结合。要根据镇(街)发展实际,突出功能定位、区域特色和发展重点。要积极争取省级立法权的行使,来明确镇(街)可以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获得部分县级管理权限,以解除扩权强镇的法律障碍。

3.2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扩权强镇是一项全新的治理改革,涉及调整县(市)与镇(街)、政府与公民等多维利益关系,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引向深入。因此,要重视上下系统配套,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监督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镇(街)依法行政。不能关起门来出政策,要主动深入群众,问计于基层,倾听民声民心,全面了解现实的难题,然后再展开制度设计,使制度设计既符合党的大政方针,又现实可行。

3.3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扩权强镇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服务基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扩权本身不是改革的目的,提升基层政府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增强政府责任意识、更好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才是改革的意义所在。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镇(街)政府绩效考核机制,考核内容更多地涉及民生事业、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将“数字考核”变为“素质考核”,大力推进镇(街)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3.4注重权力运用的规范

上级职能部门在放权扩权同时,必须坚持分工明确、权责一致、放管结合,加强指导和监管,实现无缝衔接,确保权力依法依规运行。镇(街)也要加强权力规制,做到科学分权、合理确权、公开运权和全面督权。建立健全用权监督机制,明确界定权力内容,规范用权流程,打造镇(街)权力规范与效率并行、责权义利匹配、规制与创新并存的良好格局,提高镇(街)行政效能、实现镇(街)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3.5注重城镇发展的方向

城镇化过程是一个人口、要素和基础设施集中集聚的过程,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志。城镇化能充分释放国内消费潜力,是我国未来近十年转型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动力。镇(街)要顺势而为、抓紧机遇,按照新型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切实加快构建城市导向型的政府,加快发展步伐,促进经济、资本、科技、人口等要素向乡镇集聚以及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发展,突破乡镇行政管理的体制障碍问题,提高城镇化质量,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强镇扩权”赋予了经济发达镇(街)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但是强镇扩权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各地应该结合实际,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以全面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推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8

城市城镇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意义深远的工作,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城市城镇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加快我区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有利于推进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增强城市城镇发展规划的权威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思想,把加强城市城镇管理上升到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来认识,将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我区城市城镇管理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城市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资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依法管理、标准管理、严格管理和群众管理,切实解决城市城镇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突出区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和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城镇管理中的实施主体作用。实行行业管理先行、部门联动与乡镇(街道)辖区负责、日常管理结合,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由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构成的组织体系,构建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城镇管理新格局,强化综合协调职能,整合管理资源,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

2.建管并重、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将建设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形成建设与管理“功能互补、有机衔接、优势整合、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方面参与城市城镇管理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利相统一,防止工作脱节。

3.加强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政务公开力度,接受社会各界对城市城镇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让群众参与到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来,推动和谐管理、互动管理。

4.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养分离,加速推进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进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方参与的城市城镇管理新途径,建立和完善城市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引导广大市民增强社会公德和城市城镇管理意识,形成“宣传舆论有力、市民认识到位、公众监督广泛、社会共驻共建”的城市城镇管理氛围。

三、明确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职责

区政府对各单位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部门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全区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监督,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开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协调服务。各乡镇、街道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对各自范围内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一)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负责对全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进行宏观决策,编制中长期管理规划,制定年度城市城镇管理任务,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相关单位;制定全区统一的城市城镇管理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对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维护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建立城市城镇管理考评机制和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相关单位在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和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实施考评、检查、监督;及时协调组织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牵头组织对涉及城市城镇管理的突出问题和重要区域进行综合整治。

(二)区级各职能单位主要职责。制定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参与对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的联合执法;对乡镇、街道开展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协调。

(三)各乡镇、街道主要职责。建立专门机构、充实人员,做好辖区内的建设、城市城镇管理、环保等工作;编制辖区的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按照“五不准”和城市城镇管理相关标准,开展辖区内的城市城镇日常管理;协助区级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及相关维稳工作;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信息、服务、宣传、执法等城乡网络体系;牵头组织实施辖区内城市城镇管理突出问题和重要区域的综合整治。

四、突出抓好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六个到位”

(一)体制改革到位。改革我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调整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和维护职能,将原属区建设局管理范围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职能划入区城管执法局,区环卫站划归区城管执法局管理。今年开始,从区级到乡镇要积极推进环卫、市政、绿化等作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改革作业模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推进我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市场化运作,节约财政支出,建立“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同时,将规划执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摊点摊位的审批集中到区城管执法分局,水电气、电信、广电等杆管线的定点行政审批实行城管、建设联审制度。整合乡镇村镇办、乡建办、城管中队的人员和资源,成立城市城镇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重新进行定员定编定责,提高运行效率。招收一定数量的城市城镇管理协管员和交通协管员,充实城市城镇管理工作力量。

(二)履职问责到位。各乡镇、街道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明确专人、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的城市城镇管理机构采取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和乡镇、街道“双重管理”模式。各单位严格按照《城市城镇管理标准》、《责任区域划分》、《城市城镇管理目标方案》等要求,结合行业职能和属地管理开展工作。对城市城镇管理目标考核采取平时检查与年度考核结合、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结果与各单位党政综合目标考核挂钩。同时要完善上级监督、行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手段,切实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督考核体系。区监察局围绕该项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对相关单位工作不力、履职不到位的进行责任追究,做到有责必究,罚则必严。

(三)联动执法到位。创新执法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单位之间协作,实现跨乡镇、街道、部门的集中执法,实现人员、车辆和执法装备的资源共享。由区城市城镇管理委员会牵头,从公安、建设、工商、交警、文体、环保、市场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抽调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组成城市城镇管理执法联动工作组,集中解决好城市城镇管理和执法过程中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及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问题。探索由低保巡逻队、社区(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公众共同参与的管理联动模式,不断提升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水平,降低城市城镇管理的工作难度和执法成本。

(四)综合整治到位。城市城镇管理工作要日常管理与综合整治相结合。一是实行重点整治。集中力量对城市城镇的重点区域、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综合集中整治。近期主要解决主街大道、旅游景区、城市节点、中心场镇出入口等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问题。二是分类管理。将我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细化为城区、一类乡镇、二类乡镇和三类乡镇等几个层次进行管理,集中有限财力、人力改善重点区域环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区城乡环境的根本改善。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推行城管进社区,将管理触角延伸到社区(村组),探索建立城市城镇管理信息监督员制度和城管协管员队伍,实行前置管理、人性执法,逐步形成群众参与城市城镇管理的“互动机制”,对重点管理地段实行“错时”值班,实现管理工作由突击转向长效,粗放转向精细,单一转向互动,实现长效管理。四是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探索设立社区城管服务室、社区城管义工等途径,切实加强执法单位与社区、物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和快速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城管工作的服务性与亲和力,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全员参与到位。实现科学、长效、有序管理城市城镇,不仅仅是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还要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要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标语等平台,通过开展城管执法周、“爱我家园、清洁大安”、“城管执法进社区、到工厂、下乡镇”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宣传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等,让广大群众知晓和了解,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增强公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载体资源,探索建立健全城管信息(监督)员、校外辅导员、社区(村组)城管执法网络等,形成市民与城管良性互动的格局,谏言献策,共建共管,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水平。

(六)资金投入到位。城市城镇管理工作经费要随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适度稳定增长。实行区、乡镇两级预算,确保城市城镇管理资金落实到位,为城市城镇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区对各乡镇的补助经费与各自城镇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质量挂钩,各乡镇要将城市城镇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专项工作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城市城镇管理的资金投入。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对城市城镇维护管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确保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城镇管理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和管理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9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会议上,山东省对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动员。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艘航船在齐鲁乘风扬帆,破浪前行。

政策靶向精准,因症施治顽疾

时间调至2014年11月,山东省委在《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意见》中提出,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省委、省政府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省编办作为改革牵头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和特色思维,精准聚焦解决行政执法层级职责不清、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多次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调研,了解基层实际,掌握群众诉求,梳理改革要点,组织开展试点,研究政策措施。

2015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五个方面重点内容。一是理顺层级执法职责,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根据不同层级政府事权,厘清各级执法权限,明确监管职责、执法领域和执法重点。强化省级统筹推进、协调指导职责,省级部门主要负责政策标准制定、监督指导、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精简压缩省级执法队伍,今后省级不再新设行政执法队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市县行政执法职能,减少市区执法层级,市和市辖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执法层级,凡由县级政府行使更方便有效的行政执法权限交由县级政府行使,推进执法力量下沉,加强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二是规范执法主体,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从三个层面推进:实行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探索推进县级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县级要在基层发生频率较高、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的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社会管理、城镇管理、民生事业等领域推进综合执法,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健全基层执法体系。三是规范执法队伍管理,创新执法方式。明确执法人员录用标准,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执法和服务水平。四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合理划分职能部门与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调整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边界,建立衔接配合制度、工作会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执法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执法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五是加强组织领导,稳妥有序推进。建立由省政府领导担任召集人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县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五个重点”真正抓住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为全省推进改革成功谋篇布局、立柱架梁。

2016年2月,郭树清省长在省编委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抓紧清理规范省级执法队伍,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减少执法层级,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切实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试点率先突破,探索成绩喜人

改革就是要“动奶酪”、“啃硬骨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打通堵点、疏导痛点、治理盲点,必须找准突破点。省编办注重政策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预留政策空间,不固定试点模式,鼓励不同区域差别化探索,选择莱芜市、日照市、胶州市、高密市、滕州市、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展试点,为改革在全省面上推开探路。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改革试点工作的步伐,在一个又一个工作节点的清晰标注下,扎实稳健向前迈进。6个试点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开方抓药”,确定改革探索路径,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青岛市坚持适度整合的原则,将在基层发生频率较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多头重复交叉执法问题比较突出的市容环境卫生、城乡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公用、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土地和矿产资源、海洋渔业、畜牧兽医、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事项纳入跨部门跨领域执法范围。胶州市集中了7个领域共计1178项执法权限;黄岛区集中了6个领域共计1402项执法权限。同时,在区市政府工作部门限额内预留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所需限额,按照“编随事走”原则,将城管执法、文化市场、国土监察等多个部门所属执法队伍归并到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幅度达原执法队伍总数的50%以上。在执法重心下移方面,将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向镇(街)派驻,实行“区市所属、镇(街)管理使用”,镇(街道)配备了一支30-50人的执法队伍。在完善与原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关系方面,重新调整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建立完善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快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与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的融合,探索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信息与社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动机制。在完善与司法部门的互动关系方面,建立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搭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互联互通的数据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日照市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同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目前,市和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三定”方案、区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均已印发,各县(区)、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改革后,市级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指导、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整合后不宜下放县(区)行使的行政处罚权,以及专业性较强、县(区)暂无条件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县(区)级主要承担具体执法职责。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目前已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支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旅游执法大队、人防建设管理监察大队4个部门共160名执法人员全部下沉划转到区级和功能区。

莱芜市按照“横向整合执法部门、纵向减少执法层级、行政执法重心下移、镇级加强执法力量”的改革思路,市级以部门领域内综合执法为主,重点推大部制,市、区整合工商、质监部门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直接承担执法职责,实现了市场综合监管;区级以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为主,开展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市级除主要保留行政执法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土、交通、文化、人防等领域以及中央和省专门要求实行分级管理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领域外,其他领域全部下放区级,以区级政府属地执法为主,市级将主要职责放在统筹、规划、指导和宏观管理上。

滕州市在城市管理集中行使的5个领域11项行政处罚权基础上,将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建筑、人防、防震减灾、民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服务业、商务、粮食流通等11个领域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权纳入综合行政执法,组建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市政府直属行政执法机构,将市城市管理局调整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机构,按照“编随事调、人随编走”原则,将市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市人防行政执法监察大队、市婚丧稽查大队、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市旅游行政执法大队、市粮食流通管理监督检查大队等执法职责和机构人员编制相应划入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高密市将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城市绿化、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文化市场、工商管理(无照商贩和违反规定设置户外广告方面)、公安交通(侵占道路方面)、土地矿产资源、水行政、建筑业、房地产、人防民防、防震减灾、殡葬管理、农业、旅游服务业等17个领域的1295项行政处罚权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无边光景一时新”!随着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改革成效初显:一是优化了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各级行政执法机构进一步精简压缩,基层行政执法力量得到切实增强。二是提升了执法效能。通过由一个执法机构集中行使多个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改变了以往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推诿扯皮等现象,执法力量更加集中,一些违法行为、矛盾都能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方便了群众办事。随着执法关口前移、执法力量下沉、执法行为规范,以往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在基层就能解决,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改革带来春意盎然,试点市、区的企业商户和群众纷纷对改革竖起大拇指点赞。

聚焦重点任务,改革全面发力

省编办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确定今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研究制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二是清理规范省级行政执法队伍;三是继续推进6个市区试点工作,指导其他市选择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四是指导各市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减少执法层级,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整合规范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力量配置,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五是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省编办副主任孙书恒在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会议座谈时说:“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今年全省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要积极研究探索,精心制定方案,认真搞好试点,把握好时间节点,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篇10

兴田镇作为福建省21个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确保今年底前见成效,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尽快打造一个整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镇区,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选择我镇一条街、一条道、两个公园为重点区域,实施小城镇镇区“112”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请遵照执行:

工作目标

以近期建设成为闽北“旅游名镇、文化重镇、宜居小镇”,远期建设成为武夷新区中心片区的特色旅游组团为目标,开展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提高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逐步完善旧镇区基本功能,改善镇区道路,完善交通设施,根据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文化休闲等配套,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服务群众,从而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提升城镇品位,营造良好的宜业宜居环境。今年底前完成兴田主街、303线兴田段、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的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

工作范围

今年内的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重点区域为一条街、一条道、两个公园,即兴田主街(湖山路,自中学门口到邮电所门口,含永佳超市一条街)、303线兴田段(自南大门到三合一路口)、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

工作内容

以兴田主街、303线兴田段、镇人民体育公园和南大门公园为重点区域,开展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提高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整治镇容镇貌,重点对主要街道、内河环境景观整治改造,清理广告牌,规范店名牌,对一些影响景观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平改坡”,主要街道电线要逐步下地,改造完善路面及人行道铺装,做到整洁、明快。大力开展绿化工作,主次干道绿化要整齐、有层次,要拆违建绿、拆围透绿,充分利用小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抓好河岸、山坡等“绿线”重点部位的绿化建设,依山就势或利用水体造园造景,大幅度提高绿化指标。

实施步骤

从八月份启动至十二月底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实施阶段(八月上旬)

邀请规划设计专家编制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同时召开动员大会,组织人员对重点整治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电视、网络、《兴田新农村简讯》等媒体进行重点宣传,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编发《百姓知道》、《倡议书》宣传单等入户宣传,使该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重点整治区域内居民的积极参与。

(二)集中整治阶段(八月中旬——十月)

以实现镇区环境景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以开展卫生死角清理行动、环卫设施完善行动、违法建设拆除行动、居民素质提升行动、街景改造行动等为抓手,按照目标要求加大整治力度,积极开展集中整治,与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组织人员进行巡查劝导,对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并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执行者实行并进行处罚。同时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平改坡”、主街电线下地、路面及人行道铺装、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

(三)巩固提高阶段(十一月——十二月)

全面广泛深入地营造环境整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绿化覆盖率高、无违章搭盖、管理有序、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切实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对重点整治改造区域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立面景观、特色风貌等予以再进一步的完善、改造与提升,确保年内见成效,有看得见的新地标、新面貌,使环境整治成效明显,镇容镇貌大为改观,小城镇建设整体提升,真正达到群众满意。

实施办法

(一)建立协作联动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兴田镇人民政府作为该项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制订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纪检会、党政办、小城镇建设办公室、建设所、土地所、林业站、派出所、工商所、武夷新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供电所、广电站、卫生院、综治办、司法所、文明办、兴田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参与和指导镇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改造工作。建立和完善部门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专门队伍、集中办公,变协助为联合、变分散为集中、变独立为综合、变随意为固定,建立了城镇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开展综合执法活动,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前置管理的转变,强化行政执行力,保障执法的严肃性。

(二)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重点整治区域内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一步签订好《门前三包责任书》,特别是要加强个体工商户倚门设摊、跨门经营、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垃圾乱倒乱扔、污水乱排乱放、广告乱贴乱画等不良行为的整治,有效规范经营秩序,确保门前三包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