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入学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8:05

中职入学教育篇1

懵懂的初中毕业生,来到中职学校,很多学生恨不能立刻一头扎进某个专业学习中,在学校最开始推行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期间,学生们听到这个职业核心能力,并不能马上领会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无法看到这种能力的前景,甚至于发出疑问: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学习这个能力,还要进行鉴定,企业是否认可?有无价值?所以,为了达到推行顺利且行之有效的目的,笔者就核心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

1)时间节点:选在新生进校之时。

2)教育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法。

3)教学环节:提出目标—落实任务—充分准备—积极行动—总结评估反馈。

4)教学规模:每个班30到35人,每个小组5到6人,班级数不限定。

5)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达到能力提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设计呢?首先,新生在进校之时,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希望自己有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对新的活动和环境有好奇的心理、参与的热情,会较好的配合老师引导和调动,并且,作为学校方,不管是高年级的学生还是老师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对新生也有很多照看和帮助的心理及行动,新同学在这个时间这种氛围中,有所行动,非常合适,也有利于活动的推行和效果的显现。其次,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依靠任务驱动和行为表现来引导基本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学生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非常适合核心能力的培养。再次,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环节采取“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五步训练法”,简单明了,可行性强,效果明显,在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接着,教学规模设计为30到35人,来源于对常年从事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的商讨,人太多虽然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同样也降低了教学质量,增加了教师对教学对象的掌控难度,人数太少也就过大的增加了教学成本,同时也不好形成评价机制,学习的氛围也不够浓厚,所以班级人数以30到35人为宜,班级数不定。最后,再好的理念和方法都要落实于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实施,针对新生入学对新学校一无所知而又必须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1)手绘学校地图,目的是了解学校环境。

2)调查统计学校职能部门及其负责人,调查职能部门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完成学校职能部门结构图的绘制,并由此让学生了解,遇到哪一类问题应该向哪个部门反应解决。

3)学校生活设施调查,用表格进行汇总,为学生生活提供导向服务。

4)学习和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该任务内容比较多,分学生操行、学生出勤、法制安全、学生日常生活、学生仪容仪表、学生宿舍管理、班级管理、实训现场管理等等,所以由学生来设计知识竞答比赛,是较好的方法和活动的方式。

5)由学生来组织身高、体重、视力检查,以及体能测试,这个活动在校期间可以定期进行,在检查和测试过程中,让同学们增进了解和起到相互提醒的作用。

6)了解学校专业特点、社会职业特点,设计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指导在校三年的学习方向。可以具体到每一年计划,每学期计划,每个月计划,每周计划,到每一天计划,并于每个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和总结执行情况。

7)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我们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会是怎样。由此来训练一些提前预防意识。活动设计兼顾了新生的入学教育,核心能力和入学教育二者是同步进行,方式却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了双向目标,既让学生了解了学校的各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很快的适应了新学期的生活,遇到问题也知道解决的方向,不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瞎闯乱撞。在活动过程中,为了完成目标,很自然的就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和与人协作能力,在这三大能力的提升下又牵动其余五个能力的训练,成效是非常显著的。通过活动的设计、指导、实施,对得出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反馈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让学生在新学校的适应过程中,看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个人的改变,别人对他的肯定,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加上在这些过程中行成的好习惯,让自己更好更强的自我意识,必将带领他们走向丰富多彩学有所获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涯。

2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活动中应该注意几点

1)活动设计的前提是,新生进校后,以30到35人为一个班,每个班以6个人为一个单位分组,每个小组中再以2人结一个合作对子,共同完成任务,不要给新进学生过大的完成任务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出每个学生的特质,再进行后期能力的培养方向的设计。

中职入学教育篇2

老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三尺讲台,根据其对社会对人对事的理解、在工作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前人包括教师所教过的学生和认识的人的事例,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的给学生传受德育知识和理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呢?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本版)为例。在学习第一册第一课课文《theFutureoftheCities》时,课文中有这样的两个句子:peopleenjoylivinginlargecities.Butcitieshaveproblems.我就问学生:whatproblemsdocit-ieshave?有学生就举用回答:thereispollutioninlargecit-ies.例如:waterpollution,airpollutionandenviromentpollu-tion,etc.我马上表扬这个学生:Verygood,并给全班同学说,现在城市里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希望同学们走在大街上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乱丢垃圾,要做一个有素养的公民,如里我们人人都学会爱清洁、讲卫生,那么城市的环境也会大大得到改善。我还给他们讲,西方有些国家的公共场所,用中文写上“此处有痰盂”,这是提醒乱吐痰的人,而用中文的用意则是认为中国人有随处吐痰的习惯。看到这样的提醒,我们中国人实在脸上不光彩,影响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程度与道德素养的认可。我们中国青年学生有没有义务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人?同学们听后深受启发,表示愿意以后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而且现在就要从我做起,在学校做起。这样既讲解了课本上的知识,又教育学生要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第一册第3课课文《Camping》的最后两句话是:intheirsparetime,thecamperscanchooseanyactivity.theyu-suallyplaygamesonthecomputers.在学习到这句话时学生们显得异常兴奋。因为这两句话谈到了她们最感兴趣,而且是最喜欢做的事情:打电子游戏。我利用这一有利的契机告诉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不应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因为电子游戏大都是炮战、轰炸、格斗、追捕之类,场面惊险、紧张,画面五光十色,瞬息万变,叫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炫。这些游戏又容易给学生以极不正确极不健康的引导,许多人因为迷上游戏,并将这些虚拟的世界搬上现实生活,去打斗、去杀人而进入监狱。这一切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健康是毁灭性的。同时使青少年精神长时间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会使精神控制系统失调、神精紊乱,从而打乱了神精长期建立起来的正常规律,严重影响学习与健康。再者,游戏室内高强度的音响噪音会使人听力疲劳和减退,长此下去,会导致耳聋;游戏机屏幕会发出微量的X射线,长时间地观看,会对眼睛及人体其它一些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游戏室一般都比较狭小,整天挤满人会使室内空气十分龌龊,且不乏有传染病患者将病毒带到游戏室里,在这样的场合里玩耍,对身体十分有害的。而且现在社会很多未成年人犯罪,大多都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引起的。同学们听了之后都表示今后要少打电子游戏,更不应该进网吧上网。

又如第一册第6课“warm—up”板块有练习a,其要求是:tickthepolitewaystoaskastrangerfordicretions.一共有六种方式:1.excuseme,butcouldyoutellmethewayto…?2.willyoupleasetellmethewayto…?3.excuseme,whichway…,please?4.tellmethewayto…5.Showmethewayto…6.excuseme.i’mtryingtofind…Canyouhelpme?学生很快就选出了正确答案:1.2.3.6。我利用这一道题教育学生:平时在校期间要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在向别人问路时,如果是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在问路之前,应对别人有所称呼,而且应使用“打扰一下”、“请问”等话语。我给学生做出假设,有一个外地人来了,不熟悉此地环境,他要向你问路,如果他声音语气都粗俗无礼貌,你的心中有何感想?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如果有人求你帮做一件事,话语很不客气,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学生们作了思考、讨论,自然明白该怎么说怎么做了。

又如第二册第4课“warm—up”板块的练习a,其要求是:tickthosewordsorexpressingsthatareoftenassociatedwithscientists.其中备选答案有:hard—working,kind,curi-osity,rich,clever,achievement,famous,old,knowledge。学生很快就选出了正确答案:hard—working,clever,curiosi-ty,achievement,knowledge。然后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问学生:这些答案中,哪一个代表着科学家的品质。有学生回答:hard—working.接着我就说:weshouldlearnfromscien-tists.然后我又给学生们讲了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故事:为了研究培育人工水稻,在1964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实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集累的科学数据,撰写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并在《科学通报》上发表,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准备培育超极杂交水稻,通过一年多的日夜备战,超级杂交水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800公斤。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在全国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正因为袁隆平所取得的成就,他已享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学生听后不但对袁隆平有了一些了解,而且从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明白了没有艰辛的付出,就不可能得到收获的道理。

又如第二册第六课“warm—up”板块的练习B,其要求是: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其中一个问题是Doyouthinkwewilluseupallthewaterinthewordoneday?有学生举手回答:Yes,ithinkso.然后我就教育学生:我们平时要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用完水之后应记住关水龙头。

中职入学教育篇3

1.对专业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文秘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文秘专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类:没有别的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父母的意愿;初中的同班同学读文秘专业。大多数学生不了解文秘专业,对文秘专业认识不足,加上初中时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有畏惧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感到前途渺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

2.自卑心理严重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属于中专科层次,进来读书基本不看分数,与高中生相比有自卑心理;二是社会上对中职学生有认知偏见。

3.人际关系是新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95后”的中职学校学生多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同一个教室下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习惯、人情风俗,他们渴望结交新朋友,却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习性不懂得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够,班集体活动无法开展,同学之间相对冷漠,课堂教学活动也受到影响。

二、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新生入学的教育意义

1.入学教育是中职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新生进入中职学校教育活动的起点,内容包括: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安全教育、适应性教育、对文秘专业的认识。

2.根据“首因效应”可知,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所以,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入学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入学教育有利于文秘专业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军训、入学第一堂课等内容选拔合适的班干部人选,通过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中职文秘专业入学教育方式探索

1.加强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文秘专业

班主任应该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的情况,以及文秘专业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岗位等,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文秘专业实训室等学校设施,使新生尽快熟悉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校园文化,使新生入学后就能了解文秘专业是培养从事秘书、文书、档案管理、公关礼仪及计算机文字处理等办公室程序性的人员。教育学生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

2.注重专业兴趣培养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不感兴趣,这势必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每年9月开学一个月内,会有少部分学生要求调换专业,甚至退学。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中职文秘学生进行职业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向新生介绍文秘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介绍秘书岗位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观企业和机关单位。学生看到文秘专业将来就业的工作环境,增加从事文秘专业的责任心、使命感和自豪感,使新生逐渐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文秘专业的兴趣,调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脚踏实地地把学习搞上去。

3.加强文秘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学生一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二是通过3年的中职学校的学习可以有机会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中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对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更为渴望。所以,入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用人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入学教育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评估自己,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把专业学习与将来的就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努力的方向和潜心学习的动力。

4.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俗话说:“会做事,更要会做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在中文文秘专业的入学教育中加强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由于个性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很多学生却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室友友好相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课余时间基本用来上网、玩手机。糟糕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文秘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活动难以开展,学生难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因此,中职学校应帮助学生尽早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培养自信、自强、诚信、友爱等诸多方面的健全人格。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满足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丰富入学教育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络,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5.加强生活常识和心理的教育

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第一次离家生活、学习,缺乏社会阅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文秘专业班主任应在入学教育时对学生加强生活常识教育。例如,向学生介绍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危害,提醒学生注意财产安全问题。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摸底,重点关注心理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咨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现自我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中职入学教育篇4

关键词:职校语文;爱国主义;道德品质;日常行为规范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20-01

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较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职责应是既教书、又育人。可是,有些老师总是认为德育工作是部分德育工作者的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弃了大好的教育机会。在中等职业学校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本人认为应将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在思想上得到提高,在情操上得到陶冶,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中不乏描写祖国大好山河、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的瑰丽多采的名篇,也不乏表现爱国情感的名篇。教师应结合教材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志的《沁园春雪》一词通过对北国雪景的具体描绘,发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叹,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豪迈情怀。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始终贯串着一条爱国主义情感的暗线。正是鲁迅先生对祖国无限的爱,并把满腔的爱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才使他看不惯醉生梦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毅然离开繁华的东京到条件很差的仙台学医,以实现“医学救国”的初衷。又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使他毅然离开日本回国,“弃国民劣根性”,探讨“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路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对亡国的痛,对祖国的爱又是那么扣人心弦。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伟大祖国的无限风光,以具体爱国主义者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他们为建设美好国家而努力学习。

二、融入道德品质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是立志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不同题材的文章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使之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时代在发展,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其中难免良莠不一,因此我们的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应比以往更多地注意到学生的内心诉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看见人生的光明面。但也不回避社会的黑暗面,要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不夸大,不掩饰,而是站在建设的角度指出其良性发展的可能性与途径。而不是像韩寒在《三重门》中那样否定现实社会的一切,却又不能建设一种科学的理论或生活,只是让人陷于无底的绝望。对生活应多一些昂扬,多一些展望,少一些调侃,少一些厌弃。我们都应该坚信未来是美好的!理想主义是这个社会能够存在并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和学生多一些理想主义也应该我们的教学工作的一个方向。

三、融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文明素质的重要工程。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发挥教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应渗透于平时教育工作的各个细小环节之中,也应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俭以养德》《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都在告诉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并结合生活实际,指出一些学生的不正确消费观。教学《驿路梨花》时应结合学校“学雷锋活动周”告诉学生“雷锋精神”不可丢。《伤仲永》一文,仲永由一名神童而“泯然众人矣”,是教育学生认识后天勤奋的重要性,养成勤奋学习好习惯的好材料。只要我们能把思想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总之,在职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传授知识、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人;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培养他们成为有高贵人格品性的人。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我们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

中职入学教育篇5

关键词:高职;化学教育;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原则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落实循环利用及回收的思想,减少有毒、有害化学药剂对生态的影响。因此,秉承“废物最小化”和“废物利用”的理念,消除能源、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因素,有利于控制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另外,在高职教育创新期间,教师也应在教学中落实节约能源的理念,实现绿色化学的发展目标。

1高职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价值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职化学教育内容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结构、金属材料、有机物等方面的理论,所以教师应当宣扬绿色化学理念,明确自然资源利用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期间,教师可说明化学反应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污染物,总结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要点,让学生逐渐形成环保的思想[1]。例如在“有机物化学性质”一节讲到,虽然甲烷可作为有机燃料,但要注意甲烷的使用可能会存在操作风险,选择清洁型能源替代此类材料,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1.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说明传统化工生产和绿色化学技术之间的联系,告知学生化工产业生产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物和污染物,同时指明新型化学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自主解析、自主探讨、自主理解化学工业发展期间的成功案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3有利于培养绿色化学专业人才

在培养绿色化学专业人才期间,教师应当讲解先进的绿色化工技术、低污染的化学仪器以及具有环保功能的技术模式。因此,教师应当了解绿色化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向学生传授工业化学、环境化学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落实绿色化学理念的办法。通过说明绿色化学的理论内容,让学生掌握后期实验过程中各类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剂用量,从本质上减少无用反应物的介入,不仅可避免化学药剂使用过量的情况,还能提高化学反应效率,培养绿色化学专业人才[2]。

2在高职化学教育中融入绿色化学理念的问题

2.1绿色化学理念定位不清晰

化学课本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界定不清晰,尤其是在传统化工作业方面,教师重点讲解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因此,可能会在实验期间浪费很多化学药剂,影响绿色化学的实施与推进。另外,高职化学教学的重心是探讨物质的反应现象和变化规律,但课本中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界定、实施论述不全面,可能会影响绿色化学理念的落实。

2.2化学实验未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化学实验是验证真理的重要方案,所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实验期间了解不同反应类别、反应条件及反应要求,在观察实验后进行思考验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内涵。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在实验期间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致使学生在实验期间存在浪费的行为,或者是在模仿实验期间仅掌握了实验方法和目标,没有意识到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性,加大了后期废弃物收集的难度,进而阻碍了学生绿色环保思想的形成。

3绿色化学理念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融入措施

3.1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程度

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高职化学课程中关于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宣扬绿色化学理念和实施原则,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发现当前生态环境的潜在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说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的眼界[3]。例如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等,是由于工业制硫酸期间应用“接触法”发生副反应而生成的。若没有做好废气的收集工作,就会加剧“酸雨”对环境的侵蚀。因此,在绿色化学理念下,将生产所得的二氧化硫引入碱性溶液中,如石灰水、氨水等,能够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得到无污染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固体)或亚硫酸铵等物质,再将此类材料应用至其他工业领域,不仅避免了生态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其他材料的利用效率。总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绿色化学的内涵及作用,在必要的整合、宣传教育过程中,说明绿色化学理念的本质思想,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重视材料的循环及回收再利用,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意识,在创新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化学课程内容的同时,解决化学教学方面的问题。

3.2革新化学教材,融合绿色化学理念

革新高职化学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点的同时,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有利于提升化学知识教学的深度。具体来讲,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1)应当在化学课程中融入环境保护思想及成果,尤其要在《绪论》中说明生态环境和绿色化学之间的关系,例如可介绍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重金属污染、氚污染的诱发原因,并说明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绿色化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4]。同时,教师也需要科普新时期绿色化学方面的成果,比如应用锌空气电池替代含汞元素锂电池,或者应用凝气式锅炉减少锅炉燃烧期间产生的气体污染物,可控制各类气体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2)在实验内容优化期间,教师应当总结实验要点、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积极向学生展示污染较小的实验现象,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转化率低、安全性较低的实验,避免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为了提高实验流程的安全性,在微型实验开展期间,要精准控制各类物质的量。如在氧气制备实验中,应精准控制高锰酸钾的用量,关注模拟实验后各类物质的生成量,以便分析如何减少各类生成物。此外,实验期间也应注意选用毒性较低或无毒的物质,注意控制腐蚀性试剂的应用剂量,降低实验产生的污染对环境的影响。(3)教材中还应提示风险事件的干预方式,如在有机化合物的处理过程中,应将所产生的废料放在收集皿中,并提示实验期间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隐患,要求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中的渗透与实施方式,进而提高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效率。

3.3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高职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改进要求及创新要求,完善理论及实验课程模式,提高绿色化学理念的实施价值,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选用情境教学法,打造化学研讨环境,要求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多媒体视频的同时,了解绿色化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另外,教师可在讲解各类物质的同时,说明此类物质的污染及回收要求。例如在说明化学科目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在讲解醛类物质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出甲醛、乙醛在装修产品中的含量,说明醛类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尤其要指明室内醛类物质超标可能引发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疾病,帮助学生认识有毒有机物收集不当的影响,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其化学学科素养。教师还应提示当前国内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政策,指导学生观看与环保相关的宣传视频,让学生了解污染治理不当的危害。同时,教师还可引用违规排放污染的案例,如核污水处理不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氚类物质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5]。(2)在创新实验课堂期间,教师应当及时引入先进的、污染较低的实验器材,避免实验期间仪器报废和损坏对实验结果、污染处理的影响,也能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外界环境干预的模式,改变反应期间的温度、湿度等要求。部分实验还可采用超声波进行催化反应,改善实验速度过慢而造成实验废弃物过多的现象。另外,在微型实验开展期间,教师应当模拟各实验反应物、生成物的含量,尽量选择低成本、低污染的模式进行实验;还可选用微课视频说明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减少实验对环境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在实验期间说明实验室管理要素,在安全教育、管理教育的支持下,说明实验室管理的正确方式,可全面提升学生对实验进展、状态的了解程度。总之,教师应当说明不同实验的开展方法、仪器组装方式、化学药剂的用量、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例如应用排水法时,应注意前期检查集气瓶的密封效果,如果装置密封效果过差,就会造成气体泄漏,部分气体会影响空气质量。通过明确实验期间“三废”物质的处理及循环方式,让学生掌握金属、非金属、气体、有机物等物质的利用方法,再对废弃产物进行集中处理,消除实验后刺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有毒物质处理不当的不利影响,在尾气处理控制过程中减少“三废”物质的危害。

4结语

中职入学教育篇6

关键词:中职卫校 新生 专业教育

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及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政策指引下,作为专门培养医护卫生人才的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职卫校是为现代医疗行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中强化专业教育,服务社会是中职卫校的办学宗旨和既定目标。学校能否积极面对人才市场化竞争问题,关键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特色。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这与学校的专业教育密切相关。因此,中职卫校应将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现有特色专业的优势和办学条件,注重提升专业教育质量,促进中职卫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中职卫校学生受年龄、基础知识薄弱、社会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使他们对学校的专业学习适应力差,尤其是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再加上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由此出现近50%的新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40%的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信心不足以及一些实习生理论基础薄弱、无法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现状,严重的将导致转专业、厌学、退学、对口就业难等问题。

因此,我认为利用好入学教育这一实践环节,开展入学专业教育以培养和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系统认知和热爱是极其重要的,对中职卫校教学管理定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目前入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中职卫校入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校规校纪校风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班团队伍建设教育等,但还没有开展系统的专业教育。我认为原因有:第一,对专业教育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入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入学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主体受限,新生无法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状况;第三,忽视利用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对新生进行专业兴趣的培养。

三、对专业教育的理解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题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进一步增强吸引力”。作为中职卫校应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以适应医疗系统的岗位需求,力争实现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无缝连接。

1.专业是学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我国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了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专业教育由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内容组成。专业教育要求在系统讲授某一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我认为开展专业教育应注意三个特性:

(1)专业教育的时效性。综合中职卫校学生的年龄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适应能力等因素,在入学教育中进行专业教育的渗透是有必要的、有效的。

(2)专业教育的持续性。专业教育的过程、方式方法不应只停留在课堂上,主体不应局限于专业课教师。我们应把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融入学生入校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入学教育、平时的专业理论、实训课堂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

(3)专业教育的实效性。要求我们教育者根据专业发展、岗位要求及学生实际建立完善适用的评估体系,考核学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毕业生实现就业保驾护航。

四、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途径

为使入学专业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先分析中职卫校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认识、学习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实施入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一项关于专业兴趣的调查中显示有85%的学生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带有社会热门趋向的选择倾向等,使其最终选择的专业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本人的兴趣和理想。

(2)对专业的肤浅认识:初中毕业期望掌握

一种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入校时并不完全了解专业的特点、发展、需求,当学生真正接触到专业学习时,却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不易掌握,无法适应专业学习。

(3)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性:由于学习内容的差异性、跳跃性使一些学生感到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应用?

(4)对专业就业前景的迷茫性:随着医疗行业用人门槛的不断提高,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局面愈发严峻。学历的竞争和对前途的担忧已成为目前中专生的主要压力。

2.针对以上问题,现为开展入学专业教育的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1)充分调查了解新生专业兴趣现状,为入学专业教育提供依据。招生办应以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选择专业的理由、对学习本专业是否有兴趣?期望中的专业学习是什么样的?今后愿意从事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通过调查分析,针对问题制订教育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入学教育环节中使专业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2)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①开设讲座了解专业发展现状。中职卫校应邀请临床专家学者、专职教师或优秀毕业生等不同教育主体向新生介绍本专业更多更新的情况,激发新生对今后专业学习的期盼和热情。

②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学习规划。新生可通过培养方案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必修哪些主要课程?如何完成课程?引导学生科学地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学习规划,帮助新生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

③引导新生找到适用的学习方法。在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各新生班主任应为本班介绍专业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其了解中职卫校与初中的学习方法不同,应当及时转变学习方法。

④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组织新生参观临床实训基地,促使新生初步了解就业岗位对本专业的需求现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此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工作环境、专业取向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邀请一些在本专业领域已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回校做讲座,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本专业才能有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与专业人员的交流,能增强新生对本专业的就业自信心。通过此类的专业教育,能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识,既有学习的紧迫感,又对今后的专业学习充满信心。

⑤各专业可组织新生座谈会,搭建交流平台。为使新生对入学专业教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组织新生座谈讨论,消除他们的顾虑,促使他们主动端正学习态度从而重视专业学习。

⑥借鉴高校的做法,为新生安排专业学习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指导。总之,开展入学专业教育应注重实效性。

(3)应从新生入学起做好与专业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逐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

(4)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样学生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二者的融合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金菊.专业教育应始终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中职入学教育篇7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职化学教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10.047

onintegrationofGreenChemistryeducationintoChemistry

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LiJun

(Yingt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Yingtan,Jiangxi335000)

abstractFirstly,thebasicconceptofgreenchemistryandtheadditionofGreenChemistryeducationinChemistryteachingshallowsensetoanalyzethedevelopmentofapplicationsbasedonthestatusquoofGreenChemistryteachinginHighereducationandChina'scurrentchemistry,andfinallydiscussedfromvariousangleshighvocationalchemicalteachingeffectivelyintegratedintoeffectivestrategiesgreenChemistryteaching.

Keywordsgreenchemistry;highervocational;chemistryteaching;education

绿色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无论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还是对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来说,绿色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绿色化学应用就是基于绿色经济的理论提出的,由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现实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化学课题。绿色化学对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说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事物,由于各方面的研究尚未深入所以仍然有着极大的可开发前景。绿色化学的应用价值极大,不仅能够促进化学相关应用的绿色化改变,更能够为当前化学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推动。

1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对化学教学的意义

1.1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相对传统化学提出的理论,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同时与反应相关的每一种化学物质或者成分都能够被利用起来,化学整个反应过程几乎是没有任何污染所以称作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要求不仅是化学反应生成物被全部利用起来,不涉及任何染污及废物排放,而且反应物、催化剂也是没有任何污染性的,真正实现了化学反应全程的无污染、无排放。绿色化学将人们所有的化学知识和技术进行最有效的融合应用,将所有的化学反应进行绿色化设计,针对每一种反应材料、反应产物进行全面的污染物与有害物的再利用设计,实现了整个化学反应绿色化体系,在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还扩大了资源的使用充分度,减少了资源浪费。

1.2绿色化学对化学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仅仅能够适应传统化学工业生产需求,而对于当今社会追求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则无法适应,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教学是为了将来化学专业人才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适应当今的化学工业发展趋势,使学生拥有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基础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将这种能力有效发挥来创造绿色经济价值。从另一角度来说,当前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化学工业整个行业的人才专业水平,还是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科研人员数量,都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缺,因此培养绿色化学理念的专业学生也是行业的迫切需求。

2绿色化学教学发展及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2.1绿色化学教学发展

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是自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向世界各国呼吁“在教学与工业发展中加入绿色化学理念”之后开始。这一理念原本已经在国际上出现,只是尚未受到各国关注而处于极度缓慢的发展状态中。当因化学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化学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非工业国家都开始投入对绿色化学课题的研究,并且将这一课题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促进绿色化学研究的有效推进。自1998年开始美国化学会的教育部门就与其它相关的环境部门做出了联合协作的决定,他们将绿色化学教学材料编写与课程的规划列入了教育计划中,教育部门还专门针对绿色化学进行了多次高中化学教科书的修订。其中就将绿色化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意义作为专门性教学任务进行设计,扩大了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影响力。

我国目前在绿色化学的相关研究上有极大的空缺,因此在化学教育中也较少涉及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除了基本的绿色化学研究不足之外,当前的化学教育模式与体系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使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融入面临难题。绿色化学在教学中加入需要由各方力量的支持,针对目前我国的绿色化学研究水平来说除了需要由化学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外,还需要有国家环保事业的共同支持,而如果再将其渗入到高职化学教育中则又需要教育部与政府的支持。只有当绿色化学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时才能将其作为教学手段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目前不仅是国内,纵观全面的环境形势都处于一个非常紧张的状态,各种污染类型时刻在制造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物,同时由于人们在经济为第一目的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地球资源与能源的大量开发,全球资源紧张形势也是当今重要的时代问题。绿色化学理论能够很好缓解资源紧张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即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人们寻求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2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学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对绿色化学教学内容的涉及率几乎为零,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化学教学中没有任何绿色化学意识,甚至有许多化学教师也从未认识和了解过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长期处于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下的我国的高职化学教育尤其对绿色化学教学有着非常迫切的应用需求,而我国的教育环境暂时又不具备将绿色化学教育全面落实到化学课程中的条件。所以就需要教师对课程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认识并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与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绿色化学理念,使这种优秀、先进的化学理论能够被更大范围地普及,为未来我国绿色化学研究水平的有效提高提供支持。

3高职化学教学渗入绿色化学教学方法的途径

3.1加强对绿色化学教学的重视

作为化学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化学教师应当能够对绿色化学的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绿色化学原则和理论之后再将其进行具体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绿色化学教学与高职化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认识绿色化学需要从其最基本的价值和意义入手,全面掌握绿色化学的现实意义和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再深入了解具体的绿色化学知识,扩展自身对绿色化学的眼界,强化认识。

教师需要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绿色化学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宣传和推广,宣传与推广的对象不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还包括在化学教师交流活动中、在化学行业研究讨论会上等。只要是能够进行创新思想交流的场合就将绿色化学的影响扩大到这个场合中。最后,重视对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自身首先应当有清晰的理论思路,同时对绿色化学有足够的重视,然后才可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加入绿色化学的教学元素。

3.2编写绿色化学专用教材

绿色化学是一个专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有着极大的共性,因此如果能够将其以专用教材的形式进行普及,对于绿色化学教学以及学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关键的推动意义。编写的专门针对绿色化学的教材需要做到最基本的两点要求:一是对传统化学反应式进行优化,向绿色化学的标准靠拢;二是对绿色化学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从第一点要求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具有较大的可实施性。例如对于工业化学中硫酸的制作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工业硫酸的生产一般是通过接触法来实现的,这一反应中首先大量的废物、废气,根据绿色化学的理论对废物、废气进行再次利用使其转化为可被其它化学工业利用的原料,就实现了绿色化学的目标,硫铁矿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由于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如果按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进行再利用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以此作为炼铁原料进行回收利用,既避免了废物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接触法制硫酸产生的废气含有So2,是一种有害的环境污染气体,如果将其与石灰乳或者氨水接触进行反应,就能够产生具有利用价值的石膏或亚硫酸铵。这就是绿色化学原则的表现,既避免了化学工业生产产生的废物、废气污染,又将其利用转变为其它工业原料或材料,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且也有效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

从第二点要求来说。绿色化学专用教材应当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因为高职化学教学需要以此来作为学生全面学习和认识绿色化学的基础,所以在教学编写时应当对绿色化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资源整理,从基本的基础理论入手对绿色化学的理论、实践研究、应用价值、化学原理等进行有效的梳理,以发挥在教学过程的实用性价值。

3.3优化实验教学方式

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运用于实验教学中是实现绿色化学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方式本身就有着非常关键的教学意义,也是最利于学生深入接触化学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有效手段,绿色化学所关注的对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的绿化和优化基本上都是基于化学实验手段实现的,所以实验教学中渗入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改革途径。

首先开发微型实验。在许多重要的化学实验中其用到的化学试剂是具有一定污染性或毒性的,对这种实验进行微型开发,运用更少的原料和更小的反应规模来说明化学原理,既实现了教学目的,也减少了反应产生的污染。这种具有污染性和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在高职化学课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例如氯气的取用过程如果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还会污染环境,微型实验就是减小氯气的取用量,设计小规模的实验选择用针管来取用就能够有效避免因此产生的污染问题。

4结束语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职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开发意义,除了进行专门的绿色化专用教材设计和教学之外,在每一项与化学教学相关的实验中都体现出绿色化学的原则,是深入推进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我国绿色化学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面临的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时代任务,要求通过高职化学教学渗入绿色化学理念来有效提高绿色化学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中职入学教育篇8

 

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网络信息化,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势必会形成自己的独有的思想观念,他们既带有各个时代青年的共性,也具有独有的鲜明特点。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高职类药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高职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道德培养的需要

 

医学生有“医德”一说,药学生也有“药德”一说。“医本仁术,德乃医本”。药品的特殊性决定药学生所涉及的工作岗位面对的都是广大群众,这也决定了其相关的工作性质与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职业道德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同时,学生的职业道德是自身道德品质在职业领域的直接反映,将直接影响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职业道德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1]。因此,在教育中把药德和药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医药行业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必需点。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医疗患者的期盼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医疗患者对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及其服务态度表示出高度的关注和期望。有资料统计显示,医疗工作者因服务态度引发的纠纷占21.3%[2],由此折射出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乏,综合素质急需要提高的现实。要想解决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只有通过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高职药学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合格优秀的医药工作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为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医药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社会对医药从业者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当前,在校大学生都为90后出生,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和其他年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他们既表现出乐观、自信、自尊、正直、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进步,又会有逆反、盲从、偏执、冲动、个人主义和自律性差等倾向[3]。在校学习期间,高职学生的自身成长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对于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自身缺乏认识,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作为即将进入医药行业的生力军,作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医药工作者,这种状态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的立足行业,服务社会,为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教学的需要

 

如今,在校大学生大都为90年后出生,这一代人生活的环境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因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他们表现出独立思考、个性自信等特点,同时,因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的信息都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思想的混乱。很多学生表现出不善与人交流,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甚至还有少数学生形成自闭心里。有的学生认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未来的职业发展关系不大,学而无用。因此,对学习不上心,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迟到、旷课现象频发,对学习也欠缺主动性。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正确人生观及健康人格的塑造,也会对专业教学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严重影响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其专业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途径

 

1.从课程引导融入

 

以《药物分析》教学为例,这门课程是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习惯性简称药物检验。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因此,这门课程也可以说是药物上市前对药品的质量把控及上市后对药品的质量监督的应用型技术。药学学生毕业后如若从事此类工作,将肩负起人类对药物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之责。因此,我们可以在专业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入药学高职生走向社会后的职责、义务,并进一步综合分析和阐述,使学生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上实际发生的假劣药案例,突出重点危害性,阐明药品质量把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从而让学生从单纯的理论中去深入探究自己该体现的人生价值。通过这种智育与德育理论上的结合,不但加强了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而且强化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教育,使学生深受启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型得到明显提高。

 

2.以自身引导融入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言传身教是教育的精髓。若要求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有正能量、言行一致,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除专业课程教学外,还应利用业余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跟学生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专业造诣去感化和激励学生。另外,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该投入“情感”,情感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效果,才能让学生在春风化雨的和谐气氛中受到教育,从而使他们逐渐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主动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刻苦努力,为将来的成功、成才打下基础。

 

总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远且复杂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结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巧,根据学生个人的特性,不断的去探索和创新,才能寻求更完善、更具体、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社会使命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药学人才。

中职入学教育篇9

abstract:asateachingidea,experientiallearningshouldbeinfiltratedintoeachsubjectteaching.inexperientiallearning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physicaleducation,itisnecessarytocreateagoodteachingenvironment,toguidestudentstostudyautonomouslyandsolveproblemsaccordingtotheknowledge.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验式学习;模式导入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experientiallearning;schemaimport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90-02

0引言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主要让学生以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为基础,选择和确定真正适合自己研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身学习来获取实践经验,根据基本掌握的科学方法来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学习方式,而体育教学过程就是要指导教师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生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主动掌握系统的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前提下增强体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就要把体验式学习和体育教学结合到一起,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既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校能力,也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

1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

体验式学习打破已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处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探究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体育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通过从事各种运动动作的练习和运动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就是体育教学在课外进行,除了锻炼学生交往能力外,还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团体合作的精神。在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学习,在基本要求上,还要体育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此来起发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了解一些实践经验,用基本的科研方法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教学的结构上,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活动、学习等,让学生自行经历一个面对问题、运动实践、分析讨论、总结提高的过程。

2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导入

2.1营造研究学习的良好教学环境

2.1.1建立民主、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候,由于场地安排上比室内课要具有灵活性,再加上师生互动频繁,能够充分接触,使得体育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活动建立民主、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就此而言,也能更好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为了让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就需要教师自我认识到“教也重要、学更重要”原则,把学生也当作朋友,真正在讲究民主、平等、尊重、理解、支持、诚信、友善和亲情的平等地位下,真正意义上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要教师最大限度的肯定学生、支持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为学习的主人。

2.1.2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忽略很多制度,造成严肃紧张有余,灵活生动不足的问题,让很多学生感觉在自我压抑的心理状态下被动的参加体育活动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压抑状态,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需要课前提前布置好场地,摆放好仪器等,让学生增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加活动。教师也可以把动作要领生动化、形象化,比如编一些“顺口溜”,这样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自我总结、自我比喻,能够更快掌握技术动作,这样更能体现体育教学的语言环境。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VCD播放优秀运动员的动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既能达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的目的,也能为体育教学提供最好的教学环境。

2.1.3变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准备部分,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换制度,自己做教师带领学生们做一些简单的包括队列队形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徒手操、轻器械操和游戏等的准备活动,让暂当“教师”的学生做一些自己的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构想,然后如何带领学生进行有章节活动,如何付之行动,最后让教师进行讲评,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使准备活动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各种操的练习形式应交替变换和交替组合,使准备操更有生气和新意,适当插入一些游戏活动,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方法。甚至有些基本部分的教材,也可以有意思地安排体育基础好的学生来做小老师,让小老师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只不过是要求体育老师课前加强对学生(小老师)的辅导,启发学生(小老师)设计好教学情景和步骤,要求学生(小老师)大胆创新,构思出学生易于接受的并具有新颖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1.4让学生进行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团队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降低动作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体会到胜利和喜悦,也可以让学生品尝碰落横竿、投篮不中、射门偏出的失败和痛苦,教育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竞赛因素,安排一些游戏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遭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平时没有吃什么苦,没遭受什么挫折,而在体育活动中,如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接力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树立信心,完善自我,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2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方案

2.2.1创设“问题”情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展示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2.2.2在身体练习中探索。针对创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亲身实践调研)、何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何时完成等。按照计划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结合亲身实践,将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如蹲踞式起跑动作可以采用亲身实践的方式,3~5人一组进行练习和尝试,同时也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运动实际,每个小组初步得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2.2.3在运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严谨、正确的结论。例如,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知道短跑的起跑为什么要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姿势,懂得为什么要安装起跑器,明白如何安装起跑器。

3小结

体验式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这就要求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将体验式学习作为主要目标,以此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让更多的学生早日拥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久德.关于创新体育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08).

中职入学教育篇10

【关键词】高职法律教学人文教育

在高职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特别高,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力度。高职法律课程的教学,对日后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在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个人素质,塑造其人文精神。本文将从高职法律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于高职法律教学的意义以及目前法律课堂融入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等作相关分析,从而得出一些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促进我国高职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法律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现状

1.1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职法律课教学所强调的是技能性教学,老师往往是教会学生如何来阅读分析课本上或者其他遇到的案例,从而来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知识,并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但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或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导致高职教学中无法培养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学生来。

法律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如果任课教师还一味的追求案例的讲解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学生在接触各种犯罪案例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扭曲自己的世界观,导致价值观缺失。所以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使很有必要的,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丰富法律教学的课堂,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对法律课教学有特殊的意义。

1.2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对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人文教育的课程。但是,就高职的法律课教学来看,将人文教学另设科目来教学似乎不大妥当,一方面,法律课教学枯燥无味,另设人文教育课会使学生认为人文教育课无关紧要,反而不能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文教育跟法律教育本来就是不能分开的,如果分开来上,会让学生觉得这是两个不相干的学科,致使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分家。如果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把握好人文教育与法律教学的关系,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有效进行人文教育,那么学生就会在无形当中形成追求正义和真理的价值观,从而在接受法律知识的同时塑造了法律公正无私的形象,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教育与法律课融合的教育效果。

1.3高职院校将人文教育融入课堂的力度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实施的力度却还相当不足。法律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会减少很多专业知识授课的时间,许多老师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法律课的教学应该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不能插入其他内容。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只有从教师层面上决定融入人文教育教学,高职的人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二、高职院校法律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1学科视野局限

法律的专业教学,本来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宅,而且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所学的知识都是单纯的法律知识,无法接受其他学科或其他类别的知识,使法律专业学生的视野就停留在法律知识上。单纯课堂知识的教学,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2.2功利导向重

在这个追求金钱和权利的时代,每个人都对金钱和权利有着不同程度的向往,尤其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同学。高职法律教学,是要培养法律上的优秀人才,这不能单单体现在其法律知识水平上,还要看其人生价值观和个人正义感等。过重的功利导向,不利于法律专业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更会影响法律课的课堂教学。

2.3个性过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出现,尽管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家强调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但是当下学生的个性太强,与教育家们强调的个性化教育似乎没有多大的契合度,过强的个性,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学校教学的情绪,特别像法律课这类的课程教学,课堂内容枯燥,而且老师所教授的都是一些案例性的知识点,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法律教学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

2.4缺乏文化陶冶

法学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教学并不是所有,在高职法律课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情操的陶冶。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讲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外,还要担负起陶冶学生文化情操的责任,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还能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

三、人文教育在高职法律课教育中的价值

3.1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

在高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且开阔原来被束缚的思路,以更活跃的思维来进行学习。法学学科的教学,受知识内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只能局限于学科内容,无法打开思路教学,从而也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较为死板,不能游刃有余。人文教育与法律教育相融合,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打开了学生的学科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