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9:15

高职教育发展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实用性、前瞻性。

1.专业建设要服从经济发展和市场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依据。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新情况,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建设新专业同时,对老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专业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方式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以企业、事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对口的专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贯彻专业建设这一基本原则,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特征。

3,专业建设要体现“质量特色”的办学思路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市场为舞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将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师资队伍“双师型”的培养、教材内容更新和实训条件的现代化,并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专业特色,不同专业有其不同职业特色、行业特色、教学特色。

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日益接轨,高新技术的加速引进和应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开放式的,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立足于对人才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预测。

高职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变化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本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的,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进程,更新教学内容。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对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深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去。要将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有关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及内容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紧密结合,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我国加入wto后,国标竞争、交流与合作迅速增加,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愈明显。高职教育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要把英语、

信息技术和德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改造旧有的内容,融合适应国际化的课程内容,构建适应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通用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岗位培训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求。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城乡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新成长的劳动力中,有30%在就业前没有经过任何就业培训。在现有的8000万青年工人中,实际水平达到高级工的只占1%,中级工只占10%,初级工和不具初级工的占8%以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达不到生产岗位的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有一定生产经验,但实际技术技能根本达不到他们的技术等级。对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大力发展以培养就业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知识型、智能型、高新技术型人才。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由书本型、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技术应用型转变。具体说,通过培训主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素质:

1.具有获取知识、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具有技术扩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技术进步的规律表明,技术扩散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技术革命,技术扩散的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而技术扩散要依赖于一大批掌握、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训学员使之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所在。

3.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199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时提出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高职院校应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各行业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完善相应机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的质量监控和管理。

要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在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面向全体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大量在校的高职生获得各类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人员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以市场为导向输送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统一思想,提高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教育发展篇2

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由此,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全局,把高等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力争使高等职业教育达到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与产业建设的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的同步升级,加快制度和标准的快速合理建设,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的把握好其发展方向,担负起经济发展时代中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为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的专业人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到2020年,形成适应积极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将就业作为发展的导向,将服务作为坚持的宗旨,将产学结合作为道路的方针,将质量作为办学的核心,将特色作为提升的关键,由此走出一条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道路,力争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创新体制机制的建设,结合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强系统机能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创办高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的协作机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建成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将高等职业教育有效纳入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与各行各业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扶持高等职业学校特色办学、产学结合,努力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应用的地方资源,引导学校做好自身的科学定位,以不断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各高等职业学校要从人才培养中找到结合点,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找到提供企业对口人才的结合点,实施订单班教学,由此激起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兴趣。还要从生产性实训中找到切入点,将教学性与生产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创办校内工厂,以此作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还可以在企业中建立企业型学校,作为产学研中心,以此满足典型产品的开发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实训任务。还可以从技术研发中寻求切入点,力求达到技术研发等层面的深层次融合。这样不但可以拓宽社会的服务项目,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进而打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天地。同时,还要发挥各级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调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完善学校自主设置、行业指导等专业管理机制。在专业设置中要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合理确定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各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各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强调“: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打造经济升级版,从低附加值的制造转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从制造转向创造。”要实现这种转型,就要求劳动者进行职业能力的在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就是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转换。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要有过硬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适应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应在学校层面上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各高职学校要大力发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教师培训实践基地,以提供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培训实践基地。还要采用以培代养的策略,聘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同时还可聘用企事业单位中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体制和考核机制,从而使教师能在有效的培养机制下逐步长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各高校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等作为评聘的重要内容,由此积极推进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学习的动力。再者还要在政策上支持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其产生自主专业发展的愿望。学校可设置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支持由教师牵头的校企合作项目、科研项目、加大对科研和教改的投入资金,使教师都能积极的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以有效的完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此外,学校还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下,拓宽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视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准备充足的科研经费作为保障,由此,为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大好氛围,变教师被动科研为主动科研,从而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使其在科研中更快的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发展篇3

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28日《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现有总人口13个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教育人口接近3亿,约占世界26%,总规模占世界第一位。虽然在历史上,我国教育曾错过了一些发展机遇,但20世纪90年代的机遇总算抓住了,我国教育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小学毛入学率达到国际公认的较高水平,初中高中毛入学率提高了20%,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更是有突破性发展。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其招生数、毛入学率和在校生人数,都以三至四倍的速度增长,并且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其中高职教育的发展为“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表1)10多年时间,近1000所高职院校的异军突起,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跻身世界高等教育队伍前列,不可能说功不可没。

1、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使我国高职教育站在培养高级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制高点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以及民族复兴培养高质量人才上肩负重大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一个地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一个大的行业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已基本完成。过去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各自封闭办学几乎已经结束。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形成省地(行业)两级管理,地级(行业)管理为主的体制,优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上世纪50———70年代,政府包办学校教育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一个特征。80年代以后,办学体制改革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民办高职教育,大企业自办高职教育、行业自办高职教育已成为今天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2002年全国人大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后,全国目前民办教育在校学生占全国比例达到10%左右。仅湖南在60所高职院校中民办高职院校就已有13所。据中国网2007年3月7日披露:2006年,我国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总数已达596所,招生达103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及成人大学、专科招生总数的14.87%。在校生达到了280.5万人。由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受近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动,社会人力资源的供需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那种由政府指令性分配机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己难以为继。适应市场设专业,满足市场培养人的高职培训人的办学目的已深入高职教育的广大师生心目之中,培养市场急需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特别是进入2l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所以更使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相当高职教育来说,2l世纪头几十年是高职教育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中央政府已经确定在20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内容很广,它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时,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有很大提高,城镇化水平也将从2000年的30%提高到60%左右,整个社会结构都处于一个显著调整时期,这样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全新要求。

2、新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将对高职教育提出它的要求,并将产生深刻变化与影响。高职院校在发展的竞争中“,重新洗牌”将会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与必然。纵观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制订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和人力资源开发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压力巨大,人均拥有量不达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们过去讲“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但并不是优势。要实现2020年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任重而道远。惟一出路是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科技的持续进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新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动趋势是: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呈稳步下降趋势,而老龄人口所占总人口将呈上升趋势,这将对高职教育产生特殊而微妙的变化。加之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抢夺生源,生源之战不可避免。,15—64岁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为68%左右,这既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但也应看到他又将导致新一轮的就业压力,从而对初中和高中后的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我们知道,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与人才,是难以引进的,主要靠自己培养。第二、三产业的升级,重点是高中以后的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作基础,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以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行转移,并由此带来的从业结构与生活方式将发生变化,并将对教育资源配置与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那些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质量较高的职业院校将如鱼得水。反之,那些死守教条、专业设置跟不上形势发展、教学质量低下的职业院校将面临淘汰的危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一般在六分之一以上,技术专利总量与质量差距更为明显。这反映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在全球竞争力排位有所下滑,这是危险的。只有加强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方需求,在公平的基础上,有序竞争,才能跟上全球经济发展步伐,不致落伍。有人作过测度后并认为:教育潜力大,但不平衡。第一个测度是两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即第一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第二次现代化以知识为标志(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一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77页)。并将其各地区划分为中等发达、初等发达与欠发达三种不同类型。从预测结果看,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存在很大差异。第二个测度是区域增长段。在第一、二次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居国内前列的地区,第二、三产业升级快,活力大,成为职业教育培训供需两旺的地区,并且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并且能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社会)。这是明摆的事实。现实也说明,当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为就业而忙呼得焦头烂额时,沿海发达地区却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不足和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缺档,这为高职毕业生的异地流动谋职,带来了活力,但这无疑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外流,成为比较落后地区难以留住人才的切肤之痛,也制约了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欲说当前好困惑,亦真亦幻难述说。

当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幅度扩张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之后,新的问题与困难便与之俱来。有人作过2006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其中一项是对高等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70.9l%的公众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见中国网.cn/2007-04-17)。对高等教育质量不满意主要来自两个判断,一是纵向的历史判断,认为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水平下降问题没有改善;二是横向的现实性评判,认为高校质量低下是培养的人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质量要求。甚至有网友认为:好多高中毕业生都不知道自己上大学要学什么专业。盲目的选择,还是选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开始了颓废的大学生活,毕业了还是一无所学。学生到了大学反而不学习了,听听大学生们所说的,上了大学叫“享受大学生活”,这不是教育的失败吗?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谁的责任?是学校!尽管网友的说法有些偏激,但显示了他们关心高教事业的热情,以及对高教改革的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同步发展,但教育的发展一下子难以自然地适应工业化后期乃至知识经济、知识型社会的需要。这些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就来自于教育系统自身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与社会。

1、教育体制与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不适。当前的社会,要求人们由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型转变,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型社会转变。这两个转变其实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也是文化的演变。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岗位群和人的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我们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就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从当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则把高职高专和本科并列为两类高等教育,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在我国的许多家长、学校和社会用人部门中尚未形成共识,即无论是高职高专以及专业性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其实都是专业和职业培训形成的优势,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分工的大潮流,是知识社会就业与雇佣结构“网络化”、“扁平化”的大趋势。人们缺乏足够的前脆意识,仍旧将学术性学历学位教育当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径,而将高职高专打入另册,别眼相看。从而导致“知识性失业”与“过度教育”现象的存在。我们从每年高考结束后招生分数线的划分便知一、二。大学重点本科的分数线在高职专科的一倍左右。许多家长宁肯多花费几万元也要挤进三本的“独立学院”,而不齿降价进入高职高专学校就读。

2、学校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观脱离正常轨道,与社会用人需求出现偏差。近年来,在我国的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喊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奇怪的是,上面喊得越响,下面偏离却越大。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的多样性;片面强调正规学习,忽视非正视学习价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就导致了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导致了教育结构、体系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社会用人单位过度学历化倾向等外部体制。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各类证件一大摞,但一到动手就傻了眼,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却一问三不知。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值得人们沉思的。

3、财政投入不足,教育系统内外之间资源缺乏共亨。不可否认,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确实在逐年增长,而且平均增幅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要大,占GDp比例从1996年的2.5%一度提升到2002年的3.32%,达到了自1989年对此项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预计2005年的“4%”,目标却未能实现。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79%,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远低于同期世界4.4%的平均水平,在世界排名居后,这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不相吻合。2005年的财经性教育经费低于2002年所占GDp的3.32%。许多职业院校由于近年发展快,人员增多,投入加大,而国家财政所拨的教育经费还停留在前几年的水平,使之缺口大,对高职学院的发展明显是不利的。而且,我国区域之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也出现了不同差别。以益阳职院为例,国家财政所拨经费尚停留在前些年二所中专学校基础之上,连人头经费也没有拨足,以前二校人员不足200人,而近年猛增至近400人(含内聘),尚不包括离退休人员,一年数百万人头经费的缺口需要自筹,这样无疑对学院的发展增大了压力。此外,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正规教育体系内容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自我体系、自我封闭,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目前,各高校之间各自为阵,很难向别的学校开放图书、实验设备、实习场所等。特别是职业院校,存在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等问题,劳动部门在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方面,采取不同尺度,并且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分离,很难做到统一。

三、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1、高职教育发展对象的思考

当我国高校已经迈进“大众化”门槛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尚停留在“精英化”阶段。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我们今天讲“全民教育”,这是我们高职教育对象选择的必然。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召开的世界技术职业教育大会的工作文件中明确地说:“2l世纪竞争的核心是造就一支有生产活力、灵活的劳动大军。”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辅导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曾说,我国有信心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如果这样,同样也有信心办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与培训中心。其选择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应届毕业生,而应将视野拓展到社会的其它人群,如工人转岗培训、农民阳光工程、非农业产业转移服务等。此外,个体户、私营业主,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他们这一部分人从市场经济中打搏而出,对大学提供的继续教育需求很大,而且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不失为高职教育对象选择之一。

2、高职教育发展办学功能的思考

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从诞生初的培养人才的教学职能逐步扩展到教学与科研并举,而今则从“象牙塔”走出,面向了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功能已逐渐多元化。作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日益凸现。高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是离不开区域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环境大背景的。许多高职院校之所以办得红火,就是办学功能得到了好的发挥。如湖南的永州职院,长沙的民政职院。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怪象:“许多人没事干,许多事没人干”。究其原因,就是有些人眼高手低,在“功能”转化上出现了失误。有些高职教育没有真正明确“功能”,专科成了本科的浓缩,理论学得不深不透,实践动手能力又缺乏。这样的人不伦不类,走入社会自然不受欢迎。所以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规定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技能实用操作的功能上,多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教育。

3、高职教育发展培养模式的思考

所谓教育培养模式,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既简单又完整的范型,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能提供比较清晰的操作思想,它属于人才培养过程的范畴。可是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重自然科学教育,轻人文学科陶冶:重功利导向,轻务实精神提倡: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培养。我们应根据市场经济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以“应用性与实践性”为根本特点的教学体系,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教学、科研、生产、技能四者紧密结合,注重理论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使高职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和传播知识的能力,较强的将科学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同时应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民族、道德精神,具有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知识、技能、素质的和谐发展。

4、高职教育发展专业设置的思考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专门人才岗位专业结构匹配的情况,可以综合反映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协调程度。职业技术教育,它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或地区,是最具活力的教育,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催化剂。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专业为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方针。作为益阳职院的专业设置,应立足益阳,背靠长、株、潭,依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才需求,加强调整老专业,使其成为拳头专业;设置急缺专业,市场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打造“超前”专业,这个超前就是要有前膽性。要做到哪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扩张,哪个专业社会需求量小就及时缩小或砍掉。另外,如果要让高职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可鼓励学生同时学习多个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以及岗位替换能力。

高职教育发展篇4

1.1教学方法陈旧近年来,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深入进行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的确定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先进的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应用于教学,也形成了教师、学生、社会、家长等多方参与,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但在高职继续教育中,这些教学改革的成果却运用得不多,上课大多还是讲授为主,课程评价还是以试卷为主。

1.2考评方法不妥目前在考评继续教育成果时,考试仍旧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严密的考风考纪约束下,保证了考试的质量与声誉。但是我们应看到,考试毕竟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一次考试不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考生的学习程度和智能发展水平,而且过度强化考试结果还可能将考生引入“只考不学”的误区,舍弃原本“以考促学”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3教育体系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理应是多层次的。但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中专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的有些专业有独立的本科段,但其招生对象有不确定性,其培养目标并非只针对高职专科层次毕业生。而再往上的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研究生教育则更是凤毛麟角。

2.高职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

面临学习型社会建设、产业升级转型、多元化人格发展的要求,高职继续教育必须正视以上这些问题,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科学健康发展。

2.1正确理解高职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为地方、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一定位方式是从高职教育目的角度进行的,提出高职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同时,这也是一开放的定位,没有限定高职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因此,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只要是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生产、管理、服务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是高职教育。各高职学院要进行继续教育办学结构的战略调整,实现由当前的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再向非学历教育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尽快完成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的转变既是市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可以从大力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成人技能培训、成人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生活服务教育等方面来充分发挥这社会服务的功能。

2.2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继续教育部门作为学校内独立的继续教育办学与管理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已显示出其局限性,因此高职院首先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把继续教育部门作为教务处内的一个办公室,其继续教育的管理与办学作为教务处的又一职责。继续教育所需要的师资、教学设施与设备、学生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等都与普通高职教育一同进行。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继续教育的师资问题、教育资源问题,也提高了继续教育在学校的地位。高职继续教育要大力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大量运用讨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际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增强教学效果。高职继续教育还应该进行办学内容的改革,大力开展以书法美术、儿童教育、老年保健、营养烹饪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广泛提供为老年人、妇女乃至全体公民追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服务。

2.3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首先,应树立科学的继续教育质量观,应树立以是否满足受教者的学习需求为主的质量标准。其次,应建立科学的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保障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建立由学校、受教者、第三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还应建立教师、学校、单位、社会参与受教者学习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受教者学习进行评估。通过以评促教、以教促学、以评促学,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发展篇5

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注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不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成为"简单操作型"。如何避免上述两种偏向,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结合我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经验,从产教结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运用性的捷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主动与企业建立了联系。

我校是以会计专业为主体的成人高校,培养目标是岗位技能型会计人员。经过调研后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企业级财务软件建造了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促使会计工作进一步突破了记账--算账--报账的局限,从而对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对培养目标的分析定位,我们决定将原来通行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取消,开设一门具有现代职业特色的毕业实践综合性课程,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巩固并升华为综合应用能力。开设这一课程需要编制相应的教材。我们与全国最大的软件公司--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由我校筹建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由用友公司提供技术和软件支持,双方合作研制开发一套多媒体教学光盘。

该多媒体教学光盘定名为《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以用友最新版网络(企业级)财务软件V8.11为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完整的实现购销存业务处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个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融会贯通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的内容,通过分别阐述典型工商企业财务及业务处理电子化解决方案,运用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方式,将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的讲解融为一体,实务处理的演示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的实践能力。

在该多媒体教学光盘研制开发成功的基础上,我校开设了一门具有现代职业特色的综合性毕业实践课。该课程在采用正版软件所创造的仿真职业环境中,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会计专业主干课教材的内容紧密结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别用手工和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该课程已正式列入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已在97、98两个年级的毕业班实施教学。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财务管理软件模块)、专用软件技术证书考试的应试能力,学生在毕业时都同时拿到了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我校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准确地把握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并且得到了企业提供的前沿信息和技术支持,从而具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前瞻性,有效地加强了职业教育的专业适用性。这些与企业的参与与合作是分不开的。

二、与企业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职业教育是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实际的教育,必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密切联系实际的职业教育具有了随时进行调整的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发生明显变化。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管理软件本身,就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载体,它能帮助管理者突破能力局限。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管理重心和商务模式有所变革,使得用友企业不断地改进管理软件,学生掌握了单一企业的会计处理技术、用友软件的同时也掌握了联网环境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业务协同与远程处理方法,适应了社会需求。

(二)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据报道,近年来企业人才需求热点已经集中在能够开展基层工作的具有组织和管理才能的次高级技术人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将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企业合作办学,能够切近地感受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从会计专业说,在企业大面积推广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提高了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建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神经系统。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使会计人员在事实上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我校采用用友公司提供的企业级财务软件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购销存业务处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一体化管理的电子化操作中,不仅训练了会计业务技能,而且从合理控制库存、加快资金周转、降低成本等方面训练了经营决策能力,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与企业合作能促进教学方式向"以学为主"转变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争取将实践性教学贯穿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教学方式摆脱"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方面,与企业的合作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专业实践基地,为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保障。由企业提供软件和技术支持,学校投资购置设备,双方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校内创设了模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环境。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进行分阶段的实际操作练习。在可供反复训练的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沟通,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企业合作能够全方位地拓宽办学之路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能够全方位地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与企业合作能够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办学层次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高校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中心,而且应该是科研中心,只有实行科研和教学并举的方针,以科研带动教学,才能确保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针对性、实用性的办学方针形成了成人高校的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特色,因而能够较快地在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上推进产学研结合,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准确地确定研究课题。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从学校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从企业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我校与用友公司正是在这一结合点上进行了长期合作。

双方合作的第一个较大的项目是1999年1月开发的《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多媒体教学光盘。该多媒体教学光盘一经问世,双方便立即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校以此为基础开设了综合性毕业实践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少学生甚至将教学演示光盘复制到自家的计算机里,以便利用课余时间加劲练习;而用友公司则把它作为教学工具提供给客户,受到客户的广泛欢迎,现已收入该公司《管理革命----用友企业级财务软件教学工具包》世纪珍藏版。该教学光盘在社会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被广泛推广使用,并受到一致好评。

双方合作的第二个较大项目是2000年8月编制的会计电算化初级标准系列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案例、练习题、演示光盘)。该系列教材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为蓝本,以股份制企业会计业务为主线,运用具体实例,以上机操作练习的方式,详细阐述实用财务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使学生边学习边上机,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过程。由于采用了书配光盘、左右分栏、图文并茂、边学边练等生动新颖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简洁直观、通俗易懂,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电算化培训的质量和效率,特别适用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目前我校已将其中部分内容(计21万字)编成《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上机指导》一书,作为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配套辅助教材分发到各分校使用。用友公司已将该套系列教材向各地分公司及社会培训部门推荐,在会计电算化的社会培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产学研结合产生的累累硕果,都已投入大专和中专的学历班教学和社会培训中,初步形成了我校的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特色。

《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多媒体教学光盘于1999年10月15日通过了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的评审,并获得200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市级二等奖。中央教育台、北京电视台、《中国财经报》、《财务与会计》杂志、《北京成人教育》杂志等多家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中国财经报》称它是"目前市场上新型的、极具创造性的会计教学光盘,它的面世,有可能带动会计教材的大变革"。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提高了我校的办学水平,推动了会计职业教育和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二)与企业合作能够开辟多种办学途径《职业教育法》提出:"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与岗位适应性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针对性更强的适应就业和更新知识的社会培训。根据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供的信息,各国的教育部门和劳工部门的合作愈益密切,职前培训、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已构成一个连续的过程。职业教育过程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反映,其实质是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行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使教育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反馈调节机制。

我校与企业在合作开发教材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惟一的一家"用友软件高级授权培训中心"。该中心针对用友软件的客户和愿意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广大财务工作者、在校学生和计算机应用人员等进行培训。办学通知发出后,学员报名踊跃。学员们均反映:通过培训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系统地掌握了操作技能,回去后能够根据案例在企业进行模仿操作,有效地降低了企业实施成本。他们说:"这种学习方式非常解渴,有备而来,满载而归。"我校在中专层次使用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进行初级培训,旨在指导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过程;在大专层次使用会计电算化实用演示软件或正版软件进行中级培训,旨在指导学生系统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原理,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用大型企业级财务软件的岗位技能;在社会培训中使用会计电算化实用正版软件进行中高级培训,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实用软件的操作技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高职教育发展篇6

一、推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尽管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关注和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但高职教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导致无论是社会还是学生本身将高职教育逐步“边缘化”。这些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述如下:

首先,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大多安于现状,缺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升级,基础教学水平大多停滞不前;由于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这导致从事实践操作教学的师资力量或严重不足,或专业性存在诸多问题。

其次,在教学操作过程上学校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大多数高职院校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灌输,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教育,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学校却往往弱化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结果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变得“不伦不类”,因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从而使得他们在大学生面前丧失了竞争力和优势。

再者,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对包括学生综合素养、健全和谐人格、健全心理的关注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探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

针对上述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推动高职院校转变发展思路极具紧迫性和现实性。在这种形势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指导方针上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所谓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简单来讲就是指高职院校在发展和运作过程中以质量提高为核心增长模式,要注重加强学校理念、学校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科研、教师综合素质及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加大高职院校自身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具体来讲,就是要从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为着眼点,推动高职教学的内涵式建设和发展。具体发展策略可表述如下:

(一)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师教研能力和综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培养合格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在师资培养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严格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学校要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以充实教师队伍,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第二,学校要加强教师实践和基础教学基本功不断提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以更新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每年组织教师开展说课、实践操作比赛,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技能沟通;第三,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职称评定、再深造等方式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实现“一师多能化”,真正做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和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要促进自身的内涵式发展,首先且当务之急是合理安排各专业、各学科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可针对当前劳动力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形势和发展变化,及时了解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要求。最有效且方便快捷的手段是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深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了解行业或企业人才诉求,针对调研结果学校可有选择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其次,在学科选择上,学校要大力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学科,对潜力较弱的学科予以限制发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双向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动学科平台建设,以一门学科为核心基础,积极推动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培养本院校优势学科,通过创建学校精品课程体系彰显学校专业特色,打响学校的学科知名度。再者,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交流,改革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推动学校、企业合作开发、以共享和共授为手段的课程体制、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导向的校企课程体系建设。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素养建设,使得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育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

(三)深化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夯实学校发展的基础

搞好学校的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保障。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树立制度建设的意识和理念,通过制度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使得学校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我约束性,积极推动制度创新,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布局合理、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化和专业化、科技创新常态化、后勤保障和管理社会化且有序化。再者,高职院校要建立良性的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监督工作,并广泛听取师生和来自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激励自身夯实自身管理和制度建设,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体制保障。

(四)加强校企合作,施行高职教育育人新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要及时掌握市场格局及市场用工需求变化,牢牢把握行业及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依次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安排,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要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开展学术合作,高职院校要组建由企业技术人才和学校相关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学科素养双提升。再者,高职院校要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有条件地在企业工厂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学有所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摆脱传统教育的“死读书”、“读死书”僵化模式,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高职教育发展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区教育;协同发展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区教育是创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政府对社区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积极探索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教育改革发展模式和路径,形成了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开展、中西部地区稳步推进的统筹发展格局,建立了一大批部级和省市级社区教育试点示范区,社区教育参与度和满意率逐步提高。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社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社区居民职业从业能力的提高,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惠及参与其中的社区个人,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利益从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传播到社区和整个社会,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彰显社会效益。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在社区,最终的实践者仍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在社区推广和发展教育,各社区都面临着各种实际困难。

(一)社区教育的教育资源匮乏,参与主体不足,高职教育参与度不高

从居民需求和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优质社区教育资源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关键。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师资、教学设施等,尤其是课程资源。目前,社区教育“孤军作战”,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学校、职业院校相互孤立,办学主体间缺少必要的整合,社区教育的责任、任务基本上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社区教育往往是就教育论教育。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存在建设落后、共享性差等问题。缺少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虽然目前较多高职院校为提高其社区服务功能,联合社区挂牌设立了社区学院,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但在实际运行中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复制性不强,高职教育在资源建设上没有真正将社区教育与提高公民的生存技能、改善生存状态、促进就业等现实问题相连接。

(二)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意愿不强

社区教育虽然是政府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块,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从目前的社区委员会来看,社区工作者、社区教育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临时工作人员或兼职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协调和组织能力、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能力。社区教育对象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区教育教师的需求不仅很大,而且种类繁多,要求教师来源广泛,目前社区教育师资人才库建设总体架构还未形成。虽然高职院校的师资是社区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因政策体制等原因,一些高职院校教师也不愿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去。

(三)社区教育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

社区教育管理机制目前存在难以统筹,多头管理等问题,似乎所有部门都能管理,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教育管理经验也缺乏,即使各部门协调管理,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但是现实的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社区教育功能偏离、社区教育质量较低等问题导致社区教育的发展乏力,社区在教育条件、经费投入、教育信息技术开发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无法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还存在法律上的缺失,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也缺少必要的保障。当前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还存在着两种教育形式在协同发展中的制度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目前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可以借鉴的路径。

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实施教育惠民的基础民生工程。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源于美国思想家杜威1915年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学校观念,主张学校是社区的基本原型,是社区生活的缩影,从而产生了“社区教育”的理念。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多元化认识。因此,社区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特色越来越突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社区教育要有章可循,重视教育立法是美国社区教育的鲜明特点之一。美国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投资一直持非常支持和宽松的态度。美国社区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来源:地方税、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美国的社区教育体现出明显的物化特征,社区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美国社区教育有特殊的教师管理制度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社区教育基于满足社区需求的原则,美国社区教育课程具有多样化、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课程涵盖几乎所有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经验稍显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国内学者对社区教育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李红[1]研究了美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赵苏阳[2]分析了美国社区教育经验与可借鉴性;丁利敏[3]对我国社区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刘天文[4]等分析了终身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唐金权[5]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林涛[6]等通过对长沙社区教育优秀学习中心建设实践的摸索,明确了社区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的内涵,建立了优秀学习中心建设的管理体制,并探索了优秀学习中心建设的运行机制。

(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意义

社区教育呈现教学对象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其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一脉相承,社区教育需要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支撑,高职教育可以通过社区教育来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高职教育成熟的教育管理体系社区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教育的主要内容上看,社区教育涉及面广,涵盖生活、文化、艺术、科技、艺术修养、文体活动等实践内容。这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从教育目的来看,社区教育与高职教育有共同之处,都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各个领域的相似性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责任,能促进学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院校品牌影响力,社区教育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

整合资源运用协同理论推进社区教育,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扬长补短,形成多方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

(一)创新高职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深刻改变着社区教育的模式。社区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的学习平台,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培训等新模式,以科技创新助推社区教育创新。社区教育的发展给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教育应当主动走出校门,深入到社区中,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把社区教育作为推动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新的增长点。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地域与行业特色、资源优势、办学特色和发展需求,探索一条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路。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功能,通过政策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在服务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注重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根据专业特色增强社区教育的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职前教育与岗位培训、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教育,开发特色社区教育项目,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培训学习,使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二)高职院校社区同治,共建示范社区教育学院

以创建示范社区学院为抓手,构建政府主导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地方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建特色示范社区教育学院,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社区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文献研究显示在江苏省已建立多个社区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高职教育通过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服务社会的优势。湖南省教育厅、人社厅等九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进一步推进湖南省社区教育发展提出具体实施意见。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株洲市构建了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株洲市职教大学城是湖南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教育高地,目前株洲职教城10所职业院校都已与社区合作建立社区学院。据调查这些社区学院强化机制建设,在办学体制上提供保障,通过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依托院校教育的管理资源、人力资源,建立了专业的管理机制,并加强社区学院的专兼职队伍建设,积极引入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师资融合,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是助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为推进示范社区学院建设,地方政府应研究制定“示范性社区学院建设方案”“示范性社区学院评估细则”,从组织与管理、任务与职能、制度与保障、队伍建设、设施与资源、实施与成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社区教育示范校建设制定评估标准,定期开展示范社区学院立项建设遴选,根据建设期内在运行机制、服务模式、学习方式、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常态化的社区教育活动及培训等方面的成效进行评估验收。

(三)整合高职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学习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也出现差异化,高职院校应当调研分析相关的信息数据,按照社区的实际情况、社区居民情况和社会资源情况,提出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通过细分居民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我们关注失业人员、老年群体、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需求,借助高校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平台,满足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的社会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整合高职教育资源,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搭建学习平台,院校与社区联合组建社区学院(如某学院某社区学院),院校与社区协同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利用政策导向激励高职院校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实习实训场地、和师资队伍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去,建立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和开放学习机制,确保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优势,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四、结语

虽然我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探索社区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分析社区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社区教育提升的实践途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还需要不断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区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红.美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知识经济,2018(17):14,30.

[2]赵苏阳.社区教育创新与美国社区教育经验的镜鉴[J].求索,2009(8):154-156.

[3]丁利敏.我国社区教育若干问题探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27(3):19-23.

[4]刘天文,王艺博.论终身学习理念下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社区教育[J].学理论,2019(5):148-149.

[5]唐金权.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1):5-8.

高职教育发展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

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x职业技术学院”或“x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芯,以学生缴费为主(简称“三不一高”)[1]的政策。此项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的步伐。“三不一高”政策是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2000年1月,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2],它成为此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2年7月,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次职教会议与其后颁发的配套文件,构成了新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和总体改革方向。会后,教育部指导各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专业试点、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4年2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概括了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形成的共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从1999年到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147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

在办学原则上,我国高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这一举措整合了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六类院校。

(四)示范院校建设

1995年12月,原国家教委为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首次开展了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工作。2000年9月和2001年6月,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国家首批15所和第二批16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2005年10月,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提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3]。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的精神,开始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先后评选出了首批28所和第二批4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这些学校的示范性建设带动和影响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1年6月,教育部首次对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进行了试点评估。这次试评旨在逐步在全国树立一批高职高专教育的先进典型,运用典型的样板作用,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建立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4],2004年至2008年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评估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校,为适时地推广它们的经验,提升它们的办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起示范作用,2005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工作试点。这次遴选对这两所学校的建设过程、建设结果和办学水平进行了阶段性评估,为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示范性评估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转贴于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问题。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第一次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这就真正确立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近几年探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些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引导着高职教育不断深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规模迅速形成。在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种办学体制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持平或超出,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1999年,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以多种途径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决定改革现行管理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职教育。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速度;有利于扩大省级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使得地方政府更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地方高职教育。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5]。目前,全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1.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但是,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企业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缺乏就业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

2.内涵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获得了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这些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6],积极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项工程以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把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这一举措将会促进一部分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同时也将会带动其他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

3.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这样,一方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现实,而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终身学习将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因为,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高职教育运行的中心不是学校,也不是企业,而是受教育者本人,因此只要高职教育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按照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必然将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有作为。

5.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界在层次和类型的问题上争论已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不再成为高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经历20世纪初一段时间的内涵发展之后,必然探索本科层次,以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界的愿望,更是受教育者和企业的梦想,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计委.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Z].199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4]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1.2004.

高职教育发展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困境与问题;措施

前言

高职教育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高职教育快速的发展,现今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职教育要培养既有人文素养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就必须注重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与问题

1、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的原因。

大部分的高职学校办学时原本设计好了一条独立的有自己特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道路,往往因为政策不明确,再加上受到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管理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不知不觉地走上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所以要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分是有必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一种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按社会上存在的职业开设专业,它的课程设置是以该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按学科设专业,以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

2、我国政府部门对于高职教育缺乏统筹规划工作。

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而通过高职院校的办学为主体化的“一元化”教育体制,许多地方政府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整体外部环境的优化工作上还是实现高职院校与多个行业与企业的相互联系上都显得了解认识不到位,投入力度不足,这让许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占地少,规模较小与资源缺乏等问题,并且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些问题并不能只是通过高职院校的自身调整来得到改善的。许多地区政府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管理缺乏统筹兼顾的考虑,让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呈现出浪费与无序的竞争。

3、师资力量不强是高职发展的瓶颈。

师资力量是高校的软实力,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职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队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教师法》的规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是,目前高职许多院校还达不到这个要求。究其原因,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待遇较低,导致师资力量不足,职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紧缺。其次,大部分高职教师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很少有既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又具备丰富工作、生产实践经验的师资。因此,高职教师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4、教材问题。

高职教育的教材,很多没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分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应该更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质,应该多采用专业教师和该专业的实际工作人员编写的教材。而现在很多出版社的教材都是从本科教材中,删删减减其中的内容,就变成了一本高职的教材,可是教材还是主要在向高职的学生论述理论,并没有教他们实际操作应用需要的知识点。

三、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建设良好的教风

教师聘任制度,一方面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为教师的开拓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教师的全方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给教师自身的发展造成了无形的压力,教师职业已不再是稳定的“铁饭碗”,教师的本职工作也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完成工作量等行政性工作。

2、充分共享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在信息产业以其飞快的速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教育模式,它是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产物,是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

3、推广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就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根据企事业单位的要求,针对性的招生、设立独立的专业或班级,定做单位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毕业后就进入该单位工作。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注重研究和不断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新问题,逐步探索“订单式”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打造灵活开放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4、政府应强化高职教育。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的地位来看,只有政府才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法律规定性,这种主导作用是政府所特有的。其次,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等都不能替代的。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面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办学主体也呈多元化,部门或行业很难发挥统筹作用。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联系紧密,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发展的路子还在探索,社会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更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也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难以做到的。所以为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注意政府与学校间、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学校的办学活力,既来源于良好的外部条件,也来源于学校自的发挥。

四、结束语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从初级发展阶段走向逐渐成熟和全面发展的转折关头,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能有利于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①汤敏.宏观政策新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2-13.

高职教育发展篇10

1.1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依然停留在竞技体育教学上,只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与体质的增强,教学工作只是为了使学生能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为目标,未把“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具有较高的功利性,为了学生能在各类比赛中为学校争光、取得好成绩,以此为树立学校名气的手段,把体育教育的目标放在竞争上,脱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2教学方法落后、内容陈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1.2.1教学方法落后

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学及学生机械式模仿的教学方法,未能形成学生主动探索、自我锻炼、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未能改变重教师、轻学生的偏差,重统一、轻差异的倾向,满足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社会发展的需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终身体育能力很难养成。新的《纲要》强调,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多样化,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的特点,加强体育教法和教学内容研究,注重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师生互动,使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达到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

1.2.2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已经朝着多样化、弹性化和地区差异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带有竞技性,学生兴趣不高,以至影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满足不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强的这一特点,围绕职业性特征开发体育课程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高职院校课程内容选择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与欠缺,需要加强改革与探讨。

1.2.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技评与达标测试、出勤等方面。这种考核制度体现不了学生自身体育特长及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在考核评价上,注重的是技评与达标成绩,方法单一,具有片面性片,学生被动,极大挫伤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下去极不利于“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体育思想的培养。

1.3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高职院校的教学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只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日后工作的技能,对体育教育根本就不重视,不能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执行,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课酬低。高职院校突出的是职业技能教育,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根本就不能把时间花在对自身职业发展有关的体育课程上,体育教学时间受到挤压。因此,开设的体育课只是形式,根本就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的。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运动器材等体育教学设施根本就无法满足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需要,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师生比例不合理,这些都势必制约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措施研究

2.1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生的培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相适应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通过身体教育使高职学生在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打破过去那种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模式,吸引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让他们自觉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享受体育的乐趣,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保障。

2.2建立新的体育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其兴趣。对学生要积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交流,增强了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帮助学生,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它既具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又具有体育自身特殊个性,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进行体育锻炼,为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提供学生为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体育专门性练习,更好地预防因工作而造成的身体损伤,为高职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2.3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

随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针对学生发展其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不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加强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育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其体育能力,这才真正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注重体育技术教学的方法与追求较高运动成绩不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高职院校各专业都有其自身特点与发展要求,针对这一要求,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其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发展个体,给学生自学自练的自由。在教学活动中,依据各专业的特点适当的给予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实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同时要合理有效地调控好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以知识、技术传授为价值取向到以学习主体为价值取向的转变,实现学生的自我构建与发展。

2.4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未来教育的发展,积极加强研究适合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创空间。根据学生的特点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使课堂充满活跃、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体育运动之中,积极地参与锻炼、学习,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从而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为高职教育发展服务。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基本上是以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为主,这种评价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体育特点。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即使不锻炼,体育考试也能达标,甚至达到优秀标准,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努力也有可能不达标。这种评价方法,大大挫伤了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必须完善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科学地体现学生的体质、生理、心里以及技能等全面身体素质,针对学生的体质状况、行为表现、体育过程中的参与能力、技能掌握程度、合作与交流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

3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3.1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体育教育增强人本教育,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运用体育的功能影响每一个学生,改变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朝着健康有为的方向发展,思想端正、人格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积极向上。提倡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增强沟通与交流,根据学生的个性施教,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达到教与学的融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形成老师适应学生,学生适应老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其爱好,形成其特长,达到教学的目的。

3.2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多元化相一致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体育科学迅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形式、手段、方法等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高校体育教学单一的教学目标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娱乐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等多元化发展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更加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与开展,突出其娱乐性、竞争性、人文性的相互融合,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拼搏进取、自制与自控的能力等,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真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的学习与锻炼之中。

3.3体育向与多学科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体育锻炼,也在积极地与其相关的学科联系、交融,高职体育教学已经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生化等相关的学科联系在一起,知识相互融合,发展体育,使体育学科充满新的血液,更具生命力,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促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4体育教学向创新教育方向发展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创新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促进和影响,使学生创新发展,给学生足够的创新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作为。

3.5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错综复杂,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逐渐增多,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在体育课的教授过程中加以引导、克服各种心理的不适,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4结论

4.1正确分析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出其不足,提出建立起适合学生,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建立学生进行体育的思想认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