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9:59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1

“运营”这个词其实不算新,它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为“对运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对一个过程的运作和经营。但如今,套用在互联网时代,运营似乎有了新的定义。乐视tV高级副总裁彭钢认为,互联网时代看“运营”,实际上是一个服务思维:它服务于用户,并让用户和企业能够在同一个平台共赢。

因此对于一个互联网运营来说,想法和执行力更重要,相反,对个人的专业及工作背景的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哪怕之前是食品、法律行业,或是完全没有与it相关的经验,都有机会胜任。移动互联招聘平台“Boss直聘”的报告显示,求职者对运营类职位的意向比例达到18.08%,仅次于市场销售类和技术类。

那么互联网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一个有趣的比喻是:假设产品是负责构思房子的形状,那么技术就要想办法把房子盖起来,而设计则要思考怎么让房子更好看,最后,运营要想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间房子,并通过一系列策划留住人。放到实际情况来说,运营的工作就是通过用户维护、活动组织、内容建设、辅助策划等方式来加强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根据产品属性不同,运营被分为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流量运营等方向。几乎所有的运营工作都是结果导向,而用户在互联网留下的行为记录及数据也能很好地反应运营的工作成果,以及帮助它们寻找在哪些环节还做得不够。可以说,互联网运营是一家公司中最了解用户的人。

我们采访了3位互联网公司的不同职能运营以及相关的行业专家,为你分析究竟什么是互联网运营、这份工作如何考核、什么样的人更适合从事这份工作以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a互联网运营是做什么的?

对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来说,最重要的3个职能因素就是产品、技术和运营,所以所谓的“互联网运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产品运营―通过人为干预的手段来提升所运营产品的价值。而因为互联网产品的业务形态各有不同,互联网运营也被细分成不同的类别。

用户运营

文一丝在糯米网做过用户运营的工作。她认为,“让更多的人喜欢用糯米网,以及让原本喜欢的人更加喜欢用”就是自己这份工作的职责。如果用Kpi来衡量的话,她和团队同事的工作可以用拉新、留存、促活这3个指标来考核,即拉新用户、保留老用户和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在这个目标框架之下,文一丝会为美食频道做一些专题策划。举个例子,如果用户选择“烧烤”品类,那么网站就会将城中有特色的烧烤类餐厅都列出来做一次集中性的推广,以此来提高订单量。而为了加强用户黏性,她会策划像“试吃会”这样的线下活动,活动中大家给食物拍的照片、点评及后续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都能成为下一波推广的素材。在她看来,市场更侧重于塑造品牌形象,而运营是要进一步拉近和用户的距离。

活动运营

从Bat跳槽到一家从事二手车交易的创业公司做运营的李沁用一个例子更具象地解释了运营和市场的区别:“在电视上看到肯德基的广告,这是市场;在店里看到15元的套餐,指的则是运营。”

2015年的六一儿童节,她策划了一个用mini车给在北京的顾客送棒棒糖的活动,“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还是挺复杂的。”首先李沁要做一个HtmL5的报名页面在线上收集信息;然后调配车辆,统一做装饰;接着要规划路线,安排派送人员;最重要的是激发用户在微博、微信上的传播,达到宣传公司的目的―你会发现,虽然是活动运营,但工作并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后续的传播、内容运营等等。这种现象在创业公司特别明显,市场和运营不会分得那么清楚,“很多事情一个人就都干了。”李沁说。

内容运营

在UC工作的陈纯于2015年年初从产品策划岗位转做运营,他觉得产品和运营之间密不可分,“做产品要带着运营的思路,运营也要带着做产品的思路。”因为产品设计了一个功能,研发实现了它,目的就是要有用户用起来,而运营就是负责带动用户一起玩转产品功能的人。

陈纯现在负责一个运营team,经常要想的是:如何通过编排内容,提高软件的下载量。他会把小组人员分成几部分,每人负责一个小版块,包括首屏的内容、每个版块的内容以及消息推送,这些被称做为内容运营,具体的工作任务则会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

科锐国际负责互联网及电商行业的业务经理李振兴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内容运营主要分布在两大类公司,“一类是媒体产品,例如36氪等,它们主要靠自己的采编团队来输出内容;另一类是以知乎、天涯为代表的用户生成内容(UGC)社区”,像知乎的“小编精选”“知乎专栏”就属于内容运营的工作范畴。

流量运营

免签精选游是一个创立一年的在线旅游网站,Ceo何婷然倾向于找一些有成功项目经验的人来负责流量的运营,目的是提高网站的访问量(pV)、独立访客量(UV)以及转化率,而这些也基本涵盖了一个流量运营的工作内容。

商家运营、品类运营等

电商网站对于商家运营及品类运营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李振兴这样解释,电商网站往往有服装、家电、食品等各个品类,这些都需要专人去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由此制定年度规划、提升成交量,这些被称为品类运营;另一个维度是对应大的商户,也有专人负责对其平台上的货品进行管理、促进成交,这些被称为商家运营。这两类运营,只要联想一下阿里巴巴就能对应,“因为阿里是典型的运营驱动型公司,淘宝、天猫在行业运营及商家运营方面的人才资源最为丰富和集中。”李振兴说。

B互联网运营的Kpi怎么算?

相比其他工种,一个互联网运营的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其实更容易评价,因为透过互联网,用户的行为得以被记录和观察。

除了前面文一丝提到的拉新、留存、促活,针对用户运营,可以观察到开发出的专业页面点击量有多少、用户停留了多长时间;针对电商运营,该商品点击后有多少用户最终购买、转化率是多少;针对活动运营,策划的活动获得了多少次分享和转发,活动期间粉丝数、注册用户数、交易量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反馈,从而从各个维度体现一名互联网运营人员的工作效果。

陈纯这样总结互联网运营的工作业绩:“运营的Kpi就是数据。”

C一个出色的互联网运营,强在哪?

好的创意

“活动不够有创意的话,根本吸引不了用户的注意力,就更别提转化率了。”在李沁看来,“做运营,首先要有想法。”文一丝也认为灵感对于做好运营工作至关重要。当然,这个灵感不能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用户洞察上面。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对所有互联网职位共性的要求―先分析用户需求,基于需求或者痛点去设计一个好玩的东西。

强执行力和沟通能力

有了好的灵感还仅仅是运营的第一步。要想项目落地且收获成效,关键在于执行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有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经验的李沁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在大公司,分工很细,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对别人不一定是重要级的;而在创业公司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人又永远不够用,如果你不去主动推最后很可能就彻底黄了。”而以文一丝做的专题推广为例,选择什么图片、以什么形式呈现,都要提前跟Ue(Userexperience)设计师沟通;接着这个页面什么时候能摆到主页比较醒目的位置,会不会被其他部门占用,也要提前谈好,“这些都很考验细节。”另外一方面,每个公司有自身的业务侧重点,以技术或产品见长的公司,相对来说,运营的话语权可能没有那么强。这个时候,怎么把在和用户打交道时发现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反馈给研发和产品岗,推动他们做出调整,或者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都是对沟通技巧的考验。

对数据敏感以及目标导向

陈纯和文一丝都很强调运营对数据的分析能力。陈纯认为,“因为运营的Kpi就是数据,所以日常工作一定要通过数据分析产品,找出业务中的长短板。”他举了一个知乎的例子:知乎的运营要通过不断的数据分析来掌握用户的兴趣点,从而决策出首页内容的排版、兴趣分区。精准的分析可以为消息推送的文案提供参考,从而提高消息推送的到达率与推广率,这形成了一个链条的正向循环。也因为这样,很多运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前一天网站、app等的点击量、成交额等数据。在李振兴看来,运营对数据的敏感还体现在要对自身业务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因为运营最主要是对结果负责。”一个反面的例子是,李沁曾经看到过一个很不错的HtmL5游戏,构思很好但她不记得是为哪个产品做的推广。她认为,这个运营仅仅做了前半部分营销的工作,忽略了后半部分促成转化的工作,“它不是一个完整的运营活动,因为运营一定要跟目标结合起来。”

如果要做到高阶的运营,李振兴觉得从业者还要掌握相应的方法论和手段去达成目标。像文一丝做的专题推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分别要推什么样的品类,在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之后,都会大大提高运营的工作效率。

D运营的薪酬以及未来发展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想要从事互联网运营的人数较多,“从业人员基数大,竞争也相对激烈。”李振兴说。根据几位采访对象的经验,通过校园招聘进入Bat这样的大公司做运营,年薪大概在15万元左右。KellyServices的《2014年薪酬指南》中,给出了互联网运营经理及总监级别的薪酬参考:工作3年至7年的运营经理在一线城市的年薪范围为18万至30万之间;而工作5年至10年左右的运营总监则能拿到30万至80万元。

从发展路径来看,“运营人员的职业发展曲线是阶梯式的,每上升一个级别都要经历时间的积累。在大公司,一般可以按照初阶运营(运营专员)、中阶运营(运营经理/高级经理)、高阶运营(运营总监/产品运营总监)、综合业务管理(事业部总经理等)的路线得到晋升。”李振兴说。此外,在大公司,还可以通过内部转岗的方式,横向积累多个岗位的经验。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2

根据索福瑞调查数据,传统电视受众规模在逐年缩减。从到达率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观众收看电视,2013年每天只有66.5%的观众收看电视;从收视深度来看,2009年到2013年人均每日收视时长是176、171、166、169、165分钟,电视收视向中老年人倾斜,年轻人看电视的越来越少[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中国网络视频的用户数量达到4.39亿,用户使用率为69.4%,广告市场规模128亿元,其中,手机视频的用户为2.94亿,增长率为19%,这些视听新媒体极大地分流了传统电视受众。

(1)有线电视运营商

有线电视网络依靠“用户增长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并不长久。在视听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在iptV、互联网电视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需要从专网向公网转变,从行业媒介向多行业服务媒介转变。同时,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运营需要有线电视从重点经营网络到重点经营平台和用户的转移。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2.29亿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72亿户,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近9500万户,开通双向用户超过2850万户,2013年有线电视网络收入755亿元,增长14%。另外,全国337个城市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其中310多个发射站完成了验收[2]。美国目前一共有宽带用户8590多万,其中有线运营商约占5070万,固定电话运营商有3520多万户。据市场研究公司LeichtmanRe-searchGroup的调查,2014年第二季度末,美国Com-cast、时代华纳有线、Cablevision等在内的有线电视公司互联网服务订阅用户达到4991.5万用户,刚好超过付费有线电视用户的总和4991万。有线电视网络带宽相对富裕,入户率高,运营成本较低,跨域发展方面应有更大作为。目前,有线电视主要依靠收视费、广告费、数据费、安装费等单一的收入来源,在激烈的三网融合市场竞争中,在纵向上,有线网络需拉长产业链,加入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与制作产业;在横向上,利用多屏、多网互动,抓紧大数据、云计算的机遇,大力发展融合业务与增值业务,发挥高清化、立体化、双向化、社交化的优势,将有线电视网打造成为全业务运营的综合性网络。

(2)固网电信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在视听新媒体业务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iptV、互联网电视、网络电视等视听新媒体业务都是基于电信网的互联网资源。其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家基础网络运营商占据了90%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有线电视网络仅仅只有4%的宽带接入用户,手机电视基本依靠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3大基础网络。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加快了宽带化、智能化的发展,实现从电信运营商向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变。例如,中国电信获准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和手机电视分发服务。2014年1月底,中国iptV用户近3000万。根据中国电信的最新运营数据,中国电信固网业务方面,2014年10月,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新增46万户,累计达1.06亿户;本地固话用户减少77万,累计为1.45亿户。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的固网宽带业务累计用户6848万户,固网业务主营收入681亿元[3]。2013年12月,工信部取消了对中国移动固网业务经营的限制,允许其进入固定宽带网络市场,中国移动也成为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这必将加剧固网宽带接入的竞争。

(3)移动电信运营商

3大电信运营商在移动视听新媒体的网络运营方面处于寡头垄断局面,而且积极介入视频内容生产领域。中国移动在上海建立手机视频创新产品基地,专注于移动视频产品的运营支撑,力图通过多样化、丰富的内容,向用户提供随时、随身、随心的个性化服务。中国移动还与中广传播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用CmmB作为tD手机内置应用,通过广播方式的手机视频与流媒体手机视频的互补来增强手机用户体验,以获取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赛迪网消息称,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8.01亿户,其中3G用户总数2.43亿户,较上月下降157.1万户,4G用户累计达5445万户,较上月增长1350万户,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长状态。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移动用户2.9亿户,主营收入1213亿元,其中,移动宽带用户1.45亿户,移动宽带主营业务收入819亿元。中国联通通过wCDma网络开展手机电视业务,点播、下载、上传视频,可以实时收看多个电视直播频道。2008年中国电信接管中国联通1000多万CDma用户,2009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电信天翼视讯基地,负责全国视讯业务的发展。目前,中国电信的天翼手机电视业务已经与中央电视台等手机集成运营商合作,为受众提供直播、回看频道和点播节目服务。2014年10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总数累计达1.83亿户,3G用户数新增210万,累计达1.15亿。3大电信运营商都十分重视手机电视的发展,不断优化手机电视网络技术环境,不断完善内容分发、门户推进及搜索、代收费管理等体系。

(4)电视直播卫星运营商

中国的直播卫星通信主要是基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依靠卫星通信加强对边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覆盖。2013年底,我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开通用户1309万户,覆盖31个省(区、市),其中,宁夏、内蒙古、甘肃等8省(区)基本实现户户通,直播卫星播出平台集成49套广播、61套电视节目。美国的直播通信卫星处于双寡头垄断的局面,与有线电视构成了互补与竞争关系。美国DirectV直播卫星运营商提供美国93%的本地频道节目服务,本地频道通过光纤网络传送到卫星广播中心,发射上行信号。美国DirectV公司在美国已拥有2030万用户,在拉丁美洲也有200多万用户。美国第二大直播卫星运营商Dishnetwork在美国有1400万用户,没有开展国际业务。2014年5月,美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宣布,将斥资485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卫星电视运营商DirectV,是否最终通过还需要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和司法部审批。

2视听新媒体时代电视终端竞争格局分析

随着视听终端逐渐向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受众通过智能手机、ipad以及个人电脑收看影视节目的不断增多,这些视听新媒体的终端具有直播、回看、点播、搜索等新功能,改变了影视节目的收视方式,分流了传统电视受众。

(1)iptV

iptV是可控、可管理的有线ip网络,基于电视终端的多媒体服务。iptV运营在城域网上,而互联网电视运行在广域网(互联网)上。iptV具有视频点播、视频时移、双向互动、分众传播的特点,具有广告模式、包月收费、按次收费、游戏、线下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等多种盈利模式。iptV一般由电信运营商主导,其管理类似于传统电视,我国的iptV由广电与电信合作开发,广电负责内容的集成与开发,电信负责网络运营。内容集成商承担内容选择、播控、把关的权利和义务,引入海量的内容版权与各种特色增值服务,形成规模化的核心竞争力,与电信运营商共同维护终端用户,实现利益共享。目前,我国iptV的发展主要是“上海模式”与“杭州模式”,上海模式是“广电主导、分工负责、优势互补”的运营模式,上海电信与上海文广百视通合作开展iptV业务,前者负责传输、用户计费和市场营销等业务,后者负责内容集成、管理、播控以及用户终端等环节,收益按照双方的投入和职责共享。杭州模式是杭州广电与杭州电信建立杭州华数传媒合资公司,同时运营数字电视和iptV。iptV总平台拥有各类标清直播频道、影视内容资源以及旅游、卡拉oK、在线购物等增值服务,能提供跨越娱乐、消费与服务的全方位业务。

(2)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是采取ip协议、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以电脑为终端的视频传播业务。与iptV相比,网络电视是基于互联网公网的传播,更具有互联网业务的特色,而iptV是基于专网的传播,更具有传统电视的传播特色。网络电视有广告模式、活动营销、直接付费、版权分销以及业务托管等盈利模式。按照传播方式的不同,网络电视可分为网络视频、博客、视频分享网站、p2p视频服务等不同类型,一般由主流媒体、民营机构运营,电信企业提供基础网络服务。按照运营主体的不同,网络电视分为商业门户网站类、商业垂直网站类、媒体网站类以及网络广播电视台,商业门户网站类包括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等网站视频,商业垂直网站类是指专门经营网络音视频业务的网站,例如优酷网、乐视网、酷6网、六间房等,媒体网站类包括人民网、北青网、东方宽频、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等,网络广播电视台包括CntV、湖南芒果台、浙江新蓝网等。在广告市场中,垂直视频网站占广告市场的首位,其次是门户视频网站,然后是媒体视频网站。近年来,网络视频领域并购重组加剧,例如,百度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全部股份,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苏宁、弘毅4.2亿美元收购pptV,谷歌收购Youtube等。

(3)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通信网传输、通过手机终端观看视频业务的电视服务。手机电视牌照由广电行政部门颁发,具有可管可控的特点。手机电视一般由广电机构负责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移动运营商负责网络运营;在ipad等终端平台化的经营模式中,内容提供商与终端提供商是一种合作分成关系,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手机电视的传送与接收主要是2种形式,一是公网模式,即通过移动互联网下载或者浏览视听网站上的视频内容;二是专网模式,即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和流媒体技术,以集成播控平台为中心,按照生产制作、内容包装、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的流程向手机用户提供视听内容的下载和在线观看,这是手机电视的主要方式。手机电视存在免费、点播、包月等消费方式,具有便携性、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填补了受众碎片化的时间,拓展了电视的服务空间。广电机构负责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与播出控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基于3G网络的手机电视内容集成播控服务,例如,央视影音(Cbox)移动客户端集纳中央电视台、全国卫视、城市电视台共140多个频道,可以直播、时移、预约、回看,同时拥有海量点播内容。

(4)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简称otttV,是以绑定特定编号的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有上网功能的电视机顶盒为终端,以公共互联网作为传输介质,以虚拟专网为传输通道,为观众提供具有直播、点播、回放及其他互动应用功能的视音频以及增值服务的ip电视媒介[4]。互联网电视一般由广电机构负责内容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用户终端管理,家电企业提供互联网电视终端,电信企业提供基础网络。互联网电视与iptV的区别是,前者运行在公网的虚拟专网上,后者运行在城域网性质的专网上,互联网电视由国家广电行政部门批准的集成播控平台提供[5]。互联网电视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有线电视和iptV采用的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用户捆绑的运营方式,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更具有开放性和吸引力,将更多的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制造商、技术主导商加入互联网电视阵营。互联网电视的终端包括互联网电视一体机、连接otttV机顶盒的普通电视机、pC、ipad、手机等多种智能终端。过去一年,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均利用自己的技术开始大举推广互联网电视,国内的联想推出互联网概念电视,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接近2000万。

(5)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是指利用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向手机、mp4、笔记本电脑等7英寸以下的小屏幕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的广播电视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通过广电自主研发的CmmB技术,向移动终端提供电视服务。与手机电视相比,拥有图像清晰度高、流畅度与用户数量无关、整体运营成本更低等传播优势,终端广泛,业务多样,但是互动性没有手机电视强。2009年,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建,负责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项目的投资,同时,中广传播集团与中国移动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CmmB功能的手机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融合了业务支撑系统与运营支撑系统,它由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计费、结算、营业、账务和客户服务等部分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目前,移动多媒体(CmmB)发展迅速,覆盖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覆盖人口超过5亿人。中广传播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移动等联手搭建渠道、内容、运营为一体的CmmB全产业链,增强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吸引力。

(6)公共视听媒体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3

作者简介:敦文杰(1982―),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杨戈(1981―),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海外中心高级经理;李春明(1965―),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本文系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数字图书馆应用与示范”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数字图书馆;文化服务

摘要:文章阐释了基于互联网电视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介绍了业务平台架构、播控平台架构和工作流程以及馆藏数字内容在互联网电视平台上的审核与过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电视服务模式,力图通过统一的技术平台,构建资源共建、服务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1-0005-04

1基于互联网电视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概述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在信息环境下发展的新形态,是将多种媒体形态的大量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将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1]。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来,在网络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覆盖全国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和行业性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正在形成[2]。

电视服务是我国数字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式。2008年以来,各地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数字电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文化服务的新亮点[3-4]。与传统数字电视相比,互联网电视采用ott服务模式,能够基于开放的互联网并跨越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开展服务[5]。互联网电视广泛采用国际通用的Upnp规范和基于web的远程用户界面设计技术,通过更为丰富的交互元素更好提升观感和使用体验并实现与家庭消费电子设备的互联互通[6],用户可以实现自有内容的统一管理与播放,有助于构建以互联网电视为中心的家庭文化娱乐体系。

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基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数字图书馆应用与示范”的支持和推动下,国家图书馆与项目共建单位Ci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hinainternationalBroadcastingnetwork)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互联网电视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家图书馆已通过互联网电视向海内外超过400万户家庭提供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笔者依据服务现状,对基于互联网电视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和服务模式做具体阐述。

2体系结构

2.1业务平台架构

国家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电视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负责全国性的内容管理、产品管理、epG管理和运营数据统计。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可对接全国内容服务提供方,接收其提供的内容,还可以对接集控平台,分发内容、产品、epG信息,并收集ott业务的运营数据。内容集成播控总平台的系统层级图见图1。

图1内容集成播控总平台系统层级图

如图1所示,国家图书馆设立集成播控总平台,各省设立集成播控分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分级部署的原则实施,方案如下:①统一网络:实现全国内容统一管理、统一分发。②二级架构:各司其职,中央播控平台侧重运营监管,分平台侧重对接和能力服务。通过中央平台对全国otttV进行监管,全国直播、点播、栏目和增值业务等上线进行审批和控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上线或者下线调整。各省分平台侧重BoSS对接及提供门户服务能力。③三条主线:内容主线为所有上线的影视节目都是在播控平台经过审核的;经营主线为用户的消费行为都是有记录,终端行为是可统计可分析的;管控主线为所有栏目、epG、业务上线都需要在播控平台进行审批,所有节目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强制下线。

中央播控平台内部由节目服务平台、集成播控平台、传输服务网络、CDn接口和终端应用服务几个部分组成。主要结构与内容流转流程见图2。

图2中央播控平台主要构成与内容流转结构

①节目服务平台:主要由媒资管理、媒资制作、媒资管理系统与成片管理系统组成。②集成播控平台:主要由内容集成系统CiS、运营管理系统omS、业务支撑系统BSS三大主要模块组成。另外,为了支持业务系统的运行,还包括内容媒体服务、CDn管理系统、epG管理服务、终端管理tmS服务几个模块。③传输服务网络:该部分包括到CDn网络的接口、epG分发服务系统和终端管理分布式系统几个模块组成。④第三方内容服务CDn:包括CDn分发网络和CDn预处理系统等。⑤终端应用服务:该部分为运行在机顶盒终端内的主要模块,包括业务apK、播放器、CDn模块、业务中间件等。

2.2播控平台主要子系统

互联网电视播控系统主要包含:内容集成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媒资管理系统、epG门户等。系统体系结构示意图见图3。

图3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电视子系统

2.2.1内容集成系统。内容引入是集成播控平台对接、聚合、管理各个节目服务平台所提供内容的中间系统,是对自有的媒资管理系统(CmS)或第三方节目服务平台内容进行集成,统一格式,推送至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处理过程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可对内容按一定规则进行过滤。内容引入的范围包括对节目服务平台内容管理系统CmS的接口,海量内容存储和处理系统以及对运营管理系统的接口。内容引入包括内容获取、内容筛选、内容推送。

2.2.2运营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内容审核、内容分发、内容上下线、栏目管理、栏目维护上下线管理、epG分组管理、epG模板管理、epG制作管理、epG元数据管理等。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内容的审核、组织、打包、上下线审核等工作。

2.2.3业务支撑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包括终端管理、用户管理、账户管理、产品打包、定价策略、综合套餐等。在这样一种运营环境下,为了满足对互联网电视更丰富业务的支持和更精细化的运营的需要,在核心播控系统可以选择性建设一系列的扩展运营系统,提升互联网电视业务运营能力和运营水平。

2.2.4媒资管理系统。媒资管理是对节目生产环节产生的节目进行统一管理,涉及节目管理、存储管理、检索、统计、日志、配置、权限及工作流的系统化管理。媒资管理系统包括:内容管理、存储管理、统计管理、检索管理、日志管理、工作流管理、配置管理等。

2.2.5epG门户管理。epG系统的目的是epG将节目信息展现给最终用户,以便最终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选择和搜索需要的节目,提高用户与平台的交互特性。因此,epG系统应提供全部内容、产品、服务的元数据信息统一管理,为不同的使用人群提供不同的epG样式与为特定的用户展示不同的epG内容能力,同时还需要提供epG模版管理功能和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功能。

2.3核心播控系统

集成播控平台是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的系统平台,集成播控平台是实现业务有序运营、安全播控保障的重要部分,可以实现内容节目的安全有效的播出控制管理、相关的运营支撑功能、对平台的增值业务接入与应用进行管理控制。

图4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

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架构见图4,其主要功能如下。

2.3.1节目审核。节目审核流程如下:①内容从节目服务平台或内容管理系统引入后,首先进入节目初审流程,节目初审流程对节目的视频内容、编目信息、海报图片等内容相关文字、图片、视频信息进行审核。②审核通过以后进行节目组织过程,在运营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节目服务平台的节目与频道的组织关系进行调整。③节目定价过程对节目的价格进行设置,根据业务支撑系统定义的产品包和价格计划进行节目价格设置。④节目预处理过程调用内容加密与预处理子系统的流程,根据分配的密钥信息进行内容加密和预处理,返回已经加密完成的内容文件。⑤节目分发根据内容分发规划,调用各传输服务网络的分发接口,对内容进行网络分发,返回节目内容分发完成以后的网络地址。以上流程进行完毕后,对节目进行预,到终审服务器,可以在终端上实际看到内容呈现和播放的效果,进行内容终审。终审不通过则返回节目审核流程。⑥审核通过则进行epG,将节目内容的epG信息到终端。

2.3.2频道审核。频道审核流程如下:①频道从节目服务平台或内容管理系统引入后,首先进入频道审核流程,频道审核流程对频道的内容规划、名称信息、海报图片、所属频道等内容相关文字、图片、视频信息进行审核。②审核通过以后进行频道组织过程,在运营管理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节目服务平台的频道的上下级组织关系进行调整。③以上流程进行完毕后,对频道进行预,到终审服务器,可以在终端上实际看到频道呈现效果,进行频道终审。终审不通过则返回频道审核流程。④审核通过则进行epG,将频道的epG信息到终端。

2.3.3内容应急上下线。内容应急上下线流程如下:①根据需要上下线的节目与频道在运营管理系统中进行选择,对节目与频道进行上下线处理。②节目与频道上下线处理需要与全网的epG系统服务进行同步,处理失败则返回上一流程,查看处理异常信息。③全网epG同步完成以后,上下线处理完成。

2.3.4内容分发。内容分发流程如下:①根据业务策略设备分发规则将需要分发的内容实体文件地址引入到分发流程中。②对实体文件分发进行流程管理,调用传输服务网络的分发服务进行内容分发,并等待分发结果。③内容分发系统全网CDn分发成功以后,向运营管理系统回传内容分发成功消息与CDn文件地址。

2.3.5终端认证。终端认证流程如下:①根据http消息获取请求终端的maC值。②根据终端串号查找合法的终端设备信息,无法找到设备信息,认证流程结束。③如果终端设备信息存在,根据终端设备信息中的maC属性验证获取的maC值正确,如果maC值不正确,终端认证流程结束。④如果maC正确,根据终端设备信息中的设备型号属性验证设备型号正确。⑤终端认证流程结束。

2.3.6用户认证。用户认证过程如下:①解密认证的登录名和登录密码信息。②根据登录名查找合法的用户信息,无法找到用户信息,认证流程结束。③如果用户信息存在,根据用户信息中的密码属性验证密码正确,如果密码不正确,认证流程结束。④如果密码正确,根据用户信息相关属性关联查找用户的epG模板,返回用户epG模板。

3服务模式

互联网电视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为以电视为媒介的内容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从信息流通渠道和技术应用开发两方面为互动个性化铺平道路。在互联网电视服务上,应当吸收前期已开展的电视服务成果,结合互联网电视的平台优势为全国数字图书馆搭建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新媒体服务模式开辟新的视角。

3.1高度共享资源建设与服务

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十二五”期间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已实现全国33家省级公共图书馆、473家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全覆盖。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总量截至2014年底已经达到1,024tB,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与服务基地。海量丰富的资源成果需要创新多样的服务渠道来支撑。互联网电视服务作为互联网环境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布局的具体应用,也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交互性、便捷性、集成化优势的示范内容,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资源建设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海内外形成图书馆特色的电视内容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较高生命力、优质优量的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将对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新环境下占领媒体融合新阵地带来重要参考价值。

3.2高效展示图书馆资源整合成果

互联网大潮的到来,促使读者的阅读习惯、信息需求和学习模式都在发生变化[7]。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公共阅读、提高公众科学人文素质的使命[8]。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根本,基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应保持图书馆优势资源特色,重点对自有版权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和规划建设,将图书馆馆藏中所蕴含的经典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利用和弘扬。当前面向数字资源和传统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整合是数字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图书馆经典资源进行有序组织,并基于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技术,将知识单元按统一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是实现提升图书馆数字馆藏资源的社会认知度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数字图书馆经过深层加工的知识型数据,可为图书馆开展互联网电视服务提供充足的关联性资源支持。

3.3服务形式与服务手段多样化

在服务的形式上,图书馆可根据受众对象的收视习惯、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等确定节目的表现形式,以图文、视频等节目形式,专题片、讲坛、访谈等多种表现手段构成富有活力和表现力的电视画面。图书馆在利用互联网电视平台进行服务时,其内容选题可涵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文化人物、文化信息及其他与电视图书馆定位相符的主题内容。节目形式上,在视频节目制作中,图书馆应大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内容应简练易懂、结构鲜明,具有较强的知识性。

在服务手段上,可以围绕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群艺馆等文化机构整合文化资源,将传统线下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与数字文化资源等精品内容形成关联,依托互联网向公众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文化内容推送,从而形成部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和公众周边文化服务资源的线上展示和线下参与的o2o模式。

参考文献:

[1]熊文.关于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的认识[J].商场现代化,2005(8):232.

[2]中国数字图书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R].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

[3]张炜,李春明.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国图空间”数字电视项目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0(6):69-71.

[4]钱宇.泛在服务模式下的电视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73-78.

[5]XueminShen,HeatherYu,JohnBuford,et.al.Handbookofpeer-to-peernetworking[m].SpringerUS,2010:961-965.

[6]anSi/Cea-2014-B.web-basedprotocolandFrameworkforRemoteUserinterfaceonUpnptmnetworksandtheinternet(web4Ce)

[S].

[7]《国家图书馆数字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图书馆数字战略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27-40.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4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这样评价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将进入后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的特点在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平台架构以及合作模式,使其更加集中化、智能化、服务化,同时无线接入能力的提高,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其实,仅仅三年前的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才确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由此,2009年成为我国的3G元年,我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也正式形成,并随着3G网络的搭建和快速运营而声名鹊起。

(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超过pC互联网用户

根据百度的2012年第一季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从2010年7月开始,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就开始超过pC互联网用户,并且这个趋势越发明显,移动互联网已经强势崛起(如下图)。互联网初期迅猛发展的时代,催生了无数创建性的应用和创业神话,移动互联网的真正到来,必将同样造就信息传播的再次提速与行业发展大变迁。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行业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吴基传强调,后互联网时期,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国有企业构成的小三角之间的竞争,而是呈现出在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运营商和走向服务的it设备商所构成的大三角综合信息服务中的博弈。这三股力量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各不相同,运营商的发展策略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将最好的互联网服务引入到手机上;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策略是将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终端厂商的发展策略是围绕终端打造综合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但是,“在这样一个更大的竞争中,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优势、运营经验优势、用户规模优势等都将受到新的挤压,而在创新能力、技术研发、开发平台、新兴的商业运营模式以及在体制、机制和应对市场变化灵活性方面,电信运营商还落后于互联网运营商以及it、软件和设备厂商。”

(三)作为终端厂商的苹果公司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系列在全球的终端厂商中掀起了一股移动互联网革新浪潮。我们都知道,iphone售价并不高,但一般都与运营商签署比较苛刻的合作协议——要求对方提供高比例的收入分成(20%-30%)以及高额的终端补贴,并坚持通过在线商店向用户出售iphone应用程序,苹果从运营商手中分走一笔可观的收入。以at&t为例,签署iphone服务协议的新用户,苹果每月可从每位协议用户中抽取高达11美元的分成,这开创了通信史上的一个奇迹。而苹果公司的三个云平台appStore、iturn、iBook分别引领被视为未来移动互联网三大主流模式的应用商店、移动音乐以及移动阅读,从而立身于产品应用领导者的地位,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标杆。

(四)开放、自由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多入口竞争成为可能

目前,包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这三股移动互联网产业角逐力量的发展策略和路径虽各不相同,但最终竞争的焦点都在于把控用户第一接触点——入口。而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为王”更使得多入口竞争成为可能,于是整个产业链形成了抢占入口的激烈竞争。

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业务大发展的战略机遇,而且,在运营方式转变不及时,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情况下,更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电信运营商能否顺应潮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转型,是其在后互联网时代重新洗牌中能否胜出的关键。

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分析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面对互联网公司产品的不断创新,信息网络的不断拓展,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扩展和深化,三大运营商早已摆脱“通道”与“内容”的理论之争,纷纷表示,采取开放的心态与行动、充分利用网络和客户资源优势、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不断加强集约化、专业化和电子渠道的建设,加快探索新形势下的产品发展模式和营销策略,争取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保持主动和优势。

(一)以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先构建“3G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

高速宽带对用户的诱惑,以及在此之上,正在探索的互联网内容服务新模式对电信运营商的威胁无疑是致命的。目前,中国移动tD-SCDmaHSpa下行理论数据为16.8mbps,tD-HSDpa数据卡上网下载速度达2.8mbps;中国电信CDma2000/Rel.a下行理论数据为9.6mbps,CDma-1X最高速率达153.6kb/s,平均速度在70~110kb/s左右,eVDo上网卡上网速率达到3.1mbps;中国联通wCDma/HSpa技术的下行理论数据为14.4mbps,上行为5.76mps。最近,谷歌公司在美国堪萨斯城推出了首个光纤宽带网络,其网速可以高达1G,比目前运营商规模商用的最高网速要快上百倍。谷歌此举也被视为互联网企业进军基础电信业的信号。

众所周知,传统话音业务将来会是免费的,Skype和目前的网络虚拟课堂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应主要靠内容作为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点。高速宽带为互联网新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移动互联网赖以蓬勃发展的基础。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建设、带宽优化仍然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第一要务,我国三大运营商都正在加紧推进“光进铜退”工程,以进一步提高带宽和速率。因此,加快推进网络建设是运营商的重要使命,也将一直是运营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工作。

(二)创新终端发展策略,竞相重塑移动互联网新优势

引入iphone手机是中国联通最成功的终端策略,中国联通走了一条依靠明星手机提升用户质量的终端之路,3G时代成为联通扭转品牌形象的分水岭。为实现与苹果合作,中国联通作出了不少让步,包括给予一定补贴、包销一定数量的iphone、内置苹果在线软件商店等。但从长远来看,吃小亏是会占大便宜的:早在2009年的美国,第一季度移动业务收入平均仅增长3%,但与苹果合作的at&t公司却增长了9.6%,其主要原因就是苹果iphone手机及其业务的应用;过去两年,iphone手机帮助at&t公司从其他运营商处抢到了约300万高端用户,这部分iphone用户对同期at&t公司移动业务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达到60%左右。“识时务者为俊杰”,新的形势下需要新的产业链定位,中国联通此举无疑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正确举措。今年以来,中国联通聚焦精品高端手机的同时力推1000元以下大屏幕智能手机,使得中国联通的终端策略游刃有余。

中国移动的tD终端“3+1方案”,即tD手机、tD上网卡、内置tD上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加上tD无线座机,多管齐下,加强了对手机终端的布局和拓展。同时,从tD-SCDma到Lte,从windowsmobile到android,从appStore(在网上下载大量的应用)到oviStore,再到mobilemarket,中国移动携手tD产业联盟——大唐、中兴、华为、爱立信、诺西、阿尔卡特─朗讯等众多知名厂商,积极推进tDD技术产业链和产品开发的进展。中国电信则利用固网基础、天翼手机、CDma上网卡、wiFi技术,在天翼套餐中增加了C+w(CDma+wiFi)手机上网模式,也充分发挥终端优势在移动互联网之路上争取主动。

(三)加强内容、应用多样化,不断膨胀增值服务“长尾效应”

内容、应用等增值服务快速膨胀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网络的增值离不开众多个人和内容开发商(包括传统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参与。比如,建立增值的免费、无线网络社群和城市,打造合作开放的移动搜索平台,这将有助于持续增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使用黏性,培养手机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手机搜索的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家庭消费服务正在快速发展,如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推出“移动之家”业务,广泛开展智能家庭业务应用;中国联通也推出数字家庭、3G地图、家庭在线、mmS多媒体和视频电话等家庭业务。另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互动式”富农信息科技网平台,开拓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化,都成为运营商探索移动互联网新应用的有益尝试。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5

关键词:web2.0标准化网站运营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018-02

web2.0时代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站的发展从建设到运营模式都需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标准化信息类网站作为一类以标准化为主题内容的网站也需要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变革,明确标准化网站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借助新时代的理念与技术对网站内容和服务进行拓展和推广。本文以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的运营维护模式的革新为切入点,探讨标准化类网站的在web2.0时代的运营模式发展之路。

1web2.0时代的网站建设的发展特征

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整合概念。这次的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并不像其他领域那样由技术引领革新,web2.0的核心内容是一种理念的升级,web1.0到web2.0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但很明显web2.0更多的要求网站的建设和运营模式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用户的交互和资源共享。

1.1信息资源的聚合与共享

web2.0在运营管理的理念上很重视信息的聚合和共享,信息的来源不再是单方面的由网站的管理人员提供和维护,而是集思广益的搜罗各方面的有用的信息,网站的搭建和运营维护会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对可用的信息进行聚拢和整理,网站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网站信息平台,而变成了互联网信息汇集展示的平台,信息聚合的同时,web2.0时代的网站建设重视信息的分享,尽可能的让资源共享到其他的展示平台中,与其他平台相互连接相互关系,互利互惠,从而取得共赢的效果。

1.2重视以人为本的网络交互

如果web1.0时代的网站被称为“阅读”式的网站,那么web2.0时代与之对应理念则是打造“读写”式网站。用户不再仅仅是网站的看客、游客,而是在一定权限内拥有了参与网站内容搭建的能力,网站中可以浏览到的信息,很多的是由网站的用户群体进行上传和的,如wiki百科的搭建可以让用户参与到网站内容的编辑,而博客的开放则让用户拥有了线上的话语权。web2.0也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与用户与网站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论坛、知识问答、商品订单点评等功能搭建了用户与网站的信息交互平台,同时也为用户之间交流经验,各取所需提供了可能。

1.3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智能移动终端快速发展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托与载体,而wiFi热点和3G、4G网络的全面覆盖为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时空限制的后顾之忧,因此移动互联网技术也随之得到了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有着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优势,移动终端更加便于携带,而移动网络的搭建也比普通的网络搭建更加快捷,于是网站在移动终端的应用搭建也就成了当前互联网建设最热的话题,一个需要得到广泛认可的网站需要移动平台的搭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需要更多专业网站的加入和共同发展。

2当前标准化网站的运营现状分析

2.1标准化网站缺乏准确的功能定位

标准化的力量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知,标准涉及的领域很广,专业性技术性也很强,但当前标准化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普遍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

首先,当前的标准化网站在面向的服务群体上通常不够准确,由于各个行业领域都有各自的标准,有国家标准,有国际标准,有行业标准,繁杂的分类和条目给标准化网站运营的展示和选择上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而当前的标准化网站恰恰缺乏细致专业的领域行业划分,缺乏重点的突出。

其次,当前的标准化网站在提供的服务和对客户开放的功能上没有明确的定位,标准化网站在各个领域专业内面向着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着各种服务和标准,用户对标准化网站有着标准购买,标准相关书籍、产品购买,服务咨询、培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需求。针对标准化的产品、书籍、标准和各项服务,各网站缺少统筹的安排和合理的展示方案,使得网站的用户在浏览访问网站时,无法便捷的寻找到自己关心的资源和标准,客户需求某项服务时在网站上很难获得帮助。

2.2标准化网站缺乏用户交互,忽视了用户的体验

标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在各个领域和行业覆盖面很广泛,因此访问和关注标准化相关网站的用户通常都是由于工作领域内需要,用户涉及的行业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标准化网站能够给用户提供友善便捷的界面和优质高效的帮助与服务,而这一点也正是当前标准化网站的不足和缺陷。

标准通常会涉及很多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指标参数,网站的用户通常需要专业性很高的服务,比如标准名词的解释和一些关键问题的权威解读。这就需要标准化网站能够为用户提供权威的解答与帮助,并提供给客户与标准行业领域专家学者请教交流的平台。在web2.0时代来临前的标准化网站显然在用户交互和用户体验上有所欠缺,当前的标准化网站还停留在简单的标准展示和产品展示的形式上,对于用户的疑问和详细的需求没有能力进行解答和帮助。

2.3标准化网站的运营缺乏管理,不重视推广和营销

网站的运营涵盖了很多内容,包括对网站内容的即时更新、商城产品的管理、服务的保障、运营和推广等等,而网站运营的根本目的是为网站盈利和创收。对于当前的标准化网站来说,更多的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局限在对标准化相关资讯和专题的更新以给客户提供最前沿的讯息和标准相关新闻,对客户提供标准以及相关书籍产品的购买和下载。

被动简单的运营管理固然可以维持着网站不成为“死站”,但对于用户的开拓和网站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当前的标准化网站普遍缺少科学的管理和推广的方法,网站只能被动的等着用户需求时的访问,而当网站有最新消息和想向用户推荐和通知的消息时却无能为力,不仅如此对于网站的客户群体的拓展,没有很好的广告推广能力,网站的访问人数也只能被动的增加。

2.4标准化网站平台过于单一限制了用户群体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被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互联网的浏览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过pC电脑访问,更多的人会习惯于使用更加轻便的移动终端访问网络获取资源。

对于用户希望的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访问网站的需求,当前的标准化网站大多还不能适应这种变革,网站功能需要使用pC电脑才可以浏览,而并不支持通过移动终端的访问。同样的,当前的标准化网站缺少与其相关媒体诸如微信、微博、app等内容建设,使得网站的访问方式过于单一,用户获取需求资源方式的单一也限制了用户群体的访问能力。

3标准化网站运营模式发展方向

下面以《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cn)的建设与运营为例,剖析和探讨标准化网站在web2.0时代背景下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3.1明确标准化网站为用户提供的服务

标准化网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个准确切实的定位,要明确标准化网站面向的用户群体以及分类,进而确定可以为这些用户提供哪些服务,标准化网站的建设就要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展现。

《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面向的用户群体多为与工业和信息化相关行业的企业,涉及领域包括军工行业、航空航天、信息化、数字化、综合保障、质量与安全等等。网站针对这些行业进行了专栏性质的展示,方面用户通过行业领域筛选过滤无关信息,集中的浏览所需要的信息。在网站的运营中,需要对各行业的标准相关资讯进行及时的更新,并对热点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加大宣传和展示的力度,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到最新的热点和需要关注的资讯信息。

《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下有软件产品和研究报告版块,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查看和下载与标准化相关的一些软件产品和研究报告。网站还包含标准商城的内容,用户可以在商城中购买标准和与标准相关的书籍。在运营网站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标准商品、软件产品和研究报告的即时更新和维护。

3.2标准化网站的用户交互性拓展

在标准化网站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注重网站与用户间的交互和网站用户间的互动。标准化是一个专业程度很高的内容,很多专业名词和概念需要网站专业的解释,在《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中,有专门进行标准化知识解答的知识版块,下设标准文库、标准百科、标准问答等内容,用户可以在标准文库中浏览与标准相关的文档,在标准百科中寻找标准名词概念的解释,在标准问答中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

在《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中设有专家咨询和培训的版块,在网站运营中可以最新的培训课程并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用户可以在线学习标准课程,或者进行课程的线上报名。用户可以上传学习心得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还可以针对学习的困难向专家提出咨询寻求解答,总之增强标准化网站与用户的互动是用户的迫切需求也是标准化网站建设和运营的必要内容。

3.3移动互联网在标准化网站运营中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更多的需求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站浏览信息,因此标准化网站在web2.0时代的运营发展之路也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首先网站的建设需要加入支持多浏览器的兼容支持,尤其是移动终端上常用的Safari、chrome等浏览器的支持,使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站。

在建设网站时需要进行网站的多元搭建,《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的建设和运营中就引入了手机app(标准搜搜)和微信公众服务号(i2S-cape)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app和微信公众服务号对网站的热点内容进行关注和查看,例如热点的新闻,软件产品的介绍和培训的介绍和报名都可以实现。手机app还上线了标准搜搜功能,可以方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查看最新的标准和所需的资讯。除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终端向网站发出浏览请求外,网站运营人员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向微信用户推广信息和资料。

3.4标准化网站的推广和营销

网站用户的增加和网站影响力增长的离不开网站的推广和营销,因此网站的推广营销也是标准化网站运营的一项重要内容。

标准垂直搜索平台的搭建是《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的重要功能,平台实现的是基于多个标准化相关网站标准数据的搜索引擎功能。平台通过对标准化相关网站中的数据进行抓取和整理,建成了专业权威的标准库,用户通过平台可以很容易的查找到需要的标准数据,搜索引擎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权威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给网站带来巨大的访问流量和相对应的商业效应。

《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打造了网站群的概念,在主站的周围建设了许多服务站和协会站,各个网站相互依托,起到了相互宣传和推广的效用。另外在《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的主页和各个二、三级页面中都留有相应的广告位,运营维护人员对广告位进行招商与出售,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为标准化网站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3.5标准化网站运营分析对网站建设的贡献

网站运营分析是针对网站的访问用户的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的研究,通过对网站点击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网站运营的基础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的分析统计结果,进而分析当前网站的运行效果以及目前网站存在的问题。

对网站访问量、点击量的统计可以分析出用户对各栏目各专题的关注度,为网站内容的运营维护提供参考。

对网站用户的统计可以分析出当前用户的访问环境,诸如统计用户的登录平台和使用的浏览器,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知用户通常使用pC电脑或者移动终端访问网站的比例,也可以分析出用户浏览器的使用分布,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网站的后续改版或网站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3.6重视web2.0时代的标准化网站运营安全

web2.0时代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也带来了用户交互的模式,同时也对网站自身的安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网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处理好很多互联网常见的威胁与漏洞,其次要对网站的内容的安全进行过滤和保障。

在《工业与信息化标准网》的建设和运营中针对安全问题进行了专业的考虑,对用户权限和角色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保证后台管理用户对网站的访问安全,网站针对SQL注入和跨站脚本攻击进行了专业防范以应对黑客对网站的攻击。

除了上述防护措施外,网站信息的设有专人维护,对用户的内容需经过网站运营人员的审批通过后才能在互联网上。而在提供给用户交互的百科、问答等版块,对于用户的发言进行敏感词语的过滤,同时也设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监控,随时对违法违规的消息和内容进行删除。

4结语

在web2.0时代到来的今天标准化网站需要顺应时代和技术的潮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和运营思想,整合自己网站的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网站进行多元扩充,通过功能的扩展和推广营销提升网站的水平和影响力,加强网站的管理的同时提高网站的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客户服务;构建

[Doi]10.13939/ki.zgsc.2015.45.141

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兴业务不断涌现,消费者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去享受微博、微信朋友圈、app等各种网上服务,这些变化使得运营商的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用户从依靠营业厅及拨打客服热线逐步过渡至通过pC、手机登录方式进行交流和获取服务。客户行为的变化使得传统通信运营商必须提升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客户服务能力,运用其在技术、业务方面的积累,最大限度地发展与客户的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创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赢[1]。

1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运营商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国内运营商目前都已开展4G业务,全面推广移动互联网应用,但在推广过程中给传统的服务工作带来很多问题。

1.1通信网络质量引发的客户投诉

随着运营商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网络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实时在线,即使极为短暂的网络中断、延迟都会造成用户感知的下降。当一个用户正在用手机玩网络游戏,或者正在进行秒杀商品活动,网络中断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究其原因有很多,但用户最终都会把责任归咎于运营商。

1.2客户使用互联网业务产生的资费争议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常常担心会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而不敢去上网,也将运营商的流量费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当用户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时,往往会质疑运营商收费的合理性。

1.3客户对运营商产品的实用性与便捷性的不满

相对于微信、支付宝、360手机助手等应用,运营商自主开发的应用在客户体验方面不尽如人意,各种投诉也居高不下。运营商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管道的提供者,正在积极参与内容及平台的运营,力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层面上,服务内容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给运营商的压力也在增大。

2运营商面向移动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构建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通信运营商必须通过服务创新,构建新的服务体系来化解上述矛盾,为4G业务的运营保驾护航。

2.1互联网化服务团队的构建

整个服务团队的构建是由管理层和员工构成,新的服务体系的搭建要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1)提升运营商客服人员的素质。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礼仪规范外,还要不断填充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加大实际操作的课程,培训结束后要进行现场考试,考试结果要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2)提高团队的运行效率。团队能否高效地运行,内部的沟通协作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各种活动、内部竞赛,让大家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提高效率。同时,管理层要更侧重于各类规章制度的优化和重建,为团队营造一个更为人性化、纪律严格的环境,让员工“用心”服务,把企业当成家[2]。

2.2互联网化服务工具的使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用户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运营商应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体服务应用到客户服务工作中,构建新型服务渠道。

(1)传统iVR的服务内容中添加语音识别技术,提供更为便捷和精准的服务。如客户提出“我要查询5月的通话详单”,系统便会自动识别并把用户详单为用户进行播报,用户不再需要按键操作,且可以避免由于服务人员能力和服务水平不一致而带来的服务上的差异,提升品牌感知。

(2)应用手机客户端、微信等新型互联网工具。通过这些新型工具可以将单一的声音服务拓展成为融合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全方位的多媒体服务。通过弹窗可以更加简明扼要、及时地产品介绍和促销信息;通过导航可以帮助客户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通过分享达到病毒式营销传播的作用等。总之,互联网时代的服务工作是高效、交互、便捷及低成本的。

2.3客户综合服务信息管理

通过对用户各种信息的整合及数据分析,最终通过新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首先是对用户消费行为的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如用户的消费构成、流量的使用量、经常浏览的网址等,定期进行更新,以此作为精准营销的依据;其次是咨询和投诉类信息的整理,一方面要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供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将整理好的信息录入知识库。这两部分的信息会随着之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不断变得完善。

2.4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运行管理

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人员服务标准和服务能力的管理,二是对新媒体服务系统的管理。

(1)互联网客服也要实行7×24H工作制,保证与服务热线的统一。人员角色上要区分Vip客户经理和普通客户经理,Vip客户经理实行专属服务,普通客户经理实行交接班制度。所有与用户沟通的信息都要留存,以备查阅。对于Vip客户,做到一站式处理,直至用户满意;对于普通客户,值班人员要做到耐心解答,如遇交班时未能解决时,接班人员需继续处理。值班长要对工作人员的情况进行观察、督促和记录,对于重要的事项要及时提交上级领导汇报,保证业务开展的顺畅。

(2)互联网客服工具需要不断完善,进行迭代式开发。一方面要定期开展用户体验反馈活动,让用户提供第一手的优化建议,同时对标社会互联网企业的成熟产品,不断优化,提升客户感知。另一方面要加强系统的日常维护,由专业人员对系统的漏洞和缺陷进行查找并及时解决,降低故障率。做大规模活动时,要好压力测试,避免系统因用户量的突增而瘫痪。

2.5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考核管理

为保证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系统的高效运转,需要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3],通过考核一方面激发工作人员的潜能,让队伍进行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发现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

(1)加强对客服人员业务知识的考核。运营商客服人员应该掌握的技能不仅要包括运营商自己产品的相关知识,还应包括社会主流互联网产品的使用方法、智能手机的操作技巧、社会热点信息等。要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考试,考试方式采取笔试与实操两种。对于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要进行脱岗培训,如持续考试不合格,则应调离岗位。

(2)加强对客服人员服务能力和营销技巧的考核。主要就是通过日常的观察及对于业务的实际操作,通过抽查客服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记录,考核员工的服务能力,并与绩效挂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运营商客户服务系统的互联网化是在时代科技进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双轮驱动下产生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使运营商能够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由于涉及很多新型的业务知识,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系统,贯彻“互联网化”理念,提高运营团队的运营能力,丰富团队的业务知识,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同心协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齐克蒙德,迈克利奥德.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战略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7

摘要: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主要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机理分析,以实现其网络营销的发展战略。“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有效结合互联网信息来源广泛、网络渠道便利和网络营销快捷的特点,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病毒i销管理工作中,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捷和高效的特点,同时结合病毒营销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战略的进行和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革新,为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网络营销平台,从而更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方案的顺利进行。

1.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

1.1概念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也称作高校病毒式营销或者高校病毒性营销,是高校图书馆常用的网络营销手段,主要用来推销高校图书馆的新产品或者新软件。高校图书馆实行病毒营销方法,主要结合高校图书馆新作品和软件在研发初期不被重视的客观影响,利用网络平台,更有利于推动新作品和新软件并能被大众熟知,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进而推动新作品和新软件的使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推动,网络营销已经成为病毒营销主要的途径。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利用互联网信息来源广的特点,进行新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结合,进而形成吸引大众眼球的新形式,并呈病毒扩散般速度实现扩大影响的效果,实现信息影响率以几何叠加式扩大信息传播面积和影响范围。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核心是吸引大众眼球进而推动其自主传递信息,从而实现扩大信息传播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不是依靠传播图书馆软件捆绑病毒达到推广和营销的目的,而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达到提升软件知名度或者提高销售影响的效果。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主要以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网站论坛或者聊天群等达到推销的目的。

1.2主要特征

随着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运用,其特征越来越鲜明突出,主要包括病毒式的营销内容、病毒式的营销手段、病毒式的营销目的和病毒式的营销速度。病毒式的营销内容,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主要借助大众化的电影和视频等形式展示营销内容。病毒式的营销手段,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营销方式独特和中心内容鲜明,针对用户具有病毒般的吸引力。病毒式的营销目的,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针对性鲜明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在用户中反应强烈。病毒式的营销速度,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借助互联网聊天工具等众多平台,实现营销手段和营销范围,传播速度较快。

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意义

“互联网+”是互联网网络平台和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互联网+”是对互联网网络平台和传统产业的补充和完善,对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互联网网络平台的发展产生重要促进作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是实现高校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推广和运用,借助“互联网+”这个新平台,更有利于扩大营销范围,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价值。“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有利于实现互联网网络技术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战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以实现吸引大众和扩大影响的效果。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结合时展要素和时代需要,更新观点并抛弃传统思想束缚,综合制定发展战略和传播规划,利用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扩大传播范围,从而扩大其影响。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根据“互联网+”的影响,综合掌握信息资源,及时补充和整理信息资源,以促进信息资源应对时展的需要,从而更利于大众接受和熟知。“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推广到大众视野中,进而被大众接受,促进高校图书馆的运行和发展,并实现病毒营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运行

为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得以顺利运行,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应结合“互联网+”环境下时代需要和互联网技术,综合制定合理布局、确定创造主体、进一步深加工、确定针对性人群和利用有利传播工具等,以满足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需要。

3.1“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制定合理布局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制定合理布局,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应结合“互联网+”环境的影响,科学制定病毒营销战略设计总体思路和创作途径,进而根据市场运行特点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为确保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方案有序运行,首先,应针对方案完善方案预期和收尾工作的部署,针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进行全过程指导,有序推动高校图书馆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规范化运行。其次,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制定总体布局,应结合营销目的和营销手段,制定完善的影响体系,主要包括营销团队的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和营销管理制度等方面,以满足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处理问题及时应变的能力。

3.2“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确定创造主体

针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确定创造主体,进而制定完善的病毒营销策略。例如:某大学图书馆病毒营销利用建立聊天群的方式,确定病毒营销主体,从而实现日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月访问量突破50,000人次,从而带动该校图书馆访问量的日益提高。因此,确定创造主体有利于带动病毒营销的发展和推广,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运用。同时,针对创造主体,应以结合用户需求和现实需要为出发点,进而制定有较强吸引力的创造主体,实现创造主体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策略,应利用互联网网络平台,提取有效信息和相关软件系统的更新技术,综合运用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策略中,以完善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策略,从而促进其发展。

3.3“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进行深加工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为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应进行病毒营销的深加工处理。针对病毒营销扩散快的特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运用,应结合病毒营销扩散特点,针对病毒营销相关信息和技术进行深加工处理,有利于丰富并完善病毒营销策略,从而更易于被用户接受,促进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例如:针对病毒营销过于专业的营销方案进行深加工处理,以促进营销方案实现朴实、大众化的语言叙述,从而提高用户对营销方案的理解水平,客观上有利于推动用户对病毒营销的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推动病毒营销的应用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结合学生需要,针对学生和图书馆的联系,制定相应的促进措施。图书馆通过系列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从而推动病毒营销的应用。在学生的影响下,更有利于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实现加工处理,感染周围环境,提高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应用水平和营销范围。

3.4“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确定针对性人群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制定针对性使用范围,进而根据针对性范围的广大特点,综合制定营销措施和发展战略,以促进针对性人群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认识,从而扩大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影响范围。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和生物病毒传播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生物病毒传播在各类人群中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传播速度极快,但是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拥有针对性使用范围,并且在针对性范围内才能取得新进展。因此,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能否成功,取决于针对性人群的使用水平。为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发展,针对性人群范围应区分明确,进而制定发展措施,更有利于用户对其了解,提高用户的使用水平。例如:某高校图书馆为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利用历史名人诞辰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利用用户对历史名人的熟悉和爱好,进行加深处理,进而推动学术研究在用户中的影响,有效推动学术研究在用户中产生的意义。因此,确定针对性人群是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发展的首要前提。

3.5利用有利传播工具推动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借助相关传播工具,实行多渠道的推销,以扩大其影响范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和微博等网络聊天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因此,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可以借助微信和微博等网络渠道,实现在网络平台上全方位的发展。例如:高校图书馆建立图书馆学习专用网络,以满足用户在图书馆对网络的需要,从而借助微信、微博和QQ等形式,实现图书馆和用户的联系,根据用户反映及时更新图书馆相关建设,促进用户对高校D书馆病毒营销的应用水平。

4.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盲区

由于高校图书馆对互联网的片面认识,造成病毒营销宣传效果不佳、表现手段不鲜明、营销手段不当和营销范围不明确等现象,进而影响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4.1过度宣传,忽视本质建设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会出现过度宣传而忽视本质建设的现象,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制定相关策略的目的在于吸引用户,而对病毒营销实质核心缺少关注,造成内容与形式不符或者“表里不一”的现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病毒营销策略时,应注意对营销核心内容的填充和渲染,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共同烘托主旨,避免造成病毒营销创造过程中产生众多主体或者主旨不鲜明的现象。例如:某大学拍摄纪录片《无位风云》,由于图书馆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受欢迎程度,缺少对电影中心思想的建设指导,造成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产生过于搞笑讽刺但主题不突出的现象,导致该纪录片在播出过程中收视率不高。

4.2过于庸俗,缺少艺术手段

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结合时展因素和主体创作思路,注意现代化元素的适量引入和相关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共同烘托其反映的核心思想或者主旨,进而推动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认识水平,以促进其发展。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元素的冲击,造成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创作过程中,过于重视用户心理而过多地引用现代化元素,忽视艺术手段的表现力和烘托效果,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出现中心内容庸俗、使用水平受限和反应效果欠佳的现象。例如:高校图书馆为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了解,局限于在学生范围内扩大病毒营销手段和管理措施,针对社会大众对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缺少相关重视措施,造成社会大众对高校图书馆利用不彻底的现象。同时,高校图书馆片面发展报纸刊物或者板报介绍,也容易造成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方案和中心思想的不了解,从而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

4.3手段低俗,影响营销效果

病毒营销不同于生物病毒传播,病毒营销主要借助影响范围和影响的反应产生扩大作用。因此,针对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应注意传统营销手段的运用,避免因运用低俗手段产生消极影响。例如:某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为扩大病毒营销范围和影响,利用捆绑软件的形式,造成用户出现软件中毒或者程序出错等现象,导致用户反应极为强烈,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的最终效果和目的。因此,高校图书馆病毒营销应利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扩大影响,严禁采用低俗手段制约病毒营销的发展。

4.4目标不明,使用范围过大

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实行病毒营销方案,目的在于通过病毒营销的影响扩大其使用范围。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制定病毒营销方案时应注意明确用户的使用范围,严禁盲目进行开发,造成与用户实际需要不相符的现象。病毒营销是在针对性范围中产生影响,并不适用于所有用户,因此使用范围必须鲜明突出。例如:某高校图书馆针对科研成果制定病毒营销,得到广大用户欢迎,但对于使用范围缺少实际考察,也未进行明确划分,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制约了其科研成果的面世和深度推广。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8

20多年来,江苏广电网络经历了由各市、县分散建设运营向实施全省广电网络整合,组建江苏有线,“全省一张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转变,由模拟向数字、有线电视专网向综合信息业务网的转型,正呈现出渠道多元化、终端多样化、收视互动化、应用跨屏化、操作智能化的趋势。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进行Swot分析,可以归纳出江苏有线的五大优势、四大不足、三大机遇、三大威胁。

优势。一是政治优势。广电网络具有政治属性和公益属性,是新闻宣传的主要载体、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主要渠道,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支持。二是用户优势。江苏有线拥有2000多万户用户,为全国第一大广电网络,服务质量用户认可度高,互联网入口价值高。三是网络优势。网络覆盖全省城乡,城市管网资源丰富,网络可管、可控、可信、可扩展,安全性高。四是视频业务优势。网络适合传输视频,高清、超高清视频传输相对竞争对手有比较优势。五是资本优势。江苏有线2015年4月28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运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公司资本充裕、负债率低,市值位居广电网络上市公司第一。

劣势。一是战略规划不足。长期开展有线电视专网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规划缺乏,发展方向不是很明晰。二是市场运营能力不足。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品牌管理等价值链各环节均需要加强,尚未形成新业态新业务规模化发展的运营模式。三是人才支撑不足。视频技术类业务人才相对竞争对手较为丰富,但高层次互联网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专业型经营人才紧缺。四综合业务支撑能力不足。互联网出口受制于电信运营商,无线覆盖能力不足。

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大幅提升。随着“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推进,潜在市场空间大幅提升,业务发展方向多元化,文化娱乐及信息消费持续增长,大市场前景向好。二是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为广电网络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三是产业整合机会显现。随着技术演进不断加快,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云”(云计算、大数据)、“网”(互联网、物联网)、“端”(用户终端)新基础设施,广电网络由“网”向“云”、“端”实施前向或后向整合的机会显现,可通过拓展产业链做大做强。

威胁。一是强大竞争对手介入。“互联网+”、“三网融合”使各运营商之间面临着更为直接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在网络运营管理、有线无线综合覆盖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二是替代品抢占市场。在基础电视业务方面,iptV和ott服务提供商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展开竞争,形成对电视客户的分流。三是市场增长率下降。传统电视业务对用户群体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的粘度在下降,电视开机率下降,用户流失加剧。

综合上述分析,在“互联网+”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江苏有线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核心能力,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和弥补能力缺口,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智能电视的主导者、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改革创新的践行者。

一、以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为着力点,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广电网络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按照“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要求,紧紧围绕切实做好党委政府宣传载体的要求、先进文化传播载体的要求,在推进广电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主战线的作用,大力打造绿色安全网络平台。要提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能力,加强对融合业务内容的审核、智能终端的管理,确保广大用户享受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及信息服务。要健全完善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将网络安全作为广电网络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网络监测监管、安全防护等方面关键技术和系统的研发应用,建立广电网络智能化安全监管平台,切实保障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渠道安全、应用安全。

二、以提供多样化专业极致的视频服务为核心,做智能电视的主导者。视频服务是广电网络的核心服务,入户率及用户认可度高,相对其他运营商有较大优势。要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加快推进“高清江苏”工程,普及推广高清互动终端,努力使高清互动终端达到千万级规模,强化4K超高清等视听内容汇集,完成超过10万小时的超高清内容引入。同时,顺应信息服务多样化的趋势,提供上网浏览、信息咨询、上传下载、家居控制等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个性化服务,使数字电视成为人民群众信息文化消费的首要选择,真正成为家庭的娱乐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

三、以延伸拓展产业价值领域为抓手,做新内容新产业的开拓者。紧紧围绕“互联网+”行动,不断突破广电网络发展边界,丰富产业内涵,延伸产业价值,拓展产业领域。深入研究“互联网+”11项重点行动,积极寻找产业发展机遇。聚焦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工程,加快建设高带宽、集中管控、智能调度、差异化服务的骨干网,以有线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三位一体”的“智慧江苏”创新服务新模式,重点建设“智慧江苏”广电创新服务示范平台和省、市、县三级广电智慧云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多个智能行业示范应用,规模化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发展。

四、以全面推广云媒体电视为重点,做综合信息平台的提供者。树立业务开发合作共赢理念,从以自我开发为主逐步转向专注提供开放的、低门槛的开发平台和环境,汇聚社会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完善云媒体电视平台,建成具备提供200套高清(含3D、4K)、500套标清电视节目接收处理和大容量信息交换、分发能力的全业务智能云媒体平台,完成云媒体平台省、市、县三级部署,推进持续创新,实现云媒体电视内容及业务的跨区域、跨网络、跨终端的传输运行和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云媒体电视业务体系和产品品牌。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9

机顶盒“iptV+ott”化

在“融合”的背景下,机顶盒的“iptV+ott(在此泛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服务)”趋势已渐渐清晰。

在今年的CCBn展会上,iptV机顶盒的ott化正越来越明确。海信、长虹等企业展出的智能iptV机顶盒,其操作界面设计都在向ott盒子的操作界面演进。不仅如此,更多的iptV机顶盒开始内置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打开了互联网应用之门。

在电视上寻找附近的打折餐厅、上网购物、订票,更新安卓游戏等都在成为iptV机顶盒的“新功能”。在展会上,iptV机顶盒普遍加强了支持wiFi、多个无线设备同时上网、资源共享等宽带数据业务的功能。

目前比较普遍的iptV与ott融合方案有:利用iptV平台,整合ott内容;利用智能终端,整合ott和iptV。主流厂商的实践大多是通过ott内容网关,来实现iptV与ott内容的融合。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电信目前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iptV机顶盒到ott内容的访问流程,效果不错。通过应用ott内容网关,现有机顶盒无需升级改造即可支持ott业务,还能基于iptV用户基数进行业务改造,移植也很方便。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已经成为广电运营商的头号劲敌。在美国,约有500多万家庭已不再观看传统的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当人们转投互联网视频服务商的怀抱,通过pC、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流媒体视频时,广电运营商的传统业务所受到的冲击可以想象。在传统电视用户数骤减的趋势下,广电掌握用户终端的唯一途径必然是拥抱ott,甚至转型为ott服务商。

从去年开始,ott电视机顶盒的热度便不断升高。ott热暗示了一种新的趋势——终端的互联互通。通过将电视大屏的内容扩展到其他终端,进而将智能移动终端的良好体验引入电视,这正是互联网时代广电运营商得以同时占有多个终端用户的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传统的数字电视平台显然不行,建设符合DVB和ip标准的视频交互平台以及无线覆盖网络,才能做到这一点。作为广电运营商重新掌控终端用户的利器,机顶盒的“iptV+ott”化,预示了新媒体智能终端的实质性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终端操控体验“触摸化”

三网融合对终端用户而言,是一种体验的改变。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融合后,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的需求都可以在同一张网络上被满足,人们必然也会希望这些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实现。

近几年,用户对于终端的传统认知已被完全颠覆,特别是视频业务,早已不再是电视屏幕的“专利”。个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都可以取代电视,成为欣赏视频内容的工具。三网融合逼迫广电运营商必须去适应这种竞争,如何让同一业务在不同终端上实现无差异化的体验,一直是近两年来CCBn展会上的热议话题。

2011年,“多屏合一新媒体解决方案”亮相CCBn时,立刻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随即掀起了“多屏合一”技术热潮。在今年的CCBn展会上,国内的“多屏合一”相关技术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

同洲电子在CCBn上展示了一种被称为“摸摸看”的电视映像触控技术。它能通过一个视频流媒体将手机和机顶盒连接起来,让手机内容与电视内容同步,用户对手机的操作能立即反馈到电视屏幕上,实现“电视屏幕触控”的效果。由于这一技术还可以把电视内容同步“映射”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所以还能实现“大屏映小屏、小屏管大屏”的多屏互动体验。另外,它还能把手机变成电视“遥控器”。

让手机、平板电脑自由操控家里的电视,电视大屏瞬间就同步到手机、平板电脑上,手机、平板电脑的内容也能瞬间同步到电视,这种电视映像触控技术已经让视频观看者摆脱了终端的限制。关键是,它还突破了类似方案中的延时问题,通过低延时高清解码技术解决了手机小屏与电视大屏切换时的延时,还能借高速码流通道同步视频及其他应用。

多屏融合技术的发展,为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和ott服务商杀入家庭娱乐市场提供了同等的技术机遇。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运营商的优势依旧是提供丰富的视频内容,如果将这一优势与新技术融合,广电运营商借智能机顶盒成就新媒体的机会才会更多。

广电网络的“新四化”

随着三网融合的持续推进,广电运营商网络建设的主题也在不断变化。今年的CCBn展上,广电网络的演进呈现出“新四化”的发展方向,即双向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云化。

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是广电运营商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据烽火通信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广电运营商普遍拥有大量的同轴电缆资源,为了帮助运营商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是混合模式组网,这样既能保护现有资源又便于引入新技术。本届展会上,众多厂商都带来了创新的产品及方案。华为展示了分布式CmtS解决方案,可帮助运营商用轻量级的CmtS解决方案进行网络的双向改造,解决双向业务广覆盖的问题,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中国有线展示了nGB内容分发交换和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提出了广电ip网络承载多媒体业务的评价标准和端到端指标分配模型,可为全国互联互通、开展三网融合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支撑高清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业务,宽带化已成广电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兴通讯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100G骨干网、10Gxpon接入网络等平滑演进方案。在展会上,参展的广电运营商对100G骨干网技术的关注度明显升温。在中兴展区,中兴通讯中国区副总经理许志成告诉记者,广电网络目前主要采用的还是10G技术。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广电视频业务对承载网的实际要求会快速变大,在广电网路整体规划完成后,100G很快就会被提上日程。

智能化网络解决方案是本届展会各个厂商展示的重点。随着终端和应用的多样化,网络运维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运营商需要智能化的技术来更好地管理网络。中国普天展示了综合认证接入管理系统SamS、认证鉴权计费综合管理支撑系统tamSS等,能够帮助运营商更好地管理不同的终端,向不同类型的用户收费,并保障网络安全。华为展示了智能城域网解决方案,可帮助运营商搭建融合、智能、超宽带的ip承载网。

互联网运营工作内容篇10

互联网电视是指以公共互联网为传输介质,以绑定了特定编号的国产电视一体机为输出终端,并经由国家广电部门批准的集成播控平台向全国范围内的用户提供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及其他相关增值业务的服务。

根据原广电总局的数据,目前已有2000万互联网电视终端在2012年年底前进入用户家庭。而市场调研公司奥维咨询的预测表示,2014年互联网电视渗透率将上升到80%,2016年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数将突破一亿人。中国互联网电视市场的营收容量将从2010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亿美元。

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发展

截至2012年底,国内共有7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即7张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分别是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为申请主体的央视国际、以上海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百视通、以杭州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合作为申请主体的杭州华数、以广东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南方传媒以及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近几年来,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集中发力,扩大互联网电视业务规模,共同促进互联网电视行业快速向前发展。其中央视国际、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牌照持有机构的动向引人关注。2011年底,央视国际携手腾讯、易视腾等公司,在天津成立专门运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公司,借助合资公司的方式,追求与市场更灵活的接轨,机顶盒形态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2011年12月21日,南方传媒和优朋普乐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合作会在广州召开;2011年12月,湖南电视台全权委托旗下全资子公司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电视相关业务;2011年11月18日,CiBn互联网电视运营商国广东方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国广东方公司)与汉雅星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汉雅星空公司)关于互联网电视海外合作进行签约;2011年12月3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CiBn互联网电视”上线投入试运营。另外,获得国内互联网电视集成运营牌照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央广新媒体公司,已携手江苏电视台和奇艺网成立互联网电视的运营合资公司――银河互联网电视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解读

互联网电视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颖的视听体验,为老百姓提供了形象直观、交互性强的视频服务多样选择,也顺应了电视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推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然而,互联网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部分机构违规自行建设平台、侵权盗版节目较多等,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注意。

2009年,原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确保传播视听节目内容可管、可控。“内容可管、可控”这一要求贯穿始终,可见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管态度之明确。紧接着,2010年原广电总局颁发《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上述规定明确要求互联网电视的播出必须通过链接由原广电总局批准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商。

2011年7月,原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要求视频网站立即开展自查整改,自行关闭互联网电视平台,停止一切销售、宣传活动。

随着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思路从单一叫停规范互联网机顶盒的方式转向引导产业发展。根据互联网电视的特点和其发展的内在要求,原广电总局确立了互联网电视的管理目标,即发展百姓欢迎、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电视,确保其规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