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0:38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1

幼儿园的所有物质、精神条件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则是由幼儿园各种物质器材、设备条件、制度环境、精神氛围等综合的、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或场所。这种空间范围和场所,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不仅要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还要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在总体上说,幼儿园环境应具备两大功能,即保育功能与教育功能。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刚刚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缺乏认知和生活经验,大脑如海绵一样吸收着大量的信息,创设布置良好的环境能实现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这也是《幼儿教师标准(试行)》在“专业能力”指标中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放在首位。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幼儿园环境布置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目标是为工作第一线工作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高职教育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我们要把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

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设计能布置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并能根据幼儿园教育场景因地制宜设计与布置活动场地的能力。本课程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从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设计布置的过程出发,从而在整体教育环境创设中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文化特色,设计制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设计、能制作、能创新;明确环境教育作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熟悉对于不同教育特点设计布置环境的的设计要点和制作重点;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教学实践,培养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着力于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联系实际,实践学习观摩。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不只是学习对儿园的环境进行装饰绘画,更注重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真正实现设计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设置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体现精神环境。实际布置班级文化环境,体现园本文化,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实施全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现今,环境创设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学生对实践环节不了解,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技能操作简单,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不熟练。具备实践性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1.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讲授幼儿园创设原则和创设理论,授课教师教师主要完成阐述教材,而没有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本身的实践性、技术性出发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我们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为课程的内容基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需要,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任务,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结合真实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以及行业的认可,选取教学内容从点到面、从室内到室外、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制作方法,引入实践技能培养。课程涉到绘画、教玩具制作,紧密结合着眼于应用,侧重可持续性的人才发展方向,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幼儿教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实际环境设计。认识幼儿园环境育人的基本知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创设的要求和原则、掌握具体实施环境的技能。

2.幼儿园真实环境中建立实践性教学场景

(1)幼儿园中进行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必须与幼儿园场地相结合,真正做到实效可行的人才培养。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的需要。不仅是硬件设备的表现,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性教学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在教学中我们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作为真实场景的教学实践场地,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幼儿园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依据课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理和要求,在真实环境中得到的进一步学习和证实,更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对于设计布置的环境进行操作实践,也是将书本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园本文化的体现。

例如在和襄轴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蔚蔚艺术幼儿园以及幸福童年幼儿园的合作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中,学生和教师不是单一的绘制装饰墙面,找些图例临摹就行。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幼儿园,将课程案例建立在真实的环境中,与园长的沟通交流中深入了解每个幼儿园需求和理解幼儿园的园本文化以及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理念。解析幼儿园所需创设的环境的创设要求和地理特点,依据这些带领学生全程参与制定创设方案(有特色、有目的),修改方案,实施方案。完整的了解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设计实施中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设计制定方案。如襄轴幼儿园外墙创设需突出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的规范性,反映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我们确定为传统的写实手法描绘幼儿园日常室内外活动为题;而育才幼儿园的要突出青春、积极阳光的教学团队和新型的教学理念我们设计为活泼动感的儿童之家风格;幸福童年幼儿园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我们最终定稿前卫时尚的运动风格;蔚蔚艺术幼儿园的艺术创意室突出神秘,探险的主题,墙绘以精灵王国为主题色彩选用神秘的深色调为主。

一个优秀的创设方案首先是对幼儿园园本文化的理解――形成表现幼儿园的特色体现――制定能突出主题的方案(包括制作手法)――进行精细创设制作(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体现出良好的、幼儿喜欢的环境。整个环节使学生理解了幼儿园的幼儿起到了决定性的能动性,环境不是死的环境,要做成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的环境。从不知如何下手到能进行反思修改,从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积极的进行创设,每个过程都让他们体会到了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联系,体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的社会化教学

除了经常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场地观摩实训学习,也分享实习幼儿园教师的学期创设方案和创设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进行点评,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意义,同时能使同学们对于各类幼儿园的环境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幼儿园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创设方案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设计不同组别不同的教育环境,依据教学需求,模拟制定以小组为单位的设计团队,指定不同的环境任务既有宏观的环境也有微观的环境、既有物质的环境创设也有精神环境的创设;进行实施计划,计划的编写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在指定的工作日内保质保量完成;编写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明细主要制定以下内容:创设目标、环境分析、创设理念、以及创设步骤、和创设总结。并结合相应的创设方案的演示,演讲全面展示每一组的设计理念阐述设计过程,这一举措不仅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重要位置,也在编写过程中了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从而反映出精神家园的建设。方案的编写突出创设目标以及创设环境的解析,又要有鲜明的个性体现,我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实效,从而在对理论的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多样教学资料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

使用案例教学建立幼儿园实景进行讲评。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以及实际操作的主动性。并通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各种案例分析,掌握实际运用环境创设的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为主,案例的形式不仅是幼儿园环境的示范图例单一的形式,还有历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ppt以及各类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演讲视频,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教学演示,组合成多方位、多手段全面的教学资料。通过对这些幼儿园区各个环境的学习,进行充分的讨论时间,对环境创设的得与失给予设问,也留下了无限想象和改造的空间。帮助学生充分研讨,不断探索与总结,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实践性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对于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课堂内外的实训,综合技能技巧创新,课程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年以来以专业技能服务幼儿园,为不同的幼儿园进行了外墙、创意室、区角等不同环境创设,获得企业一致的好评,认为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适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能够依据幼儿园的特色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和布置,这都基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学生需要的符合职业发展的高职课程。学生在实践性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将书本中的生硬的理论知识内容在具体的实践场所学习中轻松化解,技能技巧也在制作中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教学、课堂、岗位一体化。

近些年我们专业为合作校园建立和创设了不同的优秀案例,不仅使行业了解了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实践结合才是技能学习的反馈。课程全面实践性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学习不再照本宣科,学生的技能与实际环境融合。

课程的实践性必须拓宽与幼儿园合作渠道,是给学生一个大的平台,自由的发展。教师加强对课程实践的监管教学需要切实做到引导正确、指导到位。更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优秀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在实施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实践出真知,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发展,培养成实践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引性的心灵》高潮,薛杰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5月

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

4.阎水金《幼儿园环境与教育》幼儿教育1993年

5.《幼儿园指导纲要》是2001年7月

6.幼儿园教师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2月10日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开展;区域活动;策略;幼儿;健康

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改革,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当中,必须保证幼儿生活环境完善性,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生活质量和活动质量,而针对区域活动来说,其和改革后的教学要求相统一。至今,在很多幼儿园都开展区域活动,大大改善了幼儿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质量。但在实际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影响因素和问题,不仅存在活动内容单一化问题,还存在幼儿活动参与积极性低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教师引导不到位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区域活动开展效率,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活动开展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统一活动开展思想,达成共识

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活动开展情况可知,在当前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导致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比较多,一方面因为幼儿数量过多,活动开展范围过小,另一方面因为活动开展内容单一化和教师管教力度过大等,降低了幼儿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基于该问题,我校进行了专门探讨和问题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实现了思想统一化目标,且最终达成了共识。因此,必须在大力推行区域活动开展的基础上,保证活动开展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转变观念,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要想保证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合理性,必须增强教师的活动开展观念和教育观念,要转变教师传统的陈旧观念,还要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不仅要学习与区域活动设计相关的知识,还要学习和环境创设相关的知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开展氛围和环境。另外,还要学习与活动角色定位相关的知识,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情况,保证角色定位合理性,不仅要起到活动参与作用和引导作用,还要起到活动支持作用。

三、善于观摩,逐步调整

在实际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第一,幼儿园教师应当定期到模范幼儿园调查观察,学习模范幼儿园教师的区域活动开展方法,感受其活动开展氛围,学习其他教师的区域活动开展方法,还要在结合区域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完善措施和方案。

第二,要保证区角环境布置的合理性,要在结合活动开展内容的基础上落实材料投放工作,还要落实观摩工作,检查区域活动开展前的准备情况,保证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落实到位,还要保证环境布置的合理性,在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加大情况监督和检查力度,避免相关问题和不良现象的出现。

第三,要落实二次观摩工作,在落实好活动组织工作之后,加强二次观摩,及时记录观摩信息和资料,结合自身经验明确活动开展问题,之后加强二次研讨,改善区域活动开展方案。在实际的活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幼儿年龄等进行活动方案设计,要严格控制区域数量,保证活动安排合理性。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和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探讨和解决。

第四,要逐步完善区域活动开展方案。针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要在活动开展当中总结经验,也要在其他教师活动开展当中吸取精华,不断完善自己的区域活动计划方案和开展方案。幼儿园教师要在结合区域创设情况以及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调整活动计划方案,保证活动设计方案完善性,还要明确活动开展重点和指导要领,从根本上提升区域活动开展效率。另外,在具体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组,加强对幼儿的指导,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鼓励,促进每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工作来说,其难度比较大,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区域活动开展效率,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活动开展相关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明确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的区域活动开展策略,为幼儿创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环境。还要在结合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和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完善方案,最终提升幼儿的区域活动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桂凤.探索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切实开展区域活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196-197.

[2]相雪梅.幼儿园小空间班级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5(02):12-13,14.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3

幼儿教育是学校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建设,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努力做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设计的营造,并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幼儿园;启蒙教育

本人的毕业设计是通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元素,对墙面色彩、物品的摆放、装饰材料器具选择等艺术装饰手法能够做到切合幼儿心理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使中华传统统游戏文化中的围棋、蹴鞠、迷宫等特色元素与幼儿园环境氛围相协调。

幼儿园环境创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比亚杰曾经说过:“幼儿需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认知和学习”,认为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具有激发性。在幼儿园创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匹配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有文化根基、文化自觉、文化自豪的中国人,这同样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关理论,以期进一步完善在幼儿园教育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营造。

一、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营造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当我们在怀着海纳百川的胸襟学习世界优秀的先进文化时,更应深刻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创新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一部分人们脑海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这种遗忘、淡漠正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幼儿一代,造成幼儿成长过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幼儿教育对传统文化而言更加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能够起到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意义。本课题旨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艺术氛围,营造切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前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本次方案设计前,收集了一些国外的大量资料,比如西班牙贝莱斯卢比奥第八幼儿园,此方案把幼儿园设计在一个安静祥和的老年社区,把幼儿园设计在这里的原因是:孩子代表新的活力和希望,位于这个社区的老人可以把许多来来往往的孩子作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来欣赏。而整个建筑从平面的角度来看,是日常生活中及其常见的现代主义功能建筑,而建筑的是有黄色,绿色,蓝色组成的教室区域。设计师也明白建筑必须满足儿童的运动能力,心里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幼儿园的家具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社会心理认知能力,在小空间中大桌面的围和而组成的家具是促进儿童的活动协作和相互交往,同样在大桌面结构初设计,要圆形变为主,是对于儿童的安全性设计的考虑。他们更会凭着他们的聪明头脑,从迷宫里走出来,享受成功的喜悦。迷宫里有成语,在玩耍时促使幼儿学习民间语言游戏像童谣、故事、古诗词等,让幼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幼儿园色彩预想

在幼儿园的色彩设计中,色彩在儿童成长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在童年时代都是用颜色来区分拼图和构造句子的。色彩对幼儿的心理和活动作用,在色彩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改变环境温暖的感觉,暖色调可以刺激儿童的心理活动,蓝绿色为冷色,明度越高越有清凉的感觉,所以我们要用明度低饱和明度高的颜色去装扮儿童交往的空间,同时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在本方案设计中,把教室的空间颜色设计成为蓝色,代表了放松、大海、世界和梦想,是对于刚入园的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和好奇心的刺激。同时在空间设计一些绿色,是为了促进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意愿。当然,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场景颜色的构建,还要考虑到材料光泽质地对色彩的影响,甚至光环境对色彩的的补偿作用。从而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和谐、统一、丰富的色彩环境。

三、光环境预想

在幼儿园的室内设计照明中,要更多的体现出独特的装饰意味,空间格调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在现代室内照明中,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两种,在创造幼儿园室内自然环境设计工作中,为了达到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审美与视觉舒适度的要求,运用设计美学法则等对光进行构图,力求使自然光以均衡的呈现,带给幼儿园室内环境最好的照明。

而人工照明是幼儿园室内环境中夜间的主要光源,人工照明具有装饰和功能两方面的作用,人工照明不仅可以组构空间,还可以改变空间、美化空间,她直接影响物体的色彩、视觉大小、质感和形状,从而影响到幼儿园室内环境艺术的整体效果。

四、选材分析

空间环境以木质原色为主,结合室外环境中的自然色彩使用,使整个空间拥有家的温馨感觉,而装饰物和玩具的饱和明快颜色,实现了幼儿的感官刺激。对于幼儿来讲安全感和新奇感应该是两个重要的感知需要,而材料是与人的感官知觉密不可分的物质,所以材料的良好运用其实就是对于良好感官知觉的追求。从幼儿的心理感受层面来讲,因为幼儿大多缺乏安全感和对家的依恋,使得幼儿园室内空间中要求使用更多的柔软材料,比较类似“家”的材料。

五、结语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点;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33-06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指出: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各项政策需要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儿童早期实施才最为有效。〔1〕我国乡村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等相互交织的脆弱性而导致的应付各种风险的低能力,加上政府开发式扶贫强势作用后的边际效应减弱,〔2〕乡村仍然是贫困问题高发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学前教育对提高乡村人口整体素质,最终消灭贫困意义重大。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靠质量,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培养合格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应是发展乡村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影响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以此为助力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甘肃省陇东老区、甘南藏族地区以及临夏回族地区3个地区参与“送教下乡”全员培训的乡村幼儿园进行了配额抽样,先选取9所幼儿园,继而采用随机抽样,选取9所幼儿园中的264名乡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问卷。剔除雷同卷、漏答卷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9份,回收有效率为60.2%。研究者还利用样本教师返校接受培训的机会,对其进行了集中访谈,并采用调整问卷结构、试探挑战等策略对样本教师的回答准确性再次加以确认,同时采用核对控制策略对缺失问卷加以补充。

2.研究工具

研究者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在研究和借鉴《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手册》〔3〕《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4〕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评定问卷》。这是一个自评问卷,共包括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评价反思与研究能力等6项一级指标(a1-a6)、15项二级指标(B1-B15)、38项三级指标(C1-C38)(见表1)。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制(5―完全或绝大部分达到,4―大部分达到,3―小部分达到,2―很少达到,1―完全达不到)。在正式调查之前,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了同质小样本预测与修订,统计分析表明,本问卷的克伦巴赫幌凳为0.906,表明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调查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Y果与分析

1.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

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是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刘占兰,2015)。专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是保障其完成工作职责的必要条件(刘占兰,2012)。专业能力评估及需求分析是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前提。本研究对样本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a1)、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a2)、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a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a4)、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a5)以及评价反思与研究能力(a6)等6项能力的现实表现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项能力得分均值在2.63~2.89分之间(详见表2),即处于“很少达到”与“小部分达到”之间,表明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

2.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不均衡且存在内部差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特点(刘占兰,2012)。在幼儿园具体的保教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表现出多样性和互补性特征,即各单项能力共同作用促进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的发展,而每一项能力的不足都会对教师的专业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为有效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还应对其专业能力的结构性特征加以考量。

研究显示,样本教师的各项专业能力得分均值存在位次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人际沟通与协调、环境创设与利用、评价反思与研究、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研究者进一步对各项一级指标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和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之间、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和人际沟通与协调之间差异非常显著。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和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之间、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和人际沟通与协调之间、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和评价反思与研究之间、人际沟通与协调和评价反思与研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详见表3)。

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不均衡且存在内部差异。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这一特征启示我们,以往平均用力的培训内容既不经济又无针对性。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应将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点定位在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评价反思与研究以及环境创设与利用四个方面。

三、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分析

研究者对6项一级指标下的15项二级指标得分进行了统计分析。15项二级指标得分均值由低到高为:教育研究(B14)、活动组织(B2)、游戏活动的支持(B7)、游戏活动的引导(B8)、环境的利用(B6)、环境的创设(B5)、幼儿评价(B12)、成长反思(B13)、家园沟通(B10)、活动设计(B1)、同行互动(B11)、情绪管理(B15)、维护幼儿安全(B3)、班级管理(B4)、师幼沟通(B9)(详见表4)。据此,研究者最终筛选出6个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教育研究、活动组织、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环境创设与利用、幼儿评价、成长反思(详见下图)。

1.助力点之一: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运动推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参与到了学前教育研究中,因为人们发现,由实践者所开展的研究比大学专业研究者所开展的研究对实践者来说更有意义,也更有可能改变实践。〔5〕因此,教育研究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是衡量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最低,可见,教育研究能力是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最短板,应引起重视。研究者认为,促进者应将教育研究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点,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获得在工作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教育研究及其成果表述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应培养他们的基本文案工作能力。

2.助力点之二:活动组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需要教师具浠本的教育教学技能。研究结果显示,就活动设计与组织而言,样本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相对低于活动设计能力。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组织能力薄弱。因此,研究者认为,应将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个助力点定位在教学技能训练上,具体可包括对教师选择、制作和运用教材和教具能力的培训,对教师说话、美术、舞蹈、唱歌、弹琴以及多媒体使用基本技能的提升,以及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增强教师的学科知识更新与应用能力。

3.助力点之三: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与途径。教师行为对儿童游戏的发展、维持、深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适宜的教师介入是提升幼儿园游戏质量,实现游戏发展价值的重要条件。〔7〕因此,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得分均值在6项一级评价指标中最低,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的位次偏后。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这项能力还十分不足。据此,研究者认为,应将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个助力点,促进者应在区角创设、游戏材料制作与投放、资源利用以及幼儿游戏自主性支持等方面给予乡村幼儿园教师实质性的帮助。

4.助力点之四:环境创设和利用

适宜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本保障,幼儿园环境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价值,幼儿园教育历来重视环境创设,但流于形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环境的创设与环境的利用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分别位于第10和11位。这反映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和利用能力存在较多的问题,研究者据此将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作为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四个助力点,促进者应重视在这方面给予乡村幼儿园教师切实有用的帮助。

5.助力点之五:幼儿评价

幼儿评价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反馈,正确运用评价信息,既有利于对幼儿进行及时鼓励,又有利于及时调整和修改教育教学计划或方案,从而改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最终促进幼儿发展。所以,对幼儿的评价能力也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幼儿评价能力相对较差。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中,促进者也应以此为助力点,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掌握幼儿评价的基本技能,促使其能熟练运用观察幼儿的方法,能恰当使用评价语,能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并能根据观察评价结果制定实施相应的个别教育方案。

6.助力点之六:成长反思

反思能力作为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心理机制,是个体主观能力结构中的关键因素(李萍,2013)。具有较强反思能力的教师,善于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细致的观察、客观的评判、合理的解读和适当的调整。本研究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反思能力得分均值在15项二级评价指标中处于第8位。可见,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反思能力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现实的迫切性。研究者据此认为,应以成长反思为助力点开展促进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6个助力点源于对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促进者关注这6个助力点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其他促进内容的关注,而是说,应在保证以这6个方面作为助力点推进促进工作的同时,兼顾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组成中的其他方面,从而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稳步提高。

四、实践建议

1.让促进者和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为切实有效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研究者认为应努力让促进者与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促进者可借助一些小型或微型研究课题,鼓励乡村幼儿园教师在参与研究、体验过程、获得成果和应用成果中逐渐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研究课题应是乡村幼儿园教师感兴趣,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而不是促进者单方面指定的。在研究中,促进者不必刻意期待乡村幼儿园教师能够发现教育教学规律抑或建构学前教育的理论,而是旨在帮助他们进入教育研究的过程、掌握具体的研究方法、改进当前教学以及获得教育研究的成就感。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者应与乡村幼儿园教师相互依赖、共同表现,尽可能充分分享彼此的成长体验,进而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2.通过案例教学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舒尔曼认为,案例是教师知识的一种,也是教师学习的媒介,案例在“从经验中学习”这一点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8〕处于实践场中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并不缺乏教育教学的鲜活经验,但我们却不能将其称为案例,因为案例一定是具有知识价值的,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学经验只有被升华为案例,才具有知识的价值,此时,我们可以称其为实践性知识或案例知识。乡村幼儿园教师缺乏的正是这种将理论与经验相连接,提升经验价值,从而形成案例知识的能力,这导致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量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研究者认为,促进者应多通过案例教学提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具体而言,促进者可通过案例教学帮助教师将其个体经验概括化和理论化,从而使内嵌于教师经验中的教学事件升华为案例知识。当这些案例知识再次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场时,便具有了更大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产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将个体经验升华为案例的过程也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

3.充分利用专业促进中生成的相关成果

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生成相关的成果,这些成果同样具有价值。例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这个助力点的实施过程中,促进者不仅可向教师传达一些理念性知识,更应带领他们实际操作,将理论转化为现场的成果,并对现场的成果及时进行评价,以期待新一轮成果的出现。因此,在促进工作中,就需要将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成果的生成、u价和应用上。这就需要促进者改变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专业促进过程中生成的相关成果。因为如果这些成果能够被顺利地应用于幼儿园情境中,就会产生较大的价值。此外,促进者对专业促进中生成的相关成果的重视以及拓展,会拓宽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思路,激发其创造性,并可促使其形成研究的态度,养成反思的习惯。这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贵品质,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重大。

4.充分利用专业促进中形成的隐性效应

要建设一支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及专业自觉非常关键(黄娟娟、李红曾,2015)。在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者不仅应关注专业促进中的显性效应,还应重视并充分利用其中形成的隐性效应。因为隐性效应可激发和保持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激发其解决专业成长中所遇到问题的动机水平。在促进工作中,促进者可对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给予及时、到位的专业点评,激励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如教具、活动设计、案例文本、研究文章等,并创造条件促成教师间的成果分享。促进者要吸纳乡村幼儿园教师成为自己的助手和合作伙伴,以激发其专业情意,成就其专业自豪感;还要倾听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见解,尊重其意愿、行为,以唤醒他们的专业自觉。综上,在专业促进中形成的隐性效应,如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专业自觉等,对促进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促进者应对其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兵.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发展轨迹及其趋向〔J〕.理论学刊,2008,(4):46-49.

〔2〕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7-74.

〔3〕刘占兰,杨丽欣.聚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骨干到名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73-299.

〔4〕刘丽琼.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2):35-38.

〔5〕格伦达・麦克诺顿,夏恩・罗尔夫,等.早期教育研究方法:国际视野下的理论与实践〔m〕.李敏谊,滕B,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6〕盖伊・格郎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5.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5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进,对教师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大学习力度,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了解本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及观察和指导的要点。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好的教育论文,以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并督促教师能联系实际,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去。

二、实践结合反思,提高教研质量。

1、以整合的思路实施课程内容

要求教师不单纯依赖教材,应善于从各种教材中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兴趣和特点的课程内容,并以年级为单位,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探讨,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教材。

2、以操作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应更多地提供幼儿探索、操作、实践的机会,并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合理安排游戏环境,保证幼儿游戏时间,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三、环境体现特色,提高保教质量

进一步领会课程理念,积极探索,乐于反思,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质量。

措施:

1、要求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指导方式,注重活动的效益。

2、创设体现园本特色的活动环境,使环境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以尝试为主线,突出尝试精神,体现班级亮点。

(2)以创新为主线,打破原有环境布置的模式。

(3)以互动为主线,强调师生互动,让墙面会说话。

(4)注重区角主题活动的延伸,让幼儿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学习、探索。

四、加强家园联系,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活动,为家长创设多渠道的沟通机会。做好家访工作,每班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

2、设立幼儿成长档案记录,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孩子成长,使孩子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3、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积极创设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五、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1、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制定九月份教学与游戏计划。

九月份:1、师幼共同进行环境创设(如:大一班后主题墙:多彩的秋天)。2、交流、探讨本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教学方案中的难点与困惑。3、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活动。4、填写幼儿成长记录,与家长联系,互相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园的情况。5、参与教科研积分活动。6、制定十月份教学与游戏计划。

十月份:1、师幼共同收集区域活动材料并投放到各区域中。2、对全园开放区域活动(大一班:程敏;大二班:张慧萍)。3、交流、探讨本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教学方案中的难点与困惑。4、参与课题研究活动。5、对全园开放教学活动(大一班:谢烽;大二班:张慧萍)。6、制定十一月份教学与游戏计划。7、参与教科研积分活动。8、教学案例反思(王蓓)。9、与家长交流幼儿成长情况

十一月份:1、参与个案辨析会(程敏、王蓓)。2、阶段工作总结(谢烽)。3、参与课题研究活动。4、交流、探讨本月教学计划中的重点;教学方案中的难点与困惑。5、组织教师学习好的教育论文。6、制定十二月份教学与游戏计划。7、填写幼儿成长记录,与家长联系,互相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园的情况。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6

一、加强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视

要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摆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认知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环境保护,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不少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要将幼儿园的版面和墙壁装饰得非常漂亮和炫目,吸引幼儿的眼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单纯强调视觉效果不但无法起到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目的,还会加深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害怕,且会让幼儿将更多的心力放在学习以外的东西上,这种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方式对幼儿的成长并不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时,要注重在给幼儿视觉体现的同时让幼儿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

此外,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教育性原则。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认识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接受教育,实现教育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可以设置大小不同的装饰物品,让幼儿进行分辨。第二,童趣性原则。幼儿的身心发展较为缓慢,教师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应该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得更加具有童趣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三,参与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并不是为了让幼儿观赏,而是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只有幼儿主动参与,教师从旁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才能够得以显现。而且也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在尊重以上几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才有可能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目的,实现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二、加强学生关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实践训练

(一)加强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基本了解

要提高学前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加强实践训练。而在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在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学前专业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色彩的应用方面,使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搭配和协调需要学生根据幼儿的喜好决定,要保证色彩的搭配能够让幼儿感觉到舒适;其次,要坚持从幼儿的视觉心理角度出发,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元素的协调和统一;最后,要强调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整体美感能够让幼儿满意。

(二)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当然,在实践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具体案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研究,提高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幼儿园合作的形式,让学前专业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演练和实习。这样,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加完整地掌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墙面色彩选择、图纸应用、主题确立等问题,掌握更多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技巧。

三、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关注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加强对幼儿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蕴含的实际意义十分丰富,它既是对幼儿行为和认知的引导,也是对幼儿的教育指导,同时也是对幼儿的视觉指导和健康指导。学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学生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坚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进行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实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就是考验自己的手工和劳动效果,这种思想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的,没有突出幼儿的中心地位。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能力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将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当成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工具。因此,学前教育学生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以及性格特征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能力的具体指导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主题墙饰设计的指导。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墙饰的设计,而墙饰设计要坚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既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要能够达到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采用活泼可爱的元素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同时要能够促进幼儿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形式,创设合理的区域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在水果主题创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择幼儿比较喜欢的水果类型,然后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卡通形式粘贴在墙壁上或者散落在活动区域中。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指导,让幼儿能够在娱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7

六一活动方案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的形式来进行,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环保

2、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玩;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排练童话或故事剧;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幼儿与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交往与和合作的能力;收集制作环保时装的废旧物品;每班设计一个结对子游戏,并做好游戏物品的准备。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0*年5月26日至200*年6月1日。

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4、办法:通过在本园的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送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幼儿故事、童话剧表演”、“巧手儿比赛”、“小能人比赛”、“巧嘴儿比赛”、“结对子游园”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幼儿故事、童话剧表演赛

(1)目的:通过参加幼儿故事、童话剧的表演,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每班准备一个幼儿故事或童话剧;体现人人参与;选材符合本班幼儿水平;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讲述、配乐录音良好。

(3)评奖:

根据表演评出节目表演奖、最佳舞台设计、最佳小演员。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8

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园已多年进行《幼儿园乡土化生活实践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园以“乡土化资源,生活化教育”为切人口,打造幼儿园乡土特色,并逐渐形成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树立了幼儿园的品牌。

一、在环境创设中体现乡土文化

环境是幼儿园文化的一种体现,它的巨大作用和价值历来被广大的教育者所推崇,特别是在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环境有三种功能:1.体现幼儿园的园本文化;2.与幼儿能产生积极互动;3.有较强的审美功能。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分别选用了可操作的、有地域特点的、具有一定欣赏性的乡土资源进行设计,通过师幼合作,加工成各种空间挂饰物和墙面装饰物,布置幼儿园的大厅、走廊、通道、楼梯、玄关等各处环境,彰显幼儿园乡土文化特色。

我园的空间挂饰物有五彩伞、竹簸箕、竹匾、斗笠、草帽、铺垫、稻草人、各种农副产品等,这些挂饰物都是幼儿在美术欣赏和手工活动中创作的。五彩画是大班幼儿互相合作用各色丙烯颜料涂上去的,有的设计线条画,有的设计对称图案,把这些作品倒挂于大厅,风情独特。

墙面装饰物有草帽装饰画、木框画、种子粘贴画、竹筒插花等。草帽装饰画是幼儿用颜料在草帽上勾画出不同图案或色块,然后进行组合,流线型粘贴在墙壁上,色彩艳丽,动感十足。竹筒插花体现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首先在竹筒表面打磨,然后用颜料或水彩笔在竹筒表面涂色或作画,在竹筒中插入花草,装饰在楼梯或通道中,风景优美雅致。在这样浓郁的乡土环境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清风、明月、天籁的自然意境。

二、在园本课程中体现乡土文化

因地制宜,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汤沟古镇是美丽迷人的“柴米之乡”“美酒之乡”,有自然、浓郁的民俗风情,一年四季,处处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说大自然是我们的活课堂,田野是我们的活动室,乡土资源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充分挖掘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各类主题教学活动,立足实际,开发园本课程,我们以“家乡美”课程的开发与实际为切入口,利用乡土资源,设计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幼儿园课程。

在我们编写的园本教材《家乡美》中收录了很多我们汤沟古镇的民间游戏、民间童谣、民间智游、体育游戏、科学社会活动以及手工活动。如在科学社会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我们家乡的特产:汤沟酒、珍珠鸡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萌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大班科学活动《酒的酿制》,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带幼儿走进酒厂去看一看,闻一闻,对酒的酿制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我们的汤沟古镇就是以汤沟酒而闻名天下。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我们的汤沟古镇的特产,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课题研究拓展乡土文化

经过课题《幼儿园乡土化生活实践教育研究》的实践和探索,教的教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一个主题的初步设想到生成,形成较完整的活动材料,都要经过教师反复的商议、讨论、修改,然后使主题活动逐步趋于完善。在教师们的共同参与、商讨、悉心研究下,一个个主题活动就这样鲜明地表现了出来,教师在不断的揣摩、思索中创新着自己的思维,寻找各自的教学特色,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教科研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高。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9

一、“绿色”课程研究的内涵

习惯一般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一个孩子自幼养成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良好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

时代呼唤绿色,在“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坚持绿色发展”,而我园的绿色行动是指从我做起,带动家庭,养成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保护绿色生命,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让幼儿体会自然生命的可贵,护绿化、保护小动物的小卫士,感知生命的可贵,学会关爱与感恩。

绿色课程核心理念是“感恩生命、快乐成长”。实施课程的目的是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在学习中理解快乐,在感恩中分享快乐,凸显“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培育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快乐幼儿”的育人目标。

我园所倡导的绿色涵盖三层寓意:其一,生活的绿色:生活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生活的绿色是指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紧密联系,让幼儿感受绿化环保、绿色生命重要性的校园物质文化。其二,文明的绿色: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文明的绿色是指促进幼儿个人仪表、社会化行为和意识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其三,成长的绿色:成长是个体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的过程。成长的绿色是指幼儿园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为幼儿的健康、能力的成长提供呵护、支持、鼓励的教育思想文化,促进幼儿快乐、全面发展。

二、“绿色”课程研究的内容

绿色课程通过三年的研究,学习和运用叶圣陶“养成良好习惯”教育思想,围绕3~6岁幼儿的年龄特征与成长规律设计、整理出一整套具体的“四习目标”健康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锻炼身体素质,身心健康;提高孩子学习品质,学会学习;培养孩子做人品质,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生活。

研究内容有三点:1.确定适合在学龄前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包括做人习惯、健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2.研发养成良好习惯的“四合”绿色生命课程,包括教育的目标与幼儿生命成长吻合;课程的构建与幼儿生活活动融合;教师的追求与办园教育理想契合;校园的文化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合;3.运用量表检测法、父母访谈法、直观显示法(包括自画像法、涂鸦、书写和绘画案例法、声音或影像资料法)和轶事记录法等4种评价方法建立起一套具体的幼儿良好习惯评价体系。

三、“绿色”课程研究的实施

(一)精心策划,迈出坚实步伐

首先成立课题核心组,多次召开核心组成员会议,进行组内分工,查阅文献资料:叶圣陶著《论“养成良好习惯”》《习惯成自然》,虞永平主编《学前教育学》,李向红著《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卢梭《爱弥儿》,通过文献和网络对“绿色生命”“良好习惯”进行理论检索,以此论证课题的价值和内涵,完成初稿;其次聘请市教科院专家指导课题申报方案,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反复修改方案。在此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召开座谈会,进行核心组内培训,统一课题研究构想,形成课题研究合力,课题申报方案顺利通过立项。

(二)精细管理,形成科研氛围

我们通过三层研究的平台:基础层:教师团队,采用“自主交流”,第二层:科研核心,采用“专题研讨”,最顶层:专家引领,采用“整合研讨”来开展研究。确定课题研究核心组成员,形成科研管理网络,建立大科研和核心组、课题小组模式展开研讨。

(三)精当操作,实践探索历程

围绕四习目标、四合课程、四种评价,我们从理论研究、环境研究、活动研究、幼儿案例、教师行为、家园同构六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

第一,理论研究。(1)通过“画生命”“话绿色”“绿色家园”“头脑风暴”“教育研究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对核心概念的认识,明确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2)围绕“绿色生命”分别对家长、老师、幼儿进行访谈、调查,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试图梳理出“家长、幼儿、老师”们共同的、不同的希望。

第二,环境研究。(1)开展班级环境创设调查研究,每学期班级教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班级环境的创设实情,并进行环境与“绿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相关性的反思。(2)逐步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研究,门厅、廊道、活动室、办公区文化元素的形象设计,提炼出“绿色文化”统摄下的环境文化关键要素。

第三,活动研究。(1)“文星里的实习场”,在幼儿园活动室场中,构建幼儿有需要、有兴趣、有发展的实习场主题游戏活动,构建幼儿自发生成的学习活动。(2)“文星里的节日”:以“一年”为一周期,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星游戏活动节系列活动,即“春之韵――绿色科技节”“夏之梦――心理关爱节”“秋之旅――文明礼仪节”“冬之恋――感恩亲子节”四大绿色主题系列活动,积极地发掘周围各种有效资源,调动社区、家庭、幼儿园的全方位参与,逐步形成幼儿成为小当家的活动体系。

第四,幼喊咐。(1)选择不同类型幼儿的样本:家庭、性别、基础、性格。采取案例跟踪的方法,以量化和语言描述的形式观察记录绿色课程实施中幼儿的表现。初步制定出案例研究的表格、量表。(2)依托幼儿在园一日活动载体,分别观察记录晨间锻炼、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课间活动中幼儿个性化、普遍化的案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解读幼儿在绿色课程中成长因素。

幼儿园环境设计方案篇10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途径

优秀

合格

课程设置

课程管理

1.依据《纲要》和《指南》要求,结合幼儿园地域、师资等要素选编操作性强、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含课程设置思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能把一日生活中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社区资源等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

2.课程设置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能力、兴趣及经验,能关注多领域经验的平衡与连贯;课程内容具有启蒙性、整体性、活动性、发展性。

3.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注重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机会与条件。

4.注重教师在职培训,学历逐年提高,有阶梯培养计划,有骨干教师。

1.依据《纲要》和《指南》要求,结合本园实际,选择课程,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生活经验;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

2.

课程设置均衡、全面,无超纲、超标现象,不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开办兴趣班、特长班,无小学化倾向。

3.

一日活动各环节安排能关照幼儿的发展需要;

4.保教人员持证上岗,依据国家及地方文件规定合理配备教师及教辅人员;

查阅课程方案或课程安排,教师用书;

幼儿园保教计划、月重点、周安排、日计划等;

查阅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

查阅学历及奖励证书。

实施原则

1.课程组织的所有过程紧紧围绕课程目标来进行,选择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课程组织方式。

2.课程实施能充分体现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幼儿主动参与。

3.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形式等多种方法和策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化。

1.课程组织与实施有目的、有层次,能遵循动静交替,室内与室外、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2.一日生活安排体现保教结合的要求,运动和游戏的时间安排符合《纲要》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规定。

生活活动

活动准备

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分解、落实幼儿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培养目标与要求。

2.为幼儿创设接纳、关爱、自主的班级生活环境,设置易于幼儿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

3.有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保教人员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4.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健全、措施得当。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温馨、自主的班级生活环境。

2.有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和一日生活安排。

3.有安全、卫生检查制度。

考察现场活动;

查阅教师保教工作计划、记录。

活动实施

1.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生活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生活能力、生活习惯的培养,体现保教结合的要求。

2.一日生活的的各环节过度自然,无不合理的排队与等待现象,保教人员应充分理解幼儿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1.能及时排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环境整洁、卫生、无异味。

2.利用幼儿喝水、用餐、盥洗、穿脱衣服等多个环节,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

户外活动

活动准备

1.保证幼儿每日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为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2.提供足够的场地和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多样性、安全性、实用性,多功能和可变性,人均不少于3件。

3.活动前检查幼儿服装,保证幼儿正常、安全的户外运动,依据季节准备好相应的保育物品。

1.按要求保证幼儿每日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1小时为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2.提供足够的场地和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多样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3.及时排除幼儿活动的安全隐患。

考察现场活动。

活动实施

1.活动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灵活多样,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安排合理科学。时间、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2.活动中有安全意识和保育意识。根据季节、天气情况适当调整户外运动的时间和场地。注意幼儿运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器械,满足幼儿自由选择和创造性运动的需要。

4.教师要积极关注并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做幼儿运动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5.关注特殊体质的幼儿,遵循医师或保健医的建议,合理安排其活动。

1.能让幼儿进行较充分的运动,提高幼儿身体的机能水平,促使幼儿的体质得到增强。

2.培养幼儿对较冷、较热户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活动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及规则与安全意识的建立。

3.精神饱满地、有计划地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活动。

4.关注特殊体质的幼儿,理解幼儿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内容。

区域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按计划开展各类游戏活动,游戏有计划和指导措施。

2.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的游戏活动时间。

3.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安排区角活动与游戏内容,每班设置5个以上区角。

4.游戏材料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材质安全、环保,能满足幼儿自主选择,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1.游戏有计划和指导措施。

2.保证幼儿每日充足的的游戏活动时间。

3.充分利用空间,合理安排区角活动与游戏内容,每班设置3个以上区角。

4.游戏材料充足、安全,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因玩具材料缺乏而引发的争抢行为。

查阅区域游戏计划,实地查看游戏活动。

活动实施

1.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游戏主题的选择能与一日生活其他环节有效衔接,发挥其准备、拓展与巩固功能。

2.教师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恰当地介入游戏并予以支持、帮助和回应,适时、适宜、适度地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3.关注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互动的过程,做好观察记录、个案记录及分析评价。

4.重视创造性游戏活动的开展(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

1.游戏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原则。

2.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了解幼儿的游戏喜好和需求,并适当地调整游戏材料,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3.充分尊重幼儿游戏意愿。恰当地介入游戏以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4.能关注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互动的过程,做好观察记录、个案记录等。

5.能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

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准备

1.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合理,

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述清晰,突出学科特点。

2.教学活动内容既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又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并具有趣味性、层次性、整合性。

3.

依据活动的领域和年龄特点和性质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教学具材料安全、环保、充足。

4.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如社区、家长、环境、多媒体等资源。

1.

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具体,突出学科特点,符合幼儿发展的基本要求。

2.教学活动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有趣性,有利于幼儿动手、动脑,并符合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

3.

能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环境和材料。教学具提供能物化教学目标和内容。

查阅教师教案,

考察现场活动。

活动实施

1.灵活运用讲解、谈话、讨论、指导、演示、参观、练习、操作、探究等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2.能合理选择和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学习活动。

3能在教育现场关注来自幼儿的信息和生成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适时、适宜、适度的回应,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和幼儿的语言、交往、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能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和开展学习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科特点来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2.教学活动过程要体现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等原则,引导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3.注重师幼、幼幼间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尊重、理解幼儿,关注个体差异。

教研科研

规划

制度

1.教科研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健全,

有切合实际的教科研计划及实施方案。有计划的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研氛围和谐、民主。

2.教科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密切联系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

3.有支持教科研学习的期刊和资料,教师专业用书不少于15种,报刊杂志不少于5种,其中学前教育杂志不少于3种。(参考省定标准)

1.重视教研工作的开展,有相关园本教研制度和活动计划。

2.针对幼儿的教育实验须在县级主管单位备案、批准。

3.

教师专业用书不少于10本,报刊杂志不少于3种,其中学前教育杂志不少于2种。

查阅制度、计划、方案,教研记录,获奖证书。

组织

实施

1.组织教师学习当前学前教育的动态和专业理论,不断提高全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问题解决能力。

2.立足本园实际,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有实施过程、有效果分析,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积极发挥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定期举行各类学习研讨活动。

4.积极开展教改实践和科研活动,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研究成果。注意教科研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

1.能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活动记录。有教研成果。

2.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并有相关记录。

3.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以传帮带、老带新等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培训方式,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4.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个案记录、教育反思与论文。

家园

社区

制度

机构

1设立有家长工作组织机构,制订家园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有计划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2.制订幼儿园、社区联系制度,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1.设立有家长工作组织机构,制订家园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

能逐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2.有幼儿园与社区联系与协调机制,并有沟通记录。

家长调查问卷。

查阅幼儿园/班级各种联络资料;

查家长委员会资料与活动记录。

组织

实施

1.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办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2.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家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长的不同需要,与家长达到有效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通过家园联系栏、联系手册、家长会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家长有效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能共同关注幼儿发展。

5.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料、场所及其他条件。

6.向家长和社区开放园内各种资源,提高家长和社区居民的育儿水平。

1.定期向家长开放活动,组织家长参与活动。

2.定期举行家访、家长会等家园活动,并有相关记录。

3.定期征求家长、社区意见,改进工作并有记录。

4.能够利用家长、社区等人文和物质资源。

卫生保健与安全

制度

准备

1.有科学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符合卫生保健相关规定。

2.有各种登记和照料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并做到相关信息及时沟通。

3.各项保健资料齐全,专题研究措施落实,针对性强。能体现对特殊需要幼儿的照料。

1.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和稳定的保健人员。

2.有各种登记和照料制度,卫生保健部门与教育教学部门及时沟通。

3.卫生保健设施设备齐全,保障正常使用。

查阅保健资料;

察看操作过程。

组织

实施

1.

重视幼儿健全人格、情绪状态和良好生活态度等心理卫生方面的培养与引导。

2.对体弱、肥胖儿等矫治措施针对性强,有个案记录,及时向家长反馈,有实效。

3.定期向家长宣传保健知识和科学育儿的方法。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2.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幼儿体检、晨检达到100%,全日观察落实,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环境清洁规范,食品验收、操作符合卫生标准。

4.传染病处理、报告及时,无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