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运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3:18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1

流量之所以成为焦点,其核心在于目前对网页权重的评定中,流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但是从长久发展看,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流量产品与“新闻内容”、“互动产品”,乃至“网站品牌”、“网站影响力”的融合则需要更多的思考。

“流量产品”,顾名思义,此类产品产生的最主要意义在于能够给网站带来一定的页面浏览量和用户数。互联网经济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眼球经济”。如果形不成一定程度的关注度,那么其他的内容产品做得再优秀也产生不了好的效果,所以重视流量产品的运营就是重视网站建设的根本。

同时从目前的运营看,我们存在一定数量上的艺术类流量产品。与人体艺术如何定义?普遍认为:过多地突出和关注身体的某个部位的特写,而人体艺术图片注重的是人体本身,这也是有些学术刊物把下体特写的图片定义为的原因,所以现在重在表现美的“艺术中国”等“色情”(文章后面的“色情”均指示为吸引眼球的内容信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不健康色情内容)流量产品绝不等同于不健康色情信息。

流量产品与网站pV、alexa排名

pV(页面浏览量)、UV(点击某条新闻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数)这两个数据大家最关注,不可否认传统互联网最典型的流量工具,明显是“黄色”信息或称边缘信息。

针对这样的情况,很多网站不惜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图片的形式来加强文字的吸引性,实现更加具有冲击力的图文并茂。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色情”=pV,因为进入门槛低而且关注面最为广泛,所以炒作“色情”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大多论坛的发展可以发现,在论坛的发展初期,应当适度采用这样的比较高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推介,甚至从长远着想,在论坛初具规模之后也要有一定的版面来容纳这么一个“人之初”的地方,毕竟互联网面对的是整个内容的开放。

做好吸引网民点击的新闻相信是提升pV与引入更多品质内容的开始,同时也是让互动产品中比如论坛类产品不断处于活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从目前来看pV依旧是alexa排名的重要参照项目,所以对“色情”类流量产品在互动产品的发展初期绝对“不能不用”。

流量产品与品牌

“色情”信息从采集到从制作上看成本很低,可以说相比新闻大规模地编辑和策划,论坛“色情”信息制作更为容易。“色情”信息门槛低,我们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所以这样的信息带不来任何的网民忠诚度,所具有的ip流动性非常大,基本游客占据了页面浏览量的95%以上,如果仅此用来提高论坛的pV是一个好方式,但是面对日益注重的互联网品牌,这种推广方式的大规模累积是一种危险的做法,给网站品牌所带来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

web2.0时代,互联网社区营销进入“口碑营销”时代,一个好的互动产品所带来的流量持续增长和有效的互动性沟通会让一个网络社区呈现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势头,口碑也由此成为网站的“软实力”,久之即成为网站盈利的新增长点。如果论坛的“官方气味”很浓,很多的初接触网友就会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网络社区的“草根性”便大打折扣,但是依托“色情”而成长的“繁华”必然会失去品牌性。理性发帖、建设性发言不仅是我们的初衷,更是我们办论坛的理念,所以在以后的论坛推广中,我们可以用“色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色情”信息对品牌的扼杀是致命的,必须慎重,绝对“不可大用”。

作为一个重要新闻网站在内容运营中,就应该给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问题在于:现在互联网上把“新闻”这种需求用得太普遍了,而且几乎成了一切流量工具的基础,由于毕竟不是,以及用户访问的目的性不一致,所以欺骗性极大,如果和其他流量手段结合起来,那么网站就成了彻头彻尾的欺骗。

从互动和新闻的配合角度上我们看到,每一个新闻网站都尝试着把互联网硬新闻“做软”,让互联网硬新闻能更好看,留得住网民去思考和回味,所以相应的互动性内容也就跟了上来,通过新闻跟帖或通过论坛发帖实现网民的在线或离线探讨,实现新闻的“二次阅读”,这样的方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产生一定的用户粘性,实现网民的再次阅读,所以“色情”新闻成为了法宝,也成为互动产品中的重要方面,殊不知这样的互动产品所带来的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欺骗感,网民对时事新闻的探讨将会淹没在茫茫的“色情”信息中,我们谨防这样信息的出现,绝对不能出现一面是新闻的“曲高和寡”,另一面是互动产品的过于低俗,这样带来的内容断档会使得网站浏览的用户体验感大大降低,所以“色情”在新闻中“不可乱用”。

流量产品与互动内容

这里讲的内容指的是社区内容的运营。社区是目前中国网互动产品中最大的一块,可以说社区的互动内容基本左右了整个中文互动的方向,对内容的把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从互联网发展中所延伸的社会心理学我们可以看到,互动所带来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对社会组织的虚拟和网络化,社区的产品规则则成了这种社会组织的组织原则。

在讲求规则化的虚拟网络社区中,“规则至上”成了一个约束的规范,所以在一个论坛中总是分众化地分了很多版块,但是在潜意识中我们不能否认整个网站的定为特色决定着受众的虚拟组织特性,比如强国以社论见长、天涯以时政为主……这都代表了一个网站在网民形象中的宏观定位,都是其宏观的“组织规则”。所以在“色情”内容的处理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论坛中有个别的帖子适合做“色情”的内容,我们就允许网民在此交流并积累人气,但更多地代表我们品味和论坛定位的版块绝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且在推广位的位置上尽量多地推广我们的特色性产品,给网民第一眼直观的感觉是我们的定位并不在于“色情”上。我们认为在对网民浏览习惯的不断改善上将有利于我们对“色情”信息流量的改造和再利用,但从全局角度看,“色情”内容应当“尽量少用”

改善用户体验感

理论上我们基本认清了互动产品对流量提升的作用和其对口碑、品牌等隐形价值上的影响,但是从操作层面上我们现在依旧没有形成“互联网思维”,没有站在网民的角度审视我们产品的“易用性”和对用户的“满足感”,所以导致我们的很多用户忠诚度不够,有价值流量不足,同时,也需要警惕的是由“网民驱动编辑”所带来的运营误区。

改善网友浏览体验,加强产品粘性成为改善用户体验感的重要方面。如果想实现更好的运营效果,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到网页并形成“留连忘返”的浏览效果,我们现在可以尽快做到的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改变用户体验,那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利用现在的编辑能力把最热辣的新闻,把最夺目的焦点呈现在网民面前,内容上的用户体验也将会弥补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同时,互动产品在运营的内容上应当注意互补性。“博客善原创,社区重眼球”,这是两个流量产品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上满足不同读者的内容阅读需求,页面内容上的充实和多样化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传播学要求也就是用户体验感的最核心表现。

在互联网上任何一种兴趣偏好都可以找到一类人群,但是他们能够在网站上产生粘性,产生往返,很有可能会和产品无关,因为互动产品的本质是寻求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什么样的需求点,并非重要。也许第一步,我们找寻的是信息,而之后我们关注信息背后的创造者,因为信息内容的关系,引起我们的共鸣。那么信息成为了社会化网络个人的传播载体。而在一个网站中提高用户粘性加强个人间社会化的网络,最重要的在于虚拟社区的壮大和个人空间的建设。

其中提高用户粘性是网站提高内容pV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在内容构建中需要更多的部门间的合作。从互动产品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硬新闻”都是一个附着用户粘性的很好基石,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我们有独立的新闻中心,有统一的采编系统,现在要做的是通过论坛或者其他互动平台把这样的一种基石引到网民的视野中。

如何改善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粘性?在硬件上,我们需要一个比较好的联动机制让同一个新闻在不同的页面及时更新并能即时检测在线pV;在软件上,我们需要一个比较敏锐的发现话题的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组织网友去评、去看,同时在第一时间把网民的反馈反应到页面上来,这样一个“硬新闻”所产生的价值就会越滚越大,用户在我们网站逗留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产生的用户粘性也就越强。提高粘性所带来的UV跃升和稳定的用户活跃数也是我们互动产品创造口碑的必备条件。

尊重并打破用户浏览习惯

前面提到互联网流量产品的运营必须要尊重用户浏览习惯、提升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粘性从而在核心上提升pV,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流量类产品在运营中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编辑变成了网友的“奴隶”,顺着网民的思路去采写新闻、编写内容,从而很容易导致内容上的“出轨”,所以在尊重用户浏览习惯的情况下,适当地打破并加入编辑自己的思考将会非常重要,做一个图示如下:

1)内容推广最终页面

2)内容推广首页

版块最终页面

我们看到,这是现在普遍使用两种推广方式,1)代表的是为数众多的新闻类硬新闻产品的推广方式,因为网民看新闻的过程心情是急切的,是具有目的性的,所以我们要提供给第一种从推广到内容页面的浏览方式,这样才能让网民第一时间看到新闻并产生更好的信息量,这种方式产生的实际浏览量基本等同于最终页的新闻浏览量。

但是,对于注重流量的互动产品来讲,并不同于新闻类硬信息,更需要的是2),这一类循序渐进方式的推广,虽然在内容的推广位置到最终实际的页面流量有非常大的数据差异,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地看到在这其中“流失”的数据并没有流失,而是在一步一步地看其他的信息或者干脆跳转到我们希望网友看到的地方,这完全取决于互动产品的特点,因为网民在看这些东西过程中没有目的性,完全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所以我们在运营中不能完全跟随用户的浏览习惯,在对互动产品的内容推广上应当遵循的是“曲径通幽”的链接效果,通过推广位置实现更多位置的集约化呈现,从一个单纯的内容运营转变为产品运营。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2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1.为企业制定行业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各条子产品线布局、市场占有率提供一种相对客观的参考依据;

2.随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动态,如果挖掘数据渠道可靠稳定,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判断出对方的战略意图和最新调整方向;

3.可掌握竞争对手资本背景、市场用户细分群体的需求满足和空缺市场;包括产品运营策略;

4.自我快速调整、以保持自身产品在市场的稳定性或者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5.新立项的产品、拍脑袋想出来的(很危险,指的是对新接触的行业没有积累和沉淀)没有形成较为有效完整的系统化思维和客观准确方向的;

竞品分析怎么去做?

值得一提的是,竞品分析报告在一家成熟的企业,基本上是长时间定期持续积累不断挖掘和分析的一个过程;从而让数据准确性提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确定哪些是你的竞争对手?

a.产品直接竞争者: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用阿泡的话说:“和你真刀真枪干上的竞争者”

B.间接竞争者: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C.同行业不同模式的:比如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D.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2.从哪里获得竞争对手信息

a.从内部市场、运营部门、管理层等收集信息;

B.行业媒体平台新闻及论坛及QQ群,搜索引擎;

C.建立持续的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小组;

D.调查核心用户、活跃用户、普通用户不同需求弥补和间接代替的产品;

e.竞争对手官方网站、交流互动平台、动态新闻、产品历史更新版本、促销活动;

F.季度/年度财报;

G.各大人才网站同行业人才简历更新;对方的博客及联系方式;包括对手官方网站招聘信息;

H.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找到国外同行业的官方网站及行业信息订阅(市场直接竞争者机率不大,但盈利模式和功能定义用户群体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趋势导向性);

i.试用对方产品、客服咨询、技术问答等等;

3.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a.公司技术、市场、产品、运营团队规模及核心目标和行业品牌影响力;

B.实际季度年度盈利数值,及各条产品线资金重点投入信息;占据公司主盈利的产品线;

C.用户群体覆盖面、市场占有率、运营盈利模式;尽可能了解到固定周期的总注册用户量/装机量/有效转化率;

D.产品功能细分及对比;稳定性、易用性、用户体验交互、视觉设计实力、技术实现框架优劣势;

e.产品平台及官方的排名和关键字及外链数量;

4.常用分析方法?

a.Swot分析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较为宏观和主观)也可作为竞品分析的一种方法;

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

产品的现状与前景;

必须考虑全面;

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比如优于或是劣于你的竞争对手;

简洁化,避免复杂化与过度分析;

B.客户满意度模型(Kano模型);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用户充其量是满意;

期望型需求:耍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用户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用户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用户就不满意;

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用户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用户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用户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C.波士顿矩阵

问题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

明星型产品: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也可理解为爆增式用户量和装机量;

现金牛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的现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这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它是企业现金的来源;

瘦狗型业务: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生大量的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一般情况下,这类业务常常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

D.信息对比

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

公司背景: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运营团队情况;

用户定位:不同形式和行业用户,但对产品都有诉求;

用户需求:功能、视觉设计、交互体验、用户满足期望值;

产品详情:产品定位、是否跨行业目标、产品模式;

产品功能:大小功能模块对比;

功能列表竞争对手一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三a1功能√√√a2功能×√√a3功能√×√

盈利模式:

竞争对手一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三盈利模式a

盈利模式B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3

【关键词】互联网业务运营商用户体验流量经营

中图分类号:F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7-0032-05

1引言

随着现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异常丰富,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e-mail、博客、娱乐、下载、电子商务、即时通信、视频、游戏、微博和社区等。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硬件基础架构,更重要的是在技术支持下所展开的一系列信息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终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带来的产业裂变和跨界竞争导致传统通信产业价值链和业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向彼此领域渗透、扩张,当前互联网企业不仅仅只专注于互联网产品,同时研发出很多替代传统电信业务的产品,这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因此电信运营商需要大胆地探索运营互联网业务的方法和策略。

2互联网企业及业务特点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互联网企业在2011年的收入同比增长63%,互联网产业总体市场规模达3457.2亿元,2012年这一数值已超过4800亿元,预计2010-2014年该指标年复合增长率为51%。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的收入规模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具有稳定而庞大的用户和收入规模。从一些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巨头[1]身上可以发现,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有着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一是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业务产品及服务基本上都是围绕互联网用户的需求来进行的,非常成功的企业必定在是在某个互联网业务方向上的首创者,或者是已有方向上的重大创新者(包括商业模式),并且持续不断地创新或者紧跟产业潮流,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比如微软、Google、Sina、腾讯、阿里巴巴等。

二是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业务产品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已经很成熟,很多在早期只是一个构想或者只有一个粗糙原型,但是它们善于及时将其直接推向用户。尽管开始时产品功能不是很完善,使用用户也并不多;但在成长趋势明显的情况下,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充足的风险投资,这笔投资可以使其在1~3年内专心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扩充,免受盈利的压力,Google是其中的典型。

三是互联网企业一般有着完善的期权和股权制度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内外部人力资源,并有着管理规范、分工明确、财务透明、文化开放等特点,从而留住和吸引内外部人才开发出各种互联网创新应用。另外,互联网企业并不被投资方控制,风险投资方是以获利而不是以控制经营为投资目的,公司控制权仍然由创始人或创始人+职业管理团队主导,风险投资方一般都在企业上市后全部或大部分退出。

3运营商运营互联网业务的

策略

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企业及业务特点、市场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发展是应用内容不断出现、不断增值,同时依附网络通道不断减弱、通道价值不断贬值的过程。运营商要想开展好互联网业务,就需要掌握互联网规划、运营、执行的经验,遵循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把互联网Dna移植进来,大胆地开展互联网业务运营探索。

3.1整合业务形态满足用户体验需求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纯主观的心理感受,是指用户与企业提供的产品互动时的所有感知、认知以及情感态度反应,这种心理感受同时会受到客户使用产品时的环境的影响[2]。

由于所有在互联网上呈现出的业务均是为了迎合用户的实际体验需求来开展的,因此要充分了解用户对现有互联网业务的体验效果以及潜在的需求,一方面要对使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进行详细的调研,从年龄、职业、阶层等方面明确用户特征,提炼出他们对互联网业务的偏好,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行为动因;另一方面要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结合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对用户群进行细分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引导策略。要想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运营商需要充分整合业务形态,具体做法可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搭建一个统一的互联网业务平台。由于运营商缺乏成熟的互联网业务运营经验,同时当前用户已经对一些互联网企业产生良好认知,运营商要想搭建互联网业务平台进行有效拓展,就需要和运营该业务的主流互联网企业进行充分的合作,借助其资源快速进入该领域。一方面,运营商应该协同整合开发机制,做这个平台标准的制定者,使得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以及个人能通过此平台提供像音乐、游戏、阅读、视频等业务,做数字内容分发商,形成汇聚效应。如此一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大量优秀的软件、应用等技术、内容提供者至关重要,可考虑对这些提供者进行适当的补贴,并且在分成比例上进行较多的倾斜。另一方面,运营商要充分借鉴和运用互联网企业现有的产品、先进的经验和成熟的盈利模式,利用合作伙伴的用户资源和渠道资源,进行业务的运营和推广,巩固并扩展用户规模。

二是在平台应用内容的标准上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利用终端优势捆绑不同的互联网业务产品,在终端上提供一键式的便捷登陆方式,同时运用运营商特有的基于真实iD的优势,将用户电信信息如用户通讯关系、内容类业务订购历史、消费轨迹等注入用户属性中;另外,考虑把互联网应用产品和运营商其他宽带、移动、行业信息应用产品等进行捆绑,将运营商独有的计费支付、LBS等能力纳入这个互联网业务统一平台,针对不同用户群的需求快速为其提供相应的互联网产品,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产品功能和应用,不断提升和挖潜用户体验,时时跑在用户需求的前面。

3.2掌控移动终端实现流量经营

图3和图4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为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74.5%;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同比增长96.4%。

而移动终端从第一代模拟终端,历经第二代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功能终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基于开放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阶段。图5表示出了在不断阶段中,终端所能支持的服务种类。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服务应用的极大丰富,使得流量激增,从而给运营商进行流量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因此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对移动终端进行深度定制,另一方面需要开发自己的移动终端,包括其中的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流量经营[3]。在具体的做法上可考虑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丰富不同档位终端类型。除进行必要的终端补贴外,更重要的是极大丰富终端上的应用,并且让这些应用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苹果的appStore、腾讯通过QQ软件所聚合的各种增值业务应用,还有微博、社区等提供人和人之间交流互动的业务,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二是识别并引导用户行为,刺激用户流量消费。把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嵌入到传统电信业务中,并不断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创新应用,产品需要具备客户端、浏览器、wap页面等多种形态。

三是明确平台式业务作为移动互联网战略中心的地位,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能力。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资费套餐,区分流量服务等级,让流量可控可管;另外加强版权内容型业务的精细化垂直运营,主动服务打消顾虑,优化产品组合,推进精细化的营销创新。

3.3打造差异化创新业务应用增强竞争能力

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相关业务时,将面对现有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运营商的强有力竞争,因此需要提供差异化的互联网创新业务、应用、产品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可从竞争对手、自身优势以及业务资费三方面考虑:

第一,在面对腾讯、微软等互联网企业和其他运营商竞争对手时,基于自身优势能力,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解决方案,深入研究不同互联网用户的需求特征,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匹配出最优的服务和差异化的创新业务/应用/产品,同时把互联网应用产品和运营商其他宽带、移动、行业信息应用产品等进行捆绑推广,把运营商的平台做成一个聚合多种业务的集成平台。该平台可用来聚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用户沟通协作的需要。

第二,就像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基础身份是通过身份证号码识别一样,在电信网络中,用户的基础身份是通过唯一注册的电话或手机号码来识别的。在互联网领域中的基础身份识别、认证同样重要[4],它是对互联网用户的基础定位,当前很多互联网企业都积极通过实名注册来发展用户。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充分利用真实姓名注册并提供访问跟踪记录的特点,不断挖掘集成用户数据信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三,在业务资费方面,相对于互联网企业和其他电信运营商,可考虑适时实行竞争性资费策略,比如说对应用内容提供者提供足够的奖励,为捆绑电信业务的用户提供业务资费优惠等。

4总结

当前电信和互联网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在互联网企业不断进入传统电信领域的形势下,电信运营商在经营好自身传统业务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学习和介入互联网领域并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展。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运营商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电信思维,遵循互联网发展的规律,除了提供平台、吸引大量优势技术、应用提供者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开放式组织、资源、激励等配套制度:

在组织上建议打破公司内外部创新壁垒,加强企业内部创新协同,丰富与外部相关者的合作形式,形成互联网创新模式;

在资源分配上应保证创新资源的稳定性和规模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激励机制上要建立积极的激励导向,采取正向和负向相结合的激励模式,提供创新与职业晋升之间的关联通道,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总之,可考虑采取“探索-尝试-总结经验-新尝试”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大珩.互联网企业成功因素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2]BJosephpineii,JamesHGilmore.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8(8).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4

互联网、移动互联对各个行业正在不断颠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都在学着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事,而互联网管理架构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让架构扁平化,快速提升效率。

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多屏业务和实时社交媒体互动改变了人们娱乐消费的方式,大视频时代将使传统视频业务面临着严峻考验,这其中必然包括互联网化的组织管理架构对传统广电管理架构的冲击。广电网络在互联网这一新形势、新潮流下,通过引入互联网的产品经理这一角色,重新构建产品研发与创新体系、用户运营与营销体系,彻底实现“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转型,这其中必然也伴随着与传统广电管理、组织乃至薪酬体系的碰撞、融合。

一.产品经理是互联网的核心角色

产品经理这一名称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职位,早在1927年,美国宝洁公司就出现了第一名产品经理(productmanager)。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综合业界观点来看,主要是由于产品研发的维度越来越多,从技术开发、产品升级到市场、用户运营等,产品经理这一岗位没有浓厚的专业立场,这决定他们不会首先于专业化思维,而是从产品本身角度去考虑、规划、设计产品,以这个目的为核心去统筹管理与调度公司的专业资源。一般而言,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竞争产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也就是说产品经理需要具有技术、市场、运营等复合背景知识,虽然不是要求都非常精通。

但是产品经理成为路人皆知的词汇肯定就是互联网的功劳了,互联网更加讲究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的维度更加多元化,从程序设计到Ui设计,从市场运营到营销推广,从用户特征到产品迭代。特别是互联网更加强调产品运营,这也就意味着更频繁的部门协同与交流沟通,而懂互联网、懂it、懂市场、懂运营、懂交互的产品经理这一角色让架构扁平化、沟通中心化,无疑让这产品开发更加顺畅。知乎上有一条关于“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经理的解释条目:“老大看的在云端,程序员想的是地上,美术画着画着就跑题,运营只爱掰着指头算数据,设计忙着在平行世界来回穿越,这时候需要有个人把这些整合成一个面向用户的可用实体,于是产品经理就诞生了”,虽是调侃但不失精辟。

因此,如果说工业化时代产品经理还带有更多的项目思维,强调层级管理,以客户为导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品大规模的流水化生产。那么信息化时代产品经理则带有更多的用户思维,强调扁平化管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产品经理成为企业的核心角色。

可以这么说,产品经理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能量环。马化腾、李彦宏、周鸿,这些功成名就的互联网大佬们都是产品经理出身,火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微信缔造者张小龙也是产品经理出身,雷军甚至亲自编写产品经理手册,一个互联网的江湖其实就是一帮产品经理的江湖。

二.广电网络需要向产品经理驱动转型

回到广电网络,大家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基因,广电网络与互联网的差别之处在哪里呢?首先,广电网络在产品的思维逻辑上是先有收益后用户,而互联网在产品的思维逻辑上是先有用户后有收益,不同的思维逻辑对产品的看法完全不是一个维度;其次广电网络施行的是层级审核制度,产品研发和运维机制相对缓慢,而互联网施行的是扁平化管理制度,推崇“唯快不破”真理,能够迅速构建一个以产品经理牵头的产品团队,这是广电网络目前无法办到的;再者,广电网络的业务和产品更多是在严格功能规划的情况下成型,在运营过程中很少大修大补,虽然成熟稳重,但缺乏对用户的持续关注,而互联网业务和产品讲究的快速迭代,在运营中大修大补是常态,甚至推倒重来,但对用户的理解绝对是至精至诚。所以今天广电网络的机顶盒1.0版本和5.0版本你看不出太大的差别,而微信1.0和5.0版本的差别那是天翻地覆的。

互联网对广电的竞争已经不需要过多阐述,这种竞争除了反映在网络视频、iptV、ott、互联网电视等以技术定义的渠道竞争层面之外,更是反映在公司组织流程与治理结构上,这就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化建立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运转模式。

应该看到,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分流乃至直接对电视屏的冲击,广电网络也在求变,在业务层面,除了传统的直播频道业务外,点播、游戏、教育、娱乐等创新增值业务也陆续开展,切实贴近用户家庭生活的业务形态正在不断扩充;在技术层面,除了传统的数字化、双向化网络/前端/终端改造之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理解、智能推荐搜索、交互式设计等偏向“软件”层面的技术正在成为核心;更大的改变在用户层面,以前是垄断经营、“坐式”营销,现在有了用户运营、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以用户为导向”的思维正在成为焦点。

更深层次方面的考虑在于,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广电网络需要以此为基础,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机遇中,要快速实现产品的迭代以及发展,就需要以产品管理的方式将固有的政策导向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导向,也就是实现广电网络“以产品为导向”的产品体系,实现广电网络“以平台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实现广电网络“以事业部或分子公司为结构”的组织层级,真正实现广电网络在思维、产品以及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绩效考核的互联网化。

三.产品经理应该主导广电的产品体系

广电网络的信息化、互联网化过程使其具有传媒行业、互联网行业与it行业多重特征,这对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技术上,不仅需要具有传统的传媒知识背景和it逻辑思维背景,还需要进一步具有互联网知识背景,通过复合型的知识背景重新塑造it价值构筑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支持公司包括直播频道、付费频道、VoD等视频业务,也支持游戏、电商、支付、娱乐等互联网化的业务使公司的业务。

在管理上,不仅需要具有时间控制、质量控制、团队协作等项目管理经验,还需要具有优秀的线上协同、资源协调及沟通表达能力,让团队成员按照一致的目标与要求展开工作。虽然广电网络大多在向市场化转型,但是传统的国企,乃至事业单位的弊端痕迹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核心素质要求就是沟通组织能力,打通各业务部门的联系。

在运营上,不仅需要具有产品定价、成本核算、市场销售、营销渠道等产品管理经验,还需要具有用户行为、社会学等用户管理方面的知识,真正落实用户导向。广电网络的产品正在从单一、单向化向多元、双向化转型,传统的产品导向也正在向用户导向转型,这就要求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产品管理(偏向于项目管理角色)之外,亟需要加强的是用户管理方面的知识,建立用户导向思维的产品模式。

在更为具体的从广电网络角度去看产品经理这一角色时,是有很多工作可做的。比如因为很多因素的限制,电视屏在交互能力和展现上都不是很好,所以怎样去做更好的交互,做好优质的用户体验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感受层面运用一些创新概念,但创新的根本还是解决问题,它的市场反馈决定创新的真实价值。再比如当电视行业越来越多新概念涌入市场时,产品经理需要更强的判别能力,到底哪些新模式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哪些被过度解读,需要具备对电视屏特性的减法能力,尽量做到简单、便捷的操作就能使用户获取到所需信息。

总结起来看,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需要在技术、业务、管理等层面统筹发展,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实现卓越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比如it支撑系统与业务的协同、与管理的协同,业务与管理的协同等等,从而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并获得最大投资回报。

四.广电网络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思维

首先是电视互联网化思维,对不断发展的电视屏入口来说,电视需求是科技和民生产品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在传统思维下的电视使用模式基础之上,用户本身的收视习惯是“被动的”,内容优势就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很多可能用户会感兴趣的内容并没有到达用户眼前。这就需要给用户创造一种目标,把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分发到用户的屏幕上去,不断引导增加用户对所提供服务的高访问量、高使用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广电网络这一传统文化体制下的企业就需要有充分的分权机制,以互联网来改造思维定式,从电视互联网角度来组建扁平化结构的产品导向管理组织,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敢于试错,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

其次是产品战略规划与创新思维,目前互联网、移动互联视频红海时代下,各大佬们紧盯电视这一屏幕入口的,电视互联网这片蓝海已经波澜壮阔。广电网络需要以电视为核心、视频为重点、多屏为基础、多业务为条件的思路,在做好电视屏和内容的同时,反其道提供跨终端视频服务应用,从单一的视频娱乐中心向家庭娱乐中心转型。但在这一产品布局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产品经理对产品规划能否保持清晰的头脑,发展业务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更多要考虑业务前景趋势是否较为明朗、优势资源调度是否具备、技术储备是否完备、实际运营能否跟上等等,在此基础上展开产品的中长期规划与创新。产品经理在战略层面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这个战略不是原来组织架构中单一的宏观分析,而是从战略、技术、市场、资源等多维度来思索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产品创新方向。

第三要具有合作运营思维,在对内的合作运营前面已经探讨过,而对外的合作运营也是更需要思考的。广电网络产品管理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式生长到精细化体系。对产品经理而言,需要更多深入考虑生态链上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比如业务之间上线、推广、商务模式的协调。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试错,一旦有能够成功进入市场运营的产品,一定要从整个生态体系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保障产品长期规划、合理的版本迭代以及产业链的资源重组,以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为企业、为一路走来的合作伙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让合作伙伴能够有生命力活下来。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5

当前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庞大的体育消费需求为其产品销售提供了市场空间。但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对其提出了新要求,若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创新自身营销模式和思路,必然会被整个时代和市场所淘汰,因此创新营销理念极为重要。从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的背景分析入手,结合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具体实施思路,分析该模式创新所带来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

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随着现阶段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日益成熟,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度也日益提高。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而超过三分之二网民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下,因此其消费理念更倾向于时代、新潮,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来选购商品。结合人们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育用品也迎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结合人们全新购物习惯和消费需求,如今很多体育品牌商家也在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因此探索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思路极具现实意义[1]。

1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的背景分析

由相关电商销售数据可知,如今人们更青睐于通过互联网来选购商品,这不仅是一种社会风气,更是生活理念变化的重要表现。此外,随着实体店经营的人力、物力等一系列成本不断攀升,创新营销模式也成为企业运营的客观要求。通过对体育用品市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如今体育运动实体店发展正在遭遇巨大“冲击”。

1.1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重要变化需要构建相应模式

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决定整个市场发展动向的风向标。如今随着人们消费理念逐渐成熟,健康、运动就成为多数人的生活理念。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体育健身作为自身健康体质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不断广泛,如今人们对电商购物更“情有独钟”。电商购买不仅为其省去相应时间,同时其相对优惠的价格,也成为很多人选择这一方式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一系列原因的影响,就使得人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日益偏向互联网。想要适应这一变化,就必须创新融入互联网媒介的营销模式[2]。

1.2电子支付和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为其提供基础

随着整个互联网电商时展日益成熟,如今各相关支撑要素日益成熟。无论是购买支付,还是产品货物运输,当前都极为成熟和便利。在电子货币发展不断体系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品购买可以依托电子支付开展,这就使得整个互联网交易成为可能。此外,当消费者下单完成购买后,就需要有相应的快递和物流帮助其进行产品运输,因此良好、完善的运输环境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商交易的实现。目前我国相继形成了一系列快递物流公司,整个快速行业实现了多地区覆盖、快速运输的运行状况,在这一背景下,创新体育用品营销模式就成为可能。此外,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入程度日益加深,对体育用品营销来说,只有充分适应这一形势,才能适应整个时展创新的需要。

2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具体实施思路

2.1依托相应平台,完善销售渠道建设

想要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营销模式,首先就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只有构建完善的销售渠道,才能为自身产品营销推广提供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其次,要依据自身产品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销售平台。比如结合天猫商城、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多个影响力极强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搭建自身营销平台,通过放置相应产品的介绍,供客户下单。此外,结合目前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定位和销售量,设计开发相应的app客户端,从而提升产品销售的融入度。最后,即使在移动互联的电商时代,也要充分重视渠道建设,通过选择合理的分销商和商,从而确保自身产品的覆盖面。因此,在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好平台建设,从而实现客户资源的有效导入[3]。

2.2重视营销活动开展,完善策划创意融入

现阶段,整个市场发展日益成熟,整个市场已经从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向客户消费者做主的买方市场,因此在种类繁多的商品面前,怎样才能精准圈定客户群体,就需要我们在营销模式构建过程中,充分重视发挥营销策划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开展相应活动,组织相应的优惠促销活动,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成成交。比如可以结合春节,做春季跑步季体育用品销售。比如可以充分结合相关节庆,组织开展相应营销活动。同时,随着现代物质资源不断丰富,对客户来说,新鲜、新意十分重要,因此在构建这一创新营销模式时,必须完善策划创意工作的开展,通过有效实施策划创意,从而促成营销成交。

2.3重视营销过程中的品牌形象推广,树立相应形象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自身产品品质的重要表现,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如今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所通过的互联网媒介,其评判该产品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该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相应展示。良好的产品形象和有效推广,将为自身产品品质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充分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形象,并予以推广。想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需要体育用品企业制定清晰的品牌定位。其次,要做好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在设计图案选择、色彩搭配上,要充分重视。最后,要精心思考,选择与自身品牌相协调、相搭配的产品推广用语,提升产品推广效果[4]。

2.4重视客户服务工作开展的质量,完善客户维护

对营销活动来说,客户咨询与服务工作无疑是其准客户培养和老客户维护的重要要求,可以说随着消费者时代的到来,客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此外,在互联网电商时代,客户对产品的使用感受和评价都会直接展现出来。因此一旦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存在意见就很容易影响其他客户的选择,因此在构建互联网营销模式时,必须构建高质量、完善的客服体系,让消费者的问题和意见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从而实现客户的有效维护。在互联网营销时代,客服工作更加重要,因此要将整个客服体系前置,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解决,避免影响到具体营销行为。

3结语

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互联网与各个行业之间的融合速度加快。当前整个时代最大的特征重要的词语无疑是创新,而想要适应整个时代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必须创新自身经营模式和思路,从而实现自身产品的全面销售。创新体育用品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有着一系列作用和价值,构造这一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也符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心理,适应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具体要求。因此构建这一模式,是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创新和发展。有效应用这一模式,将有效满足消费者的体育健康需求,同时也为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董甜甜.基于购物网浏览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关系的研究[J].新财经,2014,2:38-44.

[2]陈丽.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管理研究[J].经济论坛,2014,12:158-162.

[3]崔艳艳.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2015,3:27-33.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6

一、互联网:概念、产品、服务

从1987年首次e-mail发送成功算起,中国互联网事业已进入了第16个年头。这16年,中国互联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互联网在中国已经相当普及,互联网也步入了商业可运营阶段。3721高级副总裁田健把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在1987年至1996年普及阶段,中国互联网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而从1996到2002年信息爆炸式发展阶段,以门户网站、各地信息港为代表的一大批中文网站的出现,使互联网上信息急剧增长,培养了大批的互联网用户。自从2002年末,中国互联网开始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在这三个时段中,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完成了从概念到产品再到服务的转变。概念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是投资者导向,有点跑马圈地的味道,喜欢炒作概念,吸引公众和投资者的注意力。1998年以来,互联网公司走向产品阶段。在此阶段,有三大门户网站对新闻内容的不断强化,有3721推出网络实名、263推出电子邮箱等。产品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初步关心自己的产品如何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价值,开始关注网络应用。服务阶段的互联网公司是生意导向,注重市场研究与谋划,关心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强化内部运营和管理。如果说概念阶段的互联网企业更关心点击率和访问率,关注“眼球”的集中度,那么此时他们更关心如何“粘住”用户。

最近,3721公司推出了“金色航班”服务体系,某种程度上是在引领互联网企业向服务转型。在客户需求从产品向服务转变的今天,企业应该帮助客户更全面地拥有网络品牌资源,发掘更多的网络商业机会,运用更有效的网络营销方法。同时,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升客户的网上品牌成为互联网企业必然选择。

为自己的服务体系进行品牌塑造,在很多传统的公司里是比较常规的市场运作方法。而在互联网企业中,这应该是比较新的尝试。这说明互联网企业对服务的重视,也是他们“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客户价值:开启精细化运营时代

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来看,网络营销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上广播式营销,如网上广告、商情等;第二阶段为网上直推式营销,如数据库营销、直邮、短信等;第三个阶段是网络关联式营销,这是一种通过定义某些概念在特定情景模式下的相关性,使品牌和商机能够建立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营销方法,如垂直门户、实名、搜索等。

关联式营销下客户所关心的价值包括:企业拥有在网络上展示自我的途径,拥有与现实世界相统一的网络品牌;企业能够运用有效的工具和手法突显自己、命中目标用户直至完成销售;企业可触及大量的商业机会和潜在需求,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

毫无疑问,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意义突显,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运作,也很难保证客户能够在这方面成功。对客户价值的深入挖掘,在3年以前的互联网企业中似乎很少见到。如今研究客户的需求、提出有效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了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常规理念,这就是互联网精细化运作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也才能真正为客户带来价值,让网络更有“粘性”。

三、客服体系:新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公司的“粘性”不仅仅来自网站本身。互联网企业的客户集中在中小企业群,这些客户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可能并不是那么精通,他们还需要更好的服务支持。只有建立畅通便捷的客户服务通道、快速响应的客户服务机制和高效互动的客户服务环境,才能帮助客户更全面地拥有网络品牌资源,发掘更多的网络商业机会,运用更巧妙的网络营销方法。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7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属地化

中图分类号:F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7-0021-06

1引言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推动数字洪水时代扑面而来。从用户规模看,2013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9亿户,同比增长18.2%,其中3G上网用户1.9亿户。从智能终端看,2011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智能终端第一大国,201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总出货量的比例达到55%,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100%。从流量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77571万G,同比增长40.8%;单用户移动数据流量1096mB,同比增长14.3%。从收入看,2012年我国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1214亿元,同比增长56.6%,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超过移动话音而成为拉动收入增长的第一增长点。表1所示为2011-2012年我国电信业“四架马车”增长贡献情况。(数据来源:工信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2研究综述

2012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领域分布较广: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江勇[1]认为推进上海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要充分体现出规模与速度、内涵与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从安全角度看,班晓芳[2]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并对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提出建议。从用户角度看,王君[3]研究了高校移动互联网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使用行为,认为用户使用行为与使用质量、社会认同等正相关,与成本负相关;刘旭峰[4]研究了运营商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价值的策略;谢雪梅[5]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用户让渡价值;刘嘉怡[6]认为将消费者偏好程度、产品种类、推广工具等作为推广要素,对于移动互联网商业价值的实现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业务角度看,叶敏[7]、李立奇[8]、程德杰[9]、姚群峰[10]、陈云海[11]、吕昌春[12]、邹乃峰[13]等分别对移动互联网手机浏览器业务建设、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方案、SoLomo业务模式、移动互联网门户运营平台规划与设计、业务协同性策略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运营策略角度看,金永生和应江勇[14]、乔建葆[15]、刘仲儒[16]、张文彪[17]分别对移动互联网本质、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发展思路、营销策略等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互联网基地集中化和各省公司属地化发展策略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

3移动互联网对运营商业务发展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运营商发展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对运营商业务的影响是:

一是传统业务替代加剧。以苹果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商和以Google、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靠良好的终端体验和应用服务,对客户的粘性和控制力越来越强;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蚕食进一步加剧。受互联网业务替代影响,运营商的短彩信、传统内容型及功能型数据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增收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是业务结构变化显著。数据流量消费独立于语音消费,高aRpU不一定高流量,反之亦然。从南方某沿海移动公司的数据看,80%的GpRS中高流量用户语音aRpU值不足100元。流量不再是话音业务的附加,正逐步成为客户的核心需求。

三是流量业务结构失调。当前运营商移动数据流量主要集中于第三方业务,运营商自有业务占比小。从上述移动公司统计数据(图1)看,腾讯的访问次数和访问客户数以绝对优势列榜首,远高于该运营商所有自有业务访问次数和客户数。

4现阶段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及

进展

经过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和努力,运营商在产品、运营、团队和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以中国移动为例,其进展表现在:(1)逐步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体系;(2)摸索出一套协同作战的营销策略,如协同营销案例集、模板库等;(3)锻造出一支朝气蓬勃的互联网运营团队,如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跨省虚拟运营团队等。

运营商现阶段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总体策略,一是向成熟业务要收入。发掘本地化资源,增强业务吸引力,提升收入占比;二是向战略型业务要客户。营造战略型业务的发展声势,和成熟业务进行捆绑;三是向潜力业务要认知。以免费体验为主,加强用户体验,提升业务认知度。

运营商现阶段移动互联网业务体系及定位如图2所示:

5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及

基础

(1)创新和差异化是移动互联网成功的关键

移动互联网是入口和价值之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免费模式下的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的商业价值不断降低。从创新、差异化的角度,搭建包括应用内计费、后向广告等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是手机应用商店的未来之路。

(2)理顺三大关系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一是理顺流量与话音的关系,从话务经营跨越到“话音+流量”双轮驱动,以合适的资费策略促进话音价值继续提升,将流量经营作为工作重点,逐渐提升流量价值的占比。二是理顺业务、平台、通道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紧密耦合跨越到以平台为核心的开放能力,聚合各方应用,提升通道流量,捆绑客户。三是理顺市场与网络的关系,从先后关系跨越到并发协同关系。建立市场驱动型的网络运营模式,以市场策略促进网络资源平衡使用。

6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和属地化运

营策略

运营商当前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采取基地模式,如中国电信自2009年陆续成立基地,包括阅读基地(浙江)、爱游戏基地(江苏)、爱音乐基地(广东)等,中国移动2010年将互联网基地落户广州,中国联通2012年将互联网业务创新基地落户上海。基于工作实践,笔者提出运营商移动互联网集中化(从基地层面)和属地化(从各省层面)运营方面的六个策略(集中化和属地化不是割裂的,在某个层面是既独立又衔接的):

6.1构建生态系统

构建面向用户、开发者、运营商、产业链的移动应用商场的生态系统(如中国移动mm平台),如图3所示。

6.2创新集中化运营

面向用户,主要从提升业务体验、强化运营能力等方面做好集中化运营支撑,打造好用、易用、管用的一站式销售平台。表2所示为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集中化运营的具体内容:

6.3创新属地化推广

面向用户,各省运营商可将移动应用平台运营与品牌传播、流量经营、增值业务销售以及终端销售相结合,进行属地化推广,提升传统市场的运营成效。图4所示为运营商创新属地化推广策略。

6.4创新开发者服务

面向开发者,从基地层面建立覆盖开发前、中、后的全闭环服务流程,形成以“最低门槛、最全面扶持、最广泛机会”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服务环境,吸引、拓展并服务好开发者。

(1)第一步:孵化培育。布局全国重点城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组建开发者俱乐部;校园培育常态化,在重点校园创建孵化基地,开展认证、孵化和培训。

(2)第二步:技术支撑。优化能力池,以应用内计费、公众云产品推广为重点,拓展合作企业;探索操作系统池开源运营。

(3)第三步:测试服务。缩短服务周期;扩大各应用的终端适配规模;提高重点机型、重点应用的自动适配率。

(4)第四步:上架运营。制定精品应用、品牌店选拔标准,实现运营资源投入透明化,吸引开发者主动提交精品;定期组织开展开发大赛。

(5)第五步:售后服务。建立开发者的售后服务指标体系;完善开发者的售后服务流程;建立专业的开发者关怀团队。

面向开发者,各省运营商可利用移动应用商城云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无线城市建设、政企信息化运营和校园青年创业计划,开展属地化开发者扶持,实现开发者、企业和本地客户共赢。

(1)助力无线城市发展:给予开发者技术支持,大力拓展开发本地商家o2o应用,并通过移动应用商城本地专区频道、无线城市频道进行展示和销售。

(2)助力政企信息化:推动游戏、零售、媒体等传统行业的服务升级,推动服务的app化。如协助某公司开发app客户端,定期推送最新服务信息,让客户随时随地享受其服务。

(3)助力大学生创业:与团委合作举办校园创业大赛,使现有品牌(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品牌)在业务内涵、资费内涵的基础上增加创业内涵,助力学生市场的发展,增强品牌形象;以广大学子为重点,提供一系列免费的创业教育、培训,增强青年创业意识;对优秀校园开发者和应用进行宣传推广,撮合风投与开发者,帮助学生获得丰厚收益。

6.5创新助力大市场发展

各省运营商可面向学生客户、中高端客户、集团客户三大细分市场重点推广个性化、特色化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客户服务、客户捆绑、政企信息化等工作结合,提升客户的活跃程度、捆绑粘度、拓展深度,助力大市场创新发展。以中国移动为例:

(1)动感地带/学生客户:结合校园生活场景,为校园用户提供五大专属权益(包括入网或缴费专享优惠、数据业务套餐专享优惠、动感地带俱乐部会员优惠、动感地带用户积分兑换权益、动感地带用户实习机会)

1)飞信、飞聊:以校园群组、拇指群等为特色功能点,聚合学生客户,形成学生圈子。

2)社区:丰富社区校园产品体验(校友录、班组主页、校园课程表等),为动感地带品牌提供支撑和传播平台,帮助各省公司开展校园市场拓展和维系。

(2)中高端群体:重视生活品位,凸显尊贵形象,追求服务质量

1)手机邮箱:通过手机邮箱服务投递和精品订阅等功能运营,服务中高端客户。

2)彩云: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存储、获取和分享功能,实现移动化办公,助力用户捆绑。

3)飞聊:为智能机客户提供最时尚、最便捷、最优质的富媒体通信工具。

(3)集团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沟通平台,助力企业信息化

1)企业微博:帮助商家开展会员维系和信息,形成线上营销、线下体验服务的o2o模式。

2)民生微博:结合政府和媒体需求打造民生微博,构建民生信息、民生服务的首选渠道。

3)手机邮箱:发挥邮箱投递和邮件提醒能力,推广水电煤气账单等政企民生信息的投递服务,打造移动体验最优的民生服务邮箱。

6.6创新电子渠道服务功能

移动互联网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优质、精准的销售、传播和服务渠道。邮箱、微博等互联网产品可作为各省运营商企业品牌宣传、业务办理、客户服务的重要平台,助力企业实现全方位的运营发展。以中国移动为例:

一是优质的产品宣传渠道。移动邮箱,通过账单投递、置顶邮件等方式对用户进行多维度传播;移动微博,通过加V认证、短信群发、广告位申请,实现即时分享和用户自传播;飞信,通过飞信弹窗、飞信官网活动专区、飞信群等传播。

二是优质的业务办理渠道。mm、飞信网上营业厅,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业务办理。

三是优质的客户服务渠道。邮箱,为用户提供生活账单投递,包括通信、水、电、煤气、银行等;移动微博,为各省运营商提供自有业务客户服务平台,如12580信息传播;飞信:通过飞信机器人进行全维度用户服务,如优惠信息、在线客服;mm,结合无线城市为用户提供商务出行、娱乐等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勇.上海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分析与思考[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2(2):25-28.

[2]班晓芳,佟鑫.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分析[J].电信技术,2012(7):77-78.

[3]王君,闫强.基于碎片时间的高校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行为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2-78.

[4]刘旭峰,耿庆鹏,许立群.运营商获取移动互联网用户价值的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2(8):9-12.

[5]谢雪梅,李子丰.基于量化方法的移动互联网让渡价值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9-45.

[6]刘嘉怡,高云,杨静.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推广要素研究――消费者视角[J].中外企业家,2012(12):33-34.

[7]叶敏.移动互联网手机浏览器业务建设探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11):25-29.

[8]李立奇,王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2(5):21-25.

[9]程德杰.浅析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J].移动通信,2012(5):21-25.

[10]姚群峰,张玉莹,林航.融合通信市场群雄逐鹿,翼聊或后发制人[J].移动通信,2012(3):61-63.

[11]陈云海.移动互联网SoLomo应用模式分析[J].电信科学,2012(3):18-22.

[12]吕昌春,李林园.电信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协同性策略[J].邮电设计技术,2012(8):1-4.

[13]邹乃峰,廖名华.移动互联网门户运营平台规划与设计[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2(1):16-19.

[14]金永生,应江勇.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及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移动通信,2012(5):7-13.

[15]乔建葆.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J].移动通信,2012(19):57-60.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8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催生了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充实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营业态。创新性金融产品的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普通民众接触的消费类金融产品的空间,但也给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造成显著冲击,对我国传统金融监管体系形成难以回避的挑战。在传统金融市场中,规模决定论甚嚣尘上,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水平直接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对资产规模相对脆弱的民营银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空。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创新决定论突起,庞大的金融资产不再是金融机构的优势资源而是负担,而能够取得互联网金融时代竞争优势的则是那些具有互联网思维且适应互联网金融技术要求的创新型金融机构。这对于具有较少资产但是运营思维较为灵活的中小型民营银行而言是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互联网思维系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当前所拥有的产品、市场及用户资源进行重新审视,创新企业的商业业态,从企业战略、企业业务和企业组织三个层面重新打造企业的价值链,形成具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企业价值增长新空间。为此,民营银行应当重构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金融技术及时转变运营模式,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创新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互联网式金融产品,推动我国金融产业快速进步。

二、互联网金融思维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冲突

(一)传统金融思维与互联网金融运营思维之间

的冲突传统金融运营思维缺乏对用户价值的必要考虑。在传统金融时代背景下,银行系统通常更为关注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忽视为中低端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动力。这是由于传统金融机构为处于不同价值阶层的银行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差异不大,但是金融机构通过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式则可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令金融机构普遍围绕高净值客户群市场展开争夺,从而使得传统金融市场陷入较为惨烈的恶性竞争循环中而不能自拔。互联网金融运营环境下的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趋零化,金融机构可以用较低的运营成本来为更多的中低端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中低端客户群体具有单位资产水平较低但总量资产规模庞大的特点,这为民营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错开与超大型金融机构展开恶性竞争的契机,它们转而挖掘中低端客户这个长期被忽视的新市场价值增值空间,凭借其互联网技术优势来建立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之间的冲突

1.互联网金融在中间业务上的创新举措冲击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点在于通过庞大的中间业务收费项目体系设计来收取巨额的中间费用,从而保障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支撑这种在中间业务上的强制性收费项目设计模式的主要力量在于传统金融机构拥有行政法规赋予的行政垄断权[1]。但互联网金融机构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在物理时空中的行政垄断权,在互联网世界中重新构建了一系列低成本运作的全新的金融中间业务体系。2.互联网金融机构可有效克服传统金融机构响应客户需求能力弱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凭借互联网技术提供的技术优势来降低面向客户的金融中间业务收费水平,从而有效增加客户的经济实惠;凭借其技术便利性来为金融客户提供便利化操作服务,通过实时化资金转付等功能来提升客户体验水平,有效克服传统金融机构在应对客户需求方面的响应迟钝性问题。3.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变革消费者消费习惯,创造新的金融消费需求市场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向金融客户提供各式基于互联网的资金支付与结算服务,显著替代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内容。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机构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的替代效应之外,互联网金融机构还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的方式来创造金融消费市场,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形成良性互补关系。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网络化支付这一新的金融交易空间的方式,培养普通民众日常使用金融服务的习惯,促进金融产品融入社会民众日常的生活消费习惯中,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现场服务压力。

(三)传统金融运行模式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冲突

1.互联网金融平台规模持续扩张侵蚀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空间当前的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不再是单一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企业级别竞争格局,而是依托于特定的平台空间展开的企业集群之间的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来设计的,它凭借既有的金融机构运营体系来组织,在整合包括网店、电信企业、娱乐企业等各类商业机构的商业资源基础上来拓展其自身生存空间。从系统学的视角来分析,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不对称性的竞争,传统金融机构虽然在资本规模上远超过单个的民营银行,但是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角度来分析,传统金融机构缺乏与以民营银行为核心的、且包括各类商业机构在内的企业集团展开竞争的必胜把握。2.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高客户粘度销蚀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空间传统金融机构物理营业空间的封闭式柜台将客户群与金融机构阻隔开来,从而造成客户群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心理隔膜。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增强客户粘度上,传统金融机构在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具有天然劣势,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实时化的人企交互服务,可快速获取客户的消费需求并据此来及时创新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机构还可借助网络交互工具融入客户人际网,从中开拓新客户资源,而这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短板。

(四)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与互联网金融模式之间的冲突

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巨变性与传统固化的金融监管模式之间存在冲突。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层出不穷,由此使得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与传统金融监管模式之间产生了冲突。传统金融监管模式重视基于地域性监管技术的发展,通过审批金融经营许可证的方式将各金融机构限定在不同的物流空间中,从而降低整个金融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而互联网金融体系所构建的互联网络化金融世界突破了传统物理空间对金融市场的局限性,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来克服传统被分割为若干模块的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方面的不足,从而以较低成本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化效益。而传统金融机构缺乏监管互联网时代金融业务的经验,缺乏跨界监管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和类金融业务的能力。

三、面向互联网金融的民营银行发展路径

(一)重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运营思维

1.民营银行应当将互联网的用户导向思维融入银行运营理念中互联网思维的首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用户导向的民营银行价值链重构。传统银行通常将用户视为企业的利润源,并在银行的日常业务设计上通过增加对终端用户的收费事项的方式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传统思维指导下的民营银行由于缺乏用户导向理念,从而难以在大型银行的战略挤压下获取必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导致传统银行时代背景下的银行用户受盘剥的关键,在于银行在与用户交易过程中掌握信息不对称优势,并凭借该优势地位侵占用户的合法权益。互联网时代的银行用户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提升了金融交易业务的信息透明度水平,实现了银行权力向用户权力的转移。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应当从战略的高度来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深入调查掌握客户需求内容,以解决客户问题为导向来引导银行客户有序参与商业银行业务链条设计,并据此重新打造银行价值链系统。2.民营银行应当将互联网的简约思维融入银行运营理念中与传统银行业试图尽力丰富金融产品品种,增加用户产品界面内容的运营理念不同,互联网时代的民营银行应当秉持简约思维来帮助客户节约成本,为客户创造其所需要的用户价值。信息内容极大丰富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银行用户为找寻自己迫切需要的信息所耗费的时间成本随着银行供给的服务内容增加而增长。为此,民营银行应当立足客户视角来考虑对既有产品线做简约化处理,用少而精的服务内容来满足客户的关键需求。考虑到民营银行的资本实力相对有限,难以在全产品线上展开巨量投资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民营银行更应当集中优势资源于其核心优势产品上,在民营银行的品牌定位上力求简约,在细分市场设计上力求专注,在金融产品规划上力求聚焦。此举有助于在互联网信息爆炸背景下降低金融客户所耗费的时间成本,提升用户价值。民营银行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推行去中介化措施,绕开中介机构并借助网络撮合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完成资金从盈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2]。此举有助于简约化资金融通业务环节,降低融资成本和资金借出成本。

(二)推进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

1.民营银行应当秉持极客理念来重构拳头金融产品与国资背景银行及跨国银行巨头相比较,民营银行缺乏充裕资金来实施全方位金融市场竞争战略。民营银行的理性选择是充分运用极客理念来提升既有核心业务中的金融产品服务水平,通过打造拳头金融产品的方式来向金融客户提供超越其预期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银行业界的严谨求实作风不同,极客理念指导下的民营银行应当汲取互联网世界的丰富技术营养,从银行的利润收益中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探索性金融技术研发领域。民营银行应当积极招募一批具有互联网新思维、掌握互联网先进技术的高素质员工进入到金融领域,促使互联网技术与民营银行的既有业务链条相融合,实现以技术革新为中心的银行运营业务创新。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民营银行业务创新有助于民营银行打造与超大型金融机构展开竞争的非对称性技术优势。在极客理念指导下,民营银行借助知识理论重构银行业务体系,运用信息化和知识化工具来打造民营银行的核心业务。此举有助于民营银行凭借互联网技术优势来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资产优势障碍,形成民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2.民营银行应当秉持跨界理念来创新金融产品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试图通过固守既有金融产品市场的方式来保住企业利润的想法缺乏可行性。这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具有渗透性的特点,在互联网新科技的冲击下,传统的物理市场和虚拟市场之间开始有机融合,金融产业及相关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民营银行应当及时运用跨界思维来颠覆传统金融产品市场的生态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新金融产品和占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产品市场空间;可以在客观评估自身运营优势的基础上,借助既有银行网络平台来有序开展网购服务、电信服务、娱乐服务,有效扩张银行的业务运营空间和利润增长空间;可以通过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方式来有效整合支付、结算、融资和理财等业务,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金融服务供给[3]。由于互联网技术内生的规模化效用的支持,即互联网具有“一点接入,全球联网”的特点,民营银行可以通过较少成本来建设网络节点并在理论上获得占领全球市场的能力。这有效规避了民营银行陷入在传统的“红海”市场与超大银行展开血拼的悲剧,转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开辟具有更丰沛利润空间的“蓝海”新市场。

(三)打造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系统

1.民营银行应当秉持系统思维来打造民营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运行平台民营银行应当提高互联网技术在民营银行体系中的系统性应用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序开展需要依托于可以整合相关金融资源的互联网金融运行平台。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思维要求民营银行开放企业既有资源,与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在内的合作企业共享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各方合作企业的共赢目标。民营银行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在与超大型金融机构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增强自身获胜的几率。因此,民营银行应当打造一个多方参与的互惠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凭借金融生态圈的力量来提升金融市场客户的用户粘度水平,从而有效巩固己方市场优势,消弭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空间。2.民营银行应当秉持社会化思维来打造互联网金融运行平台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资源是人,民营银行应当牢牢抓住人这一项核心资源来打造互联网金融运行平台。从客户市场角度分析,民营银行应当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增设消费者与企业间实时化沟通模块,近距离了解金融客户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内容,从情感上笼络住企业的既有客户资源,并积极开拓企业的新客户资源;可借助既有的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人际交互平台来增加与金融客户群的互动效能;应时刻牢记企业的社会化金融系统的运作核心是人际关系网络,借助互联网络来渗透到关键客户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借助关键客户的人际关系网络来留住客户,并拓展新客户资源。

(四)完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支撑系统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9

关键词:企业;互联网;品牌营销;战略

当今社会网上购物、网上了解商品信息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用它强大的功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科技的发展,也对企业品牌的营销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利用网络将自己的品牌做好做大成为了每个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的特点

互联网营销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营销方式与渠道的办法,其具有投入低、收益高的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成为最广泛、最便捷、最先进的品牌、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代表着先进的优秀团队以及超前的营销观念,与传统媒体与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带来的销售额和影响力更甚一筹。

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营销与传统的品牌营销相比具有传播快、影响范围广、传播途径多样、易操作、广告投入低等特点。传统的品牌营销想要创立一个知名品牌必须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但当今时代有了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只要宣传到位便可以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赢得自己的消费群体甚至战胜那些基础雄厚的老品牌,近几年,小米手机的兴起,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宠儿,占领了收集消费的一席之地。就充分的展现了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的的力量。同时网络科技的发展也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让企业有更多的渠道投放广告、软文等。更能够及时产品信息,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让消费者更了解产品性能,同时更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二、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战略建议

(一)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所谓品牌营销,就要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依赖,然而在众多的商品竞争中能够让消费者信任并依赖该品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互联网营销的特点,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产品质量。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最重根本的保障。只有提高了产品质量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传播产品的优势,愿意将商品推荐给身边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商品,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同样的,对于质量不好的商品,在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也是掩盖不住的,只要有消费者揭露、传播了负面新闻,“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经过网络的快速辐射,也必然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只有严把质量关,做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2、诚信经营。对网购来说,仅凭网上的图片和经营者的文字描述对陈品的了解毕竟有限,同时网络监管不严也导致了网购更容易产生商业欺诈行为。要建立品牌营销,对经营者来说就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实事求是,不虚假广告和信息,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不以虚假的承诺欺骗消费者。诚信是立商之本,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获得好的信誉。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对诚信经营的商家会更有好感和支持度。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眼前利益的诱惑时,经营者更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建立良好的信誉系统。

3、完善物流运输。现如今,网络营销配送尚未达到物流企业规模化运作的最低要求,加之网络营销客户分散在各个区域,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物流配送严重影响到网络营销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若物流配送的工作效率不高,则必定会浪费客户的大量资金与时间,更甚者还会使企业为了争取更多客户不惜降低成本,此时则很难保证服务质量。物流运输作为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重要环节,影响者消费者购物的心情和质量。完善物流运输,就要求企业能够全面跟踪商品的物流情况,确保消费者及时收到完好无损的商品,这就要求企业能够认真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提供更高效、便利、低价的物流服务。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应该配置自己专有的物流系统,以应对网购过程中的突发问题以免造成不便。当今网商的兴起,不少企业例如乐峰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凡客诚品等都开始开发自己的物流系统,即便于管理也节约了一定的运输费用。

(二)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企业要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其推荐最合适的产品;革新传统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让更多的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赖。众所周知,当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发展,大大便利了消费者与商家的交流互动。这对于商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了解市场,开发客户的良好机会。作为生产者,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提品,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样,面对众多的消费人群,提供有针对点、有特征、能够满足特殊人群的产品必然能够找到固定的客户圈,建立自己的品牌特征。

品牌营销从最初的大众化营销逐渐转变为圈子营销,iphone依旧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例如媒体广告等,在这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中国联通,双方合作之前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推出电视广告,将产品优势与特点以广告形式告知消费者,进而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

(三)提高网站吸引力

加强建设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特点制作专业网站,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管理者要派遣专人管理企业网站,定期更新网站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网页设计,最好是添加一些精美画面,如此一来便能够给用户留下良好印象,让用户产生购买企业产品的欲望。企业网站在制作期间需要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多个层面进行考虑,依据客户实际需要设置多项功能,例如智能导购、全文检索等,方便用户自主查询需要的产品。企业还可考虑利用独立网站与客户进行交流,例如论坛、电子邮件、在线帮助、网上订单等,尽快了解各类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客户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充分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

结束语

总之,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全面覆盖我们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品牌营销也必须跟上时代潮流,跟上人们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无论哪个时代,品牌营销都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必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需要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杨.新媒体时代下的互联网营销浅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12-15

互联网产品运营篇10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营销;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前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将互联网技术加入到营销中,将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转变,为企业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企业营销活动的创新度与灵活度,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企业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充分把握自身的优势,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展,充分考虑到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互联网营销。

一、互联网时代对传统企业营销的意义与影响

(一)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使得企业营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简化了传统营销的流程,提高了营销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消费者进行商品的预订,以订单的形式发送给消费者与厂家,厂家按照消费者下的订单进行生产,再将生产后的商品进行物流配送,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其次,互联网营销模式使得消费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商家的主置由消费者取代,产品的销售过程不再是由商家制造、定价最后推销给消费者组成,而是消费者拥有主动权与选择权,可以自主的购买,由消费者发出购买的需求、下订单,商家根据订单再进行商品的制作。

(二)互联网时代对企业营销中的各模块产生影响

互联网时代不仅对企业营销的模式产生影响,对营销中的各模块、各环节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第一,互联网技术对营销探测产生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的预订,使营销具备互动性。商家在这个过程中既收集信息,也在接受消费者提供的信息[1]。以往的营销探测主要是针对整个消费群体而言的,如今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探测转变为针对消费个体,注重了个体间的差异。第二,互联网技术对营销鹇圆生影响。营销战略不再是针对群体而言,而是细分到人,针对他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营销方案的定制,加强了客户与企业的交流。当今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个性化、有独特魅力的产品才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企业要注重自身的市场定位。第三,互联网技术对营销组合也产生影响。互联网时代下,大部分分销的环节被删除,商品直接进行物流配送,此外,消费者能够自主的选择产品,对商品的设计以及配置拥有决定权,营销职能逐渐外部化。

(三)互联网时代增加了企业营销中信息的联系性与透明性

互联网时代注重互动与交流,增加了企业营销中信息的透明度[2]。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商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因此同一商品的价格并没有多大差距。此外,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的地位上升,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一对一的营销模式成为大众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营销的互动性,使得消费者与商家能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

二、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提高,但缺乏准确认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营销活动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消费者不再受到国家、地区的限制。互联网为传统企业的营销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将销售的商品放到网络上,增加了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减少了中间的分销环节,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传统企业都认识到了互联网发展带了的机遇,认识到了互联网营销是时展的需求,因此提高了对互联网营销的重视程度。但是一些传统企业虽然对互联网营销有较高的热情,却缺乏对其的准确认识,只是看到竞争企业采用网络营销,就跟着进行,做的功课不足。一些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营销只是营销的平台发生变化,变为在网上进行销售,只是开一个淘宝店或者是在微信上开通一个公众号。由于缺乏准确的认识,没有相应的战略与计划与之配合,使得实际操作过程受到阻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企业缺乏竞争力,销售效果差,甚至有的企业盲目地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电商运营,无法按时回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人才储备有限,缺乏团队建设

互联网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传统企业要想进行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工作,需要相关的人士进行技术支持。互联网营销与传统的营销相比在管理方式、团队素质、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传统的营销人才对互联网销售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流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专业的互联网营销人才虽然在技术等方面熟悉,但是却缺乏对企业的认识与了解,使得企业在新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

(三)物流配送方面有较高难度

互联网交易注重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过程[3]。但是纵观目前我国传统企业的状况,传统企业在仓储、运输等物流体系方面与互联网系统很难形成良好的对接。传统营销模式下,对商品的运输多是整进整出,在配送过程中通常是利用整车配送的方式,而如今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商品的采购多是零碎的,对物流的要求是按照每个订单进行全国范围内配送,体现了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互联网营销模式提高了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

(四)品牌意识欠缺,缺乏有效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经济性,很多企业被网购就是打折、低价的销售商品这种观念影响。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降低价格,通过折扣吸引消费者,却忽视了对品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些企业不注重售后,在交易完成后就对消费者置之不理,忽略消费者提供的负面反馈,影响了企业多年积累的口碑,对品牌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提升营销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认识,制定具体规划与营销战略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认识,制定具体规划与营销战略。互联网营销模式在为企业带了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传统企业要对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正确的认识,确保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充分了解并认识营销战略的目标与核心,充分了解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调整营销计划。传统企业要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结合自身的优势,统一线上与线下。第一,传统企业要细分市场,对商品的价格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避免线上与线下产生冲突。第二,传统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组织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设置,注重统一线上与线下,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

(二)加强管理,运用多种途径提高营销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运用多种途径提高营销效率。在对商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如:图片、声音等对商品进行展示,让商品更加直观、完整地展示给消费者。在商品的交易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在商品的营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企业网站,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号,更新企业与商品的信息,方便消费者实时掌握。在物流配送方面,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将生产、销售与物流进行一体化管理,提高营销效率。

(三)重视人才管理,增强团队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管理,增强团队建设。传统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时,为了保障战略的实施与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组建一支专业技能高的营销团队。这一团队要包括传统营销人才与互联网营销人才,传统的营销人才对企业的文化以及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主要负责进行营销策划以及商品定位,互联网营销人才主要负责对商品进行推广与宣传。两者进行协调与配合,能够在提升对市场敏感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执行力,从而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售后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企业在提升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提高品牌意识,加强售后管理。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与交流是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4]。传统企业要在进行互联网营销的同时,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与反馈,加强售后管理。要做好线上的服务与问题解答工作,尽量减少负面评价。传统企业要注重提高品牌意识,为消费者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商品的美誉度。传统企业要重视消费者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与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使得企业营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为创新型的企业营销模式,对企业总营销模式、各营销环节以及信息的透明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营销模式作为时展的产物,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企业要认识在运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时产生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营销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平.基于传统营销与互联网营销结合模式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品牌,2015(09):46-47.

[2]魏f.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罗莱家纺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