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3:41

微生物学史篇1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课教学理念

(一)注重逻辑主线,突出三个选择本课程注重历史与逻辑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剖析,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沦对这一段历史进程进行规律性认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线索。这一点也是贯穿于微课教学的主轴。本课程分上中下三编,侮编分设综述,而各编综述是在世界历史视野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视野下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国情、历史规律的宏观介绍,也是本课程的逻辑主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尤其对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匾乏,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沦更缺乏理解。要在有限的时间把综述的逻辑线索讲清楚,学生首先需要明晰这一段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基本的历史脉络,合理运用发挥微课的浓缩和整合历史场景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历史在场感,为教师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理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提供较为有效的铺垫。

(二)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历史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学生自觉设身处地地反思中华民族在侮一个历史关键时刻所作出的选择,才能让学生在思想深处与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产生精神共鸣。从课堂教学的经验来看,学生常常更为注意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本课程侮编综述之下都设有不同的专题,也是本编内容的要点,而且这些要点在高中初中历史教材中都有涉及,学生相对熟悉。在微课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作一定程度的纵深和拓展,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讨沦式、参与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设计

(一)微课的选题多样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及人物众多,事件复杂,线索纷繁,对于非历史专业、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不同,在学习中往往难以把握住历史主线。学生通常是对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历史事件感兴趣则听,不感兴趣则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微课的设计应围绕本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难点,针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同时注意避免将微课内容固定化、模式化,在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与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内容。具体来说,一是通过视频编辑在较短的时间内旱现线索复杂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主线:二是通过视频展现学术界对某一历史问题、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使学生理解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看待不同观点:三是参照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学习中经常性的问题制作微课:四是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将微课内容与时事政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站在现实看历史、回顾历史看现实,真正思考。

(二)内容上连续性、互补性和实效性

本课程的微课教学内容应与教案编写,课件制作,微视频的选题保持连续性、互补性,体现微课的实效性。首先,针对主线、主题、重点、难点,侮节课的微课可根据教学内容分为1-3个部分,侮部分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其次,控制授课内容、课件以及微视频之间在内容上的衔接:第三,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三者之间的时间、内容、主次要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合理安排,使三者教学中体现优势互补:第四,教案的编写与课件制作与微视频注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微课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一)微课教学与课后作业、课后阅读以及教学实践手册的完成相结合

微课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了较多的信息量,虽然易于学生宏观了解历史线索,但因为缺乏自主分析处理这些信息,仍然会出现课堂听、课后忘的情况。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开列相关书籍,布置相关作业,结合教学实践手册,让学生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习视野。

微生物学史篇2

关键词:微博问政;总体性;物化;群体利益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29-03

当前,微博问政的相关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微博问政的产生原因、存在状态及价值,进入了一个相对狭隘的探究范围。就微博问政研究的本身进行归纳、总结和评判,对学术研究活动与成果给予肯定,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微博问政学术研究深入发展。分析当前有关学术成果,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微博问政还需深化对下述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微博问政进行客观把握。

科学地正确地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微博问政的社会现实、总体属性与发展方向的前提。这里所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特征突出地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方面:(1)社会现实的发现;(2)总体性的观点;(3)具体化的路径与实行”[1]。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特征给予我们:全面把握微博问政的内核与客观性的思考维度。

在对待微博问政的问题上,我们要致力于在社会现实中把握其产生的根源,不光要从科学技术的层面找原因,还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找根源;不但要从政治制度方面找根据,而且要从民众政治参与热情方面找依据;不光要从民众述求找起因,还要从利益诉求找源头。在透析关于微博问政的种种社会现实(微博问政的种种事件、相关媒体报道、政务微博、政客微博、明星微博等)之后,应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微博问政是一个技术与人的需要(不仅仅是政治需求)相结合的,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技术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能力的延伸和对人的需求的扩大与满足。微博的产生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它是微博问政诞生的技术基础,或可称为技术载体。技术发展的的确确带来微博问政的产生,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同样我们不光面临的是技术发展的社会现实,还要考虑公民的政治述求、利益述求等,以及掩藏在此之下所有的抽象的社会现实。微博问政产生原因、存在状态发展趋势只能放在多数的历史现实之中。社会的现实就是人的现实,一切现实的、毫无归纳总结的现实,都不应该成为微博问政的出现根源。而一切脱离了社会现实人的需要的理论归纳都将失去生命力。

“微博问政”的内涵界定包含着一个思维原则的问题。当前的相关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一个统摄性的理论界定的。多数学者只是把微博问政的某些表象或某个属性看作是微博问政的根本属性,缺乏对微博问政的内核的总体性把握。“当总体性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观点重合起来时,它便再度表现为同主观思想的批判的脱离。那种同样是作为外部反思的主观思想以“事实”――孤立的、个别的事实――的名义,拒斥总体性本身(就像它们曾经以这样的名义拒斥社会现实一样),把它看成是虚假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构造物”,或至少是否定总体对于部分亦即现实对于事实――的优先权或统摄权。”[1]我们是要对这种态势持有忧患意识的。在没有“总体性”意识的学术研究中,对一事物的认知是难以达成共识的。固然我们允许学术争鸣,但是学术共识也相当重要。关于微博问政的界定,从不同的学科来界定,便会产生不同的定义。在一定的“总体性”的原则上进行拓展研究是可行的,亦是必要的。不仅要对微博问政进行总体性的研究,也要在学术研究上,力求一定的“总体性”。

“没有历史的客观性,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科学;就这个根本之点而言,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首先就意味着:在批判地瓦解立足于自身的思想的同时,去积极地把握和阐明历史运动的全部客观性[2]。”我们要以历史科学所具有的品质去评鉴微博问政,就必须把微博问政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结合这个历史时期所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用发展的、批判性的、扬弃的眼光来看待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还原微博问政的本来面目(本质),坚定认识这一存在的“客观性”。坚持微博问政学术研究的客观性,要从大量的社会现实之中,达成对其“总体性”的认识。借鉴于此,学术研究不能是标新立异,百家争鸣,却无共识。

二、微博问政研究中的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结合

微博问政学术研究应当重视宏观叙事方法的引入。“在社会现实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语境中,如果不以多样化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来补充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理论范式,那么,这一社会理论就很难同今天的社会现实建立起真实的关系[3]。”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微博问政是必然的,亦是科学的。我们在关于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中,不约而同地走入到了一条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的道路上了。我们不光要以多样化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来补充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理论范式,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锻造我们的思维方式,从微观入手去分解、解构一事物,以具体生动的形式、部分去描述一事物的总体、整体形象。以此来看,我国学者在对“微博问政”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上业已取得积极成果。但我们在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纵观这些理论成果,百花齐放,却“孤芳自赏”,没有学术讨论与论争的焦点。

学术争鸣才能让学术研究繁荣昌盛。过多的对于“微博问政”的微观解读和微观叙事会阻滞微博问政在学术研究上形成总体性的认识。宏观解读或宏观叙事应当引入对微博问政的研究分析中。既尊重客观的、具体的微博问政的个体事件,又能够整体、全面地把握微博问政的总体属性,既分析又综合,由部分上升到整体。达到这种目的,就要把微观解读或微观叙事与宏观叙事或宏观解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能有对话平台,各家学术思想才能产生共鸣。

针对上述问题,微博问政的相关学术研究要认真对待三个趋势:(1)过分追求研究内容的排他性。研究内容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他人的观点和思想,另辟蹊径,一味地追求新意,却偏离了研究领域。(2)引入其他学科加以研究微博问政,使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内容无限扩大,学术研究的点或分支不断增多,却忽略了对微博问政本质总体的把握。(3)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学术观点林立,却未能达成共识,导致对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终无定论。

三、微博问政背后的物化批判

微博是技术性的物的客观存在,微博问政自身包含着物化。“这里所说的物化不是人在实践中把自己的思维对象化,而是指这样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和人在其中活动的社会获得了一种物的特性,而人的意识也受到了这种物化状况的制约,也把人和社会作为一种物的现象来理解[4]。”微博问政研究应当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的探究,固然,已有少数学者已经如此做了,但深度不够。微博问政是如何涉及到意识形态安全的呢?第一,微博问政带有潜在的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的因素:社会不同的声音,甚至与主流价值观不和谐的声音,都可以跃然于微博之上,谣言的影响力也被微博推波助澜。而微博问政自从出现以来就固有这些缺陷。这些缺陷却反过来制约着人们对于微博思想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评判。第二,微博问政需要培育公众的自律、道德和公民意识。微博问政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自其出现,作为微博问政的参与者就对其注入了一定的思想、价值、意识色彩的成分。微博问政根本上代表利益诉求,但是其总是体现着一定个体、群体的社会意识、精神需要。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即使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化意识客观存在着。马克思与卢卡奇都是在批判物化意识的基础上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即使卢卡奇未能区分清楚物化和异化,但是他由对物化意识的批判推导出阶级意识乃至无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直接等同于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但是它们却有相通之处。我们仍然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抛弃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谈――可搁置的理论争辩――市场经济之中就满是物化,还在并影响着公众的判断力和鉴别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微博问政存在反映出公民的不良述求的可能性。微博的传播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夸大公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敌对情绪。第四,微博问政作为一种开放的政治参与与舆论传播力量,使极端力量和西方颠覆力量乘机而入,宣传极端思想和腐朽思想,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威胁。

四、关注微博问政相关范畴内的群体利益研究

“微博问政”背后涉及众多群体。“微博问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微博问政在政治学角度上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政治权利的述求和对权力的监督”,在伦理学角度上来讲“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的权益的思想道德的情操约束的体现”从传播学角度来讲“微博问政是人通过传媒传播达到引起社会关注自身利益诉求的行为”等。微博问政与生俱来的天性就是体现着参与主体的价值倾向和利益判断。

微博问政本身就处在众多社会关系交织的网络上,其存在和产生的影响会波及到社会诸多方面。而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只有在触及到人们最关心的利益时,才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微博问政往往代表群体利益诉求。在社会运行中,个人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维护,因此个体组成群体,群体利益诉求掩盖个人利益诉求。矛盾客观、普遍存在。个体利益的冲突或矛盾被群体利益冲突或矛盾掩盖。矛盾需要解决,方式便是协调。“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解决利益矛盾中推进社会的发展。一般意义上而言,社会群体利益协调是指社会管理者在社会宏观上对群体利益分化格局所进行的有利于社会健康运行的调整,群体利益协调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本质要求[5]。”微博问政作为群体利益诉求的显示器,为社会群体利益协调提供参考。

微博问政彰显群体利益诉求,这种利益诉求并不是自身主动呈现的,它需要经过收集、整理、分析、综合的过程,才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要通过对微博问政的表象的研究深刻分析、科学把握其背后的各种群体利益诉求,正确处理和协调群体利益。中国的群体利益协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群体利益结构的设计、构建、运行、评估、改进是核心。在现实社会中,要防止片段思维、线性思维、静态思维、封闭思维模式的存在,制约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实效性,坚持整体、非线性、动态、开放的系统思维。由此,我们在研究微博问政的时候,要整体、非线性、动态、开放的系统思维,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要通过收集有关材料,整理分析材料,抽象综合,透过事物的现象看事物的本质。把握微博问政反映现实利益需求的特点,透视社会阶层分化,研究利益协调机制及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2〕吴晓明.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3〕衣俊卿.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微生物学史篇3

关键词:新教材;新变化;施教策略

一、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

由于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新变化较多,系统论述相关内容则需要较长篇幅,所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发生的新变化进行梳理。1.结构方面的新变化。在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中,专家主要通过“点”与“线”结合的形式编写内容,其中,“点”主要针对的是重要历史史实,而“线”则是历史发展的线索。整个教材通过点线融合的形式,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逐一展示。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主要是在单元框架中设置课文,每篇课文中设置子目,并且每个单元前都用单元导语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概述。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主要是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在新教材中,每篇课文一千字左右,并结合课堂分成三个子目,对基本史实进行叙述,大部分内容采用文字方式来呈现,确保课文较为通畅;而课文辅助部分,主要是配合课文学习而设计的相关栏目,比如激趣、知识拓展、材料提供和促进思考以及开展活动与巩固提升等。前设主要是以导言为主,而在旁设中则设置了历史史实、人物简介和材料研读以及问题思考;在后设中则包含了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由此可见,在课文辅助栏目设计的初衷就在于将教本和学本进行有机的结合。而在插图方面,每页评价设计了两到三幅插图,插图的作用是配合课文来叙述内容,达到巩固和提升内容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受和观察,促进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提升。插图主要有历史地图类、文物类、遗址遗迹类、绘画类和图表类,它们成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更好地利用插图来设计活动,而且每册书中都有一节活动课,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和内容,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2.特点方面的新变化。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新特点就在于时序性、时代性及适切性较强。就时序性而言,主要是内容编排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给予呈现。这种编排方式与初中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相符,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厘清历史发展顺序。就时代性而言,主要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作为关注的焦点,同时将计算机网络、人口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内容补充到课本中,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而适切性主要是指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对基本史实进行精选,删除过时的知识,学生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简而言之,教材内容变得更加精简、清晰,在表述上更加科学规范,专业性与严谨性更强。[1]

微生物学史篇4

一、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及其演化的科学,它以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为研究对象,对古生物的形态、构造、分类、生态、地史分布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对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充实和提高生物进化理论;对确定地层的形成时代,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寻找沉积矿产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地质问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史学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的科学,它以地层为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下面三大方面:

(一)沉积发育史

地史学要研究地层沉积的过程和顺序,也就是要弄清楚地壳中的岩石,哪些是先形成的,哪些是后形成的,哪些是同时形成的,恢复岩石形成的历史。根据长期研究,人们发现沉积物按沉积的先后,上下有序:先形成的埋藏在下面,后形成的覆盖在上面,一层接着一层。据此,地质学家总结出:岩层在未发生倒转之前,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即下伏岩层较上覆岩层老。这一简单实用的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但是,地层层序律只能确定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而不能确定岩层形成的具体时代,也不能解决不同地区地层的对比问题。古生物化石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进化原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因而,不同时代就生活着不同的生物,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就含有不同的化石。年代越老的地层,所含化石的构造越简单,越低级,和现代生物差别越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化石构造越复杂,越高级,和现代生物越相似。因此,同一地区不同层位所含化石各不相同,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则属于同一时代,这就是生物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形成时代,研究地层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史学也要研究地层沉积的环境,也就是要弄清楚地壳中的岩石,哪些是在大陆中沉积的,哪些是在海洋中沉积的,沉积时受到哪些地形、气候的影响。根据长期研究,人们发现化石和岩性能确定岩石的沉积环境。例如:某地层为深灰色石灰岩,含大量海生底栖动物化石,这套地层应是在浅海中沉积的;另一套地层为紫红色砂泥岩,含淡水双壳类化石和少量植物化石,这套地层则是在较干旱炎热的强氧化条件下的大陆环境中形成的。应用这种分析方法,可弄清地层的形成环境,确定各地史时期的海陆分布范围和古气候状况,重建当时的自然地理面貌。

(二)生物演化史

地史学要研究生物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发生、演化、迁移、绝灭等现象及其原因。即从地壳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生物的演化史。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地史学与古生物学的侧重点不同,地史学强调生物出现、绝灭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关系。故地史学在研究生物演化史时,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概念。

(三)构造运动史

研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性质和特征,分析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推断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恢复地壳的构造发展史。

通过生物演化史、沉积发育史和构造运动史的研究,最终弄清地壳的演化史。这就是地史学研究的内容。

二、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关系及其分科

(一)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关系

地质工作中,要确定岩层的形成时代和沉积环境,就必须用到古生物化石;要分析地层剖面的沉积发育史,也必须用到古生物化石;要弄清地史中生物的出现、绝灭和演化规律,就必须充分了解古生物各门类的

转贴于

分类、构造、生态等。可见,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是地质学中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分支学科,古生物学是为地史学服务的。

(二)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的分科

古生物学分为古动物学和古植物学,古动物学又分为无脊椎古动物学和脊椎古动物学。近几十年来,为了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寻找石油和煤炭,必须进行地质钻探,在有限的岩心标本中,要得知地层的地质年代和沉积环境,就需对形体微小的古生物门类或古生物体某些微小部分进行研究。因而,形成了古生物学的另一分科——微体古生物学。它包括微古动物学如有孔虫、介形虫、牙形刺等;微古植物学,如孢子、花粉,微藻等。此外,还有研究古生物与古环境关系的古生态学,研究古生物活动时留下痕迹的古遗迹学。现代海洋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古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史密斯(w.smith)及法国的居维叶(g.cuvier)建立了生物地层学,使地史学从一般地质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分支学科。但在十九世纪绝大多数时间里,地史学的研究内容偏重于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地史学的研究范围几乎没有离开地层学的范畴。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地史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下列一些分科。

地层学:主要研究地层的形成过程及沉积顺序,根据化石确定岩层的相对年龄,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这是早期地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沉积岩相学:根据化石类型,埋藏情况,古生态和沉积物的特征,来重建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根据各个地区古生物的生活环境,沉积物的性质及分布范围,分析各时代自然地理面貌和气候变化,确定出海陆分界线并绘出古地理图。

大地构造学: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壳运动的性质和规模,岩浆活动的特点,来划分地壳各个部分的演化类型及演化范围,以确定其构造性质及大地构造分区。

第四纪地质学:研究地壳历史中最新阶段演变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对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和研究农业地质较重要。

岩浆活动史:研究地史中各种岩浆活动的先后顺序,岩浆岩的产状及形成时代。

从上述各分支学科可以看出,地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

三、研究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目的

微生物学史篇5

一、微课的意蕴解读

微课,作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有效补充,促进了移动学习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自身的优点使得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同的学科,微课的应用内容及作用也有所不同。另外,微课还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它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的翻转课堂从尝试走向成熟,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面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有效性,满足了教师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共同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它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是指在教学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高质量的讲解,并将这些讲解的内容录制成音频或者视频的过程。在教育领域,微课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的特点在于讲授内容的碎片化,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题型的讲解、考点的归纳,也可以是对于教材的解读,还可以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经验的展示等等,除此以外,微课的教学内容还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遵循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二、微课与高中历史教学的适切性

1.微课与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层面的适切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以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从灌输式教学方法到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演化需要时间、条件、平台等方面的支撑。高中历史教学要顺应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知识灌输,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载体,契合高中历史教学对于教学方法的要求,通过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微课可以随时随地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当学生出现困惑或问题时,不会出现“求助无门”的现象。

2.微课与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模式层面的适切性

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是我国课堂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在课下进行预习、复习,每节课都是固定的时间,都有固定的教室,这是传统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翻转课堂从美国跨过太平洋来到中国的土地上,冲击与挑战着中国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与不同学科的教学都开始积极的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作为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模式同样也在不断改变着,微课的出现恰恰为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基本的教学资源,通过微课中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与事实。

3.微课与高中历史教学在应然取向层面的适切性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教育领域的不断演变,微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来为高中历史教学更好地服务。高中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需要学生了解整个世界、整个中国的发展脉络,掌握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并能从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不同国家、不同事件、不同人物的不同性质,微课为这一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可以通过提供有关不同国家发展进程的视频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另外,微课还改变了传统纸质材料的弊端,通过具有视听功能的视频来进行知识的讲解与传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三、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

1.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新课导入中的应用

导入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着高中生对于学习历史课程内容的兴趣与意愿,如果导入的设计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就无法引发高中生学习的欲望,也就不可能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因此,要通过导入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及事件的掌握与认知。微课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导入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通过微视频的运用,可以将历史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与资料转化成视频的方式,凭借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促进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与

信息。

2.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教材解读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的教材解读主要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进行解读,横向方面是对不同国家的历史进行的解读,纵向方面是对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解读。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解读,都需要学生在掌握整个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历史阶段进行深入的理解。从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教材来看,每一个历史专题都有一个核心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包括了不同的知识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掌握所有专题的知识框架,再进一步掌握每一个知识框架中的知识内容。微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通过知识框架图来理解整个知识框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每一个专题的知识框架。同时微课还能够通过视频的形式提供每一个专题的不同知识内容,让学生形成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于不同专题、不同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3.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渗透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史篇6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1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又是医学专业的特殊研究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的需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的特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意识,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趣味和情操,有良好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2人文教育的措施

首先,教师在讲授中应还原知识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需要进一步重视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教学内容应由单纯专业知识传授,向专业知识与道德、心理素质培养并重方向发展[1]。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往往把其当作纯粹的专业知识对待。从而使其具有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医学微生物学中的一切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无一不是具有独立人格、拥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作为授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其的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还原出具有深刻人文烙印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如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实际过程、琼脂平板的发明等,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社会意义。而作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主动培养和增强与知识及其创造者的对话意识。如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的主动课前预习及课后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等。这样才可以避免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结论式的知识,使我们的学习变成与一个个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知识发现和创造者的思维对话,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转贴于

其次,体会知识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微生物学的直接研究对象为病原微生物,其最终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人。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微生物尤其是与病原微生物斗争和发展的历史。其从事的一切研究活动均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相关,如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要充分注意相关知识的人文内涵。如美国学者立克次、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教授在相关实验研究中为科学献身的高尚情操与胸怀。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尽管我们是作为主体的人,但是在对其的研究中,应该本着客观精神看待微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并遵循其基本规律,把它作为与我们对等的一员,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并且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如现实生活中病原体耐药性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策略与方法、工程菌的创建中的人类伦理学问题(技术的进步与人类伦理学的同步发展的必要性,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如工程菌污染导致自然界中微生物组成发生的改变,某一项技术带给人类的益处及有可能带来的危险性)等。

第三,在应用知识中培养人文精神。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际应用中,学生真正独立接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检验了其人文素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反应和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形成和升华的过程。当然问题的选择要联系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历史,如实验过程中的无菌观念的形成及其具体操作、实际生活中消毒灭菌的应用、医学预防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社会咨询等科普活动等。

3人文教育的意义

总之,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高级医疗人才。

微生物学史篇7

1揣摩历史人物心理,把握历史事件发展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严格来说,从夏朝这第一个王朝的建立开始,到近代清朝的灭亡,中国历史的发展始终以人物为中心,换言之,是“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历史结构是24个王朝,每一个王朝的结构是政、军、工、商、农,每一个王朝都发生过很多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事件中都有人的身影。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解构历史事件,能够使学生更客观的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这种解构历史的方法,则正是微观史学所倡导的方法。如“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第一课时,对于明朝的建立,很多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明朝专制集权的加强,明朝统治者采用了哪些方法?又取得了哪些效果,则很多学生不甚明了。对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人物为主线,基于微观视角对明朝专制集权的加强进行了解构。首先是人物的选择,明朝的强化专制集权集中在了王朝建立的初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明太祖朱元璋,因此,笔者选择朱元璋这一重要人物作为解构明朝专制集权加强的突破口。其次是分析和解构主题,在这一阶段,笔者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带领学生对明朝专制集权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问题1:明朝为什么要专制集权?分析解答: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个线索,一是朱元璋的出身经历、性格特点和处事作风,二是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重要事件。最后得出结论:为了便于统治,必须要采取专制措施,加强君权。问题2:明朝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哪些办法?分析解答:笔者引导学生从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朱元璋的做法是:政治军事:①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建立内阁;③建立厂卫制度;思想文化:①八股取士;②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问题3:明朝专制集权取得了哪些效果?分析解答:①加强了对大臣的控制,巩固了朱元璋的皇权地位;②控制了明朝的军政大权;③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2以小见大,从“小视角”解构历史事件

中国古近代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正是这些事件左右了历史的发展,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如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要深入解读这些事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视角入手,以小见大,逐渐揭开历史的面纱[1-2]。如“封建帝国的危机”一课,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影响清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以清朝中后期所面临的危机为历史事件,笔者以“闭关锁国”这一小视角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揭示了封建王朝的没落。首先带领学生提取主题,以“清政府面临了哪些危机”为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①外敌环绕,西方列强虎视眈眈;②官员腐败,国库空虚;③鸦片盛行,侵蚀国人体魄;④人民生活疾苦,社会混乱。其次以“闭关锁国”为主题,引导学生分析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初衷,采用了哪些闭关锁国政策,对清朝的没落造成了哪些影响。第一,带领学生分析闭关锁国的原因。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三个线索:一是封建思想,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三是清政府与西方各国的关系。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对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得出三个结论:①目光短浅,统治者认为中国能够自给自足;②轻视其他国家,阻止与他国进行贸易;③防止国家领土受到外国侵犯。第二,带领学生分析闭关锁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此,笔者首先向学生们简单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清朝与各国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①禁止中国商船到南洋进行贸易;②实施禁教政策;③限制外国船只来华;④颁布《防范外夷条规》。第三,以闭关锁国的后果为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清政府面临了哪些危机,如导致了国际冲突,限制了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等等。

3结语

微生物学史篇8

关键词:可汗学院;教学微视频;教学模式

微课程是一种独立的、集中主题的微型学习资源。它的表现形式以微视频为主体,也可以包含文本以及音频资料。以微视频为核心内容的微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资源的主流趋势。但是因为艺术类课程的特殊性,常规的微课程授课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为艺术学科设计有效的微课程,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汗学院是全球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是以观看在线视频课程(watch)、做练习(practice)为核心功能的虚拟学校。本文将以此为鉴展开分析探讨。可汗学院的官网首页用明显的文字标识:Youcanlearnanything.Forfree.Foreveryone.Forever.点明了公益性和通识性的主题。在主页能看到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知识、艺术史与人文、经济学和金融学这几项大的学科分类。笔者经由英文版官网对可汗学院艺术史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1国内常见网络教学视频模式与可汗学院典型视频模式对比

从视频表现形式来看,国内的在线课程视频大多采用教师真人出镜的形式,在室内摄影棚录制完成,通常是委托专门的摄制团队拍摄及后期制作,录制方会在后期制作时,抠出人像,另加入ppt、图片及小动画演示,视频时长多为20~30分钟,伴随讲课人的解说,视频中同步出现字幕来强化重点。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史”课程,引进了超星尔雅在线课程资源,虽然讲解人本身学识渊博,讲述时娓娓道来,但是视频中较少出现配图和动态视频资料,加之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讲解人在提到某个话题时,学生难以产生相应的视觉印象,所以较少产生共鸣。这类讲述型,以听觉刺激为主的视频制作模式,屏幕中长期出现单一的讲解人头像的画面,艺术类学生观看兴趣不高。由于00后学生受从小接触的信息方式的浸染,他们除了更乐意接受动态化的图像信息,还习惯于接受碎片化信息。所以从时长来看,可汗学院常用的10分钟左右的简短精悍的视频内容更易被当代学生接受。可汗学院典型的视频模式:教师是隐形的,不出现在镜头中。视频的主要形式是伴随着清晰的中等语速的旁白,一只手用各色的画笔在电子黑板上写、画,若干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图片、小视频也会放在电子黑板上。素材资源的筛选是可汗微视频的亮点。视频中涉及的素材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旨在加深学生对只是的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不出镜的方式,更让人感觉平等且被服务。

2可汗学院艺术史与可汗学院理科的教学模式对比

人文艺术类教学视频的时长通常会超过理科,因为艺术类课程不像理科那样可以单刀直入地划分知识点,理工科的知识点集中且明确,而人文艺术类的科目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铺垫,其知识点通常相互关联,不易明确切分。因此,需要将艺术类的知识按一定次序进行分解,用一组微视频串联起某项知识。可汗学院的艺术史以时间和地域为分类线索,分成了15个大类,其中又细分为若干类目,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根据需要,由若干微视频、讲义组成,极少出现试题。微视频的时长被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与其他学科的视频长度相差无几。同样是可汗学院的教学课程,让我们对比一下艺术史的教学模式与理科内容的教学模式。理科的教学内容中,短视频占了绝大多数,试题占少数,几乎没有文字讲义;而艺术史的视频与文字讲义几乎各占一半,并以交替进行的方式排列。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艺术类视频的制作难度有较大的关系,一方面也是出于基本背景介绍的需要。理科的内容除了在每个章节内部都有测试题,在页面醒目位置也都设有practiceforyournexttest的链接,方便学生自测后进入下个章节的学习,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是,艺术类的页面中有此链接的比例很小,而且即使有,所提供的测试题数量也明显少很多,一般采用选择题。

3可汗学院艺术史视频的来源及相应的特色

理科教学微视频均为可汗学院独立制作,绝大部分是由可汗本人录制。而艺术史并非可汗学院的强项,所以他们采用了适当的拿来主义。艺术史的视频内容有一些是来自teD-eD(以数量众多的演讲视频著称的teD所举办的教育频道)。大部分微视频来自于可汗学院的“smarthistory”(一个小型的非营利组织,总部设在纽约,在世界各地有数百万的学习者,研究艺术和文化遗产),由Dr.StevenZucker,Dr.BethHarris两位博士主讲,他们此前是可汗学院的艺术和历史系主任,与世界诸多知名博物馆合作。基于此背景,smarthistory的视频多是在博物馆实地讲解录制的。或因两位博士并非纯美术专业出身,他们通常不是从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的风格入手,而是从作品的表象描述,引申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宗教、材料、技术等考古方面的知识,涉及面较广泛,且全部采用双人旁白,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语速较慢,观众似乎身临其境在博物馆向研究员讨教,亲切自然。笔者认为可汗学院艺术史栏目中形式最有特色的短视频来自美国犹他州高等教育系统的南希•罗斯博士录制的系列视频。《艺术1010》包含8个视频,平均时长7分钟。这一系列视频简短精悍,不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入其中,采用了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手绘漫画的形式。《艺术1010》运用了类似可汗学院典型视频的手法,伴随旁白,一只手不断用线描方式,手绘出漫画人物建筑物等造型(局部着色、加阴影),并适当结合小动画,颇具幽默感。例如,在“文艺复兴”的视频中,从观众熟知的动画形象“忍者神龟”的线描形象,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以及他们的著作和发明。米开朗琪罗创作壁画的场景及丢勒的绘画作品,均采用快速手绘的形式,仅在片尾出现原作图片。此外,旁白富有激情及鼓动性,语速很快,与一般理科视频平静的旁白大相径庭。讲演者本身具有深厚的造型功底与漫画技巧,内容的设计富有创意,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节奏推进快,信息量特别大。让人一边感叹其脑洞大开的同时,又折服于其收放自如。由于全片采用手绘线描的形式,绘画风格统一,易于辨识,让观众有代入感,跟得上讲解者快节奏的讲解进程。上述来源的视频,分布于整体的课程中,但也有规律可循。每个小章节的视频几乎来源相同,这也保障了教学模式相对的统一性。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筑史的在线课程引进也能找到设计制作精良又易被学生接受的精品视频资源,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

微生物学史篇9

一、利用微课科学展示教材的信息资源

某些老师常常置教材资源与不顾,在网络上大量下载资料。一次我看见有个老师网上找了半天没有找见,我说就在课本里啊。他说把书本知识制作成微课很麻烦,网上下载一个就行了。过后我想,有的知识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用微课来上课,原始的就非常好,比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这里,我和大家谈的就是要科学地利用网络制作自己的微课,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地一哄而上。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新生事物,它在和我们的实际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理智,清醒看待,唯其如此方能开拓出自己的教学天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所以,把教材资源原汁原味地用微课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课本中的资源包括书中的插图,书后面附带的光盘。我在讲“北京人”一课时,就到书上附带的网站上,打开相应链接,把“北京人”生活的场景,直接打开让学生观看,学生既看到了“北京人”当时生活的状况,又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了解人类在发展进化历程中的轨迹。所以,这也是一种微课的利用,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才叫微课。

二、利用微课提炼“核心词”强化教学效果

现在提倡的微课和我们以前使用的幻灯片相比较而言,更加短小精悍,你能突出某一个知识点,制作的时候也能精心地准备。制作微课大家最好使用的工具是“喀秋莎”,如果放在以前,把图像、声音、动画、特效能集中到一起的软件不多,就是“ppt”演示里,制作起来也是很麻烦的,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很少有老师使用。现在的微课克服了上述缺点,就一课中的重难点,集中制作一个微课,展示给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抓住“核心词”,科学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科学分析历史的演变规律,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归纳提炼出一些“核心词”,作为记忆的纽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此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1858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书上列举了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的《天津条约》,我把此条约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传教、经商、游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大清律法的管制。后来我讲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引导学生用提炼“核心词”的方法,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还有,学生根据这个方法,将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我觉得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联想记忆,微课展示,强化教学效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对简简单单的历史知识写错,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记住,没有记住是印象不深刻,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微课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巩固记忆。这里我讲一个联想记忆的方法,就是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联想,赋予新的含义的记忆方法。近代史里的《天津条约》,识记的内容较多,学生不好记忆,那么我们可以联想成“公开行贿”。用微课展示:“公”: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行”是: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这样一来,学生识记就有了提纲,不再是记住这个忘记那个了。这个测试卷里反映得非常典型,学生对条约的内容往往回答几点漏答几点,原因就是没有记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老师上课时没有加强学生的印象,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假如老师能够利用微课,制作形象生动的微课课件,把整个条约内容演示出来,而不是从老师的嘴里讲解出来,我想学生一定会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故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写错。

四、利用微课比较记忆历史知识

现行的初中历史课本,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没有上过人教版的老师,很难很快进入角色。现在有了微课,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几个条约的内容作比较,从中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如果不经过比较学习,则学生是很难理解中国近代史的。

五、利用微课,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历史教学

每个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只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注重这方面的联系,有的老师不善于联系罢了,如语文和数学看似联系不大,其实语文学不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就是有缺陷。语文和历史那就是孪生姐妹,学语文必须了解历史,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文学主张流派等,这些恰恰就是历史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语文课前一定要了解历史,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孔乙己》时,利用微课,让学生首先弄明白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什么时间创设的,对古代的读书人有哪些影响,对社会有哪些影响,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怎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对科举制度的历史及其对历史的影响,就有了大致了解,这个过程就是间接学习历史的过程。还有语文课本里的古文,如果不把历史背景讲清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无法完成。

微课的好处就是每个知识点可以制作一个课件,非常简洁地给学生展示了所要传授的内容。上面讲的是语文课和历史课的内在联系,历史课和政治课联系也非常紧密,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都是历史课所要研习的内容、比如我在讲《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时,书本内容涉及三大战役,对三大战役的战争背景、战争过程、战术思想、战争指挥、战争意义等,都要做一个简单叙述,让学生有个全面了解,因此学习此课的过程就是对历史了解。还有1929年的“经济危机”,如果不把这段历史讲清楚,后面的经济危机就无法搞明白,经济危机发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世界经济环境等,都需明白,才能知道经济危机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也就能明白物价忽高忽低的真正原因了,这就对经济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清晰的了解。其实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它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所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课无处不在。

六、利用微课,开展历史教学教研

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要上档次,要结出丰硕的成果,教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利用微课开展历史学科的教育活动,是最有效的方法。上课前主讲的老师把上课内容用微课展示出来,就本科的重难点精炼地展示一下,在具体的课堂上看看是否将这些知识完整地给学生传授了,下课后,大家回到办公室,将各自的看法观点要言不烦地展示几点,无需面面俱到,这样从开始的备课到最后的评课都非常紧凑且高效。如我在听了年轻的李老师的课后,直截了当地指出他在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不能把历史知识一块一块分割开来,要有条理性,纵贯历史的线索不能断,否则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他听后心悦诚服。

微生物学史篇10

【摘要】在目前的新式教学活动里,微课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微课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存在许多的不同。目前,我们主张将微课应用到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推动课堂改革的重要举措。正确把握微课对于中职历史课堂的发展推动作用,再进一步地发掘其潜在因素,从课程的选择、难点与重点的圈定入手,推动中职历史课微课教学逐渐适应新的社会背景,并且在不断的反思中,更好地实现微课的教学目标和发展效果。

【关键词】中职历史;微课;课堂改革;潜在因素;发展效果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使得教育不断完善,尤其是在中职教学活动中,微课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就为中职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遭遇困难。微课的运用过程也不是一路顺风的,仍有许多我们要去改进的地方。本文对微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做了大致的介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思考,为未来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拓展思路,望能对推动其不断进步做出一点贡献。

一、微课概念

微课之所以被称为微课,是由于它是微课程的简称。就中国微课第一人胡铁生的理解来看,微课程是利用教学视频作为其发展的载体,然后就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具体环节而形成的一种简短而适合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式的网络课程。微课的设计和规划一般多为针对某一特殊内容,就像考点、疑点和难点等而形成的以讲授、解析、答疑、实验和其他类型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单从教育价值来看,微课却又可以分为传道、授业、解惑等三个方面,分别对应思想教育、知识传授和重难点突破等三个方面。在社会里,各个领域能够依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适用的微课,而在中职历史教学时,显然讲授型的微课模式是最为合适的。

二、微课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嗤平,中职历史教师开始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在潜移默化里教授中职历史学习技巧,从而推动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利用微课视频来引出课堂教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他们思维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想要实现高效的教学,就得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其次,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开端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刚刚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去欣赏,然后感受那种环境和氛围。就比如,当学习到《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有关内容时,就可以播放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图片和音乐等等,让学生自己去领会和感受,进入学习氛围当中。

(2)利用微课来教授学生历史学习技巧。孟子曾说“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良好的学习技巧能够使学习变得事半功倍。正确的历史学习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在一定的高效的学习技巧之下,合理的理解知识难点。教师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一些重难点,还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理解。当讲解《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时,原本课程要求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立等情况,正确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等。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简单地划分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而不就此展开分析的话,学生是很难了解这些内容并掌握的。而当历史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方式,制作有关视频,并通过一些具体历史史事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学生就能够更容易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正确理解君主专制制度。

(3)利用微课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由于一些外在因素,中职的历史教材在某些方面过于简单,然而他又在学习中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教师就必须在教材以外另想办法,从而推动教学难点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而微课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像讲到《重庆谈判》时,说“经过40多天的商谈,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这样的信息一点都不完整,但是这一块却又是学习考试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完善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请去重庆谈判时的动机,也就更容易记住中共对此采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当前微课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微课制作水平显著提高,形式化倾向明显。最近几年,有能力的专业教育技术人才和专业教师越来越多,其微课制作水平也越来越好。微课资源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和显示方法上,适时地获得了一些专家的鼓励和支持。微课制作水平的提高,来源于在设计微课教学方面,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比以前更多,更重视质量和品质,视频效果越来越好,然而,却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考虑与方案的设计。而当教学的初衷被扭曲,教学就会只是流于形式,渐渐地忽视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

(2)微课资源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缺乏交流互动、评价诊断功能。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让微课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传播与使用,使用率会大幅度增加。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共享有关资源,也能够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作为反思。当然,也可以写上学生对于微课教学的一些回馈意见、学习诊断和学习效果评价。为此,我们了解到微课教学平台在自我传播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自身,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3)学校及教师参与热情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较低。最近几年,微课教学设计大赛此起彼伏,学校以及教师参与次数较多,从某些方面来说,带动了微课信息资源的推广,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教师在参与微课教学设计这一活动的时候,能够不断锻炼自身,但其对微课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却是表面性日益突出,脱离了从教学自身和以学生为教学之本的教学理念。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从自己的专业性和教学业绩等角度来思考,来认真考虑微课教学的发展规划和现今取得的成果。而这些微课教学方式都不能够正确发挥各教学工作者互相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功能。单从实践方面来考虑,部分教师的微课的效果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而与此同时,作为教学的关键内容,微视频需要合理地处理后期编辑工作,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微课教学倾向稳定。

四、反思

究竟应该怎样制作有效的微课呢?接下来我们就《的经过》来研究一下微课制作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和需要把握的原则。

(1)合理兼顾实用性与趣味性。微课在设计时就一定得是有用的,值得学生去学习,因此在制作时要重视实用性,多一些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锻炼。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历史史实来完善信息,增强其真实性和实用性。就比如这样一段:“早晨,各校学生按计划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大约有3000人。我们在天安门停了好久,向群众说明游行示威的意义,群众就参加的多了,游行人数也增加了。”这是《回忆》中的部分文字,我们通过摘录这一段话,可以将的事件、时间、人物和地点等清楚地交代出来。而在教学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利用灵活的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建党伟业》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微课里,慷慨激昂的情绪、激动人心的画面能够将学生迅速地带入到那个环境氛围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表达重视其逻辑性与流畅性。所谓的逻辑性就是指教学规划和设计思路明确,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一路走来,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同时还能够做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而流畅性则指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和流畅,普通话的清晰和明亮,语速的适当,语言的精准简练,在教学时通过讲解旁白,合理搭配视频和图片,确定微课的脚本制作,简明扼要地说出相关内容。而这些文字,“那么,是不是只有学生才参与到这场救亡爱国运动呢”“至此,告一段落”“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来看几则材料”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推动微课结构的不断完善,合理创设情景,情景交融性强。

(3)使职业性与专业性相契合。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而设立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一般情况下,技术型人才在学成后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社会,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因此,微课的制作和教学规划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彰显时代和职业特色。中职学校的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发展、利用、收集社会历史信息的能力成为中职生的学习目标之一,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尤其重要,职业性要渗透到微课设计与制作中。

历史w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独有的历史性,通过一些过去的史料来反应其专业特征,《的经过》时就可以选用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材料里的片段和《简史》中的部分资料。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老照片、地图和回忆录,这些都是留下的痕迹,都能够反应历史学科的专业特征。

(4)和谐呈现艺术性与创新性。我们此处所提到的艺术性不仅是单纯的文字、视频、图片和讲解音频等材料,而是这些资料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清晰的视频画质,强烈的节奏感、和谐的音乐以及设计完善的形式,都能够让欣赏者获得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而创新性则是微课类型方面的多重性和技术的创新发展,往往包括最新的ppt版本、动画与版面的设计、格式的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等,然而在使用时一定要防止花哨,不能用一些浮夸的文字和图片来堆成一个作品,要和谐分布,彰显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今天看来中职历史微课,是顺应网络不断发展和在线教育的进步的结果,微课的出现能够让不同的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资源和知识容量,能够更好地获取专业的技术和专门知识,不断完善和补充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合理使用,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总而言之,微课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继承了现有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能够满足广大师生多样化的需要,是值得不断推广的。作为中职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微课设计和规划的能力,推动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促进新媒体教育教学的改革,实现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钱丽华.中职语文微课教学实践探讨[J].职教通讯,2016,(21):63-64.

[2]彭薇.微课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

[3]王玉杰.微课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导入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