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产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4:34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1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技术创新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规避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套适合于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层次分析法(aHp);指标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540.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630196);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博弈分析及优化研究”

作者简介:贾广超(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技术。

收稿日期:2015-02-15

0引言

技术创新风险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者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风险因素是制约技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规避非常必要。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我国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代宝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研发风险、替代风险、成果外泄风险四个方面。周仁仪、周喜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为动态管理风险,技术创新基金的财务风险以及创新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三个大方面,并分别展开分析。潘喜润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别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企业内部因素引发的技术创新风险包括: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引发的技术风险、知识型员工管理不到位引发人才风险两类;企业外部因素引发的技术创新风险又包括: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风险、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引发法律或制度风险三方面。王海刚、陈钢、程旭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链风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由行业内竞争带来的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赵红瑞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分析,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技术运用风险、盲目追求技术领先风险、以及技术寿命和技术效果的风险三方面的创业技术风险。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陆卫国、郑毅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表现为一个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一般分为创新构思期、项目确定期、研究开发期、工业设计与产品试制期、规模投入与批量生产期、技术实现期等几个阶段。本文对其进行参考,创新性的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研究,从科技成果的创新构思到研发以及应用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继而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基于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需要经历研发和商品化的过程,任何一个技术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发生在技术创新生命阶段的每一个过程。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如下:

1.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制定一项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技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本,技术创新伴随在整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中。产品技术创新包含了产品技术先进性、产品技术配套性、产品技术实用性、产品技术创新性、产品技术可改进性,是反应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首先面临的是决策风险。

1.2研发风险

研发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以及支持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风险。高新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多是间断性和跳跃式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技术的非连续的范式转移,使企业原有的技术范式完全失效,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无果而终。此外技术效果事先难以估计,即使是成功的创新,也可能产生没有预料到的诸如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副作用,从而使该创新受到发展限制。

1.3生产流程风险

生产风险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生产系统中的有关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即使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活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还有大量的转化工作要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无法转换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功亏一篑。

1.4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于企业的市场能力差、创新成果本身的缺陷等原因,使得技术创新所体现的最终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最终导致企业技术研究的投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企业因此出现财务危机而难以顺利发展下去的风险。新产品从定价到营销,营销策略及面对外界环境的应变反应能力都会给产品的市场营销带来风险。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都会给新产品带来市场风险。

1.5财务风险

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存在资金的流动就会面临财务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一样。科技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项目融资成本高、信贷资金来源困难、创新项目资金需求量、大企业资金营运能力差、创新项目资金链断裂几方面。

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状况的标尺。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指标设计涵盖面要广,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也要考虑现实性原则,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的实际环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取能够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

(2)系统性、整体性原则。构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能够真实的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各方面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动态连续性原则。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的建设必须能够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能够反映技术和管理发展的现状、潜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科技创新生命周期角度对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

3.1指标权重的计算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该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

3.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通过专家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打分,分数取0~10,分数越高代表风险越大,并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最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如(1)式:

(1)式中,F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指数,w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权重,Si为该科技型中小企业指标得分。

本文选取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匿名方式通过专家打分法征询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及相关行业专家进行打分,对专家打分进行统计、汇总,本次共发出18份调查表,收回15份,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计算出金智科技的技术创新风险结果为5.7468,属于中度风险。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应当注重增强项目组的总体实力,着力克服复杂技术,增强技术创新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小技术的可替代性,开源节流,促进企业发展,抵御技术创新风险。

4结语

本文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体系的补充与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计算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权重,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一个指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程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对各指标的权重及其得分进行综合分析,对症下药,针对性的减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代宝.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J].科技与管理,2003(6)

2周仁仪,周喜.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10)

3潘喜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防范[J].上海企业,2009(6)

4王海刚,陈钢,程旭.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5赵红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技术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济师,2012(3)

6陆卫国,郑毅,曾繁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与资金的需求[J].社会科学家,2005(3)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李柏洲.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2

但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从来就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支持。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副主任屈锋教授,从这位化学背景出身的青年学者身上了解到她眼中的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和生命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她开朗,幽默而时尚,在和她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她更多的特性学者的优雅、科学家的严谨、师长的智慧、年轻的活力……这位思维敏捷,谈吐直率,兴趣广泛的女教授,执着于将化学精髓溶入生命科学研究的“创新者”,正像一位手持化学缤纷彩练,在生命科学的舞台上清然挥袖的舞者。

记者: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哪些方向进行的?您的科研理念是怎样的?

屈锋我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生物医学分析检测以及生物物质分离分析展开的。

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离不开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同样离不开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支撑,正是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和新兴学科。

我原来所学专业是化学,具有分析化学与环境化学的研究基础。在美国做博士后时转入生物科学,开始接触动物、组织等生物物质分析,接触到人类健康与衰老领域。现在我主要的研究思路就是要利用自身的化学背景优势,结合在生命学院的学科背景,将化学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生物体和生物分子的研究中,解决生命科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目前我的研究对象有细胞、微生物、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希望在与人体健康相关的生物学、医学、临床检验等方面从技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用新方法、新思路去解决其中的问题。我认为,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学科间的交叉一定要深入。各相关学科要真正融合、必须要进行学术思想、技术手段和学术人才的全方位交流。

记者:您曾主持或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多项工作,请介绍一下其中一些主要项目的相关情况好吗?

屈锋我所主持的项目具有延续性,保证了课题可以从基础到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基于两种模式病原菌全细胞核酸适配体的毛细管电泳筛选方法研究”、“土壤有机酸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特性研究”、“有机污染物的芯片电化学检测技术”等,最初主要是从小分子方面做起,现在将这种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了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等生物个体。目前很重要的部分工作就是围绕着生物活体进行研究,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比如直接将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将生物学方法与分析化学方法结合就是很有特色的研究内容。我现在是生命学院的教师,周围教师和学生都是生物学专业,因而我可以更多学习,了解和接触生物学,并能带着化学专业的眼光看待生命学科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对我的研究非常有利的一种状态。

记者:您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物医学分析检测和生物物质分离分析方面,从专业角度出发,您是如何看待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这一问题的?

屈锋我认为好的基础研究成果应该具有产业化的潜能。首先基础研究必须要深入、透彻,这样才知道它向应用转化时的关键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应该如何克服。作为我们的方法学研究,建立的方法不仅要有技术含量,还要考虑低成本。一个有效的方法或产品如果成本过高,对于企业来说压力很大,这将阻碍其产业化的发展。在研究成果真正能为社会和经济服务时,必须考虑降低各种成本,如设备材料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操作成本、人员培训成本等。目前我所进行的研究还没有达到投入产业化阶段,但我的所有想法和努力方向都没有脱离这个根本出发点。

记者:作为生物工程系副主任、生物技术专业本科责任教授,您主要分管哪些工作?在行政、科研和教学多种身份中,您更喜欢哪一个角色?

屈锋:目前,我主管教学方面的工作。我是做科研出身的,多年来都工作在科研第一线。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本来就是一体的。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指导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介绍科研内容,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并没任何矛盾。我很喜欢讲课,把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很有满足感,这是只做科研工作所得不到的乐趣。当然,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到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人生的指引。作为教师,还应担当着指导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责任。我们要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培养学生,将严谨、认真,执着的学习和工作方法传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专业背景和科研素养的,能够胜任多种社会工作的合格人才。工作虽然很繁忙和辛苦,但更多的是看到学生成长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记者:在求学道路上,您涵盖了内地、香港、国外的三重教育经历,这一切在您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屈锋:不同地区的文化、管理和制度下的教育模式有一定差异。对于科研来说,多样化的教育经历和受教育模式可以开拓眼界和思维方式。对于教学,可以把不同的文化、管理和制度模式与学生分享,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上述问题。对于这种活生生的亲身经历,学生听起来会更有感触。所以我认为,对于新世纪的年轻人,一定要创造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自我提高和成长非常有益。

记者:对于学生和后起人才,您认为他们如果希望成为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的话,需要在求学时期做出怎样的积累?您在教育教学上录持的观点和原则是怎样的?

屈锋:总得来说有两步:打好基础,然后培养其兴趣。打好专业基础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多学多练。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有助于开拓科研的视野和思路。当然,还要有必要的勤奋努力,但这个勤奋并非是毫无目的地泡在实验室。虽然科研工作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但这个积累一定是有效的时间积累。学生实验做的越多就越熟练,越熟练就越有兴趣,有兴趣就不觉得“枯燥”,就能发现科研中的乐趣。有了乐趣,勤奋就是自觉行为。当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自信,就越有动力。大多数学生在科研和实验过程中都是遵循这样的成长轨迹,所以在科研和实验中的确要多做工作,当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要坚持,就像人生中遇到坎坷一样,挺过去就是成长和进步。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3

关键词:化学;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29-2作为教师需要超越现有的教材层次,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更具科学味的课堂中体会化学学科丰富的科学色彩。要构建充满科学味的化学课堂,我们必须在教学设计上要科学分析教材内容,构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课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科学探索的意义。那教材中的哪些内容我们可以进行处理,构建科学探究过程呢?

一、化工生产――构建生产情境

对于教材中涉及到工业生产的教学设计上,应该构建真实的化学工业生产情境,把重点放在工业生产流程的分析上。即思考从理论分析到实验操作再到工业生产的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通过科学的处理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思维的引发点,促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科学思维锻炼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科学处理。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教材上工业生产的静态书面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和体验的动态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亲身体验了解工业生产过程,思考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操作的方法和能耗和环境的等内容,形成科学思维。

例如:在《镁的提取与应用》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学都知道要加氢氧化钙溶液,但对为什么要加,怎么加,为什么不加别的碱等问题未能深入了解。因此对于氢氧化镁的形成我们可以寻找如下探究点――工业生产中如何将mg2+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问题1:请结合资料思考mg2+以哪种物质形式可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问题2:根据资料海水中mg2+的浓度,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是否合适?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3: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应该选用哪种沉淀剂?这种沉淀试剂如何获得?

资料提供:室温下几种常见镁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克)。物质mgCl2mgSo4mgCo3mg(oH)2溶解度54330.0110.0029资料提供:部分化学试剂的市场价格(元/吨)。试剂KoHnaoHCa(oH)2Ba(oH)2价格6160320012003700实验探究:(探究目的,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浓度mg2+溶液沉淀的效果)

1.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05mol/L、1.0mol/L、2.0mol/L氯化镁溶液各2ml,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2.再取一支试管加入2.0mol/L氯化镁溶液2ml,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总结汇报:

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发现的问题,在工业生产中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2.总结从生产实际的角度来看,选用何种物质作沉淀剂最佳,请写出获得沉淀剂的方程式。

评析:通过以上科学探究过程,学生习得的内容和方法远比一个方程式要丰富的多,科学思维的锻炼已经不再是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他们会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工业生产中该如何进行原料的选择和处理,物质该如何进行分离等问题,以后再碰到相关的工业生产的问题,他就会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样构建的探究活动环节就让化学课堂充满科学味,学生的科学思维就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结论内容――寻找科学证据

教材中很多的内容都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记住结论内容,那就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最为关键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对结论内容作出科学的处理,将结论内容的获得过程重新建立起来,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认识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感受结论获得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角色不再是一个存储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仅仅成为书本知识的搬运工。

例如:在《天然气的利用甲烷》的教学环节中,由于书本在前面内容中已经告知了甲烷的分子式和立体结构,但学生对于甲烷分子从结构式的平面表达到立体结构的转换充满了疑惑。很多学生知道是正四面体,但不知道为何为正四面体,如何研究得出。因此我们设置如下科学探究点――甲烷的结构探究。

问题1:请从共价键的理论分析甲烷的结构中为什么是4个氢原子?为什么不是3个?

问题2:请根据书本《交流与讨论》内容计算出甲烷的分子式,并写出电子式和结构式。

结构探究:

1.根据甲烷分子中的原子组成,依据结构式,分析符合它的空间结构有几种?(学生搭建模型并在黑板上画出)

2.分析4个C─H键的空间排列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为什么?

3.如何验证到底是哪一种结构?如何寻找证据?

证据探究:

1.有人说4个C─H键的键长是相同的?可能有几种结构?

2.有人说4个C─H键的键角是相同的?可能有几种结构?

3.有人说C─H键的键角是109°28′?可能有几种结构?

结构再探究:

1.通过化学反应,将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替换成2个氯原子,请问你搭建的模型会有几种可能结构?

2.通过事实证明将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替换成2个氯原子只有一种结构,请问甲烷是什么样的立体结构?

3.为什么将甲烷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替换成2个氯原子的结构种类可以证明甲烷的立体结构?换1个,3个,4个能不能证明?

评析: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寻找证据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内容有很多。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科学结论,更要教给学生证明科学结论的方法和思考过程,教会学生用证据说话的科学思维方式。在我们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书本以外的新知识,更能感受获取证据的方法,亲身体验通过证据的分析来检验和支持科学的假说的过程,并能够通过证据的归纳和整理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系列问题的启发和诱导,学生全程经历了科学思维的活动,这样课堂中所培养学生的能力肯定是灌输式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科学规律――再认科学现象

化学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表达了物质世界中所遵循的规律,而规律性的内容往往是学生需要的。但对于科学规律内容的教学绝对不能让学生停留在记忆的层面。在科学规律面前,我们需要的是重新带领学生去认识科学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去发现、验证和总结规律。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关注“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现象,寻找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教师要通过科学化的教材处理过程,带领学生穿透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学生一起寻找事物现象背后更为本质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感知现象,获取规律。

例如: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教学中,教材直接呈现了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学生虽在初中了解了核外电子排布的部分规律,但涉及到的排布规律内容较多,造成了学生理解和应用上的难度。那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探究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探究。

问题1:请写出第1号和第2号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什么没有一直往后排到8电子结构?

问题2:写出第3号元素的所有可能的核外电子排布,思考哪种结构最稳定?

问题3:第二行原子最外层电子为何没有继续增加到9电子结构呢?

问题4:第11号元素为什么不是2,9的电子排布方式?

问题5:第17号元素为什么不是2,7,8的电子排布方式?

问题6:第2号和4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为何不对齐?现在的位置依据了什么?

评析:当化学教材中出现科学规律的内容时,我们的教学方式不应该仅仅是先现象的观察,后规律的总结的方式进行,这样就事论事的方式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没有任何的帮助。即使学生对知识有适当的了解,也不要通过单一的问答方式简单地去回忆知识。作为教师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系列的科学探究环节的安排让学生重新去认识科学的现象,主动探究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透过现象归纳获得事物本质的规律。要通过深层次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科学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开。

四、知识相关――探索对象异同

化学教材中很多内容表现了知识间的转承和递进关系,即后面的新知识和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虽知识结构上略有不同,但通过探究前后知识内容的异同,可避免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过多的重复,使知识脉络简单清晰,知识形成体系并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教师在碰到知识相关内容时要弄清原有的知识内容,把握新的学习材料,设计提供更具有思维探究价值的问题,凸显不同知识内容间的异同,造成学生新旧内容的认知冲突,再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思考讨论,逐步探究并归纳获得新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烯烃命名教学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烷烃的命名规则。若能以烷烃的命名为基础,再对比烯烃的命名,那烯烃命名的教学就无需像烷烃的命名那样逐条展示。我们可以借助前一阶段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设置如下探究点――烷烃和烯烃的命名探究。探究一:对比烯烃和烷烃命名表达上的差别?命名案例1CH2CHCHCH3CH3

3甲基1丁烯CH3CH2CCH2CH2CH3

2乙基1丁烯探究二:如何选择主链?命名案例2CH3CH2CHCH3CH2CH3

3甲基戊烷CH3CH2CCH2CH2CH3

2乙基1丁烯探究三:如何给主链编号?命名案例3CH3CH2CHCH3CH3

2甲基丁烷CH2CHCHCH3CH3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G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

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S+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产业革命乘数效应动力系统趋势特征

关于产业的基本理论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理论。产业结构(industrystructure)的划分,从静态来看,即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可以分为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瓶颈产业。关于产业的分类方法大致有:马克思的两部类分类法及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主要贡献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艾伦-费歇尔(allenfisher)于1935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先提出,人类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是和人类第一次初级生产阶段相适应的农牧业;第二次产业是和工业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非物质生产的产业。英国统计学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gclark)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中完善了费歇尔法:标准是产业距消费者的远近程度,按产品是否有形,生产过程是否可与消费过程分离,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因此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从动态来看,即研究各产业之间相互转化和变动的规律。17世纪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术语》的分析中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创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异性造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克拉克在费歇尔基础上,验证了配地的结论,即“配地—克拉克法则”,认为,由于各产业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从事广义的服务业;社会财富也主要由服务业来生产。

产业循环。所谓产业循环是指由低一级产业体系向高一级产业体系演进的过程,高一级产业包含低级产业的成果。这种产业循环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内在动力所引起,一次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也正是产业循环的标志。产业革命就是产业结构中的某些主导产业发生变革,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质的改变,由更高级的产业体系代替原来低级的产业体系。所以说,产业革命既是推动产业体系迈向高水平产业体系的原动力,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核心力量。

产业革命的数理模型

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有个函数关系,如果用联立方程经济计量模型来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变量x,而产业革命是因变量y,则有y=f(x)。在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内部呈现出乘数效应。假定科技革命内部一种关键技术为x,那么科技链的量变就是y,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k=y/x,k为系数,即科技革命内部某关键技术变革,引起整个科技的量的变化关系。相应地,在产业革命内部,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变化关系,即y为产业革命总的变动量、x为某主导产业的变动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乘数关系k=y/x,数学含义是成倍数增长关系;经济学含义是:在整个科技链中某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然要催生众多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出现;某一主导产业的变革,也必然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更大规模的质变。然而,由于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乘数关系就演变为,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关系,即k=i/t,表示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之间的量变关系。当k>1时,科技革命必然带来更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从立次产业革命的实践来看,k始终是大于1。这就是科技革命对产业革命的乘数效应。

同时,产业革命是相应时代变量的函数,也就是说,产业革命的爆发,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更应该是这一时代综合因数的共同作用。只有产业革命爆发的诸多因数成熟的时候,才会有全面的产业革命,进而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在对产业革命的模型分析时,必须明确,简单的数学模型只可以解释产业革命爆发的基本规律,而一次产业革命的完全爆发,还必须把社会综合因数考虑进去。我们把这个综合因数假定为变量s,产业革命前的综合因数总变动量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写为k=i/(s+t)>1。可以看出科技的变动与综合因数的变动将会使产业革命产生数倍的变动。这就是产业革命为什么能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就的原因。

历次产业革命的演进趋势

在两百多年的现代文明史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产业革命,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六次产业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纺织技术——纺织产业——解决“穿”的问题(工业革命源于英国);第二次:钢铁技术——钢铁及其制造业——解决劳动条件问题(源于美国);第三次:石油化工技术——开始能源与新材料产业——解决效益与节约问题;第四次:汽车技术——为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汽车产业——解决“行”的问题;第五次:it技术——以it为中心的信息产业——解决人类高效“社会”联系与获取信息资源的问题;第六次:生物技术——延长人类生命周期的相关产业,延年益寿的生物食品产业,核心是解决生命体延续的问题。

从历次产业革命演进规律来看,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产业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其实质是解决人类生命体的生存与延续。如果说前五次产业革命是满足人类生命体本身的维持需求,那么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主要满足延长生命体周期的需求。未来的产业革命,也仍然是围绕着维持与延长生命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断向高级发展。

第六次革命的动力因数

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过,“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和差异性的。著名社会学家马斯诺提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层次决定论。每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人类欲望的满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产业革命和产业变迁将是无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发展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直接动力。与人类直接相关的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连动性和产业连动性,产生出巨大的扩散力和辐射力。

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是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奠定基础,并催生着下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以it技术为中心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开始催生着第六次产业革命到来。

其次,诸多的外力因数也推动着产业革命的变迁。社会因数方面:全面、持续、协调的社会发展趋势,将十分有利于人类生命体的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维持和养护生命体的最好产业。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将以最有利于生命体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方式方面:即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将完全借助于智慧,而不是体力。依靠智慧和知识的新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生产方式,对生命体生命力消耗大大减少。创新力方面:创新的原动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力量,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最大贡献,就是唤醒了人类的创新力,在新产业革命的前夜,正是由于创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产业革命特征

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特征区别于历次产业革命,表现在以下方面:

延长生命周期的科学和相关产业成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从延长生命周期的相关科学来看,生命科学的突破、生命环境科学的进步、人文环境科学的大发展,一切科学都将以人为中心,一切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科学副效应将被削减。其次,从产业来看,研究与开发将成为新产业革命的主要行业。在新产业革命时期,它将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兴行业。

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从过去五次产业革命的过程来看,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循环中,存在着前后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间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产业革命在“科学—技术—产业”的循环中将表现为三者之间的融和,即科技的裂变效应和产业革命同步进行。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飞机设计;全寿命周期成本;并行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7-0100-03

[作者简介]姚珊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项目管理、航空工业飞机成本;

魏法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工业工程、项目管理、国防经济。

(北京100083)

一、航空工业飞机成本问题的提出

作为航空工业的主要产品,飞机研制项目具有周期长、技术新、耗资大、风险大的特点。过去我国飞机研制都属政府投资,设计与生产脱节,风险由国家承担,飞机设计研究所因长期以来受军工系统传统的研发采办管理机制所限,造成了对飞机成本意识的淡漠。设计研究所的目标是设计出满足上级要求的飞机,没有将飞机成本作为设计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因此,飞机的工艺性,飞机的成本以及飞机的销量等等因素在飞机设计时考虑较少。

中国加入wto已有5年之久,国内市场经济不断推进,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不可阻挡的激流。经济全球化成为总的趋势。航空工业的全球化是以武器系统的单一国家的模式转向国际化的开发、生产以及市场营销为基础的,而且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加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民用飞机产业受到更加直接的国际市场冲击。我国的航空工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求变革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并且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心中树立起技术经济、成本效益的系统观念。

二、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工程

1.在飞机设计阶段降低成本。现代成功的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不仅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效能,而且给用户在经济上带来效益。因此,飞机作为工程系统在多种方案优选决策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性。要提高经济效益,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飞机的研制成本。

降低产品的成本有很多方法,它们分布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普遍认为,工程设计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新产品在技术和经济上取得成功最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研究设计对成本的影响表明,产品绝大部分的制造成本是在设计阶段由所选定的原理解和结构化方式所决定的,而随后的加工和装配阶段,对于降低成本而言,作用相对较小。有学者指出,产品中多达80%的成本在早期设计阶段已经决定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获得主要的成本节约。

2.飞机的并行工程设计思想。长期以来,新产品的开发大多沿用传统的顺序工程方法。产品总是从一个部门递交给下一个部门(例如:设计开发部-工艺部-制造加工部-总装测试部等),由于传统的顺序工程设计方法在设计的早期不能全面考虑后续过程的多种要求,造成从概念设计到工艺过程设计的多次修改,产品开发周期延长。另外,产品顺序工程方法中每一阶段的成本都逐级放大,使得新产品成本成倍提高。

一架飞机设计得成功与否,应以是否达到效能-费用比最优来评判。要达到效能-费用比最优只能运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综合设计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才能得以解决。并行工程就是适合于系统工程的一种方法,强调综合设计,强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同合作。并行工程方法在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和技术集成以及信息集成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使开发和设计人员能大量采用集成技术,及时地完成产品及其过程(如生产、维护过程等)的设计和评价,可显著地改善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加快研制周期。

3.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鉴机研制、生产和使用保障等费用全面增长的严峻局面,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并开始对飞机寿命周期成本进行研究。开展寿命周期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寿命周期成本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美国国防部认为,LCC是指政府为了设置和获得系统以及系统一生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开发、设置、使用、后勤支援和报废等费用。

在此之前,美国国防部对武器系统成本的定义主要是单件产品的成本。以后,随着武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但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成本日益增大,而且由于武器装备的日趋严格,促使武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费用也空前上涨。1962年,在美国国防部长的报告中披露:1961年美国国防预算至少25%用在维修费上,并且得出结论认为把全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费压缩到最低才是产品研制的基本思想。因此,1966年6月美国国防部开始正式研究武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并在1970年开始使用LCC评价法,要求武器系统的使用部门在作出采购决策时,不但要考虑是否买得起,更要考虑在整个全寿命周期内是否用得起。

LCC克服了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仅注重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局限性,将企业成本管理的视角向前延伸至研发设计阶段,拓宽了成本管理的视野。它强调“产品成本是研发设计的结果”,就统筹考虑产品的可生产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要求,减少在设计后期发现错误而导致的返工,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节约使用与维护费用的目的。它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在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中,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产品的顾客化,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面向市场的设计阶段。LCC管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即LCC的计算是从客户的角度进行的,不仅考虑了生产同时也考虑了使用者的耗费,确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果的最佳设计方案。

飞机的寿命周期指该型飞机从论证开始直到退役为止的整个周期。我国规定,飞机的寿命周期可分为研制阶段、采购阶段、使用保障阶段、退役处置阶段。飞机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在预期的寿命周期内,为飞机的论证、研制、生产、使用、维修与保障、退役所付出的一切费用之和称为飞机的寿命周期成本。以时间可分为: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费用、生产费用、地面保障设施与最初的备件费用、专用设施费用、使用保障费用、处置费用等。

4.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和兰德DapCaiV模型。目前,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参数法和工程估算法三种。

类比法是建立在与过去类似的工程项目进行比较,并根据经验加上修正而得出费用估计。参数法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起系统费用与系统的测度(尺寸、性能等)之间的关系[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式称为费用估算关系式(CostestimateRela-tion,CeR)]。工程估算法是利用工作分解结构自下而上地估算整体费用。由于参数法可用于研制早期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决策对整个寿命周期费用有重大影响,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波音公司可以用其现在飞机的费用估算关系式毫无困难地、非常精确地估算新喷气客机的费用。

美国兰德(RanD)公司受美国军方委托在飞机寿命周期费用分析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67年提出关机发展与采购费用(DevelopmentandprocurementCostsofair-craft,DapCa)分析的第一种模型DapCai,之后数次改进,模型的最终形式是DapCaiV。DapCa模型在飞机寿命周期费用分析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

DapCaiV模型通过工程、工艺装备、制造、质量控制等小组来分析估算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及生产所需的工时,然后将这些工时乘以相应的小时费率,就可得到一部分发展与采购费用;通过发展支援、飞行试验、制造材料和发动机制造等方面的费用直接得到另一部分发展与采购费用。

兰德DapCaiV模型中工时、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工时:He=0.88w0.777ev0.894Q0.163

工艺装配工时:Ht=1.22w0.777ev0.696Q0.263

制造工时:Hm=1.6iw0.82ev0。484Q0.641

质量控制工时:0.076Hm货运飞机

0.133Hm其他飞机

发展支援成本:CD=7.96w0.630ev1.3

飞行试验成本:CF=461.13w0.325ev0.822Fta1.21

制造材料成本:Cm=1.90w0.921ev0.621Q0.799

发动机生产成本:Ceng=1.548[0.0097tmax+243.25mαmax+0.54tti-2228]

研究、发展、试验与鉴定费用+生产成本=

HeRe+HtRt+HmRm+HQRQ+CD+CF+Cm+Cengneng+Cav

式中:we――空重(n);

v――最大飞行速度(km/h);

Q――产量;

Fta――飞行试验机架数(一般为2~6架);

neng――总产量乘以每架飞机的发动机台数;

tmax――发动机最大推力(n);

mαmax――发动机最大马赫数;

tti――涡轮进口温度(K);

Re,Rt,Rm,RQ――综合费率(即人工小时费用,包括职工的工资和津贴、日常开支和管理费用等);

Cαv――航空电子设备费用。

三、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工程与飞机设计发展趋势

现代飞机优化设计越来越追求对各类综合设计要求的寻优,如长寿命、可靠性高、经济性好、工艺性以及维修性好等。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飞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应当作为飞机设计的多个目标之一,融入到飞机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中。

飞机优化设计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优化设计过程。从现代飞机设计的并行工程概念上看,设计过程要计入飞机全寿命周期的综合因素。飞机总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覆盖了多个学科的内容,需要把物理、数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控制原理、材料和工艺、经济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机械设计、结构力学等学科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它包括了大量的设计变量,性能状态变量,约束方程,各个系统模型相互交叉影响,各个设计目标对设计变量的要求相互矛盾,子系统的构成可能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甚至在不同地点来操作运行的。因此需要发展一种高效适合于像飞机这样的复杂工程系统设计优化的方法。

从以上分析飞机设计的特点来看,未来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优化设计和面向系统设计的趋势。

1.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Designoptimiza-tion)。多学科设计优化是解决由相互耦合的物理现象控制的,由若干不同的交互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工程系统设计的有效方法。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在提供变量、约束、性能间交互作用和耦合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同时满足各学科和系统约束的设计,具有对各种设计方案迅速进行折中分析的能力。多学科设计优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且不仅仅是学术研究,已经用于工程实践。如在飞机改型设计中,以最小重量和成本代价对现有飞机实现改变设计要求,迅速计算出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有效控制寿命周期成本。

多学科设计优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各个学科(子系统)的知识,应用有效的设计优化策略,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充分利用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获得系统的整体最优解。多学科设计优化通过并行设计缩短设计周期,这与现代制造技术中的并行工程思想是一致的。

2.面向系统设计。现代飞机设计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了飞机设计方法是建立和研究大型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规律最一般的描述及对其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其有别于以往设计方法的特征是:综合优化准则的应用;描述整个系统本质特征的数学模型的应用;数学优化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作为设计对象的现代飞机具有高度的层次结构,而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都是由机体平台、动力系统、机载设备、控制系统等构成的。可以把飞机分成若干个完成各种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些子系统总和在一起就决定了它的有效性能;这绝不意味着各个子系统是完全独立的,飞机的各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飞机设计中设计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而飞机则可划分成子系统和各部件。这就决定了飞机设计的理论基础为系统工程的科学,其目标是建立和研究大型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规律最一般的描述及对其分析的综合方法。

面向系统的收集方法是在充分考虑影响系统完成任务和达到指定目标的所有因素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研究。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系统设计的问题可归结为:总的目标函数在多种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

四、结语

当今中国航空工业正在向市场化、商业化发展,产品成本管理问题日益凸现。飞机全寿命周期成本工程在国外已有几十年发展,近年来也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开始研究。未来飞机设计将越来越综合化、系统化,寿命周期成本将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参与其中。飞机设计研究工作者必须树立成本意识,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使我国飞机工业设计生产能力更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景立,李鸣.航空工业企业的基本特点研究[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5,(4).

[2]宁南,谢鹏.大飞机项目卡在哪里[J].商务周刊,2006,(6).

[3]吴志恩.探讨开发大飞机工程[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6,(2).

[4]李为吉.现代飞机总体综合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5]李凡.面向用户需求的成本工程[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2004.

[6]潘雪增.并行工程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7]陶梅贞.现代飞机结构综合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97-02

一、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一书的出版标志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正式形成。书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和老化阶段[1]。理查德·L·达夫特把组织生命周期分为四阶段,即创业、集体化、规范化和精细阶段[2]。近年来,有学者将生命周期概念引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企业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变化着、发展着,如企业核心能力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退化为一般竞争力、甚至退化为无竞争力。其核心竞争力随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断地跃迁和提升[3]。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

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其实也并非永远是“核心”,因此呈现出动态性变化特征,即核心是相对的,其成长是发生、发展、不断提升、循环反复的,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整合优化的,这说明核心竞争力形成之后不会保持不变,是要根据自身特色,适时实现升级转换的[4]。根据已有划分,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划分为生成期、上升期、衰退期三个阶段。

生成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和确认时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起点。一般来说,处于生成期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作用十分有限,成效不显著,可看成是种过渡状态。这时期,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是关键的,高校最迫切的任务是找到突破口,使核心竞争力由理念到现实、由概念到操作。运用创造性的、超常规的思维,通过战略分析、准确定位、制订发展规划、完善生成机制等手段来培育潜在的核心竞争力,为其发展积蓄力量。

上升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时期,是核心竞争力发挥功能,辐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给高校带来整体绩效和社会影响力的成熟态势。这时期是关键期,高校应采取多元化策略,加强组织学习,提高整合资源能力,凝合校园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利用已有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延伸和扩张,为核心竞争力成长注入新活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上升期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各方面资源和各种能力融合渗透的结果,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整体展现。但是在上升期会出现阶段(如图1中a、B、C点),如不及时实现跃迁,会导致核心竞争力消退(图中虚线部分)。因此,其上升期是个波浪式过程,如图1。

图1高校核心竞争力生命周期的波浪式上升过程衰退期的核心竞争力,指高校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已逐渐失去其作用,或者新环境对原竞争资源产生了冲击,使既有运营模式产生成本增加、资源消耗、重复建设、特色丧失等状态。处于这时期的高校,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竞争力的新老更替。因此,高校要及时评价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评价基础上进行战略更新,对于市场需求萎缩、没竞争力的学科专业要忍痛割爱,集中资源开发新项目。当然,对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高校而言,远离市场、创新性要求高的基础学科是不能纯粹用经济效益、绩效指标来衡量的,换言之,这恰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是循环往复、不断转变的。高校要不断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核心竞争力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存在什么障碍、需要如何改进,从而突破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瓶颈,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保持高校持续竞争优势。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演变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本文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分为识别和生成、培育和巩固、评价和更新三个过程。

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生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生成指高校在已具备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分析和系统识别,明确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从而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生成。这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1)战略分析阶段

战略分析是指对高校的竞争位势进行判断和分析,提出发展战略,Swot分析方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所谓Swot分析,是指在全面分析高校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确定高校可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一是明确优势,是指学校所擅长的能力或特色。能力的发挥固然有赖于资源储备,但资源获取和利用却有赖于学校的能力。所以在分析学校的优势时,分析学校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固然重要,但整合资源的能力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学校的优势包括: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有远见的校级领导班子和优秀管理团队;卓越的师资队伍;校友、忠诚的客户、学校品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

二是分析劣势,是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或缺乏的。学校的劣势与下列因素有关:定位不明,缺乏长远规划;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缺乏凝聚力;有形和无形资源不足,人力资源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传统的竞争优势和办学特色正在消失等。

三是确认面临的机会,是指环境变化产生的对高校有利的时机。外部机会是学校制定发展战略时应考虑的重大因素。管理者应分析面临的机会,如国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国际合作、校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教育观念转变等带来的机会,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认适合自己的机会。

四是辨别面临的威胁。是指环境变化产生的对学校不利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及市场化,高校面临多种威胁,如师资流失、生源争夺激烈、科技产业发展对高校专业设置带来的挑战等。面对威胁,管理者要审时度势,辨别各威胁对学校的影响程度,提出消除或减轻威胁的应对措施。

(2)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的识别阶段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进行系统识别,从而准确、快速地区分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5]。

第一是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找出学校全部活动中做得最好的“关键所在”;第二要分析该“关键所在”是学校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职能性的,只有整体性的“关键所在”才可能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要分析该“关键所在”是否比竞争对手更强,具有异质性,如对手做得好,就不能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第四要判断该“关键所在”是否与竞争优势相关联,如该“关键所在”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术创新没关联,则不能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第五要分析该“关键所在”的持久性,没持久性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第六要结合外界系统的变化分析该“关键所在”的适应性,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也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总之,只有经过系统识别后的“关键所在”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2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巩固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和办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建立和强化核心竞争力。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过程,也是核心竞争力趋于稳定和成熟的关键阶段,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优势资源的获取和配置

战略资源在高校核心竞争力这个层级系统中处于基础层。获取优质资源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其中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努力获取;而对于校园文化、学科专业、品牌塑造等要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2)要素的培育和构建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力、管理力、文化力和创新力等。这些能力不能自动形成,尽管个人和团体可开发一定的竞争力,但仍需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和巩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多种渠道和手段,但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知识管理在培育和巩固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可替代。特别是知识学习、知识整合、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环节对培育和巩固高校的学习力、管理力、文化力和创新力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障碍因素的消除和协调

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培育中会受到一些障碍的干扰,如,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短期目标和培育核心竞争力长期目标的冲突,人力资源的结构、质量与创新力衰退的冲突,追求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冲突等。这就需要对有冲突的地方进行管理协调,营造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良好氛围,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跃迁。

3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更新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个发展的过程,环境尤其是科技的重大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竞争力的变化等,都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和适应性。因此,要适时地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核心竞争力进行适时更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和更新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环境变化。高校所面对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使学校核心竞争力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剧烈的环境变化可使精心培育的核心竞争力落后于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需结合这些变化,科学评价,适时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转换。2)社会需求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的服务对象要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等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紧密关注新技术的变化,适时进行学科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促进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升级。3)竞争对手变化。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是相对而言的,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多方进行博弈,使得核心竞争力水涨船高。高校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必须不断强化和更新核心竞争力。

要指出的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变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也不具必然时段性,而是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处于不断的交叉渗透中。一种核心竞争力要素的生成和另一种要素的衰退可能同时发生,由于这种动态性的发展变化,因此核心竞争力需要不断的培育和维护,需要经常的评价和更新。

参考文献:

[1][美]伊查克·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宋继红,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桂萍,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J]科研管理,2002(3)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知识;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43-02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制造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为此探索一条人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重视;政府、企业和个人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三重底线,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制造业不仅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又是采矿、电力等高能耗工业产出产品(电能、材料等)的消费者。机械产品及机械制造过程是制造业的重要部分,机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机械工业重要的战略方向,目前可持续机械设计制造成为机械学科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机械设计制造课程教学、可持续设计制造技术的科研积累及在国外参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教学实践,根据可持续技术发展对知识基本要求,对现有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融合可持续发展知识教学内容进行探讨,提出将要开展的教学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知识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SD)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般归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同时要求社会经济的各个微观层面的协同。具体到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旨就是为社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同时,对环境和社会的破坏和影响最小。对环境的影响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即要综合考虑从制造产品的材料的矿石开采开始,到产品制造、产品使用、回收和处置等产品各个生命周期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更需要一系列的使能技术,理解、掌握和应用这些技术就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目前机械制造业可持续使能技术涉及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全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目前研究和分析产品和过程全生命周期对资源和环境影响的主要技术。它是通过识别和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制造、使用和回收等各个生命周期阶段)所用的能量、原材料以及排放来评价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2.绿色设计技术。产品绿色设计是将环境考虑集成在产品和工艺设计过程中。在保证产品价格、性能和质量标准下设计与环境友好的产品和工艺。绿色设计主要涉及绿色材料设计、面向回收/拆卸的设计、节能和低碳设计、轻量化设计、基于LCa的生态设计等。

3.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是保证产品制造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绿色制造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新型绿色成形技术,主要有少无切削工艺、干式切削工艺等。二是改进现有制造成形技术,减少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各种排放(废气、废水、废屑、噪声等)。

4.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处置技术。产品服役(使用)期结束后,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端,若不对产品实施处置,将造成资源浪费并导致环境污染。目前产品生命周期末端处置主要涉及产品拆卸、回收重用(包括直接重用、修复重用、再制造重用)、回收材料利用和废弃处置方案。

5.绿色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绿色材料知识是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之一。随着地球资源的减少,新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和清洁能源(电动能源、氢能源等)技术快速发展,这些新能源技术知识对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融合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机械工程类本科教学

1.机械工程类本科教学。机械工程作为一个大类专业,一般分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多个专业。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精英人才的要求,目前普遍的本科培养方案采用机械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照大类共同培养,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三年级起进行专业分类培养,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2.融合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机械工程类本科教学。高等教育是一个知识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专业学习的知识点,知识点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前一知识点是后一知识点的基础和支撑,一个知识点可能需要多个知识点的支持。

一般来说,在现有本科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持续发展是有特定的发展对象,可持续发展知识需要与学科专业知识融合,才能被充分理解和实际应用。为此,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知识特征和现有课程,提出如下融合可持续发展知识教学模式:

(1)在现有课程中添加可持续发展知识元。所谓课程知识元是指一门课程授课的知识中,具有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一门课程传授多个不同类的知识,例如“机械工程材料”课,要传授金属材料知识、非金属材料知识及材料应用的知识等。同一课程内的知识单位,定义为课程知识元。

很多可持续发展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相关联,如果要独立为一门课程传授,它包含的知识元较少,没有必要独立为一门课程传授。因此,对于这类知识,可以聚类为单个的知识元,并且与同一课程中知识元关联,就能有机地融合到现有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知识中。首先提出在如下两门课程中添加可持续发展知识元:①机械工程材料课。“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具备对机械零件合理选材、提出热处理技术要求及制订冷热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该课程的知识元有金属材料的性能与成分、组织结构及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基本原理及工艺;机械工程常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用途等。产品材料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选择的材料不仅能满足产品使用功能要求,而且全生命周期评估是绿色(环境友好)的。绿色材料知识元有:工程材料可持续发展特性,例如,材料的可再生性、可回收性和可制造性等特性;工程材料生产的环境影响,例如,重金属开采、冶炼、处置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材料在不同应用场合的环境特性,例如,材料毒性、环境(空气、水、土壤)污染等;钢铁材料热处理环境特性,能耗及环境影响等;各种新型生态工程材料。上述这些知识元可以与工程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知识元融合,及与零件的工程材料选择知识元融合。②机械设计课。“机械设计”课程为大学本科机械类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知识元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强度、摩擦学等)、连接件、传动件、转动和支承零件等。目前的知识元主要针对具有设计能够满足产品功能零部件的能力,需要融合如下可持续发展知识元:面向可拆卸和重用的设计,该知识元可以与联接紧固知识元融合;零件轻量化设计,该知识元可以与零件强度设计知识元融合;零件寿命组合设计和回收设计,该知识元需要新独立添加;面向3D打印制造的设计,3D打印是新型的绿色材制造技术,该知识元需要新独立添加;面向优化环境制造的设计,对设计方案需要的制造方案进行环境评估,选择实现环境最友好的设计,该知识元需要新独立添加;基于绿色新能源的产品设计,目前许多绿色新型能源不断涌现,需要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该知识元需要新独立添加。

(2)开设新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课程。可持续发展知识涉及工程、环境和社会经济多学科,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并且上述新添加知识元需要这些知识元的支持。对于这些知识元,应该独立开设课程,插入到培养课程知识流网络中。可持续发展技术中最有特色的是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即LCa技术。评估一个产品、一项工艺或一项服务是否是绿色的(或可持续的),需要从其全生命周期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国际标准iSo14040-2006和iSo14044-2006将LCa的实施步骤分为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部分。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LCa评估技术和工具。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元,形成一门新课程:可持续工程基础。“可持续工程基础”课程包括如下知识元:工业生态学基础,简要介绍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观和资源环境等;全生命周期评估,包括产品分析目标和边界范围定义、全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解释;常用LCa软件工具及应用实例;材料流分析等。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9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

当今世界,企业国际化趋势加快,市场需求多元化,信息瞬息万变,竞争加剧,形成了企业经营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电子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生产中,形成了高度电脑化和自动化的新型制造环境。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新型企业步步崛起,向世人展示了其强健的生命力,逐步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高薪技术企业的特点

1.产品先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传播、运用速度快。以运用新知识、提供知识含量高的产品(服务)为己任的高薪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使产品更好地服务顾客。在产品的开发和研制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期某项技术能够实现突破,形成领先竞争对手的优势,获得高附加值的回报.在生产制造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使用先进技术生产。如,CaD、cam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数额小于开发费用,产出知识含量高的产品.鉴于产品的特殊性,企业在销售环节需要大力推介产品,使顾客认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售出产品,企业关注其售后服务和指导,以实施顾客化经营,获得高回报。

2.产品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企业兴衰迅速

科技进步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研制新产品,从而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促使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企业亦会随产品的研制、推介成功而迅速壮大。

3.企业经营风险大,对市场反应灵敏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推销费的大量投入造成期间成本高,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在经营上需要密切注视市场动向,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之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保证企业迅速服务顾客,适应市场变化。

二、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

传统成本管理即为广义的成本控制,其重点在于控制,在其他环节成本管理可操作性不强,成本管理演化为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成为狭义的成本控制。它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的耗费,进行计算、限制、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范围内,井分析差异,寻找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的活动。这种重在控制生产成本的成本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科技技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1.成本管理局限于简单执行功能,不利于高技术企业迅速反应和适应市场变化

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灵敏反应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一个重要条件。有效的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应付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成本管理需要具有一定决策功能,为企业战略服务,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不能仅发挥执行指令的作用。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仅发挥执行、控制职能,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成本管理仅关心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未能分析竞争对手成本情况,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2.成本管理注重生产费用,忽略研发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

传统成本管理关心的是生产环节中料、工、费的形成和控制。此类成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设计、销售环节的研发费用、推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占的比重较大,传统成本管理的作用空间大为缩减而意义不大。若仍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期间费用,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对决策形成误导.同时,企业的生产发展、市场开拓、整合程度等因素也未能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予以考虑,而这些一旦形成将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影响。

3.成本管理着眼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

传统成本管理虽然从材料采购着手,但是已经开始晚了,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易丧失一些向前整合的机会,如向前整合时,通过向供应商提合理化建议来降低成本。成本管理结束于销售,使传统成本管理因结束太早而不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分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不利于企业向后整合。

4.传统成本管理不注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快,需要正确计算评价产品成本,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需求强度大,同时其产品寿命周期短,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可操作性增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方式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易扭曲产品成本信息,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鉴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必要采用更能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是把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成本管理。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更好的解决传统成本管理的不足。

1.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

企业是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价值的。企业的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主要作业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管理职能这些辅助作业活动共同组成了使企业产生价值的企业内部价值链.在企业从事价值链的活动中会发生成本,亦会从顾客手中取得收益,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就会获利。

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来认识企业特点,构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链,明确每项作业活动对降低成本和实施竞争战略做出的贡献,消除不增值作业,更为全面积极地进行成本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传统成本管理仅注重生产环节的局限性和成本管理的呆板性,做到积极费用多用、用好(如设计环节实验费,甚至实验失败费),消极费用少用、杜绝(如生产环节产品次品损失)。

在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时,除了分析企业价值链,还需要关注行业价值链和价值链之间的联接关系。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使企业明了自己在行业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和市场份额,有助于管理者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对企业与供应商价值链接分析,能帮助企业寻求降低供货成本的途径,如通过洽谈降低供货成本:企业与顾客链接的分析,可使企业提高产品性能,更好的实施顾客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2.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把成本管理同企业战略密切联系起来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指的是以产品寿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寿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它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分销成本、顾客服务成本。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销售费用高而制造成本占的比重小的特点,使得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变得具有重要意义。研发费用、推销费用通过一定方法被计入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而得以体现,避免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呆板运用的缺陷。按每种产品分类计算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报告,使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每种产品相关的收入和费用,为决策者提供真实信息。

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的内容多,其影响因素也多,它既受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又受市场经营周期的影响。我们知道,在产品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营销策略不同,定价策略亦随之变化,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快,管理层在确定竞争策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产品成本信息,力求产品在不同阶段的总收入能弥补整个寿命周期成本,使企业获利,此时寿命周期成本联系战略,更有效服务决策的价值便体现出来。

3.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可找出对企业的成本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因素,并予以控制,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

适时生产系统与自动化生产在高科技企业中的运用,冲击着标准成本法,产生了成本动因分析(即aBC法)。此法以成本为决策服务的“决策相关性”为理论基点,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其思想,对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利于查明真实的执行性成本动因,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从微观层次上解决标准成本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把aBC法运用到战略层中,即为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它有助于从宏观上查出导致成本发生的另一类动因一结构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涉及企业规模、企业纵向整合深度、价值链每一环节的技术含量、产品复杂程度、经营同类产品的经验这五方面。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会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高科技企业先期投入大,要求企业要采用降低成本、提高差异的竞争策略。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也应从宏观层次上来寻求降低成本,影响、改变上述五方面的成本,以突出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注重外部环境的外向性、注重竞争优势、成本管理长期、全面的优点,适合高科技技术企业特点,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法的局限,更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实施顾客化生产。

主要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产业分析篇10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54-03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影响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新时期建筑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

建筑业发展程度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资料可以了解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可以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综述旨在对近15年来中国建筑业发展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可持续发展、钻石理论、逻辑框架法、国际竞争力4种理论和生产函数模型、竞争力评价体系、因子与聚类分析、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数据包络技术、软件评价系统共7种方法。

一、主要评价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国内外学者持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挪威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赢得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逐步向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渗透,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应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可持续发展[2]。

(二)钻石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钻石理论”,是竞争力分析的有力工具。该体系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同业竞争、相关产业等4类要素组成的钻石体系描绘竞争环境,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种因素[3]。钻石理论体系以4大关键要素为支撑点,彼此相互影响,组成动态的竞争模式[4]。

(三)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是国际组织常用的一种开发项目设计、工作计划和考核评估的工具,逻辑框架分析的结果就是要生成一个逻辑框架表。由于该表能够充分体现表内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矩阵式的框架结构,因此该法又被称为逻辑框架矩阵表[5]。

(四)国际竞争力

张德群将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某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以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创造附加价值并增加国家财富的能力[6]。周化举将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建筑产业在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所表现出的赢得相对和绝对竞争优势的能力[7]。

二、主要评价方法

(一)生产函数模型

肖维品[8]应用“黑箱”原理,建立了反映建筑业科技进步与产出效果关系的数学模型,称为建筑业递阶动态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指标法来测定建筑业科技进步发展水平、科技进步变化率,以及科技进步对总产值、生产成本、劳动力与资金投入和利税效果等的贡献率。按该文提出的测定方法,不仅可以避开劳力和资金投入波动幅度的影响,而且也可避开测定劳力和资金弹性系数的困难。实践验证,这一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文从建筑业生产经营的大量统计指标中筛选出能反映建筑业科技进步效果的4大类12项综合指标,建立了建筑业科技进步效果的指标体系。

张磊等[9],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建筑业生产函数,从总量分析其投入产出,研究建筑业技术结构合理化条件,得出了中国建筑业规模报酬增减趋势、技术结构状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从总量分析投入产出系统,将其用于整个建筑业技术结构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宏观意义,适于从全局把握我国建筑业的经济问题。

贾洪等[10],构建包括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产业关联、规模、效益等标准的支柱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进行全面分析。

(二)竞争力评价体系

张德群[6],首先从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劳动生产率等反映产业竞争结果的指标,来衡量建筑业的现时竞争力;然后从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等反映产业素质主要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建筑业潜在的竞争力;最后从政府行业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要素市场完善水平、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等反映宏观环境的指标来衡量建筑业的环境竞争力。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将构成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形成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周化举[7],构建的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赢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生产效率、规模实力四个方面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从基本因素、根本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12项内容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提出了建立相应评价指标的途径和方法。其中规模实力反映产业的绝对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生产效率反映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市场开发能力是企业实力和生产效率的外在表现;而盈利能力是产业经营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这4个方面具有逻辑关系上的继承性和内在的关联性。

陆宁等[2],阐述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以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加权平均法、空间几何距离法和综合平均值法;并且基于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加权平均法、空间几何距离法和综合平均值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排名。运用分层法建立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动力、发展潜力、资源消耗、环境效应几方面。

宋瑞乾等[4],以10个省市的建筑业为对象,对建筑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工作在3个层面上展开,即初步和直观的比较分析、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的比较竞争优势分析和基于建筑业竞争力指数(CiCi)的分析。最后建立CiCi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规模、能力、结构、绩效和关联产业等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组成。并利用蜘蛛图,从规模、能力、结构、绩效和关联产业等5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建筑业的竞争优势与不足。形成了建筑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框架。

李静[5],在建立建筑业经济技术综合指标体系基础上,选择了全国建筑业有代表性水平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评价指标结合客观实际特点,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素质、技术与创新、市场占有份额5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侯品等[11],以全国及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除港、澳)建筑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资源、过程、效益、环境4个方面对竞争力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基于均方差权值决策法和欧氏几何距离法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对其竞争力的排名位次进行分析。资源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设备、规模结构等,是建筑业竞争力的物质基础。过程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能力、管理能力、技术创新和市场经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存在于建筑业的内部,而不是外部的作用力。效益因素:是决定产业有效供给能力的重要基础,衡量一项产业是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需要在产业产出的品质、数量上及市场的绩效中来体现,具体在建筑业中,可以从总体经济效益、效益增长能力、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人均效益等相关指标中来反映。环境因素:来源于产业的外部,主要包含市场需求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从上述4个一级指标基础上展开建立了15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的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三)因子与聚类分析

张长根等[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可以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原来各个指标中的各类信息。因此,能够在减少指标数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所含信息的损失,即通过找出尽量代表原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主要成分,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因子分析法在构造综合评价值时所涉及的权数都是从数学变换中伴随生成,并非人为确定,因此具有客观性。该文所取指标为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企业利润总额、建筑企业资产合计、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人数、建筑企业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建筑企业房屋建设竣工面积一次交验合格率、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率、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得出能够代表原指标的主要成分有3个主因子:生产经营和资本因子、质量因子、技术因子。

周建华等[13],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建筑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该文侧重从建筑业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角度出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总体层、状态层、变量层。总体层反映各地区建筑业经济效益总体发展水平;状态层包含5个指标,是建筑业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5个侧面;变量层为基础指标,由12个指标组成。可以用两个公共因子:总量因子以及技术和效率因子来代表原始指标对各地区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

(四)生命周期理论

龚志起等[14],结合建筑业的实际,将建筑看作产品,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框架中若干主体的作用和职责。指出通过这种方法的使用,拓展相关主体的职责,以达到保护资源和最大化建筑绩能的效果,从而使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生命周期方法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为建筑产品系统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一方面,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的定量分析,可以为政策制定者、设计人员、生产人员以及公众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序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集成的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促进生产者在政府环境政策和公众对环境产品需求的双重压力下,产生较低的环境影响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产业经济学理论

王苏岩等[15],从建筑业的产业特点出发,应用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进行建筑业评价。具体内容包括: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研究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和均衡度分析,计算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所选省市建筑业发展情况并进行客观评价。

(六)数据包络技术

邓屈波等[16],介绍了数据包络技术(Dea)模型用于评价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优点,从投入产出指标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建立建筑业Dea模型。选取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为资源消耗指标作为投入(输入)变量;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和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为发展效率指标作为投入(输入)变量;选取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作为发展水平指标作为产出(输出)变量。

(七)软件评价系统

邓晓红等[17],研究了一个基于excel的城市建筑业发展水平评价系统。首先建立了建筑业发展指数(CiDi)模型;然后详细描述了基于excel的CiDi系统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iDi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对城市建筑业进行客观评价,操作灵活、简便,数据处理结果清晰、直观,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可移植性。CiDi模型包括3部分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和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论

1.在以上对中国建筑业发展程度评价方法的梳理中,可以看出,近15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业的发展程度也在测评与调整着。

2.虽然在评价建筑业发展程度中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方法体系,它们的评价流程是基本一致的,归纳起来可以用图1表示。

3.各种方法都在评价建筑业发展程度,但因为每种方法的适用前提不同,因此,各种评价方法对建筑业发展的评价侧重点也不同。比如,生产函数模型适于全局把握建筑业发展;竞争力评价体系又因为各自选取评价指标不同而不同;因子与聚类分析可以抓住主要影响因素;生命周期理论则涉及到跟建筑业相关的方方面面;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数据包络技术是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评价结果的;软件系统在实质上并没有更多变化。

4.纵观15年来对中国建筑业发展程度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陆宁,蔡爱云,等.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4).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宋瑞乾,沙凯逊,等.建筑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6,(8).

[5]李静.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07,(12).

[6]张德群.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8,(3).

[7]周化举.关于建筑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6,(2).

[8]肖维品.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分析及评价模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4,(1).

[9]张磊,关柯.建筑业技术结构的生产函数评价方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10).

[10]贾洪,欧国立.中国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评价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

[11]侯品,王幼松,等.泛珠三角九省区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建筑经济,2008,(10).

[12]张长根,李涛.因子分析法对建筑业综合实力的评价[J].建筑经济,2003,(12).

[13]周建华,袁红平.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法的建筑业经济效益评价[J].建筑经济,2007,(12).

[14]龚志起,张智慧.生命周期评价和管理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青海大学学报,2004,(2).

[15]王苏岩,崔旖娜.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建筑业评价[J].建筑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