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样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5:40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1

案例1――第17460号复审决定

该案件涉及名称为“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方法,其所采用的是平皿相互拮抗筛选模型与定向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在青枯病发生地区的田块中采集发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茎和根围土;②从采集样品中分离茵株;③通过分离菌株间的平皿相互拮抗试验和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区分出拮抗菌株和病原菌株两类;④以生物学参数拮抗率、反拮抗率分析拮抗菌、病原菌和其他类之间相互关系,选出在细菌分类上属假单胞杆菌或芽胞杆菌的拮抗菌株;⑤进行田间小区多点试验,以田间防效不小于60%为基准对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挑选,所得到的菌株即为有效菌株,从而完成了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茵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的青枯病发生地区的田决为烟草或番茄青枯病发生地区的田块。

专利实质审查部门驳回了该申请,理由是:权利要求1和2请求保护的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方法属于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不具备实用性,因而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

复审请求人提出了复审请求,在复审程序中主要列举了以下观点:①申请权利要求1的方法明确限定了“在青枯病发生地区的田块中采集发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茎和根围土”,“青枯病发生地区”的地理位置是确定的,与“自然界”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青枯病发病地区肯定会有抑制青枯病的拮抗菌株存在,在该地区能够根据本发明的筛选方法毫无疑问地筛选到有效菌株。②所述的青枯病是由假单胞菌引起的,在申请日前已经有报道证明对青枯病有防效的细菌属于假单胞菌或芽孢杆菌,这属于一大类细菌而非特定的某一种属的细菌,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某地区由于青枯病假单胞菌引起了青枯病的发生,则可以说明该地区的假单胞菌中肯定存在对青枯病防效小于或不小于60%的同类菌株。因此申请的权利要求1和2具备实用性。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查决定如下:该案权利要求1和2请求保护一种从自然界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其目的是得到对青枯病的防效不小于60%的假单胞菌。根据其权利要求内容可知,申请并不是筛选某种具体的微生物菌株,例如具备某种特定生物学特性或者特定编号的微生物菌株,而是筛选满足设定条件的一类菌株,如果土壤中存在满足该条件的菌株,则可按照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步骤得到相应菌株,如果不存在,则不能筛选到。换言之,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只是建立了这样一种筛选标准,其中筛选样品的来源确定,即青枯病发病地区,并且筛选的不是同种同属、生化遗传性能完全相同的微生物体,而只是筛选满足对青枯病的防效不小于60%这一条件的一系列假单胞菌。因此,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再现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审查指南中定义的“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指的是筛选同种同属、生化遗传性能完全相同的某种具体微生物的方法,例如“一种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并分离某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为CCtCCno:×××××,该方法包括……”,其中涉及的是某种具体的微生物菌株,尽管该菌株本身通过保藏能够为公众所获得并且能够再现,但并不能说明该微生物的筛选过程可以再现。而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并不是这种具体的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方法,而是建立了满足某种条件的一类微生物的筛选标准,即能够用于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标准,如果存在符合这种标准的假单胞菌,则可以按照该筛选方法获得相应的微生物。因此,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方法不属于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具备实用性。

在第17460号复审决定中,还指出了如下判断标准:根据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的规定,如果请求保护的是“特定生物材料”的筛选方法,则该筛选方法不具备实用性;如果请求保护的筛选方法不属于“特定生物材料”的筛选方法,则该筛选方法具备实用性。

案例点评:

案例1属于农业领域,涉及一种从农田中筛选一类菌的筛选方法,具体涉及防治青枯病的假单胞菌的筛选。该发明的背景是由青枯病假单胞菌引起的青枯病发病于烟草、番茄、花生、茄子、辣椒等作物,在该发明之前尚未发现有效的农药以及防治方法。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防治细菌性青枯病的细菌菌株进行有效筛选的方法,进而可以用于制造高效、无毒、安全、无残留的新型微生物农药。由于该申请要求保护的筛选方法所筛选的假单胞菌不是一个具体的或特定的菌株,而是筛选满足一定条件的一类细菌,同时发明人也指出该类细菌在自然界尤其是相关作物田间是广泛存在的并给出了相关证据,因此合议组作出判断:该案中所筛选的微生物并非特定的微生物,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该筛选方法是可以筛选得到这类微生物的,因而该案所涉及的筛选方法其结果具备再现性,故该筛选方法不属于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具备实用性。

案例2――第26785号复审决定

该案件涉及名称为“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要求保护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和转化产物鉴定两个步骤,培养出发菌株,进行前期富集培养,前期培养采用完全液体培养基进行菌种富集,然后加入右旋磷霉素,以右旋磷霉素作为发酵底物进行生物转化;转化产物鉴定采用生物检定盘及薄层层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物中是否含有左旋磷霉素进行检定;所述出发菌株具体培养过程如下:第一步,制备土壤悬液:……,第二步,菌株筛选:……,①顺丙烯磷酸唯一碳源选择性培养基……,②筛茵过程:……;③筛选获得菌株的分离纯化并保藏菌种,……,挑取在顺丙烯磷酸唯一碳源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茵落。划线接种于上述分离纯化培养基斜面上进行纯化,然后再接种于相同培养基斜面上进行保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步骤如下:……

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检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生物检定盘及薄层层析相结合的转化产物鉴定方法,筛选磷霉素转化茵株,此转化产物鉴定方法包括:……,发酵产物生物鉴定,……。

实质审查部门以不具备实用性为由驳回了该发明专利申请,指出:权利要求1~4均要求保护一种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检定方法,包括从土壤样品中培养、筛选、分离纯化从而获得出发菌株的步骤,然后培养出发菌株,加入右旋磷霉素作为发酵底物进行生物转化,最后对转化产物进行是否含有左旋磷霉素的检定或鉴定。上述方法实质上涉及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这种类型的方法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具备很大随机性,不具备再现性。因此,权利要求1~4不具备专利法意义上的实用性,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

复审请求人提出了复审,并指出: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可以证实,本领域技术人员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并采用正确的筛选策略和方法,在合适的环境下能重现该发明,不能否认其具备实用性。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如下:权利要求1~4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检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筛选出以顺丙烯磷酸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进而通过富集、培养和检定,实现申请中所述的“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检定”。申请中具备所述生物转化能力的微生物是在某些环境中分布的一类微生物,而不是一株具有特殊性状的新菌株。另外,如请求人在复审请求书中所言,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右旋磷霉素为底物的左旋磷霉素生物转化菌株筛选检定方法,降低磷霉素生成成本(参见说明书记载的发明内容部分),如果样品中存在目标微生物,则可以按照该方法获得相应的微生物;如果样品中不存在目标微生物,同样也可以重复筛选检定的过程,以确定是否具有目标微生物以及在磷霉素生产中是否利用该微生物,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重复实施权利要求1~4的技术方案,并能够解决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该技术方案的效果。因此,本申请权利要求1~4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关于实用性的规定。

案例点评:

案例2的特点在于,虽然说明书中涉及一类特殊微生物的筛选过程,但是该类微生物亦属于一类在所述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而非仅为一株具有特殊变异性状的菌株,该类微生物并非一个特殊的菌株,而属于一类具有类似生理性状和功能的微生物,因此不属于审查指南中规定的“特定微生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同样条件下是能够重复实施该技术方案的。另外,正如复审请求人所强调的,该案中在筛选步骤之后还记载了“检定”步骤,即通过对所得微生物发酵产物的鉴定,来确定是否得到了所欲筛选的微生物,该申请请求保护的主题也为该“筛选检定方法”而非“筛选方法”。“筛选方法”意味着如果他人无法筛选出同样的微生物,则无法重现,因而不具备实用性;而“筛选检定方法”实质在于建立一种标准,意味着无论是否筛选出同样的微生物,该技术方案均可得到最终的鉴定结果,从而起到如说明书中所述的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该技术方案具备实用性。

总结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对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的发明创造是否具备实用性,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作出如下规定:“这种类型的方法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且具有很大随机性,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能重现的。例如从某省某县某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不确定和自然、人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再加上同一块土壤定的微生物存在的偶然性,致使不可能在专利有效期二十年内能重现地筛选出同种同属、生化遗传性能完全相同的微生物体。因此,由自然界筛选特定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具备工业实用性,除非申请人能够给出充足的证据证明这种方法可以重复实施,否则这种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此外,审查指南中还指出,再现性,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开的技术内容,能够重复实施专利申请中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重复实施不得依赖任何随机的因素,并且实施结果应该是相同的。

从审查指南上述规定可见,对于微生物筛选方法,关键在于区分是否属于“特定的”。如果某研究者从某地筛选出一株具备特定性状的微生物菌株,这种筛选无疑带有运气成分,他人很难重现,这种“特定的”微生物的筛选方法是不具备再珊性的,因而不具备实用性。但是,如果申请人有充足证据证实该微生物并非“特定的”一个菌株,而是具备某种共同特性的一类微生物,即使不同的研究人员去筛选,也能够筛选得到此类微生物,则该筛选方法应当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的实用性。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2

首先微生物检测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设备及其他材料需要预先灭菌,采样及检测用品在使用前应保持清洁和无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化学法、物理法等。湿热法适合液体培养基、生理盐水等稀释液的灭菌,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需在0.1mpa的压力下,温度达121℃,灭菌15~20min,需要灭菌的检测用品应放置在特定容器内或用合适的材料(如专用包装纸、铝箔纸等)包裹或加塞,保证灭菌效果。干热法适合玻璃、不锈钢等干物质灭菌,采用恒温烘箱,在160~180℃,烘1.5~2h,不适合液体、塑料、纸等材质。化学法一般采用75%酒精擦拭物品、双手等身体部位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物理法适合微生物实验室消毒灭菌,空气抽滤净化、紫外灯灭菌0.5~1h后可开始检测工作,一般在无菌室、洁净区域(包括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应达到百级以上层流洁净室,且配备生物安全柜等,采样及检测人员应无菌操作,包括穿戴无菌工作鞋服、帽子、口罩,双手用75%酒精擦拭等。

样品采集过程的无菌操作

采样工具使用不锈钢或其他强度适当的材料,应表面光滑,无缝隙,边角圆润,并且要清洗和灭菌,使用前保持干燥。样品容器的材料(如玻璃、不锈钢、塑料等)和结构应能充分保证样品的原有状态,容器和盖子应清洁、无菌、干燥,样品容器应有足够的体积,使样品可在测试前充分混匀,样品容器包括采样袋、采样管、采样瓶等。

采样原则根据检测目的、样品特点、批量、检测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采样方法和采样数量应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和产品标准要求执行,乳与乳制品新标准规定采用三级采样方案。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按具体产品标准要求执行,乳与乳制品一般为5个。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按具体产品标准要求执行。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按具体产品标准要求执行。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按具体产品标准要求执行。

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测值小于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测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生物指标检测值大于m。例如巴氏杀菌乳菌落总数限量:n=5,c=2,m=50000CFU/g或CFU/mL,m=100000CFU/g。其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50000CFU/g),则该批样品合格;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5000CFU/g100000CFU/g),则该批样品不合格。

各种乳及乳制品的无菌采样方法

1.生乳的采样

样品应充分搅拌混匀,混匀后应立即取样,用无菌采样工具分别从相同批次(此处特指单体的贮奶罐或贮奶车)中采集n个样品,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测的要求。

具有分隔区域的贮奶装置,应根据每个分隔区域内贮奶量的不同,按比例从中采集一定量经混合均匀的代表性样品,将上述奶样混合均匀采样。

2.液态乳制品的采样

适用于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灭菌乳、调制乳等。取相同批次最小零售原包装至少n件。

3.半固态乳制品的采样

(1)炼乳的采样,适用于淡炼乳、加糖炼乳、调制炼乳等。

原包装小于或等于500g(mL)的制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每批至少取n件。采样量不小于5倍或以上检测单位的样品。

原包装大于500g(mL)的制品(再加工产品,进出口):采样前应摇动或使用搅拌器搅拌,使其达到均匀后采样。如果样品无法进行均匀混合,就从样品容器中的各个部位取代表性样。采样量不小于5倍或以上检测单位的样品。

(2)奶油及其制品的采样,适用于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

原包装小于或等于1000g(mL)的制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采样量不小于5倍或以上检测单位的样品。

原包装大于1000g(mL)的制品:采样前应摇动或使用搅拌器搅拌,使其达到均匀后采样。对于固态制品,用无菌抹刀除去表层产品,厚度不少于5mm。将洁净、干燥的采样钻沿包装容器切口方向往下,匀速穿入底部。当采样钻到达容器底部时,将采样钻旋转180°,抽出采样钻并将采集的样品转入样品容器。采样量不小于5倍以上检测单位样品。

4.固态乳制品的采样

适用于干酪、再制干酪、乳粉、乳清粉、乳糖和酪乳粉等。

(1)干酪与再制干酪的采样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3

关键词:车辙处治铣刨微表处乳化沥青

微表处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石料、矿物填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使用专门的施工设备摊铺。微表处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阻止水分下渗、防止路面的老化,从而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它适用于重要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如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跑道等。现结合2008年至2010年在甘肃省山临高速公路中采用微表处对车辙进行处治的施工实践,介绍微表处在车辙处治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控制要点。

1工程概况

甘肃省山丹至临泽高速公路是国家“五纵七横”主骨架连云港至霍尔果斯(GZ045线)在甘肃省境内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多风沙,路线多布设于洪积碎石戈壁平原上。

山临高速公路全长97公里,双向四车道,2004年底建成通车。路基填料多使用碎石土,经过运营后,路基稳定性较好,未出现明显下沉现象。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总厚16Cm,上面层为4Cm厚aC16,中面层为6Cm厚aC20,下面层为6Cm厚aC25。

该项目在通车三年的使用过程中因车辆超载等原因,部分路段路面出现车辙,最大辙槽深度达到64mm,对行车舒适性、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探索高速公路车辙处治的模式,2008年在山临高速公路K2684~K2704段进行20公里车辙处治试验,在2010年又对全线车辙进行了全面的处治。

2方案确定

该工程主要针对不同性质车辙采取不同方案,其中对严重失稳型车辙分别采取挖除上面层、上中面层及上中下面层方案处治;对中度、轻度失稳型车辙和压密型车辙采取微表处处治,本文主要是对微表处方案进行论述。

在本项目中采用微表处,其目的在于通过微表处不同的方案比选,找出一种快速经济的改善路面车辙状态的方法,在短期内(3年左右)为车辆提供比较良好的道路条件。各方案主要区别在于:Ⅰ方案针对不太严重车辙(车辙深度10mm~15mm),将行车道均铣刨8~10mm,提供一个相对平整的基面,在此基面上进行摊铺;Ⅱ方案主要是在Ⅰ方案施工过程中发现在铣刨10mm后,有部分段落车辙较深,没有为微表处施工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在微表处施工后该段落在行车带处仍存在轻微车辙,因此将铣刨深度增加为18~20mm,做两层微表处;Ⅲ方案也是针对Ⅰ方案改进而来,与Ⅱ方案的区别在于将行车道铣刨6~8mm后,先用车辙摊铺箱将行车带处的轻微车辙填补起来,再用微表处在行车道3.7m范围内摊铺罩面;Ⅳ方案是针对轻微车辙路面,直接以两侧隆起为基准面,将辙槽用车辙摊铺箱填补。

3微表处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中关键的油石比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原路面情况。如果原路面有泛油,特别是对于采用以前高标号沥青的,微表处层可以采用较小的油石比;如果原路面贫油、沥青老化较严重、空隙率大或渗水严重的,可以考虑采用稍大的油石比。

(2)交通量的大小。交通量大,微表处应采用较小的油石比;交通量较小的,微表处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油石比。

4微表处施工前准备工作

4.1原材料准备

4.1.1骨料准备

微表处混合料中,集料在封层中起着骨架支撑作用,重量占到了混合料总重量的90%以上。经过试验比选,选用硬质玄武岩粗集料,细集料选用洁净的石屑,砂当量为70.3%。

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⑴级配中要严格控制4.75、2.36、0.6、0.3、0.075mm等5个级配关键点,4.75mm、2.36、0.6、0.3mm筛孔通过率要控制在级配范围中值以下,保证微表处摊铺后有理想的构造深度和“顶天立地”的骨架作用,0.075mm筛孔通过率要控制在级配范围中值以上,保证微表处摊铺后有良好的密水效果。

⑵施工中必须采用配料机等设备对粗细集料进行掺配,掺配的集料必须符合已经确定的mS-3型级配的要求。

4.1.2改性乳化沥青准备

基质沥青:采用克拉玛依90#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乳化剂:采用美德维实伟克(weStVaCo)公司生产的mQK-1D阳离子慢裂快凝型乳化剂。

改性剂:采用美德维实伟克(weStVaCo)公司生产的pC-1468型胶乳。

填料:采用水泥和矿粉。

水:采用本地饮用水。

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⑴沥青组成成份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拌合时间,固化速率,粘附性能,磨耗性能以及抗车辙性能。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好基质沥青的外购质量关。

⑵含有铁锈,沉淀物或者水溶性无机盐类(俗称硬水)的水都会导致乳化沥青失去稳定性,要求必须采用适宜饮用的自来水。

⑶乳化剂、改性剂化学成分的不一致性也会引起乳化沥青皂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产生变化、导致筛上剩余量的增加,以及胶乳在乳化沥青中不均匀分散,从而使得蒸发残留物性能(软化点或低温延度)以及车辙性能发生变化,甚至导致微表处摊铺失败。

⑷盐酸浓度不一致如果不进行控制,可能造成pH值上下波动,进而造成乳化沥青性能差异。

⑸沥青、皂液的温度不正确,通过胶体磨的剪切后将会对皂液中乳化沥青的颗粒细度产生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到拌合时间和摊铺成型时间。因此为保证适宜的拌合摊铺成型时间,要求基质沥青的温度控制在130℃±5℃之间,水温控制在55℃±5℃,通过胶体磨后乳化沥青的温度控制在85℃左右。

⑹在做好以上5项质量控制点后,要严格控制每一拌缸生产出的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经前期试验确定微表处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2.8%。要求对每缸生产出的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均要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控制在62.8%±2%。

⑺乳化沥青的运输和储存。对乳化沥青的重复泵送将降低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乳化沥青生产后放置时间小于12小时,常常稳定性要差,并且拌合时间降低。为保证乳化沥青的摊铺稳定性,乳化沥青生产后宜放置12小时以上、乳化沥青在长途运输中要将灌装满,并且减少重复泵送次数。

4.1.3填料的准备

填料也是微表处施工的重要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及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经试验本工程填料选用p.032.5水泥和用纯净石灰岩扎制的碎石经研磨得到的矿粉。水泥用量一般控制在1%~2%,不同的水泥用量,将影响稀浆混合料的破乳时间和通车时间,另外与轮辙变形也有明显的相关性。矿粉质量对合成级配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砂当量的影响,有一些小的加工工厂常使用石屑来加工矿粉,导致加入矿粉的混合料砂当量降低严重。

4.4稀浆封层车标定

4.4.1在mS-9型稀浆封层车上对给定的配合比进行标定,是微表处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

4.4.2乳化沥青、骨料,填料和添加剂都应该单独标定。各种材料的标定必须采用原材料,不得用水等代替,标定过程中,发动机转速正常施工时转速。

4.4.3通过摊铺车的标定,得出摊铺车各料门开度或泵的设定等与各材料出料量的关系曲线,出具标定报告。稀浆封层车标定在微表处施工前进行完毕,当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5微表处的施工

5.1铺筑试验路

5.1.1微表处正式施工前,应选择合适的车辙路段进行单层、双层微表处试验段摊铺,试验段摊铺长度为200m;

5.1.2通过铺筑试验路来确定出施工工艺;

5.1.3根据试验段的铺筑情况,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做小范围调整,确定施工配合比,根据实验室的试验数据和工程材料的实际情况,以及试验段的试验数据,来确定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方案,指导实际的施工,确定材料的用量和配比,施工配合比的油石比不应超出设计油石比的范围(+0.2%,-0.3%)。在大面积施工前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

――mS-3型设计配方:

矿料:改性乳化沥青:水:水泥=100:10.7:9.0:1.0

乳化沥青残留物含量=62.8%油石比=6.7%

――iSSa-4型设计配方:

矿料:改性乳化沥青:水:水泥=100:10.0:9.0:1.0

乳化沥青残留物含量=62.8%油石比=6.3%

5.2车辙铣刨

交通封闭管制后,用大型铣刨机对行车道隆起部位进行铣刨,然后用单层、双层微表处填充车辙。

⑴为保证车辙修复后路面平整度,必须采用铣刨宽度在1.5m以上的大型铣刨机。

⑵为保证车辙填充后纵缝接茬平顺,边线整齐,铣刨深度控制在每层微表处6~8mm之间。

5.3清扫路面

仔细清扫路面上的泥土和杂物,对于粘结在路面上的杂物应用铁锹铲除并用水冲洗干净,对铣刨清除废料后路表面残留的浮尘用吹风机彻底清除干净。

5.4画基准线

施工前,沿原路面划出引导稀浆封层机定向控制前进的基准线,要求顺直、准确。

5.5摊铺

5.5.1微表处摊铺注意要点:

⑴将稀浆封层机驾驶至施工摊铺起点处,使机前导向链对准走向控制线,调整摊铺槽的宽度和摊铺厚度,使摊铺箱周边与路面贴紧;

⑵操作手再次确定各料门的高度和开度后,启动发动机,各种材料同时按比例进入拌和筒,并使混合料流入摊铺箱内;调节混合料稠度适中;

⑶摊铺过程保持25~35m/min的速度前进。但应保持稀浆摊铺量与生产量基本一致,保持摊铺箱中稀浆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箱容积的1/2左右;

⑷混合料摊铺后如需要应立即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尤其对超大粒径矿料造成的划痕应填平;

⑸摊铺结束后,通知驾驶员停止前进,提起摊铺箱并移至路外,清洁搅拌缸、摊铺箱和拖布,为下车铺筑做好准备。

⑹在微表处摊铺施工中,要控制横接头的平整度。横接头的衔接是影响微表处总体外观的重要方面。施工时应在起点的摊铺箱下铺垫一块铁皮,当摊铺机前进后,将铁皮连同上面的混合料一道拿走,这样可以保证一个非常平整的起点和良好的外观。终点要将多余或最后拌合不均匀的花白料清除干净,人工用平头铁锹做出一条直线,为下一次摊铺做好准备。

⑺由于微表处摊铺层的压实度是随行车自然碾压而逐渐密实的,在车辙部位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微表处车辙填充时要预留3~5mm的预拱度。预留拱度一般按摊铺厚度的20%~30%控制为宜。

⑻采用双层微表处摊铺时第一层应至少在行车作用下成型24h,确认已经成型后方可在上面再进行第二层微表处摊铺。

5.6初期养护及开放交通

微表处铺筑后,在没有固化破乳之前,应禁止一切行人及车辆通过,设专人负责维持交通。只有当封层固化破乳之后,方可开放交通。固化时间根据温度不同而不同,气温高时,固化时间快,反之相对慢一些,一般在1~1.5小时左右。

5.7施工质量检测

施工前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批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等为一批进行检查。对矿粉级配与砂当量的检测,应分仓堆放,每一仓配制不少于500m3后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的油石比检验采用“三控检验法”进行,一是认真记录每车的集料、填料和改性乳化沥青用量,记录摊铺时间及面积,计算油石比,每日一次总量检验;二是摊铺过程中取样进行混合料抽提试验,检测油石比大小,因改性乳化沥青内加有胶乳,在抽提时不容易抽净,在抽提前应在试验室做平行试验;三是每5万平米左右,统计一次施工用集料、填料和改性乳化沥青的实际总用量,计算平均油石比。油石比检测应以第一项为准,第二三项作为校核。

6微表处处治效果评估

通过对处治后通车两年后的处治路段车辙进行测量,与处治前(通车三年)的车辙进行对比(见下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处治效果对比表

(1)单层微表处(方案i):由于原路面车辙深度大多大于10mm,在铣刨8~10mm后行车带处仍有5mm左右辙槽,微表处摊铺箱的橡胶刮板并不能有效增加厚度,其摊铺厚度更多取决于最大颗粒料的粒径,在铺筑完成后便在行车带处有车辙显示出来,不能起到很好的处治效果。对“指南”中提出的原路面15mm以下车辙可直接进行微表处罩面的指法有必要进行进一步论证。

(2)双层微表处(方案Ⅱ):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单层微表施工完成后并不能有效填充车辙,增加铣刨厚度至17~20mm后基本能为微表处提供平整的基面,双层微表处施工后观测基本满意,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变形普遍较大,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微表处摊铺后并没有有效压实,下层微表处虽然铺筑后开放了三天左右交通,但后期高温季节上层微表处骨料有向下层嵌入的现象。

(3)填充后微表处罩面(方案Ⅲ):该方案后期使用效果基本满意,分析其与方案ii-ii使用效果的差异,主要觉的有几个方面有利于抵抗车辙变形:一是车辙摊铺箱的设计,因两侧是钢刮板,在施工过程中将粗颗粒更多的刮入中间辙槽部分,而边缘较浅的部分用细颗粒填充,这样在中间辙槽最深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较好的骨架嵌挤结构;二是填充后的断面,因车辙摊铺箱铺筑的断面可以调整,一般在横断面的中部隆起4~6mm,而经过行车压密后仍然能高出2~3mm,这样在微表处罩面后行车带处仍能高出2~3mm,这为后期使用预留了一定的变形量。

(4)直接填充(方案Ⅳ):对两侧隆起不太严重的路段,采用直接填充,两年使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可以快速经济的处治车辙,解决辙槽内车辆行驶的水漂现象,为车辆行驶提供一个良好的纵向的平整面。

微表处对车辙处治应主要用于压密型车辙的处治,对超载车辆较多状态下的中、轻度失稳型车辙,经过计重收费治理超载车辆,如观测后发现车辙变型趋于稳定,也可用微表处进行处治,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4

作为纳米科技的研究热点之一,基因工程近些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基因工程中,Dna是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双螺旋结构是如此神奇,诱发了科学家们无限的艺术遐想。

Dna折纸术

2006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保罗・罗斯蒙德的杰作:一幅精美的二维结构的美洲地图。该作品是由Dna链折叠而成,是一个大约100纳米见方的“折纸作品”,它共包含了200个像素,每个像素均为一条短的Dna链。这是一个连高倍光学显微镜都无法分辨的作品,必须依靠分辨率极高的电子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才能观看。

保罗绘制Dna美洲地图所采用的方法大概如下:从m13噬菌体中提取Dna单链;然后,通过计算“裁”出短的Dna单链并着手人工合成;接着,将Dna单链与合成好的Dn段混合,处理后得到一个个设计样式的Dna超级大分子,即最终的Dna图形。这项工作的前提是充分了解Dna单链折叠的动力学特征,操作中的关键步骤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获得上百条特异性的Dna序列。

目前,通过这种Dna“折纸术”已折叠了多种二维纳米结构,如Dna方形、Dna矩形、Dna五角星、Dna笑脸等。近来,采用类似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也构造出了纳米结构的“Dna中国地图”,相关研究结果已经正式发表在《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上。

Dna模板印刷

Dna是纳米技术中最常使用的建筑模块,通常被用来控制建造有序的纳米结构,Dna被认为有望成为自下而上制造微型电子线路的基本模块。现在,一组来自美国杨伯翰大学的科学家们正把Dna自组织技术同微制造印刷术结合起来,用来制造纳米通道等纳米结构。当然,这种印刷技术同样也可以被用来绘制纳米绘画作品。这项发现为目前光学印刷术所达不到的尺寸下的纳米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技术的发明者为沃利和贝塞利尔。这是一种利用Dna为模板来定义基底图案的方法。他们把Dna在基底上排列整齐,再在上面沉积一层金属膜。Dna分子起纳米蜡纸的作用,这样一来便在基底上定义了一些小于10纳米的图案。由于金属膜以一定角度沉积,Dna分子的投影定义了基底上的图案,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研究人员称为“Dna投影纳米印刷术”。接着,研究人员使用半导体工业中常用的等离子体对图案表面进行刻蚀,在基底上便可得到纳米尺寸的沟槽。如果这种沟槽拼出的图像设计得足够精巧,那么就会构成一幅上乘的纳米绘画作品。

Dna原子力显微镜拼图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来观察物体表面微观形貌的显微技术。它有一根纳米级的探针,被固定在一个极小的微悬臂上。当探针离样品非常近时,其顶端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作用力就会使悬臂弯曲,偏离原来的位置。根据该偏离量,原子力显微镜就能间接地探测出样品的表面形貌或原子、分子。

现在,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不仅可以看到原子、分子,还可以搬动(操纵)原子、分子。由于Dna分子通常是链状的,因此,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在基体表面上“拨弄”Dna链,就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图线或图形。显然,这是一种纳米绘画创作的好思路。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5

【关键词】电子探针交通事故车辆油漆检验

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是一种物质与另外一种物质间相互转移的过程,在交通事故中,只要车辆与车辆、受害人、路边建筑物或其他事物有过接触,车辆都会在与之接触的客体上留下微量物证。油漆碎片和漆状附着物是交通肇事案件中最常见的物证之一,通过对肇事现场油漆碎片、受害者的车辆或衣服上遗留的油漆擦痕与嫌疑车辆相应部位的油漆进行对比鉴定,能够认定或排除肇事车辆,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本文例举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交通事故中不同形态的油漆物证进行对比鉴定的案例,在观察油漆物证外观的同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提高同性鉴定的准确度。

1电子探针分析法的原理及特点

电子探针主要用于研究物质表面的元素组成及分布。当一束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入射电子与样品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将产生弹性或非弹性散射作用,并激发出反映样品形貌、结构和组成的各种有用的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阴极发光和特征X射线等,电子探针探测这些信息进行形貌结构观察和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可对试样的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检测。在不损耗试样情况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法通常能分析直径和深度不小于1微米范围内、原子序数4以上的所有元素,除了对原子序数小于12的元素其灵敏度较差外,大多数无机和有机元素都可分析。目前,电子探针分析法可同时获得1~5μm3试样体积内的微区成分、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等信息,它将微区形貌观察与微区成分分析相结合,具有分辨率和分析精度高、简单快速、不破坏样品,特别适用于微小区域的化学成分分析等优点,作为无机和有机材料微区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近三十多年来已被广泛用于冶金、地质、矿物、生物、医学和考古等领域,国内外司法鉴定中采用此技术也逐年增多。

2应用案例

2.1单层油漆物证的分析

附着在交通事故车辆、其它客体及人体衣着上的非片状油漆通常不能反映车体油漆的整体漆膜特征,通过元素分析确定油漆可能的层次,然后与对比样本的对应层次所含元素和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检材与对比样的种属符合程度。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一辆小型轿车与一名行人相撞,造成该名行人受伤后抢救无效死亡,经现场勘查证实肇事嫌疑车与被害人刮碰,接触部位为行人所穿裙子。通过体视显微镜检验在行人所穿裙子碰擦痕处发现白色附着物,与嫌疑车油漆颜色相同。后经电子探针法检验分析,行人所穿裙子碰擦痕处发现的白色附着物与嫌疑车辆油漆所含元素相同,且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可确定嫌疑车辆为肇事车辆。

2.2多层油漆物证的分析

汽车表面油漆一般是多层油漆,由外到内为清漆层、色漆层、中涂层、腻子层、底漆层。油漆的层数会因车种、车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同厂家的不同涂装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油漆层数,每层不同的油漆颜色,以及不同的油漆层厚度。但是无论哪种车辆,外表面都被多层油漆涂敷,其外表面的油漆涂敷面积达到90%以上。某两辆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提取被撞车辆碰撞位置上附着的白色漆片作为检材,同时提取嫌疑车在碰撞痕迹附近的白色油漆作为比对样。通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油漆均为三层结构,其表层是透明成膜物质,第二层为白色金属漆,第三层为灰色底漆,哟吻宄完整。用电子探针法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对检材和比对样的每个漆层进行成分分析,第一层均含有C、n、o元素,第二层均含有C、n、o、na、al、Si、ti元素,第三层均含有C、n、o、al、Si、ti、Zn、Sn、Bi元素,检材与对比样的对应层元素种类相同且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检材和比对样属同类物质,可以确定嫌疑车辆为肇事车辆。

3结语

在交通事故肇事案件中,发现、提取微量油漆物证对于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微量油漆物证的检验分析,可以缩小侦查范围,指出侦查方向,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线索,为诉讼和审判提供证据。利用电子探针法对交通事故肇事案件中油漆物证进行同性鉴定,所需样品量很少,制样简便,无须预先分离油漆样品,对于多层油漆样品前期处理简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油漆物证的分析,而且还适用于纤维、金属、橡胶及塑料等多种微量物证分析。本方法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分析检验时间短,准确度高,并且本方法是无损检验,可以满足保留物证用于法庭作证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郑颖,郑显锋.交通事故中的油漆痕迹物证分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1):30-32.

[2]李雷,张保华.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油漆物证的同性鉴定[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03):18-20.

[3]龚沿东.电子探针(epma)简介[J].电子显微学报,2010,29(06):578.

[4]莫祥银,王克宇,俞琛捷等.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03):51-60.

[5]郝红霞,连园园,刘晓培等.国外微量物证检验研究进展[J].证据科学,2011,19(04):505-510.

[6]赵鹏程.交通事故中油漆物证的综合检验[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1(01):61-62.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6

化学家在被害人的卧室里发现了一根长度约为1厘米的白色硬毛,透过显微镜辨认,这是一根马鬃。而在案发当天早晨,有两名家具搬运工把一张马鬃沙发送至被害人家中,也正是他们向警方报案说发现了尸体。根据此线索,警方发现其中一名搬运工在早些时候曾给被害人打过电话,此人被定为犯罪嫌疑人。后来,警方追踪麻绳的生产厂家和分销商,发现送沙发的那间家具店购买过这种麻绳。警方运用这―证据向犯罪嫌疑^施压,后者很快就认了罪。这是法医微量迹证(也称微量证据)破案的著名早期案之一。

在身体上与一桩犯罪有关的任何人,无论他怎样清理犯罪现场,都会在现场留下自己的微量迹证,而且还常常从现场带走微量迹证――这就是犯罪学上的“接触原则”,由美国著名法医迹证学家埃德蒙・罗卡德博士于1910年提出,当时他刚建立了自己的法医实验室。两年后,罗卡德博士通过检验遗留在被害人指甲下面的东西破解了一桩案子,由此证明:看似无关紧要的微量迹证,实际上可能对案件侦破起关键作用。接触原则成为推动法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因。虽然微量迹证自身常常不足以定案,但它可能帮助确认其他证据,甚至促使犯罪嫌疑人坦白。

微量迹证有很多种类,可以是从漆屑到碎玻璃再到植物残骸的许多东西,微量迹证的检测方法也因此多种多样。不过,大多数犯罪调查人员最看重的微量迹证是纤维和毛发,因为它们比花粉或灰尘更容易分辨。下面先来看―个涉及纤维迹证的有争议案例。

纤维证据

从1979~1981年,在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有多人相继被杀,被害人主要是超过25岁的黑人男子,但也有女性和小男孩,他们都是被勒死、棍棒打死或窒息而死的。但是,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成为死结,唯一有价值、且只=有在确定犯罪嫌疑人后才有价值的线索,是在多位被害人的尸体及其衣服上发现的一些纤维束,包括狗毛。

这些纤维束样本被送到犯罪实验室,研究人员从中分离出两类明显有别的纤维:紫色的醋酸盐纤维和黄绿色的粗尼龙纤维,后者的三叶特质显示其与地毯材料有关。不过,这些纤维的生产厂家没有被追踪到。发现纤维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警方发现,之后发生的这类凶案的被害人尸体被剥光衣服投入河中。警方推测,凶手―定是注意到了媒体的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河水冲刷掉微量迹证。

凶手看来青睐当地的―条河流,警方就在河边建立了监视区。1981年5月22日凌晨,负责监视的警员听到了很大的一声溅水声――有人把相当大的东西扔进了河中。警员很快在附近一座公路桥上发现了一辆白色雪佛兰旅行车,车主是23岁的黑人摄影师兼音乐推广人韦恩・威廉姆斯。在接受警方讯问时,威廉姆斯说他刚把一些垃圾扔进了河里。警方将他放走。

两天后,警方在距离那座公路桥不远的河道中发现了27岁男子纳撒尼尔・卡特的尸体。尽管凶手很仔细,但还是在卡特的头发上留下了一根黄绿色的地毯纤维。法医鉴定说,他已经死了至少两天。

警方随即搜查了威廉姆斯的家和汽车,结果发现了有价值的线索:他家的黄绿色地毯,以及他家的狗。样本比对结果显示,威廉姆斯家的地毯纤维同留在被害人身上的黄绿色纤维是―致的。尽管威廉姆斯不认罪,但他对事发当日自己行踪的描述或者有假,或者无法被证实。三次测谎实验(这种实验存在一定争议性)也显示威廉姆斯在撒谎。

美国联邦调查局专家采用特殊设备对威廉姆斯家的地毯样本进行分析,同时咨询杜邦化学公司的专家,确认这种纤维名为“威尔曼181B”,由波士顿一家纺织品公可生产并卖给多家地毯公司。最终,地毯的可能来源锁定在佐治亚州的西点佩珀勒尔公司,该公司的拉夏尔英格兰橄榄色染料与威廉姆斯家地毯的颜色―致。此外,在多名被害人身上发现的狗毛也与威廉姆斯家的狗毛有多处相似。

然而,这种地毯并非威廉姆斯家独有,怎样才能让陪审团相信被害人身上的黄绿色纤维正是来自威廉姆斯家的地毯,而非其他人家?控方运用了统计概率方法。西点佩珀勒尔公司生产的这种拉夏尔英格兰橄榄色地毯,当年仅销往美国南部的就超过14630米,但相比于美国全国地毯总销量,这是―个很小的数字。调查人员计算出,在佐治亚州,大约只有82个家庭使用这种地毯;而在亚特兰大市,―个家庭出现这种地毯的概率只有1/7792。换句话说,被害人身上的黄绿色纤维不是来自于威廉姆斯家的地毯的可能性只有1/7792。

为了增加说眼力,控方还对另一桩案例运用了统计概率方法。―个月前遇害的吉米・雷・佩恩,其尸体的发现地与前案大致相同。佩恩的短裤上有一根人造纤维,经检验与威廉姆斯的雪佛兰旅行车中所铺的地毯纤维一致。在雪佛兰公司的帮助下,调查人员做出结论:佩恩通过随机接触放置这种地毯的汽车而得到这种纤维的概率是1/3828。换句话说,佩恩不是因为与威廉姆斯的雪佛兰旅行车中的地毯接触而得到这种纤维的概率只有1/3828。

把这两个概率相乘,得到的结论是:这两名被害男子身上的这些纤维不是来自于威廉姆斯家和他的雪佛兰旅行车的概率只有1/30000000――的确是个让人讶异的数字!此外,控方还提交了发现于其他10名被害人尸体上的纤维证据,这些纤维全都与威廉姆斯家中或车里的地毯纤维匹配。

陪审团经过短短12小时听证后就做出了判决:两次终身监禁。这项判决引起了广泛争议(请参见相关链接:《关于威廉姆断一案的争议》)。如何理解这个争议?有必要先看看纤维分析是怎样进行的。

纤维检测

在涉及到人与人接触的案例中,常常会发生纤维交叉转移的情形。能否在犯罪现场发现可追溯到罪犯的纤维,以及能否在罪犯身上追溯到犯罪现场的纤维,是成功侦破此类凶案的重要因素,而这又常常取决于如何缩小所发现纤维证据的来源范围,正如威廉姆斯一案中控方对纤维所做的概率分析。

纤维证据的问题在于,与指纹或Dna不同,纤维并非独一无二,因此纤维证据不能以任何决定性的方式来确定罪犯,必须同其他相关证据一起举证。下面是一个实例。

1982年,克里斯滕・李・哈里森被人从俄亥俄州一座球场绑架,六天后她的尸体被发现。她遭到,然后被勒杀。警方在她的头发上发现了一种橘色纤维,这种纤维与该县八个月前被害的一名22岁女性的尸体上发现的纤维很相似。法证学家根据这种纤维由聚酯制成,又是独特的三叶形,推测是地毯纤维。此外,在克里斯滕尸体附近发现的一只箱子,以及用来缠她双脚的塑料膜,都暗示凶手可能拥有某种厢式货车。

不久,一名28岁女子向当地警方告发:她被一名男子绑架并监禁在其家中,她寻机逃了出来。警方检测后证实,该男子有一辆货车,货车中的橘色地毯纤维与

在克里斯滕头发上发现的纤维―致。法证学家追踪到这种地毯的生产商,证明只有68米这种地毯销往俄亥俄州这个区域。这帮助缩小了侦破范围,后来找到的更确凿的证据将嫌疑人最终定罪。

那么,纤维分析是怎样进行的呢?调查人员在犯罪现场,使用镊子、胶布或真空设备采集纤维。纤维通常来自于衣物、窗帷、假发、地毯、家具及毛毯。值得一提的是,提供给分析师的纤维样品通常都数量有限,有时甚至只有―根纤维。

分析师在检测纤维时,首先要确定纤维是天然的、人造的还是两者混合的。天然纤维来自于植物(棉)或动物(毛);人造纤维是合成纤维,其中包括人造丝、醋酸盐纤维和聚酯等,它们都由被叫做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制成。

之后便是确定纤维的形状和颜色,这要借助于各种显微镜。复式显微镜运用的是反射自纤维表面的光线,并通过一系列透镜放大;比较显微镜(由一个光学桥连接的―对复式显微镜)用于更精确的辨识;相差显微镜揭示纤维的部分结构;多种多样的电子显微镜要么让电子束透过样本以提供高倍放大图像,要么从样本表面反射电子,扫描电子显微镜则把发射出的电子转化为图像,它能提供更高像素和深度的聚焦。

接下来是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将采集自犯罪现场的纤维与来自犯罪嫌疑人源头(如家里或车中)的纤维进行比较分析。除了上述显微镜,―种有用的装置是分光仪(又称光谱仪),其原理是每一种被测物质的光谱都有对应于其组分的独特性,通过分析光线经过某个物体所产生的光谱,就能分析出该物体所特有的组分分子。另外还有分光光度计,其原理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微量迹证调查最有效的分析仪器是微量分光光度计,它能定位很细微的微量迹证。带电脑的分光光度计则能进一步提升辨识准确度。

纤维分析的第一步是比较纤维的颜色和直径。如果达成一致,就进入下一阶段――纤维染色分析,运用的是色层分析法,即用溶剂分离染料的化学组分。接下来,分析师在显微镜下卿察纤维表面的条纹、纹孔和形状,比如威廉姆斯―案中的三叶纤维的―条短臂和两条长臂。简言之,纤维分析就是比较形状、染料组分、大小、化学组成和微观表象。不过,这―切仍然只是有关“类别证据”。就算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纤维经过比对后确认完全匹配,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同源。

威廉姆斯―案的判决主要基于纤维证据,因此引起广泛争议。多名上诉法官指出,只依赖像纤维这样的证据实在太弱:没有目击证人、凶器、动机、认罪,甚至不能把被害人在死前与威廉姆斯清晰地联系起来,这样的统计学证据又能说明什么?最糟糕的是,其中一些死者事实上并不能肯定是被谋杀的。至少从这种种漏洞来看,纤维证据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

同样,毛发在充当证据时也面临类似问题。毛发证据

1990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特鲁莱德,爱娃・苏恩因头部中枪死亡,爱娃的丈夫山姆被列入犯罪嫌疑人。警方最初对侦破此案信心十足,因为取自爱娃头骨的子弹具有―种特定的手枪子弹的明显特征,但最终还是因为缺乏有价值的线索,此案成为一桩悬案。

三年后,亚利桑那州一名男子向特鲁莱德警方报案说,他的兄弟弗兰克・马奎斯是爱娃一案的元凶。警方在马奎斯的家中找到了作案手枪。然而,马奎斯完美地掩盖了自己的犯罪踪迹――他对这支枪的枪管进行了改造,使其发射的子弹痕迹与爱娃头骨中的子弹痕迹不相匹配。

警方对马奎斯在案发时的行踪进行调查,发现他在案发的那个周末确实在特鲁莱德参加了节庆活动。警方还找到了他的案记录。马奎斯的同伴也作证说,马奎斯在驾车返程途中把两包东西甩出了车窗。警方怀疑,马奎斯扔掉的是他在犯案时所穿的衣服,于是对马奎斯的返程路线展开调查。幸运的是,―个建筑施工队不久前在一堆泥土中发现了―包衣服,其中的一件衬衫上有一缕头发,经法证实验室检验,证实其为爱娃的头发。马奎斯最终坦白了罪行,并以过失杀人罪被判24年刑期。在此案中,一缕发丝就让案情真相大白。

与纤维一样,毛发样本在法证调查中也被列入“类别特征”,虽然可以用来排除犯罪嫌疑人,但只能被认作支持性(辅)证据。

在凶杀案中,探案人员通常要在被害人尸体的多个部分尤其是头部采集毛发,这是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毛发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用于样本分析的毛发越多越好。通常,毛发样本包含24~50根毛发,而能用于Dna分析的样本则少得多。

毛发分析能确定毛发样本是^发还是动物毛发,如果是人,发又属于哪个人种。此外,毛发分析还能确定毛发样本是否经过染色,是被剪下来的还是被扯下来的,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在一些案例中,毛发甚至还成为中毒证据。拥有发囊的发干还能提供诸如血型或Dna这样的基因信息,这类证据拥有很强的说服力。

法证专家总结说,毛发证据的用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帮助确定犯罪现场的范围;把犯罪嫌疑人置于―个现场中;把犯罪嫌疑人和凶器联系起来;支持证人的证词;把多个犯罪现场区域(如绑架、驾车经过以及抛尸地点)连接起来。

毛发分析是怎样进行的呢?主要聚焦于毛发的颜色和结构,而这要借助于显微镜。如果毛发是被扯下的,它就应该包括发囊,这有助于确定毛发长度。发干在微量迹证分析中有三个相关层:角质、皮质和髓质。角质有重叠的外鳞,有助于鉴定毛发种类。角质以内是皮质,由包含色素的纺锤形细胞构成,这些色素的分布方式有助于确定毛发来自于哪个个体。

发干的中心是髓质,它在种类辨别方面很有价值:动物的髓质指数(髓质直径与发干直径的比例)比人类的大;不同人种的髓质特征不同:黑人的头发是卷曲的,色素密集,高加索人的头发通常较直或呈波浪状,色素粒较为细小;即使是同一个人,其单根毛发之间的髓质特征也可能不同。

20世纪50年代,一种叫做“中子活化分析”的技术成为―种良好的法医工具。诸如毛发之类的样本在核反应堆中被中子轰击,中子与微量元素的组分碰撞,使微量元素发出特定能量水平的伽马射线。用这种方法,不管样本多小,样本的每―个组分都能被检测出来,例如从一根毛发中就能辨识14种元素。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破解的第一个案例出现在1958年。当时,16岁的加拿大女孩甘藤・布夏尔被杀身亡,有人证实她的前男友约翰・沃尔曼在她被害前和她在一起。经测定,来自犯罪所在地的油漆屑,与沃尔曼的车的油漆匹配。另外,在沃尔曼的车里发现了唇膏,与布夏尔生前使用的相同。不过,最终让陪审团信服的还是布夏尔手中紧握的几缕头发,经检测,它们与布夏尔的头发相差较大,而与沃尔曼的头发相匹配。这一关键性证据足以指证沃尔曼就是杀害布夏尔的凶手。

其他的微量迹证

法证调查人员会在犯罪现场寻找一切物证,无论它们是多么的微不足道。除了毛发、纤维及其他身体分泌物之外,任何被辨识为并非自然属于―个犯罪现场的物体或物质都可能成为证据,由此与犯罪嫌疑人联系起来。

在一些国家的法证实验室中建有可供比对的数据库,能进行许多种类的微量迹证分析。下面是用于微量迹证分析的最常见物质。

玻璃20世纪80年代,产品篡改在美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所谓产品篡改,是指一些不良消费者把玻璃碎片放进婴儿食品罐里,以此非法索赔。对这些玻璃碎片进行的分析发现,每一个类型的污染物都有不同的来源,由此判断这股犯罪风潮不太可能是单独一人所为。玻璃具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特质。如果罪犯打碎玻璃,一些碎片就会附着在其衣服上。而且很不容易全部清洗掉。玻璃识别涉及到一种复杂的显微检测方法――折射指数检测,是根据光线射入物体表面的角度进行计算的。检测玻璃碎片的方法还有质谱分析和中子活化分析等,玻璃碎裂的模式也能提供有关罪案过程的重要线索。

尘埃 从犯罪嫌疑人衣物上采集到的微粒,有时也能揭示其在案发前后的行踪,甚至揭示尸体的去向,后者有助于确定尸体是否被移动过。足迹、昆虫及其他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微生物,同样也能提供线索。尘埃微粒有可能揭示其来源,比如是来自于混凝土板、砖头、水泥,还是―个特定的房间。它们或许还能提供有关一个人生活或工作地的线索。在美国一桩破解于1960年的8岁男孩遇害案中,在死者的衣服上发现了建筑用粉红灰泥的微量迹证,这成为破案的重要线索之一。当时,调查人员由此定位了―个有粉红灰泥的房间,加上进一步的确凿证据,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

孢粉 对孢粉型(孢粉数据)的研究被称为孢粉学。在与犯罪有关的材料中有时能找到孢粉,由于孢粉在特定地区具有可预测的生产和传播速度,所以它们有助于把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联系起来。这个领域的最早期案例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1969年在瑞典进行的一桩谋杀案调查,运用发现于女性死者尸体上的尘埃中的花粉,证明了她的遇害地点并不是发现其尸体的地点。在奥地利的―个案例中,凶手靴子上的泥巴把他与犯罪现场联系了起来,他最终认罪。―名侦探甚至在凶手所用的枪支的油中发现了花粉。另一名侦探在书写文献的墨水中发现了花粉,由此证明了这份文献系伪造。

油漆 分析玻璃碎片的技术也可用于油漆屑分析。在美国,汽车油漆屑可与国家汽车油漆资料库中的超过40万份样本比对,底漆有助于缩小可能的生产商范围,油漆屑的形状可与油漆屑脱落的地方作比较。油漆屑的化学组分则可运用气相色谱方法进行分析,这能创制每一层的可辨识特征,建立对比点。在一桩案例中,警方在―个犯的藏车地点发现了微量黄色油漆,这种油漆被追踪到―个特定车型,由此从数据库中确定了―个犯罪嫌疑人,他车上的掉漆痕迹的高度与微量迹证完全匹配。加上不断累积的确凿证据,他最终认罪服法。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7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实验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125-03

在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下,微生物学课程以学科知识体系辅以验证试验构成其教学内容,这对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有它独到的合理性。正是按照这样一种模型,多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使笔者产生越来越多的困惑:期望学生动手能力有所提高没能实现,理论越讲越糊涂,进而学生厌学,教师犯难。面对这样的困难,组织教师重新审视微生物学课程性质,特别是在高职教育的背景下重新认识课程定位,于是提出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方案,并经过一个教学循环(3个班)的实践探索,取得明显的效果。

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它是以实际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为目标,按完成实际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设计若干实验工作任务,实现通过实验过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设计。其主要包括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施和考核方式设计。

1设计适于职业教育的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实践体系的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并符合相关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便实现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教学内容中必须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技能人才进行技术改造、创新以及技能迁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实现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此,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任职的实际要求,以技能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支撑,重构微生物学教学内容。

1.1确定学习内容

按照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理念,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应主要来源于相关的实际工作岗位(群),以其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当参考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微生物学传统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于是专任教师首先深入相关企业,对相关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然后成立由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委员会,进行相关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理论支撑和技能支撑,再结合该课程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得出该课程所要教学的理论体系和技能体系内容,形成学生所要学习的学习内容(见表1)。

1.2教学内容设计

基于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要求,结合相关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特点,以技能为主线,采用基于实验工作过程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既把教学内容按技能特点划分为若干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依据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若干典型性强和代表性好的实验任务,作为学习任务(或教学任务),以便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学会相应技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然后按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项目和实验任务,实现教学内容设计。

按照微生物学自身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把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按技能划分成认识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微生物保藏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四部分,形成4个教学项目。

实验任务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承载着技能养成和知识学习的使命,所以实验任务设计至关重要。实验任务应该覆盖学生应掌握的所有技能点和知识点,要有系统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一定弹性,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验内容设计主要通过选取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情境并进行适当整合和改造来完成,具体见表2。

2教学实施设计

针对实验化教学内容,并突出技能培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六环节(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讲解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为依据,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见图1)。

教学整个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教师通过任务布置、任务引导、任务指导、任务检查和考核完成教学过程,实现“做”中教。这一教学过程实现教师由原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到现在的任务的引导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转变,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

在各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穿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在教师思路引导和提出要求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让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意义,对任务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进行思路引导,让学生按照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思路来思考,同时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等。

2)在查阅资料、熟悉仪器设备和练习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查阅、收集资料,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练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自主摸索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为实训方案制定奠定基础。

3)在学生初步确定实训方案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方案阶段,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去,采用讨论教学法,与学生一起讨论实训方案,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实训方案合理。

4)在方案陈述、师生点评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演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分析各方案优缺点,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保证实训顺利完成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必要的相关知识。

5)在实训操作及记录和实训报告填写阶段,教师采用演示、指导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完成实训,熟练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操作、记录、分析等实验习惯,并且这一教学过程除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外,还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见图1)。

3改革传统考核方式,设计以技能考核为主,突出过程考核的考核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为保证学习效果,采用与职业技能鉴定相适应的考核方法(见图2),即将模块考核分成两部分。其中,理论1主要考核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题型是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方式是机考,题库随机抽题;理论2主要考核学生理论综合能力,题型是论述题,考试方式可以机考也可以笔试,题库随机抽题;基本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实训中基本的单元操作技能的标准程度和熟练程度,考试方式是学生随机抽题,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采用一对一方式考核,按操作评分标准给学生打分;综合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试方式采用学生随机抽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提出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等,自己动手实验得出准确结果,最后根据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综合评分。考试时间依据试题不同而不同。以上四方面考核均合格是为考试及格,取得相应的学分。

4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教学循环的探索,证明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在学完微生物课程后不经再培训,就可直接参加微生物培菌工的技能考核,并且通过率明显提高;学生就业时可直接进入食品行业、生物行业从事微生物检验、菌种扩培等岗位工作,并受到用人企业好评;在2011年举办的全国生物技能大赛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获得两项集体一等奖和多个个人一、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袁雪芬.浅谈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0):i0145.

[2]陈宏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统计基础与应用》课程设计[J].职教论坛,2012(14).

[3]张静.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VisualBasic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9-50.

[4]耿健.“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78-79.

[5]章少玲.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3):53.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8

自测题

1 静脉脉输液的起效时间比口服快,约物吸收和疗效都优于口服给药。

答案与解析错。口服吸收很差的药物是不会做成口服药使用的,多数普通剂型的口服药物的吸收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一些药物口服后体内浓度上升的速度比静脉点滴还要快(静脉点滴的速度不能太快,一般需要1小时完成),因此静脉输液的疗效不一定优于口服药物。临床上所谓的“能口服就不输液”的提法,就是考虑到口服的安全性要高于静脉输液,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口服给药。

2 输液器末端都装有过滤膜(终端滤器),可见滤除肉眼可见的杂质。

答案与解析对。输液器都配有“终端滤器”,常用的过滤膜孔径包括15微米、5微米、3微米等几种;人的肉眼可以看到直径50微米以上的微粒,也就是说只要是肉眼可见的微粒都比15微米大,是无法通过“终端滤器”的。

3 终端滤器不能滤除所有的杂质。

答案与解析对。输液液体中微粒的大小不一,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如果使用15微米的滤膜,就拦不住15微米以下的微粒,这些微粒进入人体后会造成潜在的或长期的危害。现在推荐使用“精密输液器”,其滤膜孔径为5微米或5微米。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4 有时针头穿刺瓶塞时会将瓶塞切削下小的颗粒,颗粒可能进入液体中,这是正常现象,不会造成伤害。

答案与解析 对。2006年以后,国内淘汰了普通胶塞,统一采用“丁基胶塞”,其气密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药物发生反应,但柔韧性差,穿刺时胶塞易落屑,即使改进针头和穿刺方法仍不能杜绝,但是丁基胶塞的落屑是肉眼可见的“大”颗粒,能被“终端滤器”阻挡,所以不会在输液时进入人体。

5 输液管路中出现气泡,会引起空气栓塞。

答案与解析错。输液过程中发现气泡,会带来“空气栓塞”,有些患者对此产生恐慌,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少量空气进入体内后会快速转移至肺部并排出体外,只有进入的空气的速度太快时才会引起身杯适和风险。有研究证明,以体重为50~70公斤的人来说,每分钟输入20~30毫升的气体才会引起身体明显不适,而致死的量需要达到每分钟50~100毫升。通常输掖速度混入的少量气体(气泡),是不会引起“空气栓塞”的,而且输掖管路中若有气泡,会减慢液体的流速,如果输液管中全部都是气体时,输液就会自动停止了。

6 输液中如果出现不适忍耐一下可能会好转。

答案与解析错。输液的风险要高于口服给药,一旦出现不适感,应立即呼叫,不应舍不得停药,而自己“扛着”,以免症状加重。

7 静脉输液或采血后,利川棉签止血时,正确的按压点包括(可见的)皮肤针眼和向上几毫米(不可见的)血管穿刺点。

答案与解析 对。传统的止血法,棉签只压迫皮肤针眼处,而不压迫血管上的穿刺点(和皮肤针眼相距几毫米),易发生穿刺点溢血,导致局部皮下淤血。正确的方法应同时按压(可见的)皮肤针眼和不可见的血管穿刺点,可以用2~3个棉签同时按压,或只用―个棉签,利用棉签的长度。让棉签与血管同方向,同时压迫皮肤针眼和向心方向的血管穿刺点。而且拔针前不要提前按压穿刺点(易划伤血管)。―般按压3~5分钟即可止血。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9

摘要:本文阐述了案例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要注意案例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案例式教学法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法微生物学教学?应用

课?题:广西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案例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后期研究成果,主持人:陈潇,项目编号:2012B24。

一、案例式教学法与微生物学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起源于哈佛法学院(Harvardlawschool)的情景案例教学课,是培养法律专业人士所创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此种方法贴切实际,因此,被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所借鉴。在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最主要的区别是,传统教学是灌输式的、枯燥的教学方法,而案例式教学法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进一步做出分析、判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的教学目的。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思考和教师的点评反馈,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要掌握的知识点融于实际案例之中,学生就能够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便于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加以运用。笔者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比其他教学方法效果要好。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医学、药学、农学、食品及酿造等专业中都开设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由传统的、单纯的教师讲授转换为案例式教学,教师在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形成对微生物的合理认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微生物学技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微生物。实践表明,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运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二、案例式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通过案例式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是一种可行的、便于操作的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案例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消极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方式,大幅度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关键是案例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过程。

1.案例设计

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精心选择,精心设计。案例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工作岗位结合起来,从而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体验。案例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甚至是歌曲,案例要力求精美、简洁、具体、生动,能吸引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与教师选取的具体主题案例有关,案例选择得恰当,则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一般来说,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1)案例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如果所选择的案例不能达到这一目的,那么案例就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特点时,案例“琥珀中的芽孢”听起来、看起来都很美,但离现实太遥远,没有实际作用,达不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案例不宜使用。而案例“触屏手机细菌量是厕所的18倍”,与学生每天都接触手机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显而易见,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为实验教学做好准备,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实验——手机真的有这么多细菌吗?这个案例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案例要形象生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不高,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选择一些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好奇和兴趣的案例。例如,学习放线菌时,案例“百花争艳,百果飘香”的图片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图片调动起来。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放线菌(尤其是孢子丝和孢子)的形态和颜色以及鉴别方法是怎样的?显然,这样具有吸引力的案例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3)案例要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强有弱,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尽量选择和设计令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的案例。例如,在学习消毒与灭菌时,笔者选择了耳熟能详的《禽流感之歌》,那甜甜的童音、诙谐易懂的语言和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每个学生。学生在自娱自乐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开心地、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所选案例最好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关,尽量选择与学生将从事的工种、岗位相关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贴近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使他们更有兴趣参与,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问题设计

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抛砖引玉的过程,即教师利用案例进行提问,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自我总结,教师讲评、总结,最终完成教学目的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成功与否。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提问要起到“鸡尾酒效应”。心理学著名的“鸡尾酒效应”,即选择性注意,是指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选择性地注意到某些事物而忽略其他事物。心理学家通过经典的“双耳分听”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心理学家让实验者戴上耳机,耳机的左右两边同时播放不同的内容(歌曲或词语),最后检查实验者对歌曲或词语的记忆。实验发现,实验者的两耳都能听到一些内容,但某只耳朵会更占优势。也就是说,注意力确实存在一定的选择性。中职学生的注意力也符合这个效应。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且针对学生较敏感的事物精心设计,这样不仅能为教学目的服务,教学效果也很显著。例如,讲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在案例“预防艾滋病”视频中,只要提出三个问题,即性接触是传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途径吗?传染的后果是什么?怎样预防艾滋病?相信这些问题对每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都会起到“鸡尾酒效应”。

(2)案例提问要有层次性。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一般应由易到难,跳跃性不可太大,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利用不同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层层剥茧,最终得出预期的结果。例如,讲授细菌的致病性中的“细菌的毒力”,教师在案例中先引入蛇的毒性,再提问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有没有毒性?毒性的强弱是不是和蛇毒一样也有强弱?创造悬念,巧妙设疑,层层递进,通过不断地追问,使学生对课程主题产生好奇,从而引发学习动机,自然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案例教学的有趣之处,而且达到了教学目的——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

3.教学过程

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新型的教学形式,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强调的是能力本位。如何在案例式教学法中得以实现?首先,在进行案例学习之前,需要教师先介绍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学习。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案例,让学生熟悉案例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案例后思考、讨论问题,包括相应的知识和方法技巧。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分析和讲评,通过案例举一反三,说明案例蕴含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出案例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反思、讨论得出结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次教学知识点和技能。案例式教学的一般流程如图所示。

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传统教学是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案例式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中心。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学生会给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教师又必须对此做出必要的解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教师最好在备课时预设可能出现的答案,并事先做好回答,以组织好整个教学过程。

(2)要有很强的引导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事先准备好的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出主题,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开动脑筋,回答问题。教师在引出案例、提出问题之后,尽量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自己判断、评价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不能直接将答案说出,而是要视绝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掌握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结果。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大多数学生参与教学,那么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2]史美兰.案例式教学在干部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oL].ccps.gov.cn/designated_topics/rdztlgglyth/dhfy/2,2013-04-08.

[3]曾惠,舒为群,邱志群等.案例教学法在卫生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9).

[4]邓国英,孙文长,杨淑凤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11).

微生物采样方案篇1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分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近年来,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话题,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因此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流成本管理》为例,将“微课”融入课堂教学并与实训平台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微课化”

基金项目: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4kg07);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326)浙江省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lj2013118)。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培养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进行服务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战略选择。而创新型、高技能的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优化人才的方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最重要困难之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改革的新方向。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高职学校平台、资源的建设以及整合,将视觉感官、课堂、实训有机融合,真正的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因此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以及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历年来都被许多专家与学者争相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部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研究都是关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等。针对“微课”的研究最近两年来虽然很多,但是很多针对如何拍“微课”、如何设置“微课”课程以及如何建设“微课”资源平台。但是对于“微课”与课堂教学以及实训三者结合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应用到物流管理的专业课程方面的研究。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在资源建设的大军中迅速崛起。“微课”主要是以微视频作为媒介呈现课程内容,对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的资源,是为了支持1:1的学习行为,如电子书包、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类别的新型学习行为方式。“微课化”就是打破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并且与实训平台相结合,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并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物流成本管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成本控制是与企业实际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之一。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现代社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并且使得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方式不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所以,本论文采用“微课化”的形式,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实现:(1)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真正的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3)将课堂教学与“微课”融合;(4)将“微课”、实训平台相结合。使学生在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理论学习中,通过新技术与方法迅速掌握专业知识。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优化人才的目的。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微课”及《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现状

1.1 高职“微课”现状

“微课”在高等学校教育方面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它成为许多高校紧跟经济时展的步伐,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微课”在开发的过程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高职教育的“微课”资源主要是为了实现培养高新技能人才的目标,因此,它主要是按照目标导向的教学法进行开发。主要形式如图1所示。

“微课”的出现,掀起了教育的改革热潮。部分高等院校开始建设“微课”资源库,另外也有部分高校在进行“微课”比赛等一系列创新教学方式的途径。从许多获奖的“微课”中可以看出,这些获奖作品制作都很精美,但是许多“微课”都是独立于课程而存在,系列化的“微课”较少。许多专家和学者顺应时代潮流研究的“微课”设计、制作很多,但是针对以一门课程为依托,开发一系列的“微课”资源的研究很少。

1.2 高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现状

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控制过程,不能把它看做静态的成本计算之后进行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物流成本管理的本质是对未来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物流成本管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采购与仓储实务》、《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物流成本管理》是研究如何利用成本管理的手段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研究与学习本课程,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并能够独立进行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分析、预测以及控制。在该课程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任课教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训手册的撰写,但是这些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同等地位的其他几门核心课程相比,《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与创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脱节,缺乏衔接点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训也是采用原始的手工计算方法,即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例,但是学生很难去把握案例与脑海中的成本概念到底有多大关系,也很难记住知识点。课堂教学与实训各自独立,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实现学习与技能同时提升,这也就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知识点零碎且多样化,缺乏合适的教材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成本管理》教材都不一致,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教学大纲不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具体。目前使用的课本中部分以物流成本的分析、计算、预测和控制为主要思路,侧重于理论研究;另外一部分是以物流的各功能的成本分别计算为主要思路,侧重于计算方法。任课教师在选择参考书以及推荐参考资料时很被动。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对于理论和计算的学习能力稍差,因此对这种课程提不起兴趣。合适的教材是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的困难之一。

2.3 枯燥的理论知识偏多,缺乏合适的案例

授课过程中,合适恰当的案例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融会贯通,使课堂生动、活跃。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而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合适的案例相对较少。原因是成本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比如在进行运输成本的核算时,首先应该确定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计算方式不同),其次是确定商品包装方式(商品运输包装不同计算方式也不同),再次确定装卸搬运方式,最后确定运输路线。这样才能够进行成本的计算。在具体计算过程中要考虑商品损耗等因素。这样一个案例就涉及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而目前的教材,没有提供需要全面分析的案例。

2.4 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实训教学软件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训的内容多是课本基础知识加计算,与物流基础课程的实训内容多有重复,距离核心课程的实训要求还距离甚远。在企业的管理中物流成本管理很少被企业重视,因此很少有公司会有独立的管理物流成本的软件。高职院校开设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相关实训教学软件也缺乏。未来的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竞争,现在的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基本的数字化计算成本的方法肯定要学会,因此该门课程需要一个专门的实训软件。

3 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效率的措施

3.1 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技能目标为导向,设计系列“微课”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的载体由原来的面授变成现在的计算机和网络。国外的网络教学已经相当成熟,比如国外的开放大学,开放资源库等等。国内许多院校也在开设网络课程,尤其以中小学为主。高等教育的网络教学模式也成为大势所趋。“微课”、“慕课”等的出现,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开始进行网络授课模式以及“微课”比赛、“翻转课堂”风采展示等。“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刻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内容上较一般课程精炼,形式上比较微小,主要是追求整体效果的妙处。

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系统的理论学习是一个最痛苦的过程。《物流成本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知识零碎且多,如何让学生进行愉快的学习并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是许多《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头痛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以《物流成本管理》的技能目标为导向,进行“微课”教学改革。首先,将物流成本课程分成若干个模块,例如: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物流成本预测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法。将这每一部分提取理论知识和实训题目,做成一个个视频,供同学们在课后以及实训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查阅知识以及解题方法。

实施“微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高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精力去进行实践学习,在微小轻松的氛围里掌握理论知识。既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又可以节约时间,来完成高职学生更重要的实践过程。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根据改革思路,设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物流成本管理》“校本教材”

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零碎的知识点的组合,以物流中七大功能的物流成本为主线的教材,而高职院校现在许多课程均采用项目化教学,因此现有教材不能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自编《物流成本管理》教材以项目化教学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编写。比如,在编写的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先易后难或者积累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一个具体的任务细化,每一个小项目都是一个教学目标,根据实际的项目去编写教材,在实施的过程中与“微课”(每一个知识点的视频)相结合。

3.3 开发实训教学资源,创建《物流成本管理》实训平台

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不管从事物流方面的哪种职业,与物流成本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所学的理论知识都将运用到实际。但是现在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业务操作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将所学知识与计算机紧密结合。

目前的《物流成本管理》教学,在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时运用的是手工计算方法。比如运用作业成本法-资源、资源动因、作业成本、作业动因、产品或服务进行计算,首先作业成本法的物种要素的网状关系学生就很难理解,在进行计算时更是容易出错。在具体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成本核算部分包括成千上万条数据,如果手工计算,对企业的实际工作没有任何价值。更何况企业一般是以操作为主,因此需要将企业实际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产学研”等校企合作关系开发适合学校以及企业员工操作的实训以及工作平台。

3.4 转变任课教师思想观念,建设“微课化”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已经不能达到现代高职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材、“微课”资源、实训平台三者具备的基础上,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转变《物流成本管理》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网络教学以及实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实施方案统一教师的教学思想,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4 总结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高职的专业课程的课程改革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成为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伴随着“微课”的盛行,本文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物流成本管理》与“微课”结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设计的知识点更符合企业的实际,讲授的方法更引起学生的兴趣。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新技能、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经济管理,2013(5).

[2]程岚,肖贵桥,王英,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3]张世军.物流成本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4]李慧兰.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质量,2009(3).

[5]郑宁.excel在运输路线规划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9).

[6]王丽新,孙丹,刘海泉.excel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