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6:49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1

一、高职院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内控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有效、合法、完整,在校内职能分工基础上建立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措施和制度。高职院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为:

一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客观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应以实现一定的经营管理目标,从而为学校的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近几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同?r,也出现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财务风险。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大给高职院校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多数高职院校为解决资金问题,大举外债,而巨额的负债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办学。为此,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发挥内部控制在避免浪费和损失、增收节支、降低成本、减缓财务风险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为高职院校办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完善高职院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的改革发展目标。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内控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现代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的趋势,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加强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内控制度成为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管理制度要求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内控制度则是高职院校自我约束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属于国办,其资产均属国有资产。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院校存在着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等问题,要切实做好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四是预防高职院校职务犯罪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职务犯罪率剧增,据统计,北京市海淀区法院2004至2006年间所审理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就达20件,涉案人数28人,平均案件数以2.875倍的速度增长。而在南京,仅1999年至2002年间,高校职务犯罪案件就达21件。得到人们普遍赞同的是,要预防和治理高校职务犯罪,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完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完备科学的内控体系,有利于在校内以职能分工为基础,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措施和制度。因此,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内控制度,有力防止职务犯罪。

二、高职院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以增强内控工作人员素质为起点。人是管理中的关键要素。内部控制的运行过程以及效果的实现与人员能力素质密切相关。人是制度的执行者,内控制度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其效果也难以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依据涉及内控职能的各部门、各岗位的性质和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人。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岗位,如审计、财务等,必须选用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

(二)以明确职责权限为关键。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各工作岗位应当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也享有相应的工作权限。这些职责、权限必须在制度上明确规定,使每个教职员工都熟悉和明确,对超越权限的经济业务其他人员和部门有权拒绝办理。

(三)以控制业务流程为抓手。高职院校业务既有非经济业务也有经济业务,高职院校应重点对主要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控制。例如教育事业收入业务,是由收费人员、出纳和会计三人完成每一笔业务的,其业务流程为:收费人员收费时登录学费管理系统,并将学生缴费信息录入系统,同时机制票据一式二联交学生;学生持票到会计处制单交学费,出纳按会计所制记账凭证收款;学生再持发票联到学生收费管理人员处盖章确认;当天收费人员打印学生交费汇总表与会计财务系统中事业收入账进行核对,会计账务系统中的现金日报表和出纳现金库核对,无误后登记会计账。此业务是由三方共同经手完成的,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很快发现,从而达到了制约、控制目的。

(四)以严格会计程序为依托。会计部门是学校的综合核算部门,负责学校所有资金管理和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因而,对会计的核算程序规定非常重要。正如此,国家不仅制定和颁布了《会计法》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最近又制订并下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控制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需要重视的是,会计的制证与审核职务应当分离,由不同的人来完成;会计审核岗位应有政策熟悉、业务素质高、敢于坚持原则的人担任;加强账务的核对工作,不仅上下级账务要核对准确,而且对会计部门内的明细账与总账,高等学校银行存款账与银行账等都要核对无误;对出纳岗位不得经管总账、会计档案、修改会计账、管理财务专用印章等限制做出规定。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内部会计控制

abstract:hydraulic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ha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forprotectedtheassetsoftheconstructionunitandavoidorreducerisk;thispaperanalyzesthe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tatus,problems,putforwardspecificmeasures.Keywords:water;engineering;internalaccountingcontrol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以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水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普遍推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水利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要积极适应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挤占和挪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擅自变更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等混乱的状况。笔者现就水利工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1、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大多数都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其完善程度不同和执行情况不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创新,现在普遍推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要积极适应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其他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发挥合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服务。财政部先后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为促进水利工程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实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内部控制做出相应规定,2001年6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上述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政府文件、规章的适用范围包括事业单位在内,但侧重点放在企业,国家尚没有关于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关于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因此,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体系上与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2、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复杂,加之目前各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在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对事业单位内控会计制度认识、建立和执行的实际状况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扎实,会计人员素质较高,管理程序严格,政策性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得较好。但是,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水利事业单位的一些专项经费(如防汛费、岁修费、水利基金等)管理制度、办法等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它只能规定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并不能解决单位的资金安全性,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出发点是通过专门办法建立一套防范机制,而不是单纯靠会计人员的个人经验、素质或职业道德来保证会计资料和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绝不能用经验代替内控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约束力度不够,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3、内部会计控制对策

3.1强化法人意识,增强内控制度建设

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主体,项目法人应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化“一枝笔”为“多枝笔”控制,认真执行《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水管单位应当以《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为依据,建立主要包括职责分割制度、重要事项决策制度和执行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和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内部控制体系,通过科学的机制、完善的制度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保障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

3.2发挥管理职能,确保全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建设包括对规划、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定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测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5个环节,贯穿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丰富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财会人员应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完整性、客观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

3.3抓住控制要点,健全岗位责任制

水利工程投资大,涉及单位和部门多,建设单位应当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紧紧围绕水利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的四个中心环节,找准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控制点。水利建设单位的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要确保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对水利工程项目相关业务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4重视监督检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水利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现在的内部审计将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成效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监督负有重要责任。水利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项目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概预算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的执行情况、竣工决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水利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4、结语

水利工程财会人员,要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水利行业规范规定、工程概预算知识、水利基本建设程序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应用技术等,提高政治素质,格守职业道德,扩充知识结构。只有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素质,才能主动地参与水利工程的内部会计控制,提高控制的质量。水利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利用机制、系统的观点来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和实践,设计出一套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

内部控制是一种在组织内部进行的行为,由企业的全员(包括企业董事决策层、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虽然并不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盈利活动,但是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高,也可以使企业规避相关法律风险,这也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活动的最基本的动机。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根据已有的内部控制理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可以分为合规、资产安全、报告、经营、战略这五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合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企业也应该做到依法经营。内部控制是以相关的制度标准来衡量企业的行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椭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二)资产安全: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企业资产安全既是企业正常持续经营的基础,也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应当将资产安全作为重点之一。例如在采购预付款循环中,存货产品的采购申请批复、产品入库回执等都应该有一系列的控制流程和完整的控制体系。只要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就能最小化企业资产的相关风险,合理保证企业财产安全。

(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内部控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遵循相关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的描述。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格。正是这些内部控制要求提高了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四)经营

内部控制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是企业经营者一直努力的目标,而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在预算控制和经营分析两个方面完成该目标。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进行企业各角度、全方面的预算,在下达预算目标的同时下放预算约束控制,保证预算约束在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的各个程序都得到执行。经营分析类似于企业的财务分析,但是分析的层面不限于企业财务部分。企业经营者可以从企业经营、筹资、投资、分配各个活动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并进行改正。

(五)战略

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活动之一就是进行企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制度应当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只有当企业对每个部门甚至是个人进行绩效考核,最大程度上促使其完成目标要求,才能在整体上最终实现发展战略。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地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内部监督机制建设、企业文化重视度不足、内控部门建设和风险意识不足等四个问题。

(一)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授权批准机制的不完善和组织结构控制不完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我国国有企业虽然这些年纷纷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只流于表面,内部未建立实际的权力制衡机制,并且在实际经营中权责不明,致使内部控制运行混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忽视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鲜明特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但是,我们看到在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内部控制只是以枯燥的规章制度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文化进行调整,使员工被动接受内控制度而不是主动融合。

(三)内部控制部门建设不足

内控人员既要拥有把控企业全局的能力。也要具备深厚的财务和法律相关知识。然而整体来说,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不足,对于内部控制部门的建设热情不高,导致内控人才不足或素质不够,间接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内控部门建设质量较低。

(四)企业风险意识不强

国有企业往往存在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背后往往少不了政府的支持。但这也导致许多国有企业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国有企业还抱守固有思维和观念,疏于建设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将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四、针对国有企业内控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建立内部控制部门,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制

内部控制部门对国有企业来说是重要且必要的,内部控制部门的建立和正常运行对发现企业内部控制问题、防范相关危险是必不可少的。外部审计咨询机构对于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不甚了解,只有完善自身内部监督体制才能和外部机构有效配合,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将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建设有机融合

内部控制若只是一条条枯燥的条文,那这样的内控制度是失败的。只有将企业文化和内控制度有机结合,让员工主动融入并遵守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才能具体长久而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4

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分析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是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注重公益性与服务性,不以盈利为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与服务功能也需要与时俱进。取得成就也不可小觑,对于稳定社会起到的作用尤为突出。其社会公益性主要是为了匹配我国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来实现的,在我国有许多宏观调控无法调配的方面。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来进行处理,如:为社会培养人才,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进行公益活动等等。然而,在这之中更加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主义的是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在不断创造佳绩的同时。也滋生了内部的腐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的执行过慢、力度过小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监督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监督机制分为内外两大部分,事业单位监督机制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人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薄弱,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逐渐变得懒散。外部监督侧重于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运用上,直接忽视了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监督。其次,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而一旦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便会产生诸多问题。这也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无从谈起。

(二)抗风险能力薄弱

事业单位的作为国家的社会组织,其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缺乏忧患意识,对于风险重视与评估不足。工作人员的职责概念模糊,对于事业单位的服务社会,公益大众的概念不清晰。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公益活动执行效率,尤其是对于风险的测评与重视度。事业单位持轻视态度,在很大程度事业单位对于风险的认识与评估不足势必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措施不合理,外部环境偏弱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除了环境需要改善以外,因受传统思想影响,管理措施也同样问题诸多。在外部因素来看,事业单位大多实行编制限制,这就导致我国地方出现多岗一位的怪现象。在城市表现出人员过满,而农村地区则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而有些事业单位还存在决策人、经办人以及审核人一体化现象,没有做到分离制约将直接导致人员腐败。其次,在预算上没有科学管理的编制以及严格的审核过程。这给预算的合理运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存在财产保护制度不完善的弊病。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存在着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在地区,我国事业单位,一般以领导意志为主导。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成为虚设,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二、推进事业单位内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事业单位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成为了处理出现的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有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的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要求事业单位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由于传统管理方式以及观念落后,转变并不及时,传统的经验制约了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实施。为此,推进事业单位的内部经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利于规范内部控制,调高行政执行能力

我国事业单位由于资金来源于财政,缺乏危机意识,内部控制的措施与管理方案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的规范化建设。一方面我国的事业单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的抗风险能力薄弱,导致其发展严重受限。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应对措施

为了更好的处理我国事业单位产生的诸多问题。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以及公益性,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各级部门的控制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各级部门控制建设,要充分发展领导的引导能力以及审计部门的财政核算。要督促事业单位各负责人切实承担各自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落实到人。要强化监督机制,科学化的处理奖罚制度。重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与民众的联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人的职责与义务,不仅要做好财政运用的透明,更要贯彻好服务大众的宗旨。

(二)建立实施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化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要组建专门的决策机构,进行策略以及措施的考量与测评。规避风险,组织协调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建立工作人员考核测评机制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对于优秀工作人员给予奖金,提高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要定期进行内部管理现状了解分析,找出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管理纰漏以及决策失误。要严格进行预算审核,确保预算运用的最大化成效。

(三)要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忧患意识薄弱,对于轻视风险的评估与重视度。事业单位不仅需要严格的审核机制,更需要一个风险评估小组。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测评与考核,确保风险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将真正的服务理念融人大众。在实行过程中要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根据实际考察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规划,才能让事业单位拥有更好的决策环境与科学合理性,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规范化进程。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5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当今社会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在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国家对高校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努力发挥高校基本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并努力营造大众化的文化氛围,推动全民学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自主办学权也在日益扩大,高校在完成基本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参与到对外投资、校企办学、基础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于高校资金的安全与有效合理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对于社会的基本职能,以及保障资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内涵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最初出现于20世纪初期,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核相关财务信息,组织相关财务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目前财务内部控制除保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外,进一步强调了按照国家基本准则规范,运用适当的方法,合理有序地安排相关财务工作,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与此相适应,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按照国家相关基本准则的规定,采用适当的财务核算方法,对学校教学与科研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审核与监督,保证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并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舞弊行为,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减少高校可能面临的损失,为实现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目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制度和程序(梁晓妮,2006)。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要素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其中的政策、科研活动组织执行、相关业务往来等产生显著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组合。控制环境作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各要素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基础,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以及高校战略层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指?ψ橹?中各种潜在事项的发生,可能会给组织财务目标的实现带来的影响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对组织中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结合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对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将有助于高校根据自身活动所处环境面临风险的性质、范围、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后果等,选择正确规避风险的措施,最终顺利实现高校的管理目标,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主要是指单位组织为了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根据前述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运用相关控制措施,将高校面临的各种风险控制在有效承受范围内。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审核批准控制、实物资产控制等,通常将这些控制措施结合运用会发挥更好效果。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主要强调单位内部、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的信息传递。一方面,高校通过及时收集并综合分析,将准确的财务信息与外部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加强与利益相关者、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另一方面,在单位内部通过对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将其中重要相关信息,传递给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使其及时了解学校政策,知悉学校内外部情况,从而更好地配合高校所作出的各项决策,做好本职工作。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是指单位在日常科研与教学过程中,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科学,运行是否有效,设计是否合理,最终对发现的财务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合理有效建议并及时加以改进,以切实提高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三、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这进一步导致了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丛生,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尚需进一步细化,信息化平台建设亟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及单位财务内部监督机制仍需继续加强(李卫萍,2015),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应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腐败案的接连发生,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内部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更是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目前,社会各界也已认识到了完善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于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各方面原因,我国教育领域部分单位目前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薄弱、透明度不高的问题,这进一步导致了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社会公信力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王卫星等(2016)通过对江苏省59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在选取的59所高校中,仅有5%左右的高校有意愿聘请内部控制领域的专家,为高校设计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有70%以上的高校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另外还有5%的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其相关管理文件中,只有关于内部控制的“零星碎片式”记载。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尚未得到高校领导层的充分重视。高校主管部门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未提高至战略高度,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张县平(2008)经过研究指出,高校目前面临着财务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定位不够准确,尤其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高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已成为当前摆在高校面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高校财务风险尚未得到有效防范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向纵深化发展,作为高校发展重要保障的办学经费,也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向市场经济下的举债扩张转变。而目前高校尚未对大规模举债所带来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导致高校的债务规模和风险日益扩大。杨从印等(2016)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展调查问卷,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指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经费的安全、规范与使用效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直接影响到高校预防腐败、“软环境建设”等重大问题的落实情况。宗文龙等(2012)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所做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事业单位当前面临着事业性业务收入、基建工程项目以及“小金库”等主要风险,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一系列可行性措施。综合看,加快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流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良好有序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以下部分,即严谨有序的财务流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的岗位分工、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人员等。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即将内部控制的理念、信息交流与沟通等要素融入到信息系统,进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减少信息传递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刘永泽等,2012)。另一方面,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应当注重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提高高校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实行差异化管理模式,以实现权责统一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控则强,无控则弱,失控则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国特色和管理特质,以及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关系特点,田祥宇等(2013)对进一步丰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做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蔡雪辉(2013)就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高校领导层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性文件等突出问题,指出高校应当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制定严密而又规范的动态管理控制系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发展规律,切实解决高校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梁国锋(2013)进行了有益研究,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解,颇有借鉴意义。2012年12月,财政部联合教育部了修订后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其中明确指出当前各大高校应当尽快建立起科学完整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三)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

为了改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精细的现状,防范高校所面临的业务风险,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风险防控能力,高校有必要尽快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堵塞财务漏洞,防范财务风险(刘延平等,2015)。同时指出,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大学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的显著特征。樊子君等(2009)在对韩国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内部控制规范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分析,认为精细化管理是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发展的必经之路,为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结语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6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含义及总体情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含义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是结合国内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基于:管理层监督和控制文化、风险确认、评估控制活动和职责分离、信息交流和沟通、监督活动和纠正缺陷,这五大要素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同时将内部控制缺陷作为修正变量对内部控制基本指数进行修正,最终形成综合反映上市公司内控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内部控制指数。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情况

由上图可知2013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的内部控制指数均值约为46分、48分、50分,在2015年我国的内部控制指数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这一切都是内部控制逐渐规范化、科学化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住我国控制活动指数均值都已达到60以上,可见在控制活动方面做得最好,风险评估指数虽然也在逐年上升,但发展相对于其他指数均值来讲,还是需要加强提高。相较而言,内控监督指数均值在2015年有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上市公司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相较而言比较完善的。但从上市公司的整体现状看来我国的内部控制指数虽然有大幅度的进步,有些方面也需要加强改善[2]。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完整披露内部控制的自评报告、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独立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只有16家占样本总数17.8%,较为完整披露内部控制的自评报告、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独立意见、(注册会计师)独立意见有45家占样本总数50%简单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29家占样本总数的32.2%。

因为我国法律规定,证监会要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指数信息,但从上图结果来看,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化并未得到有效性的实施。从合计看来,只有90家样本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级报告,从整体现状披露的角度来说,披露还没有完整,这个对于投资者来讲内部控制指数信息的参考性并不大,对于自身的投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由上面所述结果看,上市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的管控力度,完善内部的治理机构[3]。

三、内部控制指数的建议

(一)上市公司降低内控指数的风险

从上市公司内控指数均值能看出企业发展的好坏,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想要提高内控指数,企业要做到除了强化内部的管理还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完成对风险识别、风险判断、风险抵御方案的设计。目的是使上市公司,自身能够准确、清晰的发现,经营中潜在的风险,以及及时的制定风险抵御方案。最大限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避免企业内控指数的降低[4]。

(二)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管理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基调,也是提高内控指数的前提。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结果,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治理机构,以身作则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完整内部控制实习体系是重要的内控基础,想要提高企业的内控指数,企业就应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通过“制度控制”“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的方式监督和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从而保证内控指数的提高[5]。

(三)加强内部控制化指数的信息建设

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建设、企业自身管理的双向结合,内部控制化的信息建设已经是提高内控指数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有效地运营的关键。随着内控指数不断提高,企业整体才能长远有效地发展,因此企业应从内控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内控信息的规范化、流程化建设。对于内控信息建设予以监督,提高内控指数,保证其长远有效地建设发展[6]。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7

2012年11月,财政部制定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规范》,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些普遍内问题,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制度实施环境差,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内控制度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实施内控制度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这种形势下,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含义及实施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和改进内控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0引言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为了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经营管理资金安全,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都十分重视。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定是否得当,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1内控制度的发展历史及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随着管理的需要和控制制度深化而发展起来的,大概经历了内部牵制、会计和管理控制、控制要素阶段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出了要求。而对我国来说,内控制度比较侧重于企业,并且与会计报表一样要由社会中介机构对其内控制度进行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企业相比较,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会计核算和经济业务相对简单,资金基本来源于财政,所以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施行还不够深入,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行内控制度能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一套设计科学、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财政部在2012年11月29日,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旨在让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学习,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详细要求,以内控制度严格要求单位的各项经济流程,发挥内控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目的。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够,内控制度制定不够完善,很多单位没有制定专门、详细的内控制度,只是在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中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和要求,这样就不能提高工作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充分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

2.2内部控制环境薄弱,缺乏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范围,反映了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等。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不太了解和重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些甚至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的安排,只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取得资金并使用便可。还有的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平时有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单位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其他部门及人员没有必要实行内部控制,这样就使得内部控制被很多部门及人员忽视,造成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内部控制实行缺乏力度,发挥不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2.3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单位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制度不完善,重视不够,造成很多单位存在帐外资产,有帐无实,资产管理混乱。单位内部资产的转移、变更、处置缺少相应的手续,资产盘点清查制度也不能有效执行等问题造成了家底不清,单位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不明确,对国有资产实施内部控制迫在眉睫。

2.4涉及内部控制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也在逐渐与国际接轨,这无疑是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机构负责人除要取得会计从业证外要具有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或从事3年以上会计工作经历。然而,目前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由并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也没有达到会计法的规定,他们的财务知识不完善,对于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如何监督和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更是知之甚少。如此一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其内控制度也不能很好的执行,取得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策和建议

3.1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

单位内部应当严格按照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设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相关岗位,明确职责。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各项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准确、合法、完整,使得各事项经办人员间形成相互牵制机制,经办、审核、监督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会计核算中心作为单位财务核算的主要部门,对各项支出合规性和合理性的审核,对单位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合理进行审核,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开展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核,严格执行稽核制度。

3.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专人管理国有资产,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登记,按照单项资产设置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详细要求。各个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维修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还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处置也日益重视,各单位应当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学习资产处置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程序进行资产处置,对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尤其关注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定价,及时将处置收入上缴国库收缴专户,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

3.3加强项目管理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工程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等环节的详细工作流程,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权限,做到可研编制与做出决策,编制概预算与审核、项目实施与工程款支付、项目竣工决算编制与项目资金审计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强化基本建设项目监控,确保基本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应当组织项目规划,工程施工、财务人员以及监审部门参与到可研报告论证与评审中来,做出决策的过程应当有专人进行书面记录。项目实施单位的负责人以及财务部门负责人都应当参与项目决策,不得由领导单独决策或者改变集体的意见。

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后,应当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编制项目竣工决算并提交上一级部门审核、验收。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编制交付使用财产清单,及时办理交付使用的各项手续。最后还要收集、整理、完善基本建设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完整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对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投资效益进行考核,以此作为各个单位年终绩效考核和日后责任追究的依据。

3.4加强资金安全使用内部控制

应该清理年代久远或者不适应当前具体情况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修改制定新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召开预算执行督导会议,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加强国有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规范各项资金的收支条件、使用程序和审批权限。对取得的经营收入应该及时入账,杜绝“小金库“的产生。办理资金收入业务时,应当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由多人办理货币资金的全过程业务,将办理资金业务的印章和票据分别保管。

4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内控制度的意义,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严抓内控制度在各个流程、各个部门的实行,定期对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通过实施内控制度普遍提升部门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9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3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8

【关键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是工业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做好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确保工业建筑的质量。设计人员要对工业建筑的所有项目规划十分清楚,并合理处理好建筑项目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发挥工程造价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工业建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

工业建筑需要结构设计的支持,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是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工业建筑水平的重要方式;对当前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工程造价控制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因此,为有效提升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需要不断强调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从本质上看,建筑结构设计是一种分析,目的是满足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其中包括力学、设备材料等方面的分析,通过分析掌握建筑施工要求,提升建筑施工质量,这是工业建筑施工的重要前提。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分析阶段来看,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建筑结构的方案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结构设计方案;(2)设计图绘工业建筑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在绘制,将设计方案落实在图纸上,这是设计的重要环节;(3)审核施工图纸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体是审核,也就是说,施工图纸绘制出来后,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确保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的情况相符合,从而更好地为建筑施工提供服务。对建筑结构设计来说,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一定要与施工现场相符合,这样才能减少返工的机会,相对来说,也就节约了施工的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工程造价的含义分为两层:一是广义上的含义,这一含义主要是指工程的全面固定投资费用;二是狭义上的含义,这一含义主要指工程的价格。不同含义所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工程造价的特征主要是大额性、差异性、动态性以及层次性等;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包括单件性、多次性、组合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等。前者主要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后者则是在市场的角度来看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具体指工程价格,也就是说,要建设某一工程,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土地、设备、劳务等因素形成具体价格或对整个工程建筑需要花费的价格进行预算控制。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控制更多表现为对工程承包价格的控制,以建筑市场价格为衡量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标准,在控制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造价人员要提供需求主体以及供给主体都能接受的工程价格。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主要是指整个工程实施阶段的费用总和,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相互对立但又相互包含,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充满矛盾,尽管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存有工程造价,在实施工程造价的过程中离不开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当工程项目确立之后,紧接着便是结构设计以及工程造价控制,它们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环节,是工业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提升建筑质量,需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等内容。从更为细致的角度来看,建筑结构设计也给工程造价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在35%以上的层面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了影响,所以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能起到较大的作用[1]。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造价带来的显著影响

2.1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费用带来的影响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造价带来的显著影响很大程度体现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对费用的影响[2]。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方案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建筑费用的因素,工程造价控制要考虑费用的影响因素,这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十分有利。就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而言,当建筑项目交付后要考虑经常性费用的问题,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工业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控制发挥的作用更为巨大,一旦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方案时没有将工程造价中的费用控制纳入进来,将会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如照明设备、清洁保养以及维修等费用都应体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中,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水平,使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应重点考虑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建筑结构方案,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符合施工要求,减少一次性投资费用,降低经常性费用的使用。对设计人员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结构设计方案的同时应找到经常性费用的切合点,在合理使用经常性费用的过程中设计建筑结构方案,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费用降到最低。

2.2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工程投资带来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工程投资上的间接影响,即没有直接给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与工程投资带来影响[3]。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得出许多根源性问题的结论,具体来说,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发现二者存在的共性原因,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占据重要地位,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较低,那么整个工业建筑结构的质量也会受到显著影响。由此易引发建筑工程施工的事故,进而影响工程投资。设计人员不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环节,没有应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形成质量不高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这样一来,建筑结构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此外,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还会引发各专业间的矛盾,体现在施工中,出现问题会带来返工的行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不利的,对工程投资也会产生间接性的影响,不利于工业建筑工程的施工。

3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提升设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首先体现在提升设计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上,就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而言,费用的管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方案的同时应培养自我的成本管理意识,通过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做好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设计人员是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主体,要使其设计出更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建筑结构方案,一定程度上要掌握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学会对成本进行管理。这是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符合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行业标准,所以设计人员应强化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工程造价的控制理念应用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中,确保每一结构参数都能充分体现出工程造价的理念。对设计人员来说,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不断努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应在提升成本管理意识的过程中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的控制质量。需要明白的是,部分设计人员重视建筑外观而忽视内部控制理念要求,这样是不科学的,太过注重建筑的外部形态容易出现施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带来工程造价的大幅上升。因此,应积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出发,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并作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

3.2科学选择优质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还应体现在科学选择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上,就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而言,设计方案十分重要,有了科学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建筑施工才能有序开展,在选择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考虑实用性、优质性的原则,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符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4]。以优质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达到增强工程造价控制水平的目的。对设计人员来说,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结,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适应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将工程造价控制环境贯穿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施工环节,选择合适的组合模式,进而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的。

3.3建立健全的设计管理体系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还应建立健全设计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的健全主要针对设计人员而言,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达到规范设计人员行为的目的,同时将工程造价的控制全面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在健全的设计管理体系中,工程造价能得到有效的控制[5]。就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而言,健全的设计管理体系其中也包括工程造价的内容,要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有序推进,还需借助监管的作用,在内外监督下,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更好地进行。相对来说,工程造价控制制度的健全,还应设置一系列的工程造价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较低的设计标准;此外,工业建筑不断健全工程造价控制制度,能为其之后的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如设计团队职责分工更为明确,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这样一来,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设计环节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明显的展示。需要明白的是,工业建筑在健全设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善于将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纳入进来,确保在设计环节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管理体系的健全意义十分突出,其不仅规范了设计人员的设计行为,还达到了管理建筑结构设计的目的,起到了双重作用,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以及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建立健全设计管理体系,并在健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3.4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材料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还需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将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融入建筑材料中,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发挥出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结构来看,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以及钢结构等三种类型,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所需结构形式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当建筑工程的工期要求较低,需要较小的开间时,要合理地选择砌体结构,因为这一结构形式所需施工成本较低;对建筑工程中跨度较大的项目,要选择框架结构等等,设计人员要合理根据需要选择结构形式,并权衡建筑材料的选择,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降低。建筑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结构设计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对工程投资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环节,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工程建设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域特征上十分明显,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较高,所以基于这一显著特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遵循就近原则,优先使用更为主流的施工材料,起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3.5重视设计细节控制工程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还应包括细节控制的内容,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来说,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否则将给建筑工程带来较大的安全事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为了提升工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重视细节,全面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人员要明白细节对整个设计图纸的重要性,要善于从细节中发现设计的问题,并在发现细节的过程中提升思考能力,所以应不断优化细节,重视细节,进而提升整个工业建筑的施工质量。实践证明,细节做好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将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一些较为特殊的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浇筑板结构,设计人员要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将浇筑板的厚度严格控制起来,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进一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这样一来,也达到了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3.6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控制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还包括将现代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应用了现代技术,这对整个工业建筑工程是有利的,为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现代技术,需要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使工业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便于更好地实施工程造价控制,需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尤其是要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工程造价的水平。例如在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可使用新型的电子仪器设备来检测施工的各项数据,进而将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转化为数据,从数据中看出其中存在的各项规律,实践证明,将现代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极大地便利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也给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带来的便利。此外,现代技术还可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检测,达到监管的目的,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现代技术应用在工业建筑工程中也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趋势,工业建筑项目要适应这一趋势,并掌握现代技术的应用规律,从而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4结语

工业建筑项目中建筑结构设计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工程造价的控制因素,发挥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为更全面地了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需对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并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出建筑结构设计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可以说,工程造价控制对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十分重要,设计人员要在设计的过程中纳入工程造价控制内容,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高亮.探究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和安全性问题[J].中华建设,2019(17):160-161.

[2]荀超.轻型钢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20(01):190-191.

[3]封显况.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思考[J].门窗,2021(23):104-105.

[4]王成利.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魅力中国,2020(15):389-390.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9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

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的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的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该阶段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被认为是最实用的控制方法。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1936年美国颁布了《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首次定义了内部控制,内部稽核和控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的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较大幅度的修改了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被认为是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由三个要素组成:内部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1992年,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CoSo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于1994年作了修改。

(五)风险管理框架阶段

2004年9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正式文本,该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事项提供合理保证。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一)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缺乏正确认识

管理者的观念、风格和方式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重视市场及产品开发,轻视内部管理,同时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加强是对其管理权利的弱化,因此,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落实漠然视之,而这也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理念,严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部门分割,政出多门,整体性不足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业务全过程和全员的风险控制,一方面,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必须得到各部门的参与;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作用的主体是业务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因此,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的整体性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企业风险意识差,内控风险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风险防范既是企业管理的必要部门,也是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内在动力,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与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存的。只有满足既要熟悉业务,又要熟悉内控方法这两个条件,才能胜任本职位。

(四)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我国通常设立有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两种形式来加强对企业财务领域或其他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但目前来讲,我国中企业监督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来完成,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监督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与实施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控制风险的主要目的,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构建一套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从内控角度入手,致力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和竞争力的提升。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设计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现状,以及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不同特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操作性,积极构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完善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系。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基本方法

(1)构建之初需解决问题: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观念问题。1)企业主。企业主是内部控制构建的主体,应通过学习和实践切实认识到,没有内部控制,企业的生存发展将会受到很大阻碍。2)企业员工。企业内控不仅要企业主、经理层全程参与,全体员工也应共同参与,企业要通过会议、培训的形式向每一位员工传达内控思路、原则及必要性,认真分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分析自身问题,理清头绪,统一思想,让员工认识到: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2)制定企业自身的内控工作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企业需杜绝“拿来主义”,认真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自身的规模、产品特性、经营特点、生命周期和战略等,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1)短期目标。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内控方面缺乏一定的基础工作,没有明确的内控目标,因此,其应着眼于明确短期目标,将保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和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作为其目标,要切实做好“差错防弊”这一基本职能。2)长期目标。内控的长期目标指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即战略相联系的目标。战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命运。

(3)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

(4)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者由财务部门兼内审机构,这使得内部监督机制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内控制度建设的意义篇10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执行与完善,是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速公路企业内控管理中的现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期望为同行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

高速公路;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工作是高速公路企业行政综合部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成效,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投资收益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高速公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高速公路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思想认识、人员素质、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缺陷,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成效仍普遍偏低,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内控制度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内部组织管理机构逐渐得到完善。但与此同时,仍然有许多企业尚未构建起系统、完善的内控制度。有些企业的内控制度仅仅零散的存在于公司文件或规定中,而并未真正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有些企业则将内控制度片面的理解为会计内控制度,没有建立起覆盖整个公司各个管理层级的内控机制。

高速公路企业工作涉及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维修和养护、道路产权维护、沿线附属设施维护管理等工作,业务内容相对复杂且繁重,从客观上讲,其内部控制机制很难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之内控制度实施不力,导致本就不够完善的内控机制,难以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以高速公路企业行政综合部工作为例,有些重要工作事项如固定资产管理本需要实时跟踪,但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阶段性报告的形式来处理,使得一些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此外,许多高速公路企业对内控制度的执行重视不足,导致内控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漏洞,例如信息化设备采购、公务接待、后勤保障、培训教育、宣传与外联等各项工作费用报销制度不完善,相应的会计管理工作被企业领导的临时批准所取代等现象,都是内控机制执行不力的表现。

2高速公路企业内控管理改进对策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成效,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树立风险意识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企业面临的道路养护维修、收费管理、沿线附属设施管理工作内容日趋复杂,任务越来越繁重,经营管理中面临着不少风险。而完善的内控机制能够使企业更好地预测、识别和规避经营风险,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使内控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应强化风险意识宣传教育,使企业员工认识到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识别和科学应对。此外,必要时应开展全面的企业风险评估,找出企业内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予以有效应对。

2.2认清内控关键点

2.3强化内控监督

企业内控监督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内控机制的有效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内控监督工作通常应由企业审计部门负责,内容涉及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等等,旨在客观评价企业内控机制的运行成效,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内控体系运行成效的不断提升。就高速公路企业而言,可在每年年初根据企业近期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内部审计方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并且提出本年度的改进意见,将其贯彻落实到本年度的内控工作中,并通过跟踪和监督的方式检验成效。

2.4提升全员内控意识

高速公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各项日常业务的开展息息相关,与企业各个部门、岗位乃至个人的工作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只有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内控意识,才能确保各项内控措施落实到位,对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企业领导应提高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充分理解企业内控制度的意义、作用的前提下,客观剖析企业内控现状尤其是认清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部门积极完善内控机制;其次,要提升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经常组织开展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内控培训教育,使其认识到强化内控建设对提升部门绩效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次,应将内控意识培训教育的作用扩散到企业全员,针对各部门工作内容和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内控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将内控工作评价指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以促进每位员工积极践行企业各项内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