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8:56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1

面对全球金融海啸,特别是面对正在加剧的全球经济危机,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必将产生重大冲击,必须正视这种风险。就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60%这个“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要想置身于这次危机之外,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应对这次全球危机的对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或者说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应急”措施,这是“治标之策”,就是尽快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给,强力扩大投资规模,强力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经济下滑,防止企业倒闭,防止失业增加。第二个层次,是根本办法,是“治本之策”,这就是更加自觉地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扩大内需,从结构上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特别强调,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无论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有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就是,这次精心筹集的巨额资金,应当投放到哪里?重点投入到哪些产业?投放的程序和方式是什么?投入的效果怎样评估?显然,不能采用“撒胡椒面”的办法,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产业,不应当用来盲目发展,在低水平基础上,搞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重复布点,更不应当用来搞那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防止出现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放眼历史长河,从根本上说,当前全球金融海啸、经济危机,作为一种“外因”,只是加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或者说,只是更集中地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更集中地揭示了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滞缓的深层次矛盾。实际上,这些矛盾和问题,即使没有发生这次全球危机,迟早也会暴露出来。因为这些矛盾和问题,早就存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全球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在于外因和内因的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只有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中存在的隐患和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增强抵御危机的“内力”,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经济危机,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入。加大投入的直接目标,是要强力扩大内需;要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必须找准内需乏力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最终目的。内需乏力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及产业结构调整取向,很大程度上,是以追求GDp增长超高速度为目标,而不是以“民生为本”。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上,一段时期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重产值,轻效益,归根到底,重经济数量增长,而相对忽视人民收入的同步提高,特别是大量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

因此,为了尽快启动内需,当务之急,不仅是要增加投入,而且是要切实增加人民的收入;不仅是要扩大经济规模,而且必须同时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把民生工程真正作为扩大内需的首要工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四川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第一,四川承担着两大历史重任。其一是加快灾后重建,建设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现代四川,其二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使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尽快结出丰硕的成果。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加快”,最大的有利条件。就是受到了中央的关怀和支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帮助。只要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优越性,就会对最终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充满信心。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对四川来说,同时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是一次巨大挑战。例如,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自然是指四川应当走在西部经济发展的前列,应当在主要经济指标上,处于西部领先地位,但实际上,除了一些总量指标外,我们并不具有“高地”的势能。那么,四川要做大做强哪些产业,才能支撑起这块“高地”?四川要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才能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上,处于“高地”位置?显然,这不仅在于选定的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的“领先”。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的发展质量,这些产业创造的新价值,及其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对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贡献。而所有这些,就是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问题。在这个“转变”和“优化”过程中,四川要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这就是,处理好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相互关系;积累与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与生活的相互关系。归根到底,是经济增长对人民得到实惠的相互关系。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尽快调整优化四川产业结构,要努力做到“四个落实”。

第一,要把调整四川产业结构的重点,落实到确认和做大做强“7+3+1”特色优势产业群上。即七大优势产业、三大潜在优势产业和四川优势新材料产业。不着重以“7+3+1”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四川产业结构的现实中心,就会脱离四川省情,重新走上重复建设、重复布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这样说,不是要把“7+3+1”的产业规划绝对化,而是强调,四川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大省,其特色优势产业不应当太多,如果什么都是特色优势,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第二,在特色优势产业确认后,要把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落实到产品结构调整上,要优化产品结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从“一般分工”到“大类分工”,再到“个别分工”的演进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当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从产业调整,做到产品调整,经济调整工作要愈做愈细。

第三,抓重大优势产品,一定要落实到抓重点企业的培育上。企业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企业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原动力。没有优势企业。没有优势企业群,就不可能有优势产品,不可能有优势产业链,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2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14.3文献标识码:a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

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全球经济失衡容易在世界各国之间引发冲突和矛盾。首先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加剧各国之间尤其是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处理不好还会导致摩擦双方的贸易战。二是对冲击相关国家的货币政策,由于利率水平在失衡的两极间存在可观的差异,为资本频繁地跨境流动提供了刺激,从而容易对各国经济运行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第三,各国间贸易差额和巨大息差的长期存在,以及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使得汇率问题成为经常性争执的焦点。在这种争执中,由于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话语权的优势,经常把调整汇率的责任推到发展中国家身上。

第二,全球经济失衡也已经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中美贸易顺差是中国整体贸易顺差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为4466.4亿美元,其中顺差是2023.7亿美元。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只有与美国保持贸易顺差才能实现总体上的贸易平衡。因此中美贸易特别容易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对象,过去几点的实践证明,不论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双边场合还是在以G20为中心的多边场合,美国均把贸易摩擦对手指向中国,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经常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着重点。第二是对储备资产的影响。由于美元贬值,对于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来说,势必遭受一定的价值损失。同时,外汇储备大幅度地转换持币结构又会加速美元的贬值。因而对于储备资产的处理已是中国维持宏观稳定的一种必然的代价。第三是对人民币的影响。美元汇率波动和阶段性贬值仍然会成为调整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3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经常项目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失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失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失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

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

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

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4).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4

摘要:最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全面影响的事态,首推全球经济萧条。尽管全球经济萧条已延续多年,但中国作为一个刚刚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只是近年来才真切感受到它的影响,而且被强加了矫正萧条的责任。文章将从全球经济萧条这个大环境中,找出一些应对措施,力求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全球经济萧条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不安。广义地讲,全球经济萧条可以指全球经济任何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北贫富的差距、贸易和资本流动的不平衡等。不过在大多数场合,人们在谈论全球经济萧条的时候,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作为整体是一个封闭经济,在核算意义上它总是平衡的: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美国储蓄不足,一定意味着其他国家储蓄过剩。正如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萧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指出,全球经济萧条是这样一种现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萧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萧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萧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萧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萧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萧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萧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萧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萧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萧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

全球经济萧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萧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萧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萧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萧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萧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萧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5

经常项目衡量的是一国与他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金往来情况。当一国出口收入和其他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本国进口和其他经常性支出的时候,经常项目逆差出现,并主要表现为贸易逆差。央行在分析中指出,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占其gdp的比率由10年前的1.2%骤升至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

模。其中中国尤其受关注,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达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近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政策当局以及国际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种全球性失衡状况增加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风险。处于全球经济失衡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积极成员,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具备全球眼光,用全球的眼光看清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势。因此,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从美国的角度看,经常账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是其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产业结构软化”趋向的国家。1958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此后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地位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其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美国不仅引领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也使其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方面与其他国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比较优势产业越来越集中于创新产业和金融业等服务行业。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业的产品需求在创新期往往限于国内,而服务业产品又多为非贸易品。这便导致美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多体现为非贸易的特征。自1971年以来美国商品贸易的逆差不断扩大,而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顺差状态,也表明美国以贸易品为主的商品制造部门的比较劣势越来越明显,而以非贸易品为主的服务业领域则具有越来越突出的比较优势。这一变化是通过美国将制造业产品等贸易品的生产以外包方式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通过进口来满足需求的过程实现的。所以,从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美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这种先行调整及其所导致的其他国家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其经常账户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全球角度看,战后美国率先出现的结构调整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生产重心,先向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改变了两者间的贸易关系和生产格局,出现了日本等国对美出口制造业产品,形成对美顺差的“失衡”局面。同时,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美国引领下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过程,服务业比重逐渐扩大,制造业重心转向资本品生产,在贸易自由化和其后的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达国家逐渐将部分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的生产转移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服务业比重越高者为经常账户逆差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者则为顺差的局面。结果,美国不仅要从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与标准化的资本品,其他资本品也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产业比较优势的“软化”使得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不仅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品结构与来源地也更加多元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互关联的4个层次的产业循环和贸易循环的格局:一是美国自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存在巨额逆差;二是其他发达国家向美国出口资本品,自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进口消费品,最终经常账户存在或多或少的顺差;三是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形成一定的顺差;四是石油出口国等资源充裕国则向商品主要生产地出口能源、原材料而形成顺差。由此可见,现阶段的全球经济失衡更多地体现出多边性、全球性的特征。

全球经济失衡,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中国储蓄过剩,物价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构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会很顺畅地在整个体系中传导。现在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再不着手解决问题,将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发展较快、世人关注的国家,毫无疑问有责任维持和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并着手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二、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对策

面对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和冲击,中国必须下决心及早采取措施主动调整内外不平衡,增强抵御外部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必须加快调整内外需求比例,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更加坚定地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这是抵御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冲击的最有效途径。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过大,前者易造成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后者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加大外部风险。因此,当前调整内外需求比例的重点应该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切实解决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和教育、医疗乱收费等制约现期消费问题,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第二,适当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促进外贸平衡发展,防止国防收支失衡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适当提高劳动者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成本,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同时也要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国内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及其制成品进口,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适当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防止美元贬值造成储备资源缩水。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经济的内外不平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原因,人民币大幅升值,既不可能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最佳政策选择,反而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应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实际需要出发,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要密切跟踪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势可能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及早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同时通过扩大进口和鼓励其他对外投资来适当降低外汇储备规模,防止美元一旦大幅贬值造成国民财富流失。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失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但主要失衡方是美国,只有有关各方加强合作采取共同行动,特别是美国承担主要调整责任,才有可能扭转全球经济失衡继续扩大的趋势。为此,中国应加强同其他有关各国的磋商协调,督促美国削减财政赤字和提高国内储蓄率,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产业发展;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95-0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当我们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比如考察不同类型国家或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乃至同一国家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

一、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结构及其政策的影响

1.借助经济全球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平台扩大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力,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迅猛展开。第一,随着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各地区技术输出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扩大了初级产品、传统产品的进口;第二,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在输入高新技术中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第三,中国及东盟等半工业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其劳动密集型以及传统行业向落后农业国和地区转移。

2.国际间产业关联成为各国研究与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美国将一些“夕阳”产业或“朝阳”产业中的“夕阳”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西方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着走这条道路。

总之,传统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要求各国政府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组织及其政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其运行的前提条件乃是各国政府宏观政策上的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之前,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国内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制定政策目标的视野局限于国内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确立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企业所受威胁更经常的来自海外,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拓宽了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视野,政府不仅要处理好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现本国竞争优势。

2.政府对待企业兼并行为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竞争的舞台向国际市场转移,企业规模巨大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要扩大企业规模,仅靠企业自身积累远远不够,通过企业兼并和生产集中,既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又能迅速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跨国公司兼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称为强强联合。微软垄断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现的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麦道与波音等几起公司超级兼并案表明,美国政府在实施反垄断法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1]其他国家也类似。

总之,传统的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协调与处理,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自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竞争的权利,反垄断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措施更加灵活,对待企业兼并、垄断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国家战略利益成为产业组织政策关注的重点。由此,势必带来国内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深刻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布局及其政策的影响

1.资本的区位抉择加剧了各国国内地区间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资本流向和跨国公司区位抉择的趋利性,加剧了东道国国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中国大陆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进而拉大了东部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

2.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

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不利影响。这促使各国加快了各自国内产业布局规划调整的步伐。例如,美国在加强其东北部经济地带经济实力的同时,产业布局正由东北部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转移;日本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表日本”,即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同时也开始向“里日本”及其他地区扩展;中国大陆在继续加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的同时,已经把相当的注意力投向了其西部和中部地区。

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1.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世界上绝大部分跨国公司的母国又多属经济发达国家,这就使得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宰,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来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促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但毕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加之本国体制和政策上的局限性,在分享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的代价。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挤出效应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

2.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而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这就使得wto的老成员国有条件利用其在位优势迫使新成员国作出更多的让步,从而为本国企业谋取利润最大化奠定基础;一旦发生经济摩擦,又利用其深谙wto规则的优势为侵犯新成员国的利益提供方便。

3.经济全球化对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及企业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或其正负效应,对于不同的产业(第一、二、三不同层次的产业/竞争性、垄断性与公益性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也是大有不同的。

以发达国家为例。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使垄断资本受益,因为资本可以更自由地流向更有利可图的地方,大型垄断企业也更有能力扩张其市场。

而小企业和本国的工人则受害,特别是本国的低技术、低工资的工人受害。原因是大量资本流出所造成的失业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产业转移给发达国家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从而威胁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如2002年,大量钢铁产品的进口动摇了美国制造业的根基;伴随着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的取消,美国两个大型家用纺织品制造商已经关闭并申请破产保护程序,其中,已有百年经营历史的“pillowtex”公司解雇了6500名员工。[3]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既有共性的、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负效应的一面。我们应将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产业运行的实践角度而言,这有助于帮助人们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到产业政策等全方位地去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国度的企业、产业、政府等多视角地去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正视其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1]傅彩霞.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2]程漱兰,徐德徽,金燕红.中国加入wto谨防输家假借赢家的反对[J].学习与探索,2000,(4).

[3]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cacs.省略2004-02-16.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01-02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因此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而矛盾双方之间又呈现出不平衡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应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利弊同时具有的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和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从一国的角度看,本国企业将突破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有效地弥补了经济建设中资金的不足,同时还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同时又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此外,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发展的主流,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2]。

(三)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会进一步加深,产业结构将会更加合理、科学。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后果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根据联合国的有关统计显示,最不发达的国家,十年前是36个,五年前是42个,现在增至48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这种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几乎被遗忘角落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目前,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8个,这些国家大都远离世界或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它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远远低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3]。许多最不发达国家甚至并没真正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或者只是在其中取得毫末之利。它反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以上的污染企业建立在海外。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的产业的转移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加快其工业化进程,但发展中国家却因此而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平衡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社会负担成本日益加重。

(三)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1.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全球化既有经济的内涵,又有政治和文化的内涵,它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政治现象。政治全球化意味着各国之间在政治价值的政治制度上的认同趋向,这首先表现在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趋同和保障自由、平等、人权充分实现的民主制度的普遍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看,政治全球化也就是全球的民主化。发展中国家独立之后为发展经济,普遍采取的步骤是对外开放,加强与外部经济交往,因而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全球经济事务。战后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独立前和同期发达国家,一些国家跃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

2.考验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被动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某些发展中国家过早地撤除了经济方面所有的自我保护屏障,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就目前而言,在国际生产体系中,发达国家大多位于上端,而发中国家多数位居下端。这样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经济互动中越发被动越边缘化。他们在卷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后不得不沦为发达国家的打工者,为发达国家提供一些原料、简单加工品和提供廉价劳动力,结果,发展中国家每年向发达国家出口天文数字的低端产品以换回一些他们必须的工业品。这样,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3.撞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当下西方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强势地位正向全球蔓延。扩张性的商业文明借全球化之力狂烈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如商业文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全球化的文化氛围,美国的微软芯片、好莱坞的大片和麦当劳的薯片已经肆无忌惮地在经济全球化所到之处游荡,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众都以能和这些扩张性文化符号接触为荣,对于自己的古老文明却毫不在乎地抛弃。

三、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挑战,又是可以利用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时代提出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冷静思考,沉着应付,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和措施。

1.对经济全球化要端正认识,积极参与,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主动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在采取主动态度的同时,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增强风险意识。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自主规划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时间表,循序渐进地开放国内市场,并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降低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

2.借经济全球化契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利用自己比较优势并能提高本国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就能增强贸易创造价值的功能。在国内进行结构调整:一是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包括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是努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参与国际贸易。

3.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国力。全球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经济是否稳固和国家经济安全是否会受到威胁。西方经济发达大国之所以没有经济被侵犯和经济安全受威胁的忧虑,就是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并具有以此为基础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4]。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它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参与,同时又要慎重,趋利避害。不仅要不断完善国内的各项政策及制定正确的开放战略,将全球化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但如此,发展中国家还要加强团结与合作,增强在与发达国家谈判中的地位和实力,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调整,只有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廷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经济全球化[J].暨南学报,2002,(5).

[2]陈军.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J].百家论说,2010,(8).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8

一、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

金融危机改变了旧有的全球分工格局——即欧美为商品消费国家,中国或其他东亚国家为制造业国家,而拉美、非洲则是资源提供国。金融危机后,这种旧的分工格局已经趋于解体。按imF的估计,2013年,新兴市场国家和现在的oeCD国家基本上并驾齐驱,发达国家消费、中国或亚洲生产、拉美非洲国家提供资源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再平衡,发达国家提振制造,中国提高消费率,拉美非洲国家加大工业化推进。

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在过去50年中的28次顺差逆转的经验(imF2009),发现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表现为三大特征:第一,经济增长降速,平均降速1.2%,但经济存在普遍过热现象,通货膨胀较高,平均上升3.7%;第二,在再平衡过程中最为积极的贡献者为投资,投资上升较多,平均达3.3个百分点,私人消费提高0.8个点,贸易盈余带动明显下降;第三,结构调整和创新加快,特别是非贸易部门的份额明显提高,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就业的重新配置,而中高技术份额显著提高,由此体现一国经济在全球分工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历次全球经济再平衡都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活动加快。

但2008年全球危机似乎不仅仅是通过商品贸易再平衡和各国经济结构调整就能够轻易解决,而正显现为更广泛的服务贸易、货币金融体系、全球公司治理、宏观政策协调规则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二、正在改变全球规则

全球化是货物贸易不断扩展的过程,金融危机改变了这种趋势。从金融危机后5年的情况来看,旧的全球商品分工格局结束,一般的全球再平衡已经难以解决问题,各国自我结构均衡收敛的同时,突破性的进展在服务业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的能源独立、环保和智能制造的新工业体系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这次再平衡,但这些新的发展依赖于新的治理规则,通过这些规则的演进,才能有效地推动全球新的分工格局形成。

全球服务业发展指向了全球经济规则的改变,比如说tpp跨太平洋谈判中的竞争中立原则,将劳工标准、能源标准、反补贴标准纳入到谈判中来,并指向政府干预;全球贸易协议谈判则是从wto的边界开放转向了各国的“境内开放”;而中美投资模式谈判中涉及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等,显现出很强的全球新的服务和投资谈判的规则演进趋势。

金融危机改变了过去商品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开始推进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互联网革命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的架构,这个架构的核心是能方便地为现在全球产业进行大调整,基于互联网主导的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而且也可以基于互联网建立新的智能制造体系。过去,人们认为服务业很难全球化,因为服务项目、人员受到地域限制,服务难以实现全球流动,因而把服务业称为不可贸易部门。现在,依托互联网已经可以实现服务的全球化,服务贸易的范围急速扩大。商品贸易在新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服务贸易的比重将从过去的20%提升到2020年保守估计的40%。

服务贸易是一个综合性的贸易体系,包括互联网、媒体、教育、医疗、金融体系、知识产权、软件服务等等,美国服务业比重占其GDp的87%,这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它要贩卖给全球的东西。总的来说,美国的“再工业化”并不是其政策核心,其核心是服务贸易的全球化。服务业需要的是全球规则的一致化,它对各国知识产权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制度环境都有很高要求,甚至挑战各国的意识形态体系。服务业开放、全球贸易水平的提升对中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全面的境内开放,不积极参与到规则制定中去,已经很难独善其身了。“闷声发大财”的货物贸易时代的规则将无法保证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受益。

未来的经济竞争,不仅仅是生产能力的竞争,也是概念创新能力,甚至是意识形态的竞争。例如,欧盟一直想主导所谓全球的低碳经济,它在“绿色生活”这个概念下面隐藏了大量的实质性主张——要更改汽车生产的标准,要决定建筑物的建设标准(建材环保和能源标准),现在美国也开始争夺绿色主导权。在这个背景下,涉及的是方方面面的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分散式能源、页岩气等能源独立的主张。大规模制造在欧美已经过时,可以通过互联网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智能制造,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化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制造模式。实际上,改变规则不仅体现在服务业上,也体现在制造业调整和创新上。

三、中国的挑战和政策体制选择

任何一国的发展道路都有其路径依赖性,中国经济“再平衡”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当前仍靠继续加大总需求来稳定经济,但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了结构性改革是根本。结构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大力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业供给,并加快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这些结构性改革必须通过规则和制度建设才能完成,其中,税收和金融的体制改革可以推动形成新的调整机制,激励企业进行发展,完成调整,走向一个更均衡的内生增长路径。

(一)通过开放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服务业大发展的阶段,推进中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贸易全球化已成为中国结构性调整成功的关键。然而,中国服务业发展对现有的管理体制是挑战,这一挑战不仅来自于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竞争力差,更来自于制度层面的挑战。中国服务业效率低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现代服务业都处于管制或垄断状态,如金融、医疗、传媒、信息、教育和公共服务业;只有咨询、餐饮、物流、商业和家庭服务业等是放开的,这就必然导致中国服务业一直都处在较为传统的服务业中,其生产率和竞争力难以提高。

中国在再平衡过程中,商品贸易出口占GDp的比重越来越低,简单靠商品贸易出口已难以带动中国经济,过剩的出口产能在国内仍需消化。服务业则供不应求,求医难、教育难、养老难、行车和停车难,城市排水不畅通和污染严重,相应公共服务严重缺乏,大量的国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实际上,服务业已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但又被管制或垄断,难以提高服务供给和效率。

积极对内开放并改革羁绊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服务业应采用“负面清单”(即拟限制的清单,其他都可做)制度来消除过度管制。同时要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等试点,进行对外开放尝试,以开放促改革。归根结底,发展服务业制定新规则最为重要,服务业高质量的发展只能从改革中获得红利。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要有强的规则和制度建设能力,否则服务业发展受制,国际化受损。

(二)税制改革

1994年分税制改革,到现在近20年了,分税制改革奠定的基于工业化的税收体系,形成了分权式地方竞争模式,这在金融危机冲击的今天已经不适应了。中国维持了30年高增长的地方分权竞争的发展模式,现在成为了结构调整的阻碍。中央要求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产业,但是地方却在变相鼓励相关行业。比如钢铁过剩现象,河北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千万吨级别的高炉,新疆又上了中国最过剩的电解铝厂,地方政府在发展时有一句名言,叫“走别人走的路,让别人去死”,在目前局面下,这种结构很难调整。中国的产业转移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大约有80%所谓向中西部转移的资本其实是投在圈地和建厂房上,设备投资非常少。这些产业调整的不确定性,大量由政府造成,因此必须通过税收改革才能矫正相应的政府行为。

未来的分税制改革必须重建地方税制,特别是2012年以来推进了“营改增”后,营业税作为原有地方税的主税种被替代,原有地方税制解体,现在需要重新建立地方税制。当前所有税收都压在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身上,这已经不适合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超过50%的历史阶段了。税制应基于城市化进行新的调整,减少企业税收,而把地方税重点放在向居民征税上,包括国外通用的消费税(即由消费者负担的价外增值税)和财产税,纳税应与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支出相联系,从而从纳税权的角度逼迫政府转型。将增值税集中中央,让地方政府一心一意地进行区域服务,当然,不同发展程度要进行不同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切断地方的过度竞争倾向。当前税收改革的核心是要基于城市化来设计,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征税来源,并相互划分财权和事权,让政府转型为城市服务型政府。对税收格局进行企业、个人综合缴税的调整后,才有可能给企业减税,才能为创新、节能减排、加速折旧和更新改造减税,才能鼓励企业创新和激励企业向绿色方向发展。

(三)金融体系调整

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国际经济的波动,也冲击了国内的金融体系。中国反金融危机释放出大量的财政和货币资源,对于稳定经济,特别是基础设施上台阶(人均资本存量提高)有着积极意义,但也累积了风险,特别是地方债务等,因此,消除中国债务风险,进而推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仍是未来中国经济挑战的大命题。没有金融稳定和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开放,中国对外进一步开放是难以完成的,金融体系调整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战略调整。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9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的改变,面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应如何发展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研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1]。现阶段全球经济在治理过程中仍然具有其实际应用价值,并且根据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同层次的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发现,全球经济在治疗过程中展示出不同的稳定性、透明性和时效性。因此,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中需要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及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多层次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以客观规律的形式对其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改进,从而适当前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治理

 

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主要是由于2008年经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之间逐渐开始对其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自由贸易结构等进行研究的调整,从而从根本上将国家经济发展及贸易限制策略进项改进,以期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应对经融危机。由此全球经济治理逐渐步入一个保护主义浪潮中。根据欧盟国加对其内部经济保护主义措施的改进,我们不难看出,在经融危机爆发后首先各国之间机内相对独立的内部保护状态。

 

随着各国之间不断的对国内经济发展政策进行调整,2010年之后各国开始建立各种自由贸易交往,以期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各国之间经济的发展,从而从整体对全球进行治理,此时全球逐渐步入一个自由发展的经济浪潮中。根据各国之间相关自由贸易的法律法规中对其国家内部的自由贸易开放政策进行改进,能够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的逐渐进步和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国际上对其自由贸易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发展仍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2]。根据国际经济发展数据中对个国家理性世界贸易交往来看,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签订双边、区域、全球性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自由市场的建立,从而对全球进行治疗。

 

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自由贸易及国际经济治理中来看,当前国际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以长期迈向发展为治理目标。“贸易与发展”是全球进步的主要研究主题,如何能够对各国之间的经济进行共同性贸易往来,从而带动世界经济的逐渐发展,从总体水平上对全球物质观念和国际贸易秩序进行研究,是当前全球自由发展的市场发展的长远趋势及目标[3]。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全球治理中主要以贸易和发展共存为主要治理方式和治理目标。

 

二、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法发展

 

法制的发展是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后危机这一特殊的经济时期,全球性质的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发展的主要依据。国际经济法的建立与国际经济组织结构的发展均离不开世界国家发展现状及新兴市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关系。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其经济法建立过程中一般以国家经济长期权衡结构为基础,从而根据国际经济情况对本国内部经济法进行调整[4]。但是,由于后危机时代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各国之间应该针对其在市场中的不同主导地位对其内部经济结构和法律进行调整。

 

根据不用时期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是从原有的放松管制,到现阶段的平衡投资者利益,逐渐进行改进。2009年国际证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当前全球治理中国际经济法,并且在2010年明确的颁布《增强国际金融标准实施的框架》,在此条例中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标准进行整合,并且在2010年11月通过了《巴赛尔协议iii》,各国家在国际峰会上进行研究和协商逐渐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当前后危机时代国际之间的经济发展,对各个贸易国进行主权利益的维护,促进全球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5]。

 

三、总结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以国际经济法为主要依据,从而对各国之间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由此不难看出,全球治理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资本与国家、资本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发展总是在一个平衡到动态,动态到平衡的重复发展过程。

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篇10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随着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所下的定义真可谓成千上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5),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1995年出版的英国《科林斯商务词典》认为:“国际化或全球化是指公司通过出口向国外经济进行扩张,但尤其专指通过对外国的投资,建立生产部件的工厂、制造车间和销售子公司。”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卡尔·海因茨·巴奎认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根据这种见解,世界出口率越高,跨越国界的贸易额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高,世界经济就越强烈地全球化。”(注:张世鹏.关于全球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国外理论动态.1998(3))中国社科院裘元伦研究员则将经济全球化归为三类,即制度论、网络论和传统论。制度论总共有五种制度论者,他们的共同点是,从制度的角度观察当今的经济全球化。网络论是指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是网络化的增长。传统论主要是借助于国际贸易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指标来界定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判断其进程。尽管现在全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保证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一直是久论不衰的话题。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一个契机,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陷阱”,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警惕。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的双重影响下,社会生产力已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扩大了国际市场,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已锐不可当。因而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从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济风险、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何影响呢?笔者认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机遇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它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几乎是不付费的后发优势,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从挑战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调整实现产业升级,把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其结果,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更重要的是无助于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快科技进步,使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有可能日渐加深。

二、主导产业的定义

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导产业演替问题,还必须对什么是主导产业加以界定。

主导产业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人认为,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吸收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注:江小娟.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205.)有人则指出“在特定的时期内,主导产业有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势头并正在或已经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比重;主导产业通过其前后向关联与旁侧关联能够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挥明显的‘主导性’作用,即能够确实地将其活跃的增长势头,优势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效果广泛而深刻地扩散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去”。(注: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247.)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则认为“一个新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的这段时间,是两个相关因素的复合物:第一,这个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增长势头很大,而且还要达到显着的规模;第二,这段时间也是该部门的回顾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注: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9.)

综合

他们的观点,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能通过其前后向关联与旁侧关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例如,日本的主导产业演替顺序是:纺织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汽车、家电工业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三、面对经济全球化,树立主导产业演替新观念

1.客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现实,发展中国家应清醒地认识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更加突飞猛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产业的推动下,全球出现了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新经济”。发展中国家应该扬长避短,以积极的姿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应正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应看到现存的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因而有利于发达国家,而只是有条件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使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过时产业的转移,不得不接受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市场份额换取技术升级的办法。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下,加快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产业演替,这确实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难题。

2.树立主导产业演替的新观念

当今发达国家已开始迈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经济成为主导产业,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却在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奋斗。因此,要加快主导产业的演替,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必须树立新的观念。

(1)树立牢固的市场经济观念。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机制是通过数百年的探索、发展才成熟起来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市场经济机制更趋完善。发达国家不仅有发育成熟的消费品市场,而且有高度发达的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技术市场等,价格机制通过这一市场体系发挥作用。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成熟而发达的市场经济机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作用,尽可能消除因市场的放任自由而带来的弊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尚处在起步阶段或不完善阶段,而且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及经济法律法规也极不完备,这不仅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很好地通过全球市场来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且使发展中国家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进一步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要认识到只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才有可能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增强本国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扬长避短,有效防止因市场经济的无序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序进行。

(2)树立新的发展战略观念。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推行赶超战略,将高速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政府一方面强力干预经济并大力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另一方面控制间接融资和抑制直接触资,同时实施出口导向和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不可否认这种发展战略在东亚经济成长中确实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快,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面临困境。如继续按照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低技术、低附加值、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去换高技术、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将使自己越来越陷于被动,既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增强竞争力,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树立新的发展战略观念:由重速度的发展向重质量的发展转变,由产业保护向开放市场转变,由引进产品向引进技术转变,由出口导向和最终产品替代向出口与投资并重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转变,由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直接融资并举转变,等等。(注:张承惠.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经济工作学习资料.1998(66).)

(3)树立新的资源观念。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资源已逐步取代自然资源而成为主导产业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经济增长或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资源。8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包括信息网络、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信息产业即将超过传统产业而成为发达国家的最大产业。技术和信息作为经济战略资源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产业爆发力和拉动力,因而发展中国家应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主导产业演替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4)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书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0.)。这一定义得到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认可,成为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然而,发达国家总是希望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把一些资源消耗比较多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有关报告指出:按有些国家消耗地球上资源的程度,留给后代的资源将所剩无几。世界许多地区处于恶性循环之中:穷人为了每日的生存被迫过度使用自然资源,而环境的恶化使他们进一步贫困化,使他们的生存更加困难和无保障(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2.)。还有人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95%以上的城市污水未加任何处理就排入地表水。工业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造成了土地的污染。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走边产业结构调整、边发展、边治理的新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并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发展环保和新能源等产业,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四、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演替中的政策取向

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其他各种内外条件差异很大,而且经济全球化也使得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不仅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严峻挑战,也面临发展中国家彼此间的竞争。因此,在构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主导产业演替模式时,具体到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关键就看这个国家的政策取向是否符合国情、符合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替。

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符合国情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发展中国家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演替的成功经验,以增强自己在主导产业选择过程中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前面我们已分析过,在工业化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导产业。这种主导产业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其次表现为通过其前后向关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工业化进程发展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产业按一定的次序变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资料发展阶段,应结合本国自身情况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在进入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时,主导产业也就应演替为钢铁、能源、机器制造、化工等。在进入高加工和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时,家电工业、汽车制造业就被演替为主导产业。在这个基础上,工业化进程又进入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这时发展中国家应选择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一国主导产业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地区和各部门之后,也就需要选择新的主导产业来取代旧的主导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网络、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世界银行1998/1999发展报告指出,在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息和通讯技术正在发挥一种主导作用,“如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展开竞争,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全国的目标”(注:世界银行1998/99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62.)。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时,应正确选择经济开放的速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积极引进外资,以自身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为根本,综合运用竞争与合作这两种手段,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条件成熟的发展中国家还应利用自身的后发优势,把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加以大力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2.制定科技优先、技术创新的法规和政策,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后进国家超越先进国家的现象比比皆是,后起的国家都是运用科技的手段来实现后发效应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从而促进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当然,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时,要做到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装备,不仅可以替代有关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大大加快工业技术进步过程,产业结构也可不断优化和升级,并避免有关风险,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但是,在高科技及其产业群成为经济增长源泉和知识密集型的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不断上升的今天,发达国家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技术将会很快落后,依靠传统的引进、模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求得发展的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难以成功地实现“后发效应”。换言之,发展中国家依靠接替发达国家转移的边际产业来完成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或者说主导产业的演替)就有可能出现对外国技术的严重依赖性。这种产业升级模式对处于低级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条加快产业升级的捷径。但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主导产业的逐步演替,这种依附型的产业升级模式必须被自主型的产业升级模式所取代。还需要指出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内,高新技术是引不进、买不到的。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也严格控制技术转移。跨国公司90%以上的研究与开发是在母国进行的,跨国公司依靠高新技术和名优产品的优势谋取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的属性没有改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注重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时要特别注意引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与此同时,还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新路子,使技术“内生化”,从而摆脱对发达国家技术的严重依赖,以此推进主导产业向高技术演替。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确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大的主导产业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不断“创造”比较优势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

3.建立并完善具有高度理性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宏观管理体制

选择好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有一个高度理性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政府。美国贝尔实验室前总裁伊恩·罗斯博士曾指出,一个落后的国家可以从无到有地发展高技术产业,一个先进的国家也可以从有到无地丧失高技术产业,其中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技术政策。因为,正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合理利用本国的资源,制定对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进行重大基础科学项目研究,都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规划、引导、协调。应该说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导产业的演替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但是也需要保留甚至加强政府在产业政策上、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进行协调。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高风险产业的发展等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的重点领域,各国都需要在相应领域推行必要的产业政策。例如,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哪些产业“长”,哪些产业“短”,哪些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大,并据此选择主导产业以及支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产业。再比如,在有些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解决某些结构问题,促进主导产业的较快增长,如瞄准一些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其较快发展。为了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加强宏观协调和政策扶持的作用,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参考文献】

1.戴羿.欠发达国家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华民、孙烽.经济全球化的成因、特征、效应和中国的对策.复旦大学学报.2000(2)

3.史忠良.产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4.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

5.约翰·科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6.胡刚.论我国工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国经济问题.1999(6)

7.董晓钟.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理论学习与研究.1999(6)

8.李琮.进入21世纪的世界大趋势.理论视野.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