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宏观调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9:15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1

一、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1、理论基础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问题,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方法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法律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内容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分析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

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2、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2、“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宏观调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调控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谁拥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在这一点上,目前比较混乱,各级政府甚至出于地方利益而制定与国家总体方针相悖的经济政策。b、调控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制定,遵循怎样一种程序;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如何进行,应当遵循怎样一种程序,我国在对宏观调控程序的控制和监督上是欠缺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c、调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目前市场发育不全面,竞争不充分,通过反垄断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健全,促进市场竞争的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可以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鼓励竞争的信息。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而应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地位。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正如上文所分析,作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基础,必须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这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在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上,宏观调控才能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宏观调控是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的,没有市场调节,就无所谓宏观调控。而且,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调控力度不够大,调控范围不够宽的问题,恰恰相反,是调控力度过大,范围过宽,而且由于存在调控主体的不合法,调控程序的不合法,调控内容的不合法等问题,加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对宏观调控的理解错位,造成调控的盲目性和不正当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行政垄断等问题,而这些障碍的排除,有待于反垄断法的制定和良好实施。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是制定一部《宏观调控法》,继续健全宏观调控法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调控。此外,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调控目标,需要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来实现。而且,如果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核心地位,是否会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限制竞争的错误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杨紫?@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实体经济造成强烈冲击,并且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中国,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遭受到了打击。但我国的4万亿刺激计划,又从另一个方面助长了房地产的泡沫化,在房价飞涨的情况下,中国基于我国在当前形势的特殊情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目的在于使房地产业发展回归到民生本位,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下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效果引导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手段及其作用

房地产行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既是国民经济中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又是一种投资产品,房地产行业的这种属性,决定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以及需要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走势。另一个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其他诸多部门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房地产价格对于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及投资都有深刻影响,因此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房地产行业资产在宏观经济中比例适宜时,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宏观经济发展。因此,能够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保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协调的关键。

我国的房地产起步比较晚,因此整个房地产行业和市场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2005年开始重点控制房价上涨,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国八条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打击供给和消费中的炒作行为。但04年和05年这两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达到稳定房价的目标,因此,国家从2006年开始从金融、财政和住房保障等各个方面对房地产进行全面调控。2007年全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取消部分地方税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政策,同时金融机构连续六次加息,并且十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初步实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央放松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并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刺激方案,造成了房价新一轮的大规模上涨,从2010年开始,中国实行了包括限购在内的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评价

中国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出口为主来拉动。在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依靠投资来带动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我国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许多行业已经面临生产过剩的局面。国家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想利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加剧投资消费结构的失衡,而且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更加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出台振兴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房地产市场起伏过大的主要原因,而我们对于房地产市场以限购为主要特征的调控,效果一直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不合时宜

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外资正在迫切寻找新的利润市场。我国房地产市场在经过房价持续上升的繁荣期之后,已开始出现价格回落及成交量萎缩的局面,正处于理性回归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政府出台刺激政策,使之前的宏观调控基本前功尽弃。在全世界经济不振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行业提前回暖,为外国资金提供了最佳选择。中国的非理性需要增加和投机需求也刺激了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造成了两年后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但也未能从根本上遏制房地产泡沫化的倾向。

2.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存在误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出口环境恶化,投资环境不良,这样的情况下,应对金融危机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推动消费来扩大内需。其中最根本的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国家出台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投资四万亿元的举措,将大部分资金引向房地产行业,并且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将房地产也当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是一个错误定位。

3.调控与当前的制度存在矛盾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分权的关系过程中。但地方政府作为中央的下级机构,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考核机制。所以,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博弈的关系。

我国中央政府都以GDp的增长作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主要指标,因此,地方政府把拉动GDp作为首要任务。对于这一点,房地产业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质和权力共同促使地方政府发展房地差经济,进而推高房价。

4.调控的手段不适合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是使房地产市场正常发展,避免过度投机造成泡沫而损坏整个经济,但现在的限购政策却是以损害市场交易为手段的方法,其根本不能避免房地产泡沫化的原因,反而会造成未来房地产反弹的诱因。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需要财政的宏观调控

以完全的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手段,并不就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最完美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靠自身消除其固有局限性,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健全或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盲目性、自发性和后发性。因此,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组织、调节经济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财政是政府经济的核心,是国家调节社会分配总量的职能部门,是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缺陷的重要手段。财政宏观调控在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采用的办法,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当今世界各国财政发展战略的十分重要问题。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1.经济总量均衡。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供求总量大体均衡,使宏观经济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力求保持物价、币值、财政的基本稳定,力求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力求合理调控需求。

2.产业结构优化。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长期投资形成的。投资结构是形成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又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着。调控在于消除产业结构的“瓶颈”,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

3.资源配置合理。财政配置资源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政府配置资源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补充。所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不仅影响资源的方向、效率,而且必须确保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还要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引导资源,特别是主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现代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资源能否配置合理,直接涉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的实现,也是资源配置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关键。

4.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企业、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三大经济活动主体,各种所有制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国家和个人之间等,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收入分配关系。财政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利益主体担当者,协调总体利益分配。以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政府通过财政进行疏导,形成收入分配中的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分配机制。

5.财政稳定发展。财政稳定内含经济稳定要求,同时也是财政发展的前提。财政稳定主要是财政减少周期波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强财政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保持财政收支结构协调和合理。

6.社会全面进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全面进步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不少领域,离不开财政的必需投入,社会教科卫等各方面的改革,也需要财政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成为政府和财政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的调控中并不完美,存在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财政政策基本上丧失了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当经济运行中需要抑制需求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时,财政总是力不从心,这必将使财政陷入困境,削弱甚至丧失调控能力。

2.目前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成效不大,结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3.在金融业管理方面,财政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央财政本应在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质量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影响,但现实的财政政策对金融业管理往往不到位,甚至对资产、财务管理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势必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者缺位,国有资产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也影响金融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企业。

四、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财政职能,强化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国内外实践证明,国家财政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财政职能被肢解,严重损害了财政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净化财政支出内容,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目前财政支出仍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要从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切实清理整顿财政支出范围。

3.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经济增长成果不能如实体现到财政上来,税收征管存在漏洞,是导致收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流失有多种原因,但就目前看,主要不是税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是征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如纳税户依法意识不强,征管手段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部分税收征管人员素质差,在征管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等。为此,要在加强财税法规建设的同时,强化税收征管。

4.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是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增值,也是减轻财政负担,使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利用好财政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5.推进机构改革、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我国行政机构庞大,财政开支人员众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普遍进行了机构改革,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直未走出“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的怪圈,机构和人员反弹现象严重。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已经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落实的问题。应结合机构改革,严格核定编制,根据需要,按照定员、定岗、定编、定额的原则,严格核拨经费,超支不补,节余可自主确定用途,同时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鼓励机关人员向事业单位和企业分流。

参考文献:

[1]王群,许莹.财政宏观调控与现代市场经济[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4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政策;现状分析

abstract:theauthorofthispaperintroducesthecurrentworkexperienceofdomesticrealestatemacro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policy,andontherealestatemarketsalessituationandtherealestatepropertymacro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theexistenceoftheproblemisanalyzed

Keywords;therealestatemarket;Realestatepolicies;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房地产政策的概述;

最近几年在落实已有的房地产中的调控政策的同时,继续施行从紧的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的金率至15.5%。2008年低,一些救市政策出台: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相应调整。从这时起下调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商业性个人住房的贷款利率的下限降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也调整为20%。11月1日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时都统一下调到1%。11月5日,十项政策扩大内需,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11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12月5日,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利率从0.72腰斩,直接降到0.36。12月10日,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在中国,房地产业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必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关系国家的民生、民权,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态势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政府的土地政策。这就证明了房地产行业从开始就便与宏观调控政策关系密切,因此会议所以就提出要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12月17日,国务院出台房地产“三新政”: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二是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的消费。三是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商品住房销售。

二、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

(一)房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示,2008年全国70个城市的住房价格1-11月份同比上涨了0.2%,涨幅比10月份低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

(二)空置面积

截止到在那年的11月低,所有的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3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5.3%,增幅比提高到2.2个百分点。其中,空置商品住宅70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增幅提高4.9个百分点。

三、目前房地产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分干预

从2005年开始,政府就出台不少政策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2004年的管住土地与信贷,还是2006年的国八条及2006年国六条,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之多、之细、之全面,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很多,甚至于有人称是房地产政策的“井喷”,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反之,对房地产市场越是宏观调控,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越是多,其产生的效果越是不佳,正如民间戏言,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成了“空调”。当购买住房者都有这样的感觉与预期时,他们进入房地产更是会谨慎,甚至于不会进入房地产市场。所以成交量萎缩也就没有那么难解释了。

(二)两类住房的问题

我国虽然出台了系统、详细的廉租房政策,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但效果却不明显,实施起来却问题多多。1.廉租房房屋质量低,类似“清水房”,缺少必要的装修,且分布集中,成为现代的贫民窟。2.经济适用房只适用于低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中大部分为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却无权购买,这样导致了经济适用房不能面向真正需要的人,不能达到缓解住房压力的目的。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市场准入关把握不当,购房者资格审核制度欠全,使得目前市场上出现“开着奔驰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3.廉租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目前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我国住房公积金增值普遍收益很少或不稳定,在提取风险准备金、支付管理费用后,剩余资金有限,不足以支持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三)住房按揭政策风险大

目前爆发的巨大的金融危机,就是因为美国让一些次级信用的人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但美国让这些次级信用的人进入市场也有很大限制,一是有次级信用评级,二是购买住房也只有一套。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准入需要用四个文件来证明其收入真实性。例如个人的银行对账单、个人所得税税单、个人银行信用记录和个人公司的证明。而在我国,当前的按揭政策是世界上比较宽松的政策:首先,收入的不真实性。只要个人要购买住房,不管信用怎么样,只需要有一个个人收入证明。其次,无法对于购买住房数量也就进行了限制。可以买一套住房,也能买二套、三套的住房,甚至于一百套住房等,对于第三套(含)以上的住房界定都比较复杂,要在第二套住房准确界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认定。目前关于第三套(含)以上住房,各银行没有统一的标准。再者,在大多数国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每个月还款的比重不会超过家庭月可支配收入28%~35%,但是我国则可以达到50%。如果收入证明不真实,那就意味着很大的风险。如此宽松的住房按揭政策,助长了投机行为,造成房价的虚高,如果银行紧缩信贷,那么就会出现断供,资金链从源头断裂,将会严重挫伤我国的经济。

(四)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性未及时明确

12月17日,国务院出台房地产“三新政”,把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作为主要的一项政策。政府已经意识到民生的重要性,可还是稍晚了一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改善全体人民基本居住条件为目的的。“房价只涨不跌”使得房地产市场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投机性市场,房地产成为少数人炒作获利的工具。房地产的属性未明确,使得房价稳定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充分条件,房价一有回落,马上有人站出来喊救市,近十年来房价的一路飙涨,看起来是经济发展了,GDp增加了,但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全体人民所持有的土地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了。

四、解决的对策

(一)确认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

因为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以及房地产行业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所以很有必要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政策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例如目前房价依然高位盘旋,个别城市还会出现小幅上扬,但是成交量很低,降价销售的可能很明显,楼市在观望中正被挤出泡沫,这是楼市理性回归的表现。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二)完善两房政策

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分布上应大致和农贸市场一样的布点,要保证一定片区内就要有一定数量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并且尽量分散到那些住宅区中去,尽量靠近公共交通比较便利的的地区,以利于工薪阶层上下班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避免所谓贫民区这些问题的出现。由各地自行确定其他标准的,为避免混乱,由省级统一确定为好,国家住房主管部门从宏观上把关。住宅供给的金融支持方面,既可以对地方廉租房等公共住宅建设提供优惠贷款支持,也可对符合条件的个人自建住宅予以融资便利。除了财政的拨款、住房中的公积金增值资金、直管公房的出售一定比例归集资金、社会的捐赠等多方面的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来筹措机制外,还要鼓励民营房地产企业参与建设廉租住房,这在别的国家房地产较为成熟的地区已经有过很多成功案例。

(三)采取从紧的住房按揭政策

采取从紧的住房按揭政策,降低个人按揭贷款月还款所占收入的比重,制定个人收入真实性审核有效标准及方式,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个人信用评级及根据不同个人信用评级采取不同的风险定价等。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国内银行监管部门决不可为短期的经济繁荣而制造长期的金融风险,以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四)明确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性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消费市场,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不是保房价。房地产业的支柱性是与房地产的消费性、与全体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性联系在一起的,让居民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的内需动力。也可以说是减轻居民购买负担也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政府采用各种的优惠政策来减轻居民购买住房的负担,另一方面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调整或回归理性,让大多数的居民都能有支付能力,让居民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可以说,如果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能够释放出来,那么房地产的市场不仅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之动力。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5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各地要在充分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与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和各类商品房的供应比例,实现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商品房空置量较大、空置比例过高、增长过快的城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加大空置商品房的处置力度,加快消化空置商品房。

要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采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地采集房地产业运行中的动态数据,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整理,对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使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同时,要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向社会市场信息,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理性投资。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各地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全国联网,尽快建立全国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及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要加强对重点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监控和指导,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过热”。

二、强化土地供应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

要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坚持城市人民政府对土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和管理,防止出现多头无序供地现象。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鼓励危旧住房的改造。要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供应管理,根据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供地。

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越权批地、利用集体土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协议圈占土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对经过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地,各地要集中进行一次清理,依法应当收回的土地,要坚决予以收回。

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职能,规范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

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所有列入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将近期拟开发建设区块的规划条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未按规划要求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的住房,不得交付使用;商业银行不得提供个人住房贷款。

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供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按照法定的规划条件,采取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供应。其他用途土地的供地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时,要适当增加居住用地的比例,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用地的供应,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住水平。

四、严格控制自有资金不足、行为不规范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项目

各地要贯彻落实《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8号),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和项目手册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的监控。对资本金达不到规定标准、违反合同约定拖欠工程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审批或同意其新开工项目,防止“半拉子”工程的产生。

五、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

经济适用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要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的管理,完善计划编制工作,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于列入经济适用住房计划的项目,要确保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的落实。

要严格限制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对象,控制建设标准。各地要尽快明确并公布经济适用房购买对象的收入标准和其他条件以及购房面积标准和超面积的处理办法。有关部门对购房对象要严格审核,对销售价格要严格审批并加强监督,对违规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企业要严肃查处,确保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切实落实到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未制订相应监督管理办法或未按规定进行审核的城市,不得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

继续鼓励工矿区和企事业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前提下,组织职工集资、合作建房,多渠道、多层次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六、加快落实住房补贴,提高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

各地要按照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切实落实住房补贴资金来源。住房补贴以财政和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的转化为主,房价收入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应尽快将其转换为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职工的住房补贴,并在以后年份保证补贴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要抓紧对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的清理和转化,各地区、各单位出售直管公房、自管公房收入,在按规定留足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和设备维修基金以及房管所转制资金后,全部用于发放住房补贴。要进一步完善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管理办法。各地要加大对前几年用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发放项目贷款的清理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按期收回;对于拒不执行国家政策,挤占、挪用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七、充分发挥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

当前既要发展房地产金融,又要防范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要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范个人贷款审查的程序和标准,推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标准化,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征信系统。要严格审核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条件,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使用的监管。对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贷款。要完善住房保险政策,合理确定保险费率,明确保险赔付责任,减轻借款人负担。要认真贯彻《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2号),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个人购房的作用。要健全个人住房贷款担保制度,加快完善住房贷款担保办法,加强对担保机构的业务规范和监管,推行标准化的担保合同示范文本,以提高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度,保障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回收,有效地防范贷款风险。

八、继续加大对住房建设和消费环节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力度

要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清理收费政策,全面清理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消费环节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减轻购房人负担、支持住房消费。对于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各地不得继续征收或变相征收,仍在继续征收或变相征收的,各地主管部门要依法严厉查处。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市场调节极大地解放和带动了各项资本的生产力度,也推动了科技含量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但是,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常会出现通货膨胀等现象,这些现象往往具有滞后性,会导致正常的经济运行情况突发性地大起大落。如果市场调节是唯一的手段,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发展,同时会产生收入差距大和分配不公平到严重的两极分化等弊端。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恰恰可以有效地缓解和克服这些现象,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够实现,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方式,同样克服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其最好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考虑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有力的支撑体,这样才能使得经济趋于平稳的状态中。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宏观调控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瞻望到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是应提出来作为改善的因由。纵观现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论在宏观调控的监督和制定方面,还是在宏观调控的决策执行方面,我们都不难看出还现存着一些缺陷。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同法律法规的建立一样,任重而道远。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呈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投资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还比较明显,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对调控行为不承担责任。盲目投资的结果造成严重的损失浪费。其次,政府和企业职能的错位,导致许多本应由企业和个人承担的责任却由政府承担,而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又由企业或个人承担,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不堪。宏观调控的决策机构随意性大,决策程序不科学,缺乏民主性,缺乏约束感。再次,贷款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基本建设的贷款金额继续增加,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大。

以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决策机构的不稳定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不真正地解决这些抑制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的问题,市场经济结构体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市场投资的盲目性和缓慢性,就不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也不能遏制,其随时可能再度出现。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处在重要的时刻,加强宏观调控对国家有关部门和人员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其的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亦不能松怠。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落实我国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用更多时间努力调整其结构,使国民经济真正转到持续快速和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去。除此之外,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为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还应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国家应该尽快地出台有关法律,把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内容,以法规的形式规范起来。只有这样,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在体制上,才能有所发展和保障。

我国市场经济现状下宏观调控的应对措施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些客观的成就,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及面临的严峻挑战,特别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等各种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人口、环境、资源等各种压力也仍在不断加剧,财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挑战将更加严峻。我国处于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调整的重要关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稳固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我国政府还必须根据国情制定一些适合我国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从而有别于他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经济。现针对我国市场的经济现状,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和策略。

(一)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应当采用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其关键政策也是如此。面对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突发的经济危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我国政府应当相应地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如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坚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妥善处理发挥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调控的有效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及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合理适度。对当前存在的流通量过大问题,要通过相关手段,促进货币流通量向适度转化。避免投资过度及某些行业的不合理重复投资,也可以通过提高利息和准备金率来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恰当减少财政赤字、提高住房贷款利率等手段,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还应注意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关系,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刺激总需求和调整总供给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国家发行国债,在此过程中就要通过恰当的操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货币供给需求量和货币流动性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发挥在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变革和市场供给调整中的积极作用,要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优化信贷结构体系,对机制效益好的企业给以优先的支持态度,努力把企业市场经济变革的环境创造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我国宏观调控下的政策性贷款相应地加大力度。

(二)合理改善社会就业状况

首先,通过调整财政结构,比如财政支出的上调,基金保障体系的专门建立,使更多失业人员可以得到就业机会。特别对一些下岗职工来说,可以由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以起到对某些弱势群体更好的就业促进作用。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加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重视农民的基础教育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实现提高青年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调节劳动力供给双重目标。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在全社会所有技术性职业工种全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紧密衔接。

其次,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一些发展前景好的行业和企业的扶持,比如信贷支持等,使企业发展壮大,进而不断增加就业人数。通过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继续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免费就业服务等政策措施,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第三,建立就业为主、失业保障为辅的体制。在制定就业政策的同时,失业保障也应被同时重视起来。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的投入,提高公民的社会保障,让社保不仅覆盖整个城市,而且也覆盖一些曾被忽视的农村。

第四,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机制。

(三)宏观调控政策吸收并应用全球化模式

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伴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经济活动的涉外比例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更需要抓住机遇,全力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范围中。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家就是要采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加以辅助和导引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这种市场的宏观调控与以往的计划手段的不同特点就在于它是指引性的而不是命令性质的。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使得对外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其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以至于我国参与的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

在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中,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外经济均衡的掌握和赶超,显然这是由我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且对这种发挥了较为积极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比较有成效地实现了国内市场经济的增长。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应积极合理地引进外资,优化外国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同时制定合理的出口政策,将对鼓励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和提高自身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作用。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浪潮日益加速的时期,我国在贸易和自由化投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

(四)政府积极引导以实现区域稳定发展

在大范围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之下,全球化和市场化必然使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距慢慢扩大,特别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其发展的积极性较高,与地方财政体制相结合,在强化发展是第一任务的基础理念上,应当全面实施追赶战略,也就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中西部地区之间造成愈演愈烈的经济竞争以及区域内的发展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既要适当控制各区域的盲目行为和过度投资的行为,又要努力保护地方发展的热情,在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措施的同时,积极引导东部与之加强合作,这样起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的。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各区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

第一,实现区域开放。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打破区域间的界限,使区域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向一体化方向迈进。离开区域开放,统筹区域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第二,实现区域合作。区域开放仅仅是统筹区域发展的第一步,区域开放只是为统筹区域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统筹区域发展还必须全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应该是在遵循经济规律和体现区域经济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效益为核心,自愿平等地进行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

第三,实现区域融合。即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根本任务,也是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指区域之间十分密切、非常协调、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新型关系。区域之间相互支撑和依托,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其他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相互依存、相互交融是区域繁荣的真谛,最终达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区域发展速度并提高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健康发展。

结论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市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市场经济必须不断地发展完善,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政府在国际化的推动下要维持财政平衡,必须把重点放在国内。总之,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高效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并且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当代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策略,有效避免经济的起伏不定和突发状况,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稳定健康,使国民得以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曼昆.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蒋智华.凯恩斯主义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

3.秦群立.加强宏观调节控制,优化商业企业行为[J].企业经济,1988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7

关键词:按劳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按劳分配,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产品经济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考察。从狭义角度看,产品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之后可能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即“社会按照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直接加以指挥和支配”。从广义角度看,产品经济则是指一种经济形态,即在实行单一的全社会的公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劳动者的联合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条件下,由社会按照需要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直接加以指挥和支配。

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劳动者的联合劳动是全社会范围内的联合劳动,全社会是一个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因而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或国家)。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采取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类型,社会主义联合劳动主要表现为企业范围内的联合劳动,各个公有制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企业便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样社会主义经济利益结构至少是包括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劳动者个人利益的三元利益结构。另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均客观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供求不平衡等非劳因素都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对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在各公有制企业内部大体和近似地实行“同工同酬”;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之间,甚至在同一公有制企业内部的不同的经济核算单位之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必然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既可以拿货币工资去购买生活资料(或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储蓄、购买生产资料或进行其他投资。

许多经济学家最先把社会分配收入机制界定在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制约的。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进行重新分配。第三次分配是随着人类自身觉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起了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对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运行进行有机的和合理的调整。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中,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使初次分配中生产各要素所占比重趋于合理,使再分配的各项指标更加匹配、更加有效,使在第三次分配中社会分工更趋精细、完善与和谐,发挥整个社会的巨大潜能和效益。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在一个社会中,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发展壮大有助于社会稳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应该是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体现的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两者之间主要表现在:第一,一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要素所有制结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相适应的,也与生产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中的贡献大体上是相符合的,因而实现了经济公平;另一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更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因而也符合效率原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第二,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来变相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节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变相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体现社会公平,并为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创造条件。我们党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根本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与效率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离。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而分配的公平也有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效率的提高,不应以降低效率来追求低水平的公平,也不应以牺牲公平来追求盲目性的效率。就我国而言,所谓“效率优先”,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所谓“兼顾公平”,实质上就是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必然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两者在逻辑上是高度一致的,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的必然转化和表现。公平的社会评价应该是使社会成员按贡献大小平等分享生产成果,同时又享有基本福利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保证大多数劳动者满意,这样才能塑造出居于人口多数的中间阶层力量,逐渐形成稳定协调的社会基础。

注重收入分配机制和制度的完善,就应该强化宏观调控体系的职能和结构的日臻完备。同志在正确处理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问题时进一步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二者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要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必须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如此便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消极一面,这种弱点和不足必须靠国家对市场活动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这说明,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等于说市场就是万能的,也不是说计划就一无是处。相反,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应灵敏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包括一定的计划调节在内的宏观调控来抑制和弥补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与局限性。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8

关键词:牧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帕累托最优

宏观调控是平衡经济总量的产物,其作用是为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发展,必然会引发经济总量的失衡,而作为市场经济常态的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失衡,这种失衡发展到尖锐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西方国家依据凯恩斯理论,实行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均衡,才缓解了危机,使经济获得较为平稳的增长。只有国家进行干预,即通过宏观调控,实现总供求的基本平衡,才有可能使现有资源得到优化利用,才有可能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见,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是代替市场配置资源,而只是为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必要条件。由于牧区相对于其它区域而言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政府的宏观调控应有自己的原则和内容。

一、牧区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

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府的职能在于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制定相关政策,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凡是竞争性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由市场调控,凡市场竞争能够调控的经营活动,政府就不应直接介入。牧区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应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为牧区居民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而不是直接介入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当中去。结合我国牧区的实际,牧区政府宏观调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

(二)以新牧区建设为导向。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我国新农村、新牧区的总体建设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强新农村、新牧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决定将对“十一五”期间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牧区政府对牧区经济发展调控,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总体框架体系支撑下,调整财政性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支持牧区建设,为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牧区发展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在资源利用方面,要把开发和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森林、草原等国土资源。二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全区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农牧业发展有极大影响。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以恢复林、草、植被为基础,水土保持为中心,处理好林、草、荒地的关系,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快荒山荒地造林步伐,抓紧实施风沙源和水源为重点的治理与保护。加强草原建设,在过牧地区实行退耕封地育草,推进休牧还草,预防草原退化和荒漠化。

二、牧区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

牧区经济建设必须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点出发,与牧区社会的整体进步相结合有步骤地进行。牧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开展如下方面的宏观调控:

(一)努力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加强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为实现牧区经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的发展目标,首先必须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目前,草原畜牧业基本上仍沿袭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牲畜周转慢,饲草报酬低,畜群畜种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高。转变增长方式,关键是要转变牧民以牲畜头数多少论贫富和惜售、惜杀的传统观念,促进草原畜牧业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在此基础上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为此,一是要引导牧民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和地方良种选育的步伐,提高畜产品质量。二是调整畜群结构、畜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优势畜产品、稀缺畜产品和名特珍贵畜产品。三是围绕饲草、良种、饲养、防疫等环节推广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畜牧业。四是稳定科技队伍,健全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牧业科研单位直接进行生产性开发,将科研成果推向生产实际,提高成果转化率。五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广大畜牧科技人员和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传授、接受和应用牧业科技的能力。

要加强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牧区经济贡献大、就业带动大及能促进牧区农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要继续从税收、投融资及土地利用方面给予优惠;通过举办培训、宣传及牧民易接受的方式强化牧民商品经济意识,改变牧区居民消费存在的某些不合理行为,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境况,尽可能降低牧区居民两极化趋势的继续扩大;顺应当前牧区居民迁移的新特征,在产业发展条件好的地方,稳步推进牧区小城镇建设;落实和完善草原产权责任,充分调动牧区居民管护草原及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并辅之以严格的草原维护执法力度;规范牧区小商、小贩等的行为,加强牧区经纪人队伍建设。

(二)加大牧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牧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牧区畜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生产不够稳定,需要国家和有关方面进行重点扶持。牧区畜牧业要有一个新发展,就必须相应增加投入,改善物质技术基础条件,增强发展后劲。牧区投入的重点应加快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积极改善草原水利设施,建立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加强道路、能源建设,改善交通、运输、用电、通信条件;开展草原鼠、虫、病害的防治;加强牲畜棚圈、配种站、兽医防疫站的建设;提高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场生产力水平。要加大对牧区经济发展的科技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实施“良种工程”,在继续提高牧区牲畜产量的前提下,注重畜产品质量,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加快研制和推广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和新疫苗、新药剂,加强畜产品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重点开发畜产品保鲜、长距离运输和深加工技术,加大对牧区居民饲养知识及外出谋生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牧区居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外出谋生能力。

(三)积极发展牧区文教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牧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提高牧民的文化素质既是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牧区民族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培养一批巩固一批。为巩固边防和扶助贫困牧区牧民子女上学,在边防沿线和贫困牧区应采取公办为主、助学金为主和寄宿制为主的办法。要有重点地办好一批民族中小学,积极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为发展牧区经济所需的少数民族中级技术人员。有关高等院校要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办好民族班,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为牧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随着牧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电视覆盖率的逐步提高,可以开展电化教育,如,办电视小学等。要积极发展牧区文化事业,活跃牧区文化生活,除国家投资建设一些必要的文化设施外,要鼓励集体、个人投资或集资在乡镇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积极改善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注意加强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加大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医科院校、大中城市和部队医院要积极帮助牧区培养医务人员和为牧民防治疾病。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9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市场规模;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4―0077―03

一、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发展现状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房地产业的规模扩张,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当房地产业过度扩张致使市场过热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过度集中,房价迅速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2000年的4984.0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5978.85亿元,15年间增长了近2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79%。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当市场规模的过度发展导致房价过高时,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消解投资过热的现象,使房价水平回落到合理区间。本文从政策作用机制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规模的调控影响,根据实证检验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影响房地产市场规模因素的文献综述

目前对影响房地产市场规模因素的研究主要侧重房地产市场规模与地区人口发展的关系,房地产市场规模与城市化的关系,房地产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方面。

在房地产市场规模与地区人口发展因素方面,龙奋杰、吴公牛2003)利用我国31个大中城市2000年末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明直接影响房地产投资的人口因素中暂住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影响〔1〕。何薇、章恒全(2014)选取经济、社会、政策机制等三方面的驱动因素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证实人口发展对房地产投资存在显著的驱动作用〔2〕。

在房地产市场规模与城市化因素方面,赵朋(2006)从理论上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两种效应对城市化水平影响,并通过一般均衡模型证实了房地产投资与城市化的正相关关系〔3〕。张立新、秦俊武等(2014)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其他影响因素一定时,空间城市化和资本城市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远大于人口城市化〔4〕。

在房地产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因素方面,黄忠华、吴次芳等(2008)采用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证明全国及区域层面房地产投资能够引起经济增长,并且相互影响〔5〕。潘涛、李敏等(2015)利用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财政支出、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发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而从我国产业发展的环境来说,政府宏观调控不可忽视。要全面总结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则需要结合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分析。

三、房地产市场规模主要政策作用机制

政府应对房地产规模过度扩张时,主要运用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调节相关的市场需求状况、土地获取渠道、资金融通渠道,将行业的投资发展速度维持在合理程度,保证房地产行业的产品及价格能够贴合民生需求。

在市场需求状况中,购房者的需求受信贷税率等政策调控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金融政策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量和额度进行调节,调控房地产企业的回笼资金量,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规模。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通过实行差别化税率,放宽首套房征税额度,提高二套房等的征税额度,以此挤出投机性需求。购房者消费资金是房地产企业后续运转资金的重要来源,通过政策调节购房者需求,可以起到控制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规模的作用。

在土地获取渠道,一般有“招拍挂”的方式〔7〕。为防止大型房地产企业过度囤积土地,政府通过调控土地供应量、用地途径,抑制土地储备过热。另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还会通过兼并重组来扩充土地占有量,实现规模化扩张。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通过制定并购重组规范来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行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在资金融通渠道,房地产企业融资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一方面,政府运用信贷政策调整银行贷款利率、额度,调节整体融资环境,使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规模合理化,防止资本过于集聚在房地产行业;另一方面,加强对融资来源的监管,限制非法渠道的资金进入房地产业融资范围,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多重政策影响房地产业市场规模的实证分析

结合上文,我国政府为实现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宏观调控目标,运用了税收、土地、金融等主要政策对房地a业的投资规模和发展规划进行引导性调控,保证房地产业市场规模的合理发展。接下来对政策影响房地产业市场规模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一)变量数据的选取及单位根检验

本文收集了2007年到2015年的全国性季度数据,原始数据均源自中国建设银行网站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本文采用eviews8.0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8〕。

政策方面,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整选取全国房产税收入(简称ptR)进行表示;土地政策选取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简称LpQ)作为政策变量;金融政策选取1-5年中长期贷款利率(简称LiR)作为变量。本文选取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完成额(简称Ri)代表房地产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为了消除变量数据的异方差性,变量中的比率指标均乘以100,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增加数据的稳定性,接下来的模型论证均采用经对数处理后的数据。

采用aDF检验法对4个变量展开单位根检验,判断各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得知,4个量均为一阶单整的数据,可以假设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接下来对这些变量展开协整性检验。

(二)协整性检验

本模型的构建涉及到4个变量,因此采用Johansen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根据表2内容所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Ri、LnptR、LnLpQ、LnLiR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着2个协整关系,这说明了房产税收入、土地购置量、中长期贷款利率与房地产投资额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经济关系。

将变量在检验中的协整系数标准化,可以得到如下方程式:

方程式体现了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即房产税收入和土地购置量对房地产投资额产生正效应,而中长期贷款利率则对房地产投资额起负效应。并且根据方程,房产税收入对房地产投资额的助推作用即影响系数最大,土地购置量次之,中长期贷款利率的影响作用最小。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结合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4项变量指标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并存在协整关系,因此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显著性水平取10%,滞后期取1-4,检验结果如下文。

据检验结果的F统计量和p值,对于ptR,仅在滞后1期时,ptR是Ri的格兰杰原因;对于LpQ,在滞后1-4期时,LpQ是Ri的格兰杰原因;对于LiR,仅在滞后4期时,LiR是Ri的格兰杰原因。

也就是说,在相对较短的时期里(滞后1季),上一季房产税收入与土地购置量是影响当季房地产投资发展的因素;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滞后4季),房产税收入、土地购置量、中长期利率三者与房地产投资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结合上文的协整方程式,从长期来看,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都影响着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并且政府在信贷等金融方面的调控会抑制房地产规模发展,而短期来看,政府在税收、土地方面的调控对房地产规模发展的效用更为显著。

五、政策建议

实证表明,政府宏观调控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规模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其中,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能在短期内实现一定的调控效果,也存在着长期效应;而结合金融政策,可以长时间的维护政策目标,起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由此,本文从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方面出发,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税收政策,适当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在弥补保有环节税负空缺时,应减轻流通环节征税额度,促进住房资源的合理流动,以保证房地产开发与存量周转相结合,使市场规模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同时,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若出现投资过热现象,政府应适当取消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减少投机行为产生的便利条件。

第二,合理规划土地供应,实现土地的有效供给。政府应加强土地供应规划,注意与城市规划结合。合理供应住房建设用地同时,根据住房市场的去库存分化现象,进行分类调控,结合现状提升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减少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并根据当地供需状况扩大相应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政策目标。

第三,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加强监管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政府应加强银行融资监管力度,对开发商项目贷款按低中高档类型住房进行区分,对于中低档住房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对高档住房提高利率,并按情况扩大差别力度。同时,结合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分类调控,采取诸如提高一线城市信贷首付,降低三四线城市的首付比例等措施,提高政策调节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龙奋杰,吴公.城市人口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09):65-70.

〔2〕何薇,章恒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房地产投资驱动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02):274-278.

〔3〕赵朋.房地产投资波动与城市化关联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10):37-40.

〔4〕张立新,秦俊武.城市化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J〕.当

代财经,2014,(11):103-110.

〔5〕黄忠华,吴次芳,杜雪君.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财贸经济,2008,(08):56-60,72.

〔6〕潘涛,李敏.政府支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03):138-144.

〔7〕吴振华,蒋红.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对土地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15,(11):

市场的宏观调控篇10

【关键词】房地产;泡沫;控制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逐渐放开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民间资本以及外资慢慢的加入到这个巨大的产业中来,也在短期内成就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辉煌,但是,随着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及房价的不断上扬,其中的泡沫已经是显而易见。有了日本的经验在前,党和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与2010年开始逐步推出调控政策,旨在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扬,还房地产一个正确的发展空间。不过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依然继续,所以国家不断出台了后续措施,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经过不断的努力,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势头终于得到了控制,但是距离产业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即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调控之后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若干参考。

1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

从宏观上来看,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即一线二线城市持续火爆,三线四线城市稳中有升。经过政策的严格调控,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回落,销售总量也有比较明显的下滑,但是三四线城市受到政策的影响要小很多,房价基本保持不变或者仅仅有小幅回落,短期内依然未受过多影响。当然如果从长期来看的话收到政策调控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的基础上出现一定的回落当属正常。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经历了四次大的调控,最近的当属2008年至今。2008年是戏剧性的一年。年初货币政策将从“适度从紧”改为“从紧”,而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下半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央行宣布“双率”齐降,货币政策再度从“从紧”向“适度宽松”转变。本来在前期调控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投资迅速减少,国际热钱纷纷撤出,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状态,成交量日减,房价也有所下降。然而,在调控效果刚刚显现时,政策再次松动,最终导致前功尽弃。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年初的“试探性抄底”,到年中的“放量大涨”,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短短一年间,中国楼市迅速地由低迷转变为亢奋,由萧条转变为繁荣,调控由“去库存”转变为“挤泡沫”。2010年第一季度,房市神话继续上演,房价持续攀高。在这种形势下,以稳定房价为主的房地产调控到了关键时刻。4月27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但是由于各级部门的落实问题和房地产市场的复杂实况,国十条的威力未能完全释放。而且由于前几次调控政府政策摇摆不定,购房者对此次房地产调控信心不足,以至于在房地产市场经过多月的观望僵持后又现回暖迹象,房地产迷局仍在变化之中。

2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也是政策调控的首要影响者。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准入宽松,门槛较低,导致了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诞生,也不断的增加着开发的风险。而调控政策的出台则加剧了这种风险,很多资金不够雄厚的企业在政策面前选择了退出或者出逃,全国各地资金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总的来说,这也是一种新的洗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可以继续,而中小企业大多数只能选择退出。

2.2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银行也承受的压力比开发商甚至还要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大多数来自于银行贷款,房地产的持续低迷必然会让银行在资金上出现巨大压力,而且还要面对接下来所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

2.3对相关产业链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价格如果有大幅下跌必然波及建筑、钢铁、水泥、电力和家电行业等众多行业。各个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房地产业,而且很多产业之间是环环相扣的,比如钢筋、水泥等等产业,只要房地产市场回落,比如会对这些行业带来巨大的反应,对有些行业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

2.4对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影响

长久以来,国内的三四线城市迟迟难以发展起来,资金是最大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兴起给了地方政府宽裕的资金支持,很多城市也抓住机会实现了“改头换面”。一旦房地产市场回落,这些城市将直接面临资金链的断裂,很多市政项目将成为空谈,而来自群众就业等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

3探索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如前文所述,泡沫需要消除,但是房地产产业也不能就此一蹶不振,所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房地产市场的根本出路。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亟须转型并保持资金的稳健。房地产业在严厉的新政调控下,必须及时调整心态和开发经营模式,以保在“房地产业的寒冬”中生存。其次是商业银行既要落实政策部署也须承担社会责任。本着商业原则和审慎性要求,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优先安排、审批和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加大对廉租房、公租房和棚户区改造的信贷支持,有力缓解中低端住房压力。再次是政府要明确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政府应该明确调控的战略目标是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在压抑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也不能让房价暴跌。然而,当前楼市调控进入关键时期。楼市调控在僵持了一年半后,近期楼价才开始出现一些松动的迹象,任何政策松动和不明朗,势必迎来楼价反弹,使楼市调控前功尽弃。最后是要客观看待房地产调控,毕竟真的出现太大波动也不现实,消费者还是应该理性的认真考虑。

参考文献:

[1]吴雅楠.宏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2(04)

[2]宋在科.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