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9:25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V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064-01

防洪、发电、灌溉以及供水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目的,同时水利水电工程也是一种除害利兴的综合性工程,在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很明显,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在干好工程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就需要我们严格的遵守自然经济规律,采取一切能运用的手段,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切实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

一、水利水电工程变更问题的探讨

根据国家计委的相关规定,在建设大、中型项目审程序一般划分为项目建设书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国家水利部的相关规定,水利工程施工程序通常情况下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设计、动工前的准备、实施建设、准备生产、验收阶段以及竣工后的评价等阶段。其中,在建设的前期,应该做到的工作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等,而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建设的过程划分为工程筹建期、准备期、施工期以及完建期,其中被称为“前期工程”的有工程的筹建期与准备期,被称为“主体工程”的有工程施工期与完建期。从中可以知道,想要完成一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决策、设计、施工、投产),立项阶段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它包括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存在投资规模大、社会经济影响大、工程内容复杂的特点,比如工程工期长达17年的三峡工程,其项目论证时间都长达几十年,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都存在者跨度大、周期长的特点,使得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是工程规模、主要组成、工程布置、施工方案、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使得工程在最初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研究此项工程是否可行的阶段存在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对工程全局的布置、施工方案以及功能等主要特点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工程环境造成了影响。国家对于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越来越重视,对其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实际情况中,因为在工程重大变更界定、环境有影响等具有认识方面的差异,另外也缺乏规章制度,工程变更的环境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重大变更界定、管理模式

(一)有关环境保护水电工程相关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依据,相关法规条令已经明确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单位对于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措施发生重大变动时,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说明性质、规模、程度等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环境影响的需要依据,同样也是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法律依据。水利部为了有效的管理工程变更,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此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原初步设计批准部门是审定涉及初步设计重大变更问题的部门。因为水土保持方案是工程立项审批或核准阶段技术文件,主体工程地点、规模在工程设计后续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发生重大变化时,都会改变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在批准水土保持方案之后,在生产建设项目地点、规模等方面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需要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并报有关单位进行审批;在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过程中,在水土保持措施作出关键性的变化时,也需要审批机关的批准。

(二)界定水电工程主要重大变更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为有效管理水电工程变更问题,在2002年颁布了《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重大设计变更界定》,主要目的是界定水电工程重大设计的变更,指出在初步设计阶段几施工图阶段设计阶段,工程规模、防洪标准、枢纽的总体布置,以及主要建筑类型、水轮发电机以及主要辅助设备类型和布置。电气主接线、施工电流、水库淹没以及其他涉及工程安全的设计原则、标准和方案的变化均为重大设计变更。国家能源局根据水电管理体制变化的情况,颁布了《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出了,重大设计变更就是指涉及工程安全、质量、功能、规模、概算,以及对环境、社会有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范围包括设计条件和安全标准、工程设计以及主要建筑物、机电级金属结构设备、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移民安置等5个方面19项,其中设计条件和安全标准是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主要方面。

三、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

环保部为了对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进行有效的管理,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涉及工程重大变更环境问题,包括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工程建设内容等变更,但没有针对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提出具体实施标准和要求。环保部在2012年颁布的《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支出工程范围、内容以及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等属于重大变化,重大变更涉及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工程内容、环境敏感区等4个方面17项,指出建设项目变更如包括三项或三项以上重大变动,应开展建设项目全面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项目变更如包括两项以下重大变动的,应开展该建设项目的补充环境影响评价变更环境影响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建设项目在设计或施工阶段需要变更环保措施时,未经审批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要严格按照规定环境保护设施变更的相关要求来执行。

结束语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管理的管理要求,应尽快制定出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变更的环境影响识别、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建立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的环境管理制度,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毛战坡,曹娜,程东升,杨素珍,刘畅.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变更环境影响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15,01:118-121.

[2]贾硕.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3]王子忠.四川盆地红层岩体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2

1.1设计变更认识问题

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单位、人员对设计变更的理解也不一致。项目法人的职责是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组织工程建设,对初步设计进行的变更应为设计变更,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参建单位以招标文件为参照物,认为对招标文件的变更才是设计变更,导致管理混乱,加之有些招标文件在发售前未进行审查或者施工图也未进行审查,本身就与初步设计不一致,给工程实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1.2设计变更界定问题

长期以来,设计变更一般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类,但究竟什么是重大设计变更、什么是一般设计变更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分究竟在哪里却没有统一的规定。由于缺乏量化、细化的指标,在工程施工中设计变更管理混乱,一般设计变更当作重大设计变更处理的案例较少,但重大设计变更当作一般设计变更处理的案例极多,有的项目在实施中工程的地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却按一般设计变更处理,不履行审批手续。

1.3设计变更报批问题

按照规定,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即可实施,重大设计变更应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但不少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管理程序缺乏足够的重视,经常先实施后报批。如,某工程在施工中发现道路的路面结构需变更,在未履行报批手续的情况下完成了施工,待第二年检查时发现未办理相关手续,才向主管部门申请设计变更,主管部门面对既成事实,只得按照实施后的方案进行批复,造成审查批准流于形式,起不到规范设计的作用。

1.4设计粗糙导致数次变更问题

由于客观原因,工程发生设计变更在所难免,但一项工程在同一部位、同一个问题上设计方案多次发生变更就缺乏严肃性。比如,某工程由于地形原因,在施工中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变更,并履行了审批手续;但是在继续施工中,发现变更的设计仍然与实际条件不相吻合,于是对已变更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再次变更,已批复过设计变更的主管部门认为再次由其批复变更缺乏严肃性,遂委托下一级主管部门对设计变更进行了批复。这一现象凸显了工程勘察、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值得深思。

1.5设计变更资金问题

在已实施的设计变更中,项目法人往往重视工程结构、形式、方案的变更,而对于由变更引起的资金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项目法人不核实资金变化,有的单位有选择性地注重因变更引起的投资变化:若投资有增加,则动用预备费或招标节余或其他资金予以解决;若因变更减少投资,则忽略不计。

1.6通过设计变更掩盖问题

在实践中,个别工程为节省投资或出于其他目的,不按照设计图纸实施,擅自减少工程量或改变工程结构形式,也不履行任何程序。若在检查中未被发现,就不进行设计变更;若在检查中被发现,项目法人便以设计变更的名义报批,使设计变更成为掩盖问题的手段,给工程建设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二、设计变更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的地方

2.1重大设计变更需进一步量化

《暂行办法》虽然规定了重大设计变更的定义,但侧重于文字描述,并未进行量化,偏重于叙述“重大影响”,究竟到什么程度为重大影响,不同的单位、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全行业统一的管理办法,不宜出台过细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中相关部门应根据《暂行办法》制定具体的明细表,量化设计变更的界限,减小因不同理解造成的不便。笔者认为宜从工程量、投资两方面描述重大设计变更:一是工程量增减在某一个百分比(比如5%)以上的、二是投资增减在一定额度(如50万元)以上的。在《暂行办法》规定的重大设计变更定义框架内,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一的即为重大设计变更。当然,由于地区、单位不同,不宜全国统一额度,实施中可以具体商讨,甚至可以进一步对工期、质量、效益等影响进行量化,具体的数额可由各地结合实际自行制定。

2.2项目主管部门职能需进一步加强

《暂行办法》规定重大设计变更由原审批单位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而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的职责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虽然《暂行办法》第15条规定:“一般设计变更……必要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但什么情况下为“必要时”也不明晰。实际操作中,由于原审批单位在分级管理框架内处于顶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设计变更管理;项目主管部门承担着对设计变更的监督管理职能,应赋予其一定的审批权。笔者认为应将一般设计变更中比较重要(或主要)的设计变更,称之为“重要(或主要)设计变更”,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其余设计变更则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项目主管部门可依据《暂行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切实将分级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各负其责,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

三、意见和建议

3.1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

施工图审查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程序之一,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施工图未经审查不得用于施工。实际工作中,施工图审查环节往往被忽略,造成了施工图编制不符合初步设计,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阶段就产生了变更;更重要的是有的施工图未经审查,存在各种错误,给施工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建议在施工前,由项目法人组织,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初步设计报告对施工图涉及工程质量、结构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内容进行审查,具体的审查方式有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聘请相关专家审查等。项目法人可以按照工程建设规模或其他因素决定审查方式。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方用于施工,这样可以督促设计单位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范,使设计工作达到要求的深度,有效减少设计变更,保证工期和质量。

3.2做好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查工作

招标文件是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格式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文件的编制要求,其内容应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擅自改变批复的初步设计内容、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等均属违规行为。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组织审查,以确保其编制符合要求,审查通过后方可发售。在招标阶段确需对批复的初步设计进行改变或补充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应按照规定履行设计变更程序,设计变更手续完备后,再编制招标文件。否则,由于招标文件未进行审查或审查不严格导致的设计变更问题以及由此给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应由项目法人负责。

3.3加大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力度

项目法人的职责是按照批复的设计内容组织工程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的职责是督导项目法人及其他参建单位按照批复的设计内容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现场监管,并试行“飞检”制度,尤其对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隐蔽工程等加大检查力度,发现不符合设计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发现确需进行变更的地方督促项目法人及时变更,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3.4加强审查、审批工作

设计变更审批是设计变更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严肃、严格、严谨对待,尤其要杜绝先实施后报批的现象。目前,由于工期的要求,很多工程都是先实施后报批或者边实施边报批,给审批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暂行办法》第16条规定了两种特殊情形下的重大设计变更可以先实施后报批:一是涉及紧急抢险的变更、二是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变更,在这两种特殊情形下,项目法人在立即处理的同时应告知主管部门,并在事中、事后按规定履行程序。除此之外,其余设计变更一律要先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对于一般设计变更,《暂行办法》第15条规定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确认后实施,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从形式上讲,核备的要求显然低于审批,但主管部门也应对核备文件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检查,不能仅仅限于对文件的阅存,如果发现设计变更文件有明显违规之处,主管部门可要求项目法人整改后重新报文核备。

3.5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进一步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减少直至杜绝违规行为的出现,关键是要强化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并对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规范各项工作。设计变更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先实施后报批问题,今后对于先实施后报批的项目应严肃处理:如果是可做可不做的变更,要责令有关单位严格按照批复的设计内容实施,严禁其擅自变更设计;对于确需进行且已既成事实的变更,可以同意其变更,但要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和诚信体系建设活动,将其作为不良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进行公示,且与招标投标、资质管理等挂钩,开创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新局面。

四、结语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3

关键词:工程变更;影响因素;管理;处理原则;造价控制

由于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条件限制,在实施中往往会出现某些实际情况与原设计文件不符以及发现原设计的错误、遗漏或因其他客观因素而改变原设计方案、结构、数量或调整原合同中的工作内容,这就产生了工程变更。只要在工程实施中有前述情况发生,工程建设相关各方中的任何一方(包括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设计方)均可据此提出工程变更。任何工程上的变更势必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运行,都会对工期、造价、成本等产生影响,增加工程的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投资人的收益情况。因此,工程变更将直接增加项目的资金投入,易使投资失控,使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受到影响。频繁的工程变更会增加和扰乱业主方和承包方正常的工作步骤和内容,还会增加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对合同管理和质量控制都不利,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并间接导致工程造价成本的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需要投资建设一大批工业、民用建筑和基础建设设施项目。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何控制好每一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一直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项目建设主体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工程变更和索赔的管理以及工程的计量和工程价款的结算。由于这些项目大多具有工程范围广、工程项目多、工程造价高等特点,所以这些工程项目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的流程。由于所处阶段的不同,采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即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逐步进行细化,经过一个从宏观控制到微观控制的过程。在上述各个阶段,如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合理运用建设资金,已成为多年来讨论的课题,尤其是在工程实施阶段,工程变更、材料价格上涨、出现质量事故等因素会导致工程造价的上涨。

1 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

合理、时机恰当和有序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各方是有利的,具有工程建设的正面效应和推动作用,这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更能满足其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和提升外观美化等。但是,毋庸置疑,相对随意的、不合时机和无序的变更将极大地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1.1 主体行为引起的变更

建设项目主体行为是影响工程变更生成的重要因素。建设项目主体行为包括业主行为、承包商行为、设计方行为、监理方行为、分包商行为和材料设备供应商行为等。其中,业主和承包商的主体行为对建设项目变更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工程的业主通过虚假工程变更套取建设资金或通过工程变更手段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另外,建设项目主体各方参建人员专业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也会影响项目变更,业主、监理方、设计方或承包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形下,极易诱发人为的不合理工程变更甚至恶意工程变更,如设计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偏低,设计文件编制粗糙,达不到规定的设计深度和质量要求,势必引发工程开工后的设计变更。

1.2 计划不完善引起的变更

在工程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忽略了某些环节,而引起工程变更。在政策法规方面,一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使用了政策法规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落后产品、工艺和技术时,必须以相应的设计变更或施工措施变更的方式予以调整,以满足政策法规要求;二是在成本方面,例如工程所在地部分材料供应短缺,需进行材料品种代换以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从而产生设计变更。

在工程质量方面,一是工作质量低劣引起的工程项目变更,如施工方案不满足现场施工条件等;二是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引起的工程项目变更,如建设单位为了创造品牌,调整合同中约定的工程质量等级标准,以达到评优的目的,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设计变更和施工措施变更。

1.3 不可预见事件引发的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变化使得原先的设计方案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如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路基基底出现软土层,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通常采用换土或打桩等工程技术措施,从而产生设计变更和相应的施工措施变更;罕见的暴风雨延缓了项目实施过程,则需要进行进度变更。

1.4 工程合同引发的变更

工程建设工程合同中有关工程变更条款的约定,对建设项目主体各方工程变更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合同中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工程变更条款时,合同参与者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增加合理的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2 工程变更的管理

为加快工程变更处理进度、缩短时间周期、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工程变更可实行分级管理审批制,即:先按变更项目的种类、工作量大小划分为一般变更设计、重要变更设计、重大变更设计等3级;在实施中再根据所发生的变更等级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2.1 一般变更设计

一般变更设计在项目实施中最为常见,也必然会发生,但它涉及规模较小、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变化不大,往往可由监理工程师在与设计代表会审后直接批复,报项目业主备案。一般变更设计通常有:为提高工程质量,少量改换工程材料;因季节等原因,为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少量增加添加材料的变更;工程结构物位置的局部调整;工程结构物形式的个别调整;工程数量发生变化,但变化量不大于10%的变更;工作量在施工合同金额的1%以内的其他工程变更。

2.2 重要变更设计

重要变更设计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发生的涉及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变化较大的工程变更。它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及项目业主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项目法人主管单位(地市级)审批。重要变更设计通常有:因提高工程质量要求,主要工程大量改换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物的增加和删除的变更;主要工程形式的调整;工程数量发生变化,变化量在10%~50%以内的变更;工作量在施工合同金额的1%~5%以内的其他工程变更或项目业主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

2.3 重大变更设计

重大变更设计是指超越上述重要变更设计规模的、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地(市)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它涉及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与工程投资变化都大,必须在监理、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地(市)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处理。

3 工程变更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是为严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必须明确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任意变更。除非确实需要,才根据工程变更分级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严格遵循部、省各有关规定。

二是各级工程变更设计的管理与审批必须以确实需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利工程进展、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兼顾建设各方利益等为基本原则。

三是工程变更项目不得将同一工程细化分解成多次、多项小额工程变更设计上报审批。

四是在工程变更设计过程中,不得相互串通作弊,不得通过行贿、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变更设计的审批,杜绝工程变更设计中的各项腐败行为。

五是提出变更设计申请时,必须随附完整的工程变更设计资料,即申请报告、变更理由、原始记录、变更设计图纸、变更工程造价计算书等。

六是对于工程变更设计,驻地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好第一关,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数据、资料严格审查所提工程变更理由的充分性与变更的必要性,合理、准确地做好工程变更的核实、计量与估价,切实做到公平、合理并按规定程序正确受理。

七是为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变更的审批应规定严格的时间周期,一般在7~15d内批复。

八是工程变更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批复下达工程变更令,承包人应按变更令及批准下达的变更设计文件施工,并相应增减有关工程费用。

4 工程变更的造价控制

工程变更实施后,承包单位按施工合同文件规定的程序提出变更工程价报告;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合同中有关规定审批;变更价款确定后作为结算依据。在审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分清责任,分别计算费用。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与正常程序相同,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质量、工期、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由设计部门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发生的费用,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单位协商是否索赔。

二是工程变更应视为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手段按当地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

三是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削减费用估算单。

四是合理化建议的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是工程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监理工程师按有关规定办理。

六是承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工程变更,承包人无权要求追加合同价款。凡是没有经过总监理工程师认证并签发的工程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总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事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办工程变更手续。

5 结语

工程变更是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使不致发生工程做完、结完帐才知道工程已经突破预算的事情,各级领导在事情并未发生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把超投资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工程造价就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整个工程管理也将从粗放式管理进入一个科学管理的时代。

工程造价控制不是孤立的,它反映出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造价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一个方面,要控制好造价关键还得提高建设者们的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形成一种互相约束的机制,防止人为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工程规模、逃避监督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4

关键词:小型基建项目;十统一;流程化管理

一、背景

国家电网公司在2013年-2014年先后4次对清理规范小型基建项目建设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小型基建项目建设必须依法合规。可见小型基建项目建设受监管力度加大,同时电力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度高,安全、质量、舆情等风险加重,且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机制建设,是推动公司依法治企,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

加强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机制建设,是响应中央政策,适应“两办”对小型基建项目建设依法合规的需要;是依法治企,落实国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要求的需要;是防控公司部分单位小型基建项目建设风险,加强小型基建项目流程管控,健全管理机制的需要。

二、管理机制探讨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法治企业建设“全员守法、全面覆盖、全程管控”的总体要求,结合小型基建项目管理特点,以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十统一”为基础,引入流程化模块管理理念,构建小型基建项目流程化模块管理机制,加强对小型基建项目主要模块和关键节点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确保小型基建项目依法合规,努力实现工程管理效率、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积极落实“十统一”,推进项目管理统一规范运行。在对公司小型基建项目清理核查和整改规范的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小型基建项目“十统一”管理为目标,着力夯实基础,全面加强小型基建项目集约管理。

(1)统一管理制度。废止公司及所属单位2013年度之前自行编制的小型基建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办法,统一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管理办法》等一批通用制度。严格依据制度相关要求开展小型基建项目建设各阶段工作,制度要求执行的事项坚决执行,制度暂未明确规定但又确需开展的事项,要求须逐级履行审批程序后方可实施,杜绝方法变通和“球”现象发生。

(2)统一建设标准。废止公司2011年度编制的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统一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标准》,对公司调度控制、运行检修、营销服务、物资仓储、乡镇供电所等类别用房的建筑标准、造价标准实施统一管理。

(3)统一业务流程。遵循小型基建项目建设基本规律,结合公司内外部关于小型基建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对小型基建项目规划、计划、立项等业务流程进行统一规定,明确全过程、各阶段及其关键节点的业务流程。

(4)统一评估审查。完善小型基建项目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等评审标准,对同一类小型基建项目统一评审标准。

(5)统一变更审批。禁止工程建设随意变更。确因客观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原设计方案实施的,根据变更事项内容,由对应的项目建设相关方提出变更申请,监理组织开展变更初审,业主项目部将监理初步审核意见报送至项目建设单位审核,项目建设单位依据变更内容和变更规模确定是否向上一级单位报送变更申请。

(6)统一监督检查。在公司内部遴选一批小型基建项目管理专家,成立小型基建项目管理专家团队,负责对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各阶段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7)统一里程碑计划。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下达后,专题召开年度小型基建项目建设进度编制讨论会,听取项目单位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意见,统一项目进度标准,细化项目建设里程碑。

(8)统一应用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依托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建设并深化应用小型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全流程控制、全信息收集、全风险研判,为实施项目科学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9)统一考核评价。将小型基建项目建设纳入公司同业对标评价、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项目建设专题通报,考核评价范围涵盖项目计划、预算、招投标、许可手续、安全、质量、进度、隐患整改、工程变更、“三超”、竣工验收、审计结算、决算转资、档案资料归档、权证办理等。

(10)统一业务培训。公司按年度统一组织小型基建项目管理业务培训。以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为主,邀请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就公司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地方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制度标准等进行讲解。

(二)以流程为导向,实行项目模块化分解。小型基建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较多的专业领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按照项目建设阶段、专业类别和作业内容,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并按照某种特定方式建立逻辑关联,以便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有序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和项目管理效率。

(三)细化项目模块内容,厘清项目建设流程。小型基建项目作为建筑类项目,从需求提出到建成投运,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国网公司制度要求和施工工艺、标准等,均对其建设过程相关模块工作开展先后顺序进行了规定和约束,如果违背,轻则违规,重则违法。因此,固化小型基建项目4个模块顺序及其所含子模块工作开展先后顺序,对保证项目建设依法合规和质量进度管控等都尤为重要。

(四)加强流程节点管控,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小型基建项目规范有序建设,即要求有关模块严格按照先后顺序推进实施,同时也明确了对应完成时限,以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运。

(五)建立流程管控的保障机制,加强过程监督力度。基于模块化管理,建立二维责任体系。基于信息平台,实施项目流程管理的在线监督。通过分模块核查手续,确保项目依法合规。通过固化管控程序,建立流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建设成效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变更;造价控制

1引言

工程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工程变更引起的造价工作也是复杂的,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对各种变更进行有效识别,通过不同控制方法,设定不同的变更处理流程,有效地控制工程变更。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变更作为一项关键因素,管理不好往往将导致工期延误,难以控制投资。工程变更进一步导致的工程索赔,合同纠纷和诉讼,加剧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冲突。但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独特性能和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任何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变更,包括项目的变更,数量变更,进度的变化,建筑的变化和其他条件。变化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如由雇主发出的订单变更,由于设计错误和设计图纸必须修改、实施的新的技术和知识需要更改方案或计划,环境的变更,政府规章或要求的变更等。引起工程变更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2.1设计变更

拟建项目施工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所有参与者提出,最后由设计单位补充或更改发出工程变更订单的形式,可以归结为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包括范围十分广泛,是工程变更的主要内容。常见的设计变更包括:由于计算错误下发的工程变更,遗漏或不足的设计发出补充通知设计,业主、承包商或监理方所提出的设计的优化调整。

2.2施工措施变更

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施工境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向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施工措施的变化在施工合同履行中可能全过程存在。

2.3条件变更

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没有达到业主按照合同约定的或者发生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工程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实施。如业主承诺交付的施工图纸没有及时完成,致使工程无法继续;业主提供的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发生断水或者断电情况,导致施工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特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致使工程停工。

2.4计划变更

施工过程中,由于上级的命令,技术或运作上的需要,发生时间顺序的改变或者原定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如工程施工中,根据工程的进度,部分项目需提前竣工,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计划变更。

2.5新增工程

施工过程中,业主往往增加施工项目建设规模或者安排的建设内容是原招标工程量清单之外的。

3工程变更的管理

为加快工程变更处理进度、缩短时间周期、尽量避免或减少变更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工程变更可实行分级管理审批制,即:先按变更项目的种类、工作量大小划分为一般变更设计、重要变更设计、重大变更设计等3级;在实施中再根据所发生的变更等级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3.1一般变更设计

一般变更设计在项目实施中最为常见,也必然会发生,但它涉及规模较小、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变化不大,往往可由监理工程师在与设计代表会审后直接批复,报项目业主备案。

3.2重要变更设计

重要变更设计是指在项目实施中发生的涉及规模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变化较大的工程变更。它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及项目业主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项目法人主管单位(地市级)审批。

3.3重大变更设计

重大变更设计是指超越上述重要变更设计规模的、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地(市)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上报审批的工程变更。它涉及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与工程投资变化都大,必须在监理、设计单位、项目业主、地(市)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后报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处理。

4现阶段建筑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4.1缺少对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变更往往存在项目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般把工程的实施阶段作为控制的重点,对决策阶段、勘察设计阶段以及项目建成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实际上,绝大多数实施阶段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项目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质量不高,只有管理和控制好项目前期的决策和勘察设计质量,才能根本的控制好实施阶段的工程变更。所以要加强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抓起,降低工程变更的频率和程度。

4.2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变更管理职能失位

各类工程变更往往内容繁多,情况各不相同,很多业主和监理方的项目管理机构缺少高效、科学地应对。对于如何受理工程变更、如何准确计量工程量以及如何商定变更价款,项目管理机构往往组织职责不规范明确,没有确定的岗位职责和法定的处理程序,盲目处理工程变更,也做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工程变更处理后的效果。

4.3对工程变更缺乏有效的评审比选

项目各参与方往往对工程变更的技术、经济、进度、安全、质量等诸多因素缺乏综合评审,没有进行有效的价值分析或者是多方案比选,结果一些没有意义的工程变更得以发生,或者是工程变更方案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方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4未能建立起合理的责任考核制度

大多数建设项目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绩效没有进行科学的考核。由于缺乏相应的责任制度和激励机制,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变更时没有管理的压力,也没有对工程变更进行控制的动力,造成工程变更管理的失控。结果是我国建设项目“三超”现象无法控制,投资大大超出。

5工程变更的处理原则

在处理工程变更时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为严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加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必须明确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任意变更。除非确实需要,才根据工程变更分级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并严格遵循部、省各有关规定。二是各级工程变更设计的管理与审批必须以确实需要、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利工程进展、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兼顾建设各方利益等为基本原则。三是工程变更项目不得将同一工程细化分解成多次、多项小额工程变更设计上报审批。四是在工程变更设计过程中,不得相互串通作弊,不得通过行贿、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变更设计的审批,杜绝工程变更设计中的各项腐败行为。五是提出变更设计申请时,必须随附完整的工程变更设计资料,即申请报告、变更理由、原始记录、变更设计图纸、变更工程造价计算书等。六是对于工程变更设计,驻地监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好第一关,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数据、资料严格审查所提工程变更理由的充分性与变更的必要性,合理、准确地做好工程变更的核实、计量与估价,切实做到公平、合理并按规定程序正确受理。七是为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变更的审批应规定严格的时间周期,一般在7~15d内批复。八是工程变更设计经审查批准后,由监理工程师根据批复下达工程变更令,承包人应按变更令及批准下达的变更设计文件施工,并相应增减有关工程费用。

6建立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由于工程变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巨大,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性的提出了很多工程变更的控制办法,如程序控制、强化监理制度以及加强投资决策者对投资的管理和引导等。但由于工程变更的复杂性,对工程变更的控制还应该从技术手段、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多方位进行系统研究,建立系统控制流程。

6.1业主方控制流程

业主方工程变更内部控制流程中,各个部门要各负其责。可以由工程部负责受理工程变更建议书,初审工程变更建议方案,包括确定工程变更的种类、决定是否属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重大的工程变更。对于一般工程变更,工程部既受理工程变更的审查同时也要受理变更建议方案的审核。对于重要的工程变更或重大的工程变更,工程部则在初审合格的前提下提交设计部。设计部门的任务是进行技术性评审,主要评审工程变更方案是否可行和先进。设计部技术性评审完成后一般提交合约部。合约部的任务是经济性评审。经济性评审进行的环节包括测算或复核工程变更方案成本,比较分析工程变更方案实施前后投资额的变化以及工程变更对进度的影响等。销售部可以进入价值性评审环节,主要是比较分析工程变更方案实施后的功能改进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系数比较,选择系数较大的方案作为推荐方案。业主方总工程师最终审要的工程变更。对于重大工程变更,应该进入业主方董事会进行审查。如果重大变更造成规模和标准超出原批准范围时,则应报原项目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确定。工程变更实施完成后,合约部进行价款的中间结算和合同价款及进度调整。同时,根据对工程变更进行效果评估实施奖罚。

6.2承包商控制流程

承包商提出工程变更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原图纸提出变更,引起设计变更;二是对已确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变更,属于施工措施上的变更。第一种情况往往是承包商考虑自身利益或从顺利推进工程角度提出的,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及设计各方应认真分析审核,善于识别,有针对性地按照合同条款和相关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第二种种情况既可能是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也包括业主、不可抗力或第三方原因引起的。对因承包商自身原因导致的,在满足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或减少的工程费用不予调整。对因业主、不可抗力或第三方原因引起的整,据实结算增加或减少的工程费用。

7结语

工程变更是造价变化的主要根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项目的造价动态信息,达到主动控制造价目的,使不致发生工程做完、结完帐才知道工程已经突破预算的事情,各级领导在事情并未发生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把超投资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工程造价就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整个工程管理也将从粗放式管理进入一个科学管理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张卫栋,黄黎荣.工程变更的控制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1,(05).

[2]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与控制[J].建筑经济,2004,(10).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6

为了避免国有投资项目暗箱操作、防止漫天要价、防止权力寻租等行为的发生,我市结合市情,在市政府投资项目中,不断探索,健全机构,创新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是对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应用介绍。

一、健全机构,理顺体制。

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部门集工程立项、资金、招投标、建设、监管、使用于一体,既是业主,又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如管理不到位,很容易滋生不法行为。另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使工程招标投标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部门分割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而且,对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机制也还不完善。行政管理事务透明度不高,缺少社会监督,导致监督管理的力量薄弱,监管很难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府从健全机构,理顺体制为切入点,根据工程立项、资金管理、建设、招投标、工程管理等不同的管理要求,分别成立投资办、城司、重点办等相关部门,坚持管钱的不管事,做事的不管钱,避免权力的过分集中,明确权力的分配和监督体制,理顺了体制,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行为的滋生泛滥。

二、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

针对政府投资的特殊情况,为了加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防止国有资金流失,出台了《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集拨付暂行办法》和《市政府项目管理费用提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按照专款专用、“清前拨后”和“按季申报,分月用款”的原则进行资金的拨付与使用,规定对市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实行统一筹集、统筹安排、集中管理的办法。即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担保贷款资金统一纳入年度投资计划,由市城司按照批准的分月用款计划,将资金按月拨付到项目单位,由项目单位根据批准的工程进度需要,将资金按统一比例拨付给施工企业或供货单位或经投资委批准,由城司按规定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工程施工方、供货方。从而保证了政府资金使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金的流失。通过《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费用提取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明确了管理费用提取的标准和范围,对项目管理费用实行限定范围使用、限额控制的原则。并将项目管理费限额和使用情况列入审计范围,从而有效控制了项目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的现象,保证了国有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益。

三、健全招投标制度,加强招投标管理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市场的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健全,配套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对招标投标一些环节缺乏强制性规定,招标行为、资格预审、招标文件编制、评标定标等行为和过程,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制度。在招投标活动中屡屡出现虚假招标、规避招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等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为了规范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行为,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制定了《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资格预审评分标准》和《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办法》,规定了所有市政府投资的依法应招标的项目,采用资格预审的方法时,均需按《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资格预审评分标准》施行,统一了对投标企业的企业业绩、项目经理业绩、诚信及履责情况等的量化细分,防止了项目单位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设定预审条件,潜在排斥投标人的做法,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选择投标入围企业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按照《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办法》规定,市政府投资项目,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应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对技术标书进行符合性评审,商务标书按照最低投标价法(低于成本价除外)评审。为了防止哄抬标底,提高标底参照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又出台了《市政府投资项目施工招标最高限价确定办法》,规定了最高限价的编制原则、报审程序和确定方法,明确任何招标工程的中标价格不得高于最高限价。这些办法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保障我市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围标、串标行为,遏制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纪和腐败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健全标后管理,强化项目变更管理

当前,有的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相勾结,往往利用低价抢标,中标后通过变更设计、虚假签证、变更工程量等方式,提高工程造价,谋取不法收入,使得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突出,建设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困扰建筑工程投资效益。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防止不合理的工程量变更和签证,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一大难题。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7

关键词:权变理论;企业费用;项目预算管理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企业对项目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更加重视。例如,有一些企业每年开支的费用超过一半用于修理费、试验检验费、管理咨询费等维持企业日常运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项目,这些费用性项目种类多,数量大,是资源投放的重点。然而企业对费用性项目的储备与预算管控尚没有一套系统的管理工具,项目的选择及资源的投放仍处于粗放的状态,费用性项目储备库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一、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是与当时的美国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都处于一种不安和动荡的状态,同时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的冲击使得企业处在一个很不确定的环境中。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等传统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而且都希望追求普遍适用的模式与原则,在企业面临不断变化外部环境的情况下,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新需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基于企业所处环境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管理理论随之而形成,即权变理论。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每个组织需要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是是由其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并不存在适用与任何情景、普适的原则和方法,要求组织根据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权变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研究组织的内部管理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之间存在的权变关系,进而寻找特定外部条件下最适合于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管理措施和方法,重点研究管理控制系统受哪些因素影响,不同因素与控制结果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关系。权变理论成为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联系的纽带,使得管理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二、企业费用性项目的构成及特征

以供电企业为例,供电企业费用性项目主要指维持电网日常运作、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成本性支出的相关项目,结合不同电网企业,这些项目按业务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九大类:修理费、电网规划费、管理咨询费、技术开发费、试验检验费、委托运行维护费、信息系统维护费、信息系统研发费和中介费。如图1所示。这些费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多属于生产性费用项目,预算金额大,所占比重高,如每年修理费占剔除职工薪酬的可控供电成本总额的50%以上,上述费用性项目成本合计占每年剔除职工薪酬的可控供电成本总额的60%;二是上述成本预算的下达及完成情况与项目的内容及进度密不可分。基于以上特点,加强供电企业费用性项目的预算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三、权变理论下企业费用性项目预算管理思路

企业在战略定位、组织结构、营业环境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实时运用权变理论做好工作决策,不断提高决策效率和水平。在预算管理上,其精髓在于权责分散的基础上进行集中管理,权变理论对于预算管理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系统性,权变理论强调预算管理的系统性,费用性项目储备库构建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种系统的费用预算管理机制。二是实证性,权变理论的实证性体现在通过实践检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费用性项目储备库的构建需要通过实践来满足企业的发展规划需求。三是多维性,费用性项目储备库希望从多个维度实现项目优选评价,以更为准确地服务与企业的预算管理,权变理论认为管理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必须采用多维分析技术以确定不同变量的组合所产生的特定结果。

企业费用性项目规划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包括一系列的策划问题,这就促使费用性项目规划成为供电企业预算管理项目的重心。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各个环节的成本分配,将权变管理思维融入项目费用管理当中,针对不同专业的项目实施规划,制定合理的费用项目预算标准,严谨控制规划内容,规范各费用性项目管理。同时,完善立项评价管理机制,将权变理论应用到立项评价指标的建立、模型制定等具体环节。

四、小结

本文将权变管理思想应用于费用性项目储备库构建。通过提出项目储备库管理应用于企业的费用性项目,辅助项目决策,实现对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费用性项目储备库研究的空白,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承接战略规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强化经营管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忠.零基预算法在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6.

[2]王艳.成本储备项目综合评审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3).

[3]黄亿红,刘叶飙,黄俭.权变理论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33).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8

为加强全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范办事程序,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现将《湖北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规范设计变更程序,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公路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新建和改建的二级及以上公路建设项目,二级以下公路工程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工程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等活动。

第四条省交通厅负责本省公路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具体负责高速公路、长江大桥等省重点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管理。省公路局具体负责一、二级公路等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项目法人具体组织实施设计变更。

第五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符合公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六条须进行变更的工程,事先应周密调查,充分论证,与原设计作技术经济比较,变更设计深度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按照变更审批程序报批。

第七条变更等级的划分: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设计变更分为重大变更、较大变更、一般变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10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三)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五)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

(六)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一)连续长度2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二)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三)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四)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五)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

(六)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七)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八)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九)监控、通讯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十)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十一)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

(十二)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设计变更。各项目法人可根据本项目实际规定一般变更的具体类型。

第八条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实行审批制。

公路工程重大、较大设计变更,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未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变更不得实施。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严禁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严禁将一个变更项目肢解成几个项目规避审批。

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一般不得再次变更。

第九条重大设计变更由初步设计批准机构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审批,项目法人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批。

第十条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可以向项目法人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设计变更的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应当注明变更理由。项目法人也可以直接提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的建议及理由应当进行审查核实。重大和较大变更,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设计变更建议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第十二条对一般设计变更建议,由项目法人根据审查核实情况或论证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

对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建议,项目法人经审查论证确认后,按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向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提出设计变更申请。

第十三条项目法人上报重、较大设计变更申请时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设计变更申请书。包括拟变更设计的公路工程名称、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原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的类别、变更的主要内容及初步方案、变更的主要理由等;

(二)对设计变更申请的调查核实情况、合理性论证情况;

(三)工程变更涉及到业主、承包人、监理、设计等方面的各类原始记录、签证资料、会议纪要或现场纪要与文件。

(四)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开展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工作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五条设计变更申请经批准后,项目法人方可组织实施。

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应由原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应由原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并对设计变更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六条设计变更文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对设计变更文件进行审查,并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报批。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决定是否实施。项目法人应当在15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

省重点工程项目,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经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报省交通厅审查。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交通厅审查后,报初步设计审批机构批准;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交通厅批准,并报初步设计审批机构备案。

一、二级公路工程项目,重大及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经项目法人审查确认后报省公路局审查。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公路局审查后报省初步设计审批机构批准;较大设计变更文件由省公路局批准,并报交通厅备案。

设计变更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内容不一致的,应征得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部门的同意。

第十七条项目法人报审设计变更文件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说明;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预算文件。

第十八条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批应当在20日内完成。无正当理由,超过审批时间未对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查予以答复的,视为同意。

需要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审批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对需要进行紧急抢险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第二十条工程变更费用核定以经批准的变更设计文件为依据。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时,工程费用按交通部颁现行《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中相关费率、单价、定额等核定。

第二十一条上报批准的工程变更费用是调整项目概(预)算的依据,不能作为建设单位和承包人工程变更费用结算的依据,项目法人和承包人工程变更费用结算应该依照合同条款的规定,以工程量清单单价或合同规定的作价原则计算变更单价,并以实际变更的工程数量为依据。

第二十二条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的施工原则上由原施工单位承担。原施工单位不具备承担设计变更工程的资质等级时,项目法人应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单位。

第二十三条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和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勘察设计费和监理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发生的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征地拆迁费等费用的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按照本办法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不得进入决算。

第二十六条项目法人应当加强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实施的管理,对一般设计变更制定适合本项目的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七条项目法人应当建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帐,妥善保存与设计变更相关的文件资料,定期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汇总,并应当每半年将汇总情况按审批权限报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备案。

省交通厅或省公路局可以对变更管理台帐内容随时进行检查。

第二十八条项目法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暂停项目执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

(二)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肢解规避审批的;

(三)未经审查批准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

第二十九条施工单位不按照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施工的,责令改正;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修复,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9

前言

广佛、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广东省第一条进行大规模扩建改造的营运项目,须在确保原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改扩建,同时采用了区别于广东高速公路建设传统的自筹自建制的委托代建制建设管理模式。基于委建制下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实施对项目的建设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复杂性和难度明显高于传统建设管理模式的新建高速公路项目,且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存在诸多的不定因素急需发现及解决,其中造价管理就是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做好本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首先应全面分析扩建工程的难点,了解委托建设管理的特点,发现造价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找现有造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其次须有敢于改革旧的工作模式和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的勇气,更新观念,创新管理体制。

一、委托建设管理内容与特点

(一)委托代建制的阐述

“委托代建制”是指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者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通过建立起市场合约关系,以法律手段使投资人与代建人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形成刚性约束,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委托代建制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委托代建制的项目造价管理的主体为代建人,即本项目的造价管理主体为管理处。

2、与传统的业主造价管理工作的区别,有:

1)代建人的造价管理工作将受到更多制约,如委托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监督机构等。

2)代建人的造价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必须在业主委托或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对重大事项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利,如对重大变更的审批、对项目规模及概算的调整等。

3)代建人属于专业的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其造价管理水平普遍强于业主公司。

4)代建人的财务帐务增加,须按项目建立项目建设成本帐务和代建人的管理成本帐务。即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须分别建立广佛扩建项目、佛开改扩项目建设成本和管理处管理成本等三套帐务,为了实现项目建设造价的全程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须按财务帐务的口径对等的建立三套造价及合同台帐。

3、由于委托代建制区别于传统自筹自建制建设管理模式,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套用,因此,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既有桥梁路基拼接等技术难点,又有交通分流、施工组织管理难点,更有因珠三角经济发达引起地少人多而带来的征地拆迁工作协调难点,可谓困难重重。

(一)征地拆迁难

本项目纵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沿线用地资源稀缺,房屋密集,人多地少的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供给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征地拆迁工作是制约高速公路建设的第一难题,而扩建项目相对于新建项目更是难上加难。

(二)交通组织难

本项目必须在不间断交通的前提下实施,为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对施工的影响,须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必要的诱导及控制。且项目沿线的物流业发达,交通分流势必制约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须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及沿线交通状况配套进行全面的施工全过程的交通组织设计。由于国内可借鉴的扩建工程实施经验较少,没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交通组织方案可参考。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交通组织设计方案须不断的更新及完善。另外,交通组织协调过程中涉及的单位多,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属企业行为,在协调中存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协调难度大。

(三)扩建技术难

本项目是在原高速公路的基础上进行加宽改造,除五座特大桥采用分离式加宽外,其余大部分桥梁及路基均采用整体式加宽。由于新旧高速公路的实施时间跨度大,技术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等原因,如何确保桥涵及路基拼接后的工程质量将是扩建工程最重要技术难题。如何解决好软基处理的工后沉降、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新旧桥梁的均衡受力等技术难题需要在扩建实施时一并解决,大大增加了扩建的难度。

(四)工程变更多

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扩建工程的特殊性,如忽略了边通车边施工的方案可行性、对须拼接的原高速公路结构物的勘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及地方发展规模摸底、交通组织方案的合理性等扩建项目特有的重要设计细节,造成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后续设计服务量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变更增多。

(五)工程施工组织难度大

本项目相对新建项目的工程施工组织难度大,主要体现为:一是须在不中断交通和确保原有高速公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作业面狭小;二是须在原有高速公路两侧同时进行,工点分散,缺乏规模效应,功效低。

三、造价管理目标及思路

本项目的造价管理目标是以合理的造价高效建设优质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思路是积极倡导合理控制造价水平,达到业主和承包人共赢的局面,从而实现项目的造价管理目标。

四、工程造价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针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难点和委建制下的造价管理的特点,我们在合同管理、变更设计管理、招标管理等方面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努力做好造价管理工作。

(一)合同条款完善

根据以往的项目建设经验教训,完善合同条款,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具体有:

1)对涉及风险因素的有关条款进行反复推敲和研究,按照合理的风险分担原则修订有关条款,避免所谓的“霸王条款”。如由于物价的波动和征地拆迁的进展属于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因此本项目施工承包合同中均可就地材的物价波动而提出价差调整及可就由于征地拆迁原因造成的窝工提出费用索赔等。

2)对施工管理过程容易引起扯皮现象的合同条款进行修订完善,如明确变更单价的作价原则和提出索赔的范围及其费用的计算原则等。通过合同条款约束各方共同遵守,防止不规范操作现象的发生。

(二)广泛收集相关造价信息,合理确定相关费用

广泛收集项目所在地及相邻地区的工程建设行业的造价信息及相关取费标准;对一些无信息价可套用工程项目,管理处多次组织监理、施工等三方单位进行市场询价的方式确定相关信息价。通过最大化的充实造价信息库,使得相关费用的确定有规可循有据可查。

(三)加强变更设计控制

首先是制定变更管理程序,明确了工程变更的审批权限;其次加强对变更方案的经济性和必要性分析及比对,根据造价台帐的实时监控数据合理的确定变更规模;再次,实行专家会审会议审批制度,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的随意变更。

(四)招标制度降低工程造价

根据国家关于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对采用国内竞争性招标形式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如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体工程施工等)进行严格的招标控制价把关,所有的招标项目的控制价均依据造价审核单位核定预算的基础上确定,通过竞争性投标确定合同价和实施单位,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且在合同谈判时,对承包人清单中的不平衡报价进行调整,使之合理,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更涉及该单价而增加工程造价。

除按规定公开招标外的部分技术难度高、专业性强或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如软基处理检测、高边坡监测、竣工文档编制等)通过竞争性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合同价和实施单位,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及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五)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建设管理和工程前期费用

重视对工程造价中的前期费用及建设管理费用的控制,完善管理处内部的职能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经审批的建设管理费进行开支;工程前期工作执行立项报批制度,合理审定相关费用并签订合同。

(六)征地拆迁费用控制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等文件规定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通过合同谈判合理的确定相关征地拆迁补偿单价及合同费用。针对管线拆迁工作,由于专业性质的差别,管理处缺乏专业的人才审核其费用,因此管理处委托专业的造价审核单位对管线拆迁的方案及预算进行全面的审核,再由管理处与管线权属单位通过合同谈判确定合同费用,合同费用严格控制在经审核后的预算费用内。

五、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路与建议

造价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项目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其往往表现为多层次及多方面性。造价管理工作应积极倡导合理的造价管理,即合理控制造价水平,达到业主和承包人共赢的局面。现就基于委建制下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思路和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出发,进行体制创新,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实施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

1、加强《公路法》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

2、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水平。

3、转变征地拆迁工作的体制和方法。

(二)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加强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1、吸取国际上先进的造价管理模式,及时对定额进行补充和更新。

2、建立扩建工程专用定额。

3、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作为项目建设管理者,企业应吸取国内外先行的先进做法和经验,确实把扩建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

1、提早介入设计和工程变更管理。

1)项目业主应提早介入设计,督促设计单位摆脱既定的新建项目设计模式,充分考虑扩建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做到设计合理和工程可行。

2)加强设计咨询和审查力度,推行设计索赔及设计监理制度,确保各阶段的设计深度和质量。

3)加强对重大变更方案的经济分析和比选,对变更方案进行优化。

2、管线管理模式及拆迁模式的转变。

首先,营运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跨越高速公路的管线进行严格审批;并与管线权属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如因高速公路扩建需要,相应管线必须按时无条件进行迁改,从而减轻日后高速公路的扩建成本和难度;其次,应将管线拆迁设计与施工进行分离,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由项目业主聘请管线拆迁专业设计单位或方案咨询单位,对管线拆迁方案进行提前设计、统一设计。

3、加强合同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建设单位应站公平、公正的立场,加强项目前期的合同风险分析,合理确定风险分担原则,尽可能消除所谓“霸王条款”,才能保证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结语

项目变更的管理规定篇10

关键词:电网项目;模糊分析;造价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江苏地区电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已经建设输电线路8.5万千米,每年新开工输电线路约2800千米。已经建设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943座,每年新开工变电容量约2500千伏安。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项目建设的水平和要求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电网规划和电力建设主管部门要求要提高电力投资的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电力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有效防控电网项目造价风险,有效提高投资效益成为新的课题。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越来越受到行业和学术界的重视。2011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逐渐应用到电网项目的招投标和结算之中,市场化因素更加明显。限额设计、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和全寿命期造价管控有效降低了电网项目概算超可研、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风险。钟波等(2004)统计了电网项目的风险因素和管理问题,提出了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①。安磊等(2014)结合故障树法对电网项目的建设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②。谢传胜等(2001)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和风险评估,系统地分析了电力项目风险③。刘超等(2006)对水电工程造价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研究风险大小对水电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④。章昀玥等(2016)建立了电网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体系,分析了引起电网项目造价偏差的影响因素⑤。雷碧涛(2007)等采用了模糊分析法研究了不同风险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程度⑥。

二、电网项目造价特点

电网项目主要由变电项目、送电线路项目和通信项目组成,包括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设备调试、通信工程和系统启动调试等多个子项。电网项目造价特点决定了电网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超高压变电项目建设的标准工期一般是13—15个月,造价管理主体多样,有电力主管部门,还有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参与主体。投资能够达到几个亿,工程可能跨越几个省份的不同地形和地貌,建设的技术要求很高。电网项目造价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价管理环节传递性

为确保电网项目建设工程造价管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工程造价在每个阶段的可控性,电网项目造价管理要经过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十几个造价管控环节。不同的管控环节有不同的管理规范和工作要求,也面临了不同的造价管控风险。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具有传递性,造价管控风险也会相互影响。

(二)造价管理控制动态性

电网项目造价控制要经过可研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主要阶段。同时会受到技术方案变化、设计变更、招标工程量清单开列不准确和现场签证等因素的影响,造价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

三、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评估

按照风险大小将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等级划分为四级,分别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电网项目造价风险一般发生在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各个环节,按照电网项目风险等级内涵、接受准则和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矩阵,通过对参与过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的专家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调研,对江苏地区2012年以来投产的220千伏新安至邢柏线路工程等41个输电线路项目和江苏天目湖500千伏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等45个变电站项目进行造价风险管控情况分析,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整理、汇总,对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四、电网项目造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主要是在初步设计、编制结算书、审批施工结算、编报结算报告和项目结算监督阶段。所对应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签证内容不合理承担施工单位费用、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

(一)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和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

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一方面是按规定增值税不计入项目实际投资等政策因素导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招标设计费用结余、工期缩短产生的建设期贷款利息结余和勘察设计深度及质量不足导致概算过高等技术和管理因素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对现场实际情况不了解,现场管理不到位,完全依赖施工单位和现场监理人员对变更设计的审核把关,对招标情况与实际施工情况疏于核对,导致设计变更要求形同虚设,对应该履行设计变更手续的未履行审核手续,多支付施工单位费用,从而导致重大的电网项目造价风险。

(二)签证内容不合理、项目建设管理人员未对现场及招投标合同进行确认,直接签署意见

对施工合同、施工工艺不熟悉,对理由不充分、不成立的项目准予签证。签证办理时间和周期过长,给承办人和利害关系人暗箱操作留下隐患。为规避一些工程方面难以处理费用的处理,或者规避一些复杂费用处理程序,采取违规变通形式进行虚假签证。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认可不合理签证或虚报的工程量,为施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三)实际工作量和损耗

如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对于涉及工程造价的隐蔽工程,施工方更愿意绕开相关管理程序,以联系单、图纸会审、会议纪要、竣工图的形式,作为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若现场管理不到位,极易失实造成重大损失和造价风险。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认价形式不规范,未详细说明品牌、规格等能够确定价格的关键信息。对非暂定价材料进行重新认价。可以套定额确定综合单价的,以独立费的形式进行了认价。材料认价粗放,价格高于同期信息价等因素导致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电网项目,特别是输电线路工程物资计划上报不准确,结余物资通过其余多个工程中转、领用、报废,导致了造价风险的存在。

五、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措施

(一)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管控

电网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社会影响面大、建设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应适度考虑预度。为有效降低工程投资结余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率,造价管理工作应向两端延伸。一是要深入研究,参与确定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最大化利用往年建设管理经验,配合新建变电站站址、线路路径方案优化比选,为费用预估提供合理化建议,减少工程估算与实际投资偏差。二是落实初步设计管理要求,发挥勘察设计质量、监理质量的后评估成效,实现初步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避免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产生重大方案调整,减少工程概算与实际投资产生重大偏差的可能性。

(二)重大工程变化造价管控

重大工程变化造价管控应加强重大工程变更的审核审批,认真判断责任归属,严格区分业主单位工程质量提升而变更、施工单位因不平衡报价后企图多结算费用而提出变更和设计深度不够而提出变更等情形,切实控制重大变更和工程造价风险。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招标工程量审核管理,对于安全质量要求以及其他工程管理要求在招标工程量审核时予以添加,对需要设计变更的严格履行设计变更手续,对设计变更规范性严格把关。

(三)现场签证管控

一是签证时认真核对招投标文件和合同规定,投标人已报价费用和应该考虑的项目措施费不应签证,并做好核对记录,加强技经人员对签证流程把关审核力度。二是正确判断发承包双方责任,加强业务学习,应由施工方负责的费用不予签证。三是将变更签证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纳入履约考核,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施工单位变更签证存在虚报、假报等行为的经济处罚条款。四是对设计变更签证事项实行“事前审批、一项一签、一事一单”原则,杜绝事后补签。

(四)实际工作量和损耗管控

对土建工作量要确认管控。电网项目管理中参建各方要认真履行职责,牵涉重大造价调整的隐蔽工程,相关的会议纪要、联系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均应严格管理程序,确保隐蔽结算内容可控、有序、真实。重大签证工程量需附图并注明尺寸、标高,并应具有计算过程,附影像等支撑材料,签证附件作为计量依据,要有参建四方会签确认。对材料认质认价要管控。在材料认质认价方面建立规范的认价流程,完善认价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询价、比价等手段,公开、公平、合理地确定材料价格,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范电网项目造价风险。对物资领退料要管控。一是在每个工程建设过程及最终投产时对物资上报计划及结余进行对比并形成分析文件台账,对上报物资结余较大的进行详细分析,并查明原因。二是严格物资计划填报要求,确保计划准确。三是开展每批次物资计划内审、外审情况的管控,通过审查减少物资领退料风险。四是加强对设计深度的管理,有效控制物资结余量偏差。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可能出现在决策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十三个造价风险环节。本文通过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矩阵建立和访谈调研,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对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等级评估,明确了初步设计、编制结算书、审批施工结算、编报结算报告和项目结算监督阶段的较高风险等级。

结合

电网项目造价管控实践分析初步设计概算结余率过高、重大工程变化未履行手续、签证内容不合理承担施工单位费用、土建工作量确认不真实、材料认质认价不规范、物资领退料环节不规范的造价风险因素,并提出电网项目造价风险管控措施,能够有效管控电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有助于江苏地区“十三五”期间电力投资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注释:

①钟波.基于软计算理论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与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②赵志刚.基于网络分析的电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③谢传胜,侯文甜.基于列和求逆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模糊评价[J].北京:科技和产业,2001.

④刘超,吴相林.基于风险评估的水电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研究[J].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