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十篇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十篇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9:38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1

1.1目的

为切实抓好2015年洪涝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坚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农业自然灾害“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思想。

1.2.2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实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2.3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3编制依据

编制本预案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微省防汛抗旱条例》、《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县范围内突发性洪涝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2.1组织机构

县农委设立农业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农业洪涝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由县农委主任任组长、总农艺师任副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县蔬菜办公室)、县农机管理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水产站、县名茶办、县能源办等委属单位和委机关办公室、信息股、财务股、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经管股、产业办、烟办等股室及各乡镇农业站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农委农业防汛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

2.2县农委防汛救灾领导小组职责

2.2.1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农业防汛救灾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研究制定全县农业生产防汛救灾预案;组织农业有关技术人员、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分赴联系的乡镇、基地等灾情一线抗灾救灾。

2.2.2根据《旌阳城区2015年防洪预案》各部门职责和责任区划分,协同县广播电视台、电信公司,并积极配合好新桥居委会,共同做好旌阳镇城区阮家坝桥至洋滩电站城防工作,并负责提供灾后农业生产物资。

2.2.3组织开展全县农业洪涝灾情调查和统计,建立农业灾情报告制度和信息网络系统。

2.2.4分析研究,提出全县农业生产防汛救灾的意见和建议。

2.2.5组织和指导灾区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2.2.6组织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灾区开展科技服务和生产救灾。

2.2.7开展生产救灾的宣传工作。

2.2.8争取和筹集生产救灾经费和救灾种子、化肥等物资,提出分配意见。

2.2.9对各乡镇生产救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2.3县农委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2.3.1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安排好汛期值班、落实好抢险人员队伍等。

2.3.2与县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密切协作,采集天气、水文灾情等信息,供领导参阅。

2.3.3与各乡镇灾情统计部门共同对洪涝灾情进行核实,掌握灾情动态;负责全县农业洪涝灾害灾情信息上报工作。

2.3.4及时了解各乡镇抗灾救灾行动情况,掌握防汛抗灾救灾动态,供领导参阅,并提供给有关部门。

2.3.5负责生产救灾文字信息综合工作,并办好《农业防汛抗灾救灾简报》。

2.3.6对领导小组派往灾区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的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安排和联络工作。

2.3.7参与救灾资金、物资的发放工作,并对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和核查。

2.3.8负责处理好其它日常工作。

2.4县农委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2.4.1县农技推广中心:及时提出全县农业生产(种植业)防汛救灾预案和恢复生产技术意见,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灾后农技服务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收集和反映种植业灾情。负责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负责防汛救灾种子、肥料的筹集和储备工作,做好灾后恢复的土壤墒情和养份动态监测等工作。

2.4.2县蔬菜办公室:核查、收集和反映蔬菜灾情。督导各乡镇农业站协助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搞好蔬菜余缺调剂,组织检查蔬菜大棚等设施的受损情况,帮助菜农做好病虫防治和灾后恢复生产等工作。

2.4.3县畜牧兽医局和县水产站:及时提出全县畜禽、水产养殖业生产防汛救灾预案和恢复生产技术意见,核查、收集和反映畜禽、水产养殖业受灾情况。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畜禽、水产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负责指导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督促指导灾区落实免疫、消毒、检疫等防疫措施,协调疫苗、消毒剂等应急防疫物资供应。

2.4.4县农机管理局:督促指导各乡镇及时组织农机人员和农机具投入排涝、抗灾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服务工作。

2.4.5县名茶办、烟办:及时提出茶叶、烟叶防汛救灾预案和恢复生产技术意见,督促指导各乡镇做好灾后农技服务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收集和反映本产业灾情。

2.4.6委执法大队(种子管理站):负责做好灾后补改种种子质量检验检测,确保救灾种子质量;负责做好灾后农药、化肥、饲料、消毒药品、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和粮油、蔬菜、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的市场质量检查,确保灾后农资市场稳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4.7产业办、经管股:负责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收集和反映各类经营主体灾情;争取和落实农业抗灾基础设施项目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2.4.8委农业信息股:协助办公室做好农业洪涝灾情统计上报等工作,并负责全县农业防汛抗灾救灾新闻宣传报道等工作。

2.4.9委财务室:争取和筹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物资,并根据领导小组分配意见,将资金、物资发往受灾地区。

2.4.10委纪检组:负责防汛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督使用,查处贪污、挪用农业救灾资金、物资等违纪违法案件;负责委属单位捐赠救灾钱款、物资管理和重点帮扶对象的联系工作;负责做好农业三场防汛救灾安全检查和安全防护工作。

2.4.11各乡镇农业站:负责做好本乡镇农业防汛救灾、灾情统计上报、灾后恢复生产等工作;负责做好农业站站房及办公用品、仪器设备、文件资料等安全防护检查,确保办公和生产生活安全稳定;三溪镇农业站特别要积极配合委纪检组,做好农业三场老职工住房等安全检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预防、预警

3.1预警信息来源

县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县水务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水情、汛情、灾情信息,各乡镇农业洪涝灾害发生情况。

3.2信息采集

3.2.1采集途径:县农委与县气象局、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民政局等部门保持稳定畅通的信息交换渠道,定期和不定期的会商;县农委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和协同办公系统向各乡镇人民政府或农业站采集农业洪涝灾害信息。

3.2.2采集内容:气温、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水文、汛情等水文资料;农业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渔业受灾面积和损失情况;农作物、畜禽、饲草、水产品损失程度;农田及农业基础设施毁损情况;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3.3信息报送

3.3.1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农业洪涝灾害发生后,各乡镇农业站应立即向本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委报告,再由县农委汇总报市农委和县政府,并通报到县民政、财政、水务等部门。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县农委可直接报省农委,并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和市农委。

3.3.2农业洪涝灾害信息应立即上报,灾害仍在发生和延续期间,应坚持日报告制度。因不可控因素一时难以掌握详细农业重大洪涝灾害信息的,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核查,并于3日内补报详情。

3.3.3一般性农业洪涝灾害信息,应定期逐级上报。

3.4灾情信息

县农委应协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县民政局做好洪涝灾害信息工作。各乡镇农业站要及时汇同本乡镇民政等有关部门认真核实农业洪涝灾害,需对外的,交由县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未经授权,不得自行。

3.5预警报告

获悉县气象、水务部门的洪涝灾害预测预报。应立即发出农业洪涝灾害预警。

3.6灾害预防

3.6.1组织思想准备。县农委成立农业防汛救灾工作办公室和防汛抢险突击队伍(名单附后),委属各单位及各乡镇农业站依据职能成立相应的组织或确定专人抓生产救灾工作,不断完善农业防汛抢险组织,落实责任制。加强宣传,强化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防洪减灾意识,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3.6.2工作准备。县农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设施、棚室建筑、畜禽圈舍、养殖鱼塘,农业机电设备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并配合水务部门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维修、加固、改造,增强农田及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抗御灾害的能力。

3.6.3预案准备。根据农业洪涝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关键时段、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农业防汛抗灾救灾、恢复生产措施。指导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适应性种植,提高农业生产避灾抗灾能力。

3.6.3物资、技术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饲草等救灾物资。积极培训、推广农业防汛减灾技术,组织开展农业防汛减灾技术攻关。督促农机行业管理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机设备、配件及救灾用油的贮备和供应。

3.7适时防控

3.7.1及时组织抢收已成熟的农作物;对没有成熟和来不及抢收的农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保护措施。

3.7.2洪涝灾害前,各乡镇农业站要协助当地政府及时做好人员、设备的转移工作。

4.灾害分级和应急响应

根据洪涝灾害实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农业洪涝灾害发生后,县农委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协调、指导全县农业洪涝灾害的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各乡镇农业站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抢救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根据农业洪涝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强度和受灾、绝收面积,灾害分级为四级,并相应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4.1一级应急响应

4.1.1一次突发性洪涝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响应:

(1)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耕地和畜禽、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5%以上,且受灾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

(2)全县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绝收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一级响应的农业洪涝灾害。

4.1.2一级响应行动

(1)县农委主任主持召开洪涝灾情通报和生产救灾动员会,委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并及时将灾情报告县委、县政府和市农委。

(2)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紧急运转,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3小时内到岗。

(3)密切监视灾情动态。县农委灾害信息网络系统紧急启动,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立即展开,并实行日报告制。联系乡镇的工作人员在12小时内赶赴所联系的乡镇,调查了解和核查灾情。

(4)县农委在新闻媒体上紧急《全县农业防汛救灾工作预案》,在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举办专家讲座。

(5)县农委紧急部署生产救灾工作,研究提出支持灾区恢复生产意见,并向灾区紧急派出救灾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排涝等服务工作。

(6)请求省政府、省农委紧急下拨农业防汛救灾资金、物资,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4.2二级应急响应

4.2.1一次突发性洪涝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响应:

(1)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受灾面积占耕地和畜禽、水产养殖面积的20%—25%,受灾面积达6—8万亩。

(2)全县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绝收面积累计达3—4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二级响应的农业洪涝灾害。

4.2.2二级响应行动

(1)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通报灾情,部署救灾工作,并将灾情报告县政府和市农委。

(2)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紧急运转,并从有关单位抽人办公。

(3)县农委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立即展开,并实行日报告制。联系乡镇的工作人员紧急赶赴所联系的乡镇调查了解和核查灾情。

(4)县农委在新闻媒体上《全县农业防汛救灾工作预案》,在县级电视台举办专家讲座。

(5)加强灾情调度。根据灾区救灾工作需要,派出救灾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组织动员、指导各地农业机械参与抢险救灾,实施排涝等服务工作。

(6)请求省政府、省农委紧急下拨农业生产防汛救灾资金、物资,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恢复农业生产所需救灾物资。

4.3三级应急响应

4.3.1一次突发性洪涝灾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三级响应:

(1)全县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受灾面积累计达到5—6万亩。

(2)全县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绝收面积累计达2—3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三级响应的农业洪涝灾害。

4.3.2三级响应行动

(1)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通报灾情并将灾情报告县政府和市农委。

(2)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开始运转,并从有关单位抽人办公。

(3)要求受灾乡镇农业站及时核查灾情,定期上报。

(4)根据灾区救灾工作需要,派出专家指导组,指导灾区农业救灾工作。

(5)对灾区恢复生产,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争取省政府和省农委下拨部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6)根据灾区要求,帮助灾区调剂、调运救灾种子等物资。

4.4四级应急响应

4.4.1一次突发性洪涝灾害出观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四级响应:

(1)某一区域发生较大洪涝自然灾害,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受灾面积累计达到3—4万亩。

(2)某一区域发生较大洪涝自然灾害,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绝收面积累计达到1—2万亩。

(3)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划为四级响应的农业洪涝自然灾害。

4.4.2四级响应行动

县农委生产救灾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通报灾情,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灾情调度和农业救灾、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的指导,要求联系受灾地区和乡镇的工作人员赶赴所联系的乡镇,调查了解灾情,并将核实的灾情按规定程序报告县政府和市农委。

4.5应急解除

当洪涝灾害结束后,农业生产恢复正常时,县农委应宣布应急解除。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县农委要积极协助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时与水务部门联系,调动电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堵口复堤,农田排涝,疏通渠道,渔塘淤泥,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

5.1.2在发生一、二、三级响应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县农委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或专家指导组,督促、帮助、指导灾区农民及时做好补改种工作。

5.1.3县农委和各乡镇农业站要督促、帮助、指导灾区农民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畜禽、水产养殖业恢复生产。

5.2协商救助

5.2.l根据灾区需求,及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区域间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化肥、地膜、农药、饲草料、柴油等多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调剂、调拨。

5.2.2积极与金融部门协商,落实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所需贷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业损失、农业设施装备财产损失的保险赔付工作。

6.应急保障

6.1资金保障

处置农业洪涝灾害突发事件所需资金来源: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农委拨付的农业生产专项救灾资金以及其它资金。

6.2物资保障

在洪涝自然灾害易发期,县和乡镇农资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业抗灾救灾物资。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单位要及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证各类农业防汛救灾应急物资的供应。

6.3信息保障

县农委要进一步加强县有关部门和乡镇两级农业自然灾害灾情信息体系建设,确保信息畅通,达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的要求。加强通讯设施建设与维护,保障自然灾害应急工作中的电话、网络等信息渠道畅通。

6.4职责保障

县和乡镇两级农业洪涝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责任制,保证洪涝灾害应急工作有专人负责,并定期采取实际演练等方式组织培训救灾应急工作专门技术人员。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防办主任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和全省防办主任会议精神,总结20*年防汛抗旱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防汛防旱工作。刚才潘明华同志传达了全省防办主任会议精神,各相关单位也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积极主动,圆满完成20*年防汛防旱工作任务

20*年,我市汛情总体较为平稳,但也遭遇了1-4月份干旱、4月中下旬淮河春汛、梅雨期局部涝情及八、九月份台风影响,总结去年的水雨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阶段性干旱少雨。全年平均降雨964.5毫米,与常年相比略低5个百分点,但1-4月份累计平均降雨133.4mm,比常年同期低20%,阜宁站105.1mm,比常年同期低31.5%,部分地区发生轻微旱情。二是流域性工程提早行洪。4月中旬,淮河上游发生较大春汛,我市总渠、废黄河4月20日即开始泄洪,这是较为少见的。三是梅雨期短时间局部受涝。去年6月14日入梅,7月5日出梅,梅期正常,梅雨期累计平均降雨198.4毫米,比常年同期低12%,但6月20日、23日和7月1日降雨较大,局部地区暴雨,其中6月20日*最大降雨达105.6毫米,短时间局部受涝。四是台风影响较为频繁。受7号台风“海鸥”及8号台风“凤凰”、13号台风“森拉克”影响,全市发生多次较强降雨过程。

面对出现的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我市各级防汛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防指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多年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上下联动,全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圆满完成了20*年防汛防旱工作任务,基本没有造成灾害损失。总结去年的防汛实践,有几点值得肯定。

一是汛前准备扎实到位。各级防汛防旱部门汛前检查起步早,措施实,对于发现的问题,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加强对各类预案的修订完善、及时增储防汛物资、强化防汛抢险队伍的演练、重视对防汛专业人员的培训、加大河湖清障力度、不断完善防汛防旱信息化建设、明确落实各类防汛责任制等等,这一系列充分必要的工作措施,为做好全年的防汛防旱工作赢得了主动。去年,我市初步建成了12个主要站点的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查询系统、市县视频会商系统和防汛防旱信息网络,实现了省、市、县防汛防旱工作异地会商、水雨情自动测报及网络查询、防汛信息网络共享,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汛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领导重视力度空前。去年是奥运会举办之年,各级领导对防汛防旱工作重视空前。汛前,市委书记赵鹏、市长李强专程到市防指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市四套班子领导也按照防汛防旱工作划片分工,多次到各挂钩区域进行检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汛期,局部突发雨涝灾害后,市、县防指及时召集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实时分析雨水情和天气趋势,强化针对性措施,对防汛排涝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委书记赵鹏,市委副书记李驰,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元湖,副市长陈还堂等领导随即到建湖县和盐都区检查圩区排涝工作。市防指派出了四个工作组分别对里下河面上防汛、市区城市防洪、四大港清障、沿海涵闸排涝等防汛重点进行督查。各县、乡、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党政领导亲临一线指挥,迅速排除农田及小区积水。

三是全力保证供水安全。针对1-4月份局部地区干旱少雨,长江来水偏少的形势,我们及时调度沿海涵闸实施关闸保水,加强用水管理;同时积极和省防指沟通协调,加大引江引淮流量,调引江水、淮水8亿多方。干旱期间,里下河代表站点水位基本保持在0.8米左右,废黄河滨海闸水位控制在3.5米左右,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6月26日,阜宁渔滨河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我们和省、县防办及相关处室一起,科学确定调度方案,做好应急水源调度等工作,保证了县城取水口安全。

四是抗击洪涝台风灾害成效显著。4月中下旬淮河发生春汛,苏北灌溉总渠和废黄河合计泄洪9.7亿方。市防办提前进入防汛应急状态,从4月20日起即开始24小时值班,迅速部署沿线各县组织人员加强巡堤查险,定时上报各类信息,确保了行洪安全。入梅后,为防止旱涝急转,市防办在保证水稻栽插用水的同时,从6月15日起即调度四大港一天两潮排水。梅雨期,全市沿海涵闸累计排水17.2亿方。在6月20日、23日、30日三次较强的降雨过程发生后,在四大港抢排的同时,请求省防指调度“上抽”,由于科学调度、行动及时,除了短时间局部地区受涝外,没有发生面上大的涝情。期间,新洋港*水位两次达到1.69米,离警戒水位1.70米仅差1厘米。如果前期调度上稍有迟缓,*势必超过警戒水位,市区防洪工程因此就要调度运行,将会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梅后,成功抵御了台风“海鸥”、“凤凰”和“森拉克”的影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防办充分准备、科学调度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得益于长期建设形成的坚实的防汛防旱减灾工程体系;得益于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防指成员单位的尽职尽责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市防指向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为我市防汛防旱事业作出不懈努力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深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防汛防旱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建设,全市防汛抗旱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保障力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当前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任务和形势仍然严峻。各级从事防汛防旱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深刻分析防汛防旱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防汛防旱工作的主动权。

(一)对工程实际防灾减灾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

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我市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基础体系,大大提高了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但从现状工程来看,防汛隐患薄弱环节仍然较多。海堤、废黄河、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流域性堤防仍存在较多险工险段;骨干河道和沿海港道淤障严重,引排不畅;湖荡滞蓄能力严重衰减,滞蓄洪区启用难度较大;部分地区排涝标准不高,低洼圩区和面广量大的次高地问题突出,1991年、2003年、2006年、2007年大涝,圩区农作物大面积受涝,部分地势较低(未作圩区处理)的次高地损失惨重;城市防洪近年来虽有较大进展,但防洪排涝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不少县城防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不足10年一遇。废黄河、总渠灌区仍然存在缺水的威胁,全市阶段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矛盾日益突显。各地要高度重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正确估计工程的抗灾能力,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防汛防旱减灾工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抗灾减灾能力。

(二)对预测预报预警水平要有清醒的认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由此引发的极端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呈现不确定和无法预料的特性。突发性灾害频率之多、速度之快使得预测预报预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水旱灾害的预测预报总体水平有了提升,但我们预测预报极端突发性天气技术手段还明显不足,预见期短,准确度不高;从防旱的角度看,全市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较为滞后,部分地区旱情监测网络不健全;从报汛的角度看,水雨情测报设施落后的局面尚未根除,部分中小河流没有正规测报站点;从防台风的角度看,对台风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准确度不高。近几年的防台风实践表明,台风登陆时间越来越早,发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极易造成灾害损失。应对台风灾害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提前防御,这就对预测预报预警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对台风“三预”工作与沿海其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县乡一级,预警系统不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进行完善改进。

(三)对防汛防旱应急保障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抗御各类水旱灾害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要求是快、实、准,即应急快、措施实、决策准。经济社会越发展,水旱灾害越频繁,势必要求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应当说,在近年的抗灾减灾实践中,我市的防汛防旱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但决不会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如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和存放还有待优化,怎样才能保证在第一时间高效、快捷地将物资运到抢险现场有待改进,部分县(市、区)应急物资及重要险工点的抢险物资储备不足;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建设这两年有了较大进步,但无论数量、人员、还是队伍的专业技能与实际抢险救灾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防汛现代化水平及防办室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县(区)防汛视频会商系统还没有建成;各类灾害信息报送与评估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待加强,部分县(市、区)对省、市调度指令执行不够到位。各地要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投入,不断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防汛防旱救灾抢险需要。

(四)对当前水安全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如今年2月12日,*日最高气温24.5℃,创有记录以来同期历史最高,13日又迅速降温,24小时最大降温达18℃。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更加突出,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分析,我市年均径流量平水年38.36亿方、枯水年24.17亿方、特枯年10.45亿方。而现全市年需用水量,平水年约60亿方、枯水年约70亿方、特枯年约80亿方,水资源供需缺口很大,外调水任务十分艰巨,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海上的开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区域洪涝成心腹大患。总结分析建国60年来我市发生的洪涝灾害,区域洪涝已代替流域洪水成为我市的心腹大患,洪涝发生频率由1949~1991年的平均10年一次,发展到2003~20*年的平均2年一次,都是梅雨所致,是历史记载所未见的。而且在近3次大涝中,我市几个主要站点最高水位分别比特大洪涝的1954年最高水位高出0.27-0.67米。其中射阳河阜宁站2006年最高水位比1991年高出0.30米,而降雨总量远低于1991年。四大港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越来越大,原来不设防也能过得去的次高地和城市,近3次大涝无一次幸免。三是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水质监测资料,目前我市境内达Ⅲ类水的断面仅占总监测断面的47.1%,水环境严重恶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给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影响。3月20日,*城西取水口发生水污染事件,给近20万居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国家、省、市的高度关注。接到市应急中心关于水污染的信息后,我们立即与省防指紧急会商,确定了“开闸排污、引清释污、封闭防污、实时监测”的调度方案,在不完全具备开闸条件的情况下(上下游水位差已达0.99米,开闸可能影响下游船只安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开启新洋港闸,开始污染水体的排放。经全力实施,22日,取水口水质达标;23日凌晨2时,*市区即全面恢复正常供水,24日19时50分污染水体安全下泄入海,没有造成沿线污染扩散和海洋污染。可以说,在这次水污染事件处置中,应急水情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的爆发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事件,防汛部门要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认真对待,既要加强水质应急监测,更要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三、及早部署,认真做好2009年防汛防旱各项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关键之年,新的形势对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地要按照“防大汛、抗大旱、抗多灾”的要求,未雨绸缪、超前备战,在前一阶段防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洪抗灾的经验教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思路,更新观念,找准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和水毁修复。市防指春节过后,就发出了汛前检查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及早谋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汛前检查。要把汛前检查的工作重点下移,把重心放在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乡村防汛指挥机构。要明确汛前检查工作责任,建立“谁检查、谁负责”的工程检查责任体系,明确检查组行政、技术责任人,组织开展扎实、认真、细致的汛前检查工作,检查人员要对检查的工程设备现状签字负责,并建立原始记录的档案体系,做到责职分明、责任清楚。要按照“查细、查全、查实”的要求,对各类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坚决避免“重水上、轻水下,重主要、轻次要,重暴露、轻隐蔽”的检查方式,全面掌握各类水利工程的真实状况,对辖区内检查的各类险工患段要登记造册,绘制详细的险工隐患图、工程防洪形势图,尽快上报市防指及各县(市、区)政府。对检查出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积极筹集资金,及时进行除险加固,确保更多险工在汛前消险,确实难以处理的要制定并落实度汛应急预案,确保度汛安全。要加大城市、农村排涝闸站的检查力度,保证汛期正常发挥效益;继续巩固多年来的清障成果,坚决杜绝新的违章设障行为,确保行洪通畅。今年为拉动内需,各地进一步加大了水利的投资力度,在建工程多,凡影响到流域、区域行洪、排涝、供水调度的工程,必须制订施工导流方案和度汛预案,报相关防指批准。今年,省防办还将联合市、县两级对汛前检查情况进行集中抽查,各地要按照上述要求,集中精力,做好充分准备。

(二)强化应急预案建设。无数的防汛防旱实践表明:水旱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应对水旱灾害也有临时应付和超前应对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但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虽然临时应付有时也能解决问题,但必定手忙脚乱,容易顾此失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通过精心谋划超前应对,做到胸有成竹,容易实现目标。预案既是我们减灾控制风险能力的依据,同时还是组织协调、采取防灾措施的依据,也是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据。过去几年,我们组织编制了水旱灾害应急预案、抗旱预案、防台风预案等各类专项预案,在抗御历年的水旱灾害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已编制的预案针对性还不够、可操作性还不强,真正应对时仍有不少问题。各地要认真分析研究近年来水旱灾害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针对变化了的水情、工情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防汛工作的新要求,抓紧时间对各类预案和各项调度规程进行修订完善,于4月底前报市防办备案。要重点加强抗旱预案、水污染应急调度预案和防台风预案的编制完善工作,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预案体系。同时狠抓预案的落实工作,开展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各部门对预案的协调配合和责任落实。

(三)不断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要进一步健全防汛防旱应急责任体系,理顺各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确立指挥部的权威地位,不断强化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迅速落实资金,及时增储各类防汛物资,积极推广新材料的运用;严格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仓储地点,确保应急调用快速到位。高度重视抢险队伍建设,要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继续加大地方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对专业抢险队伍发展体制和机制的研究,及时整合抗旱服务组织和防洪抢险专业队伍,实现应急快、效率高、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还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群众性抢险、巡查队伍,确保防汛重点工程、重点地段落实专门巡查、抢险人员。要加快防汛防旱信息化建设进程。今年要继续做好已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的防汛防旱信息平台;全面完成市县级防汛会商系统的建设任务,个别未完成任务的县(区)要抢抓汛前,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汛期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同步视频会商;强化对防汛指挥系统的运行管理,落实专项经费,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各类防汛信息、数据及时更新,具备实时查询条件。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设完善汛情、旱情、台风及水污染等灾害预测预警预报网络,不断提高防汛现代化水平。

(四)切实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目前水旱灾害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信息报告和通报机制,及时掌握突发性重要汛情、旱情、灾情、工情、险情的发生和发展状态,做好信息汇总和研判分析工作,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健全防汛指挥机构与成员单位的会商通报机制,对重大水旱灾害及时会商,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强化防汛防旱信息宣传工作,坚持快速反应、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做好重特大突发水旱事件及敏感事件的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进一步宣传和普及防汛抗灾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众避险救灾知识的宣传、培养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

(五)着力推进防办能力建设。防办室在防汛防旱工作中扮演着“参谋部”的重要角色,防汛防旱的各项决策绝大部分取决于防办室提供的各项水情、雨情、工情信息以及正确的参考意见,加强和完善防办自身建设尤其重要。各地要进一步强化防办的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能,提升防办编制人员的性质,使之与所担负的防汛防旱任务相适应。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争取稳定的防汛抗旱专项经费和业务经费,保障防汛防旱工作的顺利开展。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充实防办室力量,解决好防汛值班补助,建设稳定的高素质的防汛防旱专业队伍。加强防办室现代化建设,推进技术创新,配备先进装备,全面提高防汛防旱工作水平。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依靠制度规范工作。加强防办值班管理,确保有人值班,有领导带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坚持做到统筹兼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防汛工作已由单一的防汛抗旱扩大至防台、防污、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由汛期防汛发展为常年防汛,各防汛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汛前,严格执行省、市防指的调度指令,控制好涵闸启闭和内河水位,充分利用当前水源还很充足的有利形势,拓浚引水口门,增加内部沟河蓄水,预防可能的春旱、夏旱。汛期,密切关注天气形势,一旦水情、雨情发生变化,雨涝、台风迹象呈现时,及时腾空河床,预降水位。要重视水环境和水生态的保护,加强水质监测,严密监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按照预案做好水利工程应急调度。总之,在工作安排和水情调度上,要将防汛抗旱和防台防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统盘考虑。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3

我市特殊的气候、地质环境,造成暴雨、洪涝和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洪涝及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是防汛减灾的关键环节。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自动雨量水情监测速报网络、市县防汛预警信息平台和防汛异地会商指挥系统,整合了气象、水文和大中型水库雨水工情信息资源,修订完善了《大型水库参与汉江干流错峰调度办法》、《市防御洪水灾害应急预案》,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立健全了基层防汛减灾信息员队伍,初步建立起了对雨水工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快速传递体系,在防御洪涝和山地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的防汛减灾警示宣传教育月活动,推行情况掌握到户、预警信息到户、责任落实到户的防汛包抓工作“三到户”措施和做好危险地带群众提前撤离转移等有效做法,使全市防汛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切实做好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有效防范应对洪涝及山地灾害,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提前撤离”的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洪涝及山地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各级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最大可能地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2、工作目标。坚持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的洪涝及山地灾害监测和信息机制。深入开展“情况掌握到户、预警信息到户、责任落实到户”的防汛包抓工作“三到户”措施,不断完善“镇自为战、村组自救、院户联防、预警到户、责任到人、提前转移”的防汛工作机制,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洪涝及山地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洪涝及山地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受洪涝及山地灾害威胁区域预警信息到户做到全覆盖。

二、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1、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市、县(区)两级水利、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加快构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功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作用。在全市城镇、农村、江河、水库、交通干线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的高山峡谷地带,加密建设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点、视频监控站和山地灾害专业监测等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及时处置到位。

2、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气象部门要依托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云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手段,充分发挥汉江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作用,建设县级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强化短时临近预报和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报,特别要加强对区域性、流域性强降水和突发性暴雨、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预警,努力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水利、国土部门要充分发挥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站网、预警信息平台作用,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山洪及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险情,及时预警信息。水文部门和汉江干支流各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要密切监测江河水情,及时提供洪水预报预警信息。

3、加强预警信息。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洪涝及山地灾害预警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紧急制度,明确灾害预警信息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机制等。各有关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要切实承担防灾减灾社会责任,建立快速的“高速通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准确、无偿播发和刊载灾害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要采用滚动字幕、加开视频窗口甚至中断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报预警信息及有关防范知识。

4、整合利用预警设施。各县(区)、各镇(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同时,加强洪涝及山地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传播手段。整合气象和山洪灾害预警广播、“村村通”电视广播等预警设施,提高预警设施保障能力。

5、快速传递预警信息。各县(区)、各镇(办)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区、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重点建立健全面向基层村组(社区)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形成县(区)-镇(办)-村组(社区)-户直通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加强中小河流全流域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做到上下游、左右岸、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通;县区之间、镇办之间、村村之间要互通雨情、水情,灵通信息、相互照应。重要雨情、汛情、险情要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广播电视、语音电话、手摇报警器、鸣锣吹哨等方式迅速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做到预警信息全覆盖。要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减灾信息员队伍建设,落实县(区)责任信息员、镇(办)专职信息员、村组(社区)骨干信息员工作责任,配备必要装备和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加强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

三、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

1、健全预警联动机制。按照《市气象洪涝地质灾害预警联动机制实施办法》规定,市气象局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特别是短时、局地强降水信息;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行综合会商研判,做好洪涝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会同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和有关媒体、通信运营等单位建立应急联动响应组织体系,负责做好重特大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工作。

2、规范预警信息。市气象局、市水文局要加强主要江河流域区域性暴雨、洪水等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暴雨蓝色预警和江河水库警戒以下预警信息直接报送市防汛办公室,市防汛办公室分析研判提出处置意见后报告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批示;暴雨蓝色以上预警和江河水库警戒以上预警信息在报送市防汛办的同时,抄送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其它单位不再多头传递报送雨水汛情信息。建立洪涝及山地灾害预警会商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会商分析研判雨水汛情,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

3、落实防灾避险措施。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区)、镇(办)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警示标志,严禁人员进入。组织制定防汛避险应急预案,明确防汛行政负责和技术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水利设施调度,做好交通、供电、通信保障,组织人员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回检查。灾害影响区内的村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群众和单位职工做好先期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贮备,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灾害预警信息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通报驻军有关单位,共同做好灾害应对和抢险救援工作。

4、快速有序组织避险。当有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行动,及早对居住在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群众坚决果断提前转移避险,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留守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要落实包抓责任,坚持做到受威胁群众不撤离转移包抓责任人不离开。要认真落实汛期过渡性转移措施,将撤离转移工作做在雨前、汛前、险情发生前,宁可早撤、多撤,也不能晚撤、少撤,尽量避免夜间和行洪期间撤离转移人员。提前撤离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要做到决策果断、安置稳妥、返回有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将洪涝及山地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手段,大力推进洪涝及山地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及信息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洪、防汛、防滑等法规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预警信,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专项检查,做好预警信息、传播、应用效果评估工作。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4

在主汛期来临之际,召开这次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0__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我市今年的防汛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动员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紧急行动起来,全面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努力夺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刚才,气象、水文部门分别通报了汛期短期气候预测和水文情势预测分析,__同志回顾了去年以来的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提出了今年防汛工作的安排意见。这些我都同意,请各区县(市)、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历来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洪涝灾害一直是困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发生较大洪水27次,尤其是19__年和19__年两次抗洪救灾经历,至今令我们刻骨铭心。20__年,我市又遭受了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局地暴雨洪涝灾害。事实表明,我市汛期发生突发性洪涝灾害的危险严重存在,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防汛工作。

(一)从气候特点和自然规律上看,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很大。第一,特定的气候特点决定我市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时空分布极其不均,6至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__。由于降雨时段集中,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市平均每5年就有4年是旱涝灾害年份,成灾率高达__%。旱灾以春旱为多,涝灾则以秋涝为主。这样的气候特点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防汛工作,不能掉以轻心。第二,山洪灾害的威胁始终存在。我市幅员面积大,山地丘陵范围广,即使在干旱年份也常常发生局地暴雨,进而引发山洪灾害。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现象较常年同期偏多,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更多、更大。为此,预防山洪灾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第三,从发生流域性洪水规律上看,__江已经进入危险期。__大水以来,__干流已连续x年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流域性洪水。但从规律上看,__干流已经进入危险期。如果我们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将会给防汛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甚至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从防洪体系上看,我市的防洪能力仍然偏低。__大水以后,经过多年建设,我市__堤防工程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防洪能力整体上超过了__年汛前水平。但从全市来看,防洪体系仍不完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病险隐患多、非工程措施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已建工程的防御能力不能估计过高,对存在的隐患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一,__干流和城市防洪问题不容忽视。虽然我市__堤防应急度汛消险加固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但只是按原标准进行消险加固,防洪标准仅为__年一遇,而且新建堤防没有经过大洪水考验,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尽管我们启动了城市堤防升级达标工程建设,但目前只完成了国家批复的一部分项目,其余工程计划尚处在待批阶段。目前,城区江南__堤防标准只有__年一遇,还没有封闭;沿江一条线堤防标准只有__年一遇;__堤防中除__整治段外,其余堤段只有10-20年一遇。另外,由于城区排水系统老化且能力不足,一遇较大降雨,很容易形成内涝,同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上情况表明,__干流和城市防洪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防汛工作的重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第二,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严重。全市受山洪、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有__个村屯、__万人口。由于山洪的突发性、多发性以及侵害的不确定性,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目前,我市防御山洪灾害还存在预案覆盖不全、内容不完善、预警预报手段落后、缺乏避险知识和自救手段等问题,一旦山洪暴发,难以自救自保。第三,水库防洪压力非常大。一是病险水库多。全市现有各类水库__座,其中__水库处于病险状态。二是工程标准低。现有中小水库普遍存在坝顶高程不足、泄流能力不够、设施不全等严重问题,实际防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三是工程质量差。我市中小水库大都建于“”和“”时期,“三边”工程多,建设质量差,加之维修养护不及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四是管理体制不顺。大多数小型水库的管理权在乡镇,没有落实专门的管护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一些小型水库被承包、租赁给个人,防汛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给防汛工作带来不利。第四,中小河流防洪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大部分中小河流处于不设防状态。在流域面积__平方公里以上的__条河流中,只有__条河流修筑了堤防,其余都处于不设防状态。二是已经设防的中小河流堤防标准普遍偏低、险工隐患多。目前,多数堤防只有5-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而且多为砂基砂堤,遇有暴雨极易成灾。三是穿堤建筑物不配套。已设堤防的中小河流,大多穿堤建筑物没能同步建设,普遍处于敞口运行状态,不能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给防汛工作带来了相当多的隐患和压力。

(三)从防汛意识上看,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已经成为防汛的最大隐患。由于我市连续多年干旱,一些干部群众对防汛抗洪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和和侥幸心理,对超标准洪水、重大险情、垮坝、溃堤,特别是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准备不足,缺乏应有的警惕性,这是防汛抗洪的最大隐患。

因此,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清今年防汛工作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切实抓好今年的各项防汛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二、精心谋划,突出重点,全面做好今年各项防汛工作

今年,全市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防抗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认真搞好__干流防洪,严加防范中小河流洪水泛滥、水库出险、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当前要集中力量,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抓好__干流和城市防洪安全。各区、县(市)要立即对__干流堤防和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那些重点险工、重大隐患和在建工程要进一步落实好安全度汛措施,积极做好安全度汛准备。同时,要搞好城市水源地的安全度汛工作。水源地是城市的生命线,要认真研究制定水源地安全度汛方案,搞好围堤消险加固,落实好各项应急度汛措施,确保在汛期安全供水。要加强城市排涝工作,对排涝设施要抓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修,加强排水管网的清淤疏浚,以保证汛期排水畅通。要抓好城市内河的防汛工作,搞好清淤清障,落实居民转移预案,努力减少内涝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切实加强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防汛工作。山洪灾害突发性强,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区、县(市)必须认真吸取__山洪灾害教训,高度警惕,严加防范。要完善预案,易受山洪灾害威胁地区的所有单位都要抓紧完善防御山洪预案,把避险、抢险措施在本单位具体化,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以雨为令”,灾害易发区的各级防汛责任人要迅速上岗到位,密切监视汛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死人。要强化基层的预警机制建设,所有易受山洪威胁的乡镇、村屯,汛期都要安排专人值班,一旦出现局地强降雨,上游要立即通知下游,及时启动相应预案,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险。要广泛普及避险知识,对受山洪威胁的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村屯群众,要认真抓好自救互救知识教育,增强每个人的自救逃生能力。另外,易受洪水威胁的中小学校都要准备必要的逃生器材,汛期有危险的中小学校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提前放暑假。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山区旅游景点的安全管理,强化预警预报,落实有效措施,明确安全责任,确保游客安全。

(三)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各地要抓紧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要抓紧落实资金,加快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度;对没有列入计划的,要备好抢险物料,落实抢险队伍,明确抢险方案。要强化汛期洪水调度,严格按批复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进行控制,汛期对病险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要死看死守,必要时要降低水位或腾空库容运行,确保万无一失。对病险水库下游的所有城镇、村屯都要认真落实避险预案,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启动预案,组织群众主动避险,坚决防止因垮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要加强水库的汛期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报告雨情、水情和可能出现的险情。

(四)切实加强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我市中小河流众多,但防洪能力严重不足。各区、县(市)必须充分做好中小河流防汛工作。要加快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对已落实工程计划的,要抓紧施工,确保汛期发挥作用;对没有列入计划但需要加高加固的,要不等不靠,广泛动员群众进行抢修抢建。对砂基砂坝、险工弱段、堤防“敞口”等问题要采取措施抓紧加固或封堵,确保安全度汛。对河道内和沿江河受洪水威胁严重的村屯,要认真落实应急撤离预案。

三、严明责任,强化措施,确保今年防汛工作全面胜利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严明责任。各级政府一把手作为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和部署防汛抗洪工作、亲自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在主汛期,有防洪任务的各区、县(市)行政主要领导一律不准外出,不准轮流休假。各区、县(市)长,主管副区县(市)长,水务局长、主管副局长,防办主任、副主任和各级防汛责任人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时刻与上下级保持通讯联系。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把责任、事权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基层和人头。各级防汛责任人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二是要强化责任监督。近日,市防指将把全市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在__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各地各单位也都要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上公示防汛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防汛值班制度。各级防汛指挥部要加强防汛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汛情、险情和灾情要及时做出处理,不得懈怠。四是要认真执行防汛突发重大险情、灾情上报制度。要保证电话、传真畅通,各地如发生重大险情、灾情,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由责任人签批,3小时内上报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加快除险,排除隐患。各区、县(市)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创造条件,抓紧搞好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在主汛期到来之前,主体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对汛前达标确实有困难的,要从严落实安全度汛预案,强化抢险应急措施。要对各类险工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把隐患消除在洪水到来之前。

(三)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各区、县(市)和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避险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工作,要针对防汛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及时补充新内容、新措施,使预案更具可行性。要强化预案宣传,让预案涉及的所有人都能了解、熟悉预案的内容,启动预案时能迅速到岗就位,准确执行预案。要组织必要的演练,各区、县(市)要针对今年防汛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内容的抢险、避险演练,努力提高抢险、避险能力。凡是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县(市)都要组织山洪灾害避险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大力清障,确保畅通。__山洪灾害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河道清障不力,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各区、县(市)要严格按照《防洪法》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对行洪障碍进行全面清查。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设专人指挥,全面清理,限期完成。凡是过去没有清除的,不管什么原因,今年一定要清除,毫不含糊。对性质恶劣、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要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重点进行查处,绝不手软。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对清障不力的,要追究有关区、县(市)责任人的责任。

(五)备足物资,落实队伍。各区、县(市)要进一步清查现有库存物资,抓紧更新超过储备年限的物资;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满足防御大洪水的要求,确定需要补充的物资数量,抓紧补充;要根据防汛薄弱环节的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调运方案;要认真调查和掌握社会物资储备资源,保证数量准确,调得出、用得上。各堤防的险工弱段、病险水库,要抓紧备足抢险物料,以备应急。各区、县(市)要保证江河堤防每公里备土20__立方米,重点堤段、险工弱段每公里备土4000立方米,并准备一定数量的砂石物料,满足抗洪抢险需要。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抢险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人民和武警官兵历来是抗洪抢险的主力军,各级防指要与有关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需要时随时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六)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以及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要及时预警预报。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病险水库上游要特别强化预警预报,落实上下游、左右岸信息通报制度,一旦出现险情,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通知受威胁的群众转移避险。要严明工作纪律,各级预警预报人员要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决不允许出现半点疏忽。各区、县(市)要继续执行基层防汛责任人通讯费用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确保信息传输畅通。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5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这次全省防办主任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今年我省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部署全年防汛防旱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会上,将对全省防汛防旱工作先进集体进行颁奖;淮安、盐城、镇江三市防办以及泰州引江河管理处的负责同志将进行交流发言;下午还安排了分组专题讨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各地实际情况,提早做好各项汛前准备,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

刚刚过去的*6年,我省防汛防旱工作经历了比较严峻的考验。梅雨期间,苏北特别是里下河地区出现了严重雨涝灾害,雨量最大为大丰467毫米,超过300毫米的有宝应、淮安、楚州、射阳等四个站,最大1日、3日、7日面平均降雨量均超过*3年,建湖、宝应、射阳镇站24小时降雨超历史最高记录;淮河流域同时出现洪水过程;进入9月中旬以后,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又持续干旱无雨,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面对交替发生的洪涝和干旱灾害,全省防汛防旱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依靠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多年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紧急部署、严密组织、科学调度、上下联动,又一次夺取了防汛防旱工作的胜利。总结去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准备工作充分。各级防汛防旱部门汛前检查起步早,措施实,对于发现的问题认真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效益。各地加大了对防汛防旱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增强了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了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建设、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清淤清障等非工程措施的力度,为夺取防汛防旱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二是部署严密,调度科学。全省水利系统根据雨水情的变化,加强水文测报和分析,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作出部署,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去年防汛排涝紧急期间,省防指先后调度沿海四大港、江都站、泰州引江河高港站全力排涝,并于7月1日启动刚刚建成的南水北调工程宝应站,加大排涝动力,同时调度安丰、东台、富安等多个地区抽水站,参与里下河区域排涝,共计排泄里下河地区涝水34.5亿立方米;调度淮安抽水站、石港抽水站抢排白马湖地区涝水,累计排水4.7亿立方米;安全下泄淮河上中游洪水126亿立方米。三是上下联动,全力抗灾。灾情发生后,受灾地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深入一线,全力组织排涝抗灾。全省各地共投入抗灾人数364.8万人,投入动力144万千瓦。四是加强水源调度,保证供水安全。针对去年各阶段的旱情,各地积极调度抗旱水源,努力保障社会供水安全。省防办在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的同时,积极实施引江济太、江水、淮水北调,及时补充里下河和苏南地区的水源,保证各地用水需要。去年入秋后,江水北调和引江济太工程抽引长江水近30亿立方米。去年我们还加强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处置和水环境改善工作,尤其是起步实施里下河引江冲淤试验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抗御去年的水旱灾害中,通过科学调度、积极抢防,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益,全省共减少水旱灾害损失达72亿元。在此,我谨代表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向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长期以来为我省防汛防旱事业作出不懈努力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深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感谢!下面,就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全面分析我省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去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奋斗目标。这些重大决策部署,都对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气候条件的变化,自然因素及各类非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防汛防旱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全省防灾抗灾能力。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防旱工作要求越来越高。防汛防旱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紧密相连。如果防洪安全出了问题,不仅直接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随着*全面达小康建设进程的迅速推进,省委、省政府部署了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以及沿海产业带等“四沿”产业带建设的全方位发展战略,对沿线各个流域、区域的水安全保证、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单位面积内财富价值大量增加。据统计,1980年我省国民生产总值约为963亿元,到*6年已增加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14.5%,是1980年的22倍,是1980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4518亿元的4.6倍。仅苏锡常三市建成区面积就约457平方公里,按单位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资产价值更是难以估量。经济总量的增长、单位面积固定资产的提高,无疑对水旱灾害防御标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淹不起,越来越旱不得,哪怕是短时间的受灾,都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因此,要把防汛防旱工作始终作为确保全省经济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来抓实抓好。

(二)现有工程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防洪与挡潮、除涝、调水、灌溉、降渍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在历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体系,还远没有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对防御水旱灾害的发展需求。全省大中城市普遍没有形成有效的防洪工程体系,13个省辖市,仅泰州、扬州、宿迁三市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其他各市城市建成区尚没有形成高标准防洪体系。城市防汛薄弱环节较多,大部分地区难于承受雨袭击的现状,一些重要的新兴工业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对防洪问题考虑的更少。即便是现状工程防汛隐患也很多;沂沭泗地区防洪标准只有二十年一遇;长江重要支流滁河、秦淮河、水阳江的防洪标准仅十年一遇;小型水库隐患仍然没有根除;区域性防洪标准亟待提高;防台风社会管理工作依然薄弱。现状表明,我省防洪抗灾工程标准偏低,面临水旱灾害的威胁依然严重。加之,我省又处于长江、淮河各大流域下游,上中游地区防灾抗灾工程标准的逐年提高,加大了下游地区的防灾压力。

(三)下垫面的变化对防汛防旱带来了新的不利影响。近年来,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等出现变化,产汇流条件相应改变,使得洪涝成灾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一是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建城镇增多,旧城不断扩大,城市中不透水地面增加,对我们抗御洪水的反应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二是城乡大量湖泊、沟渠被填平或堵塞,使区域内水面调蓄功能衰减,极易形成小洪水,大峰量,小旱灾,大损失。*6年梅雨期间里下河地区降雨过程和1991年、*3年基本相似,但水位上涨的幅度却远大于上两次;三是城市地下交通、商业的发展及城市对水、电、煤气、通信、交通的依赖增大等都增加了出现严重水旱灾害事故的可能。

(四)防汛防旱管理体系出现了新变化。一是防汛防旱工作内容进一步拓宽。由以前重点强调防汛防旱转变为现在的防汛防旱兼顾防台防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防台防污已经成为我省防汛防旱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今后的防汛防旱工作也不仅仅停留在汛期阶段,历年的经验表明,汛期过后,仍然有可能发生突发性的各类水旱及污染灾害。因此,要把防汛防旱工作从汛期主抓向全年常抓不懈转变。二是抗旱工作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过去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农业损失,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旱灾或水污染引起的缺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呈现加重的趋势,因干旱或水污染事故导致的社会关注焦点已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生态。三是群众性的抗洪救灾巡查抢险队伍组织发动困难。防御洪涝灾害是全民参与的过程,重大抗洪抢险、堤防巡守首先是沿岸农村居民。随着农民义务工的取消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抗洪体系的基础出现了重大变化。加之部分地区基层干部群众的抗灾责任感和意识逐渐淡薄,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四是系统内部自身防汛抗灾能力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水文气象预测预报、信息传输、应急反应、预案可操作性、综合协调、灾情评估、公众意识及自救能力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现代化防灾体系建设。

(五)极端性、突发性灾害呈上升趋势。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有日益加剧的趋势。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气象灾害明显增多,已严重威胁生态平衡、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生活,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近年来极端天气频频发生,使得暴雨洪涝屡破极值。如*0年响水滨海一带发生的“8.30”强降雨过程,一天的降水量达到全年总量。*3年*淮河流域发生的洪涝期间,南京24小时内出现207.2毫米的特大暴雨,突破百年历史极值;去年我省徐州出现56年来最大秋旱,南京长江下关汛期水位创下历史最低值。另外,我省受梅雨的影响还常出现旱涝急转,导致严重洪涝灾害。从去年冬天的气候来看,又是一个暖冬节气。气候现象越是异常,越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也对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明确任务,重点抓好今年防汛防旱五大工作

进入新的一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态势,都需要防汛防旱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保??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抓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五大任务。

一是确保流域防洪安全。大江大河发生流域性洪水一直是我省心腹之患。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发展,我省流域性防灾抗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相适应,特别是象沂沭泗等地区防洪标准还相对薄弱。因此,仍然要把加大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提高流域性防灾抗灾能力放到防汛防旱的突出位置。今年我省防洪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继续加大,各地要按照今年落实的水利建设任务,采取有力措施,落实配套经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力争在汛前多做工程,尽可能地在汛期发挥防洪效益;对跨汛期施工的重点水利工程,要认真落实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度汛安全。要抓紧做好省级维修养护、防汛急办以及中央水利建设基金项目、防汛特大经费项目的实施,确保汛期发挥效益。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险工隐患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处理,特别是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要逐一落实处理措施,限期完成。

二是高度重视区域防洪。近年来的防洪实践表明,即便在流域性洪水发生的年份,涝灾损失仍是我省灾害损失的重点,因洪致涝的问题一直很突出。反映在工程布局上,流域性的行洪河道往往是区域性排水出路,一旦流域行洪,往往影响区域排水。从近几年洪涝灾情实际情况来看,“两小”问题十分突出。全国每年发生在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库的洪涝灾害损失往往占整个洪涝灾害损失的60~80%。中小水库和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已成为当前防汛安全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河道、圩堤防洪标准很低,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仅5~10年一遇,部分中小河流甚至不设防。二是病险严重,“两小”工程大都先天不足,后期维修养护不及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三是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设施严重不足。近年来,在加大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农村水利持续升温,相比较而言,区域治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滞后,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等,使河网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河道被填埋缩窄,外排出路不足,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在当前极端性、突发性灾害增加的情况下,区域洪涝矛盾突出,安全隐患逐日增多。因此,要高度重视区域治理问题,努力提高区域防洪标准和中小河道的防洪能力;要像制定流域性防洪规划一样,切实做好区域治理的规划工作,加快区域治理步伐,提高区域排涝标准,提升区域防灾抗灾水平;要细化和完善区域性防汛应急预案,强化各类非工程措施。

三是加强防台风能力建设。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近年来,台风发生的几率不断增加。我省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防御台风已经成为防汛防旱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省防台工作起步较晚,抗御台风灾害的综合能力较低。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台风的水文、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监测体系,难以掌握台风次生灾害的发生及发展。防台应急反应较为薄弱,加上台风灾害发生时威力较大,难以抗御,常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要在加快海堤达标建设,提高防台工程标准的基础上,强化非工程措施的建设,着力提高台风的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规范统一指挥、部门分工协作的防台风工作体制,制定和完善防台预案。我省有88个县(市、区)受台风影响,已经制定防台风预案的只有22个,各地要抓紧组织各县(市、区)于3月底前制定地区防台风预案,已制定防台风预案的县,要进一步完善充实预案内容,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市县要研究船只回港避风期间船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制度,要加强防台风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进一步做好台风防御的评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防台风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水库安全管理。水库安全是我省防洪体系关注的重点,水库在防御洪水、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同时也是山区洪水的调蓄消峰的主要工程。目前,全省861座小型水库,经安全鉴定有555座存在病险隐患,近两年已有百余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但水库病险率仍明显偏高,且安全运行监控不严。水库下游一般都是人口资产密集地区,一旦溃坝,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要全面开展水库安全状况普查,按规定及时对有关水库进行大坝安全鉴定;要进一步加大水库除险加固进程,确保完成80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同时强化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加强对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管理与督查验收;要全面落实水库调度权限以及调度运用计划等,切实加强各类水库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水库按照批准的汛限水位运行。病险水库要采取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等措施,力保安全度汛。

五是提升抗旱应急水平。要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去年汛期以来,长江上中游来水一直偏少,长江水位持续偏低;加之我省又极易发生旱涝急转,抗旱形势不容忽视。针对当前抗旱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必须切实加强四方面建设管理。一是大力加强抗旱基础工作。各地要加大对各类旱情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各类旱情信息,不断提高旱情监测、预报、分析、评估和抗旱指挥决策能力。二是科学制定抗旱预案。要按照地区干旱规律和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抗旱预案。省级抗旱预案已编制完成,待进一步修订后报省政府批复;13个地级市中有8个市已制订完成市级抗旱预案,并报省厅审查,其余5个市要加快编制进程,争取尽快上报,力争在汛前经同级政府批复后实施。三是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要根据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发展趋势,安排部署不同旱情条件下的抗旱对策和抗旱应急措施,精心组织、合理调度,统筹安排抗旱用水,同时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滴灌等节水技术,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在水源紧张的地方,要大力倡导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尽量减少因干旱缺水造成的不良影响。四是进一步加大抗旱服务组织建设。要适度增加经费,注重人员培训,优化完善抗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抗旱应急水平。

三、强化措施,确保夺取*7年防汛防旱工作全面胜利

*7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7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对保障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新*至关重要。全省各级防汛防旱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两个转变”,兼顾防汛防旱防台防污综合需要,依靠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防汛防旱能力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各项防汛防旱工作,力争做到:在任何情况下确保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的安全;遇建国以来最大洪水,保证淮河入江水道、入海水道、新沂河、新沭河以及其它流域性河道堤防不决口,保证省辖市城区及县级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的防洪安全;遇设计标准内洪水,保证各类水库不垮坝,保证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保证万亩以上圩区堤防不决口;遇超标准洪水有应急对策,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遇一般干旱确保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遇特大干旱,保证人民生活及重点用水需要,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责任制

制订和落实责任制是确保各项防汛防旱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也是我省多年来战胜各类水旱灾害的成功经验,必须巩固加强。各地要继续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重点的各项责任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对大江大河、重点区域、重要水利工程、重点险工隐患都要进一步完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提高防汛防旱的整体效能。要不断健全完善防汛防旱监督机制,加强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防汛防旱责任制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加强对各级行政首长防汛抗灾知识的培训。要针对各地行政分管领导调整变化大,一些新上任的领导同志对防汛防旱工作不大熟悉的实际,加强防汛防旱抢险救灾等方面工作的培训,提高组织决策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今年,省防指计划举办部分县级防汛防旱指挥长培训班,各级防指也要加强对所辖区内行政首长的培训,努力提高行政首长防汛防旱业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二)继续做好各类预案的修订完善

省政府已经批准了全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继续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形成完整的防汛防旱预案体系。去年汛前,《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防御台风预案》、48座大中型水库的《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各地已编制完成,要进一步修订,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省防办已按照新的要求重新编制了《*省黄墩湖滞洪区运用预案》、《*省防御台风预案》、《*省防御洪水预案》三个省级预案。当前各地要继续加紧各类预案的修订报批工作,确保汛前完成。尤其要加快《防台风预案》和《抗旱预案》的编制工作。各地编制的防御台风预案,省防办已经下发审核意见,市级预案要在认真修改完善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或防汛防旱指挥部审批并报省防办备案。市级防办要进一步督促检查和指导所辖各县(市、区)的预案编制工作,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防汛防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狠抓预案的落实工作,开展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各部门对预案的协调配合和责任落实。

(三)充分抓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汛前各项准备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汛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关键是要全面、细致、扎实地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要认真落实汛前检查工作责任制,组织力量加强对河湖堤防、穿堤建筑物、水库、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逐一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行业之外涉河、跨河施工的跨汛期工程要逐一排查,帮助施工单位制定度汛方??工隐患段,防汛重点工程、城市行洪排涝工程设施以及病险水库和小型水库等作为检点查细查实,及时制订险工患段除险加固、水毁修复计划和处理措施;要继续巩固多年来清障成果,对行洪河湖淤积和行水障碍等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新的违章设障行为,继续加大打击长江和沂沭泗河道的非法采砂活动力度;要加强对非工程设施的检查。对查出来的险工隐患,要纳入各级年度水利建设计划,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除险加固措施,尽快消险。有些问题,一时不能得到处理,要逐一落实度汛应急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四)全面加强防汛防旱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专业抢险队伍建设,提高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在历年的防汛抢险斗争中,我省专业防汛抢险队都作出了重要成绩,也成了防汛防旱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省防指将继续加大国家和省级重点防汛抢险专业队伍的建设,各地也要加大这方面工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省重点防汛县市都有一支专业的抢险队伍。二是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的管理。汛前要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对防汛抢险所耗用和过期变质失效的物料、器材要及时增储补足。从统计数字看,目前全省各级防汛物资储备较为充足,但要确保这些防汛物资真正到位,能及时调用,还有不少工作要做。省防指、省财政厅已联合下发了《*省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今后还将配套出台《省级防汛物资的储备管理细则》,以进一步规范防汛物资的管理。三是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认真做好防汛通讯、报警、水文设施和防汛指挥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类设施系统的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信息处理与应用、指挥调度与灾后评估分析等方面的科技水平,为科学、合理地调度水利工程提供决策依据。

(五)科学安排防汛防旱调度工作

随着全球气侯变暖,我国极端性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趋势,随时都有发生旱涝的可能。各地要立足于抗大旱、长期抗旱的准备,科学调度,继续控制湖库出流,蓄水保水,同时抓住有利时机抢潮引水,抬高沿江地区河网水位。各地及厅属管理处要处理好在建工程施工导流工作,做好机泵的开机准备,随时投入安全运行。在保障居民生活、工农业及航运用水的同时,要继续做好太湖地区“引江济太”、外秦淮河“引江换水”、里下河地区“引江冲淤”及改善水环境工作。要严密监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加强水质应急监测,按照预案做好水利工程应急调度。

(六)认真落实信息管理制度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抗旱防涝;设计

农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农田水利工程是维系农业健康平衡发展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提高了农业市场的竞争力。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抗旱防涝是最为普遍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保障农业总产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1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完善农业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农田水利工程承载了加快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农业发展与规划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良好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对加大粮食产量,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而根据目前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来看,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整体的设计方案中,抄袭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南北方地理及气候温度的差异,使农田水利工程设计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进行缜密的思考后,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抄袭的设计方案而言,其实用性与耐久性大打折扣,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与效果,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具有自主观念的良好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要素。旱涝灾害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极为严重,每年因旱涝灾害而受到损毁的农田数以万计,成为降低粮食产量的首要元凶,给广大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区域性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旱涝预警系统,以便在旱涝灾害来临前,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有序的规划,从而降低旱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及时的发挥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抗旱防涝规划的作用

旱涝灾害的发生受到不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发生时,给部分地区域造成严重的损失,为能够提前预防旱涝灾害的发生,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抗旱防涝的具体处理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案,有计划的规划部署有关抗旱防涝的具体设备,对相关的流域进行仔细的划分,将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地区进行重点注明并及时安排有关人员对当地区域进行勘探,以确保是发生旱涝灾害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入到工作岗位。因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常年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为此有关部门需要起草对于特殊区域的旱涝灾害管理办法,与工程建筑部门进行沟通,对特殊区域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以降低旱涝灾害的触发几率,以减少损失。水利设施要及时对积蓄的水源进行调控,做好相关的抗旱防涝规划设计,保障对应急事件的处理速度及效率。

3抗旱防涝规划原则

防洪防涝规划一般都涉及很多方面内容,不仅要对一般情况进行统筹,还要对重点问题加以必要的考虑,在制定局部规划时也要重视整体,落实好农田水利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利用好水资源等。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中,要对防洪防涝规律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上下游具有一定的防洪防涝能力,并协调好蓄水泄洪问题,土地利用及规划也应进行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具备一定的抗旱防涝功能,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在抗旱防涝过程中能够同时发挥作用,从而使抗旱防涝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抗旱防涝体系,加强抗旱防涝能力,但水源的分布不均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旧存在局限性,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所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性难题,是突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局限性的最根本解决措施,为水力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利用,提供有效的帮助。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能够统筹兼顾水资源利用与抗旱防涝的分析,可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应用目前应用的抗旱防涝工程,使成本不断降低。将水库与抗旱防涝工程建设做好,达到旱涝防治及利用的作用。结合不同区域也需要采用适宜的措施,对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抵御旱涝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减少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抗旱防涝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抗旱防涝设计,需要首先对地区环境及生产效益对基础的评估,对区域的农田分布状况,及相关农作物生长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在规划过程中,能够将农田水利工程对所有农田进行有效的覆盖,其次制定相关的抗旱防涝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对周边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因旱涝灾害的持续时间难以估量,因此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抗旱防涝设计,要做好相关的技术研究,以便在旱涝灾害过于严重时,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修补,以保证其在面临严重灾害时,不会给农田及相关人员造成二次伤害。4.1环境调研。在对区域抗洪防涝工作进行总结与归纳的同时,需要对旱涝成因及影响范围进行准确的统计,对周边地区环境及地质环境进行仔细的勘探,详细了解相关旱涝灾害的历史情况,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研究与规划,为处理旱涝灾害做准备。4.2制定抗旱防涝标准。抗旱防涝需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按照相关的流程及规定进行,统一抗洪防涝的相关标准,对不同区域进行有效的分化,按照地理条件进行抗洪防涝工作,同时要规范相关抗旱防涝工作人员的执勤制度,确保能够对旱涝灾害严重的地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视,对发现的问题需及时进行上报,并开展分析与处理,保证在第一时间处理相关情况。4.3构建抗旱防涝体系。抗旱防涝体系的构建,是在强化农业合理化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将原有的制度进行改进,在不破坏原有体制的情况下,构造出相关的抗旱防涝管理措施,经过相关管理人员的探讨与研究,最终给出构建抗旱防涝体系的相关方案。法律是构建抗旱防涝体系的基本保障因素,以法律为辅助构造抗旱防涝体系的基本条件,从而优化管理制度,构建出符合相关地区基本情况的抗旱防涝体系。4.4环评及评价综合效益。抗旱防涝工程可实现对旱涝灾害的减轻,使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但在抗旱防涝工程建设中也存在诸如工程建设中垃圾、安置移民等问题,合理估算各年效益,对洪灾损失同增长的社会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真实反映,计算获得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抗旱防涝效益中的重要内容。

5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防旱抗涝设计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并制定统一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应急旱涝灾害处理机制,积极调动农民对于防旱抗涝的积极性,扩大抗洪防涝影响范围,构筑起庞大的旱涝灾害防御系统,并对旱涝灾害进行提前预警,做好预防准备,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赶赴受灾现场,进行处理,对水利工程抗旱防涝具有推进作用。

作者:汪秀杰单位:密山市水利基层管理站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7

这次全省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防汛防旱工作情况,认真分析今年防汛防旱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各项防汛防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刚才,省水利厅吕振霖同志通报了全省汛前准备工作情况,省气象局于波同志介绍了今年汛期天气预测意见,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防汛工作责任状。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应对有序,成功抗御*5年各类水旱灾害

去年汛期,我省虽未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侵袭,但是各类灾害频繁发生,先后经历了暴雨、干旱、台风等灾害的考验。淮河干流发生了三次中等洪水过程,沂沭泗流域汛后期来水明显偏多,春、夏、秋三季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遭受了4个台风(热带风暴)的影响,其中第9号台风(麦莎)和第15号台风(卡努)均穿越我省而过,影响较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夺取了防汛防旱斗争的全面胜利。去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特点是: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防旱工作,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贯彻温总理、回副总理批示精神,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都亲临省防指检查指导,对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张连珍副书记多次深入实地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各地按照国家防总《各级地方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职责》的要求,调整充实指挥部成员,落实各类重点防汛工程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汛情紧张时,各级政府负责同志亲自带班,现场指挥,落实任务,全力组织,保证了防汛抗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超前部署,周密安排。在暴雨、台风等灾害侵袭前,省防指根据预测预报,提前部署落实各项抗灾措施。在“麦莎”台风到来前,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发出了《关于做好抗御9号台风工作的紧急通知》,并派出工作组,分赴最易遭受台风袭击的沿海和沿江地区,协助地方做好防汛抗台工作。各地密切关注水情、天气变化,及早部署安排,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迅速组织力量,明确防守重点,研究落实应急措施,全力做好各项防台抗洪工作。

三是科学调度,全力排水。去年汛期,我省把安全泄洪和抢排区域涝水作为防台抗洪工作的重点任务。去年7月上旬,淮河上中游普降暴雨,在洪泽湖水位仅为12.04米,低于汛限水位0.46米时,果断决策,调度三河闸、入江水道、江都枢纽等骨干水利工程,提前预降洪泽湖水位,腾出库容,迎接上游洪峰。在9号台风“麦莎”来临前,所有超汛限水位水库紧急开闸泄洪,全部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保证了水库的安全运行。为尽快降低里下河水位,沿海四港全力抢排,江都站、泰州引江河高港站全力抽排涝水,累计抢排涝水83.4亿立方米,有效避免了里下河地区大面积滞涝。

四是突击抢险,确保安全。去年汛期,我省部分水利工程相继出现一些险情。长江太仓浏河段、杨村河口等发生10处险情;入江水道发生横桥圩坍塌、高邮湖堤防冲刷等5处险情;海堤夸套河口等地发生7处险情;中运河部分堤段发生管涌、渗漏等4处险情。苏州、淮安、扬州、徐州、盐城、南通、无锡、泰州、镇江等地切实加强巡堤查险,发现险情立即处理,特别是、武警官兵积极参与抗洪抢险,避免了险情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各地预案周密、措施得力、抢护及时,全省没有一处水利工程失事。

五是以人为本,安全转移。在抗御“麦莎”、“卡努”台风过程中,各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向公众通报台风信息,广泛普及防台风知识。沿江、沿海等危险地带先后两次安全转移人员1.96万人,组织2.3万艘出港船只进港避风,妥善安排转移人员的生活,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调度水源,全力抗旱。针对去年局部地区严重干旱情况,受旱地区科学调度水源,加强用水管理,保证了工农业和城市用水安全。连云港市坚持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调度石梁河水库水源优先满足赣榆县用水,而赣榆县地势较低地区则在保证连云港城市供水的前提下,通过沭南、沭北闸调引淮水。徐州市根据微山湖湖西用水情况,适时开启郑集站向丰沛铜地区供水,市直各站全年累计翻水2.34亿立方米,各县(市)共计翻水5.1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水稻用水高峰期的用水矛盾。南京、镇江等地丘陵山区加强水源调度,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确保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需要。

回顾总结去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绩,主要归功于多年来建成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归功于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归功于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配合,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驻苏部队和武警官兵艰苦奋战、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省政府、省防汛防旱指挥部,向所有参与和支持防汛防旱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牢牢把握防汛防旱工作的主动权。

(一)充分认识防汛防旱工作的严峻性。一是从气象气候预测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省淮北和沿江部分地区总降水量比正常偏多,在淮北和沿江部分地区出现雨涝的可能性偏大,梅雨期降水量比较集中,淮河以南地区在雨季过后可能出现一段伏旱期。预计将有1至2个热带风暴或台风对我省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去冬以来的气象水文实况来看,天气明显异常。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全省平均降雨量14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进入3月份后全省降雨异常偏少,但4月上旬,又出现三次连续降雨过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戒备、高度警惕,做好一切应急抗灾准备。二是从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来看,后果不可低估。事实证明,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灾害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是首位的。据统计,全世界洪涝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造成的损失均占到全部自然灾害的三分之一左右,人员伤亡占二分之一左右。而我国每年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大概占到全国gdp的2%,多年平均损失为800至1000亿元。就我省来看,*3年的淮河大水、*5年的台风都给我省局部地区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三是从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来看,不可麻痹大意。近几年我省没有遭受特别大的洪涝灾害,而水利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兴建和加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有的认为*的水利工程标准较高,已经足以应对大的洪涝灾害;有的认为大水不是年年有,今年未必来等等。这些认识上的不到位,直接导致措施上不扎实,是防汛防旱工作的重大隐患,必须切实加以纠正。各地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刻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确保各项防汛防旱措施落实到位,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充分认识防汛防旱任务的艰巨性。我省滨江临海,433公里长江受江潮顶托,744公里海堤受台风高潮影响,80%的地面处于洪水位威胁之下,防汛压力很大。近年来,暴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局部地区的突发性强降雨,给中小河流、中小城镇以及中小水库带来很大的防洪压力。即使本地降雨量不多,一旦上中游发了大水,防洪任务仍然很重。从今年汛前检查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沂沭泗地区防洪标准只有20年一遇。太湖按照现在的水情、工情分析计算,已不足50年一遇。长江河势不稳,存在坍江隐患。淮河的一些主要行洪河道泄洪能力还达不到设计要求。全省6600多公里的流域性堤防存在不少险工险患。一些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涵闸、泵站急待除险加固,特别是不少低洼圩区的排涝泵站机电设备老化,排涝能力下降。滞蓄洪区安全启用难度大,非法采砂现象时有发生,行洪阻水障碍依然严重,城市防洪标准偏低,局部地区地面沉降进一步加重了防洪排涝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切实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准备工作。

(三)充分认识防汛防旱责任的重要性。我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各种要素高度集中,人口稠密,有众多的工矿企业、商贸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进入“十一五”时期,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全省上下奋力拼搏,正朝着全面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但是,随着单位面积经济总量的日益增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遭遇同等程度的水旱灾害时,所带来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可以说,哪里都淹不得、淹不起。如果防洪安全出了问题,不仅直接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我省国民经??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担负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职责,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充分准备,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三、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工作

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做到防汛抗旱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保证。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大投入,抓紧处理各类度汛隐患。前一阶段,各地在汛前检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要抓住主汛期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对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再落实,彻底查清度汛隐患。对查出的河道、堤防、水库、水闸、泵站等度汛隐患,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逐一落实处理措施,限期完成。一时难以处理的,要认真落实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二)加快进度,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今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总投资45亿元。各地要按照年度计划要求,抓紧时间,加大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治淮骨干工程、海堤达标、区域治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消险以及城市防洪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尽可能使建设工程在汛期发挥效益。特别是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抢抓建设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对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项目,要制定好防洪预案,落实施工导流方案和抢险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三)强化措施,不断提高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省政府即将下发《*省水旱灾害应急预案》,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水旱灾害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要结合工情变化和汛前检查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险工险段应急抢险方案、滞(行)洪区、江心洲安全撤退预案和沿海地区防御台风预案等。要重点做好《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中小城镇防洪应急预案》、《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和《抗旱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针对去年汛期防汛物资消耗较多的情况,要抓紧进行防汛抢险库存物资和重点险工险段现场储备物料的查点,按分级储备的原则,及时增储补足,做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调运快捷。各地要切实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务必将抢险队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人。每个有防洪任务的县(市)都要有专业抢险队伍。4月初,省防指组织了全省防汛机动抢险队演习,效果很好。各级防汛抢险队要抓紧主汛前的有限时间进行培训和演习,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实战能力。要加快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做好安全启用的各项准备。

(四)高度重视,着力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我省水库点多面广,水库防洪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各地要切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各级各类水库防汛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每一座水库的防洪预案和抢险方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要加强水库通讯设施建设,保证汛期通讯畅通。各类水库都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运用方案运行,不得超蓄。要组织对所辖水库,尤其是影响重要城镇、交通干线和重点企业的水库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逐项落实度汛应急措施。对一时难以处理的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度汛,确保水库安全。

(五)加强防范,切实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城市防洪历来是防洪工作的重点之一。从总体而言,我省城市防洪标准不高,城市防洪的任务比较艰巨。各地要切实加强城市防洪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抓紧修订完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做好城市防洪调度工作。要对穿越城区的具有防洪功能的流域性、区域性河道以及城市排涝河道、城市排涝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抓紧处理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的问题,确保城市防洪安全。要高度重视中小城镇防洪工作,抓紧制订中小城镇防洪除涝规划,加快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各项非工程措施,保证中小城镇的度汛安全。

(六)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设障和非法采砂。清障工作是恢复和提高防洪能力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一些地区违法设障和非法采砂势头有所回升,严重影响了行洪安全。要切实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完成省防指下达的清障任务。在继续巩固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白马湖、邵伯湖、里下河湖荡、滆湖等河湖1995年以来清障成果的基础上,严肃查处湖泊、河道等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非法圈圩、乱垦乱种、违章搭建、随意侵占等违法违章行为,保障河湖的行、蓄洪能力。沿江八市和沂沭泗地区徐、宿、连三市要继续开展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加大打击力度,保证江河岸线的安全和稳定。

(七)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近年来,虽然全省加大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工作力度,但是部分地区工程管理薄弱、效益衰减的问题仍然存在。要切实改变“重建轻管”思想,加强对河道、湖泊、蓄滞洪区的管理,做到“三无”、“三有”,即无违章设施、无乱垦乱种、无破损残缺,有管理责任人、有管护巡查制度,有管理保障措施,切实维护工程的完好与安全。要加大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确保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通过深化改革,做到分类定性准确、机构编制合理、管理经费足额到位,逐步实行管养分离,鼓励实行社会化服务,建立良性运行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新建的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要明确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管理经费渠道,真正做到“建管并重、一建即管”,保证工程效益得以及时发挥。要在覆盖管理范围上求突破,在提高管理水平上求突破,在推进水管单位改革上求突破,将水利工程管理经费安排与推进改革、强化管理挂钩,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八)两手准备,切实做好抗旱工作。要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认真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淮北各地要加强湖库蓄水保水工作,严格控制湖库出流。沿运省属抽水站要做好长期抽水的准备,有关市县要抓紧维修抽水机组,疏浚淤积引河,随时准备投入翻水运行。要认真分析当地水源供需情况,分阶段制定供水计划和抗旱预案,优化调度水源,强化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减少水量消耗,优化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生活、航运、电厂等用水需要。

四、加强领导,确保夺取今年防汛防旱斗争全面胜利

防汛防旱工作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责任,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一是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制。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我们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各地要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把各项防汛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座工程、每一处险工患段。各地新上任的领导要抓紧时间,尽快熟悉情况。各地防指要将防汛责任制的内容直接通报到每一个防汛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使他们尽快做到工程现状明晰,薄弱环节明了,应对措施明确,切实履行好职责。省防指已在新华日报等有关媒体上公布全省大江、大河、大型水库、滞蓄洪区、重点防洪城市、重点流域性工程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实行防汛追究制度,对因失职、工作不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进一步严肃防汛纪律。防汛防旱工作涉及到上下游、左右岸,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下一级防汛指挥部服从上一级防汛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地区防汛指挥部服从联防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地方各部门服从当地防汛指挥部的指挥和调度。现在全省各个流域的防汛调度都有预案,这些预案经过多年运用,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在今年的防汛抗灾中要继续贯彻执行。其中淮河、沂沭泗、太湖、滁河等大流域的防汛调度,我省要坚决服从国家防总的调度命令;省内各流域的防汛调度,由省防汛防旱指挥部按照预案统一指挥,各地必须严格执行。

三是进一步发挥防指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指挥决策水平,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通力协作,团结抗灾。水利部门,要重点抓好防汛防旱的日常工作,及时分析研究、超前部署安排。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预测预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发展改革、经贸、财政、建设、交通、民政、国土、电力、物资等部门都要按照防汛责任制的分工,共同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省四个流域的联防指挥机构要加强指挥协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防汛抢险、防汛指挥系统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依法防洪,确保各项防灾减灾工作有序顺利进行??学指挥决策水平。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8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2012年5月1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12年省、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及我县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汇报如下:

一、省、市会议精神

4月20日,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程中才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副

省长赵树丛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代表省防指对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会议分析了今年汛期的天气形势,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1、省委常委、副省长、省防指总指挥赵树丛重要讲话精神。一要落实家宝总理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政治责任。从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更为重要。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安徽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对于洪涝、干旱、台风影响频繁的我省来说,防汛抗旱工作抓好了,抓出了成效,就是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支撑。从气象条件来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尤为艰巨。今年以来,我省天气异常为近几十年来所罕见。暴雨洪水、气候干旱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更加突出,对防汛抗旱形势判断、决策调度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做好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从工作实际看,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十分迫切。落实家宝总理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和政治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随时迎战可能出现的水旱灾害,确保打赢、打好今年防汛抗旱攻坚战。

二要强化措施,进一步突出防汛抗旱工作重点。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防洪安全、保供水安全、保生命安全,确保重要堤防不溃破、重点水库不垮坝,抗旱工作千方百计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是切实做好长江淮河防汛工作。淮河流域地形特殊、水系复杂,防洪排涝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各地要统筹干流与支流防汛,统筹防洪与排涝,加强险情隐患排除,加强巡堤防守,加强工程运用调度,确保防洪安全。二是切实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要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要处理好水库施工与安全度汛的关系。三是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四是切实做好城镇防洪排涝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城镇

防洪排涝工作,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城镇防洪排涝职责,建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部门分工负责的城镇洪涝应急管理体制,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五是切实做好供水和抗旱工作。

三要防字当头,进一步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准备。一是狠抓工程应急处置。要针对影响今年度汛安全的突出问题,抓紧梳理并进行应急处置。要进一步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工程安全。二是狠抓预案修订完善。三是狠抓预测预报预警。四是狠抓队伍物资保障。防汛抗旱队伍、物资、资金等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基础保障。

四是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组织领导。一要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二要形成防汛抗灾合力。三要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抗洪抢险突击队、主力军作用。四要严明防汛抗旱纪律。

2、纪冰厅长工作报告主要内容。纪厅长客观分析了当前的防汛抗旱形势,强调当前的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水旱灾害频发基本省情没变。二是洪涝干旱严重威胁依然存在。三是极端天气呈现加剧态势。四是防汛抗旱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五是崛起战略对防汛抗旱提出更高要求。

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总体目标:防汛工作要做到确保长江、淮河干堤、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防洪安全,力保中小河流、小型水库安全度汛。

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具体任务是:一是健全责任体系,

提供防汛抗旱组织保障。二是强化汛前准备,夯实防汛抗旱工作基础。三是突出防范重点,增强防洪抗灾整体能力。四是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性灾害的水平。五是运用先进技术,推进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六是加强蓄水保水,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3、5月13日,市政府召开了防汛抗旱会议。会议对做好淮河、内河、水库防汛,城市防洪、山洪灾害防治、洼地排涝和灌溉抗旱等七项具体工作分类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会议强调,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坚持做到8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工程到位、预案到位、物资到位、队伍队伍、资金到位、协调到位、参谋到位。会议指出,抓防汛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要宁可空防,不可不防,做到有备无患。

二、工作回顾

去年汛期,我县内外河水势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险情,但发生了春旱,遭受了龙卷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袭击。

一是春旱。去年春季我县部分乡镇发生了较重旱情。旱情发生后,县领导及时召开会议并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工作。水务局适时开启瓦西、瓦东两条干渠引水,定点供水保苗,各有关部门通力

协作,措施得力,为去年夏季粮油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龙卷风和强降雨,受灾严重。面对灾情,县委、县政府快速反应,科学决策,迅速安排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防汛抗旱工作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但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呈现多发趋势,加之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抗旱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在工作中要清醒地认识到防汛抗旱工作中有利条件和不足,趋利避害,不断提高防汛抗旱水平。防汛抗旱有利条件主要有: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洪保安工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防汛抗旱项目的争取,为不断提高防汛抗旱保障能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是淮河堤防得到加固,防洪能力大大提高。正南淮堤、寿西淮堤堤防得到加固,险工险段减少,淮干防汛压力减轻。

三是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有序推进。行蓄洪区撤退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安全撤退能力,瓦埠湖保庄圩及移民建房工程的建成,让低洼地居民不断外迁,有效地减轻了行蓄洪区运用时人员撤退压力。

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

一是内河防洪压力大。瓦埠湖、肖严湖、梁家湖主要内河,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堤防防洪标准低,特别是重点生产圩堤抵抗洪水能力不强,是防洪的薄弱环节。三是排涝泵站防洪压力大。新建的时淠站、大店一站、二站未验收,也没有经过大洪水的考验。寿西湖农场实施的农场二站改建工

程穿堤箱涵未复堤。

四是淠河堤防险工险段依然存在。迎水坡风浪冲刷,浪砍严重,堤脚崩塌严重,河道内弃置沙堆阻碍行洪。

四、充分准备,扎实做好2012年防汛抗旱工作。1、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一要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县委、县政府已调整充实了今年县防指组成人员,明确了县领导的防汛分工。落实分段分片包干责任制,明确了防汛责任人。各级防汛责任人特别是新上任的防汛责任人要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情况,及早深入工程现场、防汛一线,检查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二要落实部门责任制。有关防指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服务防汛抗旱全局,指导并做好本部门、本行业的防汛工作。

三要落实汛期值班。县防指办公室及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和负责人带班制度,密切监视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及灾情,强化各类调度指令的落实,切实发挥防汛抗旱中枢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

2、深入开展各项防汛检查

汛前检查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3月中旬,县防指已安排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淮淠堤防防洪工程进行了检查,也安排各乡镇对水库安全生产进行了检查。今年,县防指设立了正南淮堤、寿西淮堤、张马淠堤、肖严湖、水库、九里联圩、瓦埠湖、城防八个防汛指挥所,各指挥所防汛责任范围广、防汛任务重,请按照防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一是进行工程检查。各防汛指挥所对各自防汛责任范围内的堤防、渠道、中小型水库及各类建筑物现状进行检查,同时对影响度汛安全的险工隐患,按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制定应急度汛措施。二是进行防汛物资检查。对现有的防汛物资进行清点,翻晒,制定补充计划,完善管理制度。三是进行在建工程检查。要对在建工程的进度、质量进行检查,要明确责任主体,谁组织实施,谁负责度汛安全。要做到问题不漏一个,隐患不漏一处。四是加强对中小河流的防汛检查。肖严湖、梁家湖等内河圩堤险工险段多,防汛任务重,要重点检查重点防范。

3、修订完善各类预案针对近年来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县防指制定了《寿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对《寿县防汛预案》、《寿县城区防洪预案》、《行蓄洪区撤退运用预案》等预案及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做到超前预测,事先谋划。

4、落实防汛抢险队伍

各乡镇应尽快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同时,要针对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的实际,探索新的途径,按照《安徽省长江淮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巡逻查险规定》,组建三线民工防汛队伍。

5、切实做好防汛器材的筹备

防汛器材是抢险的物质基础。各乡镇要按照县防指下达的指标,筹足防汛器材。

6、全力做好灌溉供水保障工作

一要科学调度,做好灌溉保障。今年面上蓄水总体较好,但大井水库蓄水偏少。各灌区水稻栽插供水在即,在水稻栽插过程中,出现阶段性、局部地区供水紧张的矛盾不可避免,我们要严格执行供水计划,严格放水纪律,“集中水权、统一调度”,形成科学用水、团结用水、协作用水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合理控制河道、湖泊水位,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河道、湖泊适度蓄水。

二要加强泵站维修和渠道整治。县排灌中心站、各乡镇要多方筹集资金,尽快维修存在问题的泵站,确保正常开机。要发动群众,及时清淤整治输引水沟渠,保障灌溉输水、引水畅通。县抗旱服务队要及时购置、维修机械设备,发挥应急抗旱服务作用。

五、几点建议

1、各乡镇要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对防汛三线民工要登记造册,确保名下有人。

2、新城区防洪除涝要及时做好排水沟渠疏通工作,确保城区防洪安全。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9

今天召开全县抢险救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分析今年的防灾抗灾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县上下增强防范意识,强化应急措施,切实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刚才,县水利、城管、科技、民政等单位分别作了发言,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与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大家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迅速行动起来,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抢险救灾工作。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居安思危

重视防灾抗灾工作,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的要义所在。我县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历史上水、旱、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从刚才各部门通报的情况和我县较为脆弱的抗灾基础来分析,应该说,今年抢险救灾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醒。

第一,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看,必须要加强防灾抗灾应急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厚积薄发、加速跨越的新阶段,开始迈上持续较快增长的平台。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关键阶段,不仅需要我们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也需要我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发展的成果。反过来讲,如果由于我们工作不到位,让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损,我们就是未尽到责任,也将对全县社会稳定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必须从紧、从实地做好各项抢险救灾准备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二,从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看,今年降雨量偏多。首先,在气候状况上,我县地处南北冷暖气候过渡地带,天气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突发性灾害频繁发生,近几年尤为如此,继*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年发生局部涝灾,之后又连续三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其中,*年我县还遭受龙卷风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我县近阶段每年都要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极高。其次,据国家和省市气象部门的中长期天气预测,今年汛期不确定因素增大,淮北和江淮之间降雨量将大幅增加。我县主汛期降水量偏多且有集中期,极有可能发生局部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因此,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宁可把困难估计得更多一些,把可能发生的灾害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第三,从全县防灾体系现状看,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当前正值午收季节,农机、柴油、用电量增多,加之农民防范意识薄弱,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二是防汛工程标准较低。我县涵闸、水库等防汛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况,全县14座小水库中病险水库就达到12座,病险涵闸58座,河道堤防险段32处,堤防缺口120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城市防洪设施不到位。老城区内大部分管网老化,县城未形成完整排涝体系;城区主要排涝河道多年未疏浚,淤堵严重、排涝不畅这些都是造成我县内涝严重的主要症结所在。四是应急准备工作还不充分。有的抢险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道路、电力、通信等抢险配套设施滞后,有的防灾物资储备不足,抢险应急装备老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打好有思想准备、有物质准备、有组织准备之仗。

二、突出重点、科学防控

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处置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做好抢险救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思考和研究加强防灾、抗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问题,把工作做细,把基础打实,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提高抢险救灾处置能力。完善的预案是科学防灾、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的前提。目前,我县已制定了《泗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各类专项预案20项、部门预案14项,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强处置能力建设。一是要修订完善各种防灾预案。要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的同时,针对我县抢险救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各类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的预案更加符合实际。在防汛和城市防洪预案中,要细化重点地方、重点险工险段的防守方案和抢护措施,尽可能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二是要加强抢险应急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县公安、消防、武警和医疗救护等单位的应急分队建设,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泗县抢险救灾紧急救援队,各专业抢险救援应急队在开展本行业常规性工作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多种抢险救援技能专业训练,打造出一支“一专多能、专兼结合”抢险救援队伍。在此基础上,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还要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培训好本乡镇、本部门的防汛抢险队伍,搞好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一旦发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三是切实落实好各项防灾预案。要把抢险指挥、通讯联络、群众转移、物资调拨、卫生防疫等措施,落实到抢险救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各部门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实施先期处置工作,有效控制事态,尽力减少损失。做到临阵不乱,有条不紊。

(二)加快除险加固工程综合整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一是要做好水利工程设施的除险加固。乡镇政府和水利部门要认真细致地搞好汛前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分类排队,分出轻重缓急,及时进行研究处理。要加强对水库运行的监测,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实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坝体巡查和洪水预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迅速处置、有效控制。对病险水库,要迅速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落实应急措施。同时,加强观测巡查,畅通排水系统。按照“谁设障、谁清除,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采取坚决措施,限期消除违章建筑物和阻水物,保障面上排水系统的畅通。要加快新汴河长沟大桥和新濉河前李大桥建设进度,确保汛期前完成桥梁基础工程,并及时拆除拦水坝,恢复河道行洪能力,二是要清除城区河道行洪障碍。这是城市防洪工作的重点,县城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对在环城河和石粱河堤围和河道边上违章建筑要予以坚决清除;在主汛期到来前,要对城区主行洪河道进行清淤,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同时,加快城区排水管网改建,进一步解决好城区低洼地段的积水问题,提高泗城防治内涝标准,增强排涝能力。三是要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县建设局和科技局要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与监督,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工程与民用建筑必须依据地震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同时,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工程,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网络。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落到实处,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

(三)备足备齐抢险物资,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物质准备。这既是抓好抢险救灾的有效手段,也是抢险救灾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全备足各级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对抢险物资要宁可有富余,不能有缺口,确保一旦灾情出现,能立即调出使用。当前,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对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没有按照要求足额储备的,要抓紧落实,限期备足。

(四)加强灾害预报预测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气象部门要加强汛期的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掌握雨水汛情,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及洪水预测预报会商制度,切实做好气象及洪水预报工作,提出科学调度意见。科技部门要健全震情跟踪制度切实提高群测群防综合能力,做好地震宏、微观异常的观测、落实、收集、上报工作,不断提高地震分析预报水平。宣传部门要做好信息工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政府新闻办要及时会同应急办,向媒体统一信息,主动引导舆论,以正视听,稳定公众情绪,为应急处置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强化救灾资金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抢险救灾物质发放制度。一是要严格救灾款使用范围和发放程序,做到使用正确、账目清楚、手续齐全,提高救灾款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建立救灾资金快速拨付办法,加快资金拨付速度。把政府救助及时发放到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做好救灾资金的发放管理工作。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密切合作,按照公开、民主和社会监督的原则,建立良好的救灾款物管理体制。要总结经验,努力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救灾款物发放制度,建立和落实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六)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落实救灾防病措施。我们要以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县传染病区和疾控中心的作用,落实救灾防病措施,确保发生灾情后,能够尽快恢复医疗防疫功能,保证群众饮用安全卫生水,吃上放心食品,住上卫生场所,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不发生疫病流行。当前,要全力以赴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县卫生、教育部门联手,落实食堂卫生管理、晨检、疫情报告、病人隔离治疗等措施,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工作。同时,严格包保责任制,对5岁以下流动儿童进行摸排并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努力实现“控制疫情不蔓延、死亡病例不发生”的防控目标。

三、强化领导,夯实责任

抢险救灾,事关全县大局和稳定,责任重于泰山。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严肃纪律,认真抓紧抓好。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抢险救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抢险救灾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决不允许出现空档、死角。对我县目前存在的险工、险段,已明确到各乡镇政府,关键是要抓好落实,按照各自职责分工,靠前指挥,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各乡镇政府一把手,要自觉把抢险救灾各项准备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涉及到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协调,及时解决,一旦发生灾情,要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抢险救灾是各级各部门和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无论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着眼全局,坚持小局服从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决不能瞻前顾后,贻误战机。对于各项防灾抗灾工作我县都制定了应急预案,对各单位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分工,主动担负起各自的抢险救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整体合力。

洪涝灾害突发应急预案篇10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在省市防指的统一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各项工作,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工作目标。现将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汇报如下:

 

一、汛情概况

 

(一)梅汛期

 

今年,我县梅雨特点可以归纳为“一长一多一大”。梅雨期超长。今年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22天明显偏多,创历史新高(1996年45天)。总雨量偏多。梅雨期我县面雨量723.3毫米,为历史第二,仅次于1999年梅雨期903.3毫米。降雨强度大。梅雨期系统性降雨明显,梅雨带南北来回摆动,先后出现8轮集中降雨过程,其中有3轮较明显,分别为6月21日、7月6~7日和7月15~16日,过程面雨量分别为79.6毫米、69.6毫米、176.9毫米。受梅雨期集中降雨影响,全县平原河网水位普遍超保,其中,太湖夹浦站水位从6月28日起开始超警,直至出梅时仍超保证水位0.38米;水库基本满蓄,其中:合溪水库最高水位25.04米(16日16时),创历史新高。

 

受今年梅雨期集中降雨和太湖高水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9611.49万元。

 

(二)台汛期

 

今年,我县未启动防台应急响应。第4号台风“黑格比”成为首个登录浙江的台风,受其影响,我县有过程性降雨,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旱情

 

8月份,我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未出现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

 

全县上下按照、李克强总理以及省、市领导的批示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取得了防汛防台抗旱的全面胜利。

 

(一)夯实基础,全面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1.全面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调整了以县长石一婷为指挥的防汛指挥部成员;县委书记周卫兵、县长石一婷等四套班子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压实各方责任,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各乡镇(街道、园区)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及时调整各类防汛责任人,定人定岗定职,全县共落实水库山塘、河道堤防、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等各类防汛责任人2700余人。针对今年防汛责任人变动大的实际,及时组织所有265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村级防汛防台形势图的修编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危险区域、转移对象、转移责任人、转移路线、避灾安置地点等,实现村级防汛预案的“图表化”,有效增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全面开展汛前大检查。1月中旬,县防指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乡镇自查、联合督查”形式的防汛大检查。各乡镇(街道、园区)按照县防指的要求,早研究、早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今年的汛前检查的自查工作。针对已建和在建涉水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洪易涝区、景区及农家乐等领域,全县累计共出动检查人员2364人次,检查排摸各类场所1828处,发现各类隐患106处,均已整改或落实管控措施。

 

3.全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全县各乡镇(街道、园区)及县商务局、供销社、水利局等防指成员单位积极落实资金,对防汛物资进行补仓和更新,目前,我县抢险物资储备实行县、乡镇、村(斗)三级储备,通过直接储备、委托储备等方式储备了必要的防汛物资。据统计,全县共储备抗洪抢险袋类225万条、桩木2300余方、排水泵1396台、分别布设在防洪重要地段,落实发电机47台、卫星电话42部,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

 

4.全面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出台《xx县乡镇综合应急力量体系建设方案》,强化自然灾害抢险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园区)均落实30~5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各村也相应成立了抢险组织,全县共落实了各类抢险队伍5000余人积极统筹应急抢险力量,人武、公安、综合执法落实1000余人县级综合抢险队伍,协调社会救援力量民安、公牛等4支救援队200余人,参与全县防汛抗洪工作,有效提升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全县共落实防汛抢险技术支撑专家37人,确保险情发生时物资、技术力量到位。

 

5.全面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紧紧围绕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防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专题调研综合报告〉任务落实工作方案》,加快建立识别一张图、研判一张单、管控一张表、指挥一平台、应急一指南、案例一个库“六个一”工作机制,健全与“两个高水平”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基层防汛防台工作体系。紧盯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建设,狠抓预警信息的融合互动,借助县大数据局统一建立的CiG平台,汇总各涉灾部门的信息数据,组建统一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梳理应急减灾资源“管控一清单”建设,推动全领域应急救援资源管理,各部门、各乡镇,共录入涉灾仓库137个,各类物资153万余件,避灾安置场所188处。狠抓应急救援行动“指挥一平台”建设,纵向贯穿全县应急可视化指挥调度,已配备了工业级无人机3台、星光级布控球3台、车载云台1套、可视化单兵20套、天通卫星电话43部,实现了各类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无线互通,确保了在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下的保底通信手段。完成县防汛预案修订,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演练50余次、警示宣传教育30余次。

 

(二)突出重点,全力做好应急处突防御工作

 

1.领导重视,靠前指挥。面对梅雨期太湖流域超标准洪水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总及省、市防指专程派专家组来长指导,并会商防汛形势。省委书记xx一行到我县太湖沿线乡镇视察汛情并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国家防总工作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副省长彭佳学等相关领导来长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市委、市政府对我县防汛抗洪工作非常关心,市长王纲、市委副书记夏文星、市纪委书记梁雪冬、副市长夏坚定等市领导来长检查指导我县防汛工作。县主要领导周卫兵、石一婷第一时间赶赴太湖沿线防汛抗洪一线,其他县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联系乡镇现场指导防汛工作。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我县取得防汛抗洪工作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密切会商,研判到位。梅汛期间,坚持县防指“牵头抓总”,强化联合会商,分析研判,科学防御。一是会商联动到位。县防指召集有关防指成员单位,成立汛情联合会商组,研判每一轮强降雨对我县的影响,商议防御重点及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累计组织防汛会商13次,下发工作通知11份,防汛简报17期。梅雨期间,全县共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次、防汛Ⅲ级应急响应2次、防汛Ⅱ级应急响应1次。二是科学研判到位。面对多轮强降雨,及时分析全县水情、雨情、工情,研判东部平原河网及太湖水位形势,当判断太湖水位可能超过2.81米时,及时向全县发出太湖超标准洪水紧急通知,先后2次向乡镇、部门下发防汛综合风险管控督办通知单,为及时抗洪抢险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三是精准部署到位。在防范第7轮、第8轮集中强降雨期间,召集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建设、农业农村、交通、文广旅体等部门入驻县防指,加密会商频次,实行每天一会商,第一时间给出重点防御建议,提前部署各乡镇(街道、园区)、有关防指成员单位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为应对强降雨争取更多时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紧盯重点,管控到位。各乡镇(街道、园区)、有关防指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按照各自职责、各就各位,紧盯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镇内涝等重点区域,全力以赴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严防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的高陡边坡、重要风险防范区和重点区域的滚动巡查、排查、监测,累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21次,检查风险防范区1167次,转移78点次267人次。二是严防山洪内涝。重点关注遇强降雨极易发生小流域山洪区域,特别是西北部山区、南部山区,充分发挥已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做好巡查、监测和预警等工作,对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群众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加强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城区河道等巡查排查,及时疏通清淤,开展应急抢排,防止持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城市内涝。强化全县187个物业小区的指导,调用排水设备377台次,排除积水处962处;三是抓好农村防汛。重点关注农村内涝灾害,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及时关闭防洪河道沿线闸门,防止倒灌,同时,及时开启排涝设施,减少内涝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发现问题的要迅速检修保养,确保随时关得上、排得出,发挥其防洪排涝的作用。

 

5.属地负责,全面防御。降雨防御期间,各乡镇(街道、园区)立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下沉一线,严密组织。围绕“自然灾害人员转移精准管控”,全面开展基础信息排查,共完成“浙江安全码”赋码人员3624人,累计转移人员1222人次,其中危房955人次、地质灾害267人次。各乡镇(街道、园区)在险情面前,行动迅速,及时开展自救,及时投入排涝泵站405座、临时水泵1300台套,24小时不间断抢排,最大程度减少内涝影响;针对受损的泵站、灌溉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检修,确保强降雨期间正常运行;针对过水受淹损坏的道路、公共设施及时进行抢修,第一时间恢复畅通运行;针对洪涝灾害影响区域,组织镇村干部会同有关部门技术骨干进村入户,积极组织抢收抢种补种等农业生产恢复,指导农户及时做好保险理赔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防汛防旱是一项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协同的工作,需进一步磨合,尽最大可能地缩短过渡期,以最好的姿态、最硬的作风,构建我县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

 

二是基层防汛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去年以来,基层干部仍有较大变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侥幸麻痹思想,实战经验缺乏,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能力有待提高。同时,有些地方基层防汛体系责任人网格还存在盲点盲区,部分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不高,乡镇亟需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宣传培训,切实增强应急处置和自防自救能力。

 

三是乡镇应急救援能力及防汛物资储备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乡镇对可能发生的灾情预想不充分,储备的应急物资还不够齐全,物资供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应急工作的开展,防汛物资仓库仓储面积不足、种类单一、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着力健全防汛防台机制。认真总结改进防汛防台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防汛防台预案,明确各防指成员单位具体责任。进一步强化信息交互机制,规范对上沟通、对下指挥、情况上报收集等席位设置,改变单一的信息应对局面。

 

二是着力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始终坚持“一个目标、三个不怕”的防汛防台理念,立足防大灾、抗大灾,牢固树立“防灾减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防范意识、联防意识,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科学调度能力。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形全民防灾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力做好基层长效管理。按照乡镇“七个有”(办事机构、应急预案、值班人员、值班记录、信息系统、抢险队伍、防汛物资)、村(社区)“八个一”(一张责任网格、一本预案图表、一套简易监测预警设备、一个避灾场所、一批防汛救灾物资、一套警示牌、一套宣传资料、一次培训演练)要求,继续抓好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的建立完善,确保充分发挥“乡自为战、村自为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