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环保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2:05

践行环保理念篇1

FreiburgerDruck印刷厂将环保进行到底

Freiburg是德国的一座城市,毗邻法国和瑞士,因其市民具有的高度环保意识而闻名。KBaCortina的早期用户之一,Badischespressehaus传媒集团旗下的印刷厂FreiburgerDruck就位于这座城市。作为德国120强企业之一的Badischespressehaus传媒集团,其发行的一种主要的报纸包含21个地方版,日发行量18万份;每个周日发行的周报《DerSonntag》有4个不同的版本,总发行量达31万份;其他产品还包括每周累计总发行量为55万份的数种免费报纸、多个小发行量的报刊以及多种增刊、半商业印品和商品名录类产品等。如此繁多的产品类型,使得FreiburgerDruck印刷厂每晚更换1600~1800张印版已成为常态。而FreiburgerDruck印刷厂能做到如此,则完全归功于其拥有配备了自动换版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印刷机KBaCortina。

正如上文提到的,环保已根植于Freiburg这座城市,而这也是FreiburgerDruck印刷厂选择KBaCortina以替代其3条传统印刷生产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KBaCortina投产之后,FreiburgerDruck印刷厂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统计。统计显示,相比以前的传统印刷生产线,使用KBaCortina后,企业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500吨,减少水消耗量730000升,减少添加剂使用量28000升,减少显影剂使用量15000升,减少清洗剂使用量24000升,减少抹布使用量210000块,减少废品产生量约1300吨。

尽管KBaCortina需要温度控制系统,但其生产过程中的总能源消耗仍与传统胶印机相同,这是因为其较高的能源消耗量被厂房环境和温度控制系统的热量回收带来的能源节省量抵消了。可以说,KBaCortina在设计时,将环保性、经济性、创新性以及节省空间等进行了完美结合。

epC转变从KBaCortina开始

地处布鲁塞尔西北部的洛克伦市的生态印刷中心(ecoprintCenter,简称epC)隶属于比利时Depersgroep传媒集团,epC凭借KBaCortina在环保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比利时绿色组织Groen授予的Green’secotech环保奖项。

践行环保理念篇2

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群,是以微观营利性经济组织的活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类学科。在不同的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偏重于科学研究,如部分研究性大学;有的偏重于应用,如部分地方性高校或者二本三本院校;有的定位于职业技能和一线应用,如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各个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一定差异,但传统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要求以及基本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方面。工商管理学科属于典型的宽口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宽泛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专业素养方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方面。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掌握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基本身心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课程评估标准,均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首先,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如上所述,传统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理念中主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

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以效益经济作为企业运行效率的唯一标准,缺乏生态理念,只会被动履行或者隐性逃避企业的生态责任,更不会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总之,没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设计理念也会培养出相应的缺乏生态理念的企业管理人员们、企业家们乃至企业们。其次,课程设计内容上缺乏环保教育。在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内容上,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中,都难以找到基本的环保通识课程和环保专业课程,如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课程、日常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以及环保实践操作,更不必说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等绿色课程。最后,课程考核环节缺乏环保导向。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考核环节基本上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点,考查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认为现有的课程考核环节是单向的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如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等。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改革

如前所述,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商管理学科也应该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改革

如前所述,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还应关注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生态人”———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主动履行企业的生态责任,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生态思维成为一种常态,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企业。从而践行教育的共同目标———个人的发展、适应环境及与社会互动。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就必须确立新型的生态知识观。传统的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真理。个人见解无法融入给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对知识客观化与科学化的追求以牺牲个人知识与见解为代价。而新型的生态知识观融入了学生个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强调对生态知识的深刻理解与重新建构。

由于学生这一个体的参与,学习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它与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的个人生态生活、个人生态知识、个人生态经验也构成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资源与材料,面对课程知识,师生获得“某种尊严和言说的权力”。在课程设置的生态目标上,应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以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应突破狭隘的科学知识的束缚,谋求科学知识课程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完美融合,使得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体验等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生态文明理念、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进入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事业成就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个人生态知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成为他自己的特殊精神世界,并在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得生态意识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内容改革

王牧华、靳玉乐等学者认为,生态主义课程是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研究课程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有关于生态主义理论的课程;为了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的课程。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它包含了广泛的课程形态及其理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工商管理课程主要是指第三种涵义,即为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而设置的课程,目的在于在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中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之中,可以采取如下几点措施:第一,设置若干关于环保生活常识、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系统设计、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等选修课程或讲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课程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同时加强隐性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养成“生态人”的思维习惯。第二,设置绿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设置绿色课程实践和设置绿色社会实践。绿色课程实践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野外参观和调查,让学生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工商管理“清洁生产”或“生态教育”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清洁生产或节能减排实习体验或模拟实验;利用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到荒野中体验与实践,激发生态环境悟性,让学生在融入大自然中体味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绿色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环境保护实践或社会调查。如生态或绿色协会组织学生开展建议废除一次性方便筷、回收旧电池、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减量消费、生态消费、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中小学和居委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如环境与疾病发病率的关系、企业排污对社会的危害、企业实施生态生产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在环境知性、悟性和德行方面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考核环节改革

践行环保理念篇3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Lmp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ki.sxsx.2016.03.031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category、重特色payattentionto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practice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1.跟踪环节划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应分成“实践管理”、“实践指导”和“实践学习”三个跟踪环节。其中,“实践管理”环节由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管理方式、管理能力构成;“实践指导”环节由实践准备、实践指导、实践评价和实践总结构成;“实践学习”环节由实践态度、实践纪律、实践效果构成。

2.测评反馈设计。首先,应视不同跟踪环节分设测评指标。如,“实践管理”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管理理念指标(以人为本)、管理态度指标(积极性、协作性、责任性、纪律性)、管理方式指标(权威型、合意型)、管理能力指标(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指导”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准备阶段指标(实践计划、实践教材或大纲、实践动员)、指导阶段指标(指导态度与责任、指导内容、指导水平)、评价阶段指标(实习报告批阅与修改、实践成绩评定)和总结阶段指标(实践工作总结);“实践学习”环节的跟踪测评指标应包括:实践态度指标(学习态度、配合态度)、实践纪律指标(出勤纪律、现场纪律)、实践效果指标(实践报告水平、技能掌握程度、实践环节成绩)。[5]其次,按照管理者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管理者,管理者对学生、学生对管理者等六条路径实施阶段性测评,并将结果上传至指定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之后,由教学管理系统及时反馈给测评对象,促使其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荣丽,陈淑君.分类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18.

[2]向海梅,刘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63-165.

[3]徐平,徐建中.美国辛辛纳提大学的合作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2):45-48.

[4]杨文登,叶浩生.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J].社会科学,2012,(8):110-117.

践行环保理念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并列入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之中。这是在资源日趋紧张、雾霾天气频现、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等情况下,顺应历史形势与潮流的新的发展理念,更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基于此,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体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执行,而这有赖于全社会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工商管理学科的创生源于企业及其管理实践,而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是实现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根源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变,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理念的树立和执行,工商管理学科均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高校的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可以成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教育未来的企业工作者实现绿色生产、清洁制造,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生态文明视域之下如何进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改革,使之在传播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改革不容回避的任务。

 

一、传统的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群,是以微观营利性经济组织的活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类学科。在不同的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偏重于科学研究,如部分研究性大学;有的偏重于应用,如部分地方性高校或者二本三本院校;有的定位于职业技能和一线应用,如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各个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一定差异,但传统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要求以及基本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

 

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方面。工商管理学科属于典型的宽口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宽泛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专业素养方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方面。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掌握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基本身心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课程评估标准,均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

 

首先,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如上所述,传统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理念中主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以效益经济作为企业运行效率的唯一标准,缺乏生态理念,只会被动履行或者隐性逃避企业的生态责任,更不会

 

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总之,没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设计理念也会培养出相应的缺乏生态理念的企业管理人员们、企业家们乃至企业们。

 

其次,课程设计内容上缺乏环保教育。在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内容上,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中,都难以找到基本的环保通识课程和环保专业课程,如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课程、日常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以及环保实践操作,更不必说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等绿色课程。

 

最后,课程考核环节缺乏环保导向。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考核环节基本上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点,考查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认为现有的课程考核环节是单向的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如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等。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改革

 

如前所述,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商管理学科也应该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改革如前所述,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还应关注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生态人”一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主动履行企业的生态责任,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生态思维成为一种常态,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企业。从而践行教育的共同目标—个人的发展、适应环境及与社会互动。

 

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就必须确立新型的生态知识观。传统的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真理。个人见解无法融入给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对知识客观化与科学化的追求以牺牲个人知识与见解为代价。而新型的生态知识观融入了学生个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强调对生态知识的深刻理解与重新建构。由于学生这1个体的参与,学习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它与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的个人生态生活、个人生态知识、个人生态经验也构成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资源与材料,面对课程知识,师生获得“某种尊严和言说的权力”。

 

在课程设置的生态目标上,应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1、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以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应突破狭隘的科学知识的束缚,谋求科学知识课程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完美融合,使得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体验等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生态文明理念、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进入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事业成就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个人生态知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成为他自己的特殊精神世界,并在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得生态意识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内容改革

 

王牧华、靳玉乐等学者认为,生态主义课程是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研究课程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有关于生态主义理论的课程;为了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的课程。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是1种广义的理解,它包含了广泛的课程形态及其理论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工商管理课程主要是指第三种涵义,即为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而设置的课程,目的在于在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中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在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之中,可以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第一,设置若干关于环保生活常识、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系统设计、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等选修课程或讲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课程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加强隐性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养成“生态人”的思维习惯。

 

第二,设置绿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设置绿色课程实践和设置绿色社会实践。绿色课程实践方

 

面,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野外参观和调查,让学生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工商管理“清洁生产”或‘‘生态教育”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清洁生产或节能减排实习体验或模拟实验;利用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到荒野中体验与实践,激发生态环境悟性,让学生在融入大自然中体味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绿色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环境保护实践或社会调查。如生态或绿色协会组织学生开展建议废除1次性方便筷、回收旧电池、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减量消费、生态消费、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中小学和居委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1些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如环境与疾病发病率的关系、企业排污对社会的危害、企业实施生态生产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在环境知性、悟性和德行方面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考核环节改革

 

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考核环节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基于此,工商管理课程考核之中必须融入环保及清洁生产方面的考核。

 

—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关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或者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课程,获得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面的常识,形成自觉实施生态生活、生态消费、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只有将生态意识与生态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最终考核之中,才能真正达到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与社会活动之中实施生态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另一方面,将“生态教育”纳入工商管理学科毕业设计环节。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对所涉及的研究对象融入环境分析内容或者生态技术分析环节,体现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从而使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形成以生态理念分析和研究问题,养成思维上的习惯和基本的生态素质。对优秀毕业论文的评定也可以以生态效益为考核标准,规定论文必须有对经济效益与生态系统中环境影响的论证。

践行环保理念篇5

一、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了诸多内容,以下从增强创新意识培养、提升环保创作意识、注重激发学生潜力、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等方面出发,对于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1、增强创新意识培养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众所周知艺术的天赋实际上是很难从书本中学到的,在这一过程中只能通过在实践中摸索和顿悟,以及参观别人的艺术作品,从中领悟出来。其次,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以还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这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与素质,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在在生活中学习并且可以在实践中锻炼,最终起到在创作中成长的效果。

2、提升环保创作意识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离不开对于学生创作意识的提升。艺术学生在经历实验创作时应当努力的在这一过程中思考、发现、感悟,最终能够获得顺利的创作灵感并且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其次,学校和教师为了能够使实验教学安全有序地开展,则应当合理的培养学生安全环保意识,并且将安全环保的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在提升学生的环保创作意识时应当一方面根据不同功能实验室的要求来以学生乐意接受的图式方式,并且以有趣的表达进行环保艺术教育。在改变了以往刻板僵硬的说教的同时,更加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自觉观看,有意无意中接受和培养了环保意识。

3、注重激发学生潜力

跨域融合理念的实验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潜力。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过中应当合理的利用学科优势来营造出一个朴素、优美、自由的艺术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这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就有助于其激发出自身的艺术学习潜力。其次,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过程中应当以轻松。生动、自然的课堂教学来让学生的创新潜力迸发出来,这不仅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获得,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着重动手操作,最终也能够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得到合理的提升。

4、学生成本意识培养

跨域融合理念还应当做好学生成本意识的培养工作。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对于不同艺术材料的性能和表象、材质进行合理的讲解,让其理解到不同材料的不同成本与不同使用效果。其次,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让其结合自己设计和创作的要求来自主的选购适合的材料,从而能够在合理地节约艺术创作成本的同时更好的达到自己的设计创作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成本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通过限制成本的艺术创作锻炼来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材料行创作设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成本节约意识,最终提升了学生艺术创作的综合性。

二、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需要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不同的能力,以下从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确定艺术实践标准、优化艺术教育流程等方面出发,对于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进行了分析。

1、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的第一步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更加全面的艺术训练来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意识进行培养。其次,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应当通过实验教学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艺术教师可以通过立足学生的方案或项目的设计创意来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天赋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此同时,艺术教师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当让学生对于好的灵感和创意进行发挥,最终能够让其在艺术实践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实践。

2、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积极性。艺术教师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同伴的影响下合理的将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实际操作运用。通过这一实践模式学生不仅仅能够巩固艺术知识,并且还获得了在面对创作瓶颈时的解决策略。其次,艺术教师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积极性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艺术体验和感悟来使其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风格,最终能够促进其艺术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3、确定艺术实践标准

跨域融合理念的艺术教育需要建立在确定艺术实践标准的基础上。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应当持续的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时代同步。其次,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还应当坚持与市场共舞的艺术实践原则,从而能够在于行业互动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实践改革。例如艺术教师应当更加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和行业部门的需求,并且及时分析不同行业的行业标准,以此确定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然后将这些标准分解于实验项目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明了行业标准的要求,领会行业标准执行的要诀。与此同时,艺术教师在为学生确定艺术实践标准时还应当努力的让学生适应相关行业的工作环境,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与该行业相匹配的职业能力与执行能力,最终能够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相应的工作,并且提升艺术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成功率。

三、结束语

跨域融合理念对于我国艺术试验教学的改革和艺术人才的培养都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艺术教育只有在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教学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倩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7(30):51-54

[2]曹大辉.比较视阈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保障体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01):34-37

践行环保理念篇6

 

在地理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但是至今为止“地理核心素养”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核心素养并非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老师进行长时间的逐渐的培养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主阵地一般是在课堂之上。如何在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高中地理素养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素养的界定和选择”专题研究中,该组织对于“素质”以及“核心素质”进行了界定,并且成为了“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重要的依据。此组织认为,“素养是可以教、可以学、可以测的,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素养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培训。”核心素养“则是在不同的领域之中或者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都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素养。

 

地理素养是指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且能够运用地理学中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的涵养,地理素养主要有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以及地理观念四方面构成,而地理核心素养则是最能够体现地理这一学科的价值的关键素养,是能够满足终身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地理思维,地理核心素养从地理学科教育的来看应该包含有地理技能、综合思维、空间视角、人地观念四大方面。

 

二、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意义

 

2.1环境保护课例中的理论知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资源不断地过度消耗,不仅阻碍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中,主要强调就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满足全人类的自身需求,强调经济利益的增长方式与破坏环境不冲突。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先解决人类发展时的问题又能够为后代人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符合人类与自然的共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协调发展观,在制定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

 

因地制宜理论。因地制宜理论是指在课堂教学上到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进行环境保护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制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培养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

 

2.2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想要建立这种社会就必须要求民众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

 

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对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建立起理论性的知识,并且了解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充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开展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有方法。通过环境保护的教学,学生会逐渐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让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到环境保护的真正的方法,并将其使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2.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的创新

 

2.3.1优化课程理念,加强学生互动

 

首先,优化原有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向,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深入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确立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课程理念;其次,合理安排学校课程,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和课程安排,调整学习进度,加强相关联系,加大知识文化的宣传,营造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学习氛围。课程目标的设置凸显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学生之间创建起平等、和谐、美好、民主的关系,可以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3.2创新课程内容,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对课本教材进行改进,紧跟时展的步伐,优化教材内容,更新教师思想。教材选取体现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层级特点,分学段安排地理课程内容,精选重点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培育核心品格;教学建议应为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方法等提出指导,为创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指引方向,成为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保证。还要注重将环境保护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3.3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以学生知、情、意的形成与内化为认知基础,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行为的体现为根本标志。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体,不能够使用统一的模式来培养他们,所以教学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地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追求,以贯穿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依托,成为深化改革的动力。

 

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现结合的教学就是要从“文本式”走向“实践式”。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难点以及重点化解,这样在师生的辩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印象会更加的深刻。

 

三、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的具体课例研究

 

接下来我们以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湿地保护为例,针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进行具体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本文以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关湿地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研究,其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的正确理念。

 

2.过程与方法

 

(1)优化课程理念,培养核心素养。对于湿地保护的了解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消亡了或者即将消失的湿地,应该着眼于寻找湿地消失的原因,分析资料。同时运用地理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人地协调观念,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正确的区域认知。

 

(2)创新课程内容,注重地理实践。地理核心素质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纸上谈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模拟实验,综合条件,提出假设,分析湿地的作用和消亡原因,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课堂理论,立足于实践。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阐述,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课例研究关键

 

(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理念。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注重地理实践

 

(3)运用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4.课例研究总结

 

课例研究结束后,案例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精髓的总结是整个过程的点睛之笔。以往对于湿地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湿地的作用和湿地的消亡导致的危害,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立足于实践,关注湿地保护的集体措施,关注有关国家对于湿地保护的立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教育也已经上升到位世界都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意识才是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湿地学习的研究过程为例,显示了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环境保护课例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践行环保理念篇7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放在显著位置,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践者,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增添生态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美丽中国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纵观全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伟大构想。

(一)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背景

美丽中国,内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既是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也是反思后的科学构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空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500个大中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500多人。中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此外,中国现有耕种土地受重金属污染,共约1.5亿亩[1]。由此可见,我们已经为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提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是我们对传统发展方式反思后的美好憧憬。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结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格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发展的一个部分,是总揽国内外大局做出的战略抉择。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是新概念,但其理念并不陌生。

美丽中国首先是自然之美。天蓝,水清,山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当代中国广大普通民众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泱泱中国,雪域高原、浩瀚海疆、奔腾江河、苍茫草原、江南水乡……处处都是美丽迷人之景。卢岑贝格将自然描绘为“美丽迷人、生意盎然的盖娅”[3],自然之美不仅在于她迷人的外表,更在于她内在的活力。自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不仅能够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而且也能够支持人类的可持续性。

美丽中国其次更是人文之美。美丽一词,是形容一种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的接近完美或理想的境界,也可以形容一个人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魅力。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在建设魅力中国。美丽中国,美在自然,也美在文化,更美的是人。人文之美,是人的内在之美,是传统的传承与光大之美,是人际之间的和谐之美,是人对自然遵从与关爱之美。美丽中国的提出,要求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从内到外的全面发展,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设美丽中国视角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这是时展的需要,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时展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014年,总理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指出:“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4]而当下,我们要扭转粗放型经济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进而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中国,这不仅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问题,也需要价值理念的转变。虽然当前我国GDp居世界第二,但若不转变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无法使经济既为当代人又为后代人谋福,将无法保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要从价值观开始,尤其是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更多的是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学课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这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高校拓展德育内容的需要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的过程。“要清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内心的革命性变革。”[5]只有为人的道德价值观注入生态性内涵,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向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拓展,使之成为人的内在价值,人类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自然。伦理的生态向度,不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觉悟,也是人类伦理的进步。道德统摄了人类生活的文化和自然两大方面,生态伦理和人际伦理构成了完整的伦理学。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在人际伦理方面,人际伦理教育已经很成熟,但生态文明教育却较为滞后,既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将高校德育拓展到生态伦理已经势在必行。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思政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张扬,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开放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面,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广度和深度都较为缺乏。因此,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四位一体路径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践行者,要努力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营造一个践行空间,联接一个辐射通道,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之路。

(一)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

“链”是对事物之间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教育影响是指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结构是复杂的,可以是直线链,也可以是立体网状模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融合。

以提升教育者为重点,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素养加入高校教师的聘用条件中,从源头上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生态文明素质的稳步提高;同时引进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开设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意识再教育课程,提升已聘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

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在教育内容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关教材、辅导读物;另一方面,于课堂教学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中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着力强调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在教育手段方法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组织生态文明实践课程;同时,生活即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加强对大学生生活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引导。

以提高受教育者生态文明素质为目标。列出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书单建议学生假期阅读,例如《寂静的春天》《人类的极限》等等。鼓励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入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

(二)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

十闭幕后,《时事报告》杂志社、教育部社科司在全国10所观测点高校,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状况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80.5%的同学能够认识到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96%的学生赞同十关于“五位一体”新战略和美丽中国伟大构想,但仅有24.55%的学生能清楚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回答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大多学生仅停留在浪费水电、粮食,乱扔垃圾等方面。同时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相关信息的渠道更倾向于人人网等大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6]。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具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意愿,但对生态文明了解程度较浅。

开放性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开放性的个性,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高度开放的,而网络也是高度开放的,把网络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其隐性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高校通过注册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平台,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在宣传内容上,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将人际伦理拓展到生态伦理,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在宣传形式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全球环保信息,就网络上一些生态文明模范事迹或者是生态破坏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思潮的碰撞中,学会如何辨伪存真,并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用协调性和动态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搭建网络生态文明信息共享平台。

(三)营造一个践行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课堂说教、口头的言传,而是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根本落脚点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取向。

以校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主。心理学家布兰德(Brand)认为,日常生活领域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的情境有关,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学生的生态行为,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发成立环保社团,通过组织类似“建设美丽中国,从建设美丽校园开始”生态践行活动,提醒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以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辅。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生态环保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参观考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优势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每一个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在内心有了根本的转变,才会端正态度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学校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资源,利用学生到社会实习的机会,结合在校园中学习的生态文明知识,对外部环境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认知。

总之,从校内到校外,从学习到生活,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搭造一个践行空间。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让大学生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四)联接一个辐射通道

以班级为结构单元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大学班级一般由相同专业的20~30人左右组成,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班级同学拥有相同的专业背景,对生态文明认识水平基本相近,并且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便于开展活动时的情感交流;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的策划过程中,可以结合专业的特色,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实践感受,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成效好。

以环保社团为引领集聚共同兴趣、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环保爱好大学生,形成具有凝聚力量的学生社团。在班级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后,同学对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为社团的集聚奠定了群众基础。学生社团将各院系不同专业的这类环保爱好者组织起来,所组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可参与性非强,同时社团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又可以影响社团成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环保社团能够发挥普遍教育作用,能够结合专业优势并发挥公益主题的号召作用。

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寒暑假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丰富学习实践渠道,如生态公益劳动、生态志愿者等活动,不仅强化了生态文明意识,也肩负起了传播生态文明的责任,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最终又可以反过来增强大学生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班级到社团,从社团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连接一个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从点到面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辐射通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eB/oL].金投网,2014-08-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7-63.

[4]徐立明.华东交通大学科学用电用水年省千余万[eB/oL].科学网,2011-10-25.

践行环保理念篇8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拓展高校德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生态道德。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它超越了以人和社会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以及当代之间和代际之间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2(]p383)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对后代负责的道德观。这无疑为高校德育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拓展了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领域和范围。当代大学生要主动适应时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正确认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学习并掌握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和谐的人,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诠释和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是衡量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譬如:生态文明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及子孙后代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需承担和遵守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使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并能养成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使低碳化、绿色化、生态化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是提升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环境。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1.营造生态文明环境氛围,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

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废旧电池如何回收利用、垃圾如何分类等。二是邀请环保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环保知识讲座,宣传国家的环保政策、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激发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三是定期举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环保知识竞赛、生态文明演讲比赛、环保创业竞赛、大学生绿色论坛、环保摄影比赛、环保影坛放映等,促进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与宣传,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环境。四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成立“绿之行”“绿色环保协会”等形式

多样的环保社团组织,通过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吸引更多学生关心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环保知识,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学生社团组织还可借助各种节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五是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寝室,使校园芳草如茵,绿树葱茏,成为诗意栖居的生态校园环境。

2.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所有学科,要建立相关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结构,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改革之中。具体途径为:其一,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其内容应包括有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道德的养成等方面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微言大义。其二,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例如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类生态学、环境与资源学等课程,将生态文明积极倡导的与大自然协调共生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态生活方式介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与大自然的“对话”“沟通”,达到和谐相处、物我交融的境界,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和行为。其三,应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加入有关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导致的恶果,深刻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应重点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形势教育、国家生态发展战略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养成教育等,激发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其四,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生态文明实践环节,将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其五,应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基础知识。如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可有机渗透环境社会科学的内容;在社会科学教学中,可对一些描写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经典文章进行解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践行环保理念篇9

一、“两山”理念的起源和发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在我国,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我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不仅仅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也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前主政地方时期的有关论述中。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调研,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就是”一词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

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两山论”进行了最为全面、经典的一次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3月,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

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把“两山”理念作为“十四个坚持”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深刻理解“两山”理念的内涵

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两山”理念的完整表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对于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本身表现出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最大、最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本,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既要敬畏、尊重自然规律,承认、保护自然价值,也要通过自身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和改善自然,使之日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赋予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辩证法,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

三、持续推动“两山”理念在蓟州扎实实践

1.把绝对遵循“两山”理念体现在思想自觉上。一要入脑入心。把绝对遵循“两山”理念作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核心把握,形成精准对标“两山”理念、主动践行“两山”理念、认真落实“两山”理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自觉践行。用“两山”理念明方向、增信心、强定力,进一步明晰我们的用力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建设大绿大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优质要素、引领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三要营造氛围。加大“两山”理念的宣传力度,营造学习践行“两山”理念的浓厚氛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不断推动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

2.把绝对遵循“两山”理念体现在空间布局上。一要找准定位。谋划发展,必须立足全区发展大局,要主动在《蓟州区城乡总体规划》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以此确定发展方向,谋划发展路径,制定发展举措。二要突出绿色。无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绿色这个底色必须坚持住,特别是以“两山”理念为指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争当践行“两山”理念“模范生”“样板地”。三要体现特色。不同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和生态资源造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实力和生活生产方式,在具体践行“两山”理念的过程中,要做到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谋划独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式。

3.把绝对遵循“两山”理念体现在生态保护上。一要治污。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发挥河长制、坑长制作用,加强污水处理体系和供排水能力建设,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煤改电、煤改气任务,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特别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二要清乱。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营造大气、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三要植绿。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生态储备林建设、矿山创面治理等重点工程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已经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逐步将优美的生态环境还给老百姓。四要严打。始终保持对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出重拳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

践行环保理念篇10

“低碳”理念是把“低碳”经济作为基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社会运行状态下呈现出来的并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思想、精神和追求。“低碳”经济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实质,以低耗能、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口]。伴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长时间观察、了解、探索和实践,逐渐认识到要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必须在顺应“低碳”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对“低碳”理念的认知,进而通过一系列例如“低碳”出行、“低碳”办公、“低碳”人生等“低碳”文化形态展现出对“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时代呼唤与要求。“低碳”理念,不仅是人类对生存发展困境反思批判后的现实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更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三个维度推进社会全面性、协调性、有机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最新拓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当前走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局面的科学选择。

“低碳”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自然而然地去节俭我们身边的资源,通过自愿、自主的约束,倡导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种特殊生活方式,并非特意去勤俭节约,放弃属于我们享受生活的机会。“低碳”的实际意义是在保障我们有着舒心愉悦的生活和健康身体前提下,对大自然影响更小或者更有助于改善环境。“低碳”理念的微观表现,即以法律的形式出台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改进或创新现有的“低碳”技术、实践“低碳”生活,从而使“低碳”社会化,以此反映人们的目前的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模式及艺术审美。伴随“低碳”理念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逐渐对其进行了价值认同,从而使“低碳”理念一步步成为社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用“低碳”理念指导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让“低碳”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文化担当,成为一种文化需求和梦想,并为之付诸行动,通过新的制度和技术使每一个人形成“低碳”消费观和“低碳”生活方式,最终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文化诉求,实行“低碳”社会。

二、当代大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的生力军

(一)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上讲

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面对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责任与权利、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人生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困惑和不适宜的情况。大学生如何成长以及具有怎样的成才思想,在大学期间形成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将会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传播并且身体力行“低碳”文化既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又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先锋队,承担着历史赋予的建设“低碳”社会使命,其在环境问题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都直接影响到建设“低碳”社会的进度。因而,高等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当代大学生传播和实践“低碳”文化的潜力所在,将他们打造成为一支独具特色的传播和践行“低碳”理念的有生力量,使其活跃在华夏的热土地上[2]。

(二)从“9o后”大学生特点上讲

当代大学生彰显独特个性,尤以“9o后”大学生为显著,这一群体希望乐观,洞察悟性,个性张扬,创造并紧跟时尚步伐,作为一群引领时尚潮流先锋,他们大胆前卫,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伴随着网络而成长,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从多重渠道获得知识,从网络里接纳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西方现代价值理念,并受之影响。他们这种勇于开拓创新、大胆前卫的思想符合高级人才的优秀品质。因而,“90后”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作为传播和实践“低碳”理念的生力军,他们不断在传播和践行“低碳”理念的时尚潮流中检验和克服自身缺点,一步步实现自我认可和转换,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在营造和丰富“低碳”理念的社会环境下,以个人为圆心,向四周逐步辐射“低碳”理念,鼓舞更多的人群为实现“低碳”社会而贡献出知识、奉献出青春与热情,从而也增强了自我的社会责任荣誉感。

三、用“低碳”理念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与同龄人比较,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明显的优势,诸如勇于投身志愿服务行列,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对恶疾进行鞭挞等,体现出新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青年大学生作为时代新兴力量,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走在“低碳”生活的前列,成为应对环境恶化这一历史新使命的承担者。除此之外,强大的精神动力来源于强烈的责任意识,这就需要青年大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规划、个人命运同社会发展方向、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将自己培养成一名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优秀人才。

(一)创造“低碳”校园,提升校园“低碳”生活感染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低碳”科技人才的孕育器备受关注,这就要求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在符合《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前提下,紧跟时展方向,注重强化文化建设,“低碳”办学,节约办学成本,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成为传播“低碳”生活理念的重要载体。“低碳”校园符合科学发展观,是从“低碳”社会经济理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基础上孕育发展而来,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符合时代要求特征。高校作为前沿理论发祥地,新技术孵化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根据“90后”大学生独具个性的特点和新时期社会需求,积极引导和增强高校学子的“低碳”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支持和鼓励高校学子对“低碳”理念的传播,这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所在,也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与“低碳”理论和知识相关的专业,通过采取专题讲座、主题论坛、参观调研以及座谈讨论等教育形式,同时结合大学生社团组织、志愿者服务站、“三下乡”活动以及现实生活体验等教育方式,以及结合多种比如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等媒介来宣传,让学校师生真正理解构建“低碳”校园的意义。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学校是个家,构建靠大家”的责任感教育,把符合“低碳”特点的先进的学习生活理念,深深地植根于“9o后”大学生的思想深处,促使其“低碳”理念形成,并积极支持和培养具有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时代践行者。与此同时,高校要建设一些“低碳”设施,只有切实将节约、环保的理念贯穿在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倡导全校师生过简单、健康的“低碳”生活,让“低碳”的理念真正融人到校园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从硬件和软件上同时给师生传达“低碳”理念。

(二)导入“低碳”教育,教师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者,是引导大学生做校园“低碳”生活的践行者。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大学期间最为亲密的朋友,是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和模仿对象,其一言一行对学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这种一言一行不仅包含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也表现在其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中。总而言之,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生活和学习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不经意的行为影响。做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面授者,教师应积极提倡“低碳”生活,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和对学生正确积极的期待才能使大学生“低碳”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三)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宣传“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