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十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十篇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2:26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1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B2B;电子商务

abstract:thispaperanalysesthreedominantfactorsimpactingthedevelopmentofB2Be-commerceinagriculturesupplychain,includingindustrystructure,productcomplexityandhigh-touchnatureofagricultureproducttransactions.onthisbasis,thispaperdiscussesseveralsuccessfulstrategiesontheconstructionofe-commercesolutionsinagriculturesupplychainfromindustrystructure,marketandproductexpertiseanddevelopmentoforganizationrespectively.

Keywords:agriculturesupplychain;B2B;e-commerce

通常将农业综合企业中的B2B交易如购买、销售、贸易、配送以及订立合约等作为向电子商务转化的目标。在农业供应链中实行电子商务理论上的利益包括:(1)促进信息流动、市场透明度及价格发现;(2)加强产业协调;(3)减少或消除交易费用。这些理论上的获利是无可争议的,但由于将业务向基于internet的B2B电子商务方案转化存在着诸如投资回报不清晰、缺乏利益共同体的支持、复杂的技术等问题,使得在农业综合企业的供应链中实行B2B电子商务方案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这些理论上的获利还没有物化为收益。有资料显示,在农业供应链中B2B的成长需要比预期的时间更长。

产业结构、产品复杂性和农产品交易的高接触性是影响农业综合企业及其供应链向B2B电子商务转换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1三个决定性因素

1.1产业结构

阻碍农业供应链中B2B电子商务充分发展首要的一个因素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在过去10多年,农业综合企业中各级价值链的合并改变了参与方之间的传统关系,并以两种方式影响了电子商务方案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实现:(1)减少了对采用电子手段协调碎片市场的需要;(2)产生了对透明化电子市场发展的新障碍。

1.1.1较大的市场集中度

一方面,农业综合企业合并所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集中了不同的市场分块;另一方面,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为分散碎片式的市场以一种廉价、有效率的方式建立协同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而当前的合并正在减少进行这种行业协调的需要。在诸如谷物处理、肉类包装和加工、食品加工和零售等价值链的一些分块中,合并使得关于产品和价格等的市场信息集中在一部分大型企业中,如果这些大型企业期望借助电子商务来减少它们的交易费用和(或)生产费用,那么是可能推动电子商务方案在农业供应链中的实现。但是规模很大且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企业也可能会成为实现电子商务方案的明显障碍,如因为内部评估过程不够、缺少信息技术人员,雇员不适应变化、因预算优先级而引起的内部冲突、缺乏合作伙伴或资金、高层对实现农业供应链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缺乏理解和意愿等因素的影响。

1.1.2透明的市场

合并所产生的第二个影响关系到虚拟市场的发展。尽管通过新的价格和市场机制,电子商务根本性地改变了买卖双方交流的方式,并可能带来更好的产品信息、更适合的价格、降低了风险、更大的市场透明度等好处,但在同时,很大的价格透明度对合并各方也构成了威胁。另外,信息控制的不均衡以及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导致了一个较高的利益市场,而电子商务方案所提供基于internet的、更有效的信息访问方式可能会削弱合并方所拥有的这种利益,结果使得它们不愿意参与到这样一个新的市场机制中去。

1.2产品复杂性

第二个影响电子商务方案实现的因素是日渐增加的农产品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有两个来源:传统的产品复杂性和终端用户驱动的复杂性。

1.2.1传统的产品复杂性

尽管集中的市场提供了有关农产品的共同价格参考,但是位置、配送时间和实际的运输质量的差异导致了复杂的个体交易,并影响到农产品价格,例如同样重量的某种农产品当天的价格将会和一个月前的价格不同以及本地和异地的价格可能不同等。另外,对某种农产品是属于功能型产品还是创新型产品的区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属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其供应链所强调的重点、采取的供应链方法以及所应用的it系统都是不同的。将某种农产品的所有信息(位置、时间、价格、质量和数量等)数字化非常复杂,要求有非常精心设计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买方为搜索所有这些产品信息所投入的时间和努力也许会超过其可能赢得的任何好处。

1.2.2终端用户驱动的复杂性

最近10多年,终端用户驱动的农产品复杂性在不断演化,集中在:(1)客户对更健康、方便和口味更好的食品的需求;(2)加工者对价值链中有价值的特色产品的开发。这两种驱动力推动了有别于一般农产品渠道的需求,如对高差别性食品的需求、对食品安全及其回溯能力的需求、最小化生产/加工和配送的总费用的需要等。

在过去,农业综合企业依靠向后垂直集成供应链来对客户偏好的复杂性作出响应,例如家禽业和肉类生产、加工业就是这种演变的例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解释供应链的这种集成:(1)通过所有关系来捕捉利益;(2)降低风险(质量、数量、价格和财务);(3)降低费用(交易和运作费用);(4)确保有足够的输入或市场;(5)能对变化的客户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集成需要从各个分散的位置捕捉数据,然后聚合这些数据提供给决策者使用,这些过程需要集成的数据存储、管理和检索系统来支持。电子商务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好处是它为供应链创造的“虚拟集成”机会能够使供应链各成员间的信息更加有效的流动,从而使得对变化的客户需求能更快地做出响应。

1.2.3产品复杂性的影响

两种类型的农产品复杂性对农业供应链中B2B电子商务的发展既创造了机会又构成了威胁。这一方面,在流线型的交易中产生了机会,internet要么太昂贵、要么不可能捕捉的信息数字化了;另一方面,这些农产品交易产生了对“点方案”的需要,或者信息交换系统被裁剪以适用于某个特殊产品或过程,这些具有个体特征的活动产生了威胁。期望一个包含一切的农产品信息系统是不现实的,在找寻这种系统的过程中产生了几种业务模型:拍卖系统、在线目录和出价系统。B2B电子商务在农业综合企业中的应用取决于对不同提供物的评价以及决策模型的正确性。举例来说,一个在线交易模型也许对大量日常农产品贸易是适合的,但对一个特殊的谷物市场来说也许不够。也就是说,在应用某个方案或模型之前,需要对农产品的特性有完整的了解。 1.3高接触型交易

在农业综合企业中实现B2B电子商务的第三个障碍是农产品交易的高接触属性。买进原材料、销售谷物或家畜、采购机械、获取资金以及安排运输都是以传统的一对一方式进行的交易,一些学者认为,农业基本上是由关系驱动的,农业市场严重依赖于个人的交互活动。缺乏面对面的接触是基于internet应用的一个限制因素,在完全基于internet的农业供应链中通常缺乏经过人的交互活动建立起来的信任,大部分农业综合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生产商(农民)对进行internet采购缺乏信任,通过internet很难发展个人关系。由于已经建立起来的业务方式所生成的惯性的影响,引入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数字化交易在旧的交易行为中引起了变化和学习这些变化的需要,使农业供应链中电子商务方案的实现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时间曲线。

2解决方案构建

如前所述,三个障碍延缓了农业供应链中电子商务方案的实现,而成功的实现与产业结构、市场和产品专长、组织发展有关。

农业产业结构对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类型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创建第三方市场、形成战略联盟、虚拟供应链在内的每一种战略都适合于一种独特的情况,电子商务的生存依赖于通过各种规模的行业参与者铸造战略联盟的能力。大的、合并的企业所面临的非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会延缓在农业综合企业中采纳电子商务,较小企业的联盟可以形成电子协同的方式和与大的联盟进行更有效的竞争。在面临拓展供应渠道时,一个可能的成功策略是建立虚拟供应链,或者虚拟集成,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允许供应链协调以一种有效的、便宜的方式进行的机会。

由于农业供应链中日渐增加的产品复杂性,使得市场和产品专长成为了一个成功策略的关键元素,这包括市场知识、产品专长、风险轮廓三个方面。市场知识是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策略的最关键元素,它可使农业综合企业朝着更多附加值和更紧密的供应商—客户关系的方向发展。对产品规范的完整理解将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产品专长,能更好地设计电子商务过程并为买卖双方提供更多的价值。应该把深厚的市场知识成功转换到B2B的电子商务世界,一个企业发现行业趋势、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重新配置它的业务以对这些趋势做出响应将是B2B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internet和电子商务将根本性地改变农业供应链中的交易方式,那么对企业组织来说意味着:学习和培训的需要、交易中人的持续存在、获取知识。实现从高接触向高科技的转换,电子商务中的成功交易必须有很强的销售、客户服务以及市场定位,这需要学习和不断获取市场知识。能够理解客户并与其进行直接交流的企业将很有可能在向电子商务转换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从而使它的雇员能把精力集中在更有附加值的活动上,比如客户推荐,这会导致更好的客户满意度。

评估、选择和实现一个电子商务方案将包括彻底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市场和组织,每一个企业应评估决定性因素在一个既定行业设置中的影响。基于单个因素或组合因素,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战略选项,但并不是说一个电子商务方案的成功,必须把所有的战略选项用于所有可能的场景,每一个企业应基于它自己的情况决定它的战略。

3结论

农业供应链中应用B2B的电子商务面临着上述的挑战,internet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效率引入到陈旧的、无效率的业务实践和系统中的能力,大多数市场中的竞争正在从竞争企业间的直接竞争转向供应链间的竞争。然而,电子商务的价值并不存在于为非垂直联盟的生产者和加工者提供的信息系统中,而在于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加快他们之间的贸易和协调,就好像他们是垂直集成的一样(虚拟集成)。

农业综合企业中B2B电子商务在未来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与农业相关的因素(如农产品特性)所产生的额外挑战必须被克服,每个参与者克服这些挑战的能力决定了农业供应链中B2B电子商务应用的速度。

参考文献

[1]陈晓红,等.B2B的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J].管理现代化,2000(4):26-28.

[2]Row-J,等.电子商务概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商业技术,2000(3):26-28.

[3]王宇飞.农产品物流呼唤电子商务[J].中国经济周刊,2004(31):22-23.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2

关键词:事件序列图;小麦供应链;约束分析;集成化

productsisthecorecontentofsupplychainmanagementofagriculturalproducts,andeffectivesupplychainofagriculturalproductscansolvetheagriculturalsupplychainrelaxationproblemsoflink,contributingtothesolutionofchina′s“threeruralissues”.theestablishmentofagriculturalsupplychainstructuremodelisthefirststepinintegratedsupplychain.analyzingcharacteristicsofbulkagriculturalcommoditiesand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processesandrelationshipsunderperfectcompetition,andbuildinganeffectivesupplychainanalyticprinciplehavereferentialsignificanceforestablishmentofmoreefficientagriculturalsupplychain.

keywords:event-sequencediagram;wheatsupplychain;constraintanalysis;integration

所谓集成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就是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专业化分工,促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通过信息共享、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的协作进行协调,优化供应链整体绩效。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结构模型是集成供应链的首要步骤,可由此展开对供应链过程、关系的分析。

一、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意义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局限于对农产品整个或部分供应链进行初步分析、提出问题,还缺少模型分析工具和建立有效供应链的方法论。大宗农产品关乎国家民生和三农问题,是当今我国的农业重点。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接松弛问题,有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研究表明成功供应链开发项目可以作为经济增长和摆脱贫穷的重要途径,而集成供应链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应用工具。

二、大宗农产品供应链esd模型

事件序列图(eventsequencediagram,esd)方法是一种对关联事件序列进行描述的图形建模工具。esd模型通过建立抽象的信息对象,准确地描述了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流动过程和状态,抽象化地概括了各种条件与可达状态之间的约束关系,它能对系统中流动的信息流、操作流和控制流同时模型化,是适宜为管理系统建模分析的理想模型。

esd由{e,c,g,p,cb,dr}六元组来定义,它们分别代表事件、条件、门、过程参数集、限制以及关联规则。e代表事件,所有可观测的物理现象都可以表示为事件;c代表条件,根据条件是否满足,系统的事故场景将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g代表门,门可以分为与门和或门,它们是用来对“单个输入多个输出”或者“多个输入单个输出”的情况进行建模的;p代表过程变量,它是由影响系统的时间和物理过程变量组成的;cb代表限制/边界条件;dr代表关联规则。esd的构建从某一初始事件开始,根据问题“上一事件怎么解决?”“下一步可能发生什么?”而推理展开,对事件序列的推演过程进行模拟。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归纳得出基于esd的供应链建模步骤如下:

1.确定初始事件。初始事件也就是某次物流活动的引发事件。

2.根据初始事件建立简化的供应链流程,提供esd模型的事件序列参考。

3.划分供应链网络的独立事件。独立事件以供应链流程的几部分(包括原材料供应、制造、装配、分销、零售、用户等)为基础,细分各部分的构成事件。

4.以供应链流程为元模型,推演事件序列,建立相应的esd模型。

5.输入相应限制参数,按照相应的任务调度原则运行esd模型,运行时有竞争时按照优先级决策。

6.得出相应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三、案例应用

中国的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研究和开发工作相对落后,已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小麦物流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小麦信息网上称,截至2006年9月30日,河南省收购小麦186亿公斤,居全国小麦收购量的第一位。但是基于小麦商品(含其制成品面粉等)流通量之大,库存点之多的特点,我国小麦流通主要强调生产上的合理布局,注重小麦总量供需平衡,往往忽视了小麦流通加工增值是其物流的重要内容构成,以致在小麦供应链的运作上,各流通环节都相对独立,彼此缺少及时沟通。

从物流过程的角度来看,小麦供应链由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环节构成。小麦销售物流在这条链中受市场影响最大,有更大的可塑性,链条上各个成员伙伴的衔接程度将是整个供应链的关键。(1)供应阶段。小麦供应物流主要是保证小麦种植生产正常进行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过程。(2)生产环节。小麦生产物流指从小麦耕种、管理、收获整个过程所形成的物流。(3)销售环节。小麦收获以后进入到销售物流阶段。从田地里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小麦要经过多个物流环节。主要为农户、粮库、面粉加工厂、批发市场和超市等。

建模。基于事件序列法的建模步骤,现根据小麦供应链的物流环节进行esd模型的构建:(1)确定初始事件为农户收割小麦;(2)根据初始事件建立简化的供应链流程,提供esd模型的事件序列参考;(3)划分供应链网络的独立事件。

独立事件有:粮仓向农户收购小麦、粮仓到面粉加工厂(运输,粮仓库存)、面粉加工厂运输至面粉批发市场、面粉批发市场运输至超市、超市到消费者等以供应链流程为元模型,推演事件序列,建立相应的esd模型。建模的第五步和第六步使按照相应的任务调度原则运行esd模型,得出相应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下面就小麦供应链销售物流的农户收割环节进行分析。

模型应用。模型的输入是各种方案的配套资源,如土地亩数、车辆数、信息硬件数等,也就是esd模型中的限制与条件等,在给定一种输入之后可以得到上述三个测度值。通过测定这条小麦供应链上性能指标,挖掘出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发展的约束条件,分析影响农产品供应链集成化的障碍,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工作。

本文以小麦联合收割机数作为模型的输入,根据河南省实际小麦种植面积,运用esd模型算法,利用crystalball软件进行模型仿真运算,得出小麦供应链上的速度、成本、资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标。这里运算仅针对小麦供应链收割阶段,指标周期指完成小麦收割的时间,成本指投入小麦收割的机械成本、劳动成本和其它成本之和。

在河南省7496万亩小麦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假定其它资源充足,看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变化对收割时间和其自身的利用率的影响。当小麦联合收割机为11万台时,小麦收割完成天数随收割机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资源利用率为100%,此时收割成本也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因此小麦联合收割机定在11万台左右比较合理。这里由于篇幅有限,esd模型的输入和模型算法不再赘述,下面主要就小麦供应链发展的约束条件和供应链集成障碍进行分析解决。在小麦种植面积7496万亩和其它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小麦联合收割机定在11万台左右比较合理。根据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的统计,2006年河南小麦夏粮收割投合收割机为10.5万台,2005年投入为9万台,但是全省实际农机收割率2006年、2005年分别为85%和81%,可见现今夏粮收割农机器械数量还不是很充足。由此可见,esd模型的运用和模型仿真反映了小麦供应链运作中的资源配置约束。这种方法还可以在假设一种资源定值后,探讨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量、农业协会数、粮仓存储面积等,以此找出现在的小麦供应链发展中的约束条件。根据本文的分析,小麦供应链中的其它约束主要表现在:

1.观念认识上的片面性。esd模型应用表明,粮食加工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认知水平量化指标达到85分以上才能保证各节点企业的思想相统一(满分100分),但是现在认知水平量化指标不到60分,这是制约小麦物流发展的思想因素。

2.管理技术落后。管理技术水平同样量化为最高100,最低为0的区间指标,esd模型的仿真理想结果为75以上,而现实的指标水平远低于这个水平。

3.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在小麦销售物流中,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便是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据锦程物流网统计,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如能挽回此项损失的50%,可供2000万人口消费4年。

四、集成小麦供应链的主要对策

通过约束分析表明,河南小麦供应链的最主要的约束是供应链组织结构上的协调性不强,各节点企业无法有效信息共享,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策略进行供应链的有效集成。

为提供一个有利于国内供应链集成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及时出台政策,保证夏粮收购工作的顺利平稳运行。政府应该引导协会组织,解决小麦供应链中小农户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同时要支持各种与供应链效率、效果相关的政策研究。

由于国内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时间不长,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没有充分应用现有的技术,集成技术障碍成为小麦供应链集成的主要障碍之一。据此,改进河南小麦供应链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优化小麦供应链的结构;运用期货等手段切实规避风险;在小麦生产商、收购中间商和加工商之间合理分配收益;启动基于供应链绩效改进的供应链模型优化项目等。

做好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还要利用先进的现代农业化思想,引入在其他行业奏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引入六西格马管理到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的应用、引入信息机制等。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河南小麦供应链为案例进行模型应用和分析,挖掘出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发展的约束条件,提出了集成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的政策、技术措施等。

本文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esd模型的应用,是对小麦供应链生产物流环节进行的分析,以后此模型研究的重点将是小麦供应链销售物流阶段,结合系统论的观点,对大宗农产品供应链中重点企业如何发挥链条核心地位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冷志杰.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的大豆供应链集成对策研究[j].复旦学报,2007(8).

[2]冷志杰,唐焕文.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四维网络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3).

[3]苟建华.基于小农户组织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优化探究[j].当代经济,2007(1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有所改观,但质量安全事件仍屡见不鲜,出现了“质量免检产品”三鹿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食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过期劣质肉类事件;而一些加工作坊的问题更多,如生产豆芽,为改变豆芽色泽而使用漂白剂,为防止烂芽而使用农药兽药,为了高产和好看使用无根剂等。分析以上事件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转过程,发现其供应链模式与监管都存在问题。因此,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刻不容缓。

2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稳定,如今我国农产品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然而,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1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所涉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加关注,由于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许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缺乏常识和判断,在购买农产品时,追求精细、注重外观,而且对价格反应敏感。部分生产经营者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农产品的“卖相”上大做文章,掺杂使假,违规添加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带来质量安全问题。

2.2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但监管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并不断完善,2014年重新修订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国家标准。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14年底全国已有86%的地市和71%的区县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能分解在农业、卫生、工商、质监、药监、商检等部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存在监督职责不清、监管接缝现象,出了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均称“不归我管”。我国农产品安全标准制修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现有农药残留限量仅10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日本有5万多项,缺少标准增加了监管难度。

2.3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但质量安全隐患依然较大

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较高,近年来,公布的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在93%以上;2014年蔬菜、畜禽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6.3%、99.2%和93.6%,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品一标”快速发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得到大力发展,至2014年“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0.7万个,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然而农产品仍存在多方面的质量安全隐患,一是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二是违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三是个别地区个别产品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毒素问题突出;四是保管不善、病原微生物污染等原因造成产品变质;五是转基因农产品安全存在不确定性。农产品要从安全抽检合格率发展到“产品安全优质、消费营养健康”还任重道远。

3现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质量安全监管困境

农产品供应链中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都会产生影响,不同农产品供应链模式通过对各环节的有较衔接与管理,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户(基地)+企业”模式、以农产品销售商为核心的“农户(农企)+销售商”模式。

3.1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目前仍是主要的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批发市场作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将农户、合作社、零售商等各方随机地组织起来,使农产品从生产地进入流通领域,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交易较为自由,参与者众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质量安全监管困境:在我国,大多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造成农产品的交易环境较差。另外货源供给分散,以短期、个体交易为主,信息链在批发市场处容易断裂,信息的传递不畅通。农户的市场地位低,收益微薄,漠视自己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主要靠市场抽检等末端控制方式,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3.2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个体农户通过契约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按照加工企业的规定,分散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出的农产品交给企业,企业大多开展品牌化加工后再统一推向市场。这种模式,克服了个体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设法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明确加工企业为安全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监管困境:这种模式加工企业需要一次性投资较大;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两大环节进行管理,生产环节农户极度分散,给监管造成困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有限的资源消耗在过多的方面,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有时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履约成本高,在利益驱使下,经常会出现违约现象。

3.3以销售商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运作模式:由销售商负责协调管理整个供应链上的农产品流通,农产品从农户手中生产出来,经由批发市场或者加工商后到达终端销售商。销售商通过进货合同的约束,促使供货商在农产品品质和食用安全方面进行把关;在大城市超市逐渐成为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由于具备物流配送体系,购物环境好、管理水平高、具有保鲜措施,在销售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监管困境:由于生产加工过程跨度长,销售商监管难度大,不能做到实时、实地的监管;为保障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产品供应商的选择需要花精力与时间,进货成本会上升。作为核心企业的大型销售商,为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自身需要建立高水平配送体系,有的需要采用全程冷链,在设备、人员上投资较大。

4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

现有农产品供应链的三种主要模式,在质量安全监管与控制方面都有局限性,存在着风险与隐患,为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创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本着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以正向监督、逆向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思想为理念,提出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新模式-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双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

4.1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基本架构

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双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生产环节以合作社为核心,加工(流通)环节以企业为核心,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通过契约入股等形式组建有一定资本实力的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筹集资金、建立组织构架、聘请技术能手,提前的生产资料、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回收等服务,农户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合作社对社内各成员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管,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合作社作为组织载体与相关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初级农产品给企业,农产品经企业(部分进行加工后)进入流通领域,最终到达消费者。

4.2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下的质量安全监管优势

这种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较好的保障。一是两个核心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加工(流通)企业主要面向市场,更了解需求,降低农产品生产的市场风险,开展深加工、创建品牌,提升价值;合作社专心组织生产,注重技术,提供优质安全的初级农产品,稳定货源。二是合作社的供应能力强了,谈判时双方地位相对平等,有利于利益均沾,使合作更稳定。三是为了长期利益,促进开展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紧密型合作;双方既重视与依赖对方,又可通过契约等方式相互制约,提高违约成本,促使各自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减少相互监督成本。四是生产方组织化程度提高,有利于建立质量安全信息平台,避免农产品信息散乱,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使信息流通畅、准确;也利于政策落实,便于监督管理。

5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机制创新

为有效发挥新模式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作用与功能,需要供应链上各方信息互通、相互协调、加强合作,建成相对稳定的供应链,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5.1组织运行机制

构建长期紧密性合作的组织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利益分配一般都是通过合同来实现。新组织模式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与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进行谈判,签订合同,使生产方提升组织水平,平衡供应链各主体的市场地位。完善供应链组织的内部运行保障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明确各主体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与义务,激励参与各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5.2信息共享机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包括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系统、追溯系统和查询系统等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从农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农产品都有各自的“成长档案”资料,相关信息在供应链间畅通传递,保证各主体间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明确各主体提供农产品信息的内容与要求,确保农产品“成长档案”在流转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对供应链上各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和协作方面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能有效查明质量安全问题的结点,并作出快速反应。

5.3协调反馈机制

研究“双核心”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消除因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利益冲突。两个核心主体对各参与者之间的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收益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在质量安全控制上做到目标统一,分工协作,明确各方的义务与责任划分范围。建设安全追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能查到责任者,并有相应的处理预案。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与信誉约束机制,提高违约成本,确保各利益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4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关键危害控制点分析,明确各环节(结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指标与标准。对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保障质量安全水平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激励各主体树立品牌意识与竞争意识。探索二次分配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最终取得高收益后,可对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依据考核进行利润再次分配,实现利益均沾。通过各环节的考核评价,可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控制,并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

6实施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的保障措施

为顺利实施基于质量安全的创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需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

6.1落实制度保障,培育壮大“两核心”

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监管难是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要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与加工(流通)企业这“两核心”。一是要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的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二是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使土地相对集中,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提升“两核心”的实力,强化各自优势。从保障农资供应、农机补贴、农技服务来扶持合作社,合作社内部要规范管理,增加凝聚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通过金融支持与税收优惠来助力加工(流通)企业,企业自身要勇于开拓市场,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的深加工,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诚信机制与合同约束,促进“两个核心”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为双核心农产品供应链打好基础。

6.2提供设施与技术保障,构建安全高效供应链

打造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要有先进的设施与技术作支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购置先进的储运设施设备,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二是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时曝光问题农产品,推动“三品一标”论证与商标注册,便于人们识别农产品的优劣。三是技术革新,开展设施农业建设,推进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开展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开展连锁销售,实施配送,加快流通;供应链实施关键危害控制点分析(HaCCp)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四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如质量标准、设备标准等,使生产规范化、产品规格化、设备通用化。

6.3发挥市场机制,健全完善监管体系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4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于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把握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重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或称非农原材料供应链,泛工业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所指相同,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所涉及的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3pL)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借助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得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的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现金交易为主)、物流自营等特点,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以及组织化程度高,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以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综上分析,农业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根据农业产业链结构特征,将产业链上的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整体绑定,利用产业链上的农业企业信用与合作组织担保提高农户信用水平,通过设计相应的贷款协议和其他金融服务,将单个主体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产业链整体的可控风险,以此满足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需求的一种系统性融资安排。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作用包括把产业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农户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相对弱势的小企业或农户,提供资金理财服务,提升农业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拉长农业产业价值链。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功能体系

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涉及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并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农户、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体系称为农业流通体系,它包括农产品供应链、农村生产资料供应链和农村消费品供应链。农业供应链金融对重塑农业流通体系的结构、流程、规模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农业流通体系的供应链重塑。

首先,对农产品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起点,将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连成一体,以农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农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如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信息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如农产品的季节性、鲜活性、易腐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风险管理、冷链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新的内容。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发挥功能后,有助于优化和提升农产品供应链。

其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简称农资供应链)是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物资采购供应流通过程中的网络结构,也给出一个类似的概念理解: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最终消费者,将供应商、制造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等连成一体,以农用生产资料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产品送到最终农户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在这里,农户作为供应链的终端,即最终消费者,各类生产资料的制造企业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中,也存在大量的分销商和零售商,其基本运作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较为接近。同样,农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如上述所提及的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资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如农资需求的集中性、固定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供应链效率管理的影响。

另外,对农村消费品供应链重塑的功能。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结构和运作模式与传统的产品供应链最为接近,农村消费品供应链是指以农户为最终消费者,将供应商、制造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等连成一体,以农民生活资料产品为传递对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产品送到最终农户手中,实现供应链各成员利益的功能网链结构。对于农村消费品供应链,同样也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另一个是由于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农村消费的主要特点在于分散性、低消费水平等,导致对农村消费品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下。所以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如何将集中农村的分散需求,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中度问题将会显著影响农村消费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最后,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业流通体系还具有其他功能:第一,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供发达的设备装备。表现为农田基础设施好,排灌条件优越,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设施先进,农业投入质优价低等;第二,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表现为运用先进科学的生产方法使农产品更为高产优质;第三,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效率。产前、产中、产后的经营管理水平高,产、供、销、加等各个环节连接密切,组织方式科学合理,使得整个农产品生产营销系统成本低、效率高;第四,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完善服务体系。指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解决那些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事项,如农业科研和推广、食品质量监控等;第五,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助于增加资金供给。不断改进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有助于农资生产商、农户、中间物流商、加工企业等各环节主体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增加资金供给,有助于化解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难和矛盾。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与我国“三农”问题破解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农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年,众多国内外组织都在提供专门针对供应链分析、供应链建构、供应链风险的讨论,包括如何选择、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培训。从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荷兰、日本等)开展的供应链融资实践来看,由于具体的产业、产品和供应链各不相同,决定了融资形式多样化。有一些是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组织,比如协会主导或者主动发起这个供应链融资,也有一些是加工商、销售商,或者是超市,为了保证原料的稳定性,需要建立一些基地,向这个基地的农民提供贸易性融资,保证产品、原料获得。这两种组织形式是生产者为了保证市场可得性,因为现在很多边缘化的农民,其市场可得性比较差,特别是专用化的产品、标准化的产品,对市场的依赖性比较强,分散小农户很难和大市场竞争。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或者非政府组织推动供应链金融,这些更多是缓解贫困农户,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弱势群体很难获取资金,银行融资把他们纳入到供应链、产业链中,通过产业链的融资来解决偏远农户的资金获取问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存在以及“三农”的特殊地位,为新时期建立符合我国“三农”实际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过去几十年中,“三农”用低速发展的沉重代价,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农村的资本积累能力大大降低,表现为资本积累进程中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升反降,恶化了资本质量,在生产工具落后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情况下,导致农村资本技术构成不高,总资本中农业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资本的获取能力。这种状况不仅使农村失去了对外部资金的吸纳能力,还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严重抑制农村金融发展,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根据金融功能理论,执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载体是各种经济组织,一项金融业务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遵循市场竞争机制来安排其组织形态,既要具有金融体系的一般功能,还要具备适应弱质性农业发展要求的功能,具体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村资金有效供给不足和农村资金失血严重的问题,即通过一整套金融交易制度安排,聚集农村剩余资金,并配置到农业生产投资或农村经济发展上来。一方面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动员储蓄,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借贷行为投放资金。另一方面通过直接融资,或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调剂、组合,优化货币资金在不同部门、地区、行业的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第二,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清算和支付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为确保农村建设和农业投资的顺利实施,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金融交易需求,同样需要高效、便利的金融清算和支付服务。例如要将农村建设中的各类资金进行快速地清算和支付,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网络硬件设施和相关金融软件设施,同时也要求农村金融组织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实现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所提供的便利清算和支付功能,将极大地推动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进程。

第三,现代农业流通金融的金融风险分散功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由于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较低,体系结构中各金融组织之间缺乏横向合作关系,以及农村金融从业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导致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分散金融风险的目标往往无法实现。因此,建设具备分散金融风险功能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客观要求。

第四,现代农业流通金融为农村金融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在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的同时,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应农村经济和农村情况的多样化要求,既要巩固和发挥传统产品的优势,又要不断创新,推出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五,现代农业流通金融定位服务“三农”。动员农村储蓄,促进农民储蓄。整合资源、提供信息、消除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排斥,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农村金融快速发展。加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针对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和供给动力不匹配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流通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以产业链条、流通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流通金融体系作为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金融供给进行制度性安排,鼓励和引导发展农村金融为“三农”提供服务,并充分考虑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既有商业性金融供给,也有政策性金融供给;既有国家引导农业发展的金融战略导向,也有国家扶持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措施,使农村金融类型的选择,建立在遵循市场化原则条件下,寻求效率与公平均衡的基点之上,最终达到满足“三农”对资金需求的强烈愿望,从而更好地促进“三农”发展。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研究”(07CJY06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Qn2013013)。)

【参考文献】

[1]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2]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胡国晖、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2013(5).

[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

[5]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6]王宇波、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4(1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5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云计算;p2p;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7-1458-02

theConstructionofagriculturalSupplyChain’sCloudComputinginformationplatformBasedonp2p

LiJing1,2,ZHanGXue-dong3

(1.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institute,anhu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uainan232001,anhui,China;

2.ComputerScienceDepartment,anhuiVocationalCollegeofelectronics&informationtechnology,Bengbu233000,anhui,China;

3.Schoolof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Bengbu233000,anhui,China)

abstract:inviewoftheproblemsexistedintheagriculturalproductsupplychaininourcountry,cloudcomputingandp2ptechnologywereappliedintheinformationplatformconstruc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theconstructionscheme,designframeworkandmoduledesignofcloudcomputinginformationplatformof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basedonp2pwereproposed.

Keywords:agriculturalsupplychain;cloudcomputing;p2p;informationplatform

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农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运输、分销至消费者所组成的流通链条,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信息的控制,由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商、农产品的生产商(农户、生产基地)、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整个网链结构。目前我国农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仍处于耕作分散、信息闭塞、盲目生产的阶段[1],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产品流通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和协作模式,本文提出了基于p2p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云计算信息平台[2]。

基于p2p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云计算信息平台,可将网络用户的沟通和文件共享,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无须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去除了服务器这个中间环节,将目前互联网从“内容位于中心”模式改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将权利交还给用户,从而实现农产品信息产业链的合理调控,将供应商、农产品的生产商(农户、生产基地)、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整个网链,实现从信息、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到交易、出口等为一体的农产品供应信息网络系统[3]。

1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

结合国内农产品供应链不完善的现状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涵义、特征和结构模型,提出基于p2p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云计算信息平台构建,将B/S模式与p2p技术[4]相结合搭建信息平台。在该平台中生产者节点通过注册登录到网络后提供农产品信息资源云,作为农产品生产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对该平台的市场节点提供服务;市场节点通过注册登录到网络后提品流通信息资源云,作为农产品信息资源销售信息的提供者,与生产者节点共同组成信息资源云,统一对外提供信息服务。该平台的结构如图1。

该信息平台中的索引服务器负责管理网络客户注册、身份验证等,不参与实际的数据传输,生产者与市场可以通过注册登录到平台中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最新信息,并将信息共享,创建一个可以自主交互的平台,生产者节点组成农产品生产信息资源云,负责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提供,市场节点组成农产品的销售信息资源云,负责农产品销售及市场动态信息的提供。通过生产者与市场信息的与共享,可以使生产者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对下一步生产制定方案,市场也可以根据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并结合市场的需求,对供求市场做出灵活的调整。

2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信息交互实现

农产品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平台模型[5]见图2,用户n根据需求信息发出请求,索引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在信息平台中进行资源查找,并根据查找结果给用户n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索引服务器工作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用户需求产品信息时,并且有生产者节点登录平台,则发送信息给生产者节点,生产者节点直接与用户建立连接,提供信息资源;

2)当用户需求市场信息时,并且有市场节点登录平台,则发送信息给市场节点,市场节点直接与用户建立连接,提供信息资源;

3)若1)和2)都不满足时,索引服务器则直接与用户建立连接,提供信息资源。

对于用户n而言只是在发送需求请求,然后等待平台提供信息。可见,该信息平台对于用户而言就是一个资源云,可通过平台同时了解生产与销售市场的最新消息,而对于生产者和市场就是一个信息和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为用户提供可靠、最新的资源信息。

该平台应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节点管理模块。节点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平台用户信息的动态管理,包括注册管理、登录管理和注销管理等子模块。当节点要加入到网络时,应根据其性质先注册,注册成功后索引服务器为节点生成一个与账号相对应的iD,该iD是对等网络中节点的惟一标识。当节点进行登录时,首先向服务器发送登录请求,服务器将节点的状态更改为在线,并返回登录成功信息。

2)资源共享模块。p2p网络中的资源具有共享性。资源拥有者首先将相关资源上传至服务器,对等节点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所需资源,同时将其共享给其他节点使用。当系统中的某个对等节点需要相关资源时,首先在p2p网络中搜索,搜索到后建立连接,当找不到可用资源节点时,便从资源云中进行资源的下载。

3)在线交互模块。在该平台中生产者节点与市场节点都可以进行交流,请求者首先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检索已有的请求,若该请求已经存在,则返回给请求者一个该请求结果,若没有该请求,则返回一个允许信息,请求者可建立该请求平台并作为该请求平台的管理者对请求平台进行管理。交互过程中,请求者节点作为请求平台的服务器,参与到请求平台内的成员之间也可以进行双向的交互,该成员之间的交互独立于请求平台,并将请求结果返回至最初的请求平台。由于这种交互方式中信息不经过服务器中转,而是直接发送给请求组成员,传输速度更快,实时性更强。

3小结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闭塞、流通性差、中间环节散乱等,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将生产者供应链和市场供应链相互链接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等,并采用p2p和云技术解决平台中资源共享和用户实时互动等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因信息闭塞等因素带来的供应散乱现象。目前该平台的构建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该平台有利于对供应链信息的获取和调控,将是未来农产品供应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尹玉伶,何静.农产品供应链新组织模式探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1):37-38.

[2]耿翔宇,李艳霞.我国区域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构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2):17-20.

[3]张修志,黄立平.基于internet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门户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3):104-106.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6

关键词:新零售;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改进策略;供应链

生鲜农产品主要指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等原产品以及其他相关的初级农产品、半加工农产品和轻加工农产品,普遍具有易变质、易腐坏、时效强的特性,对流通、储存提出很高要求。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市场供给关乎国计民生。根据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0467亿元,产业占比7.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060千公顷,总产量66384万吨,茶叶产量280万吨,猪年底头数31041万头,肉类总产量7649万吨,禽蛋产量3309万吨,水产品产量6450万吨(见图1)。可见,我国第一产业构成趋于稳定,生鲜农产品供给充足,这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得益于智能化、机械化设备引入农业生态所催生的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率。面对庞大的生鲜农产品供给、人民日益增长的生鲜需求,以及生鲜农产品难以储存、易于变质的特性,农产品流通运作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流通变革的呼声愈发强烈,流通体系的优化进程正在加速。202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在研判商业发展热点与未来趋势时指出,农产品流通渠道将更加多元化,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以及电商等多种流通模式和业态百花齐放,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多元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围绕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基于宏观背景条件,针对流通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从多个层面提出未来流通变革方案,旨在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突破流通瓶颈、谋求创新发展,从而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的条件—peSt分析

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发展迎来新契机,深层次、高标准的流通变革条件已经形成。借鉴“peSt”框架,本文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首先,在政策(politics)层面,我国部分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了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进一步改造与优化,从资金、人员、土地、技术等多层面予以扶持。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变革确定了方向目标。201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指出,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创新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在产业经济(economy)层面,庞大的生产体系提供了充足的生鲜供给。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数量在三亿以上,农业经营单位大约两百万个。不仅如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受到当前全球贸易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农业的未来发展也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再次,在社会需求(Society)层面,人口消费的结构化转型成为生鲜需求变革的底层动力。中国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长,2019年中国人均年GDp6.46万元,其中食品烟酒的人均消费支出达6084元,增长高达35%。根据国务院2020年食物消费标准,2020年全民人均生鲜消费量要达到299公斤,生鲜消费总量将达到4.2亿吨,其中蔬菜占比31%,口粮占比29%,水果占比13%(见图2),给生鲜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最后,在技术应用(technology)层面,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渗透为生鲜农产品流通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底层支撑。现代农业基于智能化、机械化设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底层生产流通数据逐渐完善。生鲜对于在加工、存储以及运输环节中涉及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求较高,信息化网络和物联网为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革新化的能力升级。

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分析

之所以推动流通变革,是因为现存的流通模式不能满足行业要求和市场要求,陷入“困局”当中,亟需寻找新方案以突破瓶颈、破解困境。我国生鲜农产品面对的流通困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通主体孱弱

相比国外,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其中制约流通模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孱弱的流通主体。日本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以多级批发市场长链条模式为主,农业协会在其中扮演中间合作组织,经由中央批发市场、多级中间市场、地方批发市场、零售商等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高、物流设施完善的特点;美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发展大型配送中心的短链条模式为主,经由批发市场/或者B端配送中心到达大型连锁超市,然后直达消费者,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物流设施完善的特点;相比之下,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更为复杂多样,既出现多级批发市场的流通体系,也出现农超对接等直供模式,整体而言具有流通环节多、流通效率低、物流设施欠缺的特点(见表1)。因此,与国外较为成熟的流通体系对比,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仍需要进一步的自我完善,尤其是要提高流通主体的组织能力。除此之外,也要加大对生鲜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

(二)传统流通渠道问题凸显

国内自改革开放起正式打开生鲜农产品流通市场,流通主体的经营能力、规划化能力,流通效率、供应链基础设施等发展时间都较为短暂。在政策推动和经济发展的多重条件下,国内已逐渐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零售市场和超市为基础的流通模式,且这种模式的地位难以撼动。然而,新时代下传统渠道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其一,销地批发市场增长快于产地批发市场,这与发达国家恰好相反,反映出我国消费爆发下市场形态发展的滞后性。其二,批零兼营普遍,交易机制发展不完善。我国市场交易以现货交易的形式为主,而发达国家批发市场更多是以期货交易的形式为主。更多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在市场中得到了应用,这也是批发市场管理发展的趋势所在。其三,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服务链条不断拉长。批发市场不仅是交易结算的场所,而且承担运输、包装、加工、存储等多项配套服务,服务压力增大、服务链条拉长。虽然传统流通渠道根基难撼,但随着问题日益凸显,流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2012年来爆发了生鲜电商和新零售等多种以线上化或线上线下一体的生鲜渠道模式,无疑为解决传统渠道问题带来一种变革尝试。

(三)冷链物流效率偏低

冷链物流指在加工、运输、储藏、配送等物流环节中,以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与新鲜度的物流体系。我国生鲜供应市场化时间短,供应链配套设施还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都无法与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根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生鲜冷链的需求规模达到1.82亿吨,其中水果冷链需求占28%,蔬菜冷链需求占比27%,其次是水产品(21%)、肉类(18%)和乳制品(6%)。而我国冷链物流水平较弱,冷链流通率较低,与巨大的需求形成了结构性矛盾,是制约供应链发展的要因之一,同时也是未来生鲜供应链发展的核心动力。与美日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仍存在高物流成本、低冷链流通率等严峻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我国针对冷链物流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致使其自动化水平也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至于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因此,种种因素的制约,使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以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难以协调。而相比之下,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高度市场化的物流体系、健全的物流政策和标准,对加快推进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例如,2015年美国肉禽、水果、蔬菜的冷链流通率分别是41%、34%和22%,均高于我国。2019年美国每千人冷藏车保有量为1.76台,日本为1.95台,而我国仅为0.15台,差距仍很大。

(四)运配安全风险较大

生鲜农产品的独特属性以及物流技术上的难点,为相关的运配仓储环节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具体而言,其一,配送网络复杂,网点分布不均。当下多数运输方式是产销地之间的多级仓储模式,从而大大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装卸频次。不仅如此,由于网点之间的分布距离不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配质量,从而造成货损率较高的问题。所以,在产地直供前置仓模式中,网点区位规划是最核心的要素。其二,生鲜冷链质量体系技术要求高。生鲜农产品对于运输工具、包装、养护技术、信息监控等技术要求远高于普通物品的运输,尤其是需要冷链流通的高附加值果蔬、水产肉禽等,其运配技术体系要求更为严苛。其三,运配需承担更大风险与更高成本。生鲜农产品供应的周期性、易腐蚀性决定了在交付质量上需要承担更大风险,在交付数量上有一定的资源弹性,生鲜配送的售后风险和损耗程度较常温运输高出很多。同时市场体系不完善带来的价格波动也是国内流通市场的通病,这使得运输成本也随之波动。其四,运配范围受限,区域性强。这是由于消费的多样性、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和配送半径之间的多方矛盾所造成的,尤其对于鲜活类生鲜,其本身限制了运输范围和运输时效,导致部分生鲜只能进行区域内流通(见图3)。

破解流通困局—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改进策略

由前文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方面面临困局,主要表现为流通主体孱弱、传统流通渠道问题凸显、冷链物流效率偏低以及运配安全风险较大等,亟需创新性解决方案。为破解流通困局,结合当前“peSt”背景条件,本文提出针对性流通改进策略,以促进生鲜农产品摆脱桎梏、持续发展。

(一)强化流通主体角色: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面对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孱弱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吸纳更多组织力量参与到流通链条中,强化各个主体角色责任,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变革:其一,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熟模式,吸收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循序渐进的模式创新,日本的农业协会、美国的合作社等流通主体模式进行有批判的参考;其二,政府要发挥重要角色作用,将多方面主体融合、串联起来,发挥引导、对接、监督、化解矛盾等职能。虽然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农业毕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的积极参与仍然很有必要。其三,不仅要注重流通中间环节的主体角色,也要注重流通“头尾”环节的主体角色,实现全链条的协同创新。所谓流通的“头”,是指从原产地开始谋求改变。比如,地标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农产品,往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附带的文化历史价值甚至会超过使用价值,应当作为流通的重点对象。农业部要更加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专用标识管理,推动地标农产品向品牌化方向的迈进。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者要深入生鲜原产地,协助优化生产模式,把握流通链条和增值环节,积极参与品牌建设,挖潜生鲜品牌价值。所谓流通的“尾”,是指解决流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社区主体角色。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社区将成为住户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服务站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社区有必要扮演好流通的最后角色,组建以社区为核心的末端配送网络,布局社区冷链配套设施,提高消费者的最终交付体验。

(二)挑战传统渠道:生鲜电商的渠道变革

传统渠道面临诸多问题,而生鲜电商的出现提供了改进策略。近年来我国生鲜电商迅猛发展,但渠道地位仍有待提高。来自农业部、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4-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的交易额从274亿元增长到2045亿元,而批发市场交易额从12890亿元增长到15675亿元(见图4),两者的规模差距非常明显,生鲜电商的交易占比仅在6%左右。因此,从宏观来看,国内的流通渠道仍处于以批发市场和中间商为主的线下运作模式,线下渠道为生鲜农产品带来的品牌影响相对有限,而线上流量能给生鲜品牌化、标准化提供生长空间,通过多渠道融合来赋能生鲜品牌或将成为未来最优策略。因此,尽管当前生鲜电商的规模与线下渠道差距较大,线上模式也因个别事件而遭受质疑,但必须承认生鲜电商能够克服传统渠道的弊端,能够重塑生鲜流通价值链,是未来流通变革的重要发力点。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交易,电子商务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交易成本优化、供应链品控管理优化等多个环节具有巨大价值。而且生鲜电商也在寻求电商模式背后的,包括供应链管理、标准化认证、交易金融以及生鲜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延伸价值,通过重塑消费者心中的生鲜信用标准来改变价值链。当前中国市场上已出现几家具有影响力的生鲜电商,并积极探索出差异化的流通模式,对于整个行业都具有借鉴、推广价值。本文以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为例,将它们的流通模式对比整理在表2中。

(三)提高冷链物流效率: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效率整体偏低,而运输载具的升级优化可为冷链物流升级提供动能。我国生鲜农产品最早启用铁路作为主要运输工具,铁路满足大规模指向性的生产型运输。当生鲜农产品市场逐渐繁荣兴起时,灵活的公路冷链逐渐成为核心的运输载具。而随着高铁和航空业的发展,未来将以“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运输方式为主,并会细化为多种流通模式(见图5)。同时,冷链零担运输的崛起意味着辐射型冷链网络的兴起,这将极大优化全网冷链运输的成本,通过更经济、弹性更佳的集散网络对生鲜冷链供应链进行优化与整合。2018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冷链零担在整体运输业务中的占比为25%,冷链整车为75%。冷链零担运输的崛起标志着国内冷链网络化运输能力的起建,这是搭建未来完整冷链流通体系的必要条件。

(四)应对运配安全风险:物联网技术深度契入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7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识别协调模型

一、前言

近几年来生鲜农产品“产量不足”和“产量过剩”现象层出不穷,由此暴露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说明了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方面的防范意识不过关。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和非线性的大系统,任何一个节点或合作伙伴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条的断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供应链协调模式,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之间信息的运作达到整体最优并实现农超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农超对接”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做了相关研究。陈硕把造成供应链不稳定的原因归咎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自身的脆弱性、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农作物产量不确定性及市场的变化;刘雪梅、李照男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主要来自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的运营、合作风险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市场风险;张丽、杜子平、幕静探讨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存在原因,主要是由于需求和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环境所引起的风险。在定量研究上,刘乔、沈欣、孙栩运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风险因素评估,表明农产品供过于求的风险;康彪列出了产量不足、生产过剩、价格波动等十个方面的风险因素,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和FLinmap法来解决供应链上风险排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中需求和产量的不确定性严重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为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友好合作,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本文将浅析如何协调供应链的生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

三、农超对接下供需不平衡的协调模型

研究机理:供应链是一种动态的联盟形式,若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很难使各企业紧密团结。作为“农超对接”模式顺利运行的核心超市,适当的增加农户的利润和转移农户的风险,可以提高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保障生鲜产品的供应稳定性与质量。

农户、超市通过签订合作合同,确定最终的批发价格w0,及订购批量q0。

为顺利实现农超对接,本文假定:

1、当农户产量不足订购批量q0时,农户按照实际产出提供给超市,超市按实际收到量支付给农户,对于缺货部分,农户不承担后果。

2、若产出超出订购批量,农户要以低于w0的价格w1为超市提供剩余产品。

本文中的变量符号意义如下:

p:零售商确定的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f:农户投入农资的单位成本;

cs:超市的投入的单位成本;

e:农户的总投资量,它影响着总的产出;

c(e):是关联e的生产成本函数,它为是e的增函数,设为c(e)=cfe;

m:市场需求,分布函数为G(m),市场需求是价格的减函数。

Q:农产品实际产出,分布函数为F(q),受季节和天气等影响为随即变量。

Rf,RS,RC分别为农户,超市和供应链的期望利润表示符号。

根据以上描述,本文把针对于供应链的协调问题界定为考虑在合同条件下,农户和超市如何能在满足自己期望利润的同时满足供应链利润最大化这一问题。

供应链的期望利润Rc:

Rc=Rf+Rs(1)

农户的期望利润Rf:

Rf=w0e[min(Q,q0)]+w1e[(Q-q0)]-cfe(2)

超市的期望利润Rs:

Rs=pe[min(Q,m)]-w0e[min(Q,q0)]-w1e[(Q-q0)](3)

则供应链的期望利润为:

Rc=Rf+Rs=pe[min(Q,m)]-cfe-cse[Q](4)

对于产出和需求都呈随机分布的“农超对接”模式,供应链的最优农户总投资量e*应该满足:(5)

式中,cf+cs表示本供应链一件产品发生的成本总和,即单位投入;p表示农产品的单位产出量。由公式(5)得出供应链的最优农户总投资量越多,投入产出的比值越小。我们知道投入产出比值越小,收益越大。

因此,当供应链风险较大时,供应链上的农户总投资量应该尽量减少。

进而,将e*带入(1)式,可得供应链下的期望利润为R*C(e*)。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提出了农超对接下供需不平衡的协调模型,旨在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产和需求的不平衡,减少“农超对接”合作风险,不断实现“农超对接”双方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硕.《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a].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09),25—26

[2]刘雪梅,李照楠.《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研究》[a].农业经济·市场与贸易.2011(01).47—48

[3]张丽、杜子平、幕静.《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2011年第四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175—177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及其追溯系统建立的内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寻找独立的第三方对信息进行采集评价、对技术规模化应用、改变生产组织模式、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供应链追溯系统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丹麦、苏格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国内的瘦肉精事件,农产品中的抗生素和毒奶粉事件,某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等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危及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对全球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均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使得世界有关组织、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并关注食品的安全与卫生。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以及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食品安全工作,强化或调整了有关政策法规、监督管

理条理和科技研究投入力度。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的有效手段,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研究开发并运行了可追溯系统。可追溯系统的实施可以减少产品召回从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和减低企业的负面影响。可以增加产业链的透明度,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二、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现状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ean・UCC系统)对农产品进行安全可追溯性的工作。采用ean・UCC系统对农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优点在于它利用了现有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这套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供应链中的零售业和物流业,避免了众多互不兼容的系统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避免造成供应链的迟缓和不确定性。采用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即大家采用一个共同的数据语言可以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快速、准确地无缝链接。采用ean・UCC系统可以对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进行农产品跟踪与追溯。要求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点,不仅要对自己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所加工的农产品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加工成的产品上,以备下一个加工者或消费者使用,这好比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脱节了,而供应链中跨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脆弱,这是实施跟踪与追溯的最大问题。通过ean・UCC系统可以对供应链全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从而对供应链中农产品原料、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条码是相关信息的载体,通过扫描可以获取各个节点的有关数据编码信息,包括给每一个产品均赋予一个全球唯一的ean・UCC代码,即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通过应用标识符(ai)对产品属性进行标识的代码:如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以及通过全球位置码(GLn)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及参与方进行标识的代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有关信息采用UCC/ean-128条码符号来表示(注:在终端销售环节,贸易项目采用ean/UpC条码符号进行表示)。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条码有两种方法来进行追踪:一是从上往下进行跟踪,即从农场/农产品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poS销售点,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的能力;另一种是从下往上进行追溯,也就是消费者在poS销售点购买的农产品发现了安全问题,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产品回收或撤销中。

现阶段,我国对农产品物流链的跟踪追溯仍然处于研究和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不过,由于对农产品安全等问题日益重视,我国许多省市也相继提出了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北京市就提出要围绕绿色奥运和放心消费环境,围绕提高农产品安全控制水平,建立、完善对农产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体系。海南条码分中心已经着手开展ean・UCC系统在海南水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中应用的前期调研工作。福建省也提出将利用ean・UCC系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实现对农副产品的农产品卫生安全的有效监督。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今年也开始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ean・UCC系统在农副产品跟踪与追溯方面的应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我国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建立

1.湖南农业大学袁康来认为,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有三种类型。

a型系统中的每个供应链节点从它的前面一个节点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该类型系统的优点是要传送的信息量比较少,因而交易费用较低;缺点是每一个节点在所传递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必须信任前一节点,这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不利。

B型系统中的每个供应链节点从所有之前的节点接收相关信息,信息的完整性得到了有效控制,其跟踪和追溯的速度比a型系统要快很多,供应链的透明性也比a型系统要大;缺点是每个节点要传送的信息量增加了。

C型系统中的每个供应链节点为一个单独的中央组织提供信息,由中央组织来为整个供应链组合所有的信息,这可解决信任问题,也使跟踪和追溯理论上能很快得到执行以及整个可追溯系统能得到有效的维护;缺点是总费用可能较大。在欧洲牛肉行业可以找到C类型的可追溯系统。

2.在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运用较广的是C类型其系统主要应包括三方。第一方是生产方,第二方是消费方,第三方是监督方(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通过在中央组织记录供应链中的生产源头的详细档案,应用ean?UCC系统国际标准标识体系对农产品从生产、采集、配送、分销及零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标识编码。以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连接三方。生产方对农产品的种源情况、栽培养殖过程、用药用料情况、加工运输情况、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纪录,统计分析并上传到中央组织系统,最终为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安全卫生提供保障。消费方通过条码到中央组织系统查询到相关农产品信息。消费者信息查询功能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从生产、流通、监管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关键点控制和信息集成共享,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终端查询系统输入或扫描条码,了解所购农产品的基本资料如:产品名称、种植企业名称、认证信息、产地或加工地、药物使用、检疫检测等信息,保证消费者获得所购产品的知情权。监管方可以通过供应链的各个节点输入到中央组织系统的数据从而按照数据抽检进而有效监控产品质量安全、及时追踪、追溯问题农产品源头及流向,规范源头农产品企业的生产操作过程,。一旦发现问题农产品,可以及时追溯到其源头,并进行有效的回收,将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能否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四、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由于中国对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起步较晚,所制定的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尚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农产品安全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不足,农产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1.由于数据信息的采集主要由企业自身负责,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还难以确定,应寻找独立的第三方,应用农产品信用评价体系,实时评价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用状况,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农产品供应链成员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2.虽然国外有许多国家及企业实施应用RFiD,但由于国际上制定RFiD的标准多样化,因此,应用该技术时应考虑规模化应用。同时还要注意数据信息采集及上传的信息安全问题。

3.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组织模式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如果构建一个可追溯系统。那就需要对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个体进行集中整合。以供应链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如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即可以节省公司的资本投入而且使得农户得到了技术的信息支持,最终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在程序控制范围之内。从而加强整个供应链安全的可监控性。

4.可追溯系统的建设需要的花费较高,政府应对试点企业进行扶持,提高资助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应对农产品行业加强管理,完善有关农产品安全方面的制度与法规,推进农产品安全信息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袁康来杨亦民:农业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研究[J].物流科技,2009(9)121-123

[2]孔洪亮李建辉: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农产品安全跟踪与追溯体系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04)06

[3]刘建峰李媛红:ean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中的应用[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06(10)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9

关键词:食品质量;全程监控;食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0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8—25—02

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食品行业的发展规模、成长速度以及规范程度关系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质和消费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上升到影响国家公共安全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毒奶粉”、“红心鸭蛋”、药残严重超标的“多宝鱼”和“三鹿毒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我国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有很多安全管理漏洞,使得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联系食品供应链的整个过程,从田头到餐桌,每一个程序都可能影响最后的食品质量。

一、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管不到位

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我国政府为保证食品原材料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及销售等方面的安全,虽然已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是,仍存在一些严重制约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科学技术不配套、监管体系不完善及管理体制不协调等。我国食品供应链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食品供应链按分段式监管容易导致监管机构的责权不清。

2、食品安全监管中缺少权威性强的监管主体和被明确“界定”的监管主体,导致“协调”虚化,监管效率不高。

3、监管部门事务多且繁复,造成食品监管职能边缘化等等。

(二)供应链基础设施落后

供应链基础设施的落后易造成供应缺乏物流保障、运行成本高,运行效率低。我国农产品种植普遍是较小规模,位置分散,农户居住也较为分散。农产品的供应一般由农户自己负责运输,距离长,供应网点少,且农户运输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运输工具,车辆往往不能保证时效且费用较高。由于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原因,农户的供应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对农产品的供应保障形成了制约。

(三)流通环节安全控制薄弱

安全的食品进入消费领域还需要有效的食品储运设施与方式,尤其是生鲜食品。据统计,目前中国食品在流通环节中八成以上的生鲜食品采用常温下的保存、流通及粗加工手段,根本不能保证整个流通环节的安全卫生。这样,食品极易受到污染,最终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在没有冷藏与保鲜技术的情况下,有的流通企业为了赚钱,在产品流通过程中滥用有害投入品(如双氧水或甲醛等)来延长腐败期,造成了有害物质残留,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四)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落后

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做得不太好,协调能力薄弱。供应链中的传统阶段:采购、生产和分销,每2个相邻节点之间表现出一种供需关系,就要求各节点企业能同步运行、协调运行,要求有较强的协调运行能力。信息集成和运营集成是供应链管理工作的两类。信息集成看重供应链成员间共享信息的质量和可获性,运营集成则看重生产、库存和产品分发。食品供应链存在着牛鞭效应,导致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同时肉制品供应链的协调能力比较弱,因此影响了供应的保障。

二、我国食品供应链中追溯系统发展现状

从国际经验看,要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到消费的测控体系,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尤其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也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部分溯源制度

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来协调配套。2001年7月,上海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食用食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提出在流通环节建立“市场档案可溯源制”。2002年,北京市商委制定了食品信息可追踪制度,要求食品经营者在购进和销售食品时要有明细账,即对购进食品按产地、供应商、购进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从2005年开始,全国所有龙头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原料可追溯制度。根据要求,国家和地方食品龙头企业将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形式,从原料开始推行标准化操作,对种植、加工和流通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并在产品包装上张贴原料信息标志。

(二)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我国从2002年开始研究食品溯源体系,也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为了应对欧盟的水产品贸易溯源制度,加强水产品溯源制度的推广,也为了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要求出口水产品及其原料需按照规定进行标识。畜禽产品方面,陕西标准化研究院编制了《牛肉质量跟踪与溯源系统实用方案》,为牛肉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质量追溯的解决方案。

(三)技术支撑体系相对落后,环节控制不佳

目前我国的食品监督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制度差距较大,这就使得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的落后、人员水平较低、法制建设尚不完善、执法行为不独立,同时执法的公正性、权威性、透明度等常常遭受质疑。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建设牵涉到多个环节,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链。这个链上涉及的企业众多,企业间协调困难,如何将各个环节的信息有效、及时、准确地进行串连,是可追溯系统建立的难点。

三、相关对策建议

欧美等地区已引入全程标识追溯系统,我国在某些地区和行业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试点也卓有成效,但是我国有的企业追溯意识淡薄,有的企业规模较小难以管理。因此,要在全国推行食品安全追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一)政府应加强对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支持

由于我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管理刚刚起步,原来基层的设施薄弱,加上我国食品生产方式具有多样性,而且农产品的生产也比较分散,因此需要政府对基层的资金、设备设施给予支持,配备与信息库相适应的现代化工具和熟练操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可追溯系统的最底端有完整、准确、详细的资料输入。

(二)加强食品质量可追溯系统支撑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队伍水平不高,而追溯体系是建立在网络传递基础上的信息系统,所以应加强对基层监管机构的有效培训。另外,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计算机开发和应用人员,不具备食品方面专业知识,在具体应用时有很多需要了解和探索的地方,所以也应该进行相关培训。

(三)加强社会的监督作用

通过加强媒体对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的曝光,使企业能自觉维护自身形象,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同时,对消费者要进行可追溯体系管理知识的普及宣传,让消费者有“追溯”的意识,从最终点对产品进行监控,以促进整个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重视。

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能够有效保证食品安全。考虑到经济可行性及技术能力我国可逐步在重点食品行业优先实施追溯体系,最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李钰金.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10,(05):72—77.

[2]杨明等.可追溯体系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建立[J].食品与机械杂志社,2009,(01).

[3]师严涛.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2006,(11).

[4]常崇佐.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食品安全,2010,(1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应链网络;空间价格均衡;变分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44-06

UrbanruralintegratedSupplyChainDesignand

analysisBasedonSpatialpriceequilibrium

wanGKe,LiZhen,ZHoUJian

(Schoolofmanagement,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

abstract:BriefanalysesofthecurrentfragmentedstatusofurbanandruralcommoditymarketinChinaaswellasthediscrepancyofspatialpricearepresentedfirstinthispaper.afterthat,aframeworkofhowtoapplythistheorytothedesignandanalysisoftheurbanruralintegratedsupplychainisproposed.moreover,aspecificcasestudyonthesupplychainofagriculturalproductsinurbanandruralareaswithtypicalcommunitystructureisillustratedinordertogiveadeependescriptionoftheframework.

Keywords:urbanruralintegration;supplychainnetwork;spatialpriceequilibrium;variationinequality

1引言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促进社会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借助商品流通市场这个载体经济来完成。因此,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条件下,有必要借助城市商品流通市场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将农村市场纳入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提高农村市场商品流通效率。

商品流通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就需要依赖于物流和供应链的一体化设计。高效的现代城乡供应链体系能够减少城乡间物流成本,一方面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它又是城市工业产品和公共服务输向乡村的有效途径,因而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农产品供应链和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流通体系发展也是商品流通及农村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早已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例如,刘伟华等提出了基于核心销售商的农产品封闭供应链运行模式[1];刚翠翠和任保平提出了在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中发展连锁经营的实现对策[2];张学海分析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的差异及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3]。就目前相关文献而言,对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一般局限于农村视角,而对于城乡流通体系的研究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很少采用数学建模等定量分析方法,且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考虑城乡居民福利的改善。

空间价格均衡(Spatialpriceequilibrium,简称Spe)理论的研究起始于enke[4]、Samuelson[5,6]等对空间分割市场间的价格关系及贸易问题的研究。nagurney及研究团队对Spe理论与交通、物流及供应链网络优化问题进行了许多深入研究[7~9]。国内学者关于Spe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例如,孙会君和高自友研究了基于Spe的物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10];张贝等则在双层规划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11];叶彩鸿等利用Spe准则来优化一个三级供求网络的物流配送量[12];周艳山等研究了一个两级供需网络并建立了以Spe为约束的供应链优化模型[13]。可以看出,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一般供应链网络背景下的空间价格均衡问题,而很少将Spe理论应用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供应链模式设计与分析。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城乡供应链发展形势,分析了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现状与空间价格差异,将Spe理论引入到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中,系统介绍了利用Spe理论进行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及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承载城乡间商品流通的供应链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现状与空间价格差异

目前,我国城乡商品市场仍然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无论在市场化程度、市场容量还是市场化效率上都是严重失衡的。这里可以通过比较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衡量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该思想来源于Samuelson的“冰川模型”[6],即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在考虑运输成本之后仍然存在的差异反映了这些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分割程度[14]。

图1显示了我国近十年(2002~2011年)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这十年中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直存在一定差距(农村高于城市),说明农村城市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分割现象;2002~2008年间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差异较大,2009年后差异相对较小,该变化趋势被认为与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及“家电下乡”等促进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惠农政策密切相关。

以上所反映的是我国总体城乡市场分割情况,下面具体以长三角地区5个主要农产品市场为例比较几种典型蔬菜的空间价格差异。图2为5个市场在最近一个月内(2013年2月10日至3月10日)6种蔬菜的平均价格统计。可以看出,同一种蔬菜在不同市场内,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市场内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韭菜的平均价格相差达252%(最低197元/kg,最高694元/kg)。即在长三角地区这个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农产品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分割,空间价格差异显著。

上述分析显示:地区差异(即使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对于某些商品(特别是时效性强的鲜活易腐产品)的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而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商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加强供应链一体化运作。Spe理论正好为跨区域的供应链网络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3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思路与研究框架

31空间价格均衡理论与社会福利分析

Spe理论(参考文献[5])描述的是被空间相隔的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之间的商品运输量、交易成本及商品价格存在的相互影响并最终达到均衡状态的关系。它是大跨度区域内商品流通所普遍遵循的价格规律。

Spe理论为分析大跨度区域内的商品流通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与传统的供应链研究通常从优化的视角考虑供应链利润最大化不同,Spe理论还为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对城乡一体化供应链进行分析和论证提供了便利。

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属性,特别是农产品供应链还关系所有城乡居民的基本民生问题。因此,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与管理通常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参与,并需要考虑社会的总体福利状态。不同的流通体系结构或定价策略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市场表现,而通过空间价格的均衡状态,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的流通体系结构或供应链设计所导致的社会福利问题。即考虑均衡状态下各个区域的商品价格、交易规模、交易成本等要素,分析各方的利益分配和福利状况,从而使流通渠道的选择和供应链设计能够让商品流通趋向于预期的状态和目标。

32基于Spe的城乡供应链研究框架

基于Spe的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与分析主要遵循设计分析论证调整完善并不断重复直至提出合理方案的基本思路(如图3所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供应链设计。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出发,将城乡商品流通全过程(工业品从原材料加工及农产品从种植饲养源头到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纳入到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中进行管理,进行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主要包含供应链结构、供应链内部协作机制、产品定价策略与利益分配等问题。

(2)均衡分析。合理有效的供应链设计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利用Spe理论,分析相应的均衡状态,主要考虑均衡状态下的商品价格、成交数量及流通成本等要素。通过对各方行为方式的建模,得到的均衡状态反应了该供应链设计下各方的最优行为方式及系统的全局状态,为供应链设计的有效性论证提供了基础。

(3)社会福利分析。在均衡状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供应链设计目标,如社会总流通成本优化、增大城乡农产品供给数量及缩小城乡农产品价格差异等,对均衡状态下的社会福利状况进行分析,如消费者剩余、城乡居民福利及社会流通成本等,从而论证供应链设计的有效性。

(4)调整完善、提出方案。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最终提出有效的供应链设计方案及相关政策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综合集成的社会计算模拟方法[15,16],结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数值计算实验,对供应链进行模拟分析。4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的城乡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设计

下面以城乡农产品供应链为例,结合上述研究框架对不同的结构模式进行分析。

图4显示了两种典型的城乡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其中,直接型(图4(a))是一种最简单的流通方式,即由乡村农户直接进入市场进行农产品交易。该模式在众多中小城镇相对普遍。而因为乡村农户的分布通常具有部分聚集、相对分散的特征(如农村村镇、居民点),也使农产品流通形成了另一种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的集运模式(图4(b))。在这种模式下主要由大型超市、配送中心、合作社等收购农产品,再由这些“中介”通过自己的渠道将农产品销往城镇农产品市场。

通过供应链均衡状态分析,就可以有效地比较这两种供应链结构所导致的不同的市场表现结果,并进一步分析相应的社会福利问题以及对城乡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影响。

现假设在某一城乡区域中共有m个农户和n个农产品市场,i(1≤i≤m)表示第i个农户,j(1≤j≤n)表示第j个农产品市场,且仅考虑某单一农产品。si表示第i个农户的该农产品的生产量(si≥0,所有农户生产量组成向量s),生产成本pi是生产量的函数,即pi=pi(s)。dj表示第j个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量(dj≥0,所有市场需求量组成向量d),销售价格rj是需求量的函数,即rj=rj(d)。

41直接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直接型模式可以等价地描述为由m个供应市场(乡村农户)和n个需求市场(农产品市场)共同组成的商品流通市场,进而可以直接利用Spe理论中的基本均衡模型[5,7]进行分析。

假设第i个农户运送到第j个农产品市场进行销售的流通量为qij(qij≥0,所有流通量组成向量q),单位交易成本(含运输成本、市场管理费用等)是流通量的函数,即cij=cij(q)。则该模式下的均衡条件可表示为:

42集运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针对如图4(b)所示的具有典型群落结构的集运型模式,假设在农户和农产品市场间设置了l个村镇农户店,k(1≤k≤l)表示第k个村镇农户店。农户可以自由选择村镇农户店进行交易,村镇农户店可以自由选择农产品市场。

421农户的均衡状态

假设q1ik表示第i个农户运送到第k个村镇农户店的该农产品数量,交易成本为c1ik=c1ik(q1ik);交易价格为ρ1ik。对于每个农户i,要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最优决策可以表示为如下模型:

maxlk=1ρ1ikq1ik-pi(si)-lk=1c1ik(q1ik)

stsi=lk=1q1ik

q1ik≥0,k=1,2,…,l(3)

所有农户同时达到均衡可用变分不等式[7]表示为:

mi=1lk=1c1ik(q1ik)q1ik+γ1i-ρ1ik×q1ik-q1ik+

mi=1pi(si)si-γ1i×si-si+mi=1si-lk=1q1ik×γ1i-γ1i≥0(4)

式中γ1*i是在均衡状态下式(3)中目标函数关于约束si=lk=1q1ik的拉格朗日乘子,可以理解为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愿意付出的最大单位生产成本;式(4)中3个变分不等式的经济含义分别为:在均衡状态下如果农户与村镇农户店之间存在交易,则此时的边际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和正好等于交易价格,若边际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和大于销售价格,则不会有交易发生(即无利可图);当边际生产成本大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愿意付出的最大生产成本时,则农户选择不生产;当存在生产活动时,还应满足供需平衡。

鉴于乡村农户分布的典型群落结构特点,农户与所在群落外的其他农户店之间通常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导致农户选择就近交易。这一特点也可以通过上述模型反映出来,当农户与较远的村镇农户店因为运输等因素使边际交易成本大于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差时,则因无利可图不会有交易发生。

422村镇农户店的均衡状态

村镇农户店在收到农产品后,又将其销售给下一级的农产品市场,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存储费用c2k=c2k(q1ik)。假设第k个村镇农户店与第j个农产品市场间的交易价格为ρ2kj,交易数量为q2kj。

与前述农户的均衡状态分析类似,村镇农户店要求利润最大化时决策模型的最优性条件也可以用等价的变分不等式表示。所有村镇农户店同时满足均衡条件用变分不等式表示为:

mi=1lk=1c2kq1*ikq1ik+ρ1*ik-γ2*k×[q1ik-q1*ik]+

lk=1nj=1[γ2*k-ρ2*kj]×q2kj-q2*kj+lk=1[mi=1q1*ik-nj=1q2*kj]×[γ2k-γ2*k]≥0(5)

其中γ2*k是村镇农户店要求利润最大化时的目标函数关于供需平衡约束nj=1q2kj=mi=1q1ik的拉格朗日乘子。

423农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农产品市场在选择村镇农户店以购进农产品时不仅要考虑村镇农户店的报价,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交易成本。假设第k个村镇农户店与第j个农产品市场间的交易成本为c3kj=c3kj(q2kj)。而第j个农产品市场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销售价格为rj,类似于上述均衡状态分析,农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lk=1nj=1[ρ2*kj+c3kj(q2*kj)-r*j]×[q2kj-q2*kj]+

nj=1[lk=1q2*kj-dj(r*j)]×[rj-r*j]≥0(6)

424供应链的均衡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集运型农产品供应链的Spe状态就是寻找一组均衡解(s*i,q1*ik,γ1*i,γ2*k,q2*kj,r*j)同时满足式(4)、式(5)和式(6)以使由农户、村镇农户店、农产品市场构成的整体达到均衡。

对于这类变分不等式问题可以采用nagurney等[17]提出的修改投影算法求解;也可以利用matlab、Cplex等软件包含的成熟的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本文将利用变分不等式与互补问题之间的关系,将变分不等式转化为互补问题进行求解,详细内容可参考nagurney[7]关于变分不等式与优化问题、变分不等式与互补问题的详细描述。

43算例分析及模式比较

针对上述两种典型的城乡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本节将结合具体的算例进行分析和比较。首先给出所涉及的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并代入以变分不等式形式表示的均衡条件的互补问题[7]中,再结合流量守恒约束,利用Lingo11软件包进行求解,得到不同供应链模式的均衡状态并进行对比分析。

现假设在某一城乡区域中,共有4个农业大户提供农产品生产供给,两个农产品市场面向城市需求市场进行农产品销售,且4个农户分别位于空间分隔的两个群落内(如图5所示)。4个农户的生产成本函数分别为:p1=4(s1)2+s1s2+8s1,p2=5(s2)2+s1s2+7s2,p3=4(s3)2+s3s4+10s3,p4=6(s4)2+05s3s4+15s4。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d1=-3ρ31-2ρ32+1500,d2=-3ρ32-ρ31+1200。

431直接型

该模式(图5(a))下,各个农户直接进入农产品市场进行交易,假设交易成本函数分别为:c11=3q11+3,c12=4q12+5,c21=4q21+55,c22=2q22+3,c31=4q31+5,c32=3q32+3,c41=4q41+55,c42=2q42+3。

将以上函数代入式(1)的互补问题并结合流量守恒约束式(2)进行求解,求得均衡状态下农户的生产规模为s1=680,s2=629,s3=667,s4=554;农产品市场的农产品销售价格为r1=29886,r2=29585;各农户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流通量分别如图5(a)中的标注所示。

432集运型

该模式(图5(b))中,4个农户所处的两个群落各设置了一个村镇农户店。两个群落间的空间分割导致农户与自身所处群落外的村镇农户店具有较高的交易成本,所以仅考虑农户与自身所处群落的村镇农户店之间的交易,交易成本函数分别为:c111=15(q111)2+3q111,c121=15(q121)2+4q121,c132=2(q132)2+4q132,c142=15(q142)2+5q142。

两个村镇农户店的存储成本函数分别为:c21=15(q111+q121)2,c22=15(q132+q142)2。村镇农户店与农产品市场间的交易成本函数分别为:c311=3q211+3,c321=4q221+55,c312=4q212+5,c322=2q222+3。

将以上所有涉及的成本函数和需求函数代入式(4)、式(5)和式(6)的互补问题中并结合供应链各层间的流量守恒约束进行求解,得到均衡状态下农户的生产规模为s1=1542,s2=1285,s3=1467,s4=1162;农户与村镇农户店之间的交易价格为:ρ111=ρ121=19342,ρ132=ρ142=20170,ρ112=ρ122=ρ131=ρ141=0;村镇农户店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交易价格为ρ211=ρ212=27821,ρ221=ρ222=28059;农产品市场的农产品销售价格为r1=29548,r2=29270。农户与村镇农户店之间的交易量以及村镇农户店与农产品市场之间的交易量分别如图5(b)中的标注所示。

433两种模式的比较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条件下,不同的供应链模式导致了不同的均衡结果。集运型模式在农产品市场上的终端销售价格低于直接型,而总体生产和交易规模却大于直接型。图5显示了不同模式下的具体流通情况。当然,这一结论与两种模式各自的交易成本结构密切相关。通常,集运型模式因为专业化服务和运营而具有较好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达到一定的交易量后,平均交易成本较低,因而促进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并降低了销售价格。

在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计算不同模式供应链中的利润分配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状态。本算例中,直接型模式发生的总流通成本为124458,总利润为627866;集运型模式的总流通成本为838006;总利润为767379。可以看出集运型模式的总利润和生产交易规模都有较大的提高,而终端销售价格却相对较低。因而从理论上验证了集运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相比于直接型模式在促进城乡物资流通、稳定物价方面的优势。

5总结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目前城乡商品市场分割与空间价格差异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利用Spe理论进行城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与分析的一般思路与研究框架,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研究实例。实例显示,在相同的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条件下,不同的供应链模式对于市场中的商品价格、交易规模及物流成本等影响城乡社会福利状态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影响,而基于Spe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正为这类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参考文献:

[1]刘伟华,刘彦平,刘秉镰.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改造方法及其实践研究[J].软科学,2010,24(4):48-52.

[2]刚翠翠,任保平.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3):21-25.

[3]张学海.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7):21-25.

[4]enkeS.equilibriumamongSpatiallySeparatedmarkets:Solutionbyelectricanalogue[J].econometrica,1951,19(1):40-47.

[5]Samuelsonp.SpatialpriceequilibriumandLinearprogramming[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52(42):293303.

[6]Samuelsonp.theoreticalnoteontradeproblem[J].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46):145-164.

[7]nagurneya.networkeconomics:aVariationalinequalityapproach[m].Kluweracademicpub,1998.

[8]LiuZ,nagurneya.multiperiodCompetitiveSupplyChainnetworkswithinventoryingandatransportationnetworkequilibriumReformulation[J].optimizationandengineering,2012,13(3):471-503.

[9]Yum,nagurneya.CompetitiveFoodSupplyChainnetworkswithapplicationtoFreshproduce[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3,224(2):273-282.

[10]孙会君,高自友.基于空间价格均衡的物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7):39-42.

[11]张贝,高自友,张好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物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2005,5(5):63-69.

[12]叶彩鸿,董新平,李丽.一类基于Spe的物流配送量优化模型[J].管理学报,2007,4(3):284-287.

[13]周艳山,姚锋敏,滕春贤.基于空间价格均衡理论的二层供应链网络模型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0,19(2):22-25.

[14]柳思维,唐红涛.关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格局及城乡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82-88.

[15]盛昭瀚,张维.管理科学研究中的计算实验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