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扶贫工作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3:54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1

自查期间: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8日

经办人:XX银行全力人员

日期:XX年X月X日

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关键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为更好地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切实抓好金融扶贫工作,防范化解金融扶贫风险,根据总行《关于开展金融扶贫自查工作的通知》(XX银行银发〔2020〕114号)及XX银行市分行《关于开展金融扶贫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行开展了金融扶贫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为加强组织领导,我行成立了问题排查及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部门:综XX部门

领导小组的成立压实了主要负责同志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认真组织和落实辖内金融扶贫摸排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我行迅速开展了金融扶贫自查自纠。通过实地走访、谈话、查看档案、查看报表、对照系统等方式对我行金融扶贫工作开展了全面自查。

二、自查发现的问题

我行本次自查主要围绕金融扶贫工作和定点扶贫工作开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责任落实情况

我行坚决落实党的精神和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强思想认识,不存在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等问题;成立了以行长XX为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经常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定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监管部门等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把金融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及时细化金融扶贫工作措施,制定金融扶贫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各部门职责出台支持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并落地实施;明确任务目标,并压实责任;加强引导,对金融扶贫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金融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对分支行领导班子成员的年度考核;对上级行安排的各类扶贫工作检查发现的问题积极整改落实到位,不存在整改走过场、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等问题。

(二)任务完成情况

我行充分了解金融扶贫方面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上级行下发的金融扶贫任务;我行目前顺利完成金融扶贫的各项任务目标;具备统筹推进能力,完成了扶贫贷款任务进度序时进度要求。

(三)措施精准方面

我行掌握精准扶贫的统计口径和规则;金融扶贫对象识别精准,贷前调查充分,做到应扶尽扶;对贫困户信贷投放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对贫困人口给予政策倾斜;能够能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模式;建立了贫困户台账,做好客户管理;对能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群增收的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扶贫开发。

(四)风险管理方面

我行贷款“三查”落实到位;扶贫贷款不存在过度授信;不存在直接按政府推荐名单顶额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问题;不存在违规或未按政策要求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坚决杜绝户贷企用、执行“五万、三年、基准利率、无担保无抵押”的政策要求、关注扶贫小额信贷集中还款风险,并作出相应安排;高度重视中央巡视、地方巡视、审计署检查提出的问题;对扶贫工作执行情况开展监督自查;扶贫贷款领域不存在贪污侵占、行贿受贿、吃拿卡要、内外勾结骗贷、发放高利贷、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

(五)扶贫作风建设方面

我行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切实解决业务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不存在工作落实走形式,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制定文件抄袭拼凑的问题;不存在简单发钱发物、送钱送物,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问题;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严格,不存在贪污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

(六)定点扶贫方面

我行有定点扶贫任务;制定了定点扶贫年度计划;派驻了专人进行定点扶贫,定点扶贫捐赠物资费用列支和使用管理规范;扶贫资金使用专款专用,按要求及时、足额拨付,捐款资金记录齐全,捐物账实一致,不存在滞留、截留、挪用等情况,直接支付的资金手续符合规定,不存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套取侵占、贪污私分等问题;按规定完成定点扶贫任务;派驻扶贫干部。扶贫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不存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不存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简单送钱送物等问题;不存在以权谋私、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

(七)扶贫宣传方面

我行认真总结金融扶贫的突出成效、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等;积极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沟通合作,加大我行金融扶贫的宣传力度;积极向政府、监管部门汇报金融扶贫工作进展及成效。

三、整改情况

经过全面排查发现,我支行未发现金融扶贫领域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行高度重视本次风险摸排整改工作,充分认识到规范金融扶贫业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查找和化解存在的问题。我行提高政治站位,将脱贫攻坚相关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落实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到实处,为我省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挥应有作用。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2

摘要:农业银行恢复开办扶贫信贷业务以来,为繁荣城乡经济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大量扶贫贷款到期刚性进入不良,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影响了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本文通过分析扶贫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之道,对加强扶贫贷款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扶贫贷款;不良贷款;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73-03

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自1998年恢复开办扶贫信贷业务以来,根据海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信贷扶贫工作。尤其是2000年信贷新规则实施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6亿元,积极支持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海南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量扶贫贷款到期刚性进入不良,严重影响了该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资产质量的恶化,不良资产占比长期居高不下,不仅使该行经营管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且引起上级行领导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影响扶贫信贷资产质量的原因,查找深层次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当前农行扶贫贷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扶贫贷款立项环节问题。现行扶贫贷款是由政府部门主导,选择项目的主动权在政府,经县(市)、省两级扶贫部门和政府审批,项目确定后推荐给省农行进入项目库管理,再由省农行从项目库中推荐给各基层经营行。由于扶贫贷款投放地区均为贫困市县,经济不发达,投资环境和信用环境较差,客户结构呈现“散、小、差”的特点,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生产技术落后,市场把握不准,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失真,符合农行信贷支持对象的优良客户占比极小。但是扶贫贷款又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立项往往带有指令性,农行基层经营行无法把握,压力极大。

2.扶贫贷款信贷规章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在扶贫贷款的调查、审查环节,部分农行基层信贷从业人员只对借款企业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完整性的审查,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财务收支真实性、总分账核对等方面没有认真调查核实,尤其是没有对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进行核对,对明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没有进行提示。在贷后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超进度使用扶贫信贷资金和挤占、挪用信贷资金的行为不抵制、不报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是放任自流,到了事实风险产生时,才在检查报告中反映,失去了化解风险的良机。

3.扶贫贷款抵押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贷款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是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以归还贷款时的一种补充和保障。一些农行基层经营行对抵押物价值的评估,不是根据贷款时当地市场价格进行评估论证,而是过分依赖上级行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评估值。而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需要和考虑,往往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抵押物评估,评估价值往往高于市场现价和市场拍卖价。作为基层经营行对抵押物价值高估现象不重视,并且忽视借款企业的抵押物和主要经营收入来源,这种现象在扶贫贷款抵押物评估中普遍存在。

4.扶贫贷款回笼低下问题。扶贫贷款支持企业的贷款回笼率较低,部分借款企业贷款后,就开始逃避银行日常的监督,不主动提供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报表,生产产品销售后,害怕银行按时收贷收息,瞒报、少报经营收入,货款很少回笼经营行,逃避银行正常信贷监督。

5.扶贫不良贷款处置困难问题。扶贫贷款抵押物一般都是当地贫困地区的土地、林木和房屋,地理位置偏僻,变现很不容易。在贷款抵押物价值普遍高估的情况下,一旦借款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无法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时,处理贷款抵押物就面临价值减少、变现困难的情况。另外,由于抵押物价格往往与市场拍卖价值相差悬殊,加上地方政府出于社会稳定和一些利益需求,对银行处置贷款抵押物往往施加一定的压力并设置障碍,处置起来十分棘手。即便是目前依法处理抵押物,又涉及诉讼费、律师费、评估费、拍卖费、执行费等多种费用,处理价值也往往不足以偿还借款企业所欠贷款本息,这使得农行基层经营行在扶贫贷款到期时无法收回处置贷款抵押物。

二、扶贫贷款管理工作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扶贫贷款认识存在偏差。无论是政府部门、借款企业还是经营行本身对扶贫贷款的认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误区。政府部门过分强调扶贫贷款的政策性,忽视了农行作为经营单位的商业化管理行为,不能积极配合支持农行对目前扶贫不良贷款情况开展清收盘活。借款企业出于自身经营管理和逃避银行监管的考虑,贷款到户后,千方百计抽走项目资本金,挤占、挪用贷款,形成“敢贷、敢花、敢不还”的局面。有部分经营行认为,扶贫贷款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政策性贷款,加之社会方方面面的干预施压,因此未能严格执行信贷规章制度,在贷前调查、评估、贷后管理等环节放松管理、放任自流。同时,部分经营行还存在着扶贫贷款一定会划转或剥离的等待观望心理。

2.扶贫贷款期限划分存在一定缺陷,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使得农业经营收入与归还贷款时间错位。《中国农业银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扶贫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3]在经济发达地区,3年能收回固定资产贷款的项目为数不多,况且贫困地区,在生产技术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管理水平不高、市场机制不健全、通讯和交通不畅等因素影响下,3年收回贷款本息难度极大。例如,海南省的扶贫贷款多数用于种植热带水果,热带水果从种植到收获一般都在3年以上要求在3年内收回本息不切合实际,违背常理。

3.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目前扶贫贷款管理过程中,一些农行基层经营行在扶贫贷款发放后,日常的贷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贷款用途严格监督项目实施企业使用扶贫信贷资金。甚至个别信贷从业人员违章操作,在没有完全落实贷款限制性条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使用扶贫信贷资金。同时,依法合规经营的观念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各项信贷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些甚至从未参加过信贷业务培训,业务水平较低,对企业提供的相关财务报表都无法分析,不知如何调查、评估、管理贷款,贷前调查只是根据借款企业汇报,项目评估是抄搬可行性研究报告。

4.自然因素和市场变化因素影响。海南地处我国最南边,农村经济发展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很大,而扶贫信贷资金支持企业的项目又很大程度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近些年,海南自然条件恶劣,旱灾、风灾接连不断,对海南省农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农行扶贫贷款支持企业的发展,使得农行扶贫信贷资产大量沉淀。同时,一些扶贫贷款支持的企业,在生产产品销售渠道没有完全打开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生产,市场分析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生产产品市场份额小、科技含量低,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生产产品价格估计过高,到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销售过程中才发现与预期不符,有些甚至达不到生产成本,造成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低下,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5.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严重。海南经济发展经过“汽车事件”、房地产泡沫的影响,造成现有信用环境欠佳,企业诚信度不高,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加之扶贫贷款要有国家下达的指标和申报并要经过政府部门才能发放,这一程序上的特定性,致使相当一部分借款人认为,扶贫贷款就是国家的救济款,一些企业对银行扶贫信贷资金“敢借、敢花、敢不还”,甚至个别企业贷到款后财务报表也不报送或报送的也是虚假的,故意逃避银行的监督,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农行扶贫贷款到期刚性进入不良。

6.客户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欠佳。由于扶贫贷款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农行现行的扶贫贷款客户准入政策较常规贷款相对较低,客户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就行了。加之扶贫贷款投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较少,且扶贫项目大都是种养业和农业加工业项目,几乎95%以上的扶贫贷款企业都为小型的私营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技术含量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同时,扶贫贷款项目在选项上存在趋同性,造成项目存在争原料、争市场的情况,项目整体运作效益欠佳。

三、加强扶贫贷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信贷基础管理。在今后的扶贫贷款管理过程中,农行应进一步强化信贷“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规范操作”的经营理念,强化风险控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把好每一道风险关口,有效堵住扶贫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等各经营环节存在的漏洞,确保审慎、合规、依法、稳健经营的意识贯穿于整个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全面推广信贷管理系统(CmS),建立辖内信贷数据中心和在线监控中心,配备风险经理,开展信贷业务全过程的在线监控工作,努力实现信贷远程在线风险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信贷风险。同时,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违规处罚“高压线”政策,着力防范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4]

2.把好立项关,优化扶贫信贷客户结构。在当前农行经营管理模式下,资产业务还是主要的赢利手段。优良客户的占比、资产质量的高低成为银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今后扶贫贷款管理中,农行应加强与政府立项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扶贫贷款项目库的建设,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为扶贫贷款的运作提供良好载体,通过共同努力,在源头上把好准入关。

3.建立对中介评估公司工作质量反馈和年度审核制度,规范扶贫贷款抵押物的评估工作。在委托中介公司进行抵押物评估时,农行基层行客户部门应参照当地市场拍卖价进行重新认定,并据实出具确认书。同时,根据以往抵押物评估过程,对评估公司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填制质量反馈表。上级行应根据基层经营行反馈的情况,结合历年中介公司评估价值与实际处置损失对比,对中介公司进行年度审核,在此基础上重新招标,优胜劣汰,重新选择和确定中介评估公司。

4.进一步强化扶贫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确保扶贫资金用在扶贫项目中。农行基层经营行应严格按照信贷新规则和《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全程监督扶贫信贷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实施以及限制性条款落实情况,在扶贫信贷资金使用上,必须要求借款单位制订详细的用款计划书,并按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层层把关,落实责任,逐级进行审批。每次资金的使用都要求客户经理实地调查核实,确认前期资金(包括项目资本金和前期支付的贷款资金)用在项目上后,才能出具同意用款意见报部门经理及分管行长审批,保证扶贫贷款按规定用途使用。同时,通过增派客户经理,跟踪企业销售情况,督促其把货款存入农行,彻底改变货款回笼率低的现状。

5.建立科学、高效、完善的信贷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应逐步改变以往只对信贷从业人员进行处罚,而对作出良好经济效益人员没有奖励的的状况,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奖惩措施,使信贷从业人员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尽心尽力做好信贷工作。

6.以建立新型信贷文化为核心,加强信贷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引导信贷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业务知识培训,使信贷从业人员及时掌握会计、信贷、审计、计算机、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进一步增强信贷从业人员的宏观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技术分析能力、真伪识别能力、监督检查能力,以适应当前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2]中国农业银行信贷扶贫工作手册.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3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银发〔2018〕30号)要求,结合《XXX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落实方案》工作部署,现将XX行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

为确保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XXX行成立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

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XX部,统筹负责组织和推动专项治理自查工作。

二、自查开展情况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4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年)》、《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省的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结合我市整合各级资金的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及部门用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资金。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的范围主要包括下列资金:

(一)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发展资金);

(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

(三)省级整合其他中央资金用于扶贫生态移民的资金(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等);

(四)市级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生态移民资金;

(五)市本级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生态移民资金;

(六)整合本级其他用于扶贫生态移民的资金;

(七)国家开发银行专项发展基金及ppp引导基金;

(八)金融信贷资金;

(九)群众自筹资金;

(十)其他资金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辖区范围内政府投资及融资管理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第四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由市政府统一授权的单位(或平台公司)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采取自行组织实施或委托实施的方式建设。

第五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六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专项用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年度实施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包括移民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技术技能培训、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等与扶贫生态移民有关的建设。

第七条项目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年度据实列支。项目管理费总额控制数以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概算为基数,参照省发改委1.5%的比例标准提取项目管理费,报市财政局审批。已获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费支持的项目,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再从财政专项扶贫生态移民资金中提取任何管理费用。

项目管理费实行专账管理,专项用于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政策起草、调研、检查验收、成果宣传、项目公告公示、档案管理、项目和绩效评估等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相关方面的经费开支。

第二章项目预算管理

第八条市移民局作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实施主管单位,在每年10月底前会同市发改局、市财政局、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年度实施任务提出下年度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报市政府审定。

第九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应严格按照经市政府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严格控制项目超规模、超概算、超工期。实施方案应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设计的规模、标准、工期、概算要求编制。

第三章融资管理

第十条市移民局牵头,市金融办、市财政局、项目实施单位配合负责做好项目融资工作,应根据经市政府审定后的年度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制定年度具体融资计划,落实融资方式、期限、成本和还款来源,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单位作为筹措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融资主体,积极争取开发性金融贷款支持。

第四章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扶贫生态移民资金必须实行专户管理。项目实施单位需在银行开设一个扶贫生态移民资金专用帐户(以下简称生态移民专户),专项用于归集各级财政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国开发展基金、ppp引导基金、群众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等;开设一个贷款资金专用帐户,专项用于核算融资资金;开设一个偿债资金专用帐户,专门用于存放偿付贷款本息,其他资金不得转入该帐户核算,严禁将其他资金存入偿债资金专户。

第十三条市财政局负责生态移民专户资金及贷款资金的监管工作。项目实施单位需向市财政局提供合作合同,市财政局根据合同约定将政府购买服务支出、财政补贴支出逐年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局要及时按照财政支付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十四条项目投资产生的收益,由项目实施单位在收益实现后3个工作日内上交市财政局,原则上市财政安排用于扶贫生态移民项目的政府购买服务支出、财政补贴支出。

第十五条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中央、省、市级、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规定程序报账。

第十六条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的引导作用,拓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投入渠道。按照“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的原则,各级财政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及整合资金按规定程序审核后,由市财政局拨到相应的资金主管单位,资金主管单位将资金归集到生态移民专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开发展基金、ppp引导基金由收到划入基金的单位直接转入生态移民专户;群众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由各乡镇存入市政府重点项目办专户,市政府重点项目办将资金汇集后统一转入生态移民专户。

第十七条项目实施单位开设的生态移民专户和贷款资金专户中所有资金的使用,应由项目实施单位填制《投融资管理资金支付用款申请单》(详见附件1)并附上相关资料,经市移民局审核后,报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根据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范围、内容及有关政策要求进行审核,市投融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复核,经签章后,报市政府分管领导签批,再向资金监管银行申请支付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监管银行根据审核同意《投融资管理资金支付用款申请单》的额度从监管账户中支付相应资金,否则不得予以支付。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财政财务制度规定,设置独立机构或指定专人做好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报告制度。项目实施单位每月末应向市财政局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及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年终报送全年项目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同时抄送市移民局。

第二十一条扶贫生态移民有关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及物资的采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五章项目决算管理

第二十二条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行预决算评审制度。工程预算由项目实施单位委托市投资评审中心评审,经评审的工程预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的计算依据,以项目工程结算审计结果作为扣减或增加政府购买服务支出等的结算依据。

第二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应在项目完工后及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签署意见后,向市财政局报送规范、完整的工程竣工决算资料及项目主管部门意见。对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后,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市财政局依据有关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结果进行批复;项目业主依据批复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反映项目建设成果。

第二十四条市移民局应建立贫困户及资金使用台账,将年度扶贫资金规模、来源、项目安排去向、项目实施单位、受益群体以及实施效益等情况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利用公开栏(墙)、项目竣工牌、会议及告示等形式将本年度扶贫生态移民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资金用途、受益对象、补助标准、补助环节及项目完成情况在项目实施地进行事前、事后公示公告,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市移民局应当加强扶贫生态移民项目档案管理,与项目相关的文件、阶段性总结、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图片照片资料等应当及时归档,按安置点独立建档。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市移民局要加强对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配合市审计局、监察局做好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互通情况,避免重复检查。

第二十八条各乡(镇)人民政府、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报账和验收,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市移民局会同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对项目实施情况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应当进行重点监督,对重点扶贫生态移民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并配合市监察局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查处。

第二十九条项目实施单位应当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资金使用安全和投资效益。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追究责任。由市审计局、财政局、监察局追还被挪用、截留资金,停止拨付后续资金。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5

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一位老党员的帮扶,一跃进入全市奔小康的示范村。乡亲们说:杨老是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大功臣!

一家帮扶单位,因一位老党员的参与,帮扶工作由全市倒数第3名一跃成为前5名。帮扶人员说,是杨老传经送宝为我们做出了样子。

这位老人叫杨银聪,今年93岁,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他于1941年走上革命道路,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做过20年的区委书记、12年的县委组织部部长,1983年离休。

一条建议,

催生一项扶贫决策

2003年3月,杨老结合自己多年的帮扶实践向如皋市委提了一条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扩大全市帮扶工作覆盖面,加快全市农村奔小康进程。杨老的一条建议催生了如皋市委、市政府的一项决策:在全市农村实施“百村万户”(三百单位帮村,万名党员帮户)脱贫帮扶工程,以此作为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举措。这一决策出台后,如皋市拉开了长达8年的奔小康竞赛。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机关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切政策空间、一切人力资源都倾斜和服务于全市农村奔小康建设主战场。得知市委、市政府采纳建议并启动“百村万户”帮扶工程时,杨老兴奋不已,他当即给市委书记陈惠娟写了一份《我也要为“百村万户”帮扶工程做点工作》的请战书。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离休干部,我也要为这项工程添砖加瓦,力所能及地为党工作!”就在这份请战书上,市委书记郑重批示:“老党员杨银聪值得我们在任同志学习,请帮扶办公室以此为典型推动全市帮扶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从此,主动请缨的杨老成了如皋市“百村万户”帮扶工程督导组的总顾问。全市帮扶工作动员会后,他用20天时间跑了77个参与帮扶的部门。每到一地,他了解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落实,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还有哪些不足。他说:“顾问,顾问,就得既要顾又要问,绝不能不顾不问!”

培养典型,

贫困村成为奔小康示范村

地处革命老区的如皋市磨头镇十字桥村,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农户靠拆解废旧轮胎、编织水泥船用的钢丝网挣钱。可到了九十年代初,由于水泥船被禁止生产,钢丝网没了销路,再加上小土窑被相继拆除,用于烧窑的轮胎堆积如山,近200个从事个体作坊的农民失业,十字桥村再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3年11月,杨银聪跟随帮扶督导组同志进入该村调查。村民脱贫无门的无奈令杨老揪心,大量资源堆在路边让杨老痛心。他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叫鞠明友的村民将废旧轮胎加工成胶粒和钢丸,效益不错。第二次进村时,杨老直奔鞠明友工厂,了解生产加工情况,鼓励其扩大生产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在调研和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杨老请村里召开现场会,会上请鞠明友介绍致富经验。在杨老的倡导下,村里组建了同业商会,由鞠明友和他的企业担当龙头,其他农户共同参与购销和加工。很快,一个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重新支撑起全村的轮胎加工产业,全村180多户“重新就业”。

2005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杨老又一次前往十字桥村,看到参加同业商会的农户户均收入达到5万元,数十贫困户脱贫,杨银聪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又给鞠明友和村领导出点子:围绕拆解废旧轮胎,抢抓市场空间,打组合拳,兴办胶粉厂、钢丸厂、塑胶粒子厂。半年内,全村注册了8家公司制企业,从事橡胶再生产的村民达1700余人。至此,全国1/4的废旧轮胎在这里粗加工、深加工、细加工,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2009年全村轮胎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近500万元。

动真碰硬,

帮扶不见效就换人

2007年,如皋市“百村万户”帮扶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杨银聪和帮扶工程督导组同志走进磨头镇场西村。眼瞅着村里村外帮扶起色不大,杨老随即进组入户调查。老百姓一致反映:挂钩帮扶的机关干部下乡跑得少,帮扶措施不得力。杨老立即回城找到相关挂钩帮扶单位领导商量:“帮扶是一项事业,不见效果就换人”。挂钩单位当即选派得力的帮扶干部再度入村,并制定了脱贫帮扶的10项方案和26件实事。通过杨老及帮扶干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场西村半年完成了撤渡建桥、村组通达工程、常甸河改造工程,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小扶初胜,杨老一边鼓励帮扶干部再接再厉,一边盯着群众得实惠做文章。

蹲点调研,杨老发现,场西村农户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桑树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老产业没有给农户增收,同时由于蚕茧市场价格不稳,不少农户纷纷砍桑种粮,回到传统农业的老路上。

怎么办?脱贫工作急人,小康建设催人。杨银聪组织场西村20多名干部群众驱车80多里前往雪岸镇雪洪村,现场学习桑田夹种蔬菜、银杏技术,观摩湖桑新品种嫁接技术。回到村里,村民一季育桑苗200多万株,既节省了10多万元购苗费用,又连片扩展湖桑千余亩,场西村一下子成为千亩湖桑村,如皋市政府在场西村两次召开现场会。仅靠扩桑养蚕,场西村一年就跨入全市村有经济综合考核前10名。挂钩帮扶单位也由全市考核倒数第3名一跃进入前5名。

积劳成疾,

仍割舍不下帮扶情

在如皋市扶贫办,有人为杨银聪进行了粗略统计,近三年,在列入帮扶的村(社区)中,有80多个村(社区)留下了杨老的足迹,他到镇、下村、进单位调查150多次,召开座谈会40多次,上党课30多次,作形势报告50多次,组织参观学习20多次……一年当中,杨老总有半年多时间在乡村奔波,研究脱贫对策,督察帮扶进度,努力为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献计献策,帮助他们快速脱贫奔小康。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6

市扶贫办:

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的通知,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驻村帮扶工作

(一)基本情况。

磨盘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幅员面积11.9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26公顷,

4个自然屯。现有农户330户,人口12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51户,贫困人口56人。包保帮扶工作以来,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50万元,积极帮助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芦笋种植、光伏发电等脱贫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产业带动、大病救治、低保兜底措施,目前已实现脱贫44户,46人,未脱贫7户,10人,2017年通过贫困村脱贫验收。

(二)包保帮扶工作情况。

1.继续发展好蔬菜种植项目。包保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磨盘山村建设完成了49栋蔬菜和芦笋大棚。2018年,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园区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联系福安街道修复并完善了园区内排水边沟,对园内道路进行修缮,对两栋有涝洼的大棚拉土填铺并整平,对个别有破损弯曲的大棚骨架进行了更换。同时,为解决磨盘山村园区菜农卖菜摊位难问题,协调磐石有关部门,在磐石市河南早市无偿提供园区菜农39个摊位及价值440元的货架,预计给菜农带来8万余元收益。

2.继续发展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在磨盘山村部建设62.8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7月项目竣工并网发电。2018年,重点帮助磨盘山村加强了项目收益管理,确保实现稳定增收。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按照“八有”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今年磨盘山村修建了后牌楼屯和小椅山屯水泥巷路。为解决资金问题,今年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克服困难,积极筹措,分别计划投入20万元和80万元,预计帮扶资金年底前到位。该项目建成后受益129户431人。

4.开展包保帮扶工作情况。市级包保领导对磨盘山村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率市民政局、**银行**分行有关负责同志,到磨盘山村帮扶座谈,指导贫困村脱贫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帮扶资金瓶颈。年初以来,结合走访慰问、推进项目建设、作风大整顿等工作,市民政局、**银行**分行主要领导分别2次、分管领导先后3次深入磨盘山村实地调研,研究推进包保帮扶工作。结合磨盘山村实际,研究制定了2018年包保帮扶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参与包保帮扶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慰问,帮助谋划脱贫项目,力所能及地解决实际困难。

5.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坚持以党建工作促脱贫攻坚。今年协调福安街道为磨盘山村选优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扎实推进“五好一满意”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和发展党员1名,培养致富带头人1人。此外,第一书记还组织粉刷了村部、帮助购置党员活动室办公桌椅、办事大厅档案柜、沙发、报刊架和打印复印一体机,切实改善了村部的办公条件。二是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春节前,市级包保领导带队,为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8月份,市民政局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包保帮扶干部,对陈云龙等3户2018年危房改造、子女考上大学的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共送去慰问金共4000元;三是计划11月中下旬,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药品,并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向贫困户宣讲脱贫攻坚政策,鼓励贫困户进一步树立脱贫信心;四是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精心选派干部,共同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其中市民政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银行**分行选派驻村工作队员1名,进一步加强了驻村帮扶工作力量;五是第一书记产品代言,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代言品牌效应,帮助宣传推销磨盘山村大米和蔬菜。通过《江城日报》、江城党建微信公众号、**乌拉圈和新时代e支部等渠道进行宣传,拓展代言产品影响力;通过参加**市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暨帮扶成果展、磐石市第二届金秋丰收节暨扶贫成果展示会及代言产品进社区等活动,代言产品销售额达到19.7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问题。在帮助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收上办法不多,磨盘山村贫困户平均年龄大,多数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不能直接参与脱贫产业项目,个别贫困户还存在靠低保救助生活,不愿主动脱贫的思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勤劳致富积极性。

2.对策建议。一是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大扶贫工作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二是积极选树脱贫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加强联系和关心为主,通过农村低保等民政救助方式,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市民政局与**银行**分行将深入总结2018年扶贫工作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努力推动脱贫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1.发挥好部门优势。通过整合可用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渠道,加大对定点扶贫村的政策、资金、项目和人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单位职能作用,动员和鼓励市管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定点扶贫村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我要脱贫自主意识,使输血变为造血。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可持续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传统农业转型,打好生态牌,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

3.强化结对包保机制建设。落实帮扶包保责任,继续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参与包保帮扶的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实地走访,适时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定期组织包保责任人深入贫困村开展“送医送药”“访贫问暖”活动,在增进为民情感、提升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继续开展扶贫日活动。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引导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好职责,积极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宣传党的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抓党建不断凝聚干群关系,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持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市级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

社会组织是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脱贫攻坚,既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市民政局下发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倡议书》,号召市级社会组织凝聚共识,助力脱贫攻坚、拓展思路,增加服务渠道、严守法规,规范管理制度。

《倡议书》下发以来,各市级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参与到我市扶贫攻坚工作中来。配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做好“统一战线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市小微企业商会与龙潭区江密峰镇夹信子村困难户刘善荣、昌邑区沿江街道学生小丁结成帮扶对子,对**市红霞托老所进行扶贫慰问,为贫困户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3000多元;**市工商联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三兴村等贫困村开展家政服务、电焊工培训班,帮助村民实现就业;**市河南街商会会长莫英志带领医药专家到甘肃考察中草药种植项目,拟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在我市推广;**市装饰装潢协会常务副会长滕彬带领桦甸市友谊村村班子赴甘肃珉县和宕昌县考察中草药种植项目,计划于2019年在友谊村试验种植;**市慈善总会、**市广播电视台《直播江城》栏目组在世纪广场开展了捐资助活动。此次活动中通过商户商品义卖,共为我市贫困学子捐资14200元,善款将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市朝鲜族妇女协会与**市回族小学建立“结对帮扶

送温暖”关系,组织协会干部和会员代表带着全体会员的母爱之心,为结对学生送上每人500元生活补贴款、生活必需品、书记、民族特色糕点等,2018年已举办扶贫活动共四次;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力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更好地投入到我市脱贫攻坚的行动中来,加强社会组织扶贫信息的调度与汇总,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接,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中的优势。

三、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

(一)基本情况。

1.如期完成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最低生活保障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及省、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一是2018年7月1日,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四连调,我市城区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每人每年3450元提高到2018年的3804元,增长10.3%。二是依据省政府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低保标准的1.3倍,经核准城区农村特困供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4788元;依据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分档定制,按当地上年度最低工资标准10%、25%、40%的比例确定,并随最低工资标准同步调整。

2.全面实行“补差式”救助。按照低保家庭人均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差额,彻底实现农村低保由“分档式”救助向“补差式”救助,全部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及省规定的“两线合一”要求。截至今年10月底,城区农村低保对象8418户、12240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家庭中特殊困难人员的保障水平,出台了《**市民政局关于调整农村低保家庭特殊困难人员增发补助金标准的通知》,农村低保中重病、重残、老年人、未成年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人员按农村低保标准50%-60%的比例增发补助金,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完善制度建设助力精准脱贫。积极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施方案》,会同市扶贫部门联合印发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市民政局印发了《**市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的基本原则和市级统筹、县(市区)负总责、乡镇(街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两项制度的政策合力。按照《关于开展农村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比对工作的通知》,会同市扶贫部门开展了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再核查工作,逐户逐人核对,科学分类、精准识别、建立台账,截至三季度,我市城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2人,其中纳入低保范围的有665人。

4.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加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确保重点救助对象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部分补助比例不低于70%。全额资助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参保参合,补贴农村建档立卡对象参保参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五道防线”大病兜底保障措施,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努力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病支出贫困家庭问题,有效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在全市6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同时,对重点救助对象中的特殊问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倾斜政策。一是按病种提高大病门诊救助比例,大病门诊救助比例为单次400元以上补助30%,针对患血友病门诊治疗、器官移植门诊抗排异治疗、癌症门诊放化疗等单次400元以上部分按85%比例给予补助。二是提高患尿毒症重点救助对象年救助封顶线至3万元(其他病症2万元)。三是对特困人员、孤儿及切实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特困低保对象执行“先治疗、后付费”政策。截止10月底,全市城区农村累计医疗救助15762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673万元。

5.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救难作用。认真落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突出临时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对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及时开展临时救助,截止10月底,对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48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3.8万元。

6.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根据国家统计局**市调查队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为3.7%,达到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启动条件,我市随即启动实施联动机制,为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五保对象16900人发放价格补贴42.3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存在农产品自给部分难以货币化、务工收入的不稳定性等诸多因素,致使居民的家庭收入难以准确统计。

二是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救助工作有效开展。

(三)下步打算。

全面贯彻落实我市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

一是确保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当年度国家现行扶贫标准。按照省民政厅确定的区域性低保标准,合理确定我市保障标准。2019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上年度农村低保标准的

1.3倍确定。

二是全面落实“补差式”救助工作基础上,持续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要求纳入保障范围,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精准施保。会同扶贫部门完成农村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信息衔接,定期比对汇总上报,实现信息共享。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残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按照平均不低于50%低保标准的比例增发补助金,确保兜准兜牢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三是会同扶贫部门健全完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综合救助政策措施,切实发挥社会救助政策与扶贫政策合力救助作用,确保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

四是务实抓好《**市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贯彻执行,会同局纪检组、局机关党委和救助局,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督导检查,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突出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进一步加强完善社会救助领域制度建设,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管理更加规范公正,确保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7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XX管分局:

根据《XX的通知》(银保监办发XX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做好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上级监管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和战略部署,现将我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

(一)乡村振兴服务情况

自开业以来,我行坚持扎根县域,坚守“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专注“三农”,做小做散,做精做优,多渠道、多方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当地县域乡村经济发展。截止X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户数X户,较年初增加X户,小微企业当年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X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当地贷款余额X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X%,无跨经营区域办理授信及发放贷款的情况,当地贷款户数X户,户均X万元。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级各司其职

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党的作用始终贯穿于经营环节全过程,积极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党的核心作用。2020年我行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上级监管部门对我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站位,顺应时展潮流,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部,主要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与协调,落实上级监管部门下发政策,组织相关条线人员培训,落实行内领导班子的工作计划,收集、整理乡村振兴文字材料等工作。

X年初我行已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信贷资源配置侧重“三农”领域,计划发放各项贷款X万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X%,涉农贷款占比X%,普惠型涉农贷款占比X%。并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至个人,按季考核,择优奖励。同时主动承担贷款客户在办理贷款时,产生的不动产登记费及抵押评估费,不收取除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续费,减少客户融资成本,让利客户。

二、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积极响应X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构建完善支农支小金融需求的特色经营模式,改进创新贷款产品与抵押方式,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X年为X推出X贷款,目前已授信X万元。X年计划推出农具抵押贷款,推广“厂商银”、“商农银”合作模式,大力支持县域“三农”及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

三、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

X年我行共开展银企对接会X次,覆盖企业家数X家,对接会主要为企业介绍我行信贷产品及为企业宣传讲解“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在抖音、微博等短视频平台上传相关视频,累计点击量达1700余次。X年我行与中国农业银行X支行合作设立助农取款点,截止目前共在X市各乡镇设立了X个助农取款点。

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由于目前X市相关职能部门暂未普及林权、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权证抵押登记业务,我行目前仅有传统的抵押贷款,较难开展其他权证抵押登记业务,目前只能通过发放保证担保或者信用类贷款为相关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五、脱贫攻坚成果

我行挂点X村委扶贫,计划帮助X村委X户家庭脱贫。认真实施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督促,对定点扶贫的村委,由行领导带队组成驻村工作队,每天保证一名扶贫干部留村进行帮扶工作,派出的干部工作认真、情况清楚,工作得力,同时配合村委打击乡村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

驻村工作组统筹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不断完善村级党建工作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踉进新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励,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健全完善村委会各项规章制度,让干部干得舒畅、有奔头,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行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使扶贫解困明显推进,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一是落实包村帮户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X余次,慰问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家庭X户,送去价值X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二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扶贫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单位有能力有爱心的职工加入到帮扶行列中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X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同时也有一个更好地学习环境。截止目前南兴村委X户家庭已全部脱贫。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X年将继续坚守村镇银行定位,扎根县域,服务当地“三农”及小微企业。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及其货币政策工具,X年拟申请央行再贷款X元,用于支持雷州地区“三农”及小微企业,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二)树立合规、审慎、稳健的经营意识,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风险防控理念。加强涉农贷款的内控合规管理,盯紧关键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将相关风控要求形成“硬约束”。

X年我行将继续坚守村行定位,秉承“X”理念,始终面向“三农”、服务“X”宗旨,以打造“X”为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8

摘要:西部的金融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内生于西部经济需要的基础之上,而是在国家强大的财政扶持下表现出来的政治性繁荣。国家扶持的金融多生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牧区则较少或者没有。在普惠金融大发展的战略下,摸清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状况,对于农牧区金融发展及其法律保障等问题都尤为重要。

关键词: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

一、西部农牧区金融现状

1、西部农牧区银行业状况

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银行业营业网点677个,从业人数7894人,资产总额2656.7亿元。其中西部本土成立的法人性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2个。其中实体机构触及农牧区的主要为邮政储蓄银行和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另据该报告显示,2013年底,西部全区存款余额2499.08亿元,相比年初增加448.09亿元,增长21.84%;而2013年西部全区发放贷款12944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50.06亿元,较年初增加61.51亿元,同比增长69.45%;扶贫贴息贷款余额76.74亿元,较年初增加45.54亿元,同比增长145.93%。以上数据显示西部农牧区银行业机构较少,且以邮政为主;以贷款去向来看,涉农贷款与扶贫贷款占全区贷款比例较小,农牧区金融贷款支持不足。

2、西部农牧区保险业状况

尽管西部地处偏远,金融业不发达,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保险业也如其他金融产业一样有所发展。据《2013年西部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底,西部共有省级分公司6家,其中产险分公司5家,寿险分公司1家,无西部法人保险公司。”①另据《西部保险业发展报告(2010-2013)》显示,2013年全年五家财险公司累计10.1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非车险(包含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等)占4.95亿元,同比增长22.83%,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7.4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底,保险机构有43家,从业人员有1989个,其中营业员有1075人。而各地区保费收入的分配情况为:拉萨占63.09%,其他地区如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等则都不足10%。由保险业的整体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保障业发展较快,但是仍然比较薄弱,其中农牧区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与城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3、西部农牧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以来,全国各地兴起一片农村金融发展浪潮。发展普惠金融利国利民,也契合我国打造“经济2.0”的发展战略。西部农牧区作为西部发展的“潜力区域”,也响应国家的战略号召掀起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浪潮。为具体落实普惠金融的工作的开展,中国银监会西部银监局提出“提升城镇金融服务均等化、加大弱势群体金融服务关注度、扩大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普惠金融战略。并且为助力西部金融发展,西部银监局又提出“金融”的机构发展计划。据《有效金融监管助推普惠金融结硕果――西部辖区普惠金融开展情况报告》显示,“西部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及股份制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有序竞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西部银行业组织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西部金融相关部门采取“先服务后机构”的思路,对西部全区金融服务覆盖进行排查,找出空白区域并先行解决金融服务空白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已于2011年消除了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第一步。但是,截止13年末,西部仍有27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地处更为偏远的农村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金融机构的分布情况之外,据该报告显示,13年末农牧户到户贷款余额94.16亿元,已覆盖全区96%以上的农牧户。综合该报告的显示,可以看出目前西部农牧区的金融现状是:金融机构覆盖不足、金融服务单一、金融供给不足。

二、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1、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现状

西部金融起步晚,其自治性金融法律规范也大多缺失,而针对西部农牧区的金融保障法律也是缺失状态。除由西部人大制定的法律缺失之外,由西部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性规范也是较为少见。目前关于农牧区普惠金融的行政性规范文件仅有藏政发[2012]89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西部银行发展的意见》、藏政办发[2013]77号《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工作意见的通知》、藏保监办发〔2013〕9号《西部保监局关于做好宣传工作的通知》。

从西部民族自治区关于农牧区金融支持的法律规范来看,目前存在主要的自治性法律缺失、行政性规范较少、关注农牧区金融保障的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不够、关注农牧区金融的法律规范体系性差,没有形成系统的金融法律保障环境。

2、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重点指向

本文所指的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仅指专为西部农牧区而制定的金融法律保障规范性文件,而全国性的金融法律及其他规范则不算在内。具体而言,西部农牧区金融保障法律规范的内容指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业方向,针对企业贷款难以及农牧区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规定要“金融服务全覆盖”、“财政审计部门要切实监管,完善监督”、“进行人才培养”;还要加强西部银行建设,使之配合自治区财政的工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三农”。此外,对于西部银行的机构拓展进行土地政策扶持、对其发展提供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扶持。二是保险业方向,根据《农业保险条例》之规定,国家要求农业保险应在防范化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落实该条例的规定,西部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进入党校、媒体、企业、农户进行宣传。自治区保险行业协会也要开展相关活动,而保监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保障、监督。

3、西部农牧区金融法律规范实施

西部农牧区发展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商业行为,更是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行为。一是政府机构的普惠金融法律实施。根据目前西部自治政府关于普惠金融的法律实施主要体现在根据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战略推进普惠金融的法律规范性文件、提供政策支撑、提供土地支持、提供财政支持、提供人才支持;银监局、保监局等机构则实现法律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之推进农牧区金融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及其行业协会的金融法律实施。金融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在银监保监的引导下发展普惠金融。金融业行业协会则集合行业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落实法律规定的普惠金融规定。

但是,就目前西部而言,因普惠金融相关的自治性法律规范较少,内容也多偏向政治性,并没有实质的细化规定,所以西部农牧区的金融法律保障在制度上就没有体系,在实施上就更不用说了。现实中,西部农牧区金融的推进多为政策的引导,而法律的作用较少,法律的实施效果不明显。(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注解:

①这六家省级保险分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安邦财险、平安财险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参考文献: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9

通过建立和运转“互助资金”,缓解贫困村农户发展主导产业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在贫困村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农户树立市场观念,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自我积累、自我管理、互助互济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夯实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基础,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走出一条扶贫开发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二、主要目标

由“政府引导”和“农户自愿”的形式共同组建“互助会”。会员以借用方式有偿周转使用“互助资金”,用于发展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商贸活动,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负责对协会互助资金的审批、发放和回收,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并在互助资金和农户利益之间形成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村村级(社区)产业发展的滚动发展。

三、工作原则

1、坚持自愿的原则。农户加入互助会自愿,退出互助会自由。

2、坚持扶持发展的原则。互助资金重点村限用于发展生产性项目,移民社区限用于商贸发展,不得把借款转借他人。

3、坚持贫困户优先扶持的原则。互助会在审批和核定借款时,优先批准贫困户的借款。

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互助会实行“阳光操作”,定期对借还款情况进行公示公告,全过程接受全体会员的监督。

四、组织机构

1、县成立贫困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会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乡镇、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村合作银行、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村合作银行密切配合,加强对试点村的政策指导,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抓好抓实试点工作。

2、试点村(社区)要贯彻基层民主程序和要求,组织会员民主选举公道、正派、有责任心的村民组成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中必须保证贫困户代表占有一定比例。互助组织理事会一般由3-5名成员组成,包括理事长、会计、出纳等。监事会一般由3-5人构成,由村五老人员组成,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贫困户代表1人、低收入户代表1人、妇女代表1人。监事会成员不得兼任理事会成员。

3、理事会的职责是:组织村民共同制定实施本村《村级互助章程》和《互助资金管理办法》(包括管理规则,入会股金标准,借款的对象、条件、期限,还款的方式、占用费的收取和使用,公告公示办法等),指定专人负责行使借款的审批、发放、回收等日常具体事务。监事会的职责是:对本村参与互助会的农户负责,负责监督理事会的行为是否合规,组织实施办法是否得当。

五、资金使用

1、资金来源

一是农户获取借款资格而自愿缴纳的入会股金(股金的标准为每股500元);二是政府挂点单位帮扶资金;三是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四是社会各界以扶贫为宗旨无附加条件的捐助款。“互助资金”只能用于农户滚动借款,不得用于其它支出。

2、借款对象和借款条件

借款对象:加入互助会1个月以上,并缴纳入会股金的会员。

借款条件:严格遵循“三个必须”和“两个优先”的原则。“三个必须”是:借款对象必须是已缴纳入会股金的农户;必须是具有劳动能力和偿还能力的本村村民;必须有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两个优先”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借款优先;用于发展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者借款优先。

3、借款额度、借款期限和借款管理费标准

①会员向“互助会”借款初始最高额度控制在2000元以内(按期还贷可增加信用等级,每升一个等级可增加贷款规模500元),借款期限一般为3个月,最长为12个月。为控制风险,借款余额不能超过互助资金总额的90%。

②在互助会周转资金不足时,会员如在农村合作银行进行了授信评级的可向农村合作银行申请额度在0.5万元以内的贷款,按县扶贫贴息贷款办法执行。贴息资金由扶贫办、财政局在每年贴息资金中予以统筹安排,分年下达。

③互助资金的使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可向借款农户按月5‰收取占用费(主要用于发放股金红利及收贷费用,余额滚存入互助资金本金),占用费在还款日一次性收清。

4、工作经费标准

入会会员股金红利每月3‰,按年发放;理事会工作经费按季提取:①发放借款,按互助资金中放款金额每月1‰提取;②收回互助资金借款,6个月以内归的还按金额每月2‰提取,6个月以上1年以内归还按金额每月1‰提取,1年以上按每月0.5‰提取。

六、资金管理

(1)建立会员借款联保制度。凡是会员向“互助会”申请借款,除自身财产必须超过借款金额的一倍以外,还必须出具担保证明。没有担保的申请,理事会一律不予受理。担保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联户担保,即会员自愿组成借款小组(原则上5户为1组),小组内任一会员借款,如该借款户不能按期偿还时,其他会员必须负连带责任。二是个人担保,借款会员可找有实力的会员担保,在借款不能按期偿还时,担保会员负连带责任。会员借款可选择两种担保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同一会员原则上不能同时为几户会员提供担保。理事会成员不能为借款会员担保,但对每一笔借款负连带责任。

(2)建立借款违约金制度。如果会员借款逾期不归还借款资金,延期时除计算占用费外另按欠款资金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标准为每月5‰。提供担保的协会会员有责任和义务督促借款会员按时归还借款。对逾期不归还和无力偿还的,由提供担保的协会会员共同承担还款义务,并取消担保会员在互助资金借款的资格,直至借款户还清借款为止。如借款人和担保人拒不偿还的,按管理制度取消会员资格,并由互助理事会提讼,依法处理。

(3)建立互助资金专帐制度。财政扶贫资金和协会会员股金统一存入乡镇财政所开设贫困村(社区)互助资金专户或村设立互助会资金专户,由乡财政所监管。互助资金专户必须设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机构。会员借款时,凭借款会员的借款申请、审批表,借款合同等资料,将借款资金拨入会员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开设的帐户中。会员归还借款时,凭村互助理事会开具的还款通知单,将借款资金和借款占用费存入互助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要加强互助资金监管,互助资金转帐单要有互助理事会、理事长、理事会会计、乡镇财政所所长或总会计4个印章。村级(社区)互助会要每季公布一次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确保公开透明,监督到位。

(4)建立资金运行公示制度。各试点村(社区)要严格按照试点工作的有关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改变资金用途,不得增加借款额度。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执行公示公告制。试点村(社区)对政府补助资金、农户缴纳股金、接受社会捐资等互助资金筹集情况,农户借用互助资金及还款情况,农户借款占用费的收取及使用情况,要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告;参加互助资金组织的农户名单股金数量,农户借款名单及额度、期限,参加互助资金组织的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名单及缴纳股金情况,要在本村(社区)进行公示。每年底,各试点村(社区)互助理事会要向会员代表会议全面报告一次互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征询改进意见,接受会员的质询和监督。

(5)建立信用星级管理制度。引进金融部门信用等级机制,制定信用星级管理规定:凡按时归还借款者“一次一星”,“六星”为最高信用等级,每多一星可增加贷款500元,最高借款一次性可达5000元。既能使会员贷款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又能有效地促进会员诚实守信,按时还贷。

七、几点要求

1、要加强领导,各负其责。根据部门职责,扶贫部门侧重抓好互助资金的组织实施和信息采集,财政部门侧重抓好互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管检查,县农合行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发放贷款。所在乡镇要指导试点村(社区)制定本村互助资金试点方案,并引导当地“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作为“互助资金”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重点支持,优先放款。

银行扶贫工作报告篇10

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四川为了加强对“扶贫日”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四川省“扶贫日”活动领导小组,省长魏宏亲自担任组长,省委常委李昌平、副省长曲木史哈等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活动办公室,主任由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担任,副主任由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担任。

广泛宣传,举办“扶贫日”新闻通气会;组织四川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省级主要媒体的资深记者深入贫困地区访贫问苦,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进行一批视频和文字报道;筛选社会扶贫部分先进典型,组织媒体进行实地采访,在四川电视台等省级主要媒体开展扶贫济困先进事迹、好人好事系列报道;在活动日前后,在四川电视台等省内主要媒体的重要时段或版面播放、刊登“扶贫日”公益广告;开通“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网络平台,建立援需直接见面的帮扶体系,唤起全社会的爱心和捐赠热情,引导社会各界自愿参与“扶贫日”活动。

科学制定实施公募方案。公募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由相关部门分别牵头组织实施。一是由省直机关工委负责,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参与活动。二是由省军区政治部负责,组织驻川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活动。三是由人行成都分行负责,组织银行系统参与活动。四是由省国资委负责,组织省属国有企业参与活动。五是由省工商联负责,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活动。六是由省投资促进局负责,组织在川商会等参与活动。通过周密组织,广泛发动,确保公募活动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