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十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十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5:0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分析;策略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顶岗实习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多安排在第六学期第一周至学生毕业之前,如:我院该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已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以及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较长时间的实习角色中去,也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将岗位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从事的岗位,包括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造价员、材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实习企业多为施工企业和建筑企业,由于受到建筑施工项目流动性的影响,学生顶岗实习地点分布较为分散,在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内,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会因为可预计因素、不可预计因素发生变动,主要影响岗位变动的因素包括岗位适应水平、工程进展情况和就业意愿等。

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在顶岗实习之前就接受了实践训练,但是在顶岗实习初期,很多学生对工作内容不了解,工作职责较为模糊,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岗位工作。此外,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如果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和奉献精神,会多次调动岗位,不仅无法深入掌握知识,还会影响实习质量。

笔者这几年通过指导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提交的施工日志以及结束后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被实习企业录用比例等情况,对顶岗实习结果进行考察,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施工日志填写不属实,实习报告填写不完整,甚至出现了抄袭和雷同等现象,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职业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建议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习企业、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加,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针对企业需求和企业特点,输送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吻合的人才,解决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同时,企业可以参与到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分享学校资源,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专业和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转变以往依靠教师关系联系企业进行实习的情况,让学校和企业成为良性合作伙伴,从而使顶岗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提高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力度

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依赖于学生的工作态度、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具体来说,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期,应该有一个逐步适应、逐步学习的过程,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对岗位工作的适应速度,使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工作岗位。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进入建筑企业进行锻炼,使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技术能力和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学校应该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的监控,成立工作小组,组织并实施学生的顶岗实习等相关工作。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全面了解企业的信息,考察是否具有相关资质、施工安全性是否得到保证,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制定完善的考核办法,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考核,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晓玲,王心怡.浅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J].中国高校管理,2012,6(09):118.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2

【关键词】大项目 施工技术 有效性

一、项目教学的特征

项目教学法,指让学生以一个项目为目标进行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各相关课程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完整的模式。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推广,正符合了新形势下地教育模式要求。

在项目教学中,人人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并从中学习,最终的评价依据并不单单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课程内的知识和锻炼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大项目教学的思路与架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专业课要完成的产品就是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绝大数专业课的教学方法综合考虑,围绕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进行项目教学,形成大项目教学体系。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教学中,可以通过全部的专业课模拟完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比如我们上课所在的教学楼的模拟设计及施工。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三、大项目教学模式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学中,应从本专业的实际出发,选择本专业课程的大项目作为教学主题,学生参照本课程涉及到的专业问题搜集信息资料,以小组的方式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业务承揽――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组织――竣工验收的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大项目教学和课程大纲,教学过程建立起了与实际工作相紧密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高度统一的模块化教学与训练项目(如上表)。

表中体现了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这个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工作为依据,将原来分属不同学科的知识、技能重组融合而成的新的认知结构体系,实践中应避免原有课程的“拼盘”。

四、大项目教学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的有效性

根据大项目教学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架构来看,建筑施工技术课始终是各个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项目教学使建筑施工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更佳:

1 由于有具体的工程项目,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学生在学习施工技术过程中有特殊的积极性,各工程技术就不再是独立的课程实训,而是为完成自己的一个项目而展开的分部工作。

2 同学之间的研究更活跃,他们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观察,研究,建筑物的构件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运用。

3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能自觉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明确自己作为一个技术人才掌握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该课程对今后工作的重要作用。

4 建筑施工技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得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得以验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3

1职业岗位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向与建筑相关企业如工程监理公司、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机构、工程招投标机构、房地产企业等部门输送人才,在企业中主要为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如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造价员、资料员等)、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生产操作人员(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电工)。通过对邯郸市建筑企业调查发现,建筑业缺口主要为基层技术管理岗位,主要从事工作有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测量、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2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向建筑施工企业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的一线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因为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建筑规模大、使用耗材多的特点,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就无法承担起建筑企业中的工作,所以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是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步由浅到深完成的。

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能力是一个建筑技术人员要掌握的基本的能力,这是低层次的能力。例如,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人员,应该具备识读施工图纸和绘制施工图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中包含了熟练阅读工程施工图纸的能力,掌握建筑构造的方法,阅读水、暖、电设备常用的施工图纸,具有手工制图和计算机绘制能力,所有这些能力是施工员具备的专业能力的基础。

专业综合能力分析专项综合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一项工程中的的各个过程节,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高于专业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专业综合能力的复杂程度与综合程度比各项专业基础能力大,有时需要对专业能力做到一些拓展和延伸。学生要解决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具备专业综合能力。如学生要具备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能力、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能力。

专业实务能力专业实务能力是培养学生在施工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它是将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形成真正的就业能力,同时通过更多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施工现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在专业实务能力中加入建筑技术创新能力是必要的。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把有难度、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单独列出。作为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序曲来选择,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其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职业素质能力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也需要进行专门课程的学习,如在大三阶段专门开设应用文写作、创新等课程。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能力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划分如下。

工程识图能力和一般的制图能力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绘制建筑施工图、竣工图,识读建筑水、暖、电施工图,安装建筑设备的能力,包括画法几何、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建筑设备等课程。

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力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合理选用材料,能够进行材料检测,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指标,包括建筑材料课程。

力学结构分析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分析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一般结构、构件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设计规范的能力,包括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地基与基础等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的能力建筑物定位及超平放线、垂直度控制、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包括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建筑施工及施工管理能力编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能力,施工质量检查能力,施工安全管理,包括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监理、分部工程施工与组织、单位工程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等课程。

施工质量的检测能力掌握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掌握主要工种检测的程序和手段,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表格的填写,包括单位施工与组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等课程。

专业实务能力现场操作能力,施工现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创新能力,包括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

除此之外,对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建筑工程概论、大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文化课程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课程内容的组织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要体现培养建筑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课程内容包含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安排上,缩短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延长实践学习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中要重点讲解生产实践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马上进入生产实践岗位,为学生创造很好的就业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因为理论知识是现代技术的基础。专业实践知识可以通过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迁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有机结合是形成技术型人才所需掌握的、完整的职业能力。

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地下建筑、智能建筑、大空间建筑、绿色建筑的出现,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拥有精湛的工程技能和技术。只有将建筑专业课程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5组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三种能力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比例是不同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大约为2:1,实践安排形式以课间实习为主,实践内容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以集中实践训练为主,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以教师指导为主。专业实务能力课程一般是以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的形式完成,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来完成。在实践课程的训练中,增加一些理论知识来拓展技能。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对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6结束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专业能力的建筑一线人才,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韦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5):49-50.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4

关键词: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实践教学

abstract:trainingpracticebas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teachingresearch,knowledgechart,buildingmaterials,mechanics,measurement)corpusisakeyprojectofteachingreformofhousingandurban-ruraldevelopment\"architecturalengineeringtechnologyprofessionaltrainingbaseconstructionplanandpracticeofteachingresearch\"thetotalunderthetopicofcorpus.SinceJanuary2011thetotaltaskstartlater,inJune2011tomay2012toformthecoursetrainingpracticebas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teachingandresearch,knowledgechart,buildingmaterials,mechanics,measurement)corpusstudy,formsthroughsummarizedinthispaper.

Keywords:trainingcourse;practicebase;thepracticeteaching

中图分类号:e2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4-0000-00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专业基本情况

据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已达540所(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在校生22万余人。这些数据表明该专业是在市场需求下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22个省53所高职院校的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个学校的建设情况差异很大,校内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实的比较好的主要是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和以建筑类为主的高职院校,而对于其他高职院校开办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30%的左右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不能完成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个别院校根本不具备实训基地,也不开设实训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与实践教学研究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2.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对国家高职示范校及骨干校的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其结果基本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如下。

普通教育内容:

思想与道德教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等。

专业教育内容:

(1)专业基础理论: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测量、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专业实践训练:工种实训、建筑材料检测、测量实训;施工图会审、招投标与合同、施工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拓展教育内容:

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就业专门化需求而设置,主要涉及部分土建工种操作实训、建筑结构设计实训、建筑节能施工和特殊构造实训等内容。

在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专业实践训练内容开设的较少,而拓展教育内容基本不开设。

3.课程训练(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实训基地现状

课程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研究(识图、建材、力学、测量)子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中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及测量四门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材、力学这两门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比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规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而测量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稍显薄弱,识图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课程的特点各个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差异较大。

二、调研分析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最多,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建设任务量仍然逐年递增,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业仍有400万技术人员的缺口,尤其是基层技术应用与管理岗位的缺口占很大比重。鉴于以上形势,各高职院校争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方面解决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各学校课程实训及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全国高职建筑类院校和非建筑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尤其是近5年内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各院校间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差异很大。分析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费和场地短缺

高职建筑类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本上都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有历史积累也比较受重视,尤其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在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大。而非建筑类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般不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从资金上和场地上都得不到满足,因此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2)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由于是根据市场需求仓促上马的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不尽合理,一方面是原有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老师和引进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有很多学校采用临时外聘的方法解决教师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内涵建设上的缺陷,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上都存在偏差。

(3)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

由于一部分非建筑类高职院校和近几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欠账较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较少,这也是制约这些院校课程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因之一。

三、思考建议

面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师资结构、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投入等),将会严重影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会制约我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专业配合;重要性与措施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高质量的工程的完成依赖于诸多专业的相互配合协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的增加,这种专业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完成预期的工程质量目标,就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配合,使得各项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专业的优势也能够高效地发挥出来,从而保障了建筑产品的质量。概括地讲,一项高质量、优质的建筑工程的完工是多个专业、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离开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有效配合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建筑施工质量目标。只有应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间配合不协调的问题,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各个专业配合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有利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举一个例子,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水电部分安装时,一些施工队伍不注意建筑门开启的方向就进行水管埋设,导致水管安装后不便于门的开启,为实现预期目的只得重新设置水管安装线路。此外,一在对煤气管道、消防管道进行安装时,由于施工安装队伍与其他专业的队伍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管道安装不合理,不适应建筑物构造。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在于建筑物自身的设计,而是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施工人员缺乏有效配合,简单地考虑本专业施工的便利,而没有对建筑工程各个部分间的相互协调加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包括了工业工程和民用工程的施工,具体施工涉及到土建、电气、暖通、给排水以及安全等专业的管理,如果在具体的操作中不重视众多专业间的相互配合,那么一些施工技术就无法有效落实,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对于一个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而言,做好施工中的专业配合工作是其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地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进度,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间协同配合的若干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相比于过去施工技术及工艺相对简单的传统意义的工程施工,现代工程施工需要更多专业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建筑的预定功能。现阶段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专业配合的有效性。

2.1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具体工作往往只重视形式,忽略实质性的内容。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施工企业就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施工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现场施工管理体系要求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并确定施工责任管理制定保证相关管理措施的切实落实,为施工众多专业的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技术协调

施工技术间的协调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施工各个专业的技术协调,第一要使得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得到保障,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的后续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图纸会审中一定要考虑到图纸对各个专业的兼容性问题,具体会审工作中要求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参与,尽可能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因前期施工图纸的质量而影响后续施工质量。

2.3运用pDCa管理体系

所谓的pDCa管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戴明环,这是一种在现代施工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pDCa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是相互紧密配合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质量目标。在pDCa管理中,计划阶段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基础,通过制定施工计划能够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而在具体的实施阶段包括实施、检查、处理,都是依据前期的实际计划来展开的。整个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引入pDCa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协同配合,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2.4加强施工现场组织协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配合工作,通过建立从管理层到基层由上到下的责任分配制度,建立奖惩制度,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中间验收及隐蔽验收等工作,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施工组织协调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地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查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不断完善施工组织协调,进而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是不仅需要一套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支持,也需要施工各个部门间密切配合,加强协同合作从而实现建筑整体的质量目标。

3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融入到了现代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科技含量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有了很大的提升。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的中应用也使得工程施工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更为广泛,也就要求更多专业参与到施工中来。而针对诸多专业间的相互协同配合的管理是高效施工的保障,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有利于将建筑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设处质量一流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何俊.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问题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08(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牵涉面非常广,而具体的工作非常琐碎。我们要突出强调不同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加强协调管理,这样才有可能把各种问题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的质量。总之,只有通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真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出效益,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运作,才能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最终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一、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1.鉴于现代建筑特殊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代表,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很少严格一样,这也增大了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个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必然带来问题。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有建筑、结构、水电、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网络等。同时,安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的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若考虑不周全,则极易出现问题。

2.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都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而施工管理人员对其性能与要求不太熟悉,这也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麻烦。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为什么需要协调管理

为什么需要协调管理,有很多方面原因,牵涉到参与工程项目中的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的方方面面,总的归纳起来有两点:

1.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分析。由于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分包现象非常普遍,分包现象使得各单位的责任及利益的界定不明确。每个单位主观上总希望别单位承担更多责任及工作,这样就增加了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此外,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带来给协调管理带来困难与不便。我们要是能执行规范要求一步步做好施工,应该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太多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协调管理并没那么复杂。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管理上的因素,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非常多。

2.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现代建筑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并投入应用,一项建筑工程本来涉及的专业就很多,在现如今的形势下,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有自身的特定技术要求、位置空间,施工时同时也要满足其他专业的技术要求和空间位置需求。有时候技术上没有周全考虑,不同专业之间很容易产生问题。

三、建筑施工中加强协调管理的主要措施

1.要认识到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工程中各专业的交叉部分对工程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大的问题,并且无法进行挽救。即使是那些小问题,一旦发生处理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会造成很大的代价,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还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2.建立科学的建筑施工协调管理模式,加强协调管理。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趋于表面形式。办公室各种图表俱全,看上去管理很好,但实际情况如何,还是应当引起注意的。加强管理就是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问题,从人事、技术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建筑施工中的组织协调。施工中的项目经理、监理、业主和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人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问题。在施工前应当组织专门的协调管理会议,使各专业施工单位能够明确施工责任和施工顺序。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中的签名、工作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论是隐蔽验收、会审还是会签,所有制定的制度都要进行贯彻并认真落实。以上那些要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应当从各专业工程款中提取协调管理费用,并与各专业工程款的支付挂钩和与工资奖金挂钩的奖惩措施,建立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奖惩制度,能够将各专业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得到落实。

4.加强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协调。协调工作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而不是仅仅在技术上下工夫。通过协调管理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由专人指挥,建立以项目经理、监理、业主为主的统一领导,配合各专业的施工人员减少协调管理中的配合问题。作为各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要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施工验收规范、设计要求、施工工序。对于各专业建筑施工图纸出现问题要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及时查阅相关专业的图纸,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交接部位技术细节。这样就有利于保证施工环节有序到位,有利于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在责任制度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的问题责任制度。中间验收和隐性验收,问题最容易被发现,也容易得到补救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直观和形象,此时的工作已进入施工阶段,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7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intelligentbuildingdesignandconstructioninevitablysomeproblems.thispaperexpoundstheproblemshavetheirownopinion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hopethroughjointeffortsfollowing,inordertoimprovetheconstructionindustrycredit,improvetheintelligentbuildingdesignandconstructionqualitycontribute.

Keyword:architecture;intelligentdesign;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是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智能化建筑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任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提高建筑智能化的质量提供一些建议。

1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智能建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必然存在设计不到位与施工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人才的稀缺导致设计不到位

智能建筑是信息化的产物,它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电设备等多个专业,并非专一化技术。而专业人才是保证设计合理、周密的重要前提。智能建筑行业在短期内迅速崛起,而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造成了设计的图纸不能达到施工招标的要求、设计图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现象,从而不能对施工进行正确指导。

1.2对设计及施工缺乏整体把握

有些设计者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只考虑局部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能否与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没有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查,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而且在目前情况下,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施工人员没有可依据的智能系统施工标准,就不能达到规定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

1.3先进技术掌握不牢

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整个智能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各个建筑自动化和应用系统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或形成有机整体进行协调运作,不能把工程做精做好。还存在着不专业施工人员提出不合理的智能化要求,智能化设备出现问题也无人报备。

1.4施工成本增加及自动化设备的维护

下图表为近五年来某地区建筑施工事故占该地区各类事故总和的比重。

由图1.1可以看出,虽然建筑智能化能减少人工施工,降低事故率,但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施工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养护维修问题。自动化设备通常采用高科技手段,而施工缺乏专门的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一旦设备损坏,就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5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有些施工单位人数少,管理成本低,低价竞争能力高于管理规范的高资质企业。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知识,工程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监督。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结束要经过检测,检测结论是评估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建设单位没有认识到检测的重要性。

2解决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建立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

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各个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更要将智能化设计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去;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机电设备、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好各个功能系统的配合布线,以防出现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设计事故,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得设计符合施工招标标准,为施工进行正确无误的指导。

2.2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规范

在我国,有关建筑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很不健全,各个企业执行的技术与施工标准还没有统一,因此要建立起规范和标准的报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完成设计图纸必须经过各主管部门、相关建设部门的审核,获得批准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工程的监督,严格按照合格的图纸进行施工,严防偷工减料的现象;并使工程中所需的暗敷管路和槽道、预留洞孔和线槽等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标准规定。

2.3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智能化培训

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技术掌握不牢的情况,有关企业可通过开建筑智能化讲座、开办建筑智能化培训班等形式,逐步加强施工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其对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并定期对上岗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增加考核的力度。

2.4合理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越多,工程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对设备的维护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智能化技术,做到物尽其用,统筹运用,降低设备的运作成本。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等技术,保证在工期内完成工程。

2.5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

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必须从技术上和施工上对智能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信誉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其次,对于建筑设计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并定期对工程进行检验。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评定和验收。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即专业人才的稀缺导致设计不到位、对设计及施工缺乏整体把握、先进技术掌握不牢、施工成本增加及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与监督不到位;然后针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点措施,即建立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规范、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智能化培训、合理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希望能够为企业改善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志军.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建材与装饰.2008.03

[2]王彤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科技风.2010.07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技术

一、土建技术的概念

所谓土建技术指的是那些与水、土、文化等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当前,大多数工程都采用的是土建技术。像房屋、道路以及防洪工程等建筑物都采用的是土建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土建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很多原本属于土建技术的内容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科目。因此,土建技术是包含大量专业的,比如说住宅、公共建筑、构筑物等的一次建设等。由此可见,土建技术的使用范围是多么广泛,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

1.土建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与建筑工程的配合

在建筑工程中,土建的施工技术应该是与其相互配合的,只有将它们完美的配合,才能够使工程的质量高,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机械设备被运到施工工地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技术上的封堵措施;同时,运到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都封存起来,避免在使用的时候出现零件丢失等状况。二是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对每个机械应该怎么用,在什么时候用有清楚的辨别;同时,也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管理其的人员,施工班长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使用机械设备的话,必须要管理人员签字才能够使用。施工管理人员还应该严格的按照施工计划中所需要的机械进行细致的审核,并且制定相关的策划书,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序的进行,而不是在使用的时候手忙脚乱。除此之外,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监测原来预留的孔以及截面等,保证其能够正常作业。

2.建筑外墙时土建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外墙之前应该把握好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在施工之前应该向相关的技术人员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在利用土建专业来建筑风道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外墙起到挡风的作用,在对消防通道和卫生间的通风设计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施工技巧的实施。注意将制好的钢丝网固定在设计好的位置上,并按照相应的比例将胶水和水泥进行混合,然后再进行粉刷。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要装备的甩口位置还有甩口的截面,还要注意将楼顶上预留的孔与图纸上进行比对,认真的核实,并且要将得出的有关数据进行记录,方便在会议上进行分析。当然,除了以上这几方面,还要对管口的焊接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焊接口不合格的话,就会造成质量上的问题。因此,在检查时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改正。

3.配合的重点

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各种工种进行配合。首先,应该将排水工作作为配合的重点,在土建施工中只有通过仔细的分析才能够保证下水道的位置是合理的,从而保证下水道的建设顺利。其次,对空调通道还有暖通在施工方面的配合,在建筑这个的时候应该注意把具体的标高还有位置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对于外墙上的风口还有百叶窗都应该统一进行安装。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所用的材料还有标高进行控制。最后,在与电气专业进行配合的时候,在施工中应高要特别的注意,应该按照明线路还有线槽进行铺设。如果是在高层或者是超高层的话,那么应该注意每隔三层就要设置避雷装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防雷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土建技术常见的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比如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例如建筑物的不正常沉降,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等,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同时同类型的质量问题,还有可能一再重复发生。

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土建工程问题的多样性,在研究施工过程时应高度重视并分别进行,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因为其他一些技术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只有准确抓住不同时期各专业的技术要点,合理安排相关系统间的工序搭接和工艺流程,充分考虑土建与各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在安排施工顺序时尽量给各专业提供施工条件、顾全大局、定期地组织施工协调、及时解决发生在各专业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的技术问题,才能处理好土建专业施工配合问题,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四、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监管

在土建施工中要确立监管责任人,实行监管责任制度,监管人负责土建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同时对监管责任人的权限及职责做出明确的指示,监管人根据自己的权限对土建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监督人员还要对项目备案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通过督促项目监管的相关报表报送实现项目监管责任人职责的履行。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立即让其改正,如果拒不改正的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并按企业的有关规定对负责此处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责任的追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可以说是容纳了许多学问的一门综合性工作,其无论是在系统上还是整体上都要求特别的高。然而,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在保证土建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特点,严格遵守施工的流程、规范进行作业。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中,对土建施工技术的掌握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胡国专.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项目管理

在建筑中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

一、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缺。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人员的质量观念。领导者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观念,就会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2.技术质量方面。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3.管理方面。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4.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建筑高空施工,由此引发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多。工作的危险系数增加,事故发生的数量也就会相对递增。据报道,建筑施工每年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这无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一些制约。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一线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意识不强,所以对于安全监督的能力要不断加强和完善。(2)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3)监管部门没有加大力度进行监管,把安全制度作为一种虚设的形式。(4)对于临时工的安全问题考虑不周,导致临时工的伤亡数量不断扩大。

三、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一个集体的风气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技术积极性。因此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与人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关心施工人员的生活,从各方面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自尊心。

2.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工程由设计转化为实体的第一步。施工测量技术的好坏和准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综合质量,制约着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并且还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工程计量支付的准确性和投资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作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筑成品出来。所以在社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偷工减料,另外还要注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马虎、大意的行为,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者们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

3.注重科学管理。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个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的集体建设。工程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团队的凝聚力,这一个团队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良好的团队观念。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4.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业人员高度的敬业精神、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达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振峰.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7)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问题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各专业;协调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78-02

1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都涉及到多专业的配合,即土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配合。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专业中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协调的不好,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因为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空间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极易产生问题,将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影响工期和建筑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各专业间协调问题

2.1施工中常见的协调问题有:

(1)土建专业与电气专业:经常出现电气进户管与楼层梁和地梁相冲撞的情况,以及电气开关设计在自来水管的管后等情况。另外,电气线管在土建施工中被堵塞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2)土建专业与给排水专业:经常出现给排水管与梁和板相冲撞的情况,还有卫生间的给排水管线预留孔洞的位置与施工后卫生洁具的安放位置不相对应的情况等。

(3)土建专业与暖通专业:经常出现暖气管道与楼层梁和地梁相冲撞的情况。另外,在施工中没有预留空调管线的出墙预留孔,出现入住后砸墙,破坏墙体结构的情况。

(4)建筑外表面、功能与结构:各种预制构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如在施工中没有考虑预留位置,将造成二次施工的后果。

(5)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另外,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深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之间的协调问题。

2.2产生问题的原因

(1)从施工技术方面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则极易产生问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或者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和上岗培训,看不懂施工图纸,将增加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造成各专业协调上的混乱情况。

(2)从施工质量方面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建设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施工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熟练程度;施工建设过程的管理思路、设计方案、施工组织等。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各专业的质量控制。因此,要在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各方面,严把质量关。

(3)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分析,如果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工程项目中返工是正常的,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即使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3做好各专业间协调工作的方法

3.1加强技术协调

首先,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一般来说,设计人员对本专业的设计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专业的设计就不一定协调,这就需要在图纸会审时找出问题。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管线图,协同环控、动力照明、电气、建筑装饰以及弱电、消防等环节,对图纸进行会审,如图纸有不完善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并提交设计单位确认。另外,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2加强管理协调

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掌握图纸要求,研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系统地进行管理,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防止问题的出现。

3.3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由管理层到基层逐级的责任制度,权责分明;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纸上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作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各专业之间的工期矛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有一个或几个解决预案。

3.4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密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强调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加强技术责任的协调管理,才有可能把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