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6:01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安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查隐患、压事故、抓基础、保平安、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法行政、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以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安全规控培训、应急演练”三到位活动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生产工作,为全区的安全稳定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此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安全监管能力;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加强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区养老服务机构正确处置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三、活动步骤及内容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日至3月10日)

传达贯彻全区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制定《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区民政局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召开全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与全区各养老机构签订《2012年养老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书》。广泛进行宣传,营造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11日至4月10日)

1.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对全区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用气用电、消防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养老服务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2.建立《市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检查档案》。检查档案内容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情况,消防器材、安全设施、重点部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的措施等。将养老服务机构安全检查档案发放到各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实际认真填写。

3.举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安全工作培训班。聘请区安监、卫生、消防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工作知识讲座,食品卫生知识讲座,健康知识讲座,预防传染性疾病知识讲座等。

4.组织安全应急演练。3月下旬,在全区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确保每个养老服务机构至少进行一次,以增强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以及住养老人的安全应急意识和应急救援、自救能力。

5.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事后监督体制。4月上旬,在安检组对养老机构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单位进行回访检查,督促整改,确保做到每月两次的回访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6.几项具体工作安排。3月10日前,向区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领导小组报送区民政局工作方案;3月11日至4月20日,每周一下午5:00前,向区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周活动开展情况及《区安全生产“三到位”活动信息报表》。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2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本文主要对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1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现状及问题

夷陵区2011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截止目前,全区已有26万多人参保,其中享受养老待遇的有6.5万人,待遇社会化发放率100%。我区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在努力抓好城乡居民参保扩面的同时,也注重做好参保人员业务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我区强化参保资料审核,确保信息录入准确完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纸质业务资料进行科学化分类、标准化存储、规范化装订,2012年8月份为积极配合我区城乡居保信息管理系统的上线,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我局要求所有参保人填报的纸质档案资料条目与湖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条目相吻合,确保居保电子信息系统数据录入不缺项。经办人员严审核,细录入,做到合格一批录入一批,录入一批管理一批,对资料残缺不全的,严格进行补缺补差,确保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一年多来,我区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缺乏规范统一的业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随着我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逐渐增多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合我区特点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减除广大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安排本身的缺失使居保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因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我区各级居保经办机构往往按照《湖北省城乡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办法》来管理档案,个别乡镇人社中心甚至没有真正在档案管理中落实,致使居保档案管理政策环境较差。例如有的乡镇人社中心一些参保人档案填写不规范,姓名和身份信息等数据填写不准确,导致人员数据导入不了省居保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大多数乡镇纸质档案为16K纸,而省居保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纸质档案是a4纸等等。我区居保档案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导致养老保险档案内容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整个参保过程,导致一些纠纷,影响了城乡居民参保的信心,也损害了政府的诚信度。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作为负责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的集中保管机构,虽然设置了"退管股"来负责居保业务档案的管理,但受我局办公场地和经费的制约,我局还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来保管居保业务档案。根据《湖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应设置规范标准的业务档案专用库房,能够容纳和接受全部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库房内应配置温湿度计、空调、去湿机、消毒灭菌机、灭火器、吸尘器等设施设备,并配备专用的铁制档案柜或者密集架,办公室、库房、查阅室按要求分设,以确保档案的安全[1]。而目前我局业务档案库房和业务人员办公室并没有分开,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设施设备更是缺乏,档案库房、办公区、查阅室与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各乡镇人社中心作为档案资料的归集上报机构,虽然对档案室没有明确的要求,但要有合格的档案柜或档案架,不少乡镇档案资料随意存放,受条件的制约,有的乡镇部分档案没有装订成盒,档案装订也没有做到一人一盒,在档案保管设施方面无法达到标准。我区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无法与现代农村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发展需要相适应,进而影响了我区居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业务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受人员编制短缺、工作任务较重等实际情况的制约,各乡镇人社中心兼职档案员的配备及档案管理学习培训方面还有欠缺,各乡镇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没有档案管理相关专业学历,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其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2]。同时,业务档案管理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间短,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尚不能完全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影响了我区档案工作的深入开展。

2对规范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工作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规范制度,加强领导管理

为了让各项工作能顺利展开,确保居保档案管理的范围化和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我们要根据工作实际和工作特点,迅速制定出《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办法》《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立卷归档程序及注意事项》《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安全保密制度》等制度,对养老保险档案立卷归档的范围、标准、质量、保管和利用要做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细化工作职责,简化操作流程,从制度上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区档案制度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各种档案制度有望年底出台。构建完善的、符合我区实情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也是各乡镇人社中心的期盼,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档案管理工作职责,使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面对全区202个行政村(居委会)和25万人参保群体,面广、人多、工作量大,我们还要加强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分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业务档案工作流程,加强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区居保局要负责全区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考核、归档和保管,各乡镇人社中心具体负责本辖区、村居保档案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乡镇人社中心应协助区居保局做好纸质档案相关材料的归集上报和电子档案信息录入等基础工作,村(社区)应建立参保人员基础信息台帐并妥善保存。区人社局应加强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纳入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制度,把养老保险档案材料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等各项工作纳入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做到制度健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年初有安排、年底有考核。全面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居保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改善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区城乡居保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确保我区居保档案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区财政部门要积极筹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省一级档案管理标准,专门建立居保档案室。安装档案密集架或档案柜,配备温湿度计、空调、去湿机、消毒灭菌机、灭火器、吸尘器、窗帘等设施设备,必须做到防火、防盗、防磁、防高温、防潮湿、防光、防尘、防虫、防鼠,不断改善档案管理条件,从"经费上"确保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乡镇居保经办机构要从保障档案管理基础用房、设备和人员等方面加强居保业务档案基础建设,以实现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办公室、库房、查阅室要按要求分设,确保档案的安全,并根据需要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办公软件和业务软件等现代化管理设备,推动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以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通过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提高我区的档案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居保业务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我区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地长远发展。

(三)加强培训,确保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涉及参保人员信息从收集、分类、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到档案内容进行补充更正、保管、鉴定、利用的全过程,这就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和高素质的档案人才管理队伍,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负责全区居保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目前并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各乡镇人社中心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我局和各乡镇人社中心的档案人员管理队伍急切需要专门教育、培训。我区各级居保经办机构应积极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当地档案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业务上的协助和指导。一方面要组织大家学习《档案法》《湖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夷陵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法规,另一方面,要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动手能力。可邀请档案局的专业人员对我区的专兼职档案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掌握如何分类、归档、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干净整洁、统一规范、查找方便"的基本要求,尽职尽责做好基础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和档案的保管、保密工作,提高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水平。

我们要根据居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展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例如举办居保档案整理培训班、召开档案整理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讲解、实物操作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使其适应业务档案工作的需要。在做好档案入库的同时,各级居保业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提高档案服务水平,认真接待业务档案查询人员,做到耐心解答,及时、准确。通过定期参加档案业务学习和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全区居保档案管理服务质量。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3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校企合作;合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52-03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产生于1999年,是在中国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公共事业管理类新型应用型专业。因此,积极探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已成为该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够准确把握涉老企业的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共30所,且多为近两年设置,专业办学经验欠缺,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培养的人才层次定位与现在涉老机构的岗位需求不能完全吻合。经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各类涉老机构急需具有顶层设计能力的管理团队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养老护理团队,但当前高校培养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在这两方面都有所偏差。另外,根据当前养老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各种涉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不同,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多是针对养老机构的人才需求,而对当前涉老企业重点发展的居家养老项目需求兼顾不够。

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实现涉老企业与高校双方资源的综合利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早、办学基础雄厚的高校一般都会建设老年养护实训室、按摩室等相关的实训设备,但是这些训练大都在虚拟的情况下进行,与实际操作还有很大差异,且该专业毕业生要对老年人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但当前大学生与老年人的接触机会、了解渠道等比较少,很难真正掌握对老年人的养护技能,因而涉老企业的设施设备资源、老年人群体对该专业学生来说尤为珍贵。另外,涉老企业的良性发展必然需要既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社会学知识,又具备老年保健、老年养生、康复等老年学知识的管理和服务人员。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在涉老企业的护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一般由30~50岁的中年妇女组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少受过专业教育,难以保证服务质量。涉老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很少具备老年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机构管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知识背景,急需进行相关培训。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人才储备较多,师资资源丰富,具备对涉老企业培训的条件。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在涉老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师生能充分利用涉老企业的资源,高校也能成为对涉老企业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的基地,发挥高校的人才聚集优势,实现涉老企业与高校的双赢。

通过校企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让学生更快更好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相对学校来说比较复杂,在校企合作的涉老企业进行的实训、实习等活动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考验,涉老企业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训练场。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进而促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自己成为工作实践的主体,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在涉老机构接受涉老机构人文环境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经过努力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遭遇的挫折,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此外,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涉老企业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知,培养工作热情从而提升就业能力,这些都必然会加强涉老机构对学生的认可度,从而促进选留毕业生或推荐毕业生到兄弟单位就业,最终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师实践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当前,因高校用人机制、教师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行业实践技能缺失。通过校企合作,让专业教师到涉老企业挂职锻炼是扩充教师行业知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快速高效的手段之一。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

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中初步探讨总结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六个可行性途径:

对合作企业深入调研,共同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建立起来,同时,开展护理、养老、养生、保健等方面培训的机构也逐年增多,但是很少机构会去研究养老机构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而也就很难有一整套合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应通过校企合作,对涉老机构进行大量的深入调研,根据各养老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社会发展趋势、社会观念等的变化,养老模式也会随之改变,应通过校企合作,不断完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根据合作企业需要,开发开设企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作为朝阳产业的老年行业,人才的缺乏将是影响其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吸引人才、储备人才就要从培养人才的源头做起,开发开设校企合作的特色课程。可把开发开设企业特色课程作为校企合作协议内容之一,依据企业需要并利用高校丰富的教师资源共同开发开设企业文化、职业素养、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企业特色课程。通过企业特色课程的开发开设,一方面,实现专业知识与企业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历史、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方向等,提高企业对毕业学生的吸引力,做好企业人才的提前开发与储备。

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场所可以从学校扩展到合作企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是在教室或者模拟实训室中难以获取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场所从学校到企业的扩展。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经常到老年公寓、养老中心、福利院等合作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进行见习、实训等相关方面的活动;学生可在合作企业通过观察、交谈与实际动手操作等方式,发现和积累相关知识及各种实操技能。另外,企业相关的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可以对整个过程参与指导,并对学生的交流、讨论及教师的现场指导、总结等发表观点与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优秀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结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理念、培养模式以及企业的用人标准、规格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训练有素的专业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设置一个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班级;为激励订单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设置奖学金,获奖学生优先被聘用;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增强实操技能;订单班学生寒暑假可以在企业上班,增强学生的企业归属感。通过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预定了就业岗位,就会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在为企业培养理论和技能都很强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提升学校的就业率,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教学任务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一方面,针对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现实,可以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企业员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另一方面,鉴于当前涉老行业服务人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以及涉老机构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的实际,学校教师可以按时按需走进企业,对企业员工在职业道德、前沿专业知识、心理咨询等方面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办学历史比较短,做理论研究的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员工又大多没有理论总结能力,因而很多课程都还没有合适的专业教材,例如,“老年产业管理”课程是顺应当前老年产业大发展趋势而设置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但在国内还找不到较合适的教材。学校专业教师应该与企业合作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同时参考国外相关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料,并根据高职教育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编写出相应的教材讲义。

对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的思考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要坚持学校主动性原则长期以来老年服务一直以公益事业、慈善活动等形式存在,工作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扶助对象。从本质上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性质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工科等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那样完全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要更多的是出于学校、行业双方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爱心奉献精神。再加上当前企业对高校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这一功能认识不足以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历史短、社会认知度及接纳度低等多种原因,学校应该主动向老年产业类企业寻求合作,主动为其着想,主动汇报学校教学情况,主动为企业服务,以赢得企业的支持。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在很多高校都在实践中,且很多都是浅层次的,难以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双方的利益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双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具体来说,首先,学校与企业双方都要有社会责任意识与爱心奉献精神;其次,要遵循学校与企业双方利益共享的原则;再次,在校企合作的互动过程中会建立起一定的人际情感,双方都要加以珍惜并用心维护和巩固,以感情为纽带的机制将更加持久。

加强校企的深层次合作才能有效促进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还不够成熟,但是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见习、实习、员工培训等基本层面的合作。需要共同合作积极探索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探讨行业的前沿话题,积极引领行业发展。因此可以考虑在行业准入体制、行业标准制定、共同承担研究课题等方面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强化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纽带,促进老年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结语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型的应用型专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社会声望低等因素的影响,当前还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都比较低。必须要大力加强与企业合作,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元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途径探索,将专业的发展与养老服务行业、养老机构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全面对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才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俊浦.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5-40.

[2]黄岩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社会福利,2012(2):18.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4

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职业能力一、引言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和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本课程是适应养老护理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和技术,在老年护理工作中正确选择和运用护理保健知识和技术,可以减少老年人患病几率及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机体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课程组专业教师为探索课程建设思路,深入养老机构一线,开展岗位需求情况调研,与专业人士探索。通过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进程;本行业在我国及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人才的行业需求;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解决专业定向问题和服务面向问题,进行职业能力目标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核心课程的学习领域并形成课程体系。

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课程开发的流程,实现了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强化培养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品牌、提升人才就业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二、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

1.以养老护理员“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以“养老护理员”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确定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然后围绕能力确定专业课程计划及内容。我们通过对养老机构护理与管理岗位(群)、工作任务、能力素质进行职业能力目标分析,按照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进行了能力分解,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见表1)。

2.以老年人“常见疾病”为项目载体,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每个学习情境的创设都是基于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具体任务化的学习和训练。“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以“人体不同系统疾病”做载体,将工作任务创设为8个学习情境,38个学习子情境(工作任务)。每一个学习子情境的教学目标明确,体现“必须、够用”原则,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由过去的学科体系排序转变为以对患病老人护理的工作过程排序。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融入课程设计方案中,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注重素质培养。

3.课程内容选取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课程内容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国家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资格考核标准要求,认真选取教学内容,力求全面覆盖从事养老及管理护理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紧扣国家养老护理资格认证考试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侧重解决在老年养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生活方面进行健康指导。

三、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以老年疾病照护“完整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遵循高职课程建设的规律,“教、学、做”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每个学习任务以老年疾病照护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在教学中应用六步法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指导教学与实践。教师根据照护任务设计融入六个行动步骤的任务工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工单,不但强化学生专业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见表2)。

2.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乐,施教于用”组织教学实施

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课外每个小组同学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在课堂上,各小组展示任务成果,教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互相点评,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00年评为国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于2007年审批为国家示范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于2011年又入选为国家教育部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专业,这些都为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目前,我校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老年养护实训室、老年康复实训室、老年心理咨询实训室、推拿按摩实训室,教师在实训室里边授课、边操作演示,指导学生操作练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实施保障。我院正在筹建的老年急救护理实训室、生理解剖实训室也即将投入使用。

同时,我们与国内四十余家养老机构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接收教师挂职锻炼,学生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我们聘请一线行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共同探索课程开发与设计,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为学生顶岗实习做指导等,加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实施。

4.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反映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我们改变“一卷定终身”的考试形式,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内容多元化。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态度等分项目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化。过程考评(项目考评)70%与期末考评(卷面考评)30%相结合。新的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评,它包括职业素质考评(学生纪律考勤、课堂表现、工作态度等方面)15%+照护技能操作考评(学生对照护技术操作、应用情况)20%+岗位职业能力考评(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任务设计及完成情况)35%;期末考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掌握考评)30%。

四、课程教学实施效果与评价

1.校外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徐国强听了课程建设方案的汇报后,对该方案做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一协调,突出高职教学特色,所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在课程内容上减少了理论篇幅,增加了实际应用,有创新。教师和学生定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配套合理的实训条件,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校内学生评价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实践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学生满意率在95%以上。所教学生普遍认为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容,组织得当,讲课条理清晰,课程教学中突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践操作,互动教学效果好。学生通过该门课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疾病照护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养老机构所表现出来的良好专业素质受到好评。

五、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的办学思想。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创新如下: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根据老年护理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能力素质要求,“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以“人体不同系统疾病”做载体,将工作任务创设为8个学习情境,38个任务单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遴选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与针对性,突出了教育的职业性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我们注重教学方法改进,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将以往的“教师为本”向“学生为本”过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使课程更加生动、具体。

3、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一方面在老年医学护理模拟实训室授课,设计教学模式,理论授课与实践模拟训练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突出了教育的实践性要求。

4.打造“双师”结构课程教学队伍建设

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并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教师要具有双职称,即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任务。我们除了在企业聘用有资历的护理人员做指导教师外,还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养老机构实践、兼职,制订科学合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取得实际效果。

5.开发具有高职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的教材

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因而选用教材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老年常见病的预防与照护”课程设计思路和实践,课程教师总结课程实施经验,结合国家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所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正在编写基于能力本位的、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项目化教学教材及教学指导手册,相信该教材的出版和应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学生从被动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段军.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J].高等职业教育,2011,(6).

[2]黄燕,林训超,张春林.工学结合“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5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研究现状。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伴随的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洪水猛兽”,也是极赋挑战性的。我们面临诸多问题,如:养老、康复、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完善,其压力早就潜伏生长,特别是老年医学康复治疗需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我国的养老服务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

 

2.研究意义。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而患病后令我们感到最不方便的是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因此,使患者能够接近或恢复原来的生活状况就成为治疗的最终目的。老年疾病经过临床医学治疗后会残留一些心理、生理上看不到的损伤,在这种状态下,身体的储备能力降低,其储备能力的恢复与提高就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重返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服务。

 

[1]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养老服务认识不断加深,老人对生活质量及养老服务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对老年康复治疗的需求逐渐成为社会焦点。这就要求不但要认识到康复治疗的迫切及重要性,还要提高康复治疗相关技术及方法,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评估体系,成为养老服务急需解决的工作重点之一,对于一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社会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本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我国养老服务中康复治疗需求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我国养老服务老人的健康评估体系中,通过对老人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生活质量的评估,找到健康存在的主要矛盾所在,并进行全面康复评定[2]。如何在健康评估体系中构建与康复评定内容相关问题,才是合理的、全面的。第二,设计更为简便易行、个体化、合理、全面的康复评定体系,才能正确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明确康复目标,才能有助于判断预后,增强患者、家属及医疗康复机构的信心[3],以便加强医患合作。第三,通过构建科学的康复评定体系,确定康复治疗方案后,怎样才能科学的对所制订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科学评估,需要设计一个较为全面及合理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以及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等方法。

 

1.调查研究。到医疗企业进行高技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找相关医疗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专业深度访谈,并对国内部分医疗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临床医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方面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

 

2.文献研究。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收集高职院校临床健康专业模式的现状等资料。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内外临床医疗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用以指导我国高职院校临床健康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医疗卫生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

 

3.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数据分析,个案调查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4.技术路线。本研究将对随机抽样材料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结果统计,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简便、科学、可行的健康评估体系、康复评定体系,寻求最佳老年康复治疗效果。

 

2.难点。对制订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科学评估,设计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规范化、标准化。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通过对健康评估、康复评定的数据分析,确定康复治疗方案;经过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的量化分析,证明康复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并加以实施,达到最佳康复治疗效果。

 

三、预期成果

 

建立科学、全面、量化的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平台,使预计老年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方式方法有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理论化的客观依据,从而达到最佳老年康复治疗效果。

 

四、研究条件和保证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行业发展特点,结合我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办养老企业学院,以“校中企、企中校”为平台,探索改革并形成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三层递进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互聘互培”等形式,建成了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有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讲师、主管护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

 

3.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建设。教学经费投入有保障,制度健全,满足需要。主要教学经费和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的年投入等都达到相关要求。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数量充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中心,开发了丰富的贴近岗位的实训项目,完善了实习实训制度,建设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了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有效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需求。校内投入117.3万元,建设了老年护理实训室、老年康复实训室、老年健康管理实训室、老年营养膳食实训室等。校外,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青松养老公寓三大品牌养老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吸纳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教学场地300余平方米、实践教学设备20余台套,价值150万元。

 

4.课程建设效果。从2012年到2015年,所有专业课程均已完成网络资源库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编教材6部,开发自编讲义2本,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校企合作情况。(1)思路。“互利互惠、校企共赢”。为了尽可能地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在学生知识、技能教学上的特长,我们根据合作企业的发展侧重点和社会的不同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直到毕业3年间以各种形式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最大可能进行校企教学融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工作需要。(2)合作形式。采取校内建立企业学院,企业建立培训中心的互融互通、合作共赢的合作形式。以产学结合为理念,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3)成效。

 

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合作发展理事会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理事会的咨询、指导、协调与资源整合职能,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增强了本专业的办学活力。

 

②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重庆市青松养老公寓等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多个。与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企业学院,该企业投入教学场地300余平方米、实践教学设备20余台套。

 

③在学校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框架下,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完善了合作制度,促进了专业、政府和行业企业三方的良性互动,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50%以上。构建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为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五、实施方案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改进“三层递进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一大批适应老年行业需求,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老年社会工作、护理康复、服务管理、用品开发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校企共建,助推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联合行业企业专家,结合学生实际,开发一套与养老行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指导手册,规范实训教学,强化实训考核,实训课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养老服务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合作,每年定期开展互派师生、交流研讨等活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师生国际视野。积极争取民政、卫生行业支持,每年开展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家政护理等社会培训达到1500人次/年。

 

六、政策扶持

 

2016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与养老有关的利好政策有:探索医养结合、“互联网+养老”、加快养老金融发展等新模式。综上,在我院其他相关专业辅助下,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出一个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规范化、标准化的老年服务康复治疗需求评估体系平台。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6

一、工作成效

(一)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全市共支付社会保险待遇105914万元,其中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5734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218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5334万元,支出医疗保险基金21421万元,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分别支出935万元、272万元,社会保险待遇实现按时足额支付。到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10159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305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15351人。1998年以来先后进中心的4.5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9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6%;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481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4.6%;“4050”人员再就业7364人;帮助一家有两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4691户。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382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2.7%。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50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8285本,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及主辅分离经济实体等《认定证明》51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16.76万元;为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114.58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70.32万元。为94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2.7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83938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54095万元、失业保险费5177万元、医疗保险费21907万元、工伤保险费1939万元、生育保险费82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另增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2824万元。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109585人次,其中养老保险扩面23016人,失业保险扩面15752人,医疗保险扩面24626人,工伤保险扩面40640人,生育保险扩面5551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1%、118.4%、129.6%、101.6%和346.9%。到12月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7.5万人、27.2万人、29.1万人、15.4万人和24.3万人。

(五)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2824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创业培训318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培训新技师84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6%;就业前培训557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4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1%。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048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9.8%,获得职业资格证书991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7.4%。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197821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8%。企业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下岗失业再就业率均达100%。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6份,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87家。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08个。办理职工跨地区调动43人,计划生育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316家,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0.5%;全市共巡视监察用人单位1087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7家,责令用人单位归还非法收取押金28.9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1360余万元,75家建筑施工企业缴纳工资支付保障金350万元,为民工追讨拖欠工资319.84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85件,结案279件,结案率达97.9%。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件,结案683件,结案率为99.4%。涉及劳动者1422人,仲裁经济标的1026万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方式调解234件案件,处理群众来信342件。

(八)基金结算和财务监督工作不断加强

市直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登记2365家,社会保险登记率达100%,实行“五险一单”申报核定单位1369家。向上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21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8%,其中养老保险资金1343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再就业资金478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9%。“金保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统计工作逐步规范。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基础得到夯实

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4件,局发规范性文件9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3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保留10大项15小项。62人办理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53名党员参加,经过3个阶段和18个重点环节的实践,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党员素质有了提高,服务群众作风明显改进。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站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抓目标任务分解,层层建立考核机制

根据全年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11日,在全市再就业表彰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5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分解指标的通知》,将2005年劳动保障工作12大项、43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05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8项目标任务、1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印发了《2005年**市县(市)区党政主职新增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目标考核细则》,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2005年4月1日起,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抓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

一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出台了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建立了失业预警机制,强化了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职业供求信息分析等项制度,完善了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等“一站式”服务和人本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全市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和覆盖市、区、街三级的计算机网络,做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国家劳动99三版在我市测试成功。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83万个,安置就业1.07万人。组织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专场招聘会,一次性解决了256对双下岗失业夫妻中的135对再就业。还到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矿山上门送岗位,129个社区也分别召开了小型招聘会。

三是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我市工商、税务、卫生等相关部门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减免相关税费,通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促进12357人再就业。从8月份起在**港区和西塞山区的4个社区先行试点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开展了创建信用社区活动,激发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的热情。

四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再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24个,新增就业岗位12727个,新增就业9431人;利用社区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812个,开发社区服务业岗位新增就业7341人;结合兴建和改造装饰建材集贸市场等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创造岗位新增就业5802人;通过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6922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从事季节工、钟点工、劳务派遣等灵活就业方式实现了就业;通过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实现城镇新增劳务输出就业人员4256人。

(三)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一是政府重视管扩面。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的通知》,就社会保险扩面、稽核、征缴、清欠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调整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等18个部门领导同志为成员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大冶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了扩面征缴工作方案,四大家领导挂帅分片抓扩面。

二是部门联动促扩面。从6月份起,市劳动保障、地税、财政、安全生产等部门联合行动,成立了扩面、征缴、宣传、稽核工作专班,抽调100多名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稽核,3个月共排查单位687家,扩面新增参保单位303家,新增参保人员27271人,征缴社会保险费23316万元,形成了扩面征缴的强大阵势。阳新县在实行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将扩面任务落实到机关每一名干部,每人拿出300元工资与扩面任务挂钩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是突出重点抓扩面。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其他未参保单位为扩面重点,采取上门宣传政策与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相结合、分组分片包干与任务责任到人相结合、主动服务与行政处罚的办法,督促未参保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开发使用自谋职业人员缴费软件,实行银行代收、网上传输、即时记帐,变一点缴费为多点缴费、一个窗口服务为多个窗口服务,自谋职业人员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或按年度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仅自谋职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就达8.4万人,构建起较为稳固的“续保工程”。

(四)抓政策措施完善,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调整了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重点对老同志、老病号和重症人员进行政策倾斜。出台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及费用结算办法,解除了4000余名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建立起“多得多缴、少得少缴”的工伤保险缴费机制。下发了工伤职工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伤职工伤残医疗待遇的享受。

二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实施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调查核实、数据录入,已有4200余人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拟定了《**市村改居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规定》,测算了相关数据。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是加强社会保险基础管理。调整、完善了医疗服务协议,适当调整了协议病种范围和结算标准。组织了首次医疗保险定点药店招标,重新确定55家定点零售药店。向一医院、中心医院等10家定点医疗机构派驻专管员,又聘请15名专职医疗保险监督员,每人负责1-3家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登记、医疗证核对及查房等工作。启动了退休人员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资格认证工作,做到了个人档案、相片档案、指纹档案“三统一”。

(五)抓职业培训领域拓宽,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是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就业引导性培训、就业前培训、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办农村劳动力适用技术培训办班36期,培训1.18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企业得到人才、农民得到实惠、经济得到发展”的“多赢”格局。举办创业培训班28期,610名小老板不仅自己走上再就业之路,还带动了2582人实现再就业。我市已成为全国8个创业培训(SiYB)试点城市之一。举办了首届鄂东南地区美容美发职业技能大赛。

二是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鉴定质量。全年技校招生1616人,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到100%。组织了三次职业技能鉴定大统考,先后有5600余名考生参加。启动了新职业全国统考工作,400余人参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成功实施智能化考试。

(六)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我局通过抓三个环节,推动劳动合同签订与鉴证,即把好用工审查关,凡经劳动力市场招聘录用的职工,都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把好检查督办关,先后对全市600余户企业开展了劳动合同大检查,纠正违法合同8159份,督促补签劳动合同4350份,指导17家改制企业4500余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把好合同鉴证关,凡重新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的,都经我局仲裁机构予以鉴证,全年鉴证劳动合同43180人,其中市直劳动合同鉴证26232人。

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行“一体执法”、“联动监察”,重点对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保护、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推行欠薪预警制度、建筑业工资保障金制度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

三是稳妥处理劳动争议。建立案件定期通报制度、重大疑难案件会审制度和评审制度,注意把好调查调解关、开庭审理关、政策运用关,坚持以调解为主、教育为主的原则,2005年,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件,结案683件,结案率为99.4%,争议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就业工作面临新问题。主要表现在:1、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我市并轨工作已初步完成,下岗职工出中心进入失业保险人数剧增,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由2002年的6950人增至2005年6月底的最高峰24347人,目前为15351人。2、城镇新增失业群体就业难问题凸现。目前,我市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逾万人,城镇新增失业群体面临就业难的问题。3、城乡统筹就业任务重。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要求享受同等的就业权利、社保权利和教育权利,这给城镇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城乡统筹就业面临新的形势。

(二)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矛盾突出。2005年,全市每月支出失业保险金及再就业培训补贴等失业保险基金520余万元,而月收缴440万元,缺口突破600万元。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75734万元,当期收不抵支21639万元。目前,我市离退休人员与参保人员之比高达1:2.5,养老保险负担十分沉重。

(三)参保人员流失问题凸现。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中断缴费人数达18411人;失业保险因出中心、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等原因断保的人数增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2001年的3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7万人,净减少3万人;生育保险缴费人数急剧下降,有约4成企业职工未正常缴费。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四、2006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初步思路是:按照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巩固新的“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三个统筹”(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劳动力培训和统筹城乡劳动者权益维护),抓住“四大重点”(发展社会保障、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协调劳动关系),推进“五大建设”(技能就业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金保工程、服务体系和系统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是:

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2.88万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1.8万人。

2、新增社会保险扩面6.86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扩面1.5万人,失业保险扩面1.46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1.5万人,生育保险扩面0.4万人。

3、征缴社会保险费7790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49000万元,失业保险费5100万元,医疗保险费21000万元,工伤保险费1800万元,生育保险费1000万元。

4、社会保险申报率90%以上,社会保险核定准确率98%以上。

5、组织各类培训6.16万人,其中在岗培训2万人,再就业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0.26万人,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农村劳动力1.2万人,就业前培训0.4万人,培训合格新技师0.1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0.16万人;鉴定发证2.5万人。

6、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95%以上,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95%以上。

其主要措施是:

(一)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根据国发[2005]36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我市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继续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加快完善和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完善失业预警制度,实施失业调控,加强就业管理,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扩面数量和质量并举,实现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基金收入同步增长。大力推行社会保险“五险一单”申报核定、“五费一票”征收。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全面实施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失业保险“三个延伸”办法,扩大失业保险使用范围。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信用等级制度,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调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布局,完善工伤预防机制、职业康复机制。理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三)统筹城乡技能培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程。出台加快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性意见,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

(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坚持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预防、解决企业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成立**市劳动仲裁院。大力推行集体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完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者维权,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7

一、今年以来珠海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管理服务,着力构建人人享有就业机会的服务体系

2007年,我市围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精神,通过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强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建立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等措施,帮助城乡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较好地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着力构建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新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精神,我市出台了就业再就业补贴标准和申领办法、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培训、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我市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更加符合珠海实际。制定了旨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四大”配套政策,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的政策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对全市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进行季度通报,实行年度考核,形成层层落实责任的格局。1—11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824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8.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控制在年度目标3%以下较低水平。

——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全市23个街道(镇)和290个村(居)分别全部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服务站,并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组织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并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以及经过认定的社会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二是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联动,“就业直通车”服务进西部农村、进基层社区、进园区企业。今年以来,共开出“就业直通车”19趟,参与企业243家次,提供岗位4800多个,推荐录用874人。三是大开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和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共收集和适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7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236人。四是全面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31126家,用工总人数54.2万人,其中外来工31.1万人。到11月底,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44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4.4%。

——着力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一是继续推进“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全市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268人,对3492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二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培训工程”,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指导培训,共有591名城镇失业人员和335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创业指导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创业成功率达34%。三是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全额完成省下达的95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四是开展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企业劳资人员2500多名,对规范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卓有成效,全市共有35469人参加各类职业资格鉴定考试,30966人获取各类资格证书,培养高技能人才4406人。

——着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企业、公共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的多层次、立体化培训组织保障机制。二是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农民工特点的通用教材,投资50多万元编写发放《珠海市农民工培训通用读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制定适合农民工岗位培训的能力考核标准,编制了《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技术规范》,有效解决农民工培训原有职业工种严重不足的难题,实现农民工技能提升愿望、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国家专项职业能力标准的“三结合”。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质量。全市共落实农民工培训资金1350万元,完成26530名农民工的培训任务,有23877名农民工获取各类专项能力证书。

——着力构建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体系。一是健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公益性劳务派遣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举办2007年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共为6493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帮助2231名就业困难的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11.6%。二是实施“珠海市百企扶百村就业工程”,重点做好斗门、金湾等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就业。全市208家企业与169个村(居)委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新招收农村劳动力5161人。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14个社区纳入试点范围,共帮扶1600人成功就业。四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平沙、红旗两农场6.09万家庭人口、3.9万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入户调查;制订帮扶实施方案,举办农场职工子女专场招聘会,解决了3675名华侨农场失业职工子女的培训就业难问题。五是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市落实就业资金2411.2万元,兑现各项补贴资金794.4万元,惠及1.9万名城乡劳动者。到11月底,全市2358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04.5%。

(二)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新突破,基金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截止到11月底,全市五项险种参保人数达2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48%,其中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65.6万、57.8万、71.6万、59.3万、30.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4.84%、12.88%、14.21%、13.12%、12.12%。五项基金当期征收29.4亿元,支付15.1亿元,历年积累73.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个人帐户实现全额积累,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突破,政策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05〕38号和粤府〔2006〕96号文精神,出台了《转发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通知》(珠府〔2007〕1号),对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组织开发业务信息系统和开展新政策宣传培训,启动做实个人账户和视同缴费账户的建立工作。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办法,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将增加130元左右,为近年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建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新机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参保人的利益。今年以来,我市已共为124名参保人办理了提前退休审批手续。

——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有新突破,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我市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初步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在缴费水平上体现城乡差别,在制度模式上实行个人帐户全额积累的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到今年11月底,全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万人,参保率达65.84%,领取老年津贴人数2.9万人,同比增长16.3%。政府财政对农保的政策投入进一步加大。9月份,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财政补贴比例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储备基金投入规模由原来每年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有新突破,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在2006年出台实施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具体包括18周岁以上本市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居民,成功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医疗保险并轨。该《办法》初期基金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250元、市区财政补贴150元;采取住院+门诊病种的保障方式,起付标准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并对享受低保待遇居民、重度残疾居民、经济困难的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等特殊人群实行政策倾斜。对于较好地解决部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致困”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有新突破,各项保险的保障能力逐年增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工作,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有新进展,到11月底,参保人数达13.9万人。开展农民工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计划”,我市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7.8万和29.2万人次。加强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的管理与考核,完成了174家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全面考核。进一步完善了准入机制,完成28家医疗机构和53家药店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通过举办电视竞赛、现场咨询活动和劳资人员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积极开展伤病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为62名困难伤病职工办理一次性临时生活困难救助4万多元。贯彻执行新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全市共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86例,工伤认定申请1996宗。

——企业年金工作有新突破,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1-11月份,全市共为23家企业提供了企业年金的指导、审核和备案工作,企业年金参加人数2591人。目前,我市共有38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年金基金积累达1.2亿元,惠及职工1万多人。基本建立起以基本养老金为主体、企业年金为补充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按劳动保障部和省的要求,出台了《珠海市企业年金整体移交方案》,并在年底前将原在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管理的所有企业和职工的年金资产、个人帐户信息和业务档案等资料,整体移交给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管理运营。

——基金监管和反欺诈工作有新突破,确保了社保基金平稳运行。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为主体与各监督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没有违规征缴、违规经办、超范围支付和挪用社保基金情况发生。加大社保基金征缴环节的稽核力度,共稽核用人单位1114家,涉及用工人数30.5万人。认真开展社保基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做好市人大对社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执法检查。协调财政、地税、社保三部门业务,妥善解决社保基金管理和财务核算的“时间差”老大难问题。严厉打击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查处社保基金欺诈案件16宗,挽回基金损失12.1万元,对举报有贡献的25人进行了奖励。1998年度以前被挤占挪用的社保基金全部回收。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新突破,退管示范点建设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围绕“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突出服务”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和健全管理手段等措施,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满意度不断提高。到11月底,全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35262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34204人,实现社会化管理率97%。基本建立起1个省级示范点和5个市级示范点,对全市退管服务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完善执法机制,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更加健全。一是加强各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街道(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3个行政区和18个街道(镇)分别成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二是按照“一单位、一户口”的原则,率先研发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诚信守法情况和主办监察员工作情况进行量化管理和有效监控。目前已为2570家企业建立信息档案。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机制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机制,化解突发59起,涉及6700人;省内首份“劳动保障协查通告”,在《南方日报》等媒体上曝光了3家存在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有效遏制了欠薪逃匿事件的高发势头。四是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农民工工资水平,并通过日常监察和专项执法检查,使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工资偏低问题得到改善。五是积极开展百货商场、物业管理、出租车、洋快餐等行业领域劳动保障管理调研活动,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五是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督促指导,在高新区设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队,有力推动我市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发展。

——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强日常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截止11月底,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动对3615家次用人单位进行了巡查监察,涉及劳动者57.72万人次。二是通过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建筑施工用工管理台帐、建筑企业员工管理手册、建筑企业员工劳动保障手册,做到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上岗有手册、信息有档案、管理有秩序、流动有记录、工资有保障、大病有治疗、伤残有救助”,有效解决建筑工地劳资纠纷频发的问题。今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因欠薪引发的减少了70%。三是依法打击取缔“黑中介”,维护我市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康稳定发展。共检查经营性职业介绍机构30家次,查处非法职业介绍机构4家。四是加大对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的查处力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机制不断深化。及时妥善处理了翠微志威玩具厂、金村田制衣厂、展扬饰品厂等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加强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网上申报的数据采集方式,在6月底向社会了2007年珠海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同比增加52个工作(岗位),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指导性。认真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工作,通过开展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综合考虑GDp增长幅度、物价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上报省厅。与市总工会联动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外商投资协会和民营企业商会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建立高效快捷的调解机制,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稳步推进。启用劳动仲裁软件系统,实现立案、受理、排庭、结案等信息化管理。改革办案方式,规范仲裁程序,建立快速处理特案制度,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高效服务。实施弱势救济维权工程,为涉及欠薪和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共为300余名经济困难的职工减免缓交仲裁费用达10.13万元。建立劳动关系协调会议制度,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共同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打造星级仲裁庭,搭建优质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基本实现“劳动仲裁信息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案件处理人性化”。到11月底,全市共受理仲裁案件1060宗,涉及劳动者3912人次,涉案金额达6694万元,结案1046宗,案期内结案率达99%。

——建立劳动保障维稳机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畅通渠道,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健全处理的联动机制,完善全市劳动保障不稳定(隐患)因素包案台帐制度,建立起处理问题和处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截止11月底,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接待来访群众1539批次,涉及劳动者3771人次;立案案件3940宗,案期内结案率100%;处理30人以上集体上访36宗,涉及劳动者人数4562人次。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全市共接待来访群众909批次,涉及劳动者2037人;带案下访处理突出问题286件,结案率达100%。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有新面貌

——技工教育发展有新局面。进一步理顺了市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确保了教学秩序的平稳过渡。开展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工作,与浙江大学、格力集团等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年,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招收新生1180人。

——信息化建设有新成果。珠海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核心业务运行稳定,功能和性能都有显著提升。完成失业保险业务协同系统开发并投入运行使用,及时妥善处理好poS机暂停交易的突发事件。劳动保障信息化公众服务取得重大进步,网上数据查询更加完善和方便,“12333”咨询热线稳步运行,每月话务量超过8万人次。

——行政服务效能有提高。围绕各时期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以“三服务一促进”为主题,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工作作风和服务效率得到提升。全面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行政行为,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依法行政水平有显著进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缩短公文流转时间,办公效率有明显提高。

——社保经办能力明显提升。不断加强社保经办队伍的工作作风和业务素质,经办机构的服务意识和经办能力有明显提升。加强内部控制和日常监管,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服务环境和手段不断优化。创新服务手段,完善业务操作系统,推进网上电子申报业务,经办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网上申报单位已达到1200多家,占参保总人数的65%。

——宣传信息工作有声势。普法宣传工作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密切配合和推进各项劳动保障重点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举办电视竞赛的形式,对《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进行普法宣传,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政务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在省、市名列前茅,“领导重视、群众关心、部门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尽管我市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公共管理服务也不断得到加强,但部分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突出。职业培训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促进就业三者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二是社保扩面征缴仍有死角。特别是百货商场、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参保率普遍不高,非公有制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比较脆弱。同时,受村集体财力及村民本身经济条件所限,部分地区的农保扩面工作进度不理想。三是劳动关系协调任重道远。当前,我市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劳动关系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基层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三、2008年发展思路和主要工作措施

2008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思路:按照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为主线,以解决劳动保障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坚持抓创新、促发展,抓落实、促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再就业制度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服务体系和帮扶体系,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壮有所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难有所助、老有所养”,为促进和谐珠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做好我市今后的劳动保障工作,实现劳动保障发展目标,归纳起来,就是要“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两大平台,解决三大难题,完善四项长效机制,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围绕“安民生、促发展、保稳定”这一主线,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上来,充分发挥好劳动保障工作“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新的发展。

(二)依托两大平台。一是依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平台。劳动保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效便捷的需求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大框架已经建立,各项核心业务正逐步深入开展。为此,要充分发挥好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大平台的功能作用:要利用好劳动保障信息网站这一信息查询“窗口”;要利用12333服务热线这一密切企业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要利用好网上电子申报系统这一便利企业群众办理业务的“渠道”;要利用好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政务办公流转“平台”。二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我们拓展工作的载体和依托。基层劳动保障站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充分发挥好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能作用。

(三)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解决好部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主要是解决好“4050”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部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难问题、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问题、华侨农场职工子女的就业难问题。二是解决好部分政策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难问题。主要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低的问题、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部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经济组织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参加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难的问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转问题。三是解决弱势困难群体的维权难问题。主要是解决工伤病患者的维权难问题、欠薪逃匿事件的劳动者维权难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四)完善四项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促进和扩大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享有比较充分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对领取失业保险金范围的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列入失业保险基金的扩大范围。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国家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打造就业服务品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就业。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技能和创业培训,深入推进退役士兵、再就业的国内培训工程,实施青年随岗师训就业计划,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完善创业服务手段,扶持创业式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尽快出台鼓励高技能人才出台的“四大配套政策”,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制度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技能大赛活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二是完善促进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继续落实扩面征缴工作责任制,以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继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在继续确保政府补贴资金、老年津贴资金和战略储备基金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经济组织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出台专门的帮扶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农保扩面工作的影响。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企业年金工作,加快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和视同缴费帐户建帐工作,确保2008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建立视同缴费账户的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工作进程,力争到年底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0%。加强基础管理,严格工作规程,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大检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完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健全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为平台,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为目标,以机构、队伍建设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监管,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继续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推进建筑施工领域劳动保障管理的基础上,着力规范商业零售业、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做好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四是完善促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夯实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基础。要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优势,继续创新和完善我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依法处理劳动保障事务。健全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等工作机构,加强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培训信息系统,实现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各关键环节的协同联动;大力推行网上办公自动化,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社会形象。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创新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关系事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策的覆盖人群约有25万人。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参保办理等具体工作做起,全力以奔赴,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争取“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目标早日实现。同时,要积极申报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级试点城市,以争取国家及省对珠海城乡居民医保工作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二是继续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素质和技能。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民办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范围,积极吸纳日常管理规范、技术水平领先、行业优势明显的用人单位参加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工种(专业)的研发规程,推动更多企业、更多行业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中来。发挥多方面的力量,努力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是重点抓好几项基础工程建设,努力夯实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基础。一是筹集资金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窗口大楼建设,促进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快珠海市技工学校南屏新校区的建设,努力构建集技工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就业训练基地,营造职业培训与技工教育“职能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快斗门区公益性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尽快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直接服务于珠海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四是加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组织保障,离不开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氛围。要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体干部职工要求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创新意识、人本意识、服务意识等四种意识,切实增强开拓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廉洁自律能力等四种能力,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8-012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8-061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传统法学教育主要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近些年,我国法学教育教学中,不管是国家教育部或是各地区法学院校都比较重视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法学实训教学的发展是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都发挥出重要作用。法学实训教学不单单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日常对学生实训技能培养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人深的逐步深入教学。我国法学教育对于实训教学的研究理论和模式设计仍处在探索时期,导致法学实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以中美法学实践教学发展为研究视角,分析我国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改革法学实训教学的策略。

一、简述美国法学实训教学发展情况

美国哈佛大学是法学实训教学的发源地,随之世界上其他国家争相效仿,世界范围内形成独具特色的法学实践教育模式。当然,美国的法学实训性教学最独特,该国把法学教育看做法律职业教育,教学的形式一般为法律诊所和模拟课程这两种形式。美国法学院效仿医学院采用诊所实习的培养医生的模式实施了一种法学实践方式。可以在法学院创建律师事务所或与其性质类似的机构,法学院内具有律师执照的老师可以在该机构执业,但老师在执业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从接待当事人、起草文书等流程像准律师一样对案件加以处理,进而缩小院校教育与技能培训之间的差距。但单一依靠法律诊所无法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的问题。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模式普遍重视向学生传授法学的理念及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根据这种培养模式步入社会的学生,会扑鼻感觉书本上的法律规范在实际应用在变得较为模糊,同时课堂上分析的案例在现实中却又无法找到可套用的具体事实。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实训教学的经验,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在法学院创建一个律师事务所,但因老师的数量、时间、精力受到限制,因此能参与法律诊所实习的学生较少,这也无法满足普遍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的需求。开展外部实习可以有效解决法律诊所资源受限制的问题,但怎样对外部实习教学效果予以评价成为重要问题。此时有一种实践教学模拟课程形式出现,模拟课程是把学生划分为小组,多个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角色对现实中出现的法律情境进行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模拟课程尝试与多媒体教学环境实施链接,各个院校为此创建计算机辅助法律教育平台。美国实践教学模式自产生经历了长时期的变化,这种模拟课程的开设是实践教学发展至一定阶段的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法学实践性教学中流于形式的弊端。

二、法学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一)开展实训教学,有助于鼓励学生学习主动性。推行实训教学很好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老师为学生准备最新的教学材料,同时提出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从法律职业人的角度去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在学习小组内发表各自对问题的认识进行交流,从而更有效解决问题。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获取最佳的解决办法,学生会翻看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类似案例,从而得出最佳的判断,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原理,实现知识内化。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及探讨,更加深入的理解法学概念及其法律规范,这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与传统教学不同获取的这些认识不是因外在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冷静分析和思考得到的体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最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师生交流,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在模拟教学模式下老师把更多的发言权转移至学生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合理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转换。实训教学过程中,平等的交流关系尤为重要,老师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但不能给予传统的标准答案,允许学生提出疑惑,进而以平等交流共同讨论的模式从传统理论说教模式中解脱出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教学重视对问题的探索过程,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给出自己对法学原理的见解,学生不受限于课本上传授的理论知识,锻炼了大胆质疑的精神,这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学生可以在团队的相互交流中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正是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三、我国改革法学实训教学的策略

我国在2000年基于美国福特基金的支持,采用国内知名的法学院校开展法律诊所的教学模式,从而逐步深入发展。我国法学院校应该根据本地区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实训教学进行合理改革,创设新的教学模式,确保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可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一)创新实训教学计划及课程。制定法学实训教学计划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系的处理,首先处理好与专业总体教学计划之间的关联,其次处理好实训教训综合规划与专门规划的关系。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实训计划,内容包含各项具体技能的训练目标、课程设置情况、实训办法、测评实训效果等。法律教育课程体系中应该把技能训练当做主干课程进行安排。可以开设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课程,实训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法律职业伦理原则、参照法律生活实际原则、学习致用原则等。

(二)创建“双师型”教学队伍。法学院校对法律专业配备的老师也必须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法律技能训练教师队伍包含专任教师及特聘教师两种。专任教师就是由法律院校的教师组成,专任老师不只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应具有从事法律实践活动。解决实际出现法律问题的能力。特聘教师是对专任教师的有效补充,也是法律技能实训教学队伍必不可少的力量,特聘教师主要是从法律事务部门选取的专家、业务能手组成。

(三)法学实训教学基地。实训教学基地是法律院校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训练场所,也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基本条件。法学实训教学离不开教学基地这一载体,实训基地可以划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方面。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就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模拟实际岗位群体的基本操作训练,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有效确保课堂教学不能完成的技能操作。校内实训场地可以模拟谁料法庭、谈判室等来培养学生专业的法律语言及专业技能。校外实训场地是根据该行业的特色对学生展开培训,有效完成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选取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与老师实践、学生实习基地给予统筹规划,最好做到一地多用的模式。创建实训基地应该遵循管理方便、利益共享的原则。

(四)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引入诊所教学法。合理的教学模式作为创建实训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环节,诊所法律教育就是基于老师的引导为基础,学习积极参加法律程序各个方面实施教学。诊所课堂教学中最为常用的办法就是模拟训练教学法。模拟教学方法根据划分角度不同展现出不一样的形式,首先,根据模拟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教师模拟、师生共同模拟。学生模拟等形式。根据不同的模拟对象,又可以划分为虚拟场景模拟、片段模拟、事件处理模拟等,模拟训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个假设得情境中,人为制造出多种复杂困难的情境。让学生锻炼独自解决问题处理文明的具体能力。随之观察学生突遇问题的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就是老师给予案件的相关信息或协助收集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解读案例,明确案件存在争议的焦点,找寻解决争议的方案。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性教学初期普遍应用,我国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案例教学过程所使用的案例大多为已知或虚拟的案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所学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使用办法因人、案件不同而有所差异。诊所老师可以根据自己选取的典型案例,自行创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展开讨论。在激励的讨论和争辩中,找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可以很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觉学生内在的潜力及智慧,确保所学知识转换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检验实训教学效果。法律实训教学效能测试应该从以下方面人手:①实训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衡定标准以学校所培养的法律职业人才满足用人机构的要求为准则;②实训教学是否满足专业课程培养的需求,是否满足法学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③高质量的组织人员:学校设置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必须以提升效率作为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围绕实训的任务进行,提倡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从而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标准。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9

一、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城镇就业安置总量达15954人,其中失业职工再就业4190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6%;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0815人,城乡就业协调发展,为保障民生、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扶持政策进一步延伸。全面落实了岗位补贴、五项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减税免费、小额贷款担保等再就业扶持政策。20*年,全市设立小额贷款担保资金200万元,核发《再就业优惠证》255个,凭证享受优惠政策的失业职工达295人次,减免税费总额达116.1万元,拨付失业职工再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等共计179.3万元,对促进再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统筹就业取得新进展。建立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就业统计等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镇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规范的就业服务。同时强化农村劳动力针对性就业培训,并对初次就业人员实行免费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三)就业援助取得新成效。加大行政扶持力度,通过开发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街道卫生清洁等公益性岗位,对“3545”以上大龄失业人员实行政府托底安置,今年以来共安置大龄失业人员508人,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及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集中就业洽谈活动,通过优良的职业中介服务,牵线搭桥促就业,共举办失业职工就业洽谈会92场,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用工信息1400条,提供就业岗位11761个,达成就业意向7292人。为10027名失业职工提供了档案托管和社会保险费代收代缴服务,代收代缴社会保险费达2372.55万元。

(四)就业素质得到新提升。企业在岗职工培训方面,以“金蓝领”培训为抓手,深入带动企业组织开展短期轮训、长期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各类企业职工达3.9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坚持以培训引领就业,利用遍布城乡的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对转移就业劳动力提供各种适用性、针对性培训服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达6000人次。失业职工培训方面,免费举办失业职工技能培训班40期、培训1730多人,创业培训班5期、培训260人,有效提高了失业职工择业技能。职业技能鉴定方面,组织开展鉴定10批次,涉及工种24个,新增各类技术工人5030人,其中高级职业资格161人。

二、强化扩面征缴,突出创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加强

(一)基金征缴攀上新台阶。征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达72765万元,比去年增收18018万元,增长32.9%。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31452万元,同比增收10379万元,增长4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7430万元,同比增收2386万元,增长15%;职工医疗保险费征缴15300万元,同比增收3780万元,增长32.8%;农村养老保险费3616万元,同比增收616万元,增长20.5%,基金运营收益302万元;失业保险费2847.3万元,同比增收475.8万元,增长20.1%;工伤保险费940万元,同比增收132万元,增长16.3%;生育保险费878万元,同比增收200万元,增长29.5%。

(二)扩面参保取得新推进。年末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0693人、95602人、77000人、114860人、93090人和71960人,分别新增参保5016人、9000人、1027人、11965人、6210人和3936人,扩面总量达37154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17765人,参保率为100%。

(三)多层次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方面,在科学、民主、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荣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市关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城镇儿童、在校学生及其他无业人员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总人数超过20万人。企业养老保险方面,按照“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积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已在市电业总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进行试点,以积累经验,全面推开。工伤保险方面,以农民工为扩面重点,截止12月底共为305家企业、32380名农民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荣成市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和生活补助办法》扎实推进,截止目前,参保失地、转非村达24个,参保人数21266人,筹集保险基金1816万元。社保基金监管方面,不断强化“高压线”、“生命线”意识,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了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常态化、规范化基金监管体系,确保了基金安全完整。在今年全省社保基金专项审计中,我市社保基金监管的措施和成效,得到了省审计组的较高评价。

三、维护弱势权益,多途径执法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健全完善了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责任、举报投诉案件受理和主办监察员等系列制度。同时,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和书面审查有机结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执法监察体系,共受理各类监察案件137起,处结130起,案件受理率和按期结案率均达100%;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8次,检查企业5134家(次);对1205家企业进行了劳动保障年检;对24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下达了《劳动保障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补签劳动合同23985份,补办招工手续13286人,补办投保手续3992人,清欠工资150.7万元。

二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一步提速规范。进一步改进了办案方式,规范了办案程序,推行实施了“一步到庭”、“阳光仲裁”等提速增效措施,不断提高仲裁效率和质量,全年共受理争议案件247起,处结243起,案件受理率、按期结案率和结案正确率均达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40余万元。

三是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加强。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需要,对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劳资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指导全市企业按照新的理念要求,对劳动管理规章、劳动合同内容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为稳定和谐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服务大局,突出实效,确保各项中心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认真做好俚岛镇杏北台村、崖西镇龙床村等6个村的包扶工作,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启动实施了村路整修、办公用房修缮、自来水管道改造、卫生室、文化室及水利设施建设等一批利民生、合民意、顺民心的包扶项目,总投资达50余万元。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亲情手拉手”活动,制订了联亲三年规划,为11户联亲对象捐助现金及生活用品价值达1万余元。为帮扶学校荣成二十四中捐资助学3万元。对全市复员退伍军人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核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解决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的意见》,使保险、工资、就业等我市军队退役人员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避免了群体越级上访问题的发生。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高服务效能

坚持抓好以“提高效能、优化服务、树立形象”为主题的机关规范化建设活动,重点强化三方面工作:一是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凡对外服务项目,从服务事项到服务时限、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全部对外公开,并精简办事程序,推进机关服务高效、便捷、规范。二是以强化素质为核心,提高行政效能。组织干部职工对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了集中认真学习,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特别是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进行了系统研讨,全面提高了机关干部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以推进廉政建设为保障,塑造良好的部门形象。从完善工作制度入手,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机关工作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20*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二是部分社会保障政策亟待完善,主要是部分破产关闭或注销企业退休职工尚未纳入医疗保障范畴,农村养老保险群众参保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三是职工工资待遇总体偏低,个别用人单位劳动生活条件恶劣、拖欠克扣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有明年工作中制定切实措施加以改进,主要工作打算是:

(一)抓好三个环节,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确保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0人以上,城镇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着力抓好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女40岁、男50岁以上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医疗、生育三项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托管档案且个人自己缴费超过6个月的失业职工,按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60%的比例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是着力抓好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为城乡劳动力提供统一、规范的就业服务。强化农村劳动力针对性就业培训,切实提高择业自主性和就业稳定性。适应我市劳动力需求旺盛的需要,扎实做好市外劳动力引进工作,为企业用工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着力抓好就业援助。进一步开发挖掘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街道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对大龄失业人员实行政府托底安置。继续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及各种就业洽谈活动,举办失业职工就业洽谈会100场以上,安置失业职工2000人以上。

(二)突出重点难点,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跨越

在巩固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100%的基础上,以弱势群体参保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同时,强化征缴核心,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比20*年增长20%以上,进一步增强基金支撑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一是企业养老保险重点抓好村级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基金征缴额突破33000万元,参保总人数达到95000人以上,新增参保5000人以上。

二是医疗保险重点向城镇居民覆盖。全面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明年一季度前基本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征缴医疗保险费17000万元以上,参保总人数达到18万人以上,新增参保7万人以上。同时妥善解决破产、关停、注销企业退休人员医保无着落问题,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

三是工伤保险重点向农民工延伸。在今年建筑、海上作业、化工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全部参保、非高风险行业农民工50%以上参保的基础上,明年将全市所有用人单位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征缴工伤保险费1000万元以上,参保总人数突破10万人,新增参保6000人以上。

四是重点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办法,重点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适龄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征缴保险费3000万元以上,新增参保6000人以上。

五是加大社保基金监管力度。加强与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断健全完善基金监管体系,定期检查基金征缴、支付、结余和存储情况,并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形成经办业务环环紧扣、多人审核、阳光透明的管理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准确无误,为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执法维权,奠定劳资和谐新基础

一是加强企业工资支付综合调控。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劳动合同等措施,指导监督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和预警报告制度等长效机制,使职工收入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步提高,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二是加强专项治理。重点查处职工反映强烈的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加班且不支付加班工资、劳动环境恶劣、不参加社会保险等违规侵权行为,及时受理查处各种劳动监察案件,案件受理率、按期处结率达到100%,切实维护好职工权益,实现劳资和谐,贫富两安。

三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监督指导用人单位全面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管理行为。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率质量,及时调处各类劳资纠纷案件,实现案件受理率、按期结案率、结案正确率三个100%的目标,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深入抓好三大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一是企业在岗职工培训。重点加快生产、服务一线,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途径上,一方面指导企业搞好技能人才的梯次培训,纵深储备。另一方面,围绕全市技能人才需求状况,整合优化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多途径开展培训,同时大力推进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益。第三,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积极联系引进。新增各类技术工人5000人以上,其中高级以上技术工人500人以上。

养老机构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产业需求;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美兰(1962-),女,山东金乡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

孟大伟(1956-),男,辽宁锦州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15-03

在制造业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工程教育正面临本国制造业全球化和国际工程教育全球化的双重挑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我国有各类工科在校生数量约700万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诸如“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践严重不足”、“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对陈旧,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工科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等问题。[1]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电气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带来了重大的机遇。通过调研发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电气工程领域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紧缺,成为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哈尔滨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理工科大学,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新型的产学研协同培养工程人才体系,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电气工程领域的高等工程人才,是一项紧迫而十分必要的任务。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校企合作现状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工程的要求,人才培养过程未能突出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特征;必要的工程训练条件得不到保证,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日益弱化。具体如下:[2]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以前受前苏联、现在受欧美影响较大,始终未能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在认识上有差异,教育部门侧重培养毛坯,提倡宽口径,而工业部门希望合格工程师,需要上手快;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工程院校按照培养科学家或技术专家的模式培养工程师,对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养成重视不够;教育观念落后,科学高于技术、理论重于实践的传统观念仍然有广泛的影响;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多大变化,教学计划基本上沿袭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交叉不够,综合性训练不足;随着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课程负担层层加码,知识与课程的整合、融合、更新不够;工科院校的许多中青年教师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缺少有效机制,吸引企业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程师到学校来为学生授课;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被不同程度的削弱,许多学校工程训练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实验课程的比重下降,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减少;生产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学生在实习中主要是参观而很少能参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远离工程实际,更多的是虚拟题目。

2.国内校企合作现状及措施

我国校企合作现状的主要表现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交流与合作,学校未能直接和及时地反映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企业在要求学校提供合格人才的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针对高等教育存在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办学特色”、“布局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行分类管理”等。这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深化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机。

二、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现状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的前身电机系和电工材料系设置于1958年,到现在已经有54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2005年入选省级重点专业,2007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本专业目前含有“高电压技术”、“电气绝缘与电缆”、“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个专业方向,是一个集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制造、运行和维护等于一体的强电类综合专业。“电气绝缘技术”在变压器制造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专业在电机制造业,无论人才培养还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研究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相应的行业中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在电线电缆行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近年来,学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服务进行“定制式”人才培养试点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哈尔滨电站集团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了本科生的“定制式”培养、工程硕士培养、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校企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在我院投资建立“大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并设立5万元/年的学生奖学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也积极支持和推进哈尔滨理工大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展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哈尔滨理工大学作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学新模式的示范单位,在我校建立了5个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其中“电站成套设备人才培训中心”和“电力人才培训中心”设置在我院并由电气专业负责,同时拨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培训中心的建设。

积极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再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我院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科在全国有一定声誉,基础设备较好,所设的电机、电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专业领域为大型企业、机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学院为企业培训人才的工作始终没有间断过。目前学院的2个人才培训中心都承担着三种培训任务:为企业培养本科层次的紧缺人才,对企业中的非主导专业人员进行转专业人才培养,以上岗资格培训为主的专门人才培训。

2005年以来学校与哈尔滨电站集团、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电缆厂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定制式”培养协议》。2005年开始,每年组建“电机试点班”和“电缆试点班”和“特变电工班”。到目前为止,电气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试点班已有6届毕业生,共计482人。2007年,我校获批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专业作为我校“定制式”人才培养的首批试点专业,为该项目的获得与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产学研协同培养电气工程急需人才

为了应对制造业全球化和工程教育全球化带给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巨大挑战,必须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充分考虑电气产业需求、电气工程学科专业和学生个性发展三方面的要求,在工程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科学生的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新的改革措施,建立起以电气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新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以我校特有的“培养规格分类加专业方向分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采取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

构建两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框架,即“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和“应用型工程师”培养平台,并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我校电气专业的生源包括一表和二表B两个批次的学生。根据本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能力,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方向是掌握某种实用技术的应用型工程师,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方向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精英拔尖人才。为此,学校确定“卓越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两大类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相应构建“卓越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两类工程人才培养平台。

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类型搭建创新教育平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就是加强基础理论课的讲授,专业课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针对“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类型,搭建职业技能训练平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就是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强调基础与专业特色并重,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以电气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与产业需求匹配的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上针对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卓越工程师”,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方向引导,体现在培养方案上即:一、二年级为基础理论课,三年级为专业前沿技术课,四年级学生进入企业或校企合作工程研发中心参加工程研究,并撰写毕业论文,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4]对于“应用型工程师”,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体现在培养方案上即:一、二年级基础理论课,三年级专业应用技术课,包括半年专业基础课加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四年级学生进入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参加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针对企业对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多组专业方向课和任意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工程实践环节的锻炼;同时,对专业课进行合理的前移,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入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参加实习和项目实训。另外,针对不同企业对电气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开设相应的桥梁课程。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CDio理念,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为主线,实现专业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模块化。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注意提高课程内部内容的知识集成度、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集成度,并注意选取恰当的知识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模块化将每门课程划分为几个单元,既有理论、实践又有操作技能等,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从而便于自主学习和弹性学习,也使教师可以更有效地组织课程,改变教师的自由授课方式,实现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本位”转变。

3.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由于自身的局限,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结构性缺失。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内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形成电气专业的真实项目案例库。同时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认识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开放性创新实验、计算机实践、科研训练、技能训练、学年设计等实践项目,完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性创新实验—学年综合设计—科研训练等多环节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此外还可以设置创新学分,对于各类竞赛获奖、、科技成果、科研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素质拓展教育、社会实践、英语考试及计算机考试等可以根据获奖级别和成果影响给出创新学分,替代相应的选修课学分。

建立校外(企业)工程实践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车间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习,在企业通过项目实训参与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实际项目,并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和工业化素质。

通过校内实践平台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工程能力。对于“卓越工程师”,通过进入企业及校企合作工程研发中心的实践锻炼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工程师”,通过进入企业实践基地的真实项目实训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工业化素质。

4.跟踪电气产业发展,建立“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

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企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师。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静态的,所以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很容易和产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往往“滞后”于产业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电气专业要紧紧跟踪电气学科技术的发展主流和企业主流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内容,实现新旧知识点的更替。

5.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重视“知识的载体属性”,探索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或者减弱了能力的培养。新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要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单纯传授理论的教学,尝试着将课程中所含的知识作为载体向学生传授学科中问题求解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尤其是对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对于基础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高等工程教育不仅要关注教师“教了什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了什么”,进一步地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最终使“学生会做什么”,这才是现代工程教育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学会,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高效率地学会。在教学实际中,就是要针对企业对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课程知识点,并通过大量实验使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专业课程,采用“做中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对于课堂教学,不同的专业课程各具特点,对象各有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研究,发现其规律,并依照规律实施教育。工科专业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以电气行业的实际案例为背景,实施案例教学。

6.以能力考查为核心,改革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由注重知识的考查向注重能力的考查转变。对于基础课程采取考试为主、实验及作业为辅的考核方式;对于工程性强的专业课程,针对“卓越工程师”和“应用型工程师”两类人才培养平台分别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卓越工程师”,采取以工程研发为主、通过研究论文和答辩相结合进行考核的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应用型工程师”采取以工程设计为主、通过设计文档和答辩相结合进行考核的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针对不同的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7.“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真正的工程实践经历,其本身的专业知识完全来源于教科书和课堂学习,工程实践能力十分薄弱。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开放式教师队伍建设机制,[5]其内涵包括: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专业教师企业研修、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电气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形成一支了解企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增加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

建立电气产业和领域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及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机制,使师生更好地了解业界最新技术、管理方法及业界最新动态。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必要的特殊政策,积极吸引高档次工程人才,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员、国外著名高校工程专业博士、具有海外工程经历的留学人员、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等。[5]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将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而学校的智力支持也将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过程必须强化管理,规范合作程序。首先要政府重视,在制订和实施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领导,发挥其主导作用;其次,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人才储备、开发和利用的平台。最后,学校应从产业要求、学科专业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三方面出发突破过去那种比较僵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形式,设计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运作机制。与企业深度合作,进行产学研协同培养,逐渐形成与产业发展互动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颖一.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1).

[2]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张苏俊.中外校企合作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