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危机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7:34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1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概述

(一)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恶性事件,危机管理就是企业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预测、监测、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各种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

(二)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

危机通常都是在企业毫无准备,难以预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危机的“出其不意”往往使企业“措手不及”,给企业带来混乱和惊慌,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作为零售企业,可能每一笔销售背后都潜藏着危机,只有时时刻刻关注顾客的需求,才能化危为机,因此我们企业建立了“关注需求,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

2.严重性

无论何种危机,对企业、对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对企业而言,它不仅会对当前的秩序,造成重大损失,对企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还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3.迅猛性

危机事态的发展往往非常迅速,其蔓延扩大之势相对猛烈,冲击力极强,企业若不能及早发现并果断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

4.敏感性

危机往往都发生在社会敏感问题上,因此,常常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成为新闻媒体捕捉的最好素材,成为牵动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影响面实在不容低估。

(三)企业危机处理的三大原则

1.事实虽重要,态度是关键

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危机发生后,公众期待着沟通,希望看到你的态度,想知道你在做什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态度端正了,公众会谅解你。

2.金钱虽可贵,时间价更高

如果一个危机发生后24小时之内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信息失真,所以危机一旦发生,应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不应等危机来找你。

3.诚意放在前,补偿不吃亏

当危机发生时,一定用诚意去处理,既使不是企业的责任,既使是顾客蛮横无理,也要毫不犹豫做出一定的赔偿,即使做出的赔偿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不要但心,相信付出总有汇报,俗语说:“金杯银杯不如顾客的口碑”,所以说诚意的补偿对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二、企业危机管理制度化

(一)成文的危机管理制度

危机属于非常事件,企业无法按现有制度来应对,必须事先拟定成文的处理程序与应对计划,从而保证在危机发生时全体员工能够共同遵守,避免发生管理混乱;建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可以减少企业损失,维护企业品牌和形象,增强内部凝聚力,创造有利的经营条件和契机。因此一个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危机管理制度。

(二)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危机管理需要有效的组织保障,即确保企业内信息畅通、能得到及时反馈、各部门人员责权清晰、有专门的危机反应机构和专门授权,从而发生任何危机先兆均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妥善处理。

(三)人力资源储备

企业在资源方面也应进行储备以进行危机处理准备,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提前进行准备危机处理人员,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保证,还需要借助外部人员进行危机处理,包括公关顾问、管理顾问、财务顾问、政府官员等。

(四)建立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

危机可能随时发生,并可能对一个公司产生致命影响,因此应该在企业文化中注入一定的危机感,使员工对危机有心理准备,并通过培训和危机处理演习等来逐步培养。

(五)制定全面的危机沟通计划

制定全面的危机沟通计划并立即执行,沟通领域包括媒体沟通、政府沟通、员工沟通、业务伙伴沟通、法律事务沟通。在公司战略的制度性安排上,把危机管理作为公司战略的实施环节,从战略的高度将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和资源列入公司战略管理的体系当中。

三、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过程

(一)避免危机

避免危机是最好的危机管理,这是危机管理的客观性决定的,我们每天都在努力避免很多潜在的危机,避免过分自信,始终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你的客户,记住三株企业老板吴炳新在回忆录中写的话: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二)防备危机

企业通过平时对员工的危机意识的培训和危机应对预案的建立来减少危机发生的几率。我们企业从开业以来推出的无条件退换货制度就是防备危机的最好例子,所谓无条件退换货就是顾客无论以什么时间来商场调换货,导购员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这一制度实施五年来已在东营商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三)识别危机

危机已进入前兆阶段,及时处理仍可转危为安,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捕捉信息,能否准确认识危机,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危机的发展。

(四)控制危机

迅速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并加以分析综合,要敢于直言,善于从反面看问题,必要时主要人物亲赴现场,并在有限的信息下果断决策,并利用媒体进行公共沟通。

四、结论

当企业面对危机时,迅速做出适当反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主动地、有意识地以该事件为契机,因势利导,借机求变,变不利为有利,在逆境中求生存。这样不但可以恢复企业的信誉,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个优秀的企业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危机就等于危险加机会,风险与机遇同在,没有准备的企业只能在危机中消亡,而优秀的企业却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发展机遇,并能成功安渡危机。

参考文献:

[1]丁兆林.《危机管理》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2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由于营销、决策或不可抗拒等因素的影响,而使经营循环和财务循环无法正常持续进行或陷于停滞的状态。

企业的财务危机实质上是一种渐进式的积累过程,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表现形态。企业的违约、无偿付能力、亏损等可视为财务危机的一种前期表现,破产只是企业财务危机历程中最为极端的表现结果;短期表现为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长期表现为企业创造现金流能力的持续下降,是企业财务关系恶化的集中体现。

二、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财务危机的形成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迁的结果。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等;内部环境

包括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制度缺陷等方面的原因。尽管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很多,但结局一定相同,那就是资金周转难以维系企业继续生存。

1.外部原因

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的变动、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宏观环境变化对所有企业财务活动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甚至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通过经济周期的交替转变、市场环境的动荡、通货膨胀、经济产业政策的调整、被其他企业或主体拖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2.内部原因

由于外部原因是企业本身无法控制的,所以,企业内部因素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1)企业战略失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战略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战略实施才是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一旦战略制定失误,在实施中又不能及时完善和纠正,其结果只有失败。当事前缺乏谨慎评估,事业发展期又缺乏严谨的财务控制,财务危机便会接踵而来。巨人集团、韩国大宇集团、科利华等明星企业都曾因为不当的多元化战略、跨国经营战略、并购扩张战略陷入重重财务危机,最终由于资金濒临枯竭危急整个企业的生存。

(2)经营风险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①供应和生产组织管理不当对财务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许多方面具有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最终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从生产供应看,由于原材料价格变动,运输路线改变,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等因素而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会引发财务危机;从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看,由于产品生产方向不对,生产质量不合格,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实验不成功,生产计划、组织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带来生产方面的风险,从而诱发财务危机。

②营销错误导致的财务危机。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市场营销颇受青睐,不少企业依靠成功的营销手段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也有不少企业营销管理不错,却忽视了财务管理,结果,良好的营销并没有使企业获得成功,糟糕的财务管理却使得企业陷入危机的深渊。秦池酒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不顾企业财务实力,盲目开拓市场的后果导致资金链的中断。

(3)财务管理不当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①财务杠杆的过度运用。由于财务危机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到期债务不能偿还,因此,企业财务危机发生与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直接相关。负债经营运用的好,可以促进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运用不好,也给企业带来风险,发生损失。过度运用财务杠杆将会导致不能按期还本付息以及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盲目举债,过度运用财务杠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内部安排不当,就很容易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是企业防范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财务结构,对处于不同的经营时期,不同的经营类型企业,有完全不同的支持作用。财务结构与企业经营的类型与规划发生错位,尤其是用了短期资金去操作长期项目,外借内投,短借长投,便犯了财务上的大忌,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

②赊销政策的问题。“郑百文”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的赊销政策。1997年为加快企业发展,管理层采取了放宽信用标准,大肆向批发商和零售商提供赊销服务。放宽信用标准是以提高坏账损失率为代价的,公司到2000年尚有4亿元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陷入了大量的追款和还款官司中。大量的资金被客户占用,使得其只能依靠银行信用增加贷款来维持赊销业务,这使得郑百文的负债水平水涨船高,1999年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199%,严重资不抵债。

(4)制度缺陷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

三、财务危机管理

财务危机管理有两大基本职能,即事前的预防职能和事后的处理职能。

1.财务危机管理的事前的预防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来提高自身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抵御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能力;二是经常做分析、诊断,加强危机预警,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

完善的内部控制,对于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建立健全财务预警体系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

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因此,有必要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危机的萌芽状态预先发出危机警报,使管理层及时采取有效对策,改善管理,防止企业陷入破产境地。

财务危机预警通常是依据财务数据构建一个模型,以这种模型来完成对财务危机的预测和报警。

2.财务危机管理的事后的处理

(1)财务危机处理预案是指企业为防止财务危机全面爆发和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事先制定的危机应对和处理方案。

(2)财务危机沟通是化解风险、争取机会的过程,是财务危机处理的关键。财务危机沟通主要通过媒体与对话、谈判协商、组织协调等具体方式,梳理、调节、缓和或化解以财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关系,以达到化解

危机、转危为安的目的。

四、财务危机的应对策略

1.债转股

债转股是挽救企业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依法处置原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为股权,从而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将原有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的现象。

债转股意味着国有企业资本金增加,负债减少,企业的债务利息负担减轻,财务费用及资产负债率降低,资本结构优化,这是企业扭亏为盈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从而使债务企业经营者获得再次创业的机会。全国涉及金额最大的债转股项目——茂名石化公司114.2亿元债转股后,迅速扭转经营的不利局面,资产负债率从79.2%大幅降至38.5%,而其旗下的茂名乙烯企业更是一举扭亏为盈,实现效益3.6亿元。

2.企业出售

企业出售是挽救危机企业的重要形式和措施之一。企业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把企业现有部分子公司、部门、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企业,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已缓解财务危机。

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一些大型房地产集团通过降价出售部分项目(楼盘或土地),获得资金为过冬积累储备的做法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3.盘活债权

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改善公司流动资产结构,是盘活债权的关键。国外运用已久的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证券化值得我们借鉴。

(1)应收账款

企业以应收账款的债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筹集资金。金融机构按担保应收账款70%-90%的比例向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及利息。通过抵押方式融资,企业并未转让应收账款的风险,仍要承担或有负债责任,但对急需短期资金的企业来说无疑雪中送炭。

(2)应收账款证券化

将应收账款转化为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由企业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特设机构,该机构将所买的应收账款汇入其“资产池”,并根据应收账款的期限、业务来源等进行重新整合和包装,提升应收账款的信用级别;以经过信用增级后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abs,从而使企业达到融资目的。

4.舍车保帅

“舍车保帅”的实质就是顾全大局,一些公司正是利用这种做法是公司重新获得生机。例如2002年美国世通公司的总裁伯纳特.埃贝斯被迫辞职,在破产保护之后,公司又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3

而目前,我国企业总体上危机感不强,缺乏科学系统的危机管理措施,不少企业风光一时,但难以持续发展。下面就企业危机管理的三个过程即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总结谈一谈企业的危机管理。

一、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可以说是企业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指在危机发生前采取措施,防止危机的爆发,在危机管理中的成效最大,为此,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预防系统是必要的。

1.组建企业内部危机管理小组。首先,小组成员应是熟悉企业和本行业的内外部环境的较高职位的人员和专业人员,还应包括与公众打交道的部门的人员。其次,对于人员的品质要求,这些人员要善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还要求各类团体成员要协同工作,共同应对危机。

2.强化危机意识,观察发现危机发生前的征兆,分析预测危机的情景。这不仅要求危机管理小组成员有危机意识,还要求企业的每个成员有危机意识。企业危机管理小组要密切关注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微观和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危机前兆,超前解决,争取主动。企业危机前兆,从企业内部来看包括:(1)管理行为方面表现为不信任部下、猜疑心强、固执己见、一意孤行;(2)经营策略方面表现为计划不周,在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时无应变能力;(3)在内部管理方面表现为员工情绪低落,生产计划难以调整;(4)经营业务方面表现为亏损增加,过度负债。从企业外部来看包括市场发生巨变,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场价格的大幅变动,国家有关政策的重大变动和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如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

3.进行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设想某一危机的发生进行实战演练,其中包括心理训练、危机处理知识培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拟定的计划是否周密可行,以便查缺补漏,使危机反应计划更加完善。

4.与大众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公关手段建立起与民众的关系。一旦企业爆发危机,首先惊动的是大众媒体、新闻媒介。这要求企业平时注意建立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如平时可采取寻求主动采访,开新闻会等。万一企业发生危机,媒体会客观真实的报道而非刻意渲染,这样对危机的处理就较为有利。

二、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是指在危机爆发后,为减少危机的危害,按照危机处理计划和应对决策对危机采取直接处理措施。

1.在危机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危机管理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企业之前,对其进行控制。尽管发生危机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仍必须迅速研究对策,做出反应,使公众了解危机真相和企业采取的各项措施,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失。(2)真诚坦率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危机的发生都令公众产生种种猜测、怀疑,甚至新闻媒体也有夸大事实的报道。因此,危机一旦发生,企业要想取得公众和媒休的信任,必须采取真诚、坦率的态度,否则只能是欲盖弥彰。(3)人道主义原则。危机在不少情况下会带来生命或财产的损失,而目论界对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视,甚至加以渲染,因此,危机处理时首先考虑人道主义原则。(4)维护信誉原则。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危机发生必然在不同程度上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因此,企业在危机处理全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减少对企业信誉带来的损失,力争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2.危机处理时应采取的对策。(1)指定独家代言人。在危机发生后,指定惟一的代言人,可避免多种声音对外而说法不一,最好由公关人员担当企业的代言人,因公关人员长期与媒体和公众打交道,了解他们的需要,对事件的报道可以既全面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信誉。(2)指定危机负责人及沟通方式。危机管理负责人应是能够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综合负责人。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有权决定何时启动危机管理小组,实施危机处理计划。另外,应开辟多种渠道,如电话、电子邮箱等,以应对危机期间的各种咨询。(3)迅速公开的信息方式。危机一旦发生,危机管理部门应迅速反应,并率先由企业向媒体、公众及企业内部人员公开事情的全过程。这样,能在他人之前公开报道事情的真相,不仅为公司树立了坦率的形象,也给危机的状况定下了基调,以防止其他人的说法混淆事实,使公司处于被动地位。(4)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点在危机预防阶段有重要意义,在危机处理阶段也非常重要。只有与媒体间搞好关系,他们才能客观的报道,才能使他们与企业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而不会对道听途说的消息进行炒作。

三、危机总结

危机总结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最后环节。企业管理者应对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教训进行总结,以备后患。

1.调查。调查危机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上的原因,还是起因于企业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其次,对危机处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研究,对所采取措施的得与失全面总结。

2.评价。对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阶段中的每项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下一步的危机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危机供应链危机管理

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无论经营什么产品或服务,所处哪一节点,都已被卷入了供应链竞争环境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更加激烈、复杂、多变的竞争;与此同时,受到企业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旦链上任何一环节的企业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影响到其他环节的企业,使得企业利益受到冲击。因此,增强供应链危机认识,实施供应链危机管理,便成为了中小企业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

一、供应链危机的起源

按照国家经贸委的定义,中小企业是指年营业额3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据统计,在我国数量众多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往往在某一特定行业经营其业务,许多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生产商或商品销售商都是中小企业。

无论经营什么产品或服务,所处哪一节点,中小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一般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这些类型的节点企业构成,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点。在供应链上,风险无所不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给整条供应链的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以致引发供应链危机。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它自然、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各种供应链危机的存在。来自企业内外的供应链危机或突发事件,随时可能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冲击。

1.自然因素

台风、雷电、地震、洪水、雪灾、疾病等来自大自然的破坏和袭击,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安全。作为一种不可抗力,自然因素成为供应链危机的重要起源。2002年11月,突然爆发的SaRS,让许多企业面临了空前的危机,航空、餐饮、旅游业等服务型产业链更是遭受重创。2008年1月,出现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的历史罕见低温冰雪灾害,对运输业、零售业、贸易业等相关行业及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2011年7月,泰国遭遇了半百年来不遇的特大洪水,泰国多个工业区被淹,由于泰国是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电子与汽车零配件、相机元器件和电脑元件的主要供应地之一,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2.人为因素

由于政治经济风波、it技术的缺陷、企业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供应链的连锁反应,供应链危机的破坏力不断扩大,以致造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甚至会崩溃。2000年3月,飞利浦工厂的一场火灾,致使信息不敏感且采用独家供应商供货的爱立信公司痛失手机市场,同时依赖于爱立信公司生存与发展的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或转业。2008年3月,南京传出了首例饮用三鹿奶粉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事件,这使得继吃毒奶粉致“大头婴儿”事件后国产奶业受到了更加严重的冲击,在此后的几年里,国产奶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重大的阻碍。2012年4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毒胶囊”事件,向来打着“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经营理念的修正药业及其他知名药品企业、药品广告经纪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同处于这些企业、人员所在的产业链及其他相关产业链的节点企业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考验和损失。

二、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1.供应链危机的出现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以及信息网络与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地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基于产品与服务的供需关系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巨型供应链网络。这个多环节、多通道、复杂的系统,在自然灾害、政治经济风波、it技术的缺陷、企业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每一环节皆蕴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引发“蝴蝶效应”,这显示出供应链危机的出现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特点。

2.供应链危机的破坏力大,影响深远

虽然中小企业只是所属供应链上的其中一环,其地位与作用并不突出,但源于各节点企业的供需连结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波及冲击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管理能力不足等,以致处理与化解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来自企业内外的供应链危机或突发事件,对中小企业的破坏程度将会非常大,甚至是致命的。

三、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危机管理的途径

1.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

经济社会中的企业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旷日持久的战争,尤其身处供应链竞争环境下,由于来自企业内外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过程危机无处不在。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薄弱、管理能力有限,若仅仅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一旦危机出现,将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小企业要树立危机意识,首先,企业管理者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并通过参观考察、理论学习、实践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企业管理与供应链竞争环境中可能潜伏的危机,制定相应的危机防范、预警和应对方案。同时,利用企业理念、宣传标语、企业例会等途径,经常向各级员工传导和灌输危机意识,以增加各级员工对某些异常信息的敏感度,再及时传授和适时演练危机防范与应对措施,切实提升企业的危机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飞利浦公司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将此情况汇报了两大客户——诺基亚公司和爱立信公司,并在随后处理火灾带来的后果过程中,不断地向两大客户通报进展情况。诺基亚公司全体员工基于高度、敏感的危机意识和事先制定的危机响应机制,及时、快速地采取了危机应对措施和行动,最终化解了危机并获得了意外收获。而爱立信公司的基层员工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对飞利浦公司几次汇报的信息并不在意,没有及时记录并向上级传递,导致错失良机,酿成大祸——丧失了整个手机市场。

2.明确核心业务,优化业务流程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中小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积累形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经营特点,这虽然给企业的业务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它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的培养与发展,对企业巩固自己在供应链成员中的地位,树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不利。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明确界定并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企业想要融入大型企业和强势企业的供应链中并获得一席之地,则必须要拥有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资源和优势。故中小企业应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到对核心业务的发展上,打造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而把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方式交给那些在该业务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去做,这是中小企业吸引供应链联盟伙伴的基础和源泉。为此,中小企业要了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核心能力,把握整个供应链对本企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以及本企业能为整个供应链增添的竞争优势,然后快速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和培养自己企业核心能力,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应整合、优化自身业务流程,减少甚至消除企业中那些无效的、阻碍各方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顺利流通的因素与环节,使企业运营过程更加简洁,并且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业务进行无缝衔接,避免迂回、停滞、摩擦、重复等作业,确保业务过程顺畅、高效进行。

3.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信息交流

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链上各个企业必须放弃“各自为战”的思想,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强势的竞争同盟,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仅是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信任、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长期业务关系。为此,中小企业需要首先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并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确定所需的辅助业务;其次广泛调查了解与核心业务经营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上下游市场状况,掌握上下游客户特点,筛选和初步确定合作伙伴对象;然后实地调查初选的合作企业资金实力、企业文化、产品特点、市场信誉、发展规划等资料,同时与这些企业进行沟通、洽谈,了解其战略合作的意愿;接着通过交流了解,确定最终的合作伙伴,并就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问题双方进行深入、细致地商讨,制定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最后,小范围地试运行战略合作,同时密切关注和探讨改进合作状况,逐步扩展战略合作范围,从而全面、稳步地实践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过程中,精选合作伙伴、确保双方一致的企业战略和文化、信奉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信任并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高度有效的信息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使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出现危机时能够迅速地掌握相关信息,获得有效防范与应对危机的宝贵时间,避免因信息滞后、失真、错漏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万一中小企业遭受到供应链危机的冲击,供应链上下游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会基于相互间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极力维护和扶助中小企业渡过危机。

4.发展多条供需渠道,增强经营保障能力

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由于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需要,往往要求企业与上下游单一的一个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一条稳定的供需渠道,这对于巩固和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有力的保障。但是,该模式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地依赖唯一的供需渠道,会使企业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上下游的直接客户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本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为了维护经营安全,增强经营保障能力,中小企业应发展多条供需渠道。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即便获得的是所依附的上下游大型企业一份普通的订单,便已占了企业供需能力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比重,故中小企业要发展多条供需渠道似乎不太现实。然而,为了安全起见,中小企业仍需尽力为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当前供应链中所依附的大型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来宣传企业,展示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市场形象,树立企业在所处专业领域上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抓住某些适当时机,如展销会、产品改进等,小范围、少比重地开拓与尝试产品的供需新渠道,增加企业和新供需企业之间的了解,并通过比较,不断优化、筛选和储备备选的供需渠道客户。

5.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危机响应速度

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中,企业的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供应链危机的防范、预警和化解,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恰当地搜集、传递和处理,这些都与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适当地选取一些信息网络技术,如条码技术、eDi技术、Vmi模式、aSp模式等,以提升危机的响应速度。

6.建立供应链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供应链危机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其发生与发展受到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供应链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往往不可预见,但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该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危机状态也是逐步发展而形成的。许多危机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征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可能导致危机的征兆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则可能防止危机的发生。因此,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供应链危机的预警机制。供应链危机的预警机制应由信息监测系统,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和信息传递与报告系统等功能构成,并确定明确的预警指标和警报临界值,以保障信息的及时准确地监测、科学合理地分析处理和畅通地传递。中小企业在日常中要主动监测,多方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实时留意政治、经济、科技、自然等领域的大小事件与资讯,并及时进行信息的上下传递和有效的分析处理,若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征兆则尽快采取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由于诸多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可以事先通过预警机制发现其征兆,采取措施使之避免。而且,即便预测到了危机的征兆,也可能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危机的发生。所以,当危机一旦真的发生了,企业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对危机进行有效处理,以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各种损失。为此,中小企业还应建立供应链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供应链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应由指挥协调机构、应急管理条例、危机应对方案等功能构成,通过计划性、程序化的预先安排,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改善危机处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聪群.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探讨[J].现代企业.2002

[2]古广胜.企业供应链中需要危机管理[J].中国市场.2007

[3]何敏瑜.危机中的供应链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4]朱伟华.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影响启示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我国很多企业效益明显下滑,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因此,能否认真分析、量化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切实寻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对策,对企业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1.含义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急剧、或超周期恶化、蔓延,导致资金融通等发生严重困难的态势。

2.形成原因

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的次贷危机。产生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即证券化、杠杆效应和政府监管不力。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出于对危机的救赎,美联储将利率降到1%左右,同时放松对贷款的管制。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经营的影响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出口下滑,工业生产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金融危机对外贸型企业影响较大,而对以满足内部需求的内销企业影响相对较小。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

(1)效益急剧下滑。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同比下降超过10%,为5年来的第一次。

(2)资产流动性下降。

(3)市场销售不畅,库存规模急剧扩大。

2.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资和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是现金的循环和周转;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分配;主要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以下风险:

(1)投资风险。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会出现销售市场萎缩,进而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

(2)现金流量风险。金融危机使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外向型加工企业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关闭破产的现象比较常见。

(3)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4)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

三、金融危机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启示

1.完善财务管理机制,转变财务管理职能

经济环境变化及现代企业发展战略,要求财务管理不仅仅承担传统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的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企业理财、并购重组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财务危机,企业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职能,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也面临低成本扩张的难得机遇,能否把握住这些难得的机遇,使自身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否具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借此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企业要着力转变财务管理职能,使之在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2.加强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理论上的自由现金流是指满足以相关的资金成本折现的净现值为正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剩余的现金流量。美国Ge公司在内部财务分析时采用的公式是:自由现金流=经营净现金流+营运资本节约+资产剥离产生的现金一研发投入一必要资本支出。正的自由现金流是稳健的战略安排,是财务自由的标志;而负的自由现金流是激进的战略表现,缺失财务自由。这个公式揭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理念:

(1)“现金流为王”,排斥和否定了企业经营决策中其他各种命题和概念,尤其是排斥了企业经营目标中追求那些单纯以应收账款为支撑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一切决策战略必须回归现金流的简朴取向,即流向正、流量大、流速快。

(2)应对危机既要谋求适量的正自由现金流,更要提高自由现金流中的“主动”成分,思考如何培育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设计出能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自由现金流。企业要争取通过资产项目上的“加法”而不是费用项目上的“减法”获得足以维持生产经营所需的现金。在此基础上,如果企业还有更多的现金流,就能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投入、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战略转型和扩张,真正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而这要求企业具备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立起适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预警系统管理,确保现金流健康。

(3)尽量不用“减员、减薪、减产”这类节约费用的权宜之策,这些策略不仅不能使企业健身强体,还能损害企业未来的竞争力。

3.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企业应密切关注金融形势,认真研究汇率的变化情况,在确保外汇货款支付情况下,对结余的外汇及时调汇。根据汇率的不断上下波动,及时调整对策,寻找汇兑的最佳时点进行调汇,积极防范财务风险。及时研究分析国内银行的信息,对银行的风险进行相应评估,避免存款风险。

(2)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在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投机资金,在原材料处于低谷时大力购入,使其获得较高利润;细化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在赊销商品之前应确立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控制好日常管理,确保信用政策的全面落实。

(3)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降低,同时伴随着国外订单减少以及应收账款的增多,出口企业应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以加快资金的周转和降低收汇风险。另外,企业应加强对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开拓金融创新产品,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4.重视专业人才和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掌握国家财政、财务、金融、税收、资产管理等相关政策法规,又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敬业精神。因此,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人才保障;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及时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监督的活动,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企业财务管理科学结合起来,在整合各项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从而加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5.建立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企业内控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1)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对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的管控,严格执行内控程序,强化财务检查和内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财务控制良性运行。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企业要将一切活动纳入严格的预算控制体系,把各企业的目标、业绩评价、激励与约束等各种控制手段融合到一起,渗透到生产、销售、经营、投资、融资等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预算管理,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与考核,以利于随时发现成本水平的偏差,及时调整对策。

总之,企业发展的过程始终是与外部环境变化相互博弈的过程,国际金融危机无疑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但大危机下往往蕴藏着大机遇。企业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采取与环境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策略,抓住机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变财务管理职能,才能使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荣融:挺直脊梁向前走调整优化上水平――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Z].2008

[2]余海永: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财会研究,2009(3)

[3]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6

1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需求及管理特征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需求分析。后金融危机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企业也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企业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针对这一发展现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采取新的措施就有着其必要性。总的来说,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经济管理需求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层面,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发展限制,而在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过程中,企业间的的竞争也进人到白热化阶段,所以面对这一形势,企业的降级管理模式就要能加强改革创新的步伐,向着资源集约型的方向发展。另外和国外的一些企业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企业在认同度方面不是很高,技术方面以及人员的稳定性方面都需要进行加强,所以在这一发展现状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也就比较重要。

2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特征分析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也有着其独有的特征体现,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土作的联系比价强,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项目涉及到资金应用,这样在经济和企业管理间的联系就相对比较广泛,所企业部门以及人员也会涉及到,所以就要能形成良好经济氛围,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促进作用。在后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属于综合性的管理,也是对集体活动的管理,这对企业的效益提升就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再者就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有着反映,根据相关的指标就能对企业的管理目标方针以来对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等进行有效科学的调整,从而推动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长。

3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企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形势产生了影响,世界经济一直是处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而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也比较显著,主要就是对我国的Cnp增速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出口方面的影响,另外对我国的就业情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出口行业的投资需求得到了降低,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不断发展虽然在经济形势上已经逐渐平稳,经济有了增长,但所面临的问题还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对我国的企业发展而言,使得企业的发展步伐比较缓慢,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的迫切性较高。

4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探究

针对后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要能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应对,主要就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实施创新举措来进行优化。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能够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实施创新,这对内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要能够对企业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观念加以改变,同时也要能够对企业员土的观念加以创新,如此才能将企业的内部分为良好的营造。在此之中也要能适当将危机管理的意识以及战略意识等在经济管理中科学化引人,从而来促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再者就是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实施创新发展,这是对企业经济管理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的内部资源组合效率的保障,也是企业的基本框架的组成部分,所以要能充分的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科学化的制定。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企业的活力来源主要就是管理制度的创新,只有在这一层面得到了保证才能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得以有效应对;还有是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实施创新也要能对企业的资源实施科学化的整合,如此才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适合当前的整体形势,才能保证企业在创新中发展进步。

另外,企业要能够对专门的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创建,这样才能促使企业财务支出以及收人按照相应的章程进行。对企业的财务支出制度中一定要能严格的按照制度办事,对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要能对企业的公共财产使用管理制度加以强化。同时在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上要能得到充分构建,从而实现企业部门预算细化,不仅如此,企业也要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情况实施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算定额标准,将企业的经济管理预测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内部的控制管理上要能加强,将经济监督得到充分体现。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7

石油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安塞油田油田化学助剂HSe管理综述

浅谈安全预警在事故预防中的价值

石油化工环境风险评价浅析

环境风险评价现状与建议

化工设备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脱硫应用中mDea的损失分析及对策

城市高层建筑天然气管道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密闭空间作业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措施研究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研究

工艺过程危害分析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施的设计、选型及维护管理

a/o工艺进一步处理难生化降解炼油废水

中央排水软管及金属波纹管在浮顶油罐排水系统中的使用分析

天津石化环保管理提升三个效益

扬子公司芳烃装置运行水平居中石化前列

浅谈固体废物的危害及管理

热萃取技术在油泥处理中的应用

油气田开发中H_2S成因及其生物治理方法初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石油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安塞油田油田化学助剂HSe管理综述

浅谈安全预警在事故预防中的价值

石油化工环境风险评价浅析

环境风险评价现状与建议

化工设备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脱硫应用中mDea的损失分析及对策

城市高层建筑天然气管道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密闭空间作业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措施研究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研究

工艺过程危害分析在工程上的推广应用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设施的设计、选型及维护管理

a/o工艺进一步处理难生化降解炼油废水

中央排水软管及金属波纹管在浮顶油罐排水系统中的使用分析

天津石化环保管理提升三个效益

扬子公司芳烃装置运行水平居中石化前列

浅谈固体废物的危害及管理

热萃取技术在油泥处理中的应用

油气田开发中H_2S成因及其生物治理方法初探

HSe管理体系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HSe管理实践与探索

关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强化安全监督工作确保技改大修安全

安全评价定量计算中蒙德法和道化法的比较

系统安全理论在联合站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接地防静电火灾的效力及辅助措施

富氧技术在pta装置的应用

井喷失控着火事故后果模拟预测

加氢裂化尾油裂解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燕山石化延迟焦化装置腐蚀与防护

石化企业动力系统直接作业现场的危害识别

浅析低压电动机的安全保护

从大修中探索清洗原料水罐的新技术

炼油企业恶臭气体治理技术

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整合环保在线监测数据

输油泵站的噪声危害及控制

石油化工装置中含油污水系统的安全设计探析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市场地位、竞争关系与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没有太大的不同。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正在成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能够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成了个人获取成功的主要标志。”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必然是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有创新思维和新理念来决策和管理企业的方方面面,才能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管理一个企业就象做人一样,首先要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别人,在一个企业里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再去谋求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公司从而成为一个公司的领导着,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过程中求得胜利。

国有企业应该从应变和系统的观点出发,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在制度、组织、结构、文化等管理方面的特点,通过战略、机制、班子、文化、工具等各方面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

一、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国有企业必须做到持续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进入的产业和产品领域,则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前提。

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将企业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的过程。在对战略目标进行时间、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实施计划,设定更加细致的绩效标准,建立起完善的责任体系,对战略实施进行有效的分解、执行、控制和评价,并在流程和制度上进行固化,不断纠正实际运营与既定战略目标和绩效标准的差距,使战略得以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制定正确可行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即根据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制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进入的领域和达到的标准。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个灵魂来规划,实现专业化和差别化,用有限的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以取得在产业领域里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功能、质量、成本、服务、形象等满足顾客需要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其次是坚定不移地将战略落到实处。总之,通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形成核心能力,成为一个法人意志明确、能够贯彻和实施企业战略意图的、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控制的真正的现代公司。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激励方式和手段单一、平均主义和缺乏长期激励的问题,应在多元化和长期激励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持久热情,从中体验到责任感,获得成就感。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管理的网络。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的科学高效的机制是保证有效执行的最重要的载体,包括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上的用人、决策和激励机制。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避免出现凭领导人个人好恶用人的现象。企业不再仅仅为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服务,而是拓展出新的内容。如美国29个州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经理必须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能仅为"股东"服务,这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只是企业中应该照顾其利益人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它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

三、企业领导班子应当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领导能力

人际关系学说以及行为科学理论基本以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前提。强调人的心理、价值观、群体文化等,"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概念皆源于行为科学理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肩负着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广大职工谋福利的经济责任,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为党和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以及创造税收、创造公共收益的社会责任,所以,领导班子的素质、能力、境界非常重要。领导者能力素质水平是影响领导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领导者能否发挥其指导、指挥、组织的作用,取决于领导者能力素质如何。具有良好的领导者能力素质就可以形成凝聚力强的组织核心,在组织内部实行团结与协调,保证组织工作高效的进行。而其中“一把手”的作用尤其关键。首先是全力搞好国有企业的坚定信念。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占主导的企业,只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科学决策和管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多国有企业成功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企业管理者要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培育企业的战略和执行能力。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是要保证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以获取高一层次的整合力。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指挥有方、层次分明。要善于团结各方,消除障碍,化解矛盾。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本质上就是将各种积极性综合在一起的能力。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领导者要具有科学的头脑和较高的知识素质,就不能不掌握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要对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于具体的实践之中。

四、建立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

要成为百年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初级管理人管理人,中级管理制度约束人,高级管理文化导向人。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强烈的使命感。企业的干部队伍要抱着追求卓越,打造百年常青企业的雄心大志,从优秀迈向卓越,要不断适应严峻残酷的现实而不断修正迈向卓越的途径;兼容并蓄的个性。企业高管具有谦虚的个性加专业的执着,为了集思广益,企业集团各级领导能创造听得到员工心声的环境,提倡民主议政,允许健康冲突,寻求最佳答案;绝不放弃目标。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碰到压力精神振奋;坚持自主创新。依靠自主创新开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从优秀迈向卓越。

五、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的效率

事物是发展的,发展就是有变化的,墨守成规的去做一个事情,当然会降低效率了,要提高效率,创新是捷径。不断提高企业的执行能力,更加有效地配置好各种资源,以更好地参与竞争,就需要突破常规,提高管理的效率。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是组织、技术、制度、工具创新的前提。外国国有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国企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企业结构改革、管理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而且正在加速发展。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了新方向。近些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论。尽管西方有许多先进的管理创新理论与成功的管理创新经验,但我国国企在借鉴时还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不应该简单地照抄照搬,一味地追求西方现代的、理想化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应当充分认识自身情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要鼓励员工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学习新知识,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意识问题和能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渐进过程,逐步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推动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结:国有企业存在着企业实际管理能力、水平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推动和促进企业总体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方红星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柱:析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5)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9

2.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浅谈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财务文化李素兰,李妍

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问题分析秦建美,李姣艳

4.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与对策戴元广,刘慧,胡志庆

5.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资决策模型研究郭云红

6.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何钧,陈亚文,高秀峰

7.火力发电厂地下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李晓珑,姜旭平

8.塔里木油田套管补贴与取出工艺技术范天龙

9.客户驱动与服务驱动相结合的软件营销模式探讨曹慧

10.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褚利丛

11.从品牌视角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赵冉冉

12.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张伟楠,侯瑞

13.近五年我国国际收支特点与问题分析刘玥

14.大宗商品交易提升成渝经济带商品交易实力李扬帆

15.国外天然气产业规制的经验及启示吕博

16.广西巴马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研究吴燕秋,聂力伟

17.浅析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谢岭华

18.企业发展中"弯道超越"的思考高冬梅

19.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探讨杜薇

20.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目标浅析——基于中美政府会计比较结果的分析李明宋

21.浅论我国的法务会计建设曾永芳

22.人机工程学在轿车驾驶室设计中的应用王恒,刘晓春,王伟涛,文灵芝

23.模糊评价法在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中的应用张锐

24.浅谈Q345GJ钢板在钢结构生产中的应用叶荣清,柳晓娜

25.条码技术在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周东才

26.垃圾电厂电气DCS监控系统应用的探讨陈日光

27.高速铁路与沿线区域规划的关系问题研究李照心

28.设施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研究邓婷

29.公务用车现状及透明化改革探讨何芳

30.航拍飞机飞行姿态对外方位元素的影响研究辛力军,付海强,汤淋淋

31.淘汰落后产能的深层原因分析韩学广,胡俊平

32.浅析物联网与智能家居孙海顺,朱子辰,张世君

33.城市夜景观中光带照明形式初探夏莲

34.城市智能交通与道路交通警卫工作关系研究姜亮,吴慧燕,马国锋

35.mK95型卷烟机卷烟纸和接装纸接头检测工艺设计应用姜华,孙军

36.信息动态

37.浅谈酒精酿造工艺管理及优化措施李超凡

38.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张攀

39.由化工企业现状引发的系统安全性思考曹怀予,李文彬

40.我国乳业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探究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王经钱

41.如何有效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孙茜,鲜海波,张兵,马磊

42.石油企业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封小红

43.浅析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周艳

44.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及其应对措施贾宇

45.浅论工程质量监督的巡查功能李欣阳

46.浅谈加强计生网络管理杨秀文

47.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与安全事故隐患整改黄春潮

48.浅谈电力营销服务管理胡茸茸

49.浅谈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胡晓平

50.搞好岗位培训,促进企业发展张泽培

51.浅谈计算机网络仿真技术及其研究周明

52.基于云技术的文献信息体系支持系统鲁冰

53.基于B/S结构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朱琳

54.epp协议及其Driverworks编程黄懿

55.以太网技术在农村信用社的应用朱洪

56.基于B/S模式的Cet考务管理系统开发设计匡丽,龚晓

57.如何提高GSm网络的容量探讨张锐

58.浅谈广电发射机房监测系统孙丹

59.天然气自动计量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常帅,邢栋,朱彦伟

60.感应同步器发展综述张宇翔,郜宇鹏,王海兵

61.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失效原因及解决方法李孝东

62.23m2固定式阳极炉制造研究周浩Http://

63.试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刘海金

64.试分析高铬铸铁的生产工艺要点刘喆,刘华多

65.连续采煤设备电控技术探析李春生,刘宇

66.焦炉温度管理中的时间因素影响研究齐广,侯庆锋,丁海艳,向宇,张俊

67.循环流化床应用之探讨连文全

68.浅谈倾斜长壁采煤策略陈靖

69.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防倒、防滑探究孟庆海

70.浅谈聚合物驱堵塞井治理陈祥

71.关于24kV高压开关柜结构和绝缘设计的几点建议张晨

72.家庭用开关、插座质量问题的探讨殷波

73.浅谈通信设备合并机柜应用方式的利弊李海曦

74.永磁机构控制单元可靠性的探讨张百平,孙晓刚

75.浅谈配网龙下联络线的可行性探讨陈辉,聂俊业

76.浅谈变电站GiS故障检修李洪禹,李健伟

77.2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kV双回转角分支塔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刘雪锋

78.浅谈抄表收费与优质服务余福辉

79.水力机组运行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黄飞福

80.浅谈发电厂电气BUto化体系监控技术发展趋向吕建方,吕建东

81.三种堆焊技术的对比研究高云鹏,刘晓明,赵晓春

82.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做好中压电网计划停电管理工作陆树桂

83.浅谈供电优质服务李庆娥

84.大型H梁焊接气孔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唐守金

85.室内设计的室外化探索姬鹤亮

86.浅谈GpS控制网高程拟合精度陈林

87.临时工作索在桥梁高墩施工中应用梁波,苏焕全

88.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林元平

89.浅谈框架结构屋面梁底裂缝的控制黎文

90.浅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武蔚涛,林广生,安鸣雷

91.某桥连续箱梁裂缝原因分析葛晓霞,瞿建忠

92.某深基坑土钉墙支护设计研究邹炯炯

93.综采开切眼大断面锚网支护技术探讨张斌

94.有关高层建筑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工程探讨黄钰迪

95.基于单元重要度的营房维修排序闫伟君,梅颖宇

96.浅谈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李岩

9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思考卜长海

9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韩婷婷

99.论环境侵权构成要件中的"违法性"要素陈贤聪

100.博客在文献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殷玉军,杨堃

101.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邓丽君

102.eDa技术在高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陈明

103.浅谈《汽车底盘修理》教学中电教媒体的作用陈先河

104.论苏格兰议会及其法律渊源刘星

105.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教育陈丽萍,章敏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篇10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员工绩效管理研究王建华李磊(44)

浅析金融危机下花旗银行重组事件及其影响白一池(46)

关于银行财务危机产生原因的初探代林玲郭思思(47)

上证50指数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牛市与熊市的比较分析毛旷恰魏灿秋(48)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王波杨斌(4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张薇汝莹(50)

浅析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郑惠尹(51)

税收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稳定器”蒋丽斌(52)

金融产品建设与市场营销契合浅议姜曼丽张芮娟(53)

企业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李继录(54)

区域产业集群经营风险计量模型——以慈溪市家电产业为例潘勤华张锡锋(55)

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方式的选择王汉鹏何熙文(56)

跨国企业本土化经营初探王硕袁春兰(57)

中美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研究夏建刚姚方伟(58)

知识型合伙企业人力资本确认的若干问题探讨尹波(59)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规律及趋势研究张杰藐张阳(60)

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研究张先花朱磊(61)

应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姜长云(62)

中小企业应谨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杨小川(65)

我国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思考卢冠明(66)

谈音乐经济在市场需求中健康发展的策略杨相勇(67)

试论我国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赵忠璇(68)

奏响现代农业新乐章——记南京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卫兵(6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组织健康研究巫文胜王传经卢家楣(70)

全球化语境下公益广告的文化特质分析张东洁孙亮王晓江(72)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碳汇解读与项目操作分析龙江英吴乔明李发新(73)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完善路径桑启源张芙源(75)

小股东权益保护与救济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田华(76)

消费者安全保障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张西林(77)

国际贸易英语结算单据的语篇特点及汉译应对徐文彬(78)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项目教学为载体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周东黎(79)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李宝军(80)

新校区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对策探究陈明惠罗云丹唐锐(81)

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以公共管理本科生培养为例郭红玲许凯陈蕾(82)

当前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李琳王娟夏鑫(83)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刘晓红(84)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毛伟胜(85)

市场化与社会化配置职教资源的思考漆明龙(86)

体育教育转型时期的对策探析唐宁昆(88)

初探目标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王静毅胡晓云(89)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中职教师培训机制吴芙蓉杨海燕(90)

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校园文化新品牌——以河北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闫红李艳王淑梅(91)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成教德育工作创新——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张银江周光辉(92)

以人本理念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才忠喜(93)

学校心理咨询实效性问题研究付大同(94)

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战略联盟探讨陆松福(95)

高校档案文献开发利用方法浅谈沈艺(96)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王铁军(97)

经贸专业教育的实务取向教育范式探讨张立波阎翅鲲(98)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王宝民李劲为田华(39)

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董国利侯彦温(41)

冀中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郭现芳赵宁张会蔚刘力军(42)

福建南靖实施蓝天青山绿水工程徐太平陈鸿华(44)

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凌云(45)

半月经贸十大要闻(43)

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传导路径探析赵建娜(46)

浅论电子商务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赵书晓(47)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分析——以华夏银行信贷审批调查为例刘彦涵(48)

浅析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和影响因素张雪乔(49)

创业板上市公司之风险防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探究严晨(5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一个文献综述陶健(51)

网络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应用前景分析樊国华朱林(52)

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创新与改进李刚(53)

浅谈经营者薪酬李建忠徐咏梅(54)

刍议价值链会计视角下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郭亚辉(55)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马彦玲闫晓燕郭彦明冯彦良(56)

服务营销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论析阎黎(57)

浅析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张勇宋晓宁(58)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付娜刘翔(59)

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耿银贵(60)

我国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选择论析范诚(61)

浅析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趋势孙秀岩杨梅(62)

洛阳连锁超市发展对策研究张丽娟(63)

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型养老基地的策略分析——以成都为例何佳(64)

韩国电竞产业的社会商业经济价值研究杨敬研李颖卓李松哲(65)

新英格兰纺织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程树武(66)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际环境变化分析冯超(67)

提高煤炭企业农民工收入问题的对策与思考池重王蕊(68)

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与发展——以四川Q镇为例邱红玉(69)

中国农民工城市化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曾江辉(70)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翟悸灵(72)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赵芳陆文波(73)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夏鑫李佳王淑红(74)

简述我国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进展李从国(75)

基于国情“差异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马永善及文平(7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础和根据廖静(77)

基于艺术设计谈西部大开发下的经济发展皎刘星彤(78)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博弈分析关慧蔡冬冬(79)

构建企业耻感教育机制实现企业行为自律——论“后三鹿时代”的企业耻感教育李书萍孙芳(80)

从人力资源视角分析河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鲍春生(81)

走近龚其恩先生——访美国iCp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其恩先生肖融(8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初探吴清(83)

浅议上市公司信用的法律构建李佳(84)

反造假经营之博弈论剖析罗峰(85)

从驰名商标的异化谈商标法的价值及商标功能的回归马元锋(86)

航空市场旅客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朱佳(87)

直销业发展的经济学解读李晓(88)

从零售商品经济看创业林劲松(89)

“两型社会”背景下中国酒店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绿色营销视角邓惠君(90)

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特色培育实施策略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黄梅芳齐静文(91)

职业院校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高雅琴(93)

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与市场需求张盛茹(94)

高校知识溢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陈颖(95)

高等院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探讨杨丽娟(97)

经济法的发展及前景分析——经济法教学改革研讨黄延廷(98)

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及发展探讨卞颖桃李亮张涛(99)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朱宏任(5)

关于我国扩大消费需求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荆林波(7)

“十二五”时期完善公共服务扩大居民消费的思路与建议王蕴卢岩(10)

金融危机以来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对工业增长的作用江飞涛(14)

从全球视角看我国消费率走势赵萍(17)

若干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比较及思考方松海(1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协调增长机制姚淑梅(21“碳关税”:国际贸易新热点陈洁民(38)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战略选择分析吴玉文卫(39)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问题研究闫洪超(40)

浅析金融危机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应对策略刘彦(41)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对策分析林娟(42)

推动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区域——欧盟区域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韩振海(43)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胡旸杨毅(45)

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要素作用过程解析及启示李倩(46)

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与人口关联度因素分析王素君漆国江(47)

税收征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赵燕(48)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张潇卢军江(50)

国外银行汇票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票业务启示徐静(51)

当前经营服务性收费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52)

荆门市2009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0年价格预测判断汪顺彪代家宏(54)

用机制创新破解企业“亚健康”难题孙传运(55)

和谐社会视觉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袁梅(57)

从企业财务危机研究到预警系统的构建邓秀英(58)

军工企业人才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师帅(59)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品牌启示录陈凌(60)

基于优序图法的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分析邓立华(61)

基于优序图法的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分析唐颖张慧琴李璞郭亚杰(62)

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章卫平(63)

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探讨王睿高军吕南(64)

中小企业品牌网络化销售现状及战略措施张立祥沈宏闫博(65)

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李敏(66)

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内容及盈利模式发展浅析廖华(67)

烟草商业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探析许海洋谭烜(68)

浅谈现代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对策研究曹艳(69)

海南旅游主题公园策划的基础性要素研究黄邦姬(70)

浅谈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李学超(71)

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王虹(72)

试论海南高尔夫旅游经济梁珊(73)

论健身市场发展商机刘雨郝丽娜王彩霞(74)

论登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商业价值田园王冠瑛(75)

会展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军尤佳(76)

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目标激励现状的实证分析王雷(77)

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低碳发展——“日头牌”功率型LeD功能照明实现重大突破王云岭王勇(79)

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探析龚得君(80)

巧用人文关怀法情并举见实效——邓州市人民法院探索出涉少案件调解的五种方法刘付红王琪琳文鹏(82)

当前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核心能力建设对策研究陈朗(83)

对当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几点思考杜晓梅(84)

浅谈新农村的新农民教育李红梅(85)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加强诚信建设策略刘玉红(86)

协调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建议朱香(87)

公示语对四川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代唯良孟坤(88)

基于组织支持感知的事业单位兼职行为研究苏文胜(89)

新企业破产法中别除权的界定和行使研究王黎明(9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结构分析赵威(92)

李宁品牌的营销策略刘晓辉杨登科翟丽吕姝琦(93)

关于河北省商品房预售市场规范性现状调查张淑玲陈志英(94)

跨文化背景下感知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等因素关系的探讨——以河北省来华留学生为顾客的实证研究王升(95)

基于风险管理的体育营销误区分析及决策何健张艳茹(96)

抓住长尾“尾”,构建辽宁移动数据业务统一营销模型武一南(9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对策分析付亚坤(98)

浅议地区经费差异对义务教育的影响刘连环(99)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以某校物业公司为例李丽萍(100)

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深化高职英语改革郭虹霞(10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运行及支持条件于强(102)

基于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蒲姝(104)

在推进新经济增长中加快产业转型明光(43)

浅析开发园区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以扬州开发园区为例陈骥江董书栋(44)

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王晓燕(46)

冀中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赵宁郭现芳张会蔚(47)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风险及规避——以攀枝花市为例钟新周(49)

浅谈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饶礼(50)

新余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胡涌(51)

凉山州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雷群(52)

地区产业结构失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张敏张时淼(53)

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赵书晓(54)

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优化外汇资产结构配置李建锋(55)

银行在保险行业的定位与策略选择马明明(56)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分析章方(57)

股票市场三因子分析及对宏观经济作用的探讨杨璐(58)

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构建中的三个基本问题论析李沁霞陈舒婷曹雪娇(59)

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李璨丁洁(60)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孙晓丽(61)

天然气企业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问题探析徐琳邓红(62)

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探讨夏占国(63)

对我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张英华(64)

工程管理的经济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王磊(65)

企业科技创新中智力资本的会计核算结构探析王敏芳(66)

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蔡莉(67)

组织承诺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组织管理姚娜(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