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8:15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1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

新时期下,高校的诚信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有发展的机遇,只有让学生从本质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才会从内心遵守诚信。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是紧跟时展需求的表现,能够体现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重视,总体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势,但仍然存在诚信缺失现象,无论是在大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之中。面对这些不足,只有不断进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含义

所谓“诚信”,包含了以下两个基本层面的含义,其一就是“诚”,能够诚实地面对一切,从中表现出自身的修养;其二就是“信”,能够表现出对某方面的信仰,虽然在做不同的事情,但是能够有明确的态度。总而言之,诚信就是人们所限定的一种道德范畴,有了诚信,就能够对日常的一些行为举止和交流进行规范,能够真诚地处理事端,言必行、行必果。

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诚信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更不用说处于时展前端的大学生,更要以身作则,体现出良好的诚信品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要本着培养大学生“做事先做人”的原则,能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一言九鼎,而不是出尔反尔,从中反映出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2.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有了“诚信”,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对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机制的今天,更要以诚信立国。只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才能保证每个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基础,为祖国培养出更宝贵的资源。作为诚信教育的最重要场所,高校需要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重视思政教育,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这在诚信教育中至关重要。要让大学生具备诚信,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面对一切事物,明确诚信是为人之本,只有有了诚信,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价值,在不久的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大学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校只有不断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才能为祖国塑造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新时期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教学理念过于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法正确认识“教育主客体”,存在一种“对立化”的倾向。只有让教育主客体两者之间的关系融洽,才能实现交流和正常的沟通,进而取得良好诚信教育结果。而如今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体被认为是教育者,要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这就会形成“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地位,缺乏时效性;第二,在思想认识上过于“形式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过重。很多高校认为诚信教育是一种务虚的工作,只要在宣传上重视起来,方可达到诚信教育的目标,这就是诚信教育目标不明确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高校要在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理念上进行创新,才能让诚信教育有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第三,教育模式过于狭隘,无法与社会进行链接。当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知识单一地在高校进行,没有与家庭、社会链接,形成诚信教育体系,这也是诚信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比较棘手的困境。

2.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强调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没有重视实践教学,这就会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轨,没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基本理论的阐述和中国传统“诚信”教育必不可少,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但是为了不脱离实际,要增添一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案例,要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与此同时,增添与时事相关的案例,避免自制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的危机。

3.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时代特色

新时期下,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这也要与教学相关联,思政教师要使用更加前景的教学手段,而不是单一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这种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此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另一个困境表现在信息反馈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双向沟通,只是单方面的教师知识的传授。为了增添时代特色,要在合适的时段里引入实践教学,这不仅仅是补充理论教学的内容,更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诚信,能够主动追求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就目前而言,诚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者之前存在偏差。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1.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体系

针对教学理念落后,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体系:第一,改进信念教育。只有大学生有了正确的信念,才能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这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作为一个诚实守信人的根本前提;第二,明确责任教育,在高校之中加强责任教育,让学生能够懂得在事件之中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需要高校予以足够的重视;第三,完善法制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在某些情况下,违背诚信就是违背了法律,要能够知法、懂法,这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法律的规定,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才能更好地用诚信制约自己。

2.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氛围

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诚信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每个公民都应该对诚信社会的建立构建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知诚守信”的理念。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体现在有诚信的市民能够收到充分的尊重,而失信者会受到社会的抵制,要让不诚信的人有转化为诚信人的动机,这在高校中同样适用。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也是一个大环境,只有校园文化中有了诚信的环境,就可以在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情操,每个学生都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事件的处理,都讲究规范化和公开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不讲诚信的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进而有转向诚信的意识,这就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

3.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诚信环境

针对教学内容单一、脱离社会,无法展现出时展的特性,高校诚信教育就要加强网络诚信文化建设,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不仅仅与时俱进,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的宣传,加大学生对中国诚信美德的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诚信和不诚信的案例,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借鉴西方的诚信教育体系,丰富自身的诚信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都承担着较重的工作使命,要让诚信教育深入人心,还需要很多的努力,要让学生从思想上以诚信为重,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在发展的大氛围中,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刘纪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08).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诚信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诚信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已经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今年我国“两会”代表委员热切呼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树立社会道德新风,为实践中国梦夯实互信基础,用诚信建设托起“中国梦”。青少年时期是建立诚信人生的开始,是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侵蚀干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提高的课程。本文概述了体育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关系,阐述了国内外青少年诚信教育的现状,根据青少年时期在体育课中发展诚信教育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广大青少年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收获诚信品质,为我们的“国民品格”的提高打下根基。

1.体育教育与诚信教育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是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也是世界沟通的语言,人类的无形资产。体育教育从属于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包括能促进诚信的任何教育手段,而体育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是对学生素质教育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并提高。

2.当代中学生诚信教育国内外现状

2.1国外对青少年诚信教育

美国等北美洲国家在对中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们更是重视对孩子青少年时期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瑞士很早就将“诚信”入法,1907年瑞士国会通过的《瑞士民法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的民法典之一,这部法典的第二条就规定“任何人行使任何权利,或履行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使诚信原则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2.2我国青少年诚信教育

我国的青少年诚信教育主要是围绕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中诚信教育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对学生起实际作用的诚信教育措施很少,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法和技能都很少,学校、家庭和社会更要懂得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而在体育教学中得诚信教育也可谓是对诚信教育的独辟蹊径。

3.中学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3.1教育发展时期的优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娃娃抓起,青少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有创新精神,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若干年后将走向社会,他们的信用意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啊。在思想方面,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是自塑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时期;在身体方面,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在体育课中能更好更科学的锻炼身体,这一时期进行诚信教育是双管齐下,而且培育起来的诚信,更牢固,不易蜕变。

3.2教育实践性强的优势

诚信品质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这种品质是在实践体验中、社会活动交往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现在的中学诚信教育理论性强,实践性少,这种教学观念、教学形式落后,体育课中则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难题,体育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学生要身体力行,运动起来,在一种社会氛围和运动中向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品德教育,并与生理、心理、社会融为一体,使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的磨炼中由量变到质变。

3.3教育持续性强的优势

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进行训练、理解和渗透。增进学生健康是以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材的思想性,教学的针对性,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质、集体观念、诚实守信等和方面综合素质都有极好的教育价值,这样良好的诚信品质在长期的磨炼中随之养成,体育课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可以使学生们得到一个长时间有效的诚信训练,建立这种长效机制更能从根本上做到诚信待人。

4.中学体育教学贯彻实施诚信教育的措施

4.1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侧重支持

环境育诚是诚信教育的前提。在家庭中,父母给予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应以身作则,另外学生会在青少年时期模仿父母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而诚信也居于其中;学校是最主要、最经常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环境,在体育课中侧重学生诚信方面的活动,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诚信锻炼,并在其他的课堂上有一定的应用。社会上,更该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全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举报街道社区篮球足球等活动时,不用聘请裁判,自觉遵守规则,市区准备诚信活动周等,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使社会诚信对青少年发展起积极作用。

4.2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

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定期进修和培训,以自身的诚信带动学生诚信水平的提高,更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严格要求自己,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则,做诚实守信的模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而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结合学生体育教材、体育课堂常规和学生中学时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的把诚信教育融入进去,并从实际上生活中带动学生诚信行为。

4.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结合

在体育课堂上的诚信教育要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要做到每次课前有要求,课中有评价,课后有小结,把诚信根植于学生心中,把诚信作为学生自身行为的准则;诚信教育要与课堂常规结合,教师抓好体育课堂常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对遵守常规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违反常规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遵守规则的品质;诚信教育与学生体育课活动结合,体育活动种类多,竞争性、动态性强,突发事件也会偶然发生,这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诚实待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并结合体育教材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通过集体和客观的评价、引导,让学生对实际问题有所认识,有所行动,有所领悟。

5.建议

5.1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诚信教育活动相结合。

5.2在中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和心理成长最关键时期,每周应增设一节体育课或者组织较长时间课间操和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蓝庆华;青少年诚信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罗文;中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李金艳;如何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4期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3

关键词:诚信道德建设措施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是实践“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保证[1]。中华民族有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诚信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只有讲诚信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树立,才可能获得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发达国家,人们笃信信用就是生命,没有信用就会寸步难行。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变革的时期,诚信缺失、信用危机现象时常发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作用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作用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2.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

3.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4.诚信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

二、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措施

1.建立诚信约束机制。

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结合的信用约束,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建立信用评价机制。

构建人们的诚信度评价机制要结合人们的诚信档案,我国应成立相应的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人们的诚信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测评的要素。我们认为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的内容和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人们诚信度要素的具体项目。可以建立如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和择业诚信评价等;也根据测评的不同内容指标,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对诸如考试作弊、不按时还贷、隐瞒健康状况、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行为都明确为可量化指标,由评估部门进行跟踪评比后,确定人们的诚信度从而把人们的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测评的途径包括自我自评、同学或同事互评、领导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要积极培育规范的信用评价市场,加快社会信用评价机构、信用评级部门的建设,推动社会信用行业的发展和完善。

3.建立诚信的奖惩激励机制。

要不断完善社会信用机制的奖惩制度,制定合理的奖惩标准和可行的定量指标体系,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对诚信表现优秀的人们进行奖励;建立惩处机制,对于违反诚信规范的人视其情况进行程度不同的处罚,使他们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2]。要切实做到奖惩公正,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守信者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褒奖,失信者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方面惩罚,才能促使人们的诚信行为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

4.建立诚信的档案管理机制。

对人们的诚信表现进行客观记录,记载的内容既有讲诚信的优秀表现,也有不讲诚信的缺点记录。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和道德观。

5.建立诚信监管机制。

面对现在的诚信危机,我们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信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主体的积极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与政府的信用监管机制,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企业的信用管理,以强化对社会诚信的监管。信用监督的对象涉及很广,需要我们的共同的支持,以保证诚信评价的顺利进行。要对诚信的开展和落实,对诚信评价的公开、公正、民主程度予以监督,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保证诚信监督机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3-4]。

6.建立信用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诚信档案网上公示制度,增强诚信档案的透明度和约束力。要加快信用信息法制化、公开化和市场化,积极推进信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信用信息的商业化和专业化的运作和服务。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个方面综合努力,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开展诚信教育,形成诚信的氛围。[5]

我国要开展诚信教育,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既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使人们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从学生进校起就要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和学术道德观。

三、结束语

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在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构建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综合努力;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向欣.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6):86-90.

[2]徐仁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5):6-8.

[3]钟建宁.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8):111-112.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4

【关键词】会计;诚信体系;经济秩序;措施保障

一、构建会计诚信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企业由国家计划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变为“自主独立”的法人实体,市场的投资主体也由国家单元化变为国家、集体、中外合资、合作、外资独资、个体等多元化,因此市场交易关系突出表现为信用关系,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转。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交往中的诚信,必成为不同利益的市场主体间自觉的行为。因此就必须构建会计诚信保障体系。

2.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

道德危机是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正是为了从人们思想上解决道德观念问题,用以优化国民经济的运行环境。道德危机的突出表现是信用短缺,因此贯彻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构建会计诚信保障体系尤为重要。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将“明礼诚信”作为规范的重要内容。所以要落实《纲要》要求,就必须构建诚信保障体系。

3.解决会计不做假账的需要

会计做假账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会计信息提供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取得自身利益,就通过会计造假账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保障体系,制定有效的会计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4.应对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

会计信用环境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竞争力,是无形资产,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发展的土壤。我国“入世”后,企业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如果会计诚信无保障,就很难取信于一体化的国际社会,从而使企业行为与国际一体化经济对诚信的要求不适应,就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受损,因此必须构建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的会计诚信保障体系。

二、构建会计诚信保障体系的措施

1.构建科学的会计诚信主体体系

构建科学的会计诚信主体,是会计诚实守信的保障。比如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就不至于形成企业负责人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某些腐败行为就有可能得到遏制,利益驱动就会得到限制和约束,自然就会要求会计依法核算,如实反映。因此构建诚信的会计主体,是规范会计行为、落实会计诚信的重要保障措施。

2.构建系统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首先,在教育对象上不应仅限于一般财会人员,而要把单位负责人、单位会计负责人以及与财会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员都纳入教育对象,尤其是“一把手”,他们是会计行为的决策者,讲不讲诚信,造不造假账,往往由他们说了算,因此他们应该受到更经常化的、较为深入的会计诚信教育。社会各类经济监督部门和人员,如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经纪人等执业人员,都是会计诚信的监督者和评价者,更应受到会计诚信教育;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以德治国”、“不做假账”及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为重点,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依实施教;第三,在教育方法上应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改;第四,在教育体系构成上,构建全面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3.构建完善的会计诚信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构建会计诚信保障体系,必须立法先行,加强会计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建设。一是要尽快制定和补充与会计诚信有关的法规制度,完善涉及会计诚信行为的有关规定。补充和完善立法的内容包括严格规范国家对诚信的监督管理、中介服务组织诚信执业、单位诚信理财及失信处罚等措施;二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对理财失信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严惩,决不手软。必须改变目前一些单位会计违法案件中只处罚单位,不处罚个人或只处罚会计,不处罚领导人员的作法,以维护《会计法》的严肃性,树立国家会计管理部门在会计执法管理中的权威,把诚信理财提高到“依法理财”的前提上来,优化诚信理财的法治环境,使会计诚信理财、诚信执业得到落实。

4.构建会计诚信监管体系

要保障会计诚信行为成为社会性的共同行动,就必须首先解决政府对会计诚信的监管问题,明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会计诚信建设应负的责任,建立会计诚信监管体系。

5.构建规范的会计诚信评价体系

会计诚信评价主体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组织,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中仍存在行政干预的影响,竞争不规范,人员结构不合理、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等缺陷,所以执业质量不高,对会计诚信的评价缺乏客观性,还有的甚至帮助企业造假账,提供不正确的、带有倾向性的审计报告,欺骗信息使用者,直接影响到会计诚信的行为规范。因此,要规范会计诚信行为,就必须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的执业行为,提高中介服务质量。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5

 

 关键词:会计诚信 会计职业道德 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而公司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使人们陷入了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及其重要性的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会计的公信力、培育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会计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把公司企业的现实经济活动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诚信。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工作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职业道德在整个会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

(一)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诚信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会计人员,只有严格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才会出现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规范的执业行为的不断积累,就是建立会计诚信的过程。

(二)会计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三、会计诚信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会计诚信,就是要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依法、规范、认真履行职责,一是理财,要做到为民理财,聚财有道,生财有方,用财有效,为公司企业当一个“好管家”。二是廉政,要做到廉洁公正,坚持不义之财不取,在金钱面前不动摇,非己所属,眼不红、手不痒、不贪不沾,依法规范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是诚信,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业,决不做假账,危害公司企业。

四、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从全国物价、税收、财务大检查和对部分国有太中型企业及重点亏损企业审计情况可以看出,层出不穷的虚假会计报表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第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作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信息失真的保护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价值观念转变及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权力监督和制约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

(二)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措施,致使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理想。在学校教

育中,较长时期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

五、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6

【关键词】诚信教育提高素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35-01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包括了诚信,是“立身之本”“举政之举”,诚信的意义就是,诚实无欺,恪守信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到良好教育和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群体,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诚信的认识,可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大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都是积极向上的,把诚实守信当作人生的重要信条来认知并且践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极少数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没有良好的学风

学风不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作弊,并且这种行为屡禁不止,而作弊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如日常作业存在抄袭现象,毕业论文不是自己完成而是从网上直接下载,英语考试找外人进行代考。更有甚者,居然还制定了详细周到的程序,利用高科技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一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为取得高分也会铤而走险。这些现象对于学校的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学费及助学贷款的拖欠

现在大学生拖欠学费也成了多个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家规定大学生需要缴费上学,但是强调不让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这就给一些恶意欠款的人提供了借口。再有,在校大学生对于助学贷款的还贷,也存在故意拖延和逃避还款的情况。工作之后,有了固定工资足以还款时却不守承诺。这使得国家的助学资金难以回笼,严重地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影响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们。有些学校为此不得不实行了“三证”扣押的措施,也为此进行宣传,但是毕业生不还款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这就给学校及银行借贷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

3.工作面试时缺乏诚信

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希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希望职位高,薪水优厚。为了迎合用人单位,他们就会伪造各种优秀的简历等相关材料,小到成绩单大到各类奖状、校内社团任命聘书等材料。

4.在虚拟网络中道德缺失

网络是现今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及社交平台。在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然而它所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小觑。学生上网都是用文字进行交流,所以很自由虚幻,可能做出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盗看别人的电子邮箱,虚假的消息及谣言、观看、制造病毒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秩序。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人在经济大潮中丢失了基本的良知,具体表现在急功近利、言而无信等方面。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只要与自身利益无关便是毫无诚信,大学生也深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的失信行为也颇为严重,少数的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又为了逃避责任弄虚作假,掩盖事实的真相。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中考高考制度的制约,使大众更加倚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无形中忽略了诚信教育。在中国式教育中,非常多的家长他们只是注重孩子的成绩好坏,而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他们的一些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最后是学校方面的教育,很多高校都缺乏健全的诚信教育制度,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没有建立有效的诚实守信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关注,对他们的诚信状况更是没有建立诚信档案。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及熏陶,针对当前的现状,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

第一,营造诚信氛围。良好环境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就充分体现出了高校环境的重要性。高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学生置身于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比如“无人监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开展各种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活动等等。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守信品格。

第二,可以建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所谓诚信档案就是学生的第一个信用记录,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可以使他们更加注重完善自我、培养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情,以便得到更好的诚信记录。从学生入校开始便建立起诚信档案,这样他们便会了解到诚信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需要加强家校联系。家庭的信用教育与学校的信用教育同样重要,学校教育少不了家庭的配合,两者之间应该建立畅通的互动关系。可以定期地召开家长会议、家长联谊会等等,宣传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和学校一起来提高学生的诚信度。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7

关键词:学生工作资助工作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高校的学生管理与学生资助工作是维护教育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现实的情况看,各个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调方面仍然有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在相近内容的要求上不能实现有机的衔接。比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七条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这个要求对全体学生是合适的,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资助的学生来说还不够细化,还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

第二,两者的处理信息不能共享。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登记、管理信息处于部门内部管理的比较多,对外共享的比较少,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不能随意调取;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由于顾忌某些个人隐私也不便于共享。如此一来表面上看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一家人,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这样势必造成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

第三,两者落实各自的措施过程中不能相互渗透。学生资助工作关注的是弱势群体,侧重“帮”,给予的多、关怀的多;而学生管理工作侧重的是“堵、疏、导”。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资助工作的“帮”往往被搁置在“堵、疏、导”之外,学生管理工作的“堵、疏、导”也往往在实施资助的时候被忽视,不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谈不上相互补充、相互推进。

第四,两者对同一主体的研究不够。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没有确定具体的资助对象之前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同样,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也是全体学生,两者服务和管理的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一致的。这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诉求不是资助部门或者学生管理部门单独能解决的,需要包括这两个部门在内的多个方面共同辅助、教育才能凑效。现实的情况是各自采取的单兵作战的多,共同施助的少,就事论事的多,研究整体工作合力与构架的少。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某个部门的原因,也不是某个个人的原因,而是高校学生管理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特别是本世纪初高校的扩招,高校扩大规模的同时也给管理增大了压力。收费并轨给更多的学生一个上大学机会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带来生活的压力。近年来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来温暖的同时也给资助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阶段性的问题,我们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坐下来认真分析现实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尽快建立健全资助与管理的联动机制,认真承担起学生工作的历史任务。

第一,要深刻认识学生资助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从思想上解除误区,消除独门主义和小集团思想。1.学生资助工作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的,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通过理顺对外关系,争取更多的助学贷款、社会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科学务实的工作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名单,科学配置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诚信教育,有效规避贷款风险,提高学生的诚信度,为学校的良性发展种下健康的种子。2.学生管理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多,包括学风建设,纪律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习惯的养成,传统美德文化教育,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方面。可见,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3.如何实现教育与管理的目标,仅凭某个部门不可能完成,需要多个相互关联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就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诚信教育内容来看,学生资助部门的教育更有抓手,通过贷款学生的还贷率等直观的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诚信状况,为研究学生的思想现状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便于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在获取诚信信息环节上,学生资助部门有独特的便利条件,可以从学生贷款的整个流程上考察其信息填报可信度,可以从本人申请资助的材料上核查其可信度;在实施诚信教育的环节上,学生资助部门有直接的责任,通过宣讲介绍诚信系统的作用,建立网格巡查信息机制,阶段性寻访等具体措施,使得诚信教育有内容、有方法、有结果。学生管理部门的诚信教育可以直接移植资助部门采集的诚信信息到自己的门下,如果加上自身对学生日常的诚信观察和考评,那便是一份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了。再比如感恩教育、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都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所以,兼容并蓄,合作成器。

第二,使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前提是顶层设计要合理。学生资助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都属于学生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无论是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还是科研部门都要弹奏同一个调子,那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资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调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上两者要兼容、互补、互助。比如学生管理条例对学生违纪有记过、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理规定,学生资助部门不能无视这些规定,而是要在评定奖、助学金的时候适量权衡这些违纪信息,适当降低资助档次;在工作机制上相关学生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重大问题、敏感问题要取得各部门一致的决策和执行力;学校关于学生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制度要求,其他的制度措施必须与之相一致,不能相背相离,也不能“两张皮”。

第三,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学校对学生的信息采集来自多个部门,学生资助部门和管理部门只是其中的两个,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源。学生资助部门对学生的信息采集来自贷款流程各环节,来自家庭所在地的证明,来自银行的信用记录,来自对其家庭经济等基本状况的调查,来自部分生活消费记录,来自每年生成的资助材料,所有这些信息有的是可以公开的,有的是需要授权公开的,对学校内部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可以共享的,这些共享的内容或多或少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样,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信息采集也是多渠道的,他们采集的学生工作信息、纪律信息、操行信息、学业信息,日常行为信息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共享,这些信息对实施资助措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资助本门调取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纪律信息,结合学生本人的申请资助信息就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否言行一致等全方位状态,从而确定是否资助。

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以后有两个好处:一是信息共享后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信息采集渠道拓宽了,信息准确了,必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原始的、客观的信息使得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更贴近工作需要,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二是信息共享后等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网,封锁了可供学生钻的漏洞,有利于推动整个学生工作上高度。

关于度的把握。学生资助工作在采用学生管理信息的时候要适度采纳。比如一个家庭经济状况极差的学生由于一时冲动打架斗殴受到处分,处分学生的信息是准确的、合适的,但是在实施资助的时候不能一票否决,还应当采取降档或缓发等手段来帮助他、教育他。学生管理部门在采纳资助部门的信息时由于涉及个人的信息,所以公布的范围上也应当慎重,防止触动个别学生伤痛的心灵。

第四,对学生工作的研究是一个不老的话题。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2004]51号文件,要求高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常设机构,协调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006年教育部也发文明确要求各高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常设机构,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措施。2007年秋季国家开始对在校大学生实施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措施,2010年秋季资助额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实施奖、助学金预拨付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新工作、新问题不断出现。贷款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受助学生的感恩心理怎样?这不是一个资助部门能解决的。学生管理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要求更加明确,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更加及时,对学生的信仰问题更加关注,如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如何?他们递交入党申请的很多,但是用心递交入党申请的有多少?这些学生工作的新动向、新举措都给从事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相连,谨小慎微不行,固步自封也会一事无成,现实需要我们各个部门互通、互信、互助,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采取办法解决新问题,共同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年轻一代的发展尽我们的全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51号.

[3]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教学[2005]5号.

作者简介: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8

论文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增强“教育机会均等”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改变了很多贫困生的命运,现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但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还贷违约现象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出发,分析助学贷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研究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问题。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是否诚信,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和人格高低的集中体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赞美的依据标准,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和修己待人之方,是组织兴业之基和获得成功的保障,也是政府建树自身形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本。[1]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坚持诚实守信,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于教学制度的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贫困生现象已日益突出,大学生缺乏诚实信用的品质和不良行为已日益严重,在高校助学贷款中尤为明显。注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nationalloanforschooling)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是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保障。[2]国家助学贷款(nationalloanforschooling)是一种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部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的银行贷款,[3]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快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和“惠民”活动,它的广泛实施和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贫困生比例是24%,特困生比例是10%,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其中“贷”主要指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的主要形式。国家助学贷款自从1999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但国家助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迎来第一个还贷高潮,但由于违约率及违约人数双双超过2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停贷的高校,随后各贷款银行纷纷提出停贷。为此,国家在2004年9月出台了助学贷款新政策,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贴息,延长还款期限,对贷款银行实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以保证助学贷款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开展,许多高校借此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以保证贫困新生顺利入学。但大学生诚信意识差、诚信道德低、诚信缺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有效推进的最大“瓶颈”,由此而引发了大学生的信用危机。据银行方面反映,不少高校毕业生贷款违约率达20%,有的高校甚至高达40%—50%,全国助学贷款平均违约率高达28.4%,远远高于17%的国际平均水平,超过了银行放贷款的风险底线,高校毕业生拖欠还款、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诚信缺失等问题,已使许多银行动摇了继续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信心,有的银行甚至停止了国家助学贷款审批发放的工作。

可见针对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相关助学贷款部门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一个紧急任务,各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这一热点话题,充分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施行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对提高大学生诚信品质,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的成因

1.学校诚信教育的薄弱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首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代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冲击。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逐渐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受资本主义某些不良风气的毒害。高校作为社会的缩影,也深受其影响。目前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虽然都极力推行“素质”教育政策,但我国教育机制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口头上说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仍重视“智育”轻“德育”,尤其是诚信等德育内容受到了严重的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其严重。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以灌输、说教为主,不重视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只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化、抽象化,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在实践中真正地指导学生。

最后,家庭环境对学生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也是诚信培养的重要基地。[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诚信品质、诚信教育意识、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竞争的激烈,不少家庭教育存在“重智力,轻品质”的现象,注重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注重品格塑造和诚信品质的教育,造成了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有的家长虽然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但教育效果不佳;有的家长自己在行为举止上不能作榜样,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让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阴暗面,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诚信行为不但不教育,反而认为是聪明伶俐、能干的表现。

以上都是影响大学生诚信品质,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

2.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淡薄和还贷能力的不足

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道德品质的滑坡、自身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其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生活经历较为简单,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对道德的认识存在偏差,进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为一己私欲将诚信抛到脑后,放弃诚信原则。这些不成熟的心理导致错误的意识和行为,造成了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遭遇诚信的危机,出现了恶意违约、拖欠还款、拒绝还贷、弄虚作假等现象。

此外,就是当代大学生还款能力不足,被迫违约。这部分大学生具备诚信素养、还贷意识和贷款的基本知识,并无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但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岗位供需矛盾加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6]以至于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然而,大多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都是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再加上刚毕业工资微薄,需维持自己的开支,补贴父母,偿还家庭债务,要花费一笔很大的数目,难有剩余的钱还国家助学贷款。

3.信用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个人信用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健全,诚信守信的个人信息涉及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很多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都有其相对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为依据。学生如果不能按时还贷,出现不良记录,将给自己的房款、车贷、求职、购物等日常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个人信用系统健全的国家贷款违约率低,还贷率高。然而,我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不完善,是导致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诚信教育大都停留在道德层次上,上升到法律层次的很少,信贷方面的专门立法相对缺乏。而社会上对于诚信的监管也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和舆论监督的水平上,约束力是有限的,对违约学生的威慑效果不佳,这就使不诚信的行为和意识得不到有效的遏制,诚实守信者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其次,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刚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只有银行在贷款时才能查询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且并没有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违约行为约束力不够,产生不了强大的威慑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结语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关系着贫困学子未来的命运,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公平公正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拖欠还款、恶意违约等问题,究其成因,既有学校诚信教育知识的薄弱、某些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又因为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的淡薄和毕业后头几年还贷能力的不足,还有我国信用机制的不够健全,对违约行为的震慑力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等等。因此,为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推行,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校园,提高大学生诚信素养,并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步入健康的良性循环系统中。

参考文献:

[1][3]唐凯麟.大学诚信读本[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193.

[2]冯盛.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违约成因分析与博弈对策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6),169,212.

[4]董辉.韦德贞.李家贵.吴金.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2.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9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缺失

一、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现状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今社会里很多大学生违背的事情是屡见不鲜,导致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是考试作弊。高校考试作弊行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个个高校的指定了很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相应的奖罚措施,但是在学生的作弊手段的是防不胜防;二是违约。在面临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能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但是学生拿签约如儿戏,随意性很大,给单位的招聘和用人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的伪造个人的荣誉和身份,更有糟糕的是伪造学历,使学校和学生本人的信誉下降;三是恶意拖欠学费。个个高校为了贫困学生和因为没有学费而辍学的学生,提出了缓交学费以及减免部分学费的措施,在这其中,不是贫困学生却用贫困生的身份进行向学校申请,学生想尽办法去开经济困难证明等材料,进而想学校申请资助,使学校的困难学生不能有效的给予资助;四是,学习态度。在学校学生抄袭作业和论文等现象普遍存在是生活态度。有很多学生盲目的攀比,在感情上不严肃,这些问题反映了现今大学生道德取向随意。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

1、社会发展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作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也遭受各种负面现象和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不诚信的现象如此的泛滥,如经济诈骗,虚假广告,偷税漏税,走私,生产伪劣产品等,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来说也难免受其影响。这些诚信意识对大学生的损害的不可低估的。

2、学校教育的偏执、家庭教育的缺乏

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的最主要的理智教育,在信用经济的时代对大学信用意识的教育是少之又少,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也比较单一,在德育等方面显得次要甚至无阻轻重,不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忽视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和身边小事的教育,这样教育的环境影响着学生养成诚信的品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很多的家长只在学业上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孩子的诚信教育,家长在生活中不能为孩子做正面影响着子女,甚至有些家长竟刻意的去实施不良的诚信教育。导致学生在潜意识中缺失诚信教育。

3、对传统化教育的减弱

在大学生中调查显示,认为失去诚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在物质利益面前诚信似乎很渺小,远远没有金钱来的实际;还有些学生不能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事物,却是随着别人的脚步走,看别人怎么作弊、注入不良的嗜好,也会因为自身的利益去进行模仿;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诚信与诚信的淡化有关。转贴于因为诚信是大多数人认为的一种传统的美德,没有必要去进行系统的教育,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外界所左右;在网络虚拟世界、开放、监控性也减弱了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和诚信。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1、诚信普及,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教育体系

在思想上要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全面发展教育是其核心。使学生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敬业,需贯彻素质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进而塑造自己健全人格。在教育内容上,要树立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点。大学生要学会信用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现今社会中的价值、作用。在学校展开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改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教育管理上,教师要积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一个就是调动家庭诚信教育的作用,家长简历有效的沟通能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模范。

2、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建设

教育需要制度来约束、来保障。不只是单纯的靠道德的自律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提高内在的品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教育的影响力和制度的约束力不能融合在一起的,目前我们重点加强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尽快建立大学生的个人档案,真实的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表现,重视诚信的实践和不断增强诚信教育,从而形成诚信教育的长期机制。有大学生诚信档案,学生的信用状况可以上网提供有关单位的查询和使用,有利于社会信用体质的建设。

3、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和信用社会,诚信也是一种法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最基本修养,提高法律提升诚信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应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和宣传教育。《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生应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要让学生通过高校收费政策了解教育和学习,使学生明白交纳学费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应该遵守的法则,促进他们生活中、学习中遵纪守法。邀请往届的毕业生开展互动交流,毕业生的经历教育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大学生明白诚信和守信用在事业发展中有很大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继承人和发扬者,同时大学生也的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关系着社会主义的事业兴衰。高校的教育业应该重视,不可忽视诚信教育,为培养新一代的希望,加强诚信教育做好坚实的基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做到守信之道,“诚信方可立人”,作为祖国的希望要真正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平.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诚信教育的措施篇10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诚信意识;措施

诚信作为医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传统道德文化色彩和鲜明的时代价值要求。在医疗领域中诚信是调节互信互利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纽带。重视高职医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未来的护理、营养、康复等医疗工作重要主体的高职医学生,不仅担负着中国几千年优良医德的传承,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生力量。

1高职医学生诚信意识失范的表现及原因

目前高职医学生诚信意识状况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真诚善良,言行一致。但由于社会、学校、学生本身等多种消极因素合力的原因,他们的诚信缺失日益突出。

1.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高职医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受奖学金和就业等因素的诱使,作弊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越来越先进。不少高职院校还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作弊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意志不坚定的学生看到靠作弊取得好成绩,心里不平衡,放弃诚信操守,甘心加入作弊族。

1.2自私自利,游戏人生高职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入学后"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逐渐显露出来。同学间缺乏相互信任和诚意,感情淡化,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大动干戈。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报复杀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高职医学生谈情说爱十分普遍,他们的恋爱,只是为消除大学期间的孤独和寂寞,缺乏责任感及义务,为博得红颜一笑一掷千金,甚至为争夺对象而大打出手。

1.3信用意识缺乏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医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此举受到困难家庭的欢迎,但毕业后高职医学生骗贷逃贷和托欠学费的事情时有发生,把"诚信"二字完全抛在脑后。

1.4网络诚信意识缺失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已经成为高职医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高职医学生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成为社会公德沦丧的重灾区。在这种虚拟的世界中,网络暴力、色情信息和低俗内容泛滥,诚实守信的机制被败坏,撒谎、诈骗、欺哄、等丑恶行径层出不穷。

上述现象有社会、学校、学生自身3个方面原因。

1.4.1社会环境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拜金主义、趋利主义在悄然滋长,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受到了冲击和荡涤。很多人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渐渐迷失了良知,言而无信。这些现象对高职医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产生强烈的不良刺激和误导。尤其作为"官二代富二代"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并没有像父辈一样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反而出现类似"李某某案"的丑闻,值得全社会反思。

1.4.2学校偏执因素高职医学生的诚信状况与学校思想教育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的缺陷,学校诚信道德教育整体效力在不断下降。在学校诚信教育的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医学生诚信等道德评价则没有硬性的、可操作的、合理的量化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医学生一些误导。

1.4.3学生自身因素高职医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占较大多数,他们从小到大很少经历挫折,心里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虽然思维活跃,易接受新思想,但又有任性好强,辨别能力差的一面,极易受周围不良现象的误导。

2培养高职医学生诚信意识的有效措施

2.1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之风,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诚信的沃土。"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创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是很重要的。要以诚信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特别要抓好关键时点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高职医学院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把诚信教育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诚信意识,创新诚信教育手段,从高职医学生的生活小事抓起,把诚信落实到一言一行上,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在诚信道德教育中,应尊重他们主体地位,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其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诚信道德的自我认识和感受能力。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实现向自律的转化。

例如:在入学时宣扬精诚为医的精神;通过校园广播、专栏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树立典型、歌颂正面,抨击不诚信的人和事;党、团、学生会等组织应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学习系列活动,号召大学生争做实践诚信的楷模等。在校园中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共识。

2.2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在诚信教育中,教师要成为诚实守信的旗帜,"正人者先正己"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体现诚信思想,引导高职医学生树立起诚信的意识。特别是思政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把诚信意识有机地渗透日常的教学中,同时与社会公德、心里健康、法律教育有机结合,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2.3是积极构建高职医学生诚信档案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高职医学院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指示精神,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作为他们在校期间诚信品德的重要参考依据。城信档案要本着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行为、学习成绩、所受奖罚等做忠实记录而不做任何主观评价。把高职医学生信用档案纳入全国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促使高职医学生从踏进校门的那天起,就产生一定的心里压力,无形中产生自律意识,自觉培养诚信的价值观,珍视诚信,以诚信自律。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示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才能形成高职医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