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9:25

英语思维培训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英语思维能力英汉思维差异

一直以来,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都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难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数只重视语言能力、遣词造句和语法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最根本的英语思维能力起到的作用,其实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才是英语写作教学的核心。

1.英汉思维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英语重视抽象思维,在写作时比较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常常会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的概念,会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这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不但理解英语方面存在问题,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也会面临挑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大多有限,教师不能完全要求他们写作的时候就采取英式思维去构思,学生大多都是在头脑中构建汉语的框架,然后再一点一点翻译成英文,写成文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去抓住本质的东西,大胆地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归化方法。英语是一门重视直观思维的学科,语言习惯中一般把主要的信息放在句首,随后把其他的信息放在后面,就是说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在前面的,借助连词、副词、介词等等添加状语和补语从句等等,主要信息重心在前,次要信息在后,头小尾大。而汉语的语言习惯是从侧面说明,先阐述次要信息,最后突出主要信息,一般是句尾为重心。命名词充当主语,被动形式使用也很多。汉语常常认为与自然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主体客体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一般用有生命的物体充当主语,句子的语态要求不是非常严格,被动语态的使用也不常见。教师要让学生把简单句整合成复合句,英语的逻辑结构比较严密,注重形合而非汉语中的意合。

2.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能拥有英式思维是众多英语学习者梦寐以求的一种学习境界,,这是学习者能用英语流畅的表达自己思想的首要基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完全非英语的环境中,要形成完整的英式思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并非是不可实现的。作为英语学习者首先要多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的用英语进行思考和练习,才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理解英语的习惯。作为教师平时可以给学生看一些英国和美国作家的文章,并且抽时间进行仿写的联系,要注重单词非常简单但是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学生难以理解这些句子的原因一是对词的多义掌握不好,另一个原因就是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学生应该经常阅读,语感就会加强,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不容易写出中式思维的橘子。在英语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常组织一些教学活动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课堂英语故事接龙,让学生在课堂现场迅速的进行短句创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能力,因为培养英式思维能力的关键就是要逐渐的缩短学生从汉语思维转换成英语写作措辞的时间,这个转换的时间越短代表学生英式思维养成越好。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做到想到什么直接在脑子里出现英文的句子,而不是先出现汉语句子再转换成英语。就好比我们中国人说方言,对一种方言很熟悉的话想到什么马上就能说出来。但如果不熟就得先想这个词如果用普通话说该是哪个,再加上声调这才能把一整句话说出来。没有良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语言技能就会慢半拍。

3.结束语

由于学生在进行语言的表达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思维模式的制约,这种思维模式是长期养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句法词法、赏析范文之外,更要注重去分析英美文化、思维方式、表达模式和观念,这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英汉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并且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余东东.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观周刊,2012(03).

[2]郑青.大学英语写作中英语思维模式的培养[J].理论,2008(05).

英语思维培训篇2

关键词:英语口才思维训练思维训练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26-01

信息的传递是靠语言这一交际形式得以实现的,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是英语交际的必要条件。由于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英语口才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高职高专大学生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也就尤为重要。那么,英语口才能力要怎么样才会提高呢?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和方法:首先要理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次明确英语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对思维进行大量训练,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没有语言,先人的思想和言论结果就不会流传后世,更谈不上继承、巩固和发展了,当然,相互间也就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思想交流了。脱离了思维,“语言”跟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毫无区别,不再是音意结合的交际工具,也就不再称其为语言。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称之为思维,脱离了语言材料,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样,没有语言这一物质形式,任何思维活动也都难以进行。

二、英语口才表达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不发出声音的思维称为内部语言;表达思想结果时付诸于声音的语言称为外部语言。因而,要想进行言语交际就必须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由此可知,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够很清晰简练、迅速生动地把内部语言表述出来。书面语如果写错了,我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直至完善满意,达到预期的表达目的。然而口语却与书面表达有很大不同,它的及时性、突发性、应变性及很多特殊情况决定了它不能轻易更改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迅速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思维必须敏捷,缜密。因此,加强训练思维能力对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才能具有敏捷的思维,进而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

只有思维敏捷才能有流利的英语口才,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必须进行刻苦的思维训练。思维的训练包括思维的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集中性,深刻性等等。口头交际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目的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在此,教师的责任不容忽视,教师一定要竭力认真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做到口才表达准确简练,条理清晰,生动地道,字正腔圆。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密切配合,虚心踏,刻苦训练,认真总结,反复实践,最终水滴石穿。

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必须在英语思维指导下完成,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摒弃母语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竭力使自己完全融入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当中。那么,为了避免失败的交际结果的出现,口语表达者不仅要使自己融入英式的思维方式,还要不断尽快使自己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这种思维方式与自己融为一体,表达时才能信手拈来。当然要想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环境,更离不开学生的刻苦付出和正确的学习训练方法。

提高口才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思维连贯缜密性的强化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达到口才表达逻辑正确,条理清楚,无懈可击。只有头脑清醒,才能思维敏捷,进而组织好语言流畅缜密地表达。

其二,思维的灵敏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做到言语反应快,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直至达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的境界。

其三,思维的发散广阔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要能够在口才表达中做到文采飞扬,形象生动,透彻精辟,感染力强。拓宽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发散广阔性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增强思维的活力。

其四,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能够收放自如。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在口才表达中的反映则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可以采用口头作文的方式。

英语口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就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

参考文献:

英语思维培训篇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思维训练方式作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有效思维训练方式,这种有效思维训练往往涉及到的是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住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多方面的内容,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应当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掌握英语语言的能力,同时积极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一、有效思维训练方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全面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如在“Hepickedmeuponmywayhome”中的“pickup”,按照上下文的具体情景,应为“顺便载我一程”的意思;而在“Youspeakenglishquitewell.”“oh,ijustpickeditup.”中,这两句对话中“pickup”应理解为“刚刚学上手”的意思。如果只孤立地认为“pickup”是“把……捡起来”,就无可避免地导致对整个句子的错误理解。

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文章的内容往往是以一种英语的文字符号为载体进行传递的,通过这种阅读方式的进行,将这些信息积极有效地传递给大脑。这样,就能够将英文的信息转化到大脑当中,同时经过学生的汉语式的思维方式转变成为汉语的内容。这样的一种英语信息转化为汉语信息的过程,就是目前学生所进行的一种阅读的形式,这种阅读的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体现出来,也不能达到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效果。英语阅读课堂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进行英语思维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英语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读出内容、抓住主旨大意,同时还能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猜测文章的涵义,不断地找出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隐藏的涵义,这种思维模式需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同时促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英语过程中培养其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模式

(一)转换母语的思维方式成为英语思维方式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内容,需要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来进行英语问题的思考。作为学习第二外语的中国学生而言,在自己的内心思维过程中主要的思维的方式还是以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的。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的模式发生改变,就只有在学生的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训练,让自己的汉语思维逐渐地转变成为英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将会大大提升其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不断地完善其学习英语的实际效果。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模式中,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问题的习惯一样,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这样就等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进行思考问题是一样的,可以发现没有积极的英语思维活动能力,就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英语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实际应用的意义所在。

(二)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思维模式训练

威廉斯给阅读所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是:“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这里的关键词不是“看着”,而是“理解”二字。阅读的实质就是理解,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把握语言的本质,只有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才能加快阅读的速度,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并达到交际的目的。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学习往往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对于语言的认知上面往往还没有能够成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力的训练,来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有效思维方式,这样的话,才能提升初中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如在“moreandmorehousewivesaroundtheworldwillsoonbestandinginthecheck-outlines”一句中的“standinthecheck-outlines”(在超级市场排队结帐付款)。对于英语整体内容的把握,是提升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最好办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中需要逐渐建立起的一种能力,就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要建立的概念的能力,这种概念的能力往往就是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讲那些直观的、抽象的思维和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结合到一起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那些感觉、知觉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思维模式,用这种概念来构成思想的形式,同时用这种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这是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

(三)重视学生心理年龄变化对思维习惯养成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到18岁就基本成熟。而在这之前,整个青少年时期有两次思维能力发展的高潮。一次是在14岁,正值初中阶段。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另一次是在17岁,正值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阶段养成的思维习惯会与人终生相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有效思维训练,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其英语学习能力,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地提升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学生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有效思维训练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让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教师通过一些意境的选择来进行,初中学生有效思维训练方式的建立,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掌握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静.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英语思维培训篇4

关键词:专业知识英语写作本体教学改革

1前言

对于公共英语写作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传授知识要让学生加以理解吸收,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的实践。”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尽管四、六级考试体系正在改革,本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的英语写作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与指导”。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模式,使学生的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对教师和课堂过于依赖,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英语应用能力差,基础薄弱。

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问题上,研究者从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对英语写作的过程和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进行过不同的研究,但从写作本体出发来研究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却寥寥无几。

2写作本体论

写作的本体是练习和实践,是以写为主的。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重新审视外语教育,同时为适应21世纪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应突出外语的工具。二是加强英语教学的科学管理,改变“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所以,应改变学生急功近利的态度,公共英语考试证书固然重要,但水平的提高更是重要。三是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跨世纪人才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英语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听说读写译是相辅相成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对英语其他方面也有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许多国外知名企业陆续进驻我国,打出的招聘广告就是:“要有良好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然,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完成的一门“必修课”。

写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书面形式的传达际活动,和其他形式的交际性活动一样,它是有目的的活动,即写作者将自己对特定事物、人物的看法、想法、认识、感情等,用书面形式传达给特定对象,以便使对方知晓、明白、相信或信服。写作训练对语言能力的其他层面即听说读也能产生有力的影响,所以,英语写作在整个外语习得机制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我国的英语教学是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把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相结合,是比较符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英语写作正是两者结合的最佳手段,也是师生共同创设的英语学习的最佳教学环境。

3英语写作的定位问题

显而易见,写作要多练、多写,以写为主。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能够用英语思考周遭的疑惑,记录现实的环境,并抒发心中的感觉。

3.1英语写作课在高校的定位:实践课、训练课

英语写作课的当务之急:写作课的转轨定位。将传统的以讲为主转化为“以写为主,以讲促写”。写作课的性质是技能课。

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也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写作能力。要在实践中,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实践。

3.2“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写作训练体系

知识要变为技能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就是训练。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和技能活动,要做得好、写得好,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凡是写作能力很强的人,都是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才能达到的。既然是一种技能,就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即建立科学的写作体系、科学化、系列化的“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写作训练体系。

教学的一个中心:以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写作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深邃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这些都是进行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同时,从事写作的人要有健康的人格,纯正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认真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写作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

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系列训练与日常训练相结合。最基本的要求是“训练有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写作句子开始,然后到段落,最后到语篇。在进行系列训练的同时要因势利导的让学生进行日常写作训练,即写作日记的训练。

二是综合训练和单项训练相结合。要使写作训练做到科学化,就必须坚持“先分解,后综合”的原则,即把每个训练项目分解为若干单项进行训练,然后再将各个单项综合起来进行训练。

三是书面训练和口头训练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表达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远远超过书面表达的使用频率。口头作文也是书面表达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理由有二:口头训练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想、说、写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如果一个人的思路不清晰,想不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思路不清。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训练和思维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口头训练是思维训练和写作训练的中间环节。

4重视语言输入,摆脱母语干扰

作为二语或者说是外语写作,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需要指导学生分析文化差异,阅读相关材料,克服文化的冲击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戒除生搬硬套的表达和中文式的句子。

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母语干扰问题,其原因在于中英文表达存在不同,尤其是在语法结构上差别很大。学生如果不注意这点,把头脑中的每一句汉语意思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就会造成错误的句子。如:公路上发生了一起车祸,有学生译为:thestreethappenedacaraccident.实际上“happen”是不及物动词,不能接宾语。“thestreet”也不能当做主语,只能当做地点状语,可改为:“acaraccidenthappenedinthestreet.”受母语干扰所造成的错误关键在于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基本用法没有透彻的领会,平时记忆单词只注重其汉语意思,忽略对英语单词的词性、用法和搭配的记忆。

另外,对于一些习语的表达方式也应该注意中英文的区别。例如:“他是个饭桶,每个人都瞧不起他。”中“饭桶”不能直译为“ricebucket”,应改为“Heisnothingbutaeater.”因此,在写作中如果要用习语的话,一定要用非常有把握,切忌生搬硬套。

5英语写作中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一个用语言来创造意义,并向读者传达这个意义的行为,因此,它不仅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如果用英语来创作,那么,这种行为不仅是民族的,更是跨文化的,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的同时,应让他们知道英语写作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反映的不仅是写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还有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5.1英汉思维和修辞模式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汉族习惯于环形思维,先总览全貌,得到一个结论,然后再反复证明这个结论,因此便有螺旋形表述。在这种思维惯性下,汉语的修辞模式往往不是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先围绕主题“兜圈子”,从间接的角度旁敲侧击。欧美人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直线型,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十分盛行的公共演讲和论辩之风,后被亚里士多德总结为修辞学,即“发现可以用来就任何论题进行说服之手段的艺术”。欧美人的思维模式倡导语言要开宗明义,直截了当,环环紧扣。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潜移默化下,英语文章的布局呈典型的直线型,首先是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思想,然后再对该主题加以分析、论证,最后是结论。

此外,英汉修辞模式的差异体现在语篇的连贯性上。汉语属于“意合形”语言,句子通过语义搭配和字词意义连接起来,较少借助连词这样的语法手段来实现语篇层次的衔接和前后的呼应。而英语是“形合法”语言,它要求句子有完整的结构,强调句子的各个成分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连接词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5.2汉语思维的负迁移

语言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思维是写作活动的基础。由于大多数学生都已成年,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常常借助汉语思维,并把汉语的表达方式和句法规则迁移到英语表达中,从而出现了语言负迁移的现象,对有效的英语表达造成了干扰。所以,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句表达的精确性,使每一个句子都能最大限度地与思维逻辑紧密关联,排除一切与写作客体无关紧要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把握语言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

6结语

好的文章是学生写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写作是一门技巧,是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学生之所以不会写作,惧怕写作是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而不是学不会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字、词、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谋篇布局、体裁等。英语写作是一个潜心积累,勤于动笔,善于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写作具有进行预设、选择、调整、否定、修改等工作的余地,语言应用的正确率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每一次语言实践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成效。所以,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自觉利用英语写作的习惯,加强英语写作练习。定期布置一些不同类型的作文,由教师或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批改或搭建英语写作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相应的文章并参与借鉴和互评,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储备相应的词语用法、句子结构、文章布局以及内容信息的潜心揣摩、分析归纳,从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写出更多有价值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刘培瑜,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岁月,2012(5)

[2]陈坚林,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孙俪,英文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1-8,43

[4]戴炜栋,外语教育求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04

[5]SchumannJ.h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pidginization

[6]Hypothesis[J].LanguageLearning,1976,(2):391-406

[7]邹小娟,大学英语四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G].吴龙森,新世纪英语教学论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95

[8]武月明,博学英语.英语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英语思维培训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思维已经逐渐代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和家长提高了对于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视度。针对现今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了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1.教学重点偏差。

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记忆和背诵方面,忽略了英语逻辑思维体系的构建。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产生的长久性不利影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片面地觉得大学英语学习应重视背诵和记忆过程,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思辨能力的构建过程。老师让学生重复地进行听写练习、背诵课文短语和做练习题,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效果不甚理想。遇到实际应用的状况时,经常出现不会表达、词不达意的现象,长时间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低下,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中没有协调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共同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方法问题和学生的认识问题等,导致很多同学对于英语知识的认识停留在感性水平层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本质内容。学生通过感知不断表达甚至描述事物的表象问题,如果需要穿透表象研究本质的时候,就会出现探究方向不合理的问题,结果是思维逻辑不清晰,无法合理把握事物的主次矛盾,无法达到知识的合理过渡,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限制。其根本原因是老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过程重视程度不够。

3.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了解语言文化的背景,开眼界和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教师过分重视实际的引用效果,忽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兴趣培养。很多同学认为英语学习是为了长久发展做好准备,大部分同学根本不是出于兴趣方面进行英语学习。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兴趣观念,忽略了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方法

1.加强对师生思辨能力意识的培养。

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强化教学效果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教学现状,首先大学相关专业的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教学过程中改变单一的知识点授课方法,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及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到一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理论教学深入到不同的细节中,提高老师的思维能力。学校也要提高重视程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于专业的英语老师进行培训,提高老师的思维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通过不同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全员对于思辨能力重要性的培养,让这种思辨能力深入到意识中,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2.营造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英语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颠覆过去自我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主动积极地和学生互动和沟通,营造更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想象力,合理地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强化教学效果。比如教室内部可以配置专业的移动性桌椅,使得课堂活动更加灵活地展开,保持老师和同学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和情感的多元化交流沟通。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出现问题,师生之间及时沟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在大学教学中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思维空间性。

3.依托课程内容,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

依据相关的理论,思辨能力依靠一定的训练和培训是可以提升的,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学习,可以逐步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形成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思维的控制条件下,实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计划、检查、调整及评估。保证主观性和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依据知识技能的训练及情感特性的培养,掌握认知技能。学校可以将思辨能力的教学方法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内容依托方式,一类是独立设课方式。独立设课方式将训练的课程内容设置成独立的方式,学生选择该专业性课程接受训练;内容依托方式根据学科的内容学习英语,通过将英语作为媒介和工具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思辨能力。目前西方先进国家已经设立了单独的专业课程,在不同学科中融入了思辨能力训练。专业性的课程应用中必须依靠学校专业性教学资源的投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弱。学校不仅要开设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还可以适当增加部分的选修拓展类课程,供学生自由的选择学习。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关的其他课程,这种设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知识结构和思辨能力。

4.对英语课程进行优化设置。

合理进行英语课程的设置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校从相关教材书籍的选择、课程的安排、具体的学习内容等多方面考虑,以思辨能力当做基础相关选修课渗透到各方面,保障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快速培养出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为长久性地发展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成为社会新型的人才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育体系现状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力度,运用科学的理念对英语课程进行优化设置,营造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学中努力协调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共同发展,实行教和学的科学化教学管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大幅度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n].中国教育报,2014.

英语思维培训篇6

关键词:《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特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080-4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21

1.引言

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育已把重点放在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正是基于该教育目标,《新标准大学英语》(以下简称《新标准》)作为本世纪新一套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面世,并已被多所高校所采用和接纳。本文在分析《新标准》的编写理念、教材目标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课堂提出一些教学设想,以期能充分发挥该教材之优越性,立足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目标。

2.《新标准》之教材特点

《新标准》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理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形成,以及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新标准》以实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策略以及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其教学目标,希冀通过多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2.1选材丰富

首先在选材上,《新标准》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主题内容涵盖日常话题及深层话题,所选文章与视频材料注重语言质量、文化内涵、思想深意与创作视角。教材中既有经典文学作品又有优美的时文,既折射出社会的演变,也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取材真实丰富、鲜活生动,语言地道、贴近实际,不仅有利于向学生输入正确的语言信息,积累实用的句型和词汇,同时也能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

另外,《新标准》的视角开阔,不仅包括西方国家或讲英语国家,同时融入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引导学生探讨和鉴别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其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

2.2强调多元智能

《新标准》通过新颖的内容、地道的语言、美观的设计、合适的难度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提出对学习者“以人为本”的多元智能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多元智能的理论依据极大拓展和丰富了智力的内涵,克服了传统智力观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完善和不断提高的空间,也为英语学习与能力培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教材重视语言知识学习中的情景和应用,注重技能训练的循序渐进,同时强调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新标准》强调跨学科功能,即综合文化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其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形成。

2.3强调自主学习能力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生时代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高等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目标。《新标准》重视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策略、立体化教学资源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学习责任心,使其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并管理学习。

3.《新标准》的课堂教学设想

鉴于《新标准》以上的编写理念与教材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其批判性思维与学习策略的训练,“三重四得”,才能真正切实、高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与设想。

3.1“三重”

3.1.1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即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培养的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的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为主的教育转变(丰玉芳,2006:33-36)。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需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为最终教育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已有的知识、认知风格、学习态度、信心、动机、观念等)需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与其自身生理发展和社会经历相关联,因此,对学生知识及能力的评价需更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全面性及差异性。

同时,在教学中需重视学生学习的协作性,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通过协作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思维能力,共享智慧,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的合作能力与社会适应性,促进其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1.2重目的语思维习惯的形成

影响目的语习得的因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而且在于语言思维。用目的语思维是习得目的语的关键所在。中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要学会一种语言,核心问题是运用和练习,其中包括对语言习惯的训练和语言思维方式的训练。

《新标准》教材相比以往教材加强了对学习者目的语思维能力的强化。首先从词汇练习设计上,通过英语释义、替代,理解深层意思等多种练习加强对新单词的认知。学生通过联系旧知识,温故知新,既可增强记忆功效,同时也能发散思维,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此设计一改以往直接用母语解释的模式,减少了母语的干扰作用,更有利于学习者英语思维的培养和提高。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贯彻落实好教材的设计意图,加强目的语思维的训练,促进学习者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

在语篇教学中可进行课文理解、解析、讨论、复述、反思等多种英语思维练习活动。以教材为蓝本,循序渐进,各种思维练习活动进行得愈全面、愈深刻,就愈有利于学习者培养目的语思维通道,完善目的语知识建构和知识运用机制。

3.1.3重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大学英语教育强调需增强学生的学习策略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意识,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语言发展阶段、具体的语言学习任务和语言使用环境,有针对性地、灵活地、恰当地运用各类学习策略,促进外语知识的习得与最终自动化。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断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特点、能力、兴趣,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其次,教学中需结合教材设计进行各方面策略训练,如课文的阅读练习层层深入、多种词汇呈现方式有效结合、写作练习从模仿到细化等精心设计都遵循了语言学习规律,实用且易操作。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词汇、听力、阅读及写作等多项语言技能的策略训练,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2“四得”

3.2.1得以学生为中心

现代英语教育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知识,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它突出了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发现信息、主动参与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明确自己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习者通过自身先前的经历和已有的知识来激活已知图式,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建构,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需搭建平台,积极提供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导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3.2.2得以话题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一种肤浅的思维。“基于问题学习”也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深入探索问题,再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纵深。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一个开放性的、适时的、恰当的问题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去探究结果、寻求新知识。

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电影、录音、录像、VCD节目和网络资源,如原版英文影片、外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地理风貌等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也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幻灯、图片、简笔画等方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他们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并能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加以引导,如提出适当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发散提问”的能力,又要有“收敛总结”的本领,从而能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2.3得以思辨为线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培育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李惠胤,2006:86-89)。一个流畅、活跃而又有序的思维能使学习者获得独立自主地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各种挑战。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选用有趣、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有人说,“批判性思维常始于未有定论的事物”,它能让人们对自己的已知知识进行思考与质疑。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选材不好,学生对话题兴趣全无,思维就会跟着呆板、被动、僵硬;选用有争议性的话题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又为思维提供自由空间,能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并机智地回答,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有争议性的话题上就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同时,我们可结合各种多媒体手段来丰富课堂,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报纸、杂志、无线电台、网络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媒体对同一主题的报导或评论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它们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态度,使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甚至是重新审视自己从前对此事持有的态度,对比不同的媒体报导,并在讨论或写作中创建自己的观点。

当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往往成为绝对的知识权威,不容怀疑。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而盲目地接受知识,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因而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个人观点的鼓励将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

3.2.4得以文化为导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需借助于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因此外语教学应与其文化教学相结合,以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外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并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而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教师需充分利用好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个层面的文化导入,只有关注语言的人文性,才能对外语语言的本质有更丰富、完善、深刻的理解,也才能从外语教学方面来帮助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他们的人格精神状态,以培养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适应国内外多种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可通过对很多西方文化的典故、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的呈现加强拓宽学生视野,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利用教材内容,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传输文化信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新标准》中的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展开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技能训练,许多课文语言和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同时,教师需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了解英语文化,扩大见识,培养文化意识,提高交际能力。

4.结语

当代外语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型学习为发现型学习,结合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建构个性化英语语言体系。在使用《新标准》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坚持“三重四得”,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发挥该教材之优越性,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英语思维培训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语言环境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

我刚接任八年级上第一节课,与一位学生用英语对话时曾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问:“mayihaveyourname?”这位学生只是呆呆地看着我,没有回答,于是我又问:“wouldyoupleasetellmeyourname?”他还是没有回答,最后我再问:“what’syourname,please?”这位学生大声回答:“mynameis...”事实上,在英语中,询问别人的名字有多种不同的问法和答法,而这位学生却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回答。在教学过程中,类似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英语过程中只会死搬硬套,无法根据具体的语言情景灵活应对,是学生学习英语思维定势的一种表现,也是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造成的结果。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定势,就要改变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种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多种思维的训练。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马克思在论述学习外语的方法时曾强调:“whenpeoplearelearningaforeignlanguage,theyshouldnottranslateeverythingintotheirownlanguage.iftheydothis,itshowsthattheyhavenotmasteredit.whentheyusetheforeignlanguage,theyshouldtrytoforgetallabouttheirown.iftheycannotdothis,theyhavenotreallylearnedthespiritoftheforeignlanguageandcannotuseitfreely.”因此,能否用英语思维,是能否将学到的英语知识付诸实际应用的前提和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尽量使用英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用英语对话,轻松愉快地进行交流,不断增强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比如,上课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找几个学生用英语聊一聊他们喜欢的话题:校园生活、学习情况、国内外新闻等,渐渐地,参与进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后学生之间开始用英语交流,不断扩大说英语的队伍,营造出一种大家都在说英语的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克服了畏惧心理,逐步开口说英语。这样不断地潜移默化,逐步使用英语进行思维,使他们的英语会话变得丰富而灵活。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排除母语思维干扰,学会使用英语进行思维,是提高多种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二、采用多种思维训练,增强各种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威台海姆(m.wentheimen)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严格的机械训练致使学生的思维麻木不仁,唯有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灵活地思考,才可能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和开展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想象、类比、联想、延伸、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训练,以形成较强的各种思维能力。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设计课堂导入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录像、音乐,或介绍相关文化背景,或抛出相关问题等引入新课,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联想力和求知欲。在上八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第二话题sectiond有关着装艺术的1a之前,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体型的一些人物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服装适合他们各自的特点,并提出着装建议和理由。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思路大开,展开激烈讨论。有的说“穿黑衣的高个子”衣服应该穿亮色一点,会显得活泼、有精神;有的说那个“矮胖子”裤子要穿紧身一点,看起来会更显个头;还有的说那个女孩的围巾和裙子颜色不相搭配,等等。最后,我对他们的讨论作出评价,导入有关“着装艺术”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捕捉教材的“闪光点”,进行多种思维训练。

教材内容有的涉及某些社会现象、人物介绍,有的与某些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等等,这些都是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创造

思维的“闪光点”。教师要利用这些“闪光点”启发学生广开思路,进行多种思维训练。(1)在教学中,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串联法、作比较等训练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例如在学完unit1“womenofachievement”(高中必修4)之后,让学生对为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英国动物学家janegooddall和具有高尚医德的中国疾病专家林巧稚作比较:“dotheyhavethesamequalitiesanddifferentqualities?whatarethey?”这样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2)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自由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对问题的多种观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例如在学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之后,我让学生对女主人翁玛蒂尔德谈谈看法。他们展开了辩论:有的认为,她的虚荣心让她付出了十年贫困生活,这很不值得;有的认为,女人爱美没有错,如果当时她把丢失项链的真相如实地告诉朋友,她就不要付出如此代价;还有的提出了疑问,在她备受关注的舞会之后,假如她没有丢失项链,虚荣的她还会跟做职员的丈夫继续生活吗?等等。课堂辩论,活跃了学生发散思维,他们的思路从课文中的一个“闪光点”发散了出去,从而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3)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给没有结尾的故事续尾,或给课文故事情节补充一些细节,或给些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等等,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各种思维能力。这些多样灵活的课堂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更锻炼了他们求同求异、联想想象、延伸发散等多种思维能力。

三、运用各种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多种思维训练。

英语思维培训篇8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教育关系主要由师生关系组成。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反映,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着民主与科学的管理理念,我们应该着重建立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为特点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我们二十一世纪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也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实践证明,尊师常是爱生的结果,爱生则是尊师的前提。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二)民主平等

高中生已近成人,思想开始成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础上,以说理疏导,循循善诱的方法,才能促使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教师决不能以为学生是孩子而以“大人”、“长者”自居,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的方法来对待学生,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作为教师,不体罚、不训斥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最基本原则,实质上,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还应是教师善于虚心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在发生问题时,师生之间要善于民主讨论,服从真理,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风尚。所以我常对学生讲布鲁诺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最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从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更无体罚学生的做法。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干、团干是班级的领导核心。任命班干部,简单易行,但专制色彩浓些,选举班干部,看似麻烦,但他们代表了学生的意愿,体现了“民主”。

(三)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包含三种含义:教可以促进学,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虽以教人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但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学习,能者为师。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学生不应“师云亦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鼓励质疑。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结我的班级管理,谈不上什么经验,但实践证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关键,而民主与科学更是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最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二、注重阅读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是英语阅读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和应用语言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全面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英语阅读的过程就是英语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英语学习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实战。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英语阅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交际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只有在在具体而又广泛的阅读材料中,学习得体地使用意思连贯的话,而不是孤立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英语阅读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每一个问题。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思维发展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的实质就是理解,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英语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把握语言的本质,只有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才能加快阅读的速度,正确理解阅读内容,并达到交际的目的。初中生已具备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黄金期。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应当努力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指导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新教材中对话、课文及词?R、语法等英语材料和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并围绕着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而运行其中。但是,目前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高考指挥棒的左右,教者大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把写作看着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的地位;加上写作训练花费时间多,效果不明显,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因此写作常常被放在高三阶段才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应付高考。这样就违背了认知规律,使学生错过了英语语言思维逐渐形成、发展、培养的良好时机,结果造成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却在高考写作中错漏百出,失分较多。这种不重视写作教学的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写作经常被忽略或一带而过。尤其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大多数教师课堂内用在写作教学上的时间很少。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会了语言知识,写作就会水到渠成。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提起写作就心烦,不知从何下手,视写作为任务,一旦完成,就置之不理,既不修改习作,也不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其次,在语言上,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词?R贫乏,语句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文章表达方法单一,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很普遍,且语法错误较多。第三,在语篇上,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弱,不懂得在写作中使用过渡、转折等手段将主题有机地连接起来,文章前后缺乏照应。第四,在写作内容上,突出的问题是作文内容贫乏、思路不畅,对题目的深层含义理解不透,不能完整深刻地挖掘主题。最后,由于母语对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干扰,很多学生写作时只是按照汉语表达方式或思维方式陈述写作要点,没有考虑英汉表达的差异,导致习作中出现大量的“中式英语”。

英语思维培训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性思维创新性学习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是孩子们飞翔的翅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创新教育,简单地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引导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教”。“授人以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创新思维的确立

用教师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布鲁迪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是学生激发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为此,教师要大胆创新,敢于突破陈规。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结构上,科学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充满好奇并兴致十足地投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别出心裁;观念新;思维新,能打破定势;教学评价新,每次评价都使学生产生一次飞跃。

三、让创新教育走进英语课堂

如何让创造思维走进英语课堂,鲜活英语课堂呢?

1.营造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性和才智能力,进行平等的双向交流,使他们对课堂的创新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产生强烈的参与需求,创造一种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课堂学习气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经常对学生讲“trustyourself!”“nevergiveup!”“Keepupyourcourage!”等激励性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思维不受束缚,得到一种安全、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自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

2.开展情景教学营造创新氛围,设疑启智,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我在教现在进行时态时,把一些动词dance,read,sing,write,等,写在小卡片上,找同学根据提供的词作出动作,然后我问该生:whatareyoudoing?生回答:i'm+Ving.然后再问全班同学what'she/shedoing?sheis+Ving.用这种方法操练该句型,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到学中有乐,学有规律。学生掌握规律后,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学生对新知识有了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运用多种辅助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辅助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如:制作各种图片、画简笔画、编小短剧、做游戏、观看幻灯片、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表演、猜谜、唱英语歌曲等,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开展Groupwork,teamwork,pairwork等教学活动,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通过一系列辅助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和自信,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思维培训篇10

关键词:茶叶行业;培训;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行业培训的成败,包括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以及相关思路的设计,都要符合当前茶叶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实际特点。总之,强化设计创新与改革,合理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茶叶行业培训的顺利进行,保障培训质量。

1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理念

1.1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茶文化对中国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因此,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而就目前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将教育用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才是正确的教学安排方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工学教育指导方针,需要让工学就业人员认真思考英语技巧和英语教学方法,保证将茶叶培训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进而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课程,保证学生可以自律的进行学习英语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动手解决与英语有关的问题和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1.2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

以英语教学为主导思想,保证对其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是现在主要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都需要有一定的情境设计,进而设定相应难度的问题和任务,保证学生可以将问题完整分析,进而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报告,让整个过程更适合学生处理问题。只有保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多说、多练,保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一定的情景环境来学习到规范的、准确的英语,从而为以后的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反思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有反复通过思考之前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展,需要教学生懂得思考教学内容,懂得从教学知识中学到做人的道理,进而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学习方法,保证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知识。茶艺表演及其内容有严格的操作方法和限制,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通过生活中不断的点滴积累,才能让英语知识学的更广,从而保证可以学好英语。学生在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要树立一定的榜样,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开发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进行反思和学习。

1.4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由于茶文化内容丰富,因此为了更好的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当中,需要以学校现状为主,保证符合课程要求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组同学都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和交流,每个小组因组员的不同,所以在争取名次和成绩的同时,其展现的能力和兴趣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以学习英语为主,同时可以发掘出更多有意思的活动,校方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其监管力度,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与老师更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小组之间应该建立团队合作关系,保证互帮互助的同时达到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

2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思路

2.1实用性、职业性的教学目标

茶文化基础是让更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工作环境,从而可以良好的使用学习内容,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练习,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让其英语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某电气工程系有非常多的专业,对于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门,从生产线、操作工、检验工到实际销售售后技术的服务等工作,都有可能涉及到一定的英语内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技能可以有效地对其工作起到帮助作用,需要其专业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设定保证可以为学生的实际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学到基础的英语内容。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技能,进而完善地掌握设备的使用及安装维护过程,让设备在售后服务方面和生产管理方面,得到让人满意的效果。某高校设立了多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技术专业等,由于毕业生需要从事不同的岗位,因此,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训练。首先是网络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利用英语知识设计一个相应的网络管理程序,进而对整体网络进行监控和管制工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网页设计能力和维护能力,只有保证网页设计完整以及网页维护能力的准确,才能使英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行业之间可以良好的进行竞争,需保证可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商务合作洽谈。

2.2基于岗位任务的梯度排序的教学内容

以茶叶培训为主,进而保证可以利用英语进行培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随着不同茶企的快速发展,因此,其企业更需要有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此时设定专业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面对不同的英语教师,在进行交流、研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可以全神贯注的学习英语课程。众多茶企的建立让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内容。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因此,在进行茶文化培训宣传过程中,需要保证茶企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技能和英语口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对外进行宣传中国的茶文化。由于不同岗位要求员工掌握的英语基础也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因此为了保证每一位员工可以良好地接受培训,需要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改进,进而满足其岗位需求的同时又没有更多的难度。中国有许多茶叶品种,因此为了保证让顾客更好地了解不同品种的茶叶,需要员工掌握多种英语语言技巧,保证可以良好的进行茶叶介绍。茶企需要对员工进行一些系列的培训工作,进而保证其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水平。随着对英语要求的难度增加,员工需要时刻保持具有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要懂得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公司站稳脚跟,茶企中有众多职业,而职业之间又有一定的责任和能力划分,因此,只有保证具有完整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才能完成茶叶的培训工作。英语能够帮助人们良好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其重点是进行口语的练习,只有保证可以完整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由于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叙说的概念,此时茶企人员要懂得灵活应对这一局面,进而保证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茶文化宣传工作。由于英语覆盖面极广,因此,为了让高校可以培养出更多英语专业人才,需要本高校设定完整的英语教学计划,保证可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进而改变教材难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授的过程中,需要懂得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保证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融合,进而发掘其个性和潜能的同时,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是英语知识的引导者,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对茶叶培训有所帮助,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进而保证按照专业需求进行课程教授,由于学校环境也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点,不同院校之间都有其独有的环境供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和交流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材内容的不足。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而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赢得更高分数的英语成绩。

2.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茶叶培训课程中的英语教学需要有一定的侧重点,要保证英语教学内容以茶叶宣传为主,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进行英语表达的同时,可以将茶文化和采茶舞融入其中,进而让学生掌握灵活多变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完成更高层次的英语教学目标的任务。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英语是进行交流和使用的一种语言性工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使用方法,需要学习者懂得利用英语进行表达,对于不同的语境,英语所表达的意思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保证英语在正确的场合中使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将茶叶培训过程中的英语教学完善的进行表达和传递,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模拟不同的场景,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有效地进行英语的锻炼和英语的语言交流活动。教师及时对学生错误的英语语法和英语发音进行指导,从而避免学生在和他人进行交流时产生重大错误。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英语教学内容的主要指导思想,也为了更好地对茶叶进行宣传,需要学习者懂得找寻英语的学习重点,进而更好更快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英语的学习主张建立互相友好的关系,而不是用来进行争论和表达观点上的冲突。为了保证既尊重学生之间的同学友谊又可以维护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懂得互相包容,从而让老师和学生以宽容平等的心态,互相尊重,完成学习和教授工作。教师有时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学生可以进行善意的提醒,从而避免其在情感上造成一定的伤害。只有良好的掌握茶叶培训中的英语,才能更好地完成对茶叶的宣传和售卖活动,进而更好地继承中国优秀的茶文化。

3结束语

研究茶叶行业培训中英语课程的设计,是提高行业英语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培训作用的关键。合理的课程设计要从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着手,结合茶叶行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人才发展的课程内容,激发学员学习激情的同时,提升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雪莲.茶叶行业英语性质、课程设计及教学原则的探讨———兼谈高职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09-112.

[2]郭香菊,朱之红.基于成人培训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0-103.

[3]秦娜.茶文化专业中行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48-52.

[4]赵玉娟.茶叶行业英语课程设计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