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2:54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1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06-03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的职能。然而,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馆藏资源的丰富,以及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强,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从“藏”与“用”的矛盾转变为图书馆检索能力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海量的信息反而成为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障碍,读者的需求从以文献为单元向以知识为单元的转变,提出了“精、准、快、专、深、全”的知识服务需求。可见,图书馆知识服务既是时展的趋势,更是满足读者需求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但作为学科专业性较强的中医院校图书馆,如何实现面向中医药学科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提升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为中医药医教研服务以及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1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知识一体化,知识经济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价值的创造以充分地获取和有效地利用知识信息为前提,因此,促进知识价值实现的知识服务应运而生。知识服务的概念是对整个知识服务业而言的,而学科知识服务是指从学科角度出发构建服务模式,为学科用户提供完整系统的专业化知识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故学科知识服务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用户的知识需求为导向,开发知识资源,集成学科专业属性的知识产品,面向学科提供知识内容服务和增值的知识资源[1]。

高校是用科技与知识进行教学科研、培养高级人才和知识再造的主战场,而高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最重要的知识服务保障基地。因此,知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为图书馆自身发展和价值定位带来了新的生机[2]。在学科领域特色明显的中医药高校中,聚集着一批高质量的中医药学科的科研与教学人员和研究生,有着相对集中、相对专业的对中医药学科知识与服务的共同需求,“学科性”成为中医药高校读者用户需求最显著也是最容易区别的特征。因此,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其需求的学科性,决定了其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向必须始终定位在与教学、科研、医疗紧密相关的中医药学科专业知识服务上,才能达到图书馆与读者“双赢”的效果。可见,学科知识服务不仅是适合中医药高校开展知识服务最具潜力的一种服务方式,更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升医教研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现状

随着知识服务理念的提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逐步开展了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知识服务。鉴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及服务内容均可通过网站体现,为了解各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最新的学科知识服务现状,笔者曾于2011年5月通过网络访问调查方式对全国23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学科服务各项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初步调研,调查的项目主要包括网站栏目、电子信息资源、机构设置、学科特色数据库、学科服务内容。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从图书馆网站栏目的设置来看,有3所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学科服务栏目,栏目名有学科服务、重点学科、知识服务;但学科服务内容还比较单薄,如有的仅是相应学科的网络导航或内容介绍。

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来看,各校都购置了一定数量与中医药学科相关的数据库产品,已具备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信息保障能力。

从图书馆结构设置来看,有10所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具有明确学科服务职能的部门,部门名称有参考咨询部、检索中心、科技情报部、学院资料室。

从建立学科特色数据库来看,有7所图书馆建立与本校学科相关的特色数据库或教学参考书目,如巴蜀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福建中医药暨福建医药信息网、苗族医药文化数据库、贵州省道地药材数据库等。

从学科服务内容来看,所有图书馆都开展了传统的学科服务项目,如新书通报、网上荐书、书目检索、文献检索、数据库培训、读者培训;有10所图书馆在网站建立了参考咨询平台,咨询方式有常见问题解答(FaQ)、虚拟咨询平台、参考咨询、在线咨询、读者来信、馆长邮箱等;有6所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开展了定题服务、专题服务、科研跟踪服务、信息推送等直接面向学科知识的服务。

从学科服务平台来看,仅1所图书馆使用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已基本建立了与本学科专业特点紧密相连的资源保障体系,具备开展相应学科知识服务的资源保障能力和优势。但服务内容仍然以传统的文献服务为主,知识服务并不深入;服务方式虽然已经变传统的被动应答为主动式的推送服务,但缺乏个性化的定制和互动方式。全国整体学科知识服务的层次和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与高校科研、教学、医疗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深层次、学科化、个性化知识服务需求。因此,提升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高校读者用户的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知识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是图书馆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3对策与建议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系统由学科知识服务用户(教师和学生)、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库、知识库等基本要素构成[3]。基于此,笔者根据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现状和中医药学科特点,就如何提升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转变服务理念,建立中医药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是用学科化、专业化知识来满足读者需求,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满足知识创新的需要,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服务于创新、服务于育人、服务于社会。因此,与图书馆传统的资源服务相比,学科知识服务不仅是服务意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形式的变更,也不是简单物力资源的充实和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3]。一方面,图书馆全体人员包括领导和馆员在工作中都要有学科知识服务意识,以学科知识服务用户为中心,服务内容和形式围绕用户来开展,以用户满意度为服务标准;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以服务于中医药学科的教学、科研、医疗为中心,保障学科知识流,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形式,形成适应中医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知识服务模式。

3.2加强中医药学科馆员队伍建设

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中,学科馆员担任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者、专业学科资源联络者、个性化学科化服务提供者、特色馆藏建设的推动者等不同的角色,多元角色对学科馆员的知识技能、业务素质、专业水平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水平较低的原因与图书馆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有一定关系。因此,加快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中医药学科馆员队伍,是促进学科知识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3.2.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根据本校学科特点,针对不同院系,安排具有对口专业学历背景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每位学科馆员对口联系1个学院或几个系所,并与相应的图书情报教授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信息,主要针对教师及研究生群体开展工作。同时,制订相应的学科馆员考核管理办法、奖励机制,并接受图书馆和对口院系的监督考核[4]。

3.2.2加强学科馆员的素质建设学科知识服务对学科馆员的学科专业知识、计算机和外语应用水平,以及参考咨询和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故学科馆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对口学科的发展。需有计划地安排学科馆员通过跟班听课、参与科研项目、参加专题讲座、继续教育等培训方式提高馆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3.2.3组建以学科馆员为核心的学术服务团队实施学科知识服务,仅仅依靠学科馆员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核心、与高校教研人员密切合作的动态学术服务团队,才能为实现学科知识服务的目标提供可靠保障。学术服务团队成员应包括学科馆员、咨询馆员、普通馆员、学生队伍、学术顾问。学科馆员负责团队的运行、成员协调与业务开展,通过参与教学科研活动探寻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进行学科追踪,开展定题服务、学科导航、各类资源及读者需求的附加值挖掘等知识服务;学术顾问主要从事高知识含量的工作,其成员由有相当高专业知识水平的专家组成[2]。

3.3开发中医药学科特色资源库,实现知识的增值服务

3.3.1建设中医药学科特色数据库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按学科门类进行知识组织,建设特色数据库,如中医方剂数据库、循证医学数据库、针灸决策资源数据库、中药数据库、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专科知识数据库等,同时实现数据库多字段检索、统计分析及知识挖掘等多元的知识服务功能。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对隐性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例如采用信息雷达系统,实时进行信息采集、检索以及,实现学科知识导航。

3.3.2建立学科导航库建设学科导航库是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新举措,特别是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针对国内外该学科发展的现状和用户需求的特点,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以学科为单元建设学科专业网站,全方位地对馆藏纸质资源、馆藏电子资源、网络知识资源进行导引揭示,便于用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资源全貌[5]。

3.3.3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知识库面向重点学科提供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图书馆应以本校重点学科及专业为依托,除了建立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应组建学科馆员队伍开发各重点学科资源知识库。该知识库是通过知识集成、知识评价、知识挖掘等方式将原本分散、孤立、不共享、隐性的知识变成集成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可共享与可重用的学科信息知识体系,实现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用户服务,为重点学科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提供服务[6]。

3.4促进学科资源共享,构建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保障体系

学科知识服务过程中,仅依靠单个高校图书馆的力量既无法有效地解决用户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服务的联合与共享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可行性思路。目前,我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机制,对信息知识的利用和服务造成了障碍[7]。促进中医药学科资源共享、走联合服务道路,构建全国共享的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保障体系,将成为未来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

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应以资源共享、重点学科导航为基础,在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的基础上,采取专任服务、联合服务、协助指导服务等形式,对全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科化、知识化联合服务机制,实现多个学科特色馆的联合,加强知识服务与科研、教学、医疗活动的融合,开展虚拟学科知识服务集成,促进高校图书馆之间学科知识服务共享、人力共享,从而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保障系统,提升全国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整体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丹青.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5-17.

[2]吴彤.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1(2):71-72.

[3]刘佳.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2007.

[4]盛剑锋.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学科知识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5):10-14.

[5]沈小玲.基于学科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J].情报探索,2009(8):119-120.

[6]周毛卡.面向重点学科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80-83.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2

关键词:历史;融合;迁移;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只是一种材料,教学过程要赋予材料第二生命,现行单科教材存在着很多空白,制约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降低了教学效率。总结、比较学科知识点,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教材之间的优化,赋予单科教材新的生命,完成知识的迁移,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能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巩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高中阶段的各门学科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教学,以历史学科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分解、归类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历史知识为主线,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组合成一体,形成学科知识的迁移和补充。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才的素质,科学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科之间的融合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地把握知识,使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多渠道地接受各科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实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探讨学习规律,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习,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把相关知识融合起来,能弥补单独学科知识的缺陷,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能构建新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比较、归纳,实现同学科知识的迁移

知识迁移能力是高中生学习能力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知识迁移能力就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历史学科的知识迁移,是指学生在理解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历史现象的内部规律,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历史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习惯,在平常学习中,加强历史知识点与同类知识的类比,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差异,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三者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关,从地理角度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通过知识迁移,学生理解了思想与政治的关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同类知识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归纳同类知识,找出知识内部隐藏的联系,发挥学生创造性,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系统理解历史知识。

三、学科融合,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

历史与语文密不可分,例如,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也是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历史教学中的“引诗教史”就是语文和历史的融合,“引诗教史”着眼于古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述,历史教学中,把诗词和历史融为一体,用文学的语言,述说历史故事,学生在理解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审美享受,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学生在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基础上,感受柳亚子先生的《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星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声情并茂的诵读中,体会诗中的历史典故:楚汉之争、垓下战争、四面楚歌、七步诗,最后将历史典故与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起义对比,寥寥数语,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情境,丰富了学生视野,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历史观点,概括史料,揭示历史潜在的规律,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迁移是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知识迁移坚持“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依据学生实际,恰到好处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习惯,提高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美云.历史教学中现代媒体应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3

关键词:理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一、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构成分析

首先会对于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概念进行介绍,使得本文的主体被清楚理解;又引入了构成其综合能力的几种重要元素实施分析,包括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将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基础,将学习活动作为主要的提升途径。

(一)概念的界定

高中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对其所学课程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形成的,理科生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也就是指理科生在认真学习相应学科后,具备的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所具备的学科能力是相关知识、方式、用途的高度融合。因此,高中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可以定义成:在努力完成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平时的积累,尤其是通过对于学科的深入分析所形成的能力,具体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学习方法能力及对于实际遇到的问题实施解决的能力。

(二)相关构成元素分析

1.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静态与动态的相结合,由于其所具备的知识是在经过教师灌输后,对于事物的认知,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其是静态的;根据理科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具有不断填补性,学生通过课本将自身的能力逐渐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对于理科生综合能力的认识是动态的。动态性决定了理科学习过程中具备的可操作性,高中生可以利用其所学的知识,在不断地对相关理科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更好的方法。

2.以理科学习能力为基础

高中性理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的,在理科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思考能力,其不同于文科的学习,理科学习要求具备更好的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循环渐进的能力,因此在掌握基本的概念之后,学生需要利用其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其进行思考,并将其利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需要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把各个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可以形成高度的认知能力,提升其具备的综合能力。

3.以学习活动为途径

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在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高中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外部及内部,外部活动指高中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实践;内部活动指学生所具备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内心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将内部与外部的各项活动实施统一,在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所形成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习变得有趣,最终提升理科生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理科生的学习更偏向于枯燥性,因此需要提升学习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得其学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使得理科生的知识不局限于数理化,可以将学习变得具有丰富性。改变以往对高中理科生的偏见,更好的提升其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使其学会学习

在高中理科生学生过程中,要使其学会学习。首先,学生需理解、掌握知识;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掌握其中的策略、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掌握反思能力,利用其具备的反思能力,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科学生不同于文科生,没有固定的方式,没有固定不变的题目,学生需要根据其学习能力,利用具有的策略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题目,从而使得思路得到不断地开拓。

(二)学科特点的要求

高中理科具有抽象性,对于理科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要将学习对象理解清楚需要以不同的背景知识为基础。理科学习中的新概念众多,需要将各类知识进行实际联系,经历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才能使得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由于理科知识的抽样性,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思考,综合各种学习能力,才能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得到真正的掌握。

三、培养高中理科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

高中理科生学习过程中由于相关知识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一些方式自己去独立研究,从而可以通过自身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教师在学生得到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对其理解进行分析,在讲解知识中蕴藏的更深的结论。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该方法由于其具有耗时性,因此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从而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

(二)构建认知结构

利用构建符合学习内容的情景及新旧知识中的联系,从而可以将理科生之前的学习内容与当前的知识进行联系,并将这种相关性实施分析。理科生所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前面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基础与延续的关系。因此,需要构建知识的相关认知结构。教师对于理科生认知结构的提升也需要对于学生后期学习资料的补充。通过不同情景的设定,使得学生可以利用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将知识的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三)实施小课题学习

小课题学习指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题进行学习,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通过小课题可以使得学生彼此进行学习,将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利用到实际中,从而可以使得理科生不单是懂知识。可以提升其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未来社会对于理科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其需求需要从基础抓起,因此,提升现代高中理科生的综合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从而可以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理科生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其学习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其所拥有的知识、策略、价值观得到高度融合。构建其合理的认知结构,使得理科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瑞姣.高中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6.

[2]连兰.高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5.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4

关键词:工程训练;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54-02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国工程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程教育中的很多观念与做法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理科学生人文素质薄弱,文科学生不熟悉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知识面狭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训练不足,这种教育现状值得反思。为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理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文科学生则要加强理工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问题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狭窄的专业知识很难适应快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作环境变化,面临生存挑战。传统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现行高考制度的文理分科,片面追求即时效率的文理专才教育,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分离和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试教育把很多本来应该完整学习的知识割裂了,导致很多学生“有知识没常识”。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实践知识普遍缺乏,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使得优秀的顶尖级人才成长存在先天的不足。(2)目前人文社科类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大量学生将主要面向制造业实现就业,客观上造成工科学生就业机会较多。同时,理工科专业的技术切入点较高、技术壁垒较强,文科生难以胜任理工类工作,而理工科学生在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理工科学生从事文科类工作也有一定优势,很多文科类工作被理工科学生“侵占”,增加了文科生的就业压力。对于在制造业实现就业的非工科学生,由于工程素质缺乏,造成就业适应难、适应期长,就业稳定性差。(3)我国高校目前存在从单一学科院校向多科性综合大学发展的趋势,大量人文社科类学生从事新闻、传媒、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其科学和工程素质对于传承文明、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迫在眉睫。(4)当前工程教育的价值观还未得到普遍认可,工程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误区。不少高校认识到文理分割的问题,陆续开展一些通识教育,但课程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只给学生介绍少量知识、名词术语等,而不是注重其能力锻炼,未能真正落实通识教育,尤其是工程素质教育的理念。让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到工程科技探究过程,普及工程知识,拓宽知识面,锻炼工程科研能力,接受工程科技思想熏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仍然是当前工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教改实施

工程实践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境遇性,通常需要考虑诸多相关因素。工程训练在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方面有着独特作用。人文社科类学生与工科学生在思维方式与知识储备上存在差异,有必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

人文社科类学生接受工程教育存在如下一些障碍:(1)理工理论较深,专业技术切入点较高,技术壁垒较强,文科生接受时存在畏难情绪;(2)理工科目繁多,无从选择着眼点;(3)对理工知识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存在疑惑,缺乏动力和兴趣。因此,需要调整人文社科类学生工程教育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

在教学实施中要贯彻“博闻专攻”的理念。“专攻”即立足本专业的专攻,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博闻”即拓宽知识面,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科技的发展推动工程教育走向终身教育,重要的是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窥探理工的奥秘,降低工科知识的门槛,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理工知识的熏陶,直观地认识工程设计制造,激发工程兴趣,逐步建立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方式,培养工程素养,在日后工作中敢于根据需要主动接触不同学科,自觉地从工程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

人文社科类学生开展工程训练的目标主要体现在:(1)普及理工知识,拓宽知识面,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改变知识结构。(2)体验职场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以及承受挫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3)人文社科类学生积极参与到工程技术问题的探究过程,训练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自发接受工程科技思维方式的熏陶,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程训练实践

我校是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在工程科技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较高学术水平,拥有丰富的工科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积淀。机电工程实践中心是综合性工程训练类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校办学三大功能集中体现的一个部门,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选择以工程训练为载体,充分发挥我校工科优势,以简单产品为线索,把工程意识培养渗透到各个实践环节,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一)《认识制造》训练

人文社科类学生与工科学生在思维方式与知识储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过高的理工门槛,会令学生望而却步。工程训练重在实践,在激发兴趣和培养工程意识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人文社科类学生接触工程的最佳切入点。我们针对文科类学生开设了特色工程训练课程《认识制造》。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入制造工程的概念,利用学生熟知的历史知识,了解制造业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探究制造业的奥秘,引发学生的思考。

其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学生亲手操作,体验制造过程。《认识制造》是实践类课程,实践环节占90%。课程的载体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品。选择的载体尽可能涵盖制造全过程,加工难度小。例如,图1中的产品是摆在桌面上的台饰,以其加工制造为线索组织课程教学。指导人员可预先做好设备的安全定位和调试,降低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学生沿着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完成产品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过程。在体验产品制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质量、成本、生产组织、企业运营、安全、环保、法律、市场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自身专业方向,把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培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意识到工程不再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的涵义,认识自身专业知识在工程中的价值,认识文理交融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建立工程背景。

第三,及时总结和研讨是课程的升华。课程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学会“车”、“铣”、“刨”、“磨”、“钳”等术语,也不是成为机械工程师,而是拓宽知识面,体会文理知识的不同和交融点,触类旁通,改变思维方式,自觉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敢于根据需要主动接触不同学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课程最后,我们通过研讨进行总结,提交结合各自专业的学习报告并点评,达到课程的升华。

(二)《应用电工》训练

文理分科培养,人文社科类学生接触的电学知识少。《应用电工》实践课程针对人文社科类学生怕电的心理而开设,以电工应用知识为载体。学生对课程内容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比如,针对目前的装修趋势,课程设计了专用实验箱,采用环形荧光灯、电子镇流器,进行不同日光灯的接线安装实验。学生从惧怕到敢于操作,不仅克服了心理障碍,还建立了学习信心和自豪感。

《应用电工》实践课程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成为校精品课程,是福州地区大学城的公共选修课。有学生在课后总结说:“应用电工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从课程教材的编撰到课堂的讲解,无处不透露着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的确,这是一门贴近生活,贴近科学的课程……”。

此外,我们还陆续开设《机器人》等各类与学生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课程,引发学生的普遍兴趣,吸引了文科类学生参与。

(三)学科竞赛实践

工程实践能力不仅仅包括动手能力,还包括在实践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广泛工程背景下,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反复锻炼逐渐形成的实际工作能力。人文社科类学生也只有通过实际工作锻炼,得到切身体会,才能提高对工程的认识。

在科研训练、相关竞赛的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广度和强度是其他日常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应鼓励人文社科类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种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大多为综合性项目,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与工科学生共同训练,让不同学科学生知识、能力、思维互补,自觉地应用工程知识、工科思维方式以及工程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技能和创业能力。在近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我校组织的校内选拔赛鼓励管理学院、工艺美院等非工科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结语

工程实践是将人的理性意志、情感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创造、实践性活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启迪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工程教育是终身教育,让人文社科类学生参与工程训练,体会自身专业在工程中的价值,有助于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自觉应用工程理念与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心与观念,正确形成就业定位与就业期望。随着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工程教育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增加,工程教育的边界也不断扩展,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并进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少雪.21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111-114.

[2]李雪岩,龙耀.知识学习,科学精神,人文情怀[J].中国青年研究,2009,(9):78-83.

[3]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1998,(5):7-11.

[4]沈豫浙,王成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工程素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10-13.

[5]张艳霞.科技与人文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5-119.

[6]任志新.管理专业大学生工程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8-69.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5

论文摘要: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是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需要更新管理观念,重组管理流程,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加强人员培训和优化组织环境。

现代高校是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高校科技档案是高校知识生产的重要表现形态,如何高效运用科技档案,提升高校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能力,发挥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在知识生产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将是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面临知识经济挑战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知识资源开发的有效关联

高校科技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成员从事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真实记录,它不仅反映科技活动的最终结果,同时还反映科技活动的全过程,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文献,是高校内部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具有原始性、权威性、针对性、连续性、科学性和成套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表征的知识已经从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转变成为与资本、劳动、原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要素。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国家科学技术机密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高校科技档案中储存的科技信息进行发掘、整理、加工,主动提供给需求者利用,实现高校科技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工作成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部门面对知识经济的重要转型。

根据知识获取和传播的难易程度,知识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能够明确表达,容易实现知识的沟通与共享,显性知识容易编码的特征使知识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高校科技档案中的显性知识包括与科技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业务规范等,以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为主体形成的各种理论知识、科研成果、馆藏档案、资料及其加工品检索工具、编研产品等等,以及档案馆能够收集到的与科技活动和科技发展有关的其它编码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的隐性知识无法成为一个文本,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它内含于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成员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成员的头脑中,包括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知识、技能、入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传统的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停留在对一定范围内发生的科技事件进行记载,对科技成员、科技组织发展及状况进行记录,缺乏对知识的有效引入、积累、整合、流传,难以实现高校组织内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创新,降低了知识资产在高校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因此,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需要开发科技档案中的信息资源,综合运用高校各种组织高校长期科技活动形成的文化、现代档案管理的流程、现代档案管理的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组织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成员尊重,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知识的价值,促进高校科技活动形成的档案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现代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是生产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知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源,科技档案信息在科学研究领域通向生产领域的过程中,起着将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因此,不仅要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好,而且要将科技档案中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信息开发出来,为社会提供利用成为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

(1)提高高校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责是为社会生产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知识,高校生产的知识积累的记录的形式是科技档案。在高校知识生产的第一个流程是对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对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其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综合以往的科技成果,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科技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市场动态,从而确立研究问题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目标研究成本和研究成果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科技档案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提供参考;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建立在科技档案的基础上的,科技档案为研究人员获得及时的资料,并通过同步服务,避免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重复劳动使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创造性的劳动提供依据;科技档案的最终完成是建立在科学问题研究鉴定以后,是科技应用和科技推广的起点,是联系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因此,高校知识生产的环节需要开发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提升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加快科技档案在生产力转化中的作用。

(2)加快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塑造。知识形成以后的价值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知识通过不断运动改变自身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生产知识的组织只有在知识流动的全过程上,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内外部资源环境的交流互动,才能真正提升组织在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动地位。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因为高校这个知识生产组织能够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适合发挥其成员创造性思维的组织形态,使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生产组织形成和塑造成为可能和必要。高校内部以知识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的创立调动高校内部成员将隐性知识在高校内部共享与转移;现代科学技术为高校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提供技术保障,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技术、网络与组织内部网络技术、知识仓库、群件技术、知识地图以及知识供应链等代表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隐性知识流动的范围和效率,促进高校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塑造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

(3)提高高校科技竞争力。在科技竞争中,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在现代社会科技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国家对信息的占有程度以及对信息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基础研究能力、科技转化率和科技管理机制三个层次构成了科技竞争力的主要内容。高校是科研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高校科技竞争力直接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生成和发展,高校科技竞争力是高校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产出比对手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技总量、科技水平和科技潜力,是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现有科技资源、科技能力、科技环境、科技潜质的综合。高校科技竞争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显性资源,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的开发也是高校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已成为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三、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1)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观念。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档案形态数字化的趋势使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科技档案管理在高校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高校科技档案知识开发要求重新规划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同时,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由于熟悉科技档案业务知识,能够接触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科技资源,知识角色的转化成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发展的趋势,需要从科技档案实体的保管人员转变为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因此,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及时传递于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活动中,为高校科研活动服务。

(2)重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流程。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流程重组的核心是信息流的重组,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信息流的重组不是对原有科技档案实体管理方式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利用计算机对原有手工管理程序的简单功能合并,而是在对组织信息流程全盘考虑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流的重新定位。传统科技档案管理注重实体档案的管理,对数字档案管理相对滞后,造成了管理资源的浪费;根据信息流进行管理流程重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参与者进行信息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将隐性知识融人流程设计的环节,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定义流程中与档案相关的基本概念,提出科技档案鉴定、流转、保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了整个流程的科学与高效。同时,信息流程的设计过程是高校内部的知识传递、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一方面科技档案流程参与者所蕴藏的隐性知识的得到了显性化,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和共享,他人外化的隐性知识、高校内外部的各种显性知识就内化为个人新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促进了知识创新的实现。

(3)建立高校科技档案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高校科技档案由简单编研向研发转变,由传统的保护技术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由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向应用与转化方面转变,因此,分散、无序的信息集中和有序化经过筛选、鉴别、归类和综合过程更加结构化、综合化和系统化成为高校科技档案服务的主要内容,有效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和检索手段、必要的网络系统和搜索引擎技术以及各种知识储备的专题数据库群能够实现知识在高校内部的共享与有效利用。首先要建立交互对话的智能服务系统,包括网上faq,网上文献预约、网上文献传递等各种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其所用的技术有web交互技术、bbs网上公告技术、mail远程传送和浏览技术及超文本链接等技术。其次,还需建立资源导航系统。包括网络资源导航、学科资源导航、部门资源导航等,资源导航系统包括一个可将定制范围内的资源自动采集、智能分类、自动人库、上网、自动控制配备元数据和提供智能检索的系统软件。可利用资源导航系统建立适合高校读者的网络资源导航库、重点学科资源导航库及高校数字资源导航库。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6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转贴于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etal.Computingasadiscipline.Com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质;培养;教学;探究;运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素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及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内在素质。其中包括人们掌握的科学技能、知识、方法及科学能力、素质等。加强高中生科学素质培养,可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科学规律,将科学方法转换为自身思维与行为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下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生物学科基础性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开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在获得基础知识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教师应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二、注重培养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核心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即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生长素的发现”及“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等,这些都是理解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提高科学思维与方法的好例子。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其中达尔文的胚芽鞘生长实验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再将学生的推想与达尔文的推想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大胆证明达尔文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合理设计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与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三、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科学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操作作为一种技能,强调动手能力。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采集,例如在观察藓类中的叶绿体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最终得出结论。

四、注重科学探究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加强科学探究,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等。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进行研究,研究的课题可由教师或者学生拟定完成。经过各种探究性实验及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总结,让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科学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真正将探究课题落到实处。

五、应用科学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并改变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与主要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水平、通过现象获得本质,挖掘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概括,直到得出结论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分析与结论、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实践”的教学原则,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因素,对学生实行科学教育方法和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在新教材中,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筛选、利用,积极引导学生的应用发展方向。

六、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生物学基本概念,切实掌握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新信息题,这是一个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迁移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能动飞跃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这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8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tpaCK:校园课程;隐性知识;基于设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09-05

一引言

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产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使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不断丰富、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积累、问题解决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成为专家型教师。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把专家型教师称为在教学上具有“专长”(expertise)的教师:能够将更多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问题解决能力;富有洞察力。近年来,随着技术对人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这一框架批判了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中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相分离的弊端,强调技术、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有效整合,注重教师对整合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突破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使其在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管理自身行为和控制学习活动,对教学实践的处理达到一种自动化的水平。根据这一目标导向,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课程、组织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进行的。这套模式在课程设置、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上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以显性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设置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课程主要为教师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使他们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多元的知识结构。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培养对象主要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只有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才能灵活应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以及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的能力。职业道德类课程则促进专家型教师形成一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精神。由于专家型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因此实践课程主要是他们的现代教学技能,通过组织专家型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技术类知识促进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提高教师将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

2以经验反思为基础的校本培训

对专家型教师的培养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校本资源,校本培训是专家型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学校通过培训、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反思性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使教师将积累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其基本方式是:首先,定期开展培训和优秀专家型教师讲座活动,将专家型教师丰富的教学知识与经验分享给其他教师,使他们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其次,通过观摩讲课与专家评价,提高教师将系统化、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鼓励他们在听取其他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习其长处,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三,定期举行研讨会,教师通过发表自己对培养内容和效果的意见、总结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3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校本教研

要改变传统教师“教书匠”的形象,使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和创造者,就必须使其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校本教研是一种主要方式,它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活动。通过校本教研培养科研型的专家教师,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不断思考、研究、总结中发展和提升自己。校本教研鼓励教师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限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并确立主题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导师制,为他们的科研提供相关的指导意见,保证科研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将科研与实际教学联系在一起,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行动研究中来,真正做到“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教育发生的地方研究教育,有效地加强教育研究与学科教学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研究教学,通过研究促进教学,最终达到教育和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适应了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以分科课程和分科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也逐渐显示出了它的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分科课程和分课教学以学科专业知识内容及其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优先性。忽视了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法、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有效融合,割裂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密切联系。这使得教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专业知识,导致了专家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法的分离,同时也造成了学科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分离。

1学科知识内容与教学法的分离

传统专家型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专家型教师真正成为具有“教学专长”的教师。但这仅仅是单独向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分离。教师即使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法知识,也不能将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应用,从而降低了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型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更要掌握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的整合知识,掌握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恰当地利用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2学科知识内容与技术的分离

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对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应用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当一种新技术产生时,不假思考就盲目地要求教师进行学习,并要求其必须用最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事实上,技术自身的先进性并不能自动地转变成其在促进教育教学上的先进性,更不能保证其有效性,重要的是要将技术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才是专家型教师培养中应该关注的。另一方面,在专家型教师的培训过程中,虽然开设了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却没有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开设,造成了学科内容与技术的分离,这样不利于更好地发挥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中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之间的有效融合,盲目地学习教法、追随技术,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仅仅是把它们生硬地照搬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应用方法和技巧。一名真正的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学科内容、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样一来,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显然迫切需要借助于一个新的概念框架,而tpaCK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

四tpaCK:专家型教师培养的新框架

tpaCK,它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及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是对教师在技术增强型学习环境中实施有效教学所需知识类型进行理解和描述的一个新框架,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这一概念框架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彭亚·米什拉(punyamishra)和马修·克勒(matthewKoehler)于2005年首次正式提出,并于2009年做了发展,而其思想基础则是李·舒曼(LeeShulma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pCK(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旨在使教师理解技术与学科内容知识的整合以形成有效教学。

1tpaCK的概念架构

“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包含三个主要部分:tK(技术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和pK(教学法知识)以及由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知识:tpK(整合了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CK(整合了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pCK(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tpCaK(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是在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它并不是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强调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有意义的整合。技术、教学法以及学科内容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在不同情境下,技术、教学法及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专家型教师要能够将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学科教学,能够根据教学实际创设独特的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方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tpaCK对专家型教师的新界定

马修·克勒和彭亚·米什拉曾指出;“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不良型的领域,而造成这种复杂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知识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整合技术的复杂性来自于整合知识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提升,这种复杂性的提升又来源于多方面的、动态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要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这种动态复杂关系,能够将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专家型教师更要以技术、教学法及学科内容整合的观念进行教学。

当今的技术增强型社会要求专家型教师深入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并根据社会要求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融入特定的学科教学中,通过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的整合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一个真正的专家型教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添加到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在新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对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整合形成高度的灵敏性,掌握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维持这种动态平衡,并创造新的平衡,以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使技术、教学法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tpaCK对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新发展

在tpaCK概念框架的指导下,新型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强调教师在掌握系统知识、教学法和技术的同时,更侧重于如何让教师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这需要经历不同的层次。以数学教师为例,玛格丽特·尼斯(margaretL.niess)等人曾在《数学教师tpaCK标准和发展模式》一文中指出,数学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包括识别、接受、适应、探索和提升五个层次。因此,在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促进教师知识整合层次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知识整合的能力。我们认为,基于tpaCK框架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有以下几个关键。首先,要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以及三者整合的知识;其次,要在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培养教师将整合的知识应用于复杂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再次,要在行动研究这一导向的基础上,采取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培养专家型教师应用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以此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1显性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在注重对以显性知识表现出来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掌握的同时,更注重其基于隐性知识基础之上的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在课程设置上,要突破原有的以显性知识为本位的模式,在以显性知识为基础的校园课程(campuscurriculum)的基础上,开设面向隐性知识习得与发展的经验课程(experiencecurriculum),并把校园课程与经验课程整合在一起,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

以显性知识为主的校园课程主要是为了丰富教师的技术、教学法和专业知识,使其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在培养教师显性知识的课程设置中,除了要开设使教师掌握系统化专业知识的专业课程、教学法知识课程之外,还要开设专业教学法知识课程,使教师将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有效融合,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要努力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使他们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技术。鼓励教师参与到技术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使他们通过对技术设计过程的参与了解该技术的原理,并联系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合理建议,使技术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尤其是通过对技术的使用,让教师体会到将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约束性条件和独特优势,并结合学科实际情况,恰当使用技术并结合教学法进行学科教学。

经验课程则是在为教师提供各种参与活动的环境,使教师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tpaCK视域下的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注重提供培养教师隐性知识的经验课程,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自身的隐性知识。基于显性知识培养的校园课程与旨在丰富隐性知识的经验课程的相互融通,促使教师在把握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基础之上,积极主动地对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促进教师将整合的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一自然主义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应用中以隐性知识为基础,促进显性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隐性知识在自然主义情境中的应用,促进其向显性知识转化,从而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形成一个超循环结构,推动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持续成长。

2在经验反思基础上,立足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校本培训

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给教师提供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与技术整合的系统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具有高度真实性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应用系统知识解决复杂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利用现有资源针对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在注重经验反思的基础上,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的技术培训,更强调教师立足于真实问题情境的体验式学习,要让教师在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在促进复杂教学问题的解决的同时,提高他们应用整合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的能力。

彭亚·米什拉等人在2010年提出了一个通过设计进行学习的方法来发展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的知识,并在最后形成一个体现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知识的复杂螺旋式教学设计。通过进行这一复杂螺旋式的教学设计使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掌握所设计的内容,把握技术、教学法与所设计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的整合知识,促进教师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借助于这一框架,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参与以及与他人的比较与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比赛或汇报讲课等活动,使教师在沟通交流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参与教学观摩、实际教学等活动,使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系统化、多元化的整合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教师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在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为教师组织实践社团,并鼓励他们积极组织并参加基于实践社团的各种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引起教师参与学习和培训的兴趣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超越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实践问题解决取向

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为教师提供一种真实、自然的研究环境,使教师在了解现实教育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等过程,得到符合现实需要的理论,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原来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校本教研中引入“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新的方法学框架。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于“真实、自然的情境”,每一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都要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教师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下,与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促进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教师通过参与基于设计的研究,突破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问题解决取向,达到了问题解决和理论发展的双重目的。教师在真实、自然地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促进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tpaCK视域下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学,要求学校在为他们提供真实、自然的问题情境的同时,还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根据专业教学经历确定主题进行教育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同时提高教师将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使他们通过科研发现并解决整合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知识的理解。鼓励教师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提高研究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研究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9

[关键词]科研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科研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创造新理论。

从以下几方面详细深入论述:

1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最常规最重要的工作。科学研究立足于创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知识进步。教学和科研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有人认为是正相关、也有的认为是负相关,还有认为不相关的。从科学发展来看,科学研究和教学关系始终围绕着科学是源头,教学是传递科学知识,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大学有育人的功能,传承文化、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社会服务,这是大学的基本任务,其他功能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科研促进教学是由大学的存在属性所决定的。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科学理念,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高校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2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大学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只有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学;搞好教学,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

作为职业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认为科研应该是重点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任务,地方性一般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但是科研对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对教学元素的扩充、对学生求知欲的满足都有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科研是生产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催化剂,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力。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自我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充实,以及对知识前沿的把握和学科知识的理解,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良好基础。科研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可以培养教师的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强烈进取心,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与领航作用。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深入了解社会对职业、专业等的新需求。教师们通过科研创新去探索、去掌握教学中的许多教学规律和教学艺术,进而去思考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3如何以科研促进教学

科研能力成为教师素质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成为推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重视和加强教学工作;同时不可轻视教学本身是一种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才能。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老师便不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如果只是呆板知识的教书匠,这和时展的需要是有距离的的。教师只有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重视科研,而且联系教学实际搞科研,通过科研来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对每个教师的正确发展之道。

在实施科研活动中,应该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科研同时关注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致力于人才培养。围绕着所授学科的教学需要开展科研,并重视教改课题的研究,如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怎样设计和实施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实验改革等的新举措;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应用技能、协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协调培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绩效与教学质量。

3.2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通过对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加深对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知识。避免照本宣科,增强新的见解。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例如经管学院教师团队、基础部教师团队利用研究成果编写了相关教材与辅导书系列,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经管学院、信工学院利用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作品经过加工升华,做出了很好的纵向科研课题。

教师要将国内外学术成果尤其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只有具备科研经验的教师才能把生硬的课本知识教活,用长期研究中所形成的感悟,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科学前沿,并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3.3重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指导,提高学生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实力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指导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认真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收集文献,调查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提升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同时,教师也可能会从学生的研究中得到启示,促进教学相长。

4结语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根本途径,是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作为高等学校本身要建立教学科研良性互动机制,如何更好的以科研带动和促进教学,提高促进的效果和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我们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进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8;4期

高中学科知识与能力篇10

关键词:文科;物理教学;兴趣;角色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阶段的文科生尽管没有物理考试的压力,而且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也不大,但是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也缺乏一定的兴趣。而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主要对此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文科物理教学的合理举措,希望能够为高中文科生的物理学习提供合理的意见。

一、加强学生对文科物理学习的重视

首先,作为物理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将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渗透到学生的心中。物理学习的思维方式以及基本的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积极帮助。另外,在未来的生活中,人们离不开与物理学相关的产品与技术。作为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学业测试,还为了掌握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如,脱毛衣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静电;微波炉的使用原理以及雷电的形成方式等。这些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有所了解。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能够透过表面知识,掌握一些学习技巧与思维方式。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等。

二、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一些高中文科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义,但是希望在学习难度上有所降低,而且能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首先,作为物理老师,可以将物理学史积极引入课堂中,促进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很多文科学生能够在历史、哲学的学习中得到深刻的认识,而老师针对文科生的特征,可以在课堂中增强物理教学的人文性。例如,在教学电磁波的过程中,可以将红外线的历史引进课堂中,为学生讲解赫胥尔对红外线的意外发现。然后,鼓励学生课下寻找一些资料,对紫外线的发现过程与历史进行研究。其次,老师的教学还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学生想要了解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而对于其原因学生都不太了解。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紫外线的频率较高,能够产生较强的能量等,这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由于文科生对一些时事内容比较关注,而老师针对文科生的这一特征,可以为学生介绍当前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如一些科技新闻等。例如,针对日本地震而造成的核泄漏事件,其中造成两种有害放射性元素的泄漏等,并且在前八天内,落在奶牛吃的草上,会进入牛奶中,最后被人体吸收,有巨大危害。此外,还可以介绍超薄材料石墨烯是由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制成的,而且他们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再为学生讲解他们有趣的研究手段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作为文科班的物理老师,应该意识到文科物理与理科物理教学的不同之处,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合理转变,将自己当作物理知识的科普人员。作为文科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博览群书,并且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等。由于文科生未来可能从事一些新闻行业,或者进入政府部门;另外,针对文科生性格比较外向,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这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除此之外,物理老师还要加强对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会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活跃程度,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其他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文科生的物理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物理精神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高中文科的物理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以此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