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3:08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1

【关键词】知识产权;评估;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利用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实践中知识产权的利用率却不高,如我国的专利利用率平均只有15%,其中非职务发明专利利用率仅5%。[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困难是重要原因。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正确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方法和制度。

一、知识产权评估的定义、特征

知识产权评估是对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的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评估,它类似于任何有形或无形资产评估,着眼于知识产权的未来经济效益,通过价值评估促进知识产品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知识产权评估有如下特征:

1.不确定性较大。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将来所能带来的回报,而将来的回报是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尤其如此。无形资产可能影响将来的回报或者现金流。

2.无形资产是组合性资本,其价值通常与其他资产(有形和无形资产)一同实现。如品牌的价值通常与商标、外观、版权、标识、装潢、配方等连在一起。

3.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决于相关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形式和范围。

4.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差异很大,主观性较强。例如,同一无形资产在不同的使用者手中价值差异很大,不同的时期价值差异很大。

5.从价值评估角度说,无形资产的评估原则、方法与程序与有形资产基本相同,只是更加困难。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意义

(一)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由于科技成果的形成成本具有明显的不完整性①和弱相对性②,其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技术交易中,交易双方往往对知识产权的价格争执不下,造成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并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如果能够对技术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形成交易双方愿意接受的交易价格,就能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日、韩等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是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显然有利于技术引进方和出口方理性地衡量相关技术的价值,进而促进技术贸易。这点对于我国缺乏国际技术贸易经验的企业尤其重要。

(二)维护正当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践中,由于对无形资产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以及管理混乱,我国很多企业在对外投资、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产权交易、公司上市等经济活动中比较关注有形资产,往往遗漏了未予评估作价的无形资产,如企业的知识产权,结果造成国有无形资产大量流失。[2]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能够在各种交易活动中维护知识产权人的正当权益,在企业存在国有资产的情况下,还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

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真实价值,从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当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时,有助于知识产权人和法院确定侵权赔偿额,从而尽快解决纠纷。最后,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有利于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有效地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

(四)有利于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商标或企业商誉进行价值评估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可口可乐的成功堪称典范。可口可乐公司刚向全球扩张时,耗费了大量的广告费,但收效甚微。然而,当后来人们知道该商标价值244亿美元时,可口可乐公司的经济实力和获利能力很快名满全球,可口可乐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也随之急剧上升。[3]

三、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因素

只有评估人员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充分考虑影响知识产权评估的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一个相对准确、可靠的知识产权评估值。影响知识产权评估的因素有很多,欠缺考虑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知识产权评估值的准确性。实践中评估人员往往对各种因素认识不足,遗漏一些因素。本文认为应适当考虑以下重要因素。

1.知识产权形成成本。知识产权与有形资产一样,有其形成成本。只是知识产权形成过程比较特殊,其成本不易计量。有时,知识产权的形成成本仅占评估价值的很小部分,甚至可忽略不计。但在评估知识产权的价值时,仍然需要考虑知识产权的形成成本。

2.收益因素。收益因素即一项专利技术可为投资使用者预期带来的全部收益。[4](p40)可分为两类,即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一项知识产权在社会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获利能力越强则该项知识产权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它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其评估值就越高,否则,评估值就应低一些。此外,知识产权的社会收益也是评估时应当考虑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经济利润的同时,已经意识到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专利技术的社会收益,一项知识产权如果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为社会产生积极效益,比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即这项知识产权产生了正外部性③,那么这项知识产权应当得到政府的更大支持,其评估值将高些。有些国家的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开发具有社会效益的专利技术。如果一项知识产权虽然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由于其不利于环境保护,破坏生态平衡,其社会收益较低,在评估其价值时应考虑到此种影响。收益因素应当是影响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

3.使用期限。影响知识产权使用期限的因素包括法律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和知识产权技术寿命。发明专利受法律保护的程度较高和保护期间较长,其价值自然要高。实用新型与发明有相似之处,但受法律保护程度较低,保护期限较短,其价值一般要低于同类的发明专利。[5](p43)对于技术型知识产权,技术寿命周期是各不相同的。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比以往更快;有些技术创造性、实用性较强,生命力自然强,在技术的不断更新中,技术寿命长,不会很快被淘汰。这类技术专利由于寿命周期较长,评估价值可能较高,而寿命较短、很快将会被淘汰的技术专利,无形损耗较大,故其评估价值将会较低。

4.技术成熟度。每一项专利技术都要经历一个发展、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处于成熟阶段的专利技术,实用性较强,运用风险较小,其评估值将相对较高。处于发展与成长阶段的专利技术,新颖性、创新性可能较强,垄断程度高,但由于其尚不成熟,使用过程中企业需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使之趋于成熟,企业将承受较大风险,因此这时专利技术的评估值比之成熟期的评估值可能要低。[6]

5.市场供求状况。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也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当一项技术成果适用程度较高,其产出的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社会需求量较大,无同类技术或同类产品替代,则该项技术的评估价格一般较高。当一项技术或由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已趋于饱和,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其评估价将较低。[7]

6.技术的垄断程度与转让条件。知识产权的垄断程度是影响其评估值的重要因素。一项技术成果如果仅为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拥有,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相同或类似的可替代技术,那么这项技术的评估值将较高。知识产权的垄断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转让条件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有权转让的评估价较高而使用权的评估价较低。实践中,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方式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交叉许可、可转让许可、混合许可、强制许可、法定许可、从属许可。许可使用的方式不同将直接影响技术成果的市场垄断地位,进而影响其评估值。[8]

7.知识产权人受让人的状况。一项技术的实施需要企业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例如厂房、设备、动力、原材料、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等,同时需要企业有良好的生产管理水平。一个企业能够提供必需的物质、技术条件、拥有良好的生产管理水平并且企业的整体评估结果较好,它在进行一项技术成果的转化工作时,转化或实施效果往往较好,其从技术成果实施中将获得比较可观的利润。因此在进行知识产权转化时,如果技术使用者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则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的评估值。[9]

8.同行业同类知识产权的价格水平。如果被评估的知识产权在市场上存在同行业同类的知识产权,同行业同类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应具有可比性。例如,存在与一个新的方法发明类似的已有的生产某产品的方法,在评估新方法的价值时应参考已有方法的价值。通常同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和行业投资风险等因素都应在评估过程中加以考虑,这些指标的选择和运用将直接影响知识产权的评估价值。[10]

9.国家政策。国家在促进和管理知识产权时,经常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而各种手段往往以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表现出来。除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影响着评估价值外,国家政策是另一影响因素。每一时期国家都有重点发展、优先扶持的产业,与此政策相关的专利由于发展前景广阔,受到国家鼓励,其评估价值必然会大幅增值。相反,与国家严格限制发展的产业相关的专利,由于实施范围大受约束,其评估值必然要大幅减小。因此,在评估知识产权价值时应考虑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11](p68)

综上,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是提高知识产权利用率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前提。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出资入股、企业破产清偿、质押、侵权索赔等都有赖于对有关知识产权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尤其是在评估过程中适当考虑影响知识产权价值的各种因素。

注释:

①不完整性是指专利的形成成本除了有形的物质性消耗外,还有无形成本的消耗,例如,开发者智利的消耗、机会成本的消耗等。如果仅通过有形的物质性消耗确定专利形成成本就是不完整的。

②弱相对性是指研发专利权的成本往往不能完全反映专利权的价值。有些专利形成成本很低但价值却很高。因此不能像有形资本一样,仅仅通过形成成本确定专利的价值。

③正外部性是指企业的行为为社会公众带来了好处,却没有要求人们支付费用。

参考文献

[1]law.省略/content/2007-12/11/content_1991542.htm,2008-03-31.

[2]孙月焕.无形资产评估卷入经济发展的浪潮[n].文汇报,1995-5-4.

[3]吴谨.无形资产评估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6.

[4][5][11]郑成思.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6][7]杨伟国.无形资产评估与实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5.

[8][9]吴谨.无形资产评估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9.

[10]余恕莲.无形资产评估[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91.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资产;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63-01

0引言

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专利资产评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技术性、理论性、政策性以及时间性相对较强,其学术研究范围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工农业与服务业等众多产业。因此,通过对知识产权交易时专利资产评估研究的现状进行把握,并根据实践过程中的组织与计划、协调、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鉴别、评估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评估制度的激励与控制等等评估功能间的相互组合、实现,如此可完成专利资产的交易、完善专利资产的评估理论、加强专利资产配置效率等。

1专利资产评估方法

1.1收益现值法

专利资产评估过程中,收益现值法的本质其实是折现,就是计算专利资产带给组织的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并据此对专利资产的价值进行初步确定,用过如下评估公式进行:p=∑[Ri/(1+r)i](n=1,…,i)。其中,p代表专利权的重置成本,Ri代表每年新增的净收益,r代表折现率,n代表专利权的有效年限,i代表年度序号。

1.2市场价值法

部分资产评估专家认为,在知识产权评估方面可以采用2种以市场为依据的措施,包括:可比使用费率法以及可比市场价值法。对于市场价值法来说,若想运用,所交易资产的市场一定要较为活跃,具备一定的可比较的对象。部分专家认为,市场法在专利资产评估中的应用,首先要保证资产交易市场充分活跃、公平,可以收集到参照物的所有资料,但是由于专利自身具备的特性,还有专利管理制度所形成的约束,仅就目前形势来看,专利资产交易市场还不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因此,需要结合市场价值法以及其他方法。但随专利资产交易日趋活跃,还有交易的手段、交易方式等等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可比较问题。

1.3成本法

基于替代经济原则,形成了成本法。即对于成本法的处理方式包括两种:重置成本以及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指在现实条件下,对某项专利进行重新购置或者是申请相同的专利所耗费的成本;历史成本法的核心之处是找出开发某项专利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选择历史成本法相对比较简单,只需查阅专利创造时的财务数据及其相关资料便可达成目的;但是选择重置成本法,便要对购置、创造两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考虑。(1)对完全购置情形进行考虑,p=C+a∑Ri/(1+r)i(1+r)i](n=1,…,i)。其中,p代表专利权重置成本,C代表专利的外购成本,a代表专利资产的贡献率,Ri为代表每年新增加净收益,r代表折现率,n代表专利权的有效年限,i代表年度序号;(2)对完全创造情形进行考虑,p=(C+B1)(1-B3)/(1-B2)+a∑Ri/(1+r)i。其中,p代表专利权重置成本,C代表研发专利所耗费的物化劳动,a代表研发专利耗费的活劳动,B1代表研究专利人员创造性劳动的倍加系数,B2代表研发专利的平均风险系数,B3代表专利权价值损失率,Ri代表专利权每年的新增净收益,n代表专利权的有效年限,i代表年度序号。由于发明专利具有明显的“唯一性”,自行创造的难度较大,可购置的参照对象也无法找到。所以,在专利资产的重置成本分析过程中,完全购置以及完全创造在一定程度上还属于理论假设,需要有机结合完全购置与完全创造的评估思路。

1.4比例法

比例法是将有形资产作为参照,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估算的一种方式。大部分专利权交易时,并不仅仅是专利权的交易,还有其他方面比如专利权的载体以及相关配套设备、配套设施等交易。所以,交易双方可以在明确总资产的价值时,依据当中专利资产的比例对专利资产的价值进行确定。若不明确总资产价值时,需预先评估有形资产,再进行专利资产价值的推算。

2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未来研究趋势

依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关于专利资产价值评估研究方面,包括了不同传统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研究、新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开发性研究、专利资产交易特点与内在机理等的研究等不同方面,研究深度与研究广度均有较大提高,但是需要改进的问题还有很多,主要涵盖如下几方面:

2.1专利资产交易评估方法的内在机理研究

首先,目前的研究多数是以静态角度,从成本与收益的观点出发,静止评估专利资产,并没有涉及到动态指标,也没有给出明确的选择标准以及选择方法,从而降低已开发评估方法对于实践的动态指导意义;其次,与知识产权交易特点相关,评估方法内在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专利资产存在差异、专利资产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以及专利产品市场有差异时,依据目前来看,很少有研究提到上述的情形,也很难看到上述条件下研究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内在机理相关文章,因为缺少对内在原理的讨论,所以,评估者只能知道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可能连自己也不知道,如此是无法有效选择专利资产评估的方法。

2.2传统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嫁接技术”。就是直接将成熟的有形资产评估方法嫁接至专利资产评估实践当中,没有对专利资产本身的特殊性进行充分考虑;与此同时,嫁接过程中,没有深入研究各个有形资产评估方法在专利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条件与范围、设置关键变量等内容;还有,因为没有深入研究适用性等问题,尤其是对“嫁接“过程中的利弊分析等的比较分析较为浅薄,因此,评估者在优化选择多数专利资产评估方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

2.3新专利资产评估方法的开发性研究

因为没有深入研究专利资产和有形资产间的区别,从而导致多数的研究均采用了“嫁接技术”,在专利资产评估的理论以及实践过程中直接使用有形资产评估方法,而基于专利资产特征进行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的评估方法研究迟迟没有结果,几乎停滞。例如:基于专利资产生命周期内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创新研究,专利资产的交易主体与交易环境的评估理论及评估技术的研究等方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产评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加强经济核算,达到资产保值及增值,确保资产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资产产权的当事人、评估依据、评估主体、评估目的、评估程序、评估原则、评估方式以及评估目标等关键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相关评估方法过程中,要保持较为务实、弹性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范晓波: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J].理论探索,2006(5)

[2]林圣哲,薛求知.Black-Scholes模型应用于知识产权评价的研究[J].科技导报,2005,(11):43-47.

[3]贺武,刘平.基于实物期权的专利权估值方法[J].财会月刊,2005,(20):14-15.

[4]周英男,李昕杨,王雪冬.专利初始静态价值的实物期权评估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技管理,2007,(6):9-12.

作者简介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3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必要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权、商誉、商(字)号、专利权、专有技术、销售网络、著作权(版权)、软件、网站域名、企业家价值、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资源性资产等。

1.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企业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70%,货币占30%。与旧《公司法》的规定相比,国家相关的限制有所放松,但科技成果到底值多少钱?技术价值能否得到合资方的认可,在注册资本中能占多少比例,这就需要对其技术无形资产进行权威的价值评估。

2.无形资产评估是吸引风险投资的需要。风险投资公司不会让自己的钱去打水漂,他们对项目的筛选极其慎重,对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新颖性、成长性、成熟性、风险性等都很关注,然而他们更关注的是技术项目的市场获得能力。一个处于初试、中试阶段的项目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的注入,往往会前功尽弃,但如果拿着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对其技术无形资产出具的价值评估报告去找投资机构,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无形资产评估可以增加注册资本金。企业的注册资本金较小,在经营过程中就不能体现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可能会失去一些很好的合作和发展机会。注册资金50万元与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公司给人的印象截然不同。如果企业把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增加注册资金,就能巧妙、真实地展示公司形象,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4.以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担保法》第79条规定,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可以质押贷款。产权人及银行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同是否统一,这就需要权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为其评估客观的公允价值。

5.无形资产评估可以为侵权索赔提供价值依据。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在今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涉及到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官司会越来越多,对知识产权损失的价值如何计算,这也需要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介入。

二、当前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在我国,现行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是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统一领导者,以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评估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评估客体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分级管理者,以评估协会与自律性管理为辅助,以各类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为管理对象,以资产评估资格、过程与结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在这种体制下,严重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目前,虽然已经设立了有关无形资产评估管理部门,但是有些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职能并未完全行使,也有些部门在明确职能、权限、责任范围上模糊不清,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评估业务,或为了收费而一味地迎合企业,只象征性地到企业走走过场,使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评估机构不健全,自然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对中方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使其无偿被合资企业使用。据统计,我国有90%的合资企业在合资初期未将其商标权、专利权、商誉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二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值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一些企业即使对无形资产作价计股往往也只限于商标、专利等易于评估的无形资产,而对那些评估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如商誉、特许经营权等则忽略不计。此外,在企业承包、租赁经营以及兼并、联合过程中亦是如此。另一方面是,有的地方、有的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无形资产评估值越来越高,对评估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

3.无形资产评估中存在道德失范。近几年资产评估业务需求的激增,资产评估机构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增加,资产评估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少数评估人员在评估中无视国家法规和职业道德,对于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确定不是根据科学方法和客观事实,而是按照被评估单位的某种需要去做,导致评估结果严重失实。

4.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无形资产成交案例较少,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要的许多参数很难取得。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评估较适合的方法是市场法和收益法。市场法要求有一个活跃的交易市场和大量公开的成交案例,而我国目前无形资产尚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并且有限的无形资产交易情况的有关资料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取得。收益法评估中需要收益、成本、折现率、无形资产寿命期限等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从目前市场上公开的资料中也很难正确分析出来。

5.缺乏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人员。无形资产评估工作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工程技术学、市场学、法学等多门学科,要求评估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评估理论和经验、熟练的评估技巧。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执业资格,只要取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资格,其执业范围就不受资产类型的限制。这种“万金油”式的评估师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从事无形资产评估业务。

三、加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对策

1.改革现行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与行业自律。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今后资产评估业的取向应该是政府监督下的行业自律与行业自我管理模式。因此,有两项工作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尽量减少政府部门对评估的多头管理以及行政干预,确保评估机构及人员的超然、独立,还资产评估业本来面目,使之真正成为客观、公证、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坚决落实评估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彻底脱钩的要求,从制度上和体制上解决资产评估业中存在的严重缺陷,发挥资产评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作用;二是要强化行业协会职能,改革管理方式。建立起具有高度权威和高超管理芝术的行业自律性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的管理是在为管理对象提供服务基础上的管理,与一般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资产评估协会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自身职责,科学定位,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依托社会需要,高效开展行业服务与管理。

2.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无形资产评估业有法可依。现代管理应该是法制化的管理,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的政策法规体系,使无形资产评估走上法制化的道路,是搞好无形资产评估的根本保证。为了尽快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省、市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或行业无形资产评估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地方性法规在评估标准、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无形资产产权交易缺乏统一的客观依据。为此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无形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就迫在眉睫。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法、单项无形资产评估原则、无形资产评估操作规则、无形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守则等。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技型中小企业;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因素分析1.1.1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自身的无形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知识产权风险的存在。主要包括法律风险、估值风险和处置风险等。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是指知识产权本身存在着权属明晰性、法律有效性、被侵权可能性、价值稳定性等法律问题。估值风险指的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知识产权的处置风险是指知识产权的保管、运作、交易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1.1.2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和实现的风险知识产权质押是特殊的质押业务,在我国,各银行金融机构往往无法落实风险控制制度措施,对风险的评估和监控具有滞后性,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预计和防范,知识产权变现渠道非常窄,可转让性很低,交易程序复杂,处置成本率较高。1.1.3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与其所属的行业发展环境息息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受行业上下游经营环境、国家政策以及市场波动等情况影响较大,且环境处在纷繁变化之中,具有波动性和多变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管理理念,管理出现漏洞和问题很难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比重较大,在知识产权的开发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难以明确把握,无法对知识产权进行准确科学的估值,融资成本较高,容易导致财务问题。1.2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一种权利质押,具有非实物性、评估难、不易控制、流动性差等特点,因此,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评价应有别于不动产抵押,充分考虑到知识产权的特殊性。在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以科学性、全面性、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操作性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风险识别中的分析结果,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如下:一级指标为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和实现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在一级指标下,根据影响上一级指标的因素分别设立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见表1)1.3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网络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networkprocess,anp)是一种适用于非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问题的决策方法,它是在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实用决策方法,是层次分析法的扩展,对于具有依赖性和反馈性结构的决策问题的解决更为有效和实际。对上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价的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层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步骤为:选择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高校相关方向研究人员等8人进行咨询,请他们分层次对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1、3、5、7、9分别表示同等重要、稍强、强、很强、绝对强,2、4、6、8则代表以上程度的中间值,将8人的赋值进行算术平均,平均数按四舍五入取整,得出了3个层次的比较判断矩阵,采用根法针对具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按各项指标评价标准确定梯次和分值,然后加权计算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风险,确定该业务的风险等级,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确定是否批准贷款。

2模糊综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评估

X公司是江苏省一家高新科技企业,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金人民币6000万元,主要从事综合自动化系统、动态无功补偿、电能质量治理和监测保护控制类软件和产品的开发、系统集成、销售和服务,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2.1模糊综合分析法概述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无法运用精确数学对其进行描述和评价的现象和概念,称为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为解决此类问题诞生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自诞生以来被广泛运用,因为它可以解决各种不确定性问题,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模糊评判的运用基本过程步骤为:(1)确定评价因素集;(2)确定评价等级集;(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集;(4)确定评判隶属矩阵;(5)利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综合评价模型;(6)构建评语的实际数据集;(7)利用向量的乘积,计算最终评价结果。2.2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评估进行模糊综合分析2.2.1计算隶属度本文以X公司用为实证对象,邀请了8名专家,根据Y科技银行对企业授信的评估报告进行打分,将所得结果归一化得出每个指标的隶属度,表2为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实际数据如表所示:2.2.2因素模糊评价判断在确定了隶属度之后,本文得出了项目的法律风险R1,估值风险R2,处置风险R3,变现风险R4,法务风险R5,银行管理程度R6,行业风险R7,财务风险R8,企业管理水平R9共九个模糊矩阵。由单个指标评价向量Ri(i=1,2,…,m)构成一级评判矩阵;根据aHp层次分析法得出该项目各个二级指标权重系数wi;最后,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计算模型Bi=Ri*wi,进而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Bi;进而得出项目成熟度各因素的模糊关系矩阵B。2.3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综合评价本文将评价集合分为V={优,良,中,低,差}共5个等级,并且规定“优”对应分数区间为90—100;“良”对应分数区间为80-90;“中”对应分数区间为70—80;“低”对应分数区间为60—70;“差”对应分数区间为60分以下,评语“优”、“良”、“中”、“低”、“差”对应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程度为质押融资风险“低”,“较低”,“中”,“较高”,“高”。通过对X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的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管理、实现风险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发现其在法律风险、估值风险、处置风险、法务风险、变现风险、银行管理程度、行业风险、财务风险、企业管理水平等九个方面的处于良好水平,评估结果与Y科技银行实际评估的情况较为符合,较好地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本章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本文构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进行风险评估,较好地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

3结语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打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方式,虽然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存在很多问题,但其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总会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进行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创新风险评估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风险评估产生了借鉴作用,促进知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洪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与策略研究[J].绿色财会,2012(1).

[2]孙宏才,田平,王莲芬.网络层次分析法与决策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刘玉雪,王章虎.层次分析法(aHp)在风险分析和评价中的运用[J].工程与建设,2008(1).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外资并购商标评估

外资并购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形式。所谓并购是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总称,企业并购最先在英美国家实践和提出,它泛指以取得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为目的的合并、股票买入和经营权控制等活动。在我国,外资并购指的是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了重大改变,那就是与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合资。外资的进入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但外资进入中国时所采取的所谓商标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品牌损失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外资并购中商标价值评估状况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为了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可视性标志,即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所构成的标志。外资企业愿意并购中方企业,更多看重的是中方企业的商标价值,因为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商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产品的标识,更多意义上是代表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文化和在所属行业中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在标识一个企业的商誉。特别是驰名商标的价值更是不容小觑。在外资并购中必须要对商标价值进行评估,以便交易双方明晰商标价值,尤其是让被并购企业清楚知道自身商标的价值。然而由于商标评估存在种种问题,以至于中方企业的商标的价值被低估甚至不作价拱手让与合资企业。如1994年,“金鸡”品牌的持有人——天津日化四厂,为了引进外资,与美国莎莉集团所属奇伟日化公司合资组建了中美合资奇伟日用化学(天津)有限公司,当时金鸡鞋油已占据中国鞋油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合资时金鸡品牌却只折价1000万元。又如广州饼干厂与香港一家公司合资时,将其在50年代注册并享有盛誉的“岭南”商标无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使用,这都造成了中方的巨大损失。

二、商标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资并购的前提和难点是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和评估资产。科学准确评估商标的价值,合法公正地处置商标,有利于在并购过程中维护双方企业的利益,推动和保障外资并购的顺利实现。目前在商标价值评估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缺乏有关商标评估的法律

国家工商管理局曾在1995年颁布《企业商标管理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定企业转让商标或以商标权投资,应当委托商标评估机构进行商标评估。接着1996年又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只对商标评估机构的条件、业务范围及评估原则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而对商标价值的构成、评估的具体方法等商标评估的实质内容为予明确,操作性不强。然而这两个规章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被废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商标评估的法律法规。

(二)评估机构不规范

商标等指知识产权的评估技术含量高、程序要求严格,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置把关不严,对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常常出现评估结果与实际状况差距极大的问题。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按照国际惯例,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不同,评估方法也不同。有些单位却是不分对象和目的,只用一种方法或用错了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导致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中,标准不统一,高估低估现象严重。

(四)不重视对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

有的中国企业在重视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通过自己长期经营形成的商标等知识产权,在评估时将这一部分资产价值低估甚至没有将这一部分资产作价,造成商标流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其损失更为巨大。

三、完善外资并购中商标评估

(一)加强商标评估理论

的研究

商标评估是按照一定的估价标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确定商标资产在某一评估基准日时现时价值的工作。商标价值构成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商标的设计、注册、广告宣传等费用,商标的使用期限、侵权状况、法律保护程度,商标的显著性以及商标带来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商标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发挥的作用,包括所使用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与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④加之我国开展商标评估的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还不够。为了促进并实现商标评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在借鉴国外商标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商标价值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影响商标价值的定性因素及定量计算方式,逐步发展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和规则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技术规则,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商标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二)完善商标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商标评估无法可依的状况,应加强商标评估立法,制定商标评估的统一法律规范,详细规定商标评估的形式、时间、表现、机构及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商标价值评估制度。

1.关于商标评估标准和方法。在商标评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商标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并通过法律法规将其确定下来。

2.关于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法律责任。国家工商管理局曾于1996年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使评估结果严重失实的,所在地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外,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实际上让商标评估机构在对商标价值评估失实时仅承担警告、罚款的法律责任并不能起到处罚作用,也不能有效遏止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并且该规章在2001年被废止。虽然随后国家出台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但是这两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并没有规定评估机构承担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对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做出任何规定。由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对我国商标评估价值失实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经济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尤其是法律责任,导致背离商标实际价值的评估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情况,在商标评估立法时要明确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

3.关于外资并购时的商标价值评估。外资并购涉及外方企业,与企业并购时双方都是中方企业不同,外资并购时企业商标等无形资产被低估甚至是没有估价,会造成商标流失,造成损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损失更大。因此法律要对外资并购时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做出严格的规定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强化企业商标保护意识,重视自身商标价值评估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资产的计价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由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无形资产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即使确认入帐,但计量的成本也往往是不完整的。导致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在研制、开发过程中投入的费用并没有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使帐面上反映的无形资产价值与其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这样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帐面无形资产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资、出售、联营、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时,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就成为必要,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⑤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中方企业作为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要增强商标价值评估意识,要认识到商标价值评估是必要的,以商标使用权作价出资时要同并购企业商定商标评估办法确定商标价格,避免企业自身商标价值被低估甚至是无偿转让。中方企业与外方企业应当商定评估机构选择办法,比如双方共同选择、委托第三方选择等,应当选择有资质且资质比较高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做出报告后,应当聘请无利害关系的独立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估,判断评估报告依据的资料是否充分、真实,评估方法是否科学、评估程序是否公正、合法,调整参数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得出评估结论是否真实、可靠。

四、结语

有效解决外资并购中商标价值评估问题,完善我国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仅仅要依靠法律的完善,还要依靠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在商标评估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将研究成果确立下来,通过法律规范商标评估的程序以及各个参与者的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外资并购商标评估

外资并购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形式。所谓并购是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总称,企业并购最先在英美国家实践和提出,它泛指以取得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为目的的合并、股票买入和经营权控制等活动。在我国,外资并购指的是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了重大改变,那就是与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合资。外资的进入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但外资进入中国时所采取的所谓商标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品牌损失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外资并购中商标价值评估状况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为了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可视性标志,即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所构成的标志。外资企业愿意并购中方企业,更多看重的是中方企业的商标价值,因为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商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产品的标识,更多意义上是代表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文化和在所属行业中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在标识一个企业的商誉。特别是驰名商标的价值更是不容小觑。在外资并购中必须要对商标价值进行评估,以便交易双方明晰商标价值,尤其是让被并购企业清楚知道自身商标的价值。然而由于商标评估存在种种问题,以至于中方企业的商标的价值被低估甚至不作价拱手让与合资企业。如1994年,“金鸡”品牌的持有人——天津日化四厂,为了引进外资,与美国莎莉集团所属奇伟日化公司合资组建了中美合资奇伟日用化学(天津)有限公司,当时金鸡鞋油已占据中国鞋油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合资时金鸡品牌却只折价1000万元。又如广州饼干厂与香港一家公司合资时,将其在50年代注册并享有盛誉的“岭南”商标无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使用,这都造成了中方的巨大损失。

二、商标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资并购的前提和难点是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和评估资产。科学准确评估商标的价值,合法公正地处置商标,有利于在并购过程中维护双方企业的利益,推动和保障外资并购的顺利实现。目前在商标价值评估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缺乏有关商标评估的法律

国家工商管理局曾在1995年颁布《企业商标管理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定企业转让商标或以商标权投资,应当委托商标评估机构进行商标评估。接着1996年又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只对商标评估机构的条件、业务范围及评估原则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而对商标价值的构成、评估的具体方法等商标评估的实质内容为予明确,操作性不强。然而这两个规章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被废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商标评估的法律法规。

(二)评估机构不规范

商标等指知识产权的评估技术含量高、程序要求严格,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置把关不严,对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常常出现评估结果与实际状况差距极大的问题。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按照国际惯例,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不同,评估方法也不同。有些单位却是不分对象和目的,只用一种方法或用错了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导致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中,标准不统一,高估低估现象严重。

(四)不重视对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

有的中国企业在重视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通过自己长期经营形成的商标等知识产权,在评估时将这一部分资产价值低估甚至没有将这一部分资产作价,造成商标流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其损失更为巨大。

三、完善外资并购中商标评估

(一)加强商标评估理

论的研究

商标评估是按照一定的估价标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确定商标资产在某一评估基准日时现时价值的工作。商标价值构成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商标的设计、注册、广告宣传等费用,商标的使用期限、侵权状况、法律保护程度,商标的显著性以及商标带来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商标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发挥的作用,包括所使用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与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④加之我国开展商标评估的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还不够。为了促进并实现商标评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在借鉴国外商标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商标价值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影响商标价值的定性因素及定量计算方式,逐步发展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和规则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技术规则,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商标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二)完善商标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商标评估无法可依的状况,应加强商标评估立法,制定商标评估的统一法律规范,详细规定商标评估的形式、时间、表现、机构及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商标价值评估制度。

1.关于商标评估标准和方法。在商标评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商标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并通过法律法规将其确定下来。

2.关于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法律责任。国家工商管理局曾于1996年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使评估结果严重失实的,所在地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外,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实际上让商标评估机构在对商标价值评估失实时仅承担警告、罚款的法律责任并不能起到处罚作用,也不能有效遏止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并且该规章在2001年被废止。虽然随后国家出台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但是这两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并没有规定评估机构承担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对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做出任何规定。由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对我国商标评估价值失实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经济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尤其是法律责任,导致背离商标实际价值的评估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情况,在商标评估立法时要明确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

3.关于外资并购时的商标价值评估。外资并购涉及外方企业,与企业并购时双方都是中方企业不同,外资并购时企业商标等无形资产被低估甚至是没有估价,会造成商标流失,造成损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损失更大。因此法律要对外资并购时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做出严格的规定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强化企业商标保护意识,重视自身商标价值评估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资产的计价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由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无形资产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即使确认入帐,但计量的成本也往往是不完整的。导致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在研制、开发过程中投入的费用并没有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使帐面上反映的无形资产价值与其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这样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帐面无形资产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资、出售、联营、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时,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就成为必要,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⑤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中方企业作为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要增强商标价值评估意识,要认识到商标价值评估是必要的,以商标使用权作价出资时要同并购企业商定商标评估办法确定商标价格,避免企业自身商标价值被低估甚至是无偿转让。中方企业与外方企业应当商定评估机构选择办法,比如双方共同选择、委托第三方选择等,应当选择有资质且资质比较高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做出报告后,应当聘请无利害关系的独立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估,判断评估报告依据的资料是否充分、真实,评估方法是否科学、评估程序是否公正、合法,调整参数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得出评估结论是否真实、可靠。

四、结语

有效解决外资并购中商标价值评估问题,完善我国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仅仅要依靠法律的完善,还要依靠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在商标评估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将研究成果确立下来,通过法律规范商标评估的程序以及各个参与者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指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内,人们利用知识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近年来,知识产权产业飞速发展,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特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管理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发展相对滞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屡见不鲜。

知识产权案件侵权案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与专业性特点,同时选择以知识产权的形式保护其权利,其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或方案也就必然会被公开,极易被仿照。同时根据权利用尽原则,投放市场后产品依法可以再次合法流转,因此清楚的查清侵权行为人及其侵权方式、程度以及对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其中涉及商誉的损失计算以及救济费用的确定。对于知识产权赔偿价值的确定,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

一、赔偿原则的确定

赔偿原则所要研究的是,对侵害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是坚持补偿原则还是惩罚性原则。我国民法历来坚持损失多少补偿多少的补偿性原则,理由是民事领域,有权利才有救济,救济是基于权利受到侵害,通过救济使权利重归于圆满状态。若非法所得超过被侵权人的损失,则由行政主管机关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处罚,触犯刑法的,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权利人很难将基于其无形知产所受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的实际损失。补偿性原则不能达到惩罚侵权人并预防相同或者类似侵权行为的发生,因为从利益角度出发,即使非利益熏心而法律与不顾,侵权人经过法律考量也会得出违法之利大于弊的结论。此外,权利人的救济成本可能大于收益从而使自己处于“得不偿失”的尴尬局面。因为其寻求救济则必须考虑到救济成本的问题,具体包括发现侵权行为的成本以及经过诉讼或者非诉程序解决纠纷并是该纠纷解决机制所得最终方案得以具体实施的成本问题。这是由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性”所决定的。例如喜洋洋一案,市场上“喜羊羊”、“灰太狼”的形象随处可见,然而权利人却只能面对“诉讼主体不确定、赢了官司输了钱”的尴尬境地。《美国专利法》第284条:损害赔偿金请求人胜诉时,法院应判给足以弥补其因侵权而受的损失的损害赔偿,但是不得低于侵权人使用该发明应支付的合理使用费用以及法院确定的利息和诉讼费。当损害赔偿金不是有陪审团判决给付时,法院应对此进行评估。在任何情况下,法院均可将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增加到判决或评估数量的3倍。必要时,法院可以接受专家意见,以确定赔偿金或合理使用费。笔者认为美国的观点是值得借鉴的。

二、赔偿数额的计算

我国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额,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权利人的实际利益损失

这里的实际利益损失包括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具体而言,区分一下两种情况予以确定:一是实际利益损失可以确定的,由权利人负责举证其所受利益损失,一般而言一起产品销售额基于侵权造成的不合理下降而带来的利润损失、商业信誉损害损失等;二是在难以评估实际利益损失的情况下,通过侵权产品所对应的权利人产品知在特定区域内特定时间段的合理市场价格来予以计算。当然,不同的知识产权对应不尽相同的权利,同时司法实践中侵权案件的侵权方式又各不相同,因此权利人所主张的合法利益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在我国现行法上仅适用于侵犯自然人著作人身权的案件。

(二)侵权人的不法收益

侵权人的不法收益是指基于其侵权行为而获得的各项利益,从经济学角度将,即其实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而获得的不正当利润减去其违法成本的差额。司法实践中,据以证明侵权人不法收益的证据主要为该行为人的财物账册等资料。一方面,该类证据由侵权人所有,依据现有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应当由原告即被侵害人举证,则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其明知或者应知自身所为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故不排除其实施做假账行为的可能,进而该证据得真实性难以考证。以不法收益来确定侵权赔偿数额的方法在实践中很难使权利人得到公正合理的赔偿。

(三)按照许可使用费确定

我国《专利法》第65条规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即在上述两种方法难以适用的情形下,为保障纠纷的顺利解决,维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法律规定参照正常的权利许可合同中的许可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法院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与许可费之间的倍数关系,进而确定赔偿数额。

(四)法定赔偿额

法定赔偿,即由法律直接规定特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金额的幅度,由法官行使审判权,根据个案情况予以自由裁量,并最终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规定,如果被侵权人所受的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难以计算时,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专利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不过基于专利案件的特殊性,其法定幅度较大,为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可见法院自由裁量幅度之广,此类案件中法院权力之大。当然其他国家也有类似规定如:美国《版权法》第504条规定:“侵权人对其所侵犯的每一部作品,可负担500~20000美元的赔偿;情节严重的可提高到每部10万美元;因不知而侵权,则可降低法定赔偿额。”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适用法定赔偿的前提条件是被侵权人因侵权所受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润无法确定,即当事人不能选择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此种方法,从一定程度讲,免去了权利人证明其利益损害的责任,提高了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但是,应当看到,在当今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司法权具有被动性及中立性,应当采用抗辩方式认定纠纷相关事实,不宜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退一步讲,由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具一定的有专业性,而法官作为法律人又很难对具体案件中相关权利的专业领域有科学合理的认识,即使其赋予其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其亦难以有专业的知识为参考而达到其内心确信的程度进而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三、知识产权侵权评估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孔祥俊认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赔偿评估的作用。损害赔偿的金额较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取证和评估跟不上。知识产权不是实体财产,损失额及其自身的价值难以确定。笔者认为,在确定赔偿额时,由专门的评估机构采用科学的资产评估方法予以确定,更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具体有一下几种方法:

(一)成本评估

成本法,尤其字面意思可知,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开发该项知识产权时所消耗的成本。具体包括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历史成本是指该项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并且经过法定的程序申请并经法律以知识产权的形式给予保护所消耗的所有成本。重置成本则是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以及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下重新开发出相同或者类似的知识产权所消耗的成本。

(二)收益评估

收益法的思路实际上是一种一本求利的逆向思维,因为就本利关系来说,即已知利率,用本金×利率=利息,从而求得利息。而收益法与之相反,由利息、利率反推本金,也就是说多少资产量在这样的利率下能够带来多少收益。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被评估的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资产拥有者获利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它涉及到收益率的测算,因为按经济学的角度,收益率的大小是和风险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收益率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可以用国债利率来代替,因为国债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风险,但国债的风险很低,可以拿同期国债利率来近似的代替无风险利率;二是风险收益率。风险是可以测算的: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收益率。从有证据证明了的侵权行为发生日开始计算,或者基于诉讼时效的原因而对于侵权行为已持续两年以上的,从进入时效保护期的当日起算,采用收益法,权利人基于其知识产权而得的利益及实际损失是可以予以科学评估的,得到的评估结果相对公平公正。

(三)市场评估

市场法是指在市场上选择若干相同或近似的资产交易案例作为参照物,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将被评估资产分别与参照物进行比较调整,再综合分析各项调整的结果,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使用市场法进行知产产权价值以及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价值评估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收集到的。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8

内容提要:民间文学艺术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犹如法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最大障碍。为此,我们应在保存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立法宗旨,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传承活动可持续发展。同时,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构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流转制度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民间文学艺术被誉为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进行文学及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我国存在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民间文艺作品存在一些不当使用的现象。一些发达国家的采风者也疯狂地掠夺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例如,“木兰从军”是

(四)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构建民间文学艺术权利流转制度保障体系

其一,确立科学的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机制。民间文学艺术价值评估的目的在于相对准确地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价值,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管理、贸易及侵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流行的评估知识产权价值的方法有三种。其一,成本法。成本法主要是指依据开发一项知识产权所花费的成本或者是重置一项知识产权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这种方法不反映从资产的所有和使用中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反,它只反映资产的最小价值。申言之,成本法给与知识产权所能够带来的市场收益关注不够,即它未能反映资产潜在的收益。故成本法经常适用于技术使用的萌芽期或者没有适用市场或没有获得收益的资产。其二,市场法。市场法是指无形资产通过比较在相似的市场环境下,相似资产的近期销售或其他交易方式的差别而进行的价值评估。这种方法如果在一个活跃的市场环境中是最适宜的。但大多数无形资产的交易不够频繁,无法建立以市场为评估基础并可与其他资产比较的价值评估。由于缺乏充分竞争的知识产权市场,所以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其三,收益法。收益法是根据知识产权未来所能够产生的收益来进行估价的。这种方法应用最广,因为使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所必需的信息通常相对精确并且很容易获取。根据收益法,一项资产的价值是指给资产所有者带来的未来经济收益的现有价值。这种方法要求对由于知识产权而产生的未来收益流的预测,对未来收益流期限的估价预测,以及对收益流相关风险评估。虽然收益法由于包含多项评估,看起来没有成本法精确,但是评估需要的信息可以被精确地开发和确定。这种方法额外的好处是它具有通过参数调整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特别情形下价值评估各种因素的重要性。[15]

由此可见,成本法和市场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成本法只适用于某些特殊的资产,市场法则依赖于较为充分的信息披露,而收益法的应用范围更广,更为适合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16]自然也适合民间文学艺术的价值评估。但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价值评估相对于专利权和商标权而言较为复杂。专利权和商标权一般涉及两种贸易形式,一是整体转让,二是许可使用,所以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评估一般只涉及专利权和商标权整体价值评估或者许可使用权价值评估。而民间文学艺术权利的内容和交易形式都要丰富的多,它涉及权利人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的问题。以财产权为例。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既可以进行著作财产权整体转让或许可使用,也可以选择财产权当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转让或许可使用。如果将每一项权利(或者与其他权利一起)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作为一种交易形式,按照数学中排列组合的计算方法,著作财产权一共可以呈现中的交易形式将令人惊奇,这是商标权与专利权所无法比拟的。而每一种交易形式都涉及评估问题。由于著作权中不同权利的赢利模式不同,在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时,应根据不同的赢利特点进行计算。[17]

其二,引进集体管理制度。民间文学艺术集体管理制度,是指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授权有关组织代为集中管理著作权、邻接权的制度。民间文艺集体管理制度是实施版权法的重要手段。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的载体形式、使用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巨大变化,权利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其权利不能控制或难以控制的情形。多数情况下,权利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网络侵权事实的存在,即使知道侵权事实的存在,出于讼累及诉讼成本的考虑,也很难逐一去主张权利。采用集体管理组织的形式无疑可以弥补以上的不足。可以说,如果没有集体管理,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的权利行使有一半以上将会落空。

从性质上讲,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种民事权利管理制度,是信托的一种具体形式,[18]即权利人将自己作品的版权一并转让给集体管理组织。采取信托方式的最大优越性在于,集体管理组织根据著作权人的授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所管理的权利;同时,集体管理组织具有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向侵权人进行包括诉讼、仲裁在内的法律交涉,这对于维护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及其传承人的正当权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的法定制度表面上似乎与集体管理制度相冲突。其实,法定制度所要解决的是权利主体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问题,集体管理制度则是权利的具体行使方式问题,两者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不一样,但是二者结合起来,能相得益彰,充分保障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权利的实现。

结语

当前,我国学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存在“综合保护模式与单一保护模式”、“直接保护模式与间接保护模式”、“著作权保护模式与特别权利保护模式”及“现行著作权模式和经有限修改的著作权模式”[19]等理论分歧,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特殊权利保护”与“著作权保护”这两种模式的选择上。从法理层面来分析,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回答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实行著作权保护;其二是授权立法的问题,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办法或措施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据悉,我国《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条例》已纳入了国务院立法规划。诚然,即便将来有了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条例,但民间文学艺术毕竟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存在诸多不同。同时,民间文学艺术也不同于一般的财产权客体,它既包含有形资产,又包括无形资产,既包括个人财产利益,也牵涉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还需要理论研究的更加深入和司法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9

关键词: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87-03

一、高科技新创企业的界定

国际上对高科技企业的认定多从产业视角予以划分,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是oeCD在1991年提出的界定方法,选择研发支出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来衡量某一产业中技术要素的贡献率并以此得出该产业的技术等级(如下表所示)。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处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称为高科技企业,但这种界定方法仅从产业判断缺乏对企业自身情况的考量,因此各国对高科技企业的界定进行了更为复杂的描述。例如我国除了要求企业的研发产出比以外,还对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人员比例、主营业务范围、高科技产品(服务)收益等六个方面指标设定为高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政府文件予以划定。高科技新创企业是指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由于各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对新创企业的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界定也存在差异,本文沿用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中的说法,将成立时间在42个月内的高科技企业界定为新创高科企业。

二、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高科技新创企业拥有丰厚的技术类无形资产,该类资产通过较长时间消耗有形资产以研发、购买、继承等途径获取并借助法律将其固化为知识产权形式,例如注册专利、版权、商标权等,此时的技术已经拥有与一切有形资产同等效力的排他性财产权利,也因此具备了作为质押融资标的物的基础属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在资产评估机构对其价值进行专业诊断、定价的基础上,交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照和制定合适的质押率,以此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业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可以帮助高科技新创企业获取外部资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进而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旺盛

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在这些技术尚未凝结在产品中并进行量产和销售之前,资金无法回笼再度使用,增加了企业财务压力,当自有资金无力垫付时,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是高科技新创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质押获取资金的意愿十分强烈。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给不足

知识产权既是高科技企业未来赋予产品高附加值的核心依托,也是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质押物,但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法定性、时效性等特点,增加了价值评估难度,也给资金供给方的相关部门在信息审核、价值评估、法律保护、资金监管等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高科新创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比重较小,相比传统的有形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风险。因此,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在融资额度、放款效率方面相比一般质押融资差距明显。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供需不平衡加剧了科技类新创企业的融资困境,这也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知识产权存量和流量极不相称。根据知识产权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279.9万件,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而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仅有931.72亿元,占2015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0.39%,比重虽比2011年的0.21%有所提升,但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效率不高、质押融资业务规模较小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高科技新创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质押缓解资金压力的外部融资环境亟待改善。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起步较晚,除了高科技新创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较弱,还存在很多法律规制、金融监管、参与机制等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问题,例如2016年6月6日的人民日报披露了浙江、河南两省53家样本企业的调研情况,突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际操作层面的困境。本文根据高科技新创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技术经济特征,将困境背后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标的物价值控制难度大

依据担保原理,知识产权的质押是由债务人(产权人)将知识产权转移给债权人占有并以此作为担保。不同于有形资产,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质押具有客体的无形性,意味着不能像实体财产或传统权利凭证可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彻底交割,债权人最终占有的只是象征精神财富的诸如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等知识产权凭证,而对高科技企业智力层面的例如新技术、新工艺等专业技能至少短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取决于新技术精神折旧速度、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该企业的市值和商誉,这些因素并不完全在债权人(质权人)的控制范围内,因此权益风险较大,对资本回报预期产生影响。

(二)价值评估不确定性强

高科技新创企业对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很高,但决定质押物担保能力的是知识产权的质量和存续时间,这就需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具有专业的技术鉴别能力和资产评估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风控考量,必然加强对标的物的严格审查,参考权威评估机构的报告进而确定贷款比例,通常按照知识产权评估价值的20%~30%,然而评估方法选择、评估程序设置、技术专家甄别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最终得到的知识产权价值也不尽相同,评估风险还是会转移给银行信贷系统。此外,知识产权质押程序的复杂性、时滞性也增加了资本市场交割的不确定性。

(三)科技企业初创期资信能力弱

高科技企业轻资产、重研发,初创期的这些特征更加明显,企业资信力也最弱。以软件新创企业为例,研发团队固定资产配置较少,不受场地限制,市场门槛低,仅需要电脑和一些开发软件就可投入研发,但在新设计的软件程序没有通过测试以及上市推广前,研发人员的开支更多源于企业或团队自有资金。研发成果是计算机软件版权,初创期软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可以同知识产权一起绑定为质押标的,也没有成熟的软件产品上市和稳定长期的销售合同,资信能力十分有限,降低了成功融资的概率。

(四)知识产权质押实践起步较晚

直到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了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2016年3月才明确要选择一批城市或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示范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践尚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化担保机构和融资平台,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质押业务多在银行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的相关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信息平台,推高了知识产权融资成本。

(五)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规制尚需健全

金融系统的政府规制必要性体现在资本市场配置功能无法自我实现时,虽然担保法界定了财产权质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操作规范,但对于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的质押实践缺乏针对性,因此指导效果有限,目前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规制仍处在探索阶段。

四、对策建议

目前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无论是融资风险还是交易成本都远高于其他传统外源融资模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出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大力改善科技新创企业的融资环境,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任务和战略部署。本文认为,改善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可从知识产权质押制度建设和知识质押融资机制优化两个层面着手:

(一)加强知识产权质押制度的建设

1.建立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信息报备制度。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构建由知识产权局主导下的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情况的登记平台,一方面对出质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有效期限、权利瑕疵等情况进行初步的甄别和判断,为资产评估机构测度知识产权价值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权利各方提供信息查询条件,便于知识产权质押过程的实时监控,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2.构建出质知识产权保证金制度。降低知识产权质押风险是制度建设的另一重要着力点,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是高科技新创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石,出质的知识产权商业价值可能巨大。因此,出资人应对质押期内所占有的知识产权支付一定保证金(在质押期满时有条件退还),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维护产权人利益,减少侵权行为,降低知识产权运用不当带来的技术泄露风险。

(二)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1.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第一,标准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操作规范,缩小不同评估机构在同一案件中的因评估方法、测评尺度、评估流程带来的差异区间;第二,严格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对资产评估公司的各类业务分别设置准入标准,提升评估机构的公信力;第三,加强对不涉及技术和商业秘密的部分知识产权评估信息的披露,一方面便于社会对评估机构的服务过程比较和监督,另一方面有助于出资方对高科技新创企业质押标的相关信息有更多的了解。

2.强化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部门,选择两个以上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测度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客观、专业判断。同时,跟踪该科技企业的运营情况、信贷记录和财务状况。从政府机关的角度,一方面,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倾斜,综合考虑放款对象所属行业、质押标的物的技术含量以及贷款额度对金融机构进行补贴,并在坏账损失发生时予以适度补偿;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包括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在内的第三方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共享收益,分担风险。

参考文献:

[1]陈媛,王文娟.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困境及应对之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

[2]人民日报调查53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基本上是“传说”[eB/oL].证券时报网,2016-06-06.

[3]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eB/oL].商务部网站,2016-02-11.

[4]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eB/oL].腾讯教育网,2016-01-28.

[5]姚树华,张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进的难点与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1).

[6]2016年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变化[eB/oL].高新企业咨询服务网,2016-03-01.

[7]2015年末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eB/oL].新浪财经,2016-01-15.

知识产权学科评估篇10

关键词:知识产权贸易;世界经济;贸易价值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概况

知识产权本来是一种财产权,而这种权利具有独立性和个人性。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在各国之间流通,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再只停留在个人私有的固定模式之上,更多的是一种趋向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定义

知识产权贸易分为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和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就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或者交易对象)的贸易,由于狭义知识产权包括版权、专利和商标,因此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包括专利贸易、商标贸易和版权贸易。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与货物贸易交叉,指知识产权产品贸易,就是指那些知识产权的价值占产品价值相当比例的产品的贸易。

(二)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现状

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而世贸组织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业进行了相关的保护。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而现在这种权利已经成为进入了贸易范围内。中国“入世”以来,不但拉动了国内产业工业的茁壮成长,而且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当中已经拥有不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经济地位。tRipS协议带给中国的是机遇和挑战,而tRipS协议当中涉及了众多的条款,这些条款一直是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现在市场竞争越显激烈,初级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已经不是市场竞争的主流,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对象。国际间的贸易已经趋向多元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与新科技在国际间的流通、使用、分工和发展的深入,知识产权贸易在这里面开始得到普遍化和多元化,对于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间的发展与延续,这有赖于wto的保护与支持。

二、目前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问题

根据2004年和2005年专利申请数量和百分比来看,中国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达到了全世界第一位。知识产权贸易成为了国际间的重要贸易之一,而知识产权贸易中的价值问题,亦是交易双方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

(一)价值评估方法概况

知识产权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慢慢地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心之一。然而,怎样去正确评估这个知识产权具有交易价值,这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交流。

1.专业评估机构广泛化、普遍化。专业评估机构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一家企业所购入的专利是否有交易价值,这都需要评估机构的检测与调查的。例如,北京某汽车厂在与外商进行合资谈判过程中.外方提出技术八股方式的具体方案,以其中的97件专利技术,共折合1600万美元八股,由于这家企业没有了解这些专利技术的价值就草草签约。直到后来才得知,97件专利技术中的23件专利是过期的,还有29件专利已临近到期,13件则刚递交申请,没有授权,真正算数的专利只有32件,占总专利数的33%,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专利是不能折算股金投资八股的。这样看来,专业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贸易来说是一项基础保护措施。

2.tRipS协议下建立适合我国使用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tRipS协议是当今世界经济贸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和规范,国际间的贸易不能抛离tRipS协议的规范内容。中国的国体与世界其他大多数的国家不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要有自己的创新和基础理念。tRipS协议推动着国际间贸易进程,如何把tRipS运用得更灵活、更准确,这是需要国家的调控和方针性的保护。

3.尽快完善知识产权贸易有关的法律规范和评估价值制度的环境。一套完善的法律规范,一个有序的评估环境,这都是知识产权贸易的基础措施。法制制度能带给贸易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对国际贸易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援助与解释。因此,为了形成强大的无产阶级的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系统,国家的有关部门应该应该针对目前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让知识产权贸易有一个相对宽松的交易环境,把中国的贸易体系强大化、系统化、有序化、稳定化,从而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贸易的进程。

(二)价值评估的意义

根据知识产权贸易带给中国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效益来看,价值评估制度的实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1.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贸易价值评估制度,能有效防止在贸易中企业过高或过低猜测部分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错误判断,从而减少了企业在贸易中无形财产的损失。

2.知识产权已经向世界经济市场开拓,而世界经济对知识产权的价值高低也相应有了要求。知识产权的交易量已经日益增加,交易双方都会担心自己所购买的知识产权是否具有真正利于企业发展和获得利润的价值。基于这种心态,知识产权价值体系更显重要,也成为了贸易中一项关键的策略。

3.随着知识产权贸易的频繁,在交易中难免会遇上法律纠纷,在贸易中如果遇到了纠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则是一项有力的参考依据。贸易双方可以根据价值评估出来的数据,做以在解决法律纠纷是的重要参考,从而达到维护个人或企业的利益作用。

4.通过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的充分应用,可以让人们更广泛地认识到知识产权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使人们能够了解到知识产权中蕴含着巨大的使用价值,令这种无形财产具体化、有形化。

三、结语

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停地在提高,知识产权的进入无疑是带给世界经济的一股新力量,是一支新力军。如何去保护知识产权贸易和如何将知识产权贸易提高贸易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知识产权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做的是完善知识产权贸易过程中的规范准则,以保护企业或个人利益为上,建立一个安稳有序的知识产权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国庆,马敬.基于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下的价值评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