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3:46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1

关键词:设计变更签证管理收益

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因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其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调整的工程造价占整个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的比例在5%~15%之间,其费用相当可观。所以加强施工阶段的变更、签证管理是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1设计变更的分类

1.1在设计交底会上,由施工、建设单位提出,并且各方同意改变施工图的做法,通常情况下都属于设计变更。

1.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原设计中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发生的设计变更。

1.3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因某方面的需要,对某些施工方法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征得工程单位的同意。

1.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受施工、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经双方或三方签字同意后,改用其他材料代替设计中规定的材料。

2签证的分类

2.1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受建设单位的影响和制约,而发生停工、窝工等现象。

2.2由于建设单位自身原因造成施工企业出现停工、窝工、返工等现象,进而发生倒运、人员和机具的调迁等。

2.3由建设单位停水停电,导致工程项目不能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又无法安排停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4在已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前提下,施工企业及时将现场实际条件和施工方案通告建设单位,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

3加强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

3.1单据的合法性:目前,在工程结算审价过程中,与施工单位出具的手续相比,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出具的手续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通常情况下,现场经济签证多为施工单位申请,由于利用签证多结工程款的做法较普遍,进一步降低现场经济签证的信任度。因而为了保证其单据的有效性、合法性,应尽可能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如无设计单位签发的变更通知单,至少应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签章齐全的工程联系单,这样才能保证单据的有效性、合法性。

3.2在报写单据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按以下优先次序对填写的内容进行确定。能够直接签总价的就不签单价;能够直接签单价的就不签工程量;能够直接签结果的就不签事实;能够签文字形式的就不附草图、示意图等。

3.3施工企业报写单排据时应按有利于计价、方便结算的原则填写涉及费用的签证。假如有签证结算协议,填到内容与协议约定计价口径一致。再有,签证方式要尽量围绕计价依据(如定额)的计算规则办理。

3.4根据不同合同类型签证内容,施工企业尽量有针对性地细化填写。可调价格合同至少要签到量;固定单价合同至少要签到量、单价;固定总价合同至少要签到量、价、费;成本加酬金合同至少要签到工、料(材料规格要注明)、机(机械台班配合人工问题)、费。能附图的尽量附图。另外签证中还要注明列入税前造价或税后造价。

3.5单据办理完后,应妥善保管,不得出现丢失现象。

4加强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的具体事例

某项目为钢结构厂房,建筑面积13014m2。本项目部人员对成本管理相当重视,对于工程变更及工程签证管理相当到位。如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的现场情况及投标文件中土方开挖单价太低的问题,项目部研究决定变更调整投标时的基础开挖方案,由原来的大开挖变更为部分大开挖,部分条形开挖方案,并取得了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认可。通过方案的变更减少了基础开挖工程量19521m3,素土回填工程量19521m3;原中标价格挖土方为3.97元/m3,素土回填为15.84元/m3,而现场施工的成本价格挖土方为6.2元/m3,素土回填为23元/m3仅土方一项为企业减少亏损19521*(6.2-3.97)+19521*(23-15.84)=183302.19元,同时为建设单位节约开支19521*(3.97+15.84)=386711.01元。此项方案变更得到了公司及建设单位的一致认可。

施工项目往往工期长,在变更及签证单据的管理上应严格收发制度,不得丢失或损坏。对于已施工的分项,应加强签证分项的完整性。如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当室内墙体一层砌筑已完时,建设单位对房间隔局进行了改变,并下发了有签证的施工图纸。这时项目造价人员在办理签证时,只确认了变更的砌体工程量,对原设计图砌体部分的拆除未办理签证单据,在项目结算审计时因无签证单据,拆除分项被审减。此项虽经项目部人员努力,多次与监理及建设单位沟通,最终只确认了拆除部分的人工及产生的垃圾外运,并规定此项只进入价差。施工单位损失了管理费及利润。

综上所述,工程变更、工程签证是建筑工程产品在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工程变更和签证工作的管理是施工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金丽娟.浅谈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03).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2

关键词:新时期;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1前言

供水企业的发展是国家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在供水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的改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时代对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实现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还要求进一步规范档案的管理制度,为供水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2供水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其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收集、整理有关的文书资料,使之形成档案,并对其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由此看来,档案管理工作对维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企业信息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改善供水企业供水运营状况的作用。新时期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习惯,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要求,让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变得更高效,更智能化,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不仅如此,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基础保障,它肩负着维护企业经济效益与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对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深化改革,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做到内外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后勤保障。

3新时期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供水企业生产力水平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最坚实的后盾,必须跟随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而改变。新时期是企业高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企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是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大特点,下面将详细的介绍新时期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三大趋势。

3.1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它对档案的准确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档案本身就存在着质量问题,则再好的管理水平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为了保证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这也在另一个方向上证明了供水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它是新时期供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文书的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所以,新时期下的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又做的就是进行标准化的文书收集工作。第一,凡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文化和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都应该纳入文书的收集工作范围内。第二,将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会议思想等内容认真的落实到供水企业的资料收集工作,例如:人力资源部员工的资料归档工作、采购部门的采购清单归档工作等,这些都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按部门、按季度的进行分类整理,让档案管理变得更加有条理、思路更清晰。不仅如此,还要将供水企业所有部门的会议记录、生产状况、营运方案的实施与效果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记录与收集,让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清楚的在档案中反映出来。在完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文件收集后,还应该严格的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来进行档案的归档,并根据档案的主次来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对档案文件进行必要的备份,并将联系密切的文件共同归档,以便日后的查询和使用。

3.2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新时期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保证档案的准确性,还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现代化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转型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所以,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必须充分的利用好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建立起一个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建立在纸质文件基础上的档案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了,电子文件的替代是目前档案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趋势。用水户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正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电子档案一点录入,信息多点使用的灵巧作用。提高了企业办公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资源的实时共享。就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而言,其管理文件主要是以图形图像为主,而且类型繁多,内容复杂,而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的简化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过程,并且在文件检索、文件修改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在这里还需特别指出一点,现代化的企业档案管理应该特别注意档案的安全性问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安全性也越来越得无法保证,所以供水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问题。

3.3档案管理的人性化

新时期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效率和管理模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人性化也是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发展中的一个趋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完善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体系。第一,企业应该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第二,制定并不断规范档案管理制度,让复杂繁琐的管理工程简单化,降低工作的难度。第三,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也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第四,加强对员工日常生活的关注,高速有效的为他们解决更多的生活难题。

4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的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跟随时展而不断的变化,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标准化、信息与现代化是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同时注重企业档案管理人性化的发展也是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改善工作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这样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才可以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隋鑫.谈新时期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J].鸭绿江月刊,2016(4)

[2]汪茹.新时期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3)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3

只有加入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才能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的发展品质,为企业发展储备能量。1.在采油企业的发展中采用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能够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不断把管理的模式向精细化转变,用创新和自主化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管理体制做精、做细,用自主化的管理提高企业整体能力,把企业的各种管理因素用自主化的手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提高自身的内在管理素质为企业的自主管理标上创新的标签,使企业的管理上升到新的层面上。(1)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加快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过去传统的经济发展形式得到了有效地改革,把企业自主管理的劣势转变成发展优势,使企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精细化的发展格局转化,提高了企业经济的转化速度,使企业的内在素养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地提高。(2)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中提升了企业的发展品质,通过加入创新的管理元素使企业发展具备了较高的内在品质,使企业在发展中把管理能力同文化品质结合在一起,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升了文化品质,在提升发展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3)在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中,通过提升企业的内在品质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了正能量,使企业的整体管理具备更多的优势,管理资源和文化资源也逐渐的增多,用文化把管理向自主化推进,使管理的层次更精细化,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企业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上,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2.采油企业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在低利润的空间下为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1)在采油企业的发展中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逐步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企业不断加入新的创新举措,实现了管理和制度的双重创新,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管理层在发展中不断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精细化管理的投入力度,在管理各源头加入自主化和精细化措施,从而奠定了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在发展中的重要位置。(2)企业通过加入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使企业在低利润的空间下获取更高的利润,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把发展和投资方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精确管理和严格约束,使企业不断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获取了更高的利润,把企业的整体发展要素向宽领域扩展,健全企业的管理机制,整体管理更加创新,使企业整体的发展格局向又快又好的方向转化。(3)通过加入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赢利能力,使企业的管理在根源上得到了转变,使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精准化方向转化,使企业的各个流通和生产渠道精细化的特点,同时企业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企业的管理也逐步向集中化和精确化方向转化,使企业的各渠道、各经营组织围绕精细化转变,从而带动了企业各结构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各经营框架的运行效率,带动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采油企业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1.以细分管理目标为重点,以落实管理责任为核心,以科学的精细管理为发展手段,从岗位到个人逐级细化管理,使管理推向自主化。(1)在采油企业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发展中要加入创新性的举措,要以细分管理目标为重点,通过管理目标和管理领域的逐级细分,使管理部门的职责更加具体化也更加全面化,使企业的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市场部门、销售部门都更尽其责,充分发挥管理的优势。在模式的应用中要把提升管理目标作为发展的重点,使企业的管理向精细化方向转化。(2)企业要以落实管理责任为核心,在企业的管理中要针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不同的管理细则,要划分清楚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使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自身最大的管理优势。要把落实责任作为管理的核心任务,通过对各环节的监督和各部门的精确管理提升企业的内在潜能。(3)在企业的管理中要把管理权限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具体成员身上,使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成员都合理开展自身的工作,公司要从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成员抓起,严格落实管理权限,明确自身的使命,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的管理和工作权限,使采油企业能够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在目标、责任、管理方法的改变中,整体的模式趋向自主发展,用企业的自主创新带动了制度的精细化,使企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到对制度的探究中,形成自主化、精细化格局。2.加入激励政策,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采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用精细化、自主化管理达到利润最大化。(1)在采油企业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发展中要加入激励政策,通过对管理人员和各员工采取激励政策调动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的内部组织发挥最大的管理功效,企业要对每个工作环节上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嘉奖,提升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使企业发挥出人性化的管理优势。(2)企业要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用积极的态度来开展日常工作,主动调配自身的工作任务,用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开展具体工作,使员工发挥最大的内在潜能,用最优异的表现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带动整体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3)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使管理人员提高管理能力,并在管理的过程中运用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加入创新的管理形式,并辅助经营者完成好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精细化自主管理模式更具时代性,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变,从而为其它企业的管理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带动其它企业的发展。

三、总结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4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工作职能转变影响必要性方向问题

科技革命不断地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一个企业的企业价值与企业财会职能的发挥联系更加紧密,这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因而财会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则深刻的影响着企业财会工作职能的转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随之产生并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财务管理运作机制和高效率的财务管理水平,坚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赢得有力地位。

一、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对会计管理职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更多的是从事会计本人单独进行核算与监督,而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等信息网络手段,通过erp等方法进行数据库资源共享。过去企业要做出各个部门的充分连接才能做成一项目标工作,而信息化的财会管理系统由于资源的可共享性大大减少了部门之间连接难的问题,不仅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各个部门可以面向企业的综合管理与监督。

(二)信息化条件对财会工作流程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工作队记录有严格的控制,以记录为基础,对公司的基本资金流动进行步骤性的分析与角色。采取传统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的生成方式。而信息化条件下,可以通过erp模式,一改过去繁琐缓慢的结算方式,可以使资金的记录、分析与决策同步进行,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各项工作连接的更紧密。信息化的会计工作也将工作流程采取固定的模式,避免了过多的人为控制,企业的财会工作也因此更加规范。

(三)生成结果的信息化

财会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提供会计报告,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在汇报工作时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信息的实时更新和报告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企业的财会信息从收集到加工整理都实时的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会计从业人员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及时将信息发给上级。上级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将意见反映给汇报者,实现双向互动方式。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方式。

(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

事实证明,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更加适应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需求和汇报工作的进行,国有石化企业正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驾驭能力,通过向信息化方向的转变,企业能够快速的对内部信息和外部市场做出反应,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利益方面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正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

(二)是适应信息现代化坏境的本质要求

信息时代的快速推进追赶着每一个企业的行进脚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升级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企业财务工作向信息化转变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如中石化的大型国有企业,更应该积极的将财务工作向信息化靠拢,以信息的快速实时性为轴,科技创新为轮,真正带动企业的飞速发展,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智能化的目标,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快速脚步。

(三)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

信息化的大背景条件不仅使企业的

务工作从纸上转到了网络,更加方便快捷的财务工作避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减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促使了企业全面性系统化的调整,公司面向快捷精准的管理方式发展,加强了各部门协调处理各项工作的能力。企业的各方面管理统一规范,可以快速的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方向

在传统财务工作中,会计核算是其工作重心,但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有必要对其财务工作只能进行转变。

(一)信息换背景下,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要谋求企业的发展,我们就要对这种现今财务工作的职能进行转变。会计核算不仅要符合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同时还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为此,企业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信息的共享;同时还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加大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对会计核算的支持力度,以此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化背景下,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心

要实现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是重点。为此,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资金运用过程的管理,通过明确的规章条款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健全企业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为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奠定基础。

四、面对财会工作职能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并不是可以马上接受并且进行良好的运用,尤其是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够,经验不足等。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向信息化职能转变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下面几个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首先要从观念上接受新事物的革新,严格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理财观念,积极培养全面认真学习的态度,重视信息化时代给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刻苦学习,并以此带动整个企业信息化观念的快速转变。

(二)运行机制的管理和信息化设备的支持

一个完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一套强大的运行管理机制作后盾,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高效规范的运行,同时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不稳定的一面,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看重把内部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完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相结合的思想。另外网络存在着偷盗信息,黑客干扰等危害,因此对数据库数据的保护需要下大力度,不断完善更新信息网络系统,查杀病毒和恶性干扰,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营。

(三)高素质信息化财务人员的培养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就能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信息化的到来,不仅观念需要及时的转变,对财务人员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也是很大的难题。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对管理人员的各方面知识水平要求更高,人员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对此,在人员培养上应该下大力气,管理人员既要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又要对财务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有积极快速的工作效率。

(四)财务管理工作职能创新困难

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实施,多数企业往往欣然于照搬照做,而缺少自主创新的环节。创新可以引领时代的进步,更能带动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如中石化这种大型国有企业更应该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的开拓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在财务工作中打破传统观念,建立强大的信息控制平台,借助有效地转变方式,有重点有目的的加快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

五、结束语

网络计算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财务系统的理财观念和经营观念,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新的内容。信息化的多样性和时效性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考验着每个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信息化的到来并没有改

变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还要看企业自身的调控与应变能力。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地运行机制的同时还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增强。由此也可以看出,一次以网络信息化为基础的财务管理信息革命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赵险峰.会计信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商情,2008

[2]刘华治,刘志强,陈耿,龚丽娟.对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2年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5

一、引言

企业创新一般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目前很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与认识,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比如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改变自己的技术构成,提高生产效率与水平。但是在管理创新方面,大部分的企业还处在懵懂的状态下,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或者根本不懂管理创新的真正含义,更别提对管理创新方法的认知了。

二、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企业现有的管理机制与组织结构实际上都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外在表现,企业管理理念不仅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部分,更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火车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火车头”对企业进行引导与带领,那么企业的发展方向就会变得扑朔迷离,其各方面的效率与水平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首先,企业要根据时展的需求及时更新企业文化,不能以陈旧、过时的企业文化来领导企业,而是要用先进的企业来领导整个团队,从而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文化与制度,追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时现今的企业文化还能够激励员工,有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整个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要转变管理思想,把过去单一的生产意识转变为现代化的市场意识,把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努力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利益的同时也不放弃对环境、资源等的保护。只有在这样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最后,要把单一的竞争性思维转变为合作共赢的多元化思维,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对手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的管理就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中,要把单一的竞争性思维转变为合作共赢的思维,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优势互补,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把竞争与合作统一于企业发展,避免因争夺市场而出现恶意竞争、随意降价等恶性循环。

三、企业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机制,那么员工的优势与能力就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公司的效率与水平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提升。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普遍缺乏动力,使得员工每天的工作机械化,没有动力,此外,传统的企业管理机制还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与奖励机制,对企业运转过程缺乏必要的了解,也使得员工容易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之下,没有前进的动力与努力工作的欲望,这就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善企业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动力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势在必行。一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完善动力机制,加强奖励机制的建构,给员工足够的工作动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管理机制知识化与信息化”,允许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现代化意识,进而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企业的市场化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完善管理机制中的监督机制,避免不良思想与不良工作意识的滋生,净化企业环境与工作氛围,促使每一级的员工都能以积极向上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承担应应有的责任,从而达到整个公司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四、企业管理技术创新

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所有的企业管理理念与机制都需要通过管理技术的创新来实现,换句话说,企业管理技术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载体,是实现管理创新目标与企业发展壮大的手段,因此在完善了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之后,必然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对管理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企业发展的市场化需求。首先,企业管理技术作为管理理念传达过程中的一种中介,对管理理念与管理信息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传达滚利理念,加工管理信息。比如充分利用公司信息网络的覆盖,实现工作信息最大化的共享,以充分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其次,人才管理中,也就是企业员工能力好坏、奖罚、绩效等各方面的评估中,要优化评估技术,做到更智能、更精准地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人才进行最合理的利用,避免人才浪费,还要针对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奖罚工作,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便能有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而企业活力反过来又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热情的激发,从而形成一个源源不断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企业需要及时革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基于此,有必要分析大数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分析企业当前人力资源工作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为企业稳健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朗,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为企业的各项决策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以量化的方式衡量各项工作内容和质量。因此,企业充分把握大数据的特征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1.1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量化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数据化。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在信息量化的过程中建立合理的计算方式,对人力资本与价值做出数据分析与计算,帮助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而做出对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有利的决策。

1.2促进企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大数据技术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庞大的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工作中需要基于海量的数据资料,绝大多数企业自身产生的数据资源难以支撑大数据分析,难以发挥出大数据特有的价值与优势。因此,企业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能单纯凭借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料,还要与外部网络系统建立数据联动,丰富企业人力资源数据来源,为人力资源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结合还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企业具备庞大的数据存储空间、较高的信息采集效率、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与模型。企业在趋向信息化发展的同时,生存和发展压力也会增大。

1.3工作方式更容易被员工接受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在员工群体中,改变了以往逐层汇报的组织形式,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信息数据也逐渐趋向可视化方向发展,员工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变得更加便捷与轻松。同时,员工可以利用企业的内部系统,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个人的建议,便于企业各部门在做出各项决策时,能够有更多的参考,并能根据员工实际工作情况构建更为科学的管理流程,能够促进各部门协调作业。因此,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员工提供科学、便捷的工作协同模式,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1]

2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

2.1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将大数据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的先进性,在此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没能系统且全面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很多员工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变化,难以掌握员工真实的需求,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难以有效集中企业上下力量。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缺乏先进性,还未较好地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日常的管理模式传统且呆板,在人员分析与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刻板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企业出现各种问题[2]。

2.2各项机制有待健全

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刺激的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并且要对员工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其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激发其产生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意识,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企业的人才优势,推动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升。激励制度是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尚不健全与完善,存在奖惩界限不清晰的情况,对于企业内部表现优异的员工没能为其制定奖励措施,员工获得优异成绩后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奖励,就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会对企业产生不信任感。此外,企业评价判断机制不够科学和全面,难以令员工满意,久而久之势必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3]。

2.3改革难度大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建设的一项任务。一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化信息管理认知,在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与实践应用方面有待加强,需要尽快适应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但是,企业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管理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改革难度较大,并且大部分企业管理者没有接受过现代化管理培训和教育,也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没能全面且具体地掌握各部门业务情况,企业员工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也严重不足,导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进入瓶颈期,难以实现提升与突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强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与创新[4]。

3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变革的有效对策

3.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及时更新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积极汲取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当今时代背景下,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的意义,认为人员管理工作十分简单,设立部门专门进行管理完全没有必要,并且会提升企业的日常运营成本。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与效果,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员工的需求,也无法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占据有利的竞争位置。因此,企业必须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综合分析并整理企业成本预算、信息技术、员工待遇等方面的信息,经综合考虑后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数据视为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有效依据,不断尝试创新激励途径,为员工设计科学合理的晋升体制,从而升级公司运营模式与环境[5]。同时,企业要在人员选聘与培养方面加大力度,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人力资源发展动态,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应用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此外,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各部门建立联系,促使人力资源工作顺利实施,搭建全新的人力资源工作平台,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若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专业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与创新。

3.2构建全新的管理系统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构建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实现企业运营结构一体化发展,创建集成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与价值,实现对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全面控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构建全新的管理体系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企业内部进行监控,监测企业中基础设施与智能化设备人力资源142的使用情况,对设备能源的调控与维护进行全面有效的数据分析,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根本需求,建立员工基础档案,记录员工的家庭情况,与生活有困难的员工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切实有效地帮助员工解决困难,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另一方面,要建立员工健康的激励机制,制定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以良性竞争的方式促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6]。

3.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要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数据整合,建立数据管理理念,以数据化方式看待企业成本、人员、业务及基础设施等,建立相应的数据标准,以数据信息为载体开展科学且合理的管理,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内容,完善管理体系,组建监察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时监管,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要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达到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全新的管理系统,统一归档企业员工的入职与各项待遇信息,企业管理层通过调阅大数据档案信息便可掌握员工的全部信息资料,不仅能够为企业人事任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也能对企业员工起到一定的约束与管制作用,使员工具备自我约束与管理意识,能够谨慎自身的言行,多为企业利益着想[7]。

3.4建立考核机制

通过对一部分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数据信息能够让管理者较好地掌握员工的基本情况,便于对员工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与判断。但是,很多企业面对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信息时,难以挖掘出这些数据信息蕴含的更具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资料,只有将这些数据信息与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并且做好总结和提炼,才能帮助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将优秀的员工分配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薪酬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内部运营数据信息掌握员工对薪酬的期盼,对比同行业薪酬水平的变化与发展动态等,为企业员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制。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从中获得影响员工业绩提升的重要因素,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获得的结果对员工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帮助企业提升效益。但是在实际中,中小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落实。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化分析功能与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建立员工激励体系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根据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成绩优异的员工进行分析,了解其成绩优异的具体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提升业绩的模型,再对比成绩相对较差员工的分析结果,进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主观与客观角度提升员工的业绩水平,实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作用[8]。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在扩大市场渠道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还可以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要把握时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优化内部资源与配置,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化发展,建立奖惩分明的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峰.基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4):138.

[2]郭运刚.基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0(18):86-88.

[3]王清绪.对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的几点探讨[J].财经界,2020(19):255-256.

[4]刘军辉.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2):63-64.

[5]陈良.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8):94-95.

[6]张艳丽.基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30-131.

[7]林洪.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策略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1):197-198.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纷繁复杂,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市场的结构与工作的形态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意识形态也更加复杂,如果企业还沿用那个社会环境下所使用的管理方式,无异于是刻舟求剑,将会被自然进化的法则所淘汰。今天的市场环境下,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早已经不再是通过科学管理大量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管控那么简单,明天的“科学管理”方式和内容,更将重新被定义。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我国企业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创新推动本企业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观念、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可见,企业必须适时进行管理创新,并通过管理创新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已成为我国企业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举措。创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1管理观念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以解放思想和观念更新为先导的。在我国,要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管理创新能力,必须有先进的观念创新机制作保证。观念创新不光是几个领导人的观念创新,而是整个企业乃至于每个员工的观念创新。要进行管理观念创新,首先要对企业现状和内外竞争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差距,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急迫性,这样才能激起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大胆否定自我不断突破。其次,解决观念创新问题最关键的一个词是“主动”,主动收集创意。必须承认,这是个苦力活儿,但是哪有闭着眼睛就能获得的创新呢?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收集关键知识,并通过关键知识的分享激发员工各方面的创新想法。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新及分享文化的形成,这种做法仍然可以帮助企业在管理创新上获得更多的机会。

2战略管理创新

战略创新是企业根据其内外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性谋划方面做出的新的思考和实践。现在世界各地有效的管理者无不认识到战略创新对于提高组织绩效的作用。企业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当前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要素上进行重新整合,对关系着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以有的决策及决策过程进行全面整合,旨在增强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决策等,使之更加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概括来讲,战略创新的要点如下:企业是容纳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的容器,这些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并且通过特定的企业运营模式来相互平衡;高回报来自于对公认的假设进行挑战,而不是采纳和其他对手差不多的策略;从客户的不满、厌倦和感受中寻找灵感;根本性的战略上的创新比在单纯运营效率上的改善有价值的多;战略要面向未来的市场环境。

3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对企业组织的流程、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重组或变革。组织创新的实质是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适应环境持续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该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充满效率,能敏锐地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不失时机地进行自我变革和调整。我国企业要加强组织的柔性,建立跨职能部门的机动团队。这是因为在柔性组织结构下,其专业化、正规化和集权化程度比较低,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跨职能工作能力,从而更易于推动和实施组织创新。富足的组织资源是实现组织创新的重要基础。组织资源充裕,使管理部门有能力开发创新成果,推行整体性组织创新。建立多向的组织沟通有利于克服组织创新的潜在障碍。例如,委员会、项目任务小组及其他组织机构等,都有利于促进部门间交流,达成共识,采用组织创新的解决方案。创新型组织通常具有独特的组织文化,例如,鼓励试验,赞赏失败,注重奖励等。创建学习型组织,它是未来理想的企业组织形式,它能不断反思,不断否定自己,这就是组织创新的成果。

4管理模式创新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改进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市场适应模式;另一种是以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市场创新模式。发达国家常采用市场创造模式,而我国企业还处于市场适应模式这一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应围绕如何在适应市场的基础上,向市场创造的模式迈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产品创新模式。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可以取得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成果;或设计出新结构、新规格、新样式的产品,或具有独特技艺或配方的老字号产品,通过这些创新,使我们的产品更具有市场性,或取得质量更优、价格更低。这些都可以使我国企业的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以独特的优势或价格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服务创新模式。所谓服务创新是一切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来便利消费者的新举措,如服务项目的增加,服务态度的改善、服务设施的改进、及服务方式的推陈出新等。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高档化。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对消费者的服务方面应该不断创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附加利益,以创造企业经营特色,创造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5管理方法与手段创新

我国企业要重视和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来加强管理,把建设企业的长期实践中所创造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与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起来,逐渐提升并改进以前的管理方法,从市场分析预测、成本控制分析、库存物流、产品销售等过程中探索出新的管理方法。

管理手段创新主要体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信息化能提高其应变能力,可以进一步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使各项资源能综合、合理、集约、高效地使用,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随着企业获得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跟踪世界上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最新成果以及信息的更广泛的共享,与外部尤其是与消费者更直接和密切的联系等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5.1“依法治企,以德纳人”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必备策略

(1)依“法”治企:一是应根据本企业所属行业特性及经营管理需要,全面系统地熟悉了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如公司法、经济法、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等等),并用好用活用够法律政策,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罚款分明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2)以“德”纳人:一是构建“以人为本、团结向上、诚信关爱、和谐稳健”的企业道德文化氛围。以此树立良好形象、稳定员工队伍、广纳优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二是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应虚怀若谷、低调务实,注重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和言行举止规范,以诚服人、以德纳人,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推进企业健康和谐、稳定高效的运行发展。

5.2要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及其变化

(1)企业作为一个系统生存在环境中,与外部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必然被经济社会环境所制约,因此企业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达到其管理目的,不仅要掌握员工的价值观、组织其所拥有的资源等内部环境因素,而且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和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今天的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空前的,对企业管理的冲击也是空前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内范围来讲,我国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面临的所有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规模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结构的层次性已明显地表现出来;环境意识、生命意识、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进步发展途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使得环境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范围而言,世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竞争对手跨越国界,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在不断削减,市场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伴随着信息革命的冲击,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企业管理转向知识和无形的资产,知识成为决胜的法宝,人力资产的管理无比重要。面对这一变化,企业管理者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学会竞争与合作,创造双赢或多赢的市场竞争格局,以适应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8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进入了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手段的新经济时代。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十分重要的资产及竞争差异性因素。企业作为一种传递和运用知识的组织.其管理方式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员工价值观的转变..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权利的保障和个人价值的体现;二是组织结构的改变。由传统的功能型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转变为更强调团队合作的扁平结构;三是管理模式的改变。由从上而下的集中式规划和控制为主.改变为强调授权、责任、绩效为主;四是管理角色的改变。中层管理从“督导”改变成“辅导”的角色,高层管理从“领导”改变成“规划”的角色;五是绩效评估的改变。从目标管理为主,改变为更强调效果的管理,个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也纳入绩效评估范围。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人力资源导向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导向,因此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引导企业获取成功。但是,受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业面对当前深刻的知识演进、信息变化和技术革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应变上的滞后性,仍然存在依赖陈旧经验模式的固疾,缺乏对策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譬如。在人才使用上。有的企业要求员工有工作经验只是为了吃其“老本”,有的引进人才只是希望能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财富,有的加强培训却怕人才流失有的注重人才竞聘却跳不出论资排辈的圈子;在激励约束上,有的企业只注重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忽视了面向所有员工的兑现方式的运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激励的契约性、对等性和保障性;在人才规划上,有的企业经营者连自己都不知道三五年后要干什么。更不清楚员工三五年后会干什么,结果只能是短期行为,等等。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与新经济时代的内涵和企业生产经营不相吻合,与动态市场需求和人才自身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切实加以转变和创新。

二、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的建筑砌块,许多企业经营实践的成功都依赖于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求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由多元化变为一元化

人力资源的多元化使得员工具有广泛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企业所用,他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能考虑到事物的多个方面,可以做出更优的决策。但面对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观,企业更应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多元的价值观转变为一个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保证组织成员一致的努力方向。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可采用整合和同化的方法,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加强规范和引导,努力把员工多样化的价值观融合成一元化的价值观。

(二)企业要努力成为“学、教、练”相结合的学习型组织

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就要构建系统循环的学习型组织。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在学习.其合成并不一定是学习型组织,他们中的很多人学习可能就是为了离开公司。因此,员工的学习从短、中、长期都要围绕公司共同发展的目标来进行,“教”与“练”也是如此,这样的企业组织才是持续的、健康的。在学习型企业中.员工将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以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三)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研究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要更多地从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不仅要保障其公平合理的报酬,还要保障其自我发展的机会、条件以及职业安全等。企业最终将意识到员工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职业。要改变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业性、事务性的内容,更加重视战略性项目研究,包括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员工的教育与培训、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形成和实施等。

(四)要着力改进对员工的招聘和考核方式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仅要考虑其工作背景和经验,也要注重其潜在的素质和道德责任等因素,否则就会降低企业的稳定性。这就要全面把握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明确企业经营目标.确保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要改进对员工的业绩考核、能力考核和态度考核方式.业绩考核要注重鼓励员工的创新与冒险精神,能力考核要注重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态度考核要引入对员工性格、职业取向和兴趣的测评,这既有利于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又有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要营造创新文化

创新和时尚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企业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必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提倡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

(二)要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坚持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促其不断学习和提高,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创造突出业绩。

(三)要坚持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新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在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能够充分分享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才能够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9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调整阶段,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全面的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际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及关系

1.企业文化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自身长时间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企业员工价值观念与员工服务意识的总体体现,为当前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原因。

2.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内部与外部实际情况,确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实施计划。

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目标可带动企业战略,同时企业战略必然推动企业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需要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的支持与实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开展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企业文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增强也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该种层面上讲,两者之间为一种互为基础的关系。

其次,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手段,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与具体的实施均是以企业文化为行为导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可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激励功能,促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做出的各种战略管理政策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更好的实现企业员工意志的凝聚,促使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目标而不断的奋斗。

最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为企业战略管理与文化导向相符合,企业的各种行为准则与企业员工具体的行为价值观相一致。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面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员工个人利益思想的约束,帮助员工将个人的目标转移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通过对员工进行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可让员工相信企业的具体经营观念,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达到自身的人生目标,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将企业利益放到优先的考虑位置。若员工认可企业的经营观念,则员工必然将自身价值观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较强的满足感,随着员工满足感的不断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也必然增加,这同时也会促使员工自身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员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更为主动的为企业服务。另外,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员工也会产生社区意识,和企业形成上下一致的思想体系,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拉入到同一个战线中。

其次为可实现企业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为员工提供出非常明确的指导,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对员工的文化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促使员工的行为举止更为规范,促使员工从内心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这同时也必然会降低企业管理工作所需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可有效的实现企业效能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可帮助企业的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员工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将更为深入,有效激发员工主动管理意识,实现自我的有效约束与管理,这必然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主动管理机制的提升。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负面影响

首先为影响企业改革,在一些方面与企业整体的战略要求不太相符合。随着企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多数企业为适应新战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转变企业文化,但其已在企业内根深蒂固,若突然间变化,必然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必然降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阻碍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降低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反馈。部分企业内由于文化较为强势,给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员工个人创新观念与价值观被限定在某个范围内,自身的特点必须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非常容易在企业内导致环境发展体系的单一,建设性的意见与声音不能及时的发现,企业战略管理在该种模式的长时间作用下,变的更加流于形式,没有有效的信息思考与反馈。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篇10

2013年三月,山西大同煤业与漳泽电力的企业重组并购正式完成。这是五大电力集团将旗下深陷亏损的火电上市公司控股权出让的第一例。部门、工作岗位,人事变动等一系列变动,公司重组的每个动向都牵扯着每个员工的心。员工思想上的不稳定也造成了企业运作的隐忧,企业党委领导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展开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员工情绪,解决员工思想问题等方面尤为关键。

二、发电重组对企业生存的意义和员工发展的好处

企业的重组并购,就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重组并购给漳泽电力带来新的局面,展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煤电一体化带来的更多机遇。

重组为企业的产能和资金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员工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企业内员工普遍对过去企业担忧,以及对重组所带来生机的期待。重组并购,让企业内的众多员工看到了机遇,一定意义上,能够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有较大的鼓舞作用。

第二,重组后为员工提供了更好发展平台。

通过重组并购,漳泽电力首先解决了煤炭高价下发电亏损的现状。重组完成后的漳泽电力,第一目标就是逐步形成坑口电厂的特点,通过对企业运行机制的整合提升企业产能,成为煤电一体化的示范企业。通过企业党委干部的系统性部署和合理规划安排,重新编整企业队伍。另一方面,借重组的契机,对工作机制进行大步伐的强化和完善,通过团结党群干部,将各级力量积极调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政治优势和重组格局。

三、重组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心点

重组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心点首要是维稳,在重组兼并过程中,不但是运行机制和企业结构的动荡不安,更多的是人心上的不安,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求管理层有预见问题的觉悟。

第一,“降级”造成的心理落差。

企业重组虽然为企业带来了新鲜血液,但在名义上却从央企变成了省属企业,企业当中,不少老一辈的员工对这一问题较为敏感和在意,他们担忧降级后省属企业的身份会失去很多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亦担心企业重组之后的效益提升只是一时现象,长远之下,无法预见比从前辉煌的“中央企业”更好的前景。这一系列的疑问和担忧对企业内很大一部分员工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第二,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需要时间。

重组合并之后,原来的数间公司兼容为一体,架构上的变动是必然的,而企业之间原本各自的企业文化亦面临相互融合的必然局面。崭新的企业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必然有新的定位,其中众多的员工要对企业文化的转变和融合重新认识和适应,过程中肯定有不适应和产生摩擦。

第三,管理方式的转变。

重组之后由于企业框架的改变,企业的整体运作,企业文化、思想政治管理等各方面肯定也会有相当大的转变。企业的管理部门基于重组后公司发展运作的需要,管理方式必定会发生较大转变,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包括制度、处事方法、企业运作等方方面面的改变,。

四、立足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在企业重组前后公司的整体管理运行当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进行推进。要立足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第一,做好企业定位宣传,为企业员工打强心针。

央企“降级”为省属企业,员工有心理落差是正常现象。企业党委必须考虑员工的正常情绪波动,人性化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扭正员工的负面思想,企业效益加大的同时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多做关于企业效益和产能上升的宣传,将产能效益直接体现在员工身上。让他们知道,重组不是被吃掉,而是让企业自身更加壮大。统一员工的思想阵线。让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重组之后企业发展的更大优势所在,从根本上化解员工的担忧。

第二,从思想到行动上给予员工更大空间的适应时间。

企业文化融合的问题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得到解决,这需要企业党委随刻注意做好思想政治层面上的工作,多宣传,多指导,统一企业文化路线,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觉悟性。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以疏导引流为主,给予员工适应和改变的时间,做到从思想指引到工作实操过程中的帮扶性管理,让员工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对自身的思想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管理,让员工更快适应工作方式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