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7:43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1

一、基本情况

中心敬老院位于黄灌区中心镇村,区内有农业人口17967人,五保分散供养对象75人。敬老院始建于2008年4月,同年11月竣工。占地面积4135平方米,维修改造房间55间,114平方米,配置有生活、娱乐设施设备,设置床位65张。

2016年,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原址上改造重建,该项目是“十二五”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项目用地面积237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4.5平方米,设置床位100张。其中:新建三层框架结构老年公寓1幢,建筑面积1837.6平方米;新建一层框架结构食堂1栋,建筑面积166.9平方米;拆除原有建筑858.45平方米;配套建设室内装饰、采暖、电气、消防等安装工程。项目总投资555.8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0万元,省级配套15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60万元,县级自筹190.86万元,项目于2016年3月28日开工,2016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目前全院共有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5人,聘用管理人员4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传达学习《县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古民发[2017]118号)精神,要求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充分认识加强服务质量建设的重要意义。制定《镇中心敬老院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行动做出详细的安排部署,确保此次服务质量建设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对照检查指南、认真开展自查。按照《方案》安排,全面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以《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和《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操作手册》为要求严格按照检查内容追项对照检查,先行开展自查自纠。对于自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分类建立台账,能立即整改到位的要立即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要确定整治方案及整改期限,并实行闭环销号管理,确保针对自查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对中心敬老院进行自查自纠,发现我院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医养融合发展缓慢。中心敬老院不具备养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护理条件,没有设置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专业医护人员,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看病和护理的需求。

二是安全隐患问题突出。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对敬老院的安全管理和投入力度,安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根据自查报告情况来看,仍然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安全隐患存在等问题。

三是养老服务内容单一。目前,中心敬老院重点面向城乡特困救助供养人员提供吃住和看护等基本照料服务,未广泛开展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丰富多样的养老爱老服务,服务层次处于较低水平、服务内容单一,严重影响了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没有真正将养老院建设成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乐园。

四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短缺。目前,中心敬老院服务工作的人员中具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只有4人,无专业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员。聘用的管理服务人员仅接受过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初步专业培训,护理能力偏低,只能对老年人进行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难于提供更专业地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由于老年人照护工作量大、责任重,且聘用人员工资待遇偏低,致使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养老服务人员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发展的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大力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事业发展安排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塑造养老院优秀服务品质,确保每位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证。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院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完善医养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形成“养老机构+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养模式,相互支撑,相互依托,为老年人提供集医、护、养为一体的保障服务。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设置医务室,配备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康复器具,强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卫生服务;与镇中心卫生院签订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协议,保证老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诊治,为其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加强灭火救援和疏散逃生演练,坚决杜绝敬老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围绕管理与服务主题,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推动敬老院管理规范化和服务优质化,使农村五保对象和入住敬老院的其他老人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目标任务。拓展服务范围,在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孤老优抚对象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农村低保对象以及空巢、高龄老人等社会各类老年人;丰富服务功能,在巩固衣食住养功能的同时,注重拓展医疗、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功能,并适应社会需要新增老人日托照料服务等功能;强化院务管理,推动敬老院人员、财务、安全、承包经营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到2012年,把敬老院打造成集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和老人全托、日托照料服务等为主体的镇级社会福利综合服务平台,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0%以上,全市所有敬老院达到省一级院标准。

二、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

(一)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

1.健全组织机构。敬老院要配齐院长和工作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在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可通过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选配工作人员,具体办法由县级民政、人事部门共同制定。要完善管理服务组织,由管理服务人员和入住人员代表组成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院内重要事项,检查、监督院内各项工作,评议院长和工作人员的业绩。院务管理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设膳食安排、护理服务、安全保卫、卫生管理、生产经营、财务监督等小组。要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公约,鼓励入住人员积极参与院务管理、生产劳动和文体活动。

2.强化人员管理。对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的选用实行资格认定制度,院长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进行初步资格认定,经所在县级民政部门确认后方可上岗;工作人员由敬老院进行初步认定,经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确认后方可上岗。对院长和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经全体入住人员投票表决同意后方可正式上岗。要加大对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授课、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实行挂牌管理制度,由敬老院为工作人员统一配备工作服和工作牌,为入住人员制作身份胸牌。要统筹安排入住人员的活动内容,确保每日活动安排有序、内容丰富。要落实好工作人员相关待遇,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被承包经营的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可由敬老院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并妥善落实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

3.规范财务管理。敬老院要配备专(兼)职会计、出纳员和物资保管员,供养资金、工作经费、代养收入、捐赠收入、“以副补院”收入及各项支出必须分类设账、日清月结,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借用、挪用、拖延、抵扣、截留或私分敬老院的任何物资和经费。要维护五保供养人员财产权益,保障其合法使用、处理个人财产的自由。

4.抓好安全管理。敬老院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在显要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识;要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入住人员请销假和门卫值班制度;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建立餐后巡查等制度,定期排查安全隐患,落实责任追究制,严格做好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人员走失、防交通事故等工作。

5.严格承包管理。对敬老院的承包、买断等经营行为要严格把关,加大审批、管理和监督力度。原则上不再实行敬老院买断经营,承包经营须经所在县级民政部门按规定条件严格审批。各镇(街道)要重点做好承包方主体资格的审查,以及承包经营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好五保供养对象合法权益。

6.积极发展院办项目。要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以副补院”项目,每个敬老院至少配备一个种植区、一个养殖区。要充分调动入住人员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可适当从生产经营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予以奖励。要结合全市开展的联系敬老院活动,充分发挥联系部门、单位作用,为院办项目争取政策、信息、技术支持,增强敬老院自我发展能力。

(二)切实提高敬老院服务质量

1.增强服务功能。敬老院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设置五保供养区、社会代养区、优抚区、日托照料区等不同的居住区,并设置餐饮服务区、文体活动区、医疗保健区等不同的功能区,确保各区功能完善。要以敬老院为依托建立老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优先接纳周边区域内的分散供养五保老人、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及其他贫困、高龄、“空巢”老人,并根据老人经济状况合理区分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对象,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2.细化服务内容。敬老院各项服务要细致周到,根据服务对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民族不同,尊重为先;季节不同,适时服务;需求不同,灵活服务;自理能力不同,分级服务。在饮食照料方面,要严格按照不低于五保供养经费70%的标准确定供养对象的伙食费用。膳食搭配要合理,饭菜要品种丰富、量足,保证营养。要为有饮食禁忌的入住人员单独制定食谱,为过生日的入住人员安排生日餐,为生病的入住人员安排病号餐,重大节日安排加餐。在服装配备方面,要尊重入住人员的选择,不搞统一服装,保证服装整洁、大方、舒适、得体,无明显破损、褪色,能够满足随季节变换增减的需要。在卫生清洁方面,要保持窗明几净无死角,空气流通无异味,地面洁净无杂物,垃圾日清无残余。要区分不同季节确定洗浴时间和洗浴次数,为需要特殊护理的入住人员安排专人陪同。

3.强化“保医”措施。严格做到“三配一建”,即配备专(兼)职医护人员;配有必要的医疗器械,有条件的配备必要的康复设施;配齐常规药品;建立入住人员健康档案。要采取五保供养经费负担一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部分,大病救助资金帮扶一部分,五保对象原所在村(居)及其亲属资助一部分等措施,多渠道筹集五保对象医疗经费,切实把五保对象“保医”措施落到实处。敬老院要主动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做到入住人员小病不出院,大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4.丰富文化生活。要以敬老院为依托建立镇级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设置室内外文体娱乐场所,并适当面向社会开放,吸引周边老年人参与活动。要引导入住敬老院人员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主题活动,重大节日可组织联欢活动或观光旅游等,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落实责任。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以下简称各市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稳步推进,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广大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敬老院管理服务新机制。民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保障相关资金落实并实施有效监管;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员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配合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社会保障等权益维护工作,并将敬老院工作人员培训列入“2009—2013年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争取5年内全市敬老院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培训;卫生部门主要帮助开展老年护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护理能力,帮助敬老院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强处置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保障经费。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确保敬老院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所需经费落到实处。五保供养经费和敬老院工作经费按照现行渠道筹集和拨付;老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和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所需工作经费由县、镇两级财政予以解决,具体办法由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共同制定。要合理使用社会代养、院办经济等收入及各类奖励扶持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确保敬老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养老机构服务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9-01

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对于他们的看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他们来说,要照顾到的不仅仅有物质生活,还包括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养老机构必须对自己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质量进行提高,这也就是本文我们要探讨的重点。

一、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养老院的护理工作从实际上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不是普通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很好的管理,它需要有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人来进行管理,因为老人毕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都很差,而且由于家庭原因,他们的心理健康也需要被很好的维护,养老院必须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老人们进行看护,因此,提高养老院的服务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对于养老院服务和管理的工作认识不足

现在普遍的养老院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他们看护一般只注重经济利益,只想着要领取工资,而不能真心真意的对待老人,这就使得养老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的不到位,忽视了最初开设养老院的初衷,从而使得养老院失去了它们开设的初衷,也使得养老院的老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看护。老人们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养老院必须被很好的看护,而当前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未能认识到该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十分腐败的社会风气,必须予以改善。养老院管理人员对于老人们的护理工作认识也不到位。他们忽视了老人们的心理需求,只是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得老人们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各个养老院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这是当前普遍的现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善。

2.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够高

当前我们国家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学校都有很多关于对养老院老人进行护理的专业,当然也有本科院校也有此专业,这样一来,养老院护理人员的招聘显得比较容易,但是高质量的养老院护理人员是很少的,他们需要的是足够的细心以及相当的耐心来进行护理。但是,由于当前养老院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从事养老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一般都不是有专业素养的护理人员,这对于养老院的护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老人们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养老院必须对自己内部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院内服务质量来更好的对老人进行看护,也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加安心。

二、相关的解决对策

鉴于当前养老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看护是为了更好的参与工作,让老人和孩子可以更好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对老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养老院管理人员必须对院内老人的看护工作予以高度管理和重视,以下是提出的几点有效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由于养老院的工作比较枯燥,它需要护理人员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工作人员面临的是生活不方便的老人群体,他们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护理人员一般在从事一段时间之后思想上会产生厌倦,所以对工作存在懈怠,这样一来在看护老人时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护理,极其容易对老人产生情绪。这样是对老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对护理人员进行监测和鼓舞。还有一点就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有专门的人员对养老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主动提高自己的技能。

2.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

对于养老院工作人员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医院必须予以重视,养老院领导可以在看护人员内部实行绩效管理,定期对优秀员工进行评选,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养老院领导人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控制,让他们可以更好的服从养老院的安排。此外,养老院必须建立严格的招聘和管理制度,更好的对院内人员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养老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对养老院老人的护理工作是当前社会人们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医院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定期对院内老人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把管理工作贯彻到看护的各个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人更好的生活。

3.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供老人接受先进教育

老年人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老年人的精神诉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相关的养老机构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机构内部成立帮助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机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老有所用,这对于丰富老年人的业务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更好的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对我国综合发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服务机制的不全面,监督制度有待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等,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服务机制与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监督制度,提升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从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养老机构的有效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养老机构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才智;2014(34).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4

一、自查情况

1.工作人员情况:中心敬老院共有52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工作人员7名,其中2名炊事员,1名保安人员,4名护理员;田湾敬老院共有15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工作人员3名,其中1名炊事员,1名保安人员,1名护理员。2.有依法办理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3.有每年敬老院的负责人都参加相关培训的凭证,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占养老护理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餐饮人员有经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书。4.有每年定期开展以人为本、爱老尊老孝老服务理念、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服务技能等人员培训资料。5.规范服务管理,对老年人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提供服务。6.老年人确认入住后签署入住合同,建立老年人入院、出院制度,协助老年人及家属办理入出院手续。7.建立老年人生活和健康档案,包括入住合同、入住人员及其家属(监护人)或人(机构)基本信息、老年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等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并对老年人的信息保密。8.每年都开展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对外公开养老院基本信息,院内公布服务管理信息等。9.对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接待室、食堂卫生等共同活动区进行检查,基本正常。10.敬老院实现了无障碍环境,各处都有醒目、规范、易懂的标志标识。11.每天都有护理人员提醒和指导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每个星期护理人员都定期更换、清洗、晾晒老年人衣物及床上用品,有24小时值班记录。12.食谱每周更换一次,并有记录在案且存档,有食谱留样备查制度、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有开展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工作情况。13.敬老院每年定期为老年人体检,并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并配备适合了基本健身器具,并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14.有危机预警报告制度,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情绪危机或心理危机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设有应家属要求,可以协助老年人去世后的后事处理制度。15.每年都开展节日纪念活动,还为老年人提供电视观赏。16.有消防安全、突发事件等相关管理制度、预警制度,有巡查记录表,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有出入、探视、请销假等制度。17.有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流程和报告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

1.养老院的消防安全方面,目前已配置了基本的消防设施,但由于当时房屋修建时进水管道太小,如果发生火灾,水管的压力不够,存在消防隐患。目前正在计划修建一个专用的消防池。

2.养老院工作人员工作台账没有整理归档,文件保存存在混乱情况,已经要求进行处理了。

3.养老院垃圾乱放,没有处理。已要求负责人员及时处理。统一放在垃圾房。

4.目前养老院还没有配齐医疗人员,康复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每年都是与县医疗机构相互协调,进行对老年人体检和检查身体状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5

不断强化以民为本的服务宗旨

xxx民政局

(____年_月__日)

今年_月,按照省厅、市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在全县各镇敬老院及福利院中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通过评议,基层民政干部和职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得到强化,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民政系统“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全县敬老院及福利院开展行风评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精心组织实施。重点抓了_个环节: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务书记、纪检书记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监察室主任、社救科科长及各镇民政助理为成员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组织交流评议情况,狠抓工作落实。各镇也按要求成立了以镇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镇的评议工作。确保了评议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对全县敬老院及福利院开展行风评议的实施方案》,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同时,还将行风评议工作纳入各镇民政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作为文明敬老院评比的主要依据,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三是组织评议检查。_月下旬,县局组织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镇敬老院开展评议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通过听情况介绍、查阅台账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收集了群众意见和建议、查找被评议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形成评议意见,向被评议敬老院院长及民政助理反馈评议意见。对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到位,确保评议达到预期效果。

(二)深入宣传发动。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县民政助理、敬老院、福利院和局机关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议,认真进行了动员部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把这次行风评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评议标准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群众充分了解和参与对全县敬老院、福利院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同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创作板报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广泛征求意见。为切实找准敬老院、福利院在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互相提,自已找”等办法,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调研、设立投诉电话、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_月中旬,各镇相继召开了“民主评议行风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相关单位、民政服务对象等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归纳整理共提出意见和建议_条,各乡镇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累计___份,就责任制落实情况、规章制度执行及民主管理、廉洁等方面情况征求社会和群众意见,共收回___份,意见和建议_条。

(三)扎实进行整改。通过内排查和社会评议查找出来的问题,一方面各镇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正视差距,自加压力,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整改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坚持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努力完善整改方案。各镇还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梳理,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责任到人抓好落实。在具体整改中突出抓好两点:一是“实”,即被评议单位针对群众反映和自查出来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二是“勤”,各被评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整改落实情况做到勤检查、勤提醒、勤督促、勤考评。

二、主要成效

(一)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敬老院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全县各敬老院均能以此次行风评议为契机,坚持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制版上墙;有的敬老院还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院规民约》,既规范工作人员和院民的行为,也维护了广大院民的合法权益。许多敬老院建立了由院民代表参加的院务管理委员会,让院民参与敬老院伙食、卫生等事务管理,民主决策院内重大事项,调动了五保老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五保老人的自我管理意识。为加强对行管人员的管理,不少敬老院通过制作公布服务台、监督台,设立投诉信箱、院务公示栏等形式,监督规范行管人员的服务行为。××镇敬老院建立并完善了工作人员、五保老人请假制度、伙食账目公开制度、伙食民主监督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和院民的行为,促进敬老院管理上水平。

(二)实行经费集中供养,敬老院五保老人生活水平和质量大为改善。为保证在院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我们将集中供养经费通过县财政直接划拨到敬老院,用于在院老人生活。同时,为保证在院老人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在财政每人每年按标准划拨的基础上,各镇都能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上,全县集中供养对象的生活标准每人年标准均达____元以上。同时,各镇院把发展院办经济作为办好敬老院的根本出路,不少敬老院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养殖等副业生产,想方设法多创收,以富养院,努力增强自身的供给能力。如xx敬老院利用政府划拨的__亩粮田,敬老院招待所对外承包等,为院内增加了一定收入;xxx、xx等镇敬老院利用殡棺出租,制作花圈等,每年为院内增加了收入来源。不少敬老院都有蔬菜、养猪基地,多数敬老院实现了猪肉、蔬菜基本自给。发展院办经济,既增强了敬老院发展后劲,又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

(三)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改进,优质服务得到进一步体现。各镇院负责人带头转变作风,多次深入到老人中去,听取老年人的意见,做细致地思想工作,积极主动了解所属人员生活及思想上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各镇院对老人实行分级护理:对生活自理的老人实行常规护理,服务人员及时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对生活半自理的老人实行二级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整理床铺,送饭送水到房间;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一级护理,喂饭、喂水、喂药……,帮助老人洗脸、擦身等,坚持每天查房_次以上,夜间安排专人值班。安宜镇认真开展送温暖活动,把五保老人的生活、健康放在第一位,及时和他们谈心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需求。xx镇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增加财务收支透明度,生活开支逐日公布。xx镇敬老院x院长以院为家,爱岗敬业,时刻把五保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遇有五保老人逢十生日为其置办蛋糕,进行全院祝寿,逢年过节放弃与家人团圆,陪五保老人,对老人服务热情周到、关怀备至,被誉为五保老人的贴心人。

四是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功能设施得到完善。各镇院按照文明敬老院的标准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设置各类活动场所,配齐活动健身器材,完善功能设施。不少镇院有了会议室、医务室、康复室、室、阅览室、储藏室、厨房和餐厅、公共厕所、公共浴室、共用晒衣场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少数暂时没有条件投入的镇院,也想方设法予以设置,一室多用,保证了一些基本功能设施设置到位。

三、存在问题

尽管这次对全县敬老院及福利院行风评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_、个别敬老院在内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镇院规章制度尚不健全,或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单位没有按照要求上墙公示,民主管理、政务公开不够透明、规范。少数敬老院管理制度制定了,但没有加以落实,形同虚设。如院民的学习制度,院内订的报纸只放在办公室,老人看不到。

_、集中供养率仍然偏低,服务设施不配套。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建设投入的力度,提高了在院集中供养能力,但对照省市要求,差距仍然较大,规模仍然偏小。按照市要求到____年底,五保集中供养率必须达到__%以上,“十一五”要达到__%以上,而我县目前实际集中供养率才达到__%,就是将现有床位满员入住也才达到__%,相差__个百分点。同时,一些敬老院活动室(室、阅览室、康复室)等生活娱乐设施不齐全,功能不配套。

_、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敬老院管理人员座蹲办公室多,深入到老人中少,对老年人物质生活关心多,提供服务多,关心精神生活少,情感交流少。

四、今后打算

_、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意识。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抓住各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为老年事业奔走呼吁,努力营造全社会敬老、养老、助老风气,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敬老事业,出钱出物,出谋划策。真正使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_、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的能力。要按照文明敬老院的标准,设置各类活动场所,配齐活动健身器材,完善功能设施。督促各镇对敬老院内的现有房屋要逐一排查,对空置房添置床铺,新增床位,保证敬老院满员入住。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6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运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乡镇敬老院是政府兴办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为五保供养对象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质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保供养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五保集中供养率大幅度提高。但是,乡镇敬老院机构和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乡镇敬老院机构性质不明确、管理运转经费缺乏保障、管理服务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五保供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克服困难,强化措施,尽快理顺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工作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乡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新突破,促进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

(一)依法为乡镇敬老院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乡镇敬老院作为政府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属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要按照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二)配备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按照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由管理人员(主要指院长、会计)、服务人员组成。管理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担任,从现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调剂。对乡镇敬老院院长的选聘,要综合考虑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个人总体素质,特别要考察对五保供养事业的热爱程度,新聘院长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院长人选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报市民政局审核同意。

(三)建立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选聘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定《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选聘实施方案》,按照精简效能、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的原则,招聘热爱社会福利事业、年富力强、有爱心的人员作为专职服务、医护、炊事、保卫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要逐步向专业层次发展,重点招聘从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加入乡镇敬老院服务管理队伍,提高乡镇敬老院服务管理的专业化、知识化、规范化水平。招聘的工作人员经过考试、考核和体检,符合条件的方可正式上岗。乡镇敬老院招聘的服务人员需年富力强,年龄不得超过50周岁。

(四)加强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要建立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确定岗位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程序,明确岗位责任,落实责任到人。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工作成绩与个人待遇挂钩。实行责任追究制,失职必查,违章必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办学或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定期举办乡镇敬老院院长和服务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专业化工作队伍。

(五)建立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资金保障机制。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资金主要包括日常管理经费和工作人员工资。管理运行资金要列入乡镇(街道)财政预算,按月拨入敬老院账户,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逐步落实市级统筹。乡镇敬老院要对五保供养资金、日常管理资金、工作人员工资、经营性收入、捐赠资金等实行分账管理,理清账目,确保专款专用。强化对管理运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资金及时足额供给、合理使用。

(六)加强乡镇敬老院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建立健全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济宁市乡镇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抓好各项服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开展好省等级乡镇敬老院创建活动,推广规范化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改善院容院貌,美化绿化环境,推动服务管理再上新水平。

三、确保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强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任务目标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集中时间、精力抓好工作落实。民政部门要搞好调查,摸清乡镇敬老院底数,核实工作人员数量,搞好综合协调,为建立健全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机制奠定基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为乡镇敬老院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选聘实施方案》,搞好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及时为工作人员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手续;财政部门要保证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资金补助逐年增加,逐步实现敬老院运行资金市级统筹;卫生部门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搞好乡镇敬老院医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察、审计等部门要抓好对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和管理运行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督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具体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7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范文(一)

为切实加强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特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一.敬老院责任

1.敬老院应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院长是敬老院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院民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院民中培养和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每半月进行一次安全工作大检查,及时排查院内设施设备、地质灾害、防洪度汛、危房等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2.敬老院应强化消防安全,杜绝火灾事故。要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加强日常演练,确保能拉得出,用得上。

要对汽油、烟花爆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做到专室专人管理,严禁供养人员和工作人员私自拥有和带入宿舍。电器设施专人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用电规范和要求用电,院内不得存在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房间物品及生活用品应整齐摆放,不得堆放其他杂物,严禁院民私自开火做饭,严禁供养人员吃倒床烟,防止失火、触电等事故发生。

3.敬老院要强化食堂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敬老院不得聘用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炊事工作,炊事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不符合要求者,应调出炊事工作岗位或解除聘用合同。

厨房操作间及食品贮藏间应安装防护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应保持食品储藏间干燥、通风、防止食品腐烂变质,严禁将农药等有毒物品与食品放在一起。

严格执行食堂操作规范,切实做好消毒工作,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厨房、仓库和配食间的害虫。

严格采购和使用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和病死的家禽、家畜,禁止购买和食用野生菌,严格把关,防止疾病传染、食物中毒。

建立蔬菜食品进入检查登记制度,坚持每餐食品24小时留样制度。

4.敬老院要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人员以外伤亡事故。敬老院不得收养并及时将新发生的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送相应医院隔离治疗,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公共传染病预防和防雷工作。

加强厨房刀具管理,严禁将刀具带出厨房,禁止供养人员私自拥有管制刀具。

对药品实行专人专柜管理。严格按照处方供药,院民不得私自购药,应由医务人员或工作人员为不能自理的院民配药或送药。

坚持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门警管理,院民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自觉服从门卫管理,任何人不得强行进出敬老院,防止供养人员院外安全事故发生。

敬老院不得组织供养对象集体外出参观旅游,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草坝镇人民政府

1.加强敬老院安全工作领导和管理,督查敬老院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帮助发现安全隐患和工作问题限期责令整改,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查处敬老院安全事故。

责任单位:

草坝镇人民政府

敬老院院长签字:

镇长:

专职副院长签字:

年月日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范文(二)

为进一步提高敬老院、托老所管理和服务水平,明确敬老院的安全管理和服务职责,确保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托老对象的生命财产安全,经牌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意,特制定《**区牌楼街道敬老院、托老所安全管理服务目标责任书》。

一、明确敬老院、托老所管理职责。

街道分管领导是敬老安全管理服务工作的等一责任人,院长为直接责任人。街道要与敬老院、托老所签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抓好敬老院、托老所安全管理服务工作。同时聘请管理人员,监督落实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制。

二、严格遵循入住程序。

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20XX〕第37号)的规定,街道、敬老院、托老所应根据五保对象申请,与所在村(居)委员会及本人签订《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协议》、《敬老院、托老所入住协议书》,安排五保、托老对象入住。建立个人基本信息档案。敬老院组织五保对象认真学习《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院规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相关文件,增强法治观念。

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敬老院、托老所要建立健全《敬老院管理服务公约》、《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卫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卫生保洁制度》、《经济与则务制度》、《供养人员分级护理制度》、《院民公约》等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敬老院、托老所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人员佩证上岗,外出老人戴证出行。

四、切实履行职责。

督促敬老院、托老所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不得擅自脱、离岗,未经同意,在院老人不得外出。确需外出的要严格履行出入登记手续,以防老人走失;随时掌握老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调解之间的矛盾,杜绝意外事件发生。

五、确保安全防范到位。

加强敬老院工作人员、在院老人的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查找各类安全事故隐患,重点做好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工作。严禁在室内外堆放柴火、烟花爆竹、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灯头,确保用电安全;严禁在室内吸烟和擅自用火用电取暖;严禁食用霉变、过期食品。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无意外伤害、无非正常死亡、无院民走失、无重大火灾和房屋倒塌等事件发生。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及时组织力量妥善处理,并按程序及时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迟报。

六、建立每日巡查制度。

重点关注五保户托老老人衣食起居和身体状况,确保饮食饮水卫生无污染。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加强用电管理,对损害的线路及时修复,避免竞外事故的发生。

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敬老院、托老所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做到安全隐患排查到位、点名查房到位、夜间巡查到位、设施设备检查到位、应急处置及时到位,防患于未然。

八、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因院、所领导不重视、防范措施不力、制度不建健全、执行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敬老院、托老所安全管理服务事故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并视其情节轻重提请区政府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实行问责。

**区牌楼街道办事处牌楼街道敬老院(所)

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范文(三)

为切实履行安全管理服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服务机制,确保乡镇敬老院在院院民的安全,特制定此责任书。

一、镇民政所是敬老院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敬老院进行指导、管理、监督;敬老院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抓好敬老院安全管理服务工作。

二、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有关文件、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做到安全优质服务。

三、严格遵守出入院程序。符合条件的供养人员入院前必须有本人及亲属、所在村委会与镇民政所签到入院协议书;出院时必须有本人及亲属、所在村委会与敬老院办理出院手续,入院协议书同时废止。入院协议书应当条款清楚,格式统一,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且具有法律效力。

四、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敬老院要建立健全《敬老院管理服务条约》《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卫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卫生保洁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民公约》等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敬老院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责任,落实到人。

五、加强对敬老院干部职工特别是护理人员、院民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是防火、防水、防盗、防食物中毒、防各种事故隐患,不得在室内外堆放柴禾、烟花爆竹、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灯头,确保安全用电;严禁在室内吸烟和个人擅自用火用电取暖;不得食用霉变、过期食品;保持走廊、过道、水泥地面的干燥,防止因结冰导致的跌倒、滑倒。

六、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不得擅自脱岗、离岗,不准让院民随便外出,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私自带院民出院,确需出门的要严格履行手续,以防止院民走失。院民之间发生矛盾在第一时间内由院长出面予以调解,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七、敬老院要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巡查工作必须细致、耐心,对院民的衣食起居和身体状况重点关注,确保饮食、饮水卫生无污染,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加强用电管理,对损坏的线路及时修复。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敬老院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并由院长在岗带班。建立值班考勤记录,上下班签到,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完善手续,夜间值班人员必须在院内就寝。建立值班日志,做好值班记录,重大事情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人员和服务人员要坚守岗位,工作期间不得擅离职守。院长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值班期间要做到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夜间巡查到位、人数清点到位、设施检查到位、应急处理及时到位,确保防患于未然。院长外出离岗时半天要向镇分管领导、民政所长请假,超过半天要向镇主要领导请假,并完善请销假手续;一般工作人员外出离岗半天要院长请假,超过半天要向镇民政所长请假,并完善请销假手续。

九、对重大事故隐患按要求及时整改,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妥善处臵,并随时按程序上报,不得漏报、瞒报、迟报。

十、按县政府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无重伤、无非正常死亡、无重大火灾和房屋倒塌等设备事故。

十一、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管理服务大检查,并及时向镇政府和民政所汇报,有文字记录。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8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十分迫切。20**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融合提出明确要求。今年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医养结合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促进医养融合对接、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和强化投融资、用地支持等举措,并决定在全国每个省份至少选择一个地区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为探索符合我区实际的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医养结合是在做好传统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既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含健康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公共服务,也体现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了养老和医疗的两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三种医养结合模式:

1、整体照料模式。由单一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服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养老院办医院,即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设施。如天颐和养老院和区养老中心先后引进华泰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二是医院办养老院,即在有条件的一级医院增设养老病房。如学府医院和长江医院建设了医养护一体化病房,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养老、护理综合服务。另外我区明丰医院将部分病房改建为自费养老病房,收治了一批老年病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2、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医疗机构到养老机构开展驻点服务,在方便老人就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如几年前康泰养老院建院初期就与邻近长江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长江医院在康泰养老院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入住老人以及周边居民服务。

3、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开设老年号、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设立家庭责任医生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社会医疗机构还进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服务。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区在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初试阶段,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生、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工作协同力度。

2、发展规划不清晰,政策指引不明确。目前我市对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尚没有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区级政府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如,我市对内设养老床位的医疗机构除现有医保政策外,没有来自财政和民政方面的资金补助,在实际运营中也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又如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首先要解决下属医院纳入医保结算问题,但实际上医保资源有限,民办养老机构等非医疗单位能搭上医保的车很难。

3、优质资源少,提升标准高。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区24家区管养老机构绝大部分为民办,除规模较大、设施较好的天颐和养老院、康泰老年公寓等4家实现医养结合外,其余规模较小的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尚没有力量自建内设医疗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

4、社区医养服务总量不足,居家养老供需矛盾突出。受到个人习惯和现实条件影响,目前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最关注的是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但是目前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对策建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全市乃至国家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不是区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区来讲,面对21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成为全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试点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区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6年改善群众生活20件实事之一,成为惠及全区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据报道,国家民政部已经协调卫生、人社等部门,简化优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审批手续,推动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也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我区应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我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区情实际,加大对医养结合专门机构的政策优惠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民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很高,政府应探索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使各类符合条件的机构均可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包括相关法律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建设经费、床位资助、运营补贴、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机构相同政策;在水电气热费用上与居民价格持平等。另外,除公立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政府价格政策外,其他服务主体可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或供需双方议价,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营。在社会融资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激发医养结合市场的活力。在金融支持方面,应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尝试设立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南开区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3、结合区情实际,完善服务方式。

在统筹推进现有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条件的区属一、二级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用,将其作为医养结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合作,会同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增设家庭病床,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区新建、改建23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4、发挥科技优势,推动服务创新。

将医养结合纳入智慧南开惠民工程,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医养结合信息化进程。一是在南开区养老服务管理云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来自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资源,打造老年人群数字化健康管理云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健康管理服务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老年人群健康情况动态数据,并通过三方的有机结合形成大数据库,推动医养结合的有效实施。二是广泛复制昔阳里社区经验,建立居家养老一键通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渠道,借助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等多种载体,推广应用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能终端,实现网络覆盖。三是引导电子信息企业投资养老市场,与专业医疗机构对接,开发可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开展远程医疗监控服务,实现个人健康管理。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9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要,使他们过上有质量有保障的幸福的晚年生活,使养老服务业既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又能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需求的服务保障体系,是社会事业建设范畴内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于老龄化社会而言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一、**区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我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老龄化到来的时间提前了10年,这说明养老需求越来越迫切,越多样化、多层次化。区内现有养老机构36家,其中有营业执照养老机构17家,公办养老院5家(**区养老院1家,乡镇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共有床位1335张,养员877人,无营业执照的养老机构19家。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区总人口为31492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占全区总人口19%;80岁以上老年人口7266人,占老年人口12%,标志着我区已进入高龄化社会。预计2020年,我区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6.5%,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老年人口数量多、增长快这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区委、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我区的养老体系,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工作。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主要解决“三无”老人、低保困难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将全区“三无”老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中,开展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点170个,年支出近20万元。二是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站的养老服务。建立日间照料站作为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建立社区日间照料站共15个,投入资金110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两规范一标准”的要求,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公助养老机构,帮助低收入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二、**区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加之“四二一”家庭的小型化和空巢家庭增多等原因促使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加大,供需矛盾突出。我区现有人口为314922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59863人,占全区总人口19%,而我区养老机构仅有养老床位1335张,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少是导致供需矛盾大的一大原因。

2、民办养老机构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环境和服务质量较差。

民办养老院共有床位1015张,养员677人,部分民办养老院居住条件、室内外环境较差。相对服务质量好的、有一定信誉的养老院房间空间小,却住了五、六个老人非常拥挤且房屋、内饰老旧;服务质量也跟不上,自理、半自理、全护与老人的比例分别应该是1:8、1:6、1:3,但为了节省开资和护理员缺乏,有些养老院根本达不到这一标准,每名护理员甚至服务十余老人,所以并不能高质量的为老人服务,满足不了老人需求。有的养老院食堂工作人员未办理健康证,老人的饮食安全方面等得不到保证;配套设施不完善,如有的养老院房间没有卫生间,每层楼也只有两个卫生间,很不方便。有的养老院楼梯十分陡峭且狭窄,正常人上下楼都很困难和危险,更何况是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很难避险,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有的养老院没有老人活动散步的地方,更谈不上设立阅览室、健身室等娱乐场所了。

3、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限制。

在扶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方面,对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出台了一些诸如土地审批、床位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有关职能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不予落实。政府扶持力度小、资金投入少,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养老机构发展受到限制。

4、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较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全区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有19家,基本都是以“小作坊”形式经营,因为收费相对较低,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就近居住与此。但这些养老院没有消防行政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特种行业许可证,对老人的多种安全产生极大隐患,对行业管理也产生了较大阻碍。

5、养老院护工不足,招工难,专业护理人员更是缺乏。

养老院的护工不足,而且招工难已经成为各养老院的普遍问题,护工辛苦且工资不高,因而护工流失严重,导致现有护工任务重,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更为缺乏。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员不足百人,参加过培训的55人,而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的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全区的养老服务需求。

    6、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模式单一。

从全国养老的形式来看,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应该是坚持居家、社会、机构相结合。但当前,我区的养老服务事业的布局集中在机构养老服务方面,而广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区康复、文化、娱乐、家政等福利服务则严重匮乏。

三、对养老机构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养老机构数量。

1、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一是对公办养老院进行新建、改扩建。公办养老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收费适宜等是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优先之选,但由于公办养老院少,床位紧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可以向上级争取配套资金,加快公办养老院的新建、改扩建工作,以缓解床位不足、超负荷运转的困境。二是充分发挥闲置社会资源作用。可以把闲置的企业医院和学校校舍等有计划的向养老机构转型,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三是改善、提升公办养老院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对象,在满足现有集中供养对象需求的同时,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以及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可以依托养老院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

2、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制定和落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供不应求、“421”家庭导致居家养老受到现实挑战的今天,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势在必行。为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入、兴办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机构,要把“民办公助”的政策落到实处。养老事业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化行业,其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不能只一味想着赚钱。民办养老机构客观上代替国家和家庭承担起了养老责任,各级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养老机构发展的资源配置,还应享有政策优惠和资金资助。一是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可享受在土地使用、审批、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资金资助就是民办福利机构同样享受政府资金和公益金资助的“民办公助”政策。二是对现有的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院服务机构应尽早落实床位运营补贴等政策。三是民办养老机构接受“五保”和“三无”的老人,应按照规定标准将其生活、医疗费等补助转入民办养老机构。接受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重度残疾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政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才可以减低运营成本,才会把更大一部分的资金用到改善养老院的硬件建设方面,服务质量也会有很大提升。同时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养老院的监管,不定期对民办养老院进行走访、关心老人的生活需求、跟踪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等情况。

   (二)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由民政部门牵头,工商、消防、卫生、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明确职能职责,定期对养老机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养老院存在隐患的应立即查处和整改,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二是尽早落实出台政策,规范无照养老院的运营。有很大一部分老人供养在无营业执照的养老院里,这些养老院也为社会减轻了不少压力和负担,应培育这些民间组织,引导这类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要将政策落到实处,相对放低办理执照的标准,统一对这些无照养老院进行管理、查处和整改,该规范的规范,该处罚的处罚,该取缔的取缔,确保这些养老院能尽快规范安全运营。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工作人员持证、佩证上岗,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要突出对入住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并对老年人要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医疗护理保障;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照料;要通过各种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养老院与入住老人要签订入住协议,告知老人的权利和义务。四是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对养老服务机构按基础设施、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项目进行星级评定,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五是目前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养老院,条件成熟后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逐步过渡到立法,确保养老机构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加强专业护理人员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逐步推行专门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护理员与养员的比例进行配备,政府可以拨出专项资金,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金”。选择有养老护理员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首先免费对养老机构的在职养老护理员进行轮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其次,鼓励社会上的“4050”人员进行养老护理免费培训,以实现满足养老护理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双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从事护理员工作可以对其家属或亲戚住养老院减免费用等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护理员队伍,改善护理员不足、招工难的现状。

   (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补充机构养老不足。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篇10

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日益严峻的养老难题,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拥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敬老之路,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的养老服务应与时俱进,由低层次、单一型养老向养老和护理(即生活照料、健康维护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复合型转变,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为此,应构建我国城市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的养老照护模式,建议:

1、居家养护:城市老人家庭养老,社区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符合我国传统习俗,并深受大部分老人的欢迎。据上海市统计,90%的老人首选居家养老,50%的老人希望社区提供上门服务。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针对老人自理有困难,但不愿意或无条件进机构养护的老人。应由城市统一部署,各街道将居家养老中心和社区卫生中心联手搭建平台,共同组建社区养老护理员队伍。通过政策和财力支持,充分用好外来养老服务资源,培训和管理由政府“买单”,上门护理服务由个人出钱,有条件的城市可对特定老年人群体另行发放护理补贴。这需要对家政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范和队伍稳定,为居家养老提供有效保证;再辅以组织社区助老志愿者、老年生活护理互助等内容。“居家养护”也为正在实施的健康档案、家庭病床和试点的家庭医生制度创造条件,形成居家“养老照护一体”的新模式。

2、社区养护: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机构。为高龄老人、生活半自理老人提供综合性照料服务,适合不愿离开原来熟悉环境的老年人,既减轻子女赡养压力,又满足老人日间生活及精神需求。托老服务深受社会欢迎,但需政府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并在社区平台上充分挖掘各方潜力,集聚闲置场所、陈旧业态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资产置换、调拨、调剂、资金补贴等途径,进行合理调配和整合利用,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多渠道兴办。兴建日托所远比办养老院投入少、利用率高、覆盖面大,又与传统文化相吻合。希望各地政府能将此列为年度政府实事,争取若干年内实现相邻社区都有一个日托养老中心,尤其是市中心区域,并且能逐步普及到每个居民小区,让更多能基本自理的老人入托,将有限养老床位留给重度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机构照料的老人。

3、机构养护:依托养老院、护理院和敬老院等机构。目前许多老人由于经济原因,特别是企业退休老人因退休金低住不起养老院。应确保将一定数量公办养老院和公办民营养老院办成保障型养老机构,使之首先满足辖区内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和失能、失智等老人入住的需求。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包括老人自身状况和家庭赡养能力,坚持公平、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社会力量养老院应建立分类分级标准,控制盈利空间,完善后续补贴办法,确保公益性和持续性。公办保障基本,民办适应市场,可满足各类老人多层次需求。针对养老院、护理院严重的“压床”现象,应引导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根据身体情况,分别人住不同类型的养护机构,如养老院、护理院和宁养院(临终关怀服务)等,实行机构养护一体化的持续照料制度。政策上应鼓励有闲置床位的二级和民营医院转制和兴办老年护理机构,盘活和缓解护理资源紧缺状况。

合理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应呈金字塔状:底部为接受上门关心照料的大部分老年人,中部为享受日托服务的中等数量老年人,顶部为进入养老机构的少数老人。立足家庭、依托社区,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是化解老龄化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居家养护”和“社区养护”力量还相当薄弱,需要加大发展力度,“机构养护”则需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调整结构布局和提高服务质量。建议在规划审批大型居住区以及新建商品住宅的公建配套中,应将养老设施列入其中。

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可以通过提供养老用地、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加入,推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跨界合作。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产业,不仅可缓解养老供需矛盾,而且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