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十篇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十篇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7:59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1

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教育领域也同样呈现出相似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此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09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文件就全el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模式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说明,尤其是对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硕士培养的明确目标,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也就成为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

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模式特色

作为较早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上办出了自身的特色,开创了教育硕士的特有模式。本文通过对辽宁师范大学2009级(7个专业方向的68名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设计与实施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它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上的特色与成果,即“完善的教育制度、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环环相扣的教育实践运行程序”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模式。

(一)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把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放在了实践环节的设计与选择上。首先,学校制定了详细而规范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共包括六大部分内容:(1)实践的目的与任务;(2)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3)教育实践成绩的考核与评定;(4)组织领导;(5)实习研究生纪律要求;(6)实习研究生各类评优标准。在本套实施方案中,学校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的意义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提出了实践各个环节的考核方式和办法,给出了实践成绩评定标准,并指出:“学校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主要领导及聘请的教育督导、实践基地领导、基地导师组成教育实践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的教育实践工作。”在集中实践工作结束后,学校要评出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和优秀案例,并给出相应的评优标准。同时,各培养学院也积极配合和参与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相应成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领导小组”,并明确学院小组的工作内容及职责等。其次,为了保证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质量,学校聘请有经验的硕士生导师作为督导教师,并明确督导教师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基地督导工作职责》。再次,学校专门为教育硕士的教育实践划拨专项经费,并制定《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经费使用制度》和《实践研究生的经费报销方法》。此外,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安全管理规定》和《实践研究生的请假制度》。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制度保障,使专业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有了政策性的保证。

(二)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基地保障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落实教育硕士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为了把教育硕士的实践落在实处,辽宁师范大学在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上.主要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实践学校应是公立的市级普通高中或区县级重点高中;(2)实践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能够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高级教师;(3)实践学校必须在同一地区或彼此距离较近,但不能在辽宁师范大学本部;(4)实践学校应具有能为实践研究生提供食宿的办学条件。确立以上原则之后,由辽宁师范大学统一出面商谈,先后与盘锦市二高中、盘山县高中、大洼县高中、大洼县三高中、营口市熊岳高中、营口市开发区第二高中达成基地建设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基地实践的研究生名额分配上,采取了男女搭配、专业搭配的方式,使实践研究生均匀地分布在6个实践基地,但每个专业方向在同一基地的人数不超过4人。由此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没给实践基地增加过多的负担。

(三)教育硕士实践工作的运行程序

教育硕士集中实践工作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半年。为了保证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教育见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

1.实践动员及准备阶段。(1)召开全校实践研究生动员大会,由主管校长、研究生院领导、各学院主管领导、导师、督导教师及全体实践研究生参加。会上主要宣讲教育实践的内容,强调实践的意义、重要性、实践期间一些常规事项的处理等。各学院要专门对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行实践前指导。(2)为了保证整学期基地生活的顺利进行,督促研究生在出发前,要做好学习、生活用品的准备、与各方人员通讯联系的准备等。(3)在基地开学前,研究生院领导以及督导教师一起将各专业方向参加实践的研究生集体送往各实践基地。(4)研究生到达实践基地后,在研究生院与基地双方领导的共同主持下,举行研究生与基地指导教师见面仪式。之后,实习研究生的实践工作正式开始。

2.教育见习阶段。实践基地开学后,教育实践进入教育见习阶段。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的现状与趋势,培养热爱教育工作的思想,学习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师德风范及教育方法。见习的主要内容有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见习教学工作,就是要认真学习如何授课,听课数不能少于4节,公开课不能少于1节,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总结学习收获。课前观摩教研组的备课活动,课中分析教学目的、内容、方法、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情况、常规及突发事件处理等,课后要及时总结听课心得,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见习班主任工作,要深入到班级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争取参加主题班会,学习评价方式和方法。另外,在见习阶段除以上两方面工作外,研究生还要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工作,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仪表。

3.教育实习阶段。见习阶段结束后,进入到教育实习阶段。教育实习的内容也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但它与教育见习阶段有所不同。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实习研究生要在基地导师的指导下编写教案,送交导师审定,上课前进行试讲,经导师批准后,方能正式上课。课后要进行讲评,对每位实习研究生集体讲评不少于两次,从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口语表达及板书、课堂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教学特色等方面,先由研究生本人进行自评,再由听课的其他研究生和老师进行他评。实习研究生的授课时数每周不能少于2学时,总学时不能少于36学时。研究生在教学实习工作中除了上课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平时测试、月考、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试卷分析等工作中,学会如何考评学生和通过考试环节找到解决教学工作问题的方法。班主任工作要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内容有参加班级的日常管理卫作,了解班级文化情况,熟悉班主任工作技巧、集体或个别生教育工作、家访、班干部工作等。另外,要注意相关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每个实习研究生至少组织一次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报告会等,要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明确主题,了解学生思想动向。

4.教育实践总结和成绩评定阶段。教育实践总结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理论的总结与提升,即在实习过程中,研究生要对在见习阶段、实习阶段遇到的典型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查阅参考资料,拟定调查方案和论文写作提纲,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或论文。另一方面是对整个实践的总结,即在各基地学校期末考试结束、教育实践内容全部完成后,实习研究生要写出全面的个人总结,包括主要收获、个人教育教学优缺点、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在第四学期开学后一周内,实习研究生要将整理好的实践总结和撰写的调查报告或论文交给学院实践领导小组。各学院召开实习研究生座谈会,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基地导师的评语和学生的实践成绩,向学校推荐优秀实习研究生、优秀教案、优秀案例。在汇总各学院推荐的各项优秀后,学校进行最终评选,并召开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对获得各项优秀的实习研究生进行表奖。至此,整个教育实践环节全部结束。

三、教育硕士实践模式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源基本上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只有少数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有教育实习经历,大多数人没有教育实践的经验。但在辽宁师范大学独特的实践环节教育下,这些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和教育实践训练,为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要继续做好全el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使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硕士的实践环节上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没有实践基地,实践工作无法有效开展,零散的、个别地进行无法保证效果;同时实践基地的实践品质也至关重要。实践基地必须能给研究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2.教育实践要由学校统一管理。实践工作要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体到基地实践。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避免了学生分散实习的很多弊端,如应付、不作为的做法。同时学校统一管理,有统一的计划,使每个研究生都能真正地得到锻炼,保证教育实践的有效性。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2

一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弱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也是教师培养的根基所在。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职前教育却比较注重局限于在大学课堂内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师范生进入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原本应该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师职前教育中,出现了教育理论占据统领地位,教育实践被挤到边缘位置的现象,即实践弱化现象。

1课程设置过于偏重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

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总体上以理论课程为主,理论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学分和课时比重比较大;实践课程门类较少,学分和课时比重较小。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实践课程,包括军事技能、社会实践、公益劳动、教育实习(含见习)、毕业论文(设计)共五门,这些课程的课时总量约在13-49周左右,学分总计约12-34个学分,所占学分比例为11.3%-14.6%。[1]显然,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中,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从凸显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比较注重设置教育理论课,这些课程往往数量多,范围广,所占课时和学分较多。而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方法与技能课并不多,范围窄,所占课时和学分较少。有研究表明,在30所院校本科层次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教育学类、心理学类、普通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信息技术类等教育理论必修课程,此外还设置了一些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如“微格教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师书法”、“教师口语”、“班级管理与实践”等,但是设置这类课程的培养方案的比例不高。[2]再以充分体现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性的教育实践课程来说,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一般规定教育实习时间为6—8周,教育见习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各校教育见习时间长短不一,有不少学校甚至没有规定教育见习。而在美国的本科水平师资培养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约为15周左右,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类似教育见习,总共150学时。英国教师教育规定师范生一、二年级时,每周半天到中小学见习;三、四年级时进行一次集中顶岗实习;初等教师的实习时间在18周以上;中等教师实习时间在32周以上。[3]与他们相比,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实践时间确实较短,可见教师职前教育中教育实践课程设置的薄弱。

2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倾向突出

在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中,虽然每个师范院校都在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但是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时间短———实习往往只有几个月时间,真正的实地活动时间更少得可怜;范围窄———往往只集中于课堂教学,不涉及教师职业的其他活动;介入浅———实习生接触到的情境与真实的学校教育情境存在差异,实地经历并不充分、完整;缺少视导———大学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实习生的视导,而与实习学校松散的关系又使得实习学校缺少有效视导的动力和能力。[4]这些问题致使教育实习实际上被形式主义所制,表面化、形式化的色彩明显,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较为低下,教育实习应有的功能无法实现。另一方面,教育见习在实施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形式化倾向。教育见习前一般不重视进行见习动员和制定详细周密的见习计划等准备工作;教育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考勤与纪律方面的管理,缺少对学生见习活动全面细致的指导;教育见习结束后往往对教育见习的效果如何,教育见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加以改进等不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二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弱化现象的原因

1对职前教育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把教育实践视为是帮助师范生了解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培养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合格教师的必然之路。因此,在他们的课程开发和管理中,大大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赋予实践课程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并且设法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以说,正是基于对教育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他们的课程开发和管理者坚定地相信,教育实践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职前教师教育必须立足教育实践,利用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开发和管理者对职前教师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给予实践课程应有的地位,在课程管理中也没有给予实践课程充分的支持,从而导致了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实践课程设置的不足和实践课程实施效果的低下。

2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改进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运行。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职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一是在师范生的学业成就评价方面,评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比较轻视;评价形式以书面形式的纸笔考试为主,较少采用口试、实践操作性考试等形式。二是在教育实践课程评价中,存在流于形式、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等问题。[5]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评价通常由指导教师这一单一主体来实施,师范生没有资格参与评价;由于缺少具体的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在评价时主观随意性较大;为了方便,指导教师一般只是采用分数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师范生的实习表现,而且往往注重终结性评价,仅仅以评价来鉴定和区分学生。这些导致了教育评价的功能难以实现,使教育实践课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的对策

1丰富实践课程门类,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

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高度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切实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一是增加实践课程门类。针对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课程门类较少的情况,课程开发者应该从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需求出发,积极探索研究新的实践课程,尤其是要研发新的教育实践课程门类,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二是增加实践课程课时与学分。实践课程的课时多少与学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和实践课程的功能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师范生而言,只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育实践磨练,才能一点一滴地积累更多的实践知识,才能一步一步地逐渐提高实践能力,才能慢慢地陶冶浓厚的教育兴趣。因此,一定要赋予实践课程较多的学分,保证实践课程有充足的课时,尤其是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应该大幅度增加,至少延长至半年以上,让师范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身临其境来真正理解教育和学会教学。

2加强教育实践课程的管理

首先,遵循科学管理原理,做好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各环节的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对教育实践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全程检查,有效监控教育实践过程,深入了解学生的教育实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形式化管理。其次,加大教育实践课程的经费投入,给予实习基地学校充足的经费,与中小学真正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深入合作关系。第三,建立指导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来激励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指导教师认真履行指导职责。

3完善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正是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中的缺漏和偏差,将教师教育工作者引导到了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向上。所以,改进和完善教师职前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前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第一,在师范生学业成就评价方面,应该重视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克服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现象,增加能够真正测量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在评价形式上,走出单一的书面考试,增加实践性考试的比重。通过建构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唤起教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关注和重视,积极主动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第二,在教育实践课程评价方面,着重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育实习评价标准,为教育实习评价提供统一的评价参照系,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形成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实现自评价和他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评价方法上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统一,充分发挥观察、评语、档案袋等的作用,促进评价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改变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状况,强调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不断了解和发现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帮助师范生反思自身问题并加以改进,使其通过教育实习在专业素质上获得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2]周钧,唐义燕.我国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7).

[3]高有华,汪建莉.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模式比较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0).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3

1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具体标准的践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得以重视。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层体系。总目标应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1.1认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强烈动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体悟、修正、创新,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缄默知识的获得。通过实践体悟,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有理论的提升。

1.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儿童观、保教活动观等观念;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对从事幼教事业的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1.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事幼教事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在实践总目标的构建基础上,各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应根据实际实施特点进行制定。

2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全学程的实践教学理念,从时间上看应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从内容上看应渗透至各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方位上看应拓展至校内校外多个实训场所。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来实现。

2.1新生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系部领导系统详细的介绍,引领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形式等专业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学习与努力的方向。高年级学长与新生就学习体会、学习方法等进行交流沟通,从学生角度解答新生入学来的各种不解与困惑,使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与生活有深入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参观琴房、画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实训基地,观摩幼儿园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对专业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邀请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家、一线教师等就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坚定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2.2课程教学实践

课内教学是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按相关课程性质与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实际操作环节。《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游戏》、五大领域教学法等学科应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讲授同时或者课程结束后1~2周安排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保教能力、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教具玩具制作能力、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管理能力、家园沟通合作等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如五大领域教育课程可以以说课、试讲等形式在多媒体课堂、综合活动室等场所进行。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课程,与教师口语、计算机、健美操等素质课程的教学,应将学生实际训练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在日常课程教学同时贯穿实践环节的训练。

2.3教育观摩见习

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观摩主题,制定下园观摩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观摩任务,联系对口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结合课程安排定期观摩。组织学生做好观摩记录,撰写观摩体会。利用实习实践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具体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等。在学期末进教育教学观摩的讨论、反馈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摩中的所看、所感、所悟有机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丰富专业学习的体验性,学生从幼儿园真实情境中获得大量直观、鲜明的专业理念与实际感悟。

2.4技能考核竞赛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弹、唱、画、舞、写、说、讲、做、演、玩等多种职业技能。在职前阶段应采取课程训练、专门训练、综合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每位学生通过技训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同时在1~2门技能上有突出优势,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项目,给予技能综合考核。同时,以赛促训,通过创设多样的技能竞赛平台如儿童故事创作大赛,儿童舞蹈创编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作品展览、童话剧比赛、教学ppt制作大赛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给予有优势才能的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2.5第二课堂实践

除课内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之外,鼓励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大实践中锻炼学习。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主要内容是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特别是与本专业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到农村幼儿园义务支教、自制玩教具捐赠到民办幼儿园和福利院、协助幼儿园大型演出的策划组织、儿童早教机构业务拓展等。学生在社会大实践中得以锻炼,体现了学有所用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有了验证与反馈,更好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2.6毕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最后一学年集中安排的6~8周时间,全身心投入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做到实习前有明确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实习过程中有经验反思,实习结束后有总结反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补充形式,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有意愿的学生到相应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以准教师的身份承担保育和教育的任务,将理论与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得以融合,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7科研训练实践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是与原本中师培养的幼儿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科研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论文、参与老师科研教研课题等形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检索查找资料、选题、写作大纲的敲定、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实际运用、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规范科研意识。

3落实“宽覆盖”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达成实践教学的目标,保障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应积极落实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运行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三个方面。

3.1管理运行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环节所占课内教学时数以及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得以凸显。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办法、措施,如实习实训大纲、实践环节考核标准、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进行。

3.2师资保障

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高校教师往往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许多专职教师也缺乏长期深入的下园实践的动力与支撑。他们若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进修培训,深入幼教一线定期观摩、调研。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在具体的见习实习环节,可以聘请幼教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3校内外基地保障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建设好钢琴教室、舞蹈房、画室、作品展览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实验室、模拟儿童活动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需求。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观摩、实训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从课堂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而且能促进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入沟通与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赢互利,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实习、科研、就业的三大功能。

4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应建立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每次实习实训都应有实习实训报告、总结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任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或是学生小组,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给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评价形式也应多元化,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扩展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

作者:潘滨潘怡单位: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中学2.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1(12).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4

关键词: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理论;实践;结合

高校是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鉴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发展,特别是社会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探索如何更好的结合本校所开设专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本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旨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欲对高校有机化学教育问题进行专门探讨。虽然近些年来关于高校有机化学教育教学体系、内容改革的研究在不断增多,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着我国高校有机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重分离,可谓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为了更好促进高校有机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总结当前我国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现状基础上,探索性提出几条有效改进措施与建议。

1我国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之一;对于高校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来说,其有必要与相关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及专业实习结合起来,旨在对有机化学教育进行整体优化;对于高校有机化学实践教学来说,其离不开有机化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它也使那些相对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可操作,从而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总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高校有机化学教育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从当前我国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现状来说,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倾向;一种倾向是部分高校有机化学教育过于重视基本理论教学,即重视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对有机化学实验、实践,乃至实习重视不足,甚至可以说忽略不见,这种倾向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另一种倾向是部分高校过于重视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专业实习,对学生应该掌握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重视不足,甚至片面认为学生只要会操作、能工作就行,没有必要掌握其深层次的原理,这就倾向虽然能够使学生获得较高水平的化学专业操作技能,但是从长远看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总体来说,上述两种倾向都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学习态度,更不利于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影响角度来说,上述两种倾向影响的绝不仅仅是高校有机化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其影响的可能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措施与建议

(1)将有机化学重点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高校有机化学教师有必要针对有机化学学科的重点理论知识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找到可以与之结合的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力争做到多数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内容都有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很难,但相信通过探索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比如,将特定的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内容、生活应用结合起来,逐渐使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进而逐步形成、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将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内容与理论结合起来

高校有机化学教师有必要仔细、深入研究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重点知识内容和每一步实践操作,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目的是使相关有机化学理论知识内容能够有效贯穿于每一步实验操作中,真正做到让有机化学理论指导有机化学实践;并且整个实验过程要严格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原则,坚决杜绝实验过程中学生盲目进行操作而“不知其所以然”现象发生。只有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保证学生从实验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真正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学习,以及进行实验、实践的重要作用。

(3)将实习实践环节与有机化学理论结合起来

高校有机化学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专业实习同样是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知识学习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要求高校要积极引导、要求学生参与专业实习实践,积极了解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情况,并指派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及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深化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婕.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设计通讯,2017,(05).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5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缺乏实践性的课程,教师把教材与学生的培养目标巧妙地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在提高教学能力中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实践性。中职生的培养目标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培养、岗位胜任的能力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学的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知识充分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幼儿德育”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但要讲授到幼儿德育的培养方法,如多参加劳动,增进与劳动人们的感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还可以把这些方法正确地应用到对中职生的德育培养中去,让学生在接受幼儿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这种教学方法就达到了教材授课与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目标,最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系统整编出来,用生动的案例模拟教学过程,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调动起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尝试扮演各个角色,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有条理地进行:

一是系统整编教学案例。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编,比如可以把《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收集,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整理等。

二是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收集到的案例,给予学生讲解,在讲解《幼儿教育学》中出现的案例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案例,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分析解决,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教材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总结和回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但要总结案例,而且还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差异性。在总结和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通过对案例的总结和回顾,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知识的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有重要的作用。

3、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是开展学生实践能力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实训教学却充满生机活力。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这一需求,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把校园内的空教室改幼儿园仿真实训室,以学生自身为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轮流模拟教师,其他学生模拟幼儿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开展“幼儿游戏”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模拟成幼儿去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也可以让模仿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充分想象幼儿的特点去模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表情等。通过这种模仿幼儿的游戏教学,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的情感,体会到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内容的重要性,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般是以本校附近的幼儿园或者是与本校关系较为密切的幼儿园为主,这类幼儿园可以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实战性场所。对此,学校和教师要广泛联系建立学生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幼儿园实际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开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整体情况、个体差异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确定选定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

4、课后布置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每一小节的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的作业,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要布置探究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比如,在讲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家访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获取调查信息后进行探索总结。通过这种形式的锻炼,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利用所学知识去提高探究意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因此,这样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要布置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对幼儿园教学环境这一部分讲授完毕后,先让学生去调查当前幼儿园环境中的问题及不足等现状,再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如,可以布置学生一些合作型的作业,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教学中教师留下的问题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予以总结、探索,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性。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6

通信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本文以通信类课程“光纤通信技术”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探索课程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的知识点相关度及时域特征规律,确定课程的过程评估及最终效果评估方法,并依据学生身处不同岗位的特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对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通信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2)03―0062―05

一、引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1]。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教育为民,学以致用,实践第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联系。

通信行业的继续教育学院或培训机构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通信工程方面的专门型人才,因此其教学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目标,仅仅有“重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方法”,即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长期从事远程教学和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中发现,应针对通信类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创造一种具有一定适用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真正融为一体,即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既能够依据所学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也能够依据所学理论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为此我们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北邮网院)通信类课程“光纤通信技术”为例,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生对通信类课程的实践性需求,然后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探索通信类课程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知识点的相关度及时域特征规律,确定课程的过程评估及最终效果评估方法,最终依据学生身处不同岗位的特点,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并对这些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二、实践性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教学研究者乔经斯和韦尔于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书中指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确切定义,国内外研究者看法并不一致,通常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

继续教育是指经过了某个教育阶段的人在参加工作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2]。由于继续教育立足于培养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用型人才,其教学模式也应具有继续教育的特点[3]。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职成人,他们工作情况各异,个人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别,其受教育背景和实际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有学者[4]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资源整合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网络教学为中心的四个中心教学模式。还有学者[5]提出继续教育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尤其是通信领域,技术更新非常迅速。因此,对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要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继续教育学院或机构应注重实践教育、案例教育和能力教育。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可能适应市场经济,拥有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

本文所探讨的通信类课程的实践性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网络以远程方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包括通信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设计以及配套的课程评价体系,其中结合度是指理论与实践的时域结合度和知识点的结合度,课程评价体系则指课程的过程评估和最终效果评估的设定。

三、问卷调查的对象与内容

为探索适用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我们以“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对学习主体――北邮网院远程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数据。问卷采用网络的形式,调查对象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提交问卷,共收到646份调查问卷。

1.问卷调查的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北邮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两个学期选修“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的远程学生。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下:

(1)北邮网院的招生分为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为两个学期,涵盖了这两季的招生生源。

(2)“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均属于通信工程专业。

(3)生源涉及的地区比较广泛,来自于上海、山东、陕西、贵州、山西、北京、河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天津、河南、湖南、海南、福建、浙江、黑龙江、江苏、甘肃等20个省市自治区,几乎覆盖了目前北邮网院开展远程教育的所有地区。

(4)这些学生已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对所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已有基本了解。

2.问卷调查的内容

问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学生所在地域、参加工作年限、任现职时间、目前任职岗位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主要了解学生对通信类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环节的需求,如学生对通信类课程中包含实践性环节的期望、通信类课程中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结合的程度等,第三部分以“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为例,了解学生希望增设的具体实践性内容等。

四、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对调查对象目前所任职的岗位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最大,为66.56%,行政人员占7.28%,营销人员占5.42%,无工作经验人员占20.74%。可以看出,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通信类课程,选修这一类课程的学生多为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不同岗位学生的绝对数量不相等无法直接作对比分析,因此我们采用百分比δ的形式加以分析。

百分比δ=某一岗位选某选项的人数/该岗位的总人数

1.理论与实践的时域特征规律

如果通信类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当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总数为100时,调查对象希望实践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多少。对于此问题有四个选项供学生选择:a.

统计数据表明,学生不管任职哪种岗位,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都希望将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控制在30%至50%之间,一部分学生则希望这一比例可以更小。由此可见,学生尤其是无工作经验人员,由于还没有接触过技术原理,因此希望在校学习时理论部分所占时间应该大于实践部分所花费的时间,而不希望这一比例太高。

2.理论与实践的知识点结合度

如果通信类课程的理论部分包含10个知识点,实践部分也包含10个知识点,那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调查对象希望采用的学习形式是什么。对于此问题,有三个选项供学生选择:a.先完整地学习全部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学习;B.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理论后,就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实践学习;C.连续学习几个知识点的理论之后,再进行相应几个知识点的实践学习。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对于在职学生来说,不管任职哪种岗位,都希望采用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理论后,就进行相应知识点实践学习的学习形式。可见学生由于是在职学习,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因此希望能够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知识点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特别是营销人员,由于岗位特点,对这一点的要求最明显,同时这一岗位人员较其他岗位人员选择a的比例最少,这说明营销人员不愿意花大段时间学习完所有理论之后再进行实践。

调查显示,行政人员相比其他岗位人员,选择a的比例大于选择C的比例。可见从岗位特点来看,行政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希望先了解整个课程的理论体系架构,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活动。

从调查结果可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理论课程应根据知识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践部分也应模块化,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点的多种组合要求。

3.实践内容讲解的必要性

如果通信类课程中包含有实践部分,但是其中有一些施工维护等内容与课程的基本理论关联度不大,调查对象是否需要在理论学习中增加此部分实践内容的讲解。对于此问题,有两个选项供学生选择:a.绝对有必要;B.没必要,自己能看明白。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若通信类课程中包含有实践部分,但是其中有一些施工维护等内容与课程的基本理论关联度不大,对学生来说,不管任职哪种岗位,大部分都希望在理论学习中增加此部分实践内容的讲解。尤其是无工作经验人员,更希望增加对实践内容的讲解。

4.实践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

如果通信类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调查对象希望实践部分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多少。对于此问题,有五个选项供学生选择:a.30%;B.40%;C.50%;D.60%;e.70%。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若通信类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管任职哪种岗位,大部分都希望实践部分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30%,并且随着这一比例的增加,选择的人数逐渐减小。选择比例为60%、70%的人数远远小于选择较小比例的人数。

可见学生认为在校学习还是应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践学习为辅,考核成绩也应体现这一要求。

5.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

如果课程总评成绩包含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调查对象希望平时作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为多少。对于此问题,有四个选项供学生选择:a.30%;B.40%;C.50%;D.60%。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若课程总评成绩包含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来说,不管任职哪种岗位,大部分都不希望平时作业所占比重太少(为30%),可见学生还是希望总评成绩能够反映过程性学习环节。

统计数据也表明,从事技术岗位的学生与其他岗位的学生相比,希望平时作业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要小一些,为40%,而其他岗位学生则更希望这一比例为50%。可见任职技术岗位的学生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希望期末成绩所占比重稍大些。

五、几种不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上述研究,对于不同岗位的学生,其适于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如图6所示。

六、不同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20个省市地区,考虑到学生分布范围较广,不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教育资源拥有量差异较大,对通信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需求不同,因此将调查对象所在地域按照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进行划分。发达地区选择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4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欠发达地区选择了内蒙古、广西、贵州、宁夏、四川5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其他为中等发达地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发达地区学生所占比例为35.91%,欠发达地区学生所占比例为9.44%,中等发达地区学生所占比例为54.64%。

下面分别针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中不同岗位的学生,对上面提到的5种不同模式的适用性进行统计。

1.发达地区的模式适用性统计

发达地区模式适用性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在发达地区,任职行政岗位的学生选择前3种教学模式的人数相当,没有人选择模式4和模式5。任职技术岗位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选择比较分散,不过还是偏于选择模式3,其次是模式4。任职营销岗位的学生只选择了模式3,没有人选择其他模式。而无工作经验人员则偏重于选择模式1,可见无工作经验人员与在职工作学生的需求有差异。

2.欠发达地区的模式适用性统计

欠发达地区模式适用性统计结果如图8所示。

欠发达地区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因此模式选择的结果有缺失项。统计数据表明,在欠发达地区,任职行政岗位的学生偏重于选择模式4;任职技术岗位的学生偏重于选择模式3,但仍有一部分选择了模式1;任职营销岗位的学生只选择了模式4;由于欠发达地区没有无工作经验人员参与调查,因此没有统计结果。

3.中等发达地区的模式适用性统计

中等发达地区模式适用性统计结果如图9所示。

统计数据表明,中等发达地区,任职行政岗位的学生选择了前3种教学模式,但更偏重于模式2;任职技术岗位的学生偏重于选择模式3;任职营销岗位的学生只选择了模式4;而非在职工作人员则偏重于选择模式1。

综上所述,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的学生由于其所在环境、工作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模式也有差别。根据不同地域学生任职的不同岗位,本文提出具有一定适用性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具体如表1所示。

当某一地区的某一岗位对应多个模式时,按照排列的前后次序,各模式的优先级由高到低,如中等发达地区任职行政岗位的学生,可以选择的教学模式有模式2、模式3、模式1,其中模式2优先级最高,模式3为次优,最后为模式1。

七、结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实现知识、经济、管理和市场的良好结合,对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实效性。

在通信领域,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不断提高,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需要大批具有熟练技术水平和一定文化知识的高技能人才。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当前远程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眼参考文献?演

[1]马必学,刘晓欢.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5,(7).

[2]孙广玉.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转换[J].继续教育研究,2005,(3).

[3]蒋玉石,倪铃洁,陈叶梅.成人继续教育项目的市场推广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铁路司机继续教育培训班为例[J].继续教育,2009,(8).

[4]冯淑红.电大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其组织实施的策略与方法[J].科技资讯,2009,(17).

[5]沈夏威.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的创新思路[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

收稿日期:2011-12-15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高校名师成长

积极参与教育实践,培养专业人才,是高校名师成才的一条共同途径。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经历磨砺、积累经验、升华理论、精湛技艺。深厚的知识积淀、独特的哲学视角、丰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是名师赢得广大学生的要诀,也是他们长期岗位砺炼的结晶。

一、勤于实践,积累经验

名师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寻找、总结、论证着自己的思想或理论,反过来又用其思想或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升华理论。名师们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脚踏实地地从备好和讲好每一堂课入手。"几番心血一堂课",为了上好一堂课,用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时间精心准备。吃透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对象,提高教学艺术。从整体上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的目的要求。力求精通自己所教学科,进行理论上的升华。他们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善于从多种角度启发学生的思路。

精通技艺。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的工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授受活动。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能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忱。名师们在教学中会时刻想到"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怎样讲解才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难点和偏差,怎样帮助他们预防和解决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联想,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

掌握教法。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能否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名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的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也是名师风格的基本表现。

二、教研并举,厚积薄发

高校教育突出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前瞻性,从客观上要求教学必须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高校名师的教学,能够贴近国家建设实际,贴近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学科领域前沿,教研并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开展学术研究,夯实理论根基。高校名师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注重以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中的现实问题为重点,注重围绕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体系展开学术理论研究,活跃学术争鸣,夯实专业学科理论的根基。

总结教学经验,丰厚教育底蕴。名师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教育观念、教育规律、教学素养、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破题撰写教学体会。对建构和完善学科的教学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各学科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

参与课题研究,掌握学术前沿。名师们为拓宽教学科研职能,积极承担国内外、院内外的教学科研任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参与前沿理论研究,完成科研任务,掌握并及时地向全体教师传递学术前沿信息,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成果,推进科研促教学。

三、积极探索,超越自我

通过对多所院校名师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名师们的共同特点是善于运用教育规律,适应发展,积极进取,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把握规律。教学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事件的堆积,其中既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又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名师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揭示内在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讲,名师具有哲学家的头脑,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规律,以务实的行为实践规律。这是教师走向成功、成为名师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8

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专业化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高师实践教学包括教育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演练、教育实习等内容。传统意义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师实践教学现状

(1)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重专业、轻职业”、“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学科专业性、学术性的课程偏多,教师职业性、师范性的课程偏少。受课程设置的影响,在教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由于理论性、知识性的课时量偏大,实践性、技能性的课时量偏小,导致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做,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

(2)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大都坐在大学课堂里讲理论,不熟悉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和教改状况,教学理论脱离中小学实际。授课方式还停留在教师讲和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灌输太多,实践操作太少,课程内容太单调。就算把课听懂了,也不知如何去做”。

(3)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往往只有教育实习环节,缺少系统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教育教学技能的专项演练环节,实习后也缺少反馈和改进环节。因此,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远不如医学院做得好。

(4)在教育实习的形式和管理上,以“放羊式”、“自由式”为主,在实习过程中,组织不严密、指导不到位。

二、高师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师范教育改革的要求。尽管我国目前仍有比较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和教师培养模式,但教师的培养和师范专业的教学模式本身却非常缺乏职业性和师范性,表现在真正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课程较少,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课程还常常受到忽视,造成师范生往往比较缺乏实际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许多学者呼吁,师范教育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尤其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为此,国家教委于1994年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要求各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

2、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如何培养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范生,这是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专门在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根据中小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你认为对于师范生的培养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问题中,认为要“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占89%,然后是“加强与中小学联系,增加实践环节”(70%),“培养社会适应能力”(51%)等。84%的教师认为,过去师范院校开设的许多课程脱离了中小学教育的实际,且教学内容陈旧单调,要求增设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课程。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潮流。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教育专家,要像医生、律师的专业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国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对师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今天,时代不等待师范生的成熟,师范生要超常规地发展。因此,师范生在毕业前就要按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练好内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尽快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三、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优化课程结构,使师范性和学术性实现整合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许多国家在改革师范教育时,一方面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强化师范性:另一方面,也加强学科专业教育,重视学术性。借鉴外国师范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1/3较为合适,而目前这一比例约为1/6。教育类课程除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课程外,还可以开设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少儿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科学教育、教育美学、教师教学语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德育与班队工作等课程。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定向型的师范教育逐步转变为非定向型的师范教育,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为主体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开放型模式,但是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并未放松和忽视,教育专业课程约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1/3,而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又占全部课程总时数的10%左右,师范性不但没有被削弱,而是与学术性一起得到了强化。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应当是:优化基础课程,强化教育课程,深化专业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构建全程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加见习和实习时间

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应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包括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听课改讲座,教育类课程的理论学习、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教学设计、模拟课堂教学、教育实习、实习总结等内容。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在第一学年至毕业前的整个学习期间(包括寒暑假)。因此,师范生的实践活动不是传统意义的一次性的、终结性的教育实习,而是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有程序的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是在教育实践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程的教育实践活动。

鼓励师范生参加“义教”或做“家教”。可通过班委会、团委会或党支部组织师范生轮流到中小学开展“义教”活动。实践证明,“义教”不仅能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中小学生,为中小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能抓住机遇向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和管理经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因此,“义教”其实是“互帮互教”,结果双赢。目前,“义教”活动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的欢迎。

3、规范实习管理,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为了保证见习或实习的质量,必须制定各项管理规定和训练考核制度。如“教育见习、实习条例”、“听课、评课记录手册”、“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见习、实习鉴定”、“教学基本功过关考核制度”等。在见习、实习前后还要分别进行指导和反馈总结。在实习环节,要成立以系(部)主任为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组员的“教育实习领导小组”,定期到实习点进行指导,了解实习情况。另外,各实习点还要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实习学校的领导为“教育实习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或顾问,挑选那些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为实习生的指导教师。每个实习点的实习生成立一个实习小组,安排一名小组长,便于联系实习工作和组织本组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实习小组在实习结束前要向实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举行1-2次的汇报课,以此检阅实习效果。最后,由实习小组、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对实习生作出实习鉴定。

为了方便学生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建立一些关系密切、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经费和教学计划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小学不愿接受实习任务,给师范生开展实习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要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协作,发挥双方优势互补的作用。另外,在建设实习基地方面要挖掘校友资源,积极争取校友的大力支持。

4、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内容

在过去,师范生如何“教”的问题被片面地视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如何“教”的课程是通过教师的讲来传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且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导致师范生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1)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应经常深入中小学观摩教学,开展调研活动,掌握中小学教改动态。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到中小学去,学校领导也不重视这一工作。(2)对于新教师,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新教师,必须安排到中小学“蹲点”学习一段时间,熟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状况,了解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教育类的教师才有可能把实践教学的理论课上好、上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要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还要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师范生。为此,要求从第一学期起,就要有计划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三笔字”、普通话演讲、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技能比赛。另外,每年还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聘请优秀校长或教师来校讲学,使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5、通过微格教学,开展教学技能训练

悉尼大学柯力夫・特尼教授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这些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它们具有可观察性、可描述性和可培训性,每一种行为又具有能被分解为不同构成要素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师范生(或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广泛使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把一堂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笔者多年的实践证明,微格教学是培训师范生迅速地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9

社会实践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大学生可以在这个课堂里自由驰骋,发挥自己的才能,开创自己的基业,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学好和掌握科技知识的有力条件,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成立志愿者社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专业与非专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在实践中注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了一大批全方位人才,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宽了社会视野,掌握了实践技能,使大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了在学校中学不到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距离。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为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给大学生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要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完善构建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团组织的要求,进一步统筹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和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因此,志愿者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助人与管理二一五•七百家争鸣为乐”的雷锋精神中汲取精华,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开展多种大学生志愿服务。同学们锻炼了在校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深入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既体现了历史学院学生良好的素质风貌,又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广泛传承,历史学院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积极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历史学院特色的品牌社会实践活动。

三、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加快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进实践教学在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十分重要。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践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

(二)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内容与示范应根据本院具体实际学科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改造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考核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先进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

重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践教学工作。建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团队。建立实践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师负责、热爱实践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践教学队伍。

(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

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践教学的要求,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五)先进的管理体制

依据学校和学科的特点,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基地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践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六)先进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网络化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七)显著的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践创新成果丰富。

(八)显明的特色

学前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篇10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求解策略

“小课题研究”当前正逐渐走入职教教师的教育生活,成为一种深受一线教师青睐的典型研究形式。本文结合自身“小课题研究”实践经验,提出关于“小课题研究”的“五个不等式”。

一、“小课题研究”≠“个体研究”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个体研究”吗?非也。

所谓“小课题研究”,我的体会是以学术思维和科研意识,审视和理性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的自主性研究方式。“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小课题研究”具有“真”、“实”、“小”的特点,是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选择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教学问题分析―确定研究主题―预设研究步骤―教学实践研究―总结研究反思)。但是这种自主性研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封闭式研究或排他式研究,而是更强调研究的开放性、合作性。小课题研究者更应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报刊文献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合作研究中吸取经验,增长专业成长的智慧。

例如我校构建了“三位一体化”(实施校本研究在线培训、教师小组合作研究、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小课题研究”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运用“在线培训”引导教师用培训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研究课题,以教师合作小组方式基于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实践研究。

图1中职校“三位一体”“小课题研究”管理框图

二、“小课题研究”≠“教育总结”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总结”吗?非也。

“教育总结”,即是教师立足于最真实、最普通的教育环境、教学状态、管理困惑,对常态教学下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但是“教育总结”重在对“做了什么”内容的呈现和就事论事的反思,大多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小课题研究”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问题的思维加工过程;“写出来”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了后写出,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换言之,“小课题研究”最需要呈现的既不是方案也不是总结,而是通过“确定小课题研究的题目―设计出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反思小课题研究的进程―调控小课题研究的进程―收集小课题研究的效果―物化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具体活动进程实现研究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出发,从教师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从教育管理问题出发,对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与教育问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即开展教学问题型“小课题研究”,如图2所示),“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

图2中职校教学问题型“小课题研究”实施的操作流程

我的“小课题”《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教育科学论坛》2011/05)就是对职业学校教师“二次成长”中瓶颈与突破的“为什么”和“如何做”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阐释。“小课题”《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07)是我对某地市中职校近70篇参评论文写作问题作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得出的有规律结论。它们都是我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与研究过程之间的一种“切换”;是把自己的实践对象变为研究对象的认知;是对职业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和自身积累知识的“三素”有效的融合。

三、“小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随笔”吗?非也。

“教育随笔”,即对教育事件的及时感悟的记录。重在记录成功的教学方法、记录教学中的失误、记录教学中的遗漏、记录教学中的感悟、思考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大多表现为零散的“豆腐块”。而“小课题研究”则是对“豆腐块”式教育随笔的系统的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是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案例提炼、教育反思记录。

我的“小课题”《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是我对当前中职校专业教学主要包括的日常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各级技能大赛集训教学、单招高考专业教学(高职升学教学)四种课程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问题的求解与论证结果。它们的研究流程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订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这是伴随我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有关事件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主提升、自动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四、“小课题研究”≠“教育故事”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故事”吗?非也。

“教育故事”,即教育案例当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教育活动中“当事人”、“实践者”教师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真情感的短文。这种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教师对教育的诠释和理解。它既不直接定义教育内涵(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做什么),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是“小课题研究”成果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叙事、案例、日志、反思中鲜活、丰富、多样、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追问,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简洁点题)、引子(研究起因)、背景(研究背景)、事件(经过或调查的结果)、结果(分析和反思,主要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等研究内容。另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

我的“小课题”《我研故我乐――我的教科研之道》(《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01)就是对“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之路”的困惑、路径、对策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叙事研究;我的“小课题”《中职校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01)就是我参加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关课题组调研的内容完整的陈述表达。

五、“小课题研究”≠“教育论文”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论文”吗?非也。

“教育论文”,即教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将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呈现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小课题研究”成果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关键是“小课题研究”还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小课题研究”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其研究共同特点都是一种“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一是“成果应用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学习他人成果(文献资料)―选取选题―制订研究计划―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研究成果反思总结。二是“问题解决型”。研究操作流程为:问题分析―提炼问题解决的办法―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研究成果反思总结。三是“经验总结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寻找自己成功之处―总结成功经验―经验的理论分析―研究成果反思总结。四是“探求新知型”。研究操作流程为:对新方法、新规律、新关系的内涵的界定―制订研究计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掌握实施效果―研究成果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