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1:09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1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

20__-20__学年度,__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农村中小学校1671所,其中:农村小学1461所(含389个教学点,220所中心学校),初中学校210所。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383831名。在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25505名。

20__年,__市在1区9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泽了全市80万农村中小学生。各级财政部门以实施新机制为契机,优先保证并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20__年为例,全市10个县区全年预算内教育支出56179万元,加上中、省、市安排的“两免一补”资金9160.5万元、危房改造资金7051万元、教育专款2963万元、县区配套2074万元,教育资金投入总量达77967.5万元,比20__年增加了18898万元,增长32%。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公用运转经费4778.2万元,教职工人均年公用经费达1873.4元,比以前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学校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资金量增加,管好用好教育资金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为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于20__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预算到校,专户到校,拨款到校”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各县区按新的管理方式,设立了教育资金专户,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逐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新的管理方式运行后,对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目前,从全市情况看,各县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全部实行银行,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大体来看,有以下五种管理方式:

第一种是中心学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核算与管理集中在中心学校。如旬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年初预算到县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根据二级预算分期拨付到校,以中心学校为独立核算单位,村组小学经费支出向中心学校报帐;对于专项资金实行财政、教育部门两家联合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工程完工后,由县财政、教育部门对工程支出票据进行审核报帐。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实施监督,由教育部门、中心学校实施内部监管,以学校自行管理财务为主。

第二种是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实施集中核算与业务管理。如平利、岚皋县,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对专项资金实行报帐制,即:学校将项目建设支出票据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校。

第三种是会计委派制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县财政部门委派会计驻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实施支出审核管理。如白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驻乡镇委派会计审核把关后支付;对于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校,由县教育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支出票据由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审核后支付。

第四种是县教育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县教育部门内部设立核算机构,对乡镇初中学校、中心学校财务集中核算。如石泉县今年在县教育局内成立了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财务核算与监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校核算,报帐制管理”的办法,财政部门负责按预算拨付资金,资金监管由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

第五种是县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收到县级集中管理。如汉阴县,在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教育经费核算股,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业务,直接管理到初中及中心学校。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专项资金由教育经费核算股集中核算,实行报帐制管理,从收支源头上监控财务活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__市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方式不统一,有的管理方式停留在旧的“以乡镇为主”的办学体制下,有的管理方式已与“以县为主”的新体制相适应,还有的管理方式处在新、旧体制的交叉运行中。从各县区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财政监管缺位。实行学校集中核算、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及会计委派管理方式,县区财政部门实际上只管了经费的预算与拨付,面对量大面宽的教育经费监管没有到位,由学校、乡镇或委派会计实施监管,一些学校财务管理出现了漏洞;二是管理关系不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学校独立核算或会计委派管理,县区财政部门未对学校经费进行核算和监管,乡镇领导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会计核算环节中经费支出的审签,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教育部门认为只参与资金初级分配,对学校资金监管中间隔着乡镇政府,想管而又不便于去管,使本系统财务监管难以实施。三是运作程序繁杂。实行乡镇集中核算,学校整个资金的审批,除工资外,学校领导先签字,送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报帐员审核,之后总会计把关,送财政所长签字,重大支出需送乡镇分管领导,甚至乡镇长审批后报帐

,造成审批环节多,工作效率低,学校对此意见较大。四是管理效果不同。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资产及债权债务的全程监管,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而其它几种管理方式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缺欠。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于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财务一般不与乡镇财政发生核拨关系的实际,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比较完善、规范。这种方式体现了“校财县管”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特点,适应“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大的优点是融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为一体,能把财政的基本职能贯穿于资金的预算、拨付、核算、监管之中,有机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财政部门对资金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结果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这样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资金拨付后,单位随意开支,财政部门“亡羊补牢”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因此,统一实行“校财县管”模式是规范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模式的对策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强化学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新机制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要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在坚持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支出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上收县级统一管理,在县财政部门或会计核算中心内部设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核算管理机构,负责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集中核算与管理。切实建立“校财县管”的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预算到校。一是把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纳入县级一级预算单位,建立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把单设的初中、九年制学校从中心学校剥离出来,以回避中心学校权力过度集中。二是统一预算编制口径,收入统一按省、市明确的经费标准纳入预算,学校所有收入(指辅助事业收入,包括勤工俭学等)纳入专户管理;支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额预算。三是对学校公用经费部分作出规定,合理核定各项支出标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学校公用运转支出,突发事件处置和学校正常维修支出,教学如教研活动、设置购置及教师培训支出。学校根据县区指导意见和原则要求,编制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经县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分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

其次是拨付到校。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由县财政部门预算下达指标,国库直接将资金(除工资外)拨入教育经费核算机构各校帐户。对“两免一补”资金按月拨付。对学校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由初中、中心学校报帐员向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报帐,支出票据由分管财务校长一枝笔审签。小额支出以现金支付,大额支出以转帐支付。同时,对学校区分情况,核定备用金,提前借支,用于学校日常运转。

再次是核算到校。由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承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和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负责管理所有预算单位。对核算机构人员实行“分校负责制”,明确每个人管理的学校。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撤销各学校原有帐户,只保留工资专户,将所有预算单位在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统一开设教育经费帐户,实施一校一户,分户核算。

最后是监管到校。一是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每月向学校提供财务报表,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分析报告,使其及时掌握财务活动情况。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县财政部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业务运行。三是对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县教育资金核算机构业务管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对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据统管”约束,确保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五是对项目实施,如危房改造、校建、大型购置等实行招、投标,由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相关学校参与配合,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形管钱与管事相结合的机制。六是学校采购业务,全部进入政府采购管理,按采购程序办理。七是实行民主理财制度,由教职工推选产生学校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学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初审,学校对本单位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学期公开一次本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实施“校财县管”模式应注重的工作及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如: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特别要强化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阳光采购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突出把好“收、支、购、建、拨”五个关键环节,真正使学校财务管理做到收有据,支有度,购有章,建有规,拨有法。同时,要加强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的工作衔接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通报、研究教育经费管理情况,为“校财县管”模式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积极探索教育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预算到校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约束力。农村中心学校编制预算,要按照县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支出项目,促进县区财政部门对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控管由总额控制转变为定额控制。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对川道、山区、边远学校分类别核定支出项目、支出标准,如学校招待费、购置费等,通过实施项目标准控制,节约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第三,要强化支出控制,坚持用一种模式,一套审核标准,一个支出口径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各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以内,并对资金支出和使用效果进行检查验收,以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学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要进行清理、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学校的债务要逐校进行核实登记、锁定基数、控制新债、制定化解旧债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措施,促进学校债务化解。要把资产、债权债务体现到学校财务上来,融入财务管理之中。

四是要重视财务分析和结果应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定期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活动情况,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促进教育资金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县区财政部门资金拨出后,要以学校预算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集中核算为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做好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镇财政所要积极配合上级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师德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伸、拓展和升华,产生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其中就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走向更大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青年教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极为重要的群体和对象,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本文将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机制,以期对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所启示。

一、培育和引领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我们的整个社会有着怎样的价值取向,这也意味着在高校青年学生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以教师为主体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一项更为重要的前提性、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现在,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师的主体力量和有生力量,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是否落到实处并卓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青年教师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高校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高度认同,决定了他们能否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坚持立德树人。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不能达到高度认同并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又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属性和实践价值有没有深刻理解。因此,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首要任务,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领他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视野和高度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旨,尤其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引导高校青年教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三个倡导”简洁而准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与要求,是价值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信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国家、社会整体层面的价值观,也是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观,是整个中华民族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普遍的引领意义和实践价值。落实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者当先受教育,对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主力军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特别是能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自身的文化自觉和观念自觉,是其能否真正担负起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的前提。反观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思想实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这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在难度上前所未有地加大。在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抓紧对高等学校中这支不可忽视的,既影响着当下人才培养质量、也事关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培育,引领他们在日益复杂而又多元的种种价值观的碰撞中走向清晰而坚定,构筑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度决定观念、视野决定态度。若要使得推进和引领高校青年教师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卓有成效,则要求在对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过程中,一定要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和视野,这样才能使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这种认同获得强大的思想先导和坚实的理论引领。很显然,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和挑战,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青年教师,才能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植深厚的师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从根本上讲,高校青年教师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和视野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把观念自觉化作行动自觉,投身于立德树人的伟大实践中。其次,引导高校青年教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凝练,源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极为凝练而生动地表达出这一崇高目标和美好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从以上意义上讲,要使培育高校青年教师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收到实效,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实践。理论是要指导实践的,价值观只有真正外化于行动才有实际意义。因此,花大气力引导青年教师从思想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方式、方法和平台,使其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依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另一方面,要把这种认同落实到其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引领青年教师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若想卓有成效,理论上的学习不可或缺。如何使青年教师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练及其大力践行的重大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实践与进程的内在关联,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何以必然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何以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续引领以及青年教师如何真正将这种认同转化为教书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现实意义所在。充分调动高校青年教师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为其提供平台和机会。青年教师有着和学生相类似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较为抽象的理论学习相比,他们更倾向于感性、动态的活动,那些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往往更能吸引青年教师的参与。因此,高校在培育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当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开展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开阔其视野、开发其兴趣、唤起其潜能,这不仅能培育、引领其认同,检验、深化其认同成果,而且有助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断得到固化和升华,从而对其自身成长乃至职业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与社会上的相关单位共同设立较为稳定的实践场所和基地,把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拓展、延伸到众多领域,获取更为多样的实践体验,从而使青年教师不仅在理论意义上,而且在实践价值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工作机制

大力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此除了要扎实有效地做好引导青年教师“高度认同”的工作,还要着力做好与此相关的各项工作,使其配套联动、相互促进,从而形成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工作机制。

1.强化硬任务意识

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学历层次高、视野开阔,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部的数据来看,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到高校教师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的60%。”[1]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育者群体,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身也处在快速的成长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西方思潮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干扰以及工作生活的压力等原因,少数人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转、职业道德淡化、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为迫切与重要。因此,高校需要把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并自觉强化这种硬任务意识。在学校工作中,高校不应把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视为可做可不做、做得好些更好而做得差点也无所谓的工作,也不应把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仅仅作为常规工作来抓,而应该把它提升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把它持之以恒地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硬任务来完成。对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常抓、实抓,抓出成效。高校要切切实实地担负起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一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要使命,开拓有效途径、探索科学方法,使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是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环节,其好坏决定着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应在党委的领导下,由宣传部牵头组建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组织机构,并形成培育合力。这种组织机构是一个系统,既包括统筹规划全局的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领导小组,也包括各处室、各教学单位甚至各教研室具体组织实施的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构。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实际、工作特点和处事风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组织机构要责任明确、分工科学、各司其职、沟通顺畅,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落到实处,生动活泼地得以开展。这方面,要发挥好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主要是要制定好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总体和长远规划,部署和检查各项培育工作任务,编制核心价值观培育简报,宣传学习和践行的典型人物。高校各部门的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组织要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培育活动。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党政要紧密配合。党政领导要经常检查、督促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工作,解决培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建立培育和激励制度

制度具有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2]。我们“应积极地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用制度的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和长期化。”[3]对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来说,更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育和激励制度。具体地说,需要建立学习制度、渗透制度、激励制度和督导与汇报制度等。通过学习制度的建立,保障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得以入耳、入脑、入心。通过渗透制度的建立,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环境和制度本身,让青年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自觉践行。要高度重视督导、检查和评估的制度和工作,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位,不敷衍。应通过激励引导、典型示范等方面制度的建立,最大程度地调动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青年教师的行为具有可评价性,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行为,当他们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可以受到适度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这种激励引领,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青年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反过来,对于某些在行为上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可以给予教育、批评,甚至可以将其行为记录到个人考核档案中,并将奖惩结果作为评优、晋升考核时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深思,进而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应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激励制度,推动和保障青年教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纳入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5]62学校文化乃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积淀且日臻丰富的师生教育实践与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总和[6]。学校文化具有引导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态度和行为作风。学校文化具有规范作用,一旦学校文化形成,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它就会体现在每个师生的价值观和行动之中。应积极把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学校文化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来增强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毫无疑问,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成为学校文化的价值理念,让学校文化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让学校文化成为引导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以学校文化为载体,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的形式时时处处在青年教师的身边,并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可以综合运用学校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微博、微信、会议和宣传栏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依托在青年教师中具有影响力的学校文化活动,如博文评选、影片欣赏、朗诵会、文艺汇演等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还可以有效利用诸如传统节日、重要事件或人物纪念日等,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一些主题鲜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中诸如校歌、校训、校徽等的文化内涵与意蕴。这些都可以帮助青年教师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从而大大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5.融入师德建设

高尚的师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造就的,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磨练、砥砺从而走向成熟。高尚师德是教师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教师良好精神面貌最集中的体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与学生、与社会关系时表现出的个人品德。在高校师德建设方面,青年教师同样是重点工作对象。因此,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也须融入到师德建设当中,在不断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树立。在新入职青年教师师德培训及日常青年教师师德培训中,应重点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对青年教师师德进行考评时,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考评重点,甚至可以实行“一票否决”。此外,在师德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师德标兵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对青年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要寻找师德典型尤其是青年典型,并在校园内对这些师德方面的先进人物进行经常性宣传,用这些身边实实在在的先进人物引领青年教师、教育青年教师,促使其也投身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队伍中。

三、结语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7]。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8]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科学的机制长期培育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如何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的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2-19(2).

[2]李娟,王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浅析[J].人民论坛,2013(13):1-5.

[3]张慧欣,马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5(10):12-14.

[4]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01].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3

关键词:县级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2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对各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县级教育系统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够强化学校财政监督力度,加强对教育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在时间的推移中,会计集中核算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完善,是目前财政管理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的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保障各学校的财务收支状况的真实与准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县级教育系统的长足发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作用

1.使会计信息更准确。会计核算中心会直接进行经济财务信息,减少中间环节,使程序更加的简单顺畅,最大的程度减少的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2.强化财政监督的力度。在县级教育系统中,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不像传统的会计模式,由教育单位自设银行账户,而是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违规违法的事件的发生,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对教育经费支出的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抑制的事件发生。

3.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中,有一项是增加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县级教育系统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增强预算管理,会大大的保障教育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支出的真实性,杜绝教育经费使用混乱、没有依据,擅自挪用经费、滥用经费的情况发生,切实的保障教育经费的安全。

4.使会计核算规范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会计核算中心,会专门对学校的账目、收支情况进行核算,会从根本上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能够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5.大大的降低行政成本。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使各个学校将所有的会计工作都集中到会计部门,由报账员向核算中心进行报账,进行核算,中间环节的减少,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付出,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个学校的行政成本。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制度本身的缺陷。县级的教育系统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来管理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学校的会计程序变得简单明了,由报账员来处理原有会计体制下会计岗位所有的工作项目,使其由于业务不熟练或程序的复杂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丧失了学校自身财务工作中的相互监督功能,容易造成财务上失误,从而导致内部的混乱,给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带来麻烦。而核算中心对各个学校的财务监督,仅仅凭借单位的账目进行判断,会大大造成判断结果的不合理和不真实。另一方面由于核算中心要负责县里多家学校的财务核算监督工作,对财务细节问题不能及时的把握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育经费的流失和使用不当。

2.预算管理基础薄弱。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个单位的财务的核算、管理、监督,而这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各个学校的财务预算,预算管理基础薄弱,就会使得核算中心不能合理的处理各学校的支出问题,严重导致对学校管理力度的大大削减。

3.监督力度不够。在县级教育系统中,会计核算中心虽然可以对各个学校的财务进行监督,但也只是凭借各个学校所提供的单据、报表进行辨别。这就使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点,进行非法操作,对单据、报表进行作假,出现流程漏洞,大大削弱了核算中心的监督力度。

4.教育单位财政失去积极性。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对各个学校的账目进行核算、管理、监督的特征,使学校不再重视自身的财务问题,完全依靠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核算,对账目不再进行严格的审查,使得一些错误和不真实状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会计核算中心的任务量,造成财政系统内部的混乱。

5.会计人员素质低。县级教育系统中的一些教育单位不重视会计工作,使得学校的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能真正的服务于学校的财务,造成会计账目出现错误或不真实的情况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1.明确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关系。明确学校的财务管理不能全部依赖会计核算中心,知道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明白学校依旧对财务管理起主导作用,要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会计核算中心更好的完成核算和监督的工作。

2.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健全。根据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需要,要不断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会计核算中心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依照完善的规章制度,增强核算中心的核算和监督能力。加强对票据报表的管理,使每一笔支出有有理有据。依照预算,对支出的票据进行判断,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抑制学校开虚假票据、教育资金流向不明确的情况发生。完善管理制度,使核算中心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最大程度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对学校的账目情况进行层层的把关,真正意义上确保账目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准确性。

3.完善基础工作。明确会计核算中心是保证各个单位财务安全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加强规范运行步骤,使核算过程更加的准确,提高核算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要不断的完善核算中心的基础设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的网络体系,使各个学校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账,也方便去检查各学校的财政支出情况,使各个学校的收支情况能够公开化,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督。

4.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做好预算工作,是各个学校财务支出管理的重要的前提环节,因此必须大力做好财务制度的管理工作。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金情况,大大增强预算的准确性,更好地促进学习合法、合理的进行教育资金的支出。

5.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由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使得监督工作大都交给了核算中心来完成,而监督又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监督得当,才能保证县里的各个学校更好地利用教育资金。那么,如何更好地完成监督工作,促进财务管理的顺畅,是核算中心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所以必须完善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扩大监督的范围,尽可能的加强对各学校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而不单纯的依靠形式主义的账单、报表,实施实质性的监督工作。对各学校的报账进行严谨的审核,对账目情况进行大力的监督,保障各学校财务支出、账目的准确性。

6.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在财务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大大加强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会计知识的学习,使得可以熟练的进行财务方面的操作,此外还要明确财务运行时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确保可以胜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对会计人员的需要。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重要性,不断的完善自身能力,以保证更好地完成财政管理工作。提高辨别能力,依法进行核算和监督,确保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能真正的服务于县级教育系统。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为县级教育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为县级教育系统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核算和更加有力的监督,杜绝了以往教育经费滥用、挪用的情况发生,保证每一笔支出都有理可依,有据可依。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要积极的完善集中核算制度,使得核算更加的准确。监督更加的有力。完善核算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和设施,保障工作的顺畅运行,使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的健全,加强对学校的票据进行管理,保证票据的真实性,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的准确程度。不断的对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调研,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能够胜任核算中心的工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断的完善这个制度,使其真正的发挥核算和监督的作用,使其真正的服务于县级教育系统,发挥财政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谈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税,2001(11).

[2]李书.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J].商情,2010(01).

[3]范惠群.对会计集中核算实践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4]邓晓辉.关于完善教育系统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14).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为构建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提供参考,本课题组从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内部管理体制、学生质量、师资队伍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论文主要以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五所民办高校的部分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问卷与访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对于公办高校要更加严格管理、更加扎实推进,更加切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更加结合民办高校实际,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具有针对性。

2调查设计与结果

2.1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调查

在问卷设计上,我们从民办高校的美誉度和国家对民办高校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两个角度考虑进行了设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按照年级比例均衡选取调查样本,每所走访院校调查约100名学生,总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3份,其中有效问卷487份。31、的学生表示自己或者一家人对民办高校颁发文凭的社会认可度有过质疑;37、的学生表示国家教育政策存在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区别对待的情况;43、的学生担心就业时民办高校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

2.2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调查

围绕经费来源、管理体制、管理文化与理念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课题组访谈了五所民办高校的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思政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的负责人。访谈结果显示,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多样,运用灵活;管理效率高,办事速度快;管理文化鲜明,有特色。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办学经费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招生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董事长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党委的角色在民办高校定位比较尴尬,作用发挥不够突出;民办高校的管理文化与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冲突。

2.3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师队伍状况调查

在问卷与访谈设计上,我们从师资结构、教师流动情况、教师业务能力、教师师德水平四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师生作了调查。调查显示,91%的学生表示接触的青年教师的比例最高,86%的学生表示曾经换过班主任,76%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提高。多数受访教师表示学校主要的教学力量是青年教师和公办高校退职教师,周围同事离职较多,在入职前后没有受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结论与建议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现象是正常的,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是十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抓好养成教育,重视日常生活的点滴,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定期评选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遵循基本规范。

参考文献:

[1]康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7)

[2]彭佐扬.乡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3]李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策略及路径

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4]于佳,王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学审

视与构建[J].大理大学学报.2016(07)

[5]王羽,王立荣.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探究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构建

[作者简介]李景国(1975-),男,四川巴中人,重庆文理学院林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自觉行为的机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4sksz3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55-03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认可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合格人才,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由此,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这一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认知与理念,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就成了当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理解析

1.价值观内化的含义。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内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最早提出内化这个概念,认为内化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将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采纳正确行为的社会标准作为自己的准则。这种解释是从灌输的层面对内化所作的界定。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斯诺尔・布鲁姆等在研究价值(或行为规范)内化中,提出了内化的五种水平,即接受、反应、评价、价值概念化、价值性格化。

综合这些学者对“内化”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价值观的形成可分为“服从”“认同”“内化”三个发展阶段。服从阶段常常表现为对价值观形成的依据缺乏认识、理解,需要用正面灌输的方式给予强化;认同阶段表现为赞同、接纳、自觉遵循价值规范;内化阶段则表现为个人接受价值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人格的重要部分。与认同比较,内化是最高层次的理解与认同,已经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言行。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每个公民的个体价值观,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公民自愿接受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何种范围内能满足公民个体的心理需求,使公民的基本尊严、奖励与荣誉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内心的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不仅要让大学生清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增强理论自信,同时还要让学生主动接受这种“外在”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价值追求,就要使其成为符合学生自身成长、学习、生活等具有个性特征的价值观。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障碍

1.大学生价值观的错位。第一,趋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不太关注社会发展问题,而是更倾向于对自身现实问题、利益问题的关注。根据2013年重庆市教委在本市高校开展的《重庆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对精神的追求淡化,更看重对物质的获取与享受。52.2%的大学生认为理想能够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精神动力,25.6%的大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12.5%的大学生认为理想是空泛的精神口号,不能给自身带来切实的利益,物质的富有才能改变生活条件,改变命运。在问及国家富强与人生发展的关系时,43.52%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富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35.25%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富强可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倾向于从以理想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转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一些大学生往往把正在接受的大学教育视作通往未来职场的捷径,而忽视了个人多个层面的完善,由于过多地关注眼前的利益,其思想与行为都不同程度地被个人利益所束缚。

第二,趋向多元的价值观。现阶段我国主导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高等学校、媒体以及家庭都在不时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递正能量,使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保持阳光活泼、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状态。但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度推进,西方一些低级的、庸俗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价值观正在侵蚀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一些学生既认可“爱国”的价值理念,又在一些场合表现出不合时宜的举动。比如,在网络上发表调侃、讽刺党和国家的一些不当言论;一些学生在班级、学校等公开场合倡导“诚信”“友善”,但是他们却在考试、交友、借贷等方面往往表现出“不诚信”“不诚实”的一面;一些学生对社会的不公正、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但在涉及自身的利益时,却投机钻营,制造假手续,“巧取”助学金、奖学金等。这表明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逐渐从单一转向复杂,从一元走向多元。

第三,趋向叛逆的价值观。处于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不再因循守旧,一味地受传统的指导,愚昧地顺从、忍受,而是趋向于叛逆,敢于对未知进行挑战。个性化的人格明显,不愿接受传统思想的控制,不接受家长、教师说教的束缚。2012年10月5日重庆《大学生手机报》对重庆某高校的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你校举行大规模考研表彰活动,你如何看待”进行调查,毕业生们的看法不一,有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学风,鼓励低年级学生努力考研”;有的学生认为“考不考取研究生无所谓,研究生就业仍困难”;有的学生则认为“那是学校在做面子工程,作用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考研的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的同学无法比”。从记者对大学生进行的采访中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先进典型的认知趋于理性与现实,而对学校先进典型的这种大规模的样板式宣传心存疑虑。在今天这个个性多样化的时代里,大学们生认为自己应该独立、自主,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应该走别人走过的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脱节。当前,学界、媒体、社会特别关注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弱化甚至忽视了学前、小学、中学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所接收到的从各级各类学校出来的学生的价值观各不相同,良莠不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教育的持续性、连贯性。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所接受的各级教育更多的是围绕升学率对其进行知识传授,无形之中给青少年学生传递了功利主义的错误思想,这给高校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埋下了难以根治的“毒瘤”。而且,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枯燥、重复,教学方法多是灌输式、填鸭式,针对性不强,缺乏知识性、趣味性,直接导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厌烦和反感的情绪。这些都导致了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此外,家庭、社会应该与学校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开展各年龄段的养成教育,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理念,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受家长自身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成员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反感甚至抵制,学校对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避免各级各类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脱节,避免学校、家庭与社会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脱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构建

针对大学生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问题,我们应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按照教育规律,逐步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

1.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解读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化机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科学的理解。高校宣传部门应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院(系)联合起来形成一套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解读机制,让其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采用大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并体现时代特色,这样有助于使抽象的价值观转变为学生的具体理念、思想和行动。唯有大学生真心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用其来指导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知与行统一,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构建学生易于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划体系。前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价值观错位,学校、家庭及其社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脱节等问题。究其原因,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本身的不科学、不正确,也不是学生自身内化、接受能力出了问题,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所采用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都比较笼统、宏观,甚至模糊,教育方法缺乏新意,照本宣科,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说教模式,甚至照读文件等。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会让青少年学生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枯燥,对其产生厌倦感,甚至对其反感,不愿认同甚至抵触。

这就促使各级教育主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一套学生容易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划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学校情况、学生的特点,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确定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筛选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构建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形成各层级学生都乐于认同、自愿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划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有计划分步骤地严格按照核心价值观规划体系进行教育实践。相信经过教育者的共同努力,经过层层科学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实际行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取得实效。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的机制。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转化、强化、承载等作用,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阶段到内化阶段的关键环节,它能化枯燥的理论为具体的行为,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增强情感体验,提升说服力,增强影响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学习,实践学习也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薪实习,专项调研,专业见习、实习,参加各类竞技比赛,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深刻认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与价值。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感性基础、理解契机。

4.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外化为行为,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工作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中,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正确方向。在修订和完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应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加强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纳入学校工作全局,予以统筹安排。学校党委要积极参与,为推进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管理中,相关部门都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认真考虑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的因素,让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不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阐释、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自觉认可、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工作主管部门,在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修订和完善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管理制度中,例如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践行度纳入思想品德的考核评价中。此外,后勤管理制度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管理服务中,让学生感知学校后勤服务中所蕴藏的“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接受教职工服务的过程中被感染、被感动,让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参考文献]

[1]邓卓明,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2]许毅,郑海燕.关于学生道德内化障碍的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6

关键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分析研究

前言:

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现资产流失或是贪污舞弊等行为。因此可以说,建立出完整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且对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就是将会计服务与监督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以有效发挥出会计监督的效果,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一、目前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

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在内部控制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这样也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岗位上的不合理。

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专业人员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之受到工作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由于职权上的混乱,使得责任也不能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也就造成了许多问题的发生[1]。

(三)工作流程上的问题。

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专业的审核人员不足,这样一些大额的资金就由领导部门来进行审核,而限额以下的资金,则是由核算中心的审计人员来进行互审。且一些会计人员还要负责多个学校中的审计工作,这样也就使得工作量增多,而会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就直接签字,这样也就没有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最终也就使得会计监督职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

(四)会计信息失真。

在一些学校中,许多学校在收支上没有及时入账,这样也就出现了“坐支”的现象。且在一些学校中,在费用上出现了一定的随意性,如将招待费等划入到会议费中,甚至是一些学校中的原始票据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业务,严重的还有一些人为捏造的等,这样也就使得会计信息信息上出现了信息失真的现象[2]。

(五)核算与资产管理上相脱节。

从实际上来讲,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与学校之间,不论是在资产记录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这样也就使得学校中针对物资管理等方面问题不断。如在一些学校中的固定资产有着账面上的记载,但是在实物上却并不存在。甚至是一些学校之间在进行资产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办理相关的调拨手续,也就没有记录到账面上。此外在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中,一支综合素质高与专业能力强的团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上来看,却存在着专业人员少于工作量大的现象,加之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这样也就没有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最终也就造成了工作效果不高。

二、提高教育会计河段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问题也不断涌现,所以就必须要不断深入发掘与探索,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建立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目前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进行,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完善的控制制度与执行机制,这样才能保证核算中心与学校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融合,规范好学校。同时也可以保证内部牵制、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落实到实际中[3]。

(二)建立出岗位分离与定期轮岗的制度。

通过科学的安排来设置出会计岗位,对于不相容的岗位之间要进行分离,同时还要对岗位的职责进行划分,以此来将责任落实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仅实现了岗位之间的制约,还提高了监督与管理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制定出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组织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行为的发生。

(三)规范审批与工作流程。

只有明确岗位的实际业务权利与范围,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审批程序与责任,同时还可以建立出会签制度等,以此来规范好会计事项的处理流程,只有保证岗位之间形成完整的“流水线”才能提高核算监督的效果。如在学校中,可以先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在递交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制单与复审,只有对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学校中的财务收支上出现违法的行为,避免不合理的支出现象[4]。

(四)做好会计核算与预算上的管理。

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收支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学校预算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学校中出现公款私存等现象。只有将各项收支全部划入到学校预算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具体。通过加大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可以及时发现不满足要求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校要及时进行补充,这样才能进行报销。对于超出业务范围的工作,经办人员有权进行拒绝,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五)做好财产上的控制工作。

在核算中心中,要明确固定资产的增减报账程序,做好各项环节的流程,避免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对于学校来讲,也要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建立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

(六)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条例,做好统一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以此来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同时还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建立出完善的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做好经费上的管理,保证学校中的资产完整性,避免出现信息虚假与贪污等现象的发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永祥.高校产业集团会计核算中心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翔宇集团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2,(10):75-76

[2]张家旺.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2,(11):34-35.

[3]依兰.会计委派制的新尝试——全国首家省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在陕西省成立[J].广西会计,2010,(09):20-21.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互动机制

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深刻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是培育大w生成长成才的主体,肩负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然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1.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分别从温州市6所高校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核、现状及主要问题和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理念内核

2.1.1校园体育文化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精简和凝练,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表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特点就在于校园体育文化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观念,“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是其内核。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学生体育思想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学生体育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尤其对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来讲,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这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正向引导不谋而合。校园体育文化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看实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形式。

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在大学生“三观”形成方面发挥着其他文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利用理论研究优势,发挥教育创新和文化培育的职能,以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创造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2.1.3校园体育文化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创造、承载大学文化所蕴含、大学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是一种意识的和习惯性的精神上的影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能折射出这个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更能培植出大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学校把大学生对母校的热爱用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活动等形式和内容加以引导,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对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机结合的,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2.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问题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2.2.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梦”、“四个全面”等科学理论相继提出,理论成果上不断突破,培育途径不断创新和拓展,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培育者的素质不断提高。取得成绩的同时,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2.1.1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不完善

我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集中在“两课”上,授课模式单一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学者在大学校园做过调查,问学生如何看待现在有的大学生承担压力的能力弱、心胸狭隘、解决问题方法过于极端等问题,部分大学生表示,这是因为高校培育体制存在问题,社会评价机制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

2.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和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差距

通过调查,一些大学生感觉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是学校、社会的灌输,太过宏大,没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从培育内容来看,很多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是使用的“两课”读本,虽然近几年价值观教育书籍相继推出,但是培育内容理论性太强、内容太过宏观、活动过于形式。从培育方式来看,现在的培育以灌输为主,除了部分学生干部外,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不易通过自身感受理解和接受。

2.2.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存在不足

虽然近年来诚信道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树立先进的道德典型、感动人物、开展孝心、爱心评比活动等,大学生在道德诚信方面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却存在困惑。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接受教育的程度、占有的社会资源和他的道德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反差。社会上涌现出的道德模范往往是草根阶层的人,一些被公众认为是弱势的社会群体正成为我国道德践行的榜样,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强势群体,反而被认为是最不满意的群体。这样的反差结果会给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培育造成不良影响。

2.2.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

2.2.2.1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体育物质文化是传播校园体育文化最直观最有效的媒介之一,以传达大学精神文化核心、满足行为文化需求为目标,是外在标志。本研究从体育运动场馆、器材、运用传媒传播体育知识和新闻、体育环境和资料等方面对其建设进行了调查(见表1)。表1显示,学校对体育场馆的投入情况和场馆利用率较为良好,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体育资料和宣传手段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2.2.2.2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代表着学校的基本体育价值观,是形成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基础。本研究主要从体育精神、道德、体育观念三方面对其建设情r进行调查(见表2)。表2显示,大部分同学对体育课、体育健身运动能改善心情和保持健康持肯定态度。其中53.5%的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比赛过程中遵守规则和纪律,但只有43.1%和45.6%的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显示出体育竞争精神和公平意识,这表明在大学校园中缺乏公平意识培养和宣传,对体育的认识停留在运动上,并没有很好地通过运动竞赛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

2.2.2.3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引领、指导、约束着大学校园主体的体育行为,使之与大学体育精神理念相一致。其是大学体育主体在体育实践中组建的各种体育规范,如体育运动的规则、制度、条例、组织等及在大学体育主体运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如大学体育风俗习惯等,是大学体育精神的体现。本研究将从体育制度和组织方面进行调查(见表3)。从表3看,学生对学校体育相关制度的知晓情况是比较模糊的,部分学生对课题规定、器材管理条例、体育组织等情况并不是很了解,虽然目前大学基本具备国家下发的成文制度,但并没有根据现状建立针对性比较明显的制度。

2.2.2.4大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大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园内进行的体育教育、竞赛、体育休闲娱乐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位,是学校作风、精神品格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大学文化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本研究从体育传统、运动队伍方面进行调查(见表4)。从表4可知,有51.2%的学生认为本校的体育传统没有形成,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传统对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有积极影响。学校层面仍然以运动会为主,体育文化节并不被充分重视。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对其了解程度相对较好,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可知大学对体育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不严谨,这表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2.3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互动探索

2.3.1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大学校园的体育标识、体育建筑布局、建筑风格、雕塑和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都承载着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因此,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发展是较为关键的。所以,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开辟学生的活动场所,确保场馆设施的合理布局,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使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空间。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促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朝着实用美观的方向发展,引导大学生追求文明、爱国、和谐、自由的生活方式。

2.3.2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直接影响广大师生员工的体育观念。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大学文化精神的培养与传承具有重要价值。通过举办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集体项目,对参与者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在国际体育竞技场上中国健儿的优异表现和情绪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和途径。同时,给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2.3.3大学校园制度体育文化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立健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尤为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更明细的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保证,只有制定出更加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才能做好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约束、规范和导向。因此,大学要依托校园体育相关制度的建设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有序、规范的环境。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广大高校对现有校园体育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2.3.4大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到辅助作用。通过体育课教学、校内外体育竞赛、课余运动训练、运动会、体育文化节、体育社团等科学规划、制定和建设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起到导向作用,给予明确的目标指向,让学生促发自觉行为,增进沟通与交流,丰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3.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承担着人才的培养任务,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状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呈良好态势发展,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各方面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同时,对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图书资料和宣传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影响广大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运动层面,对其育人的作用尚未重视起来;体育制度文化现有制度执行较为随意,学生对其了解不够;体育行为文化表现出体育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不严谨。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3.

[2]高晓波,陈小慧,等.高校学生体育价值观与校园文化互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10-116.

[3]顾南宁,杨毅,等.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探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7-218.

[4]胡启良,兰自力,等.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73.

[5]张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5).

[6]邵锦梅.体育文化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2015.9.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改革

社会的发展带动着体育公共课(以下简称体育课)改革,而体育课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体育课考核的形式依然没有变化,造成体育课考核无法适应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而无法全面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受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作为我国体育教学重要部分的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标准依然采用传统模式,这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基于体育考核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推动新课程改革。

一、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的必要性

考核是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志,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奖惩的工具。在一定条件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教法、态度具有一定的反馈和导向激励作用。体育课的考核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是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基础。因此,全面、客观、科学地制定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标准,构建适合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评价标准,能很好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的研究有一定的进步,但仍没有一套合理的、系统的总结,大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即以运动技能作为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运动成绩在体育教学中是“至高无上”的,而运动参与、身体和心理健康、适应社会能力等要求流于形式,最终造成学生为了追求运动成绩而参加体育锻炼,进而无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我们要针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为体育课考核制度的确立打下基础。

1.缺乏明确考核目的

体育课考核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考核的项目和内容是由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目前大多高校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要求是对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视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发挥,将学习体育的兴趣局限于一个框中,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2.忽视区别对待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能力不同,在同一教学情境下,对技能技巧掌握的快慢、好坏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及考核时,如果按照死板的考核制度一视同仁,就容易出现两极分化,进而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无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重视终结性考核,忽视过程性评价考核。目前,高校多采用传统的体育考核方式,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体育参与的过程以及各个时期个体的体育进步状况和反馈结果,整个评价过程呈现一种封闭静态的状态,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造成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2)忽视考核结果的评鉴。体育教师评鉴体育课成绩时,往往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项目分数对照表进行评鉴,并将此项目分数对照表作为统一尺度来评鉴学生的体育公共课考核成绩,这对体育基础较差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压力,致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高校体育公共课考核制度改革

1.明确体育课考核目的

体育课考核的目的要与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体育公共课考核要紧紧围绕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传统的体育考核中将“三基”作为主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三基”的考核比重应不断缩减,将“三基”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体育课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尝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或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2.改变观念

(1)重视健康发展,培养体育精神。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要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通过对心理、意识、行为的引导、启发和潜移默化,去塑造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艰苦奋斗、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重视健康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准的评价考核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还要为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培养服务,重视理论教学、提高理论课的质量、加强理论知识考核力度、满足学习需要、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2)终结性考核评价与过程性考核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是两种不同的学习评价方式。传统体育教学对学习体育知识的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评价”,而新课程标准使得大多数学校极力倡导“过程性评价”,反对实施“终结性评价”,两种现象都有一定的误区。两种评价方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过程性评价是由一个个终结性评价组成的,终结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最终表现形式,任何过程都伴随一定的结果产生。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中,我们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科学性的需要,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重视体育课考核成绩的评鉴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有教学成绩的测量和评价作为标准,而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要重视从教育学理论角度出发。我们把体育测量学中的体育测量仅理解为直接测量,忽视了间接测量,这就导致了由直接的测定和量度决定学生的成绩,容易走上“分数说明一切”的路子。因此,必须有一个恰当的、合理的价值判断,所以不仅要重视体育课考核,还要重视体育课考核成绩的评鉴。

四、结论

第一,明确体育课考核目标对体育课考核发展的重要性,能有效提高和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态和精神状态,并能有效地减小体育课考核压力。

第二,通过体育课考核观念上的改变,能够带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强化体育参与动机,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

第三,重视体育课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完善体育课考核制度,对高校体育课考核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贵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史瑞霞,杨金成.高职幼教体育课考核方法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2).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度保障学生党建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近年来党中央确立的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近几年,高校各级党组织积极贯彻落实历次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认真负责地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中的党校教育引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高校中的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其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员质量的高低[1]。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等“三进”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员通过党校教育,有否牢固树立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能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思维和价值观念,应当是也必然是衡量党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1.课程形式的教育是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帮助学生党员构建精神支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形成主流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近年来,我们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永葆先进性”的主题教育论坛;开展以“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七一”升国旗和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教育活动等。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学生一定想听、想学,并学有所获。

2.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社会实践是学生党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学生党员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党员所拥有的知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和体现。当今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共鸣并形成误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多,对社会思潮中一些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常常脱离社会现实。因此,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说服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让广大学生在奉献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新知。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威力,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方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学生党员。我们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广大学生党员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统一起来。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

强化机制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中。学生党员是经过高校党组织精心细致地考察之后,从广大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分子。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学生,人生阅历和抵御各种落后思想的经验欠缺。在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可能受到外界影响,从而削弱党性、动摇信仰。应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完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完全可以考核的轨道。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就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激励教育主体与客体,达到调动主客体双方积极性的目的[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表彰,鼓励他们继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贡献,同时为其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现实榜样,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再次,完善引导机制。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必将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这是首先需要明确和牢记的。因此,高校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中,应当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性与思想性,特别是宣传部门和教育者应该通过校园媒体、网络、课堂、社会实践等充分发挥规范、引导、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三、高校最基层的组织是学生党支部,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支部活动的开展,要精心设计。学校要经常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为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并理解和内化为思想素质和行动表现的体验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学生深入工厂、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自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地位,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之理想的思想武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以此为指导思想,抓住这个契机,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将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洪波.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路径探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

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篇10

关键词:高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117-02

一、引言

高校教育成本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成本包括高校耗费教育资源用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成本、学生在校期间用于学习和生活的个人消费的个人成本、学校公共资源用于教育而损失的其他收益及学生将时间用于求学而放弃就业的机会成本。狭义教育成本是指高校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中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的价值。本文所述的高校教育成本是指狭义教育成本。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1997年由财政部颁布的,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内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等没有明确规定。2005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虽已将高校教育成本纳入政府的监管范围,但其所指的成本只是一种统计成本。现行制度并没有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近几年,关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研究对高校成本核算原则、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作了初步确认和改进,但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和项目划分方式上还欠缺科学性和准确性,成本核算方法也不够简易合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创新地对高校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作出进一步探讨。

三、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新思路

(一)明确高校会计基本前提

区别于企业会计,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之前要重新确认会计主体和会计分期。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对象,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应将整个学校作为会计主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会计分期应采用学生培养周期制,传统教育周期是按照学年(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划分的,但现在高校每年的招生工作从7月份就开始了,结合高校特定的运作规律,高校会计期间应确认为从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二)强调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

1.权责发生制。当前高校会计核算多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除外)。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标准,这种方式虽然记账简单,但由于不考虑款项取得和支付的归属期间,收入和支出不需要配比,重大的会计事项(大型设备购置、固定资产折旧等)不能合理地进入成本核算范围,不能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而权责发生制则能解决以上问题,它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确定各期的收入和支出,即属于当期的收支计入当期,不论款项是否已在当期收付。权责发生制强调配比原则,在核算过程中将支出与收益联系在一起(涉及折旧和摊销费用等),这样可以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

2.配比原则。进行高校成本核算时,要同时在项目上和时间上进行配比,即行为主体对自己的会计行为负责,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同时,还要明确成本费用的归属期间,以便反映高校各部门各期间的财务状况。

3.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凡支出的产生的效益仅在当期实现的,应记作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教育成本;凡支出的效益需在多个会计期间内实现,则记作资本性支出,成本分摊计入多个会计期间。

总之,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相辅相成,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

(三)高校支出分类与教育成本项目的重新确定

现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将教育成本简单地划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和科研支出五部分,教育成本界定方法缺少科学性和准确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虽然在制度上有所规定,但应当将哪些支出计入教育成本,实践上还不科学、准确和明晰。针对高校成本项目确定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然后按照是否与培养学生相关这一标准将高校总支出划分为三类: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部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

1.全额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教学支出、教学相关支出、学生事务支出。教学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教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费等;公用支出:公务费、业务费、项目管理费等;教学用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缮费:教学楼、教学设备等。

教学相关支出包括教学辅助支出:图书馆、实验中心、体育中心等部门费用;行政管理支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学生事务支出:学生贷款贴息、学生医疗补贴、学生会活动费等。

2.部分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科研支出、后勤支出。科研支出中与培养学生有关的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内教育教改科研项目等;与培养学生无关的不计入教育成本,例如高校承接的纵向、横向课题等。后勤支出中学生不单独付费的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园绿化、学生用水用电等;学生要单独付费的不计入教育成本,例如校园超市、理发店等。

3.不计入教育成本的高校支出。包括高校各种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经营性支出、校办产业支出、拨出经费、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向上级上缴支出、结转自筹基建、离退休人员经费、高校捐赠、赔偿费、自然灾害事故损失等。

(四)高校教育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总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或劳务之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每一种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1.对高校在产品和完工产品进行界定。高校会计期间采用学生培养周期制,只需每年计算一次成本。与企业单件小批的生产情况类似,应将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因此期末不区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2.高校培养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教育成本核算计量的难度。如果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分别设置成本核算子系统,对于规模较小的高校来说,也许可行;但对于专业过多、层次繁复的高校来说,会大大增加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加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成本。笔者认为,可以按照教育成本是否与特定的专业或年级相关这一标准,将总的教育成本划分为专属教育成本和共同教育成本。将专属教育成本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将共同成本按一定的分配标准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最后计算出生均教育成本。

专属教育成本包括:教学支出。

共同教育成本包括:教学相关支出、学生事务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科研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后勤支出。

(1)专属教育成本分配方式:笔者认为,一切教学支出的发生都与课时有关,都可以和学生学年课时数的多少联系在一起,所以应选择课时分配法。

专属教育成本分配率=专属教育费用总额÷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学年课时数总和。

生均专属教育成本=专属教育成本分配率×学生学年课时数(课时数为折合数)

(2)共同教育成本分配方式:共同教育成本与特定的专业或年级无关,可以采用比例法对其进行分配。比例法是将共同费用按照学生人数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学生人数计算公式为:学校平均在校生数=该年各月末在校学生总数/12(人数均为折合数)。

生均共同教育成本=共同教育费用总额÷学年平均在校学生总人数

(3)高校生均教育成本=生均专属教育成本+生均共同教育成本

四、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制度分析及政策建议

高校应根据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对教育成本的预算和办学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资源耗费进行控制,对影响教育成本的因素采取的相应的预防和调节措施,以达到成本管理目标。高校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应以“开源节流”为基本原则,即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提高办学效益。科学地组织实施高校教育成本控制,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综合素质,使其在日益趋于竞争趋势的高校办学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强化高校外部对教育成本控制的引导和监管

首先,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对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监督。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快高校会计制度建设,财政部应颁布统一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规范高校的会计行为。另一方面,政府应对高校的教育成本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加强政府的监督和激励作用。其次,国家审计部门应定期对高校开展审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出具审计报告,并向高校管理层提供管理建议书,改进高校的内控导向。虽然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原则上不对外公开,但高校应该向社会群体披露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核算范围和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信息,起到高校外部对高校教育成本的监督作用,促使高校加大教育成本的控制力度。

(二)完善高校内部教育成本控制制度

1.设立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心,加强教育成本管理。首先,高校应根据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计划成本标准,对高校办学进行成本预测。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高校各部门以具体的教学或管理任务编制出部门预算计划,高校财务处再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各部门预算计划加以综合调整,编制出总的高校教育成本预算方案。然后,以对成本费用负责的高校各院系或职能部门各自建立成本管理中心,各成本管理中心分别对教育成本进行控制。最后,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考核制度,定期对各成本管理中心的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价,奖励成本控制绩效好的部门,督促成本控制绩效差的部门调整其行为误差,进而完善高校内部成本控制制度。

2.完善高校成本控制内部评级体系和激励机制。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成效如何,高校管理层应该以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评价考核,在评价考核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加强高校内部成本控制。同时,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教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调动广大教职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工作业绩和成本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制度的作用。

3.教育成本控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缩减行政管理人员,控制行政管理费用,限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行校有资源有偿使用;防止盲目扩招,应量体裁衣,根据高校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招生计划;落实专款专用原则,对于指定用途的资金不能挪作他用;高校的收支结余,应优先保证事业发展,然后再用于提取职工福利等活动;划清公私界限,应由职工自理的费用不能用公款开支,不能公车私用;杜绝大搞形式工程等。

总之,只有不断探析并改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才能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嵘.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讨.会计之友,2009

2.陈剑.会计角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

3.李霞.浅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概念.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5)

4.朱荣.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