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十篇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十篇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8:23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1

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是预备阶段。

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在经过了前两天听课后,第三天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巩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这些都是初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严峻形势。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学校和家长都废尽了心力.因此,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是多么的大,我在心里暗下决心,用全力帮助孩子学习,并向家长和学校保证,会重视这份工作,尽自己的全力把工作做好。

一个老师告诉我: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而我教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学校和家长都提出要着重补一下英语作文方面,所以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准备。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我让学生拿出了以前做过的卷子,在很多人的卷子上字迹很潦草,由字知人,我想他们在学习上一定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很多错误都没有标出来我跟他们讲了卷面整齐的重要性,并帮他们纠正了错误。通过分析他们的语文卷子,我发现他们在回答问题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答题的态度不端正,有点应付的感觉。但是他们的思路很清晰,对考试存在着态度不正确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独特想法的孩子,如果他们认真审题,仔细做答的话,我相信他们会有很不错的成绩。我把我的想法和思路都告诉他们,他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我也开始意识到: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此后,我也经常给他们上类似的课程,不时地与他们交谈学习体会。他们的听课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也为之而感到欣喜万分。

关于作文的辅导,我虽然水平有限,但对于初中生的英语作文的应试我还是了解一些的,因为我也曾是一个初中生。我自己平时也写一些东西,我把我的文章给他们看,告诉他们我

的思路的想法,以及下笔的线索,有时也针对一些例文进行讲解,告诉他们在拿到一个题目时要有怎么样的切入点,要树立怎样的观念。对于作文开头结尾等方面,我都在每次的课程中结合实例讲给了他们,并贯穿了一些我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有时我也会即兴出个小题目问他们要怎样去写,他们也往往能很好的告诉我他们的想法,有时让我都感到很吃惊,我也很高兴看到他们打开了思路,活跃了思维。

每天只有两个小时课程,中间有一段休息时间,在这段时间,他们会和我聊一些课外的话题,包括年轻人追捧的非主流,流行歌曲,以及他们写的一些东西。对于他们说的话题,我都认真去听,从这些我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我和他们一起分析这些流行的文化的现象,讨论发展的趋势和之所以能流行起来的原因,从中我发现他们的见解很独特,在我的引导下也能有更多的阐述。通过这些交流我告诉他们,在分析一个事情时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才会更为全面,这些思路在文章的写作上是很有用处的。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他们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另外,为了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全面的兴趣,我仿照我们在大学时的经验,在班级组织英语短剧表演,我们演的是白雪公主,这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所以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努力准备,当然,效果很好。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2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18-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高校逐步探索出一些初见成效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1-4]。通过对这些教学模式及其学理基础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基于课程理论教学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组织指导的、学生以课题组形式全员参与的、不主要依托于社会实践基地的低成本分散社会调查模式,是符合目前多数高校实际教学条件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也是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主方向。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实效性的关键是教师的组织指导,以及社会调查质量的有效监控与考核评价。特别是后一个方面,目前探索出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仍存在论述简略语焉不详,不具有可操作性,尚难以有效解决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等问题,这是目前有效构建高校思政课全员性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亟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笔者在承担“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从理论上厘清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完善西安外国语大学近年来的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初步建立了具有良好运行机制与实效的全员性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

一、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社会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制度保障。我们认真贯彻“05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将社会实践教学规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必修环节,探索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开展分别考核的教学制度和培养方案,社会实践教学单独设立2个学分,学生成绩不及格,需按统一补考安排重新进行社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方可获得学分,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开展和师生的重视。

这一教学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基础和组织指导主体两个方面都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了一些高校实行的校外社会实践主要由学生会、团委负责,思政课一线教师脱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弊端,强化了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性特征;第二,师生在一学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已充分熟悉,便于更有效地组织与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第三,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长,更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虽然我们设立学分而无实际学时,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完成教学任务,但一学期理论教学期间的社会调查开题论证,寒假开展社会调查,开学两个月写作实践调查报告,足以保证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接受较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培养。

二、确立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结合的组织模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教师与本科生的比例一般在1:400至1:600之间。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开展调查,任课教师势必负担沉重,难以对每个学生的调研进行有效指导,这是多数学生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模式质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我们探索的优化策略是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适当集中调研选题,求真务实,质量优先,兼顾数量,优化指导,质量和数量获得最佳平衡,保证学生全员高质量地开展社会调查实践。

这一组织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是,教师在每年秋季课程理论教学开始起,用一个月左右时间,让学生在自然班范围内3至5人自愿结合成调研课题组。组合的原则是,按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分为城市和农村(包括城乡结合部村庄)两种类型调研环境组合,分别适合选择不同性质的调研课题。教师统一发放课题组申报表组织登记。课题组申报时,学生要亲笔签名,并登记寒假期间的长居地或计划调研地(城市具体到区县,农村具体到村庄)。申报后经教师审核确认,不得随意变更。课题组成员寒假在调研开题报告指导下,严格到登记的调研地独立开展调研。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调研资料,共同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这是我们强化对社会调查全程质量监控严格把关的第一步。具体调研地的事先选定,能够较有效地解决以往分散调查模式中部分学生弄虚作假,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抄袭自己根本不可能去的调查地的调查报告蒙混获取学分的现象。诚信认真和实事求是是做好社会调查的思想基础,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培养的基本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成立课题组并预先登记调研地,我们向学生强调申报时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考虑,申报后严格执行。如果社会实践教学结束后个人提交的调查资料获取地与课题组申报表中不一致,将视为弄虚作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三、注重从选题到调研报告撰写的全程指导

课题组成立后,教师在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2课时,专门就社会调查的内容范围和选题、调查方法、收集调查资料的规范、开题报告和调查报告撰写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指导以社会调查指南的形式同时供学生参考学习。

(一)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结合的选题指导模式

以往在指导社会调查实践的过程中,一些不合格参加补考的学生就问我们:老师,我们写这么多调查报告有什么用呢,老师会认真看吗?学生的反馈让社会调查指导教师深思。如果学生觉得调查报告没什么用,教师至多就是评个分数,不会认真看,就不大可能认真去做,也谈不上高质量,至多为了获得学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会调研在实践育人、课程建设、师生科研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并有效加强对调研的指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社会调查教学改革。每学期教师指定八个以内选题方向和范围(应适合两种类型的调研地和课题组),学生在此范围内自主凝练更具体明确的调研选题。在不断征集调研选题和检验调研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逐年发掘其中一些做得优秀的调研选题展开长期追踪调研,可以积累一批认识省情、国情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并从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认识国情,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工作能力。

这一选题指导模式是一种集中选题方向与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模式。如果完全让学生自主选题,有两个弊端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基本的科研训练,他们通常只能提出一些比较宏大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个有明确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的调研课题。选题不科学,下面的一切调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就不存在了。教学中,一个教师每届要指导400至600名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单是对每一个学生的选题都严格把关和指导,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和学生沟通交流并最终确立科学选题的工作。以往分散社会调查模式之所以会流于形式,质量和实效性谈不上,选题这个关键性指导工作就是一个很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这一教学现状促使我们积极探索集中选题方向这一改进和解决策略。第二,学生自主选题,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通常会十分分散,即使部分优秀学生能提出一些很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选题,以单个学生的调查能力和条件,其调查样本的范围、数量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很难对课题作深入调研。这样的课题即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至多在实践育人和课程建设两方面发挥价值,科研和社会价值则很难凸显。教学中面对学生较为单薄的调研成果,我们常对好的选题颇感惋惜。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价值,我们探索在研究型教学理念指导下,集中选题方向,引入集体调研制开展调研。遍布各省城乡各地的数百名学生共同做几个方向的调研课题,汇小流而成江海,这个价值潜力是不可小视的。只有学生觉得调研很有价值,教师确实很重视,才会认真去调研;只有教师觉得调研有价值,而不只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才会发自内心下功夫去指导。师生缺乏内在驱动力,单靠硬性的实践教学制度去约束,是一种最基本的消极约束,难以解决社会实践教学提高质量和实效性的根本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内在积极性有效提高和良性互动,才能真正给社会实践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和价值。

(二)严把课题调研开题报告质量关

科学的调研选题确立后,课题组根据指导要求,共同撰写课题调研开题报告,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课题研究对象内涵外延的科学界定,调查方法的选择及与其相适应的调查具体内容的设计,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凭主观想象的,通常不会从学理上给予科学的界定,这会直接造成调查具体内容设计偏题甚至离题,严重的会造成整个课题调研的失败。我们要求学生在寒假前一个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交,教师批阅后利用课程理论教学时间对一些比较严重的共性问题专门指导,并将批阅后的开题报告下发,让学生进一步完善后,指导寒假实施调研。科学而规范的开题报告是我们全程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又一个关键性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指导工作就基本结束了,寒假只需按照开题报告的调查设计,实事求是地认真实施就可以了。

(三)加强调研报告撰写阶段的指导

寒假结束后,课题组综合组员独立调查获取的调查资料,用两个月时间,在五一假前共同完成调研报告并统一上交。在此期间,我们设立社会实践指导咨询办公室,每周一任课教师轮流值班,接待学生咨询撰写调研报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全程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实践的最后一个辅环节。我们在课题组成立之后已经对如何撰写调查报告作了专门指导,这一环节学生面临的问题基本就较少了。学生上交调研报告后至6月中旬,教师完成社会调查报告的评阅和成绩登录公布工作,历时九个多月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四、创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全程质量监控机制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高质有效开展,受三大关键性环节的影响和制约,即开题报告的科学论证,在开题报告指导下诚信认真开展实地调查收集资料,以及社会调研报告的撰写。首尾两个环节都在校内进行,教师都能在教学进程中给予有效指导,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假期校外社会调查实地实施过程这一关键性中间环节如何确保质量就成为一个关键课题。

(一)调查过程质量监控的困境

在教师带队组织的学生专项集体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直接指导和质量监控,但受师资力量、实践经费、实践基地和学生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实践形式通常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的专利,广大学生无缘参与,难以成为一种全员性实践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寒暑假自主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式社会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师在学生实地调查过程中的“不在场”,其质量监控与实效性始终是一个很难有效解决的关键性课题。

一些高校在加强社会调查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常的方案是,要求学生填写统一发放的“实践材料内容表”,内容包括照片、视频、问卷、访谈记录[5];或者规定社会调查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一部分内容是调查过程描述,包括调查时间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照片等[6]。这是目前笔者所见最具可操作性的代表性解决方案。这类方案仍然无法摆脱的缺陷是,其本质上仍主要停留在记录与考评经过学生加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这一实地调查质量间接证据的阶段,仍无法更直接更真实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实际调查深度与质量。因为,让学生描述调查过程,或在统一发放的表格中汇报登记调查相关资料,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描述得绘声绘色,弄虚作假无法杜绝。我们在以往指导和评阅社会调查报告的教学实践中看到,不少学生在“调查过程描述”部分动辄言自己调查了多少个省,获得了成百上千份问卷,显然不很真实;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按照开题报告论证寒假认真实施调研,截止提交调查实践报告的前三四天才着急想起给教师打电话发邮件,咨询原开题课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另换课题;更有的学生根本没想过咨询教师就擅自变换调研课题应付交差了事。后两类学生交上来的社会调查报告,都有详细的调查过程描述,报告正文部分都有翔实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绘制有形象直观的数据分析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教师单凭报告本身评价,看起来都是扎实认真充实的社会调研。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研等类大学生最熟悉、网络唾手可得的课题是弄虚作假的重灾区。教学实践证明,“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地上已流于形式,并不能有效监控学生实地调查过程这一关键性环节,基本上起不到保证与提高实践质量和实效的作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施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这一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复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开展社会调查认识中国国情的先驱与代表,他对社会调查过程及其成果的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7]。学生在开题报告指导下深入实地调查并收集调查原始资料,这就是“十月怀胎”的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过程及其收获的调查资料成果,比学生利用调查资料写成的最终社会调查报告还重要。我们并不应该将教学的焦点放在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受到系统而严格的社会调查训练的大二学生,能在基于有限调查样本的社会调查报告中深刻分析什么社会现状,提出什么好的对策建议,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眼光向下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用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去认识社会,获取“社会事实”。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态度怎么样,是不是诚信认真扎实地去做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反映不是经过他们加工汇报的“调查过程记录或描述”,或调查单位签字盖章的证明材料,而是他们获取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这正是解决学生自主分散调查过程监督和质量管理难题的关键点所在。学生调查的态度、深度和质量怎么样,比较每个人的调查原始资料,优劣就判然分明了。

在近年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在一开始的社会调查制度与理论方法的系统指导中就明确要求学生,整个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要完成并提交三个作业,即开题报告、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和社会调查报告,并高度重视,将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关于社会调查原始资料的数量要求,我们具体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主要调查研究方法,规定了每个学生调查完成后要上交的最低标准;至于调查资料成果的质量管理,开题报告已完成了调查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制定这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调研过程只是实施过程。通过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和质量监控,是我们近年探索的改进与提高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质量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充分挖掘发挥社会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综合价值的重要载体。原生态的调查原始资料的提交要求,不仅有效“逼着”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并原汁原味地做好资料记录,有效提高了实践育人的效果,同时,其中涌现出的一些优秀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指导教师可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规划跟踪调查,积累资料长期存档。教师教学中可作为榜样与标杆展示调查成果,引导大家向这些优秀学生看齐;科研中可充分发掘利用,发挥其学科建设和科研价值。限于篇幅,此处仅举一例学生认真实践后的感悟: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2级杨阳(化名)课题组在做陕西农村老人养老现状的调研后写道:做问卷调查时,我们亲自去调查对象家,亲眼看到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状况,我们收获颇多……对我们自己,这次实践活动是个锻炼,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学到的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真的增强了!

五、完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社会调查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我们总结教学经验认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调查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评价体系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客观公正,具有量化可比性和可行性特征。

目前多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绩考评实行等级制,即将成绩计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计2个学分。等级制成绩考核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将社会实践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作为量化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教师评阅实践报告具有很大的印象性和主观性,也无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指挥棒”作用,有效引导学生确立努力目标,有的放矢,认真高质完成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贯彻上述考核评价体系原则,我们应积极探索实施指标完善同时不失简洁高效,更具量化性和客观性的百分制成绩考评。具体实施方案是:过程考核占60%,由社会调查实践开题报告(占20%)和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占40%)两大指标构成;结果考核即社会调查报告占40%,严格按三大量化指标合成总成绩。这三大指标涵盖了社会调查全过程的三大关键性环节,与我们对社会实践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的机制是密切配合的。如此,教师评分更客观,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很明确,如果自己想做得更优秀,该朝哪个方向努力。为了加强对学生假期自主分散社会调查实施过程这一目前全员分散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最薄弱环节的质量管理与考评,贯彻对个人的考评与对课题组的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少数学生在个人分散调查与分组研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下的“搭便车”行为,成绩考评中我们不仅将每个学生获取的社会调查原始资料成果的重要性与最终社会调查报告同等看待,并且强调在这一指标的考评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每个学生如果没有提交调查原始资料成果,或提交的调查资料纯属应付,质量过差,该项指标考评成绩低于24%,不论三项指标合成的总成绩如何,该学生社会实践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需重新调查参加补考。

无论对理论教学还是对社会实践教学而言,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始终是评价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教学难题。本文系统总结的“概论”课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模式,对解决目前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有所创新完善,以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

[3]王克.以社会调查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4]孔祥云.“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以清华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

研究,2012,(4).

[5]朱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

报,2013,(4).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3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基层、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就业,其与社会基层、与生产单位的结合更紧密,更直接,因此也更需要了解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及老百姓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更要具有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工作能力。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则是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长才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和了解本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更成熟、更理智,从而成为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

针对笔者所在学院农业类专业在过去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不够、专业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指导教师和参与的同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象,我们对学院农业类的部分专业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改革试点,组织大二学生开展了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通过三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功能,但更主要的还应将其看成是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一主题。

回顾以往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其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各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多为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组织,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为参与(甚至没有参与)性质,从而使该活动未能与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技术资源有效地结合,更没有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范畴;(2)参加学校组织假期“下乡”活动队的学生往往是集中少数的优秀生或学生干部,受教育的学生面十分有限,且有“乡村旅游”嫌;(3)参加“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和效果检查;(4)由于学校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三下乡”形势出现,活动目标之一是以对社会、对农业的服务为主,学生下去若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下乡活动,则大多定位于技术指导者的身份,而实际上许多大

一、大二的学生其实并不能真正胜任这个任务,使每次活动的实际作用不大,并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生产问题,最多只能算是搞搞形式而已。因此可以说,这种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对广大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不能达到对合格人才在思想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培养这一目标。

高职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通过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能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而健康成长。通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人才培养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总之,高职学生的假期社会活动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

二、明确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与专业结合进行假期社会实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第一,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应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吸收实践新知识、增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可以在本行业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自由驰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兴趣有重点的发展和学习,从而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能力。第三,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以学习为主、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的条件下学好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有利条件,在结合本专业的假期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第四,通过与专业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教学中的实践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拓宽师生的社会视野,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掌握在学校课堂上难以掌握的技术,同时也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第五,在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对应的行业工作实践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和运用,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意识,有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充分利用与专业相结合的假期社会实践,能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职业院校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专业教师或企业人员进行指导的假期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

为使假期专业社会实践能让学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行业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我们的做法是:放假前,组织学生进行会议布置、实践单位安排(选择校外实习基地单位、教师任技术顾问的企业、主动来校要求学生前往实习的生产单位为主,也可安排让少量的学生自行选择假期实践单位)、公布各位专业教师的专业方向和联系方式,各系成立由系主任和书记负责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机构,具体负责此项活动。学生在暑假中根据安排或自行落实好专业实践项目和内容后,及时通过电话或网络(QQ或电子邮箱)向系里汇报,由系里帮助统一进行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定,然后告知学生和相应指导教师,让学生与教师取得联系。如在假期实践中,遇到生产实践中的某一专业技术问题时,可给学生指定对应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某生产单位进行调查性质的实践时,可请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负责人进行指导,系里同时对一些单位进行电话抽查和联系沟通。以此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落到实处。

由于这种方式的实践是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学生开学返校时带回的社会实践资料大多有较丰富的内容或具体的数据,能反映某地某企业、行业的一定生产状况或某一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比如在某养殖企业或园林企业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时,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企业的具体实际,在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学生能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加强广大教师对本行业、对社会的及时了解,提高自身能力。实践证明,凡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效果都比较好。

四、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假期社会实践

我们通过对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得出:要将假期社会实践摆在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的地位。要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要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纳入学生德育考评体系,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等级考评。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后每人应当写出一份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心得交流,同时报告成绩要记入毕业档案。

因此。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暑假专业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其具备制度化、经常化、教学必需化。虽然我们目前未将该内容计算教师的教学学时,但由于是以教学的方式进行组织的,在教学计划中将其视为教学必修内容之一,所以学生都必须参加,从而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假期专业社会实践中去,保证了对广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培养机会都均等,而不是过去的那种只由部分学生干部组成的、只能有部分学生参与的暑假实践活动。

五、社会实践在活动前有周密的计划安排、活动后有检查评价和总结

为保证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在三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活动有周密的计划安排、实践项目和内容有指导、暑假报告质量有要求;活动前有宣传发动、活动中有督促检查、活动后有检查评价与总结。因而做到活动的可操作性强,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实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这一活动安排在每届学生的第四学期结束前,因为此时学生已学完了许多专业课程,只要再经过一学期学业后就将进入毕业实习环节,开始步入社会进行“预就业”了。此时安排这一活动可为学生即将来到的“零距离就业”增加竞争能力。

我们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活动,要认清它的意义。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了,要珍惜这次以学生的身份直接去接触社会的最后一个假期学习机会,要增加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毕业时的就业资本。所以,有90%以上的同学表示接受这种观点,并且愿意积极参加。

为做好活动前的发动工作,我们用半天时间召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暑假社会实践工作安排与培训。在培训中对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设计、工作实施、时间安排和调查报告(或假期打工实习体会、专业实习论文)的写作进行讲授。

在时间上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不能少于十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内容上可以是在本行业生产单位打工;也可以是对某企业或家乡当地进行行业调查;也可以参与一项企业的生产技术工作。为此我们对每个学生发给一份“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和指导提纲”的计划书。

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都要在系里指定下与相应专业方向教师取得联系,对个别在假期实践中未与专业教师联系并获得指导的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进行暑假调查报告(或实践工作报告、专业论文)的指导修改,允许学生在半年后的寒假中补修该教学内容,以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学业任务。

在活动结束,学生返校时,要求开学后两周内上交一份有指导教师(或生产单位和技术人员)签名的报告,并附有教师评价意见。对于报告的要求是,文字只要求在1500字以上(不一定达到通常论文要求的字数),但报告一定要有实际的内容。不要求报告写得洋洋万言,但一定要有真实体会。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和报告总结后,许多同学除了得到不少的实践工作体会外,还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或对某一技术工作的总结报告),学会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新晨: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4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教学主管部门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具体实施”的模式[3],还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参与学生受限。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4%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7.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且55.3%的学生认为以往实践形式单一,主要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实践全过程。这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不能发挥所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很少,失去了社会实践应有的意义。

2.社会实践内容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其中35.3%的人认为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贫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其中32.9%的学生认为以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实践保障不到位,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不足;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模式与技能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0年起,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

根据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出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由“酝酿选题———自由组队———设计方案———申请答辩———实施实践———总结评优———宣传交流”七个环节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历练,培养医学生健康的情感,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医学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我院在尝试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运动实践中,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自行联系1至2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其中至少要有1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我院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我院高度重视实践团队成员的安全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展示了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活动后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委员会根据各项目团队上交总结汇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经费使用以及实践成果等。我院根据综合评定情况对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鼓励表彰,表彰结果将作为我院医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部分考核项目。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我们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发给在院的医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5

关键词电子电路;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效果

1电子电路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子电路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它集电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仿真与调试于一体,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电子技术类工作的职业能力,在课程中体现为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能力。该实践课程以电子产品为载体,强调以工作过程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通过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实用电子电路,促进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专业技能,促进电子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电子电路技术的实践技能,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2电子电路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保证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对学生有下述要求。

2.1实验前的要求

做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掌握试验中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2实验过程中的要求

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学生守则及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实验设计认真接线,合理布局,按照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制作工具和测试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保存,离开实验室时要将实验物品整理好并关闭电源。2.3实验后的要求做完实验后要求认真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实验项目的最终结果需体现在实验总结报告中,因此实验总结报告是课程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总结报告内容要齐全,应包括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实验所用耗材,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结果,实验数据的整理,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方法、仪器使用、问题分析、讨论、改进建议和总结等。实验总结报告完成后按要求及时交给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伴随实验任务的实施,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

2.4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

(1)能正确识别、检测和选用电子元器件(2)能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3)能读懂电子电路原理图(4)能按照电路原理图在面包版上搭接实用电路(5)能按照电路原理图制作并焊接实用电路(6)熟练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7)能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测量、调试以满足设计要求(8)能按要求完成实践课程的总结报告。

3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每个项目均要提交电路实物、项目设计报告,并现场进行演示,最终以学生实际任务的完成情况、项目报告撰写情况和演示情况作为学业评价依据。总成绩的构成:项目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即总成绩=平时成绩×20%+项目考评成绩×80%。考核标准:(1)良好①正确识别触发器、计数器、编码器、译码器、数码管,能检测其好坏。②能画出电路图,正确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③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基本能独立搭接、调试电路,要求布线清晰、合理。④按时完成项目设计报告,并且报告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⑤演示时回答问题正确,表述清楚。(2)优秀在达到良好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①理论分析透彻、概念准确,能独立完成项目设计全部内容。②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判断并论证各种信息。(3)合格①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基本正确,但条理不够清楚;②能自主制作电路,但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③按时完成项目设计报告,报告结构和内容基本完整。(4)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①无故不参加项目设计;②未能按时递交操作结果或项目设计报告;③抄袭他人项目设计报告;④未达到合格条件。不合格的同学需重做本项目直到合格为止。

4结论

电子电路实践课程改革历经两年的实际检验显示出巨大的效果,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有很大提高,能制作出符合实验要求的产品,提升了学生对项目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执行力。这极大提高了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提升了学生跟进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证明了电子电路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完善,期待将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低频电路设计与制作[m].科学出版社,[日]铃木雅臣,邓学,2017

[2]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刘妍妍,周文良,2015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6

毕业临近,而这个是准毕业生实习的最佳时期,是参与工作之前最好的练兵,而我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毕业实习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届毕业实习全面落实了实习计划,使实习管理得到了规范,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并得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下面就是我的毕业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基本情况

实习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共七周。

实习地点实习地点个。在自治区内个实习点,区外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实习人数

()实习学生。届三个毕业班的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实习指导教师。共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收到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收到学生实习报告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份;毕业设计每组份,共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共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习大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习总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7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

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8

毕业论文不仅是一项衡量学生四年所学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核,也是一个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城市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再次明确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从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英语(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实践,作者对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现状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学术气氛浓厚、重复率高。多集中于“商务谈判的技巧”、“商标的翻译策略”、“商务广告的语言特色”等,与商务实践密切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学生在选题上还是侧重于文学和文化,没有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内容脱离实际,没有注重毕业论文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意义。缺乏实证分析,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撰写的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毫无关系。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自搜索文献、分析整理资料、缺乏了团队协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毕业设计能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撰写必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

1.毕业论文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能运用娴熟、得心应手地撰写各类商务文书是衡量现代商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我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和商务文书撰写的难易程度,英语(国际商务)学生选择商务报告中的调查报告(SurveyReport)开展毕业论文改革。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调查报告由2人共同完成,学生需进行社会调查、访谈或其他调研方式。要求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调查问卷样卷和访谈提纲样卷为中英文对照版。

2.行业人士进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文要求,专业安排了行业人士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调查报告撰写的培训方案:调查报告撰写指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报告的定义、结构、撰写过程进行宏观指导;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三部分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开题指导。

3.调查报告双导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是依据北京城市学院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通过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与来自其他学院跨学科或者行业的合作导师“双导师”联合指导,重点实施理论学习环节、调研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等双导师式培养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选题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指导教师严格把好选题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校外合作导师提出若干个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既体现了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入第七学期的学习和第八学期工作岗位的实习,我们将理论环节的学习提前到夏季小学期。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合作导师进行联合讲解。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报告准备等环节。调研实践环节。在夏季小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要开展为期约4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调研实习实践活动,补充学生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商务实操能力。在这一环节,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也需要及时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协助学生完成调研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后,即完成问卷发放和访谈活动,回到学校进行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听取校内英语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展开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双导师综合评定给出毕业设计的成绩。答辩环节。采用校内老师和行业人士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对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提问,双导师以及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定后给出每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对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第一指导教师占总成绩的60%,第二指导教师占40%。专业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前期、中期检查与考核。如果因为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没有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将追究校内导师的责任。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不认真、投入不够、完成质量差而又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部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弥补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的弊病。“双导师制”将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而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巩固发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4.调查报告的评审标准要适当调整。

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是引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杠杆和指挥棒。重点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实效性,即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研究真实做出来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在评价程序上,整个撰写过程采用双导师(校内英语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在评审的各个环节均采用英语教师和行业专家双评审制度。评分标准也相应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论文,例如在选题上要评定“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评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较为清楚地说明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上要评定“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对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恰当、科学、有效分析”;在调查报告整体质量上要评定“研究结果摘要部分:论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论运用正确,数据分析科学、合理,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论与建议部分:结论正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调查报告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全文专业术语使用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标准都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得体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毕业论文以及配套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提倡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鼓励英语社团组织承接社会项目;等等。

2.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课题研究、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等,并且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学校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企外贸公司挂职锻炼,以此来增进教师对社会的了解,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可以将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员融入到教师队伍里。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学校的实践人才培养特色,加快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步伐。

3.毕业论文的体裁和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体裁可以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特点,体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将其拓展为商务实用文书的撰写和商务情景的模拟。前者包括标书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营销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务谈判、国际会展、商务洽谈、产品推荐会情景模拟等。毕业论文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均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各尽所长、发挥集体的智慧。

作者:吕英莉郭晓霞刘已初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15).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9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基地;教学模式

预防医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1],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需要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实践培训,随着基层疾控中心软件与硬件设施的更新以及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医学院校选择其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杭州市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从2005年开始承担实践带教工作,现已是省内外4所高校的的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学生包括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检验等专业。为适应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中心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将学生培养作为科教重点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构建了适合基层疾控中心的预防医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

1实习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1.1基地概况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任务和工作内涵也在不断地延伸扩展,从单纯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扩展到人群健康促进[2],卫生经费投入也在逐年加大。余杭区疾控中心目前有行政业务用房1.2万m2,检验用房3500m2;固定资产2800多万元,2014年区财政项目经费投入达500万元。在编79人,其中硕士16名,高级职称20名;设有公共卫生应急科、传染病防制科、公共卫生监测科、慢性病防制科、地方病防制科、健康教育促进科、检验科等业务科室;其中检验科是浙江省第一批县级医学龙头学科,有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质联用仪、荧光定量pCR分析仪等1200多万元设备,实验室国家认可/省级计量认证项目达549项。中心为适应教学需要,专门建有教室、图书室、宿舍,配备实践技能模拟训练用的示教室。1.2教学管理机构建设为了适应毕业生实践教学的要求,规范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中心主任担任教学管理领导组组长,在综合业务科设立教学办公室,负责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实习计划和学生管理,检查评估教学工作落实情况。教学办公室下设预防医学、检测检验和卫生管理3个独立的教研室,配备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学秘书、教研室成员和带教老师,共42人,具体负责各项教学工作。选派工作作风良好,具有五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6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带教老师,特别注重选拔具有创新思维强、知识更新快的中青年人才承担教学工作,并根据带教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调整。1.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基地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办公室工作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教学例会制度,讲课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和各级人员工作职责等。各教研室也建立了教学工作台帐。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教研室会议、实习生会议、师生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加强与各高等院校联系,交流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切实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分析存在问题,讨论并采取持续改进措施,使教学管理不断规范。

2预防医学实习生的带教模式

带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并将获得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了能完成教学目标,经过不断改革与探索,形成了导师负责、实训带动、情景模拟、过程评估的带教模式。2.1导师负责导师负责就是为每一位实习学生指派1名固定的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校实纲的要求安排实习任务,但进入不同科室轮转实习时另有专科指导老师。学生如遇到在专科实习时无合适的病例、疫情、操作、现场情况,则由指定的指导老师负责设计模拟现场来完成相应的实习计划要求。这种带教模式,一方面增强了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感,使带教老师能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解决学生的个人问题、思想问题、生活问题等,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了良好师承关系,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学到做人的真谛、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坚定的专业取向,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满足了带教老师所追求的共同培养医学人才培养的愿望[3]。2.2实训带动在带教过程中强化三基教育,倡导实训带动的带教方式。我国现行的预防医学本科生多在第九、十学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由于以往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或接触社会较少,往往表现出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不足,与各地文献报道的情况基本一致[4-7]。其原因,一方面,现行的基层疾控工作运转主要是按国家或省市制定的规范或指南开展的,而这些规范或指南往往是大学理论学习阶段没有碰见过的。另一方面,现场事件不是预先设置的,由于缺乏现场经验,许多学生到现场后无所适从,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融化到实践工作中去。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制定教学实习计划和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2.2.1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作为学生现场实习的主要教材学生转入科室时,由带教老师组织学习,让学生对现场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有了初步印象,如疾病监测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处置,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社区管理等各种工作规范。通过重点讲解各类规范制定的理论依据,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理论,方法在规范中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培育现场工作经验。2.2.2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培育现场工作动手能力余杭区疾控中心负责了全区20个镇(街道),近200万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现场。医学实践是将学习转为动手实践的重要过程[8]。实习期间,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社会最基层,到社区、厂矿、学校、医院等现场参与社会实践,包括:①疾病和健康项目专项调查,如心血管疾病人群危险度调查、免疫规划接种率和成功率调查、人群膳食调查,人群健康素养调查、慢性病人群生命质量调查等,通过项目调查,培育学生包括语言、沟通、交往等社会活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实现从学校到社会角色转换;②突发性事件处置,如聚集性传染病疫情、食源性疾病和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事件分析、判定、现场处置、风险沟通等,努力提高学生现场应变能力;③技能操作,包括现场监测样品的采样,简单监测设备的使用,常用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等,提高学生现场动手能力。2.2.3提供丰富的现场资料,培育科研写作能力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不断延伸,积累了大量现场资料和数据,对现场资料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反馈、报告,成为疾控工作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训练学生如何利用现场资料,基于循证医学的原理,写出科学报告成为实践教学重点之一。我们通过举办现场调查报告和医学科研论文撰写方法的培训班,规定学生在参加现场工作后必须自主撰写完成6份报告作为实习作业,开放中心档案室,供学生查阅历年资料目录,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总结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知识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学会在现场碰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提出自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2.3情景模拟2.3.1结合实际工作,安排情景模拟实践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课程和训练项目。根据具体情况,模拟训练可以在示教室进行,也可以到各社区完成。训练项目包括个人防护技能、疫点消毒处置技能、现场检测仪器使用、血防查螺技术、灾后防病技能、标本采集技术、预防接种技术、健康教育演讲等各种技能训练操作机会。通过这样的讲课,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体会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应用的重要性。2.3.2结合疾控管理职能,安排情景培训专题讲座对辖区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疾控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是疾控工作的职能之一,该工作除了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了解地域文化,并具有一定的管理沟通能力和公文写作技能,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需要,我们设置了相应的理论课程,针对各专业科室工作内容安排学生的大小讲课。内容涉及网络直报方法、疫情监测报告方法和分析报告撰写、应急物资如何储备与管理、如何进行病人随访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与流调报告撰写、免疫规划管理与报表制作、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与调查处置、结核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卫生监测与相关事件调查处置、实验室认证认可体系和质量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与方法、科普演讲稿撰写、如何进行辖区业务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等一系列内容。此外,还包括如辖区风土人情和卫生工作情况介绍、疾控工作职责与任务、各业务科室实际工作情况介绍、办公软件使用、公文写作、培训方案制定与组织实施、健康教育资料的制作与、工作计划总结和台帐整理、如何进行辖区业务指导等,使学生能逐步适应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状态,掌握疾控管理工作的基本功。2.4过程评估评估是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设计了专科评估、综合评估和双向评估,有效促进了实习工作的开展。2.4.1专科评估轮转科室对每位实习学生均进行出科考核评估,包括考勤与纪律、实习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考试等。规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需完成和上交专科作业,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疫情监测分析报告或慢性病监测分析报告、业务培训方案、应急健康教育方案,科普演讲ppt、实习体会等各1份,以此作为出科成绩考核的依据。2.4.2综合评估实习结束时,每位学生将参与的现场调查工作,用ppt进行总结和汇报。要求学生从事件发生时的接报、个人防护、流行病学调查,现场采样、资料分析、干预措施制定、现场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汇报。教研室老师在现场进行评分,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点评。并以此作为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的依据,具体内容包括①工作作风:计30分,包括考勤与纪律、实习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等;②理论知识水平:计30分,主要考核三基知识和各种技术规范;③现场工作能力:计40分,作为学生最主要的考核方法和内容,包括现场工作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面试成绩。评价过程也是学生训练和提高的过程。2.4.3双向评估每年评选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带教老师,实行学生和老师双向评选制度,对成绩突出者进行表彰。学生对也带教老师进行不记名的满意度测评,内容包括工作作风、理论水平,现场带教能力等。教学办公室对每届学生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把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双向反馈,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工作质量。

3教学效果与思考

此教学模式通过5年的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近3年进行无记名测评,学生对基地实践教学的综合满意度平均为92.9%,有较多的预防医学本科学生希望来本基地实习。学校对此教学模式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召开的实践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的介绍交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现实问题:如学生管理问题,由于实习后半学期,部份学生因找工作等原因,忙于应付各类招骋考试,专业实习心思不定,投入不足;几个月的实习时间,还不能完全让学生适应社会,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还较弱,现场独立应对、处置能力相对不足;此外,现场工作的复杂性,有别于学校案例教学,许多事件结局并非能找到充分病因,如病原学依据,往往使学生对现场工作的科学性产生疑惑。以上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薛红丽,李志强,许飞华,等.创新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65-66.

[2]詹思延.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牛晓泉,王翠玲,王晓玲,等.临床医学实践教育导师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33-134.

[4]杨红茹,左群,马立新.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4):89-92.

[5]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等.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2017-2018.

[6]林立,刘永春,高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6(3):10-11.

[7]蔡志奇.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及技能评价现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39-41.

教师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篇10

关键词:理论体系改革创新结合实际

1.结合“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最新修订版,《概论》课程共有12章内容,实践教学有相应的课时安排和要求,因此,实践教学的具体展开应根据《概论》课程中具体的理论框架,章、节的重点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来安排和实施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这样既能保证不偏离课程的理论内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根据近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本课程新编教材的内容要求,我们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设计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改进:

1.1总论部分

在这一模块中可设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做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加以分析、总结,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视频、纪录片传记、电影等,加深同学对课本中相关理论问题的感性认识。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两大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相关关系等。

1.2中国革命与新中国建设探索

本模块的实践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为此,本模块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必须通过透过重大历史事件,反应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和伟人的风采。在近年的教学中,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尝试了让历史再现,模拟演绎的方法,以学生为主导,自编自演革命大事的实践教学模式,如连续两年由《概论》课主办的大型表演晚会――《东方红史诗演绎》,由学生自主选取内容,模仿《东方红》里表演,不同的班级分演不同部分,这场实践教学的演出,几乎做到本课程的学生全员参与,而且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流了汗水而且投入了真感情。同学们通过这个实践教学活动,更加真切的体会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艰难历程和伟大功绩,也加深对理论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的认识。

1.3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这一模块是本课程中最为鲜活、与现实联系最密切,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他们通过本课程了解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对现实中的方针政策接受与认同,以及对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问题的判断、把握的重要部分,因此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更有现实感与亲身感,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感悟理论的真谛。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尝试了让学生利用网络的便利,自己动手从图片、视频、家乡情况等寻找资料,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改革的发展前景;通过结合思想中大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的现代启示和意义着手,对当前的反腐倡廉的典型进行调查和案例分析;通过对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人大提案、重大民生问题的一些听证会等案例的分析等,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自身以及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自己的家乡,对“三农”问题的调查、农民工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生态环境问题等做调查研究等等,帮助学生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迫切性和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2.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决定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要使实践教学富有成效,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充分考虑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经过近年的教学探索,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富有创意,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积极参与,使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程序的安排上,可以涉及以下具体的实践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参观、案例、音像视频、社会调查)――驱动探究(写作调查报告、辩论赛、专题大讨论)――梳理整合(引导思考、辨析不同观点、澄清认识)。[1]

2.1形式一:模拟演绎,历史再现

本课程教学安排为以学年,而第一学期的教学理论主要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为背景,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活动形式有观看革命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等,如《与中国》、《百年中国》、《改革开放20年》、《大国崛起》、《邓小平》、《亮剑》等;以学生为主导,自编自演,如文艺表演“光辉的历程,英雄的史诗――革命史诗演绎”、“东方红史诗演绎”、“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歌唱比赛等。

2.2形式二:主题图片展

以每学年国家重大事件纪念活动为主线,制作展出图片,如“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图片展”、“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图片展”,活动具体实施措施,包括活动宣传、图片资料收集及版面设计、展出期间组织学生参观,并由学生自任讲解员、会务员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2.3形式三:参观实践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黄埔军校、广州农讲所、广东科学馆、慰问南村敬老院老人、去正果镇下乡考查等,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在现场接受直观生动的教育,由于外出实践教学活动只能是部分同学之间参与,因此,每次这类活动后都安排主题班会,由参与活动的部分同学做汇报,分享参观的体会。此类活动材料比较丰富,而且真实直观,实效性强,但也存在人力物力的限制,不可难全员参与。

2.4形式四: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首先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确定实践教学主题,如“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走访亲友,发现我们身边的历史”寒假社会调查、“中国农民工30年”寒假社会调查、“建设美丽生态中国”寒假社会调查等。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任务布置――由《概论》课任课老师负责;第二阶段:社会调查实施阶段――学生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调查,由指导老师负责跟踪指导;第三阶段: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开学第1、2周完成;第四阶段:社会调查报告的评改――开学第3周上交报告,由任课老师评改;第五阶段:学习汇报、总结――由任课老师评改出优秀调查报告后,在班上进行汇报,宣传、学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2.5形式五:课堂主题ppt演示

这一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结合寒假社会调查的成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演示。学生把假期的社会调查内容制作成ppt,由学生边播放,边讲解,学生自行打分,进行评比,并作为实践教学成绩记录。

2.6形式六:网上论坛

创建《概论》课的教学网页,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网络互动的便捷条件,教师可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如课前的思考题布置、课后的疑问解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认真去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新看法。这样的模式可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积极、及时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可在课堂上,作分析讲解指引。

以上几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主题内容,收集整理资料,学生既从了解了大量的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也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做相应的点评,从加深学生对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总结近年的实践教学,教师的思想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等在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社会,研究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把握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再次,教师还必须“加强锻炼和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加强独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能力。”[2]

3.构建“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想

“概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是对“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在实践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创设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概论”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的指标应以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应尽可能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系统、成为体系,以该体系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3]

实践教学过程是实施“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它包括对实践教学的内容选取、形式设计安排、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引、学生的参与度等多项指标进行评价。具体从以下项目进行评价:

一是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的精心准备,包括确定主题,拟定具体活动方案;

二是实践方式的运用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坚定信念,掌握科学的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勇于承担责任;

三是实践教学活动是否有相应的规范、流程和具体的要求;

四是在方案的实施中是否组织科学,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参与度如何;

五是对实践活动的结果教师是否认真评阅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六是对参与实践活动表现好的学生是否给予表扬和嘉奖;

七是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实践教学考核结果,占学生平时成绩(总评成绩中占50%)的50%,由学生的参与、任务的完成、实践作业等构成。

4.结语

以上内容既是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意识和实效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践教学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因此,“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我们要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评价做到科学、客观、全面,从而推动“概论”课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完善“概论”课实践教学建设。[4]

参考文献:

[1]贝丽静.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J],理论前沿2009(5),理论网,2009.3.24.

[2]韦丽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