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科知识数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1:56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1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以下是和大家分享关于的初中数学科目知识归纳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参阅。

初中数学科目知识归纳借鉴一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正整数

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

整数自然数

0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判断正误:

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④0℃表示没有温度()

知识点二:数轴

1、填空

①规定了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已知m是整数且-4

3、选择题

①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知识点三:相反数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1、填空

①-2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②|-3|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③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和-1;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2、选择

①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b=()

a、–2aB、2bC、0D、任意有理数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的相反数是0.25B、4的相反数是-0.25

C、0.25的倒数是-0.25D、0.2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0.25

③用-a表示的数一定是()a、负数B、正数C、正数或负数D、都不对a、–1B、1C、±1D、03、判断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②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它就成了一个负数()

③只要符号不同,这两个数就是相反数()

知识点四: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1、化简

(1)-|-2/3|=_____;(2)|-3.3|-|+4.3|=___;(3)1-|-1/2|=___;(4)-1-|1-1/2|=______。3、填空题。

①若|a|=3,则a=____;|a+1|=0,则a=____。②若|a-5|+|b+3|=0,则a=___,b=___。

④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这个数是()

③若|x+2|+|y-2|=0,则x=___,y=___。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⑤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_。⑥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

⑦数a和b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表示b的点左侧,则b的值为。

⑧将2.5,0,-1,1/2,-3,-1/3,2,1/3,1这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

知识点五:有理数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④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计算

知识点六:乘除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0乘以任何数,都得0。

②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③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④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⑤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知识点七:乘方

乘方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na中,底数是a,指数是n,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1、填空

①23中,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读作:。

②(-2)2中,底数是;结果是。③5中,底数是;指数是。

④中,底数是;指数是;幂是。

3⑤18表示个相乘,结果是。2、计算:

32=;-23=;-14=;(-3)2=;05=;0.13=.

知识点八:运算律及混合运算

1、基本知识

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初中数学科目知识归纳借鉴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xKb1.Com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www.xKb1.com

(5)需要记住的要点:

几何体截面形状

正方体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柱圆、长方形、(正方形)、……

圆锥圆、三角形、……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2

一、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知识侧重点的比较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伴随着新课标到来,初中数学教科书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内容的改变尤为突出。初中的几何知识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初步的立体几何认识两大部分。在老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平面几何作为一个整体然后分片章进行编写,大体分类是根据点、线、面、图形来学习的,其中图形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多变形的初步认识。而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内容在点、线、面部分的讲解明显减少,而在多边形的认识上略有增加。在旧的数学教科书中,对图形的定理以及性质部分的讲解比较多,注重公式和定理的计算和演算过程,而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几何内容更注重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旧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这个定理有着较为详细的推算过程,但是在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中并没有推算过程,而是直接给出了公式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旧的初中数学教科书很注重几何内容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而在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中更注重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总而言之,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老的侧重于公式和定理的推演和计算过程,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侧重于公式和定理的实践和应用。

二、新旧教材几何内容难度的比较

由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几何内容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知识的侧重点不同,难度也不相同。在旧的数学教科书中由于对几何知识的内容分解的较为详细,因此对于公式定理运用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难度较低,但在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科书中,由于基础知识的讲解不是特别详细,因此图形和空间的运用难度比较大。在旧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在公式定理的计算上难度较大,而在课程改革后的数学教科书中,公式的计算变得较为简单,大部分的公式更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数学上的推演。虽然,新课标下的教科书在原来的教科书基础内容上有所删减,但并没有降低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难度,这是由于简略了基本知识,而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去理解较有难度的知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课程改革后的教科书在图形的认识上比原来更为生动、形象,进而提高了学生把所学到的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新旧教材几何内容改变的优劣比较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94

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主科之一,不仅进行数学学科本身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引起重视,学生也要对数学学习引起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深感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初中阶段学生能否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不仅对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也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只有解决了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

(一)教学氛围不活跃

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受学科特点的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比较沉闷。然而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积极的将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元素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氛围依然不够活跃,难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活跃的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不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将知识体系化,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自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将知识体系化。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将数学知识体系化的意识与能力都存在不足,因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框架引起重视,因此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意识也不强。将知识体系化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零碎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因此目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框架,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因素。

(三)不注重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对很多学科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响,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敲门砖,同时通过数学教学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导致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能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知识点比较繁多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能够实现知识点更加有效的传递。然而就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讲,讲解法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引起重视。

二、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解决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因此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应该及时加以解决,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本人作为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响应现代教学的号召,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并且从自身切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积累了一些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跃度的方法。例如:为了营造活跃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不是生硬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将知识点表达出来,这样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充满了整个课堂,自然整个课堂氛围就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活跃度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提高课堂教学活跃度的意识,并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

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也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大好时机,为了培养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建立适合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引起重视这一现象,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并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只有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四)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4

一、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方便理解,学习容易。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的积累相对较为薄弱,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比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难度更高,初中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学生需要一个高效、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来辅助自身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学习方法的设计和应用都是在完全充分地考虑到初中学生本身的年龄、性格、理解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它具有理解方便,应用难度较低,方便使用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第二,灵活性较高,趣味性较高。初中学生由于本身的性格特点,相对于枯燥的初中数学课本的文字和单一的学习方法,他们更容易趣味性较高、灵活性较高的学习方法和事物所吸引,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正是充分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建模思想方法的设计中融入了灵活性和趣味性的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和吸引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第三,学习方法和思想理念科学高效。初中数学是一门集理性、严谨性、逻辑性和灵活性于一身的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因此,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的核心部分在于它重点关注于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思想理念、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应用建模思想教学方法辅助初中数学的教学。

二、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辅助和帮助作用主要体现在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上,因此,初中建模思想教学方法的培养方式非常关键。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2点:第一,培养初中学生把握整体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初中数学知识和题目当中,容易出现很多干扰初中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方式的信息,或者延伸多个题目和知识点的信息,这些干扰信息很容易导致初中学生在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和解答初中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提纲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影响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而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把握整体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比如说苏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中关于《概率》这一知识点的题目:“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印有1、2、5、6、9、11数字的白色巧克力糖,小明从中随机取1个巧克力糖果,万方从中取1个随机的巧克力糖果,请问小明和万方各拿出的巧克力糖果相加的和大于9的概率是多少?”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很快的得出答案。第二,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初中数学具有灵活性较高的特点,对于同样的一道初中数学题目,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初中学生具备发散性的思维能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为有效、便捷的解题方法,而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满足这一要求。

三、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主要分为以下两点:第一,在初中数学题目解题中融入建模思想教学方法辅助解题。以苏教版初中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下册中《三角形的锐角与钝角》这一章节知识点的题目为例:“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锐角1为32度,另一个锐角2为43度,而另一个锐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钝角为148度,请问这个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中哪两个角存在互补关系?”由于这道题目中的信息量和数据量较多,初中学生光从书面的题目文字中来理解相对而言较为困难。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初中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学方法来建立实际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模型来解题,将抽象难懂的书面文字转化为简单、直观的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能力。第二,在初中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来辅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从实际生活中观察、研究、总结从而形成的较为理性、科学的知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的目的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因此,初中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必须联系实际生活来完成。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在初中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学方法来辅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

四、结语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5

数学科学是由许多类型的知识构成的强大体系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课程,而其中的应用题知识更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针对初中应用题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是通过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出来的学习好初中应用题知识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系统,强化其数学实践但对于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显现的各种问题,使人们逐渐担忧起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努力实现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状况的改善。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首先,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能够帮助人们处理实际生活问题课堂上我们学到的是理论性数学,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作为初中应用题教学,其口的就是要创造一个最好的平台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其次,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作为重要纽带,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保证学生拥有较强的数学思维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就能更好地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再次,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作用还在于保证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到某一应用题上,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对其他知识也进行了复习和再利用,充分领悟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保证了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长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方而使初中数学教师处于保守状态,另一方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极其不足尤其是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当进入初中数学应用题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很难打破原有思维定式,从而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2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导致学生严重依赖于教师,形成独立分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仅凭学生自身很难对应用题形成完整的解答思路。

三、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1逐步改善教学模式,发挥出初中学生在应用题教学的力量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要想实现从本质上的改善,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务必要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为其实现质的飞跃,铺平道路然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适时扭转初中数学的教学思维,具体可按照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大化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胜;真正实现传统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的转变。

2保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独立分析和动手能力

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通过初中数学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分析,逐步将应用题知识吸收消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过程。

3创新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

针对过去使用的初中数学课本,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或是没有专门的相关训练问题,当前需要一本系统性强的初中数学教材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新型教材进行充分细心的备课工作,梳理知识,分清知识要点,整体把握重点、难点,多选择一些具有普遍性问题的知识进行讲解分析,从而保证学生对应用题知识形成较好的思路,便于解决新问题。

4注重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习惯,便于提高解题速率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学习兴趣学困生转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83-01

初中阶段是重要的教学与学习阶段,它既是对于小学知识学习的承接阶段,又是对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开展的基础铺垫时期。结合我国目前教学实践开展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分析,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极容易产生较大的分化,呈现学困生增多,优生减少的现象。学困生也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必然存在群体现象。学生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由于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方法,或者是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距问题,这也是教学活动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教学中的一门主要教学学科,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教学事业的发展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下文主要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象分析

1.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初中阶段是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承接阶段,初中数学学科也是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点学科,是对于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承接学习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既与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有一定的联系,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等有着一定的联系。下面以初中阶段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与非心理因素问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从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心理来讲,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知识内容,要比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难度增大很多,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在面对初中数学学习难度增大的问题时,由于学生畏难心理或者学习意志不够坚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厌恶学习数学。

其次,在进行初中阶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与习惯要求更高,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与学习习惯的不坚定与没有养成,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信心,学习成绩出现成绩下滑。

而从非心理因素方面来讲,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够,基础比较薄弱,而初中数学是对于小学阶段数学的更进一步学习,如果学生基础没有打扎实,很容易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跟不上,或者差距拉大的情况。其次,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虽然具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但是由于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应用不当,或者是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

1.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表现

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表现有,首先是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基本概念或者定理知识内容的模糊分不清,不能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概念的描述,或者是不看课本就不能说明数学公式、定理、概念体系等,数学概念之间的不能联系起来等,都是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主要表现,对于学生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影响。其次,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比较差,或者是缺少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等,缺乏相应的数学学习竞争意识,都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表现。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分析

针对上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表现,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培养提高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多关心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等方面,做好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应注意从培养提高学困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中,通过改善抽象的初中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艺术,通过使用通俗、风趣的语言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开展,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提高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初中数学的“三角边长关系”的知识内容讲解过程中,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三角形第三边关系的内容讲解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提前准备一些木棍、木棒等道具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三角形的拼接,并且对于三角形各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动手计算比较。在学生使用木棒或者是木棍道具进行三角形图形的实际拼接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譬如,哪些木棒道具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三角形图形、各三角形之间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等类似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于三角形边长关系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等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还可以从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激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善学困生数学学习状况。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与学困生一些鼓励或者是表扬,激励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与学困生一些解决课堂问题与课堂发言的机会,并对于学困生的微小进步给与肯定,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习现状。此外,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对于学困生开设第二课堂,建立学困生帮扶学习兴趣小组等形式,提高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改善学困生数学学习不理想现状。

3结语

学困生是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存在群体,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学困生的转化中,注意结合学困生形成原因以及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培养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方法习惯,提高学困生对于教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推进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栗红燕.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J].神州,2011(10).

[2]陈翠玲.春风化雨润心田――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后进生的转化[J].考试周刊,2012(45):110.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内容往往离不开数、形两部分,且两者还存在着相互渗透、转换等密切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科学巧妙地进行数量关系与图形问题的转化,并将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增强授课效果。

一、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不仅可以更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呈现原本较为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让其清晰地掌握考查内容,尤其是在学生刚步入初中阶段时,面对难度不断加深的知识,以及更加复杂的题目种类,通过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便捷地解决各类问题。另外,在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上,数形结合思想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也能让其在分析、解答中学会举一反三,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1.科学运用针对性教学方式

在启蒙阶段,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通常还停留在运用线段解决相应问题层面,且理解能力也十分有限,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数轴、有理数等知识信息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启蒙。带领学生将重心放在数轴上,并对数轴相关知识做出全面分析,利用数轴更加直观地解决数原本较为复杂的位置问题,突破学习重难点,为此,其教师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这一启蒙阶段来讲,不仅是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时期,也是教师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最佳阶段。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联系其实际生活经验来呈现数轴知识,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相应问题,在此过程中,将数形结合思想恰当融入其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科学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2.注重知识点的科学迁移

在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后,教师可以通过平面几何这一载体来呈现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中隐含的数、形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勾股定理,一个代数的平方是另外两个代数的平方和是其数的特点;而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性的三个边是其形方面具有的特点。对此,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直角三角形、线段、方程这一反射弧,找到妥善解决数学难题的思路。而在学生对数与形的密切关系有透彻理解后,就可以组织其开展具有探索性的实验学习活动,为其创设较为简单、解决起来比较容易的问题,紧紧围绕平面几何进行设计,科学恰当地运用面积、正弦等一些具有较强规律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获得充足的自信心,全面激活其数学思维。

3.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此阶段,教师可以运用方程、知识与函数这三个载体将数形结合的指导意义全面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科学恰当地转换数形,进一步拓展其思维能力,以此让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思想发展与思想巩固,为其传授更加灵活、科学的应用技巧,多选择一些与其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且涉及知识面较为广泛的函数、方程等问题,使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从而将数形结合思想更科学、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4.重视学生主导作用的发挥

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仅通过学生的透彻理解与应用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主导作用的全面发挥,比如,在开始讲解几何知识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恰当地进行图形数量化,带领其逐步将形转化为数来进行几何计算,也让学会通过实践操作计算来认识数形间的灵活转换。在此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教师应科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系

y、丰富的数形结合知识体系,也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广大数学教师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充分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在为学生更直观、形象呈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促进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秀红.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3(35):20.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8

一、数学知识三性基本内容

数学是一门科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是对社会生活中的数字现象的抽象与总结,从而形成了一般性的规律。无论是对数学的教学还是对数学的学习都应该谨记这一点。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但是又是对一般社会生活的抽象。这就决定了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诸多特点。不同的教学工作者有不同的表述,有的老教师认为“知识的联系性、解法的指导性、习题的发散性”是数学知识的三性。还有老教师认为“数学知识生活性、丰富性、探究性等特点”。笔者对数学知识三性的认识是从实践性、丰富性以及探究性三个方面来理解的。实践性是指,数学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并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的。丰富性就是指,数学知识从组成来看,包括运算、图形以及规律等内容,其丰富的内容构成了数学这一科学的大厦。探究性是指,数学知识本身不是仅仅通过发现就能发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必须被发现,并且进行一定的抽象和模型构建才能转化成数学问题,才能促进数学的发展。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知识的教学都应该从以上三性出发。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一个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有着重要的变化与发展。从思维层面来讲,青少年开始逐渐摆脱小学生式的知识接受型思维,感性思维,中学生由于生活常识和学习知识的积累,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本身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主观意愿开始偏向于抽象性的思维。对学习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发挥数学知识三性特点

(一)教学设计应符合实践性

教学设计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数学教学设计是一个既要满足常规教学要求,又要进行个人创造的过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应该从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学模型入手,常见的实例入手,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贴近初中生的社会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

(二)教学内容应符合丰富性

前文已经述及,数学这一科学的大厦是由非常丰富的内容组成的。数学知识体系是一个丰富的知识海洋。因此对数学的教学就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应该把握数学内容的体系化,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对即将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举例来讲,进入初中,学生开始学习代数知识。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代数时,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的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具体的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呈现教学资源,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数学中要把握全章主体内容的深度,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再讲述如何列代数式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代数式的一些初步应用知识。要注意始终以小学所接触过的代数知识(小学没有用“代数”的提法)为基础,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与复习,并适当加强提高。这样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使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三)教学方法应符合探究性

教学的方法是否科学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循循善诱,引导式的,而非填充式的。因为人的思维活动是由疑问引起的,在教学中应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调动思维,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引发学习兴趣。对于一道题,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叙述方式,隐藏条件,使已知的直接条件变为间接已知条件,或改变问题不断增加难度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热点,或逆向叙述,使已知与未知互相转换。通过知识的探究学习,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学习中来,并鼓励其探索未知的数学知识和领域。这是符合数学这一开放性学科本身的特点的。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过渡衔接教学策略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的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在此特殊时期,多数学生会感觉不适应。与小学相比初中的科目增加了,教师随之增加了。学生从小就适应了老师管理的模式,现在却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八九个老师的讲课方式,会不知道怎么办,非常困惑。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变得消极怠慢,导致成绩无法提高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数学是学习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帮助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快速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根据初中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小学多年的学习,学生必定形成了一些学习方法或者习惯,对于这些良好的习惯,应该继续保持,比如上课时坐姿端正、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等,这些都是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非常重要。进入初中后,除了这些早已养成的良好习惯要保持之外,还需要养成新的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更多地思考。小学数学课比较简单,因此,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学习难度和学生任务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加,教师如果没有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那么学生就很难有效地预习,即使有预习的也是粗略地看一眼课本,不会思考,找不到问题所在,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所以,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要尽早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刚开始不要布置太多的预习题目,等学生都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后,再布置一些题目,慢慢过渡到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容易。

2.引导学生在课堂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的内容更多,难度更大。况且数学是连续性非常大的一门学科,在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把握住课堂所讲内容,如果课堂上开小差,一节课听不懂,连锁效应就会导致以后每节课都是糊里糊涂的,成绩便会急速下降。另外,应当要求学生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多问几个问什么,加深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规范作业,强化训练。

小学一般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进入初中之后,教师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重视过程,规范解题步骤。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板书时要规范,以身作则,用自己规范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二是严格要求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规范解题步骤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4.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知识容量相当大的学科,数学公式、定理、原则相当多,再加上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智力因素发育尚未成熟,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容易忘记之前学过的知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通过不断回顾,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习惯。

二、教学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中后,学生会学到很多比小学数学更抽象的内容,例如小学时只是简单的平面几何,而进入到初中之后则会涉及更抽象的立体几何,还需要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和图形联想,加入适当的辅助线解决各种问题,这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数学老师要学会循序渐进,利用层次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当前的学习状况。首先,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解即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梳理和构建起基础的知识点脉络。讲现有知识时适当回顾小学的知识,尤其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应当重点比较和区别。例如,如图1所示,aDe和aBC的相似比是1:2,那么两者的面积比是多少?一些学生认为两者的面积比就应当是两者的相似比,混淆了两者的含义。其次,在讲解时,教师要注重讲解某个定理或者公式是如何证明的,并对证明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前人对现有知识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教师应适当地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扩展,例如在讲到一道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解答,在答案的设置上老师不应该设定所谓的“正确答案”,只要学生证明过程是正确的,那么就应当承认学生的解题方式。第四,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这段时间的学习内容,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学生共同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着重讲解。另外,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错题本,专门记录一些以往的错误并定期复习,从而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老师讲解之后,再次看错题本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这种随时进行反思的行为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并在反思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解题思路。

三、兼顾小学内容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突然增加,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初中知识的讲授,忽略了修补小学数学知识与初中数学知识之间的断层。在讲授初中知识时,教师应该注意兼顾小学的知识内容,以小学知识为导入,通过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初中知识。

四、结语

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学习任务会加重,且所处的环境将变化,再加上升学的压力,学生在短时间内要处理好各种问题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上,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过程的严密性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有关问题,及时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密切中小学数学之间的联系,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中小学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8).

[2]刘祖钦.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2(6).

[3]郑颖.小学六年级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衔接的研究[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2(1).

[4]李晓雯,李连忠.关于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工作的一点思考[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1,18(3).

初中学科知识数学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74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学生学好数学学科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其他学科学习也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尤其新课改也提出了很多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下面,笔者就几种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一、树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开展教学的理念

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持有何种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开展教学的理念,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教师经不住诱惑,可能将精力转移到其他事项中去,对教学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不现实的。教师只有认识到身负的重要责任,认识到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才能使之产生更强的责任心,才能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多种方法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如果用新的、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势必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为了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数学学科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教师也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只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而想要顺利地将数学题目解出,还需要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而能否从众多个知识点中找出能够解出数学题目的知识点,就要看学生是否有解题思路,因此,解题思路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难度适中,正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引起重视。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教师可以从各方面入手,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的解题步骤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告知学生解题步骤,一边告知学生解题的思路是什么,使学生逐渐产生关于解题思路的概念,也逐渐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

四、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继而更好的进行运算。而就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本人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占用较多的时间,而在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思考方面却不足,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这也就影响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当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也应该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达到通过思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应该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r间,使学生通过有效思考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回顾,检测自己是否有效掌握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如果发现有不理解或不懂的知识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补救。

五、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打造趣味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之于其他学科,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依然有很多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升教学趣味性

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如果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自然整个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如果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同的环节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教学十分有节奏感,那么,就很好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引入初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