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2:27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1

无论中国还是整个亚洲地区,经济社会都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尤其是中国,正处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危机事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高频次、大规模;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国际化程度加大等等(薛澜,2003)。有效应对重大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和亚洲各国各地区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SaRS危机以来,我国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几乎天天都有危机事件的报道。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大力组织抢救抢险,但是,各种重大危机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并没有快速减少,经济损失的总量并没有迅速降低。危机的原因多多,但其中危机管理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值得我们认真地深刻地反思。危机管理的实践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对危机的方式、组织形式等千差万别,但其中对危机管理教育作用的认识、对危机管理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开展程度,决定了重大危机应对的成效。任何国家、地区及其企业、行业,如果不深入持续地开展危机管理教育,有效应对危机管理就会成为一种美丽的空想。换句话说,应对重大危机的成效取决于危机管理教育开展的广泛深入程度。当今社会,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广泛借助媒体的力量和导向,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危机,开展实效的危机管理教育是危机管理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二、对我国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反思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和各种重大危机应对,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比如,某些行业内已经建立起相对良好的运行机制,颁布了适应部分行业和特定企业的危机处理法规,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了专业性的危机应对教育和训练,要求企业、行业、政府建立各种公共危机处置预案,规范了应对重大危机的信息传递及管理规范,明确了处理的程序等等。但是,我国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某些行业的应急管理还不完善,对重大危机的处置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如何识别、防范、预警、处理各种重大危机的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特别是对危机管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缺少应对重大危机的培训实践,系统的危机管理教育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形成。有专家认为,“中国内地社会危机教育尚处于空白状态”(王郅强,2003)。我国危机管理教育的这些问题和现象,凸现为多方面的“重”此“轻”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自然灾害危机应对教育,轻社会经济危机应对教育

与亚太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相似,长期以来,我国政府较重视自然灾害引起的各种危机应对及其教育,忽视社会经济危机应对教育。这可从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时间、数量以及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的主题、内容得到佐证。2003年发生SaRS危机后,我国颁布的几项法律法规,才表现出政府对公共危机的重视。即使有几部关于社会经济危机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反映出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即使在有限的社会经济危机应对教育中,也还呈现出重危机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对,轻危机带来的社会长期效益应对教育的特点。

2、重企业危机、政府危机应对教育,轻行业危机应对教育

2002年以来,许多企业更加重视危机管理的培训,企业危机管理培训市场逐步扩大(常常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这方面的工作以公共关系学界和管理学界为主。2003年以来,政府危机应对教育因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转变而变得火热起来。除党校系统为学员(公务员)开设危机管理课程(如深圳)外,全国的行政学院系统还举办了多次政府危机管理的研讨会,实行“以会代训”方式的教育。从全国教育培训的情况看,尽管煤矿等行业开展了一些教育,但多数行业没有开展危机教育。行业危机管理教育成为相当薄弱的环节。从重庆火锅底料石蜡事件引起的行业危机处理及其教育情况,足见行业危机管理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是多么重要。

3、重视危机个案及处理过程,忽视对危机的总结分析及自我教育

从已经开展的危机管理教育实践来看,无论是自然灾害危机应对教育还是社会经济危机应对教育,都反映出:我们比较重视危机个案及处理过程,忽视对危机的总结分析及自我教育;重视危机前期处理,轻视危机后期处理和总结利用。“危机管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改风险评估机制,改进风险防范措施,增强组织对危机的免疫能力,从而构成下一轮危机管理的头一道工序”(魏加宁,2004)。由于忽视应对危机的总结利用,所以,我国一些企业和行业的相同性质的危机重复出现,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4、重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育,轻专业化教育

当今世界,危机的发生及应对需要很强的专业化技能和水平。几十年来对自然灾害的危机应对,我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经验教育成为我国危机应对教育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国外学习了不少经验,但是,危机管理的专业化教育未被作为重点。危机应对的专业化强调不够,演练不足。我国的危机管理教育没有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快速改进。

5、重危机应对的人身安全的教育,轻心理适应教育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在危机应对中,挽救人的生命是头等重要的事情。这一点在危机管理教育中是贯彻得相当彻底的。但是,我们忽略了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的治疗与恢复。从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的救助看,心理治疗已经成为危机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既重传统安全的教育,又重非传统安全的教育。

6、重部门内部的危机应对教育,轻部门之间的合作应对教育

从我国对2003年发生的SaRS危机应对看,因为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局限,呈现出“多单兵作战,少综合体系”、“多政府运作,少社会动员”、“多内紧外松,少公共沟通”(彭宗超,2003)的特点。这反映出我国危机协调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危机治理需要更多地借助外援,共享资源。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缺少的。

7、重显性危机应对教育,轻潜在危机应对教育

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危机预警机制还没有建立,造成我国潜在危机应对教育相当薄弱。在已有的危机应对教育中,比较重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危机,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缺少预警和相应的教育与应对演练。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危机识别能力普遍较低的现状,不能说与潜在危机应对教育缺少不无关系。北京零点指标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

8、重视治危教育,忽视转机教育

危机来临,预示着危险与机会并存。在传统的危机应对教育中,比较重视如何规避不利因素,如何处理危机,但对如何抓住突发事件带来的可能的(发展、商业)机会的教育不够重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求稳的思想是一致的。

9、重危机客观事实传播的教育,轻报道所带来的危机程度教育

各国新闻媒体对重大危机的报道以及对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不言而喻。我国媒体包括亚太地区媒体的工作人员,接受的教育多为对危机“应该客观报道”,但对危机的这种客观报道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缺少预见性教育。由于现代媒体的网络化、立体化发展,媒体报道可能加剧或缓解危机。哈肯•林德霍夫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新闻工作:瑞典的“危机论述”》中,专门论及语言词汇的选择,对危机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10、重应对危机的行为教育,轻危机管理观念形成教育

没有危机管理观念就没有危机管理行为。纵观我国危机管理教育,其主要侧重点是危机应对的行为教育。对如何形成危机管理观念、危机管理意识的教育重视不够。在实践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多危机处理,少危机管理”。

三、对我国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机制

危机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从制度上保障危机管理观念持久并深入人心。我们建议:将危机区分为不同的级别,在国民教育体系不同阶段,设计级别不同的内容,开展带有阶段特点的危机管理教育。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养成教育的过程。在他们使用的教材中增加生存和逃生的内容;在中学到大学阶段,结合经济、社会运行机制的特点,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和技能训练。“日本小学6年就有近40个课时的危机教育教学内容分别被安排在地理常识、历史启蒙、人与自然、国文等课程中。台湾危机教育内容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也达到近30个课程,且延续到大学阶段,内容依次提高”(王郅强,2003)

2、设立全国性的“危机管理周”

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建议设立全国性的“危机管理周”,要求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危机管理观念,制定危机应对方案,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在危机预测的基础上,针对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模拟训练或情境演练。

3、将危机管理和危机管理教育“引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规划”中统筹考虑

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能够帮助快速沟通,快速做出影响评估和控制的危机管理计划,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丁元竹,2004)。危机管理和危机管理教育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4、设立危机管理教育专项预算,确保危机管理教育经费的投入

建议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将危机管理教育所需经费进行单列,纳入年度预算,保证危机管理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应确保涉及到危机管理模拟训练或实战演练所需经费的投入。

5、建立部级危机管理教育网站,分专题建立

危机管理教育教学案例库,为有效开展危机管理教育搭建平台在部级危机管理教育网站上,宣传国家有关危机管理、应急管理、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免费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危机管理预警信息与注意事项,指导有关单位行业开展危机管理演练。部分资源可进行市场化管理与运作。为了有效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建议设立不同行业或不同专业的危机管理教育教学案例库。该案例库的建设应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参与,尤其是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作用。

6、发挥媒体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优势,强化媒体自身在危机传播中角色扮演重要性的认识

在传媒界进一步加强危机应对教育,并且把危机管理教育的重点放在危机报道的“字词句”工夫上,专注危机报道与危机发展、社会稳定等关系上。处理好危机报道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7、深入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危机管理教育有没有规律性,如何实现危机管理教育的“投入少、产出大”,危机管理训练或实战演练的有效性如何评估等等,这些危机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广泛地开展研究。这对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2

关键词:网络危机;危机管理;研究概述;研究内容;研究趋势

网络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或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及不确定性的情况。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全新的危机领域,也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传统的危机事件而言,网络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爆发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泛,引起的争议更大。无论对于企业还是社会,网络危机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不可控制性。因此,关于网络危机管理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危机处置能力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就网络危机管理做一综述性研究。

一、网络危机管理研究概述

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危机管理的研究出现了一次高潮,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领域扩展,从自然灾害领域向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扩展,危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形成了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融合的学科分支,大量危机管理著作出版,危机管理成为大学的学科和专业,也成为一种社会职业。

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网民数量大大增加以来,对网络社会的研究开始吸引许多研究者。加州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所著的《网络社会的崛起》是这一论题研究的开创性代表作。其研究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的《未来时速》一样,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主旨——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力量,正在或将要形塑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的组织方式[1]。

19世纪末,我国开始了现代政治学的研究,其中包含对政治危机的研究。国内最早的危机管理实践主要出现在企业微观层面。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组建官方的危机管理研究队伍,一些高校也纷纷建立了危机理论研究机构,危机管理方面的著作陆续出版。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企业危机更是频繁发生,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网络危机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国内较多研究者多侧重于关于消除网络社会危害的研究。由于在一段时间内,互联网上大量出现了失范活动和影响公共安全的行为,为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控、提高监管机关的管理能力,国内不少机构和人员展开了相关研究,有些还转化为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比如在《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中,就首次把虚拟空间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根据报道,上海警方将探索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工作,通过建立与网民真实身份相对应的虚拟人口管理库,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11家全市重点网站进行合作,积极构建融行政管理、行业自治、网民自律于一体的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2]。

二、网络危机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危机管理的涵义及特点进行简单阐述,进而比较研究网络危机管理的特点及我国网络危机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几点建议。

1.危机管理的含义

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队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危机管理分为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和危机总结三个管理阶段;海恩思沃斯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型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得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检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路洪卫认为,危机管理是立足于应对组织或社会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的危机管理能利用危机,使组织或政府在危机过后树立更优秀的形象,公众将会对政府或组织有更深的了解,更大的认同。因此,在危机面前,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这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3]。

总结学者们的观点可以看出,学者认为危机管理是对全程的管理,而危机的事前管理是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危机管理的划分,都是依据危机发展的历程以及对应的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工作的流程来进行的。

2.网络危机的特点及问题

互联网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第一传媒,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迅速膨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为2.9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计算机在极大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具威胁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组织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制作、数据交换等大量重要数据都储存在计算机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发展,计算机又变得非常脆弱,他人通过网络利用一个小小的病毒程序,就能侵入组织内部的计算机系统,损害或更改计算机里面的数据,窃取计算机内部的秘密,而电脑破坏技术的发展又使得这类入侵变得防不胜防。因此,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来说,既要看到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的现状及其深远的影响力,也要加强对网络危机的发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认识,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去应对潜在网络危机的发生。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3

【关键词】危机管理 预警机制 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危机预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的不在于危机后的应急处理,更侧重事前的防范。企业危机预警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体现在:

(一)危机预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危机意识

预警机制本身具有提前预示风险的作用,当企业得到预警信号时其防范意识也会相应提升。要让企业预警作用最大化,企业必须由上至下地学习了解各预警信号的具体意义,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企业危机原因以及危害的认识过程,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危机发生几率。企业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在企业危机未发生前发出警示信息,不仅有利于企业在意识上对危机投入更多重视而且能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危机产生因素。

(二)危机预警机制有利于提升企业执行力

企业要构建危机预警机制必须首先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这种信息选择需要做好质量控制,专门针对一些关键信息。预警机制除了危机预警作用外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监测功能,能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其他各类项目计划实施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促进企业执行力提升。

(三)能提升企业的环境应变和适应能力

危机预警对企业的信息监测包含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通过对环境信息的收集,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预知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趋势,方便企业管理者尽早及时制定应对策略提升企业对新环境的应变以及适应能力。

(四)有利于企业提升危机应对策略质量

危机预警可以实现企业决策信息的首次筛选,筛选的过程包含了一些专家的分析判断以及建议,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企业决策者要制定危机应对策略时可以针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通过这些经过专家评估后的信息既进行决策既能提升决策质量又能节约决策时间。

二、企业危机管理与预警机制的关系分析

企业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危机危害,在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管理的过程。危机管理效果衡量一般通过企业危机后声誉的恢复情况以及业务的恢复程度来实现。预警机制构建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危机管理,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要构建有效的危机管理模式,必须充分发掘预警机制及危机管理的关系。

企业危机预警机制是企业根据危机及其具体特性而建立的对危机相关信息的捕捉和判断分析,两者之间相互统一又相互区别:第一,从行为目标上看,危机管理与预警机制不完全一致。企业危机管理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在危机形成前制定应对策略消除危机以避免危机的产生,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对企业内部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提升企业危机应对能力,降低危机产生带给企业的伤害。其二是在危机爆发后运用既定策略或及时变更手段处理危机;第二,从时间上看,预警机制一般出现在企业危机产生前,是一种危机的预测。危机管理则不断包含危机预警,更是贯穿整个过程,既能实现危机爆发前的预测,又能在危机爆发后协助企业解决问题;第三,预警机制是危机管理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基于预警机制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分析

(一)企业预警机制构建目标

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目标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具有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柔性的预警系统和管理制度。其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发挥预警作用,通过预警机制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对比实现对企业危机的预警;其次,实现企业经营的实时监控。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运营带来影响,预警机制能够实时监控这些变化因素并及时作出评价并进行预测;再次,为解决危机提供参考。预警过程可以使管理者提前得到众多高质信息,为管理人员制定危机应对策略提供更多参考方案;最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危机免疫力。

(二)以预警机制为基础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研究

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落实操作,让其真正发挥危机管理的作用,因此必须构建一种模式将这种预警机制在企业内固定,保证预警机制正常运行,也就是说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以预警机制为基础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其具体构建模式及运行原理如下:

1.基于预警机制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式设计。以预警机制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一种动态的危机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危机的不同阶段,危机管理模式也可以参照危机发生前、发生时以及发生后三个阶段来设计。企业危机具有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两类,企业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管理。企业危机预警机制基于与企业危机管理有效性的内在联系,通过企业危机的表现形式实现有效结合,以期实现企业危机管理有效性。

2.预警机制在企业危机各阶段的运行原理。在危机发展的每个阶段,危机预警机制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危机预计机制的运作需要结合企业危机的可否预见性以及阶段性。企业危机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危机前、危机时以及危机结束后。预警机制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运行原理如下:

第一,危机发生前阶段。此阶段危机处于潜伏状态,但是有各种征兆并能显现危机信号。危机预警系统在此阶段主要通过对内外信息的检测收集,筛选具有指标性的危机信号为预测部门提供分析依据。这阶段预警管理中的预防制度对所检测信息的评估分析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者对危机的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预防策略。危机发生前阶段危机管理的重要工作在于发现危机征兆,培养企业在危机状态下的应变以及生存能力,提升企业危机应对力。

第二,危机发生阶段。此阶段是危机对企业冲击最严重的一个阶段,企业从业务运转到员工心理都处于紧绷和紧张状态。企业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会密切关注企业危机发展方向,企业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处于异常状态,因此在危机阶段企业必须结合本身特点采取一些具有时期特点的管理方法。危机预警在此阶段则侧重危机信息的收集,分析特征比对数据库帮助危机处理方案的制定。

第三,危机结束后阶段。当前很多危机管理理论大多针对危机发生前以及发生时的应对,很少提及结束后的策略。危机后的总结更显重要,能够从危机中不断学习提升危机管理水平让企业危机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有效的预警机制基础下的危机管理模式,必须结合预警机制的特点和危机的时间特性,对危机进行前、中后的全过程管理。危机后的管理侧重点为总结评估危机、学习危机处理、提升危机管理水平和发展管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彭峰.企业品牌的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4):126-129,189.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人力资源危机是企业危机的一种,是企业人力资源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一种景况。较典型的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现象有:员工对企业责任感降低、对管理层的信任度降低,管理层协调程度降低,员工解雇量过大,核心人员流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声誉下降,员工知识更新缓慢、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低下,员工士气低落、忠诚度低等等。

人力资源危机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从而使人力资源危机的发生具有客观必要性。有效地最小化人力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是实施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诺曼·r·奥古斯丁(normanr.augustine)将危机管理划分为6个阶段: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利。据此,对人力资源危机进行管理并不是事后的“亡羊补牢”,也不仅仅是事中的相机决策,而是警情预测、警情控制、相机决策、“亡羊补牢”相结合的预警式的有机系统。这一过程具有建立危机预警管理理念、预警规划、危机日常监控、危机决策与行动和危机行动总结五项基本功能。这一过程不断循环,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免疫力也就不断增强。www.133229.Com

基于此,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模型的构建应包括预警功能的设计、组织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机制的设计。

一、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设计

1.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理念构建设计

危机预警首先要革新观念,确立从企业的高层到普通员工都能理解、并乐于接受的危机预警理念。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要确立危机预警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把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纳入战略规划。其次,企业的中层或直线管理人员要建立与企业高层的危机理念相一致的危机预警理念。最后,要开展危机教育,让企业的各位员工都树立危机预警管理理念,提高危机意识。

树立人力资源危机理念,应考虑如下几点:

(1)树立企业与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培育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树立员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消除个体的自利行为,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安全度,减少发生人力资源危机的可能性。

(2)在每一个主要社会公众中建立起强有力的信誉基础。企业要努力培育能够强力支持企业的顾客基础;与媒体进行有效地沟通,促使媒体能客观公正地对企业进行报道;在其他重要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

(3)在员工和高层管理者之间建立开放的、双向的沟通渠道,创建“家庭”和“团队”的企业文化氛围。

(4)任何企业都可能发生人力资源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是企业的“常态”。因此,须警钟长鸣。

(5)危机对于企业生死攸关。危机的共同特点(爆发的突然性、损失的严重性、蔓延的迅猛性和社会影响的敏感性)决定了这一点。

2.预警规划设计

许多危机事例说明,在常态下的危机预警管理能使组织成功地应对危机形势,从而减小资源的损失,保护企业的形象不受损,甚至提高雇员的忠诚度和士气。wimmer1999的研究表明,没有危机管理计划的组织受危机打击的时间是有危机管理计划的组织的2.5倍。这说明,开展危机预警规划非常重要。危机预警规划包括如下内容:

(1)设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确立警度,以及危机预警的模式与方法。这里的重要任务是“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即确定何种状态才能称为人力资源危机,是何种因素导致人力资源危机。这需要综合分析人力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合理的人员流动率、企业的外部环境等因素方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2)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经营状态和人力资源状态,找寻企业人力资源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预测人力资源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3)确定预警的目标。危机预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力资源危机的“免疫力”。

(4)组织和配给应对危机的各种资源。

(5)确定日常开展危机管理的原则和措施,制定日常危机管理计划。

(6)确立危机发生时的处理原则、程序、方法及资金的预算。

(7)制定贯彻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理念、规划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3.危机日常监控功能设计

这一阶段可归结为“分析警兆,预报警度”。首先获取信息是顺利开展警兆分析的前提。在危机的日常监控过程中,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应正常地开展运作,适时地收集各种信息,为危机的监控提供信息支持。第二,进一步探悉企业人力资源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所在,开展危机风险分析。最后,进行危机风险控制,就是根据警度,采取措施,纠正偏差,防止危机因素的进一步劣化和危机面的扩大,从而避免或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4.危机决策与行动

当人力资源危机问题得到警示以后,应迅速对形势做出判断,确认危机处理的对策、程序、方法,并立即行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失误和波动进行矫正。

5.危机行动总结

一旦克服了人力资源危机,企业应及时总结,提高今后预防人力资源危机的能力。

二、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设计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重构

针对人力资源危机发生的必然性、所导致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大等特点,人力资源危机管理必须纳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活动中,且必须整合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中。这并不是简单地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附加预警的职能,而是要把预警的思想、预警的功能、预警的过程贯彻到每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内化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的必然活动和每一岗位的必然职责。

2.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重构

当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变革时,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仅仅依赖于现有的组织结构与流程是远远不够的。危机管理需要一个富有弹性的、适应性很强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各种危机所需。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重新构建或再设计的过程。一般而言,组织体系的设计包括:管理的机构、管理的幅度/层次、管理制度、政策和工作程序、岗位的设置、岗位的职责、人员配备、权限的划分等内容。在重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要综合考虑上述内容。

(1)设立日常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部门/团队。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设立危机管理结构/团队的重要性。至于如何设置,采取何种形式,并无固定的模式。可考虑如下两种形式:

设置一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危机管理机构,配置一定量的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专家。该部门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负责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的规划和日常的危机预警工作;在企业的各部门选择各方面的专家(包括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顾问团;当需要进行重大的危机预警管理决策时,由危机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危机管理顾问团开展危机管理决策。

组建由企业最高层直接控制的危机预警管理部门。该部门不仅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危机预警管理,同时要开展其它危机预警管理。其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常设一定数量的企业危机预警管理专家,并在企业各部门选择一定数量的相关专家,构成危机预警管理顾问。该部门工作的具体内容与上一种方式相同,只不过涉及的范围更广。

(2)岗位职责的设计。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是“全员式”的管理,企业的每一岗位、每一人员都有预防人力资源危机的责任。所以,在重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时,应分析各部门、各岗位发生人力资源危机的可能性,以及这些部门、岗位对企业的重要性,然后开展工作分析,确定各部门的危机预警责任及权限。

(3)其他方面的设计。管理的幅度/层次、管理制度、政策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设计可参照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体系,并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三、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设计

设计了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内容,并重构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后,并不能保证预警管理的功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只有把预警系统的内容整合到预警管理组织体系中方能达到预警管理的目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过程。人力资源危机预警部门/团队是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的核心,其在企业的高层领导(在组建直接由企业高层领导直接控制的危机管理机构的条件下)或人力资源经理(在设置隶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危机管理机构的条件下)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部门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并利用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系统开展各项工作。其工作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企业其他部门及员工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危机文化建设、危机教育、培训、规划和建设人力资源危机信息系统等内容。另一部分内容是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部门/团队的内部管理活动和过程。

企业在着手设计自身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过程时要注意:

1.要严格界定各部门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避免权力交叉、责权不明等现象。

2.要获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这是保证危机预警成功的组织前提。

3.开展人力资源危机培训是必要的。

4.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5.避免用预警管理替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6.要有效地进行沟通。a11inson认为,充分重视沟通和防范措施能减少许多经营性危机。沟通的对象包括:企业员工,企业管理者,外界危机管理顾问,企业的客户,政府主管劳动的部门,媒体,以及其他公众。

7.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它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

四、结论

本文从预警功能、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对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进行了理论上的构建,解决了目前企业在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设计上的盲区,为企业今后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诺曼·r·奥古斯丁(augustine,n.r.)等: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

[2]卡波尼格罗杭建平译:危机顾问:有效预防、控制与管理企业危机[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88-91

[3]wuwei,daishiyan,acomparativestudyofcrisismanagementplanninginsingaporeandhongkong,faculty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singapor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2001,2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危机管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07-01

现代建筑工程越来越向着高层、大规模、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虽然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使用性能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也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提升。高空坠落、电网断漏等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以及用户的人身安全,也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伤。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是尤为可行和必要的。下面,文字简要概述危机管理意识的相关内容,并分析和研究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积极落实危机管理意识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安全。

一、危机管理意识的概述

1.危机管理意识的含义

危机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一门新兴的专业科学。所谓危机管理意识,具体指的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种可能遇到的危机情境树立预先防范意识,并针对性的进行决策规划、动态调整、人员培训以及化解处理等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几率,并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快速、及时、有效的进行应对处理,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威胁。

2.危机管理意识的内容

危机管理意识主要是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危机事件进行预防防范的意识观念,因此,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几个方面,具体为:危机监测意识、危机预警意识、危机决策意识、危机规避意识、危机处理意识等。

3.危机管理意识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将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危机问题以及隐性危机现象进行监测和分析,对一些人为造成的危机问题能够通过相应的防范措施加以规避,并能够将一些客观存在的危机问题所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从而有效达到规避风险、降低损伤的目的。

4.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的特点

危机管理意识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4.1螺旋上升特点。危机管理过程是需要通过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逐步完成的,因此,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层面运动,而是属于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

4.2连续循环特点。由于建筑工程大多施工量大、工期长,因此,其危机风险存在不间断性,这就导致危机管理过程也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

4.3层层递进特点。建筑施工过程中危机问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重复性,因而,其危机管理意识也存在层层加强、层层递进的特征。

5.建筑施工中的危机类型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可能遇到的常见危机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具体包括有:

5.1安全危机。即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偏低等。

5.2施工危机。即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机械设备陈旧落后,工艺技术水平偏低等。

5.3人员危机。即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差,人才外流严重等。

5.4自然危机。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暴雨、狂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对策

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加强对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对危机管理意识的提高

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员要加强对危机管理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方法让全体人员对危机管理的目的、内容、重要性等有充分、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并帮助和督促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同时,还要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方法潜移默化的将危机管理意识深深植入全体人员的心中,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在施工过程中落实贯彻危机管理,进而有效提高全体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

2.设立和健全危机管理机构

施工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并抽调和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真正将危机管理纳入到建筑施工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来,明确和巩固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危机管理制度,并不断在实践中健全和完善危机管理机构,从而更好的保障危机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开展。

3.构建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

施工单位要在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施工管理实际,积极构建全方位、高精度的危机预警机制,并在落实推行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要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危机管理意识,加强施工中对自身以及同行业各类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监控工作,并根据其研究分析结果对现行的施工管理方法、策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对可能遇到的常见危机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及时、适当的分析预警,从而更好的提高对施工危机的防范效果。

4.加强危机管理培训

施工单位要在全体员工范围内积极开展相关的危机管理培训活动,通过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座谈会、宣传栏以及安全知识竞赛等手段,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丰富他们的危机管理知识,提高他们在施工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危机管理活动。

结语

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视的一项核心内容,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安全的防范工作,积极树立和贯彻危机管理意识,真正将危机管理意识落实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人们创建一个更加安全、舒适、可靠的生活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97-198.

[2]陈明兄.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城市建筑,2012(17):148+155.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6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政府中心论;多元主体论;社会动员;法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2.5;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4-0064-05

“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管理对我们而言却是一门新学科。20世纪90年代,国外的危机管理被引人中国,但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危机管理方面,公共危机管理少有人涉及。直到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公共危机管理才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在我国,2003年“非典”危机后,公共危机管理迅速成为研究热点,引发第一次研究高潮;2008年汶川地震后,公共危机管理进入第二次研究高潮。目前,公共危机管理定义众多,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在法制保障下,政府、社会以及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多部门、全方位的公共危机动态管理过程。学者们从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管理、社会动员、法制保障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研究。

一、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

对于公共危机中的政府管理,学者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政府中心论”阶段与“多元主体论”阶段。

(一)政府中心论

政府职能理论认为,政府管理危机事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同时,政府拥有“强势”权力和资源,因此,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即政府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以此为出发点,学者对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政府公共形象、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应急管理体系

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中心,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薛澜、钟开斌认为,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导致危机状态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产生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都有很大差异,从而使得政府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因此,二人系统地讨论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制度的思路,以期为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背景框架。祝小宁、袁何俊认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是政府应急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因此,二人深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中的“信息缺失”问题,结合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提出了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路。王德迅、薛澜等分别以介绍日本、美国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为例,提出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寻寰中、王德提出了构筑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朱正威、吴霞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危机管理的起点和基本手段。因此,二人借鉴西方业已成熟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对政府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应对框架与程式进行了探讨。高小平认为,“一案三制”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框架;其中,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是“一案三制”的起点;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应急指挥机构、社会动员体系、领导责任制度、专业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队伍等组成部分;应急管理机制是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有效运转的机理性制度;法制是基础和归宿,应急管理法制的确立,表明我国应急管理框架的形成。

2 危机管理能力评估体系

可以说,应急体系的建立为应急状态下的政府危机管理,赋予了“无限”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必须引入管理评估体系,从对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效果等维度的绩效评估来引导危机管理决策,有效制约政府权力,使政府对危机管理决策结果负责,减少失策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些学者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周庆行、唐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公共危机决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刘传铭、王玲应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了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用aHp多层次模糊评测法研究建立了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绩效评估模型。许皓、杨宗龙应用模糊决策的有关理论构建了危机管理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3 政府公共关系

建立应急体系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评估体系是对应急体系的有效制约,而政府公共关系的建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则是政府危机管理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关策略,为政府塑造良好形象。

徐刚、黄训美认为,以公关手段调节社会传闻,塑造政府形象,通过满足民众的知情权获得民众支持,将减少政府危机管理的“交易成本”。邹东升认为,建立体制完备、高效运行的社会统一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平稳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固然重要,但打造应对公共危机的现代政府新形象――人本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则更为重要、更为本质。刘湃从政府危机管理的诱因出发,探讨了政府形象塑造的五个角度:人本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斯亚平将博弈论引入危机管理,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针对面临公共危机的相关个人、组织等不同利益群体所采取的姿态、行为着手,研究讨论政府破解“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的应对策略。丁猛猛、董文升从政府危机公关意识、信息公开新闻制度,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互动等几方面探讨了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

(二)多元主体论

持政府中心论的学者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寄予了无限期望,但是,事实上我们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对此却明显准备不足,不能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期矛盾高发、事故多发的态势。因此,一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政府组织自身在信息处理、条块分割、危机意识等方面的缺陷,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危机决策主体已经成为危机管理的掣肘,而且很多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政府自身所作出的日常决策。于是,他们提出了“多元主体论”观点(公共治理模式),即将“治理”观念引入公共危机决策,认为政府组织已不再是唯一的行为主体,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它必须――事实上也不得不――吸纳其他众多的行为主体参与并共同应对危机,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协作而形成多元组织、多重层次和多种行为主体共存共荣的格局。为此,学者进行了各种尝试,如张成福认为,现代危机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政府对于危机事件的解决已经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项资源、模式和策略。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是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重要发展方向。胡百精将契约理念引入危机管理研究,主张以契约修复为主线,建立基于组织整体战略框架下的危机管理体系。刘霞、向良云提出“公共危机决策网络治理结构”,即指由处于核心地位的政府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以及非赢利组织、公民、企业、国际组织等多元的决策主体,运用现代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形成一个彼此依赖、共享权力的动态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张立荣、冷向明将“协同学”原理引入危机管理,提出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的主张,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通过自觉的组织活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各种相互之间元规则、无秩序的要素在一个行为目标和规范相对统一的网络结构中有机地组合起来,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由无序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相互协同的自组织状态,针对潜在的或者显现的危机,协同实施系列性的控制活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

在多元主体论者中,由于对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存在认识差异,多元主体论又演化为两派观点。一些学者认为,主体多元,但其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其他主体处于配合或从属的地位。曹现强、赵宁从权力一责任划分的角度对危机管理中的多元主体的权责划分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关键就在于建构危机状态下以政府为中心的危机管理权责机制。黄金兰提出构建“四棱锥”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该机制中政府将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在棱锥型中处于顶点的位置,而相关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社会公众将作为管理危机的参与者,在棱锥型中处于四个侧面的位置,最后以公共危机作为棱锥的底面,从而构建一个四棱锥型的、多方参与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以共同作用于公共危机。这派观点在形式上虽然赞同主体多元,但实质是“政府中心论”的一种变异,。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开放、平等的互动与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对话、协商、伙伴关系、确认共同目标等方式形成集体行动而实施对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向良云认为,在平时的常态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赋予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应对单元以相应的自主行动权和资源,使其都有权对出现的问题与外部环境进行协调以迅速解决之;在战时,则需要强调政府和国家的强势,实现社会权力向政府组织、尤其向政府组织中危机治理核心机构的集中。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动员

“动员”最初是军事用语,现在被广泛运用于非军事领域。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动员”二般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号召、发动和组织工作。动员有社会动员、政治动员之分。社会动员是指在危机管理中,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凭借自治自律的特点,配合行政动员、政治动员,处理一些他们无法处理的一些事务,从而达到危机管理的最、佳状态的一种动员方式。社会动员包括社会公众的动员和社会组织的动员。

在社会动员的研究上,许多学者对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并且提出了很多值得尝试的建议。蔡志强分析了社会参与的内涵与特点以及社会参与机制运行的价值基础,指出我国应当通过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来推动公众参与度。赵成根介绍了现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民的参与机制,这对我国的公众参与具有借鉴意义。李常能从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四种形式入手,提出了政府引导公民参与的相关建议。唐俭从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障碍分析入手,提出了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路径选择。郝琴从担升公民参与意识入手,指出塑造发达的公民应急文化是促进公民有效参与管理的努力方向。史培军等人倡导推进政府救助和社区自救助相结合的模式,重视社区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减灾社团,推进减灾地方消费和社区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敖带芽指出,社会中介组织在应急信息管理、应急反应、危机信息披露和恢复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善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张改清、林冲等人针对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从管理主体、社会层面、制度建设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非政府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社会动员进行了精细化研究。2005年11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edata-prover在线调查联合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调查项目组对城市网络居民的危机意识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协助政府增强公民的危机意识,提高危机防范、应对能力。褚松燕对公民参与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公民有序参与的实质乃制度性反思,即在增强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公共治理结构。孙多勇利用前景理论建立突发事件下信息对个体心理预期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突发事件下个体的心理预期与行为变化,这对公共部门危机沟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维平等人认为,通过教育,培养我国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刻不容缓。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法制保障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保障上,学者研究的焦点有二:―是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界定危机管理各主体的权力和责任的界限,以法律规范和制约权力的运行;二是紧急权力法制化,即紧急权力在受法律保障的同时,也应当受到法律的限制,避免出现不受限制的自由裁量权。

(一)危机管理法治化

学者普遍认为,危机应对分为“非法治模式”与“法治模式”。两种模式表现为政治动员与行政应急法治两个方面。政治动员在目前我国现阶段政治和法律的现状下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但是,行政应急法治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危机管理体系的协调高效运作,必须以法律为保障,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

对于危机管理的法治化,学者目前普遍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立法工作,即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目前,在危机管理领域,我国已有立法,如《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和政府职能部门处理危机的法规、规章以及应急预案。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针对性强,行业特点突出,但缺乏对危机共同规律的总结,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性。特别是各职能部门针对单一的事件提出的应对措施,在法律位阶上的地位低于法律,约束效力级别低,缺乏对连带发生事件的应对处理,还不足以担当建立现代危机管理制度的完整功能。因此,学者们普遍赞同加强危机管理的统一立法工作。莫纪宏、吕景胜结合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要统一我国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特别是应当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来代替目前分散立法的状况。郭晓来、宋超、曹现强等认为,我国缺乏公共危机管理基本法律的统一规范,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一部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法》,作为各种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法。戚建刚从我国危机处置法存在的“重特别的危机立法、轻统一的危机立法、重实体、轻程序,重分散型的应急机制、轻整合型的应急机制,重封闭性的应急机制、轻开放性的应急机制”等缺陷出发,提出我国危机处置法的目标模式、法体模式和制度模式。在上述赞成统一立法的观点中,又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主张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立法》,男一派主张制定《公共危机管理法》。虽然,随着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两派观点也烟消云散,但这两派观点产生的本身,则说明我国有些学者对于公共危机的概念、特点等基本理论的研究还不深入。

(二)紧急权力法制化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背景下,紧急权力的法制化可以说是当下中国法学界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危机之下法律沉默”的观念与通过将紧急权力法制化的方式来应对危机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一些学者认为,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以行政紧急权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即使是在危机状态下,也要限制政府府。否则,可能会诱发新的社会危机,并对国家法制进程造成长久的伤害。郭春明、邓征、莫纪宏认为,应当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来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能够依法行使行政紧急权力,防止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因为实施紧急状态而受到政府紧急权力的不必要的侵犯。戚建刚分别介绍了东欧6国和美国罗斯特的独裁理论,认为二者在紧急权力宪法化,防止独裁权力滥用上对我国紧急权力法制化具有启示意义。除此以外,梁木生、胡俊从政府危机管理适度应对的前提、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以及检验条件等出发,构建了危机管理适度应对模型。

四、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述评

我国学者从公共危机的政府管理研究、社会动员和法制保障三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但是,现有研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是在公共危机的政府管理研究上,主要集中于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应急管理体系各部分,如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具体研究很少,与此相应:在管理能力评估体系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应当说,在政府管理研究上,从政府中心论到多元主体论,学者对政府管理的研究思路是清晰而全面的,但是,与之相对应,学者对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尤其是政府在引导市场机制进入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的研究则在÷定程度上存在缺失,有待加强。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7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Swot分析

中国是一个突发事件特别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以往人们几乎是以家庭小集体来应对危机,十分被动。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人们逐渐把握危机的主要特征,主动干预和防止危机,危机管理已经从家庭、企业走向社会,并引入政府管理之中。我国正处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的复杂性提升,给政府危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机管理已然成为新时期政府管理的重大课题。加强政府危机管理,有效预防危机,降低损害,是维护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1.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最早运用于二战期间的军事和外交领域,传统政府危机管理集中于高级政治领域,诸如国际冲突、完整、国家统一与分裂等,核心使命是规避战争、缔造和平。[1]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平衡、恐怖主义袭击、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公共危机进一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危机管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

2.我国政府危机管理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

2.1.1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中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即指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和法制。[2]

中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运行的特点之一,就是国家领导人亲临应急管理第一线,使老百姓深切感受到“政府与人民在一起”,动员救灾力量和资源,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际赞许。

2.1.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组织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组织优势体现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政府履行政治、经济、社会职能,享有极大的公共权力,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能第一时间调动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大规模应急支援,以及时控制险情,降低损失。

2.2内部劣势

2.2.1缺乏统一的综合协调机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组织机构传承于计划经济体制,根据危机的类别由相应部门垂直管理,但没有独立和常设的危机管理协调机构。[3]地方应急管理多为临时组建,面对大面积、交叉性、高破坏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时,出现部门分割、管理分散、联动性不强的局面,无力承担领导全局的重任。

2.2.2政府预警能力不强。虽然中国自古危机事件多发,但远不及日本地震频发的程度,从政府到民众的危机意识较为薄弱。相关的技术设备落后,危机预报时常失准,信息披露机制不够科学,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都大大降低了危机区域民众及相关政府组织的警觉性。

2.3外部机会

2.3.1经济发展奠定物质保障。“一手抓应对突发事件,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坚持“两手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就汶川地震时期来说,在2007年,中国经济已跃居全球第四,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开展抗震救灾、安置受灾群众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2.3.2发达国家经验和模式的借鉴。发达国家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都早于我国,危机管理机制建立较早,经验丰富,“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的美国模式,“国家首脑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平台,相应部门为主力”的俄罗斯模式和“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的日本模式都是中国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危机管理的重要借鉴。

2.3.3危机创造转机。危机往往会提供新的突破点和发展点。新的危机暴露危机管理体系的劣势,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和改进。突发事件敦促政府改善危机管理体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平稳和谐地发展。

2.4外部威胁

2.4.1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加速,城市聚集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城市人口密集,社会关系复杂,各类设施集中,突发事件不再局限于普通的自然灾害,水电交通,城乡矛盾,安全生产等都成了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因素。城市突发灾害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对象集中性的特点,并经由发达的媒体业传播,影响范围广,程度深。

2.4.2科技发展提高了危机的复杂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的发展除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往往也伴随着新的危机,如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和各类频发的生产事故,其事态严重性与传统的纯自然灾害的破坏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科学技术用好了造福人类,驾驭不好就可能酿成事故,带来灾难。

3.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方案

通过Swot分析匹配,可以得到如下方案矩阵:

外部方案内部

Strengths

・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组织优势weaknesses

・缺乏统一综合协调机构

・政府预警能力不强

opportunities

・经济发展奠定物质保障

・发达国家经验和模式

・危机创造转机So方案:坚持经济与危机管理“两手抓”,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危机管理经验。

wo方案:

充分利用经济物质优势,投入风险预警技术设备的学习与研究。

threats

・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风险

・科技发展提高了危机的复杂性St方案:发挥政府组织优势,落实政府经济管理与社会管理职能,控制城镇化风险。wt方案:改革与建立统一的综合协调体系,发展先进技术以提高政府预警能力。

3.1抓住机遇,发扬优势。危机管理是在危机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控制,危机过后也应认真总结,针对管理中暴露的弊病,对症下药,及时解决。既要继承本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经验,发扬组织优势,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强国际赈灾应急工作方面的交流,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系。

3.2培养危机意识,提高预警能力。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不足,即利用经济崛起之优势,加大对危机意识宣传和先进预警技术设备开发的投入,培养从政府到国民的危机意识,构建科学统一危机信息披露平台,提高危机预报准确度,防患于未然才能也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根本所在。

3.3落实政府管理职能,规避外部威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组织优势,落实政府经济与社会职能。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和监督经济生产过程,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各方矛盾,缓和危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3.4锐意进取,推进改革。在内外双重劣势下,探索政府危机管理新出路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现有不足,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体系以改变危机管理中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提高危机应对积极性,加强危机管理整体性和协调性,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开拓危机管理新领域,引进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动员民间团体志愿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武.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2(1).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阶段;质量危机;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行业特点决定了建筑企业所承受的潜在危机比其它行业来得多来得复杂,尤其是在当今金融环境不容乐观、资金链断裂以及市场态势低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诱发建筑企业种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更是被大大增加了,毫不夸张地说,当下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严酷的经济形势,建筑企业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好地对危机进行全面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危机对企业的冲击,成为了当下现代建筑企业管理的新任务和难题。

一、质量危机的概念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质量危机是建筑企业危机管理当中的一种,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对企业运转和信誉乃至生存产生重大威胁的紧急或灾难事件。产生质量危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生产技术、工艺落后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技术、工艺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之一,我国的部分建筑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施工技术和工艺落后,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旦建筑产品进入市场就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处理不力就会引发质量危机。

2、生产流程不科学

从每种意义上说,建筑也是一种产品,只不过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从建筑企业材料的输入到最终产品的输出,是可行性研究、材料采购、施工、验收到销售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一个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3、人员素质不高,产品质量危机意识欠缺

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员工和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关乎到企业的产品质量,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没有娴熟的技术工人和全体员工强烈的质量危机意识,那么产品的质量将会无从谈起。

4、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规范

建筑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的市场,甚至面对国际化的市场,这就对建筑企业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去,企业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要注意环保、安全的要求。纵观国内近期发生的一些建筑企业危机事件,原因主要是其质量体系混乱,没有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也有实施过程执行不力或者执行不规范。

二、施工阶段产生质量危机的影响因素

施工阶段质量危机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四方面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图1质量危机产生的因素

1、人的因素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对建筑施工来讲,人既是施工质量的监控者,也是施工质量的“制造者”。据统计资料证明,88%的质量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失误所造成的。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因素是分不开的,主要是加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避免质量危机的发生。在质量保证环节,人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者的素质,二是操作者的素质。

管理者是具有决策权力的人,其整体素质,是提高施工质量和规避质量危机的关键,管理者可以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整体的规划,也可从战术的角度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在关系到施工质量和规避质量危机的问题上,要慎重选择施工管理者。

施工操作者是实现工程质量的直接参与者,主要表现在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它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要求精度高、工艺新的部分,否则工程质量很难保证。还有操作者的缺陷、心理因素、错误行为和是否违纪等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对质量危机的管理具有重大影响。

2、材料的因素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投入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又怎能符合标准呢?因此,加强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

对材料等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材料信息的掌握,供货厂家的优选;材料供应的合理组织;材料的合理使用和减少材料流失;加强材料检查验收,及时验收和检查;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和使用不当;建立材料质量的跟踪体制,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根据影响程度,建立惩罚机制等。

3、设备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都与施工机械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对施工机械的性能、选型和使用操作等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为施工机械的缘故,引起施工问题,减少产生质量危机的机会。

3、方法的因素

方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施工方案的控制,主要是施工阶段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计划与控制手段、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现场监督管理等。

施工方案是否恰当,能否顺利执行等,都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也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会体现在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利益有关方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上,因此,应重视对方法的控制。

4、环境的因素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处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影响它的环境因素很多,有社会环境、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监督管理环境、建筑人文环境等。每一种具体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施工阶段的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复杂多变,因此在施工阶段,加强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是一项必须且重要的工作。

实现施工建筑企业阶段的质量危机管理的目标,加强环境因素的控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环境条件,并且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及时地做出预报和预测,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相应的预测和准备,真正当一些不测情况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取对策,制定应对策略,加强管理和监督,避免质量危机的发生。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危机管理与创新策略

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建筑工程规模较大,而质量危机管理又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非常必要,这样使质量危机管理形成一个系统,可以进一步增强人员质量危机意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也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总结经验,将危机进行分类,找出危机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故的发生。

2、清晰质量危机管理的目标和控制节点

对施工阶段的质量危机管理来说,要清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阶段,建立一套质量控制和保障的体系,有针对性的投入到管理当中去。预防危机的第一步,就是确立施工的具体要求和企业的质量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告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结合企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实际情况,订立一个有效并保证可实现的有效目标。管理人员应当确定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节点、重点部位,施工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质量控制。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比如,材料进场的控制、施工开始后的基础部位、混凝土的绕筑以及隐蔽部位的控制等。除了对施工中可能引起质量危机的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加强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还要对可能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因素加强管理,包括社会因素和设计环节可能的不合理提出质疑和整改意见。

3、时刻关注施工动态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情况。管理人员要和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定期沟通,准确的掌握施工的实时进程,同时也将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告知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充分的了解质量危机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人员的有力监管与施工人员的积极配合相呼应,以此来降低施工中质量危险的发生机率。

4、开展质量危机管理培训活动

质量危机管理培训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质量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危机管理方法,从而使他们在开展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将质量危机管理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从而提高质量危机管理工作效果。培训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照本宣科的通读理论,应该结合具体的案例提高培训活动的生动性,使工作人员更容易接受。

5、抓住危机处理的要点

不同的工程其质量危机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都是不同的,处理措施和处理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抓住质量危机处理的重点。建筑工程中发生的质量危机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来不及同步处理,工作人员应该准确地找到质量危机处理的要点和关键,并制定系统的处理措施,将危机扼杀在前期。只有将重点危机问题解决了,其他的质量危机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缩小质量危机的影响范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危机管理,建筑企业应当具有良好的危机意识,在工程施工及施工开始前,应当制定危机的预防措施,并且要加强员工的质量危机意识,结合工程实际,并结合国家、行业、企业的质量标准,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质量危机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并对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加强质量危机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文锋,尹光辉.建筑企业施工阶段质量危机管理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8).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9

关键词:电信;危机管理;危机预警;危机管理系统

一、危机管理与我国电信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一直处于独家垄断经营的时代,我国电信业曾被认为与“危机”、“危机管理”等无缘。然而,随着我国电信业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和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电信市场将陆续对外开放,我国电信业的生存发展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所面临的制度风险、资本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随之增加。尤其是开始于世纪之初,并持续至今的全球电信业危机,其延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造成的损失之惨重,都以活生生的实例向我们证实和警告:电信业对危机没有绝对的免疫力,危机防范和管理不可缺少。

危机管理起源于西方管理学中的“救灾式”管理,是针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想何时发生,而一旦发生就会对企业经营造成极端危害的各种事件的管理。企业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经营危机、信贷危机、信誉危机、财务危机等。危机管理相应地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企业危机具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不可预测性、舆论关注性等特点,因而,加强危机管理,及时、科学地处理危机在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目前而言,我国电信企业的危机管理应侧重于“事前管理”,即在企业管理中引入“危机”的概念,通过对企业发展中的内部微观环境和外部宏观环境,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和判断,初步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危机管理系统,以求使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健康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电信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

1.通过实施恰当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电信企业全体成员的危机管理意识是建立危机管理系统,进行危机管理的前提。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将危机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这些理念包括一系列有助于防范、管理和成功应付企业危机的行动和管理步骤。事实表明,没有危机隐患的企业是不存在的。企业的危机何时发生,在何处发生,发生什么,往往事先很难预料,因此,危机管理不仅是企业主管和某个部门的职能,而是要求全体员工都要参与的事情。一方面,全体员工都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就会大大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即使在危机真的发生了,也比较容易组织大家按照企业的危机管理制度,利用非常手段,避免危机事件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而对于电信业来说,就是要从电信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教育,使之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预防危机。

针对电信行业特点和电信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情况,做好危机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技能,是增强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电信企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而且总公司和各下属省级子(分)公司在人员素质、资产质量、管理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实现整体战略的需要,必须由总公司集中组织规划,开展危机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工作应制度化,开展之初可以聘请社会上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同时应注意逐步培养各企业自己的培训人才,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培训队伍。

2.必须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这是我国电信企业危机管理系统构建的关键所在。我国电信业应将危机管理的重点放在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具体来看,电信业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电信企业内部管理部门中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危机处理计划的制定,做好人员和组织机构方面的准备。企业发生外部危机时要想平稳渡过,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与队伍来专门进行处理,而没有危机管理部门就不能保证企业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总职责是:全面、清晰地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预测;为处理危机制定有关的策略和步骤;监督有关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在危机发生时,对全面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鉴于电信业的行业特点,我国电信企业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应注意既要包含管理型人才,又需要有技术性人才作支撑;既需要有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又不能缺少能够踏踏实实协助危机管理委员会内外信息传播与沟通工作的人才。通过在各级子(分)公司设立危机管理机构,可以协助电信企业逐步培养一支危机处理的专业队伍,以便既能在危机爆发时救企业于水火之中,又能在平时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服务。

(2)建立电信企业良好的信息搜集和评价系统,这是进行危机预警机制的关键。影响企业经营的信息有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经营信息两类,其中外部环境信息包括政治、经济、政策、各种市场、竞争对手、供求信息、消费者等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内部经营信息则主要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市场等发展变化的生产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该系统不仅要全面搜集以上信息,而且还要对所得信息做出及时、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找出电信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可能引起危机的先兆,如经营不善、技术发展滞后、战略决策失误、财务危机等因素引起的企业人、财、物管理运营方面的相对失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控制危机,促使电信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3)建立电信企业科学的危机预测和警报系统,这是进行危机管理的前提。该系统应能对企业经营各方面的风险、威胁和危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预测企业危机的演变、发展和趋势,为管理者进行危机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另外,该系统应根据电信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标的可接受值与不可接受值。当经过科学的评价,判断各种指标和因素突破了危机警戒线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以及用什么方式发出警报。

现在国内的绝大多数电信企业的评价指标还是基于上级公司下达的统一的考核指标(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给各省公司的考核指标体系)。这样的考核指标体系被人为分割成按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部门间的指标缺乏沟通和有效的联系。另外,很多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在现有的考核指标体系中无法反映出来,例如客户满意度,员工素质,企业运营效率等等。因此,笔者建议,借鉴韩国3大电信公司的做法,引入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的管理方法,通过对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运营(internalprocess),学习与成长(Learning&Growth)等4个主要方向的考核,全面、科学地评价企业的运营,为危机预测和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4)建立危机预处理系统,预先制定危机预处理方案,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电信企业危机的性质同样包括物质、金融财务、意识形态和管理等方面。虽然危机性质各不相同,但企业危机管理原则与目的是一致的。企业要想摆脱危机步入正轨,就必须预先制定危机处理方案,以确保危机到来时能够处于主动地位,避免和削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使危机变成机遇。企业危机预处理系统的建立应包括以下步骤:提出预测的目标积累与预测目标相关的背景情况及有价值的信息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模型法等)制定预处理方案对预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5)力求使电信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制度化,把危机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企业自我诊断,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开展危机预测,并通过分析危机信息,制定危机预防措施。

3.建立电信企业较为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危机处理系统负责在危机爆发后,为减少危害和冲击,按照危机处理计划和应对策略对危机采取直接的处理措施。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在企业危机出现后争取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明确的行动,尽早地阻止企业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电信这一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正常运行的行业而言更是如此。持续至今的全球电信业危机,其爆发固然是根源于电信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然而,其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后续影响之大,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信业界一直以来漠视危机管理,以至于当危机出现时显得措手不及,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危机转变为发展机遇。(2)分析危机成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危机,设法消除危机造成的消极后果,并努力促使危机化为转机。危机处理对策包括:指定适当的公关人员担当企业的独家发言人,以对事件做出公正、全面的报导,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利益;设立迅速、统一、公开的信息方式,危机一旦发生,危机管理部门应迅速率先由企业发言人向媒体、公众及企业内部员工公开事情的过程,这样既为公司树立了坦率的形象,也给危机的状况定下基调,避免使公司处于被动地位;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配合媒体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机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其一是物质后果,包括危机直接造成的财富、设备等损失,以及危机间接造成的连锁损失和处理危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二是人身后果,主要是指危机中发生的企业员工丧亡的情况。

4.总结和恢复系统是危机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危机的发生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而,危机过后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总结是必要的。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电信企业危机总结系统的工作程序一般可以包括如下3个步骤:(1)调查,即对危机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等全部措施进行系统的调查;(2)评价,即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力求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整改,即对危机系统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提出整改措施,,交由企业相关部门逐项落实。此外,危机过后,企业要在对危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正视自身弱点,修正发展计划,尽快地恢复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朱建军等.企业危机管理的三个过程.企业活力,2001,(6).

危机管理的重点篇10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危机管理;企业管理;企业危机管理

1.危机的概念

现代社会,危机一词广泛出现在各个领域。诸如,经济危机、能源危机、信誉危机等,但危机的概念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理论界公认的准确定义。

韦伯斯特将危机定义为:“一个更好或更坏的转折点,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一段至关重要的时间和一个达到危机关头的情境。”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将危机定义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福斯特则指出,危机有四个显著特征:a.急需快速作出决策;B.严重缺乏必要的训练有素的员工;C.严重缺乏物质资源;D.严重缺乏时间。龙泽正雄认为,危机有五种内涵,分别为:a.事故;B.事故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C.事故发生(损失)的可能性;D.危险性的结合;e.预期和结果的变动。薛澜等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李云宏和吕洪兵将危机界定为在任何组织系统及其子系统中,因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突变,对组织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利益构成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紧张状态。这里强调了危机是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由于对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利益受到威胁所致。刘刚将危机定义为“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危”为危险、危害,而“机”为机会、转机。危机具有双重性,要善于转危为机。

从国内外危机管理大师对危机的定义中不难发现危机的一些共同特点:a.危机会对组织造成严重的负面的影响;B.一旦处理不好会危及组织的生存与发展;C.在资源、时间相对缺乏的基础上急需处理;D.危机具有突然性,由于人们很容易忽视危机发生的前兆,因此当危机发生时原有计划被打乱,人们感觉非常突然。笔者认为,首先危机不是简单的一个事件,而是由这个事件引起的组织所必然面对的环境,准确的说是一种情镜。危机一旦爆发,他的危害程度,不仅取决于危机本身,还取决于危机的处理者,是否能够妥善的处理危机,处理得当,不仅可以转危为安,做的好还可能转危为机。处理不当不仅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危及组织的生存。危机是由一个或一系列事件引起的,对组织的利益和目标,及利益相关者构成严重威胁,具有发展不确定性、处理时间紧迫性的不利情境。

2.企业危机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企业危机可被划分为许多种类,按成因分为企业内部危机和企业外部危机;按形式分为潜在危机和显在危机;按可预测性分为可预见的危机和不可预见的危机等。实践中很多危机并不能准确的归于哪一类,笔者根据企业危机的成因,将企业危机分为企业外部危机、企业内部危机以及企业关联性危机。

企业外部危机主要包括7类危机:a.自然危机;B.政治危机;C.经济危机;D.公关危机;e.社会危机;F.产业危机;G.新技术危机。

企业内部危机主要包括6类危机:a.组织危机;B.财务危机;C.人力资源危机;D.发展战略危机;e.生产与营销危机。

企业关联性危机是指有企业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企业危机,其形成影响因素较多。

3.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

何为危机管理?基于对危机的不同理解,对危机管理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定义。

米托夫和皮尔逊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阶段,管理者应同步采取“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等行动。罗伯特·希斯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他认为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转移或缩减危机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管理的地位,改进对危机冲击的反映管理,完善恢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的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龙泽正雄认为危机管理的流程是发现、确认、分析、评估和处理危机,“始终要保持如何以最少费用取得最大效果”。史蒂文·芬克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危机管理分为危机防范、危机处理和危机总结三个管理阶段。”邱毅认为,危机管理是组织体为了降低危机情境所带来的威胁所进行的长期规划与不断学习、反馈的动态调整过程。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他还提出危机管理具有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五个具体职能。路洪卫认为,“危机管理是立足于应对组织或社会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的危机管理能利用危机,使组织或政府在危机过后树立更优秀的形象,公众将会对政府或组织有更深的了解,更大的认同。因此,在危机面前,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这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

国内外的专家认为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具体管理职能的充分运用,使危机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甚至化危为机。危机管理必须考虑危机的成因特点,从危机前到危机后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危机管理是为了更好的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来达到目的的整个管理过程。

4.企业危机管理的职能与内容

企业危机管理具有3种职能:a.预警职能;B.矫正职能C.免疫职能。企业危机管理是以预警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机制。

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容或者说三个阶段,大体为:a.企业危机的预警与控制:包括危机调查和危机预测、精心策划危机反应方案和培训专业人员,进行“模拟危机”演习;B.企业危机处理:包括建立快捷、高效的危机管理组织、对危机进行确认和评估、迅速隔离危机以及合法转嫁和分散危机、维护企业形象,作好危机公关;C.企业危机的恢复:包括危机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整顿公司、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振兴企业等。

【参考文献】

[1]StevenFink.Crisismanagement:planningFortheinevitable[m].newYork:amaCom,1986.

[2]何海燕,张晓甦.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