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4:06

社会经济本质篇1

【摘要题】理论探讨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本位/发展本位

在当前经济法学界,经济法法本位的主流观点是社会本位,其所谓社会本位主要是指 经济法应当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己任。(注:社会本位论者除使用“社会利益”一词外, 还经常使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益”、“公共利益”等词 ,其含义相同,本文统一使用“社会利益”。)但社会本位论者对此观点却缺乏严谨的 论证,甚至许多人就先验地认为本当如此。笔者在此对社会本位及当前流行的各种观点 提出质疑,并提出“发展本位”的新观点。

一、对“本位”及“社会”的理解

如果我们要证明经济法是社会本位,那么首先就应该弄清这里的“本位”以及社会本 位中的“社会”是指什么,这是论证该命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本文对社会本位质疑的 逻辑起点。

“本位”一词在汉语中有5个含义:(1)原来的官位;(2)原来的座位;(3)本人的府第 ;(4)主体,中心;(5)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果将“本位”放在本 文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即指“法本位”。这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原创命题, (注:对此论证详见童之伟《20世纪上半叶法本位研究之得失》,载《法商研究》2000 ,(6)。)但对法本位的概念却没有深入研究和取得一致意见。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有代表 性的定义是“当研究权利义务之先,对法律立脚点之重心观念,不可不特别论及,即所 谓法律之本位是也”。[1]当代有学者定义为:“法律本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制定法 律的时候,必须首先确立法律的基本目的,基本任务或基本功能,它反映了法律的基本 概念和价值取向。”[2]另有学者认为“所谓法律本位问题,其实是指法律的直接根据 ,即立法理由:法律根据何种理由而立,或者说由何种观念派生?”[3]从上述定义中我 们可以抽象出法本位的两个特征:一是立法标准,它是法律制定的直接标准;二是价值 导向,它在法价值观体系中带有本质的、根本性的规定。这也契合了“本位”一词第④ 、⑤项的含义即“中心”和“标准”。

那么“社会”怎样理解?社会的概念极其复杂,也许“我们只有走到路的尽头时,才能 真正知道什么是社会,也就是说,这也许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地知道的东西”。[4] 自孔德开创社会学以来对社会的认识一直就有两大传统: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社会学 派的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等认为社会是一个抽象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客观实 体,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之于社会,正如细胞之于人,社会一经产生就成为与个 人不同的更高的独立层次。而人文主义社会学派的腾尼斯、韦伯则认为社会只是一种假 象,它不过是由于具体的人的相互联系而组成,不能“只见社会不见人”,因此更应该 注重个人的研究。而当今对社会的认识正趋于上述两种传统的融合,哈贝马斯、吉登斯 、布迪厄、福柯已提出反对主客二原论思维方式。我国社会学创始人费孝通在总结他的 学术研究时就指出社会的确是一个实体,但个人是这个实体活的载体,是可以发生主观 作用的实体,社会和个人是相互配合的永远不能分离的实体。[5]笔者认为这是对社会 准确、客观的解释。

二、对经济法本位建立于社会本位的检讨

何为社会本位?经济法学者通常是将社会利益界定为社会本位。依据法社会学家庞德的 理论,“法律的功能在于调节、调和与调解各种错杂和冲突的利益”。[6]马克思说: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p82)“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8](p70)“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 志的表现,就是法律”。[8](p378)其“‘本位思想’通常是由法律所体现的利益所决 定的。”,[6](p9)因此以利益为法本位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依据本文对法本位的分 析,那么社会本位实质就是以社会利益为经济法立法标准,以社会利益为经济法根本价 值导向。但事实上无论其作为立法标准还是价值导向都是行不通的。

(一)社会利益不能作为经济法的立法标准

首先社会利益无法找到合适的利益承载主体决定其无法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当人们“ 一谈到利益,总是意味着那是隶属于一定主体的利益”。[9]而社会作为一个主体,正 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它虽与具体的人密不可分,但绝不是简单的个人的总和,它是一 个极为抽象的实体。这样的实体是无法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大多数社会本位 论者对社会的解释就含糊其词,甚至避而不谈,并且他们不自觉地将国家等同于社会。 因为就人们所理解的社会的外延“大多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人们活动关系和形式的总 和,一旦小于或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往往会加上前缀定语,如‘氏族社会’、‘人类社 会’、‘国际社会’等等。”[10]可见社会本位论者视野中的未加界定的社会就是指国 家。提倡社会本位岂不变成了国家本位?而社会本位论者自身也认为:“国家至上,国 家中心,国家意志决定一切,国家统筹一切的国家本位观念阻碍了法律的进化。”[11] 当然,有的社会本位论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他们提出了种种所谓社会利益的代表 ,例如社会团体。(注:郑少华在《经济法中的社会——从社会视角展开》一文中就持 此观点,载《法学》2000年,(2)。)但“在严格意义上,社会团体代表的只是一种团体 利益,团体利益具有相当的狭隘性,它不能与社会利益划上等号”。[12]并且社团的局 部利益本身也可能相互排斥,甚至完全对立的。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将政府视为社会 利益总代表。(注:邱本在《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释》 中多处指出政府是社会总代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另参见王源扩《重构 学科基础——评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载《经济法学评论》第2卷,中国法制 出版社,2002年版。)这种观点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是公认的国家 的代表,那么政府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与其代表的国家利益不易界分,在这里社会本位又 变成国家本位;第二,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行为目标并非与社会利益之间必然一致 。故依托具体的某一类组织或社团来代表社会利益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些特定情 形下国家机关、企业个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均可能代表社会利益。所以,社会作为 一个实体的高度抽象性以及其代表的复杂性、多元性决定了经济法无法寻求到社会利益 的合适承载主体,也当然不能将社会利益作为立法标准。

其次,社会利益具有不确定性也决定其不能作为一种立法标准。庞德将利益分为个人 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13]但“这一区分具有很大模糊性,因为各种利益是可以 相互沟通和转化的,同一主张可以以不同的名义提出,每一种主张不一定只属于一个范 畴。”[12](p122)并且庞德将社会利益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安全中利益,一般道德方面的 社会利益,一般进步的利益以及个人生活中的社会利益。(注:我国有学者认为庞德的 所谓社会利益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它所维护的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已,根本不 是什么全民利益,参见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522。)[ 13](p399)那么经济法维护的所谓社会利益具体体现在哪里?有学者就对此提出疑问:“ 公共利益可分为由公共道德维护和体现的与公法维护和体现的(即国家权力维护和体现 的)两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共三个分析单元。……社会本位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是哪部分利 益?(注:此处的“公共利益”即社会利益,而庞德所谓的“公共利益”按通说是与社会 利益相并列的“国家利益”。另外,如果依据此学者的观点,社会利益成为经济法法本 位的前提是经济法的性质是公法。但学界对此却存有较大争议,法国的乌安、R.萨维、 我国的杨紫煊教授认为是公法;日本的金泽良雄、比利时的R.昂立翁认为是公私交错的 混合法域,日本的丹宗昭信和荷兰法学家认为是社会法,等等。)[14]社会本位论者没 有回答,我们也不得而知,可见其对社会利益的认识也仅仅是一种没有明确质的规定性 的感觉而已,这种模糊的认识源于社会利益自身的不确定性。本身没有统一标准的社会 利益自然也不能作为立法标准。

(二)社会利益不能作为经济法的价值导向

如果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其价值导向是社会利益优于其他主体的利益,社会本 位论者就明确提出了社会利益至上或优先的原则,(注:见王肃元、周林彬、许志勇《 经济法概念新探——一种经济分析思路》,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4);姚 明《经济法的几个原则探讨》,载《当代法学》1991年,(3)。)即高于个体利益与国家 利益。因此有必要厘清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其不能作为价 值导向。(注:社会本位论所指的社会利益优先原则还优于其它类型利益,如群体利益 。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是经济法学界对利益主体划分的常用方式,例如认 为民法是维护个人利益的个人本位,经济法是维护社会利益的社会本位,行政法是维护 国家利益的国家本位。因此下文的论述就围绕这三类利益主体展开。)

1.个人、社会、国家均有独自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个人利益的客观存在自不待言。社 会正如本文前述,是一个实体,虽然较为抽象,但仍具有独自的利益。而“国家除了是 某些利益集团或其联盟,即阶级的代表外,它还可以作为一个自主性(autonomy)行动者 存在,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利益的实体。”[15]

2.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

社会本位论者依据功利主义研究思路,认为社会利益即个人利益的总和,维护社会利 益就能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它应该高于个人利益。但此认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 实践中均存在问题。理由如下:

第一,社会利益并非总是与个人利益一致,有时甚至根本对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既然个人与社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为了其各自的 利益当然会产生冲突、碰撞。在旧中国人们为什么把当时的社会称为黑暗的旧社会,就 因为其不但不代表人民的利益,反而到处是剥削人、压迫人的现象。可见,社会利益并 不总是代表个人的利益。费孝通教授就指出“”即是一次显示“集体表象”的实验 室,费本人在当时社会权力支配下不得不去扫街、清厕,并被游街、批斗,与之先前的 教授行为规范是完全相悖的。许多类似的“个体”固然表面上按社会指定模式行动,但 思想和感情并不接受甚至反抗,以致于坚决拒绝——自杀了事。因此“个人”完全可以 是“社会的对立体”,二者利益有时是完全相对抗的。[5](p224)

第二,社会利益并非优于个人利益。社会本位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利益为重。但 是“从本原上看,‘谁重谁轻’的问题应该是‘谁先谁后’问题的派生物,”[10](p38 )社会虽然是一个实体,但个人是这个实体活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人及其活动才构成 了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7](p24)且“‘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8 ](p82)因此“个人利益和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中,个人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基础。”[9](p7 6)在历史上,法学家也大多重视个人的利益,“孟德斯鸠在研究法的精神时‘首先研究 了人’,康德把‘尊重人’、‘人是目的’置于其整个法学的核心。黑格尔把‘成为一 个人并尊重敬他人为人’视为法的命令”。[16]“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全部的社会 手段或社会工具,其中包括人的一切手段和一切工具,最终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自由 ,全面、协调的发展。”[8](p35)笔者无意强调人比社会重要,以上的论述只说明社会 利益优于个人利益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既然社会与人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均可能成 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在特定的时期优于或重于另一方。因此如果把社会利益当成了目 的,就容易在实践中以社会名义压制个人利益,并且“如果我们现在过分强调社会本位 而忽略个体本位精神的张扬,那么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就会借着‘社会 本位’而横空于世。”[17]足见此价值导向不可取,即使功利主义大师边沁也强调社会 所有的利益不能对抗于个人的利益。[12](p106)而罗尔斯更以正义的名义指出“每个人 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 越……,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18]

3.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社会利益优于国家利益。原因是社会利益是真正维护全体人民的利 益,而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实质上仅仅是统治 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全民利益。(注:赖达清、唐敏《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 法》,见李昌麒主编《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暂且 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能据此就认为社会利益一定优于国家利益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应该具体地、历史地看待问题,假如在合法战争时期, 国家利益显然就优于社会利益。此外,由于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不易界分,加上“我国 长期以来是将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混为一谈,(注:在理论上我国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利 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参见沈宗灵《法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p61; 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p133。)[19],所 以国家主义者就可能打着维护社会利益的幌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如果以社会利益 为经济法的价值导向,一是易滋长国家主义思潮,(注:关于国家主义思潮,中国人民 大学吕世伦教授2001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在西南政法大学分两次作《论中国法治现代 化中的国家主义障碍》的专题学术报告,认为其是阻碍中国走向法治国的一个根本性的 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主义与国家干预有实质区别,吕教授本人就认为国家对经济的 适度干预就十分必要。)二是不能以动态的眼光来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据以上所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社会利益就一定优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哈特非 常深刻地指出:“当人们在竞争的待选价值之间作出选择时,该选择也许以它是为了‘ 公共利益’或‘普遍利益’的理由而被论证成适当的选择。这些术语意指什么并不清楚 ,因为看来根本没有什么标尺,据以对将各种待选价值奉献给普遍利益的措施作出检测 ,并据以认为普遍利益高于待选价值。”[20]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社会利益既不能作为经济法立法标准,也不能作为价值导向。直 言之,经济法的法本位自然不是社会本位。

三、一种新的本位观——发展本位

经济法法本位问题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在我们对社会本位加以否定的 同时,也有必要去思考它真正的法本位。先前的经济法本位观都局限在从某个主体利益 的角度加以考量,以致社会利益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可是“任何法律部门都不应只强 调国家、社会、或个人某一方的利益,现代法在功能上是一种混合型或平衡性的法,经 济法也是利益平衡协调法”。[12](p122)因此对其法本位换角度思维就成为必要,毕竟 法本位只是一种立法的直接标准和价值导向,它并没有限定我们只能从一个角度对其进 行界定。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权利、义务、安全、效率、自由、管理等多角度予以思 考。例如有学者就认为民法的法本位是权利本位。(注:例如李锡鹤就认为近现代民法 为完全权利本位,参见李锡鹤《论民法本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2) 。)那么经济法的法本位究竟是什么?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其功能就在于保证国家、社会、个人三方的良性 合作,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公平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经济法的法本位应 当是“发展本位”,因为以“发展”为立法直接标准,就能很好的整合国家、社会、个 人的利益,而不致偏重某一方;以“发展”作为价值导向,就能体现出经济法的本质和 追求的目标。并且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法也都是以“发展”作为立法标准和价值导向的, 例如当“限制竞争”行为阻碍了经济发展,人们就制定了反垄断法;而当市场失灵需要 国家干预以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时,人们又制定了宏观调控法。一言以蔽之,无论从理 论上还是实践中,经济法均是以“发展”为本位的。囿于本文主题在于质疑经济法社会 本位,重在破而非立,提出一种新视角也无非是想拓展对经济法法本位思考的维度,而 不地此详细论证。

【参考文献】

[1]欧阳xī@①.法学通论[m].上海:上海会文堂编译社,1933.241.

[2]李东方.现代经济法的历史前提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性[a].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 的反思与前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李锡鹤.论民法本位[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2).

[4][法]艾德加·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0.

[5]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m].学术之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 96.224.

[6]董保华.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王光伟.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5.

[10]彭yūn@②.能力本位·社会本位·发展本位——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核心 理念”的思考与对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5).

[11]顾功耘.经济法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48.

[12]单飞跃,阳永恒.社会法:一种经济法研究进路的反思[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5).

[13][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9.147.

[14]童之伟.20世纪上半叶法本位研究之得失[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 ,(6).

[15]董国礼,胡文娟.国家·仪式与社会——解读余华小说《活着》[J].香港社会科学 学报,2001,(秋季号),20.

[16]邱本.现代法学应是权利本位的人学[J]长白论丛,1995,(6).

[17]郝铁川.温饱与减肥.中国法治网郝铁川专栏.

[18][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

[19]鲁篱.论经济法之独立性——经济行政法之批判[a].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 与前瞻[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0][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64.

字库未存字注释:

社会经济本质篇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市场经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利益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有自身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共性或一般性;而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表现为市场经济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独特的基本特征。

(来源:文章屋网)

社会经济本质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

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社会经济本质篇4

论文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站在世界的角度、时代的高峰,继承、创新和发展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谋求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想,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他的现代化思想是从整个社会综合推进的角度展开的,涵盖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和道德建设等各个领域: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保证。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内容。三、文化现代化:现代化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

新民主主义理论问题,其实质是在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国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毛泽东初步形成了有关中国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想,这体现在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当时虽然尚未使用“现代化”一词,但它所涉及和关注的正是如何使中国由一个传统的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国家这样一个实质性主题,并把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新中国,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标。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从整个社会综合推进的角度展开,融政治革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道德重建于一体,从根本上创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理论上独树一帜。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现代化是一个表征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概念。具体到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中国要走向社会现代化,在政治上,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并在国内政治中实现由封建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在经济上,必须实现由封建小生产向机器工业大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在文化上,必须由传统的旧文化思想向近代科学文化思想转变。

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条件是什么?毛泽东指出,“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即中国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

1.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毛泽东始终把创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中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他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立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追求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任务。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和压榨,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更加贫穷落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中国国内长期以来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根本无法形成一个有利于推动现代化的内部环境。这些内外因素的存在成为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症结所在。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毛泽东强调指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首先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是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政治前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少了独立和民主两件东西,这两件东西少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另一方面,中国又多了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压迫两件东西,如果不坚决地彻底地破坏这两件坏东西,中国就休想搞好建设”。后来,他进一步明确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在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又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同时,针对蒋介石的所谓建国方针,也针对一些人存有在国民党统治下实现工业化的幻想,毛泽东进一步说明了民主革命与工业化的关系。“政治不改革,一切生产力都有遭到破坏的命运,农业如此,工业也是如此。”

2.把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想和实现政治现代化结合起来。在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精神、原则和制度,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重要区别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由于近代中国现代化是在西方的霸权威胁和文明示范下启动的,国内封建政治衰败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它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中国经历了从最初不满封建专制制度、推崇西方民主政治到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样一个过程。对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一现代性的追求,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政治文明取向的转型,即从传统的政治文明向现代的政治文明的转型。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对国家制度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民主共和一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啦这样一个曲折过程,民主共和深人人心,成为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取向的革命中把中国带人共和国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汲取中外各种民主思想,探索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形式。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毛泽东强调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应该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成这个共和国的基本成份,既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及小资产阶级,同时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从而有别于“已经过时的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建立了这样的共和国,中国就离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变成了自由平等的国家,离开了旧中国,变成了新中国。

3.阐明宪政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政治民主化和宪政密不可分,是施行现代宪政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毛泽东认为:“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中国“现在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实际上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民主运动,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就论述了民主政治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他指出,“争取民主,是目前发展阶段中革命任务的中心一环。看不清民主任务的重要性,降低对于争取民主的努力,我们将不能达到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提出,中国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民主改革:一是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独裁政体,改变为各党各阶级的民主政体,二是实现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没有这些条件,所谓宪政是无法实现的。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内容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现代经济增长。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不仅从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意义上,而是进一步从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物质基础的视角展开了他的现代化思想,确立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1.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基础上,这是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把工业化看成是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的一个必要条件和必要途径,并把工业的发达与否作为衡量、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或者说是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根本尺度。毛泽东认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能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在社会的变迁中,工业“这一门又是决定一切的,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工厂,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具体纲领时,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无巩固的经济做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时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做它的基础,是不能巩固的。并在《论联合政府》中,专门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问题,对工业化的必要性、步骤、政策以及它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都作了详细地分析说明。

2.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农民问题,这是中国建设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工业化的最初进程实际上是由农业来推动的,工业化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函数。毛泽东对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具有超前性,与当展经济学的观点完全吻合,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他指出,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的90%左右,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农民问题对于中国的前途来说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解决农业问题,中国的工业化就不能成功。因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如果忘记了“农民”二字,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工业化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工业化的目标。怎样解决农民问题呢?毛泽东主张“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这就是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使农业从旧式的落后的水平发展到近代化的水平,从而使工业获得市场,造成将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由于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低,农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全国粮食却不能自给,因此,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毛泽东的具体设想是:(1)通过发展工业来吸收农村过剩人口,进人工厂。(2)通过发展工业来为农业生产提供机器设备,促进农业机械化。(3)通过发展农业来为工业提供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民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这种通过发展城市工业来吸收农业过剩人口,农民充当新兴工业的劳动后备军的设想,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是基本一致的,带有西方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3.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必然是非资本主义前途,即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毛泽东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对那种认为中国经济落后而易于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大厦,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这个中间转换形态。他在《论联合政府》中认为,在中国,“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同时,毛泽东又站在生产力标准的理论高度上,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为实行新民主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必然性。毛泽东认为未来的中国既是现代化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他在七大的口头报告里进一步解释道:“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之路,决不能让‘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这就突出了中国现代化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的非资本主义性质。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通过民主革命消灭中国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此基础上从根本上解放落后的生产力。第二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三、文化现代化:现代化的灵魂和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灵魂,是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条件。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理论在世界现代化思想史上别具一格,具有开放性、内聚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成为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对于经济、政治和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发掘本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它们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纲领: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把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同彻底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落后面貌密切联系起来,把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之一提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

文化现代化的本质是民主的,它是区别封建文化的主要标志。毛泽东提出的“文化”既是大文化概念,又是具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建设。从大文化概念看,正是与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相适应,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内蕴放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构成之中,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过特别的解释“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新民主主义论》原来的标题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可见,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中,含有很深的民主内蕴。

社会经济本质篇5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53-02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同时,在成就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各个阶层之间利益发生了变化,差别和矛盾还大量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不正当竞争行为普遍存在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它的基本理念是平衡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法的价值在于体现公平、正义,《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类型也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它的基本价值取向,由于《经济法》调整特殊的经济关系,在其运行过程中也有独特的价值目标。与《民法》相比较,《经济法》的特有价值表现在实质正义价值,经济民主价值和经济增长价值。

第一,《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现代社会的正义的含义:一是平等,包括伦理上人格平等,政治上权利平等,经济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分配上的平等;二是大公无私,即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三是正当合理,理即情理、公理、真理。正义有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分,以《民法》等为代表的私权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强调个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民法》的这种私法性决定了它体现法的形式正义价值。而《经济法》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企业与国家等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兼有公法与礼法的特点,《经济法》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要求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来确定《经济法》的任务,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利益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正义观和历史观。

第二,《经济法》的经济民主价值。经济民主,在宏观上是指在将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原则、人民贯彻到经济领域,使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依据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建立和调整。经济民主在微观上,旨在促进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依靠劳动者的创造性来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法》上的经济民主是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上提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自由体现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自由、契约自由和经营自由,过多的经济自由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经济民主是在充分尊重经济自由基础上的多数决定及在经济平等理念下的财富共享。包括经济主体的主人地位和主动地位、经济过程的广泛参与、经济成果的平等分配等内容。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以及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紧密相关,这些权利本身就是经济民主实现的法律形式。

第三,《经济法》的经济发展价值。经济发展是相对于经济增长而提出的,经济增长反映一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但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贫穷问题、就业问题和贫富分化问题,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国家干预,通过《经济法》的财政、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来协调。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说经济发展了。《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点,经济发展价值正是《经济法》社会本位的体现。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发展的根本要求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而且更是强调质量和效益,以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就是平衡,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经济法》的价值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与和谐社会。《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强调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法律调整,体现正义的本来含义。《经济法》既在宏观层面调整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也在微观层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不平衡的经济利益关系,并强调对消费者、劳动者、被限制自由竞争的经营者等弱势群体具体人格的保护,这不仅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立场,而且充分表明《经济法》剥去了所谓“人格抽象平等、权利机会平等”的外衣,对具体人格而非抽象主体进行真实具体的价值关怀。《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以实质公平、整体秩序、理性自由作为对实质正义特有的解释和价值构成。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正义的要求强调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平等、分配的公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第二,《经济法》的经济民主价值与和谐社会。经济民主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利益侵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真正拥有作为法人应有的权利,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经济民主协调了国家、经营者、劳动者的关系,平衡了三方的经济利益,使《经济法》主体的权、责、利、义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只有把经济民主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这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经济法》的经济发展价值与和谐社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人们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说明我们应从侧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变为侧重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已深入到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必然要求健全法制、公平竞争。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求尽快减少贫富差距,要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同时,要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3《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经济本质篇6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一)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三)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一)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四)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经济本质篇7

【关键词】实质性公有经济;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社会主义的灵魂

一、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实质性公有经济

什么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呢?

本文认为:我们说私有经济或者说公有经济,不是生产资料,不是经济的来源,不是经济的形式,不是经济的体制,更不是经济的名称。而应该是指:私人受益的经济或者公众受益的经济。经济是什么人受益,就是什么实质。

某领导把公有资产转让给关系户,与关系户共营私利。这样的资产是公有资产吗?不是,这是私人营利,私人独享的资产,是事实上的、实质性的私有资产,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

国库的款项都来源于人民,其来源、形式、体制、名称,无不洵属公有。但是,少数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巧立名目,巧设渠道,把国家款项投资给关系户,关系户又给官员送回扣,这样的经济能算是公有经济吗?不是。这样的经济虽然来源、形式、体制、名称都纯粹属于公有,但是最终却变成了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这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这类巧立名目,巧设渠道,变着法子让公有资产或公款流进私人腰包的情况,是不为鲜见的。

还有少数单位的领导,用公款吃喝旅游,请客送礼,摆威风,讲排场,肆意挥霍,他都说是业务或者公务的需要。然而单位员工却拿不上工资,单位欠账累累甚至。这样的公款能算是公有经济吗?不是。这是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

在这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式之中,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集中和垄断在官方手里,既削弱了广大人民的生产力,又增加了官方的条件与机会。所以说,公有的经济形式并不等于公有;经济的形式不能决定经济的实质(决定的因素是人,是人的的意识素质)。

地球原本就是公共的。可是由于私有意识的作用,把公共的地球分割成私有的地盘,把地球上的经济资源变成了私有资产。这个实例又一次说明:“公有资产”不能决定经济(决定的因素是人,是人的的意识素质)。

不过,同样由于意识的作用,私有经济也可以转化为公有经济。

某民营企业老板,把企业的利润如实给国家纳税,如实与下属员工共同分享,共图企业发展。这种经济的成本、形式、体制、名称,虽然纯粹属于私有,但是最终却把经济利润与国家同享,与员工同享,这种民营经济变成了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即变成了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其来源、形式、名称都洵属私有。但是享受这一技术利益的却是全世界人。这一私有技术的经济利益,变成了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利益,即变成了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还有仁人志士为公益事业捐款等等,这都是私有经济转变成实质性的公有经济的例子。

根据以上事例,所以说,从经济的来源、形式、体制、名称等,去判断一种经济的实质,这未免过早。我们切不要被这种表面的、非决定性的、非根本的因素与迹象所迷惑,而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经济利益的最终归宿,用经济利益的最终归宿来认定:是私人受益、私人独享的经济,就是事实上的、私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私有经济;是公众受益,公众同享的经济,就是事实上的、公有性质的经济,即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我们的社会主义与将来的共产主义所需要的公有经济,决不是形式上的公有经济,而应该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肯定、弘扬和发展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作为这样那样的经济形式,不论是公有的、私有的、种种的、什么样的经济形式,都各有各的天时地利,都各有各的优越性和弊端,可供人们来任意选择和接纳。那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认可和接纳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呢?

因为经济形式不是决定经济实质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某种经济形式,也不要迷信某种经济形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认可和接纳的应该是: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只有通过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产品及其丰富的经济目标。

本文认为:我们1978年经济转轨的实质,就是把某些存在严重弊端的、形式上的公有经济,转变成为不拘形式的实质性的公有经济,认可和接纳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

二、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大公无私的精神支柱

是什么因素起作用,来决定各种形式的经济,最终变成实质性的私有经济或者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呢?这个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人们的意识素质。不论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式,在私有意识的作用之下,决定都会产生出实质性的私有经济;而在公有意识的作用之下,就决定都会产生出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意识作用社会存在(人力物力)而形成经济的关系,是一种质量关系。就是:

自私自利×(人力+物力)=私有经济。

大公无私×(人力+物力)=公有经济。

因为思想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经济不拘形式的局面之中,弄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主义的根本区别。

但是,恰恰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意识,决定着经济属于“公”、或者属于“私”的本质。思想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决不可忽视的决定因素。

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需要重视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需要弘扬和树立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最好的思想教育课堂。

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的公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是社会主义的特色、特征、特点、特性;是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根本区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也是政治上团结人民、凝聚人民力量、增强政治实力的根本条件。所以,主席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

本文认为:一个民族要有精神支柱,一个社会要有精神支柱,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要有精神支柱。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会腐化堕落,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所谓精神支柱,就是崇高的人生追求,就是激励人生积极向上的思想理论、信念、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之类。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农民、师生、医护人员、企业家、科学家、革命家……在一种精神支柱的激励之下,废寝忘食,工作不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更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正义的境界,毅然舍弃了自己十分可贵的生命!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封建时代是儒家学说;在民主革命浪潮中是三民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是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在实践马列主义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伟大的思想,此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轨,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此时,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应该是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

可是,当今的青年人追时髦,追性感,追儿女私情,追潇洒,追浮华,追享受,追金钱,追明星,追老板,追哥们儿关系……还有不有更高的追求?

本文认为:我们既然是建设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社会主义,就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就应该追求社会主义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特色和特性。

因为干部是决定社会的因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政府和干部应该以身作则,要追求正义,要追求大公无私,要追求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要有为社会造福的具体目标和崇高理想,为自己竖一根精神支柱,为人民竖一根精神支柱,为社会竖一根精神支柱。

因为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意识,是社会主义的特性与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所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树立一根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支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实质性的公有经济,才能形成人们共享的共同财产,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们共享社会财产的政治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两个基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么两个基点:

一个基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可和接纳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式,争取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品及其丰富的经济目标;

又一个基点是:“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弘扬和树立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公有思想,肯定和发展实质性的公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享社会财产的政治目标。

我们如果紧紧地围绕着这么两个基点去长期努力追求,那么,民族复兴有望,建设社会主义有望,追求共产主义目标有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以选择。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回顾

回顾我们社会主义的概况,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会议、新闻、报刊、文艺都常作及时宣传,因而在此不谈。在此要回顾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凸现的两大负面问题:过去(改革开放以前),偏向于贫困;现在,偏向于腐败。

究其原因,贫困是因为受到了哲学误区的困扰,束缚了广大人民的生产力;腐败的原因除了还残存着某些资产的官方垄断之外,主要原因是干部忽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根本特性,忽视为人民服务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建设,干部是社会的决定因素。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搭起了框架。邓小平理论既克服哲学误区的困扰――坚持改革开放,又肯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特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之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那是走什么道路就说不清楚了。

我们的新中国有一段最美好的回忆,那就是建国之初1955年之前。那时经济不拘形式,政治廉洁公正,讲求为人民服务。人民政府倡导和督促地主、老财、老板们给工农减租减息,增加工资,接着,平均地权,农村组织互助组,提倡团结互助,鼓励劳动生产,表彰劳模。此期间人们在政府的倡导和督促之下盛行廉洁无私,团结互助,努力生产,我国的政治经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就是我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特性、又没受到哲学误区困扰的一段美好时光。

1955年之后,开始实行集体经济和计划经济,粮、棉、油等物资统购统销,计划分配,定量供给,生活难以温饱。直到改革开放,走出了哲学误区,生活又才好转。

五、我们正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近几年与当前,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思想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也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离开了发展,便是一片僵局。我们中国要发展,社会主义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运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以人为本”,一句话道破了社会发展的密码,点中了社会发展的主题。自然生人,人生社会,人是社会的起点和核心;人是社会及社会活动的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一切社会存在,都由人们创造,都为人们服务。“以人为本”理顺了社会发展的这层关系,进一步引导我们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误区,对充分肯定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社会主体作用,充分发扬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等,奠定了明确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科学伟大的积极作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是哲学误区的进一步转折,是马克思主义继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之后的再一步重大创新和科学发展。

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精神的指导之下,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迈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步伐,迈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大步伐。以胡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非常关心民生,从防治“非典”,防治“禽流感”,到关心农民工问题;从关心青少年读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到关心老年人问题;从减免农业税,发放农、林、牧生产补贴,到救灾扶贫;从合作医疗到养老保险等等;随着我国文化科学技术的文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为人民服务的覆盖面逐步增大,为人民服务的内容逐渐增多,为人民服务的力度逐渐增强,把我国建成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园。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行动,就是缩小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唯一途径,也是缩小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大步伐。这一切极大地鼓舞着我们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

可幸的是,我国现在有某些民营企业老板,同样在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发财不忘社会,向社会如实交税,向社会慷慨捐赠,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和接济贫困灾区;他们发财不忘工人,除了给工人相应的劳酬工资之外,还给工人发福利,搞培训,买保险,轮休,疗养,参观旅游。他们怀着为人民服务的感情,既努力创造财富,又与社会共享,与工人共享。这就是民营经济的光明之面,既是民营经济,又是一种实质性的公有经济。

本文认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不论是公营还是私营,只要把与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让人民共同分享,力求平等幸福,力求共同发展,这就是实质性的公有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的道路。

如果用质量关系来辩证社会,那么,精神举措是社会的质,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是社会的量。“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举措×(政治实力+经济实力)=社会主义力量=社会主义作用=社会主义效应。”

社会经济本质篇8

   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抹煞不同社会质的区别

   何为经济基础?传统观点认为,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譬如,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照此推论,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反而是其对立物和异己力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就难免不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经济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却是不正确的。应当看到,经济基础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不是等同关系,在一般意义上两者之间只是一种包含关系,前者包括着后者,但不能将前者归结为后者,当然,这并不否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中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不会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在传统的观点看来,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各社会形态的性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而经济基础的性质则又是由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在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我们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是正确的。但却不能因此就将经济基础归结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传统观点之所以拒绝承认不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地位,是认为,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若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纳入经济基础范畴,那就会影响、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从而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或推论是没有根据的。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这并不会影响、改变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基本关系或原则。根据唯物史观,上层建筑的性质的确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但就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独立地对上层建筑性质起决定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独立决定,那么一个社会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样上层建筑的性质将如何确定?应当看到,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直接决定的是经济基础的性质,进而才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当说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时,这实际上是在表明,这一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是以相对于同时并存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生产关系而确定的,它是以经济基础或者说是以同时并存的各种生产关系“代表”的身份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否则,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也就不能以“统治地位”的身份出现。在这里,“统治地位”正体现在它对经济基础性质的“统治”上。我们说,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能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这并非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基础,而是因为它在经济基础中不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这样一种内在联系决不意味着经济基础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同时并存的不同形式生产关系之间,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较而体现出来的,这种比较不是在经济基础之外,而是在经济基础内部或本身不同组成部分之间进行的比较。所谓“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生产关系”,这只能理解为,一种生产关系当它一经产生作为生产关系而存在时,它同时相对于上层建筑也就作为其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统治地位,这是在确立自身经济基础地位之后的另一个问题。就经济基础意义上,硬要给生产关系加以“占统治地位”的限定,这岂不是画蛇添足!一种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和能够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这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不同问题,不可混同。一个社会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这只是在经济基础内部作为生产关系在地位和作用大小上的区别,而决不是经济基础与非经济基础之间的区别,决不是具有经济基础地位与不具有经济基础地位的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同时并存的占统治地位与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原理,当把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时,由于它在经济基础内不占统治地位,不是经济基础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既不能改变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能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所以,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并不会被改变,在此基础上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仍会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保持一致。这就如我国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同时承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鼓励其发展,而这并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样。因此,在坚持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这一关系时,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必要非要将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排除于经济基础之外。

社会经济本质篇9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本质;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062-0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也是当今人们追求的共同理想。

1人的全面发展承诺了人类的最高理想

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前景是与人类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紧密相联系的。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正式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j他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k也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走向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市场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步,它对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和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压抑了劳动主体的积极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因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克服限制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体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客观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分工把个体利益相互划分开来,个人作为市场主体自主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个体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社会的普遍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竞争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主体必然与市场经济带动起来的社会化生产进步了的“类”主体相结合,完整、全面主体的人得到了确立。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拥有独立性和个性,而劳动的个体却被剥夺了独立性和个性”。n因此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前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可以调动人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导引出人的多样性活动,并要求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于是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人们物质生活的关系日益突破民族的、血缘的和地域的疆界,与此相应人们观念的关系则逐渐超越狭隘的传统意识和思想,在最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结成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等关系。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取代,人的关系由贫乏变得丰富,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而且个人之间实现对他们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控制,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必须和可能。

再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完整的个人。市场经济把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所有个体联系起来,从而使市场全面地反映出人的多样性的需求,进而引导人们去进行各种生产,并预测市场的潜在要求。这样人的能力就得以在空间的各个点上展开,并根据潜在需求调动自己的潜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生产力发展扫除体制。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构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内容和现实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既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充分确证/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拓展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它造成人的新的本质力量、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新的语言、新的观念,大大缩短人的劳动时间,延长人的自由时间。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前提,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尽可以表述千百次,但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现阶段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使人的自由个性最终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同时也就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不长,而且没有它国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其完善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但是,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通过逐渐地改革与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优越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努力解决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弊端。深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协调经济发展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3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目标和具体任务。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完成具体任务的客观要求。

《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之一。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而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必然要求我们尊重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源泉,只有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要条件。虽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过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时间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存在经济结果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经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劳动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过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要科学而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单纯通过科技和法制的力量是不够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是人,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只有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才能为人类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只有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才能把握人类未来实践活动的内在根据,使人类履行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与履行主观世界的活动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和谐统一,达到必然与自由的统一。

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经济本质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