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庭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4:21

学校家庭教育篇1

一、积极调查正视问题

难则思变,对此通过做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所以不用管理,交给学校好了;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家长主动花钱给孩子请家教;有的学生去网吧上网次数大增,形成了更多的家庭新矛盾;不少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不理解;有的家长把对素质教育的不满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

可以这样说: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思想,甚至受某些媒体的影响,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只靠老师管理,家校行不成合力,就会出现在校紧,在家松的局面。鉴于此,加强家校教育,创建和谐的家校育人环境,是我们和家长共有有的责任。

二、提高素质引导参与

首先是学校加强师德教育,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塑造人民教师良好形象,为教书育人奠定良好的学校主体基础。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学生家长为师德建设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听取他们对学校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要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更多地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可以说,家长们都愿意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付出,但是很多家长有劲使不上,引导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外延的延伸,想法使家长乐于在教育方面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孩子做好后勤工作。家长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是怎样学习和生活的,很想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很想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为了满足广大家长的这种心理需求,要扎实开放教学及活动日,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享受参与的快乐,一起体验成功的滋味,一起回忆幸福的瞬间。向广大学生家长发出听课邀请书,开放课堂。让家长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什么变化,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什么改变,学习课堂生活状态有什么改观等,使家长了解素质教育课堂新动向,从家长的角度提建议,更好的推进课堂素质教育。请家长在开放日参观、参与、指导,与学生展开互动。家长里面人才很多,他们是学校开展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长积极的参与能增强对学校素质教育形势的认识,意识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全面发展。

三、家校结合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自为战,甚至是学校教育孤军奋战的状况必须改变。必须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够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让家长能了解学校的管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学校要实施层次家教课程。学校的领导、教师要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水平,指导家长理解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学校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积极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建设,为学校家教合力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坚持采取访谈、问卷调查分析、班主任家访等形式。收集和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家长最为关心和感到棘手的问题,确定家校联合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强化家校联合教育的时效性。二是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促进学校发展。要把家长委员会工作做到实处,始终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和实现办学目标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要从当前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积极普及科学的家教知识,推行良好的家教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增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理解,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开展合作,使家长委员会活动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发挥实效性。三是学校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室。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家长服务,诸如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学校教师家庭教育讲座等,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交流平台,使家长逐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积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引导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合作措施:1、请家长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家长通过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多与学校老师加强联系,探讨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问题。2、家长要树立对孩子正确的评价观。孩子良好的品德养成、学习习惯、团队意识、劳动意识、健康的身体等综合素质都重要。要充分肯定孩子的进步,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家庭建立一份孩子成长纪录档案,与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进行交流。3、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跟学习好的学生“结对子”。要跟老师商量,选择与自己孩子有交往基础、能帮助人的学生做老师。必要时,带孩子到对方家里去向对方的家长郑重作出表示。为了不给“对子”增添太多负担,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具体要求。

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家庭教育篇2

   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此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我们看来,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为补充,中小学生仍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继续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教育是指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家庭中其他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其子女施加的积极的教育影响,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具有亲缘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其二,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其三,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学校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学校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学校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家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

   全面经常地了解和研究本班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班主任工作,可以说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熟悉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窃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通过普访,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如遇特殊问题,要进行速访,对个别学生,根据需要,还要常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家访工作,注重家访技巧,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

   家访的作用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内容要具体且真实。学生蔡某,独生子,学习动力不足,懒散,经了解,其父母曾经言及已想方设法解决其毕业升学问题,致使该生自以为是,抱有坐享其成心理,不求上进。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便主动到其家进行家访,言及其中利弊,以该生表现为依据,切中要害地指出高考招生制度不允许父母包办这种做法的存在,同时也直言指出家长对其子女的消极影响,经过双方分析,达成共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生的学习意识增强,深刻体会到“要想成功,需要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加倍的努力”,最终得以考上成人专科院校。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

   经验证明,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学生生病在家,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学生杨某,个性要强好胜,重江湖义气,曾两次参与打架事件,被校记小过处分。我即于事发当晚进行家访,与该生及其父母共四人,具体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过程及后果,引导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错误,使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并在父母面前许下诺言,改过自新。其后的确表现良好。学生麦某,学习刻苦,个性内向,成绩一度滑坡,我及时发现并在其低落时期第一时间到其亲友处了解个中原因,加以正确引导,让其道出心声“父母不在身旁,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经常思念美好的过去”,对此我首先肯定其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重点指出“人不应停留在过去,更应面对现实”,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正是把握了这一有利时机,使其既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又唤起了斗志,成绩明显回升。

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这主要要求教育者应善于发掘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正确认识自身的存在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学生曾某,个性倔强,自尊心强,少与人沟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学业,家长的教育效果较差。初期,针对其特点,主动与其及家长沟通,直指缺点,效果不理想,陷入僵局。中期,改变策略,尊重该生意愿,调动学生家长积极性,鼓励为主,开始形成良好情感,且能讲出真心话,形势开始好转。后期,直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效果明显,该生的自主性增强,消除对视局面,实现理解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发奋图强考入成人专科学校。

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学生钟某父母在外,因表现差,被定为后进生,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父母甚为担心,各方教育的效果不佳。我于是专门约其父母回来交换意见,让学生在场,将其表现细加分析,指出改正可行方案,鼓励其进步。经“三方对话”后效果有所好转,加强了平时的教导,终取得成效,该生思想品德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亦有所提高。学生麦某,家庭情况与钟某相似,但表现不同。该生品学兼优,其母专门从外地回来了解该生表现,征询教师意见。我予以正确评价,使该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戒骄戒躁,更上新的台阶,又使其母满意,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访、信访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村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

学校家庭教育篇3

关键词:家庭;学校;教育

在当今世界,教育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就得必须依靠人才,对此“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说明了这一点,而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于家庭消费的收入、家庭的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家庭结构、个体家庭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之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就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甚至一些家庭开始对孩子进行完全封闭式的家庭教育,也曾经轰动一时,因此,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1家庭教育

1.1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简称为家教,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的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的英语单词是Homeeducation,familyeducation,teachingeducation。

家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制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以追溯到胎儿期,如胎教),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1.2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到子女的个人发展,在孩子入学前家庭教育是孩子开展接受教育的最早阶段,到了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1.3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人除天性外,他的成长是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培养分不开的,其环境的影响最具有造就人和教育人的作用,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工作环境中,得到发展和开拓性的教育,使良好的环境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都有乐园,这个乐园是由其父母共同创建、共同担负教育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因此,父母也就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学校教育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教育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能够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目的而进行的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在这里,学校教育主要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科目。

2.2学校的作用

(1)学校教育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环,学校本身也在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

2.3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乐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奠基石,学校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养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学生成材的前提条件也是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的源泉。

2.4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仍然存在“好老师”和“好学生”的错误批判标准的陈旧观念。(2)师生之间存在问题时大多数只是单方面的互动。(3)主观的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环学生”。(4)随意的指责与批评学生。(5)教师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愿意聆听学生的原因。(6)不及时的看出或对待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如个人隐私中的青春期等问题。

2.5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1)打破“好老师”和“好学生”的批判标准。(2)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3)教师应该用真称的心唤起学生的信任感。(4)帮助学生确立“问题归属感意识”――教师聆听的价值所在。(5)开展换位思考的同理心的游戏活动。(6)不要随便的把学生相互比较。(7)表扬要尽量公平、一致,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辅助以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知识结合起来,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把教育办得更好!

4小结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辅助的,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和成材为国家和为社会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使自己成为有用的、用价值的人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而言,本篇文章就是基于此目的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系起来和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进行相关的建议,最终,回归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本质,即教育问题上来。

学校家庭教育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优势

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其积极作用的地方,所以在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双方的重要性和互补性,将二者有效地结合,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家庭与学校属于不同的教育者,仅注重一方面的教育并不合理,往往会陷入教育失误的尴尬境地。所以,必须使家庭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发挥二者的积极优势,坚持教育目标一致的方针,就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生向充满正能量的方向发展。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概念

从组成要素来看,家庭教育属于教育的一个部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开展的一种教育,即长辈对幼辈、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等意识性的活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特指在家庭环境中,长辈对幼辈、父母对子女等意识性活动或行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接触到的首个教育的学校实际上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这一方面有神圣的教养责任,这是社会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与家庭教育的质量有关,甚至孩子的人格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从内容上来看,学校教育是指施教者按照社会要求,有针对性、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指引,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的活动。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学校教育属于有目的、有组织、有进度地教学影响,而教育者还会根据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来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不但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智力,并能借助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教学理论弥补儿童心理上一些遗传素质的缺陷,完善他们的才能。目前,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仍然属于关键性的主体地位。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学生获得群体教育的感受,而家庭教育旨在针对孩子的共同性特征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带有明显的“标准化”。就是说在家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施教者往往会促使学生朝某一阶段或获得某一学习成果而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他们的首个启蒙学校,也是他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对学生的影响比较深远,这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但是,每一个学生的特征不同,尤其是在个人性格、能力、素质、心理等方面都大同小异,所以家庭教育等最大困难之一在于因材施教。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既是教育的提供者,又享受亲情,更能促使学生接受教育活动。并且,从功利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学校更多地强调社会利益,家庭强调家庭个体利益,将这两方面的利益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从教育设计的角度来看,学校面对的大多是按一定规律分布的学生,但是家庭则从个性化的教育来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必须建立在学校“常态分布”的基础上,引入家庭个性化教育设计,形成一体互动的教育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减少家长教育过程中的本能冲动负面影响。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也必须重视家庭教育里的情感特征,将其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做到情理交融。正是由于家长与教师教育功能的不同,才更应该促使双方及时沟通、协调、合作,全面一体化地促进学生与子女的全面发展。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优势体现

1.家庭教育的实践性与学校教育的智能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均十分关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从内容上来看,如团队精神、性格、目标等非智力因素,如记忆力、逻辑思考能力、观察力等治智力因素。不过,由于每一种教育形式不同,各自关注的侧重点也并不完全一致。家庭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旨在凭借孩子的生活实践,锻炼他们的抱负、信念、团队精神、兴趣等,从而帮忙他们提高在生活方面的能力。但是,学校教育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一些的教学活动来传授教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等等。此外,学校教育大多在课堂里进行,鲜少有接触到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处于一种纸上谈兵的尴尬窘境。

2.家庭教育的灵活性与学校教育的模式性

从教育方法方面入手,系统化地注重单独教育与规模教育的优势,认同尊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异性。事实上,家庭教育带有灵活性,在教育时间、教育步骤与教育资源等方面都能保证灵活的掌控。但是,学校教育却容易受到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目标等方面的束缚,必须兼顾班级里的所有状况,即便存在灵活的教学模式,但是也无法突破模式的约束。

3.家庭教育的无序性与学校教育的系统性

家庭教育属于无序性的教育。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科学的教育内容,往往在教育上缺乏序列性与系统性。由于客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家长往往只是根据一个宽泛的教学设想,并没有详尽的具体操作环境。但是,学校教育十分注重系统性与有序性,往往会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监督考核机制、教学评估,等等。所以,基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与教育,学校才逐渐变成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各种知识技能。

学校家庭教育篇5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8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我们必须要很好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学校、家庭等各方面教育因素的紧密配合。

1.家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家长必须提高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一笔勾销"。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1.1家庭教育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不当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心理上潜移默化地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效应。作为家庭方面,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注意养教结合,爱严结合,言传身教结合,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不提与学校相矛盾的要求,不当着孩子的面非议学校,埋怨、责怪老师。同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关心同学。

1.2家庭教育的优势

1.2.1家长和子女接触的时间最早也最长,有利于教育。孩子从出生到六、七岁上学前,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里。即使上学后,在家的时间仍远比在校时间多。家长能够深入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优势。

1.2.2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言谈举止等都在不断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

1.2.3家庭教育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活力的教育。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家长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都可能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有这些,都是对子女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4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我们已知道,家庭教育是贯彻子女一生的。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就能增强学校教育效果;反之,则会起阻碍、干扰、削弱或抵销学校教育的作用。

2.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都能够很好的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与别人相比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从而更好的给自己定位。

学校教育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点;

2.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又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组织,有专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务后勤、文体活动等专门组织机构,还有一系列的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如此等等,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2.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而这一职责也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来。

2.4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既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2.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无法全面提供的。

2.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3.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总体目的是使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与家长的具体教育目的是不同的: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但是每个孩子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学校和家庭要相互配合起来,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具体措施如下:

3.1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社会在发展,科学文化在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教育也是要不断的变化,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家校教育的内容要适时更新,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不断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多等,都是社会发展出现的教育新问题,因此,我们在家校教育联系的方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人们要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创新。

3.2父母的知识有限,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能给予孩子很好的教育与引导,必须要有更专业更多的人来共同教育孩子,学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3.3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沟通才能增进了解,沟通才能更好地合作。作为学校有很多工作都需要家长支持,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一个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家长应该主动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取得联系,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认为家长与老师要坦诚相待,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作为家长,要正确对待老师的不足,人无完人,老师的教育水平有差距,出现失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家长与老师用沟通的办法来解决分歧。作为学校,我们也应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教好书,育好人,叫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总之,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社会比作孩子成长的大家庭,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相当于这个大家庭里面的父母双方,缺少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只有两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学校家庭教育篇6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是关键,而教育又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联系,互为补充。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两者教育都不能缺失。统观教育现实,我们发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却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行为及思想,显然家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学生学校教育的补充。

目前我国公众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一些家庭从学生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是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是不懂得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将孩子成长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学校或盲目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够正常完成学业,通过调查,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社会的影响起着重要的调解的作用。

一、过分溺爱子女

这种家庭的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赖,甚至袒护包庇。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胆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等。如刚入大学的刘某,在家人极度呵护下办理了入学手续,再三叮嘱老师和班级同学对其照顾,而刘某一语不发。在第一次办理请假手续时,由于不与他人沟通,耗费了近3个小时也没有找到办公室,无法办理请假手续。在此后的学习生活中,较少参加集体活动,母亲每周来校为其打扫内务,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对子女放任不管

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任性与孤僻冷漠。

如大二女生李某,文静柔弱,平时少言寡语。一次在水房中,另一名女生不小心把水溅到李某身上,为此,李某大打出手,致使对方多处受伤。李某的平时表现与此次行为让老师和同学们震惊,通过了解,得知李某父母爱好打麻将,家中凌乱,对李其不管不问,李某经常煮方便面充饥,在家庭中缺乏温暖。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容易实施暴力倾向。

三、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

这是指用武力高压的手段制胜不听话的子女,动辄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家庭冷酷无情,丧失学习信心。如在校生刘某,自入校以来无故旷课,沉溺网络,对此多次沟通,刘某性格胆小,从不辩解。后经母亲了解刘某父亲严厉苛刻,处理问题不理智。一次回家较晚,父亲对其打骂,母亲惧怕,母女二人待在寒冷的冬夜,不得回家。

四、对子女过分严格

这主要表现在对子女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对子女的教育过分专制。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这时孩子就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如大一学生张某,入学后经常不在教室宿舍,节假日不回家。经过多次沟通,得知张某家庭管教严格,不允许随意出门,个人爱好家人不支持。张某期待大学生活,远离父母,彻底解放,享受自由。由于思想、行为在家庭教育中过分限制,在学校教育中需多引导,避免耽误学业。

五、家庭结构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或是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如精神病、盲人,他们自己生活都无法自理,更谈不上给子女以教育。处于这种家庭的学生,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心,还可能因家庭缺限受到歧视,不能够专心学习,影响学业。如孙某,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从事体力劳动,家庭贫寒。孙某自尊心极强,经常占用上课时间打工,为自己购买赛车,名牌服饰,对其母亲和老师的教诲置若惘然,学习成绩日益荒废。

六、家庭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这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如刚满18岁的宋某,来自农村,在入学不到两个月里面,频频请假回家,和家人沟通后了解,宋某入学前在家人的安排下已成家,妻子现已有身孕。面对家人落后的思想,面对家庭的责任,宋某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奔波于家庭和学业之间。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的,教育成效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如果两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哲理性很深,它深刻地说明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重大,对生活、学习、劳动等各项习惯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不是孩子学习的教师,是对孩子成人的教师,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而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胆怯、嫉妒、孤僻、懒惰、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

人的成长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助手和补充,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搭建起互相衔接与沟通的桥梁,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及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成功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m]

学校家庭教育篇7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国内许多地区产生了“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的地带,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许多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也出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问题。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我们课题组以徐州市南郊地区小学为中心,围绕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重点研究小学生教育环节中的“家庭”因素,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研究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而解决措施,促进家校更好地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接受最早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起到指导、协调作用。”[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2]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学校教育因其系统完善、组织严密、计划性强和教育目的明确等特点,可以指导并引领家庭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二者在教育目的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一个孩子的绝大部分科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等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完成的,而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的职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要,它们只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才能有效地开展好当前的教育工作。

从调查数据看,徐州市南郊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农业、家庭小作坊、企业、街边小摊点等,家庭环境以自建小楼房为主,通风、采光等都有不少局限,受访家长人群中约55.29%感觉较拥挤。受访家长中,58.82%为初中以下学历,只有约3.52%的家长学历在本科以上。有约44.71%的家长会经常了解孩子在校情况,55.29%的人偶尔甚至几乎不去了解。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和学校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在学生的教育上,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教育环境,这固然离不开老师的工作,但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合作,通过相关合作机制的建立,合作制度的保障共同构建教育合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态势分析

其实,在这个越来越进步的近现代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一直无形的存在于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部的报告不仅肯定了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号召家长“要做学校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强调校长应该“尽最大努力并善于争取家长的支持”;在英国,政府不但肯定了家长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校和家长的合作,还通过制定法律予以保障;[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以及现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校结合的教育理念也被提出并有了相应的实施举措,比如近年来许多学校借助移动通讯设备、网络资源等开设了一系列的方便与学生家长相互联系的平台。

然而,尽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生家长的配合,但相当多的地区在教育前进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家校结合的教育理念也很难付诸实施。在徐州南郊地区,我们可以发现家校结合相对比较困难。一方面由于学校没有完全履行和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义务,老师没有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应给家长;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家长因为各自为生计奔波,没有积极地配合好学校教育,不能积极地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约55.29%的家长只是偶尔甚至几乎不去了解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发现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后帮助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的占80%,但主动与老师交流只占1.17%。而学校方面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也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到位,一个学期也只不过开两次家长会,平时老师与每个学生的家长通过电话沟通的也很少,更别提家访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家校结合的进行,从而减缓了新政策下教育的前进步伐。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主要策略

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徐州市南郊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地区政府和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认识不到位。政府注重经济建设,忽略文化建设;家长一味地加强孩子的物质条件,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即便重视孩子的教育情况,也只是片面的配合学校的安排。所以,针对这些有形的甚至无形的问题,可以采取必要且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家校结合,促进教育发展。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家庭教育服从学校教育”的家校结合这一教育方式更加有利于实际的操作和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1.经常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传统的且又行之有效的家校联系方式,家长会不仅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教育情况,而且能让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这样有利于双方更加全面地掌握孩子的身心成长,并使双方可以找到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方法。同时家长会也是家长学习和受教育的良好平台,家长要明白教育之道,此时就更能体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了。学校对家长要进行素质教育,要在真正的让家长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要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教育孩子的义务与责任,并且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通过经常召开家长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得到有效结合,全面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注意多报喜、巧批评

家长会的召开并不一定能顾及到所有学生家长的统一时间安排,所以学校和老师平时要经常点对点联系学生家长。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让家长知道学生取得的进步,对其进行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同时也能激励家长进一步配合学校的教育。就算学生出现问题,在与家长及时沟通时也要注意以表扬为主开场,之后对学生的一些批评也能够让家长在

心理上表示接受了,老师联系家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之,如果家长每次就是听到老师一味的批评,则会使得家长害怕与老师联系,从而疏远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校结合也将无从谈起。

3.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能够在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对于家校结合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早在1958年,澳大利亚就有了“家校结合”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当时的一些学校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组织来使家长参与学校事务,而且也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这一先进举措一直沿用至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定期召开会议,请委员参与学校的管理,其中包括保证学校卫生、募捐或资助学校活动和对学校的的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这样也能让家长在家校结合的教育过程中拥有一定的主动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单向地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

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能趋于平等,从而发挥好彼此更大的作用,将对徐州市南郊小学生的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家庭教育篇8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一个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来看,其所受的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这样的结合,从现有的途径来看,主要依靠教师和家庭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因为教师与家长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对教育对象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表现为学校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学业有成,为校争光;家长也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望孩子将来能光宗耀祖。学校认为严格的要求与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其完成学习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家长也感到严格的要求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因此,把孩子培养成才就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心愿。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的教育。

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又不能相互代替。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最早的教育,也是受到的最长久的教育,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在人的一生中发挥作用。从小受到良好家教的人往往会受益终身,而自幼受到不良教育的人,其个体素质乃至一生的发展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孟母三迁”影响了一代思想家的成长过程,“岳母刺字”则造就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从古至今,大多数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总是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

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的阵地,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子女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

家庭教育上去了,就会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家教搞好了,孩子就会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有选择地接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家教搞不好,孩子缺乏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能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进行筛选、取舍,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挥侵蚀作用。

三、协调配合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原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方法不一致的弊病。”教育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周围的人都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只不过是影响的大小不同而已。所以说,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协调各种积极因素,就是要把所有教育因素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工程中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配合”二字上下工夫。

孩子在一天一天地长大,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孩子身上的许多新变化大都是在学校里表现出来的,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新情况,应该经常保持和学校的联系。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有些家长恨不得把孩子的吃穿问题都托付给老师。不少家长总是对老师说:“孩子大了,家长的话不听了,请老师多加关心。”有时,孩子在家里出现了不良行为,家长不是在家里及时批评教育,而是跑到学校求老师管教。总之,要想真正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必须和学校密切配合。

学校家庭教育篇9

关键词: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衔接

所谓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它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使这个细胞得以运行的保障。我国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方面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传统教育与时展的冲突、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的差异、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都是家庭教育中的两难问题。

首先,社会大转型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家庭教育的实效和失败责任不全在家长,社会转型加大了家庭教育的难度,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价值评判呈现多重标准,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价值观、人生态度、行为选择、心情心态等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撼动与冲击。

其次,传统型的教育理念与生活方式时尚化之间的矛盾是家庭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父母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子理念与方法的熏陶下长大的,不少父母的现有的家长观、教子理念与方法都深深地刻着他们成长的那个时代的印记。在时尚与传统的冲击中,涉世未深的孩子更先脆弱与无助,幼小的心灵、简单的头脑、无邪的双眸……难以承载如此纷繁莫测的家庭与社会的反差,内心渴望与外界压力的冲撞;自卑、自闭、退缩、敌对、出轨、反抗……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

再次是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例如: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失败,以失败为耻,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权利,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不能接受任何一点纰漏;处处设置清规戒律,害怕孩子越轨和犯错,容不得孩子与大人有任何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孩子成了家长幻想世界中理想世界中的克隆版,甚至很多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型人才,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及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当家长一切美妙的幻想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时,便造成了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家长需要学习和补充的知识有哪些呢?

(1)家政知识。这涉及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教育娱乐,甚至涉及经济文化、法律宗教,这些知识即使是有高等学历的父母,也得花精力学习才能掌握。

(2)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要使孩子身体、智能及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长必须学习掌握教育学知识,了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到家教实践中去。

(3)网络知识。在城市,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孩子对这类新事物很敏感,不仅感兴趣,而且一学就会,并陶醉其中,有条件的家庭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接受网络素养教育。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发现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网上具有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

如果家长能学会这些方面的知识,那跟孩子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你在孩子心中就不再是无能的形象,你也很快就能建立起安全防火墙,避免孩子在虚拟世界中乱冲乱闯,而不是盲目地把孩子与网络世界隔绝。为了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也需有如下教育能力:(1)思维观念更新的能力。(2)身教能力。(3)言教能力。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一定会结出爱的果子,恶的语言多了,一定会结出恶的果子;肯定的话,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话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家教周报》第750期刊载的彭大贵“四说”可以借鉴到此:(1)关心话语简洁说;(2)训导话语含情说;(3)开心话语带理说;(4)忧心话语变通说。

除此之外,对孩子的批评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要心平气和,不要怒气冲冲;要话语暖心,不要出言刻薄等。最后,家长还需要提高带领孩子活动的能力。家长要明确一个认识:玩也是学习,在玩中我们的孩子可以初步培养规则意识,锻炼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玩,尤其是与同龄人一起玩。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其《家庭教育》一书中写道:“儿童生性好奇,好动,有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父母的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致所至着意培养。”这段话堪称真知灼见。

综上所述,教育者本身的综合素养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对孩子在学校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需要一致的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和全面发展,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持不同的态度,那么孩子在学校里很可能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因此把学校的力量和家庭的力量合为一体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争取家长积极配合是学校开展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到家长与学校的积极配合呢?我们必须做到四大点:(1)家长参与管理是家庭与学校配合的前提。如果家长们能成为学校的编外教师,或者成为学校办学的宣传员、监督导,成为学校建设的基地,其教育力量是无穷的。

(2)教师开展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的关键,开展家访工作,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理解,使家长支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的转化工作,共同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育学生的方法。

(3)家校平等合作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基础。有人说得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好比是由学生连接起来的两座桥墩,两者是并列的、平等的,学校与家庭应该互访、互励、互谅。从互访来看,目前学校普遍有固定的家访日、家长校访接待日、校长接待日,逐渐建立起家校互访制度。从互励上来看,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听取家长意见,改进工作,同时又对家长成功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肯定。从互谅来看,由于家校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增进了互相理解,使家长体会到学校教育之甘苦,互动配合教育。

(4)家长会议召开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的纽带。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使得家长们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家长的平衡交流,不仅缩短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解决了家庭教育中遇见的问题,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中的各项要求。

因此,面对新世纪教育教学中遇见的各项难题,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各方位的联系,很多在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获得解决,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得到改进,与孩子的隔膜得到消除,与此同时,学校也和家庭密切了感情,改进了学校的教育方法。

学校家庭教育篇10

进一步明确教育子女是家长的神圣社会职责,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关心热爱孩子,培养教育子女,充分认识到子女不仅是自己的后代,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后代,因此,教育子女既是自己的职责,更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家庭处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线,必须了解教育是科学,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每个家长除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明确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等,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经常了解子女们所在园、校情况和子女在园、校的表现。家长应多抽时间到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怎样教,孩子怎样学,全面掌握子女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注意总结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结合的经验。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说建国以来的家庭教育实践是现实的家、校教育结合经验的主要部分,是千千万万家长心血的结晶,是千千万万的家长为建设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广大家长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家长们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继续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访”“校访”“师访”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1.“家访”

这通常是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家长分别进行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爱护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师家访是,家长要细心倾听教师的询问和对学生优缺点的介绍、分析,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要如实告诉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来访,要热情接待,无论职务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教师来访。

2.“校访”“师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即家长访问学校,访问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长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书信往来,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带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这是正常现象,是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师面谈、交换具体意见时,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家长和学校教育配合,同时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特殊联系,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和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以期谋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异常表现、发生不轨行为、学习不努力、好习惯被破坏、成绩下降等,家长要处处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态变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和老师联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长会议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家长会通常是在学期的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主要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情况,介绍学校在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上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以及听取家长对办学的意见。家长会开得好,可以促进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协助学校教育孩子,可以使整个社会重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