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利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4:18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1

关键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案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快速健康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国外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已比较成熟,而我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由其经过两次大地震,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已刻不容缓。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1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日本十分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早在1977年日本政府一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同时在各地建立了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处理加工厂,主要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到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至2008年东京都在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了95%。

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

我国全国人大于1995年11月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这是从我国国情和现有技术条件考虑,在现阶段采取的一种限制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和排放的有效措施,但这种收费办法,在这15年以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

2建筑垃圾应充分利用,走可循环之路

建筑垃圾虽大都是砖、石、混凝土、钢筋等物质,但应针对产生原因进行分类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大体上建筑垃圾产生原因可分为由地震等灾害引起,由房屋道路改造和拆迁引起,由施工过程不合理引起。针对上述产生原因不同的三种建筑垃圾,应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同时应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处理。下面笔者对不同情况产生的建筑垃圾合理处理提出笔者的解决方案。

2.1灾害产生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

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数量较大,如不能及时处理将给环境造成巨大灾难。但由于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上还不成熟,处理成本较高(上海建筑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置费成本约为60元/吨),加上地震垃圾在一定时间处理后将出现建筑垃圾量不足处理规模或无垃圾可处理的局面,但其他地方建筑垃圾运来需要较高成本。所以政府如没有对该技术推广补助政策将较难推广,并应合理布置相应规模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站,初期可能将给政府带来一定压力,但这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建筑垃圾会越来越体现其经济和实用性价值,成为未来不可或缺的建设资源。在确定合适规模时应用先进技术(如卫星遥感技术)确定震害建筑垃圾量,然后考虑多方面因素建模确定处理厂位置和规模。

2.2房屋道路改造和拆迁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和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较少,而且位置较分散,较难处理。在该情况下应根据改建或拆迁规模确定处理方案,若规模较大应建立适当规模处理厂,否则应将其应用于道路路基或建筑物换填土地基等。

2.3施工过程不合理引起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1990年7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7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3万m2,均为剪力墙或框剪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1:1比例拌和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5mpa以上,共计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t,节约砂子材料费1.44万元和垃圾清运费3360元,扣除粉碎设备等购置费,净收益1.24余万元。1992年6月,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m2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多t,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细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多m2,节约资金3.5万余元。通过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这两家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现场只需配置1台或数台粉碎机,即可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渣就地处理、就地使用完,大大减轻了外运负担。

3建筑垃圾合理利用的前景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合理利用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我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很好的处理和应用这些资源,把我国建设成为团结民主的绿色家园。

4结语

本文就当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针对不同建筑垃圾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构想,以期为我国的建筑垃圾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玉林.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山西建筑,2003年5月

[2]石建光,邓华.四川汶川地震后建筑垃圾的估算和再利用途径探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年1月

[3]莫瑞宁,李国方,孙书香.建筑垃圾回收粉碎再利用.西安日报,2008年10月

[4]尹之潜,杨淑文.地震损失分析与设防标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费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近年来,绿色建筑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然而,以往对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只是从节约能源方面来评价其经济性。即便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低碳理念,也仅考虑了绿色建筑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降低Co2排放量的价值,忽略了绿色建筑建造前期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所带来的隐形价值。如,对垃圾进行资源化所节省的垃圾填埋费、土地征用费,以及使用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后所生产的再生混凝土所节省的材料费等。[1]

1.建筑垃圾的危害

1.1占用土地资源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m2的标准计算,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将达300亿m2,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达到180000亿吨之多。然而,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率仅有5%,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多以填埋或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耗费了大量土地征用费和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因此,对于我国一些寸土如金的大中型城市来说,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节约土地资源是首要任务。

1.2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

建筑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造成地表沉降,破坏土壤结构,填埋区域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稳定状态。此外,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胶、涂料、油漆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填埋后会污染造成地下水。因此,建筑垃圾的科学化处理是保护土地及地下水资源的根本途径。

1.3影响城市环境

建筑垃圾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灰砂等有害物质,以及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有毒气体等均对大气环境、城市形象、市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是目前解决城市环境、大气污染及市民生活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2]

2.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绿色建筑

2.1基本原则一致

从绿色建筑的基本属性来看,要提高建筑本身的品质,使其达到节能、环保、舒适的要求,必然在建造成本上相对一般建筑会增加一部分费用。绿色建筑本身遵循了低能耗、环保的原则。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二者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2.2概念相呼应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在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前提下,将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循环利用。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为企业节约相当大的成本费用,而绿色建筑也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与绿色建筑是一个相呼应的概念。

2.3评价体系的补充

将建筑垃圾资源化所产生的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环保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入绿色建筑经济费用评价体系中,是对其的完善和补充。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3]

3.建筑垃圾资源化所产生的价值

3.1生态及环保价值

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筛分、二次加工后可代替天然骨料配制再建筑用砖、生混凝土和道路基材等材料。经计算,与实心黏土砖相比,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砖,每生产1.5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24万m3,节约耕地180亩,节约垃圾占地160亩。此外,在制砖过程中,还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消纳粉煤灰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60吨。因此,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还改善了城市环境,体现了生态及环保价值。

3.2经济及社会价值

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还节省了大量的垃圾运输费、建筑材料费和土地征用费等,为企业带来了经济价值。此外,很多国家在税收方面,对进行科学处理建筑垃圾并实行环保型转化的企业,实行了一系列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根据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有望在年底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优先提供再生企业建筑用地、市政道路工程优先采购服务、减免增值税等等。深圳、郑州及西安等地已率先实行了相关政策,如对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5%的优惠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减缓了企业的经济压力,还推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其社会价值。[4]

4.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绿色建筑经济费用评价方法

基于财务评价理论,将建筑垃圾资源化所节省的费用引入到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费用评价中,使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更明确。文章采用了费用现值(pC)法,对绿色建筑寿命周期内包括建设前期,针对建筑垃圾直接填埋和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两种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对比评价。评价过程中,假设两种方案在绿色建筑整个寿命周期的收益相同,那么只需比较两种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判断两种方案的优越性。[5]

对建筑垃圾直接进行填埋,绿色建筑施工过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寿命周期内包括建设前期所发生的费用的现值为:

pC1=p1+(Coi+Ri)(1+i)-i(1)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垃圾回收站生产的再生混凝土。其寿命周期内包括建设前期所发生的费用的现值为:

pC2=p2+(Coj+Rj)(1+i)-j(2)

求两个费用现值的差值:ΔpC=pC1-pC2,将(1)、(2)两式代入得:ΔpC=p1-p2+(Ri-Rj)(1+i)-i(3)

其中:p1---建造前期,拆除旧建筑后产生的垃圾处理费,包括运输费和填埋费。

Ri---购买商品混凝土所发生的费用。

p2---运往垃圾处理站的运费。

Rj---购买再生混凝土的费用。

其中,p1-p2即为建筑垃圾填埋的处理费与运往处理站的运费之差,Ri-Rj为商品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的差价。因此,只需将这两个数据代入即可求出ΔpC。若ΔpC>0,说明方案一发生的费用现值大于方案二。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选择方案二是有利的。反之,则亦然。[6]

5.实例分析

西安某综合绿色写字楼工程,原场地为一砖混结构工业厂房,建筑面约为408.48m2,经扩大周边土地面积后,综合写字楼占地面积约为895.54m2。根据旧建筑拆除垃圾产量系数表知,砖混结构工业厂房拆毁后垃圾产量系数为0.6404m3/m2。西安市商品混凝土市场平均价格为335元/m3。再生混凝土成本价为254.6元/m3,预售价格为300元/m3。目前,西安地区平均建筑垃圾处理费(包括填埋及运输费)约为22元/m3。垃圾资源化处理,运输费(5km内)为12元/m3。假设该写字楼寿命周期为50年,折现率取7%。

现计算在两种不同情况下,该绿色综合写字楼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现值:

分析:

各参数计算统计表:

将所有数据代入(3)式解得:

ΔpC=2611.60+×(1+7%)-i=2611.60+35×13.8007=3094.62元>0

故,此写字楼项目若采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处理方案可为企业节约3094.62元的费用。即,实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对企业来所更为有利。

6.总结

上述案例中,由于原建筑规模较小,故节约费用数目不大。其次,上述方法只考虑了建造前期的垃圾处理费和垃圾资源化运输费,以及对垃圾处理所生产的再生混凝土与商品混凝土之间的差价因素。如果把使用再生砖和其他环保材料与直接购买建筑材料的差价,以及相关的税收减免费用考虑进去,那么节省的费用会更大。此外,我国全面出台相关税收减免及政策后,基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绿色建筑经济费用评价,有待我们更深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全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15):189-192.

[2]王鲁湘.城市建筑垃圾与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2):35-37.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3

0前言城市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导致大量建筑垃圾急剧产生,我国建筑垃圾排放量高峰期已经到来。1城市建筑垃圾的危害及处置现状1.1城市建筑垃圾的分类按照建筑垃圾的来源不同可分为:①土地开挖:分为表层上和深层上,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②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碎块和沥青混凝土碎块;③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④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1.2城市建筑垃圾的危害城市建筑垃圾数量多,成分复杂,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大[1],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1)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2)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1.上海市松江区辐射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站,上海201613;2.上海市松江区环境监测站,上海201613)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建筑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飘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以及恶臭,释放到空气中,同样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环境的损害。(3)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建筑垃圾及其渗滤液所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壤产生污染,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影响植物生长,产生有害物质。与此同时现今的填埋方法是垃圾填埋8m后加埋2m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填埋区域的地表还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1.3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现状1.3.1国外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情况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这些国家,建筑垃圾是一种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2]。(1)日本部分地区建筑垃圾再利用率达到100%。过去几十年,日本先后出台了《推进建筑副产物正确处理纲要》、《建筑废弃物对策行动计划》、《建设再循环法》、《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再循环法》等许多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早在1988年,东京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就达到了56%。在日本很多地区,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达到100%。(2)美国5.0%的建筑集料是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美国每年有1亿t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集料用于工程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再利用。据悉,再生集料占美国建筑集料使用总量的5.0%。在美国,68%的再生集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6.0%被用于搅拌混凝土,9.0%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3.0%被用于边坡防护,7.0%被用于回填基坑,7.0%被用在其他地方。(3)德国建筑垃圾消纳企业年营业额20亿欧元。1955年开始,德国的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已加工约1150万m3再生集料,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据悉,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可生产1200t/h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德国大约有200家建筑垃圾消纳企业,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4)奥地利建筑垃圾生成企业自行购置处理设备。奥地利最大的特点是对建筑垃圾收取高额的处理费,提高资源消耗成本。另外,所有生成建筑垃圾的企业几乎都购置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设备,全国约有130台(套)。1.3.2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情况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到郊外,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这种情况得以初步改善。部分大、中城市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相继颁布了建筑垃圾或工程渣土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建筑垃圾申报及审批制度,收运车辆也得以初步规范化。少数城市还建设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填埋场等消纳设施,社会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1992年6月,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m2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垃圾840t,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约3万m2,节约资金4.5余万元。北京市每年设置20~3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场由企业经营,并按照市场化的物价标准向运输单位收取费用。上海市建筑垃圾末端处理通常采取回填标高、围海造田、堆山造景等方式。2003~2005年,以标高回填、工程回填、绿化用土等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大约占年产生量的60%;以围海造田方式处理的建筑垃圾占年产生量的30%;其余10%以临时堆放、弃置等方式处理,还有1座利用废弃混凝土块制作砌块和集料的资源化处理厂,年处理能力20万t[3]。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大规模的开采,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因此,从城市垃圾中回收资源,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已变得非常重要。城市建筑垃圾虽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但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对其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能获得巨大的环境利益:其一是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其二是通过回收资源,减少了要处理的垃圾量,极大地减轻了环境压力。#p#分页标题#e#2.1尽量减少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我们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目前城市建筑垃圾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的增长,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应当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考虑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采用尽量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考虑建筑物将来进行维修和改造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多少的问题,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的再生问题。在建筑过程中加强管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同时,建筑物质量越好,在日久以后必须拆除时,这种旧建筑材料可以再生得到质量更好的材料。2.2发展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技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国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比较薄弱。所以,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工作,增加对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的研究投入,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根本保障。2.2.1生产环保型砖块目前,实心黏土砖仍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生产这种砖需要不断毁田取土,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黏土砖的烧制不仅耗煤量大,而且排出的烟气也会造成空气污染。事实上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可制成渣土砖,利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新鲜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利用废旧水泥、砖、石、沙、玻璃等经过配制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和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黏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抗压性能强、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2.2.2加工成再生集料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块、废砖石、砂浆、渣土经破碎筛分和粉磨等一定的工序后都可作为再生集料的材料来源。废混凝土块经破碎筛分得到粗集料和细集料,粗集料可作为碎石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集料可用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若将磨细的细集料作为再生混凝土添加料可取代10%~30%水泥和30%的砂子。废旧沥青混凝土块的再生集料可铺在下层做垫层,也可部分掺入到新的沥青混凝土中利用。对湿润的砂浆混凝土可通过冲洗,将其还原为水泥浆、石子和砂进行回收。2.2.3用于制作夯扩桩利用建筑垃圾如平房改造下来的碎砖烂瓦、废钢渣、矿渣砖、碎石、石子等废物材料为填料,采用特殊工艺和专利施工机具,制成夯扩超短异型桩,是针对软弱地基和松散地基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新技术。近些年来,河北工专新兴科技服务总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该项技术是采用旧房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经重锤夯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具有扩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00~700kn。经测算,该项技术较其他常用技术可节约基础投资20%左右[4]。2.2.4移动破碎站把建筑垃圾处理变废为宝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引进先进的移动式混凝土破碎、筛分技术,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现场破碎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集料、建筑砌块集料、三合土集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这一处理方法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既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又减少了多次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费用支出,还减少了废混凝土堆放的土地占用。移动破碎筛分技术将最大限度地实现拆除工程的零排放,节约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3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是环保产业,其发展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对建筑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都制定有特殊的倾斜政策来支持其发展。因此,我国要发展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业,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从政策和财政上鼓励和资助建筑垃圾建材的研究开发;其次,每个地区都应建有建筑垃圾再生加工厂,其数量和生产规模应能满足本地区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力;此外,政府还应制定“扶持性”的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产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和财政补贴政策等。2.4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加强协调管理[5]要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行“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规范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同时应当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监督执法工作,一旦颁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法律,就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来使法律得到确实的遵守,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建设、环保、土地、城管、环卫等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共同关注建筑垃圾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积极谋划和实施处理对策。3结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后应加强宏观管理,研究和推广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从而实现城市建筑垃圾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道路工程

abstract:theincreasingamountofconstructionwastegeneratedduetovariousreasons,constructionwastedefects.Studiesshowthatusedinroadconstructionwasterecyclingprojecthaspracticalfeasibility.throughbricksandscraprecyclingwasteconcrete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technicalpropertiesofrecycledmaterialsthatmeettherelevantspecificationsforrecycledmaterialsandprimarysubgradeaggregatetechnicalrequirements.inaddition,buildingmaterialsrecyclingtechnologyisquitemature,andwithexamplesofconstructionwastebenefitanalysis.Keywords:constructionwaste;recycling;roadworks

R124.3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鉴于中国城市化程度尚浅,城市化体制尚不完善,近年来,城市化工作不断推进,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据有关调查,中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量近4亿吨,其中建筑垃圾约占。但绝大多数建筑垃圾尚未处理就随处露天或填埋堆放,不仅耗用巨额的征用土地费、垃圾运输清理费等,而且严重地污染当地环境,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公路路基及路面各结构层均需要大量的道路建筑材料。考虑到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碎砖、废混凝土,目前对这些废弃材料回收再利用后应用于道路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下面,本文仅就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2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应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这是建筑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将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或不符合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建筑垃圾的分选有其重要意义,通过对其分选,可将可再生物料加以利用,并将不可利用或有害成分集中处理。建筑垃圾分选系统的总体构图如图1。

根据建筑垃圾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将建筑垃圾初步分选之后,可将建筑垃圾分选为三大部分:大块木材、纸板、塑料;金属;砂、石、渣。

图1建筑垃圾分选系统总体构图

2.1建筑垃圾的应用现状

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为道路路基和基层材料,其中,用作路基材料时,主要是以废旧砖块为主要原料,以石灰或水泥为粘结剂制备路基材料;用作基层材料时,主要是以废旧混凝土为主要原料,以水泥或二灰为粘结剂制备基层材料。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废旧砖块及废旧混凝土在路基和路面基层中的回收再利用。

2.2废旧砖块在路基中的应用

建筑垃圾用于公路路基时,是以废旧砖块为主要原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砖块、土与粘结剂比例,制成试件,并测试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从而确定路基填筑材料最佳配比、最佳粘结剂及粘结剂用量。

废旧砖块用于路基材料时,其最小强度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的相关规定。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是以建筑垃圾5mm以上颗粒含量的不同以及5mm以下颗粒的力学指标为标准的,其分类结果如表1。

对于4个类别中的二级建筑垃圾,不宜直接采用。通过对初步分选出的废旧砖块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其级别,若满足级别要求,则将废旧砖块通过筛分孔径为250mm×250mm的筛子,筛除250mm以上粒径的砖块。对于粒径大于250mm的砖块需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粒径应小于100mm。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废旧砖块则可用作路基材料用于路基填料。

表1建筑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基底处理工作,待基底压实度及整平度满足规范中相关要求后,即可摊铺厚度适宜的废旧砖块混合料进行路基施工。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2.3废旧混凝土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目前,对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表明,将废旧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工程结构是技术可行的。国内外有关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的相关资料认为可采用图2所示的工艺流程来制备再生骨料,该工艺简单实用,是一条理想的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流程,其中的各分项内容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经济条件和实际工程的场地条件等来选用合适的加工机械、设备和合适的工作人员。在这一生产流程中,骨料破碎和筛分均是国内碎石骨料生产的成熟工艺,因此在生产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分拣、分选、洁净等环节的工艺技术和质量。再生工艺设备应具有成套化、体积小、可移动性等特点,这样便于流动于各建筑工地就地处理建筑垃圾。

图3路基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总的来说,再生骨料的回收再利用工艺流程应因时因地制宜,力求方便有效地回收利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制备出高质量的再生骨料。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对再生骨料分别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质相关试验,选取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要求的再生骨料用于基层材料。

图2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工艺流程示意图

10~40mm10mm以下

5mm以下

5~25mm0.15mm以下0.15~5mm

再生骨料用作基层材料时,除满足上述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外,还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9-2000)中对颗粒级配的要求。此外,根据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基层的相关研究表明:用再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骨料用于基层材料,有些力学指标甚至优于全部用天然骨料制作的基层材料,因此再生骨料在基层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但是,考虑到再生骨料技术性质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工程应用经验的不足,仍然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3建筑垃圾应用效益分析

目前,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应用于道路工程,主要是考虑其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建筑垃圾替代部分路基填料和基层天然骨料所节省的工程造价。因此,经济效益表达式为:

经济效益=建筑垃圾替代部分路基填料和基层天然骨料所节省的费用+建筑垃圾外运费用所节省的费用-建筑垃圾破碎费用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拆迁现场实际调查报告推算,以可处理的建筑垃圾总量为100万方为例(不含淤泥、表层土),其中废旧混凝土占9%,总量为9万方;废旧砖块占26.4%,总量为26.4万方;杂土占64.6%,总量为64.6万方。此外,废旧混凝土按1.5吨/方计算,废旧砖块按1.2吨/方计算,杂土按1.0吨/方计算。

目前,根据调查天然碎石市场价格约为50元/吨,则因废旧混凝土取代天然碎石所节省的成本约为675万元。另外,目前建筑垃圾清运费大约为250元/车(15吨/车),即约15元/吨,由此节约建筑垃圾外运费用约1646.7为万元。根据计算,每破碎1吨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约为20元/吨,由此产生的费用为903.6万元。则由以上三项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418.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其次,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还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案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拆迁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处置问题,减少了由于外运造成的运输压力、油耗、尾气排放、扬尘、车辆清洗等问题。另外该方案的研发可以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进程,如果将建筑垃圾都加以适当的处理并回收利用,每年将会节约上百亩的耕地,同时可安排数百个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可观。

最后,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案还具有相当可观的环境效益。由于建筑垃圾用于再生,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外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输、油耗、尾气排放、扬尘等,避免了增加交通压力、往返需耗柴油、清洗车辆需耗水等诸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建筑垃圾在拆迁现场的就地处理、就地使用的原则还可以减少上建设过程中对天然砂石及土的消耗量,有效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4结语

1)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合理等,目前对环境、社会等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亟待解决。

2)建筑垃圾在道路路基及基层中的应用中,再生工艺、施工工艺较成熟,并具有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再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敏,王林秀.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2011

[2]刘建.西安市建筑垃圾替换二灰碎石基层中部分石料的研究[D].长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左富云.城市垃圾在透水砖及城市道路上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5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海口市贯彻落实2015年度____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将我局贯彻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垃圾处理及收运体系建设

1、颜春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

2015年我市加大力度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颜春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进展顺利,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元,该项目处理规模1200吨/日,计划2016年5月建成试运行。届时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日,实现全量焚烧。

2、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

投资4000多万元的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完工,设备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完工并通过环保验收。该项目处理规模为500吨/日,建成后使我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到国家最新的排放标准。

3、江东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

该项目已立项,选址位于琼山区甲子镇国营东场内,占地571亩,投资估算为5亿元,处理规模为600吨/日的填埋场及配套设施,预留1200吨/日的焚烧厂。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阶段,计划2016年完成前期工作,2017年动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产。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同时满足“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消纳问题。

4、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2015年,我市焚烧投入资金近亿元,建成了长流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一批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采购一批垃圾收运设备,使我市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无缝对接,极大改善了我市生活垃圾收运水平。

(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我市自2014年3月1日起在四个区个选择一个住宅小区、一条道路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来扎实有效的工作,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载体深入开展宣传,编印制作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知识宣传彩页》并发放到试点单位居民手中,各区组织专业人员120多人次,共发放分类资料28000余份;在分类收集点张贴了图文并茂的海报宣传资料;海口电视台、人民网____视窗制作了垃圾分类指导短片并在电视台、网站滚动播放;海口晚报积极配合我市垃圾分类精心策划了宣传报道方案,利用各个专题、专栏深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普及,使广大市民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方法以及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对分类督导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海口市城市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对四个区32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类别、如何入户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等,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方式方法等,以便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三是集中物力、财力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分类工作健康开展。此次试点单位均选在2010年已经试点推行的住宅小区内实施,市环卫局专门为试点小区居民家庭、街道配置了家庭分类桶、分类袋等物品,共发放塑料袋250000只、居民家庭分类桶1004个、小区分类桶150个、改装桶车直运压缩车8辆。垃圾分类推动工作易于开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四是找准分类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分类工作效率。区环卫部门采取了“量大及时收集,量小定时、定点收集”的方式在试点单位进行收集;居民将收集后的可回收物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企业,由废品回收企业再进行二次分选。餐厨垃圾打包投放在餐厨垃圾回收桶内,在现阶段市餐厨垃圾处理场未建成投产之前,由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待建成后再纳入统一处理。由于新的分类方法简单便捷,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监督检查

(1)海口市垃圾填埋场。海口市垃圾处理场于199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6892万元人民币,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000吨,填埋总库容量为1109万立方米,服务年限10年,于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场占地面积1203亩,建设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填埋作业区、污水处理区、生活区。拥有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挖掘机和各类运输车共14辆,目前日垃圾处理量约500吨。

垃圾填埋作业区占地面积272亩,采用水平及垂直防渗,场底和侧面均铺设1.5毫米厚的HDpe防渗膜和土工布,实行雨污分流,并建有完善的渗沥液收集管网和沼气导排管。

填埋作业实行倒班制,人歇机械不歇,垃圾随到随处理的方式作业。工艺方法采用堆高式填埋作业,由东向西分单元分层填埋,平均每层6米,整体平均高度为约30米。每天对源源不断进场的垃圾进行推平、压实,喷药消杀虫蝇,并及时覆盖土,覆盖膜,植草绿化。投入使用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总量约为530万吨,目前仅余填埋库容约20万立方米。

因海口市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送往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处理,造成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无法处理,目前污水厂正在处理工艺技改期,预计7月可完工投入使用。

为防止二次污染发生,做好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垃圾处理场定期对地下水、大气、垃圾渗滤液进行检测。在填埋库区四周打了五口地下水监测井,在污水排放口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接受省、市环保部门的实时监测。垃圾场重视场区的绿化美化,场区建设基本达到园林化。

由于垃圾场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并规范运营管理,于2006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中国环卫协会评定为“国家一级无害化垃圾

卫生填埋场”。为了减少填埋场的臭气污染以及对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海口市政府批准,引进了沼气发电厂项目,由东莞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12月开始建设,2009年5月投产,已先后在垃圾堆体[:请记住我站域名/]植入136根沼气收集管,对沼气进行收集发电(CDm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因我市垃圾处理已由填埋为主变为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目前沼气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也由原安装的3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缩减为1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运转状况良好,每月发电量约为45万度。采用的采气方式为泵吸方式,采集的垃圾堆体主要为近3年填埋的垃圾堆体。

(2)垃圾焚烧发电厂。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中电国际新能源____公司于2008年通过Bot模式公开中标后承建,总投资额为4.8亿元人民币,采用“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工艺,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200吨,年处理量40万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该项目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5月份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海口的生活垃圾和澄迈县部分生活垃圾在这里进行处理,日处理垃圾近1500吨。年发电量1.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32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达51.6多万吨,节能标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量约16万吨。该厂日产飞灰40吨(约占垃圾量2.5%),由电厂进行螯合固化并进行浸出性毒理试验合格后,进行填埋处理。炉渣量300吨(约占垃圾量20%),进行金属分选后用于建筑或施工填料,下一步考虑制造环保砖等综合利用。为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管工作,市环卫局成立了监管工作小组,严格按照《____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DBJ22-2012),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管,对焚烧炉炉膛状态、炉温情况、烟气指标情况、垃圾库存情况、渗沥液水位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厂区卫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规范焚烧发电厂日、月、年报表,强化焚烧发电厂各项环保检验项目的监管。焚烧发电厂建厂以来各项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二噁英历年监测值低于欧盟标准(按国家标准每年监测一次)。目前焚烧发电厂烟气已实现在线监控及公示,地磅实现实时监控按量计费。近2年来实现了零投诉。该厂2012年被住建部评为aa级焚烧发电厂。

为做好焚烧发电厂监管工作,我局成立了监管小组,每日对焚烧发电厂实施24小时不定时监管,临管的内容主要为:进厂垃圾量的记量,垃圾渗沥液的记量及排放情况,飞灰产生量的记量及走向情况,烟气排放达标情况,各种烟气及飞灰治理物料采购情况及投放使用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及保养情况,各项环保检测工作开展情况等。

(3)白水塘垃圾中转站。白水塘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西南部白水塘地区,距离海口市秀英区3公里,占地面积70亩,其中生产区40亩,建设有转运车间、维修车间、转运广场;生活区30亩,总投资金额约7500万,内设10个泊位,其中8个正在使用,2个备用,转运站设计规模为日转运生活垃圾1000吨,现有干部职工97人,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下辖2个部(业务综合部、后勤保障部)、副站长兼任各部部长。转运站作业流程主要由6个系统组成,分别为称重计量、垃圾卸料、压缩装箱、除尘脱臭、程控监视、运输系统。作业时间从早上6点半至晚上22点半,作业方式垃圾垂直压缩,通过两套压实器将垃圾压缩在容器桶内,待容器桶装满后(该容器桶具有容量大,密封性好等优点),由车辆运往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处理。2007年之前全市200多辆垃圾运输车直接运往垃圾场处理,从2007年1月起,垃圾经过我站垂直压缩处理后,只要20多辆车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垃圾在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4)江东垃圾中转站。海口市江东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东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距海口市中心20公里,占地9.4亩,总投资3500万,内设4个泊位,设计量为日转运垃圾300吨,采用多功能竖直压缩工艺,其主体设备配置为:称重计量系统,垃圾鞋料系统,压缩装通系统,运输系统,除尘脱臭系统及监控系统,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规范,并结合海口市规划原则等因素进行设计和建设。日平均转运垃圾约470吨,最高日转运量为707吨。

(5)建筑垃圾填埋场

1、渣土所建筑垃圾填埋场

渣土所建筑垃圾处置场占地面积约30亩,现场管理人员有9人。现有装载机、推土机、小型运输车各1台。该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置能力为每天700立方米(约1000吨)。处置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可随时接纳进场排放的建筑垃圾。但目前每天进场的建筑垃圾只有40吨左右。

2、秀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1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了《破解垃圾围城:涌向大海的建筑垃圾》后,根据1月3日倪强市长讲话精神和市政府统一部署,区委书记亲自过问,区长亲自指挥,分管副区长亲自动员镇村选址,并根据各镇村提供的地点,于1月8日进行实地走访。经过排查,长流镇会南村委会美楠村有块地基本具备条件,该点位于椰海大道延长线南边,面积约80亩。1月9日,分管副区长吴腾越带领环卫、国土、规划、环保等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现场察看,并从各自专业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性质、是否污染环境等问题进行论证。

3、龙华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做好存量建筑垃圾全面清理工作,先解决好眼前建筑垃圾处置的需求,让建筑垃圾有“出路”,龙华区原在龙昆南延长线迎宾木材厂设立临时性的建筑垃

圾消纳场,场地占地71亩,实现通水通电,租用铲车等建筑垃圾处置作业车辆。现存量建筑垃圾基本清理完毕,需重新选址建设,为了便于管理,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小组领导讨论同意,将纳入龙华区每年部门预算项目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经费72万元转拨城西镇(三年经费共216.997万元),由城西镇负责租地建设及日常管理。而后龙华区与城西镇一同协商,拟定在城西镇沙坡村西北500米处选定一块占地面积近50亩、深约12米的低洼空地作为龙华区新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容量近40万立方米,可解决龙华区现阶段建筑垃圾的消纳问题。该地块权属为沙坡村民集体所有,由城西镇沙坡村委会统一管理,位置较偏离村庄,不会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该块空地的条件基本符合龙华区开设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需求。4、琼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琼山区现有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点在椰海大道(海航城后面),面积约50亩,场内有一辆装载机和一辆挖机,管理员3名,该消纳场于2014年12月初投入使用,填埋过程中通过人工接自来水管进行洒水降尘,目前场地容量已接近饱和。

5、美兰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美兰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位于灵山镇晋文村委会琼秀村南侧,占地面积58.13亩,距海榆东线18公里处约800米。该地权属为琼秀、文科、儒范、多善四个村民小组所有,由灵山镇与四个村民小组签订租地协议。目前正在进行道路平整维修、建工作用房、车辆冲洗槽等。

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进一步规范并加强监管。垃圾处理的最终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大目标。除了要做好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以外,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江东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顺利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530万元,占地面积571.81亩,主要建设内容管理科教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基地渗漏液处理厂及基地室外配套等工程。本项目已列为2015年政府投资计划--预备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立项批复及初勘等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正在编制中,市政府拟征用东昌农场土地的函已送达____省农垦总局,省农垦总局已批准同意我局征用该局下属的东昌农场571.81亩土地,相关征用手续市国土局正在办理中。三是加快推进海口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目前,我局和神州沼气厂正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抓紧编制项目ppp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四是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置场项目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选址,采取ppp模式,预计明年6月前可完成建场投产工作。

(四)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立项,项目初步选址位于秀英区,占地100亩,处理规模为50万吨/年,计划投资1.1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选址,待选址和建设用地后采用ppp投资方式推进。

2、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6

一、建筑垃圾的数量、组成、处置和利用途径

随着我国建筑、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老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年限到期拆除,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由施工单位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如图1所示)。建筑垃圾数量大、组分种类多、性质复杂,处置不当会降低土壤质量,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影响。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和再利用,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最好途径。

(一)建筑垃圾的数量

我国建筑垃圾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建造的房屋多数是砖混结构,一般寿命30年~50年左右,这些房屋寿命到期必须拆除;二是城市建设、新城镇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建筑拆除、房屋装修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如图2所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为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如图3所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数据,从2003年,2012年,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分别为2.97亿吨、3.56亿吨、4.04亿吨、4.70亿吨、5.52亿吨、6.08亿吨、6.75亿吨、8.12亿吨、9.77亿吨、11.31亿吨(如图4所示)。

德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为2亿吨左右,日本不到1亿吨,韩国约为6808万吨,西班牙约为4000万吨。

从上述数据可看出,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远远高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产生量的总和(如图5所示)。

据统计,在每新建1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600吨,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约15亿吨。拆除1万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6000吨—10000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为30年,拆除这些建筑将产生新建10倍量的建筑垃圾。

未来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建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快速增加,建筑垃圾排放量也会越来越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中预测,未来10年,我国平均每年将产生20亿吨以上的建筑垃圾,是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的时期(如图6所示)。

2002年~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5亿增加到7.1亿,城镇化率从39.1%增加到52.6%。按城镇化率达到60%,到2020年左右,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还将逐年提高。预计2020年将达到26亿吨,2030年将达到73亿吨。

(二)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及其组成包括:混凝土或沥青道路的平整、铺设,有混凝土、石块等;旧建筑物的拆除,有砂石、混凝土、砖瓦、木材、玻璃、塑料、石膏、石灰、金属等;建筑工地垃圾,主要是工程中剩余的混凝土,凿除、抹灰时产生的碎料、砂浆,以及木材、金属、纸;种植、回填、造景等土地挖掘、整理活动等。

不同地区所用建筑材料、建筑物结构形式(砖}昆、框架、框架剪力墙等)、使用用途(如医院、学校、住宅、办公大楼、厂房等)不同,建筑垃圾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差异较大。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种类有关:废弃的旧民居建筑中,砖瓦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粘土渣等;废弃的工业、楼宇建筑中,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如图7所示)。

(三)建筑垃圾和尾矿的处置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由于分类收集所需费用较高,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可以再利用的建筑垃圾是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采取露天搁置、地下填埋或直接焚烧。据了解,北京政府有关部门每年会指定20—30个填埋场作为建筑垃圾的定点处置场所。

我国未经处理进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5%,轻度分拣出来的废金属、废混凝土约占5%(如图8所示)。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最高处理利用率为95%,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到5%,低于德国和日本的90%、英国的80%和美国的70%(如图9所示)。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应用晚于发达国家,全国的建筑垃圾加工厂数量也低于国际水平,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较少。由于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巨大,且处置方式单一,部分建筑垃圾混在生活垃圾中被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混合填埋,垃圾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有差别,所以会出现一些问题。

201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1.3亿吨,其中,尾矿产生量为10.6亿吨,占34.0%,尾矿综合利用量为3.3亿吨,综合利用率为30.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构成比例如图10所示。

综合利用量超过1亿吨的省份有山西、河北、山东、辽宁、河南、江苏、安徽7个省,这7个省份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全国工业企业的48.8c/o。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较大的省份为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均高于90%。

从上述可看出,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低很多。

(四)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途径

在建筑垃圾中,80%以上的是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旧装修材料等建筑材料。根据国外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较好的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低级利用: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建筑物基础垫层或道路基层,这是废弃混凝土最简单的利用方法,也是目前我国对废弃混凝土最常用的再生利用方法。

中级利用: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生产混凝土砌块砖、铺道砖等制品。

高级利用: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分选、洁净后作为再生骨料,代替部分天然砂石骨料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如图11所示)。有关研究表明,可作为骨料直接添加到商品混凝土中取代10%~30%的天然骨料,这是对废弃混凝土最有价值的处理方法,用再生骨料制作的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混凝土。

在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后的再生料已广泛应用于回填、公路建设、道路及铁轨的垫层等,在振动桩基、挡墙和边坡稳定等加固工程中也有应用。但与天然材料相比,再生材料的强度弱,吸水性高,耐久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结构构件中的应用。国外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再生材料完全可以用于结构中。

目前德国和日本已有再生材料结构应用的成功案例,如德国达姆施特塔的Viblerweg和waldspirale建筑(如图12所示)。

日本的aCRoSShin-osaka建筑,东京平和岛a-l栋仓库工程、东京牟礼团地第一住宅楼礼堂工程都是废弃混凝土资源化的经典案例。

二、建筑垃圾的处理技术

20多年前,我国有很多建材专家和实验机构开始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处置工艺、技术装备等。由于成本过高,处理量有限,导致建筑垃圾资源化一直无法形成规模和产业。

近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各相关产业技术不断创新与升级,固废资源化已进入发展阶段,以砂石骨料为利废载体处置混凝土废弃物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应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在建筑垃圾处置与利用技术和装备方面,创新了多项关键设备和工艺,一些砂石骨料企业和石料破碎装备企业走在全国固废资源化的前沿,研究开发并推出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技术与装备,能够支撑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建筑垃圾的处理流程如图13所示。

随着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推广,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建筑垃圾资源化,部分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生产线,有些企业也正在加入该行业。由中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持研发的北京元泰达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正式投产,拥有世界领先的“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的工艺与装备。南方路机、郑州鼎盛、上海世邦、等碎石机械装备厂已推出移动式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生产装备,建立了再生骨料生产线(如图14所示)。

同济大学、上海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建筑建材业技术创新联盟(上海eF生态环境材料产学研联合体),已经开发出封闭模块组合式建筑垃圾处理再生骨料回收系统,探索解决建筑垃圾资源化纯化技术、大型化技术、环保化技术三大技术瓶颈,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

邯郸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累计总投资1.6亿元,现有制砖生产线6条,再生混凝土搅拌站1座2站,形成了标准砖、多孔砖、模数砖、透水砖等20多个系列产品,年产量折合标准砖2.5亿块,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余万吨,所有产品都通过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质量认定,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西安有32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年处理总能力约400万吨。为了促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的快速发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拟从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将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在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商业用房、市政道路、公园、广场中推广应用。提倡各类设施、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意见》对西安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建设五六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年处理能力200万吨以上的综合利用项目。

北京威克冶金公司建设了年产铁精粉50万吨、建筑砂石骨料600余万吨的生产线,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建筑砂石骨料基地(如图15所示)。

三、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相关政策

(一)国外相关政策

美国政府法律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该规定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使各企业主动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日本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目前,日本很多地区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高达100%。

德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很高,占所有垃圾回收的比重也最高。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具有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观念和有效的监管;二是资源、能源成本较高;三是德国从事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人员十分注重物质的循环利用。

韩国2003年制定了《建设废弃物再生促进法》,2005年、2006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其中包含了促进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三大推进政策:一是提高循环骨料建设现场的实际再利用率;二是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三是妥善处理建筑废弃物。明确了政府、企业的义务,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资本、规模、设施、技术能力也有明确要求。对防止进一步破坏自然环境,保障骨料供需的稳定,以及延长填埋场的寿命都有明显作用。

国外建筑垃圾回收率高的国家普遍重视立法,各方在建筑垃圾处理中的责任和义务非常明确,体现了“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同时十分重视执行,对垃圾处理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较大,促进了建筑垃圾的减排和再利用。

(二)我国已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政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政策法规措施尚不健全,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尚属起步阶段,已出台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如图16所示。现行法律主要关注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市容市貌的影响,未涉及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没有明确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较小,造成责任主体违法成本低;建筑垃圾处理涉及较多的行政机构,现行法规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等。

(三)相关标准

日本、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试验的基础上,已建立起了相应的规范和指南,如日本的JiStRa0006-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technicalReporta0006,德国钢筋混凝土委员会颁布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指南》-BetonmitrezykliertemZuschlag,以规范再生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相应的规范和指南很少,可喜的是,中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编写了15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已完成了在技术监督部门的备案。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可看出,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基数大,并在逐年上升。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技术和装备方面已具备条件,能满足市场需要。要全面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必须加强对再生骨料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研究,同时促进制定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相关的法律、配套政策,在相关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呼吁人们树立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理念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指采用管理和技术手段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由于建筑垃圾经分选、破碎、筛分加工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对节约资源和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块、石块等经破碎后,可代替砂石骨料直接在施工现场利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混凝土等;碎砖可用于制作再生砖等。废金属可重新回炉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塑料等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塑料制品等。目前的情况是,建筑垃圾被简单填埋,既占地又污染。而从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企业缺少建筑垃圾来处理。

要改变和突破目前建筑垃圾简单处置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加强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让人们树立建筑垃圾是能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理念。

2.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尚没有专业的分类收集和回收处理机构。有些企业正在尝试做一些工作,但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分拣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成本很高。

3.加强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基础研究

建筑、基础设施等废弃混凝土、道路沥青混凝土的回收和再生是以再生骨料的形式来应用的。由于废弃混凝土来源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再生骨料的强度、吸水率、杂质、离散性等直接影响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加强再生骨料的加工处理方法对骨料性能的影响、再生骨料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加强用再生骨料生产的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再生骨料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为再生骨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4.建立相关法律体系,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前期需要政府多引导,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通过行政手段把建筑垃圾运到垃圾处理厂,落实税收、补贴等政策支持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更好发展。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有效机制尚不健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应明确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的程序、规定和监管范围,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配套法规体系。制定法规应兼顾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鼓励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明确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建筑垃圾处理中的职责;完善建筑垃圾分类制度,以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

5.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金融、税收等相关政策与标准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涉及发改委、工信、建设、环保、交通等多个管理机构,但现行法规未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企业进入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要经过几个国家部委的认定,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多个相关单位。建筑垃圾处置与再利用的税收政策不细,处置企业的所得税没有减免,再生产品的增值税也不明晰。由于在建筑废弃物处理环节间的相关产业政策上,国家各部委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无法有效协调工作,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只有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形成有效的建筑垃圾处理机制,才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

(1)提供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财政补贴。建筑垃圾的搜集、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资金,除金属、木制品等,通过废品回收取得一些回报以外,对于用废混凝土、废砖加工的骨料及配制的低标准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等附加值都很低,而制造成本一般高于天然原料制造的产品,生产者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政府要从政策上加大对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产品及相关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根据受益者补偿原则,主管部门应积极采取一些直接经济支持,将建筑垃圾处理收费给予建筑垃圾再生企业贴补,确定合适的经济补偿方式和补偿额度,使企业正常运营;给予使用再生资源的产品优惠政策、补偿政策;完善强制使用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制品的政策性补贴方法等。

(2)设立建筑垃圾处置利用产业发展基金。除了政府给予第三方建筑垃圾处置利用企业直接补贴外,政府联合社会投资者成立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基金,开展建筑垃圾处置“保证金”制度,要求所有的建筑工程在取得施工许可证之前都必须按规定交纳建筑垃圾处理预留金,向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提供初始建设投资补贴,或将政府财政资金直接参股第三方治理企业,对社会资金支持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通过招投标和竣工验收各环节提供部分财政资金支持。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建筑垃圾;应用

abstract:theemergence,dumpingandcarryoftheconstructionwasteinlargescalecausethewasteofconstructionfund,andalsoenvironmentpollutionandlandtaking.Reasonableuseofconstructionwastemustproducetheremarkable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thispaper,fromthetestanalysis,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introducestheapplicationofconstructionwasteinurbanroadengineering.

Keywords:thecityroad;engineering;constructionwast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垃圾利用及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就西安市而言,每年产生建筑垃圾总量约500万立方米,主要来源于城中村改造工程、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工程。建筑垃圾的反复产生、倾倒和清运,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重复投入,同时也由于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等原因而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随着城市扩张的全面进行,西安市市政工程建设范围已逐渐涉及到原来的城郊结合部,也是建筑垃圾较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将会越来越多地会遇到类似问题。如果能够对建筑垃圾合理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也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产业政策的一项举措。因此,研究市政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安市三环路长乐立交以北,原为居民高度密集区,东三环线位贯穿梁家街村。该处在2006年5月进行了集中拆迁,拆迁工作完成后在K9+550~K10+250段现场遗留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初步估算约有30万方,涉及长度约700米,地表上建筑垃圾平均厚度约3米左右。而建筑垃圾堆放区域的路基设计为填方段,填方高度2.5-4米,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现场的建筑及生活垃圾混合物等要全部清除,路基采用素土回填。如按此要求实施,其中仅将现场垃圾全部清运就需花费资金约1200万元,同时需耗时近一个月。根据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的三环路阶段性建设目标,当年底必须保证东三环主线贯通。如不马上展开路基施工,该建设目标将无法实现。而进出施工现场的唯一道路为原有农耕路,因当时受雨水浸泡泥泞不堪,短期内无法满足重型运输车辆通行条件。在客观上制约了现场建筑垃圾清运和外购黄土的运输环节。根据以上客观因素,必须对原设计处理方案进行变更,科学合理的就地利用建筑垃圾,以大幅节约建设资金,最大限度的省却运输环节,并使雨天能够正常施工以保证工期。经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多方考虑,最终确定改变原设计施工垃圾外运方案,充分利用现场的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并立即就此展开研究,在东三环eK9+900~eK10+200里程段进行试验,以指导即将开始的施工应用。

通过本次应用研究,将会对西安市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经验,为特殊环境下的市政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三环路拆迁后形成的建筑垃圾

2.试验分析

2.1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案的确定

依据击实和筛分试验与现场碾压试验对比分析,确定建筑垃圾颗粒组成及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建立碾压遍数和压实度与建筑垃圾填料中细料与粗料质量比之间的关系;总结寻找压实度与现场施工中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机械组合的关系;通过对建筑垃圾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了解该材料的工程力学特性,分析路基的稳定性。

2.2击实试验

在进行室内试验时,考虑到现场试验路用材料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室内击实试验所选用的试样能够真实反映填料在施工状态的状况,试验选用试样均从现场取得。在现场取样时,为了考察不同场地的建筑垃圾的颗粒组成状况及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变化特性,分别从建筑垃圾场地内三个位置进行了取样,在室内利用四分法进行选样,通过室内击实筛分试验与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具体试验结果如下表2-1所示。

通过试验可知,不同拆迁场地上的建筑垃圾经室内击实后的颗粒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所对应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也较为一致,路基施工中可以选用一个单一的指标进行压实控制。

2.3现场碾压筛分试验

取试验段2到5层碾压土进行筛分试验,每层土从第10遍碾压后取料分析直到第18遍,共取5遍碾压后土料进行筛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2-2、2-3、2-4、2-5所示。

由上述4表可以看出,不同碾压遍数作用下,四层填料的颗粒分布范围基本上是一样的,颗粒粒径绝大部分分布在0.075mm至40mm之间。由现场碾压后的建筑垃圾的颗粒组成来看,当碾压遍数达到18次,细料与粗料的质量比增大到=1.1~1.3,表明建筑垃圾中细料的含量有较大的增加,此时建筑垃圾的结构状况有较大改变。经分析表明,建筑垃圾由原来的骨架-空隙结构变为悬浮-密实结构,此时细料充满整个较大孔隙,孔隙比有较大降低,渗透性降低,抵抗变性的能力增加,路用性能得到改善。

2.4建筑垃圾颗粒组成与压实关系分析

碾压遍数比较小时,填料的变形主要是由孔隙比的减小所引起的,当碾压遍数较大时,由于填料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此时粗骨料开始产生破碎,填料中细骨料的含量明显增加,填料的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碾压遍数达到18遍以后,填料中细料的含量增加速率显著降低,填料的颗粒组成基本稳定。由粗、细骨料质量比随着碾压遍数及压实度的变化规律来看,通过机械碾压的手段使填料的颗粒组成最佳碾压遍数为18遍左右。

2.5无侧限抗压试验

为分析建筑垃圾填料经现场碾压达到要求时的路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现场取土,室内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试验时,首先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压密,使其最大干密度与现场土体经碾压后的最大干密度基本一致,试件成型后,在恒湿条件下进行养生,然后进行相应试验,使所得到的试件的强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路基填料在压密状态下的实际强度。另外,为分析饱水情况对路基填料强度的影响,在饱水状态下进行了相同的试验,为便于进行平衡分析,每种情况下共进行6个试件的强度试验,其中试件的具体尺寸为Ф150mm×150mm,最佳含水量15.5%,最大干密度1.81g/㎝3,试件压实度97.0%,具体试验结果如下表2-6所示。

由表2-6所示可知,试件在最佳含水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分布范围在0.85mpa至0.62mpa之间,其均值为0.74mpa,极差为0.23mpa,说明在最佳含水量下,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高;饱水状态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其抗压强度的分布范围在0.618mpa至0.39mpa之间,算术平均值在0.523mpa,极差为0.248mpa,表明在饱水状态下路基填料的强度有降低,含水量对填料的强度有一定影响,但是依据试验结果,饱水状态下的最小强度仍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证明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

2.6压实试验

通过现有的压实机械,主要进行了光轮压路机和羊角碾的机械组合碾压试验。试验压实效果的检测手段采用沉降率方法、弯沉检测和密度检测(灌砂法)。通过对压实试验数据的整理,得到了压实度与含水量、压实度与松铺厚度、压实度与碾压遍数、压实系数与松铺厚度、各摊铺层碾压前后厚度、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间的关系,以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其中现场压实度的测定方法采用灌砂法。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分别测定了第10遍、第13遍、第15遍、第17遍及第20遍的具体数据,具体如下表2-7所示。

使用纯建筑渣土进行路基填筑应该适用于在路床下一定深度之下。根据对路面荷载影响的深度规律和掌握的经验,路面下1.5米之下受到的荷载影响已十分有限。三环路主线路面结构层厚度为75cm,所以路床下80cm范围之外路基应可以放心使用建筑砖渣填筑。

3.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3.1施工控制难点

3.1.1松铺厚度:拆迁后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垃圾形状各异,且夹杂一定数量的砼结构等,孔隙率难以确定。填筑较厚,作用力深度不足,底层砖渣块不易破碎,达不到预期效果。填筑较薄,粒径较小,容易破坏连续级配,造成机效功率浪费。

3.1.2碾压遍数:填料压实度通过机械碾压建筑垃圾,使之破碎,达到合理连续级配,达到压实目的。如果碾压不彻底,砖渣碎块粒径大小不一,级配不连续,孔隙率较大或不均匀,压实度不稳定,如果特别强调碾压遍数,固然能达到压实效果,但造成机械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3.1.3检测手段: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填筑路基施工,目前在一些市政工程、高速公路施工,曾有利用建筑垃圾施工但无系统的施工规范标准来借鉴,造成过程控制的标准无参考依靠,仅靠施工经验认为其可行,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必须多渠道试验检测验证其施工可靠性。

3.2施工工艺

3.2.1施工工艺流程

3.3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

根据填筑建筑垃圾自身的工程特性,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出发,提出路基压实质量的有效,合理的控制方法。除了常用的质量指标控制式与施工工艺控制式外,同时还需目测观测。

在采用质量指标进行控制时,应重点控制建筑垃圾路基填料的级配参数,以保其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严格控制此路基填料的压实度指标;认真做好建筑垃圾填料的含水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使路基工程顺利完工。

3.4检测方法

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我们进行多途径研究,由于目前对建筑垃圾路基验评无规范可参照,无统一的检测方式,填土路基传统的施工检测方法已不适用建筑垃圾检测,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采用与填土路基控制参数进行横向对比法,主要从压实度、弯沉以及弹性模量等方面进行检测比较。

3.4.1压实度检测

从上表可看出,施工过程中,碾压第17遍时压实度接近96%,施工过程中从填筑第三层全部按照碾压20遍控制,压实度达到98.09%,高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验评标准》(JtGF80/1-2004)2.09个百分点,更能满足不同填筑层的压实要求。建筑垃圾填筑路基要好于填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填筑部位确定碾压遍数,以达到最佳机械效率。

3.4.2弯沉值、弹性模量检测

第二层填筑厚度30cm,其他层填筑厚度20cm,数据分析以20cm填筑厚度为参照,试验测得弯沉值平均值为0.59mm,回弹模量143.8mpa,弹性模量远大于填土路基20mpa。按照此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好于填土路基。

3.4.3压实度和弹性模量检测比较

从表中汇总数据显示,压实度较大,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大,基本与压实度呈线性关系,但也有个别数据不保持线性关系,但弹性模量也远大于填土路基弹性模量。

3.5施工总结

3.5.1建筑垃圾路基的地基处理要求:在建筑垃圾路基填筑前,首先应该对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清除树木等杂物,同时进行压实处理,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在土质地基上填筑建筑垃圾路基时,为防止填料中的细粒料迁移,提高地基的强度与均匀性,应设置过渡层,过渡层填筑一层较薄的建筑垃圾填筑,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3.5.2建筑垃圾路基对地基的排水要求:建筑垃圾路基因其特殊性,路基应采取必要的引排、建议路基边坡及坡脚排水要采取严格的排水措施以防路面雨水以及坡脚积水浸入路床,浸泡软化基础致其整体沉降。

3.5.3建筑垃圾路基的摊铺应采用渐进式摊铺方法,同时摊铺过程中必须使用大功率推土机进行填料的推铺。建筑垃圾路基填料整平工艺的关键是保证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3.5.4对于建筑垃圾路基压实施工的碾压组合原则应是:优先选择拖式振动羊角碾及其他振动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组合,而不应单一选用自行式压路机;优先选用吨位及激振力较大的压路机;碾压组合的压路机数量越少越好。

3.5.5建筑垃圾路基的压实宜使用以下碾压组合,开始用18t自行式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后几遍用20t拖式振动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建筑垃圾路基的压实施工碾压速度宜为3km/h左右,且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宜用慢速。

3.5.6建筑垃圾路基的密实程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而碾压遍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路基密实程度的增长率变小,趋于缓和,甚至有可能降低。建筑垃圾路基正式施工时的碾压遍数应结合填料具体的工程性质和现场压实机械情况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的,以沉降差值1mm为标准来确定碾压遍数。

4.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4.1直接经济效益

根据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三环路东三环长乐路立交区产生的建筑垃圾需全部弃运30万m3,另需外购素土16万m3。通过本次建筑垃圾路基填筑试验研究,利用建筑垃圾16万m3。,减少建筑垃圾弃运16万m3。,减少外购路基填筑土方16万m3。。

东三环长乐路立交700m主线利用建筑垃圾填筑节约工程投资320万元,另外,减少外购素土节省土地80余亩,利用建筑垃圾节省弃土场约45亩。直接效益分析见表4-15。

4.2社会效益

4.2.1经测算,每处理1万m3建筑垃圾需要占用约3亩土地,利用建筑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有效节约了由于垃圾堆放而占据的土地,为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可变废为宝,节约社会资源。

4.2.2将建筑垃圾从城市运往周边填埋场及堆放场,表面上改善了城市大环境,但同时造成了填埋场及堆放场周边小环境的污染,建筑垃圾长期埋置地表以下,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直接危害周边农田及居民的生活,并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覆土植被难以存活。利用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则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4.2.3就西安市而言,垃圾填埋场及堆放场距市区较远(运距在15Km以上),垃圾清运将支付巨额费用。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为反复产生制造垃圾现象十分普遍,利用多次倒运垃圾谋取暴利。利用建筑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源头遏止这种社会不良现象,维护了建筑市场的秩序。

总之,建筑垃圾的再次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和谐,符合国家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节能减排”的总体指导方针,满足资源消耗量最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成通车的东三环道路

5.结语

西安市三环路自2008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以来,经过几年的运行,利用建筑垃圾的东三环路段路基稳定,效果良好。三环路公司关于“建筑垃圾在城市道路路基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建设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因此获得2007年度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8

关键词:城市发展建筑垃圾垃圾危害处理对策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acceleratingtheprocessofcity,cityconstructionwasteisincreasingrapidly,andthegrowthmomentumunabated,becomeanurgentproblemtobesolved.anddiscussestherelatedproblemsincityconstructionwastedisposal.

Keywords:city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garbagehazardtreat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所以,要对建筑垃圾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进行科学地处理。将建筑垃圾列为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第二资源”,向垃圾要资源、要能源、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一、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1.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1.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1.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1.5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通行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

2.1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2.2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

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三、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对策分析

3.1削减建筑垃圾源头

(1)减少产生量。在建筑垃圾产生之前,实行减量化、削减策略,通过合理设计规划和科学施工管理等有效控制措施将其总量消减。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和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进一步达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认真履行环保责任,按照国家有关的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切实转变自身定位,成为污染的治理者。

(2)开发以及推广节能降耗的新工艺与新技术。要从工程的材料选用、方案设计等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数量,例如,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增强建筑物的耐久性,尽量采用产生较少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运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在将来维修、拆除以及改造相关建筑物的时候部分结构具有再生功能。此外,在拆除建筑物的时候要进行选择性拆毁技术,使得建筑垃圾中的某些物料,例如金属部件、木框架等维持原状,能够直接得以利用,同时在拆毁以前,要对有关的毒害组件做好预拆除的工作,为后续利用打下基础。

(3)完善规定。要处理好建筑垃圾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是必备手段。健全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城市建筑垃圾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杜绝以次充好、随意更改方案等现象,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从而有效的减少建筑物的维修、加固工作。此外,增强区域规划的权威性以及长期性,减少非正常的拆毁建筑物,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2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1)提升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程度。当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大多是混合收集,这就增大了无害化处理以及垃圾资源化的难度。而将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则将极大的有助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例如,对于尚未破坏的木材类垃圾能够直接在重建建筑上使用,破坏严重的则可以成为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者直接用来造纸。对于废弃的砖石以及混凝土可以用来生产粗细骨料,能够较好的生产出同等强度的混凝土或者砂浆等建材制品,而且在相应的粗细骨料中增添有关的固化材料后,能够有效的应用到道路路面。对于废砖瓦,则可以用以生产骨料,适用于生产墙板、地砖、再生砖等建材制品。

(2)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城市建筑垃圾一般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少有研究。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例如,研发有关建筑垃圾的分选技术创新以及设备,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设备进行有关的分类与筛选工作。研究有关的回填材料,掌握其结构、性能以及组成部分。研究开发绿色材料,了解有关的具体生产技术,使用循环再生骨料有效研发绿色建材。

3.3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垃圾处理的产业化

建立针对于中小城市的建筑垃圾的检测系统,构建有关建筑垃圾生产与流向的信息平台,建立具有高效率的建筑垃圾收集与处理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控制整个城市的建筑垃圾,执行各种垃圾处理机制。在正式施工前期,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准备好有关的施工证件以及设计文件等资料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将有关重要信息输入系统,同时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按照该项目的规模大小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预评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并且确定相应的回收利用程序,然后有关的垃圾处理单位要严格依据有关的程序收集与处理建筑垃圾。在整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控制建筑垃圾处理的全过程,同时在不同阶段做出相应的决策。

3.4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与落实

降低成本,政府推行多种融资模式和制定有关政策,使建筑垃圾处理应向企业化运作方向转变。将垃圾处理的风险转移给能够合理承担风险的企业,拓宽建筑垃圾处理所需资金的融资渠道,给予合作企业在建筑垃圾调配和运输、建设用地、产品推广应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其次,有关部门应该做好有关建筑垃圾的定量综合调查统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相应的建筑垃圾排放数量的标准,通过相关的法律规范使之成为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此外,有关政府部门应做到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9

关键词:建筑垃圾;危害性;可利用性

一.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特点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是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和其它市政基础设施在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无污染的无机物(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占90%以上。无机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水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同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的特点。建筑垃圾的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再生建筑材料。废品(包括金属、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木料、塑料、玻璃等)可能具有污染物的废弃物分拣后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建筑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属最清洁的垃圾,只要合理利用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1】

二.建筑垃圾的危害

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广泛性是客观的,但其模糊性和滞后性就会降低人们对它的重视,造成生态地质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城市环境卫生,恶化居住生活条件,阻碍城市健康发展。

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此外,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种种外力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也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

2.影响空气质量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3.对水域的污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垃圾渗滤液内不仅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而且还含有大量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水质成分很复杂。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4.破坏城市软环境,影响市容

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杂乱无章,与城市整体形象极不协调,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2】

5.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建筑垃圾的可利用性处理方式

1.无机物的可利用性处理

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经处理后,可作为混凝土或砂浆的集料使用。建筑垃圾中的石块、混凝土块及碎砖也可直接用于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无机材料形成散状材料桩,通过重锤冲击使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地基,进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作用废砖石和砂浆与普通水泥混合,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旧水泥、砖、石、沙等经过配置处理,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建筑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等,其产品与粘土砖相比,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吸水性小、质轻、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

2.废品的可利用性处理

废钢筋、铁丝、电线和各种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粉碎成碎屑后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竹木、木屑等则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板材;废塑料可采用减压法提炼成油,作为燃料使用,或再生加工成排水管,还可代替某些水泥制品;碎玻璃可以加工成再生玻璃或某些装饰材料。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保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1)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2)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

五.结束语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城市建设,每年都有不少旧房屋被拆掉。而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筑产品废料的混合物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对建筑垃圾采取资源化的管理,使这些废料得到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达到和谐人居环境的最终目标。

[1]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卢中华科技资讯2007no.32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篇10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扩权强镇改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消纳规范化、清运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监管,形成部门各负其责、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立体化、全程化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

二、总体目标

(二)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有效落实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环境整洁、文明,进出施工现场车辆清洁行驶,建筑垃圾全面密闭化运输,杜绝擅自处置、乱堆放、乱倾倒建筑垃圾现象,营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适用范围

(三)本意见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四)本意见适用于我市中心区(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37省道范围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我市其他区域的建筑垃圾处置由各镇街参照本意见执行。

四、建筑垃圾处置管理

(五)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1、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

2、装饰装修、土建、土石方平整等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防止污染环境。

3、已经实施土地储备的空置地和拆迁工地,土地储备单位或者拆迁单位应当负责设置围墙围挡;尚未开发的建筑工地,由建设单位负责设置围墙围挡。

4、建设工程在招投标时应包含建筑垃圾处置条款,并在发包合同中明确对违法处置相关建筑垃圾的处罚措施。

5、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全封闭围墙围挡作业,设置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要硬化出入口路面,配备车辆冲洗设施,合理安排建筑垃圾运输线路的清扫保洁人员,定时冲洗被污染的路面;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交由个人或者未经核准的建筑垃圾处置单位运输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

(六)加强许可管理,城市建筑垃圾处置依法实行核准制,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1、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统一负责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申请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需具备以下条件:

(1)提交书面申请(包括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名称、施工单位与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土地用途证明。其中消纳场所应当固定,应与村居签订协议并取得镇、街道的同意意见);

(2)有消纳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具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和设备,有排水、消防等设施,有健全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3)具有建筑垃圾分类处置的方案和对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的方案;

(4)具有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辆行驶证;

(5)具有健全的运输车辆运营、安全、质量、保养、行政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

(6)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GpS定位监控系统和相应的建筑垃圾分类运输设备。

2、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并按照核准文件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和丢弃、遗撒建筑垃圾。

(七)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管理,消纳场由各镇街牵头组织落实。

1、消纳场地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的要求。

2、申请设置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地的单位,应持与产权单位签订的使用协议、用地性质证明和镇街同意设置(或租用)的书面意见,向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备案。

3、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地应具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照明设备,配备专人负责,及时平整场地,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4、建筑垃圾处置消纳场地应具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场地状况合理分类受纳和处置。

五、职责分工

(八)创建办负责协调、指导、检查、考核建筑垃圾处置工作。

(九)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的资格审查;核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及清运时间、路线;查处建筑垃圾运输、堆放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负责城区主要街道无主建筑垃圾的清运工作。

(十)各镇街负责牵头协调、落实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场地安排,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建筑垃圾收集点,落实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布;督促社区、居委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加强对居民住宅修缮、装饰建筑垃圾的管理;加强辖区范围内建筑垃圾的巡查发现工作,督促社区建立巡查联络制度,建立与创建、执法、环卫等部门的巡查信息抄告和工作对接机制;负责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的举措、要求,公布服务电话;负责辖区清扫责任范围内路面无主建筑垃圾的清运工作。

(十一)建设局负责支持配合做好建筑垃圾处置场所规划等相关工作;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现场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积极调研、推广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回收利用模式。

(十二)公安局负责协助执法局做好相关车辆检查工作,对在巡查中发现的无牌无证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查扣,配合相关部门处理随意倾倒、抛撒、沿途遗漏建筑垃圾的车辆,根据其违法性质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十三)交通局负责对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进行道路运输许可证审核;查处无从业人员资格证、道路运输许可证的建筑垃圾违法运输行为;查处建筑垃圾运输污染公路、超限运输行为。

(十四)国土资源局负责查处违法处置建筑垃圾破坏耕地行为。

(十五)工商局负责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的营业执照办理和年审工作,对不符合条件或不达标的单位不予发证、年审。

(十六)物价局负责按照建筑垃圾类别,对我市建筑垃圾清运价格做出最高限价,规范建筑垃圾消纳场地收费标准。

(十七)财政局负责做好建筑垃圾清运管理的经费保障工作。

(十八)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负责加强对建设工程申报材料的检查,监督工程招投标单位明确建筑垃圾处置条款。

六、工作要求:

(十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把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作为提升城市环境档次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建设国际商贸名城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自身职能制定细化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