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8:17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学科专业知识;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实践观

一.引言

今年来,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理论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也为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越来越多的老师张口必谈“理论”,忽视了对自身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这就造成了英语专业的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缺乏深度与广度。这些无论是对平时的教学还是科研都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何认识学科专业知识对英语专业教师的重要性在此时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学科专业知识的定义

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所要掌握的本体性知识的一种,它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方法论,这是教师知识体系的主干部分。[1]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的老师来讲,学科专业知识指的更多是英语学科领域内的基本思想、概念框架和数据及过程等的知识。它是大学英语专业老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英语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英语专业知识的发展研究,它是专业地位的根基和专业能力生长的土壤。

三.学科专业知识对大学英语专业老师的重要性

⑴从哲学的实践观方面来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要坚持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好比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对一个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需要有全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不然我们也很难理解或者正确理解这一理论。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会使我们偏离实际,流于表面,这样无论对于学科专业的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还会导致自身专业发展缺乏后劲。正如,一个民族的发展要和兴起要靠本民族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因为国外不会为我们提供现成的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案,而一门学科的发展取决于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专业知识是专业发展之根本,离开专业知识空谈理论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追末。专业知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反映了人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而专业理论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凝练和概括,一个新理论的提出需要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未经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便得出的结论很难令人信服。

因此,作为以英语为教学载体的大学老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因为自己已经是英语专业的老师,就一味陶醉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要认真反思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并对此拿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知识掌握得越深厚,才越能在相当的高度来理解和分析基础知识;只有专深的学科知识才能洞察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并迅速地接受和掌握最新信息。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唯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教学经验,然后把这些经验与有关理论结合去探究相关的科研活动。

(2)从教学实践方面来说

一个好的推销员除了要自己亲身去体验所推销产品的功能和效果之外,还要去熟记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在推销中运用自己纯熟于心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使用后的体会来向用户推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专业的相关知识丰富,在说出去的时候才能有自信,面对任何可能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并急时回答,给人一种专业,可信度高的感觉,相反,如果专业相关知识不丰富,在介绍产品的同时无法详细说明产品的功效是不是会令用户感觉到不自信,既然推销员本身对自己推销的产品都不自信,那又怎样去让用户相信产品的真实效果?如果在面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回答时,那还有人会去买吗?总之,无论目前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对自己的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进行自我催眠,只有自我的专业知识丰富,才会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取得别人的信任和欣赏。

如果把这种观点推及到英语教学方面时,我们就可以更有深刻的体会:英语教师学科知识的深厚、广博程度也深刻地影响到本身的英语教学行为。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科知识后才能轻松驾驭书本知识。作为教育知识的重要体现,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础,[3]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体系,就无法在课堂上做到“有效教学”。

(3)从社会发展方面来说

由于2009年以前的全日制英语专业硕士太少,英语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太理论化而缺乏实践,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育部觉得应该增加全日制英语专业硕士学位,作出英语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教育部把“全日制英语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英语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英语专业型硕士.英语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英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而英语学术型硕士一般是为“读博”而准备。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英语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突出。“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的动力。而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革已成为常态,能否自觉地和有意识地随时抓住发展的机遇,也已成为对现时代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4]作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加强势在必行,在此情况下,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抓住时代的机遇,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强化以便更好的适应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对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而且是进行相关教学研究的知识保障。英语专业的高校老师只有更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学科知识上的不足,才能从根本上加强英语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而提升自我的知识积淀,为在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上的进一步探索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彦.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3]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2

论文摘要:从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出发,分析专业教学借鉴知识管理的可能性,以及利用知识管理、创新专业教学的一些改革举措,并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予以实施效果良好。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它关于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可以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的拓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关注整体,是对一个组织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及相关资源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应考虑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显隐知识的转换。在实际的转换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隐性知识社会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四个转换环节是知识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知识增值系统。

从微观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清除影响知识价值链形成的阻碍因素,加快价值链的形成速度,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管理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即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诸多知识管理工具。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常见的专家系统、数据仓库等都在知识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2知识,理在专业教攀中应用的可能性

2.1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都具有以下共同点

1)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所需实现的都是组织的整体效益。2)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一系列开发过程,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达成管理目标。3)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识管理中,也存在于专业教学领域。

2.2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知识管理与专业教学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运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由这两种技术还衍生出来许多新型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如Blog、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系统、知识资源库等。知识管理和专业教学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时的经验和成果。

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管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吸收知识管理的理念,也是专业教学中的重大变革。

2.3利用知识管理,创新专业教学。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知识转化理论、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可以为学习者营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面对面交流、网络社区等直接或间接共享到他人的经验、技能等,从而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组织智慧。

知识管理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而且更关注隐性知识。专业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所熟知和掌握。学习者对更加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则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或多或少能够通过一些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到隐性知识。但是在非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就被完全忽略了。知识分类思想提醒专业教学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2.4知识管理环节的划分对专业教学的启迪。知识管理通过总结知识价值链,得出知识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和知识交流管理。从这点出发,专业教学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明确教育知识的来源:应该包括已经被认识到的可以拿来学习的知识、还掌握在少数教师、专家、学习者头脑中不能被传播的知识以及新创造的但还未纳入到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其次,应该运用一定的鼓励机制和技术手段识别、提取和组织这些知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之后,专业教学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库、专家系统等手段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并进行管理。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自身独有的知识拿出来供所有人使用。知识通过交流和共享获得增值,这也为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3知识,理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段,中的应用

3.1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建构专业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社会对于专业教学提出的要求。专业教学通过构建专业知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源和知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专业教学利用技术手段建立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专业内存在的信息(如学生信息、教学信息、教育资源、头脑中的知识、知识行为、知识资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知识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集体智慧完成创新知识的目标。

3.2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车辆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就开放使用,广大学生经常访问该系统,最近二个月平均每天的校内师生访问量已经达到1000多人次(注:该专业每届学生数90人,全部在校生400人左右),而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论坛跟贴人数也不断增长。

知识库的内容不断增长,目前有3个管理人员在作专门管理,审核上载内容和会员资格,目前有注册初级会员600余人(校内360人),高级会员35人(校内教师、政府机关处室、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平均每天上载内容达1.6GB。

广大师生对该知识管理系统地反映良好,在对该系统的评价中优良率达到99.4%,而且为优秀的达到82.8%左右。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广大学生觉得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大大超过以前,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习风气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与往届学生相比也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系统内间接获得许多工作经验,使得学生毕业后缩短适应时间,特别明显的是学生下企业进行技术实习时,明显显得有信心,工作成效更明显。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3

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

摘要: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应在遵循有机整合、注重实践、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和科学编排等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构建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应用课程、跨专业应用课程、技能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http://

关键词:就业;高校;专业;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也是确立高校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1高校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第一,有机整合原则。高校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相互配合,在保持理论体系相对完整、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完善专业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知识部分。第二,注重实践原则。高校学生所学知识以实践应用为主,以基本理论、原理以够用为原则,对实践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为具体。因此,应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环节,加强理论、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充分实习、实践,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第三,主次分明原则。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表现为知识的转化能力和对于产品的“二次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创造能力等。主次分明是以知识转化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培养的技能操作课程为核心,知识应用课程次之,辅之以理论应用课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和设置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单元。第四,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指高校应用专业课程开设的连贯性应遵循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逐级递增。因此,高校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由低年级基础性的专业一般原理类课程和公共学科理论课程开始,随后开设学科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以及跨专业选修课程,最后开设实践应用性课程,将学生在前两者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训练,最终转化为自身的操作技能。第五,科学编排原则。在高校实践课程即技能操作学习和运用环节分配一定的课时、学时,尤其是对于技能操作运用课程的设置,应尝试“三学期制”来保证充足的实践学习时间。“三学期制”的实行,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上有了必要的时间保证和制度规范,加上学校的统一部署、严格监督、实际指导加上及时地教学效果反馈,必将促进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及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又对知识进行更新与补充。

2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设计知识结构是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更是高校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主要体现为:理论知识课程为基础,知识应用课程、跨专业应用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为核心,素质拓展课程为辅助。

2.1理论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是直接应用科学原理并以科学原理、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元知识。理论知识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主要是形成应用技术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即广义的、普遍的理论知识和一般原理性知识。随着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促使企业产品的复杂性及精确度提高和产量增加,这使得生产必须直接应用科学原理来进行产品制造、更新换代和生产管理,技术科学化的局面愈发显著,科技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从而促使新的理论知识不断形成。因此,高校理论基础课程应坚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和专业基础性的原则,并且要突破传统学科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化、整合、序化和内化。[1]通过开设专业基础性知识、相关专业及专业群知识、社会经济法律知识等课程,使理论知识课程向深度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发展。

2.2知识应用课程知识应用课程是将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结合起来的课程,依据学生个性要求及专业发展趋势而设立的主干课程。高校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以专题课的形式或者某些教师的研究课题进展情况和学校科研项目最新成果等形式提供给学生,对专业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以及把处在专业前沿,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知识应用内容进行专门介绍,使学生置身于专业的前沿之中,加深其对本专业的认识,又可以在讲授当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判断力、分析力、创新能力及批判质疑能力。此外,高校开展讲座课也是一种理想的形式,邀请校内外的著名专家来校讲学,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接触本专业的大师,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思想,鼓励其深入研究,积极创新。

2.3跨专业应用课程跨专业应用课程是基于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辅修或者选修与所学专业应用知识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既可以理工结合,也可以文理渗透。例如,设计计算机软件来操作机床,机电专业就要学习跨学科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新闻学专业有意从事体育或者法律记者和编辑相关工作的学生,就跨专业学习相应的体育和法律知识课程等。在跨专业选修课开设方面,美国高等学校选修课约占课程总量的1/3、日本高等学校实行基础、专业教学两段制,基础教学阶段一般均为指选修课,专业教学阶段选修课约占1/2;法国大学理科的指选课至少占10%。[2]因此,高校在设置选修课时,不仅要注意提高选修课所占总课程量的比例,还要注意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选择范围。

2.4技能实践课程技能实践课程是高校学生的核心课程,应体现专业特色,强化专业技术的动手能力训练,并注重技能的循序渐进,即从简单模仿到独立操作,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开展技能实践课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习得的理论知识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今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高校技能实践课可以根据专业的性质和优势,以及地方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在知识应用课程中穿插进行,教师及时反馈课程教学信息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验证理论真伪并加强其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2.5素质拓展课程高校素质拓展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知识、技能、身心理素质、道德水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建设素质拓展课程,一方面要囊括道德伦理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以及锻炼意志品质、磨练毅力、注重团结合作、提倡相互帮助等方面的趣味竞技课程,并保持道德伦理课程的时效性和与时俱进性,心理健康课程的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趣味竞技课程的生动性、科学性和广泛参与性。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资格课程,加强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本行为能力的同时,重点应把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证纳入专业课程计划。[3]

http://

参考文献:

[1]李海舰.农业高职院校基础课建设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5):65.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人才涉猎较宽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即打牢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高素质人才知识结构的“根基”,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各种专业性知识都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

一、坚持理念观念创新,不断优化基础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必须着眼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周期,跟踪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适时创新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思路,加速形成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体系。

(一)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根本,建立灵活性的设置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专业之间交叉、渗透更加广泛。因此,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要以技能培养和能力生成为依据,灵活课程设置。一是注重专业基础课本身的课程设置,将实验和课堂教学灵活结合,充分发挥实验在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巩固作用;二是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灵活进行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以科学技术更新为牵引,实现前瞻式设置。

专业基础教学要与技术设备、综合信息化发展相适应,随专业课变化适时作出调整。一是课程设置要体现创新性。由于新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所包含新知识、新理论增加,基础理论课在设置上要随之更新,并及时补充进教学大纲。二是课程设置要体现超前性。及时研究专业相关学科最新理论成果,适时更新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三)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实现宽口径设置。

基础知识具有长效性,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只有打牢基础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力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人才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就成为各院校教育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要宽厚,既要满足专业能力生成的需要,又要满足基本技能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现有专业的需要,又要满足相关专业的需要;既要满足技能培养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学历的要求。

二、紧贴专业学习需求,不断更新基础课程内容

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必须围绕培养现代化人才来构建,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基础理论课应围绕培养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架内容体系,聚焦培育一流人才,满足全球化竞争的总体要求。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因材施教。

专业基础课程必须按能满足培训目标的要求来划定知识量、知识结构的范围和宽度,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设定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知识的容量要合理。要以满足学生技能生成要求和专业课程的需要为度,不能贪多求全;要以满足学生技能更新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觉完善、自我拓展的需要为限,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自身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不可面面俱到。第二,内容构架要满足专业需求。基础理论的内容构架应参照高校教育体系为依据进行设计,在进行岗位或职责能力对基础知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科目的内容组合,进而形成内容构架。第三,在重点确定上要体现目标性。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的确定要遵从岗位的需求,从学生技能生成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的知识重点确定在适度的范围内,使其对技能生成真正起到关节点的作用。

(二)在教学目的上,达到服务专业的效果。

理论知识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应用效应,能达到知识功能要求,能反映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程度或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满足关键能力生成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奠基功能,切实把关键能力的生成基础夯实,突出方法教学,确立教方法重于教结论的思想,多采取小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二,发挥基础理论知识的服务功能,满足特色技能生成的要求。基础课程必须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培养特色技能组织教学活动:在知识点的确定、课时的分配上,对其采取倾斜政策;在教学过程中,要筛选出科目中与培养特色技能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服务于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实现以实用为目的的能力转化。

基础理论知识在能力转化上的实用,指的是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贴近新装备实际,并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实际技能操作和未来任职岗位中转变成为顶用的实际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是间接性的,其间有从理论到原则思路、工作计划,最终指导实践的转变过程。一是从理论到原则、思路转变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专业举例或采取专业案例教学发挥导向性的作用。教学中,要以学生第一任职需要为导向,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操作课、室外课的课时比重,强化实际操作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消化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思路到工作计划转变过程中,基础理论将为学生专业技能的生成实践起到准备性作用。要达到这一要求,基础理论课程就必须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夯实基础知识,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在由专业技能到实践的转变过程中要不断对技能结构是否合理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

因此,基础理论课程应突出知识的应用方法、应用原则和应用条件的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从中发现实践过程所需的理论进行再学习,从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戴跃侬.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8),43-44.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过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3]张旭翔,施泽波,丁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设计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29):44-48.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6

目前,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体育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要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的结构,解决课程知识的重复性问题,提高课程知识的整合度和有效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注重培养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视专业方向类课程(田径、体操、球类等)和体育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的设置,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认识和学习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存在重复性,设计缺少的层次性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发生了相应变化。“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不适当借用以及课程设置轻视技术教学能力的倾向正在吞噬着未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而各个理论的不断的臃肿化和各学科内容严重重复交叉现象则在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消磨着同学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3]。面临如此局面,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简和审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分化或重构逐渐褪去本应该具有的话语权,部分课程内容的抽空也必然迷失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3]。《学校体育学》就是如此,分化或重构抽取了许多实际内容,“体育课”部分没有了,致使显得有些空洞和乏味。从《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变化可以看出,如何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知识的重复性),就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分化有着相似的过程。《体育学科教学法》从《体育教学论》分离而来,多个版本《体育教学论》都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理上而言,这部分内容应由《体育学科教学法》详细解释和表述。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课程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有碍于传递给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课程知识。

2.2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不够紧密,课程整合力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理论课程知识重复性需要严格审视和精简,同时还要把握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尤其是具有同类归属的课程。《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都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体育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存在重复性内容。为解决课程门类间的衔接性,需要整体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知识。《体育学概论》陈述了体育是什么和如何产生的部分,而《体育史》就应避免内容的重复性,承接描述纵向层面的体育发展特征,《体育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释体育的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和功能表现。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2.3理论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化、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理论课程知识的滞后性造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突出表现理论性太强,有些“水土不服”。调查发现,理论课程知识学习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许多体育运动项目裁判法的知识,课堂上只讲理论会显得很枯燥,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应结合实践经验,体验学习的内容,巧妙利用错误案例加深知识理解。由于理论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需要运用实践知识去理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学习。

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架构

3.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内涵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是被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课程知识区别于处在教学活动领域之外的一般性知识经验的教育学内在规定性[4]。它是理解课程知识内涵的重要前提,明显地描述了与一般性知识的区别。课程知识可简单理解为课程内容知识。《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课程知识包含两层意义,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5]。研究采用第一层面的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括以文本的方式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知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的知识[6]。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可理解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知识类型。静态的课程内容知识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动态课程内容知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知识。

3.2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

课程知识指的是课程内容知识,其教育性活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场域。课程知识可以是静态的存在状态,也能表现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与课程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知识对人生存意义建构的作用。从课程知识存在形态来看,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分为教材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4]。教材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抽象的课程知识形态,较为关注课程知识的整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也称为教学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课程知识形态,体现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处于对话之中。从学习者能动性的角度出发,课程知识的生成价值较为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也称为个体学习知识,它是静态的、默会的,学习结果的产生伴随着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具体见图1。

3.3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构成要素

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研究范畴仅包括体育学科类的理论课程,不包括教育类理论课程和其它理论课程。以系统理论为研究逻辑起点,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将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结构。具体见图2。3.3.1宏观课程知识宏观课程知识,是“方法论”层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该层次描述体育的概念、产生、发展历程、运行规律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体育学概论》课程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特点,探讨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念与本质、结构与表现形式、功能与价值等内容;《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显现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重点回答体育与社会结构要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运行、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怎样三方面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知识重视科研方法的训练,重在解读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研究、如何评价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3.3.2中观课程知识中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方法”层次,紧紧把握运动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体育课程的自身特殊性),重在解释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律,分析运动技术的环节及各技术环节的重难点,具体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知识。《运动解剖学》课程知识,主要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物质代谢结构、调控结构等内容;《运动生理学》课程知识,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涉及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运动技能学习等内容;《运动训练学》课程知识,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包括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能力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3.3微观课程知识微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手段”层次,强调传递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手段与方法、技巧与策略等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主要说明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三个问题,具体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规范、学校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的管理与资源开发等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知识,重点回答依据怎样的体育课程原理、怎样设计与计划体育教学过程、怎样把握与理解体育教学结构及要素等问题,具体涉及体育课程原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等内容;《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主要解答如何选用教材、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等问题,具体包括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学媒介等内容。

3.4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要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结构意义的逻辑性,还是课程知识呈现的关联性。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给予明确的课程价值导向、多样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达成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价值的实现,即人性的延续[7]。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宏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战略”层次,表达了体育课程知识的通识性和普适性,更多是体现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的引导作用,能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提供重要条件。中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方法”层次,凸显了运动技术在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它对宏观和微观课程知识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分析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强体育兴趣,也会在教学技能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手段”层次,主要传递教学技能的手段、技巧和策略。该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宏观和中观课程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同样也有助于对其他层次课程知识的比较和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和分析运动技术的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困难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三层次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的关系,做到互相促进,互补共长。

4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4.1构建理论体系架构,增强课程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形态分类是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价值的重要依据。从教材知识方面,挖掘和整合体育素材的筛选;从教学知识方面,研究教学动态过程发展,重视发现和创造生成知识;从个体学习知识方面,分析课程知识传递源头和途径,提高传递效率。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结构,紧紧围绕方法论指导、运动技术分析和教学技能训练培养思路而展开,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层次分类,有利于理论课程知识的整合,增强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2建立理论课程群,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学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讨体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对其他课程学习具有宏观性和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横向描绘;《体育史》主要梳理体育产生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特征等内容,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纵向勾勒。课程整合是课程知识促进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的整合,重点突出横向与纵向解释思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了解体育的总体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更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提供重要方法论基础。

4.3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力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7

论文摘要:学科教学知识观为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科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一是促进教育、劳动和科学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三是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四是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复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重要概念,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形成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入与科学。

高职学院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因此,本文把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称为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高职“双师型”教师实际上就是具备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专业教师。

当前,在高职学院进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简单化现象,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观为我们认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也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促进教育、劳动和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

普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科——教育两个领域的知识,而高职专业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至少来源于教育一劳动一学科三个领域,此外,还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文化知识、语言表达知识、语言交际知识等。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与以上领域的知识都存在联系,特别是劳动领域的知识对高职专业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完善高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知识协调发展,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无论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还是直接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主要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可能滞后,技术和工艺应用的知识也可能逐渐滞后;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既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又缺乏技术实践领域知识,而且专业领域知识往往也需要不断更新。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制约专业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因此,高职学院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首先需要对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过程的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的诊断,确定培养内容,然后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途径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为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劳动领域的知识是高职业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之处,也是高职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体现。因此,参加企业实践,获取劳动领域的知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途径。

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培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管理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首先,要明确参加企业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专业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因此需要了解一线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能力和人才成长规律等劳动领域的各种知识,避免只是把任务局限在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上,将企业实践的意义简单化。

其次,在参加企业实践前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在教师加企业实践之前,需要对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估,针对性地完善其知识结构,特别是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以保证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能够用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去整合实践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

最后,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一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企业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在生产一线获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并对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学院应引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从职业教育的需要出发,学习实践知识、技术知识、技术人才成长的知识等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并转化为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并对教师的职业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发展情况予以评估。

三、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是基于教学实践,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不断改造,转化为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和高技能的内容,并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因此,专业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不意味着就具备良好是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不断整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自我经验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科研是当前培养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也是当前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高职学院应充分调动基层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基层教研组以职业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学生实际等情况,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四、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8

论文摘要:学科教学知识观为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科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一是促进教育、劳动和科学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三是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四是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复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重要概念,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形成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入与科学。

高职学院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因此,本文把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称为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高职“双师型”教师实际上就是具备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专业教师。

当前,在高职学院进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简单化现象,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观为我们认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也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促进教育、劳动和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

普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科——教育两个领域的知识,而高职专业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至少来源于教育一劳动一学科三个领域,此外,还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文化知识、语言表达知识、语言交际知识等。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与以上领域的知识都存在联系,特别是劳动领域的知识对高职专业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完善高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知识协调发展,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无论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还是直接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主要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可能滞后,技术和工艺应用的知识也可能逐渐滞后;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既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又缺乏技术实践领域知识,而且专业领域知识往往也需要不断更新。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制约专业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因此,高职学院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首先需要对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过程的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的诊断,确定培养内容,然后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途径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为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劳动领域的知识是高职业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之处,也是高职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体现。因此,参加企业实践,获取劳动领域的知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途径。

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培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管理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首先,要明确参加企业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专业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因此需要了解一线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能力和人才成长规律等劳动领域的各种知识,避免只是把任务局限在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上,将企业实践的意义简单化。

其次,在参加企业实践前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在教师加企业实践之前,需要对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估,针对性地完善其知识结构,特别是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以保证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能够用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去整合实践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

最后,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一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企业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在生产一线获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并对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学院应引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从职业教育的需要出发,学习实践知识、技术知识、技术人才成长的知识等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并转化为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并对教师的职业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发展情况予以评估。

三、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是基于教学实践,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不断改造,转化为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和高技能的内容,并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因此,专业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不意味着就具备良好是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不断整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自我经验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科研是当前培养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也是当前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高职学院应充分调动基层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基层教研组以职业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学生实际等情况,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四、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9

笔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入手,深入地探讨了一些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而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方向。

关键词:教育;趋势和潮流;因素

一、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一词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的,为profession,其最初的原意是公开的表达某人的观点或者信仰,此后专业一词的含义不断的被丰富和发展。

著名社会学家凯尔.桑德斯指出:专业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

怀特海提出:专业是指一种具体的行业,此行业的活动是有理论依据的,并能从准确的理论分析和科学的实验证明中不断积累知识以使得这个行业发展进步。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个体的专业化,教师从其职业来说距离成熟专业的一定标准还是有差距的,其是一个在形成中的职业,这是一个进程;教师的个人能力水平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存在于教师专业生涯的始终。

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专业结构具有复杂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中包括:首先,专业知识系统。专业的标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来构成,教师的专业知识中包含了普通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等。其次,教育科研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师科研是对教师的高要求,为了教师能力的长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有必要保证科研的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创新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再次,高尚师德和积极乐观情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的人生观、情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积极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重要影响,感染学生积极向上。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认真的研究这些因素,正确分析,以做到适当利用它们,帮助教师在成长中扬长避短,高效快速的发展专业素养。总得分析来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几类:

(一)教师全面教育的影响

教师的全面教育对于教师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教师的全面教育可以分为职前教育和入职后的教师培训。其内容可以分为:教育课程内容和职业道德。

1.教育课程内容

教师的职前教育决定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基础高低,所以职前教育的课程内容需要全面广泛,既要有雄厚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能知识等,这些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

2.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影响,教师只有具备职业道德,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在爱与奉献中打造自身的教学、道德、情感基础。教师只有遵守教师道德规范,怀揣远大理想,才能在现实浮华中,坚守教书育人的真理,不偏不移,稳步发展,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因素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教师职业地位,教师的职业地位的高低既表示了教师职业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多少,也表示了人民大众对教师行业的认可度,间接影响教师行业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此外还有关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国家制定的教师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对教师行业具有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正确的机制可以促进其发展,引导教师行业向着健康、公正、长远的方向前进。

2.学校因素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学校之中发生的,学校的物质环境,教学制度,文化风格,管理机制等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主要可以影响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工作心情是否愉快,设备条件影响教师的教课水平提供,学校的经济状况影响教师的稳定性和生活质量,好的文化风格能够帮助教师快速提高自身素质等。

(三)个人因素的影响

1.知识和技能基础

人的发展需以人为基础和蓝本,专业的教师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以教师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对原有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拓展,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广度越大,其可发展空间就会越大越长远,教师应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筑起自己知识大厦的广阔地基。

2.专业发展意识

只有教师本身认识到专业发展是必要的,是教师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才能主动的学习知识,增长能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会固步自封,才会根据时代的变化,知识的变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端正态度积极主动的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结合语文学科,笔者总结出几点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专业发展方向:

(一)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知识结构、教育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学习到不同的教育理论,并消化吸收之后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掌握世界教育理论的最新动态,才能保证自己始终走在教育行业的前列,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其中涉及到教育思想的理论,这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课程理论,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教学,以及具体的怎么去教学;学生发展的理论,以学生为根本,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同学。

(二)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和语文专业能力是其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是无法做到长远发展的。语文教师需要在专业发展中不断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丰富知识系统,打造广阔的知识筑基;语文教师还要有积极主动的科研探究能力,当语文教师拥有了丰厚的知识能力底蕴时候,科研就成为了激励教师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整合自身的特点,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整理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或者理论,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曲铁华、周晓红.教师学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篇10

1.专用性、专有性和异质性知识

资产“专用性”是指一种专用化的投资,不能重新调配做其他用途,或由其他用户使用,否则将带来生产价值的损失。拥有“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方,总是争取拥有控制权并相应要求风险赔偿性质的收入,目的是对其他交易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行监督控制,防止“专用性”投资的“准租金”被剥削。实际上,“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者在事前并不一定能获得控制权,因此,可能受到机会主义者利用此“专用性”进行“敲竹杠”,即在缺乏控制权保扩的情况下,资产“专用性”越强,投资方越依附于合作方,可被剥削的准租金越多,投资方的谈判力越低。

所谓资产“专有性”是指资产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一旦从企业退出,将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企业租金减少甚至导致企业的解体。这种资产是企业所必需的,同时是难以替代的。如,企业的专利便具有“专有性”。这种“专有性”资产使企业具有绝对的优势,企业不依赖于合作方的存在,且不易受其机会主义的威胁,相反地,却可以通过威胁退出的方法,在谈判中占有主动,掌握“专有性”资产的一方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谈判力。

企业的异质性知识具有唯一性和专有性,这种“专有性”随着知识的演化积累而逐渐增强。企业“专有性”知识包括:“专用性专有”知识和“通用性专有”知识。专用性知识和专有性知识没有必然的联系。专用性知识可以是专有的,即“专用性专有”知识,如具体程序、流程及团队生产中产生的企业隐性知识,以及企业特定的专利、商标等显性知识。专用性知识也可能是非专有的,如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技术知识可能是一种普通知识,不具专有性;除了“专用性专有”知识外,还有“通用性专有”知识。通用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的,企业家的能力、知识是通用的,却也是企业家所专有的。某种关键技术知识在行业内或合作体内是通用的,但却是某企业所专有的。

企业“专用性专有”知识具有“专用性”同时又具有“专有性”,单一的“专用性”会削弱企业谈判力,当“专用性”同时具备“专有性”时则会增强企业的谈判力。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产生多种专用性的投资,形成属于不同所有者拥有的“专用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复杂的演化积累过程中“相互专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的局部知识体系,具有较为稳定的“相互专有”性。企业“通用性专有”知识兼具通用和专有的特征,由其形成的有机知识体系具有更为稳定的“相互专有”性,可显著增强企业谈判力。

2.治理结构选择理论的扩展

交易费用经济学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治理结构的选择,运用组织的方式对分工进行协调,指出交易的特性是由交易主体的特征和交易过程中的特质决定的,其治理结构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治理模式:(1)古典缔约活动对应的市场治理;(2)新古典缔约活动对应的三方治理;(3)关系型缔约活动对应的交易专用性治理,包括双边治理和一体化治理。

沿着企业能力理论的分析逻辑,企业的“势”或竞争优势来源于异质性的资源或能力,特别是隐藏其后的专有性知识。企业专有性知识对治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看,企业拥有较强的专有性知识时,在交易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其他资源的吸附力,使构成企业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专用性资产受机会主义行为威胁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即使企业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资产具有高度专用性,却由于企业专有性知识的保障而成为某种程度的通用性资产,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治理方式来减少不必要的治理成本,即原本需要统一治理的情况,双边治理便足以保障企业的专用性资产,达到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目的;其次,从企业能力理论角度看,企业拥有的专有性知识是演化累积的结果,当企业获得较强的专有性知识时,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企业规模、边界扩张能力的增强,此时企业易产生一体化的倾向,即倾向于统一治理。从长远看,企业通过水平、垂直或多样化的统一,客观上起到了强化保护专用性资产的作用。因此,治理结构的选择不仅要权衡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治理成本,还要考虑知识专有性增强所产生的竞争优势。

企业专有性知识对非专用性资产的诒理是不产生影响的。双边治理和三方治理的不同是由交易频率的乡寡所致,专有性知识的变化与交易频率不相关,因此,其变化不会引起两种治理方式间的转换替代。根据企业知识专有性由较弱、较强到极强的动态变化,结合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视角可以扩展治理结构选择框架。

(1)企业知识专有性较弱。迪屈奇指出,当企业缺乏信息和专门知识、内部化不同领域的知识产生很大的成本时,即使企业进行了专用性很强的投资,纵向一体化也并非最合理的解释;此外,假若下游组织不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也要受到阻碍;另一方面,由于专有性知识对专用性资产起到较弱程度的保护作用,此时企业的理性决策更倾向于减少交易成本。如现实中,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提高产品商标品牌的知名度,获得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按威氏的分析,考虑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应采用一体化的治理方式,而实际上大多企业因缺乏成熟的营销经验或市场扩张的能力而采取授权特许的经营方式,这种经验和能力的不足是企业知识专有性较弱的外在表征。

(1)企业知识专有性较强。随着企业异质性知识的积累,企业知识专有性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创新能力提高,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在交易谈判中居于核心控制地位,专有性知识对专用性资产的保护能力也相应增强,企业的理性决策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而非仅致力于减少短期的治理成本。现实中,当企业与下游组织交易成本过高或联盟中合作伙伴的业务不利于企业战略性的定位时,可以运用其较强的专有性知识支撑的异质性资源,借助“专有性”产生的吸附力和谈判能力来实施并购或内生出相应的业务,通过纵向、横向一体化或多样化来保障企业专用性投资效率。

(3)企业知识专有性极强。此时企业知识表现出高效的知识“自增强”性,企业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带来新的竞争优势,表现为企业不断突破成长上限,在企业间大规模的并购、企业内部不断衍生出新业务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在市场中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力,对于专用性投资可以无所顾忌,不必预防事后可能被机会主义行为“敲竹杠”。此时的突出矛盾显然是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统一治理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整合、吸收、复制,且有利于企业的专用性投资,最大限度的扩张企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