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1:42

社交网络发展篇1

2012年墨西哥的人口为1.15亿,是最大的西班牙语国家,emarketer估计该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在2012年将达到40.5%,为4660万用户,这个普及率整体上低于拉丁美洲总体,但数量仍然十分可观。

下图为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互联网普及率数据

尽管社交网络用户受互联网用户的限制,墨西哥的互联网目前看来发展不如其他国家。但墨西哥互联网用户相比其他国家对社交网络却更为热情。emarketer估计今年墨西哥社交网络用户将达到3030万人,占互联网用户的65%。

社交网络发展篇2

同时,社交网络又是一个不断变化,且变化迅速的市场,企业要迎合该市场,必须了解以下15大发展趋势:

1.社交网络正从传统的桌面市场向移动市场转移。

2.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个人的交流场所,同时也是企业的营销场所。

3.社交网络将成为企业理想的广告媒介,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潜在客户。

4.社交网络?传统电子邮件服务构成威胁。

5.通过社交网络,广告主不仅仅销售广告,还可以与潜在客户交流。

6.社交网络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新网站将随之诞生。

7.企业需挖掘出社交网站的上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灵魂人物”。

8.众包(Crowdsource),发动群众的力量。众包指在产品和服务等开发项目中,以低工资或无偿地招募愿意参加的不特定数目的人员来进行开发工作的开发形态。

9.社交网络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创收机会,社交网络企业家不断涌现。

10.各社交网络之间的服务日益融合。

11.苹果itunes可根据用户音乐库历史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歌曲,社交网站可以效仿苹果,为网络零售商提供相关服务。

12.twitter将被谷歌收购

13.金钱也能买到”友谊“。澳大利亚社交传媒营销公司uSocia月初面向twitter推出一项商业服务,87美元即可为twitter用户增加1000名关注者。

14.不要忽视“围观群众”。尽管很多网民远离社交网络,但企业不能忽视这些人群。因为他们也是“幕后支持者”,有时会通过谷歌搜索等服务进入社交网站。

社交网络发展篇3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社交网络得以长足的发展,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卷起社交新浪潮,颠覆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传统传播渠道,媒体传播开始依附现实社会关系,不断生成各种形式的网络交互行为,构造出了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全新传播格局。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和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研究社交网络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基于社交网络的新动向探讨社交网络新营销策略:

关键词社交网络;发展;新动向;营销策略

引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新媒体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格局,并构建起新媒体生态。近几年来,社交网络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媒体终端的进步,使得自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以Facebook、FamilyLeaf、nextdoor、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构建成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格局,探讨其传播特征,分析其发展动向并基于社交网络的新动向探讨社交网络新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交网络的定义和传播特征

社交网络就是指社交网络服务,即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构建的网络,依靠网络平台连接用户,并依附某些现实社会关系,构建的同特征群体。其以媒介形式存在时,社交网络有着鲜明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社交网络围绕用户进行多节点网状传播

从媒介本质上说,社交网络是依附于用户的社会关系,以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为基础,进行信息交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形式,社交网络以用户为中心,更能体现信息传播者的主体地位,构建出一种虚拟与现实结合的传播方式。在社交网络中,网络成员扮演着信息连接与传播的节点的角色,构建出网状传播结构实现信息实时传播。社交网络注重“关系”的生成,其以用户为核心信息,用户可以生产创造和分享转发内容,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构建特色群体组,实现与相同兴趣者或者利益攸关者的互动互通。

2.社交网络注重“关系”生成,用户具有传播渠道的自控权

社交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它构建出了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多维空间,其以微内容为主,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讨论各种微话题,并通过用户间的信息交流互动构建起有效关系,这就使得用户在创造内容的同时形成了一种关系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中,用户掌控着信息传播渠道,其可通过自主筛选、订阅并进一步整合信息,而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在传统的交友网站上,其传播往往局限于单点辐射,而社交网络则改变了简单的“个体对个体”的传播,而是通过朋友关系进入对方的社会关系圈,从而形成更加复杂更加丰富的网状关系圈。

3.社交网络以群体为基点,实现点到面的传播,能形成强大聚合效应

在社交网络里,用户依靠自己的兴趣或者利益关切点形成特色的群组,构建出关系链,构成“点到面”的传播结构,在信息的高速传播扩散中,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这些关系群组的内部成员协调互助,能够满足大家的共同需求,也能使得群组的关系定位变得清晰。

二、当下社交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方向

众所周知,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构建出了网络社交的雏形;而即时通信(im)则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效果和同时交流能力,博客(Blog)的诞生和风靡则让网络社交开始体现除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特征……随着网络社交的成熟和演进,一种更加形象和完整的社交网络形式开始兴起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展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和前进动力,其发展新动向主要有如下几点:

1.私密社交开始盛行

在传统的社交模式中,其社交网络都是依赖于熟人机制,利用熟人关系进行延展,与此同时,基于某些相同兴趣的话题的带动,吸引更多朋友的朋友或者陌生人加入,形成一个公共性开放平台。这种公共性社交形式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分享信息,形成信息公地,造成信息流向的失控,违背者的信息传播初衷。随着网民对网络隐私的重视,这种“泛社交”模式可能背离用户的初衷,故而私密社交开始在国内外萌生。私密社交的重要特点是,用户通过基于现实社会中强关系构建相对私密化的关系圈,为自己开辟一个更加踏实而轻松的信息空间,这就意味着用户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流向。私密社交可以有效规避隐私外泄,用户拥有了信息分享尺度的掌控权,保障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播的深度,同时,可以过滤无用信息,规避信息轰炸,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信息交流体验。

私密社交不同于传统公共社交,它的重点不在于个人信息的公开化传播而达到人脉拓展,而是注重对私人关系的增进。比如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用户以自己手机的电话本为基础,与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进行一对多或者一对一的实时沟通和信息分享,体现了强关系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私密社交的目的是增进私人关系的紧密度,与亲朋好友分享生活状态,维系良好的私人关系,作为用户本身,可以自我掌控传播渠道,打造属于自己的私人关系圈。微信平台自从2011年1月推出以来,在短短数年间发展成为了中国目前首屈一指的社交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其建立在强关系链上的私密社交令用户倍加推崇。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成为了中国网民进行网络社交和获取信息的最重要入口之一。根据腾讯公司2014年第三季末的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39%至4.68亿。2015年的羊年春晚,微信联合央视推出央视春晚“摇一摇”红包,引发全民抢春节红包的盛况,微信活跃用户有望再创新高。据统计,在除夕至大年初五,微信个人红包收发高达32.7亿次,也创出新高,刷出新纪录,形成了一个“新年俗”,大大增进了人们的社交关系。

而无独有偶,2014年2月19日,Facebook也斥资190亿美元正式收购即时通信应用软件whatsapp,这款与微信有着很多共同点的软件诞生于2009年,目前用户量已经超过4.5亿人,其中日活跃用户比例为70%;每日新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人。这显示出Facebook正在不惜代价投入私密社交。

通过对全球社交网络的分析,可以发现,私密社交是主要基于三种关系构建起来的社交网络:

首先是建立在家庭关系之上的私密社交平台。比如在国外热门孵化器YCombinator旗下的一家创业公司FamilyLeaf就推出了“FamilyLeaf”,其致力于打造一个家庭版的私密社交网络,简单点说,就是用户可以将家庭的通讯资料放在一起,构建起一个家庭网络,家庭成员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情况和生活感悟在家庭网络中展现。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instagram、Flickrhe和picasa等网站导入照片,也可通过本地上传的方式,可对家庭成员分组管理,每个组由一个家庭管理员控制,考虑到再婚的情况,一个用户可以成为多个家庭的成员。这对于分隔异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随时跟家人保持联系的经济便捷方式。试想,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可以将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保持家庭的密切联系,将增进家人的情感和关系。

其次是基于情侣的私密社交平台。这类私人社交网络平台,能构建属于恋人的专属私密空间,能够让恋爱中的人们时刻保持联系并分享彼此生活瞬间,更好地营造情感生活,这类软件往往更加强化隐私性,摒弃开放性的社交元素,更注重私密性,比如诞生于美国的社交应用软件pair就深受情侣欢迎,尤其是异地恋的恋人们。

三是基于社区的邻居私密社交。这类基于邻里关系的社交平台也在悄然盛行,其以私密性和社区性为特征,旨在培育密切的邻里关系。比如著名的社交应用软件nextdoor,其就是基于邻里关系而创设,并设定条件,只允许某个特定区域和范围的邻居使用。在nextdoor中的共享信息都设定了访问密码,仅供内部成员阅读及交流,共同决定公共事务。

2.阶层社交开始崛起

阶层社交,是目前比较新颖的社交模式,其基于针对社会某一细分阶层,成为了社交网络的一种新方式。

近几年来,pl社交网站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个只面向中国城市高端精英阶层的社交网站,正在不断地获得中国社会精英们的关注。各类社交网站正在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吸引会员时,pl网站却以一种相对谨慎甚至严苛的方式吸纳会员。他们吸纳会员的主要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高端会员的转介绍邀请,另一种是极具特色的街拍邀请,这使得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封闭式的高端社交俱乐部。其主要通过小众精英化的定位,pl会员能够更加方便认识志趣相投的朋友,并更加自如地分享生活状态,拓展人脉关系,同时享受pl网站为会员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类优质的阶层社交方式正在受到精英人士的欢迎,通过人才汇聚能够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精英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交网络细分化的趋势。

3.移动社交将成未来趋势

根据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ConsultingGroup)2015年2月的预测显示,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增长34.3%,预计2015年仍将保持21.8%的高增长率。在智能手机的增长和普及的同时,中国手机网民的比例相应提高。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共计网民6.49亿,而其中手机网民多达5.57亿,占比85.8%。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孕育着移动互联网内容的使用,数亿中国手机用户至少每月用手机登录一次社交网站。因此,可以看到,移动社交将成为未来趋势。移动社交与桌面社交最大的不同是,其拥有的社交关系链是建立在电话通讯录上的强关系链,这种关系链具有更强的牢固性和亲密性,同时,移动社交能更好地满足即时社交的需求,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生产和分享内容。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可预见将来移动社交必然成为新趋势。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营销策略

自从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写入政府报告之后,“互联网+”无疑成为了媒体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背景,根据社交网络的发展新动向,笔者结合社交网络的传播特征和社交网络的现状,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新“互联网+”时代新营销策略:

1.深度开发平台核心功能,强化娱乐休闲功能创新

首先,从本质上说,社交网络的目的依然是构建关系,因此“交友功能”应该还是社交网络的基础核心功能。网站需要在对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完善上加强和深化这一功能的开发。对于热衷公共社交的群体,企业应该迎合其开放式的社交心理,努力为其提供与外界建立关系的功能和服务,满足其社会交往需求;而对那些注重隐私的用户,则要增强其私信功能,保护其私人化沟通的用户体验,提高这一用户群体的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

其次,企业应该注意通过社交网络的娱乐休闲功能激发用户的活跃性和兴趣度,比如通过视频、购物、游戏等项目,使得用户的黏性增强,让用户间建立紧密的互动。在过去的几年中,社交游戏出现了量多但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使得用户厌倦和反感,导致用户流失,致使许多社交网站面临生存困境,难以为继。针对这些现象,社交网站应提高创新水平,强调自身特色,为用户带去更多更便捷更有趣的娱乐项目,以此获取更多用户的青睐。

2.不断提高移动社交应用创新,构建多点盈利

如前所言,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社交将成为趋势。然而在移动社交终端市场中,社交网络平台应用软件同质化非常严重,一个应用成功,跟风者便尾随而上,而且从功能乃至界面上都是换汤不换药,使得社交应用出现了一种泛滥而了无新意的局面。面对这样的一种恶性生态面貌,社交网络的开发者应该改变思想,应朝多元化方向进行思考,不断挖掘用户新的社交需求,开发具备核心特色功能的社交应用,强化自己的品牌辨识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交时代,唯有具备自己的独特核心功能,才能吸引用户的关注,获得忠实用户。纵观全球主要的社交应用,无不如此。同时,借助移动支付等快捷服务的发展,要努力打造移动+娱乐+交友的多样化产品,实现多点盈利,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3.注重社交网络的推广能力和电子商务能力的挖掘,实现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社交网络平台拥有巨大的用户群,是一个天然的优秀广告推广平台,在社交网络平台中,为企业用户提供良好的支持平台,将有助于实现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和共赢。而在广告推广的过程中,强化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的有效结合,将能够形成卓有成效的合作,既达到厂商的推广目的,又强化社交用户的黏性。而在社交网络平台建立电子商务功能,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如果将社交网络平台接入或者实现电子商务功能,那会为用户带去更多的便利,赢得更多用户的欢迎。

4.注重社交金融的创新发展,打造“互联网+金融”新局面

社交网络发展篇4

[关键词]社交网络;手机游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18-03

1引言

全球3G网络日益发展,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与换代升级以及用户对娱乐应用需求的增长,手机游戏的软件数和用户群不断扩大,手机游戏日益成为移动游戏产业的主力军。贪吃蛇作为首款备受全球青睐的手机游戏,开启了手机游戏的历史篇章。wap的问世更是推动了手机游戏新一轮的发展。在此之后,手机游戏无论是画面还是交互设计都得到极大的改善。iphone推向市场后引发了手机游戏行业的轰动,2009年“愤怒的小鸟”一经问世便创造了惊人的销量,该款游戏仅在iphone平台销量就已超过1000万美元,位居60多个国家的苹果软件服务平台的下载量的榜首,“愤怒的小鸟”所创造的奇迹足以证明手机游戏的崛起。目前各种类型的手机游戏纷纷涌入市场,其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预计到2014年全球手机游戏销售额将达130亿美元,并且有超越电脑和电视游戏的趋势。

2社交网络与手机游戏市场发展的研究

从2006年校内网开始风靡大学校园,2008年开心网的“全民偷菜”,社交网络在国内的发展已到了成熟期。2009年微博上线,其增长势头迅猛。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更是将社交网络推向高潮。目前,国内各种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大趋势,势必会为手机游戏产业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图12011—2013年主要网络服务季度覆盖人数趋势图

据图1所示,社区交友服务的月覆盖人数远超新闻资讯类服务,与搜索服务、在线视频和即时通信共同构成如今四大主流服务。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社交软件,随着微信产品形态不断改进,推出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让微信由单一的通信工具转变成具有媒体属性与社交属性的综合性社交产品。据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5月,微信用户月度浏览时长共计44亿小时,在社交app中位列首位。新浪微博也紧随其后,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微数据”和信息推送的功能扩大了其影响范围,截至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月度浏览时长达17亿小时。陌陌在2011年8月推出,它具有比微信和微博更有优势的地理位置属性,通过发现身边的人实现实时沟通,从而更便捷的将线上虚拟关系转为线下真实关系。之后又推出群组功能,让周边的人因共同兴趣参与聊天,组建更紧密的社交圈。可见,微信、微博、陌陌等新型移动社交产品已在用户层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未来在社交层面上将继续领跑发挥其影响力。

图22011—2013年各季度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

根据图2所示,自2011年到2013年移动游戏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达54亿元人民币,预测至2015年,将超过150亿元的市场规模,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用户数量,都将不断地扩容。其中2013年第一季度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167亿元人民币,智能机就占据了55%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各自的手机游戏业务,游戏开发商和提供商之间展开密切合作,不断完善手机游戏业务平台。腾讯公司、盛大网络等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始进驻手机游戏行业,促进游戏产品画面升级,人机交互设计的优化,使国内手机游戏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国内手游产业日渐崛起。随着手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手机游戏必将成为最具潜力的移动游戏。

3社交服务在手机游戏中的应用

社交服务在pC端的增长趋于成熟,而在手机等移动端的发展则处于蓬勃兴起时期。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的弱联网性彻底改变了单机手游时代,虚拟人际互动极大地丰富了用户游戏体验,带动周边产品热潮和游戏本身之外的辅助功能。

31增强社交性

社交网络通过与移动设备相结合,让用户随时随地与好友互动、获取资讯。社交网络与手机游戏的成功结合凸显了移动化的特性,不仅增加游戏可玩性还为用户提供真实社交圈内的游戏信息,例如真实好友排名,更为准确的排名相对之前的模糊排名,例如您已超过全国70%的游戏玩家,更能为用户带来满足感,进而刺激用户的游戏欲望。

2013年8月微信50正式上线苹果appStore,并于8月9日登陆android平台,首先推出的“打飞机”和之后相继推出的“天天爱消除”、“天天酷跑”、“天天飞车”等游戏,均成功借助其庞大的用户平台和平台上稳定的用户关系在真实社交圈引起一阵热潮。由此不难发现,社交性是手机游戏生命力得以延伸的重要因素。

32获取玩家信息

社交平台的引入能在线获取用户有关信息,从而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通过深入洞察用户特征,了解用户偏好及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等,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从而促使游戏开发商不断设计创新,提高游戏品质,此外,丰富的用户数据还能为运营商制定和改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33云计算

云计算能将用户游戏信息进度保存至服务器端,在多终端覆盖的背景下,云服务能帮助用户同步各终端间游戏进度、游戏信息等。让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的开启游戏,在任何一个终端上都可以自由地享受社交和娱乐的乐趣,从而增加用户对游戏的黏性,反过来也有利于完善游戏体验,更好的促进游戏推广。

34丰富赢利模式

手机游戏“免费+增值”的模式是目前最主要的赢利模式,即提供免费下载渠道,或部分关卡免费试玩,然后玩家能够以付费的形式购买收费道具、虚拟货币等升级游戏体验。这种方式要求平台具有较高运营实力以及商务合作能力。其次,手游目前最主要的收入之一便是借助社交平台推广游戏产品,社交平台运营商通过利用平台上稳定且具有一定黏性的用户资源推广手机游戏,这种方式能从游戏开发商获得比较稳定的收入。再次,手机游戏通过嵌入广告也可产生赢利,该种方式需依据用户兴趣考虑合适的广告匹配,但搭建的广告服务平台成本过高,实现大规模赢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手游厂商需要解决广告植入的成本,还要面临市场上众多的第三方应用广告平台的竞争来争取广阔的生存空间。

4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存在的问题

41相对传统网络游戏,手机玩家忠诚度低

传统网络游戏画面丰富,操作复杂,可玩性强,而手机游戏的制作则相对简单,一旦出现付费项目,可能会导致玩家的大量流失,一方面,手机游戏面临着网页游戏的强大冲击。另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交圈内好友的活跃程度,圈内好友的游戏活跃与否能影响其他玩家的参与度,玩家对游戏的兴趣可能会随着社交圈整体偏好的转移而转移,从而大大降低游戏用户活跃度。

42手游产品生产过程相对复杂

手机游戏不同于端游,一款手机游戏的问世通常会涉及游戏开发商的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例如腾讯,在推出微信上诸多游戏时,微信、手机QQ、支付路径、应用宝等都需要沟通协调,不仅要保证游戏产品本身的质量及用户体验,还要选择合适的社交推广平台,并确保游戏过程中玩家支付渠道的方便与通畅。

43游戏缺乏创意,山寨盛行

伴着国内安卓系统的流行,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产品推陈出新极为迅速,追求短平快的投机行为开始盛行,山寨成为快速推出手游产品的捷径。有些手机游戏产品都是在以往单机游戏中简单加入社交元素,或将pC端的网页游戏简化成手机游戏。此外,山寨泛滥也侧面反映出手机游戏题材可选性的局限,以及国内有关版权保护立法的不完善。市面上雷同的手游产品将增加手游开发商的推广成本,提高用户选择成本,同时,山寨盛行将导致手游同质化,致使玩家丧失游戏兴趣,拉低整个行业手游产品的用户留存。

44高度依赖社交平台

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不同于传统的单机游戏,引入社交平台而带来的用户黏性必然会为手游的推出和运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游戏产品的用户留存度以及增加游戏应用的娱乐属性。但反过来,社交平台上用户的活跃与否也会对手机游戏带来极大影响,游戏开发商与社交平台的关系走向也决定了游戏产品能否成功推广。因此,如何将手机游戏的热点和社交平台更高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延长手机游戏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5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发展策略

51健全法律法规,构建手游良性生态链

我国的手机游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商业生态系统仍在培育中,政府相关政策以及相关企业发展策略则应首先给予高度重视。手机游戏作为移动游戏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潜力巨大,对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政府应注重对游戏内容及互联网的管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游戏分级等制度,与教育、娱乐、艺术等产业相结合,鼓励健康游戏的开发,规范市场环境,引导健康竞争环境的形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52提高游戏产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加快手游产品推陈出新尽管目前手机游戏已经涵盖了动作、角色、益智、体育竞技、策略等各种内容,但中国游戏产业的人才创新意识不足,从而减低了游戏产品的吸引力和可玩性,同时在产品设计上也或多或少有些缺陷。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的更为成熟与先进的游戏产品设计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多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寻求创意,只有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注重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才能让设计紧跟时代的潮流,迎合大众的偏好,挖掘出手游市场的更多商机。

53灵活运用社交平台,增加用户游戏黏性

在手游中加入社交元素是游戏推广及运营的手段之一。手机游戏的忠实玩家不难发现加入社交元素的这些手机游戏在形式与内容上大多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很多都是市场上已有单机游戏的网络化或网络游戏的变形,但在接入移动互联网灵活运用社交平台后,这些游戏的市场价值瞬间爆发。游戏产品可以山寨,但是社交关系无法山寨,这也是手机游戏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游戏开发商应灵活运用已有的社交平台,注重与主流社交网站的合作,通过在游戏中巧妙加入积分榜、圈内排名、请求好友援助等功能增进社交圈内用户关联,增加游戏对用户的吸引力。在社交网络不断完善中,手机游戏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巅峰。

54探索手机游戏产业新的赢利模式

目前,手机游戏的赢利模式主要有网络收费和单机下载收费两种。我们可以借鉴《愤怒的小鸟》在android平台上所采取的广告支持模式,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和游戏品质的前提下,适当植入广告,以此收取费用。这种赢利模式对于中国游戏产业很有借鉴意义,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早已习惯了免费服务,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养成付费下载的习惯很难。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多植入广告不仅不会带来赢利,反而会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满意度,直接削弱游戏产品的推广及运营效益。手机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兴起,特点鲜明,可在玩家娱乐的同时潜意识里留下印象,实现了提高广告信息的有效性的目标。广告支付模式不仅能保证其游戏开发者稳定的收益,还能扩大其品牌影响力,这是中国游戏产业未来赢利趋势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源浅析中国手机游戏的发展趋势[J].北方文学,2012,6

[2]张帅衔我国手机游戏产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1).

[3].张晓瑞移动社交网络的传播学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4]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发行商市场监测[J].易观智库,2013(7).

社交网络发展篇5

企业应用

企业应用市场现在处在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上,和寻找外星人的状态有点像。理智告诉我们宇宙这么大,没道理只有我们这一种智慧生命,但实际上我们就是不知道外星人在那里。企业应用的情形与此类似,很多人包括李彦宏和吴军都认为这里应该是下一个Bat的出处,但实际上却是大多B2B企业销售额过一亿都比较困难。

企业应用市场很大的一个难处是无法解决产品的可复制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产品的可复制性,那就相当于每个企业都需要做不同的定制,这样就直接把工作的性质变成劳动密集型了。接下来如果企业没有Sap那样的品牌效应,人月单价就上不来,再进一步就往外包方向去了。所以企业应用市场是赚点钱容易,但由于杠杆率上不来,没法像windows那样做一份软件无数人用,所以就很难扩大规模。

企业应用中最容易做的应该是办公相关,这也是最类似B2C的地方,国内的worktile等切的就是这个领域,但这里面的难处是虽然办公更容易统一,但同财务、CRm相比这是发言权最低的一个领域,同时介入壁垒并不高,所以也还是很难高速成长。

在我的视野里,我看不到有效的打破上述困境的方式,所以我认为2015年企业应用市场会维持现状,不会有起色。

SnS(社交网络)

SnS应该会保持激烈竞争的势态,垂直型的SnS会进一步崛起。微博、微信这样的通用SnS的力量会被削弱。微博不太可能再次崛起,微信则很可能在步入成熟期显露下滑趋势。

马化腾曾经推荐过一本叫《认知盈余》的书,书里的核心观点是8小时之外的自由时间将重塑这个社会。这书里的观点也许曾经对过,但在当下来看它的基本立意已经错的离谱,我们并不是还拥有很多认知盈余,而是正在经历一个盈余稀缺的年代。也就是说所有主流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时间已经被分配掉了,所以新东西的崛起一定会引起现有霸主的衰落。

而在所有可见领域里,SnS的竞争一定是最激烈的,这领域的活性远大于购物和搜索等,下面的三个因素合力导致了SnS先天具有短命的基因:它壁垒较低、切入点很多它一定是顶级入口人们容易审美疲劳

多切入点说的是SnS要想聚人就要基于人的某种共通欲望,而人的欲望是多样性的。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匿名吐槽、有的人喜欢阳光公正,有的人喜欢钓鱼、有的人喜欢约炮,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结果我们可以讲,大多这种切入点都可以支撑起一个单独的SnS。

壁垒低说的是SnS是那种对资本不敏感,特别适合用精益思路来做的产品。即使是Facebook,起步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个人在鼓捣。而云计算和开源的发展更是使SnS的介入壁垒近似于不存在,理论上讲一个人是完全可以支撑起几十万用户的SnS。这与做手机、做搜索、做购物平台完全不同,它们或者需要较高的资本、或者需要较高的技术储备、或者需要了解供应链,而SnS的开始只需要一个符合人们心里预期的创意。

一定是顶级入口说的是,一旦某个人被某个SnS捕获,那他一定会把这个应用放到手机第一屏上去,并且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在这SnS里面。

容易审美疲劳说的是一个SnS如果单纯靠兴趣支撑而不能融合某种功用,那么这个SnS一定是不长久的,用用就觉得没那么有意思了。

上面三个原因会天生赋予SnS一种短命基因:一端是大家并不能长时间的喜欢你,一端是不停的有其他产品诱惑你,这显然会让SnS产品天生短命。这种原因再加上上面说的盈余稀缺就会导致前面说的结果:新的垂直的SnS会在某些边缘区域兴起,进一步导致通用型SnS的衰落。至于那些边缘区域会崛起新的SnS则很难预测,但从人群活性来讲,它更应该出在面向文青或者25岁以下人群的产品里面。

手机

苹果的地位不太可能发生变化,但谁将成为android市场的老大则充满悬念。更具体的讲是究竟有没有那个中国厂商能够取代三星的位置?这点上要把全球和国内市场分开来看。在全球市场即使三星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2015年国内厂商似乎也没有弯道超越的可能。在国内市场情形则要反过来,三星似乎是再难重现曾经的辉煌。剩下的关键问题是谁会成为国内的老大,小米、华为还是联想?

我之前写文章分析过这事,我认为手机上的争雄已经演变成一场国战,胜负不再取决于一城一地而是取决于综合国力。谁的模式更加契合这个时代,谁就会跑到前面更多些。小米能不能在2015胜出,其关键在于它人们对它生态链的认可程度。具体来讲就是人们愿不愿意打包购买电视、内容、智能空气净化器、路由器、手环这一系列东西,如果这个故事成了,那小米就会抢占另外两家的份额再次领跑,如果大家不认那2015年就是场苦战,谁暂时领先就充满偶然。我个人认为小米再次领先的可能性比较大。

社交网络发展篇6

关键词:社交网络;会展;教学

一、社交网络技术的定义

社交网络也叫做社交性网络服务,是英文SnS(SocialnetworkService)的中文意译,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和网站四方面的内容。鉴于本文分析的对象和写作目的,笔者将社交网络技术定义为:帮助人们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或建立社会性网络的各项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信息载体。社交网络技术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综合性

社交网络技术不是指某一种单独的技术,而是在融合传统技术(例如e-maiL、博客、BBS等)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应用工具,形成便于用户使用的综合性的技术集合。

2.人际关系真实化

社交网络技术具有真实的社交功能,它让网络的交往从“虚拟化”转变为“真实化”,通过社交网络技术可以结交新朋友、构建或维系自己的人际关系群落。                   3.工具性

社交网络除了能够满足情感交流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使用者通过这些技术活动强大的信息资源,例如社交网络技术的搜索技术就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给用户搜索。

二、社交网络技术的影响

微薄、FaCeBooK、twitteR、在线社区、视频网站(Youtube)、开心网、人人网等都是人们熟悉的社交网络媒体,社交网络技术依靠这些媒体平台让信息资源自由流通,社交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发挥大众娱乐功能的同时,对个体和组织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体层面,社交网络技术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甚至于对个人的心理状况都产生巨大影响。在SnS技术的支持下,个体可以便利的获得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信息进一步满足个体对安全的心理需要,通过网络社区、博客形成自己的好友圈,使得自己信息或观点得到认可,满足个体被尊重的高层次心理需求。而对于组织而言,社交网络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起到质的影响,企业公共关系的建立、市场营销、客户维护、形象宣传、品牌建立等方面都与SnS技术密切接轨不断创新。

三、会展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社交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会展行业发展速度快、实践操作性强、涉及行业面较广,对从事会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只有从根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始与行业接轨,培养出来的从业人员才能符合行业需求。SnS技术的运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在会展教学中体现出的不足,对于在短时期内提高会展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模拟会展行业运作模式,与行业充分接轨

 随着社交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介入到会展企业的产品策划、营销宣传、现场管理、展后评估等各阶段。会展行业的管理软件全面涉及到会展企业的日常管理业务、市场开发业务、展会数据统计、参展商和观众管理以及展会的整个过程管理等,并且会展行业的软件根据社会和实际需要在不断更新修改完善。在会展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技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到行业的运作模式,熟悉网络技术的使用,毕业后能做到与企业“岗位零距离”。

2.丰富教学内容,把握前沿信息

社交网络技术能够让人们便利的获取瞬息万变且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课题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此技术则可以有效改变目前“一堂言”的呆板教学模式,音乐、图片、企业网站、国外资料等网络资源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习气氛。同时,通过社交网络技术能及时把握会展行业的变化动态,掌握前沿信息。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

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被安排”式的学习方式,老师讲授内容完全“照单全收”,缺少自己的思考和调查。社交网络技术的引入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网络搜集国内外资料,并尝试自己动手使用会展相关软件,在学习中发现不足,鼓励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

四、社交网络技术在会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会展信息的获取

会展的本质就是信息交流的媒介和平台,参展商或参会者通过直观的参与展示理念、交换信息甚至促进合作投资从而带来资金流的汇集。这就要求会展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使用社交网络技术及时收集处理各类信息、掌握国际会展变化动态、关注世界上大型事件的开展情况的能力。获取会展信息是社交网络技术在会展教学中的基本运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社交网络途径实现:

(1)网络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可以让资料信息的收集有的放矢,教学中出现的争议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查询。例如百度(baidu)、谷歌(google)、雅虎(yahoo)等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搜索引擎。

(2)政府行业性网站

会展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宏观指导,通过浏览这些部门单位的网站能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会展管理规章制度、会展举办的申报申办手续流程等。例如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其宗旨是提供各国展览举办管理水平,通过浏览给该网站可以获得国际展览会的总体情况、态势分析等方面的资料;再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协会为例,它是我国的专业会展研究机构,通过对其浏览可以获得中国各地区会展发展最新情况以及差异所在、会展经济、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论文等。能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内外知识,打造学生坚实的行业知识基础。

(3)会展活动官方网站

现实中的大型会展活动是会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料来源,通过大型活动官方网站我们的会展教学可以做到时时跟进,从其策划到会展举行全程了解学习。例如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caexpo.org/gb/home/),网站中告知了东盟博览会举办进度、告知了参展步骤和详细流程以及各项服务信息等。通过网站的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个展会举办的各项具体工作。

2.会展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了解和使用

社交网络技术是会展企业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会展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以参展观众登陆系统为例,目前会展组织者都利用登陆系统对参展人数、进出次数、身份状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和识别,没有办法想象缺少该系统的展览给展览组织者带来多大工作量。再例如会务管理系统,它涉及到从展前的展位预定、项目注册到展后的统计评估、光盘制作等各方面,让会展组织工作变得更加高效率。社交网络技术在会展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接触到这些会展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并简单了解其使用方法,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社交网络发展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思想疏导与教育实效性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英文为SocialnetworkService(Sn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应用服务,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打破现实的约束并向网络延伸,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社交网站的整体用户覆盖率达到61.7%,10―29岁的人群是社交网络的主力用户,90.1%的用户会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模式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深入发展。社交网络作为普及应用的社交平台,备受新鲜感强、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成为他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和心理健康等。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挖掘社交网络的特点及优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途径。

一、社交网络的主要特点

社交网络的价值来源于真实性,它以人类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模拟或重建于以网络为基础的比特空间。在虚拟网络中,人类的社交行为是以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在虚拟空间中的真实传递为基础开展的;便捷高效性。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双方可以在身处异地的任何时间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同时,社交网络颠覆了过去单向、延迟的信息传播模式,每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将同一信息传播给成千上万的其他用户;继承黏度性。社交网络继承整合了传统网络媒介的多方面优势,以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服务模式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交往体验。社交网络中创新性插件的使用为用户提供了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契合了人们社会交往面上的多种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这一特点弱化了用户间外在条件的差别,每个用户都能平等地集散信息,为人们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更有助于新的社交关系的构建。

二、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社交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机遇

首先,社交网络拓宽了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平台。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线下开展的单一模式,推动着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教育空间由物理世界向虚拟网络延伸。在虚拟网络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随时随地地开展工作。这种开放的、虚实结合的教育方式大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平台;其次,社交网络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全新的在线对话方式。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交流,社交网络虚拟空间的氛围更自由宽松,开展在线对话更能给人以敞开心扉的安全感,此时学生的所想所思能自然流露,身心状态也最真实,这些都为提高思政工作切入点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再次,社交网络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与影响力。社交网络的信息集散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受众广泛,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社交网络的运用可以使思政工作者快捷的搜集与针对性强的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和资料,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多样的手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相比,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此外,社交网络环境中,思政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新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变化,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思政工作者积极开展正能量的思想疏导与教育,正确引领网络舆论的方向,创造与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话题,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渗透力。

2.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交网络既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又给其带来了冲击。首先,社交网络冲击了一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坚定理想信念的形成。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制力及判断能力较弱,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价值认识的偏差,同时社交网络中一些不健康、偏激、错误信息的传播弱化了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其次,社交网络影响了一些大学生健康身心的成长。社交网络便捷高效的特点和强大的功能对大学生参与线上社交有强烈的吸引,他们在虚拟丰富的网络世界中更容易产生欣愉和满足感,这就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的风险,进而对他们健康身心的成长产生影响;再次,社交网络加大了思政工作者对网络信息把控的难度。社交网络中存在纷繁复杂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对于这些庞大的信息量,在现实中很难全面地监管与过滤,这就对思政工作者全面把控网络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1.加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社交网络平台建设

当前,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载体,社交网络应该受到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高校教育者特别是思政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成为大学生社交网络的参与者,继而着力打造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及院系、学校层面上的社交网络交互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积极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开拓便捷的在线式交互空间,就学生所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进行线上交流研讨、组织开展特色思想疏导与教育活动等。同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两相结合、双管齐下的方式开展思想疏通与引导。另外,思政工作者将学校管理、服务、宣传等多项工作通过社交平台来开展,积极在平台中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师生在轻松交流的同时积极促进师生关系的全面发展。

2.利用社交网络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方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由点及面的信息传播特性,积极在社交网络中提供正确的舆论信息,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浓郁的正能量氛围中自觉净化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同时,思政工作者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以树立典型、正向激励为主要手段,通过社交网络将优化的信息高效快捷的散播,使学生在优秀榜样的映衬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成才。

3.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教育功能

在社交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功能和特性,积极开展社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着力发挥社交网络的教育功能。例如,利用社交网络的互动功能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在线心理服务,引导学生倾吐内心的烦恼与苦闷,并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时互动与疏通引导;利用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开展诚信、安全、法制教育研讨,使每一个学生在研讨中既能充当议题的设置者,又能作为不同观点的讨论者;利用社交网络支持承载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功能,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展播,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7).

[2]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

[3]董婧蒙,陈大勇.运用主流网络社交工具加强高校学生思想交流与引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4]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3).

[5]刘振.社交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问题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3,6(3).

[6]秦丽娟.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

[7]王雷.社交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

社交网络发展篇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的应用时刻影响我们生活,企业利用社交网络来提升知名度与绩效都已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在互联网社交网络这个大的发展背景下,回顾和总结相关的文献,探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对社交网络用户意愿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归纳了五个变量,分别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交互性、满意度、社会认同,分析这五个变量,然后提出促进营销信息传播的建议,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交网络营销;营销信息;影响因素

1、定义概述

1.1SnS的定义

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一个平台,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连接。例如利益共享、活动、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连一接。一个社会网络服务,包括表示每个用户(通常是一个配置文件)的社会联系和各种附加服务。大多数社会性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在线社区服务,并提供用户在互联网互动的手段,如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

1.2社交网络营销的定义

社交网络营销的核心是关系营销。通过社交网络这个服务平台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以及其它的发展业务,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关系,巩固老关系。其特点是:第一,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目标明确,可信度高,利于口碑宣传。第二,可以作为普遍宣传手段使用,也可以针对特定目标进行重点宣传。第三,直接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针对消费者需求及时对宣传战术和宣传方向进行调整。

2、发展现状概述

2.1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消费者搜索与分享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pC端社交服务月度覆盖人数为4.7亿人,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0.8%。在总体网民当中的渗透率为92.6%。社交网络平台人们注册身份的真实性,将线下的关系网复制到线上,利用这些关系网传播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要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来说,了解社交网络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对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善,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社交网络在世界各地均有知名的网站分布,如欧美的Facebook、Bebo、Xing、myspace,亚洲的mixi、开心网、人人网等等。2013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普及率为17.3%,2014年将达到20.4%,社交网络的登陆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

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各大社交网站中还产生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媒体,简称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这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无不对整个网络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2.2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以其普遍性、其用户的数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特点成为互联网上发展迅速的一大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营销。

社交网络营销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因为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关系,任何用户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张或大或小的关系网。而整个社交网络的强大关系网便能支持营销者们业务的发展。

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用户的聚集地,在整个社区中聚集着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用户。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他们是直接面对消费人群,并且人群集中、宣传直接、可信度高,相对于现实来说更有利。在社交网络中,营销者完全可以组织特殊人去对其进行重点和特定目标进行关注。

3、社交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研读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社交网络用户联系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障碍,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出现断续性,容易导致营销信息被淹没,传播过程过早终止。

(2)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用户的个人喜好。虽然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受用户的选择而限制。

(3)社交网络营销信息的内容有没有趣,营销信息内容的专业性的强弱,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

(4)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者口碑的好坏也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所以这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影响企业营销信息扩散的因素。所以要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我们就需要解决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和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的传播意愿。

根据关系营销和在线消费者行为理论,本文以信任-承诺模型为核心,整合个人声望因素,建立面向社交平台用户的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模型,针对各大社交网站,研究用户传播企业营销信息的动机,并确定不同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为营销者深入了解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内在动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4、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

4.1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感觉到使用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增加工作绩效提高作业程度。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Davis(1989)认为感知有用性会影响技术使用者想要采用某项技术的意愿。

4.2社会影响

社交网络用户在对营销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会很在意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上级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对其重要或是有一定影响的人,会促使用户把营销信息传播下去,传播时,会对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影响,若社会影响越大,用户传播意愿越强,越能促使营销信息传播行为。

4.3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者利用新系统、新技术需要努力的程度或者期望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这个变量在本论文中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方便程度。使用社交网络很方便,以百度贴吧为例,使用百度贴吧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知名度与地位,通过关键字查找同道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在移动客户端都可以进行,所以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强,社交网络用户的传播意愿越强。

4.4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信息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本论文将交互性定义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技术,基于百贴吧使用者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的程度。在百度贴吧上进行各个主题的相互讨论,可以通过在线发言、评论还有回复等方便地表达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百度贴吧使用者可以在线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企业以及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大众进行互动,借助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企业的商品信息,节省消费者的精力时间,降低获取信息的搜索成本,更能促进使用者积极传播营销信息的积极性,所以营销信息的交互性越强,社交网络传播信息的动机就越大。

4.5满意度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顾客满意度反应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顾客的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消费经历的满意程度。在本论文中满意度是指用户对他所使用的百度贴吧这个经历的满意程度。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使用者的传播意愿,从而影响对营销信息的传播行为。因此使用者对网站及传播的信息越满意,对信息的传播意愿就越强,对网站的归属感越强,传播频率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传播行为。

5、意见与建议

5.1营销信息设计内容方面

为了达到社交网络用户的期望的体验,即满足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企业营销信息在内容上应简洁易懂的同时要保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以便能够提升用户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在设计营销信息时,可以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表现信息的内容,比如微电影、图片、名人语录、音乐等等来表现。使用户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视觉与心理的享受与冲击,增加用户的粘性,使用户产生传播信息的动机,另外就是利用现当代的主题与焦点和结合流行元素创造出来的营销信息的内容更加贴近用户的心理感受,使用户的社会认同度增加,从而增加转化率。

5.2营销信息的投放平台方面

企业在投放营销信息的时候要重视对社交网络平台的选择。口碑良好和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的营销信息传播颇为有利,更加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传播。

5.3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在平时的宣传当中,使企业与用户的粘度加深,一方面,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让用户为企业传播营销信息,增加社会认同、自豪感与归属感。总的来说,我们的对象是用户与客户,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蓓婧,侯伦.消费者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am和iDt模型[J].

[2]刘建新,陈雪阳.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与口碑营销[J].2007

[3]郭小钗,陈蓓蕾.在线口碑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2009

[4]陈小云.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商管理.2012

[5]赵明媚,郭宇.品牌忠诚度对企业的影响摭论[J].2010

[6]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作者简介:

社交网络发展篇9

关键词:社交网络 人力资源管理 招聘 员工管理

近年来,社交网络的逐步兴起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变革。很多企业已将社交网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工具和平台,如通过社交网络招聘广告,收集求职者信息进行人员甄选,甚至利用社交网络监控员工行为等,但这些做法也引起了颇多争议。由于该潮流刚刚兴起,现有相关学术研究较少,很多企业尚未正确认识这些实践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研究、相关调查结果及现实中的案例素材为基础,集中阐述当前社交网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状况,并从企业、雇员、社会三个角度对其有效性、公平性和正当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企业可借鉴的指导性意见,以期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整体发展。

1.社交网络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社交网络的概念

社交网络(SnS),缘起于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的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该理论认为“每个个体与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所以通过认识“熟人的熟人”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ing)。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理论变为实现,社交网络应运而生。广义的SnS包括社交网络服务(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软件(SocialnetworkSoftware)和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Site)三层含义,即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人们建立个人关系、实现社会互动、形成社交网络的所用硬件、软件、服务及网站。狭义的SnS则指代社交网站,从较早兴起的博客、后来的人人、开心网到时下最流行的微博都属于该范畴,本文的论述也主要建立其狭义概念上。

1.2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兴起于国外,经过几年蓬勃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和格局:Facebook,从2004年成立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实名制社交平台,截止到2012年3月的数据显示,其每月有超过9亿的活跃用户上线;twitter,诞生于2006年,首创了微博的商业模式,经过长达六年的发展,其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4亿,每日消息发送量达到3.4亿;Linkedin,则是职业社交领域的领头羊,它连结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亿用户,据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其平均每秒就有两个新用户的加入。社交网络潮涌之势可见一斑。

国内的社交网络起步稍晚,但凭借着中国庞大的网民总量作支撑,加上对国外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该产业发展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研究显示,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24亿,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政策原因,Facebook、twitter等世界主流社交网站无法在中国内地登陆,这为进行模式复制的国内社交网站留出了发展空间,如人人网相当于Facebook的中国版,从以高校学生为主的目标用户群不断拓展,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地位,而新兴的微博市场也有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几家打得火热。此外,国内的职业社交网络受Linkedin2011年成功上市的刺激影响竞争也越发激烈:如天际网2009年加入了世界第二大职业社交网站Viadeo集团,现拥有中国用户约650万;大街网以学生群体为先发运营策略,620万注册用户遍及全国3000余所高校;优士网则坚持采用邀请制走高端路线,汇集行业精英人才……由于定位明晰,这些职业社交网站迅速成为了拓展职场人脉、寻求商业合作、进行招聘求职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可见,社交网络已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巨大的影响力应为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1.3当前社交网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情况

1.3.1招聘

辐射范围如此之广的社交网络无疑成为了企业招揽人才的新渠道。人力资源管理学会(SHRm)2011年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表示他们正在使用社交网络进行招聘,与2008年的34%相比有大幅提升,其中使用Linkedin的约占95%,使用Facebook的约占58%,使用twitter的约占42%。尽管国内缺乏同类调查数据,但社交网站上越来越多的注册企业及其广泛传播的招聘启示已说明一定情况。另外,2011年《KellyService全球雇员指数调研》显示,80%的中国雇员每天都在使用社交网络,21%的中国雇员通过社交网络找工作。

1.3.2甄选

社交网络所包含的大量个人信息为企业进行甄选决策提供了更多参考,但企业是否应采用这些信息尚存争议。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也对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尽管2011年只有18%的企业表示正在使用社交网站进行人员筛选,其相对于2008年的14%来说仍在增长,但是67%的企业都表示不打算使用该工具,其顾虑多涉及法律风险。另外,85%的企业都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社交网络是否可以在人员甄选中使用。国内几乎没有涉及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但在实践中受社交网络的信息影响而做出的甄选决策屡见不鲜。

1.3.3员工管理

社交网络在雇员中的普及和流行也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实时互动的社交网络让很多雇员上线成瘾,成为其工作分心的一大原因,如开心网“偷菜”游戏就曾在白领中大为盛行。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开放性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管理难度,如一些员工可能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破坏公司形象、泄露公司机密等,情节严重者甚至被辞退或是闹上公堂。于是,社交网络又成为了很多企业监控员工行为的工具,这也引起了对于其正当性的激烈讨论。

2.社交网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2.1企业角度:有效性分析

通常认为,社交网络为企业招聘、甄选、员工管理带来了以下好处:(1)通过社交网络招聘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吸引大量人才,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联系其他方式无法接触到的“被动求职者”;(2)通过社交网络了解求职者往往可以认识到他们更真实的一面,而不是简历上粉饰信息,有利于做出更准确的甄选决策。(3)关注员工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可以让管理者时刻了解员工动态,有利于更密切的沟通和更严格的管理。

以上好处似乎让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但也包含不利影响:(1)盲目扩大招聘范围会导致信息超载,后期则需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筛选,可能增加人力资源总成本。(2)尽管很多社交网络是实名制,其个人主页所提供信息仍难辨真假,且未必与工作相关,不足以作为预测工作绩效的有效依据。(3)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员工管理还存在违法风险,如歧视问题、隐私问题。举例来说,尽管各国法律不同,但一般规定企业不应在招聘时问及应聘者的婚姻状况、等个人问题,否则有歧视之嫌,而这些信息极易从社交网络上获得,企业很难辩解其聘用决策与此无关。另外,使用社交网络密切关注员工是否算侵犯隐私在法律上也是悬而未决。

2.2雇员角度:公平性分析

对于雇员来说,企业运用社交网络招聘、甄选、管理员工有以下好处:(1)企业以社交网络为招聘信息的新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了接触更多就业机会的新渠道。(2)雇员可以通过在社交网络上完善个人档案、保持状态更新、发表积极言论等方式向企业充分展示自己,打造个人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或晋升机会。(3)社交网络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给求职者或在职员工提供了与招聘方或管理者进行直接沟通的机会。

以上好处仅对善于利用社交网络的雇员才成立,而对全体雇员来说,该做法存在公平问题。一方面,并非所有人都使用社交网络。如80后显然比70后和60后在社交网络的使用方面更加活跃,代际不公由此产生。另一方面,有实证研究表明,雇员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会使管理者对其产生偏见。2011年《KellyService全球雇员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6%的雇员都在担心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表现会影响其职业生涯。雇员的不公平感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满意度,进而影响工作绩效甚至留职意向,可见公平性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2.3社会角度:正当性分析

从宏观的社会角度来看,社交网络带来了整个社交方式的新变革。它改变了传统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方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形成自由开放的社会文化,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充分流通,有利于促进商业、贸易、科研、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而企业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丰富了社交网络所传递的信息资源和建立的社会联系,使整个社会更加紧密融合。从该角度看,这不仅是对社交网络的正当应用,还有益于社会发展。

但也有批评指出,企业过度使用社交网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打破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引发了隐私暴露与侵犯等严重问题。很多雇员因害怕上级监督而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不仅要时刻关注老板的微博和状态,自己的微博被老板关注后便不敢在网上自由发言。这样的结果与促进沟通交流、自由开放的初衷相违,甚至破坏了社交方式新变革的进程。批评者呼吁企业应适当限制社交网络的使用,表现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3.对企业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3.1开发系统的社交网络战略,打造企业雇主品牌

企业应当整合自身现有资源,开发系统的社交网络战略,涉及市场拓展、客户关系维护、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利用社交网络,扩大企业知名度。应设专员负责建设和维护企业在社交网络上的注册账号,完善企业档案,定期进行更新,传递企业文化,打造雇主品牌。

3.2配合传统招聘渠道,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招聘

社交网络应作为传统招聘渠道的补充而非替代,校园、媒体、招聘会、招聘网站等仍发挥巨大作用。而且,社交网络上的招聘应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如采用职业社交网站要比Facebook、人人网的效果更好,若要招聘应届毕业生,那么大街网的资源更符合要求,而寻找中高端管理层人才则需要在天际网、优士网上多下功夫,这样目标明确地进行招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3制定企业社交网络使用规定,明确企业规范和要求

企业应根据自身状况制定详细的社交网络使用规定,一方面规范管理者对社交网络的使用,如不允许人力资源管理者使用与工作无关信息进行人员甄选,网上所获信息需有其他渠道证实方可采用,另一方面规范员工对社交网络的使用,如禁止上班时间登录社交网络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言论应注意保守公司机密等。明确的政策规定可以成为企业办事的依据,但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并执行。

3.4做好工作档案记录,防范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企业的每个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都应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作支撑,做好工作档案记录是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依据。比如,企业录取、拒绝或辞退某求职者或员工时,应当清楚说明做出该决定的原因,该原因应与法律规定、企业政策相一致,或有可靠的研究成果来支持,以说明其决策的公平性与正当性。面对法律纠纷时,这些记录则成为企业自我辩护的重要证据。

3.5关注变化,随时反馈,适时调整

很多企业的社交网络使用政策和规定还只是刚刚起步,其修改完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查内部员工对该政策规定的满意度,寻求反馈意见;考核新员工的工作绩效来判断当初利用社交网络进行雇佣决策的准确性,总结经验教训;时刻关注国家法律政策的新变化,相应及时调整。另外,社交网络还处在多变的快速发展期,企业应对新鲜事物保持敏感,充分挖掘新功能,谨慎尝试新应用。

参考文献:

[1]Brown,V.R.,&Vaughn,e.D.(2011,6).thewritingonthe(Facebook)wall:theuseofsocialnetworkingsitesinhiringdecisions.JournalofBusinessandpsychology,26(2),pp.219-225.

[2]CaersRalf,&CastelynsVanessa.(2011).LinkedinandFacebookinBelgium:theinfluenceandbiasesofsocialnetworksitesinrecruitmentandselectionprocedures.SocialScienceComputerReview,29(4),pp.437-448.

[3]Clark,L.a.,&Roberts,S.J.(2010,9).employer'suseofsocialnetworkingsites:asociallyirresponsiblepractice.JournalofBusinessethics,95(4),pp.507-525.

[4]Davison,H.K.,maraist,C.C.,Hamilton,R.H.,&Bing,m.n.(2012,3).toScreenornottoScreen?UsingtheinternetforSelectionDecisions.employeeResponsibilitiesandRightsJournal,24(1),pp.1-21.

[5]Davison,H.K.,maraist,C.,&Bing,m.n.(2011).Friendorfoe?thepromiseandpitfallsofusingsocialnetworksitesforHRdecisions.JournalofBusinesspsychology,2(26),pp.153-159.

[6]KellyServices.(2011).KellyGlobalworkforceindex.Retrievedmarch21,2012,fromKellyServices:省略

[7]SHRm.(2011,4).SHRmSurveyFindingsofHRandSocialmedia.Retrievedmarch20,2012,fromSHRm:省略/Research/SurveyFindings

[8]Slovensky,R.,&Ross,w.H.(2012,228).省略,14(1),pp.55-89.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R],2009.

[10]吴昕.中国SnS社交网络服务的经营现状及商业前景.商场现代化[J],2010,(24).

[11]丁华俊.SnS发展探析.中国证券期货[J],2011,(4).

[12]罗晓光.社交网络与企业人才选拔.改革与开放[J],2011,(4).

[13]陈雪频.商业社交网络遭遇“猎头”,竞争还是共生?中国新通信[J],2007,(12).

[14]马继鹏.边社交边招聘.it经理世界[J],2011,(20).

[15]秦茜.Linkedin受捧刺激职业社交模式走红,天际网有意填补三大招网站空缺.it时代周刊[J],2011,(13).

社交网络发展篇10

关键词: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态度

Doi:10.15938/ki.iper.2016.03.025

中图分类号:G202;G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111-05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对现实生活的渗透,已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研究者李翔昊认为:“社交网络诞生的伟大意义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关系链条,彼此连接,相互交织,组成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的社交脉络,这种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网络,首先是自我存在,然后是自我表达、自我展示,再然后是与关系链条上的其他人互动分享,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关系管理的效率,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开启了移动社交网络时代。个体通过移动社交网络个体可以进行即时的上传照片视频、发表状态、分享经历、与人聊天互动、共享信息、自我展示等活动,这个平台极大满足了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需求。[2]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弱连接,有利于青少年社会关系建立、维持和发展,有效缓解青少年社会交往中的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促进青少年自尊水平、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3]但现有研究也表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也存在着风险,一是线上社会可能使青少年产生消极自我评价进而产生消极心理体验,[4]二是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产生消极影响,[5]三是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可以增加青少年受到网络欺诈、在线骚扰等伤害的风险。[6]由此可见,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在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而各学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心理学侧重从微观视角探讨移动社交网络的心理发生机制和成因;社会学侧重从宏观视角探讨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会发生机制和成因;传播学侧重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典型特征探讨信息的传播机制。但是无论侧重点如何,上述研究视角都应以了解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现状,以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有的基本态度为基础。而目前除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定期的报告中,对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有所涉及外,还很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的研究。[7]基于此,本研究以态度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8],构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研究的理论构架。本研究分别按照态度结构理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结构并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构建了包括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以及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五个结构的调查问卷,希望通过以此来揭示并分析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持有的基本态度。

二、研究设计

1.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进行测量。问卷以态度结构理论为基础,借鉴了以往相关态度研究的测量工具,在充分比较之后,通过借鉴和自编项目,编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问卷》[9]。问卷包括20个题目,主要包括上述5个方面内容,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

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至12月,共有来自全国5个省区11所学校23个少数民族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本课题研究,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6份,问卷有效率89.39%。具体来看,男生688人(占33.5%)、女生1368人(占66.5%);高中生830人[高一322人(15.7%)、高二434人(21.1%)、高三74人(3.6%)]、初中生594人[初一98人(4.8%)、初二164人(8.0%)、初三332人(16.1%)]、大学生632人[大一254人(12.4%)、大二212(10.3%)、大三166人(8.1%)];城市生源地1108人(53.9%)、农牧区生源地948人(46.1%)。

3.数据分析方法

问卷采用整群随机的抽样方式,在集中施测前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获得样本的真实有效性,问卷课堂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的问卷统一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带来的感受普遍持积极态度。有87.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好玩有趣的;有77.0%的青少年认为用移动社交网络能带来积极愉快的体验;有86.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0]进一步的分析,没有发现青少年在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方面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青少年能从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见表1)。

移动社交网络是传统互联网社交的延伸,它不仅继承了传统社交网络的优点,还以其便携性、无障碍联网等诸多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基于pC计算机的社交网络。移动社交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最受欢迎的媒介,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对其方便性的需要,更因其社交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满足了青少年展现自我、提高自尊、寻求支持等心理需求。移动社交网络已经嵌入到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和加强青少年社会交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能满足他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见表2)。有87.1%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是很好的信息来源;有83.6%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84.8%的青少年认为使用移动社交网络可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但是研究也发现,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可以作为我日常生活的参考”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的青少年占了30.1%,其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不能与现实生活很好的契合,这可能也意味着青少年对某些信息持怀疑态度。进一步对性别在这个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描述分析均值mean均大于3,表明男生和女生均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持积极态度。但年级差异分析表明在“移动社交网络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这一题目上,高三年级青少年得分显著低于其它年级,也就是说有一些高三年级学生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不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因此,研究认为,不同学段和年级对信息需求满足水平受到他们某一阶段的现实需求影响。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持积极态度,他们渴望从移动社交网络中获得各种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3.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了解。有86.3%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随时随地与好友互动交流;有80.2%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与朋友之间的联系;有89.8%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即时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有86.0%的青少年认为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并及时回复好友的留言,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1]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认知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比男生更偏好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交功能。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年级差异分析发现,青少年在“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即时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通过移动社交网络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并及时回复好友的留言”两个题目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的得分逐渐下降,高中生逐渐上升,大学生又逐渐下降,其中高三是重要转折点。这说明不同学段青少年对能够在移动社交网络查看、发表、更新状态这种自我表现方式持不同态度,高中生更偏好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动态。

移动社交网络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社交服务功能,它是以“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理念构建的社会交往平台,[12]实现了青少年与朋友之间全天候的时时互动。

4.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普遍持有较低的信任度,这与上文中第二小问题中的结果相互呼应。有57.0%的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信息是值得信任的”持否定态度,表现出对移动社交网络中信息较高的不信任水平;有41.4%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的信息并没有完全反映社会现实;仅有35.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受众信息是准确的,而65.5%的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受众信息是不准确的;仅有30.5%的青少年认为在移动社交网络上认识的好友是真实可信的,而69.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中认识的好友信息是虚假的,这一研究结果与谢英香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但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持有较低信任水平(见表3)。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的年级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学段和年级之间,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整体上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其中初二和高三年级在4个题目上得分均最低,大三年级在4个题目得分均最高,不同学段和年级的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呈现出了不同态度。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已经逐渐内化了事物评判的价值标准,高中生和初中生相对不稳定,高三年级的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虽然基本建立了事物评判的价值标准,但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由此可见,青少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可能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信任度。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水平仍然普遍偏低。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危机所凸显出的问题,同样也折射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会信任水平低的现状。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个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虚拟社会交往平台,它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现实社会交往的线上延伸,[14]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过低的信任水平将不利于青少年积极的社会交往,也将阻碍青少年积极的社会化进程。

5.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

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包括4个题目,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见表4)。有90.5%的青少年认为移动社交网络用起来十分方便,这表明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技术层面本身对他们不是困难;有70.5%的青少年愿意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有61.4%的青少年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有75.2%的青少年表示相比传统面对面社交更愿意使用移动社交网络,这表明青少年更偏好使用即时信息传递、信息分享的方式来自我展示和与朋友沟通。这一研究结果与曹欢欢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各个题目在年级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愿意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和“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两个题目上存在性别的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偏好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并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更愿意通过他人来展示自我,也更注重对关系的维持,这与王伟和雷雳的研究结果一致。[16]

从总体来看,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并且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方式来维系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移动社交网络与传统面对面社交相比,可以忽略很多敏感社会线索,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和紧张心理,使青少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更开放和自信,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印象整饰,可以显著提升自我形象,获得社交满足感和提升自尊,这些都使青少年更愿意通过这样的媒介与他人交往。[17]但是,这种虚拟的移动社交网络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社交,过度依赖于社交网络很可能会使青少年将虚拟与现实混淆,甚至形成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研究构架,研究发现:第一,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愉悦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带来的感受普遍持积极态度,能从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第二,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提供的信息服务持积极态度,他们渴望从移动社交网络中获得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高三年级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息可用度的认知低于其它年级。第三,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互动程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普遍认为移动社交网络加强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与朋友之间的了解,但男生和女生存在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偏好移动社交网络的社交功能,高三年级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第四,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和朋友普遍持有较低的信任度,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存在学段和年级差异,大学生对移动社交网络信任度高于中学生。第五,在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接受和使用意向认知分析上,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持积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他们更偏好于移动网络社交,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偏好随时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并经常登录移动社交网络更新个人动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移动社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已经深刻嵌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本研究基于描述水平针对青少年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态度进行揭示,研究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研究并没有深入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形成的深层次心理与社会原因进行分析;二是研究使用的调查工具是基于态度研究理论和研究目的编制的松散问卷,问卷本身并没有严谨的结构;三是对数据的挖掘仅限于描述性分析而对差异分析较少,人口学变量的比较分析不是十分全面。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在上述不足基础之上加以完善外,还应在研究领域上有所扩展,除此之外,多学科交叉也应是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多学科关注这一问题,从多学科视角揭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这对揭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翔昊.SnS浪潮:拥抱社会化网络的新变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

[2]GrieveR.,indianm.,witteveenK.,etal.Facebook:Cansocialconnectednessbederivedonline?[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3,29:604-609.

[3]echeburuae.,deCorralp..addictiontonewtechnologiesandtoonlinesocialnetworkinginyoungpeople:anewchallenge[J].adicciones,2010,22(2):91-95.

[4]JohnsonB.K.,Knobloch-westerwickS..Glancingupordown:moodmanagementandselectivesocialcomparisonsonsocialnetworkingsites[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4,41:33-39.

[5]KaraiskosD.,tzavellase.,BaltaG.,etal.Socialnetworkaddiction:anewclinicaldisorder?[J].europeanpsychiatry,2010,25:855-860.

[6]KwanG.C.e.,Skoricm.m..Facebookbullying:anextensionofbattlesinschool[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3,29:16-25.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2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使用报告[eB/oL].[2013-02-19].http:///hlwfzyj/hlwxzbg/sqbg/201302/p020130219611651054576.

[8]杨咏,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与学习方式的变化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4(6):65-71.

[9]陆奇.移动社交网络对青年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10]taraszowt.,aristodemoue.,ShittaG.,etal.Disclosureofpersonalandcontactinformationbyyoungpeopleinsocialnetworkingsites:ananalysisusingFacebookprofilesasanexample[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aandCulturalpolitics,2010,6(1):81-101.

[11]GentileB.,twengeJm.,FreemaneC.,etal.theeffectofsocialnetworkingwebsitesonpositiveself-views:an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2,28:1929-1933.

[12]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75-82.

[13]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4]张然.新媒体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4):94-96.

[15]曹欢欢,姜锦虎,胡立斌.社交网络持续使用:从众行为和习惯调节作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5(4):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