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十篇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4:15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反思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61

体育运动一直是国人比较重视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现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越来越恶劣,环境污染还是存在,我们吃的东西含有很多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懒,极度缺乏必要的运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身体素质也要特别好,当然体育教学不仅仅要重视人的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培养人的素质和品格,体育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运动精神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培养的。

初中阶段学生身体的发育还在进行,学生人格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体育对学生身体的发展和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而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运动精神是人的人格完善所必需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这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心理也是必需的,体育运动不只是对身体健康有益,对心理健康同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对体育运动的不重视,特别是到升学阶段,有些学校甚至暂停了体育课,或是很多专业课的教师在挤占体育课的时间进行补课。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从学校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体育器械、设备非常缺乏,根本无法开展丰富的体育教学,再就是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时相当的少,一周一节课算是正常的,有时一周一节课都无法正常开展。从教师方面来说,其他科目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的时间可以随时占用,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自身的专业度不高,思想上也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课堂上学生自由散漫,很多时候都是自由活动,学生就找个地方一坐开始聊天。对于学生来说,体育课就是出来玩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是散散步、聊聊天。这样的体育课堂根本不能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

第二,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体育课程也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般初中的体育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甚至体育课不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实践课也是马马虎虎,上课前几分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然后绕操场跑几圈,随后自由活动。当然现在中考加入了体育测试,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多样化了一点,但是也是完全按照考试内容来上课。由于体育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指导,不能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运动中的技巧、方法和保护自己的措施也不能更好地教给学生,或是被教师完全忽略。

第三,不重视体育运动精神的培养。体育运动能完善人的人格,体育精神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从体育运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毅力、勇气、合作的重要品质。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根据这些体育精神设置专门的运动,即使在练习长跑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时传达运动精神,只是以跑得快不快为标准。

二、解决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因为不重视体育教学也就很少有人去探究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不会有改善措施,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得到改善,那么作为祖国有力接班人的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第一,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真正重视初中体育课。学校要舍得投入资金,完善学校的体育设备和器械,修建专业的篮球场、足球场等,配备足够的、多样的体育器械,比如跳绳、羽毛球、足球、篮球等。课时要适量增多,一周一节到两节课,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运动量,组织一些课外的体育活动。并且体育教师要有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每一节课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要有规划,比如需要锻炼学生的耐力就设计长跑,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就加入短跑和一些考查反应力的游戏。对于学生来说,要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不能自由散漫,毫无原则,要落实到行动上去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多样化的体育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两种类型的体育课:一种是理论化的体育课,给学生讲解运动时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运动时的注意事项和受伤时的应急措施;另一种当然是课外的体育课。课外的课程设置要多样,多设置一些游戏、比赛等,这样既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在游戏、比赛中得到锻炼。此外教师和学生还要多一些互动和交流,这样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教育、素质教育

一、前言

在大家的常规认识中,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在操场上生龙活虎地跑跑跳跳,根本没必要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实际上,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体育理论课上可以给学生讲解体育基本知识,体育技术规则、战术,体育运动史、各项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等。这些会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体育技能的教学、训练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的认识不深刻,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也缺乏兴趣,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要想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课的构思着手。

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每节课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以“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印象,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及多样性思维和自我的创新能力。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了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新动作有个总体的了解,同时根据不同水平,让学生自主选择辅助练习,完善技能的不同练习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超越过去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教学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会学、会用、会举一反三。通过热身游戏和素质练习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军的高尚思想。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准备在课的开始部分,选用了创新“集体性”游戏,但是改变了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并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内容: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多中教学手段,采用直观的图片示范、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甚至多媒体的观看;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即使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通过比赛,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奔跑和跳跃练习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改革和脱离实际教材的内容

学生是好动的群体,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兴趣较大。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门体育爱好和专长,以备考上大学乃至走上社会之用。如果他们的业余时间能用在体育活动中,他们旺盛的精力就能得到宣泄,运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各项基本技术,而在活动课中利用充足的时间,系统的学习某一项运动技术、技能、技巧,增强其熟练性。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良好地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对参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人才。

五、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新课程实施,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3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其中蕴含的哲理即为挫折教育:这句话的前一部分为挫折本身,后一部分即为挫折教育的理想效果,达到“增益其所不能”。挫折教育是一类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折的恢复能力的教育。在社会压力剧增的今天,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由于课程的独特性,体育教学已逐渐成为中小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重要阵地。

什么是挫折及“挫折教育”?综合多种定义都有两种基本含义:一种是阻碍个体机动性的情境,是一种既成事实;另一种是指个体受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一种有机体的情绪状态。无论哪种情境状态,都不是“挫折教育”所想进行的教育,而是为学生创设上述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得挫折体验,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战胜挫折,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有的来源于外界,有的来源于学生个体本身,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类:社会因素、生理因素、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和所从事活动本身特点的因素。对于学生所遇的挫折,往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进行相应的积极引导。其实“挫折教育”就是对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生理反应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挫折本身,更应该去关心学生在受到挫折后产生什么响应及以何种态度对待挫折,并传递给学生应付挫折的正确理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克服挫折,最终达到锤炼心智的目的。

1.是“挫折”还是“对挫折的响应”。有机体对挫折的反应无非两种:当个体活动过程遭受挫折的情况下,挫折情境可以激发人的生理潜能处于应激状态,从而产生非常态的能量以解决当前问题,具体表现为遭受挫折过程中人的意志增强,意志得到锻炼;反之,更多人因为受挫折而导致人格偏离正轨,以致影响事业的成功。挫折教育不应该注重挫折本身,而应着眼于学生对挫折情境的响应,在一定的指导下,应对挫折情境免于身心受到伤害的心理素质培养,这才是“挫折教育”的真谛。

而现今大多数的挫折教育是体验式的挫折教育,更多的是注重于挫折情境本身,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应对挫折能力的指导。打一个比方:在中长跑的教学中,“过极限”的过程很痛苦,只要松一口气停下来就前功尽弃了,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一种坚持,体会坚持过后的成功感,才是“挫折教育”所需要的效果。

2.“个体”还是“整体”。即使有正确引导的挫折情境设置,也难以在体育课程中得以实现挫折教育。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心智不甚成熟,在个体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异较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难以从挫折承受力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常见的个体主观原因有:个体抱负、期望值、个体人生阅历、个体特有的认识结构及先天禀赋等。

而教师在授课时,必然采取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面对数十名学生,如何选择挫折的普遍适应性,如何在挫折情境中设置刺激的强度和量的问题等,都使得挫折教育较难在体育教学中实现。

3.挫折控制点的问题。挫折情境的设置中,要关注如何能使学生在体验挫折情境的同时又不超出其生理和心理所控制的点,同时又能激发潜能进行自我重建,最终突破挫折情境而免受挫折情境的消极影响。

4.“积极跨越”还是“消极应对”。挫折教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跨越障碍所获得的成功体验,从而培养中学生直面挫折,用于跨越或放弃的品质。在有意识地设置挫折情境教育活动中,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来回避挫折情境给学生,尤其是品格尚不健全的初中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4

【论文摘要】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研究者都提倡教师应成为“反思实践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持续的状态。但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尚存在非持续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通过交叉学科研讨,导入管理学相关原理与模型,实现教师教学反思的持续性,提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整体推进能力。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综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3.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鉴于此,在以上两阶段之基础上,丰富“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过程,即‘`pDCa循环”中的"C阶段”和“a阶段”。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5

摘要随着升中考体育计入总分,体育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农村的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其器材不足、人员缺乏等,使农村的田径体育教学的硬件实力要低于城市。对农村初中体育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上进行反思和定位,也是每个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去做的工作。

关键词农村体育初中体育田径教学

一、农村体育初中田径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固定化

传统田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技术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教育,这与时代赋予的培养新型人才目标不相符[1]。传统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十分注重课堂运动技巧的传授以及反复的过程训练,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练习方式都受到限制,并且课堂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迎合中考体育的要求,而忽视了身体锻炼的实质性目的。拿实心球的练习来说,实际上实心球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在中学体育教材中并没有做具体的介绍,因此对体育老师上课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尚不完善,对于新型的运动类型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加之体育教师没有在思想上和专业能力上及时更新信息储备,因此体育课堂通常都是安排学生反复地进行训练,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提高体育成绩的技巧,也使学生对初中体育产生厌恶和烦躁的心理。这种负面作用都是由于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固化和创新性不足所致。

(二)教学思维亟待转变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升学压力面前,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出了对体育训练的厌烦;即使努力修好体育课程,也是为了迎合中考体育的达标;与此同时,繁杂的课程学业压力,使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轻松自由的娱乐方式,如上网、游戏、外出等,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学生为了应试而上体育课,老师为了应试而进行田径教学,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为了应试而进行体育教学,大多数学生对于反复的训练项目提不起兴趣,比如在200米跑中练习劲头不足,没有足够的耐力和信息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跑步和计时;在身体机能的反应和心理层面上都容易产生抗拒和反感情绪。这正是由于初中教学的应试思维带来的后果。

二、农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改进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体育设施的不足和落后,继而导致学生体育课堂兴趣的薄弱。如果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趣味性和多元性,就可以使学生在自身的心理层面接受体育锻炼,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体育成绩。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体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上课”的现状提出来的[2]。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和认真总结,如在学生二百米的训练中,可以通过趣味竞赛的方式来完成;参照网络或其他资料上的体育教学模式,如游戏教学(设置特别的游戏进行短跑训练)、竞赛教学(如抛掷实心球的分组竞赛并设置奖励规则)、多元方式教学(学生自主设计教学模式,师生角色互换)等,这些都能弥补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化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与烦躁情绪,进而使学生提高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田径锻炼目的终身化,避免应试教育

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的计算,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从制度上解决学生文体综合发展的问题,希图让学生和家长以及学校开始真正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问题。农村初中田径体育教学的改革也要在此方面做以调整:如在短跑二百米的训练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法,而不能硬性地安排所有的学生进行同样强度的体育锻炼,以免造成学生的不良反应,也能及时发现运动天赋较强的初中学生并对其进行专业项目的培训;在实心球的体育教学中,要摆脱重复性教学的模式,重点传授学生对实心球握球、持球的技巧;做好实心球的预备姿势的嘱咐,避免学生因为姿势不准而造成的身体损伤;当然,最重要的不是达到教学任务,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开始注重体育技巧的发现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身心综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下的体育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丰富了体育学科的内涵[3]。但目前农村初中田径体育老师的进步空间仍有很大的余地,这就意味着体育老师要及时补充自身的知识和专业素质,随时跟进社会上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锻炼信息,从而使初中生也能够在思想上和身体上得到体育技巧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改进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不足现状。

三、结束语

目前很多学校都要求体育组对体育中考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策略[4];这样的改革目标正是为了弥补当下初中体育教学的不足现状。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无论在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专业人员的配备上,都无法与城市相比较的;因而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反思与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思想的更新、体育锻炼目的的正确认识等方面,都需要实行及时的创新与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初中体育的田径教学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赵健.对高校田径教学的内容、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1.18(4):44-45.

[2]杨志鹏.体育中考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现象与看法[J].考试周刊.2010(47):8-8.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6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

1反思初中语文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匾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有些为跨年级)的语文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学校导向、个人认识、精力分配等主客观因素,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

1.2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精细化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课程内容本身而言,应解读出语文的文字美、艺术美、逻辑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维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及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授业目标。但是在“唯成绩导向”的原则下,语文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

1.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初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反思固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由于不善自发检查及评估,对阶段工作结果的成绩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难准确掌握自我提升的进程。

2初中语文教师生命课堂教学反思的改进举措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具,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助推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2.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研读教学大纲之要求,并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目标。该项工作与“pDCa循环”中的“p阶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阶段(学期)的工作目标”。

2.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p阶段”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2.2.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2.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2.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教学学科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而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更是应该发挥德育课应有的功能。因此,每一个初中品德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德育教化与思想品德课有效地结合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1.以生为本,确定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任务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但是人生观、世界观还尚未真正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要建立“大德育”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针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各种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任务,并努力通过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有效渗透。

2.坚持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导向功能,融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学生的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要在学生成长中成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的内在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课堂、与文本、与教师的讲解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能够感染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敞开心扉,真正获得灵魂的升华。

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教师要寻找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情感的激荡,得到感情的共鸣。如在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克服逆反心理》的教案中,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成长的烦恼》,视频中小明的行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析逆反心理的明显特征和危害,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逆反心理,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调试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行为,更好地把握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能够自觉调试逆反心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帮助。

2.课堂巧妙提问,曲径通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的连接点,采用巧妙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敞开心扉,并通过机智、幽默的语言构建精彩的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巧妙提问,缩短教学材料和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动的视频、美妙的音乐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变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渗透

1.紧抓教材,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主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积极思考,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苏教版初中政治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结合孝道让学生感知到反哺父母的爱,是每一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另一方面结合《妈妈,洗脚》的广告让学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从而在心底敬爱长辈。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形成的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要紧紧依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是考试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进而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开辟第二课堂,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

开辟第二课堂,初中生正是处于情感多变的时期,紧靠课上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帮助下学生将所感悟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情感,延伸德育教育。如教师可以开辟专题调查、主题演讲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如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孝敬父母长辈》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母爱似海,常驻我心”的专题演讲,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懂得孝敬长辈。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构建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智能、感悟人生、健全人格的过程。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师要有效把握教学时机,进行有组织地引导和调控,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想品德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柱刚.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2期

[2]宋淑红.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数学;反思教学法;构建;初中生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今天,初中数学工作的过程与初中自身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简单的说,初中是由众多的学生与老师组成的,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的联盟。人要在其中能有发挥个人的特质,实现自己的价值,必然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在初中管理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1]。

一、反思教学法初中生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反思教学法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概念。反思教学法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的教育力量,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激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重视反思教学法,就是关注入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思维机制一道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从数学思维、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来对初中的初中生数学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来揭示初中生数学现状和规律,从而为有效解决初中生学习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将初中生数学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还拓展了有关初中生反思教学法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思想素质。初中的初中生学习建设在整个初中生数学思维建设中,必然处在至关重要的环节中,应当得到我们各初中在初中生数学思维训练时的重视和发展,将发展学习建设提升到更高的领域中,并不断结合于校园和初中生本身的情感实际中,创新和发展各种途径的建设思路[2]。

二、反思教学法在初中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塑造学生的内在品质,让培养的人才内外兼修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应当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活动形式去弘扬和培育。在各初中,纷纷开展着很多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活动形式,最普遍的是诚信考试倡议[3]。

当然,我们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部分学校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单单的学习考试倡议,略显单调了些,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学思维教育体系。在开展的比较多样活动的学校,很多活动往往会为教学活动让路,大部分是通过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来开展,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使得活动开展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初中生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形象生动的数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中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

(二)数学教学既要坚持有效的传统形式又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数学多采用人们所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数学也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需要与初中生进行情感交流以、促膝谈心,找准初中生的思想脉搏,通过谈心、交流,沟通思想,有效地增强思想工作的效果[4]。在课堂上,各小组汇报各自的活动过程、研究成果与感受,特别是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每组用时不超过8分钟;挑选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每小组的汇报时间,注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评析和提升,以促进学生深入地思考;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学生课题选择的现实性,发现等量关系的个数和层次性,活动过程中操作的适切性、独特性,材料的条理性,汇报的清晰性等。活动再反思与课后,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借鉴和自己小组的反思,对本小组的课题,汇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整理,汇集各小组报告出一期墙报或小论文集。

(三)数学教学要借助工作特点强化实际效果

一是在实行初中的数学管理中,任何形式数学下培养出来的初中生,只有通过社会发展的检验,才能评判区分出优劣,这是检验数学成果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评判一种数学模式是否合理的方式方法。将初中与数学分离开来理解,也从根本上放弃了数学的本质,造成初中生的畸形发展,完全背离了我们教学育人的根本本质。初中数学发展下的初中生培养,是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重要能量储备之一,应该是科学合理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不结合人的全面性的发展,也不是被动的、机械式的技能灌输式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5]。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具体材料的数学化,即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材料转化为数学模型;二是数学材料的逻辑组织化,即通过辨析、归纳、直觉、类比、想象,寻找方向和线索,用逻辑方法把数学材料组织到逻辑体系中去;三是数学结论的应用化,即把理解和掌握结论转变为更加具体的思维,并能同所面临的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应用结论。不难看出,上述阶段其实是思维活动由上升—探索—再上升这样一个螺旋发展过程。数学材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数学活动教学很容易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数学模型,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情境。

结论

培养我们社会型的初中生,关键在于塑造他们的学习素质,相信我们通过数学培养下的人,即使才能略低,也能很合理的适应将来的社会生存。重视数学,在初中里建立学习的风尚,对于初中环境的优美和初中生的健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培养社会型初中生的必要途径。(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黎里中学)

参考文献:

[1]孔政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2).

[2]刘艳.凸显探究主体提升探究实效——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1(05).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粤北山区;初中体育;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52-01

合作是体育运动的特性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更需要合作,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符合体育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理念。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体育运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让合作学习新理念走进粤北山区体育课堂。笔者作为粤北山区的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深知合作学习运用的重要性,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层次简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结构。

一、呈现目标,定向激趣

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一个人的情感、情绪在认知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明确呈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调动学生体育探求欲望。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开头就像“磁铁”,在无形中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体育课堂氛围,以此为体育教学切入口。教师可以简短地导入,呈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开始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权利,实现体育教学预期效果。以800米田径教学为例,明确同等条件下,学生性别、身高、体重、携氧量能力和有氧运动能力等基本身体要素对800米田径成绩的影响分析,确保学生的基础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合作学习分析800米成绩的实验变化。

二、小组预习,合作讨论

心理学系统论原理研究表明参与者受交流意见影响,产生最佳群体思维合作效应,激活思维,碰撞火花,迸发出新思想。在粤北山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事先设计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任务和作业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合作获得知识,刺激学生的合作探究欲。在体育课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体育知识合作讨论,分析体育知识,找准体育知识重难点,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逐渐提高体育能力。为了照顾小组内的学生差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800米体育训练中,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小组锻炼,自主练习,在学和练中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以4×200米的形式进行间歇训练,在半恢复状态下跑完4×200米,掌握800米运动技巧。

三、组际交流,适时点拨

体育训练提倡合作互助,通过对体育运动进行合作交流,剖析体育运动合作范式和变式,实现学生对体育运动明辨认识的目的。在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的组间交流,升华学生的体育运动认知和实践,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点拨。在体育运动中合作学习,让组内成员较为全面地了解体育知识和运动,引导学生过渡至组间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形成体育运动成果,让每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所进步,获得较理想的锻炼效果,感受合作学习的力量。

四、小组反馈,评价补救

通过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各组成员获得体育运动效果,从合作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和效果四方面评价体育合作学习成效,教师及时做好补救措施,深化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的认识。粤北山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转变个人体育运动为小组竞争运动,教师结合学生体育运动情况,开展个别点评,通过多样化点评,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进步。800米训练中,以合作学习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实现在练中思、思中练、练中懂,获得体育合作学习乐趣。

五、巩固成果,拓展创新

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际上的数学教学理论在不断的尝试与改革,我国的教学也正在摸索改革当中。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新的教育理念正一步步进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使教师和学生将所认识和理解的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高中的数学教学理论的的研究也必须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和初中均处于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学习要求不是很紧张,然而,高中的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度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也面临紧张的升学压力,因此,大多数的地区都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和“填鸭式”,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采用题海战术。这种情况在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都普遍存在。

1.初高中之间的衔接不到位

高中数学突出“难,深,广”,初中数学凸显基础教育,这个跨度比较大,以致学生步入高中后,认为高中数学偏难,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而且,初中教学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许多内容,例如,不等式的解法作为了向高中学习的过渡内容,但是初中阶段的老师不会讲到这些内容,学生也没有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所以很多高中学生数学听不懂,学不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基础不好,不能理解高中数学以此为基础的数学知识。

2.教学的实施缺乏良好的环境

大多数人认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很少能用到,毕业之后,这些知识基本上没任何用处。这种“数学”无用论思想是相当不利的,容易导致学生学生氛围不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认为数学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学校作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场所,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取决于学校对数学学科的时间精力和重视程度。然而,很多学校老师,甚至是学校领导,在数学的教学中都是“只追高分,至于教学方法无所谓”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为教书而教书,和学生一样为考试而学习,这种学习氛围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3.教学和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想脱节

我国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一直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核心,多数教师仅仅只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因而,很多高中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缺少激情,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发现:只有一般的高中学生的情感优良,某些高二学生的情感品质的内化程度还不如高一年级的学生。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水平与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应重视对高中生的数学情感的培养。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不断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经验和只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解决课堂问题和课堂决策能力的过程。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林崇德说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1.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教学观以及所采用的的教学方法,在反思自己教学法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反思,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对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整体的计划和设想。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只是经验,重点和难点,教学目的等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要对比和反思这些思考和设想与教学的实际进程是否相符合,发现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加以分析原因来改进教学。最后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师“教什么”与学生“学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能否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合理灵活使用教科书。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我们总是听到教师这样说:“这个问题我讲了多少次了,怎么还不会”,这表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存在一定距离。课堂教学也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无论是再优秀的高中数学老师还是再成功的教学,过程中难免有瑕疵。教师应采取反思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写数学教学反思日记,记载教师,学生,教学方法的内容,找出课堂中的发光点,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同行交流也是高中数学反思的重要策略,数学教学教研活动是把课堂中最典型的数学教学现象集中起来进行全面的解析,研究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数学教学模式和环境。

(三)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都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时展的要求,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我们应采取方法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

心理学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现代教学教育的改革理论,高中数学的教学需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支持,高中数学教师唯有认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才能切实有效的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著名数学教学大师张奠宙教授,特级数学教师张兴华曾多次强调,只能这样,数学的真正内涵才能凸显,脱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数学教学是经验主义的教学。

2.注重初高中的知识的链接

初中教育为了实现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内容都比较简单,直观,高中是要通过高考向大学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初高中数学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一些知识初中要求降低,高中要求熟练,比如:分式的运算,字母系数的方程式解法,方程与方程组,空间几何等。这些知识都贯穿在高中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在新学期穿插部分内容,不要盲目补充。帮助学巩固已有的知识,还能查知识漏洞。由于高中的数学课时是相当紧张的,不能为了补充来补充,导致学生对所补充知识掌握不牢,而高中知识也没有学好的,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美”

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看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高中数学的美展现在外显与内隐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美,从而学会欣赏数学美。在数学美的环境中熏陶和感染,才能向“乐学好思”的意境迈步。数学美是含蓄和抽象的,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具有数学内涵的内心,因此,数学教师的职责除了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美。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数学通报,2010

[2]夏炎,宗晓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初探[J].苏州:中学教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