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十篇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十篇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9:36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1

在前三次评估的基础上,评估系统进一步完善,在问题和选项的设计上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结合评估系统的具体内容,《报告》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典型案例,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借鉴和参考。

评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连续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提供一个评估的工具使企业能够方便评估自身社会责任的实践状况、建立一个由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推荐、企业自愿申请、专家在线评估组成的发现金蜜蜂型企业的常规机制和负责任企业的交流平台、提供一个与国际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窗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国负责任企业的数据库。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七大特征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2007―2010年的四年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50.81%、52.33%、65.25%、64.35%,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稳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准,表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0年,参评企业的责任竞争力理念和实践效果提升明显。

2.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正经历着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向重视社会责任实践的转变过程,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的能力有所不同:领袖型(大)企业在社会责任各个领域的表现均要好于成长型(中小)企业。四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参与评估的企业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27.0%上升到2010年的42.5%,显示出中小企业对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二是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各有优势和特点。国有企业在总体上居于领先地位,其次为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民营企业的总体得分相对偏低。在战略与治理方面,外资及港澳台企业表现高于其他企业;在与利益相关方关系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有一定优势;往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方面,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差异不大。

3.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明显差异

综合四年评估情况,参评企业在地区和行业方面逐年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但仍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一是从地域上,东部地区企业是样本的主体。今年东部企业占样本总数的86.38%,中、西部企业仅占13.62%,企业样本有进一步向东部集中的趋势;二是从行业上,尽管参评企业样本所分布的行业逐渐趋向均衡,但制造业、it产、Jk和建筑业三个行业占样本的比重在60%以上,其他行业的样本企业依然相对偏少。

4.社会责任管理依然落后于社会责任实践而处于起步阶段

参与评估的企业普遍比较重视社会责任战略与治理,积极开展社会责任管理,但总体上社会责任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明显落后于社会责任实践。综合分析参评企业4年得分情况,2010年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组织化程度虽然略有提外,但总体依然不高;参评企业开始探索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50%以上的企业安排人员负责社会责任工作,但社会责任组织建设仍需进一步增强;部分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管理考核指标,但差异较大,大多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5.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日常运营相结合

参与评估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将社会责任与日常运营相结合,积极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在继续注重对社区、社会组织、政府等利益相关方责任履行的同时,参评企业对与企业运营结合更为紧密的出资人、员工、客户、供应商等直接利益相关方责任履行的重视度有所增强。

6.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特别是社会责任报告日益受到企业重视

2010年参与评估的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了社会责任报告,比重比去年明显增长,这与2010年中国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增加趋势基本吻合。在中国2010年的706份社会责任报告中,有超过100份是参评企业的。

在参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内容更加丰富,绝大多数报告披露了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绩效;社会责任报告采用多种相关依据进行编制,报告规范性、报告可比性明显提高;在第三方认证有所增长的同时,报告还注重通过专家点评等方式来增强可信性。

7.“责任竞争力”理念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2010年,尽管参与评估企业提交的责任竞争力案例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所提交的案例中,责任竞争力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平均得分率达到84.5%。绝大多数责任竞争力案例反映了企业将自身专业优势与环境、社会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的意识和具有针对性、实效的解决方案,特别是许多案例重视企业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同步,体现出解决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

加强社会责任实践的五大建议

1.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可持续发展背景相融合,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应充分考虑国家“十二五”规划、202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从更加全而、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待社会责任实践,寻找企业发展新机遇,创造企业发展新模式,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准积蓄力量,共同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健康持续发展和水平提升。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中西部企业更需要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社会责任实践。

企业应通过挖掘具有价值的实践项目,强化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行动力,让责任理念落地成为系统行动,促进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跨界合作平台,增进企业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发展合力;通过构建创新与交流的平台,打造企业责任竞争力。

2.企业应树立明确的社会责任观念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从自发的社会责任行为,进入到系统、有意识的社会责任实践

企业应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深刻认识自身业务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了解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社会责任观,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首先,建立或指定社会责任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社会责任职责,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组织保障。其次,将社会责任作为其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将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全过程,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管理能力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第三,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检查和评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措施及成效,明确改进方向,持续改进社会责任绩效。

3.在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利益相关方管理体系,在重视与日常运营密切联系的利益相关方的同时,积极提升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履责能力

企业应建立健全利益相关方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和期望,在加强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利益相关方保持平衡的同时,切实履行好对其他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在与运营联系密切的利益相关方中,在客户责任方面,可以考虑加大向客户提品/服务信息渠道建设和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引导客户可持续消费;在员工责任方面,应引导员工合理规划薪酬,充分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积极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在供应商责任方面,应适当分摊供应商因社会责任审核认证所增加的成本,主动采取措施帮助供应商提高社会责任水平,为行业内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提高贡献经验。

在环境责任方面,应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性规划,包括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员工做相应的培训、增加环保项目投入资金等;争取技术创新以节约运营成本,并做好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工作等,实现企业同周边环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其他利益相关方中,在社区方面,应积极帮助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社区规划;在行业责任方面,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在政府责任方面,应严格依法经营,积极响应和落实政府政策和号召。

4.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系统检验和报告一个企业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意愿、行为和绩效。企业应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理解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逻辑,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以更好地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2

一、强制的机制

强制的机制是指传统的命令与控制(CaC)的方法,包括制定会计操作章程,将环境会计方面的要求标准纳入既有的标准框架范围内,或作为法律上的必要条件。政府的强制手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机制。一项关于我国实施环境会计前提的调查表明,有74%的企业认为主要是政府强制命令;对于企业编制环境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原因,70%的企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在环境运动早期,强制的机制主要体现在管制工业生产中污染物质的排放和处置,近期又开始致力于减少内部污染物质的生成,以及环境业绩的持续提高上。如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均要求企业追踪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华盛顿州要求企业在准备污染预防计划时,已经调研过是否存在污染程度更轻的被选方案。在每个公司的污染预防计划中,应将目前所采用的程序与可能更为洁净的技术的成本进行比较,同时描述收集环境依存成本的环境会计系统。在资源保护与恢复法案(RCRa)的起草条例中,美国联邦政府明确提出企业需要设置环境会计体系。法案要求企业建立、维护与废弃物相关的账务系统,所有与废物产生的鉴定、管理、清除相关的真实成本都应记录。同时法案也承认计量这些成本,尤其是未来负债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法案同时要求设置恰当的成本分配体系,将废物管理的真实成本分配至现实中应对此负责的行为方。瑞典是欧洲最早要求企业在账务记录中报告环境事项的国家之一。该国1999年起强制执行的新法案要求企业重新衡量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废物管理记录,并在年报和环境报告中提供环境事项的财务数据。这些要求都可能成为企业着手采用环境会计收集信息的驱动力。

与政府强制的政策机制相对应,会计专业人员在处理环境事项过程中,相应地会进行财务会计行为的调整。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向iaSC建议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会计标准,并揭示了包括以下方面的核心内容:环境成本与负债;环境支出资本化的标准;识别环境成本的相关规定;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资产的损失,包括自有财产的损坏;处罚与罚款,污染许可证与排放权(Fee,1999)。尽管上述建议尚未得到全面采纳与贯彻,但指出了会计准则的改进方向。

强制的政策机制有其局限性。环境会计是协助企业内部决策制定、支持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对外部利益相关集团进行环境报告的工具,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规章制度所能触及的范围。同样,规则一旦确立,形成的刚性就决定了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照此诠释和运作,而相对较高的执行成本又将给强制方法本身带来约束。另外,环境会计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观念与行为,如果进行环境会计调整的企业主体缺乏信息和缺少人员,也会影响到执行效果。因此,目前政府的环境政策正朝着非强制机制的方向发展,鼓励培育企业超越对于法规的单纯依从。

二、自愿的机制

政府组织促进环境会计进程中,其自身会在平时运作中主动采用环境会计,同时也将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会计实践。因而,自愿的机制包括了“自身实践环境会计理念”和“鼓励企业参与”两种形式。

(一)进行自身实践为树立典型、获得第一手资料,政府组织会在自身实际运作中主动采用环境会计。如英国环境机构(UKea)以重新配备人员、考核营业额、进行股本化等形式,将自身运作成为一个受环境显著影响的大型商业企业。英国政府为亲身实践环境会计理念,于1997年启动环境会计项目,自发启用“绿色”财务会计系统。为减少环境影响、压缩环境成本,提高环境业绩与盈利水平,UKea在财务处理中开发整合了环境会计系统(eaS),以此改进资源使用信息的收集,实现追踪关键的重大环境支出,并分配给当事方,更好地进行资源管理。为了给其他公共或私有部门起到示范效应,政府组织也提交企业环境计划、年度账务报告和环境报告。

(二)鼓励企业参与许多政府已经或正在着手制定指导方针,鼓励企业追踪、合理分配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日本环境署(Jea)是全球同类机构中第一个文件,建议企业分析、报告环境成本的机构。1999年4月Jea了名为“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原则”的临时公告,鼓励各行业运用上述原则评估、报告环境成本,根据企业自身的经历再反馈给Jea。公告将环境成本定义为既定时期内环境投资加上环境支出,界定了环境成本的类型及其具体内容。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环境保护分支机构为私有企业部门颁布了《环境会计介绍指南》。该指南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同制定,旨在促使环境领域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熟悉环境会计的理念与益处,提高进行污染预防的经济效益。德国、奥地利政府均划拨资金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署合作,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指导方针,帮助企业合理确认分配与环境相关的成本,将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决策过程。

三、激励的机制

政府鼓励企业采用环境会计的激励机制,包括财政上的激励与社会的认知两方面。财政的手段包括政府政策上的倾斜,.如税收、收费、罚款、补助金、与政府达成的协议、以及其他与政府交涉所获得的优惠政策等。目前所使用的执照、许可证以及惩治体系可能间接影响企业利润。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政府一般提供经济上的激励。通过调控资源、产品、服务的价格以准确反映生产消费的环境成本,鼓励有益环境的行为。

另外,相关知识的创建和信息的对于成功的环境会计实践至关重要,因而社会的认同是另一方面潜在的激励。通过公开竞争与嘉奖,引导公众和消费者敦促企业改善环境行为。这需要各方公共机构和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如挪威就对环境报告的级别加以评定,对优胜者给予奖励。进行报告评级的陪审团委员会由政府组织代表、企业联合会、会计师专业组织、职业经理人和财务分析人员组成。给予奖励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在公司报告中关注环境经济与风险的财务团体,另一类是进行环境实地报告的公众。执行不力的企业或部门一旦被公之于众,将带来较为严重直接的后果。

四、信息的机制

政府信息机制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相关人员的培训,鼓励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评估当前执行的情况,也包括对寻求帮助的企业提供支持,研发软件,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的环境会计(ea)与环境成本(e-CoSt)项目、欧洲的环境会计与管理会计(eComaC)综合体系项目、以及环境管理会计网络都属于信息机制的类型。

(一)美国的环境会计项目和管理会计项目美国环境保护局于1992年启动环境会计项目,成为推动企业采用环境会计的催化剂。在启动之初,环保局资助、推动和积极参与了许多项目,包

括初创性研究、案例调查、工具手段的开发、制定规范以及提供指导等。如1995年环保局印发了《作为企业管理工具的环境会计入门:关键概念和术语》,旨在向企业利益相关者引入基本概念。免费将研发的财务软件提供给使用者,作为保护环境成本的资本预算工具。配套的案例研究论证了发展环境会计的益处。该项目同时为世界上许多成员创建了管理会计与资本预算的环境会计网络。1997年该项目又针对小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援助,推出环境成本项目,开发适用于小企业的商业会计软件,并与企业原有财务软件完全衔接。通过将环境成本与特定的企业行为相联系,帮助企业确定最具盈利性和环境优越性的行为,实现企业经营业绩与环境业绩的结合。环境成本方法的普及及其技术支持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并能从许多互连网址下载,使得众多的小企业易于获得,因而环境会计的概念、方法能够有效引入小企业。

(二)欧洲的eComaC项目为研究欧洲尤其是德国、意大利、荷兰、英国等国的生态管理会计发展状况,欧盟发起了生态管理研究项目。通过调研这4个国家84家企业的最佳环境行为,研究了环境管理与环境会计间的定性关系,进而建立了环境管理会计网络(eman),供科研人员、咨询者、商业人~V2及对环境管理会计感兴趣的政策指导者作为环境管理的工具。网络成员问定期向成员发送电子通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成员间也相互交流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动态。在欧、美、亚太三大地区各自的环境管理会计协会中,欧洲发展最早、成果最丰富,信息手段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公开企业的环境业绩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环境意识。企业能够从政府引导的项目中获益,使得其他企业将更为信服地采用环境会计。在此过程中构建的网络平台也有助于企业相互交流成功经验。但信息的手段也存在缺点,这类机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参与的国家与部门的环境意识。另外,不同国家信息的有效性、实用性以及技术发展水平会成为其他的制约因素。因此信息工具是一种非直接手段,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核心商业目标。

五、合作的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单个国家的范围内,国际性的合作对于有效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环境问题十分必要。合作的机制则是各国政府共同采用各种政策机制的组合。这类机制的相关涉及方不仅包括政府机构,还包括专业协会、学术界与产业界。这种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和国际组织齐心协力,培育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研究合作。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内容分析评价

2016年6月,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简称《基本指引》,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尤其是在指引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主要对《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内容进行阐述及评价。

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主要内容分析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由总则、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报告以及附则组成。第1章是总则,包括制定依据、应用范围、目标、原则、要素等内容;第2章至第5章分别对管理会计要素: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进行展开阐述;第6章是附则,包含《基本指引》的解释权限和施行日期。

《基本指引》总体思路是:将管理会计要素等作为基本指引的核心内容,将管理会计目标、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主体、管理会计应用要素纳入总则;同时以管理会计要素为中心线,以应用要素为主题,构成了涵盖目标、原则、要素等在内的基本指引框架。

(一)总则内容分析

1.《基本指引》的地位。

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指引、应用指引和案例库,三者的关系是基本指引为统领,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案例示范为补充。

《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驭作用,是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和建设管理会计案例库的基础,并指导着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具体实践活动。

2.管理会计的目标。

管理会计目标是制定管理会计实施方案,评价管理会计应用效果的基本标准。《基本指引》指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管理会计目标立足于有效提供信息这一管理会计基本特点,涵盖了计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通过提供有用的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和规划未来的功能,支撑相关的管理决策,增强管理控制,提高业务协同,从而实现单位的发展战略。

3.管理会计原则。

《基本指引》提出了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第一,战略导向原则。管理会计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第二,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第三,适应性原则。管理会计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单位自身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第四,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推进管理会计应用。

战略导向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实践必须以战略为引导,以不断创造价值为使命,推动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实践应渗透进单位经营的核心领域、关键层次及环节,以业务流程信息为基础,借助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把业务和财务信息融合。适应性原则,要求管理会计实践必须与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和性质、行业、大小、不同发展阶段等特征适应,而且要随内外环境和自身变化进行调整。成本效益原则,要求管理会计提供信息必须对信息可能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权衡。

4.管理会计主体。

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应随着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决策主体而调整,可以是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整体,也可以是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责任中心。

5.管理会计要素。

《基本指引》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管理会计的四大应用要素,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管理会计信息报告四大要素。管理会计四大要素是《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灵魂,管理会计应用是以“四大要素”为准绳,建立管理会计应用基础,并解决如何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

总则在明确《基本指引》地位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规定,包括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主体、管理会计要素。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以管理会计目标为导向,在管理会计主体内,遵照管理会计原则,构建管理会计要素,围绕“要素”中心发挥管理会计对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二)管理会计要素内容分析

1.应用环境要素。

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包括内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指与管理会计建设及实施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价值创造模式,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活动与各业务环节的有机融合;(2)组织架构,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财务、业务等相关各类人员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专门设置管理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3)管理模式,单位应根据管理模式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层级以及各层级内的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会计责任权限,制定管理会计实施方案,以落实管理会计责任;(4)资源保障,单位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注重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5)信息系统,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施。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市场、法律、行业等因素,单位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结合内部环境,确定管理会计应用重点。

内外部环境关系可以解释为:任何单位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先建立内部环境,遵照与业务相融合原则,优化组织架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配备好资源,通过尽力分析构建适合本单位的价值创造模式,应用环境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和前提。

2.管理会计活动要素。

管理会计活动要素主要阐明了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主要通过使用管理工具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并用来支持单位战略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的四大主要活动。第一,规划活动:单位运用管理会计,要搞好相关信息支持工作,参加规划制定,从支撑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制定、战略选择方面,为单位战略规划提供支持。第二,决策活动: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融合财务和业务等活动,及时充分提供和利用相关信息,支持单位各层级根据战略规划作出决策。第三,控制活动: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应制定定量与定性标准,强化沟通、协调、反馈,引导单位高效率地把战略落到实处。第四,评价活动: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应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与管理会计报告等相结合,对单位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借此进行考评,对激励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对管理会计活动作出评价和改进,使单位持续改善管理会计实践。

3.工具方法要素。

这一部分包括工具方法的内涵、工具方法在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应用领域、工具方法应用的指导性原则等问题。

第一,工具方法的内涵。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开放性,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第二,工具方法应用领域。(1)战略管理领域,工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2)预算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全面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管理、作业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等;(3)成本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4)营运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标杆管理等;(5)投融资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贴现现金流法、项目管理、资本成本分析等;(6)绩效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关键指标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7)风险管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单位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矩阵模型等。

第三,工具方法应用的原则。单位运用管理会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管理特征和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并尽力使管理会计工具系统化和集成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动态性的,随实践不断完善。

4.信息与报告要素。

信息报告要素主要阐明了管理会计信息的分类及质量特征、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管理会计信息的报告期间及种类等。第一,管理会计信息分类及质量特征:管理会计信息分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两类,管理会计信息应具备相关、可靠、及时、可理解的质量特征。第二,管理会计信息收集:单位运用管理会计,要以业务信息为起点,充分利用内外部通道,运用采集、转换等方式,取得符合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信息;单位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信息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再分析及传递,以适应管理会计应用的需要。第三,管理会计信息报告: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主要是为管理者提供符合管理需要的信息。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和活动性质设定报告期间。通常以日历期间进行报告,也可以根据特定需要设定报告期间。管理会计报告从期间的角度可以分为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也可按从内容的角度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

(三)管理会计要素关系分析

第一,应用环境要素: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应用管理会计时,应先分析环境,包括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法律等环境。第二,管理会计活动要素: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开展,在识别环境基础上,把管理会计融入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环节,构成管理会计活动循环。第三,工具方法要素:是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借助于这些工具方法的灵活运用,去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工具及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手段。第四,信息与报告要素:信息是应用管理会计时所使用的财务及非财务等信息,是管理会计内部报告的基石;报告是应用管理会计时所形成成果的重要形式,主要是提供管理所需要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是管理会计具体活动成果的具体表现。

《基本指引》归纳了环境、活动、方法、报告四大要素,建立了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工具方法,有效进行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活动,提炼有价值信息形成内部报告,从而推动战略规划的执行。

(四)《基本指引》效力及权威分析

《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中的地位相当于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是企业内部事务,《基本指引》主要是推动、引导企业更有效地应用,通过管理会计应用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成长阶段不同,管理会计应用也不同,须因地制宜实施,《基本指引》只是对应用基本规律的总结,对企业起指导作用,而不是限制单位灵活应用管理会计。鉴于上述原因,《基本指引》虽然地位类似于“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但由于管理会计服务主体及目标的特殊性,《基本指引》不具有强制力,其目的主要在于指导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高效应用,并不要求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强制执行。

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主要贡献分析《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是继Cima、aiCpa于2014年《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后的管理会计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新突破。不仅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及世界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在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应用工具、管理会计应用领域、管理会计活动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为我国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学术界进行管理会计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提出了战略导向的管理会计新目标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者提出的管理会计目标主要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价值”“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指引》从扩大应用主体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目标。《基本指引》中的管理会计目标立足于有效提供信息这一管理会计基本特点,涵盖了决策支持、管理控制、业务协同等管理会计主要工作和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等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并提升到“支持实现单位战略实现”的高度。

(二)实现了“管理会计主体”的突破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进管理会计以来,管理会计实践的应用如本量利分析、成本控制、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全面预算、业绩考核等,主要局限于企业主体。《基本指引》扩大了管理会计的应用主体,不仅企业可以应用管理会计工具,而且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使用,企业主体应用主要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主体应用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我国财务会计准则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两类主体为准,分别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导,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将两者合二为一,统一制定应用指导,实现了会计主体的突破,节省了指引的制定及应用成本。

(三)提炼出了管理会计的原则

Cima、aiCpa于2014年《全球管理会计原则》,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4项原则:相关性原则、影响力原则、价值量原则、信任度原则。财政部在制定《基本指引》时,参考但不局限于《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管理会计的“战略导向”“融合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四大原则,突破了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从新的高度建立起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原则,任何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只有以这四大原则作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四)扩大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

《基本指引》本着重在服务于实务的原则,没有纠结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边界的划分,而是从实务的角度,经多次征求实务界意见,列举了管理会计应用常见的领域,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并且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重点不同而予以分别列示。其中“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突破了我国企业传统上的管理会计应用领域。

(五)建立了管理会计应用新体系

《基本指引》提炼出了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报告四大要素,“四大要素”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应用内容的总结,指明了管理会计应用的基本思路。

本文认为《基本指引》中,基于“四大要素”的管理会计应用思路为:第一,单位要从组织架构、管理体系、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外部相关环境着手,分析单位的价值创造模式,建立并维护好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第二,培养单位内部通晓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人员;第三,管理会计人员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收集信息,及时传递管理会计“信息报告”;第四,结合单位的“应用环境”,通过向管理层储蓄传递“信息报告”的形式,来支持企业规划、决策、控制、评价四个方面的“管理会计活动”,持续改进优化单位的价值创造模式,促进单位战略目标的渐进实施。管理会计应用就是在“战略导向”“融合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四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重复以上四个步骤,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

四、结论

《基本指引》是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加快加强我国管理会计的指引体系建设。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基本指引》是指引体系建设的基础内容,统驭着应用指引及案例,应用指引、案例库等都要以《基本指引》为基础,一步步展开。与“会计基本准则”不同,《基本指引》只是高度概括了管理会计的普遍规律及认识,没有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阐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的指导或依据。

其次,有助于提高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基本指引》是在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指导性原则,规定了管理会计目标、原则及要素,为企业进行管理会计实践提供了基本框架,指明了基本方向。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4

据了解,《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社会责任报告2005-2009》主要阐述了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2005-2009年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维护农民利益,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绩效,同时也适当报告公司2000年以来的工作成果。

报告从六大方面全面披露了中储粮总公司的社会责任实践状况。首先是维护粮食安全责任,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储粮的垂直管理体系、强化粮食管理、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粮食安全新举措和为国家制定粮食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五大板块。

其次是支持三农发展责任,主要包含执行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保障种粮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满足偏远和非主产区农民卖粮需要三大板块。

第三是促进粮食流通责任,主要包含提高流通效率,构建流通新格局;保障流通顺畅,服务产业链伙伴;延伸粮食产业链,满足消费者需求三大板块。

第四是强化稳健经营责任,主要包含完善经营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大板块。

第五是践行节约环保责任,主要包含绿色储粮、节能减排、节约用地、倡导绿色种植销售、绿色办公五大板块。

第六是建设和谐社会责任,主要包含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追求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区三大板块。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5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年来,在县局领导的关心下,各同仁的帮助下,我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方面。

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平时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在七月份组织的一个月的脱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的各项理论知识包括税收、会计计算机、公文基础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今年九月份,由于人员的调整,我接手发票管理工作,管理全县××××个纳税户的发票领用、发放、缴销,由于我对这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克服重重困难,认真专研,不懂就问。一段时间下来,我对××××基本状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实践,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一年以来,我在行动上自觉实践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按规操作;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志、作风正派、不贪污挪用、不谋私利,不参与等违法乱纪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正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也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

一是工作中有时魄力还不够,放不开手脚;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三是对一些业务技能特别是税收法规方面还不够熟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⒈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税收理论知识,着重加强税收法规方面的学习,以适应工作需要。

⒉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税收综合业务等技能才能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⒊“学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总之,短短的一年是我不断成长的一年,也是我对税收事业由熟悉、热爱并愿意为之终生默默奉献的一年。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在***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同志紧密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审理工作,***全体同志在平时非常注重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政治学习中,紧跟形势,注重学习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组织干部收看、学习江泽民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公务员的宗旨,并将之运用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地方税收法规汇编》,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和与***有关的操作规程,共同学习,使提高干部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在日常审理案件时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总是提出来一起讨论,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到有关税务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在业务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将学习的心得形成文字,今年***共有8篇税收调研文章分别在省、市税务报刊杂志和我局内部刊物《国税***信息》上发表,并对各检查科在平时的***中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作出答复,促进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业务的指导,做好查前培训工作,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安排,在***员下户检查前,我们将金融企业相关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编写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汇编》,为***员下户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今年一年,***三次派出人员分别参加***能手培训、进出口业务培训以及出口退税业务培训,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出口企业、烟草企业、电力企业检查,均获得省***局领导的肯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朝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落实工作目标,制定考核办法。

根据局领导要求,为了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一级***”的规范运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学习培训、遵守纪律、环境卫生、勤政廉政、调查研究、信息报道等几个共性部分进行考核外,还结合办公室、案源、检查、审理及执行各部门的各自工作特点入手进行分级考核、日常考核、不定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确定了40项考核项目,细化了考核目标,明确了考核计分标准,规定了考核方法及考核单位,对规范和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本职工作,严把案件审理。

今年全年,***共对330余户税务***案件进行了审理,组织召开了15次审理会,通过日常审理工作,退回各检查科要求补充证据、材料或调查的案件88户次,占整个案卷的28%;直接归档的案卷93户,占全部案件的28.2%.在审理过程中,我们提交了近300余份《审理工作底稿》,审理之后形成了300余份《审理报告》,下发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近700份。

把好案件的质量关是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审理每个案子时我们都要求要做到细致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审查每个案子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切,定性是否准确。在审理过程,我们力求案卷无差率达100%,发现问题及时退回补正,有的案卷甚至多次退回。例如,在审理江西省石油供销公司这个无税案时,就发现缺少《税务***报告》以及未下达《税务***通知书》等问题。

对证据的审查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一是对南昌联众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证据的审查,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遗漏之处,于是辅导***员深入检查,为国家挽回损失近2万元;二是对南昌市青云谱厦杏三阳摩托车配件部偷税案的审理,发现该个体工商户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企图欺骗我***人员,致使***人员作出错误的判断。我审理人员在对该户的审理时,对每个可疑之处决不轻易放过,终于使企业弄虚作假的行为真相大白。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组织对南昌铁路局机械厂进行了复查,通过复查,我们认为该厂从“应付工资”中列支向职工发油29600元不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调减了***员认定的应补交企业所得税9768元,准确地执行了税法,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今年案件的审理及查摆会,我们感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报告制作不甚规范,具体表现在文句不畅,措词不准,未全面反映情况,不按《***工作规程》中的项目制作***报告;2、征求意见稿下发后,企业反馈了意见,大部分***员在形成***报告时无调整说明;3、案卷必备资料短缺情况较多,送达回证无两人以上签名或是代签名;4、案卷资料不够严谨,有少部分***工作底稿及取证资料未盖企业公章,甚至于还出现了***实施日期先于***通知书日期的情况;5、与检查内容相关的期间未进一步落实;6、绝大多数未调取征管分局的征管资料,***和征管脱节,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7、存在以工作底稿代替证据使用的现象。

一年来,经过***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案卷的质量比起上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重证据、讲事实、依法办事的意识在***干部中已逐渐扎根,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查办案件的质量还不是很理想,法律知识的欠缺,如真实、合法、有效证据的采集就目前情况而言,就是个薄弱环节。如果发生税务行政诉讼,胜诉的几率并不很高。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仍需全体人员全面提高素质,尤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将是今后要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四、坚持依法治税,推行阳光***.

我局拟自20xx年开始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实施“阳光***”工程。为了配合“阳光***”这个新生事物的正式实施,10月18日***同志为全市保险公司及其下属分理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举办了保险业及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是我局自“一级***”成立以来首次派员外出讲课,也是尝试“阳光***”的第一步。首开先河的反响很好,企业人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在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以具体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真实体现。

五、做好重大案件的移送及听证、复议工作。

全年共向市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移送重大案件28起,协助市局法规科对这些涉税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进行审理。受理了江西椰岛营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的听证申请,做好了听证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企业要求撤回听证请求,故未举行听证会。对申请复议的江西飞宇制药有限公司组织了调查举证,并及时回复了市局法规科。

六、规范***管理,加强业务指导。

为了理顺***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的职责,规范管理,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税收执法水平,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工作衔接的暂行办法(试行)》,通过市局反复酝酿和讨论,以正式文件下发,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与各县区局的协调与配合。

为了规范***报告的制作,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编撰了《***工作指南(之一)》,在4月份分发给6个***科,供***员在办案时借鉴。《指南》从***报告必须反映的十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解说,并将处罚的法律依据逐条进行了罗列,同时重申了税务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标准、***案卷需附的资料及排列顺序,为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在XXX局的正确领导下,XXX全体同志紧密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局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审理工作,XXX全体同志在平时非常注重政治、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政治学习中,紧跟形势,注重学习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组织干部收看、学习江泽民同志作的“十六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国家公务员的宗旨,并将之运用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新颁布的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地方税收法规汇编》,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和与XXX有关的操作规程,共同学习,使提高干部素质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为了学以致用,我们在日常审理案件时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总是提出来一起讨论,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到有关税务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在业务理论上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将学习的心得形成文字,今年XXX共有8篇税收调研文章分别在盛市税务报刊杂志和我局内部刊物《国税XXX信息》上发表,并对各检查科在平时的XXX中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作出答复,促进了XXX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加强XXX业务的指导,做好查前培训工作,按照专项检查工作安排,在XXX员下户检查前,我们将金融企业相关的所得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整理,编写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汇编》,为XXX员下户检查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今年一年,XXX三次派出人员分别参加XXX能手培训、进出口业务培训以及出口退税业务培训,还派出业务骨干参加省局组织的出口企业、烟草企业、电力企业检查,均获得省XXX局领导的肯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更加丰富全面的税收业务知识,干部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XXX朝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奋斗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落实工作目标,制定考核办法。

根据局领导要求,为了明确责任,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一级XXX”的规范运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XXX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队伍建设、学习培训、遵守纪律、环境卫生、勤政廉政、调查研究、信息报道等几个共性部分进行考核外,还结合办公室、案源、检查、审理及执行各部门的各自工作特点入手进行分级考核、日常考核、不定期考核及年终考核。确定了40项考核项目,细化了考核目标,明确了考核计分标准,规定了考核方法及考核单位,对规范和促进全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本职工作,严把案件审理。

今年全年,XXX共对330余户税务XXX案件进行了审理,组织召开了15次审理会,通过日常审理工作,退回各检查科要求补充证据、材料或调查的案件88户次,占整个案卷的28%;直接归档的案卷93户,占全部案件的28.2%.在审理过程中,我们提交了近300余份《审理工作底稿》,审理之后形成了300余份《审理报告》,下发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共计近700份。

把好案件的质量关是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审理每个案子时我们都要求要做到细致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格审查每个案子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到位,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确切,定性是否准确。在审理过程,我们力求案卷无差率达100%,发现问题及时退回补正,有的案卷甚至多次退回。例如,在审理江西省石油供销公司这个无税案时,就发现缺少《税务XXX报告》以及未下达《税务XXX通知书》等问题。

看了“税务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税务稽查个人工作总结

2.税务稽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税务局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6

本刊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责任竞争力的“蜜蜂”型企业将决定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未来。

2008年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七大发现:

1.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的类型、规模等背景相关度不大,普遍重视开展责任竞争力实践,在尽责任的同时,注重带来竞争力的提高。

2.外资与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各方面表现都相对较好,尤其注重开展兼顾履行责任与提升竞争力的实践;混合所有制企业有着更高的透明度;公有制企业相对更加重视处理与利益相关方关系。

3.与去年一样,相对于成长型企业,领袖型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各个领域都有较优秀的表现,特别是在信息披露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方面更为突出。这反映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能力和绩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4.领袖型企业已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公司发展战略、日常管理、文化建设和制度中,构建起体现社会责任要求的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和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但离建立全面责任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5.与去年相似,企业普遍比较好地履行了对股东、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环境和政府等利益相关各方所应承担的法律、经济层面的责任,特别是设立环境考核目标、员工安全与培训、建立工会等部分具体指标的得分有一定幅度增加;但在履行道德或自愿性责任方面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在对社区、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6.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集中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与服务、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但在创新型员工关怀、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不突出。

7.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与部分企业忽视履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能够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有助于危机早日结束。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上金融危机在全球扩散和蔓延,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国内接连经历了罕见的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些重大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加大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推动企业更加深入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

重大事件推动企业深入开展社会责任实践

2008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格局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第一,在政策方面,中央领导、各级政府、监管机构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的高度,通过在公开场合讲话、制定政策、倡导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在市场方面,责任消费和责任投资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同,市场参与者通过责任消费和责任投资的方式来回报负责任产品和公司经营行为,从根本上推动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第三,在社会方面,行业组织、民间组织和普通民众通过舆论或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南对企业进行激励或监督。民间组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监督者所拥有的行动能力和行动机制,成为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支重要外部监督力量。

调查全方位反映企业履责的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79份,收回问卷354份,其中有效问卷352份,回收率约为35.96%。在收回的352份有效问卷中,有223份样本提供了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占63.35%。

在此基础上,从地区、行业、性质和规模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参与调查评估企业的分布情况分别给予描述。

从注册地来分绝大多数企业来自东部地区

依据其注册地,我们将企业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地区划分,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本次调查的企业来自东部地区,占了样本总数的88.6%;而来自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仅占少数。

从行业来分来自制造业的企业最多

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行业划分规定中的二级划分标准,我们将企业的行业归属分为15类。其中,来自制造业的企业最多,共有191家,占总样本的54.37%;其次是it行业,有25家,占7.1%;再次是批零行业,有22家,占6.3%。其余行业的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均在5%以下。

从企业所有制性质来看私营企业的数量最多

本报告以企业所有制性质是否为公有作为标准,将所有样本企业分为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图1显示,参与调查和评估的企业中,私营企业最多,占样本总数的36.9%;其次是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占25.9%。

从规模来分成长型企业占大部分

对规模的划分,我们按照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布的“2008中国企业500强榜名单”参评资格要求,以年销售额93.05亿元为界限,将样本中的企业划分为领袖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领袖型企业为95家,占27%,成长型企业为257家,占73%。

调查评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和评估仍存在一定的局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样本的代表性存在不足。从地区来看,由于问卷回复率的差异,样本中东部企业较多,中西部企业相对较少;第二,部分问题的表述过于专业化,企业在理解上存在困难或出现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问卷分析的准确性。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仍需加强

第一,从总体上看,企业普遍重视责任竞争力实践,在尽责任的同时,也注重带来竞争力的提高。

第二,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同类型的参评企业无论是在信息披露的数量、质量,还是在披露渠道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

第三,外资与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各方面表现都相对较好,尤其注重开展兼顾履行责任与提升竞争力的实践;混合所有制企业有着更高的透明度,在其他三个方面的表现得也比较好。

第四,领袖型企业注重从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并强调与公司治理进行结合,积极开展责任竞争力实践。

第五,成长型企业在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和责任竞争力实践方面做得相对较好。这表明成长型企业重视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并且积极开展责任竞争力实践。

第六,相对于成长型企业,领袖型企业总体上有较好表现。特别是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战略与治理方面,领袖型企业要明显好于成长型企业。这表明领袖型企业更加关注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参与,更加注重企业发展战略的构建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企业开始从战略层面考虑和表现社会责任

在调查评估系统中,我们通过考察“在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中,是否有关于社会责任的表述”、“除经济发展目标外,公司还制定哪些发展目标”、“公司所采取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行动”三个方面,来说明企业在战略层面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和表现。

第一,多数企业都会通过内部文件、高层领导的公开演讲和对外公开的战略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进行表述。绝大多数企业在经济发展目标外还制定了社会目标。但是,加入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组织的企业还比较少,企业所采取的社会责任战略行动还比较缺乏。

其次,多数企业都有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相关的事务,但有专职人员、专职部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事务的企业不多。

大多数企业有防治商业腐败与贿赂的防范措施,或者对员工进行相关教育,将近70%的企业还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制度。

最后,在绩效管理方面,超过80%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发展、健康及安全考核指标,虽然建立社区参与指标的企业比例较上年大幅度增加,但仍然相对偏低。

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履责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第一,企业同行、政府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较好,而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相对较差。说明企业还没有足够重视与社区、民间组织的关系。

第二,总体上,企业对基本层次责任的履行状况良好,但相比之下,在履行道德层次和自愿层次责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说明企业在较高要求的责任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第三,在基本责任履行方面,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股东关系、员工权益、产品/服务、政府、同行方面企业履行状况较好,但对社区、民间组织关系的管理方面做得相对不够。说明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履行方面考虑得还不是很全面。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容乐观

根据统计数据的调查发现,已经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计划的企业很少,已经面向国内、全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就更少。说明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信息披露方面,披露信息的渠道不多,严重影响信息的受众面。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做到信息披露到位。

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企业很少参考国际上的一些标准,报告编制较为随意,不规范。已经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报告经过第三方认证的较少,大多数并未采用第三方机构认证。

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具有推广价值

责任竞争力典型实践的评分体系主要是从七个方面进行评分,包括战略地位、过程创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复制性、可持续性、专业优势。

调查发现,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实践普遍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专业优势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可操作性,基本能够持续不断的实施,取得的社会效益要好于经济效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创新性略显不足。因此,企业在今后的责任实践中,需要加强实践中的创新,注重社会责任实践中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的责任竞争力。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转“危”为“机”

2008年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全球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国际社会相继采取应对政策,防止金融危机演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

74.4%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与忽视社会责任有关系

在填答该题的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与企业忽视履行社会责任有一定的相关性,仅有11%的企业认为这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关系。这反映出参加调查的企业普遍意识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与不负责任企业的不负责任行为是密切相关的。

90%以上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缓解金融危机

在填答该题的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或多或少的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仅有8%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与缓解金融危机没有关系。这反映出参加调查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种认识有助于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应对金融危机。

72%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早日结束金融危机

在填答该题的企业中,72%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早日结束金融危机,仅有5%的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与结束金融危机没有关系。这反映出参加调查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也是一种集体行为,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早日摆脱金融危机。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金融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已经意识到金融危机是由不负责任的企业所引起。面对危机,每个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更加负责任的运营,与政府、社会共度时艰,才能转“危”为“机”,才能再创经济繁荣,才能在危机之后的经济繁荣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

基于上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综合分析,我们对参与调查评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状况有如下建议:

1.全面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含义、运动、意义;促进责任消费和责任投资意识的兴起,使公众意识到其投资和消费的选择所产生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促进企业界、行业协会、商会、工会、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学界和政府部门等对话交流,共同寻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路径等。

2.结合国情和企业实际,系统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框架,认真定位企业在社会大分工格局和市场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完善包括组织管理和绩效管理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3.回应利益相关各方的合理期望和要求,要特别重视对社区、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对各利益相关方履行基本责任的基础上,承担更多道德和自愿层次的责任。

4.通过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为企业获得利益相关方支持和帮助创造有利条件。

5.不仅要重视强化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而且要注重价值创造结果,立足自身和利益相关方的优势,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7

(一)政策背景。2012年8月24日,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2]2605号),明确了大病保险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资金来源。“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二是大病保险的承办形式。商业保险机构“中标后以保险合同形式承办大病保险,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三是核心经营原则。“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合理控制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四是风险调节机制。“可以在合同中对超额结余及政策性亏损建立相应动态调整机制。”2013年3月12日,保监会下发《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3]19号),明确了大病保险财务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核心原则。单独核算和单独报告,封闭运行。二是账户设置。设置独立保费账户及独立赔款账户。三是费用核算。据实列支,合理分摊。四是会计报告。公开透明,接受政府部门监督。

(二)研究目的。大病保险是一项政保合作创新性重大民生工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政策推动大病保险业务迅速发展,但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却出现明显滞后,主要体现在:一是不同承保公司对同一会计事项处理方法有差异;二是承保公司会计处理方法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强有力的大病保险会计理论支撑。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方向。在大病保险实施初期会计实践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但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大病保险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二是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认识不同。作为委托方的政府相关部门认为大病保险资金是由基本医保基金划出,是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应遵循基本医保基金会计处理原则核算。作为受托方的承保公司认为大病保险资金从基本医保基金划出后,其资金性质已经发生改变,并且承保公司“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应遵循商业保险会计的原则进行核算。通过本研究,笔者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大病保险会计、大病保险会计与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有哪些主要差异、推动大病保险会计理论实践发展的几点思考。

二、大病保险会计的概念界定

(一)大病保险会计的基本特征。

1.大病保险会计属于保险会计范畴。与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相比:(1)会计主体不同。大病保险会计的会计主体是承保商业保险公司,是法人及其分支机构,是一个实体,与保险会计的会计主体一致,而基本医疗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会计的主体,是一笔拥有自身名称和目的的资产。(2)主体职能不同。承保保险公司作为大病保险会计的会计主体同时也是记账主体,即由承保保险公司负责日常会计核算,并提供相应的专项会计报告。而基本医疗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会计主体与记账主体(相应的基本医疗基金管理部门)相分离,会计主体不是其会计责任的承担者。(3)政策依据不同。大病保险承办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经营风险,自负盈亏,具有明显的企业会计核算特征,而基本医疗基金会计仅反映基金收支及结余情况,不存在经营风险。

2.大病保险会计兼具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的特征。(1)会计目标有部分重合。大病保险会计从属于保险企业会计,《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明确: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我国企业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的有机融合。而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目标则是“受托责任”,即基本医疗基金所有人委托政府管理基本医疗基金的收支。由此可见两者的会计目标有部分重合。(2)财务运行机制类似。《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3]19号)第三十三条明确指出“单独核算和报告大病保险业务,实现大病保险业务与其他保险业务彻底分开,封闭运行……”。而基本医疗基金会计则是仅反映基本医疗基金在会计年度内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同样是一个封闭独立的资金运作和会计核算系统。

(二)大病保险会计的概念界定。(1)会计的一般性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保险会计的概念界定。保险会计指将会计理论运用于保险公司的一门专业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保险公司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反映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3)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概念界定。以社会保险基金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结余及资金运用等进行全面、系统、完整、连续的核算、反映、监督的一项专门会计。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是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分支,这里采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概念。(4)大病保险会计的概念界定。综合以上大病保险会计的特点及相关概念的解释,笔者对大病保险会计做出以下界定:大病保险会计属于保险企业会计范畴,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对大病保险的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完整、连续的独立核算、独立反映和监督,并向相关监管部门及有关方面提供大病保险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三、大病保险会计与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的比较分析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不同。

1.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即大病保险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第四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即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2.对大病保险的主要影响。(1)可能造成大病保险赔付现金流不足。大病保险保费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保险合同正式生效时即按合同金额全额计入,不论实际收到与否。在实践中,政府一般采用分期拨付大病保险资金的方式。从利润表账面上反映还存在较大结余时,可能已经存在赔付现金流不足的情况。(2)可能造成合同双方对结余金额确认的分歧。大病保险保单年度与会计年度不一致,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需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赔付按照经验数据计提相应的准备金,而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根据收付实现制,实际的收支按照会计年度计算结余,实际保险期间与会计期间重合。核算基础不同从客观上造成双方核算结余金额的差异。

(二)会计要素有差异。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1.主要依据。大病保险会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要求,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按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要求,基本医疗基金会计要素因主体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是社会统筹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的要求。社会统筹基本医疗基金来自于用人单位的缴纳及政府的专项财政资金拨村,实行财政预算管理,属于政府会计体系。其会计主体是社会统筹基本医疗基金的征缴、发放的结余。社会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的构成要素有:收入、支出、基金(结余)、资产、负债。二是个人账户基金会计的要素。个人账户基金来源于劳动者的个人缴费,属于所有者的纵向积累。除基本医疗基金的征缴和发放外,还具有追求投资回报的经济趋向。个人账户基金会计的构成要素有:收入、支出、基金(结余)、资产、负债。

2.对大病保险的主要影响。(1)费用与支出概念范围不同。大病保险会计费用要素概念主要包括赔款支出、专属和共同费用成本。基本医疗基金会计的支出要素概念范围主要为赔款支出及上下级之间的基金解付支出,不包括相关的经办费用。(2)经办费用难以比较。大病保险会计要求对相关承办成本进行专项核算,包括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网络建设费等。基本医疗基金会计不对相关服务成本进行确认,相关承办费用在基金被委托单位的事业经费中核算,在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报表中得不到体现,无法就经办费用与大病保险会计进行比较。(3)结余返还计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保险企业利润要素为各种收入减去赔款及费用支出后的余额填列,结余返还按照合同利润的百分比计算。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具体承办费用通常不予以认可,导致在利润确认上存在分歧,不得已采用固定的费用率进行粗略计算,得出利润不科学,不同程度存在侵蚀企业资金或基本医疗基金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披露有差异。

1.会计信息披露载体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第八条: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表。

2.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同。(1)会计报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及《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要求,大病保险会计报表按照会计要素大类全面、完整、真实反映大病保险经营活动产生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最终财务成果及现金流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设计的会计报表主要侧重于反映基金的变动情况,对基金管理主体具体管理活动没有体现。(2)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对保险公司报表附注做了详尽的阐述,为大病保险的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权威的指南。《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未对基本医疗基金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应披露的内容予以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3)会计信息使用者范围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报表必须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大病保险会计信息使用人群大大超出基本医疗基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3.对大病保险的主要影响。(1)会计信息编制成本高。按照独立核算、封闭运行的要求,承保企业需要对大病保险会计信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再单独编制全套会计披露信息,编制成本较高。(2)会计信息转换成本高。大病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决定政府部门是其会计信息重要使用者。但政府使用者往往惯于用阅读基本医疗基金会计信息的方法来审视大病保险会计信息,这就需要承保企业用政府部门使用者看得懂的方法将大病保险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由于两者的会计核算基础、方法等不同,转换成本较高。

四、对完善大病保险会计实践和研究的几点思考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8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避免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以及在建设企业文化、发展人力资源、开拓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明显或潜在的效益,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履行社会责任。

从国际范围内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宏观优势(图1)。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应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同时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家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如《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等,明确了社会责任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和政府部门陆续了一系列法规、规定和办法,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更好的环境。如对于中央企业、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商业银行、出口企业等的办法或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了企业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伴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中国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或地区组织也积极参与对社会责任指导或制定社会责任指导性文件,有利促进和推动了各行业、各地区社会责任的发展。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公益组织、媒体、咨询和认证机构等群众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可以说,中国实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和平台的不断改善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独特宏观优势。

2.中国社会责任的主要实践

在履行和实践社会责任方面,如果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看,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图2)。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式中央企业,如电力、金融、交通、矿产、通信、石化等,广受社会关注,率先开始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因其国有性质,充分体现国家战略和社会投入,在重大突发事件和社区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国有企业着眼国际化发展。国有企业率先社会责任报告,并参考和应用国际标准,推动企业管理。国有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实现战略转型的紧迫要求,国家宏观政策发挥关键导向作用。

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以石化、医药、信息和电子等高科技工业企业为先例。基于跨国公司传统优势,外资企业注重在员工与工作环境方面的投入,在中国区及全球化中的定位及价值链管理。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其社会责任报告在很大程度上与母公司全球战略保持一致。外资企业在中国实践社会责任是企业本地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不尽一致,通信、制药、消费品等产品制造及服务性行业的企业先期开始践行社会责任。很多民营企业经历创业阶段后,面临国际竞争,在产品质量、员工和工作环境上经受了各种社会责任的考验,已将挑战转为机遇。民营企业及非营利社团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其社会责任报告特别关注市场和客户。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国际价值链中,面临国际市场冲击的风险。

近年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表现在,企业普遍更有意识地考虑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和全社会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实际上,如图3典型例所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每一核心实践领域,企业需要从识别利益相关方开始(1),考虑到他们的期望(2),与利益相关方形成沟通机制(3),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并检验其结果(4)。从而使实践形成一个连续优化的过程。当前特别需要努力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组织、经营活动和与利益相关方互动的关系中,同时要使社会责任实际成为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责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近几年来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逐年不断增加。如图4所示,2005年仅33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数量已上升为近600家。另一方面,从图中也可看出,在一些重要领域,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加强履行或报告企业社会责任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国际社会责任发展的趋势

社会责任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图5)。简言之,二十世纪70-80年代,人们强调企业在生态方面的责任;9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和经济目标相提并论。2000年初,企业社会责任被认为是企业负责任的管理方案。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大大超出了企业涉及的范围,所以产生和形成了今天全球认知的“社会责任”(SR)这一普适概念。因为不仅企业,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都应履行社会责任。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实践,总体上可以预言,企业将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图5所示:即认识阶段、工具阶段、管理阶段和将来社会责任与新一代企业管理形成有机结合的阶段。据此,中国社会责任实践目前总体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4.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

在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组织和团体不断增强和丰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积极参与实践,共同推动了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广泛发展。其中,联合国全球契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指出,在此背景下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可以向全世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国际社会责任指南?为回答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过约3年的论证准备,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项目”,组织了99个iSo成员国、42个国际组织、全球相关各方4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开发。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工作组,联合经济、劳工、消费者、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科技和咨询服务机构各利益相关方代表,按iSo工作流程,协同工作,开发工作历时6年(图6),于2009年9月形成了国际标准草案(DiS)。在今年5月中旬举行的iSo哥本哈根会议上,对此国际标准草案最后评审后,上升为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预计2010年夏季举行iSo成员国最后一轮投票,2010年底前可形成最终国际标准版本――“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图7示出了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国际标准草案(DiS)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它实际上是全球社会责任共识的成果。

对于企业和各类组织来说,“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提供的范例将有助于它们按照当今社会的期望、以对社会负责的方式运作,有助于以最低的社会代价和最小的环境影响去获得长远的经济效益。“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作为社会责任领域国际共识成果,其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的原则、社会责任的基本实践、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和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方法等方面。应当指出,iSo26000是自愿性标准,非管理标准,非认证性标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行业特定条件的差别,加之文件本身具有局限性,这样一个力求普遍使用的指南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本国情况具体化。图8示出其主要特点。

可以说,“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形成是社会责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起点。它将对社会责任的实践、管理和咨询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但实际应用时也意味着挑战,特别要受到以工业企业及服务组织为代表的实践应用的考验。

5.中国社会责任面临的机遇(图9)

(1)社会责任也用现代化的方式处理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方法。社会责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和上层建筑等领域。总之,社会责任是一个系统问题。可以预计,中国社会责任的宏观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极大发挥。但重要的是要有中小企业、消费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当根据其所在的行业、核心业务、规模、地区等具体情况之不同,形成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核心业务和日常活动以及与各利益相关方互动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应反映企业的价值观,注重社会、社区投入。社会责任应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并体现企业实质性特征和差异。

(3)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加强内部沟通、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与社会外部各相关方形成互动交流、接受监督建议及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作为手段或工具,企业都要形成一个不断检验、改进和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过程。这是未来社会责任实践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4)国际标准化组织即将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极大推动社会责任向纵深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战略和中国法律、法规及政策提供的框架,结合中国企业和组织的实际,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和具体化。

(5)中国及时提出并加快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战略意义。这也为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深入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的前提是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应用社会责任,充分认识企业自身实际,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管理体系。对此,企业首先需要将社会责任融入自身核心业务、日常活动和与各相关方的互动关系中。因为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9

一、认真组织,机关全员参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我们省邮政公司党组高度重视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各省公司机关应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省公司党组于10月13日在集团公司召开动员大会当天下午,立即主动请示省委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10月20日召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和各党支部书记会议,成立了政策调研组、秘书宣传组、组织协调组、指导检查组等四个组,同时确定了各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的联络员。10月17日省公司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并下发实施方案后,省邮储银行也迅速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全体党员大会,对省行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动员和部署,联系实际,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5个临时支部严格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提高等规定阶段开展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省公司党组要求省公司机关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系列科学论述和讲话。对照××邮政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讨论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实践,把××邮政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既热烈,又扎实,既全面推进,也有重点突破。特别强调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年终工作总结和部署安排2009年工作紧密结合,有力地推进××邮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按照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求,我们制定了《××省邮政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和规定步骤组织开展活动。于10月17日召开了省公司机关及直属单位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省公司机关学习实践活动。10月30日召开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研讨会。省邮政公司5位党组成员、4名三级副经理以上干部发言,分别汇报了自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11月19日省公司党组召开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解放大讨论研讨会。党组全体成员分别发言,认真汇报了第一阶段结合××邮政实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围绕进一步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到各基层单位实地调研的切身体会。12月3日,省邮政公司党组召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省党组书记姜怀德主持会议,党组全体成员包括省公司党组成员、邮储分行行长、党委书记韩春生也参加了会议。12月26日省邮政公司召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大会,进行评议和投票。

省公司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党组全体成员全过程参加活动。参加活动的党支部有43个,党员482人,干部群众865人。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信息的通报,组织编发了《学习实践活动情况通报》28期、××邮政报报导信息19次、××邮政在线网站报导信息14条、××邮政办公网报导信息30条,还在《××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广播电台“738”早新闻等省内主流新闻媒体中播发了省邮政公司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通过密集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深刻理解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情况,使活动开展深入人心。

二、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决定,对××邮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如何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有效地促进××邮政科学发展。省公司党组认为,××邮政经历十年独立运营,初步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但面对邮储银行改革、速递物流一体化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我们的经验,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思路、科学研究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科学发展观为我们及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干部员工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相结合、与促进全省邮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相结合、与促进改善邮政对外服务和普遍服务相结合、与促进邮政核心能力建设相结合、与促进机关干部和全省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相结合,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起到促进××邮政科学发展的作用。回顾近半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历程,我们主要的做法和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推动全机关学习科学发展观热潮,全面提升机关干部对××邮政科学发展必要性的认识。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同时邀请非党群众,以各党支部为单位,采取了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分层次学习同志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系列讲话和文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等文集、《张桂炎组长在省邮政公司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姜怀德总经理在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编发的专题辅导材料等文件。收看了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所做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热点问题》电视专题报告会,xx邮政研究院院长周焕德所做的《中国邮政邮务类业务发展战略》现场专题报告。在学习活动中,省公司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了大讨论。党组成员、全体党员人手一本专用笔记本,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经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小组办公室检查,机关党员干部都能按活动安排和要求进行学习,保证了学习时间和质量。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机关人员,更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省公司机关在讨论提出坚持“五个意识”。一是继续坚持深化发展是第一要务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加快发展。二是坚持强化争先进位意识,促进××邮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三是坚持树立和谐发展意识,推动××邮政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增强创新突破意识,在企业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关键点上有所升华。五是坚持强烈的主动融入意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做足文章。

二是党组成员身体力行,学习实践活动与年终工作调研相结合,带动全省提前谋划2009年工作。根据学习实践活动调研方案安排,省邮政公司成立5个调研组,由党组成员亲自领题带队,分别深入延边、××、邮区中心局、长春分行和长邮等基层企业开展调研工作,查找制约和阻碍××邮政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推动××邮政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与领导班子成员个别谈心及现场考察询问等多种方式,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党组成员提交了五篇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对部分基层企业的典型调研活动,既梳理和总结了全省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也比较具体地了解了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一些特殊困难,党组还专门立会对资金紧张、缺少设计人员等一些事关企业当前发展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同时经党组研究,结合学习讨论和调研阶段的心得体会,从理论思考的角度,综合提出对近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并以主要领导专题文章形式下发全省。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特别阐述了××邮政独立运营十年的五条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十个方面关系以及下步应着重做好的八项工作,在全省干部员工中引起很好的反响,对全省邮政总结2008年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是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的阶段性成果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省公司机关学习实践活动大讨论的时间恰逢我们研究安排2009年工作,省公司党组要求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打好年终四大战役,做好2008年工作收尾,安排部署好2009年××邮政经营发展工作,把学习调研、主题宣传教育、解放思想为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贯穿始终,保证××邮政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我们结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和召开党组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听取基层企业和群众意见,向党内党外员工、群众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对十个市州局和长春邮区中心局、十二个机关职能部室、十二个直属单位下发了征求意见函,认真查找和总结××邮政发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省公司党组认真对待查找的问题,正确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省公司决定以在思维创新、结构调整、寻找新增长点、核心能力建设以及和谐企业建设等五方面实现新突破作为引领××邮政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在2008年工作收尾和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中,着重研究解决××邮政发展中“规模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后劲不足”等发展不够科学的问题。

三、深入学习,勇于实践,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推动××邮政持久发展的指南

省公司党组认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现在,还关系××邮政长远未来。我们要把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融汇到××邮政的全过程。特别是注意结合当前工作,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精髓,切实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邮政发展、改革、稳定问题,确保××邮政科学发展。张桂焱组长、田毅副组长分别多次在机关学习实践活动有关会议上讲话,充分肯定我们的思路和做法,为我们指明活动方向,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机关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18指导检查组的工作,必将对××邮政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习实践活动得到机关全体干部的拥护和支持,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省公司党组两次全面听取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单位对2008年工作的总结和2009年的工作设想,指导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新的思路,思考新的工作,拿出新的办法和举措,使很多工作有了新起色。2009年工作安排中,我们把努力实现低成本扩张、高速度增长和有效益的发展,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命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研究加快××邮政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进一步理清改革与发展关系,深化对邮银合作的认真,摸索企业与银行错位经营,发挥各自最大优势,加快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路。我们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看做企业劳动力资源内涵扩大再生产,组织全方位大规模拉网式岗位培训,建立完善适应邮政发展需要的“三高”人才队伍。我们提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的概念,决定集中一定的资金和资源,加快骨干网点、营销体系建设、营投平台、信息网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我们提出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和盘活力度,既要解决看得见的浪费,也要解决好网点布局不合理、网络组划不到位、作业组织不科学、资产闲置、效率低下造成的隐性资源浪费问题。工作安排机关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并将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转化为目标、对策和措施,纳入2009年的工作部署,很好地推动了工作。

用制度管企业、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是公司化运营的重要标志,也是邮政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把完善现代邮政企业制度体系,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落脚点,制定了“2009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启动对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系统清理工作。首先对省公司工作制度进行全面修改完善,印刷成册,组织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同时加强机关网上办公、签报制度、文明办公等基础工作,规范机关办公秩序。我们还创新机关目标管理工作,实施机关目标责任制,将部门责任目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十个方面内容纳入机关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机关部门季度奖励和年终责任奖兑现的依据。同时也作为机关部门选先评优、中层领导干部调整任用的参考依据。

四、实事求是,不骄不躁,把学习实践活动继续推向深入

省公司机关的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各个阶段的活动,既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又实事求是地结合邮政工作推进。12月26日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第18指导检查组的督导下,省邮政公司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对党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满意度为100%。在今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召开前,以党组名义对省公司各党支部、非党群众以及服务对象代表下发了学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并在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第18指导检查组的监督下进行取票测评,测评满意度为

。这个结果说明,省公司机关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仅得到省委第18指导检查组肯定,也得到全体机关干部和群众的认可,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在这里我们要衷心感谢以张桂炎同志为组长的省委第18指导检查组,感谢他们对我们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力指导和帮助。取得这样的成果,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党组成员全过程参与,有力地带动机关干部参与活动。在10月30日召开的党组理论中心组(扩大)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研讨会上,

4名三级副经理以上干部作为机关代表,分别谈了自己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认识和体会,在调研阶段,29名三级副以上中层干部提交了调研报告。春节过后,第一天我们就召开机关处长述职大会,33位三级副经理以上领导干部在述职中,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认真总结2008年工作,阐述了2009年的工作打算。

二是省委学习实践活动第18指导检查组组长张桂焱及全体成员勤勉敬业,指导有方,有力地推动了省公司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张桂焱组长、田毅副组长及全体成员,全程指导了省公司机关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从方案制定、到活动细节、分析检查,包括文字材料的综合,都给与具体细致的辅导,使省公司机关的活动得到顺利进展。

三是制定严密的方案,活动严格按照程序步骤进行。结合省公司实际,及时制定《××省邮政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科学发展、惠民强邮”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省邮政公司党组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方案》;《××省邮政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省公司机关的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执行规定程序,全面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

四是联系实际查找问题,边学边查边改。省公司下发年终问卷调查,了解市县局工作思路,征求对省公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学习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成果有机地融入到2009年全省邮政发展目标计划和工作部署中。12月23日我们召开2009年度全省邮政工作会议,有关部门下发了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方面工作指导意见。

五是严肃学习纪律,学习时间有保证。党组成员亲自记笔记、写心得、审报告,按时参加每项活动,出席所有会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遵守请假销假、签到和补课制度。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省公司机关的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强化,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企业骨干网点建设、网点布局调整、营投平台建设、营销队伍建设等建设任务很重,硬件设施建设和软实力建设要同步提升,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加快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我们的资产、资源盘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还较薄弱,随着业务规模、成本规模和资产规模的不断壮大,增收节支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解决的课题还很多。四是我们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还不够高,班子自身建和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进而更好地适应××邮政争先进位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五是我们坚持致力于和谐企业建设,企业效益和员工收益得到同步提高,但是适合××邮政特点企业文化体系还有待探索完善。

我们作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参加单位,完成了规定的活动任务,但党组认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是循环往复无限升华的过程,我们要继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解决影响制约××邮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锐意创新,建立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对现有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了系统清理,按照“精、管用”的原则,新建省邮政公司行政办公管理制度17项。同时积极落实《整改方案》中××邮政近期、中期和长期要解决的问题,使××邮政发展有一个新的飞跃。主要工作有:

1、省公司机关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省公司机关科学决策水平和工作指导能力。

2、加快建立完善营销体系,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加强项目营销的过程管理,确保完成项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3、强化农村邮政经营工作,加强村邮站建设工作,摸索农村终端渠道建设新路,抓好直补款、农资分销、送家电下乡等重点业务在农村市场的推广。

4、强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损益核算工作,强化资产资金管理,继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控代办费和运输费支出,2209年代办费支出比例控制在7%以下,运输费增幅不高于总收入增幅。

5、继续加大人员盘活和结构优化力度,教育培训率达到80%;全省人均劳动生产率力争10.5万元/人;职工收益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6、加强邮政营投平台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省级旗舰店和核心骨干精品网点,全省邮政电子化支局占自办局所总数达到90%以上,全省城市投递网建设达标率为100%。

7、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力度,2009年新开发中小企业600户以上。

8、建立服务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改进视检视察工作流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扎实推进星级服务管理工作。

9、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五型机关”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更好地引领全省邮政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工作。

企业行政管理实践报告篇10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专项治理为切入点,以查办典型案件为突破口,组织开展创优发展环境“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即:“改革一批体制机制、建设一批制度规范、搭建一批监管平台、治理一批突出问题、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作风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的创优发展环境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为全面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改革一批体制机制

工作目标: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审批、执法管理和行政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作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执法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工作措施:(1)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改革,同一部门内部由多个机构承担的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一个内设机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定期组织联合审批。推行行政审批路径管理,明确审批标准、审批时限、审批要求等内容,确定审批路径并进行公示,严格按照规定路径审批。(2)各部门单位搞好内部科室之间的执法协调,实行统一执法。制定年度执法计划,严格按计划执法。制定执法管理信息通报制度,实现部门与部门、部门内部科室之间执法结果资源共享。制定分级执法管理办法,明确执法的层次和范围,严格按权限执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寓执法于服务之中,教育警示、整改在先,处罚在后。(3)各部门单位制定服务标准化制度规范,明确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工作标准。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服务标准化示范大厅建设,创建服务标准化示范窗口。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服务,明确人员、事项;开展预约服务,公开预约电话;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加强便民服务站点建设,力争年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站和村便民服务室实现全覆盖,全面实行乡(镇)级便民服务集中办理制和村级便民服务全程代办制。

(二)建设一批制度规范

工作目标:抓制度建设,促源头治理,抓工作规范,促依法行政。

工作重点:健全完善效能制度、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执法管理制度。

工作措施:(1)实行行政许可“一口受理”和否定报备制度,把好入口、出口关。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全程代办制等制度。制定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单位的绩效进行考核。(2)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和时限;建立审批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监督、责任追究等内容。(3)制定年度检查计划,严格按计划进行检查。实行联合年检制度,统一时间,集中年检。实行行政处罚首长责任制。按照《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规定》的要求,完善行政执法的工作标准、规范、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

(三)搭建一批监管平台

1、深化市直机关联系企业工作

工作目标:实现为企业服务关口前移,主动为企业解忧脱困。

工作重点:(1)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2)帮助企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3)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工作措施:(1)结合实际和业务职能,制定年度联系企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2)主要领导亲自到企业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3)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4)建立联系企业工作台帐,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登记管理,限时帮助解决。(5)严格落实月报告制度,每月25日至27日将该月联系企业工作情况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

2、深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工作

工作目标:全面掌握市直部门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情况,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工作重点:(1)通过监测点掌握部门单位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收费等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不依法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态度粗暴、对企业“吃拿卡要报”等问题。(2)征求监测点对改进政府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组织监测点对各部门单位优化发展环境情况进行评议。(4)通过监测点加强对部门单位行政行为的监督。

工作措施:(1)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电话联系等方式,定期与监测点联系,定向搜集发展环境方面的信息。(2)认真梳理监测信息,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对个性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相关部门抓好整改;对情节严重的,立案调查,严肃查处。(3)扩大监测点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吸纳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发展环境监测点。同时,对信息提报不及时、监测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进行调整。

3、健全完善机关效能联系点

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对市直部门单位行政行为的监督网络,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

工作重点:扩大机关效能联系点覆盖范围,在所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单位建立机关效能联系点。

工作措施:(1)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市行政效能联系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机关效能联系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并将负责人、联络人及责任科室于3月底前报送市发展环境办公室。(2)严格执行定期汇报制度,各部门单位每季度向市发展环境办公室报告一次效能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3)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各效能联系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通报。

4、完善电子监察系统运用

工作目标: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的能力。

工作重点:抓好电子监察系统的完善和运用。

工作措施:(1)各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行政服务事项必须全部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办理。(2)拓展电子监察系统功能,逐步将行政收费、处罚、国有产权出让、药品集中招标、医疗器械采购等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管理。(3)严肃查处规避电子监察的行为。(4)分级、分步推进市、县两级科技防腐网络建设,按照“每季度组织一次调度,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每年组织一次考核”的要求,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加强政务事务公开工作

工作目标:增强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工作重点:严格行政审批公开、行政执法管理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工作措施:(1)将行政审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将行政执法岗位、职责以及行政处罚程序、收费标准、检查结果等进行公开。将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办事流程、办事结果、监督渠道等进行公开。(2)加强督促检查,通过部门单位内部监督和职能部门外部监察等方式,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

(四)治理一批突出问题

工作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工作重点:治理乱收费和不收费问题、乱执法和不作为问题、乱审批和吃拿卡要报问题、强制企业接受中介服务和加入协会问题、严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等问题。

工作措施:(1)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治理的重点,并行成专题调研报告,于4月底前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2)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工,集中人员、集中时间进行专项治理。(3)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上堵塞漏洞,防止问题纠而复发。(4)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五)查处一批典型案例

工作目标:严厉惩处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

工作重点:重点查处利用职权设租寻租、“吃拿卡要”案件;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效能案件;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行政机关、垄断行业转移职能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恶意阻工,干扰、损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案件。

工作措施:(1)拓宽和畅通投诉渠道,探索实行有奖举报制度,深挖案件线索,努力扩大案源。(2)进一步完善投诉案件处理程序,按照投诉受理、案件督办、结果分析、信息反馈四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投诉件分流办理制度、转办投诉件督办制度、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和回访制度。(3)整合办案资源,探索实行联合办案制度。(4)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增强查办案件的震慑力,扩大社会效果。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

各部门单位要召开动员会议,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增强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单位的实施方案,3月底前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2年4月至5月)

认真对照本《实施方案》,结合本部门单位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机关干部、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要本着“深入查问题、重点找原因”的原则,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执行不力、服务水平不高、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等严重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和整改方案,5月底前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2年6月至12月)

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对查找出的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梳理,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制定整改计划和台账,明确整改进度和期限,限期整改。整改情况于12月底前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月)

对各部门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评估、考核和验收。各部门单位要将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总结于2012年1月15日前报市发展环境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负责、分项负责的要求,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动员部署和督促检查,务求抓出成效。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妥善处理好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做好业务工作的关系,把业务工作与创优发展环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做到两不误,两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