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1:57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1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运行环境财务会计体系

论文摘要:2002年财政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这样,连同1998年开始执行的对国有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初步完成了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建设。今年2005年,离2002年已经过去了3年,但我们到底最终要建立怎样的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怎样去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运行环境、现状,然后先与企业进行比较,用企业会计原理和技术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再与事业单位比较,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是现代会计的一大特征。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并按其职能不同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其内容和性质可称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我国采用的这种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和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是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原有意义上的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都是对国拨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报告,因而具有相似性,但与企业会计却有明显的差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事业单位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国有非盈利单位一改过去纯国拨经费收支的局面,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从只注重现金收付走上了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的轨道。这一变化使得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增大,而与企业会计的差别缩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趋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非盈利组织及企业兴办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另方面非盈利组织也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结余和技术优势兴办盈利性单位或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原来能够划分得非常明确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四号《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讲到:本文的对象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以非营利性质为特征,并居统治地位。我们的理解:只有那些具有明显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才适用于其的这一概念公告,言外之意:必然存在一些非盈利性不是特别明显的非盈利组织,因此他们建立了适合他们自己的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

可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各自适用的会计准则界限变得模糊了。世界在变,我们也不应该落后;构建我国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的任务迫在眉睫。

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其运行环境与私人组织的运行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组织目标、财务来源、监督与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决策受外界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由于会计和环境的血缘关系,即会计具有反映性,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明显的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的的运行环境

通常,非营利组织与盈利组织的主要区别在非营利组织有以下特征:1、非营利组织从提供者那里以捐赠形式收到大量资金,而这些提供者并不期望收到相应的货币收益。2、非营利组织运行不以盈利为目的。3、非营利组织没有明确的能被出售、转让和赎回的产权利益。其运行环境主要表现为:

(一)组织目标的模糊性和多样性

私人企业以获取利润或收益为组织目标,而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则不同,是每年在财务和其他资源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非营利的财务管理,通常关注更多的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关注营运资本的来源和使用、预算情况及现金流量,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与私人企业相比,非营利的目标更多样化且较模糊,难以清晰的确定。在非营利组织中,不仅不同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而且经常出现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

(二)财务资源的来源

与私人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来源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企业主要是依靠投资者的投资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来筹集财务资源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捐赠和政府拨款取得财务资源。由于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通常不区分投入资本和收入。

此外,有些非盈利组织也会和私人组织一样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财务资源,但是与私人组织类似的行为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1)非盈利组织提品或服务一般是垄断的,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存在竞争市场来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2)非盈利提品或服务时,虽然也像私人组织一样对使用者进行收费,但收费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弥补部分成本。因此收费标准的制定通常不考虑产品的或服务的供求关系,并只是以成本为基础。(3)由于非盈利组织产品市场不具备竞争性,所以可提供决策的信息(如价格、利润、市场份额等)较少,造成资源分配的效率低下。

(三)非盈利组织的监管

不像私人企业,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是否购买产品或服务,投资者根据私人企业的获利情况进行投资活动,这些对企业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在非盈利组织中常常缺乏竞争,资源的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的受惠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程度较小。非盈利组织的业绩和经营成果计量通常较为困难,非盈利组织不存在盈利动机和盈利指标构成的分配和规范机制,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而且,公众对非盈利机构的监督权力往往间接的通过自己的名意代表来反映公众的意愿,或者是通过新闻媒体等其他间接途径来表达意见。这种间接的监督行为要转化为促使非盈利组织的产生的有效压力,往往很难和不准确。

(四)非盈利组织的规则导向

为保证公共资源的被恰当的使用,避免出现不经济、无效地使用公共财务资源的情况,通常采取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个其他控制机制进行约束。立法部门、监督部门及法庭的监督形成非常繁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限制,较多的外部权威的存在约束和影响了非盈利组织的运作和程序,导致非盈利组织形成“规则优先”的运作模式。规则导向使得非盈利组织对效率的判断不是基于结果,而是以遵守规则的程度为判断依据。同时,僵化而繁杂的规则体系限制了雇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非盈利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激励机制

非盈利组织也是官僚制组织,具有以下的特征:森严的等级制度;升迁取决于功绩和技能;长期供职与官僚制度;照规章制度办事;信息的横向沟通较少、信息的获得较复杂和困难;高层领导的人事变动较快。由于非盈利组织外部存在众多的政治势力,内部有繁多的规则和制度限制,承受着较多的外部影响和压力,使得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拥有较少的自。同时,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对下属和下层机构的权威也相对较小。另外,非盈利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的人,不存在“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机制、规则和制度上的限制约束着工资、提升等外在激励的作用,激励机制明显不足。

二、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及构建的意义

(一)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

目前我国非盈利组织正面临各种财务困境,普遍存在着资金匮乏、支出规模较小、收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更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1、资金匮乏,收入结构不合理

资金的短缺使得非盈利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力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一些非盈利组织甚至由于资金太少而难以为继。根据调查,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仅政府提供的财政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就占了非营利收入来源的70%以上,其中又以财政拨款和补贴居多。营业性收入仅占收入的6%左右,募捐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仅有百分之二点多。

2、支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将近90%的非盈利组织每年支出额在50万元以下,甚至有些组织的年支出额不足1000元。在总支出中,真正用于活动或项目的经费相对较低,不到总支出的一半,远低于日本等国的水平。支出结构不合理还体现在非盈利组织往往把绝大部分支出用于短期项目而忽视自身组织能力的建设。

3、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落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缺乏系统而完整的非盈利组织财务制度。各种财务制度散布于各部门、各行业非盈利组织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相关范是中。由于财务制度不尽完善,相当多的非盈利组织一般不做年度报告,或者随做年度财务报告但无严格审计。非盈利组织中的财务管理同样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水平远远滞后于组织自身的发展,组织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和财务评价机制。

(二)在我国建立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1、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是非盈利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

2、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分配的均衡性与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3、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是组织机器更加良好地运行,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4、对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充实财务理论,丰富财务管理科学的内容。

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比较

由于会计具有反映性,非盈利组织的环境和企业存在巨大的差异,使非盈利组织会计具备特有而鲜明的的特征。但会计也具有技术属性,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在实务中,企业会计常被作为基准用来评价非盈利组织会计、那么如何利用企业会计有关原理和技术来构建非盈利组织管理体系呢?

(一)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非盈利组织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是保持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非盈利组织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适当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非盈利组织必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其能促进经济高速、高效的运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的高级目标是帮助自己或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存在于官僚机构对首席执行官的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

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其报告的基石。财务报告是提供给资源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的报告。非盈利组织受托的责任主要强调了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必须对政策受托责任、合法受托责任进行适当地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

(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控制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人”,不存在所有者的权益,一般不受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约束。非盈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法律(规)及合同条款、基金会计和预算控制来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并对组织进行约束和控制。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责=净资产(基金余额);收入—支出=节余。

1、主体和基金

非盈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以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很难明确地制定管理者业绩评价标准。结果,与非盈利组织进行协作而发生交易的主体,只能通过在理事机构中寻求代表和对管理决策实施加适当限制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广泛使用基金和基金会计。

基金是拥有自我平衡帐户体系的一个财政和会计主体,用于记录现金和其他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剩余权益或余额及其变动,基金帐户的设置应便于遵守特定的法规要求、限定条件和约束条件来开展活动并实现一定目标。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显著特征是将会计科目划分成多种基金主体,每一种基金主体都与该组织的委托契约所规定的某一种特定产品或服务有关,但理事会通常会限定基金的使用和基金间的转移。非盈利组织会计通过基金主体来控制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定的资源,防止管理当局将各种基金混合在一起使用,确保证明非盈利组织遵守了法律和管理要求。

由于基金会计的使用,非盈利组织存在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之分,一个报告主体包括多个会计主体。

2、预算、拨款和经费保留款

非盈利组织用预算规则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预算在非盈利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控制组织的理事会机构负责批准,它是非盈利组织的工作计划中对管理当局在各个方面的活动作出了详细专门指导。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提供了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基准。

与政府有联系的非盈利组织要有详细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它的预算将纳入政府会计系统,确保政府的行为能力能够符合契约主题的期望。经批准的逐项拨款作为可用于该年度每一项目的款项,都记录会计帐簿中。由于政府基金的用途是有限制的,为了避免任一帐目的支出超过拨款,设置了经费保留款科目进行控制。会计与控制的这一特征确保组织的理事机构意愿不会由于执行差错或执行意图而收到阻挠。然而,预算抑制了管理者的创造和革新的动力。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在非盈利组织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能象企业会计中那样简单的区分。在非盈利组织会计中,管理会计指预算和控制,它不只为管理当局服务。预算用来表达公共政策和政治偏好,预算是取得宏观经济目标的收入和支出政策工具,预算信息为业绩计量提供标杆。预算和会计是很难进行区分的,它们在说明和解除其和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方面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进行定义。非盈利组织资产包括自然资产、继承资产、基础资产、国防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等资产。对于某些非盈利组织的资产来说,成本记录、计价方法、会计准则和市价可能并不存在,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并不存在的,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困难的,实务中许固定产品是不计折旧的。当由于缺乏可靠计量而使这类资产不能被确认,为了反映这类资产往往以附注的形式来披露。

非盈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按资产的用途是否限制可分为限制性资产、非限制性资产,和抵押资产。非盈利组织资产的计量,区分交换性或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交换性获得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或修正的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四)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在提供其公共物品的垄断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的不付费者照样可以消费,因此需要通过非交换易对其进行融资。这些特征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收入的确认失去了联系,使公共组织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不可能。同时,由于非盈利组织和公众间的许多交易和事项的非自愿性加剧了收入和费用的非匹配性。另外,非盈利组织的运营报表按资源流动进行计量和确认,不注重计量它的服务和成就。

公共组织的收入分为非交换易收入,交换易收入。其他利得三类。税收、拨款和补助等在内的非交换易使公共组织主要的财务来源。其中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来源主要是拨款和补助,但拨款和补助的资源提供者经常提出合格性标准或对提供资源的用途进行限制,只有满足合格性标准才能对拨款和补助进行确认。

非盈利组织的的成本计量重点是“支出”,而非“费用”,即会计期间内为(1)日常运营;(2)资本支出;(3)长期借款本金的偿还和支付利息;(4)拨款或补助支出等目的而支出的财务资源的金额。

(五)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研究方法

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非盈利组织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非盈利组织的职能就是确保社会所有的契约能够被有效履行,确保各契约方的合作。非盈利组织本身又是一组契约的组合,当局的任务就是通过协商签订各利益方都满意的契约,并确保契约的有效履行。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就是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会计政策变更对各利益方的影响。桑德运用契约理论来解释和判断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差异。目前,我国除了侧重进行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研究外,还大力提倡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以便于对会计准则制订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四、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比较

(一)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而事业单位却是我国所独有的名词。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在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界定:一是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比较,将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否从事生产职能作为划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社会生产职能;二是将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比较,将是否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是否具有行政权力作为区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具备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具有行政权力。因此,总结起来:事业单位是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其资金供给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其他来源,直接或间接为社会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为:(1)大部分资财来源于资财的供应者,他们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等价物而提品或劳务;(3)没有明确界定的所有者权益及其出售、转让或赎回,以及凭借所有权在组织解散时分享一定份额的剩余资财。

通过对两者内涵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异同: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不以营利为目的,都不是国家行政单位,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或宗旨。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办,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或者控制是很严格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统收统支、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由国家投资兴办,基本上属于全民所有制;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可以由政府兴办,可以由私人资助兴办,也可以由社会慈善机构资助兴办,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2)我国的事业单位覆盖面很广,包括科研、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以及其他几个类别,有些事业单位虽不是行政部门,但也作为行政部门的补充,有时也行使行政单位的权力,且单位负责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因此受制于主管部门。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集中在一些社会公益性、社会福利性的机构。即使是由政府出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也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我们认为,可以把我国目前的国有事业单位和非国有事业单位统称为非营利组织,以此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唯一核算主体。

(二)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因为当今非盈利组织存在国有和非国有,且还存在部门利益、会计制度条块分割信息零散和披露不充分的原因。为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

1、主张按照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做法来制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美国主要有两大类会计规范,即政府会计规范与私立部门会计规范。其中,政府会计规范是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来实施,用以核算与政府相关的各种活动,其适用范围是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单位,其中包括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公立非营利组织,但不包括非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私立非营利组织。而私立部门会计规范主要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来制定实施,主要用于各种私立组织如企业,私立非营利组织如同私立企业,由FaSB为其制定会计规范。也就是说在美国,把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和私立非营利组织两种,这二者的会计规范是不同的,即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属于政府会计规范,而私立非营利组织属于企业会计规范。

2、可以借鉴但不完全按照美国的做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借鉴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思路。他们认为:在我国,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公立非营利组织,非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在目前的会计实务中,非国有事业单位执行国有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开展的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实务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的做法,区分情况分别制定。对于己全面走向市场并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经过改制后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继续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规范仍执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将其纳入政府会计的范畴;对于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单位,应单独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财政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明确指出:“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下同),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此可见,这个制度草案主要是用于规范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因此,它基本是遵循了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借鉴先进的做法没有错,问题是该如何借鉴。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与其国情是分不开的,我们制定会计制度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应该能很好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逐渐的进行改制,与原主管的行政部门脱钩,有自己的经费来源,因此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并入政府会计体系;而我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尽管有盈利的目的,如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等,因为如果没有利润,民间资本是不会投入到这些本应由政府兴办的社会公共部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具有非盈利性和公共性特征,譬如以打工一族的子女为对象的“打工子弟”学校,因此,也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纳入企业会计规范。

对于第二种观点,它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他人的做法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可行性。但制定一项准则或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都要有盈利,但又都不是单纯的向企业那样追求利润,都要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因此,如果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政府会计体系,就与行政单位的单纯性质不相符,同时也与单独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不相符,这就使具有同一性质的会计活动发生了人为的割裂。

结束语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影响力也触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面对如地震,海啸等重大社会事件方面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在协调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稳定,增加就业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还不够成熟,各项制度尚未完善,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财务管理问题是关键问题之一。有效的财务管理是民间非盈利组织提高自身透明度,增强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1当前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对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重视不够,监管不力。有的单位领导虽然兼任民间组织的主要领导职务,但对其财务管理不重视,造成了许多开支不符合要求,经费开支不完善,报销审批制度不规范。同时,由于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不少非盈利组织的“一把手”一手遮天,为所欲为。财务管理问题多多。

1.2财会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一是没有组织规范的账簿记账,收入和支出管理混乱。许多民间非盈利组织普遍认为自己不是盈利组织,盈亏是自己的,做不做账无所谓,有的记记流水账,没有原始凭证,有的甚至连流水账都没有。在收入方面不使用财政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在费用的支出方面,虚列公务支出和会议支出,而其中却包含了大量的各项劳务费用,且大量发放补贴、劳务、奖金、过节补助费用,有时从事业支出列支,有时从专项经费列支,且标准不统一,名目繁多,支出随意。二是成本管理混乱。不重视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1.3民间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许多民间非盈利组织的领导人不清楚其自身的会计责任,不注重会计财务制度的构建和监督,部分会计,出纳人员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专业素质不高,对会计制度理解不够,不能按照规定来执行会计工作,从而造成了会计账目混乱现象。

1.4民间非盈利组织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主要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来对民间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进行管理。还没有制定出台一套完整的专门适用于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制度。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许多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

1.5忽视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效率低下。目前,在我国非盈利组织普遍存在重视资金筹集、忽视成本核算的现象。现有的非盈利组织年度会计报表,只反映了年度各项目的期初余额、本年项目收入、本年项目支出,期末余额简单地将服务成本等同于服务支出,没有考察组织开展的各种项目利用资源的效益,无法促进组织的活动和管理的改善。

2、加强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建议

2.1强化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对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认识。加大对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对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使其认识到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加大对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管理,对其执行情况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帮助民间非盈利组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民间非盈利组织领导人的监督和约束,规范民间非盈利组织的财务运作,提高财务运作效率。

2.2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行业自律与诚信服务。目前,我国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法规主要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以登记管理为内容的法规,不像国家规范企业那样,既有《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范企业登记管理行为的法规,又有《公司法》等规范企业运作的法规。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缺乏运作的法律规范,因此,其行业自律无法进行。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非营利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使民间非营利组织从设立、运作到注销的所有活动和整个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思路统一、体系完整、结构严密的法规体系之内,从根本上堵塞民间非营利组织运作无法可依的漏洞。

2.3提高民间非盈利组织工作成员素质,尤其是管理者和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民间非盈利组织应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所招聘的员工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都能达到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更多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吸纳资金、项目运作、会计核算、信息披露、财务分析等各个方面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

2.4建立预算制度,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民间非盈利组织应重视预算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加大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追踪、监督和评价。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当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财务管理在制度上,具体业务上,人员素质上仍存在较大的问题,要完善和发展民间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民间非盈利组织从自身突破,加强自身建设相结合,只有管理先行,才能从各方面确保民间非盈利组织的正常运作和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实现组织目标与使命。

参考文献:

[1]徐耀,陈晓坤.非盈利组织也应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J].水利经济,2007.25.

[2]郑荣坤,倪端梅.对我国非盈利组织发展的若干思考[J].长安学刊,2010.1.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3

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需要通过获得利润,提高收益进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自利最终促使其不断发展和进步,也为社会民众生活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而非盈利组织的目标并不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得高额利润,而是为了支持或援助现实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及不均。其虽然不如企业数量那么庞大,但是当前也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同时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同为社会运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机构,其运转必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较为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企业管理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的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理论层面掌握企业管理和非盈利组织管理的具体差异,为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二、企业管理和非盈利组织管理的相似点

(一)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

企业和非盈利组织作为社会众多有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公司的股东委托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进行公司治理,以保障股东的权益。非营利组织管理实质上是非营利组织的创建及捐助者通过建立董事会,委托董事会成员进行组织管理。从此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具有相似的理论基础,即其管理都是通过性关系进行,这为其管理制度的设立打下了基础,虽然其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差异,但是其出发点是一致的,就是对出资者——股东或捐赠者负责。从这一方面可以认为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管理的理论基础一致。这对分析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会计职能、管理架构、员工激励管理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会计职能具有一定相似性

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企业需要对自身财务活动开始前、财务活动进行中、财务活动结算时进行管理,这就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会计具备监督的职能。对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而言,非盈利组织需要对自身非盈利性财务活动进行前、非盈利性财务活动中、非盈利性财务活动结算进行管理,这也要求非盈利组织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职能具有监督能力。同时对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来说,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反映自身经营水平和管理状况,因此其一定具有反映财务现状的职能。除此之外,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信息可以对经济形势进行反映,因此通过对信息的汇总整理分析,将给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经济决策提供基本信息。

(三)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进行管理时其管理组织架构具有相似性

企业由于其通过股东注资,由经营管理者负责企业日常经营,股东大会对重要事项进行表决,董事会对于常务事项进行管理。因此管理者最终需要为股东权益负责,因此在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当前大多采用垂直结构或扁平结构,垂直结构层次分明,等级明显,有利于事项的执行和发展。扁平结构层次较少,企业内部等级较少,利于信息上传下达,但不利于权威性的建立。对于非盈利组织而言,其进行管理时实质上也经常采用垂直型结构或扁平式结构。这使得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进行管理时管理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相似性。除此之外,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大多都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这在非盈利组织中一般也适用。相似的管理组织架构使得其内部管理控制时可以互相参考,但是也需要规避其区别造成的差异性。

三、企业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管理存在的差异

(一)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管理机制运作上存在差异

从非盈利机构的内部人员管理机制运作方面来看,首先其具有的激励性并非是私人利益,而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强调的是社会效益的提升而非获得高额利润,因此非盈利机构在进行内部人员管理时,员工对于经济刺激的需求较低,可能更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荣誉的获得,不能仅仅通过薪酬激励方式进行员工激励。而对于企业而言,其运作的激励性是获得私人利益最大化,其强调效率而非公平,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对于经济刺激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进行员工激励时,采用股票期权奖励、加成绩效等方式将有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可见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内部员工管理机制的运作方面侧重点就有所不同。其次,在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内部监督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企业主要通过政府规范性监督和内部股东进行监督管理,而非盈利组织在捐赠者捐赠事宜结束后,其就不具有所有权,这造成非盈利组织实质上没有所有者,内部监督能力偏弱。

(二)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的差异

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时需要适用一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规范。由于企业和非盈利组织设定目标的差异性,因此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上具有较大不同。首先,企业由于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会通过扩大再生产和投资促进企业追求更高额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因此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必须控制风险,遵守谨慎性和完整性原则,对于资金流动进行合理记载。而非盈利性组织由于其本身不为追求金钱利益运行,因此其经营风险较小,对于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较低,因此其会计核算的要求相对较低,形式也较为简单。当前非盈利组织只能使用历史成本计价,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也可以使用历史成本计价方式进行会计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和市场条件一般可以稳定结合,对于市场变动敏感性更高,而非盈利组织和市场条件结合较为松散,对于市场变动敏感度较低。非盈利组织不存在所有者权益。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非盈利组织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因为其最初资产来源于捐赠者而非股东,其所有者实质上是缺位的。而企业因为股东为所有者,因此其有所有者权益。

(三)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

企业的资产属于企业的股东,企业股东具有对于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而非盈利组织的由于所有者缺位,因此其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非盈利组织,由董事会和管理层代为管理。同时非盈利组织的资产有永久性限定用途资产、非永久性限定用途资产以及非限定用途资产三种,对于永久性限定用途的资产,非盈利组织对其使用只能按照最初设定的用途进行,对于非永久性限定用途的资产,非盈利组织在过了限定期之后可以改变其使用用途,但是在限定期内智能按照最初设定用途进行使用,对于非限定用途资产来说,其资产的用途和一般企业的资产用途具有相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4

内容摘要: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基础上,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其相关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行为。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对策问题。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动机对策

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基础上,采用专门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进行控制和调整,以达到其相关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行为。如果盈余管理的偏离度太大,为谋求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这种盈余管理被称为盈余操控。

由此可知,盈余管理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虽然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公认会计原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的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以及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一)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我国的股票上市与发行一直带有计划性的色彩,对发行额度和规模都有控制,导致股票的发行与上市资格成为资本市场紧缺资源,市场中一直存在股票的供不应求现象,给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资金回报。《公司法》对企业股票的发行与上市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法合规的“骗”得上市资格。同时,进行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另外,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市公司便会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维持公司上市资格

由于企业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利益,不少公司通过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资产重组行为向上市公司注入资金,以此“借壳上市”。因此,当上市公司一旦出现经营不力、产生亏损时,其他企业就会想方设法维持其上市资格,以取得更大的利益。根据《公司法》以及其他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或者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者财务状况异常时,将进行St处理(特别处理);当其继续亏损时,将进行pt处理(特别转让处理)。暂停上市资格,即停牌。意味着如果继续经营不力,将要退出股票市场,这是投资者不愿看到的结局。因此,对St、p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利润,就会成为常见的手段。

(三)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外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四)规避债务契约约束

企业进行投资及日常经营所需的大量资金,除了利用投资者投入以及自身积累以外,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金融机构在向企业贷款的同时,一般与企业前签订协议,其中包括各种要求遵循的条款。一旦企业超出这些条款所允许的变动范围,就会相应地采取一些惩罚性措施。因此,企业注意到本年度的一些财务指标有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或已经偏离时,也会有很强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五)其他动机

除了以上管理人员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在影响着企业内部管理人的行为。如公用事业企业为了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良好形象,也会采取一些方法使其盈利率尽可能地低;管理当局修饰公司业绩指标,以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奖金;公司之间的交易往往建立在信用基础上,企业就有动机粉饰财务报表,以在客户中建立良好信用等。

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

(一)注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需要大量的假设和估计,因而其结果只能是近似的“精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宏观层面上构成了会计的框架,在微观层面上则构成了企业核算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依据。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会计政策和估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可以选择和变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当然这也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如媒体报道的美国通用公司变更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事件:通过将其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延长为11年,通用公司的利润每年就增加了20亿美元。这就是典型的通过变更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这在我国上市公司也是很普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其影响都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内容阅读、分析,可以判断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变更是否合理、是否虚加了企业的利润。

(二)关注合并报表范围发生的变动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集团公司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此,哪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哪些不纳入就是合并报表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子公司的利润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利润,因此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具体来说,将那些盈利状况较好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将那些盈利状况不佳甚至亏损的子公司从合并范围内剔除。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所谓的资产重组,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在子公司的权益比例以达到调节合并范围的目的。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合并范围的变动,可以关注以下问题: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利润是否超过原范围内子公司的平均水平?新剔除的子公司的利润是否低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该公司就极有可能在进行盈余管理。

(三)关注关联方交易

在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中,企业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交易是按市场规则运作的,各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按照公平、自由的原则进行。但如果是关联方进行交易,就往往会存在不公平、非竞争的自由市场交易。而这种交易的结果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影响到会计报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如公司通过对关联方进行低价买进原材料、高价卖出产品的手段调增自己的利润。关联方交易并非为法律所禁止,也不是所有的关联方交易都违背市场原则。但关联方交易的确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对财务报告中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分析着重考察:公司在关联方交易中是否获得了超额的利润?这一部分的利润是否在公司利润总额中占较大比重?通常公司进行盈余管理都会在关联方交易里大作文章。

(四)关注公司利润来源中非主营业务的比重

企业利润是以利润总额的形式得到反映的,但其构成成分的信息含量却是不同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是通过其主营业务利润来体现的。它具有稳定性、可靠性的特点,更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而非主营业务的利润则往往带有偶然性,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易被管理当局进行操作以达调节利润总额的目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时是从长期性、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但利润总额则是由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主营业务利润和不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非主营业务利润构成。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制造大量的非主营业务利润来提高整个公司的利润总额,常见的手法为: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收益等。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不太擅长,却在非主营业务上大显神通: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为负数,但非主营业务利润却很高,从而利润总额为正数甚至很可观。对于那些主营业务利润较低、而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较大的公司,极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五)关注公司的盈利与股利分配的对比

上市公司在实现利润之后,为了回报股东往往要进行利润分配。企业要进行利润分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足够的可分配利润;二是要有足够的现金流。通常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调节虚构,但现金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通过调节产生。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但一直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一种解释就是企业的利润是“管理”出来的。当然,盈利企业不进行利润分配还有其他的原因,诸如现金周转、发展机会、股利政策等。但管理出来的利润肯定无法进行利润分配。丰厚的利润与微薄的股利对比又为我们寻找企业盈余管理证据提供了一条线索。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压缩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可以压缩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第一,减少会计准则的漏洞,对于选择空间大的会计政策应规定更为详尽的限制条件,缩小认为调控的空间。第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信息公开性透明性的保障,也是约束信息提供者的重要力量。第三,减少制度的多头制定。我国现有的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有多个制定部门,各自制定了上市公司相关的法规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多头制定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给财务报告带来不规范,以易形成信息披露操纵。

(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在企业外部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兼并市场的管理,大力发展经理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要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来规定双方的权责利关系。要健全董事会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负责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交流。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理解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会计处理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对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操纵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要严格惩处。

(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规定的不够具体,尤其是对第三者(报表使用者)应负有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公司的年报中,处处充满盈余管理的“陷阱”,但是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很少读到有关盈余管理状况的揭示,原因在于很少有注册会计师因为执业质量而负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在揭示与不揭示之间一般倾向于保持缄默。如果报表的使用者由于失真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决策失误时,应该鼓励使用者向注册会计师提出连带诉讼。这对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意识,保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四)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中介市场,增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除了市场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外,投资者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瓶颈也会增进信息的不透明度,散户居多,投机性强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均属于此。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层滥用专业判断的诱因,助长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要提高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一是要小的投资者们联合起来形成机构,借助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提升获得内部信息的能力,二是要借助信息中介的能力分析公开信息,搜集私有信息以引导投资者追随绩优公司。

参考文献:

1.戴欣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策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5

关键词:盈利质量 财务分析 非财务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盈利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许多重大的财务舞弊案件,诸如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以及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厦等等,这些舞弊案件都无一例外的是与粉饰利润有关。因此如何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盈利质量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质量”一词的解释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因此盈利质量也就是对盈利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那么如何界定这一优劣程度?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也是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质量的利润就应该能够真实的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因而所谓盈利质量就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对企业利润真实性及成长性的一种评价结果,真实性和成长性是盈利质量的两个基本特征。

盈利的真实性

盈利的真实性包含两个方面:利润是否是真实的利润。真实的利润必须是真实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相配比按照实现原则确认的结果,不存在虚构、夸张和人为管理的成分。

利润是否能够真实的变现。高质量的利润除了要求利润不是虚假的,还要求确认的利润能够真实转化为现金流,如果实现的收入最后都变成了坏账收不回来,那么这样的利润也只是“纸面富贵”而已。

盈利的成长性

高质量的利润应该能够使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不断壮大。判断盈利的成长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利润的构成情况,美国会计学家Lev和thiagajan(199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盈利质量与盈利的持久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所以在利润的构成中,主营业务利润和经常性损益所占比重越大,利润的成长性越好,发展能力越强。

盈利的发展趋势。持续稳定增长的盈利其成长性相对较好,未来的发展前景也相对比较乐观;而大起大落的利润,其未来发展所伴随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更多。

应当看到,盈利的真实性和成长性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而不是彼此独立的,真实性是成长性的基础,成长性反映真实性,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是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法,成长性不好,也间接反映了其真实性可能存在问题。

盈利质量评价

基于上述对盈利质量内涵的分析,评价盈利质量应该包含盈利的真实性和成长性这两个方面。影响盈利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可以量化,而有些因素无法予以量化。因此,评价盈利质量应从财务分析和非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影响盈利质量的可以量化的因素,而从非财务角度进行分析则主要考虑那些难以量化的因素。

从财务分析角度进行的评价

从利润真实性角度进行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判别利润真实性的常用方法是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现行的会计实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不是以现金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给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根据这一基础,可以将企业的净利润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一般来说通过经营现金流量粉饰利润难度相对较大,因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主要方面就是对应计利润进行调节。所以如果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能够带来较多的现金流量,那么应计利润就相对较少,说明企业盈利质量比较高。相反,如果利润仅仅体现在账面上,不能带来真实的现金流量,说明利润中存在虚假成分的可能性就较大,此时的盈利质量就比较低。同时,企业的利润只有能够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才能够真正实现扩大再生产和分配股利等作用,如果账面的利润不能转化为相应的现金流量,就会影响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利润不是一个仅体现在账面上的数字,而是企业实现的实实在在的经营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现金流量分析对于甄别“虚增利润”的情况是比较有效的,但在“虚减利润”的情况下,利用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就不那么可靠了,这时就需要结合其他方面加以分析。

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是企业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一大蓄水池,所以判断盈利的真实性,有必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应收账款越多,说明没有转化为现金流的利润越多,同时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也越大,对盈利真实性的影响也越大。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加数与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较。如果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加数大大超过主营业务收入,说明盈利质量相对较差,大量的收入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企业超过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大,说明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虽然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与当期利润的收现能力无关,但是却很容易形成大量坏账,而且还很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从而直接影响当期利润水平及今后的发展,进而也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质量。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分析。一般来说,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来说应该是比较固定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异常增加或减少都是不正常的。异常增加说明企业可能经营状况恶化,对于盈利质量来说是个不利的影响,而异常减少也并不一定代表利润好转了,有可能是企业加强了成本费用控制,但更有可能是调节利润的结果,比如说“takeabath”(“利润大清洗”)的情况,企业当年通过费用等账户隐瞒利润,到次年将利润释放,这就会造成费用的突然大幅减少,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一般情况下,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是同比例变动的,异常的变动都应该引起关注。所以,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异常增加或减少,都是盈利质量降低的信号。

从利润成长性角度进行财务分析仅仅从盈利真实性角度还不足以评价盈利质量,如赊销政策的变化会使得营业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增加,虽然增加了坏账风险,但如果能够很快收回货款,那么这种变化仅影响当期的现金流量,但是如果仅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往往会得出当期盈利质量差的结论,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这部分利润毕竟是真实的,只是实现的时间有所变化。再如利用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调节利润的情况,如果运用现金流量分析,往往会得出在虚减利润的当年盈利质量好的结论,这显然也有悖于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为了避免现金流量分析的不足,还需要从利润的成长性角度综合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盈利质量。

利润的结构分析。企业获得利润的渠道有很多,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经常性收入来源,如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等,经常性收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期性,能够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发展潜能,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另一个是非经常性收入来源,该收入来源具有偶发性、一次性的特点,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重复发生,因此无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预计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如果在利润的构成中,经常性收益特别是主营业务利润所占的比重越大,盈利质量就越高。

利润的发展趋势分析。利润的发展趋势分析是通过前后期利润水平的比较,来判断利润的发展情况,从而评价其成长性。由于营业利润、净利润涉及到费用的影响,其中可能包含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水分,而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不受费用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情况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利润的发展能力,一般来说,增长率越高,盈利的发展能力越强,企业盈利质量也就越好。

从非财务分析角度进行的评价

盈利质量的财务分析从定量分析角度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但是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定量分析,因为有时候这些定量指标也会受到非财务方面定性指标的影响,忽视对定性指标的分析,就会降低评价的效果。

从利润真实性角度进行的非财务分析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健全,因此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判断企业的盈利质量。

公司治理的分析。刘立国、杜莹(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比例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这一结论也进一步说明了“一股独大”与会计信息失真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质量,降低舞弊风险。对公司治理的分析应主要从所有权安排、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或是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等问题,就要对其盈利质量加以关注。

内部控制的分析。内部控制的缺陷也是财务舞弊的预警信号,比如说:缺乏职责划分;缺乏实物资产保护;缺乏独立核查;缺乏适当的文件和记录保管;逾越内部控制;会计系统薄弱(albrecht,2004)。因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盈利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6

有关研究盈余管理的理论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学术界对其定义尚未达成一致。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财务报告对外披露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Scott(1997)从经济收益角度出发,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综上,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有关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有意识地对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1.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

对于同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可能存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例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具有四种方法,不同的计量方法对企业当期的经营利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需要调高利润时,可能会选择缩短会计估计的折旧年限或者采用能够减少折旧费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此外还有存货的计提方法,资产减值的计提,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等都是类似的情况。

2.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进行盈余管理

所谓时间差,就是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上做文章。收入和费用是以权责发生制原为基础,同时应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予以确认,企业在实际经济业务中,为了向市场传递较好的信息,不会完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和计提费用,管理层可能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虚构收入事项等调整收入确认,例如在当期的销售收入未实现时,企业通过“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提前确认收入,在下一个会计期间采用以销售退回的方式冲销提前确认的收入。同时为了与本期收入的增加进行配比,企业会提前确认费用,还可能存在递延当期费用来推迟费用的确认,进而增加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利润。

3.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可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解决公司当下的财务困境。但是,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却钻空子,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主要原因系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着重修改了债务重组部分的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将债务重组收益都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影响当期的净利润。毫无无疑这又给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角度。

4.利用关联方交易?m行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是非竞争化的交易,价格采取的是协议定价而非市场的公允价格,往往存在不公平的交易。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价格,例如低价购进关联方的存货,再以较高的价格向关联方转卖,可实现利润在关联方之间的自由转移。其次,关联方之间的资产重组也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常有无偿划拨母子公司间的资产、转让转换资产、重组进潜在获利能力强的资产等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公司的业绩水平。

5.利用非经营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非经营性项目的易操作性、偶发性、易实现的特点,逐渐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手段。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出售、置换固定资产等方式突击增加企业利润,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此外还有政府部门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税收返还、直接的税收补助、地方财政补贴等,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目标利润,就会千方百计获得各种补助和减免。

三、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对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能绝对地评价是好是坏。如果超出了一个合理的限度,必然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所以对盈余管理有必要防范。

1.健全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定更加详细的使用前提,减小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使会计准则更具针对性。另外对于公司ipo、增股配股的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综合反映公司的能力与价值,并根据行业性质和企业类型建立不同的参考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公司的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准则制定机构要定期研讨会计准则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漏洞,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创新和会计环境的变化做到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准则的修缮走在经济形势的前面。为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制度,可建立披露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变化等制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加强投资者对大股东的监督情况。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首先,允许国有股、国有法人股上市流通,以鼓励机构投资者,解决“一股独大”带来的内部控制人问题;其次,应当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独立董事人数,赋予其一定的权力,真正起到独立监督的作用;再次,健全经理人市场,建立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防止管理人员短期行为的发生。为提高上市公司内控质量,应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可将各个机构之间具体的相互监督责任明确地写入公司章程,科学设置不相容岗位,使内部制约机制发挥其实质的作用。

3.健全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加强审计独立性

我们应努力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职能和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首先,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和更换机制,真正做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其次,要强调和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其违规风险,从法律上来引导注册会计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同样的,证监会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追究违规人员的相关责任,对违规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最后,证监会的监管指标体系应逐步从单一指标向多重指标过渡,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该企业是否会在经营管理中使用盈余管理,因此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首先,企业可制定一项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定期对会计职员进行职业道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布,让公司内部人员之间互相监督。其次,上市公司应该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着重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公司未来发展及声誉的影响,让其首先从心理上拒绝盈余管理。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7

(一)转轨经济体制下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也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政企不分离。具体体现在:一是政资不分导致政企难以根本分离;二是政府习惯全面干预,企业经营中政策作用大于内在机制作用;三是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财政补贴,使企业提高效率动力不足。

其次,产权不清晰。不同所有权主体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问题,导致国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不能得到合理的法律保护、约束和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国有财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

再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功能不强、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缺乏、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这已成为增大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垄断。在行政垄断的保护下,国有垄断企业往往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垄断企业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因而往往产生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企业也容易陷入寻租和技术停滞的困境,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一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经营效果、发展能力的综合测度,也是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越强,则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利用其自身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三营运能力,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揭示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财务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五发展能力,发展能力较好的企业,往往需要增大投资、扩大生产,盈利状况良好,往往能够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小;反之,发展能力较弱的企业,或者由于盈利状况较差,或者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往往筹集少量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大。六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其内部治理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并通过内部治理机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产生影响,在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在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八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为了在产业成长时期获得抢先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在运用抢先战略时遇到利润的“增长陷阱”,即市场占有率提升过程中利润率迅速下降,未来却难以提升的困境。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发展能力、股权结构、市场份额七个一级指标和21个2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以下:

表1财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息税前利润率X1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X2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成本费用+财务费用)

每股收益X3净利润/股本

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X4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X5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X6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

总资产周转率X7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指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销售现金比率X9经营现金净流入注营业务收入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0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

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X1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

速动比率X12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X13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X14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流动资产负债比率X15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

发展能力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X16本期固定资产总额/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总额―1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本期总资产/去年同期末总资产―1

净利润增长率X18本期净利润/去年同期净利润一1

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第一大股东股权/总股本

国有股比例X20国有股股东股权/总股本

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X21企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40个2012年到2013年间实际控制人为发生本质变化的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St或*St公司70家,非St公司70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站。通过对选取的20个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发前1至5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年的Z统计检验量,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除总资产周转率X7、速动比率X12、产权比率X14、净利润增长率X18之外的17个财务指标具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且Z值随着St发生时间的临近而显著增大,证明这17个财务指标有较强的时效性。

表2各指标Z统计量

指标12345

息税前利润率X11.7242.7422.0031.4331.883

成本费用率X22.0013.2882.9872.2753.095

每股收益X32.12.0862.5631.8682.059

应收账款周转率X43.7413.7153.6693.6763.596

存货周转率X54.043.9533.9383.953.836

流动资产周转率X64.4034.0091.8294.5385.012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X84.7543.4872.6284.0123.118

销售收到现金比率X90.8781.422.0761.7821.79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X103.8114.4094.3524.4474.753

流动比率X113.8313.3933.4763.5713.656

资产负债率X134.1974.2084.1594.184.242

流动负债比率X153.5213.5353.5453.5743.597

固定资产增长率X164.0383.7083.6443.3263.516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1.5641.4781.7931.5281.545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3.5563.2732.2633.0293.205

国有股比例X203.3923.3943.2813.3973.497

市场占有率X211.7583.5164.254.0631.782

(二)判别模型

1.logistic模型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其中m是自变量的个数。.该模型中,p介于0~1之间,取0.5为临界值,当p值大于0.5时,认为该公司是财务非正常公司,p值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不好,越容易发生财务危机。p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认为该公司属于财务正常公司,p值越小,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越不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当p值处于临界值边缘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企业很可能会面临财务危机。

2.具体实证分析

该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解决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提取影响财务危机的主要因子,实现变量的顺利降维。

(1)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如下

表3Kmo和Bartlett检验

样本充分性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Bartlett球形检验

近似卡方DfSig

0.68966.152700.000***

通过进行Kmo测试,得到测试系数为0.601,大于0.5,球形Bartlett卡方检验值为676.867,表明各变量间相关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确定公共因子。通过公共因子提取后的各变量的共同度可以看出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2.399%,因此提取5个主成分。

(3)得出因子载荷矩阵

表4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FF1F2F3F4F5

X3.914.147.224.056.111

X5.101-.023.107.975.066

X9.599.588-.148.225.069

X14.132.129.951.109.018

X17.151.906.214-.093.114

X18.108.111.018.067.985

由此可以得出5个主成分的得分函数:

F1=0.914X3+0.101X5+0.599X9+0.132X14+0.151X17+0.108X18

F2=0.147X3-0.023X5+0.588X9+0.129X14+0.906X17+0.111X18

F3=0.224X3+0.107X5-0.148X9+0.951X14+0.214X17+0.018X18

F4=0.056X3+0.975X5+0.225X9+0.109X14-0.093X17+0.067X18

F5=0.111X3+0.066X5+0.069X9+0.018X14+0.114X17+0.985X18

(4)构建模型

利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5个主成分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的F2、F6变量,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表5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因子系数标准差wald值sig

F1-.272.1473.398.015**

F2.175.0618.268.004***

F3.045.0262.960.035**

F5.004.009.206.040**

C-3.5991.1859.230.002***

Chi-square91.063

Sig..000

-2Loglikelihood18.340

Cox&SnellRSquare.648

nagelkerkeRSquare.913

***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

构建logistic模型为:

其中t=-3.599-0.272F1-0.175F2-0.045F3-0.004F5

模型以0.5作为判别分界点,p值大于0.5时,判别企业为非正常企业,p值越大,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当p值小于0.5时,判别为正常企业,p值越小,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资产越安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若p值等于0.5,则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明朗,处于灰色地带,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表6回归检验结果分类标准

非St公司St公司误判率

种类非st公司6557.14

St公司3674.28

误判率合计5.71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非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7.14%,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4.28%,总体上误判率为5.71%。从判别结果可以看出单纯财务指标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为理想。

四、对策建议

(一)树立高度的财务风险意识

国有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握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发现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二)合理安排负债规模

企业应合理安排负债规模,使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维持在合理的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负债能够给企业带来避税、约束激励经营者的正面效应。企业应考虑到自身行业的竞争程度、本企业的成长阶段、自身的经营能力等特征,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确定使风险最小、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三)提高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

实现盈利是企业分配利润、偿还负债、实现增长的前提,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应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四)合理安排公司股权结构

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很不合理的现状,应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尤其要加大企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适当加入企业经营者股权和股票期权份额。具体应占企业所有者总额多大比例,应与企业规模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联系。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证券监管;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相关的实证表明上市公司为融资或再融资或者提升股票市场价格或多或少地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对盈余的管理。假如这种操作超过了一定程度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过度的财务操作行为而不是完全基于真实的企业业绩为基础的报表将会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本身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进而进一步妨碍了正在日益成长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这种管理的动机在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与这种现象相博弈的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具体主要体现在约束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准则及监管上市公司的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从静态上分析,具体的会计准则的约束力及证监会的监管的力度应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大小的主要控制力量。动态地看,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会相应地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来应对相关的监管,因而,在盈余管理上整体呈现一种动态的博弈。那么,这种博弈在一个什么平衡点上,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协调和制约作用。

首先,我们要寻找这些博弈的主要焦点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其次,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会计政策的不断修正和调整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改变是否影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为我们的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途径。最后,本文力图寻找各方约束力量,发挥多元管理的作用,以减少其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动机,从而有利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分析: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3倍,平均盈余管理幅度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13倍,两类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因为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年度分布上比较稳定,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会计研究、吴联生,2007)。另外,相关实证表明其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和操控应计利润。

张昕、任明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证监会的制度管制,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资质是其主要动机。这里的融资主要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陆正飞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因为债权人是否与公司签订债务合约其重要的依据在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信息。因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投资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债权人的利益。不容质疑,目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更重要的动机在于为获取上市资格和进一步的再融资资格即主要动机为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资格的取得完全取决于证监会的相关政策。证监会对上市资格及再融资的政策主要涉及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基准线的确定,对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硬约束。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会计指标,其核算的方法和审计的依据就是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除此之外,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涉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程度大小涉及到上司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证监会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多者之间的博弈。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一股独大的国有股缺乏投资主体,其他中小投资者也很难成为与上述各方相抗衡的市场主体(当然,这种通过机构投资者有所增强)。而债权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则主要表现为个体金融机构与具体企业之间更内部的直接较量与博弈。

综上所述,目前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问题的博弈关系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当然作为同属于国务院政府部门的证监会与企业会计制定者之间主要存在着沟通协调的问题,其利益冲突及博弈关系尚不明显。本文讨论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关系主要为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与上市公司,如下图所示。

二、相关博弈讨论

(一)会计制定者与上市公司

对会计制定者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的实施是否会改变相应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理论上讲,会计准则的制定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结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为会计准则是目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而证监会在上市公司ipo、配股、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等关键监管点上都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等会计指标作为主要的监管依据,而且在监管标准的设立上保持刚性(陈信元、叶鹏飞和陈东华,2003)。因而,不管上市公司出于何种目的的盈余管理,都要在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的一种财务操作,否则就不能称为盈余管理而是做假账会受到审计部门的控制或因此相关部门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是通过证监会间接监管后双重管理的结果反映。另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由于时间的滞后性,其实证数据的分析尚需一定的观察。

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考察最近颁发的一系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能有效制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趋向性;以及上司公司运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新的盈余操作的可能方式。从而寻找上市公司和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者之间新一轮的动态博弈的主要关键点。下面分别阐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的良好的遏制作用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利用新的准则进行更多的盈余操作的可能点。

1.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进行St摘帽方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在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平时企业通过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而使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减少而少交利润;而当企业在有再筹资的计划时再行转回,增加上市公司当年的账面利润达到再融资的目的。因此新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止这种利用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St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以避免被摘帽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2.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规定

对于债务重组来说,2001年开始执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债务重组利润不能计入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因此,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现象将得到有力的遏制。据张鸣对深圳深华源的案例分析,2001年2月7日,针对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特击重组“强行扭亏”的行为,财政部会计司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8项会计准则,其中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只能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按照当时的核算规定,St公司深圳深华源需要对原来2000年的财务报表予以追溯调整,这样,财政部会计司通过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防止了上市公司的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自2007年1月1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可以重新计入当期损益,这会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因为目前St公司摘帽的条件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正,才能摘帽,而债务重组的利得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即使企业进行虚假债务重组,操纵了当期利润,但并不能使其摘掉St的帽子。

3.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纳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重视,对“度量和管理无形的知识”问题解决显得尤为迫切,很多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本的价值核算就需要运用新的会计计量标准。新准则对于会计计量标准公允价值的采纳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也表明了对企业价值真实公允计量的重视,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且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关政策允许通过资产重组达到St公司真正扭亏为盈,更是为了保护和增加投资者的利益。由此可看出,新准则和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的确认则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尚难以解决。这就要求财政部会计司参照美国对会计核算的管理颁布一些更具体的可执行的公允价值度量方式或一些案例作为核算参考依据。如企业资产房屋的公允价值应以周围类似房产成交的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应披露类似房产所处的位置、成交的时间以及单一的成交价格还是为某种平均值为基础等信息都应进行说明披露。对知识产权的核算同样要有相应的依据辅佐,同时要求列出其假如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替换数据。同时,配合政府强有力的审计监管及法律手段。

(二)证监会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

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监管手段主要是审计)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作和会计核算时的约束力量,而另一方面证监会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执行的力度对上司公司融资和再融资时的约束更具有直接的管束作用。徐莲、张群等实证分析同时证实了2004年配股的16家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确实进行了盈余管理。同时,研究也证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与证监会对Roe的规定存在着的一定的关系。证监会对申请配股前两个或三个会计年度的Roe规定,尤其是2001年证监会改变了1999年出台的“前三年每年在6%以上,三年平均在10%以上”变为“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而在2006年5月证监会修改了有关配股资格的限制,取消了“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的规定,改为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即可申请配股。

我们假设2006年这一政策措施减少了上市公司为申请配股而操纵盈余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线“的行为。即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要求的下降会使再融资公司放弃对盈余管理的操作必要。下面主要以2007年获得再融资批准的上市公司为实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获批的有四家,其中两家因公开数据不完全等原因无法进行比较分析。而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是获得再融资批准的相对规模较大的上司公司,因而我们选取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上述对比表我们可看出,2007年获得配股上市的公司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均在2006的净资产收益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Roe分别从2005年的9.34%跃身到2006年的13.04%,鞍钢股份从2005年的18.35%跃身到2006年的23.25%。对照2004年度和2005年度其Roe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进一步证实上市公司为实现配股而依然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嫌疑。同时,我们对配股公司配股前后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其配股后当年其Roe又更大幅度的回落,中粮地产200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Roe只有5.46%,而我们知道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用来调整盈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魏涛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都较为普遍地操纵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时点和力度进行盈余管理。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推断由于期望获批配股的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配股,在其前一年对其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人为的管理其部分盈余由于时间的连续性在配股后会明显下挫,比如说公司通过应计利润提前将部分应收账款确认为收入,利润的减少就会在配股后当年显示出来。上述数据再一次证实了上司公司为再融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依然存在,2006年证监会政策的改变未能根本改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证监会的监管作用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应最为直接,但目前似乎证监会的所作所为不够理想和公正。如证监会对深圳深华源问题上的模糊处理方式。以及最近暴露出来的证监会成员本身在对待上市公司融资问题上的不公行为。所以对证监会办事和执行上的透明度和相互之间的督促应增强,这方面的工作可由财政部以及上市公司进行相互督导。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看出,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在有的方面有一个良好的遏制作用,但依然可能会利用新准则制造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同样,证监会2006年出台的新的有关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定并未对盈余管理产生有效的遏制作用。因而,新会计准则、证券监管结构和上市公司间在盈余管理上的如何达到一个良好的动态博弈和协调依然是问题的焦点。我们认为,财政部和证监会如何按照中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较为具体严格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定,做到有的放矢,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是其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作者提出如下几点。

本文作者认为,鉴于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程度及动机均大于非上市公司的事实,财政部和证监会应重点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列出其可能的盈余操作行为如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操纵应计利润等可能的操作手段进行重点监控,并对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列案存档,增加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数据库。具体而言,对财政部会计司应重点跟踪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润操作行为,如上面指出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对各行业制定相应具体的案例参考标准,减少其盈余操作空间,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和状况;财政部除了要适时制定合适的企业会计准则外,还应从审计入口,提高审计力度和对政策的执行力,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主要盈余管理点、提高审计公司和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应重点放在约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样本抽查力度,并加大对上司公司内部控制的稽查;内部控制的审查包括内部审计及内部管理两种方式。审计师应首先调查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建康状况,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价值理念等整体素质、员工之间的相互融洽程度等各个具体方面。通过对员工的访谈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现状、文化修养、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倾向以及主要的会计师是否变换频繁等,加大审计力度及公正性。

对证券监管部门,应对上司公司加强监管的力度,如出台更多具有硬约束的实质性指标。如再融资公司必须在近几年达到30%利润的分红,以保证上市公司有良好的以现金为基础流动性。国家必须狠抓政府部门特别是证监会本身的腐败行为,尤其是证监会的成员必须有不同部门的成员构成,而成员之间应有一个相互的严格的制约,而一旦发现有违纪行为必须严处。否则政府的腐败必然会加剧企业的做假账、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危及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会风气。

上司公司本身则应考虑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自觉地维护相关者的利益,才是其根本所在。而不是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如何用盈余管理来应对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特别强调企业高层价值观对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和巩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上市公司最高管理机构董事会应严格把握对高层执行官的理念考量。转贴于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从如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国有大股东的监管和自律作用。鉴于中国上司公司的特殊性,具有监管力量的大股东国有股代表—各级政府部门,应督促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为了公司短期利益放纵甚至支持上市公司的不正当行为。重点督促相关政员的利益驱动行为并加强法律监管,增加政府官员及国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资产透明度和更多的经营绩效考核标准,并加强其自觉和自律行为。

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他们作为专业投资的作用,并发挥他们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代表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像工投瑞银基金公司经理就经常长时间的坐扎在他们所投资的企业,督促和考察经营者的实际行为,防止上司公司一些操纵和作假行为,发挥他们作为多方利益集团的一部分而对上司公司施加压力,一定程度上可校正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另外,财政部和证监会之间应加强各种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监督。财政部会计司除了要做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以外,还要加强与证监会的协作和相互监督,这种部门之间的协调则应该有国务院相应的机构作出明确的规定和保持日常的互动。这样更利于政府部门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把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避免相互之间的扯皮政策不一致或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地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确定。学习日本和美国的信用制度,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有可能加强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和透明度。让有不良信誉的企业和管理者暴露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应大力加强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教育,放弃投机取巧的短期目标,树立企业长青的战略目标。让企业经营者自觉地放弃弄虚作假、操作利润的念头。让他们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提高本身公司实力的管理上而不是进行盈余管理。总之,只有经过多方努力、共同监管,才能使各方之间的博弈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昕,任明.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1).

[2]张鸣.中国上市公司监管相关方博弈研究基于配股目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王丽萍,陈海燕.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及规范措施研究[J].价格月刊,2007,(11).

[4]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7,(8).

[5]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9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得税税负;非应税项目损益

一、引言

会计盈余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不但影响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也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它甚至影响公司的上市、增发、保牌、摘牌等,因此,上市公司往往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手段调节或控制会计盈余指标,进行盈余管理。它不仅仅调增盈余,也可能调减盈余,进而达到收益平滑的目的。一方面盈余管理不同于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利润操纵行为,虽然会对盈余信息质量等方面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上市公司在平滑收益、树立公司形象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等方面也有正面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有可能造成所得税税负水平的变动:当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增加利润时,往往需要为此支付所得税。有研究表明,所得税税负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明显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所得税税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考虑到国外已有一些关于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的研究,而国内鲜有考察上市公司是否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的经验研究。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是否有动机通过增加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二是盈余管理与所得税负在发挥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作用时是否存在互补效应?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盈余管理与所得税税负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上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加深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认识,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一)文献回顾

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时,经常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收成本间的权衡。其中,财务报告成本,是指由于公司未能达到合适的利润目标而导致的成本,包括公司融资成本上升、债务契约终止、政府管制加强等成本;税收成本,是指由于公司管理层操控盈余、人为增加利润而导致的所得税负的增加(叶康涛,2009)。

在国外,有关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比较多。Dhaliwal(1994)等从存货角度,Balsam(1997)等从公司报酬角度,maydew,Schipper和Vincent(1999)等从资产剥离行为角度,分别考察了税务成本和财务报告成本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认为税务成本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Hunt(1996)、madeo和omer(1994)以及austin等(1998)的研究没有发现这样的证据。上述研究并没有考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如何影响其所得税费用。

Desai(2003)的研究发现,美国公司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对折旧的不同处理,境外收益的披露,尤其是雇员补偿的本质发生变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由于避税行为而变得更显著了,盈余管理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差异的扩大。phillips,pineus和Rego(2003)则从递延所得税角度,考察了盈余管理与非应税项目损益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盈余管理行为导致非应税项目损益上升,而非应税项目损益中的时间性差异又会导致递延税款增加,故可以以递延税款费用来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递延税款指标可以有效识别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出于平滑盈余和避免亏损的目的。

相比之下,国内有关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而相关的经验研究较少。陈晓等(2003)、王立彦、刘向前(2004)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之间上市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明显低于税法规定的33%名义税率的范围,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确存在着在资本市场上争夺流动性资本的税收竞争行为。叶康涛(2006)对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间的差异也越高。其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主要通过操控长期应计利润项目来规避所得税税负成本。该文涉及到上市公司会计―税收差异和纳税调整项目,但其研究仅限于2002年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其中对于纳税调整项目替代变量的设计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考察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所得税税负之间的关系,且对于盈余管理与企业所得税税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经验研究则很少。因此,在我国这种特定税制结构下,基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差异的角度来考察盈余管理和上市公司所得税税负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二)理论假设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获得了更多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从而导致了上市公司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同时也使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逐步增大。当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本文研究时定义为非应税项目损益),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进行盈余管理时就会涉及到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问题。

导致上市公司非应税项目损益的因素大致可以划分为纳税调增与纳税调减两种类型,与此相对应,盈余管理行为也存在着调增会计损益和调减会计损益两个方向。因此,这两种方向的盈余管理行为均可能与非应税项目损益问题相关。一方面,公司存在有针对性的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调减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从而达到影响国家降低法定税率的目的。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率与利用非应税项目损益调低会计损益的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在进行调增损益的盈余管理时会面临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间的权衡。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公司管理层有可能充分利用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同规定,通过操控非应税项目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相关分析也表明上市公司存在通过操纵会计利润与应计利润之间的差异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的动机。因此,可以得出假设1。

假设1:盈余管理程度越强,所得税率越高,从而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的损益越高。

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一个问题是:盈余管理与所得税负在发挥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作用时,是否存在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在资本市场中,公司管理层出于融资、契约和政治管制等目的,往往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手段调节或控制会计盈余指标(叶康涛,2009)。但是盈余管理行为也会产生成本,除了要面临未来可能的法律风险外,一项直接的成本便是所得税成本,会对公司的所得税税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当中。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如果两种产品联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汽车和汽油,这两种产品即为互补品;如果两种产品均可独立发挥作用,且具有相同功能,例如茶叶与咖啡,这两种产品即为替代品。如果将盈余管理与所得税负分别理解为一种产品,那么由于这两种产品均可对非应税项损益产生影响,且具有相同功能。由此可以得出,这二者之间应当具有一定的互补效应。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盈余管理与所得税负在发挥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作用时存在互补效应。

三、研究设计

本文主要考察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之间的关系,特别地侧重考查上市公司是否会通过操纵盈余来规避相应的所得税成本。笔者通过构建以下模型来检验假设:

DBt=β1+β2em+β3taX+β4em×taX+β5DeBt

+β6FiRSt+β7aUDit+β8SiZe+ε(1)

其中,DB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操控非应税项目损益,本文以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差额来近似衡量。em、taX和em×taX为解释变量:em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以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衡量;taX为实际所得税率,其与盈余管理之间有负相关关系,不同税率的企业盈余管理时的动机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操作非应税项目损益的程度会不同;em×taX为操控性应计利润与所得税税率的交叉变量,它考核了不同税率层次的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的动机程度。

本文预计β2、β3的符号均为正,即随着操控性应计利润与所得税率的增加,上市公司操控非应税项目损益也随之上升,从而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本文预计β4的符号将显著为正,即高税率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更有可能通过操控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所得税成本。

此外,本文借鉴mills和newberry(2001)、叶康涛(2009)的研究,加入公司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用DBet表示。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将面临债权人的严格监督,从而违反债务契约的成本越高,因此,公司出于规避违反债务契约的目的会倾向于虚增盈余。此外,本文还加入了外部审计是否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规模的对数值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公司治理结构和规模效应对公司纳税申报的可能影响。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

四、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以沪、深交易所2008年1629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筛选: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当年亏损上市公司;剔除当年新上市的公司;主要变量缺失的上市公司。根据以上标准,共筛选出1061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研究所使用的会计利润、应计利润和实际所得税率数据来自聚源数据库,其余指标数据均来源于wind数据库。

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开始执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从而原先执行高所得税率的上市公司可能会选择在2006年有意调低应税利润,并在以后年度调高应税所得,已达到规避税负的目的,但是没有依据认为该现象会影响本文的研究假说。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描述性统计来看,所得税率最高为25%,最低仅为1%,均值为20.44%,其中有498家公司(占样本的46.94%)的所得税率低于25%,表明即使财政部自2001年以来多次清理和规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上市公司的所得税优惠仍然相当普遍。从盈余管理程度看,最低为0.0002,最高却达到0.4183,表明不同税率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由于动机的差异而导致操纵盈余程度各不相同。

表3给出了有关变量的相关矩阵。从相关矩阵来看,模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超过0.2,说明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且DBt与em及taX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盈余管理程度上升和税率的增加,公司明显存在通过增加非应税项目损益以规避所得税负的动机。

五、实证分析结果

我们采用回归方程(1)考察盈余管理与操控性非应税项目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见表4。

从回归结果1、2、3来看,em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在未控制其他因素和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都会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加强而增加,从而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不过回归系数也表明公司为盈余管理所支付的所得税成本是相当高的。另外,taX的系数为正,且也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与假设1一致。这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强,所得税率越高,则公司有动机通过增加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税负。

在回归结果4中,将em与taX的交互变量纳入了回归模型,发现回归系数也显著,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在发挥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作用时em与taX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进一步又把样本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回归:没有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司(即:税率=25%)和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司(即:税率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看,DeBt与SiZe变量在所有回归中得到了显著的结果,这表明上市公司进行操控是出于债务契约和公司规模的考虑。FiRSt变量在大部分回归中达到了显著为正的结果,说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能力或倾向通过操控相关损益规避税负。此外,外部审计对于公司操纵行为并无显著的影响。

六、结论

由于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面临着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的权衡,因此,公司会通过操控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所得税成本。本文证实了该结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所得税率越高,从而上市公司操纵非应税项目的损益越高,即公司有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规避盈余管理所得税成本的动机。此外,盈余管理与所得税负在发挥降低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作用时存在互补效应。

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随着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的爆发,一些社会人士提出加强财务报告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一致性,以防止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形式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从而抑制盈余管理行为(erickson,Hanlonandmaydew,2004)。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公司存在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规避盈余管理所得税负的动机,但可以从实证检验的结果中发现公司通过此途径所规避的所得税负极为有限,即公司事实上会为其大部分盈余管理行为支付所得税。因此,通过强化财务报告会计制度与所得税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并不能有效防止公司通过非应税项目损益形式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从而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叶康涛.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基于会计利润与所得税之间差异的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6(2):205-224.

[2]戴德明,姚淑瑜.会计-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5):48-59.

[3]郑红霞,韩梅芳.基于不同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税收筹划行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9):122-131.

[4]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9.(1):122-133.

非盈利机构财务制度篇10

关键词:盈余质量;财务分析;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1-0068-03

从1968年Ball和Brown的研究“会计盈余的经验评价”及Beaver的“年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证明了盈余质量的有用性之后,对于盈余质量的研究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这几十年对盈余质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基于财务分析角度对盈余质量的研究

盈余质量,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讲,就是选择财务指标对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如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之比,净资产盈余率,每股现金流量,销售净利率等。

Levandthiagarajans(1993)引进了计量盈余质量的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他们区分了财务分析师用来评估盈利质量的12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应收账款相对销售收入的变动、存货和订单的积压等等。对样本中每个公司的12条基本原则,Levandthiagarajans分别赋予1分或0分,然后相加,以其总和来计量盈利质量。他们把样本公司按得分高低分成5组,应用回归分析检测各组的盈余反应系数(eRC),发现盈余质量高的样本组其eRC也更高,从而验证了盈余质量同eRC存在正相关。Sloan(1996)将会计盈余分成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两部分,并通过未来会计盈余对应计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的回归来进行盈余质量的研究。研究发现应计利润的系数小于现金流量的系数,从而得出结论:在会计盈余的组成部分中,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弱于现金流量。这表明,当前会计盈余中,若应计利润所占比重高,这表明盈余质量低。DechowandDichev(2002)通过对应计在会计处理上的模型化分析,发现当前的应计可以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估计错误来表示,从而构建了著名的DD模型。由于长期应计跨度时间较长,可能跨越几个甚至几十个会计期间,因此,无法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很好的回归。所以,在DD模型中只能以短期应计,也就是流动性应计作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出的残差来反映流动性应计中的估计错误数量。作者通过与流动性应计的绝对额比较,发现该残差能够更好地区分不同的长期应计前盈余持续性的企业。但是他们并没有讨论长期应计评估的错误问题,也未能阐述对流动性应计回归出的残差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应计总额的盈余质量。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DD模型受到流动性应计的限制。当使用DD模型来评价总应计质量时,原则上,将会计算出一个综合反映应计不确定性的盈余质量指标,但是由于长期应计与现金流实现间的长期滞后性,使得利用DD模型来评价总应计质量变得没有意义。

从目前国内文献来看,基于财务报告的一些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仍停留在定性的描述,虽有少量的实证研究,但研究角度较为单一而且研究不够深入。储一昀与王安武(2000)从会计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他们认为,盈余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余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利指标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盈余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这一差异越小,盈余质量就越高。为此,他们结合基本面分析,通过计算资产盈余率、销售利润率等8个指标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盈余质量,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不容乐观。陆璇、陈小悦、张岭松、刘慧霞(2001)分别采用ouandpenman(1989)和abarbanellandBushee(1997)所用的方法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得到了与他们的研究结果相类似的结论,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对公司未来的盈利状况进行预测。秦志敏(2003)认为甄别盈利质量从财务分析角度讲,基本思路应该是:用计账制度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考察盈利指标,如利润和净现金流量进行对比、净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进行对比,对二者差异较大的状况做深入分析。柳木华(2003)借鉴西方学术文献,基于财务报告选择了8个指标作为反映盈余质量的信号,利用中国沪深股市1995~1999年度的数据就市场对盈余质量的8个信号指标的反应进行考察。这8个指标分别为毛利、营业和管理费用、非经常性利润、实际税率、存货、应收账款、资产减值准备及审计意见。与Levandthiagarajans(1993)研究不同的是,柳木华是以这8个信号分别作为盈余质量的表征变量,因而无法直接比较公司间盈余质量的高低。而前者则以公司12条基本原则的得分总和来概括盈余质量,公司的盈余质量因此可以直接相比。

通过上述对国内会计盈余质量研究状况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基于财务报告层面的盈余质量实证分析的文章比较少,研究角度也较为单一,陈小悦和柳木华在总结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选取了评价盈余质量的一些指标,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所选研究期间是在1999年以前,随着我国股市逐渐成熟,会计准则和制度的逐渐改善,我们对一些变量指标的选择应该加以改进,期望能够更好地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更为有效地指导投资者决策。

二、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对盈余质量的研究

国外关于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各种公司治理机制都有涉及,但最主要的还是从股权结构(也指所有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1.在所有权结构与盈余质量关系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利益趋同假设,另一种是管理战壕假设。利益趋同假设是建立在Jensenandmeckling(1976)经典理论基础上的,他们认为随着管理层持股的增加,成本会降低。投资者可以预期随着管理者或者内部股东(简称内部人)持股的增加,他们会按照最大化企业价值行事,内部人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趋同效应就会出现,投资者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在与内部人签订契约时,会减少对企业合同的限制,内部人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就不足。在披露政策的选择上,内部人也会使其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相适应,企业的盈余就具有很高的质量。warfieldandwild(1995)的研究以美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证实了管理层持股与盈余质量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与warfieldandwild(1995)的研究发现不同,morcketal(1988)认为当内部人持股较高的时候,由于内部人与外部人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发生管理壕沟效应。一方面,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以最大化个人财富,另一方面,作为内部人的控股股东掠夺中小股东的情况也会出现,ShleiferandVishney(1997)认为所有权集中度达到一定水平,股东对公司形成有效的控制后,问题由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演变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内部人持股的增加,治理机制的监督会更加困难,外部投资者在与企业签订契约时,会增加一些会计限制,内部人为了不增加违约风险,会对盈余进行操纵,以满足合约的要求,这降低了盈余的可靠性,盈余的信息含量也自然随之降低。Fanetal(2005)提出对于国家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之所以会存在较多的控制链是政府进行决策下放的结果。因为政府考虑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政府控制的企业往往会有较多的政策负担,降低了企业的价值和会计盈余质量。

2.董事会作为股份公司最高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的重大决策活动和管理局的行为发挥着审批和监督的双重作用,同时,董事会也对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负责。董事会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方面自然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Beasley(1996)以75家发生财务报表欺诈的公司和75家非欺诈公司为样本进行配对,研究了董事会构成与财务报表欺诈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t方法,发现非欺诈公司外部董事的比例更大,任期更长,持股比例更高,担任其他公司外部董事的数量更少。wright(1996)利用aaeRs中涉及到的34家公司为样本,并选择同等数量的报告质量好的公司进行配对,结果表明财务报告质量差的公司,审计委员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更低。peasnelletal(1998)研究发现非执行独立董事有助于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与调高会计盈余的可能性有负向关系,但与调低盈余的活动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ikosVafeas(2000)以1990~1994年度307家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用盈余――收益关系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变量,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更小,盈余质量更高,但是盈余的质量与独立董事数量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与董事会独立性会提高盈余决策有用性的观念不一致。

关于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陈汉文、林志毅、严晖(1999)认为,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潘琰、辛清泉(2004)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认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产权博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本身也受到了这种产权博弈结果的影响。除了上述理论性的分析之外,刘立国、杜莹(2003)以1994~2002年度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2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比例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当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资局时,公司更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执行董事、内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往往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监事会。朱松(2006)利用中国a股上司公司数据,得出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之间是显著正相关,表现出较高的控制权起到了可信的承诺,协调效应更强,超过了壁垒效应和信息效应对盈余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王化成、佟岩(2006)认为,影响我国企业盈余质量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缺位的控股股东的存在,他们以沪、深两市1999~2002年度除金融行业外所有的上市公司资料作为样本,进行大样本研究,研究结论显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的高低显著负相关;当控股股东为国有股股东时,比其他性质的股东更具有恶化盈余质量的趋势;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制衡能力与盈余质量的高低显著正相关。

从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还不够丰富,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借鉴与启示

自盈余质量出现开始,盈余质量的评价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大部分研究都是从一个角度进行盈余质量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以实证检验为基础,没有形成系统的盈余质量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出现不可避免的缺陷。选取正确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寻找盈余质量的理论渊源是进行研究的富有成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abarbanell,J.S.andBushee,B.J.Fundamentalanalysis,FutureearningsandStockprice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Vol.35,1-24,1997.

[2]Ball,R.andBrown,p,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Vol.6,159-177,1968.

[3]Lev,B.andthiagarajan,S.R.Fundamentalinformationanalysis,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Vol.31,190-215,1993.

[4]Lipe,R.therelationbetweenstockreturnsandaccountingearningsgivenalternativeinformation,theaccountingReview,1990,Vol.65:49-71.

[5]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1999,6:21-28.

[6]陆璇、陈小悦、张岭松、刘慧霞.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基本信息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J].经济科学,2001,(06).

[7]柳木华.盈余质量的市场反映[J].中国会计评论,2004,(01):43-35.

[8]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02):28-36.

[9]秦志敏.上市公司盈利质量透视策略[J].会计研究,2003,(07):53-54.

[10]王化成、佟岩.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J].会计研究,2006,(02):66-74.